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4: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风险评估制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中对专家需求、专家的角色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力图从专家遴选机制、运行机制、咨询机制、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档案期刊
关键词: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专家;制度设计;机制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是指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在档案安全领域具有专业研究,拥有科学化、技术化的档案安全知识或者掌握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方法、工具的人,他们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中能够进行专业指导或是给出独立客观的意见,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科学性的重要保障。专家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专家参与评估存在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且工作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措施。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以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保障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1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对专家的需求
1.1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修正与完善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是评估的工具,没有评估指标就无法开展评估工作,因此指标设计是开展评估工作的前提。因此构成档案安全风险的评估指标也很多,至少有几十种,如青岛市的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就涉及了21种风险因素、70项风险因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找出各个档案安全风险点(风险因素),并对其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和判断。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借助专家的智力支持。
1.2评估方案、评估结果的分析评价
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基于详细、科学、周全的评估方案,在评估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专家对评估方案的科学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协助参与方案的修正与完善工作。此外在评价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时,也需要专家参与进来。
1.3档案安全风险的实地评估及评估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专家参与档案安全风险的实地评估,能够确保评估的科学性与技术性;专家在进行实地评估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评估的标准与尺度,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与公正。
1.4评估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制定评估政策、制度,是实现档案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要求。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中,需要发挥专家参谋和智囊作用,对风险评估政策、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的构建
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制度构建,可从专家遴选机制、运行机制、咨询机制、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
2.1专家遴选机制
2.1.1专家结构构成情况第一,专业结构。为实现专业、专长配比组合的最优化,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应包括以下几个专业的专家:档案学、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档案保护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信息化,等等。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专业结构的专家对于同一工作事项很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有时有些观点还会截然相反,因此建立专家组合并非把不同专业结构的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开展工作,而是要建立机制,明确专家的职责分工,使不同专业结构的专家进行密切合作。第二,年龄结构。研究发现,专家的年龄段与其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朱克曼对美国6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首次做出重大贡献时的年龄进行分析,发现其中84%的人年龄集中在29岁至44岁之间,因此建议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的年龄结构应以中、青年为主,并兼具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第三,职称结构。专家职称反映了专家学术成就、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保证专家的整体学术研究与专业技术水平,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职称结构中,获得高级职称的专家应占绝大部分比例。第四,研究领域。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很广,且某些领域如档案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专业性极强,因此需要对专家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做进一步要求,使得专家给出的意见与建议更有针对性与权威性、开展的工作指导更具有专业性与科学性。
2.1.2专家遴选指标体系专家遴选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指标组成:一是基本指标,如学历、职称、荣誉等;二是职业道德修养指标,包括思想品德、职业修养、智能修养等;三是专业业绩指标,包括科研成果、档案管理实践经历、档案专业技能、档案技术研发推广等。在这些指标体系中容易忽视的是职业道德指标,这是由于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难以量化和考察所造成的,目前的专家推荐条件一般为学位、职称、科研成果等容易量化和考察的条件、标准,而职业道德修养指标鲜有问津。事实上,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指标在保障专家作用的实际发挥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专家往往身兼多职,如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缺乏责任意识,往往不会在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使得专家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档案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准确性。
2.1.3专家遴选的程序专家遴选的程序由遴选公告,个人申请、单位或专家推荐,档案部门审核、考察,聘任等几个环节构成。为了避免专家遴选评审考核形式化、走过场,评审团成员应严格遵守回避制度,如,一旦进入评审团的专家将不再作为推荐人进行推荐。在专家遴选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专家咨询论证的科学性,建议专家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并且规避相互之间存在学缘关系的现象。
2.2专家库运行机制
可设立专家库管理委员会负责专家库的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专家的遴选、聘任、动态管理、考核、培训等。对入库专家实行聘期制管理,聘任期一般为2至3年,摈弃“终身制”;实行“能者上、庸者让”的原则,定期针对专家业绩和履职情况开展年度考核和届满考核,将考核结果告知通过考核的专家,以便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改进工作,并且及时清退业务水平停滞、工作成绩平庸、履职不力者;还要将考核材料整理归档,作为下一届专家评选的参考资料。
2.3专家咨询机制
专家咨询是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目前专家咨询的方式较为单一,多为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这样的方式容易使专家产生从众心理,容易倾向于更加权威者的意见,或服从于大多数人的意见,削弱专家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影响专家咨询的科学性、客观性、权威性。因此笔者建议采取多种专家咨询方法,如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等,并综合各种方法的长处,不断提升专家咨询的效果。
2.4专家激励机制
第一,为专家的自我提升提供机遇与平台。在档案安全领域中引入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理论是近几年的事情,风险评估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此外,现有档案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的知识结构有待改善。基于这样的现状,有必要为专家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提供平台,可以提供给专家必要的出国、外地考察、交流、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专家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定期组织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的专家开展交流,进一步拓宽专家的思维与眼界。第二,对优秀专家进行表彰与奖励。对表现突出的专家进行表彰,有利于激发专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档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应确保表彰与奖励的形式多样化,除了采用常规的奖励手段,还可采用资助专家的科研经费等办法。
(二)更加注重外部审计证据。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导致风险评估程序显得至关重要,风险评估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必要的是审计证据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更加客观、真实的外部证据。仅仅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内部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所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所以,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不应只采用内部证据,而应更努力地获得相关的外部审计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
(三)在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风险模型作出决策。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各个审计阶段,都分别以审计风险模型为主,分析评价各自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各项决策,从而能够全面控制审计风险。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模型是一维的,它只有一个决策目标——确定实质性测试所需的证据量,所涉及的风险层次和范围比较狭窄;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模型是二维的,它既包含了不同的风险要素,而且在不同审计阶段给各风险要素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二、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最初始的审计方法,主要功能在于查错防弊,其技术方法主要是从审计期间会计事项所依据的相关会计原始凭证入手,追查到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文件的形成,验算其记账金额、核对账证、账账、账表。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仅适用于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融资、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就日益凸显,至20世纪初,这种模式就逐渐退出其主导地位,而代之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主或企业管理层势必改变“事必躬亲”的管理方式,建立系统的分层、分工的科学管理制度,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内部控制系统,这就促使审计人员把注意力转移到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上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这种审计模式,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认识基础上的重点审查。以大数定律和正态分布为基础的统计抽样也逐渐取代了单纯判断性和任意性的抽样。同时,这一模式由于着眼于对内部控制制度整体的了解与分析,还可以发现与某些内部控制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系统性错误,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正因为如此,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从20世纪四十年代起就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方法。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型审计的产生,主要源自美国,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内在思想是,任何审计业务都必须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
