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道德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5:23: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法律道德议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法律道德议论文

篇1

一、中国法律援助的特点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扶助制度,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对经济困难、生理残缺、智能低下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当事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费用而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司法救助制度。这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法律援助包括减免诉讼费在内在的整个法律程序的各个环节上为受援者提供的法律帮助。狭义的法律援助是指法官、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社会的贫困者、弱者、残疾人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同国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援助制度相比,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中国法律援助物质保障的现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不同于资本主义法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们的法律既规定了全体公民一律平等的实体权利,又规定了为实现平等实体权利所必须的平等程序权利,而且特别强调为实现这些权利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实施法律援助制度,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完善平等程序权利的实施机制,切实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得以真正贯彻实现。这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本质区别。总而言之,中国的法律援助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范围广、后盾强,有保障,是一项大有发展的公益事业。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和完善。

(二)中国法律援助主体的能变性

在中国,法律援助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行为。法律援助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责任。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目前还缺乏大量的社会援助组织,没有形成稳定、可靠、充分的法律援助资金来源,而律师又已成为法律服务资源市场的竞争主体。因此,如果没有国家的全面参与和组织领导,单靠社会和律师个人的力量,要形成一种开展全方位法律援助活动的有效制度并维持整个法律援助机制的统一、有序运行,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而且还可能导致法律援助活动出现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管理失灵、形式混乱、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所以,我们的法律援助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这是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特点,也是其优点。我们在确立法律援助为国家责任的同时,也没有排斥法律服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法律援助活动。这种以国家援助为主,社会组织和个人援助为辅的法律援助机制,不仅体现了国家在整个法律援助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而有些国家或仅仅把法律援助强调为一种国家责任,或只认为法律援助是社会组织和律师个人的人道行为。这两种作法,或是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或易导致法律援助工作的失控。

(三)中国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主体的宽泛性

首先,从中国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来看,包括如下:刑事辩护和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公证证明;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及其它形式的法律服务。而一些国家的法律援助则仅限于特定的刑事、民事案件的辩护及简单的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咨询。

其次,从中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来看,只要是公民、法人确因经济困难或其它特殊情况,以及符合特定条件的外国人,都可以获得法律援助。而许多国家则完全排除了法人和外国人的法律受援权。

再次,从法律援助的主体来看,中国法律不仅明确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是律师的应尽义务,而且还要求公证人员、墓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专业人员也应为维护社会弱者的法律权益提供法律援助。而在一些国家,法律援助被认为仅仅是公设律师的工作和少数具有正义感的私人律师的善举。

二、中国法律援助展现极为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

(一)实现和保障人权

认为,人权就是一切人,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就是说,一定社会中的一切成员或一定国家中的每个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语言、、政治主张、财产收入、教育程度等状况如何,其所受到认可和保障(主要是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障)的能够实际拥有的实然权利和应当拥有,但因目前种种条件的限制实际上还无法拥有的应然权利,特别是生存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权利等,不仅在资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应当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创造了前提和基础条件。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法律就是人权法。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无论是宪法,还是各部门法,对人权的保护还仅仅是一种立法上的承认,而对人权的真正保障,更重要的是在于使这些法律规定的权利真正地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现实。一般而言,人权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法律行为来直接实现其实体权利;二是人们在司法救济中通过行使程序权利(诉讼权利)来保证实现其实体权利。以上两种实现人权的途径,随着法律规范的繁多复杂,越来越需要专业性的法律服务。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法律服务资源的有限性、有偿性往往导致社会弱者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易方式获得相应的法律服务。因此,传统的人权保障措施已远远不够,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所以,无论是从道德及人道主义的角度,还是从公正、平等的法律价值与评价的角度,或是从人权的角度,中国都不仅应当实行法律援助制度,而且中国的法律援助都应当比外国实现得更好。

(二)凸显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追求或拥有的一种法律理想和法律评价。它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既要运用体现公平原则的实体规范来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又要使这种确认和分配的过程与方式体现公平性。一般把前者称作实体正义,把后者称作程序正义。要实现司法公正,仅有实体正义是不够的,还要有程序正义。要实现司法公正,仅靠司法人员的秉公执法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对社会弱者的法律援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对司法公正特别是对程序正义的种种障碍,其中包括社会弱者在寻求法律的平等保护时遇到的有形或无形的困难。具体而言,这些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上的障碍;知识与信息上的障碍;权利和义务观念上的障碍;沟通交流上的障碍;法律服务资源上的障碍;生理上的障碍;人身自由上的障碍。以上诸种妨碍司法公正的障碍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程序上的不公正,从而导致了实体上的不公正。而法律援助则是保障这两种公正的重要制度和措施之一。

三、中国法律援助蕴涵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法律援助制度是为了适应人人平等的共同道德需求而产生的。‘言首先是在西方社会出现的。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在一定程度上履行自己的“平等”诺言,积极支持在有关法律制度中订立给予穷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内容。如法国1851年确认法律援助制度,英国1903年颁布《保护穷人囚犯的法案》、1949年颁布《法律援助和咨询法案》等。西方法律援助制度的最初建立,是对封建地主阶级享有法律服务特权的否定,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从根本上讲,西方国家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并没有改变其维护资产者利益的阶级本质,且他们所宣扬的人权是以财产权为核心的人权,所以其法律援助制度不可能使资本主义法律成为普遍保障广大穷人利益的工具。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国家,穷人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现象仍到处可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决定了我们国家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应该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实现其应有的合法权益。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同世界各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一样,反映了人人要求乎等、铲除人间不平等的共同道德要求。然而,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具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它既反映了中国全体社会成员大都具备的或是能够接受的传统道德价值,又体现出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必然联系。中国的法律援助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传统道德价值。

(一)体现仁爱积善

孔子云:“仁者爱人”,这是中国占代早期的人道主义。孔子从爱护他人、尊重他人的基本伦理立场出发,认为作为一个仁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进一步提出人的“良知”问题,认为“良知”即“不虑而知者”,可与“良能”、“良心”视为同义语。“良能”,是指天赋为善的能力,也就是天生愿做好事;“良心”,即善良之心,不忍加害他人之心。且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积善”亦即多做好事,与人为善。铁面无私的包拯、刚正不阿的海瑞等为民请命、为民伸冤的壮举,流芳千古,可歌可泣,都是传统道德价值观在司法活动中的典型表现。

中国的法律援助,给在犯罪案件中无能力为自己辩护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给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而无力支付律师费者,给请求给付抚恤金、保险金或与此有关的公证而无力支付费用者等等自然人提供法律帮助。同时,也给某些经济上有严重困难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纠纷提供法律援助。这些都可谓是为人民为社会做好事,同情弱者,扶贫帮困助残,充分体现了仁爱积善的传统道德价值。

法律历来被人们看成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基于各种原因,社会上总会存在一些弱者,他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因经济贫困或其它原因,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因此,对弱者的法律援助,不仅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制度,也是社会道德的价值取向之一。为社会弱者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援助,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二)强调义务,淡泊利益

义与利,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居于传统道德价值观主一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重义轻利。它主张“君子义以为上”,“不义而富且贵”则“如浮云”。这种重义轻利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抵制贪欲、战胜邪恶的武器。在法律不断受到金钱腐蚀的今天,全国首届十佳律师王海云的话掷地有声:“做律师就不能为了钱!”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是律师至高无上的准则。律师提供的法律援助,己使许多当事人受益。法律援助,为贫弱者减免服务费,不正是重义轻利这种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吗?

(三)注重尊老爱幼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223-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该教育理论针对传统职业教育理论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主张教学内容应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以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符合教育部16号文件中提出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课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律文书是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为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教学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环节,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研究价值。

一、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法律文书课程设计

(一)工作过程导向下法律文书的课程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法律类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提供一定的法律服务和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应用型人才,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学生具备处理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结合专业培养方案,法律文书学科作为一门具有法律专业性质的应用写作课,以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作为课程目标。

长期以来,法律文书的教学一直以要求学生掌握法律文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够制作主要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文书和非诉讼类法律文书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但实践证明,达到这一教学要求的同学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表现为学科知识零散杂乱,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通过学习过程性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课程目标的实现以法律工作流程为依托,将教与学的过程融入工作进程, 有利于培养上手快、技能强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二)工作过程导向下法律文书的课程内容

相对其它法律分支学科而言,法律文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现已细分出如公安文书、狱政文书、基层常用法律文书等分支学科。

传统法律文书教材,以制作主体的不同对内容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检察机关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文书和其他机关法律文书,笔者认为,这种内容的编排方式切断了文书之间的往来,使原本密不可分的案卷材料成为了零散的文字堆砌,既与同学所学的诉讼法知识不一致,也与其今后的司法工作过程相违背,不利于对课程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工作过程导向下法律文书课程内容的编排紧扣法律类专业的人才职业技能要求,重视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以案件诉讼类别及诉讼过程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环节,贯彻“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的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和司法实践水平。

