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4: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营养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性,并供给热能,缺乏时可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循环血容量减少、贫血、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创伤和骨折不易愈合、病后恢复迟缓,严重缺乏时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脂肪可供给热能,构成组织脂肪及储存脂肪,供给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脂肪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脂肪摄入过多可致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性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鱼类除外),植物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棕榈油、椰子油除外),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量增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少血小板的粘附性。所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S/P)以1∶1为宜,这样既照顾到必需脂肪酸的供应,又可预防一些与脂肪营养有关的疾病(如冠心病、肥胖症等)的发生。碳水化合物是热能的食物来源,有节省蛋白质的作用,可保证正常量的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以维持大脑活动、肝脏解毒和肌肉活动。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导致热能不足,生长发育迟缓,易于疲劳,摄入过多可致肥胖。膳食纤维为人体健康所必需,为人体内物质代谢所必需,不能由人体合成,只能由食物供给。钙、磷、镁、钾、钠等无机盐是组成机体的必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人体组织中含量少于体重的0.01%的铁、碘、铜、锌、锰、钛、钼、硒、铬、氟、镍等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酶、维生素、激素、核酸有密切关系。
有资料称,营养过剩和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各种致命和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是人自己吃出来的。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洋垃圾食品的入侵是导致文明病的发生的最大的原因。营养科学告诉我们:“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任何一种食物都可提供某些营养物质,关键在于调配多种具有不同特点的食物,组成合理的膳食。
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很大优点;以谷类为主,蔬菜相辅,低糖,高纤维。但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开始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当前心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的发生率高与这种膳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2)营养工作站设置。营养工作站包括营养评估、营养诊疗、营养病历、干预措施制定几个模块。通过该设置使营养科真正走进临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支持,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全面实现临床营养数字化、规范化管理。
(3)点餐工作站设置。系统中点餐工作站包括基础信息模块、配餐模块、点餐模块、收费模块、管理模块。基础信息模块包括患者基础信息录入,可实现单个及多个患者、病区同时录入功能;配餐模块可根据饮食医嘱,实现群体配餐与个性配餐相结合,经典食谱与定制食谱相结合的功能;点餐模块具有实时菜单、价格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患者可通过移动PDA或触摸屏一体机点餐;收费模块关联医院HIS系统自动扣费;管理模块具有自动汇总的报表统计、点餐采购、满意度调查等的成本收益等功能。
(4)管理工作站。可以实现对营养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并具有维护数据库、保存历史记录、信息检索及系统设置等功能。
2营养膳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营养膳食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为医院营养膳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五大优势:
(1)高度集成化:与传统工作方式相比,营养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诊疗、服务、报告等信息可同步集成、共享,同时所有的过程信息都可被记录、保存、对比和研究。
(2)优质服务化:主动服务与指令服务结合,改善营养服务质量。
(3)高效便捷化:无纸化、数字化营养信息管理,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4)模块化设计:可自主选择系统功能模块,同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接口。
(5)质量安全保障:营养管理系统的使用,在加强营养工作环节质量控制、保证营养工作体系的连续性、提高营养工作的安全型和有效性、提高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和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需要。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语言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这之前乔姆斯基(Chomskv)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把语言能力定义为“说话人一听话人对自己语言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赖以生成句子的语音、词汇,尤其是语法知识。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的概念过于理想化。排除了交际这一语言的根本社会属性,针对这一概念的不足。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强调语言的社会化特征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海姆斯的交际能力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式上的可能性(formallypossible),指的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或可接受性;第二,心理上的可行性(psychologicauyfeasible),即生成的语言是否能在心理上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或理解,不会给他们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语境上的得体性(contextuallyappropriate),即指在交际使用中的语言要符合语境的要求,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风格应与谈论的话题一致,符合听者或读者的特点,适合交际的场合;第四,交际中的实现性(actuallyperformed),指的是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有些生成的句子语法正确,也能被他人理解,但不一定地道。不符合语言习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对后来的语言教学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目标。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被卡内尔和斯维恩(CanaleandSwain)进一部充实和发展,他们提出了一个影响更大的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语音、词汇、造句等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soeiolinguisticcompetence)一根据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确定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能力,语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一组句成篇。把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和策略能力(slrategiccompetence)一交际时如何开始、继续、调整和切换话题,利用各种策略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这一模式在外语教学界影响更大。