其显著的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因为它着眼于全面的控制测试,而不是着眼于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即符合性测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合理地扬弃了作为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基础的“无利害关系假设”,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是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弥补传统风险基础审计的不足,缩小审计期望差距。但是,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还没有一套严密的风险导向审计体系。从目前看,运用现代风险基础审计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库的建设。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被审单位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库,按照行业发展特点、客户经营环境、客户所处市场环境以及客户高层管理者的品行,由专业高层人员组织实施评价,定期把客户风险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业务承接和实施部门通报,以便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管理、业绩衡量。目前,国内很多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数据积累不足,信息库的建设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二)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在风险评估程序中,注册会计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客户及其环境,评估经营风险,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和合理的经营计划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知识,也要掌握管理知识、行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对各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的背景。注册会计师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行业,不懂得管理、行业等方面的知识,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能力,这些都不利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为此,主管部门需要做大量的培训工作。事务所也可以一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根据自己的客户情况、事务所的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
四、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须首先从企业内外环境和经营战略入手,来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这就对注册会计师的分析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判断的过程,它提升了审计的技术含量。因此,注册会计师只有很好的运用专业判断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形式审计。
(二)处理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效益问题。从理论上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首先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关注领域,从而可以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但是在实务中,执行风险评估程序主要依赖于外部审计证据,而搜集外部证据又没有专门的、固定的途径,使得搜集外部证据的成本较大,有时甚至要高于因减少进一步审计测试所降低的成本而使得总成本增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成本的增加很难通过审计收费对其进行弥补,所以如何降低审计成本使审计效益大于审计成本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所谓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就是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形势,适时修改相应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行的各种法规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最为薄弱,因此应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
[2]刘佳.风险导向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6.4.
2.用户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多重中介方法
3.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架与构建流程
4.论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美国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机制及其对我国之启示
6.制度压力、信息安全合法化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7.“棱镜”折射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及其战略思考
8.再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9.“云计算”时代的法律意义及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对策研究
10.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
11.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与Web数据挖掘技术的整合研究
1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13.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
14.论国民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
15.国民信息安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6.高校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策略研究
17.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
18.信息安全学科体系结构研究
19.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0.美国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演进与启示
21.美国政府采购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借鉴
22.“5432战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
23.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信息安全的强化与冲击分析
24.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25.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
26.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工作现状与特点分析
27.国家信息安全协同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28.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29.构建基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必要性研究
30.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研究进展
31.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评估体系研究
32.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
33.信息安全与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空间、战略、权利、能力——第五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会议综述
34.三网融合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35.云计算环境下信息安全分析
3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37.浅谈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38.云计算时代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思考
39.“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40.故障树分析法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4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分析方法浅谈
42.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
43.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研究述评
44.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立体防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5.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机遇和挑战
46.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47.基于管理因素的企业信息安全事故分析
48.借鉴国际经验 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立法
49.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0.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的国际规则制定
51.国外依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措施比较与启示
52.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53.云计算信息安全分析与实践
54.新一代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架构的思考
55.欧盟信息安全法律框架之解读
56.组织信息安全文化的角色与建构研究
57.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地理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制的重构
58.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
59.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运作机制和策略分析
60.信息安全人因风险研究进展综述
61.信息安全:意义、挑战与策略
62.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新趋势
63.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64.信息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
65.企业群体间信息安全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66.智能电网信息安全及其对电力系统生存性的影响
67.中文版信息安全自我效能量表的修订与校验
68.智慧城市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分析及立法建议
69.基于决策树的智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70.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
71.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72.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
73.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74.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探析
75.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76.试论信息安全与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77.IEC 62443工控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标准综述
78.美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综述及其对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借鉴意义
79.浅谈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80.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分析与形成
81.车联网环境下车载电控系统信息安全综述
82.组织控制与信息安全制度遵守:面子倾向的调节效应
83.信息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84.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立法探讨
85.神经网络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研究
8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对比研究
87.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综述
88.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综述
89.信息安全产业与信息安全经济分析