(三)工作过程导向下法律文书的课程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必须首先分析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中各具体岗位资格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典型工作过程,再基于工作过程研究其所必备的工作知识和技能,明确专业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设定课程考核标准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实践。

就法律文书课程的设置来讲,实践中,由于该课程是集多门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课程设置应当注意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在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写作理论知识、具备一定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要求对具体文书制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掌握法律服务工作流程,训练同学根据工作需要熟练制作和使用合格、规范的具体文书。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一般将应用写作课程及相关的实体法、程序法课程作为前导课程,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作为后续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

二、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

(一)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特定的职业所必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的可探知性,使其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生硬和局促,学习氛围鲜活生动,在训练学生职业操作技能方面大有作为,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深层需要。

传统职业教育侧重工作中的个别阶段或是所谓的特别重要的环节,而忽略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陷。工作过程导向以培养学生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取相应成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注重学习目标的引导,强调学生完整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到“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处置实际情况,采取实际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职业能力,达到职业资格的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关注未来工作的整体性,注重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落实到职业能力培养上,锻炼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未来现实工作的实践基础,使教学的过程更具职业性和开放性,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将来的工作过程及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相联系,以满足学生健全人格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我们不妨借助教学案例来分析传统职业教育与工作过程导向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的差异,在法律文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具体文种制作时,基于种类繁多,无法一一讲述的特点,一般会选择几种相对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文种来进行讲解,如民事诉讼类文书中选择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民事起诉状和民事答辩状等文种,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会针对这几种文种,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先讲授人民法院制作的民事判决书,强调制作方法、技巧,并与刑事判决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范文,给出案例,指导同学制作,应该说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出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的文书,但也许并不清楚民事判决书与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的关系,或者说并不在乎它们之间的联系,所以一旦进入司法实践,很多同学按照这种办法,埋头苦干,制作出的文书却漏洞百出、华而不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某一文种的制作技巧,忽略了文书之间的往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严重脱节,从而出现岗位的不适应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则会在讲述上述文种时,根据工作过程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采取先引导同学回忆民事诉讼法中民事案件的诉讼流程,分析文种之间的往来和不同文种的制作主体、制作目标、制作要求、语言特色,关注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大家融入到民事诉讼的工作流程中,在此基础上,按照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民事调解书――民事判决书的顺序进行讲授,让同学明白,民事判决书的制作必须关注民事起诉状与民事答辩状的内容,它的任务是要理清原被告之间的矛盾焦点,站在事实与法律的立场上解决纠纷,即法院必须充分尊重原被告的观点和要求,三方共同协作、解决问题,民事判决书、民事起诉状和民事答辩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诉讼工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二)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

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把抽象的知识从老师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它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必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进特定的社会工作和自然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传统职业教育,脱离真实的工作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强调的是学习的成绩即考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得到的成长与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不予关注,这种学习的成就最终反映出来的只是知识增长的表层意义,是不全面、不系统、不完整的,知识的获取是孤立的、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工作过程导向下学习情境的设计,将教学活动镶嵌于其所维系的工作情境中, 赋予学生学习的真正意义,通过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明白知识就是生活和工作的工具, 所学知识只有运用到工作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学习情境的设计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主旨,因此,它并不是教师平铺直叙,不加分析地把情境呈现给学生,学习情境中的问题设计也并非在教材上直接就能找到标准答案的,是能够让人有所困惑,难以回答的,同时又能引导大家趣味盎然地探索,能培养同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层意义。在法律文书的课堂上,我们不妨借助同学们感兴趣的案例,营造法律实践的过程,借助典型案例,贯穿于某一诉讼活动所需制作的所有文书的全部学习过程,实践课上,让大家围绕这一案例,体验案件诉讼的整个流程。同学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角色制作不同文书,这样一方面可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使同学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文书所依存的情境,感知文书制作技巧的应用条件,感受文书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帮助同学今后工作实践中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创设呈现好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有血有肉的事件,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情感的体验,发挥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优化课程教学的方法

篇3

一、反思――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对论点进行反思 一切事物和观念都是复杂的,而论点则往往是一个简明的论断,因其简明,往往导致简单化、片面化。哪怕是一些耳熟能详、不言而喻的名言、格言,也可能具有片面性、狭隘性,如“人定胜天”。应该说这句格言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展现了无穷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这句话也可在危难时刻鼓舞人们的斗志。但人不能战胜天体运行的规律,在地球释放能量的地震中,人像蝼蚁一样渺小。现实中不少人短视,为了尽可能多地得到金钱而破坏自然规律,乱砍乱伐、过度开采,致使自然环境恶化并遭到自然的疯狂报复,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可见,“人定胜天”的说法有其片面性,需要一定条件才能成立。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才华成就了唐诗的辉煌的丰碑,但李白的坎坷遭遇恰恰说明天才没有得到重用。他在政治理性和实践方面却一味空谈,即使进入最高权力圈子,也是一事无成。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那些尽人皆知的论断,要加以全面分析、探究。要反思,从正面肯定到反面否定冷峻地审视其间隐藏着的矛盾。有了反思,有了对立面,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引导学生对正反例进行分析

学生议论文普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单极化思维。提出观点之后,简单找例子响应、证明。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到论点的对立面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双方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如对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这一名言的分析。张爱玲以自身的传奇经历验证了这句话,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成名作《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发表时约23岁。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这应该算是成名要趁早的经典论据。但是对此论点反面思考的论据也有:姜子牙大器晚成,70多岁才受重用,用一生的韬光养晦实现最后的精彩绽放。也因为过于追求“成名要趁早”,多数的“神童”最后都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20岁便成为庸人。探究一个观点的正反例,这在英国哲学家罗素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无异于“自我蒙蔽”。

因此,在议论时不能专找有利于预设论点的论据,罔顾对预设论点不利的论据之存在。不能排除与论点不一致的反例。对正反例的追寻、深入思考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究过程。

二、追问――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而优秀的议论文,要将文章深入写下去,写出新意,就不得不以反思的态度对题目进行追问。只有不断追问,才可能形成问题,进而形成商讨、谈判的辨析空间。而此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对“成名要趁早”这一论点可引导学生作如下追问:其合理性、片面性何在?合理性――要及早为理想奋斗,既可能成为现实又对人的一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片面性――若一味求“早”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会捧杀、扼杀智力超常儿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追问比较严谨的表述:一方面成名要趁早,不可蹉跎岁月以致“老大徒伤悲”;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侧重心智、人格因素和创造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学生写过一作文片段,观点是“要淡泊名利”。可对论点作如下反思、追问:淡泊是否一定要作为众人的标杆呢?世俗欲望是否有合理之处?物质和精神追求能截然对立吗?对名利的追求真的没有任何意义?追求好的物质生活不是一种合理追求吗?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是有很多有识之士追求名利而兼济天下,实现抱负有造福于民吗?如果人人淡泊名利,也许导致世界的大灾难。没有反思,议论很难深入;形之成文,就是平面论证。

议论文说到底是思维的问题。写议论文要有对手意识,读者意识,要尽可能的将读者可能存在的疑惑都纳入思考的框架,从而强化核心论点的可信度。通过反思追问与深入探究,通过理性的分析,使议论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有了这种反思与追问,我们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舌头将自己的话,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

三、争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人交流: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探究式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而焦点争鸣是学生讨论结果的高层次展示,它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辩疑、深入理解的目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探究过程。由于经验背景、语文素养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及程度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引入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焦点争鸣过程中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和对问题的理解力,以使议论文更深入、具有思辨性。

在一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上,我引导学生结合上面作文材料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并指导他们围绕“现代社会是否需要英雄”准备材料进行课堂辩论。学生经过自主搜集整理资料,自行分组合作,在课堂成果展示的辩论上精彩频频。

正方主要从英雄的正面和现实意义理论,认为英雄具有超人性、召唤性、凝聚性、先驱性和启蒙性。认为在这个精神信仰缺失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榜样的力量,并引用梅毅“物质时代,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崇拜,可以抵消拜金主义的‘软骨症’,可以治愈蝇营狗苟的精神瘫痪”来论证。在危机环境中,英雄的出现可激发斗志,引领群众,对英雄的崇拜具有极强的积极性和建设性,会进一步提升和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风骨。主张英雄的血脉需要延续,英雄是我们实现强国梦的精神支柱。

篇4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1

心态决定一切。谨慎、敬重之心让人沉稳,踏实,因而洞若观火,宁静致远。因此,这份敬畏,应当在每个人的心中立起旗帜,因为,它将引领你克服艰难险阻,穿过迷雾,去迎接黎明的曙光。

常怀敬畏之心,能够纠正、克服自身的骄傲与躁动。一代帝王唐太宗,傲视天下,豪迈不羁,本是多么的争强好胜。正是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唐太宗怀着这份敬畏之心,去看待谏官魏征,俯身聆听百姓的心声。这份敬畏,让太宗卸下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耐心听魏征讲述君舟民水的关系;这份敬畏,成就了这位善纳逆耳之言、爱惜百姓的明君;这份敬畏,让唐皇朝步步为赢,终以“贞观之治”的繁荣展现在世人眼前,成为历史上熠熠的闪光点。

常怀敬畏之心,能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世界,能够向别人看齐,从而充盈内心。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而,我们须常怀敬畏之心,向我们的榜样看齐。风靡一时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拉拉从一个小小的人力部小职员,迈向人生高峰。当她第一次踏进公司的大门,当她看到严苛的老板与冷淡的员工,她带着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自己的工作,怀一份敬畏之心,向其他人学习,终以充实的状态,崭新的面貌,迎来人生的飞跃。

常怀敬畏之心,需对内心的邪恶保持警惕,步履从容,因而宁静致远。“毒奶粉”事件风波,让我们的奶粉企业形象轰然倒塌,在许多人的心中蒙上了阴影。“三鹿”的前景,令人担忧。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商家们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对膨胀的私欲无法节制,乃至无法回头。三鹿集团想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岂是易事?

