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4: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 法律监管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
“以真假难辨的事实,行道德判断之高标,聚匿名不负责之群众,曝普通人之隐私”,是为“人肉搜索”或网络暴力。
“人肉搜索”最初的成因是网民道德意见的表达。网民群体意见的逻辑是,从具体(但匿名)的人和事件上升到抽象的道德的层次,在道德上谴责当事者及其行为。但在这个过程中,隐藏其中的一些主观或客观的问题却使得本应占领道德高点的搜索演变成一场名副其实而亟待规制的“暴力”。
首先,是搜索请求理由真实性审查机制的缺失。人肉搜索必须激发出足够的情绪才能开始运作,但并不是所有的搜索请求都是正当的。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个体网民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约束。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间接的性质,在这种互相遮蔽的情况下,传统的权力和舆论监督并不能透过虚拟性有效监控个体及其行为。而网民在失去了现实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时,很容易导致责任感消失。
第三,介入现实使得“搜索”转化为“暴力”。当愤怒的群情突破了公众利益和公共道德的领域,以道德高地之优势扑向私人空间和现实生活。“人肉搜索”已演变成为网络世界的一种暴力消费,网民在消费了暴力的同时,也被暴力所消费。
第四,网民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极化”的现象导致暴力的扩大化。个体出于被群体边缘化和排斥的焦虑,常常怀疑自己而产生从众心理,形成群体极化。而群体中成员在整个群体的影响及成员相互间不断的观念强化下愈加认定自己行为的正义性,同时进一步强化网民因身处群体中而产生的力量感和责任分散心理,从而导致暴力不断的持续和扩大化。
二、网络暴力的法律控制与监管
在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以及现实生活中愈来愈多的当事人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如何对网络暴力进行控制以及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了整个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对个人数据信息进行保护,这是控制网络暴力的前提,也是其他相应措施的一个基础。我国应尽快出台网络隐私权法,建立具体的保护制度,应该明确以下内容:(1)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主体应当享有对其个人数据资料的知情权、更正权、公开权。(2)个人数据的收集和持有。个人数据的收集必须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同时个人数据的收集方式必须是合法的。(3)个人数据的使用。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在特定范围内使用个人数据,使用他人数据时不得任意篡改数据内容。(4)个人数据的披露。未经数据主体同意,任何人不得披露和公开他人的个人资料。(5)侵权救济。一方面由行政机关通过民事或行政处罚的方式来对公民实施救济,另一方面通过司法途径进行救济,即为公民提供要求损害赔偿的独立诉因。
其次,应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遏制网络暴力需要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尤其是营利性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对于网络事件最终演化成网络暴力而言,网站是最可能控制这一局面的,且由其对自己网站上的所有信息进行监督并及时屏蔽或删除可能的侵权信息也是遏制网络暴力成本最低的方式,因此在相关的立法中应当进一步明确和加强网站的法律责任,要求营利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行为承担无过错责任,以督促其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信息审核。要求网站经营者制定详细的信息审核规则报监管机关备案;对已经发表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违法之虞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升级;权利人主张侵权时应及时删除并保存相关证据以供查处。明确并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可以敦促其自觉建立法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加强审核与内部监管。
第三,借助道德的规制和行业自律的辅助。
在面对各种新兴的网络问题时,道德、行业自律等应当予以支持。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网络伦理,应由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伦理规范,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同时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另外要加强行业自律,在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并不完备、甚至并没有对隐私保护政策加以规定的情况下,参考国际惯例,加强行业自律将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良性的推动作用。
当前,网络社会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法律要想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根植于社会之中,以现实之需为产生之据。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网络法律体系,应当在根据网络的发展进行相关变革的同时,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出发点,循序渐进,稳妥前行。
参考文献:
[1]赖俊,刘光亮."人肉搜索"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1.
[2]王政韬.社会网络力量运用的错位.法制与社会.2009.5.
[3]卢春伶,谭有模.网络"人肉搜索"集群现象浅析.中国集体经济.2008.3.
[4]穆建刚,刘立红.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之成因分析.理论参考.2009.8.
[5]华.网络时代的隐私权.河北法学.2008.6.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了《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的出版,认为本书是网络舆论研究领域中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本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的分析,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舆论 场域 研究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风险的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风险的出现,在风险社会中,出现了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景象。
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构转型的加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结构失衡、体制摩擦、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繁荣的现世景象相伴而来,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风险共生,极大考验着转型中中国社会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范严重、环境风险提升等问题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社会不满情绪频发、社会负面心态蔓延,社会风险在公众层面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格局,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的表达体系,成为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交流具有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等特性,具有快速聚集民意、迅速拓展传播影响力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语境,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由刘艳婧博士撰写,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无疑是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此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将这一理论切入到网络舆论研究中,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一、理论与视角:场域理论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创新使用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不同利益主体、价值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及争论此起彼伏,利益、诉求及价值观的多样化成为常态,社会舆论十分活跃。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动下,传播行为再次拥有了人际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与多元化的交流模式。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进一步丰富了由互联网络开辟的新的舆论场,也使得两个舆论场中的差异与分歧被放大。同时,作为社会话语场域,舆论场中充满了利益、权力的纠葛,其表达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层理论和“关系主义”思维方式的代表,“场域”理论提供了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范式。依据布迪厄对“场域”的概念界定,本书首先给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定义,即网络中的不同行动者(网民、组织、机构等)互相之间所形成的围绕着网络舆论的生成和传播的客观关系网络,并借助“场域”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所搭建起的研究框架,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解决网络舆论场域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资本构成和运行逻辑。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网络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观察与解构:深入解读网络舆论场域的特征与构成
现阶段,以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网上即时通信、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态,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广泛化、平民化、自主化传播的网络自媒体,因其海量信息和开放性,不断形成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公众意见集群,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迅捷的互动与传播。巨大的信息流使得这种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推动着舆论的产生机制、内容及其语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增强,它日益受到政府管理者的重视。在这里,要想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治理与监管,需要对网络舆论场域进行深入观察与准确分析。
