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械发展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它使机械、电子技术和液压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煤矿机械的各种性能,如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操作舒适性以及作业精度、作业效率、使用寿命、方便安装拆除、便于维护等。目前以微机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微电脑)控制装置(系统)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已很普及,电子控制技术已深入到煤矿机械的许多领域,如提升机和采煤机,提升机的PLC系统,采煤机的变频控制系统和PLC系统操作等,煤矿机械的在线状态监控与故障自诊、故障报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煤矿机械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微机)控制装置在煤矿机械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结构将更加复杂、维护也将更加专业化。特别是,随着我国进口及国产煤矿机械数量的逐年增加,如何用好,管好这些价格昂贵的煤矿机械,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率,是煤矿机电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为帮助煤矿机械使用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对煤矿机械中的电气与电子控制装置的功能、类别及特性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下面我就这些做一下介绍与浅述。
煤矿生产中,煤矿机械的性能自动化程度及其经济性等可以说直接影响到生产;也直接影响到煤矿供电、排水、通风、提升等的安全运行。而煤矿机械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部分质量的好坏与性能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机械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从而影响施工质量、生产效率及使用寿命等。电子(微电脑)控制系统已成为煤矿现代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煤矿现代机械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煤矿机电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微电脑)控制系统在煤矿机械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而其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这样就对使用与维修维护这些设备的煤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煤矿职工的培训工作和对煤矿设备的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生产施工要求煤矿机械具有以下性能:皮实耐用且维修简单、生产效率高且节能降耗,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简单,施工质量好,精度高;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即高的技术价格比和低的制造与使用成本;工人劳动强度低,操作员的工作条件好;具有在线运行状态监视,故障自诊及自动故障报警功能,能及时准确地指出故障部位,减少停机维修时间。
为适应煤矿机械对性能的要求,仅仅依靠机械和液压技术的已显得力不从心。电子(微电脑)控制技术的发展就成了煤矿机械的必要选择。机电一体化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将其引入到煤矿机械中,必将会给煤矿机械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使其各种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液压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外机械上得到应用。80年代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兴起,推动了机械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发展及其在机械上的应用,极大促进了煤矿机电产品的性能,使煤矿机械进入了一个飞跃的发展时期。以微电脑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在国外机械上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在我国也是发展的方向,已成为机械高性能的体现。目前机械的电子(微机)控制系统主要用以实现如下功能:
1、在线监控、自动报警及故障自诊,即对煤矿机械的电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的在线运行状态监控,出现故障能动报警并准确地指出故障的部位,从而改善操作员的工作条件,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简化设备维护检查工作,降低使用维修费用,缩短停机维修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如采煤机上变频器就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多种在线监控和故障自诊,还有煤矿用各种电器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
2、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井下使用的胶带输送机、通风机、提升机等,使用变频起动、PLC控制系统,节电量就为30%左右,同时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3、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煤矿机械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因操作者的经验不足,对作业精度的影响。例如,冀中能源黄沙矿2009年投入使用的一整套薄煤综采设备,由我国北京天地玛坷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与德国MARCO公司合作生产的PM31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就是微电脑控制,只要在支架操作控制器上输入程序,支架使会自动连续动作,也可实现远程控制和工作面无人操作。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机化发展步伐较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生产中对适用机械化新技术和各种配套机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设备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料机械、园林机械、青贮机械、棉花、油粮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
1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
(1)牧草收获机械。牧草收获机械过去只有在牧区需求,而现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养殖业发展较快,农民已有大量需求。比如我们小麦种植区的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前都是白白烧掉,而现在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牛羊饲料,因此需要大量的麦草打捆机和玉米秸秆收获机等收获加工机械。
(2)马铃薯和果蔬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果蔬面积的不断扩大,采用机械收获也是当务之急。油菜、花生收获机械也有较大的需求。
(3)水稻插秧机。水稻插秧机在南方大部分稻区已经开始应用,而在淮河流域和一些丘岭地带小面积的水稻种植区却很少见到,这里的农民早就希望摆脱繁重的人工插秧,但苦于买不到适应本地方的小巧的插秧机械。
(4)秸秆还田机。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加强,秸秆还田机在我们这个地方已开始使用了,玉米收获机配套的还田设施,已基本上能够满足玉米秸秆还田的需要,不足之处是被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有点长,对整地和小麦的播种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唯有小麦秸秆还田还在困绕着农民,他们也不情愿烧麦秆,只是没有好的办法来消灭秸秆,以便夏种能够顺利进行。
(5)烘干设备。烘干设备过去只有在制种企业才有使用,而现在为了减少霉烂造成的损失,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粮食生产区逐步重视产后的烘干设备的投入,来解决无日光照晒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烘干设备的应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今后,伴随着烘干品种的扩大和能源的多样化以及烘干成本的降低,烘干设备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6)养殖机械。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养殖机械的运用带来了商机。养殖也可以运用机械,它不仅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而且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所以现在大量需求。自动给料设备、清洁设备、温控设备和监测设备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7)设施农业机具。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发展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当务之急。如使用方便的大棚多功能作业机,为设施农业带来了新的需求。目前虽然此类机械种类较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
(8)田间管理机械。需求量最大的是植保机械,其次是中耕和排灌机具。如今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需求已向高层发展,如小型的植保机械将会被大型的植保机械所替代。而对于蔬菜、苗木等生产的田间管理机械相对较少,特别是温室大棚的种植管理,大部分依靠人工管理,效率低,费时、费工。因此,目前需要发展的田间管理机械主要是多功能田间管理机、中耕除草机、滴灌、喷灌机具等。
(9)玉米采摘机。现在的品种不少,但大多数机械只能采摘站立着的玉米,对于倒伏的玉米就无能为力了,而只能靠人工采摘。还有一些玉米采摘机在生产技术上达不到采摘的要求,如有的机器不能随着玉米行距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割宽和行走宽度。因此,造成玉米损失过大,虽然农民需要机械采摘,但也不愿使用这种性能不好的机械。此外,随着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打穴、推土、运输、起苗等农村环境改造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也有地域性需求。
2农业机械化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
(1)产品价格。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不高,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农民虽然需求,但考虑到一次性投资过大,投资的效益又比较低,影响到机械设备的销售和推广应用。如:用于设施农业的电动卷帘机、微耕机等产品,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已经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民也迫切需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考虑到价格和使用成本过高,所以一直未能较快地普及与推广。如果产品的生产率高,使用成本又低,并且物有所值,价格又可以接受的话,农民还是愿意购买的。如新疆地区进口的采棉机,每台每天采棉10hm2,可以替代150人采摘棉花,采净率高达95%以上,用机械采摘比用人工经济,经过几年的比对,尽管采棉机的价格高达160万元,但农场职工也愿意购买。
(2)售后服务。现在农民非常注重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机产品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服务,做到用户基本满意。但有少数产品因销售数量有限,服务网点又比较少,影响了售后服务工作;还有一些生产厂家对机具的研制和开发较快,忽视了老产品配件的供应,用户买不到配件,致使未到报废期的机械提前报废。售后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等也影响到服务工作。有的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配件供应不及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有的厂家虽然承诺24h内随叫随到,但由于服务区较远,而延误了服务,农民怨声和责难时有发生。另外,村镇道路的好坏也是影响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厂商应当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农民买产品也就是买的售后服务。
(3)农机企业要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过去,我国的农机产品都是吸取国外技术发展至今的,加上以前资金少、底子薄,当然无法和外国的一些大企业相比。近年来,日本的洋马公司、久保田公司在华售销的产品不少,对我国的农机行业,无疑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农机企业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有的企业现在已经跻身于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塑机的发展正在引起全球的格外关注,一是因为中国塑料机械的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塑机市场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二是因为中国塑机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出口总值不断上升,从而使全球塑机市场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三是因为中国塑机的产品优势明显,不仅产品质量放心,而且性价比高,在国外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四是因为中国塑机的发展速度令世界同行所惊叹,而且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速,产品档次不断提升,正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于国际竞争。
2两点反映中国塑机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塑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球对中国塑机的认同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因而在世界塑机行业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目前,我国塑机行业不仅拥有前景广阔、空间巨大的消费市场,并且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相当、有较先进水平、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和具有相当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形成了特点鲜明的若干产业集群和企业遍布全国的工业格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国塑料机械行业2007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具有如下8个亮点。
(1)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两个增加、两个突破”。
“两个增加”是指:一是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二是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两个突破”是指:一是行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二是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
(2)销售总额不断跨越。主要表现是:“两个跨越”。一是销售总产值首次跨越200亿元大关,二是销售收入首次跨越200亿元大关。
(3)出口收入不断攀升。全行业出货值由2006年的30.42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41.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为36.92%。
(4)行业利润不断上升。具体表现在行业利润总额明显上升;行业年利润率明显上升;企业利润明显上升。
(5)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有近10所大专院校设置了塑料成型机械专业,并普遍拥有硕士培养资格,其中,有两所重点大学还设立了博士点。在我国塑机行业中,有国家级专业研究中心(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塑料机械技术开发中心和国家模具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市及专业研究院所10个,专业检测中心2个,企业办专业研究所10个。全行业从事教学和科研人员超过1000人。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增加,科研成果颇丰。
(6)产品门类不断齐全。我国塑机行业主要产品可划分为4个大类19个中类,53种不同类型,数百个品种,主要产品有:配混料设备、注射成型机、挤出生产线、中空成型机、压延生产线、各类二次加工设备及各类配套设备,己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
(7)“三新”成果不断涌现。随着我国塑机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全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层出不穷。其中,新型注塑机的研发不断取得成功。近年来,我国塑机企业研发的新式注塑机主要有:光盘注塑机、微型注塑机、全电式注塑机。
(8)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经过新世纪以来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己进入了必须通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的新阶段。为此,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积极宣传产业升级对于克服资源要素制约、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着力营造产业和谐的氛围,加强对产业升级的引导,大力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宣传推介。
3五大方面引领中国塑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塑料机械行业具有五大机遇。一是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对于包括塑料机械在内的装备制造业来说,将要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旺盛时期,这必然会带动塑机行业“量增质升”。二是我国目前日益加快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为我国塑机行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工作领域和服务空间。三是我国机械工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刺激包括塑料机械在内的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为行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四是党和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必将不断引导和带动我国塑机行业加快发展。五是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使得行业的活力不断增强。