常怀敬畏之心,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虚怀若谷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剖析自己,戒骄戒躁,向别人看齐,因而充盈自我,找到心灵之根,在行为上有所节制,才能步履从容,化蛹成蝶,从而宁静致远。

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艺术,教你如何走向成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从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2

人,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的星球,这样说来,人类什么都不用敬畏了。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人类并不全能,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让人们困惑。所以,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要敬畏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敬畏大自然。自然创造了生命,创造了人。人是自然界的一员。我们要感谢地球给我们生命,食物,水和空气。现在,各种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更是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总有些人去杀害稀有动植物,或是不治理工厂废水,就直接排到河里去。培根说过: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是人类不保护自然环境,就会发生地震、洪灾、旱灾、海啸、森林大火等大灾难。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然后,我们要敬畏宗教。如果你信教,请忠诚。如果你不信教,那么也要尊重他的信仰。因为宗教引发的战争频频出现,人们信教就是为了在精神上找到依靠,如果人们因此开战,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

面对未知事物,我们不懂,就千万不能乱说,乱说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最近,热议的20是世界末日的话题。中考时期,我常听到同学抱怨生命短暂,马上就20了,活不成了,不学了。原来成绩比我稍好些的同学,因为绝望于“20”这件事,提前招生上了职高。其实,时间不到,是真是假都是猜测,我们不能乱说话,只要做到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好。我们要敬畏自然,不能随便开玩笑。

当然,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并不是说所有事物都要敬畏的。那些,坏人的言论,思想我们既不能听信,也不要害怕。要及时报警,以保护自身安全,社会治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3

敬畏之心应该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法纪和职业,以及自然和社会规律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孟子者,也要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以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能“赏善”而“罚恶”的观念和信仰,这一信仰在孔子以前非常重要,在孔子以后也长期流行于民间,如同敬鬼神的传统一样。但这不是对某一具体的神,如山川土地之神的信仰,而是对最高神即天神的信仰。民间所信仰的天神似乎是人格化的,人的一举一动天神是能够“看”得到的,就是说,天神是有意志的,天神的意志就是使人作好事而不作坏事,作善行而不作恶行。人如果作了好事,天会行赏;人如果作了坏事,天会惩罚。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穷尽,永远不能达到“终结”真理的一天。在人与自然界之间,除了认识关系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关系。因此,对于自然界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能仅从认识时去考虑,,即不能只是如何认识而制服之,还要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去对待,要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和谐的价值意义上去考虑。这样,人类不仅能够完成德性,“参赞化育”,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能够从某些异常现象中进行反省,保持警惕,始终不忘对天的敬畏,而不致作出愚蠢的事,否则,很可能受到“惩罚”。

没什么比“敬畏之心”更珍贵的了!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4

敬畏,是人性当中最杰出的胸怀。心怀敬畏,才会在人世间不卑不亢,自在淡然,让灵魂慢慢舒展,使美丽缓缓绽放。

虽谈敬畏,我们却常常对于某些事物只存畏,何来敬意。诚怀敬意,重视一切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本来就是一项难能可贵的事情,更何况在这个人生浮沉皆变数的时代。于是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毫无敬意理所应当地享用着事物的一切,这怎么不叫人痛心流泪。甚至于无敬无畏,只有凭人乱说的满纸诺言。敬不是空谈,不是气概;畏不是软弱,不是害怕。敬畏是敬仰,是膜拜,心怀敬畏是勇者的特质。李白劝慰友人,高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敬畏自然的神奇;苏子叹沧海一粟,是敬畏生命的浩渺。博观约取,由此观之,敬畏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只有心怀敬畏的人,才会得到身边人的认可以及某种机缘的垂青。

敬畏自然,是世间生灵共存,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必需;敬畏经典,是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记忆的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的固守;敬畏才能,是在社会竞争中赢得人才与事业的资本。年轻意气风发的汉武帝对天下才士的以礼相待,正是一种敬畏的体现。敬畏,使得天下贤才感受到武帝渴望才士的胸怀,使得王朝之外的广大国家反敬畏于这个王朝的气量,能让天下归心,万朝来服。这是一个君主的敬畏,是一个民族内部永不磨灭的光芒。

相反,当失去敬畏之心时,也意味着生存亦不久矣。始皇一统天下不久,便大兴土木,肆意挥霍,到了二世是更加残暴奢侈,却还想着千秋万载,世代延续,,不顾苍生疾苦,以至于水覆行舟,这是没有敬畏之心的悲剧。孔子仁爱,老子无为,墨子尚贤,万钢畏法度,他们都不曾否定敬畏的重要性。历史以泣血的事实为我们镌刻下敬畏的必要。古时如此,今朝亦矣。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发残酷,时代的特征积累着其的血腥,将和善淹没在殷红之中。所以和善才更弥足珍贵。而和善的本质是敬畏。

敬畏是一朵绽放在心间的花,摇曳着一茎恬然淡泊;敬畏,是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点染着一段厚重平实。敬畏,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让一个开放多元的对于一个渺小的灵魂产生令人惊叹的敬意,甚至于改变一种行业或者整个世界的走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敬畏之心高中议论文5

我们敬畏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生命又非常脆弱。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乌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体验到“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顿悟与喜悦。其实,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悲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我们敬畏规则。康德说过:“我最敬畏的是两样东西: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生命是脆弱的,更是可贵的,而敬畏规则,遵法行事,才是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法律也好,道德也好,都是规定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规则无处不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明码实价、信誉至上是企业经营的商业规则,救死扶伤、仁心仁术是医院遵循的职业规则,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是司法机关秉承的法律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篇5

以“诚信”之名

“本科论文1500元、硕士论文4000元、博士论文来电咨询。”一家名为“”的网站这样明码标价。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时,客服人员说:“内容原创,版权归您。”

尽管淘宝网明确禁止论文交易,但记者输入“”后,搜到相关商品3311件。不少卖家只是在“论文”前加了一个“议”或“社”字后,就避开了淘宝禁令。在一家名为“西邦以诚为本中心”的网店中,仅一款“议论文”的商品,30天内销量就达18万余元。

合法网站、配备客服、明码标价、支付宝交易,不少腐蚀社会信用的网站甚至打着“诚信”的名义,在权威门户网站发广告、拉生意。据业内研究者最新调查,目前最热门、以为主营业务的网站已发展至800多家,且多数网站由成熟团队运营,以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产业链条完整,有愈演愈烈之势。

另外,记者发现,信息的获取渠道正由传统搜索引擎拓展至电子商务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站等。以QQ群为例,截至2012年4月18日,以“”进行检索,可搜索到491个群,其中400人以上的有6个。

不可思议:

网站属于监管空白

采访过程中,多家网站客服人员均保证,“只要你自己不说,谁也查不出来,只要查不出来就不违法。”

记者就此咨询了教育、通信管理和法律界人士,得到的答案均是——网站属于监管空白,令人不可思议。

篇6

实践证明:教学供材作文,指导学生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自己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论证清楚的一个论点,是学生通过习作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议论表达能力的前提。怎样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有一个思维导向的问题。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解放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篇7

所谓“作文中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写作能力以外的行文技巧。文面整洁,书写规范。考场作文要像“夕阳中的新娘”,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卷面整洁、书写美观的作文,会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第一印象很重要。阅卷老师是考场作文的唯一读者。高考阅卷时间紧,工作量大,绝不能因为书写潦草引起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而影响阅卷速度。字应写在格的正中间,大小适中,不“顶天立地”。不写错别字,不能中文外文混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要一“逗”到底或一“点”而过,甚至不加标点。标点符号的位置要符合要求。段落安排不沉闷。

力避“四无”且亮点纷呈

要明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内容和表达上没有“硬伤”,做到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并力求特点鲜明,亮点分明,与众不同。做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要敢于亮剑,敢于张扬个性,把文章内容包装精美。无思想、无思路、无材料、无文采是制约考场作文“出彩”的瓶颈。

一定要做到便于阅卷老师迅速把握作文的内涵!