90.信息安全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91.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架构及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92.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研究
93.电力信息安全的监控与分析
94.从复杂网络视角评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若干展望
95.情报素养:信息安全理论的核心要素
96.信息安全的发展综述研究
97.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立法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舌尖上的安全”系列报道,对食品安全乱象进行跟踪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又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17日报道,实施四年的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即将启动修改,治乱用重典,加大食品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成为此次修法过程中公众关注的焦点。 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邻国日本长期拥有“食品安全的神话”,鉴于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和法制的传承性,日本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纵观各国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都是在规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构的组成和职责、进行风险分析的情形、风险分析的具体程序等等,这些内容主要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因此,本文在行政法的视野下,比较研究中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概述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危害进行评估,定性或定量描述风险特征,并在参考了各种相关因素后,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交流的过程。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定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作为风险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第一,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食品安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应当遵循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它以科学为基础,每一环节都是依据科学研究结论,而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臆断,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由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为了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很多国家都实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相分离,提高风险评估机构的独立性。风险管理则由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从而使风险分析制度具有了较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第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在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下诞生的,很多国家也是在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这就要求它不仅要从客观上保障食品的安全,还要从心理上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因此,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非常强调分析过程的公开和透明,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社会公众加强风险交流。
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尚不完善,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一)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现状
在风险评估方面,农业部成立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是对农产品质量进行风险评估的最高学术和咨询机构。卫生部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承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2011年10月13日,筹备三年之久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业技术机构。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体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承担综合协调职责;国家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在风险交流方面,我国对其重视不够,相关法律规定多为原则性的,如《食品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二)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根据现行法律,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卫生部成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举办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三个机构性质和职责相似,人员结构基本一致,但却属于不同的部门。造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影响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进行。
2.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机构合一受到质疑。我国现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大多由风险管理部门组织,使得其提交的风险数据或决策建议有受到行政管理者意向影响的嫌疑,加之风险交流工作滞后,使公众对风险评估结论的真实可靠性产生了质疑,从而缺少了公信力。
3.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协调性差。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监管模式,由卫生部、农业部、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承担。但是现实中各部门沟通协调性较差,互相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的尴尬局面。
4.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落后。尽管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都要求加强风险交流,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依然落后,此前关于乳品安全标准的争论更证明了这一点。卫生部2010年3月颁布的乳品安全标准要求每百克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2.80克,生鲜乳菌落总数允许每毫升200万个,而此前的1986年标准分别是不低于2.95克和不超过50万个。难怪媒体惊呼“一夜倒退了25年”,更有人认为乳品新标准是以保护奶农为借口,被个别大企业绑架的标准。面对公众的强烈质疑,卫生部只解释道: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引发人们强烈不满,更突显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落后。
三、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考察
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保障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引进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修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也进行了改革。
(一)日本食 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法律制度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发展需求,在2003年颁布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确了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针是采用风险分析手段:第一,风险评估。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时,应当对食品本身含有或加入到食品中影响人体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上的因素,进行影响人体健康的评估。第二,风险管理。为了防止、抑制摄取食品对人身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考虑国民饮食习惯等因素,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第三,风险沟通。为了将国民的意见反映到制定的政策中,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向国民提供相关政策信息,为其提供陈述意见的机会,并促进相关单位、人员相互之间交换信息和意见。
为了适应新的食品安全形势,制定于1947年的《食品卫生法》也于2006年进行了修改。该法是日本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法典,对几乎所有食品都有详细的规定,包括制定食品、添加剂、器具和食品包装的标准和规格等。此外,日本政府还对《农林水产省设置法》进行部分修改,把风险管理部门从产业振兴部门分离出来,并予以强化,成立产业·消费局。
(二)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管理机构
为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日本于2003年在内阁府增设食品安全委员会,与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共同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隶属于内阁府,是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职能是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等风险管理机构进行劝告和监督。厚生劳动省作为真正行使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主要对进出口及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实施监管。另外,随着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厚生劳动省的职能已由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并举转变为单纯的风险管理。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对生鲜农产品的监管,它与厚生劳动省的区别在于侧重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阶段进行风险管理。
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现状的分析,对比邻国日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经验,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
(一)整合现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过于分散,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整合成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卫生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门负责监督、审核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二)实现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分离
在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当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改革,实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的分离。由新成立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工作,把风险评估机构从风险管理部门分离出来,直属于国务院,以提高其地位和独立性。
(三)强化各风险管理部门的协作
由于我国实行分段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以免出现监管漏洞或交叉重复。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监管部门按照自己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其次,在各部门设立专门沟通窗口,建立相互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互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构都应当切实加强风险交流工作,建立畅通的风险交流渠道。首先,可以利用网络、热线公布风险信息或风险评估结果,使公众及时获取可靠的科学信息;其次,吸纳消费者代表参加风险分析过程,消费者代表的加入有助于促使专家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增加公众对风险分析结果的信任。最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风险管理机构应当理性面对媒体,及时召开新闻会,公布相关风险信息或风险评估结果,防止个别媒体借机炒作。
注释:
魏铭言.最严食品安全法力争年内完成修订如何重典治乱.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6/17/content_20580695.htm.2013-06-19.
