时间:2023-03-23 15:2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国际贸易大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相关材料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同时,教师也应认真研究教材,结合所教授学生专业,适当增补教学内容,以商务内容为载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兴趣,也能帮助教师提高相关专业知识。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得意提倡。
三、改革育学评估体系
期末考试的试卷也要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特色。各个题型的设计,如词汇、阅读、翻译、写作等都可以围绕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内容。过程性评估:包括平时提问、单元测试(平均每单元一次)、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等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共占期末总评成绩的70%。试卷统一命题,从试题库中抽取组卷,考试内容要求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约占60%,综合应用能力考查约占40%。词汇、句法、阅读、完型填空、短句和段落翻译、写作等涉及商务英语相关内容。学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口试(10%)+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由笔头作业,口头作业,听写,背诵以及单元测试等项构成。
四、注重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的相关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两门课程应该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两门课程应该具有相关性和连接性。大学英语教师应对专业英语教材有所了解,并懂得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并有意识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尽量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讲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应该虚心向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英语教师也应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教学方法,讲授经验。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增大,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对于国内设置国际贸易专业的高校来讲,每年培养的本科生数量也不少,但真正能符合市场需求的并不是很多,这就意味着我国目前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转变,即从培养研究或者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商务英语概况
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载体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拟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大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比较能对商务英语专业设置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2 差异性比较
2.1 培养目标差异性比较
(1) 培养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宽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2) 具体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①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与技能。②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③必须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且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习标准。④掌握比较宽广的中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知识。⑤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⑥掌握获取专业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具备独立从事英语研究的基本能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①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②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③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撰写与国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上都大同小异,都强调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养。
2.2 课程设置比较
英语语言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
英语文化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
商务类课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9%。
(1) 英语语言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 英语听说、 英语语音、 阅读指导、 英语写作、 第二外语、语言学导论(英)、 传意学导(英)、 英语文体学、英语公众演讲、 交替口译(一)(英)、英语论文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 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说、英汉口译、英汉笔译。
(2) 英语文化类课程。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美文学导论(英)、欧洲文化(英)、 美国文化(英)、欧美戏剧鉴赏(英)、散文(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47页)分析、跨文化交际导论(英)、个人商务交际技能(英) 、 跨文化商务交流(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和跨文化商务交际。
(3)商务类课程(略)。
可以看出,两所学校在英语语言类和文化类课程比例上差异性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受地域性特征影响。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相应加重了英语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坐落于国际贸易中心广东省,在商务英语专业下细分为四个方向,以服务于国际贸易不同需求。
2.3 师资结构比较
2008年,对外经贸英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主要围绕语言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四大模块展开。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学院设有五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商务翻译研究中心,法律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英语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务研究中心,约有1/3的既掌握语言又掌握商科知识的复合型教师。
3 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面对这种新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找到合适的专业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专业建设情况。
3.1 培养模式市场化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的特性。通过本文对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比较也可以看出两所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地域性差异特征。
3.2 人才国际化
从对外经贸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服务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应用型学科,更应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硬件方面的培养,也应注重学生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课程系统化
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处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关系,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语技能,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人文素养,计算机及实习课程等方面内容。
3.4 教学案例化
作为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代名词,案例教学化在我国也得到不断应用和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5 教师复合化
[1]沈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演进分析——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J].世界经济研究,2006,20(06):362-363.
[2]张平.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
[3]刘经纬.我国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
[4]樊薇.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5]程晓娟.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22):325-326.
[6]王敏.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及风险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0,30(12):554-556.
[7]曾海燕.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3):748-749.
参考文献:
[1]徐伟新.虚拟物品的国际贸易对传统传统国际贸易的挑战.电子商务.2013(5).
[2]马迁.论网络贸易对传统传统国际贸易律的影响和挑战.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3]沈明伟.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服务贸易研究.山东大学.2011.
[4]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1.
[5]郭丰晨.网络贸易:国际贸易中的必然选择——试论网络贸易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3(2).
[6]杨兆.纵论国际贸易电子化——关于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行业中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张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应用研究[J].对外经贸,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