本书对网络舆论场域的元场域进行梳理,在廓清该场域所处位置和生成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观察所研究场域的客观关系构成和特殊逻辑规则。本书通过分析指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三大元场域,即以执政理念更新、舆论引导观念转变、基层政府公信力式微为现阶段特征的政治场域,以社会转型的加 ⑼络社会的崛起、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为现阶段特征的社会场域和以媒介生态的改变和传媒功能的演进为现阶段特征的媒介场域,一并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网络舆论衍生和传播的宏观环境。
三、分析与建构:客观评述政府舆论监管实践与策略
对网络舆论场域构成、运行规则、效应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和推进对于网络舆论生成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能够廓清对于网络舆论的误解,从而帮助党和政府妥善应对网络舆论,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2-0008-04
〔Abstract〕How to design the opinion interactive model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mak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more authentic,is the core problem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simulation.The major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opinion process is only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neighbor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opinion,neglecting the impulse of individual opinion attitude towards the current comments on the historical moments.Based on carding,analyzing the classical opinion interactive model,considering the time memory problems of individual opinion evolution,combining the convolution theory to establish the opinion rules of interaction model with time cumulative effect based on HK model,and implementing the algorithm.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how: In a moment of netizen opinion valu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surrounding neighbors at the time,its own historical memory will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Key words〕rules for the interaction;HK model;convolution accumulation;time memory;modeling and simulation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博、论坛、博客等社交工具越来越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由于网络言论的匿名性,网民发言时不仅自由随意,而且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许多不满或失望的情绪很容易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进行宣泄,网民从一开始的各抒己见到随意抒发不满或失望的情绪、再到通过互联网进行大肆的宣泄、互相攻击、谩骂等非理性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现象极大地妨碍了司法运行的正常秩序,对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尤其针对网民意见迁移的内在机理展开研究,建立更符合现实情况的意见交互模型,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进行网络舆情的预警预测,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网络空间,成为当前网络舆论研究的热点。
目前,网络舆情演变的交互模型研究主要基于经典的选民模型(Voter Model)、多数统治模型(Majority Rule Model)[1-2]、Sznajd模型[3]、边界信任模型(Deffuant模型、HK模型)及其扩展,讨论了在规则网络和复杂网络两种交互环境下,网民意见的演变过程。例如:涂育松等人[4]改进了一维Sznajd的规则,得出意见演变依赖于初始意见分布和外界噪声强度的结论。王茹等人[5]基于二维[6]的Sznajd舆论模型探讨了不同初始状态中赞成个体密度对舆情演变结果的影响,认为舆情演变到一致反对和一致赞同的状态概率与初始赞成个体密度大小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苏俊燕等人进一步地考虑到人际之间的亲疏关系,基于加权网络上的Sznajd模型,研究加权网络的磁化率和权重(表示人际之间的亲疏关系)对舆论演化的影响[7],认为不同邻居对个体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使得个体不容易明确自己态度,权重越大越不利于一致意见的形成。
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意见值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情况,而是在某个区间上连续的。因此,以研究连续观点著称的有界信任模型[8]――HK模型和Deffuant模型被不断拓展。例如:陈桂茸等人提出了基于影响力和信任阈值、具有双重选择的意见交互模型[9],认为个体影响力和自我坚持度会影响舆论演化结果。杨雷等人[10]基于Deffuant模型,研究个体个性的意见交互规则,认为不同个性个体数量的变化对群体意见演化影响显著。
但是,近年来,对于仿真研究中的意见交互模型,无论是基于元胞[11]、HK、或者Sznajd[12]等基本模型还是修正模型[13]进行的演化仿真研究,个体在进行意见交互时,都仅被动地受到当前周围邻居的影响,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基于此,本文拟结合信号处理中的卷积理论,引入时间记忆因素,不仅考虑周围邻居的当前意见值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将自身性格特点等纳入考虑范围,以期构建一个更符合现实情况的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意见转变的交互模型。
1具有时间记忆效应的意见交互模型的构建
HK模型是一个连续观点动力学模型,其观点的分布可以是[0,1]区间上的任意值,与Sznajd等二元观点和离散观点舆论模型相比,HK模型可以更好的反应个体对某个话题的赞同或反对程度,因此本文选择HK模型作为研究基础。
HK模型个体被动地受到周围邻居的影响,忽略了个体自身特点[14]对意见形成的作用。考虑到记忆对个体意见形成的促进关系,和信号与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得极为相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K模型的意见交互卷积模型,将每一次记忆看作一次冲激,与当前个体的意见值卷积,得到受到时间累积影响的意见值,作为此刻个体的意见值。
1.1卷积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
1.1.1卷积的物理意义
卷积的物理意义为信号和系统的相互作用[15]:系统的响应不仅与当前时刻系统的输入有关,也跟之前若干时刻的输入有关。之前若干时刻的输入信号经过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是递减,削弱,或其他)对现在时刻系统输出产生影响,计算系统输出时必须考虑现在时刻的信号输入的响应以及之前若干时刻信号输入的响应之“残留”影响的一个叠加效果。
1.1.2卷积的数学表达
2具有时间记忆效应的意见交互仿真
本文采用MATLAB R2014a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在模拟过程中,网络中的个体根据上述模型规则进行意见交互。通过仿真得到未考虑时间记忆效果及考虑了时间记忆效应的意见平均值变化曲线,并对两条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2.1仿真准备
2.1.1交互邻居范围
2.2HK卷积模型仿真
由于信任阈值越小收敛速度越慢,为了更好地观察网络中所有个体的意见值每一个时刻的平均值变化,选择信任阈值较小(ε=0.3)的情况对HK卷积模型进行仿真。
选用2 500个随机个体进行演化。演化200步,使最终系统收敛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从图1可以看到,处于初始分散状态的格子经过逐渐演化,相同颜色的格子聚集到一起,且黑色格子的数量明显减少。
2.2.1未考虑时间记忆效应的情况
根据演变过程,画出意见平均值的变化情况,个体意见平均值保持在0.5左右,仅有缓慢的上升趋势,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极化现象。
使用MATLAB拟合工具箱,对图2的意见平均值变化曲线进行拟合。拟合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
拟合后意见平均值变化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t)=0.4857t^0.1238(13)
2.2.2考虑了时间记忆效应的情况
根据1.2.2小结中HK卷积模型,对图3拟合后的意见平均值曲线进行卷积。
从如图4可以看出,卷积后意见平均值的变化整体趋势与卷积之前的意见平均值变化相同。但是卷积后的曲线,收敛的更快,更快地到达一个稳定值。
2.3结果分析
(1)个体经过HK模型的演变规则演化之后,系统中意见相近的个体发生交互,意见值相近但是持不同意见的个体可能会被持其他意见的个体同化。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过意见交流之后,会使自己的意见向周围意见相近的邻居意见靠拢。
(2)时间积累效应能够延缓或加速某时刻的意见形成。如果某个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时刻持有的意见持续为赞成,但是这段时间周围能对他产生影响的人持有的意见都是反对,那么这个人由于时间积累效应会延缓将意见由赞成改变为反对。如果某个人在当前时刻以前的时刻持有的意见持续为赞成,而且这段时间周围能对他产生影响的人持有的意见都是赞成,那么这个人由于时间积累效应将会加速将意见的赞成程度加深。
3结论
意见交互模型是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现阶段研究多数仅考虑外界周围邻居对意见形成的影响,忽略了人类具有的主观性,即很少考虑过去时刻个体的意见态度对现在意见形成的影响。本文将时间记忆因素引入到意见交互模型中,考虑个体意见演变的时间累积问题,利用卷积理论建立基于HK模型的具有时间积累效应的意见交互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实现。得到意见转变不仅受到周围邻居影响,自身历史记忆也将对决策起到一定作用的观点。为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交互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云,丁飞,张振江.舆论形成和演进模型的研究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5):83-88.
[2]Galam S.Contr ar ian Deterministic Effects on Opinion Dynamics:the Hung Elections Scenario[J].Physica A,2004,333:453-460.
[3]Katarzyna Sznajd-Weron,Jozef Sznajd.Opinion evolution in closed community[J].Int.J.Mod.Phys.C,2000,11(6):1157-1165.
[4]涂育松,李晓,邓敏艺,等.一维Sznajd舆论模型相变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8.
[5]王茹,蔡勖.推广小世界网络上的Sznajd舆论模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10.
[6]刘慕仁,邓敏艺,孔令江舆论传播的元胞自动机模型(1)[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6):1-4.
[7]苏俊燕,孔令江,刘慕仁,等.加权网络上Sznajd舆论模型研究[J].广西科学,2008,(1):44-46,51.
[8]张伟,何明升,白淑英,等.基于Weisbuch-Deffuant模型的网络舆论演化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3,(7):43-48.
[9]陈桂茸,等.网络舆论演化的高影响力优先有限信任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155-160.
[10]杨雷,习鹏.决策者个性混合群体观点演化的仿真[J].工业工程,2011,(2):23-27.
