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4: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安装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仪表专业安装工程的组织设计阶段
对于仪表专业安装工程来讲,其安装过程流动性较强,且环境条件不稳定,施工内容与难度差别较大。针对施工任务来讲,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任务来制定专门的组织设计,主要应按照如下几方面来进行计划:
1.对于施工现场的土建设施来说,应当测出临时水电所需要的指标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数量,还有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待安装设备以及相关材料的保存手段。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的作息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如果其中任意一项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话,都将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施工情况以及施工周期,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通过审阅过程来分析哪些工程量与其他专业有关,据此做出相应的专业交叉作业的协调方案,最大限度上达到同时施工的状态,以有效利用施工时间。
3.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根据每一位职工的实际条件以及工程的整体需要来进行班组的组建,将具体工作量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对于员工要进行必要的职能培训,提升工人的工作能力以及相关操作的熟练程度,最大限度上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4.严格遵循国家的验收规范和设计技术要求,确保工程能够达到用户的使用要求以及相应质量标准。另外,还要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施工。
三、仪表专业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管理企业以及相关施工企业创造效益的过程,也是仪表专业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核心阶段。为此,应当按部就班的逐步完成。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审图做出的设备材料计划,对各仪表设备以及附配件的规格和型号等技术参数进行复核,察看是否与原设计相符合。随后对仪表设备进行单体调校后,将检查出的不合格或由于运输等原因造成的损坏的仪表设备及零配件,并针对这些空缺进行相应维修或重新订货。其次,则要配合其他专业进行施工,将部分工艺或设备上的控制阀等底座保护套管移交给相对应的专业施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事先制定好的组织设计方案来进行劳动力的合理划分,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技术措施来进行具体施工,确保短时间内能够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务,且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相应标准。
2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种类
2.1配电盘的安装技术
配电盘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过程中,要准确定位安装位置,正确连接内部线路,要确保安全的运行整个电力设备。在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制作过程中,要选用不可燃材料,确保安装牢固,各类技术参数指标正常。要依照图纸结构对箱内原件分布严格把关,严格划分区域,严格按照图纸的线路界面进行操作。要保证基础型钢和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金属框架接地的正确性,设置与之相配的可开启门。要确保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内部线路保持整齐,紧密连接,避免交接无序现象的发生和断股伤芯线的出现。
2.2管件预埋的安装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包括管件预埋和焊接。其中管件预埋最为重要。只有提高管件预埋的质量,那么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就有了保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技术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过关,发生了错埋和漏埋的现象。因此对施工技术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对预埋件规格型号和预埋部位与图纸进行严格核对。检查设备基础施工质量是否过关。对于上述要求,如果出现不达标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损失。
2.3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
在进行埋设防雷接地干线时,要注意干线在经过人行通道时的埋地深度一定要在1m以上,为了更好的方便人们通行并且更加舒适,在管道的上方最好铺上沥青,使路面平整。接地模块的间距不能过小,应是模块本身长度的3-5倍,埋地深度要在0.6m以上。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工作。安装模块要保证水平或者垂直,接触距离要适宜,整合处理各个模块的引线要用焊接成一个个环路,接地模块与干线的材质要相同。在暗敷操作过程中,抹灰层内的芯线下方要设置出固定的装置,不能够弯曲。明敷操作时要引下线。放置装置时要尽量平整。在支架焊接位置处用油漆做好防腐工作。