孟勇.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与应用.大众标准化.2011(S2).49-50.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http://chinafoodsafety.net/newslist/newslist.jsp?anniu=Introduction.2013-06-20.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国内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1)内部控制论理论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事件进入了整体框架阶段,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四个要点:是一个过程;受人为影响;为了达到三个目标;合理保证。它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2)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个人的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
3)风险评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异常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清楚并应付其面对的各种风险。同时,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4)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确保既定目标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5)信息和沟通:围绕着这些控制活动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获取和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经营。
6)监督: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受到监督,并在必要时得以修订,这样,系统及制度才能反应自如,并能视情况而随时调整。
1.2我国内部控制概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我国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原则、指引、规范则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体制造成的。国资委管国有大中型企业;证监会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财政部管全国所有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并负责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然而,内控指导原则、指引或规范由各政府部门分别制定,有许多弊病:
1)各部门各自研究与颁布内部控制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指引,不利于内控制度的统一与协调。财政部正在陆续制定并的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截至目前已经了十多个。而其他政府部门则仅制定了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指引或对企业各项业务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与制定缺乏具体的指导。
2)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范围、目标等不相一致,内控要素、内控内容,以及内控方法的解释也不一致。
3)缺乏统一的推进机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各部门颁布的内控指导原则、指导意见或指引在实务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未上市国有企业的频繁出事便是佐证。
客观地讲,我国近几年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会计控制和审计评价为主线的,我们可将之简称为“会计导向”和“审计导向”。会计导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目前已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它们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基本上没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会计控制领域,甚至没有包括审计方面的内容。审计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等。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相对独立并且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即使存在,但却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
各企业缺少对自身固有风险的评估以及制定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还应在对固有风险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2.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力度大,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却跟不上业务的需要。许多企业在员工的岗位培训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员工的素质提高。
2.4有效的价格风险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当前市场不完善,竞争激烈、恶意竞争以及“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游戏规则,都不能使企业按企业定额客观报价,为了争取中标,不惜压低报价,承担更大的价格风险。
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途径
3.1完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可使组织中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协调合作,使数据的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审计和监督。企业要从全局、总体层面权衡利弊,使部门安排有关的业务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时要制定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及信息传输报告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风险。
在机构内部广泛开展“深化内控理念,落实内控措施”的创建活动,结合自身情况及上级单位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3.2健全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体如下:
1)内部控制受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2)内部控制仅针对管理中的常规业务来设计。
3)内部控制可能会因执行人员的差池而失败。
4)内部控制可能会因不同政治气候、地方差异等环境影响而失去作用。
这些内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加以克服。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检查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果,及时纠正各种错误和弊端,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3营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风险管理的成败。内部环境的要素包括员工的诚信,职业道德和工作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企业的权责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资源政策。要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业层面的方法。这种企业层面的方法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哲学共同决定的。随着企业文化中风险敏感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者会进一步掌握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他们的推进、提供报告、贯彻相应的方法、构建适当的体系,以实施既定的风险战略和政策,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
3.4设计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
设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为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指引也是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可统一制定各行业通用的行动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设计适合各公司实际情况的行动指南。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被评价单位可以聘请年报评价的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中介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协助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点进行必要的改进,保证财务报告的编报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借鉴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中的做法,在事务所内部组建由高级和资深的评价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专门从事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业务。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王东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9
[2]林光华内部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马丽萍,王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商业经济[J]
2006年5期:48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6.003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60-02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审计方法可以分为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导向审计。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将审计的重点放在了凭证以及账目的记录上,重点关注数据的可靠性。制度基础审计的重点则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通过对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查的结果,进一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审查范围、审查数量及审点,从而形成最终的审计结论。
审计方法的变化与审计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风险的研究日益深入,同时也对审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也从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为风险导向审计。
系统理论、重要性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将审计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方法融入到审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并对各种风险因素综合考虑之后,再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实质性测试的一种审计方法。一般认为,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分为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以及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两者在性质上、对风险的认识上以及技术方法的选取上均有所不同,本文中涉及的风险导向审计,指的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研究的技术方法。
二、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也相对完善,切实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审计的质量,有助于审计目标的顺利完成。