[11]王根生,勒中坚.小世界效应的网络舆情演化迁移元胞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12):2523-2528.
[12]潘新.基于复杂网络的舆情传播模型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13]P.Chen and S.Redner Majority Rule Dynamics in Finite Dimensions Phys.Rev.E 71(2005)036101.
[14]朱军芳.网络上集体行为的动力学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56-57.
[15]崔彩霞,胡学文,张帆.离散信号卷积的简便运算方法[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8-51.
[16]付会凯.卷积积分运算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5.
[17]李泽涛.卷积与相关的比较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5):75-77.
[18]于春龙.网络环境下群体决策的动态演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19]陈月,解焱陆,周照莲,等.基于卷积记忆模型的汉语知觉训练分析[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音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会、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音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会、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2013:6.
[20]袁铁柱,王磊.基于记忆模型的两阶段Web服务发现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18:250-252.
[21]易非易,任力锋,谢嘉平.学习与记忆模型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7,10(2):105-108.
一、90后消费者的成长环境
1、物质条件富足
“90后”成长于一个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时代,良好的物质生活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都不是追求或憧憬的目标,而是一种现实的、甚至是习惯性的存在状态。
2、社会氛围开放
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国际交流的广度与频度逐渐增加,开放性、交互性的社会环境渐渐成型,人们的思想空间日益宽松,思想内容渐趋活跃,社会发展呈现出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特点。由于社会的自由开放而产生的离婚率增加等问题也是“90后”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3、网络盛行
网络的资源对“90后”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时,网络在中国社会中已经普及,这使得他们身上的“网络色彩”非常明显,对网络的依赖甚至达到了“没有网络的生活无法想象”的程度。网络生活的接受方式和表达特点充分渗透进“90后”的言行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也面临更多的诱惑
4、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生活里成长
消费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五点:一是以自我为核心,千方百计追求满足自我需要,不顾后果;二是崇物主义,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三是享乐主义,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四是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的商品被当做象征意义的符号,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肆意显示等级分化;五是社会普遍的消费思潮,“节约,节俭,节制”的观念被忽视。
二、90后消费者消费特点
1、追逐消费时尚。他们对消费时尚是敏感的。今天在社会流行一种打扮,一款手机,一台电脑,很快就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它们的影子,而且很快就会流行于校园。
2、消费攀比。不少大学生购买名牌的动机是“其他同学有,我也要有”。而且认为,“名牌可以显现自己,体现出与别人的差距”,因此,一些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名牌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
3、品牌符号消费。一些90后大学生已经将当下的消费演变成了虚拟化的品牌符号消费,对于自己要消费的商品必须具有显著的品牌符号,他们能将国内与国际的品牌符号详细区分。
4、网络消费比例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网上消费,随之产生了一种新的消费行为。网络中的时尚、前卫和新鲜的事物时时能吸引我们90后大学生的眼球,网络上的快速消费及其他的种种方便,都使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日趋网络化,他们每天会在网上拍下一些商品,这也让物流和快递服务成为校园里的一种必需。
5、合理消费是主流。尽管存在非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但是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多数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大多数学生的消费行为还是与其自身家庭的经济能力相适应的,大部分大学生认可勤俭节约消费观,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理性消费的现象。
6、享受型消费比重大。从消费结构上看,“90后”大学生在支付正常的生活开支和学习资料费用之外,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享受型消费逐渐增多。
7、缺少规划。“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经济上依靠父母,上大学多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开始独立生活,生活上自理与自控能力才开始在摸索中形成,多数大学生还没有理财的观念,在消费行为中很难做到理性消费,乱花钱或盲目消费比较严重,缺乏消费规划,很多大学生属于“月光族”。
8、人情消费增多。由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频次增多,而且逐渐染上了成人化的色彩,人情消费支出在“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逐渐增加。同学过生日、评奖学金等等,都成了大学生人情消费中的名目。恋爱消费更是恋爱男生的重要支出项目。
9、淡化了“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多因素影响,使大学生淡化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并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
10、消费结构多样化。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当代大学生奠定了多样化消费的基础,使大学生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11、消费两极化。大学生消费差距拉大,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学生超高消费,豪华奢侈,但也有一些学生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四处奔波,勤工俭学,甚至依靠贷款来维持学业。进而出现了消费的“贫富两极分化”,贫富学生的消费差距也越来越大。
12、维权意识明显。当今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虽然他们的消费有时候很盲目,缺少明确的消费计划,但是90后普遍表现出了很高的维权意识,一旦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其他问题,他们基本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权。
三、定向营销策略
对于90后这一群体的营销策略有很多,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1、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当今世界网络十分发达,对于90后这一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种多媒体在各种地方随时上网。这也就意味着网络购物必将成为90后这一群体所偏爱的消费模式。作为企业,必须能够适应90后的消费模式,并根据他们的消费模式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针对90后偏爱网购这一特点,企业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渠道宣传其产品或者服务。
2、体验式营销。90后选择产品或者服务的准则不是“好”或者“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而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感性态度。为了让90后消费者能够产生“喜欢”这一感性态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可以分为功能的体验和品牌理念的娱乐体验。功能体验: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和认知。品牌理念的娱乐体验:企业可以将其品牌理念融入到娱乐节目之中,让消费者在娱乐中体验品牌理念。比如加多宝赞助中国好声音。
3、重视产品品牌的创建。90后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把当下的消费演变成了虚拟化的品牌符号消费,对于自己要消费的商品必须具有显著的品牌符号。90后这一消费特点也为企业提供了营销方向,同时也为企业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一个品牌的形成并非是短时间所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不能只看重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这些短期指标,要将眼光放在品牌的建设与经营上面。只有当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才能是企业长时间的存活下去。
4、将产品打造成一种时尚。90后对于时尚十分敏感,而且更加喜欢追求时尚。当一种产品或者服务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的追随者争相购买。
5、注重产品的享受功能,而非实用功能。90后的消费中明显存在很大的享受成分,他们已经开始从关注产品的基本使用属性向关注产品或者服务的享乐属性转变。商家便可利用90后消费者这一特点进行营销,以宣传产品或者服务的享乐功能为主,实用功能为辅。
6、稀缺营销。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时尚、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来说,得到一种稀缺产品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吸引。为了营造这种稀缺“气氛”。企业可以用限量的方法。例如推出一款限量版的球鞋或者衣服等。
参考文献:
[1]秦小冬,张丹鹤.“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2012年1月刊,总第326期.
[2]王为其.“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教育引导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5月,第33卷第2期.