审题与拟题。不能偏离题意。审准题目,全面理解。材料、提示语、要求语多位一体,不能只抓其中的一方面。一定要注意提示语的暗示和导向作用。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领会材料的精髓。会概括,会升华。善于把握寓言类材料的含意,并“置换”成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或现象,学会发散思维,拓宽写作范围,不能写成“故事”的续写或扩写。有时,还要挖掘材料思辨性的内涵。比如,2009年安徽省高考要求考生以“弯道超越”为材料作文。题中先解释“弯道超越”的本义,再说其引申义:“弯道”是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极富挑战更蕴含机遇。这就启发考生思考“弯道”与“超越”的辩证关系:利用(抓住)机遇,实现超越(对手或自我)。两者是条件和目的的关系,缺一不可。只写前者或只写后者都是偏题。对“弯道”的理解失误或只写其本义也是不符合题意的。

标题的拟定,应把握材料的核心、精髓,最好能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嵌入标题。拟题或用并列短语,或引用仿用,或题含典故等,都要做到突出中心,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文脉与文采。思路清晰,结构完美。主旨明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得举棋不定、中途易辙或左右摇摆。文章写得如一团乱麻,颠三倒四,纠缠不清,晦涩难懂,让阅卷老师理不出头绪是很失败的。主旨句、过渡句可独立成段。首尾点题照应。说理文在文中小结处,记叙文在情节的关键处也要作必要的点题。使文章思路清楚还可采用以下方法:段首运用排比或引名言,线索句或主旨句反复,使用对比手法等。议论文可横向展开议论,也可纵向展开议论,最好是横向和纵向相结合;既要考虑宏观布局,又要考虑微观层次。写记叙文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抒情议论句可独立成段,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若用倒叙,回忆前后的过渡要自然,篇末要点题。写散文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线索清晰,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形散神聚。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要注重语言的包装,力求色彩斑斓,文采斐然。议论文的语言,应该是气度不凡的排比、生动机巧的比喻、逻辑缜密的说理、典型有力的例证的综合展现,使语言有丰富的意蕴。如论述改变心态的重要性,可用一组排比句加强语势:“荒芜的田园是那么凄凉,而陶渊明却有‘悠然见南山’的情调意趣;被贬后的生活是那么辛酸,而李白却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博襟;狱中的磨难是多么痛苦,文天祥却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热情。”写记叙文要多用描写。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句式要灵活,用词要贴切,文句要有表现力。可用精彩的语句、隽永的哲言包装文章的开头结尾、段首断尾,或写好精美的题记。这些地方阅卷老师是要重点“观照”的。

体裁与题材。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对文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体特征鲜明。记叙文必须有三分之二的记叙或描写,议论文必须有三分之二的议论成分。考试时一旦选定某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是该种文体,而不是其他文体,更不是几种文体的杂糅。写成“四不像”,非驴非马,是很危险的。文体的训练切忌单一化,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已经不灵了,记叙类文章和议论类文章都要会写。不能在高考中贸然尝试“另类文体”,如独幕剧、演讲稿等。

选材要精确恰当。材料与题意要高度契合。记叙文的材料要新颖生动。议论文选材要典型,既有历史沧桑感又有时代气息,有广度有深度有升华。材料贫乏、单调、陈旧,或引用生硬而缺乏揉捏,或说车轱辘话,必然导致文章写得苍白、乏味、灰不溜秋。

作文复习和备考时学生要多读范文,要分类认真研读优秀考场作文,在记叙类和议论类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汲取精华,丰富自我。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加以梳理归类,再次挖掘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并利用网络等手段积极找米下锅,不断补充新的素材并强化记忆。储备的材料要丰富、典型,要有代表性。要关注时事,高度重视新材料,与时俱进。要整理记忆“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等。

篇8

独立的议论文高一1大家都知道,在大自然中所遵循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只有很好掌握了生存法则的人,才能比较迅速地适应环境。

先看小鹰的成长史吧。鹰妈妈给了小鹰第一次生命,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却要靠小鹰自己争取回来,因为在鹰家族中,每一只小鹰要成长为雄鹰,都必须经历多次“鬼门关”,过了这些坎,才能获得重生;一旦不能自立,将会被淘汰,这是鹰妈妈也无能为力的。小鹰在第一次脱毛时,这是第一道坎,这道坎完全是凭借着小鹰自己的毅志力去与生命抗横的,在这场激烈抗衡过程中,那些不能自立,没有毅力的小鹰就将被死神带走,而那些具有顽强毅力,能独在离开妈妈的呵护而自立的小鹰才能生存下来。学会展翅高飞,是小鹰成为雄鹰的又一个坎。在历练的时候,有时鹰妈妈要把小鹰推下山崖,如果小鹰没有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那就将粉身碎骨。

在动物界动物们需要自立、自强,在人类也同样如此。

张海迪虽然一身轮椅相伴,不能“步足千里”却可以“阅览天下”。她在无名师指导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三门外语,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张海迪却凭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做到了。不仅如此,她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显著成就,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那种自强不息,自立的性格。如果她不是一个自立的人,凭自己是残疾人而依赖别人,靠父母,这样子她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吗?

然而,在当今我们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就是拥有极大依赖思想的人,他们被称之为“啃老族”,大啃社会,小啃父母,整天游手好闲。这些游手好闲、吃了没事干的人,他们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整天无所事事,这样的人就是一种极其缺乏自立精神的人,他们这些人不能独立生存,要靠父母或社会支援,然而父母也不能照看一辈子,别人的支援也是有限的,自己的本领才是无限的,这样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不然,他们会像庄稼里的蝗虫,堤岸上的白蚁,祸害人间。

为此,我们必须学会自立,学会自强,不要成为别人的包袱。然而,要想不成为别人的包袱,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学会自立。小时候幼儿园老师就告诉过每一位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现在,我们都已长大就更应该自强,自立,争做社会的有用人。

独立的议论文高一2俗话说:“自立人生少年始。”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学会自立,养成各种好习惯。

就像中外的好孩子的不同理解。中国的好孩子就是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不能有逆反心理,不能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按照父母铺下的路走。这些都做到,就算是好孩子了。所以,我们中国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很少,是因为,没有从小培养出独立的创新思维。

外国的好孩子就是从小就要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什么事自己拿主意,不要总靠父母。所以外国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一句谚语说得好:“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

想要自食其力,首先就要学会自立。

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立,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不用父母督促、陪伴;自己上学;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在家中打扫卫生、饭后洗碗;独自乘火车去外地;父母外出时,料理自己的生活;父母病了,陪他们去医院,还要在家照顾他们。

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立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独立的议论文高一3“嘿爸,明天开车送我去补习班。”“妈妈,你帮我把这篇作文打字到电脑上。”每天,我们嘴边挂着的是父母,并不是回报,而是依赖。不知不觉中,父母帮我们做些事成了理所当然。

天气晴热,乘着傍晚略有一丝微风,夕阳西下,伴着家人走在石子路上也是极好的。漫到公园里,河水虽称不上“影布石上”,但也足够清澈了,柳絮伴着微风在空中舞蹈得阿娜多姿,还有几对恋人在长亭下嬉笑着,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偶然瞥见一位坐在硬石上的男童,旁边堆放着一箱矿泉水,用纸板、彩笔写着稚嫩的字体“矿泉水2元/瓶”。我凑近了凝视着他,斜挎一只布质小包,西瓜头,嘟嘟嘴,似放牧归来的小孩童,可爱的小眼睛透露出期待的眼神。我问道:"小朋友你卖水吗?”他细声细语地回答道:“是呀,你要冰吗?”……顺利买完水后,只有一对夫妻在角落里默默注视他,默默鼓励他。夏日炎炎,孩子卖水的很多,孤身一人的却不多。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一过就是28年。我们现在在荒岛上生活28天都难,何况在那个年代鲁滨逊生活了28年,可想而知他的独立,他的坚持。

小男孩的独立,相信能为他的将来铺路。鲁滨逊的独立,使他能够在岛上生存下来。未来没有人能为我们撑伞,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为自己撑伞呢?

独立的议论文高一4“独立”这个词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有的出自父母之口,交谈中,说孩子独立;有的出自老师之口,课堂上,教人独立;有的出自孩子之口,互相比较,说能独立。但是真正能做到独立的,却很少。

有过这样一例:每天父母为孩子备好一切,只求孩子认真学习,生活中为他做这做那,只要孩子以学习为主,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惰性,有时虽会说:“我要自己来!”但实际行动却是:手一张,脚一身,衣服和鞋都有父母来“帮”穿。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为我们做这些理所应当,就该做这些……

生活中,父母虽会帮我们很多,但却不能帮我们一世。他们终会老去,离开。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到那时,我们自己还能否自理?有的可能会说:能啊!我会扫地,会洗碗……有这些本事当然,但如果什么都不会,在生活中,就只有吃亏!只有自己独立才能是的出境……

母亲常对我说:“孩子就不能惯!就该做自己可以做的事,现在不做,长大还得了?”所以只要有什么扫地,洗碗,煮饭,端茶之类的小活,就会是我做。父母从不帮我一下,也不提点几句,只会说要自行领会,体会。

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都只是几分钟便能完成的事情,但如果用心,细心的做,你会有成长的。做事不是完成任务,也不是为了谁做事,只是让你自己从中体会,自己收益的小文章。独立就是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吗?不是的。这些事虽小,但并不是无意义的。小事成大事,大事成独立,独立是为自己好,不是为了谁。就算为谁,也是为你自己好!老做小事,可能会枯燥无趣,但你有没有想过多做便会熟能生巧,便会越来越熟练快速呢?