风险导向审计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一)对风险的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法就是风险评估,同时,风险评估也是风险导向审计区分于其他审计方法的最主要的标志。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加以评估。审计模型中通常涉及到多种审计风险及其对应关系,可以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其次,可以采用风险因素分析法,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对风险源进行调查――研究风险转化的条件――评估风险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综合评价风险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分析。再次,还可以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于风险进行评估。
在对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评估。审计人员应把经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结合起来考虑,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实质。
(二)分析性复核
分析性复核也是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分析性复核的核心是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对财务信息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分析性复核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工具。财务分析、绩效分析以及经营策略分析都已经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分析工具。以财务分析为例,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等。分析性复核可应用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过程中,有助于审计人员迅速准确地评价审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在分析性复核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首先,对于分析性复核的结果要客观的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往往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类风险有关。其次,分析性复核应与其他实质性测试程序结合起来使用,如果能够相互印证,得到的结果就更有说服力。第三,分析性复核最好不要单一地采用某一种分析工具,最好能将多种分析工具结合起来使用,同时应注意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三)实质性测试
风险导向审计重视风险评估,强调分析性复核的应用,但不意味着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进行实质性测试。风险导向审计仍然把实质性测试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实质性测试需要正确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并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三、积极创造条件,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
现阶段,风险导向审计及其主要的技术方法在我国内部审计中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有所欠缺,特别是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对具体的实践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本身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不很成熟,绝大部分单位在内部审计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并未被广泛采用。从内部审计自身而言,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有限,难以熟练应用各种技术方法,即使将这些技术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的实际工作中,效果也大打折扣;从外部环境而言,对于“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这一问题,我国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此加以规范和明确,在某种程度上使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无所适从。
1.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该首先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根本特征,也是审计得以存在的基础。内部审计存在于各个单位内部,与本单位的其他部门联系相对紧密,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将风险导向审计引入内部审计,将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的一个先决条件。
2.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该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这里谈到的胜任能力,不仅仅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还包括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掌握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熟练应用。此外,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对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并在交叉学科以及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必要时,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将风险导向审计的各类技术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去。
3. 在内部审计中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方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起到应有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本单位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作为单位自身,从领导层到各业务部门都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风险导向审计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能够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培训供给侧改革”概念及内涵
11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的方式推进结构调整,进一步整合供给资源,使供给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率地配置,从而提升需求方的需要,提升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
12培训供给侧改革
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针对培训供给方面的资源重新配置的一个过程,通过资源的更好整合,实现培训项目的整体效果的提升。按照培训的要素来说,就是通过培训方法、培训资源体系、培训制度体系、培训教学模式、培训考核体系等的改革来提升培训者的培训目标或提升培训价值。
2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综述
本次综述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检索主题为“供给侧改革”和“培训”,Cnki检索共计返回58条结果。从其年份来看,基本都是2016年发表的,说明目前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21按月份研究分布情况
供给侧改革从提出到方案制订,时间主要在2016年1月以后,因此,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也是按照这个时间段开展,从初期概念的研究,到成熟后的方法研究,呈现一个研究的基本线路。从分布图图1看,7月发表的研究论文最多,有17篇,4月、5月、8月、9月发表的研究论文次之,分别为:7篇、9篇、6篇、5篇。
22研究机构和作者情况分布
按照发文的机构和作者,对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数量见表,其分析情况见下表。
从机构及作者发文情况看,目前,培训供给侧改革刚开始研究,发文的研究机构、作者分布比较分散,没有一个机构或作者发文在5篇以上。结合研究层次看,目前,主要研究聚集在行业指导、政策研究方面,行业指导、政策研究方面的有32篇。占总发文量的5517%,基础研究有16篇,占2759%以上,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有9篇,占1552%.
23关键词检索
从研究论文的关键词方面,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次)、“职业教育”(3次)、“人力资源”(2次)、“经济新常态”(2次)、“劳动就业培训”(2次)、“要素供给”(2次)、“经济增长”(2次)、“工匠精神”(2次),为更直观地反映出研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采用了云图进行展示,关键词(按检索排序取前20)的频次云图图2。
3研究综述
第一,从培训角度展开提出“培训供给侧”的概念、使用范围、作用等展开研究,通过这些研究,阐述了培训对行业的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力Y源提升上的保障作用;对培训供给侧改革在一些领域的使用提出相应的见解研究;对培训供给侧改革的作用进行说明和总结,如邹智杰(2016)在“就”供给侧改革论教育培训行业升级”中提到供给侧改革如何促进培训行业升级换代;石克荣(2016)在《加大职业培训教育投入力度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中之处职业培训对供给侧改革提供人才保障;吕景泉、马雁等(2016)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首次提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文中提到当前职业教育如何在满足社会职业要求的情况下开展结构性改革;吴慕林(2016)在《驾培服务的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中提到服务行业在服务培训中如何进行服务培训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第二,从培训的制度上谈培训供给侧改革,主要从制度建设、培训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如胡艳霞(2016)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评估》中针对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层面开展的培训供给侧改革评估体系的研究;瞿晓理,刘轩(2016)在《地方政府开展流动劳动力教育培训的风险评估――基于劳动力供给侧结构〖LL〗优化的现实需求》主要从劳动力教育培训风险评估方面提出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风险评估的方法;苏彩玲,张普雷(2016)在《人民银行组织举办企业融资培训暨银企对接活动提升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金融支持方面培训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式的研究。
第三,培训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应用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相比较来说比较多,如职业培训、函授、人力资源培训、劳动力培训、职工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如赵瑞慈(2016)在《农函大培训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思考》提出农函大方面的培训改革;吕景泉(2016)在《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到子啊职业教育中开展教育培训的供给侧改革;张永飚在《深化技工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力开展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如皋市技工学校在职职工弹性学制学历班招生工作纪实》中谈到在职职工学历教育方面的培训改革;熊颖在《劳务承揽:助推企业转型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实践》提到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实践中的培训改革等。