[3]邓然,尹启华,邹唐喜,田泽霞.“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
[4]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以南京部分高校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
[5]阳翼,关昱.“80后”与“90后”消费者行为的比较研究[J].营销传播论坛.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职能部门已处于一个动态的社会系统体系之中,在与社会、学校各板块的相互碰撞磨合的过程中,其主要社会功能正或多或少的发生重大变革,在许多方面还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矛盾。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对高校图书馆功能转型的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
一、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趋势
1、服务形式向特色化转变
服务形式特色化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功能转变的显著标志。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资料存储、收集、整理、归类的主要职能部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图书文献资料,而且还拥有丰富的自产文献,包括学报、学位论文、教师和科研人员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等文献资源,这些文献资源是学校和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学校和社会急需的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在高校图书馆以往的社会服务过程中,由于株守传统的服务形式,始终未能将学校馆藏的特色文献资料以特色化的形式推向社会,特别是一些珍本和孤本图书文献更是“只闻其名、难见其面”,只能为极少数特殊群体服务,不仅大大限制特色文献资料的利用率,而且制约了学校图书馆功能的拓展。
服务功能特色化转变的基础是创新图书馆服务组织结构,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一体化图书资料服务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图书馆对馆本部和学校各院系图书馆(室)现有的纸质特色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献资料服务的一体化,使馆藏和各院系图书馆(室)的特色文献全部可进行统筹对外服务;二是在通过组织平台,使全校的图书馆和各资料室相互耦合,形成一个巨大的特定校图书资源信息链带,且与周围各种图书资料库进行网联,在本地区乃至国内外图书资料服务体系占有重要席位。当然,建设特色化图书资料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历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有学校的政策的强力扶持,以及学校各部门和教学院系的大力支持,否则只是空中阁楼。
2、服务能力向社会化方向转进
而今,随着我国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进一步密切,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呈社会化趋势,出现了校内校外多样化的读者群体,在校内,面对的不仅是普通的高校学生和教师,而是综合素质、社会经历、职业年龄之间的差异不断凸显,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需求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教自考等等不同类型教育学生与教师群体。在校外,需要面对政府部门、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众多不同需求的特殊读者群体。读者群体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社会化。然而,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与教师,图书馆现行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目标、服务方式均是围绕这个目标运作,并在长期发展中产生“路径依赖”效应。导致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僵化,面对社会化、多类型的读者群落,以及不断扩张的服务需求,无所适从,只能惯性的疲于奔命式地应付多方日常服务,这必然产生服务与需求间的落差与矛盾。图书馆服务难、读者满足需求难,读者不适应、不满意,服务效果不尽人意,对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水映大的情况已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普遍问题,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显然,推进服务能力社会化已成为当代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的核心环节。
二、影响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的现实问题
1、服务质量与服务规模问题
高等教育社会化促进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不断拓展,社会职能不断增加,并由此引发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规模与服务质量的矛盾,在新的形势下,凭藉现有的图书资源,是扩大服务规模,还是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规模是否就要牺牲服务质量?“熊掌与鱼能否兼得”?已成为图书馆功能变迁中必须首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社会经济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面发展,高校图书馆改革发展的重心也必将由扩大服务规模转向提升服务质量,高质量的服务是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和生命线,服务质量好了,服务规模就必然会不断扩大。然而,在以往图书馆的改革实践中,一些高校图书馆片面理解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内涵,在发展过程中“求大求全”现象严重,对服务规模的关注超过了对服务质量的关注,服务机构重重迭迭、服务项目花样翻新,然而由于服务质量上不去,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促进图书馆改革发展,而且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后果。这种现象表明,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没有服务质量或者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规模上的扩张不是真正的发展,而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图书馆改革事业的损害。因此,解决好服务质量与服务规模的关系问题,科学调整服务结构与服务布局、拓展新的服务行为方式,整体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以整体质量的提高,促进高校图书馆又好又快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中亟待解决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人力源开发与现代科技改造问题
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导致馆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技术改造关系的紧张,一方面,高校社会化发展和图书馆功能变迁又对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整体与个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图书馆虽然是高校在编人员数最多的职能部门,可是现有管理人员结构不尽人意,大多数图书馆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且馆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参差不齐,专业基础素质结构不够完善,对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普遍感到力不从心,而受教育资源、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现实因素的局限,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引进困难,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整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另一方面,图书馆功能变迁离不开现代教育科技的支撑,迫切要求图书馆加快图书馆服务体系现代化进程,包括通过现代教育科技改革服务功能,实现由手工借阅扩展为电子借阅,从在馆服务发展到馆际服务,从提供馆藏到帮助读者获取馆外信息的战略性转变。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迅技术的运用,建立校园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实现远程联机编目与检索,以现代教育科技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但馆内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制约现代科技改造水平,虽然不少高校为图书馆增置了大批现代科技设备,但由于缺乏高级管理和专业操作人才,许多先进设备闲置,极大的影响了馆内现代科技改造的速度。
三、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转型的主要途径
1、建立市场化资源互动机制
建立市场化图书资源的互动与互补机制是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的社会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强调的是服务的社会化。而在推进服务社会化过程中的市场引导作用不可或缺,只有通过高校图书馆藏文献资料与社会的共享与交流,实现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与互补才能完成功能变迁的行进过程。因而,现代高校图书馆在对校内各类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境进行梳理与提炼的前提下,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文献资源互动与互补机制。
高校图书馆市场化资源互动机制包含两个方面要素。一是功能变迁必须贴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社会市场对高校文献资源的需求呈动态变化趋势,只有在市场竞争与比较中,才能清楚了解高校馆藏各类文献资料的过去价值、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清醒认识“校馆”服务功能的优势与缺失,为“校馆”文献资源的重新整合、资源结构的优化组合、资源体系的科学配置提供导向,并据此作为“校馆”文献资源形成资源聚集新优势和资源新特色的主要参照。第二主动地发挥“校馆”文献资源与市场其他类型文献资源互动与互补特性,加强“校馆”文献资源“自我造血”与“自我完善”的功能,充分利用校内图书文献资源使用中的空档与间隙,合理布局和调整图书文献资源,根据不同社会市场的不同需求,运用时间交错、迭次使用、饱和利用等行为方式,达到以现有的图书文献资源取得最好的社会服务效果的目的。
2、建立规范化管理体制
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是高校图书馆功能变迁的制度保障。当前,高校已成为各类人才培养的高原、现代科技创新的高地、先进文化生成的高峰,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以及高校改革发展实际出发,全面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转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高校教育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然而,一个长时间内,高校图书馆体制改革未能跟上高校社会化发展的步伐,不仅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图书馆的技术改造迟缓,而且服务社会、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意识缺失,等、靠、要思想并未根除,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淡薄,图书馆原有的管理体制与制度体系难以适应高校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体系创新,全面把握现代高校社会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高校多极化发展作出新贡献。从这个认知上说,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和制度体系建设将影响高校社会化发展进程。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慧荣.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工作的若干思考[J].情报杂志,2002,4:45-47.