学会做小事,认真做小事,才会干好大事!因为注意了细节!

只有生活独立了,自主了,才会在学习上,工作上有成就。小事虽小,但小事多了就会是大事。做多了生活小事,才能遇到大事时不乱,不慌。

独立不是口头说,不是在课堂上左耳进右耳出的听老师讲,也不是与朋友较真的说自己能独立!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要独立,我能独立,我是独立的!

独立的议论文高一5独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虽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

独立是大海里的一块木板,虽然很小,但也能拯救生命。

独立是烧杯内的一种催化剂,虽然很少,但也能改变速率。

要成功,我们就要学会独立。

先看小鹰的成长史吧。鹰妈妈给了小鹰第一次生命,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却要靠小鹰自己争取回来,因为在鹰家族中,每一只小鹰要成长为雄鹰,都必须经历多次鬼门关,过了这些坎,才能获得重生;一旦不能独立,将会被淘汰,这是鹰妈妈也无能为力的。小鹰在第一次脱毛时,这是第一道坎,这道坎完全是凭借着小鹰自己的毅志力去与生命抗横的,在这场激烈抗衡过程中,那些不能独立,没有毅力的小鹰就将被死神带走,而那些具有顽强毅力,能独在离开妈妈的呵护而独立的小鹰才能生存下来。学会展翅高飞,是小鹰成为雄鹰的又一个坎。在历练的时候,有时鹰妈妈要把小鹰推下山崖,如果小鹰没有独立、自强的顽强意志,那就将粉身碎骨。

动物界动物们需要独立、自强,人类也同样如此。

独立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曾经看过飞虎队的训练,他们要自己一个人背着几十斤的石头,绕着山跑十几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如果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不能够让他人帮忙。不难发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试想一下,飞虎队不能独立,其后果是怎样?国际恐怖组织是一只猛虎,在他们的尖牙下,飞虎队就会在一瞬间让自己的生命面临危险,人们,社会,国家也会变得动荡不安。是独立,让木棉花尽情绽放出它的美,也是独立,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在人生的舞台上肆意歌舞。

独立能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在封建社会的腐蚀下,从古代起,中国的发展就比西方发达国家慢。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想冲击着我们。我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但我们能够满足这个称号吗?要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只能拥有利润最少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吗?大树有了坚固的根,因此它可以茁壮成长。雄鹰有了健壮的翅膀,所以它能够自由翱翔。独立就是那坚固的根,那让中华民族迅速崛起的坚固的根;独立就是那健壮的翅膀,那让我们在世界翱翔的健壮的翅膀。,建立经济特区,这一次次的独立,都在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没有了独立,那意味着什么?

篇9

上节课,对于药家鑫的事件,我们每个同学都写了自己的分析,但在分析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分析不透彻。这节课就是想解决如何透彻地分析事例的问题。

二、分析事例,寻找存在的问题

【事件回放】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的路上,撞上前方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30厘米长的尖刀,上前对倒地的张妙连捅八刀,致原本只是轻伤的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的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当问到药家鑫为什么要捅死被撞者时,药家鑫说害怕农村人难缠。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题目:小议责任

【学生议论分析】

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药家鑫在撞伤人之后,不能因为害怕惹上麻烦,就逃避应负的责任。他从车内取出30厘米长的尖刀,连捅了被害人八刀,这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使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如果他在撞伤人之后,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为他的行为负责,那么他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所以药家鑫应对他的过失负责。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问:在对事例的分析议论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缺少分析(缺乏深度)

2.事例太薄(缺乏厚度)

3.就事论事(缺少高度)

【教师引导分析】

第一方面:缺少分析

要想分析深入透彻,首先要把材料吃透,这是一个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吃透材料呢,这就需要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不断追问中,层层剖析,最后挖掘出材料的内涵和本质。

(以下环节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1.什么是责任?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分内应做的事。②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2.药家鑫应该负哪些责任?

①撞人。②杀人。③逃逸。④携带管制刀具。

3.为什么药家鑫不承担过失,不负起责任?

个人原因:个人道德修养差,遇事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情感冷漠,对他人生命的无视,等等。

社会原因:从药家鑫的解释“怕农村人难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和当今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不能等量齐观,更多地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太少,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虽然,家庭、学校、社会的客观原因是存在的,但不能因为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在犯错之后逃避责任,这不是我们推卸责任的理由。越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特性,就越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承担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改变这种现状,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重回学生分析文段,找到分析不深入的原因)

从同学的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责任,但是没有解读责任,更没有分析药家鑫这个事件中,药家鑫到底负有哪些责任。

(学生修改此文段并全班交流)

第二方面:事例太薄

方法一:通过类比、对比的方法增加厚度。

方法二:综合使用多种分析方法。

(学生修改此文段并全班交流)

第三方面:就事论事

站在人生与社会的高度分析,给人以启示,由对个别事例的分析上升到揭示普遍的规律和意义。使用“我们”这样的字眼。

药家鑫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

药家鑫身为大学生,曾获奖学金,拿了13次奖。他的犯罪有什么社会意义呢?应该说,药家鑫的这种极度自私、金钱唯上和漠视生命的价值观以及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行为,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真实的、极端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药家鑫是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一个典型,药家鑫父母以及受害人一家之痛,也是全社会之痛。

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坏人也容易变成好人,而在一个不良的环境里,好人也容易变成坏人。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修改此文段并全班交流)

三、教师示范

小议责任

药家鑫事件中暴露出严重的责任缺失问题。首先,药家鑫撞伤张妙后,不是下车去查看伤者的伤情,而是想到张妙是否看清自己的车牌号,担心找麻烦。这说明药家鑫的责任意识非常淡漠,撞伤人后,他的第一反应竟不是救人,而是担心被人找麻烦!其次,药家鑫应该是考过交规的,那就应该知道,撞伤人后应该守在事发地,以待交警认定责任,千万不能逃逸。一旦逃逸,性质更为严重。药家鑫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伤者杀害,并再次撞人再次逃逸。这说明药家鑫已经完全丧失了负责任的意识,他走向了泯灭人性的一端。第三,药家鑫应该懂得不能携带管制刀具,这是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规,守法就是负责。违反禁令,暗藏刀具,这刀具迟早是要见血的。这说明药家鑫已经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完全抛到九霄云外了,他心中想到的只有一条: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叫自己吃亏。至于什么叫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已经完全从他的心中抹去了。悲剧或许就是从那一刻起,已经酿下了祸根!

药家鑫撞人杀人,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就在药家鑫事件尘埃还没有完全落定的时候,2011年8月24日22时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突发火灾。正在手术的6名医护人员竟擅自离开手术台,将躺在手术台上被全身麻醉的病人置于一片火海之中,致使病人被活活烧死,这就是被媒体上广泛关注的“医跑跑”事件。类似的事件,不是还有吗?“范跑跑”是,“楼倒倒”也是。这些说明,在我们这个社会,缺乏责任意识已经到了一个何等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引起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如果一个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撞伤人后,竟完全无视责任和法律,那么,我们还能指望什么人负有责任意识、具有担当精神呢?负责任,有担当,或许应该成为我们当下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四、小结

五、作业

根据此则材料,自己确立观点,并进行分析议论。

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节课,我们针对药家鑫这个事例,以《小议责任》为题目写了一个文段。但在这个文段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对事件分析的不够深入透彻。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如何对事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读一读材料:

(生1读材料)

师:好,请坐。老师抽取了一位同学写的分析,他的分析比较典型。基本上代表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水平。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议论分析的。分析中写到: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药家鑫在撞伤人之后不能因为害怕惹上麻烦就逃避应负的责任。他取出30厘米长的尖刀,连捅了被害人8刀。这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使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如果,他在撞伤人之后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为他的行为负责,那他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所以,药家鑫要为他的过错负责。针对这位同学的议论分析,大家找一找,在他的分析当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2:我觉得这个同学的分析停留在一个表面上。因为他一直在强调药家鑫不负责任,但是他并没有明确地指出他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师:你是说他的分析只停留在一个表面上,缺少的是什么呢?

生2:深度。

师:好,缺少深度,这是一方面。除了这方面我们再找找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生3:我觉得结尾有点局限。

师:他论证的是什么?是这段材料中我们提供的事例。也就是说:他的结尾只停留在这件事本身上,就事论事,没有提升到一个什么层面?