2.4低压电气安装的协调施工技术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当十分严谨,在安装前,要保证做好各专业施工顺序的正确,明确不同施工顺序的重要性,从而对各个不同施工工种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土建工程的进度会受到低压电气安装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清主次,两者协调分配。要依据土建为主,低压电气次之,低压电气协调配合土建工程建设。当排水工程与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相遇时,要协调配合两个工种的图纸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安排。
3低压电气安装技术难点
3.1步骤繁多,安装困难
为了防止触电,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和支架还有一些相互接触的装置运用良好的导体进行连接,这就是接地技术。接地线是由接地体连接的金属导体和电工设备。在低压电气接地安装中,安装步骤繁多,错综复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故此要求技术水平相对较高。
3.2时间长,干扰多
在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安装施工中有着工期长,涉及面广,工序繁多的特性,这就决定了会出现许多干扰,面积广,交叉性强等特点。安装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出现故障。
3.3定期检查,有效运行
在低压电气使用过程中,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体出现故障,那么触电事故就会发生,对广大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地隐患。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接地。由于低压电气协作面广和工序多,运行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和电路老化等问题。公路的修建和森林绿化等工程都会对输电线路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派遣专门的维修人员排除安全隐患。总的来说,低压电气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那么就要求我们严格把关,将安全隐患消除,防患于未然,保证低压电气的可持续发展。
1.1方位角测量
采用GPS测量方法获取大地方位角[2]。在1#、2#和3#测量墩上分别架设GPS接收机,测量时段为2h,高度截止角为5°,采样间隔为5s,如图1所示。使用观测站精密星历解算得该1#墩的WGS84下笛卡尔坐标,平差得到各点在WGS-84坐标下的平面坐标。
1.2控制网布设
采用LeicaTDA5005全站仪对8个平面控制点进行边角网测量[3,4],如图2所示。1.3双经纬仪测量系统建站与传递因摄影测量坐标系为局部坐标系,需利用双经纬仪测量系统通过公共点将其转换至大地坐标系下[5,6]。在天线角点及边缘均匀选取8个位置,在背架上固定工装,粘贴8个测量标志点,作为连接经纬仪系统与摄影测量系统坐标系的公共点,如图3所示。利用双经纬仪系统测得公共点在控制网坐标系下坐标[1,7],即可将天线面测量点摄影测量坐标转换至控制网坐标系下。
2面型精度测量技术
采用VSTARS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双经纬仪系统测量天线面型精度。在每块面板上粘贴9个测量标志点,如图4所示,共计1350个。每行间隔1块面板布设1个编码标志,共计16×5=80个。摄影距离约为6m。利用双经纬仪测量系统测量8个公共点在设计坐标系下的坐标;利用INCA3相机拍摄像片,单次测量拍摄约130张,导入V?STARS软件处理得到测量点和公共点三维坐标[8];利用8个公共点将测量点坐标转换至设计坐标系下;将测量点坐标与天线设计模型做比对得到天线面型精度。
3安装指向测量精度
天线指向精度依据方位角测量精度、控制网布设精度及双经纬仪测量系统建站与传递精度等多方面因素估算得出。
3.1方位角测量精度
采用GPS国家二等网的要求测量,单点解算精度±2mm以内,1-3测量墩距离为185.2m,1-2测量墩距离为166.8m,换算成角度1-2方向±2.5″(0.0007°),1-3方向±2.2″(0.0006°)。
3.2控制网
布设精度平面控制网测量,对8个平面控制点进行边角网测量,具体测量方案如图1所示。每设站观测2个测回,具体限差指标如表1所示。平差后最大点位误差为±0.442mm,最大点间误差为±0.442m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为:1/212100,控制网最短边长为20.3m,按最大点位误差及最短边换算最大角度影响为±4.5″(0.001°)。
3.3双经纬仪测量
系统建站精度采用对8个公共点前后2次测量的重复精度计算双经纬仪系统的建站精度,该坐标差(RMS)为1??192mm,故单次测量精度为1.192/2=0.843mm。在9m范围内引起的角度偏差值约为:0.843×29000×1803.14=0.011。
3.4双经纬仪测量
系统与摄影测量系统传递精度对双经纬仪测量系统与摄影测量系统测得的8个公共点坐标进行公共点转换,转换后误差(RMS)为0.838mm。在9m范围内引起的角度偏差值约为:0.843×29000×1803.14=0.011°。综合上述角度误差,天线指向精度约为:0.00072+0.0012+0.0112+0.0112≈0.016。
4面型测量技术
精度采用公共点转换法将测量点坐标转换至设计坐标系下,与天线设计模型作比对得到面板各点位偏差以指导调整[9]。经4次测量、3次调整后,天线面型精度(RMS)为0.304mm,达到设计要求。各次测量天线面型精度如表2所示,测量点偏差分布如图5所示。