[2]王虹.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2,3:36-38.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进人了全新的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甚至有人夸张地形容今天的社会是“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工作方式,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
毋庸质疑,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广阔的平台。但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子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网络上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地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和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网络及网络道德的概念与特点
网络就是一群通过一定形式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私人信息交流工具,也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更经济、更有效、更直观的公共渠道和途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在信息交流系统上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在信息交流资源上具有分散性和共享性;在信息交流活动上具有协同性和实时性;在信息交流表现方式上具有交互性和综合性。
网络道德是指对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网络道德不仅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也产生于人的社会需要:一方面,网络道德是规范人们网络行为的外在社会需要;另一方面,网络道德是网络主体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内在精神需要。
网络道德是适应网络这一虚拟社会而产生的,它不同于现实社会道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多的自主性、自律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实社会道德能够发挥较强的作用。而在网络社会中,没有统一的非常严格的中央控制与管理中心,每个节点都是中心。同时,由于人的音容相貌都转化成了二进制的数字,每个人仅仅是一个“符号”,这使得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力。为此,网络社会要求人们“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维护网络道德。
(二)更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在现实社会中,由于通讯工具、区域环境的限制及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态度等的差异,人们之间还是很难及时沟通。而网络打破了人们以往交往的“时滞”、“地限”,使得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而相互融合。
(三)更强的普遍性、全球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伦理道德、文化观念,但也具有共通性、普遍性。一方面,一些落后的、无聊的、非人性的、的道德规范将受到各方面的激烈抨击;另一方面,一些合理的、先进的、代表时展趋势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与仿效,形成了普遍的、全球性的道德。
二、主体间性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主体,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指的就是人,客体就是主体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
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性积淀和涵盖着全部人性,也是一切人类思维创造活动的源泉和归属。主体性是一个关系概念,是只有在关系中才具有意义的属性概念。主体不仅与客体发生关系,更是生活在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中。因此,主体性不仅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属性,也包含着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属性。
所谓主体间性,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它超越了单一主体性的“唯我性”困境,走向了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新主体性。主体与主体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在语言共同体中通过对话形成的相互理解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等合作,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对话性与开放性:即主体间性中的任何一方主体都向其它主体开放,与其他主体展开对话;沟通性与交互性:即各方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即主体与主体之间不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平等主体;共在性与现实性: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这些主体共同存在于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中。
三、主体间性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主体间性,它一方面追求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又追求自我与他我的和谐与圆满。主体间性与道德之间具有同构关系。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它是以主体间性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网络主体本质上是一类由网络交往而联系起来的群体,只有在相互交往中,网络主体才获得其现实性。网络主体必然是交往中的人,其理性并不在于是否虚拟自身、超越自身、设定自身,而在于是否用“交往理性”去虚拟、超越和设定。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也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
(一)网络道德是主体间性共识。网络道德是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是主体与主体之间达成的共识。没有主体间性共识,就没有网络道德规范。规则的同一性取决于规则的主体间的有效性。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
(二)主体间性是网络个体道德发生的依据。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个人才能发现自我的局限和不足,然后反思自我,端正心性,提升精神。网络个体所承认的“规范”都是各个个体之间基于理性的“共识”。因此,个体道德的发展就是个体在与其它主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产生移情,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看问题,从而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角色体验,拓宽自己的道德视野,重建自己的伦理网络。
(三)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网络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它与道德教育一样,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鲜活的生命存在,是有着思想、情感和意志的完整的人的存在。道德本身就是出于人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的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现。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通过网络这个中介,使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活动。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自觉的主体。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
四、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混乱与无序。由于网络具有自由、平等且信息量大等特点,必然出现了多元价值混乱、道德行为失序、人格异常失控,过度追求消费主义、过度追求快乐享受,迷恋、享受刺激、崇拜自我……这种网络文化必然使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无法在网络社会真正实施;语言霸权、强势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等旧思想在新世纪的网络疆域里任意穿行。
(二)放纵与极化。虽然网络给网络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精神家园,但是,网络主体的精神状况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放纵。精神孤独与生活紧张始终是当今社会人的心理症结。人机交往为那些变动不居的个体培育了随意选择的、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予支持的亲和关系,在追求这种关系过程中,从放纵到极端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极端自由思想。传统的等级制在网络社会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崩溃瓦解。大学生浪漫不羁、个性张扬却带有茫然的漂泊意识,在网络这个基本不存在“权威”的社会里演变成了极端自由的思想。这进一步加速了情感的败坏。
五、主体间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在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时代,这是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和后工业文明为基础的高度交往的社会。多元主体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构成新时代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性的经济和文化正在加速形成。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更使得每个人都生活在网络的世界中,成为信息地球村的“村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可以超越任何时间、地域的限制。交往的范围普及到全球各个角落,交往的速度缩短到顷刻之间。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张由他们自己编织而成的四通八达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中人们展开了各种对话、交流和沟通,并在交流中扩大着自己的视野,丰富着自己的生活。在交往中人们彼此相互了解,走进对方,达成共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伦理危机更是把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己经越来越强地意识到人类的命运己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各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都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人与人休戚相关,共同利益己经呈现于相当多的领域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意识增强,“形成共主体与普遍价值的时刻已经到来”。
因此,网络道德教育要培养一个具有“人类和谐”的人。这种和谐是在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融洽无间的关联中生发出来的,是承认自然、他人、他物与“我”一样是一个有自身目的的主体间性存在。他不仅在存在境遇上与自身、他人、自然融为一体,而且认识到自己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守护者,他人不是“我”实现目的的手段,他人与“我”一样就是目的本身。我要成为我,必须是他也成为他。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存在中,个体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人体现于生命和精神的对立和统一性之中,体现于人与人的内在关联之中,体现于人与世界的关联之中。
(二)在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会宽容。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个体。网络上的每一个个体,其基础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着眼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表现为一种宽容的意识。因为在“主一客”对立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我”把其他人视为“它者”而予以消极否定,具有排他性。而主体间性是把交互的双方都作为主体,主体间体现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关系。人与人之间由于世界的多元、认识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多元及人的多特性已导致了许多的差异,尤其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的世界里,要使人际之间体现出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更需要一种真正的宽容意识和宽容精神。可以说,没有宽容就没有平等。
1、宽容及宽容的价值。宽容是以多元为依据的。没有多元、没有差异,世界是统一的、一致的,人就不可能产生宽容的意识和要求。正是由于存在着多元,在多元中为了使每个存在保持它的本真,我们才需要宽容。可见,宽容是多元时代保持事物独特性的保证。宽容意味着对世界差异性存在的认可,意味着对价值多元主体的承认、尊重和平等看待,意味着对不同事物个性化理解的合法化,意味着对非主流的、不守成规的观念行为的容忍,对挑战甚至反对自己的观点的容忍。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宽容是主体间性的深层品质。主体间性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自我”把“他人”视为平等互动的主体,既把“自我”作为目的,也尊重他人的“我”;既把自己的生命和权力看得极为崇高,也不能为了自己损坏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同样要把他人的生命也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它超越了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压迫和排斥,而倡导主体间在交往中实现平等的对话、理解、移情和体验,达成一种“视界的融合”。主体间性把交往、对话和理解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这样生存方式中自我中心化结构得以消解,个人的生存获得了开放性,也使得建立在开放性基础上的宽容意识得以形成。
宽容是网络“自由”、“平等”、“民主”存在的保障。网络世界是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但却不是个体的绝对自由,不是个体可以任意谩骂、不负责任地低毁别人,而是应该建立在尊重他人、认可他人的基础上的。自由是生命的本质要求,但现实自由不是单子式的自由,而是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制约,即必须在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系中体现自由。自由、平等、民主都意味着对他人的发现和认可,而真实的人性是多方面的、有差异的,所以,认可他人、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对差异的容忍。在此意义上,宽容也是维护网络“自由”、“平等”、“民主”的保障。
2、学会宽容。(1)要消解自我中心,把自己从“巅峰”解救下来,看作普通的一员,当作主体间的普通一员,承认个体认识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把自己和他人摆在相同的地位,没有凌驾他人的资格和能力。认识到自己的有限,等于看到他人不可取代的作用,宽容的意识就会油然而生。尤其在网络这个社会约束力相对薄弱的地方,网络的各个个体更应该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消解自我中心。