中国塑机行业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
(1)打破原有行业界限,塑料机械为各行业服务已成定式并向纵深发展,进而有可能向引导市场消费过渡,但要注意引导必须是正确的导向。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合资、合作,继续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品及工艺和设备以发展我国的塑机,大力提高技术水平。
(3)国内中低档市场容量将会被挤压得越来越小,部分企业将会分化重组,有些企业将减小塑料机械比例而转向多种经营,有的企业将避开国内恶性竞争进而开辟国外市场。
(4)社会专业化协作将逐渐走向成熟、有些厂家将集中精力在某一个局部市场上把生意做大。
(2)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借助示范基地建设推广项目,积极推广引进设施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组织召开设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印发宣传资料。通过网络电视、新闻广播、特克斯县农机网等方式大力宣传报道设施农业及机械设备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扩大影响,带动了农民,起到了辐射带动、促进发展的目的。
(3)扎实改进,提高含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增强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迈进步伐,通过五项改进提高科技含量:一是大棚顶棚改进为无立柱、全钢架式结构;二是大棚墙体改为砖砌体;三是耕作改为机械化耕作;四是卷帘改为电动机械化;五是灌溉改为微喷微滴灌,节约水源,增强病虫害防治。
2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资不足。设施农业作为优势产业,财政投入的扶持资金力度和规模较小。种植户在水、电、路以及大棚等前期建造时期资金严重不足,负担过重;财政补贴额度较低,影响了种植户积极性;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服务等方面投入较少,与发展需求不适应。
(2)技术力量薄弱。当前全县设施农业向集约型转型,没有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是无法有效实施的。由于缺乏具备高理论水平和丰富栽培技术的干部,因此无法满足对农民的培训与指导需求,给推广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提高设施蔬菜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困难。
(3)发展水平较低。目前来看,生产和经营的农户很多,但劳动生产率较低,品牌产品较少。产品保鲜贮藏及深加工环节薄弱,严重制约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3发展建议及对策
为实现2020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0.1万hm2,各类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新增0.5万套,新增各类设施畜牧养殖场装备1000套的目标,笔者总结了以往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1)加强管理与建设。抓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基础建设、生产管理、产品加工与销售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依托现有市场和流通,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设施产业园区建设,用规模扩市场,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取得的巨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程上。由于银行业在欧盟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在这两个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少经验检验。本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协整检验方法,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
一、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
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标志是1986年欧共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的提出。在这份法案中,欧共体提出了在1992年12月31日之前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在这个市场内,实现产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完全流动。在《单一欧洲法案》框架下,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点,而且随着德洛尔报告的和《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实施,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又成为推动欧洲向经济货币联盟迈进的关键动力。
《单一欧洲法案》只是明确了欧共体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方向性目标,具体的政策表现为欧共体理事会的指导性意见”。
早在1977年,欧共体委员会就了《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其核心条款是允许外国银行在符合东道国法规的前提下设立分支机构。它事实上打开了成员国银行在共同体其他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门,具有重大的普遍性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立法差异并没有得到消除,因此《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并没有导致任何重大的跨国银行活动。真正标志着欧洲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走向单一市场的是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的《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Directive89/646/EEC),经过修订,1993年各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法律加以正式实施。这份立法涉及欧洲银行业金融服务和跨国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置于共同监管规则下的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根据这两项原则,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只要在本国获得了营业许可,就可以在其他成员国开设分行,不用事先征得接纳国的许可,其业务也只受母国监管机构的监督,而不受东道国的监督和管制。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对银行业跨国经营的便利性不言而喻,银行不再需要为了申请在国外开立分支机构的资格而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其经营活动也只由本国的监管机构监督,这样就避免了成员国之间由于监管规则不同造成的麻烦。另外,这两项原则也为欧盟各国提供了一个监管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降低对欧盟各国之间进行协调的成本,并减少欧盟各国的监管负担,同时也限制了潜在的各国监管者的偏见。1986—1992年间,欧共体理事会还制定了8个附加的指导意见,分别对银行业监管、资本金要求、偿债能力标准、洗钱活动、信贷风险、年报的要求和银行并购重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欧共体理事会的这些指导意见系统地阐述了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要求,然后各成员国将这些要求转化成本国的具体立法加以落实。因此,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不仅依赖于各项指导意见的有效性,而且也和各成员国的具体实施状况密切相关。芝摩曼(Zimmerman,1995)考察了所有单一市场指导意见在各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在1991年末至1994年4月间,已经被成员国采用的指导意见占全部指导意见的百分比已经从58%上升到89%。对于《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截至1994年4月,12个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中有11个已经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了国内立法,惟一的例外是西班牙。
总体而言,在欧共体一系列的指导意见之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律一体化比市场的实际一体化先行一步。
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经验检验
(一)假设和数据
首先,经验检验主要是针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同时也涉及货币市场,因为银行信贷市场利率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础的,银行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很密切。
其次,检验的指标是利率,也就是以利率(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作为衡量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指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完全一体化的市场应该遵循单一价格原则,换言之,就是在完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上,所有相同金融资产都具有相同的价格。由此,利率可以作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标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风险的不同,文化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条件不同,以及各国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完全而采取的策略不同,一体化的银行信贷市场内利率并不一定都实现均等化。因此,我们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不是以严格的价格均等化作为标准,而是使用协整的概念。协整分析认为,随着银行信贷市场日益一体化,区域内银行的定价行为将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一体化地区内成员国的利率将表现出趋同的关系。而从具体分析的角度说,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内,利率(非稳定时间序列)在短期内可以分离变动,但是在长期,市场力量将迫使它们恢复到一个均衡的关系。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这是出于下面几方面因素的考虑。第一,在金融市场上,名义利率能够比实际利率更好地反映国际套利过程。借款者用以进行比较、评判的是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相应地,那些不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行跨国业务活动的银行一般也只是对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感兴趣。上述两者构成了国际套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国际套利过程中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更重要。第二,用实际利率进行衡量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方面,实际利率以各国的货币分别表示,其差异无法比较,同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跨国实际利率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单个投资者或借款者来说,实际利率差异并不能够提供获利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平均实际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平价,而各国的购买力平价在长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也就是说各国平均实际利率在长期是基本相等的。这样,使用实际利率进行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检验具有潜在的误导性——无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是否发生,实际利率本身的差异就很小。因此,我们选择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作为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指标。
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欧洲联盟的六个核心国: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欧盟GDP总额的80%以上,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欧洲联盟的总体。同时,为了比较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
,我们把分析扩展到美国和日本。
我们将使用从1985年开始的月度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和利差进行协整检验。对于银行贷款利率,选用各国的基准利率表示;为了计算利差,选用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存款利率的近似表示。银行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数据都可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版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中得到,两者都从1985年1月开始。利差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贷款利率减去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绝对利差;二是由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相对利差。
(二)模型的分析框架
1.协整检验的一般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如果两个时间序列yt、Xt各自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序列,而且两个序列的某个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或I(0),那么称时间序列Yt、Xt是协整的,或者说两者具有协整性。协整意味着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两者不会分离太远。
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协整检验基本上是遵循恩格尔和格兰杰(EngleandGranger,1987)建立起来的方法,按两个步骤展开。首先,证明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然后,估计协整向量。
协整检验的条件是待检验的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为了确定贷款利率时间序列和利差序列是I(1),我们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为此,我们要构建关于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的回归方程,然后分别进行t检验和F检验。两个回归方程都包括一个紧跟在利率的滞后差分项之后的趋势变量:
零假设表示时间序列服从随机游走,即非平稳。对于t检验,零假设是Ho:b=0;对于F检验,零假设是H0:b=d=0。如果计算出的‘统计量或F统计量的值小于临界值,那么我们不能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一旦确定了贷款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是I(1)序列,我们就可以从杜宾一沃森(Durbin-Watson,DW)统计量开始进行协整检验。杜宾一沃森统计量从协整回归中得到,协整回归使用单个国家的利率或利差yt作为因变量,欧洲联盟其余国家的平均利率和平均利差作为自变量xt:
当由方程(3)的回归中计算出DW值比临界值大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即两个时间序列存在协整性。正如恩格尔和格兰杰指出的,杜宾一沃森检验只是作为证明存在协整性的一个近似指标,它需要更详细精确的其他检验加以补充,有代表性的是迪基一富勒(Dickey—Fuller,DF)检验和增广迪基一富勒(AugmentedDickey—Fuller,ADF)检验。迪基一富勒检验基于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构建模型:
这里,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表明了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协整性。具体地说,按照绝对值进行比较,当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说明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另外,根据以下的回归方程可以进行增广迪基一富勒(ADF)检验:
这里,按照绝对值进行比较,当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即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协整性。
2.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协整检验