生3:高度。

师:好,缺少高度。我们首先来分析缺乏深度的问题。既然他的文段缺乏分析,没有深入下去,那我们怎么深入剖析这则材料?老师告诉大家:你的分析要想深入的话,要想透彻的话,就必须要对这个文段有一个深入了解。如果你自己对这个事件,对这个材料还没有一个深入的把握,那你的分析不也是一知半解吗。怎么才能吃透这个材料?怎么才能对这个材料有个透彻的分析呢?我们可以不断地追问自己,不断问为什么。在不断追问的过程当中,就把这则材料层层剖析,最后直至挖掘出他的内涵和本质。针对这则材料,我们的题目是什么?小议责任。我们首先问自己,什么叫责任?《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第一,分内应做的事。第二,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那针对这个材料,是哪种解释啊?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解释。他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他所承担的过失就是他应当负的责任。那我们再问自己,药家鑫应当负哪些责任?我们可以回到材料当中去找一找。

生4:因为是自己开车不小心把人撞倒,既然出了车祸,以后他应该是及时拨打120或者自行把受害人送到医院去救治。但是他没有,反而是直接用一种更极端的方式逃避了这个责任,直接了事……

师:怎么了事?

生4:就是杀人了事。

师:杀人了事。也就是说你刚才所说的它既应该负撞人的责任,同时也应该负…

生4:杀人的责任。

师:杀人的责任。好,请坐。撞人的责任,杀人的责任。然后药家鑫杀人之后还有哪些行为呢?拿刀捅,这个拿刀杀人实际上他还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你们再进行联想。

众生:携带管制刀具。

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就明确规定公民不允许携带管制刀具,所以也应该负这样的责任。我们再往下看,他逃离现场之后再次将两情侣撞伤,被附近的群众抓获,也就是说他撞完人,杀完人之后,再次撞人,再次逃逸,所以他同时还要负什么样责任呀?

众生:逃逸。

师:逃逸的责任。好,我们回顾一下,撞人,杀人,逃逸,携带管制刀具这样的责任。那你们说,药家鑫他负这些责任了吗?

众生:没有。

师:那是不是我们还要追问一下,他为什么没有负责?这里面有哪些原因?

生5:他怕负责的同时,自己的一些利益就会受损,他要花钱给人家治病。

师:自身利益。当他撞完人之后看到张妙受伤,他会想到什么呢?一系列的赔偿,特别是经济赔偿,对吧。当时他说了一句什么话,还记得么?

生:农村人,难缠。

师:农村人,难缠。所以呢,为了摆脱这个麻烦,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逃避赔偿一些经济损失。这是其中的一方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面?

生6:感情冷漠。

师:情感冷漠。就是物质方面想得比较多,感情就淡漠了。

生7:还有就是道德观有点畸形。他不知道在撞人之后应该立即把人送往医院,而选择逃跑。我觉得他的道德修养很低。

师:刚才我们几位同学提到了从药家鑫本人出发,道德修养比较差,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发散一下自己的思维。

生8:还有社会因素,因为他撞伤人以后,怕农村人难缠。

师:你能举些例子吗?类似这样的社会现象。

学8:比如说有人故意撞伤找人赔钱。

师:有的时候我们听说碰了一点小伤,但是反反复复的去医院看病,要钱,赔偿。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有些社会因素在里面。请坐。还有没有?社会的因素,个人的因素。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来,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你看,除了社会的原因外,其实学校和家庭是不是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我们现在的学校可能更多地注重文化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可能不能等量齐观。再有呢,这个家庭教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因为在这个庭审当中药家鑫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他3岁的时候父母就要求他练钢琴,而且管教非常严格,经常把他锁在地下室里,让他独自练琴,直到练好才能出来。在初中的时候,他就拿着课本去找父亲质问他为什么要管他这么严等等,这样的言辞,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家庭教育当中他缺失了更多的情感教育。因为学校教育有这样的趋势,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这种思想相匹配起来就是更多地注入知识文化,对情感教育,对个性教育忽略了,对人性教育忽略了。但是我们看到,正如我们同学所提到的,个人的原因还是最主要的,个人道德修养比较差,遇到事情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他觉得把别人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麻烦也就没有了,无视他人的生命,缺少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我们必须得认识到,虽然社会原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客观的存在,我们就可以逃避责任了,我们就可以为我们逃避责任而找借口了。或者换句话说,越是这样的社会,越是这样特殊的时代,那我们越应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师:综合来看,我们给自己提了三个问题。首先,什么叫责任?其次,药家鑫应该负哪些责任?第三,他为什么没有负起这些责任?好,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这位同学的分析。我们重点看他剖析这个材料本质的这一块。你看他,是这么写的:“药家鑫在伤人之后,不能因为害怕惹上麻烦,就逃避应负的责任。”写到这,他应负什么责任?他应该负起撞人的责任,应该及时地把受害者送到医院,但他没有负担这样撞人的责任,你不能说应负,应负什么呢,不清楚。再往下看,“他从车内取出30CM长的尖刀,连捅了被害人八刀,这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使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没有责任感的表现,表现在哪啊?是不是撞人之后,他不仅没有把人送到医院,去救助,还连捅八刀,用残忍的手段结束了别人的生命,这种行为使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是不是应该说清楚啊。从这两句话中,好像是分析了,但实质呢,还是在陈述事实吧。我们说缺乏分析,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分析。所以,在明确了他负什么责之后,我们要对他这种行为,加以评论,加以分析。下面我们大家就针对这个同学的议论,从深度上修改,写在自己的学案上。因为时间有限,从这几个原因里面,任选一个,自己比较有感触的,对这段话进行修改。

(学生修改,约10分钟)

师:好,咱们现在写到这了,大部分同学都写完了。江晨,你给大家读一下你的分析。

生9:药家鑫将张妙撞倒后,就已经犯下了过错,他就应负起撞人的责任,他应立刻将张妙送往医院,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这已经说明他的个人道德修养差了。不仅如此,他居然还连捅八刀,错上加错,在他起杀人恶念之时,在他转身回车拿刀的时候,他的道德就已经和他背道而驰了,当他拿刀捅向张妙的时候,他便已逾越了道德的底线,沦为一个杀人的恶魔。

师:你认为药家鑫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生9:撞人、杀人的责任。

师:那从哪个角度去分析的?

众生:个人道德修养的角度。

生10:归根究底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惨剧,这本是一场道德伦理,却演变成一场斗争。遗憾的是,对利益的欲望战胜了道德理智。在面对被他撞倒的张妙时,他本应立刻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利益的驱使充斥了他的大脑,而在半路的张妙正努力记录他的车牌号时,他的道德瞬间断裂,他拿起了刀,扼杀了这个鲜活的生命,也终结了自己的人生。对利益的盲目追求,使人抛弃了本应负的责任。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利益,对利益的盲目追求,使人抛弃了本应负的责任。好了,我们接着看“厚度”的问题。我们现在思考,药家鑫以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当今的社会中,他是一个个例吗?他不是个个例。实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例。如果去议论“责任”,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呢?

生11:可以再补充一些事例。

师:这样说服力就更强了。我们觉得这个事例太薄了。应该怎么样?

众生:增加厚度。

师:厚度。在这个问题上,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我们既可以用因果分析法,还可以使用假设分析、类比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也可以综合在一起使用。说到类比和对比的方法,你们能够举些例子吗?我们不是每周都给大家积累了新闻实事吗?

生12:有一个人,他也是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人给撞了。然后呢,他就驾车逃逸了。事发一个小时后,他又回到了那个地点,把那个人给碾死了。

生13:在一个丁字路口,7岁的小男孩在写作业,然后一个人开着他的车就从那个路口过去,就把这个小男孩给撞了,撞了之后他下车看了看。不知道为什么,就又上车,把小男孩给压死了。警察把他抓起来之后,他那天晚上是和那个人协商了一个协定,就是说赔46万,后来,说要筹款,他就逃了。

师:除了这些类比事例以外,我们还能找出一些对比的事例吗?犯了过失,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也可以来增加分析的厚度。

生14:美国总统里根,他小时候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人家让他赔款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然后,他向他的父亲勇于承认错误,但他的父亲对他说,要对自己负责。但是他(里根)没有钱。他父亲说:“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给我。”于是里根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在半年之后就还清了这笔钱。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事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生15:在地震的时候,在德阳市东汽中学有一位老师叫谭千秋,他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用他的双手紧紧地护住了讲台保护学生,等到救援人员到了的时候,就发现那四位同学都活着,他还保持着护着讲台的姿势。