(2)要承认他人的价值,形成开放的心态。世界不只是“我”的,也是“你”的、“他”的,是“我们”的,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世界。但对世界的认识,“我”是“我的”认识,“你”是“你的”认识,“他”是“他的”认识,“我们”又拥有“不同”的认识,这恰是每个人不同“个性”的展现。但同时要注意,每个人的认识既有价值,又都有局限。“我”的认识并不比“他人”的认识高明,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价值,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蔑视、侵害、压制另一个与自己有同样躯体的个体。
(3)要尊重、理解他人,构建平等的交往关系。宽容是主体间性在人际之间关系的延伸和表现,换言之,宽容产生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真正平等的主体间性体现为交往中的“我一你”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不仅强调交往双方是平等的主体,而且更强调“我”与“你”都作为完整的生命“融人”到交往之中,实现精神的“沟通”、“相遇”和“共享”。平等的交往不仅需要形式的平等,而且更需要内心的平等。这种内心的平等必须由尊重、理解来保证。交往的双方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通过角色换位,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才能够相互宽容。
(三)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观上: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长期以来,我们对“实践”的认识都定位于“对象化活动”。比如,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些“实践观”揭示的都是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规定。虽然有学者克服这种单向性,又提出了“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而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但追究没有跳出“主体一客体”的两级模式,把实践活动仍然等同于对象化活动。
对象化的实践观,深深地支配着对“教育实践”的认识。教育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都是以“主体一客体”的关系为思考框架的,其中的主体是一种单子式的个体,与个体主体相异的“他者”则被当作被动的客体。这种“对象化活动”的实践观,造成的只是一方的主体性。这种对象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观都无法突破主体的封闭性,难以找到实现主体间性的逻辑出发点。
交往与对象化活动不同。对象化活动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占有”关系,它是单一的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它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因此,交往意指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或者一种内在的相关性。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形成特有群体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特征。在消费率较低的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他们消费习惯的形成。本文以徐州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对象,研究他们的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把握其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以培养和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
一、徐州师范大学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所需方面、通讯费方面、购物方面、学习方面、娱乐方面及其他方面的消费等。此次调查的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群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主要分析软件为SPSS;以全校学生为总体,在一到四年级中按1∶1∶1∶1的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结果推断总体。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各年级男女各20份。经调查发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13.87%,300-500元的占44.41%,500-1000元的占32.07%,1000元以上的占9.65%。每月生活费为300元以下的消费群体的比重与月生活费1000元以上消费群体的比重差不多,反映了目前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1、基本生活所需方面
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应该是重中之重。按徐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10元左右用于基本消费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调查发现,有83.7%的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只选择廉价的饭菜;60%的男生达到了每月净饮食费用300元的标准。
2、通讯费方面
大学生每月的手机费一般不低于30元,因为他们大部分加入校园集团网或组建了亲情号码群,所以每月的消费会在30元以上。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在30-50元;而谈恋爱的学生一个月的电话/手机费都会高于未谈恋爱的学生。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的宿舍,在宿舍上网已成为时尚,很多同学都已经配备了电脑,上网费也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有的大学生每月的上网费高达50元以上,甚至更多。通常男生的上网费用高于女生,主要是因为男生经常上网玩游戏。
3、购物方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大学生特别喜欢逛街,购物方面的消费占她们消费支出中的一大部分。有些女生往往会因为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一件名牌服装而花了自己大部分的生活费,甚至不惜向别人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同时,男生花在这方面的消费也不少,有些男生更换手机的周期很短,有时为了追求一双名牌运动鞋或名牌服装花费太多……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攀比心理明显。
4、学习方面
学习方面的消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考证等消费。调查发现,学习方面的消费和基本生活消费这两个方面在大学生月生活费中占了很少的比例。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离毕业越来越近,出于求职的需要,很多大学生都卷入了“考证热”的浪潮中。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考证方面费用支出为300元以下的占了一半左右,在300-600元之间的占15%,有的则超过了1500元。这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仍然不及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
5、娱乐方面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和健康方面的需要,他们的娱乐内容包括外出旅游、跳舞、健身、去练歌房(KTV)等等。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他们每年都会花一些时间外出旅游,在旅游内容上更注重自然风光和文化品味。据调查,大学生中每年外出旅行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29.1%,不外出旅游的大学生占26.9%。而从不外出旅行的人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身上,这与他们进入大学时间较短有很大的关系,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外出旅行的消费比重会增加。在外出旅行支出中,25.9%的人每年要花费200-600元,此外近45%的人每年外出旅行支出在1000元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目前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了。同时,女生在娱乐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这与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主要用于购物上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6、其他方面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生校园里两件较为重要的事情,人情消费在大学生日常消费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够意思”。据统计,60%的大学生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在500元左右,30%的大学生每年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多。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用于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比重在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正处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情消费比重在上升。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行为是“感情、认识、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攀比消费
追求品牌,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共同特点。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会缩减自己的必要开支,向别人借钱甚至欺骗家长获取额外的生活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见部分大学生不懂得适度消费,盲目地过度消费、高消费,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理。大学生受社会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很深。当代大学生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于是他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社会地位的象征。
2、情感消费
一、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研究
(一)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理,均为社会意识结构层次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态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1](P.44-45,29)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心智状态,展现了群体精神并在群体中广泛流行。[2]
但是,通过厘清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既然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上升为社会意识,那么,某种程度上,张二芳笔下的社会心态仍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部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丁水木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社会心理,而这种群体的心理反应受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杨宜音则将社会心态同社会心理区分开来,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单位或分析水平,[4](P.14)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5]
马广海关注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同重大社会变迁的过程紧密相连。[6]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转型社会一种宏观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认为社会心态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模板,是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特点与行为模式。[7](P.25)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文化学将社会心态归为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层次。李静认为社会心态应当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8]李鑫生在《人类学辞典》中,将心态界定为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认为社会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成为这一文化的最基本层次。[9](P.187)余勇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视角,将文化心态等同于社会心态。[10]
姚维把宗教心态归为民族地区社会心态。[11]马进以日常交往为切入点,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心态、法制心态。
"社会心态的概念研究是组成其判断论证的基础。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界定,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社会心理学方面则显得更丰富。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强调了社会变迁或者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社会心态与个人心态做了区分,强调社会心态的整体性;同时,部分学者刻意将社会心态从社会心理中剥离出来,寻求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独立性。但是,不难看出,社会心态虽然被普遍使用,却在一定学科层面上并未达成共识,成为理解广泛,随意性较大的词汇。也有学者融合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态加以界定,力求在不同学科层面达成共识,却也不过是三个学科的分而述之。
二、关于社会心态内容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由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构成。[2]程家明强调,心理取向、社会理智与精神支柱及其包含的各要素均属于社会心态内容。[12]
虽然两位学者观点不甚相同,但就其对组成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阐释上来看,心理取向和心理要素都包含了民族精神和社会性格;社会理智和文化要素均包含了社会理性;精神支柱和思想要素也都包含了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内容涵义是一致的,均蕴含着社会心态的稳定性。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系统是心态内蕴和心态表象的有机统一体。[1](P.58)两者均属于稳定性成分。其中心态表象是心态内蕴的外化和对象化表现,既然心态表象所包括的话语系统、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社会风气等属于较稳定性成分,那么,心态内蕴也自然如此。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基础上,陈午晴将社会心态分为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两种。[13]受"知情意"影响,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5]马广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即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6]