凯普雷(Caporaleetal.,1996)认为,对于趋同之前和之后的时间序列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协整是一个强有力的检验,但是对趋同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变量则不然,也就是说,在趋同发生的时期内,时间序列变量经常表现出非协整性。换言之,非协整性能够反映时间序列变量的一种趋同进程,这一结论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是时间序列存在结构性突变,这种结构性因素常常是由外部作用引起的,而不是时间序列本身变化规律的结果。如果欧洲联盟促进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和政策措施(主要是《单一市场法案》和《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有效,那么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应该存在下降趋势,或者说利率的时间序列显示出结构性突变,欧洲联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贷款利率出现趋同。根据上述观点,如果存在结构性突变,那么样本将要划分为突变前和突变后两个时期,然后分别对这两个时期进行协整检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的协整检验,缺少协整性正好意味着存在趋同进程。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通过影响银行定价行为和竞争状况,从而对金融市场结构形成冲击,贷款利率就可能显示出结构性突变。因此,我们要对存在结构性突变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协整检验。《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于1989年通过,到1993年9月欧盟各个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具体法律加以落实,因此大致可以认为结构性突变发生在1990—1993年9月这段时期内。如果考虑90年代初期金融市场也经受多方面严峻的外部突发性冲击,如两德统一、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等,将突变性时期确定在1990—1993年这段时期内是恰当的。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整个样本期分为两个不同的子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85年1月到1990年12月,代表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和措施没有实际实施的阶段,可称为前一体化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93年9月到1997年12月,代表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有关政策措施开始实施后的阶段,可称为后一体化时期。1990年12月到1993年9月之间的这段时期被排除在外,以充分保证两个子时期相互独立,同时也力求减少90年代初外部冲击对欧盟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对上一部分的检验程序加以修正,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对从1985年1月到1997年12月的整个样本期,根据方程(3)进行协整回归,得出DW、DF、ADF的各个值。但是,在存在结构性突变的条件下,这些检验的实际意义有所减弱。第二步,进行结构性突变条件下的协整检验,把整个样本期分为两个子样本,然后分别应用方程(5)对每一个子样本进行协整检验。
(三)模型检验结果
1.贷款利率和利差的趋势: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说明欧洲和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我们将对欧洲联盟六个核心成员国以及日本、美国的贷款利率和利差进行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整个样本期内,欧盟各成员国的货币市场平均利率水平存在不小的差异,最低的是德国(5.89%),最高的是意大利(11.66%)
;各成员国的贷款利率也并不相等,最低的是德国和荷兰,它们的平均贷款利率大约是8.2%,意大利则高达12.86%。
如果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能够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假定成立,那么我们将发现各成员国的名义利率会减少到一体化之前利率最低的国家的利率水平。统计数据表明,与前一体化时期相比,后一体化时期的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但是,这种情形并不是欧洲特有的,因为美国和日本的利率也表现出同样的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利率的下降更可能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而不是由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政策的独特后果。另外,在后一体化时期,各国的利率看起来更加接近,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利率普遍下降而导致利率之间的差距变小。而且,统计数据也不能够说明利率实现了均等化,毕竟在意大利和荷兰两个国家之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差距达到4.97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利率的差距也有4.28个百分点。
对利差的分析表明,除了比利时和意大利之外的所有国家,与前一体化时期相比,后一体化时期的绝对利差普遍减少。但是这本身不足以说明欧盟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因为利差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国名义利率的下降。而且,对相对利差的分析表明,在这一时期内利差实际上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在前一体化时期,相对利差的变化范围是从比利时的1.64的高点到英国的1.10低点;而在后一体化时期,这一变化范围是从比利时的1.87到意大利的1.15。利率的降低可以很大程度地解释这种变化。银行贷款利率可以表示为货币市场利率加上一个附加额,而相对利差又可定义为银行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当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时,相对利差将会增加。但是,统计数据表明,在后一体化时期,除了比利时以外的所有其他被分析的欧盟成员国的相对利差都更加紧密地朝德国的利差水平靠拢。总体而言,描述性统计量并不能有力地说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只是在较小程度上指出了不同国家利差更加接近。
2.利率和利差的单位根检验
首先,我们给出协整检验第一步的结果,也就是确定待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否是一阶单整的,即时间序列是否I(1)序列。为此,我们分别对利率时间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对所有的利率(包括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我们都不能够拒绝有单位根的零假设,也就是说所有的利率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地,我们能够拒绝利率的一阶差分序列的零假设,也就是说,利率的一阶差分序列是I(0)序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的利率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序列,我们可以对利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同样地,利差的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也表明,绝大部分国家的利差时间序列都是I(1)序列,而仅有几个国家(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的检验值表明利差序列是I(0)序列。这里的利差是由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而得到的相对利差。
3.银行信贷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协整检验
(1)利率的协整分析
经过经验分析发现,除了法国、比利时,欧盟其他国家的货币市场利率普遍表现出缺少协整性。在现实情况下,对欧盟货币市场利率起基准作用的并不是欧盟的平均货币市场利率,而是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因此,我们对欧盟各国货币市场利率和德国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得到的结果见表1。
说明:(1)欧盟各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序列相对于德国货币市场利率序列进行回归。(2)DW给出了的德宾一沃森统计量的检验值,100个观测值的相应的临界值是:0.511(1%),0.386(5%),0.322(10%)。当DW值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表明存在协整性。(3)DF给出了简单DF回归的φ的统计量,其相应的100个观测值的临界值是:4.07(1%),3.37(5%),3.03(10%)。根据绝对值比较,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表明存在协整性。(4)*数据代表存在协整性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货币市场利率和比利时、荷兰、英国三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在两个子时期都是协整的,在前一体化时期协整性表现得更加强烈。法国和意大利有更低的检验统计量,表明它们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非协整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后一体化时期的检验统计量的值都比前一体化时期更低,也就是说协整性在后一体化时期显得更加微弱,这一结果符合凯普勒(Caporale,etal.,1996)的观点,即趋同进程中,能够检验到的协整性会减少,换言之,缺少协整性可以被解释为趋同进程的结果。总体而言,欧盟各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之间表现出较明显的协整性和趋同现象。
货币市场利率通过固定汇率联系在一起,从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协整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转换成银行贷款利率之间的协整性,但是这种转换关系并不是很明确。从表1中可以看出,就比利时而言,在前一体化时期其货币市场利率是协整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也是协整的;但是对荷兰而言,货币市场利率的协整性并没有导致银行贷款利率的协整性。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即货币市场利率的趋同是银行贷款利率之间出现协整性的必要但绝不是充分的条件。
(2)利差的协整分析
这一部分我们进行利差的协整分析。利差的协整性反映了能够将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确立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套利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来自于货币市场一体化,银行零售定价行为的趋同,以及信贷市场的套利过程,我们不追究这种套利过程背后的驱动力量,因为协整分析考虑的仅仅是长期均衡化的进程是否存在。
说明:(1)欧盟各国的利差相对于欧盟平均利差进行回归,对每一国的检验,欧盟平均利差中都已排除了该国的利差;美国和日本的利差相对于欧盟平均利差(包括所有的欧盟6国)进行回归。(2)DW给出了德宾—沃森统计量的检验值,100个观测值相应的临界值是:0.511(1%),0.386(5%),0.322(10%)。当DW值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零假设,意味着存在协整性。(3)ADF(k)给出了增广迪基—富勒回归的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括号中的k给出了增广迪基—富勒回归的滞后项数,因此k=0代表简单的迪基—富勒回归。100个观测值的迪基—富勒回归的相应临界值为:4.07(1%),3.37(5%),3.03(10%),100个观测值的增广迪基-富勒回归的相应临界值为:3.77(1%),3.17(5%),2.84(10%)。(4)表中*数据代表不存在协整性的结果。
表2给出了整个样本期的利差协整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欧盟各国的利差序列较为普遍地表现出明显的协整性。但是,将样本分为前一体化时期和后一体化时期之后,检验结果会表现出许多结构性变化。一般地,在第一个子时期,检验结果总体上表明
存在协整性,惟一的例外是法国,只是部分地表现出协整性。在后一体化时期,我们发现协整性减弱。根据ADF统计量,在后一体化时期中能够确定存在协整性的只有英国。
4.地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和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
最后,我们从地区对比的角度分析协整检验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欧盟6国作为一个整体,对比美国和日本研究其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主要目的是明确目前的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在多大程度上是欧盟地区一体化政策的结果,或者只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而根据前面部分的协整检验的结果(表1、2),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货币市场利率还是贷款利率,欧盟和美国、日本都不存在协整性,利差也是如此。这说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主要是地区性现象,也就是说,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主要是欧盟政策推动的结果。上述结果的一个隐含结论是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水平远远超过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水平,从全球的角度看这可能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歧视利损失:由于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客户可能会偏向于选择一体化区域内的欧洲银行,而不选择成本最小、价格较低的区域外银行。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失,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应加速发展,并最终赶上地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WTO框架下金融服务贸易多边协议的达成为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三、简要结论
根据上文的协整检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简要结论:
第一,欧盟各国货币市场利率表现出较好的协整性,说明欧盟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高;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二、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2.1性能发展方向
(1)高速高精度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拉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
(4)实时智能化。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
2.2功能发展方向
(1)用户界面图形化。
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2)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语育表达,而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如无图纸设计、虚拟样机技术等,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控技术领域,可视化技术可用于CAD/CAM,如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刀具管理数据的动态处理和显示以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演示等。
(3)插补和补偿方式多样化。
多种插补方式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圆柱插补、空间椭圆曲面插补、螺纹插补、极坐标插补、2D+2螺旋插补、NANO插补、NURBS插补(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多项式插补等。多种补偿功能如间隙补偿、垂直度补偿、象限误差补偿、螺距和测量系统误差补偿、与速度相关的前馈补偿、温度补偿、带平滑接近和退出以及相反点计算的刀具半径补偿等。
(4)内装高性能PLC。
数控系统内装高性能PLC控制模块,可直接用梯形圈或高级语言编程,具有直观的在线调试和在线帮助功能,编程工具中包含用于车床铣床的标准PLC用户程序实侧,用户可在标准PLC用户程序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从而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
(5)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在数控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2.3体系结构的发展
(1)集成化。
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FPGA、EPLD、CPLD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应用LED平板显示技术,可提高显示器性能。平板显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便于携带等优点。可实现超大尺寸显示。应用先进封装和互连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数量来降低产品价格,改进性能,减小组件尺寸,掘高系统的可靠性。
(2)模块化
硬件模块化易于实现数控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基本模块,如CPU、存储器、位置伺服,PLC、输入输出接口、通讯等模块,作成标准的系列化产品,通过积木方式进行功能裁剪和模块数量的增减,构成不同档次的数控系统。
(3)网络化
关键词:改革尝试良性发展精干高效以人为本根深蒂固资源配置环境意识规模效益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辖的油田、炼油化工企业属于典型的独立工矿企业,由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和生产的特点所决定,承担着沉重的社会负担。炼油化工企业多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生活区往往自成体系,石油企业由于油区分布广,居民区分散建设,没有城市依托,企业不得不建设自我封闭、包罗万象的社会服务系统。到2000年底,石化集团社会服务系统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0多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物业系统是社会服务部分的主要内容,拥有居住面积4300多万平方米,住宅总数超过66万套,各类物业公用基础设施和文体娱乐活动设施等超过4万个,资产原值超过20亿元。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员达到近8万人。