第四,关于培训供给侧改革中培训技术的创新模式、效果评价、培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是结合以往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差、培训模式简单等问题展开的研究,是对于培训供给侧改革研究的深入。如王晓波《基于供给侧逻辑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运营》中谈到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就是对于目前教育技术及培训技术的深入广泛使用的研究;王帆、魏本亚(2016)在《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中从定制式区域教师培训方面,结合管理学中订单式管理的方法,阐述区域教师如何通过定制式培训获取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冯晓英(2016)在“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提出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的创新能力。
4培训供给侧研究总结
从综述的情况看,目前关于培训供给侧的研究内容上还处在研究初期,很多研究结果尚停留在概念、定义阶段,深入研究的成果较少,鉴于提出的时间较短,未来一段时间内,大量的成果将进一步展现,尤其是培训改革方法、模式、制度、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煤炭企业 运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CPA通过对被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运用到煤炭企业,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导向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账项导向审计是最初的审计方法关系,主要着眼于查错防弊。适用于审计早期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制度基础导向审计主要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首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而后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结果进一步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实施审计程序。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注重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就可能错误确定重点审计领域,不利于审计质量;也可能使审计风险失控。于是,风险导向审计在弥补日益扩大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社会因素中应运而生。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1.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中心实现了由内控测试到风险评估的转变,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高风险审计领域和重点审计项目、审计资源的分配、审计证据的性质和数量。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风险导向审计更加注重宏观因素分析,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等。 分析程序的大量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评估到最终审计结论的确定均可运用分析程序。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能有效的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收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分析程序可以用在研究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在研究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程序的大量运用能够更好地发现被审计单
位的重大错报,提高审计的效率。 扩大审计证据的内涵,注重外部证据。审计证据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包括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他信息包括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以及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这些都扩大了审计证据的内涵。审计人员需要从外部获取证据,来证明风险评估结果的恰当性。另外,审计人员期望管理层提供的证据来证明其舞弊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通过与企业的一般员工、供应商和销售商等方面的沟通所获得的外部证据,是获取相关线索的重要途径。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1.风险导向审计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需要。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而风险导向审计正是适应了公众对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以满足公众的要求。 风险导向审计符合现代审计目标多样化的要求。风险导向审计将被审计单位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各种因素,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经营目标、战略规划到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等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植入到本身的风险评价中去,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从而在审计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审计风险的评估上,并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 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原有的审计资源进行重新调配。通过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以做出相应的审计策略,将风险评估与审计程序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能据此将审计资源恰当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 审计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颁布,会计准则及指南的实行等,构建了中国执业审计准则体系。 审计人力资源的发展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人才保证。正规院校审计专业学历教育,在职审计人员的培训,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考试制度等。这些措施都为我国审计职业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三、风险导向审计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方法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广泛运用分析性程序检测被审计对象,其基本方法
包括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测试、控制测试、业务实质性测试、余额细节测试等。对于有证据表明风险较低的领域,应依赖内部控制或分析性复核;对被认为风险较高的领域,实施大量的实质性测试和余额细节测试,使审计手段与审计目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审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绩效性。对风险评估来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有效降低所在组织的风险,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
1.参与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首先确认企业目标或某项交易的目标,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最后通过后续审计,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这样审计建议可以直接针对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并将事后评价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中的必要环节。 促进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些目标也是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和标准。可见,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基础,也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入企业治理、风险管理的基础。 促进煤炭企业治理。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比较熟悉企业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部门了解具体情况,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查找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向管理层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治理。
(三)煤炭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运用
根据煤炭企业的战略目标,在煤炭营销领域开展重点审计。“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因此,各煤炭企业一定要加强价格研判和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通过不断的评审与信息反馈,对市场营销进行战略控制从而规避风险。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企业的经营环境,管理层的诚信度等方面综合地分析、评价,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始终贯穿于审计过程,将审计风险降到组织可接受的水平。
四、做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做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兼顾客观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随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展,审计人员关注的范围不断延伸,对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鼓励内审人员参加CIA等各种考试和培训,使其具有国际水准的执业水平。
参考文献:
郑小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2).
0、引言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文 /zuowen/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zuowen/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毕业论文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html/jianli/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sixianghuibao/
3.1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zuowen/
3.2 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sixianghuibao/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sixianghuibao/
3.3 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作文 /zuowen/
一、问题的提出