受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结构由内到外从超稳定到变动性,其依次对应的内容为国民性、社会价值观、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及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等。[7](P.34)由此可知,王俊秀的社会心态内容依然受"知情意行"影响。
(三)十报告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
十报告从"良好社会心态"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心态内容,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部分学者围绕十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邓朦以中国传统儒学阐释了"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强调理性平和是社会心态的根本。
王洪春从社会心态个体到全体的形成路径论述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 总体来说,不同学科站在各自理论角度,都对社会心态所蕴含的稳定性内容(特别是国民性、社会价值等)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社会心态的内容,各学科之间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对十提出的社会心态的内容,学界也重视不够,研究严重不足,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关于社会心态作用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哲学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这一论断,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李静从社会心态的抗变性角度,认为落后的社会心态对转型期社会有滞后影响;同时,基于社会心态的相对独立性,认为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而社会心态的引导作用在于社会行为的选择受其引导。[8]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直接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1](P.56)
二是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基于社会心态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地位,程家明指出,社会心态具有中介过滤作用,因为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要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通道同化为社会意识,最终由这一部分社会意识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16]李静提出,社会心态将具有各种思想内容、目的的活动连接起来,构成整体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关系,起着社会组织和凝结作用。[8]
三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重影响。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作为心智状态,不仅可以认识改造社会存在,也对社会意识产生能动作用,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方的发展与变迁都发挥作用。[16]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态自身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心理进而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心态内部的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心态具有预测作用。学者们强调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的意义。马广海认为,探讨社会心态的意义就在于其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6]丁水木认为,社会心态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迅速发挥预警作用。[3]
二是社会心态具有汇聚、从众、群体极化、群体参照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杨宜音从社会心态的传播过程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认为汇聚效应指的是拥有某一观点或态度的个体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汇聚共识,最终成为超越个体的集体力量;从众效应也称为"多数人效应",指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时,往往比个体更容易走向极端;群体参照效应是指人们易选择与自身相同特质的人加以比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指预期会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期待的后果。[4](P.56-58)
三是社会心态具有推动、支配和控制作用。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心态也是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推动者。同时,他将社会心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心态各结构内容之间也发挥着支配和控制作用。[7](P.32)
四、关于影响社会心态主要因素的研究
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十分复杂,学界主要围绕社会心态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社会主体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
(一)社会心态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孙伟平认为,作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心态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杜秀清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18]
2.社会因素。邵道生认为,社会剧烈变化是影响中国国民心态变化、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19]李有发则强调,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
3.社会组织结构因素。黄相怀认为,随着改革深化,基层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21]龙书芹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不同。[22]
(二)社会心态内部因素
1.文化道德因素。刘东超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心态演变过程,指出中国文化变迁带来了社会心态的变迁。[23]邵道生强调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和"榜样"力量的丧失,处于"无道德心态",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19]
2.核心价值观因素。夏学銮认为社会心态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24]王俊秀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文化传统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属于稳定的社会心态,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其它层次和行为。[7](P.32)
(三)社会主体自身因素
孙伟平认为,包括生理、知识经验、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社会主体自身因素,对社会心态起着制约作用。[17]孙德梅基于调查数据得出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25]
五、关于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研究
(一)从国家发展大局角度
1.加大发展力度。胡红生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引导调节社会心态的物质保障,也决定着社会心态发展的性质和水平。[1](P.293)杜秀清认为,要通过加快发展,在稳定中做大做强社会财富,并加以合理分配,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打下良好基础。[18]
2.加强制度建设。温淑春提出,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26]王俊秀强调建立制度层面的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27]冯国芳提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教育机制。[28]
3.优化社会环境。王雅君认为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刘武俊则认为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30]李霓站在执政党角度,强调将社会心态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目标。[31]闻学良强调要优化媒体,认为必须始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方向,引导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32]
(二)从完善社会心态内容的角度
1.坚持的指导地位。叶国平提出,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统领与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33]
2.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刘扬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优化现代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发挥一元主导作用。赵静强调,发挥核心价值引领力,助推社会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的认同。[35]
3.注重文化道德建设。陈虹提出,用中国精神铸造良好品格,改变社会认知和疏导社会情绪,激发斗志,培育自尊自信的良好社会心态。[36]李霓认为,要做到用文化传播引领公众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0]马向真认为,正是因为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之间的同向互动关系,道德价值的建构就必然随之带来良好社会心态。[37]
(三)从社会心态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
1.增强社会认同形成共识。沈建波强调,增强社会心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38]刘艳萍认为,建构和谐社会心态是指在社会各阶层社会心理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认同。[39]
2.加强调节疏导营造和谐氛围。杨玉娟提出,构建社会心态自身的调试机制,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援助体系、监管体系、分配体制和社会心态研究系统,加强调节,多元化多渠道地培育良好社会心态。[40]马广海则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对于社会心态的监测,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进行及时的疏导。[41]
序言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本人于2009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喜亦可忧。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热点和新问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的登陆和国外媒体(如电影、电视)的进人,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转型。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
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对商家的细分市场定位提供参考
调查采样地点: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日
调查问卷:共发问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达86.4%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一些详细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30元~50元占7.5%,50元~80元占43.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提出的有关建议
(1).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2)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3).给高校附近及相关商家的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⒊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特色饭菜,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附件: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第1题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必答)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第2题.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必答)
A.300元以下B.300—500元(包含500元)C.500—1000元(包含1000元)D.1000-1500元
第3题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必答)
A.伙食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第4题.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必答)
A100-150元B150-200元C200-250元D250-300元E300元以上
第5题5.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必答)
A200以下B200-400C400-600D600元以上
第6题6.您平均每周上网的费用(必答)
A.10元以下B.10-30C.30-50D.50以上
B.
第7题7.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必答)
A20元以下B20--40元C40-60元D60-100元E100元以上
第8题8.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必答)
A30元以下B30-50元C30-40元D40-50元E50-70元
第9题9.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必答)
A20-30元B30-50元C50-80元D80元以上
第10题10.若您拥有电脑,其价格为()元(必答)
A.3000-5000B6000-7500C8000-9000D10000以上
第11题11.您家庭月收入多少(选答)
A.1000以下B1000-5000C5000-10000D.10000以上
第12题12..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自己填)
参考文献资料:
[1]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2]赵柒斤:大学生消费迈向多元化[N].安徽日报,2005-8-24
[3]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①侯玲,王洪斌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起点——“十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报告[R].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维普资讯
[6]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生毕业“就业难”[J].中国高等教育,20O3,(5):
[7]江吴.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扫描[J].记者观察,2OO3,(1):7—1O.