施工准备工作是现场安装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获取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掌握工程的特点,了解施工的关键,调查施工的条件,熟悉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地质等条件;并为施工创造技术、计划、物质组织等方面的准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②预测安装和设计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引发的问题,进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施工之前,要熟悉会审图纸,详细地了解与工程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编制施工预算。③积极为施工创造物质条件,组织施工人员,做好施工的现场准备工作,并提出开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有必要编制分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项工程施工计划。在安装和设计时,需要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对这些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有必要进行中间试验,并编制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制定施工作业计划,编制施工任务书,保证技术合理,质量过关,做好交底工作。如果工程需要发生变更,则有必要做好洽谈和协商工作,按照相应的计划做好进场和现场施工工作,当任务完成,并经过验收合格之后,及时离开施工现场。对于组间和工序间的交接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做好交接手续,办理好工程的预检、隐检手续,并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做好各项记录。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更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协调,保证工程顺利地进行。当施工遇到冬季或者是雨季的时候,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需要为施工场地提供保温、供热、排水等临时设备和措施,保证必要的材料和机具的供应,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础阶段
电气安装是整个建筑工程安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阶段,着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注重电气工程与整体工程的配合。首先是做好预埋工作,包括电气工程的固定件和电线管线。做好预埋件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整体上的美观,还能够增强电气装置的安装机械强度,避免以后钻、凿、挖、补等破坏建筑物结构。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重视配件的预埋工作。②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的时候,需要配合土建工程,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以及止水挡板的预留预埋工作。一方面,要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防止墙体发生渗漏现象。另一方面,要注意预留的轴线,对于标高、位置、尺寸、数量等方面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③接地安装。在基础阶段,除了做好工程的配合之外,还要做好接地安装工作。这样更能够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接地体包括两种类型: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交流电气设备在接地的时候,为了节约钢材,降低施工费用,应对自然接地体进行充分的利用。而如果采用的是自然接地体,当电阻无法满足要求的时候,或者是技术上有比较特殊的要求,这时候则应采用人工接地体。按照图纸的有关要求,做好基础底板的接地措施。如果需要利用基础主筋作为接地装置的时候,有必要将选定的柱子内的主筋,在基础根部与底筋焊接,焊接之后做好标记,引上预留测试点。
结构阶段
对于预埋件采用何种埋设方法,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土建的结构类型。对于砖墙结构的建筑,在砌墙之前,有必要将管子、开关盒以及灯头盒安装好,尽管在墙体砌好之后也可以安装,但是这样比较麻烦,不仅费工,还会对墙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框架结构来说,有必要先将框架中的预埋件埋好,再进行墙体的砌筑工作。对于埋入墙体的管线,其离地表面的距离不得<15mm。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管线的敷设,应当选择最短路径,尽可能地减少弯曲和重叠现象。根据土建浇筑混凝土的进度要求,以及流水作业的顺序,对电管的暗敷工作逐层逐段的做好,该项工作十分重要。它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如果没有处理好,不仅会影响整个土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会对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和进度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在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内进行配管的时候,当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上层钢筋还未进行绑扎之前,应根据施工图尺寸的位置配合土建施工。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留人看守,以避免在振捣的时候,对配管产生损害,或者导致灯头盒发生位移现象。如果遇到管路发生损坏现象,应该进行及时的修复。对于为了满足专业施工的预留孔洞以及预埋软件、吊卡、吊杆、木砖、木箱盒等,电气施工人员必须配合土建施工,提前就做好准备工作。当土建施工一完成,就马上进行埋设工作,将埋设工作做到位,并配合土建结构的施工进度,及时做好各层的防雷引下线焊接工作。
装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