2007年受益于有利的宏观政策与需求旺盛的资本市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业绩实现了平均49.79%的超预期增长。但是,通过深入地分析国有股份制银行的会计报告,不难发现高增长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第一,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净利差。2007年央行6次调高利率使净利差不断扩大,净利息差在银行总体收入中贡献率在40%以上。虽然,近年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但整体水平较低:中国银行为15.1%,建设银行为14.27%,工商银行为13.5%;第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低甚至为负。据普益财富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公布报告显示:2008年3月共有115款银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到期,保本及非保本型产品分别为74款、41款。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原来宣传年收益能达到30%~40%,甚至更高,但是从2007年第4季度开始,股市风险暴露,这些理财产品收益开始下降,年收益达到10%的也不多见,相当一部分理财产品尤其是那些挂钩境外股市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第三,2007年“短存长贷”结构调整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年内到期存款平均占比提高到59.4%,同比上升了6.7%,而一年内到期贷款的平均占比下降到59.8%,同比下降了3.6%。第四,银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尽管2007年各行成本收入比重有所下降,但是银行成本绝对数的增长也值得关注:建设银行增长38.11%,工商银行增长35.9%,中国银行增长24.24%。这些问题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缺陷。
如何通过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促进银行在产品和制度创新、风险预警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进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法人治理结构僵化
目前,在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而代替国家行使投资者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的是2003年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国家独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该公司实施及执行国家有关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的政策安排,不从事任何其他商业性经营活动。从长远来看,汇金公司作为政府金融制度安排下的产物,能否有效解决一直困扰我国银行业的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问题还不得而知。毕竟,汇金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产生、政策的出台、投资及监管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的烙印。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使得银行在公司治理上只注重形式,缺乏深入改革的决心。表面上,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公司治理框架,但其内涵和经营机制与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责权利边界模糊。财政部和汇金公司的绝对控股,国家必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进行行政干预,削弱了内控制度;其二,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二)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
现代商业银行面临市场、信用、利率、操作、国家和流动性等多重风险。银行作为管理风险、规避和防范风险的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十分重要。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第一,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工具。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缺乏计量和监测体系;对信贷风险度的衡量很难量化;对“短存长贷”增加的流动性风险不能可靠地计量。第二,风险评估流于形式。对于推出的理财产品,部分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产品风险评估和客户风险偏好评估工作,或评估工作流于形式,与客户沟通不够,风险披露不全面。对于一些中间业务、信贷资产的风险评估,银行也只是走过场,没有充分利用银行间的共享资源,没有深入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第三,操作风险与日俱增。一方面,频繁发生的银行巨额资金诈骗案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多种操作系统和结算平台的共存也给商业银行增加了操作风险。大、小额支付系统,联行往来及资金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存在和更新对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银行企业文化不鲜明
长期的政府主导,以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无差别化,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具体有以下表现:一是部分银行的文化多是“拿来主义”。企业文化的形成应该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而我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文化建设还处于照搬国外银行和国内其他企业文化的阶段,不具有自身的特色;二是认为口号等同于文化,可操作性不强。这样的文化不能被银行的职员所认同,因此不会形成全行共同的理念和操守,不可能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团队精神,对银行的内部控制也缺乏促进作用。
三、增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深化产权改革。目前除了汇金公司,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其他内资股东主要是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中国华融、国家电网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国字号”的机构,它们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受到财政部和汇金公司的影响。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特别是增加非国有法人股东及其话语权,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客观性、效益性和安全性应该是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方向。其次,明确汇金公司的职能。汇金公司作为国家代表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实行市场化运作。汇金公司还应该着力于研究和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系统。最后,突出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地位。内部控制的级别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所以,内控委员会的设置应该隶属于董事会,平行于高级管理层。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中关键环节,其重心应该是综合经营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以及经营执行力管理。同时,推行外部审计部门再稽审制度。由总行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良好的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各级行处进行全面稽审。这种内、外部审计相互结合的方法将更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审计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中的控制作用。
(二)健全银行风险控制系统
针对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风险,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针对不同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对各类风险进行动态分析与管理。如对信贷风险可以结合贷款五级分类法建立贷款风险移动预警模型,充分考虑各类贷款的增减变动及类别内部变动情况,计算出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第二,风险评估制度化。风险评估应该成为银行制度化和经常性的工作,将事前风险评估和事中风险监控,定期风险评估和随机风险检测相结合,提高风险评估的效用。第三,更新风险管理内容。我国银行业尚处于成长阶段,新的金融业务、工具层出不穷,交易平台及结算体系也处于新旧更替当中,风险管理应密切联系实际,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风险及时更新,将银行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塑造银行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是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营造出尊重人、理解人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与银行发展高度统一。首先,打造银行“亮点”文化。文化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名牌效应,而名牌则是通过文化的培育、渗透和打造而成的,因此各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特色,加强战略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树立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形成“亮点”文化促进全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融合。然后,建立内控文化。内控文化更多的表现为银行内部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内控文化建设,将管理意识、制度意识和法律意识根植于全员的思想观念当中,实现时时关注、人人参与内部控制。最后,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培训是宣传和渗透企业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技能培训、法规培训、礼仪规范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使员工对制度的尊重和坚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文化软约束和制度硬约束相结合,有效地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促进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尹毅飞,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和内部控制概述
高校财务信息化主要是指高校的财务业务流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利用财务信息平台整合财务信息,为高校的运营觉得、战略决策和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系统。财务信息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者为了保护财务信息而组织的资产安全系统,只有通过内部控制系统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才能促进财务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基本部分构成。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为高校财务信息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成功的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资产安全完整的前提。并且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和信息整合,促进财务管理与高校管理的现代化。成功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高效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中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给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系统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血液。使得财务内部控制成为系统安全保障和稽核牵制相结合的控制体制。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系统控制和管理控制两大类:
1.系统控制:主要是指财务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处理以及运行维护的过程,同时还包括网络维护和系统检测的控制制度。通过系统控制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和内部控制相结合。
2.管理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学知识中的组织规划和资源整合等技术,制定财务业务流程、业务程序和岗位职责分工等一系列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高校财务信息化中实现合理内控的对策