1998年经国务院决策,石油和石化两大行业进行了重组,实现了上、中、下游业务一体化经营。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需要,寻求更大发展,1999年开始,石化集团对内部业务和资产进行了重组。将核心业务中的优良资产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改制成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10月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成功上市。占从业人员60%的非核心业务和大量的不良资产作为存续企业留在了母体,主要包括专业化施工、生产后勤辅助、多种经营和社会服务四部分。在过渡期,对存续企业实行关联交易、限额亏损、定额补贴的经营管理政策。社会服务部分的改革目标是将来与企业分离,在条件成熟时最终移交政府、回归社会。国家关于企业办社会的指导方针和企业体制的重大变化对物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像石油石化这样缺乏城市依托的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石化集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伴随着石化集团重组改革的进程,作为社会服务部分重要内容的物业管理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形成了专业化的物业管理队伍。按照石化集团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企业办社会部分的人员、资产从原来的主营生产单位分离出来,组建了专门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例如,在油田企业管理层设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分片设立若干社区管理中心(二级单位),下设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管理站,负责居民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大大拓宽。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涉及的内容包括房屋的维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小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治安、环卫、绿化、交通、消防管理,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康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等。三是按照关联交易的原则物业公司形成了新的经营运行机制。物业管理公司做到了经费来源规范、成本明晰、费用开支透明。物业管理费支付结算实行业主(即主营单位)与服务方(即物业管理公司、站)共同签认制度。物业管理单位实行了独立核算,实行以满意率指标为主的综合考核。四是形成了合理的服务定价机制。定价是业主和委托服务方关注的焦点。为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服务价格确定的原则是;有国家定价的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执行,无国家定价的按市场价格执行,既无国家定价又无市场定价的按照实际成本+合理利润定价,以上情况都不适用的通过双方协商定价。
物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对独立工矿企业的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得到了主营单位和广大居民的支持拥护,总体效果是好的。一是矿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广大职工更加安居乐业。二是矿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状态,为居住小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了矿区城市化的进程。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城市文明居住小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物业管理工作是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重要内容。在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过程中,通过居民的参与,有利于塑造他们的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四是解放了主营单位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服务系统的分离,主营单位彻底摆脱了生活后勤方面的后顾之忧,便于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同时,物业管理系统与主营单位在资产、资金、人员上做到了三个分清,明晰了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生活后勤挤占生产成本问题。
石化集团虽然已经开始了物业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型、福利型的运行模式。物业管理经费的来源主要是行政性补贴,个人支付的费用很少。物业公司的造血功能不足,尚未建立起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自立生存的良性发展的机制。由于职工的收入水平不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不足,加之根深蒂固的福利观念的影响,在矿区还没有形成足以支撑物业管理公司自立生存的服务市场。从物业管理队伍本身看,也存在着总体素质不强、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二、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的定位和基本思路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行业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的事实证明,物业管理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独立工矿企业推行物业管理,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呼映职工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质量要求、促进矿区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大举措。推行物业管理的目的,是向业主提供有效且经济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挥物业的使用价值和最大效用,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宁静、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物业管理联系着千家万户,物业管理活动既是物业公司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报偿的企业经营行为,同时又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物业管理工作,把物业管理与建设文明矿区,塑造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公民,创造温馨、和谐、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结合起来,促进物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健康轨道发展。
根据独立工矿企业的特点、社会发展趋势和物业管理本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物业价值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从独立工矿企业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运作,努力促进物业管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服务性质由职工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费来源以单位支付为主向居户支付为主转变,服务方式由内部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实现物业管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专业化管理。将企业内部的生活服务系统与生产经营系统相分离,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按事业性管理,按合同制和甲乙方方式运作,通过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步,实行模拟企业法人运作。物业管理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经费来源以产权单位支付为主、个人缴纳为辅,实行经费补贴、模拟法人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第三步,实行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住房制度改革到位、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的基础上,物业管理费用暗补改明补,进入个人工资总额,由个人支付物业管理费用。在居民收入、支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物业服务市场比较发育,服务价格到位,物业公司以优质的服务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自立生存,自我发展。
三、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模式探讨
石化集团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的物业管理已经迈入了第二步,预计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服务市场发展发育过程,才能跨入第三步。在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采取以下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1.走“建管一体化”之路,形成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对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建设、销售到售后管理,实行一体化运作是许多开发商采取的成功做法。通过良好管理和优质服务创造开发商信誉和品牌、以提升物业价值、进而促进商品房的销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再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这是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在独立工矿企业取消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之后,住宅建设必须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运作,这必然面临房屋销售的问题。借鉴城市开发商的做法,将商品房开发和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建管一体化模式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之初的必经之路。
2.走“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之路,广开财源。服务市场不发育、物业管理收入来源不足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拓宽收入渠道,弥补经费不足,必须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策略。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开展多元经营有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发展居住小区的社区服务业大有可为。独立工矿区因远离城市,许多社区服务项目无法依托城市供给,因此物业公司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家庭装饰服务、房屋出租等内容,既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来源。
3.走精干高效之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社会化。在实行物业管理的初级阶段,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以自我服务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物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化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在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形势下,物业管理如果不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管理模式,不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手段,仍然采取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方式,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难以生存。因此,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管理手段,走社会化服务、精干高效管理之路,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4.走规模化发展之路,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的必然选择。像石油企业这样的独立工矿区,居住区分散、规模相对偏小,物业管理机构往往按居住区设置,造成物业管理资源分散,成本偏高,形不成规模效益。随着服务市场的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通过兼并、重组,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是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生存之道。深圳、上海等地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独立工矿企业必须适应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对物业管理机构有计划的进行合并重组,以发挥规模效益。
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造就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的人员大部分是过去从生产一线分离出来的老弱病残和闲散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已不能满足新形势要求。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必须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素质优良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
新世纪里,市场意识和市场竞争,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物业管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走进市场参与竞争。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在国内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容量不断扩展的机遇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平台,才能获得市场。总而言之,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0
2、王芳华,现代企业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86-102
当前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这一关于师生关系的概念正在引导和指挥着基础教育(包括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向,并逐渐成为衡量课堂优劣甚至成效的主导概念。然而,高中语文课程的特定内容和特殊教育作用决定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决不仅是“主体和主导”的表面活动式的关系,而更应该是一种“和谐与发展”的内在本质样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在关系的交往中实践体验式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在师生之间的共在互动中,充分展现各自及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丰富的发展,能性,呈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的过程。
“和谐与发展”师生关系的建立立足于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同构上。这种充分实现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内在统整的教学思想,是由传统的控制教学走向相互促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下的“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应具的本质样态。这种师生关系呈现的是各个教学实体要素的同时在场,各种教学活动的相继发生,各类教学关系的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学过程是一种实践体验式的系统演进。
一、形式与本质的辨析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与“和谐与发展”的课堂师生关系的比较辨析。“主体”,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 它是就事物所占有的份额或比例的大小而言的;那么“学生主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而言,就是指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该占据课堂过程的主要部分。“主导”,“主要指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它是就对事物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而言的,同样的,“教师主导”指教师引导着高中语文课堂向某方面发展。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看似符合教学规律的表面形式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中语文课堂确实出现了只体现所谓的主体在数量上占优和主导在指令性占先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形。
1.在考试激发的逐利性目标的侵蚀下,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下,语文课堂被割裂为条框式的学生偏好和教师偏爱的课堂模式。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这一至高无上的社会价值目标支配下,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主导下的程序控制,他们无暇顾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内在心理体验,面前只有冰冷的精确标准性和步骤规范性,任务就是准确地诱导学生向这一单一方向行进。对学生而言,自己主体学习的就是教师画出的条框,所谓理解也根本不是自己真实意志的体现,而是根据教师灌输后得到的追求高分的所谓灵活作答。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高中语文课堂哪里还有任何对真理的敬重,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更逞论人的创造力了。
砚例举备受各大网站和报刊推崇,更被高三师生视为金律的“诗歌鉴赏答题六种模式归类”的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课堂模式来说明问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第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展示规律完毕,利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诗歌题目的主体性训练,教师再不断地主导,直至学生可以一成不变地主体为止。
我们不反对教给学生一些文本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和规律,我们忧心的是这种表面形式的“主导主体”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展现对师生本应“和谐与发展”关系的淹没,它淹没了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力更加匾乏,更淹没了学生的艺术直觉,困住了学生的艺术潜能,诗歌“写了什么和怎样去写”的人和文的对话都被这种机械性的主体和主导代替了,我们为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而苦痛哀伤,“救救学生”吧!