1.三大强势凸显“英语全球化”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形成于公元6世纪。“到公元16世纪,世界上说英语的人仅有500万至700万,且仅限于不列颠诸岛”,[1]可是,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英语如不可遏制的火苗,在全球范围里迅速传播。无论是在使用人数、应用范围还是在国际传播力度上,英语的强势都可见一斑,“英语全球化”势不可挡。
1.1使用人数的强势
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75亿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另外有大约3.7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此外,世界上大约还有7.5亿人将英语作为外语使用和掌握。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世界仅在校学生中便有1亿1500万英语学习者。10年前,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认为这个数字大概已经增长到10亿。该协会去年了一份报告《英语走向何方》(English Next),预测英语学习者数量可能在10年至15年内达到约20亿的峰值水平。[2]
1.2使用范围的强势
Phillipson认为:“作为一门普及程度最高的外语,英语的支配地位涉及众多领域,如:科技医药、网络、学术研究、著作期刊、电脑软件、跨国经营、贸易、航运空运、外交、国际组织、娱乐媒体、新闻机构、青年文化、体育运动及教育体系,等等。”[3]63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超过80%的电子储存信息是用英文写成的,80%的出版物和90%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在科研领域中,英语的强势更是不可忽视。据科学引用指数(SCI)的创始者Eugene Garfield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共发表925,000份科学论文,其中95%是用英语撰写的,而且这些论文中只有一半是由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的,也即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的。[4]
1.3国际传播的强势
作为“核心英语国家”中的两支主要力量,英国和美国在英语的国际传播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美两国每年向海外派出大量语言教师,同时其语言教科书、英语工具书也源源不断流向海外。英国和美国的广大媒体对英语的推广也有着卓越的贡献。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广播电台的一份2006年的听众数字显示,全球每周平均有1.63亿听众收听该公司的广播节目;好莱坞的电影大片,如:007系列、风靡一时的英语电视剧“老友记”(Friends)、“越狱”(Prison Break),甚至是倍受儿童欢迎的卡通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等,也进一步成就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火速传播,使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一点点深入人心。此外,英语国家的商品也夹带着简单的英语符号,如“Mc.Donald”“Coca-cola”等无孔不入地流向世界各地,巩固了英语的强势地位。总之,广播、电影电视传媒、英特网、商品销售,多位一体,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把英语点点滴滴地输入到世界的各个地区,造就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
2.英语全球化引发的忧虑和恐慌
英语在全球范围的强势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国际交流,但更多地却引发了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忧虑。他们普遍认为,如同自然界中,某一物种的过分强大,势必会给其他物种的存在构成威胁;英语全球化,以及它所附带而来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普及渗透,引起并加剧了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失,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针对英语全球化这一现象,Phillipson提出了“英语语言帝国主义”(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这一说法。他认为,英语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普及是出于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目的,英语教育阻碍了弱势民族学生的母语学习,从而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民族语言生存。英语全球化正把其他语言边缘化,并正有效地替代其他语言,把其置于濒危乃至灭亡的境地。它的强势使其自身和它所承载的文化的“个性”最大化,慢慢普及并渗透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久而久之,随着范围越来越广,“个性”变成一种“共性”,而这种共性将会掩盖甚至消磨其它语言与文化的个性色彩。英语因此被冠名为“语言杀手”,英语全球化也随之被称为“语言单极化”、“英语殖民化”。更有一些语言学家,在英语的强势传播下,对文化全球化,乃至当今的整个全球化大趋势都产生了怀疑,甚至站到了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的一边:“全球化是一场政治陷阱”“假设不和谐、纷争、冲突和战争能得以避免从而顺利地推进全球化,全球化将成为一种文化(主要是英美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该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入侵,它将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文化多样性将变成我们的回忆。”[5]
3.两个角度论证上述担忧的不必要性
3.1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与实质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全球化”只是“文化全球化”的表征之一,是当今世界全球化主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全球化是否像上述一些学者所说,会破坏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毁灭世界其他语言呢?让我们先从其背后的“文化全球化”谈起。
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任何国家,无论发达与否,都不可能自成体系,“与世无争”地发展。这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各国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愈演愈烈的跨国资金运作,全球性的资本化,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无形中成了文化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时代到来后,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来势之猛,各国间文化交流活动之频繁,范围之宽广,是任何过去别的时代无法想象的,也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可见,文化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不可阻止,不可逆转的。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过程”。诚然,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从而增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使原本异质的东西逐渐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但是,这种同质化并不意味着一种单一的文化强把其个性夸大为共性,加于其它文化之上;而是意味着“人类文化由机械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共时、共存以至交流、融合。”[6]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各种文化共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共性。另一方面,各种文化会凸显出其自身的特色,各取它长,各补其短,彰显其个性特征。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所见到的并不是简单的现代性的同质化现象,而恰恰是见到各个地方文化的异质性。”[7]总而言之,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覆盖,并不是语言文字理论中的“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而是意味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形成的相互理解能力的加强,即每一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已经并将继续实行与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3.2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自我调节能力
不可否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引入对本地域的文化来说的确是一种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势必对本土文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好比是异体的血液输入本体必然会对本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从而引起本体的排斥反应。但是,每种语言和文化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它自成一体,都包含认知和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独特信息和功能;它不依赖于其它语言和文化而存在,具有其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个性特征。而这种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抵御外来异质元素的侵蚀能起到屏蔽作用,因为构成文化核心的深层结构往往还是那些在全球范围内把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区别的文化的根本特质。[8]也就是说,异质文化的侵入并不能从根本结构上影响和改变本土文化。此外,正如著名人类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每一语言都拥有一种无法限定的能力,即不仅本身灵活善变,而且能够包纳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深的思想。”[9]当异质文化侵入时,它会刺激本土文化做出正常的排外反应,刺激它在排斥批评异质文化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甚至从异质文化中吸收并消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文化因子,以保护和发展自己,满足时代的需要。换句话说,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无论是强势的还是弱势的,都具有自我完善、调节适应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外来异质文化介入时,尽可能保持本身结构的完美。因此,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并不用过多地担心英语的强势传播会给其它弱势语言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对于弱势文化而言,当强势文化介入时,它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强势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自甘被其左右直到瓦解,而是会积极地调整,以和强势文化竞争。Edward W.Said在他的《东方学》中指出:“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1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的强势虽然会给许多相对弱势的语言和文化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刺激这些语言完善自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正如张公瑾所言:“只要世界政治是多极的,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世界语言就必然是多样性的。”[11]3我们距离每个人都说同样的语言或是享有同样文化的状态还很远,对“英语全球化会导致世界文化失去多样性,由最初的多元化走向单极”的忧虑是大可不必的。
4.对策:如何应对“英语全球化”
尽管如此,面对全球范围内英语的强势传播,我们作为相对弱势的语言群体,也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轻心。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反对“语言和文化领域的霸权主义”,保护并致力于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尊重语言的自然地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英语之所以享有今天这样的强势地位,是自然的选择,与它自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优势,尊重、承认并接受它的强势,从中汲取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因素,这才是科学和积极的方式。
1.从根源上来说,各种文化之间的竞争实力主要来源于其所代表的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实力。因此,要想加强我们的本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传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树立国际威信,巩固国际地位。
2.从心理角度来说,我们应对“英语全球化”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来自强势集团的文化传播,弱势集团往往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越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文化群体,保留并传承本群体传统文化的意识就越强烈,从而对外来文化不得已接受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抵触甚至抗拒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方面可以保持相对微观的人文环境中文化的多样性,但它同时又导致生态环境中文化差异的增大,对环境中各文化体之间的平衡发展会产生负面的影响”。[9]可见,弱势集团的态度对其自身的发展及整个人文环境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促进我们自我更新,自我调节,从英语这种强势语言及其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吸收先进因素,以充实、丰富汉语,从而使汉语取长补短,成为一种真正的国际性语言。
事实上,“文化全球化”及其所附带的“语言全球化”并不只是一种文化或是一种语言单向性的覆盖和普及。笔者认为,英语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一个阶段。(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暂可解释为英美等以英语为第一母语的国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的一个时期)它的出现有其自身的规律、成熟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而我们所应该看到的是,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全球化”或换个较为时髦的词“东学西渐”已经逐渐展露头脚,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英语全球化”对于我们而言,甚至可以看作一种机会,一个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抓住时机,直接地从西方世界汲取更多更新鲜的养份,培养更多能灵活运用英汉两种语言乃至更多语言的国际性人才,以进一步壮大自己,从而更便利、更轻松地普及我们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与西方世界竞争抗衡,这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参考文献:
[1]Peter Trudgill & Jean Hannah.英语:国际通用语[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2]http://省略/news/display.asp?ID=48921.
[3]Robert Phillipson.Linguistic Imperialism[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3.
[4]The dominance of English:colleges worldwide abandon their native language for a common tongu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9.8,2000.
[5]蒋晓萍.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M].广州出版社,2006:17.
[6]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
[7]金耀基.全球化、文化转向与多元现代化[J].中华读书报,1998,(8):5.
[8]陈白颖.论英语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