师:为了保护学生,尽到老师的职责,自己牺牲了。刚才这位同学说了谭千秋老师的事迹,之后,大家还想到了跟他相反的还有一个人:范跑跑,在一瞬间,自己第一个冲出了教室,没有顾及学生的安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办法,来增加议论的厚度。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涉及到一个高度的问题。回过头来看,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结尾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那我们怎么样才能给他提升到一个高度呢?站在个人的角度,站在社会的角度,站在人生的角度,给人以启示。而且,药家鑫的事例,我们要从个别事例分析当中,上升到接触社会的普遍规律和意义,他就更有意义了。我们还是举药家鑫的事例,大家想一想,这个事件留给我们的启发、思考又是什么呢?药家鑫是一个21岁的大学生,他曾经获过奖学金,也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正是这样的好孩子,他犯了这样一个严重的杀人罪行,那他的犯罪是不是更有社会意义。药家鑫这种金钱至上、自私自利、无视他人生命的行为,实际上是社会上道德观、价值观一个真实而又极端的一个反映,药家鑫就是当今社会上道德沦丧的一个典型。那么,药家以及被害人张家一家人之痛,实际上就是全社会之痛。我们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坏人也容易变成好人。但是,在一个不良的环境当中,这个好人也容易变成坏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拿起笔写一写,在缺少高度的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同学写一句话,来提升一个高度。站在社会、人生的位置、高度上去思考。

生16: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起道德的意识,号召大家共同创造一个拥有爱的和谐社会。

生17: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勇于担当责任。

生18:坚持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出淤泥而不染。

师:学以致用,非常好。最后这个环节,老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把这三个维度都综合在一起看一下。

药家鑫事件中暴露出严重的责任缺失问题。首先,明确观点。药家鑫撞伤张妙后不是下车去查看伤者的伤情,而是想张妙是否看清自己的车牌号,担心找麻烦,这说明药家鑫的责任意识非常淡薄。撞伤人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担心被找麻烦。其次,药家鑫应该是考过交规的,那就应该知道,撞伤人后,应该守在事发地,以待交警认定责任,千万不能逃逸,一旦逃逸,性质更为严重,但是药家鑫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伤者杀害,并再次撞人,再次逃逸,这说明药家鑫已经完全丧失了负责任的意识,他走向了泯灭人性的极端。第三,药家鑫应该懂得,不能携带管制刀具,这是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规。守法就是负责,违犯禁令,暗藏刀具,这刀具迟早是要见血的,这说明药家鑫已经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完全抛到九霄云外。他心中想到的只有一条,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叫自己吃亏,至于什么叫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已经完全从他的心中抹去了。悲剧或许就是从那一刻起,已经酿下了祸根。

咱们大家看,在这段阐述当中,老师在做什么呀,因果关系,逐渐剖析,层层深入,直至发现这个事件的本质。我们接着看。药家鑫撞人、杀人,绝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从个别到普遍。那既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有什么事件呢?再举一个例子增加厚度。

就在药家鑫事件尘埃还没有落定的时候,2011年8月24日22时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学院手术室突发火灾,正在手术的6名医护人员竟擅自离开手术台,将躺在手术台上的全身麻醉的病人置于一片火海之中,致使病人被活活烧死。这就是在媒体上被广泛关注的医跑跑事件。类似的事件不是还有么,说明在我们这个社会,缺乏责任意识,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如果再不引起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一段类比分析,增加分析的厚度。

如果一个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撞伤人后,竟完全无视责任和法律。那么,我们还能指望什么人负有责任意识,具有担当精神呢?负责任,有担当,或许应该成为我们当下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最后,提升高度,引发全社会的思考。

师:今天,老师针对事例分析不够透彻这个问题,从深度、厚度、高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针对这个事例,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下课。

教学点评

充分利用学生案例,着力进行思维训练

――评蒋梅老师作文课“如何对事例进行透彻地分析”

何 郁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好的作文课,它不仅要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写作方法,它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蒋梅老师的作文课“如何对事例进行透彻地分析”,就是这样一节好课。

有事例不会分析,是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也是学生写议论文最大的障碍。对此,有些老师绕道而过,有些老师迎头而上,这其中或许有源于对教学的热度和教学信心的原因。

蒋梅老师的这节课迎难而上,体现了对作文教学探索的勇气,作为一个年轻老师,这是首先应该充分肯定的。这样的课,不好上,如果备课不充分,就是说,如果课前钻研不够的话,是很难上的,因为课堂上变数太多。而我们很多老师是习惯于翻片子上课的,片子翻完了,一节课就上完了,对比这些老师,蒋梅老师的这节课更加值得肯定。

这节课有几个特点特别鲜明。

第一,重视对学生作文案例的研究。这节课的缘起是,有一次蒋老师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提供了药家鑫这个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学生不会分析,更不会透彻分析。蒋老师就针对这个问题上了这节课。她首先挑选了一个典型的片段,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看这个片段:

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药家鑫在撞伤人之后,不能因为害怕惹上麻烦,就逃避应负的责任。他从车内取出30厘米长的刀,连捅了被害人八刀,这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使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如果他在撞伤人之后,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为他的行为负责,那么他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所以药家鑫应对他的过失负责。

从第一句话来看,学生观点没有问题,他知道要写“负责任”。但第二句话就有问题,“应负”二字是关键。如果对“应负”的责任说不清楚,后面的议论分析就简直没法进行了,但遗憾的是,学生就是没有。为什么?因为这是学生最缺的一块。从第三句话来看,学生头脑有点简单,也缺乏一点法律常识,连捅被害人八刀,还说成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很显然,学生在写这一句话时,没有经过脑子思考。你要是点醒他,他或许也是明白的。第三句话的问题是,药家鑫本就该为他的行为负责,付出代价是必须的,但学生好像有些同情,这话语里有点是非不分了。最后一句话是作结,“过失”一词也不妥当,但看得出,学生分析议论的思路是清晰的,说明思路没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分析不深入,不透彻。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呢?这就涉及到这节课的第二个特点――

第二,着力进行思维训练,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也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蒋梅老师把“应负的责任”“没有责任感的表现”“为他的行为负责”“应对他的过失负责”全部加了着重号,以示突出。课件上,学案里,都加了。在此基础上,老师按照“缺少分析,缺乏深度;事例太薄,缺乏厚度;就事论事,缺少高度”等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对这个作文片段进行充分讨论。课堂上的讨论是艰难的,推进是缓慢的,但恰恰说明了问题的严重。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急躁,要学会等待,当然可以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点拨和指导,而且往往这个时候的点拨和指导是最管用的,因为学生正好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

篇10

1.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四级。

正确

错误

2.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技术要求分类中,业务信息安全类记为A。

正确

错误

3.互联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是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单位和联网使用单位。

正确

错误

4.在网络安全技术中,防火墙是第二道防御屏障。

正确

错误

5.入侵检测技术能够识别来自外部用户的入侵行为和内部用户的未经授权活动。正确

错误

6.VPN与防火墙的部署关系通常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

正确

错误

7.电子商务是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正确

错误

8.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不包括B2C和2C。

正确

错误

9.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基础架构的变革和变化。

正确

错误

10.在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认真防范风险。

正确

错误

11.物流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2.科学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产品到原理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

正确

错误

13.科研课题/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实践形式,更是科研方法的应有实践范畴,是科研管理的主要抓手。

正确

错误

14.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正确

错误

15.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正确

错误

16.论文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和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正确

错误

17.科研成果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18.著作权人仅仅指作者。

正确

错误

19.著作权由人身性权利和物质性权利构成。

正确

错误

20.知识产权保护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由某一个方法单独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信息安全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A、确定性、完整性、有效性

B、确定性、完整性、可靠性

C、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

D、可靠性、有用性、完整性

22.()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前提。

A、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B、风险评估

C、信息安全策略

D、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3.风险评估的相关标准不包括()。

A、GB/T 20984-2007

B、GB/T 9361-2005

C、GB/T 9361-2000

D、GB/T 22081-2008

24.()是密码学发展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革命。

A、公钥密码体制

B、对称密码体制

C、非对称密码体制

D、加密密码体制

25.在进行网络部署时,()在网络层上实现加密和认证。

A、防火墙

B、VPN

C、IPSec

D、入侵检测

26.以下关于国际信息安全总体形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无处不在,安全不可或缺

B、漏洞隐患埋藏,安全风险调整

C、漏洞隐患显现,安全风险调整

D、优化顶层设计,注重结构保障

27.美国()政府提出来网络空间的安全战略

A、布什切尼

B、克林顿格尔

C、奥巴马克林顿

D、肯尼迪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照电子商务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的是()

A、本地电子商务

B、直接电子商务

C、完全电子商务

D、商业机构对商业机构的电子商务

29.以下不属于社会科学的是()

A、政治学 B、经济学

C、医药学

C、医药学

D、法学

30.()是从未知到已知,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方法。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具体

31.()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

A、科技论文

B、学术论文

C、会议论文

D、学位论文

32.()是通过查阅相关的纸质或电子文献资料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行业内部资料或信息等。

A、直接材料

B、间接材料

C、加工整理的材料c

D、实验材料

33.()是整个文章的整体设计,不仅能指导和完善文章的具体写作,还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周密化。

A、摘要

B、引言

C、写作提纲

D、结论

34.期刊论文的发表载体是()。

A、娱乐杂志

B、生活杂志

C、学术期刊

D、新闻报纸

35.()是指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门或课题委托方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度情况以及提交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A、开题报告