2在强调学生主动性因素的支配下,语文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转,语文课堂过程变成了学生主体式的空谈、泛化的拓展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主动和谐发展变化性的实体,然而,空谈、泛化的语文课堂硬是用所谓的“学生主体式多元”课堂代替了本应该是语文课程知识与师生思维思想统一的语文课堂。
学生主体多元思维只应该是课程知识基础上师生较为深刻的创新思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任意拓展”的虚无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较多地是在所谓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关系的形式下进行的,它展现出的形式主义的热闹是完全背离语文教学规律的。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知识、课堂过程与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统一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讨论语文话题本身的内涵意义和哲学本质意义。
(2)讨论语文话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背景。
(3)讨论语文话题与月门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关系。
(4)讨论语文话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5)讨论语文话题与人们公认的理论系统的关系。
(6)讨论语文话题典型的正面代表观点和反面代表观点。
(7)讨论语文话题的实证性做法和预测性展望。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主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世界与人类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问进行创造性沟通和趣味性转换。当前的课程和教材是“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是由名家名篇构筑而成的文学殿堂……”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人、主体与自我、人一物一人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依然是在语文的语境义和言语场制约下行进的过程,我们反对那种虚假的繁荣热闹之后学生空手而返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那种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师生关系向“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势在必行。
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大都是承载和传输着“内容、思想和情感”的文化经典和优秀时文,因而使得其对师生思维和思想的提升有着特定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课程以来构建出来的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形式主义的师生关系已经取得了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加之考试制度等社会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师生的思维和思想提升被忽视甚至放弃,使得“和谐与发展”这一符合师生关系本质的关系被掩盖和忽略,条框式和虚无式的教学反而可以大行其道。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忽视师生真实体验的做法必会因为逐渐缺乏课堂现实基础而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甚而会被彻底颠覆。
二、探问与总结
“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行为关系的本质归位,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和精神的同构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概念向其本质回归的方法探寻。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人自身的素质结构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适应环境、认识事物、变革事物、驾驭事物、创造事物与创造和谐关系的智能,从而提高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境界。
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是师生之间的和谐,而二者之间这种和谐是通过“物”即“语文课程知识”连接起来的,这种和谐是人(课堂中的师生)和物(语文课程知识)完成了统一和整合的和谐。语文课堂中人的发展指“教师和学生”认识“语文课程知识”、变革“语文课程知识”、驾驭“语文课程知识”,在师生和语文课程之间形成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物的形态即语文课程知识的形态不脱离于人进行实践时的主动行为。
“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表现在课堂上,除了应该注重知识的落实、学科价值的提升、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要注重师生的思考,注重师生的精神需要,使语文教学内容教育功能最大化,以“师生的发展”为归旨。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它应该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而存在的,是师生语文课堂行为关系的本质样态。
1.课程内容与语文课堂师生思维的同构。师生关系“主体主导论”的形式主义的逐利性做法使语文课程内容和师生的思维结构分离,这种做法用外在的压迫力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表面化,程式化,甚至空壳化的状态,学生有时候把自己表现为教师的复制品,有时候在专注一种假体思考,课堂教学交叉互动无从谈起。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用思维的和谐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课堂实践同构的基础方法。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篇幅适中,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发人深省;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织并和情节人物关系密切,这样的文章实现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培养师生思维的发散性。
(1)同构过程:在不改变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从另外的角度讲述故事,并互相评论各自讲述的故事。
(2)同构结果:有的学生按时间顺序作了改编;有的学生从老贝尔曼的角度叙述;而有的学生更有新意,从常春藤叶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把故事改编成较有新意的寓言故事;有的认为按时间改编的故事平淡无奇,不能吸引人、打动人;有的认为寓言故事不太严肃,人物形象不太鲜明;有的认为还是原文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出人意料,尤其是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有的从人物形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等角度,认为原文的结构安排上更具特色……
【教学反思】:
学生思维覆盖全篇课文,思考得广泛丰富,涉及到小说的各个要素和文本的几乎全部内容。学生的思维面拓宽了,即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得到了培养。
方法二:培养师生思维的深刻性。
(1)同构过程: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拟为“最后的常春藤叶”,而不叫“琼珊重生”或“友情万岁”等呢?
(2)同构结果:有的从琼珊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但她在“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有的从苏艾的角度思考,认为叶子是友谊的象征。有的同学的思维越来越深刻,从老贝尔曼的角度认为那片叶子是老贝尔曼画上去的,所以叶子象征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有的同学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认为叶子是全文的线索。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目更好。因为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它对情节发展、主题深化、人物塑造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层层剥笋式地理解课文内容,既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的性格,还领会了文章的主题。
方法三:培养师生思维的周密性。
(1)同构过程:周密地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
(2)同构结果:学生真正懂得了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是单纯看作者描写笔墨的多少,而是看其在全文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这样学生就纵横裨阖、周密细致地体悟了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思维的周密性,一般可以从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两个方面去加以培养。
一是引导学生整理横的知识结构。所谓横的知识结构,就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但又能解决同一类问题的各种知识加以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横的知识结构。
二是引导学生整理纵的知识结构,就是把知识的前后联系起来,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这样横纵结合,帮助学生织成周密的逻辑思维之网。
【小结】: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使教学中物与人的要素处在了各自特定的时间、空间。它们都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共同维护着课堂的和谐发展。这种做法需要教师逐层深人地设计问题,由表及里地进行诱导的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也绝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浮光掠影,而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前后联系、相互贯通地进行思维,这样师生的思维与课程内容实现了同构,也必然地促使课程内容进一步与师生思想同构的深化。这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当前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在分化和冲突的态势中再度觉醒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辨证联系地跨人整合的历程的。知识的学习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师生内在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应该在思维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深化和确立,从而使师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感受到彼此心理、精神的变化、发展和成长,这才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教育功能的最应然体现。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思维脉络是:第一次出门远行,寻找旅馆—寻车—敬烟—搭车—抛锚—修车—遭劫—挨打—司机抢我的包—找到旅馆。这种思维脉络的理解只是文本内容与师生思维的一种表面的同构,我们还必须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师生根据文本的思维脉络,理出主人公所有的心路历程:兴奋、兴高采烈—执着—渴求、焦急—期盼—心安理得、舒服—痛苦、失望—生气、愤怒—悲伤—沮丧、恐惧—自我安慰。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得出这样的结论:青春之旅往往始于热情与幻想,而现实世界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由此师生理解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以及“旅店”、“外面的世界”等事物的象征意味,师生较深刻地把握小说关注的“少年的幼稚”与“成人的经验”这一命题。