1.在财务信息管理中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高校为了适应财务内控环境的改变,需要完善和制定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培养高校财务系统整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形势下,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风险评估体系将财务的流程控制、系统控制和管理控制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总,继而对统计和汇总的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再结合高校的财务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内控的风险评估,为高校内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反馈机制。
2.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全面控制
一个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需要及时对财务数据进行检查纠错和预防,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双重环境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财务信息的决策和信息资源整合过程提供了战略机会,也提供了预防和纠错的机会。随着计算机在财务工作中的广泛使用,财务管理部门对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和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依赖。但是计算机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计算机病毒会攻击篡改计算机内部的重要数据,所以要对计算机中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对,这就要求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系统的运行错误。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能控制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3.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在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的获取来自高校的内部财务数据和外部财务数据,同时在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财务工作人员有效的获取相关控制信息和要履行的责任。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随之也增加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有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财务系统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完整,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及时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一般来说新技术带给人们的方便快捷使得大部分人们没有完全意识到其自身存在的风险,所以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控制系统程序和高校的具体环境息息相关,当新的业务和信息流程提出后,控制目标应当保持不变,但为达到该目标的具体控制措施必须改变,以适应新的形势,不要让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程序限制财务管理更加有效的运行。
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内部控制框架得以完善和改进,同时财务信息系统也发生着新的变化。而高校财务管理系统作为支持高校发展的关键动力,也要随之改变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和内部控制理念,不断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效果。要知道高科技在给财务管理过程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财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系统在一个良好的平台上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维宁.高校财务信息化集中与内部控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模糊综合评价
风险规避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较严重的违约现象。对风险进行 科学 的评估是防范和降低风险的首要问题。本文试图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助学贷款风险的程度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和现实情况提出风险的规避对策。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较严重违约现象。针对助学贷款业务中出现的高违约率、高风险的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还贷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而防范和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首要问题是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目前,助学贷款风险评估还没有一种普适的模型和方法。国际上流行的信贷风险评估法,如sc要素法、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期权定价等都不能照抄照搬或简单移植到助学贷款风险评估中;我国高校管理部门的现行审核办法,只是根据学生申报表格判断学生信用状况的优劣,缺乏科学性,不能满足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实际要求。助学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多因素的模糊性问题。笔者认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解决此类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估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
助学贷款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本原理如图1
所示。首先对影响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的多种模糊因素进行综合归纳,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指标相关数据;指标量化;结合评估标准,专家赋权(聚类分析剔除异常值);将指标量化值与权重系数耦合,得出各评价对象总的指标得分值,据此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
2.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估某学生的风险程度,应根据学生个人信用状况、家庭价值状况、所在学校对贷款管理水平等影响违约的因素,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内涵为:
(1)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将影响劳动能力,从而影响收入和还款能力,具体分值由体检得到;
(2)收入/支出: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与平均支出之比;
(3)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总价值;
(4)负债情况:债务的总价值;
(5)学业成绩:学生贷前业绩的综合评定;
(6)专业前景:包括专业 发展 趋势、就业形势等的估计;
(7)道德品质:所在院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评定,包括重要的奖惩情况、不良记录等;
(8)未来收入:根据所学专业的就业经验,估计收人水平;
(9)健康状况(学生个人):具体分值由体检得出;
(10)学历情况:学生在校学历;
(11)违约率: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该校的贷款未偿还总额与应偿还总额之比,可以从银行的信贷系统上得到;
(12)审核制度:表示学校在助学贷款审核中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程序的科学性等方面的情况。
3.评价模型。
确定隶属度函数和各指标的权重,将量化隶属函数与指标权重相祸合,确立一个模糊综合评价集,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数学推导及 计算 参见 文献 [1。
4.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某普通高校2001年助学贷款的数据,随机抽取了30个样本,运用以上评价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开发出了评估系统,对助学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作列表对照(如表1)。对30个样本的实际调查结果为:有巧人已经开始按照还款计划偿还助学贷款(包括一名全额偿还);有10人表示会与银行一起共同制定还款计划;有2人表示无法偿还;剩余3人银行已经无法跟踪其实际状况,因此贷款很有可能无法偿还。
我们根据评估得分的高低将风险程度分为较高(高于或等于0.75分)、正常(0.75一0.60分)、关注(0.5一0.25分)和损失(低于0.25分)四个信用等级。从表1可以看出,得分高的信用好,风险小,偿债可能性大;得分低的信用状况差,风险大,偿债可能性小。本案例评估中出现了4个错判的个案(表1带关项),占总样本的13.3%,可能是专家经验赋值造成的。就总体而言,评估结果与实
际调查情况基本吻合。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助学贷款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是有效和可靠的。但本模型在运用中也存在如下问题:①模型的信用等级界限值的确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②模型中未考虑各指标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实际应用时应深人调研,确定各指标合理的取值范围,使模型结论更接近实际。
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规避对策
i.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依据“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及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如果银行作为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就可能出现银行惜贷的现象。例如山东省2001年计划财政贴息额为300万元,贷款额度达i亿元,但银行将为此承担14一20%的坏账,最后竟然无一发放出去。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应该以多元化的模式共同担负其公共事务的责任。因此,政府对国家财政、学生、银行和学校之间的利益和风险应不断调整,使得各受益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_l,都承担一定的风险,包括各受益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取风险准备金。
2.建设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制度作为一种交易规则,其最大的功能在于降低交易成本,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如果缺乏完备的信用 法律 制度,学生违约就会出现 经济 学意义上的外部性,即违约所导致的成本不由违约行为者承担,造成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惩戒力度,才能为助学贷款工作创造良好的执行环境,为助学贷款业务的正常开展以及风险分散机制的有效运作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同时,应加快全社会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包括:开辟多种征信渠道,开展征信活动;依靠第三方中介机构(个人信用评估公司)进行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建设;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与评估系统;争取及早立法,使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的工作有法可依。
3.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
还款计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还款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符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的多种较为灵活的还款计划。如:上学期间还息,毕业后按收人比例还款;贷款期限内本息等额归还;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还款汁划;允许提前还贷不收罚金等还款方式。
4.建立有效的追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