B、中期报告

C、结项报告

D、课题报告

36.我国于()年实施了《专利法》。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37.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不包括以下哪项()。

A、排他性

B、独占性

C、可售性

D、国别性

38.知识产权的时间起点就是从科研成果正式发表和公布的时间,但有期限,就是当事人去世()周年以内权利是保全的。

A、30

B、40

C、50

D、60

39.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多方协作,但()除外。

A、普通老百姓

B、国家

C、单位

D、科研人员

40.关于稿费支付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版付一次稿费

B、再版再次付稿费

C、一次买断以后再版就不必再给作者支付稿费

D、刊登他人文章就要付稿费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41.信息安全人员的素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A、技术水平

B、道德品质

C、法律意识

D、政治觉悟

E、安全意识

42.信息安全刑事犯罪类型主要有()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利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实施的犯罪

D、盗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罪

E、非法复制受保护

43.信息系统安全的总体要求是()的总和。

A、物理安全

B、系统安全

C、网络安全

D、应用安全

E、基础安全

44.对信息的()的特性称为完整性保护。

A、防篡改

B、防复制

C、防删除

D、防转移

E、防插入

45.国家“十二五”电子商务规划是由()共同编制。

A、国家发改委

B、商务部

C、科技部

D、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E、工信部

46.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是()

A、强化宣传

B、统筹安排

C、构建完整市场体系

D、营造良好环境

E、优化资源配置

47.逻辑方法包括()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具体

C、归纳与演绎

D、统计与测量

E、观察与实验

48.理论创新的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先进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49.科研论文按发表形式分,可以分为()

A、期刊论文

B、学术论文

C、实验论文

D、应用论文

E、会议论文

50.知识产权是由()构成的。

A、工业产权

B、著作权

篇11

        符号学研究专题

        (1)三界通达:用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 赵毅衡

        (8)历险可能世界:百年符号诗学概论 唐小林

        (17)文本释义中的意向性问题:以古典诗歌为例 祝东

        (22)认知符号学打开的可能性 刘丽

        (27)1920年前后梁启超对文艺复兴的借镜 张冠夫

        古典文掌

        (33)“樊迟请学稼”释义新探 姜朝晖

        (38)春秋议论文辞的文体价值与特点——兼对《论语》文体史地位的反思 董芬芬

        (45)明代湖东精舍抄本《杼山集》版本考述 成亚林

        中亚安全专题

        (49)论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政治特征 杨恕 王琰

        (56)上合组织区域定位与安全合作的优先方向 孙壮志

        (62)上海合作组织对中俄在中亚地区互动的影响 曾向红 黄敬荣

        英国史专题

        (71)英国工业化时期的工资问题、劳资冲突与工资政策 柴彬

        (79)他们为什么反对济贫?——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心态分析 李阳

        法学研究

        (85)美国进步时代的预算法制建设 陈国文

        (90)人民法院的结构功能与行动逻辑——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文本研究 吉敏丽 任尔昕

        (98)藏区法律冲突背后的利益博弈——基于民国时期甘南“杨麻案”的深度阐释 申伟 朱佳林

        (104)重大道德事件的法律规制 杨福学

        金融保险专题

        (110)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高新才 咸春林

        (115)金融深化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聂正彦 马彦新

        (121)甘肃省保险市场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高树棠 周雪梅

        (127)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开发战略研究 丁生喜 王晓鹏

        (132)基于系?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鄣囊搅凭婪自ぞ低成杓?黄照权 蒋同明 农圣

        翻译学研究及其他

        (137)混沌中的秩序:重读《透明物》——兼论两个中文译本的缺陷 史菊鸿

        (144)语篇连贯中的心理属性与语篇属性 马蓉

        (151)一个艺术学与科学的交叉思考——幻想影片与科学思维 何亭

        (157)民族喜忌心理与动物图案研究 吴绍兰

篇12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技术要求分类中,业务信息安全类记为A。

错误

2.OSI安全体系结构标准不是一个实现的标准,而是描述如何设计标准的标准。正确

3.只靠技术就能够实现安全。

错误

4.灾难恢复和容灾是同一个意思。

正确

5.VPN与防火墙的部署关系通常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

正确

6.美国的布什切尼政府把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发展推动起来了。

错误

7.两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局面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主要格局。

正确

8.电子商务是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正确

9.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基础架构的变革和变化。

正确

10.在企业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认真防范风险。

正确

11.科研课题/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实践形式,更是科研方法的应有实践范畴,是科研管理的主要抓手。

正确

12.科研方法注重的是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错误

13.西方的“方法”一词来源于英文。

错误

14.科学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正确

15.统计推论目的是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加工概括,从多种角度显现大量资料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错误

16.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错误

17.期刊论文从投稿到发表需要有一个编辑评价的标准,但是它更需要有一个质量的监控体系、监控体制。

正确

18.科研成果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正确

19.一稿多投产生纠纷的责任一般情况由作者承担。

正确

20.知识产权保护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由某一个方法单独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

正确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信息安全的安全目标不包括(C)。

A、保密性

B、完整性

D、可用性

2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规定,(B)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A、国家安全部

B、公安部

C、国家保密局

D、教育部

2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14条规定:“对计算机信息中发生案件,有关使用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B)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A、区级以上

B、县级以上

C、市级以上

D、省级以上

24.根据SHARE 78标准,在(D)级情况下,备份中心处于活动状态,网络实时传送数据、流水日志、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数据丢失与恢复时间一般是小时级的。

A、本地冗余设备级

B、应用冷备级

C、数据零丢失级

D、应用系统温备级

25.(A)是密码学发展史上唯一一次真正的革命。

A、公钥密码体制

B、对称密码体制

C、非对称密码体制

D、加密密码体制

26.以下(C)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

A、潜伏性

B、传染性

C、免疫性

D、破坏性

27.在进行网络部署时,(B)在网络层上实现加密和认证。

A、防火墙

B、VPN

C、IPSec

D、入侵检测

28.美国(A)政府提出来网络空间的安全战略

A、布什切尼

B、克林顿格尔

C、奥巴马克林顿

D、肯尼迪

29.对于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B、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善

C、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成熟

D、电子商务对促进传统生产经营模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子商务规划框架的是(C)

A、应用

B、服务

C、物流

D、环境

31.(D)是创新的基础。

A、技术

C、人才

D、知识

32.两大科研方法中的假设演绎法以(B)为代表。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笛卡尔的《论方法》

C、马克思的《资本论》

D、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具》

33.以下不属于理论创新的特征的是(D)

A、继承性

B、斗争性

C、时代性

D、减速性

34.(A)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

A、科技论文

B、学术论文

C、会议论文

D、学位论文

35.(B)是通过查阅相关的纸质或电子文献资料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行业内部资料或信息等。

A、直接材料

B、间接材料

C、加工整理的材料c

D、实验材料

36.(C)是整个文章的整体设计,不仅能指导和完善文章的具体写作,还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周密化。

A、摘要

B、引言

C、写作提纲

D、结论

37.期刊论文的发表载体是(C)。

A、娱乐杂志

B、生活杂志

C、学术期刊

D、新闻报纸

38.(B)是指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门或课题委托方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度情况以及提交阶段性成果的书面材料。

A、开题报告

B、中期报告

C、结项报告

D、课题报告

39.我国于(A)年实施了《专利法》。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40.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不包括以下哪项(D)。

A、排他性

B、独占性

C、可售性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41.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主要包括(ACD)。

A、法律体系

B、行政体系

C、政策体系

D、强制性技术标准

E、道德体系

42.信息系统安全的总体要求是(ABCD)的总和。

A、物理安全

B、系统安全

C、网络安全

D、应用安全

E、基础安全

43.网络隔离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ABCDE)。

A、完全的物理隔离阶段

B、硬件的隔离阶段

C、数据转播隔离阶段

D、空气开关隔离阶段

E、完全通道隔离阶段

44.以下属于我国电子政务安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的有(ABCDE)

A、重新成立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协调小组

B、成立新一届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C、信息安全统一协作的职能得到加强

D、协调办公室保密工作的管理得到加强

E、信息内容的管理或网络治理力度得到了加强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电子商务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B、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C、电子商务是知识技术密集的产业

D、电子商务是物质资源消耗少的产业

E、应把优先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放到重要位置

46.科研论文按发表形式分,可以分为(ABE)

A、期刊论文

B、学术论文

C、实验论文

D、应用论文

E、会议论文

47.学术期刊的文章类型有(ABC)。

A、综述性的文章

B、专栏性的文章

C、报道性的文章

D、文言文

E、以上都正确

48.期刊发表的周期有(BCDE)。

A、日刊

B、周刊

C、半月刊

D、月刊

E、旬刊

49.知识产权的三大特征是(ABC)。

B、时间性

C、地域性

D、大众性

E、以上都不正确

50.从个人层面来讲,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有(ABC)。

A、在日常的科研行为中一定要有相应的行动策略

B、在科研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