【小结】: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光明日报》(2013年9月20日)辟一整版篇幅刊登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傅光明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的演讲《哈姆雷特:一个永恒的孤独者》。作为一个莎学学者,自然为此十分兴奋。但捧读之下,既为作者的斑斓文采所折服,为作者关于“生命的孤独者”的多维思考所触动,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无奈。作者是以老舍研究见长的当代中国戏剧文学史研究者,也是《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译者,同时也译有《观察中国》等书。如此良好的背景,在其演讲中却看不到《哈姆莱特》批评在中国近三十余年历史进展的信息。比如,作者斩钉截铁地断言:“莎士比亚的伟大恰恰在于,他把老旧的哈姆雷特从具有北欧海盗或中世纪色彩的复仇英雄,变成了一个崭新的文艺复兴时代温文尔雅的、高贵的人文主义者,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富于理性和启蒙的人性光辉,直到今天,还在熠熠闪烁。”“《哈姆雷特》的悲剧力量恰恰在于,莎士比亚要让所有这一切的爱,都因为那个最邪恶的人形魔鬼——国王克劳迪斯,被毁灭、埋葬。”这种绝对化二元对立式解读,使我们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乃至五十年前。证诸目前的许多涉《哈》文章和读物,这种恍若隔世的论述仍俯拾皆是,对于哈姆莱特形象在莎学界的演化,这些作者或者不曾了解,或者置若罔闻,难寻学术积累之痕迹,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学林的一大奇观。当然,这种二元对立解读的生存权利自然不应被剥夺,但是对于哈姆莱特形象在我国莎评中的根本性转型可以不做任何回应和讨论而仍可在讲坛学坛畅行,显然是一种颇为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我认为,我国莎学在总体上尚缺乏明确的“接受史意识”,更缺乏莎剧接受路径互动与整合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或许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
毋庸置疑,《哈姆莱特》是在世界上传播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文学艺术经典之一。自清末民初时期该剧传入我国以来,在我国文学艺术与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与广泛影响。该剧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的历史,既有与世界各国一样接受人类文学艺术瑰宝的共通性,也有基于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与历史情境的特殊性,是研究中外文学艺术与文化交流及其作用与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个案。因此,莎剧中国接受史研究,当以系统研究《哈姆莱特》的中国接受史为重中之重。但是时至今日,国内学界在这种研究上虽有一定成绩但尚属初步,多维整合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尤其如此。鉴于戏剧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特殊性,一部戏剧在非同种语言之异域的跨文化传播与接受史,涉及翻译、批评(含阐释、解读)、演出(含改编性演出及影视作品)、教学等诸多方面。传播者首先是接受者,而这些特殊的接受者又同时处于与广大受众的多层面互动之中。与此同时,上述各种传播与接受方式又呈现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这是戏剧接受史的系统研究难度较大的客观原因。就《哈姆莱特》来说,我国大陆学界在该剧的中国“批评史”研究方面比较着力,比如孟宪强《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2007)、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2006)等著作中对此有所总结;在“翻译史”研究方面,我国港台学界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体现在周兆祥著《汉译〈哈姆雷特〉研究》(1981)、彭镜禧著《细说莎士比亚论文集》(2004)等著作之中;在“演出史”研究方面有曹树钧、孙福良著《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1989)、李茹茹著《莎士比亚:莎剧在中国舞台上》(2003)等著作;“教学史”方面,除了一些零星的成果外,尚无系统性成果问世。而在各种传播与接受方式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在上述研究成果中也有所涉及,加之一些戏剧家(如、、焦菊隐、林兆华等)有一些经验之谈。近年李伟民教授“多管齐下”的全景式努力尤为值得称道,这集中体现在其《光荣与梦想:莎士比亚在中国》(2002)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莎学知音思想探析与理论建设》(2012)两部著作之中。但真正的路径互动意义上的“接受史”研究的总体局面还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有关学界长期缺乏这种“接受史”研究视角相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学科、界别机械划分限制了这种跨学科、跨界别研究课题的展开。“接受史”研究视角与总体构想的引入,可以为上述诸方面互动研究的系统开展提供贯通性枢纽。这种研究的系统展开,可通过对《哈姆莱特》这部文学艺术瑰宝在我国(含台港)多层面传播与接受的历史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和深入反思,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这部经典巨制的多方面现实功能提供启发与借鉴。
1.市场制度向街巷制度的转型
1.1 市场制度的演进
市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因为人们需要交换所以有市。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为了奴隶主贵族进行商品交换的需要,西周城邑中出现了固定的集中市场。这种市只是宫市,只为君主的生活服务,在王城制度中,它与宫、朝、祖、社一道成为城的结构元素之一,这个时期它对城市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至春秋战国,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市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市开始为市民服务了。相应的,市的规模与组织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市的形制仍然沿袭西周,即集中商业区。
这个时期市场的演进是由奴隶社会时期的“宫市”向各阶层居民的公共交换场所的转化,附于宫的“后市”变成了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
1.2 市场制度向街巷制度的转型
在中唐出现了破坏市的迹像,这跟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有着最根本的联系。正是这种变化引起了市场的变化。市场因为过于狭小,是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管理也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矛盾,集中地反映在市制中,扩大市场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这些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城市中表现日益明显,在晚唐更出现了许多对市场制度破坏的事件:首先是坊内设店以及穿越坊墙面对大街开门(坊店因为营业而这么做),与市场问题有较大的联系;其次是出现夜市。就全国而言,哪里商品经济繁荣,哪里市制改革就快,例如大都会扬州。以往市里严格区分,且对市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的制度完全被破坏了。
五代时期,市场制度瓦解了:临街盖店成为合法,坊内亦设邸店。后周开始承认居民面街而居的合法性。在市的营造上也只是放好街巷红线,划定一些特殊建筑的地段,即听任老百姓随便营造。
北宋中叶则是市坊制度彻底崩溃的时代。宋初欲沿袭市场旧制,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各阶层都卷入了这场大潮之中,特别是权贵的经商活动,他们在东京城中大量经营邸店,侵占街道。另外,在中央集权政策下,东京集中了大量军队,农民也大量涌入城市。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对给养和物质供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东西两市无法应付,于是在汴河两岸兴起了许多行市,并逐渐在全城扩展。而整个东京奢侈的城市生活也使例如商店、酒楼、饭馆、瓦子等一大批商业、服务业项目涌现出来,沿街分布,最终市制彻底崩溃了,街巷制度形成了。
这一次的变化,使得市场制度下的独立功能区变成了街巷制度下的商业网络系统,是城市的一种革新、发展,引起了城市总体分区的变化,革新了旧的城市总体规划之格局。
2.市场制度向街巷制度转型下的城市形态演变
2.1 市场制度下的城市形态——以唐长安为例
整个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构成,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除去宫城和皇城(事实上它们对普通居民只是一个封闭的大地块而没有实际意义),外城是由市和坊构成。但是无论是市市之间、坊坊之间,还是市坊之间,它们都是相互孤立的。在这些地块单元中,市是占地面积最大的,约100ha左右。外城就是由墙围合起来、30-100ha的市坊地块构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唐长安城,这座城市似乎不应该是一座百万人口、世界第一的大城市,而将其称为一个居住小区更合适,至少从功能结构来说,唐长安更像。只是这个居住小区放大了1000倍左右而已。在这个放大的小区里面,人们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最远的要出行5km以上才能到市场购得其所需。同时,居民在出行时,扑入眼帘的只有笔直的大道、森严的市或坊墙和十字路口。可以想像,整个城市景观是非常之单调的。
2.2 街巷制度下的城市形态——以宋东京为例
宋东京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幅城市景象:商店均临街建置,由肆发展而来的行业街市,成了商业网之主干,如马行街、牛行街,以及一些金银彩帛交易行业街。散布的铺店、发达的服务业也纳入商业体系之中,成为一些基层网点,如茶楼、酒肆、瓦子等人们日常休闲娱乐场所,布局在城廓各处。交通要冲的主要街道更是商肆云集,形成繁华闹市,这些闹市是综合性中心商业区,还有定期集市市场商业网由行业街市、综合性中心商业区、一些基层网点组成。此外,还有繁荣的夜市。
这个阶段下的城市形态不再单调了:沿街的商店店主会想尽办法来通过一些引人注意的手段,如建筑物的立面、醒目的标志物,来吸引顾客。这些客观上都使得城市景观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丰富景象。显然,这种变化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不同,而更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的一种质的提升,居民出行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可以就近完成日常生活的采购需要,也可以去较远的专业型的行业街。这更是大大加强了整个城市的交流。
这一变化是对城市分区布局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宫城区东侧就出现了闹市区,改变了以往分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体制,打乱了居住分区布局,不同阶级、职业杂处,权贵府邸也置于一片闹市之中了。
3.城市形态演变的实质及深层内因
3.1 市场制度下城市形态的实质——市场与城市是点和面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城市中历来是重视功能分区的,尽管这种分区是极其机械简单的。实质上就是将城市分为政治区(皇城和宫城)和经济区(外城)两大主要分区。在像唐长安这么巨大的城市中,全程面积达84平方公里,而市场仅仅只以两个地块而存在。市场与城市实质上只是一种点和面的关系。这种点面关系是绝不能形成一种有机系统的,因而城市在没有一种要素将其联系起来的话,它将是没有活力的。城市有政治中心(皇城和宫城)、经济中心(市场),但是这些中心都是彼此孤立的,即使是作为外城的经济中心也因为单一的市场制度而不能将整个外城有机联系起来。要么是单纯的市场交换活动,要么是单纯的居住生活,人们缺少坊内之外的交流。坊与坊、市与市、坊与市都是单调而缺乏联系的独立个体。
3.2 街巷制度下城市形态的实质——街巷与城市是点、线和面的关系
在街巷制度下,点既包括在一些交通要点形成的一些节点、集中点(市场也包括在其中),也包括散落在各处的零售单位。线由商业街、巷组成,它绵延的距离比较长,既有专业的行业街市,也有一些出售各种物品的商业街。其在空间功能布局是这样的:在城市的重要地段有大市场、商业街,而在坊间坊内同样有一些小商业街、小市场,乃至一些零售的店铺。只要有需要,这些店铺就会在哪里出现。这样街巷制度就是一个体系了,联系着整个城市,使得城市成为一个有机体系,也成为一个人们得以相互交流的载体了。同时,这些街巷也大大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人们一出坊间看到的不再只是道路、坊墙了。城市风貌打破了市垣、坊垣的重重分割。
就街坊制度这个角度来讲,实质上现代城市仍然只是在这个制度之下发生量变:商业越加发达了,城市也变大更庞大了,但是城市不还是街巷制度下的表现形态吗?
3.3 城市形态演变的深层内因
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市形态具有强烈的政治印迹的。战国时代出现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场制度也正是这个时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种制度是从一种纯政治的角度去考虑城市规划的:为了安全,为了便于管理,为了防民。
在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之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大大加强,沿袭1000多年的市场制度便在这种外在动力之下,便在其最顶峰时期让位于街巷制度了。这种城市形态演变的必然规律其实质就是经济规律在物质上的外在表现。
所以说,城市形态的深层演变内因是政治权威向经济规律的低头,至少可以说由单纯的政治角度来规划城市发展到了由政治和经济共同制约城市规划的阶段。
4.结语
从市场制度下的市场与城市的点、面关系发展到街巷制度下的街巷与城市点、线、面关系,它使城市由一种畸形的形态向一种健康有机的形态过渡,城市形态经历了一种革命性的变革,这正好说明了这种变革顽强的生命力,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1]董鉴泓.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1:107-109.
[2]田银生.城市发展史讲义.华南理工大学:25-28.
[3]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3:475-491,500-507.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
艺术,一个人人都喜爱,又具有争论的文化载体。它的争论至今不休,甚至永远也不会停止,它的问题是永恒的文化话题,包括: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具有一些基本特征;艺术创作是那些天才们与生俱来的创造,还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传统训练;艺术的创新或革命与科学革命相类比,范式又如何起作用,是线性的逻辑累积效应,还是多元的、非持续性的变革;革命的缘由是创作者的主观臆想、信手拈来,还是有历史、社会、文化和创作者个体特性等根源,如此等等,而每一个问题都在艺术史上引起过无限争议,此论文只是对这些作一点初步的探索。
一、艺术的基本特性
艺术自它诞生以来,人们就被“什么是艺术”这样的问题困扰着。而这一问题也随着艺术创作本身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各种新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创作方式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也挑战着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而真正的艺术又是什么呢?是人们的界定吗?然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托马斯・E.沃特伯格(Thomas E.Wartenberg)编著了一本书《什么是艺术》①,列出了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本雅明、丹托到沃顿共28位艺术家和哲学家的观点,如艺术即模仿、认识、展现、理想、表现、自由、习俗、假扮,等等,这些观点一方面给人们许多启迪,而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困惑,什么才是艺术的真正本质?而本人认为,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特性,离开了这些基本特性,就失去了作为艺术的本质,而这些特性是艺术所共有的。一般说来,艺术具有四大特性:创造性、技艺性、审美性和持久性。
1.人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艺术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艺术首先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自然的,就是再美,再所谓的“艺术”――即使是鬼斧神工,如人们所称赞的蜜蜂作品――蜂巢,也不是艺术品。正如康德所说:“艺术与自然不同,正如动作或一般活动不同,以及前者作为工作其产品或成果与后者作为作用不同一样。我们出于正当的理由只应当把通过自由而生产、也就是把通过以理性为其行动的基础的某种任意性而进行的生产,称之为艺术。……而一个产品作为艺术只应被归之于艺术的创造者。……如果我们把某物绝对地称之为一个艺术品,以便把它与自然的结果区别开来,那么我们就总是把它理解为一件人的作品。”②黑格尔在巨著《美学》中也开宗明义指出:“根据‘艺术的哲学’这个名称,我们就把自然美除开了。”对此,他还进一步进行了阐释,他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的美的人。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去争辩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把美的性质加到这些对象上去,以及自然美是否可以和艺术美相提并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③也就是说,任何艺术都是由人去创造的,而且只有人的心灵活动才能创造的,是一种意识的产物,在艺术创作中蕴含着人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一个无聊甚至荒唐的幻想,也比那任何一个美妙的自然美要高些,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心灵活动的创造。所以黑格尔说:“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这里的‘高于’却不仅是一种相对的或量的分别。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④ 以中国的书画来说,那出色的笔墨,必须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来表达出美与愉悦,这不仅仅包括艺术家的手指、手腕以及手臂的肌肉行为动作,而且还包含着艺术家的精神、情感与身体状态。在中国,书画艺术通常被看成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表白,因而中国人将书画称之为“心印”。⑤而作为心灵的印记或者形象,一件书画作品必然反映出艺术家――这一个人,他的观念,他的思想及其自我修养。
虽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是由人所创造的,正如美国学者爱米・托马森在他的《艺术本体论》中所说:“我们通常认为艺术作品是通过艺术家、作曲家或作家的想象性、创造性活动,在某一时间内和特定的文化及历史环境中被创造出来的。”⑥但是,人们对这种“创造性”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阐释。因为对于一些艺术作品来说,有一些是原创的,而另一些却是可以再度创作的,还有一些仿真品,即所谓的赝品,更有一些是原作品由于损坏需要修补。而对于这些,人们认为,只是由于它们艺术的本体不同,创造的层次或视角就有所不同,但作为人对艺术作品的创造性这一特性却不能否认。
2.表现的技艺性
任何艺术的完成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法或工艺,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技艺性,有时称为“艺术的技巧”,它是艺术表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比如戏曲的唱念做打、书画的笔墨功力、文学作品的文字功底,甚至包括对所用材料的技术处理等,都属于技艺性或工艺性的重要方面。如果在艺术创作中,没有一定的技艺作为依托,也只是头脑中的一个艺术构想;如果工艺不够熟练和准确,那么所展示的艺术水平也势必不够高超或精湛。康德说:“艺术作为人的熟巧也与科学不同,它作为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不同,作为技术则与理论不同。于是就连那种只要我们知道应当做什么、因而只要所欲求的结果充分被知悉,我们就能够做到的事,我们也不大称之为艺术。只有那种我们即使最完备地知道但却还并不因此就立刻有去做的熟巧的事,才在这种意义上属于艺术。”⑦由此可见,所谓技艺性是具有一定的技巧、标准和难度的,它需要通过反复的、不断的甚至强制性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而另一方面,有些人却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技艺性与艺术无关,殊不知任何艺术都需要技艺的支撑。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那样:“在一切自由的艺术中却都要求有某种强制性的东西,或如人们所说,要求有某种机械作用,没有它,在艺术中必须是自由的并且惟一地给作品以生命的那个精神就会根本不具形体并完全枯萎,这是不能不提醒人们注意的。”⑧而这种强制性的东西或具有机械作用的东西,正是它的技艺性。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他的《艺术即经验》中,对技法表现艺术经验的作用进行了充分论述,认为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法与表现某些独特的艺术经验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艺术家对技法的掌握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艺术家在说他们必须说的东西时,从技法上讲,比其他人所能做的要更好。对我们来说是迷人的天真烂漫,对他们来说,是对所感到的题材用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去表现。”⑨特别是,在艺术发展中,技艺可作为一种艺术范式,它的变革同样会引起艺术革命和流派的产生。
就中国的书画来说,需要强有力的笔墨功夫。大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曾写过多篇关于书法的文章,论述了如何用笔的技法,如执笔五字法、四字拨镫法、如何运腕行笔等,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书法的笔意和笔势。他形象地说道:“写字必须先学会执笔,好比吃饭必须先学会拿筷子一样,如果筷子拿得不得法,就会发生搛菜不方便的现象。”同时他进一步论述了书法的执笔技法是书法产生艺术美的重要基础,也是书法家所必须遵循的。他说:“写字何以要讲究笔法?为的要把每个字写好,写得美观。要字的形体美观,首先要求构成形体的一点一画的美观。人人都知道,凡是美观的东西,必定通体圆满,有一缺陷,便不耐看了。”⑩而“点画用讲笔法,为的是‘笔笔中锋’,因而这个法是不可变易的法,凡是书家都应该遵守的法。”而对于中国画而言,技法也同样重要,如对传统画谱的反复练习,或对当今的素描技术的熟练掌握等,都是最基本的技艺,它甚至影响到画风的形成。正如方闻先生所说:“一幅画在能够模拟自然或者表达含义、反映某种社会片段与物质内容之前,它必须首先理解造形技法,并且具有其自身发展历史常规的视象结构。”推而广之,作为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独特的技艺,或者说基本功,而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个技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的基础,从而也才能进一步深入这门艺术的精髓。
3.艺术的审美性
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审美性,如果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就谈不上艺术,更谈不上艺术的感染力。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门罗・C.比尔兹利认为艺术就是美感制作,他说:“艺术品是带着赋予它满足美感旨趣的能力的意图而制作出来的物件。……美感意图不一定得是唯一的意图,甚至不一定得是支配性的意图;但是,它必须得存在,且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效的意图――也就是说,在作品的一些特性方面,美感意图扮演了因果关系和解释性质的角色。”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也认为:“美虽不是艺术的唯一属性,却是艺术的一个区别于某种教义的重要属性。”而什么是艺术的美呢?这就像什么是艺术一样,它所引起人们的争议也从没有停止过。这可能因为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主体对艺术有着不同的审美情感,也就有着不同的审美判断,因此,有学者论述了艺术评价的审美原则和审美属性。
虽则如此,但对于大多数哲学家和美学家来说,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基本审美理念,那就是任何艺术都应该体现出一种自然美,即从自然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那种娇柔造作、故弄玄虚的东西。正如康德所说:“美的艺术是一种当它同时显得像是自然时的艺术……在它的形式中合目的性却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以至于它好像只是自然的一个产物。……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黑格尔也认为:“理想的艺术与所谓由人任意设立的符号诚然是毫不相干的。如果摹仿上述古代艺术的理想形式和抛弃正确的自然形式,导致虚伪空洞的抽象化,吕莫尔那样尖锐地攻击它,当然就是正确的。”
当然他们所说的自然美,那是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美,化作人的一种心灵意蕴,使其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而不是对自然机械的模仿,或生搬硬套。对此,黑格尔进行过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具有心灵意蕴的自然形式在事实上应该了解为具有一般意义的象征性,这就是说,这些自然形式并不因为它们本身而有意义,而只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内在心灵因素的一种外观。就是这种心灵因素使这些自然形式还在现实状态而尚未进入艺术领域之前就已具有观念性,不同于不表现心灵的单纯自然。”
黑格尔对当时德国流行的“追求理想”和“妙肖自然”两派的对立观点进行了批判,而认为艺术的意蕴应与自然之美相吻合,是自然美在人的心灵消化后从而在艺术中进行表现,正如他在论述古典艺术的形成过程时说:“古典型艺术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已由精神意义渗透了的自然。所以要扬弃的就是象征型艺术用直接的自然形体去表达绝对的那种表达方式。”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翻译黑格尔《美学》的注释里说得好:“在艺术里的自然是经过观念化的自然,不是生糙的自然。所谓‘观念化’的就是自然纳入心灵,受到心灵的渗透和影响,在心灵里转化为观念或思想,于是成为表现心灵的材料。这种自然是经过提练和提高,具有更高的普遍性。”
对于中国许多书画艺术家来说,他们经常喜爱游览在美丽的大自然间,并对自然进行观察、欣赏,甚至模写。他们用毫颖,画出那感悟的优美动感的线条,同时又蘸饱着墨色,进行渲染,以不可胜数的点与线、线与面、骨与肉、淡与浓、柔与刚,以及干与湿等的关系,表现出那万物宇宙的一切斑斓。特别是作为抽象艺术的中国书法来说,也有着与自然现象的美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沈尹默所说:“虽然字的造形是在纸上,但是它的神情意趣,却与纸墨以外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动态有自相契合之处。所以有人看见挑担的彼此争路、船工撑上水船、乐伎的舞蹈、草蛇、灰线,甚至于听见了江流汹涌的响声,都会使善于写字的人,得到很大的帮助。”而古今许多书论家都曾论述过书法与自然美的关系,如孙过庭在《书谱》中称之为“同自然之妙有”。因此,自然之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美的最高表现,也是审美的参照物。
4.留存的持久性
每当一个艺术或艺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这种喧嚣总会表示出无奈,“让历史来证明”就是一种无奈的评语。其实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因为历史是无情的,时间是无情的,它可以把一切非艺术的东西荡涤掉,也可以把被人们遗漏的艺术捡回来。这是由于艺术美是一种历史,美是由历史形成的。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人们就有了审美观,审美过程就是一种历史性的比较。因此,审美观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使审美观得到不断的深入和丰富。人类在原始时期审美及美的创造是低级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认为是最美的,而有的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美,甚至是笨拙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提高,也不断创造出更美的东西。人们在历史性的审美比较中,逐渐累积形成了一种基本的审美经验,也是一种“审美共识”或“审美准则”。贡布里希勋爵把这种“历史审美比较”比作艺术竞赛,通过竞赛,竞出艺术的大师、作品和规则。他说:“往昔的大师有点像文化英雄,他们的艺术成就不仅被传说提及,而且也被社会保存,成了对后人的不断挑战。……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竞赛,但是我们可以满不在乎地使用这个比喻,这可能是由于竞赛的优点是依靠精通去探讨问题,因为竞赛与艺术一样,也需要社会气氛和传统以使其达到和真正的精通相一致的有素养的高级水平。……艺术不是一种具有固定规则的竞赛,而是在前进当中制定规则。”可见,这种审美共识或规则是发展的,而且对于评判艺术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一些衡量的标准,即衡量卓越水平的标准,铲平了这些标准,我们就不可能不迷失方向。”
人们在历史性比较中形成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审美共识或准则”,然后通过这种审美观,对流传下来的传统艺术进行重新审视,再次评判它的艺术性或审美性。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千百年来的不断比较和审美中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之作,成为艺术奥林匹克山上的神明,既可用来崇拜,也可作为一种标准或规则。而有些艺术在当时能够为大家所接受,只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与传统守旧发生了冲突,但并不是它的本身具有多少审美性,当然它也不会留存久远。而另有一些艺术,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看好,但在其后的比较审美中发现了它的艺术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当然也不断受到历史的挑战。正如英国著名艺术史家柯律格教授所说:“一些作品早在制作的当时就被视为艺术品,并且在随后的记载中继续被认为是杰出的作品,一直延续到当下,而其他一些作品的艺术身份则是我们这个时代强加的。有一些作品恰好不属于传统而经典的‘重要’艺术品,它们因未能符合品质需求的标准而在这类介绍性著作中面临着挑战。”由此,具有真正审美价值的艺术,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因为“价值已经在历史中实现”。
而对于当代艺术的审美又该如何呢?贡布里希也曾困惑:“越走近我们自己的时代,就越难以分辨什么是持久的成就,什么是短暂的成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为当代的艺术还没有经过历史性的检验,它的审美价值如何评判呢?对此我们只能用历史观。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以当代的观点审视历史、评价历史或解释历史,但同样也可以以历史的观点审视当代、评价当代或解释当代,所谓的“以史为鉴”。历史的观点既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也是一种发展的观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艺术审美上,历史的观点就是一种“审美准则”,这样的准则是历史赋予的。正如布尔迪厄所说:“建构美学判断的对立并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被历史地生产和再生产的,因此它们与使用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随之,他进一步指出:“美学禀赋,把被社会指定运用这种禀赋的物品变成艺术作品,同时把它的力量,连同它的范畴、概念、分类分配给审美能力,因此它是整个历史的一种产物。”而这种产物就是在历史性的比较审美中流传下来的艺术成就,它是人们建立审美理念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支撑,也是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贡布里希说:“任何发达的文化都有在传统中流传下来的成就以充当检验卓越程度的标准,尽管各种文化在它们对精通种类的估价上各自不同。”因此,艺术要留存持久性,就是要经得起历史性的比较和审美,即使是当代艺术,如果用历史的准则来审视,它是否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终究会彰显出来。
二、艺术传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艺术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载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构造物;它既具有高难度的技艺性,也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性。艺术的发展伴随着艺术的继承,一部艺术发展史也是一部艺术继承史,在发展中继承,也在继承中发展,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凭空从天而降,也从没有天才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传承与生俱来创造出传世名作。千百年来,艺术名家群星璀璨,艺术思想矿藏深厚,艺术作品无以计数,因此,艺术的传承需要一个相当长且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的持续努力。从艺术的整体来说,是如此,从一门艺术甚至其中的一个流派或一种风格来说,也是如此。
1.艺术的技艺性需要艰苦的练习才能达到
任何种类的艺术表现都需要技艺性,或称艺术技巧,这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熟练掌握需要经过长期而刻苦的训练,人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而艺术技艺是前人一代一代不断进行总结、提练和创新出来的,对它们的严格而熟练掌握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正如书法大家沈尹默论述书法技艺――笔法所说:“不知经过了几多岁月,费去了几何人仔细传习的精力,才创造性地被发现了,成为书家所公认的规律,即笔法,……而这不可恪遵的唯一根本大法,只有遵循着它去做,书学才有成就和发展的可能。”
就中国的书画艺术而言,著名书画家和鉴赏大师王时迁先生曾对中国书画的笔墨功夫有过精辟的论断:“中国的笔墨就像声音训练般,必须经过极多练习,耗费许多功夫,才能达到精通的地步。”可想而知,前人花费很大精力经过传统积累发展了一门艺术的技艺,如果后人学习与继承,必然也需要花费一定的功夫加以临摹训练才可以掌握。大书法家米芾在他的《群玉帖》里提到他对古人书帖的反复练习:“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久之如印极排,乃慕褚,而学最久。又学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笔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由此可见,艺术的传承并非轻而易举,而是需要勤奋而刻苦地反复练习前人的技法。而当今一些人无视传统的积累,只想独创技法,却违反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而另有一些人,却不愿花苦功夫熟习前人的技法,只是有个皮毛的掌握,结果却显功力不够。对此,著名画家潘天寿有过精辟论述:“在学习绘画上,是一种不秘的宝贵枢纽,必须以勤恳学习的态度,学习古人的传统技法,打好熟练的基础,……中国画系的同学在校学习期间,主要还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通过写生和临摹的训练,学习写生的技能和体会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尚未到独创风格的阶段,这是要加以注意的。否则,在缺乏基础训练的情况下,一入手就乱创风格,必然会徒费时间精力而无所成功。”
而西方艺术也同样需要技艺性的掌握,甚至曾有把技法等同于艺术的时代,那时艺术、技艺和技术这三个名词的区别始终不甚明显。他们认为,“任何工艺品的制作都依赖于技艺与技术的知识。一个陶瓶、一个提篮,或一件刺绣与一座寺庙、一幅画或一件雕塑一样需要上述二者。唯有形式概念的精妙处理与能留住永恒的技术掌握这二者合作无间,才可能诞生完美的作品。”因此,在特别重视艺术技法传统的西方艺术史上,许多卓有成效的艺术家都曾在作坊里当过学徒,进行过基本技法的学习和锻炼。据传,达・芬奇曾在佛罗伦萨一个一流的作坊里当过学徒,作坊的主人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兼雕刻家韦罗基奥,在这个制作各种杰作的作坊里,年轻的达・芬奇无疑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学会了根据和穿衣的模特儿习作来细心地为绘画和雕像做准备,学会了画植物和珍奇的动物习作,而且他在透视光学和用色方面接受了全面的基础训练。贡布里希说:“对于其他任何有才华的孩子来说,这种训练就足以使他成为高明的艺术家,而且事实上也有许多优秀的画家和雕刻家的确出自韦罗基奥的兴旺的作坊。”而米开朗琪罗也一样,年轻时进入吉兰达约(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之一)繁忙的作坊,当了3年学徒,在作坊里,他学到了雕刻家所具有的技术手法、画湿壁画的扎实技巧和全面的素描基础。拉斐尔也同样如此,他跟随当时名家之一的佩鲁吉诺学习,学会了老师传承的“渐隐法”、“透视缩短法”等,同时他还努力学习了前两位巨人及其更前人的一些艺术技法,如利用大型素描草图来制作大型壁画等。特别指出的是,艺术大师们在创作中,他们对技法的轻松谙练,并非一些人所认为它是简易之事,而是长期练就的深厚功底。正如贡布里希对拉斐尔的评价所说:“拉斐尔最伟大的作品好像丝毫不费力气,以致人们往往想不到那是惨淡经营,精勤不懈的结果。”由此可见,对艺术技法的熟练掌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反映了对艺术的传承并非易事。
2.艺术思想和艺术精神的继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