但至今为止对交际能力做出最全面阐述的是语言测试学家巴奇曼(Bachmanl于1990年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概念。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和心理一生理机制(psyehophysicalmechanisms)。语言能力包含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语言组织能力指的是前面提到的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则包括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其中施为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四大功能有关:概念功能(表述经验),操纵功能(操纵周围世界),探究功能(扩展知识)和想象功能(以幽默与审美为目标)。社会语言能力又包括三个部分:方言和语域,文化参照和修辞格,语言的自然性。方言又分为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语域关系到人们使用语言时讨论的话题,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媒介(书面语或口语)。文化参照指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人物、事件、地点等。策略能力指的是运用语言知识、说话规则、交际策略传递和理解交际信息的能力。巴奇曼认为策略能力是影响一切交际语言运用的重要因素。心理一生理机制则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根据巴奇曼的观点,交际语言能力的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可理解如下: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通过策略能力在交际活动中的贯穿以及心理一生理机制的调节来达到交际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
可以看到在上述三个模式中。交际语言能力都涉及到了与心理思维与社会文化习惯相关的因素,如心理上的可行性,交际中的实现性,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文化参照,心理一生理机制等。可见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倚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结合文化的导入。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掌握好一门外语并不意味着就能和该语言的使用者畅通无阻地交流,还必须掌握影响该语言运用的相关语言策略、语言行为模式、民族心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分学生无法胜任交际任务,因为他们的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差距。
文化通常被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社会制度、行为模式、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心理、审美标准、思维模式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等。狭义的文化又可称为普通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节日庆典、婚丧等。不论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影响语言的运用。
广大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在日常交际语言上,如问候、致谢、恭维赞扬、邀请等场景,在称谓上以及隐私观念上体现了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不掌握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给双方带来不快,影响交际的进行。
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和思维模式造成了社会文化的差异,而这些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中国学生在讨论个人事情或观点时总是习惯用“we”,而母语为英语的人则会用“I”。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追求,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的是个体主义。而中国文化轻个体人格,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突出社会的人格,倡导的是集体主义。蔡君梅(2005)在研究中发现,中美大学生在自我介绍时,中国学生热衷对过去居住环境的描写,而美国学生偏爱对理想的探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视时间如圆环旋转。冬去春来,周而复始,人们在环性时间观念影响下。生活在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常常向后看,立足于过去,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的参考和准绳;而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去而不复,把时间看成是伸向未来的道路,因而着眼于未来。
现实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语言教学上,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培养为重点。在语言教学中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导入。但不够系统、全面,有待加强。以下对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稍作探讨。
二、文化导入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社会文化背景的导入。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知识结构当然包括文化知识,这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基础。文化的习得首先要依据于语言的输入。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制度、民族心理、文化习俗、价值观、审美标准等最丰富生动的语料。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来补充文化营养,也可在课内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性片断。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问题,了解生活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且语言通常精辟现代。影视作品也是吸收文化营养的另一重要途径,往往更加直观生动。
语言使用规则的导人。这涉及到狭义的文化所提及的礼仪、禁忌、风俗习惯等,即在一定的场合如婚丧、庆典、节日、致谢、恭维赞扬时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该怎样说。在低年级的日常口语训练时,可加强他们这些方面相关的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文化习惯。
重视词汇和短语文化意义的导入。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如“weddinds”在中西方文化中就包含不同的程序不同的内容,意境也不完全一样。在词汇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基本意义外,还须解释其文化意义和文化差别。使学生在交际中正确领悟对方的含义。此外。英语成语常有特别的典故和文化来源,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如“Greekgift”,看到gift这个词,感觉应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这个成语却有截然相反的含义。它来源于古罗马史诗《埃涅伊德》,故事中希腊人一直无法攻下特洛伊城(Troy),后来想出一个木马屠城计:假装撤兵回希腊,但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作为礼物,宣称要送给特洛伊城求和。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地将藏有希腊精兵的木马拖进城内,使希腊大军一举攻陷特洛伊城。因此“Greekgift”后来就表示危险或害人的礼物。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人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对比。对于选择好的要导人的文化项目,先看看母文化当中有无对应项,有的话就可对比分析。指出两者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促进文化理解。这同时要求对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但现在不少学生对本国文化也不甚了解。比如有学生不了解“喜蛛”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对比也能促进学生对母文化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对这种文化对比的兴趣,达到了解目的文化的目标。
如选择导入的文化项目在母文化中没有对应项,就可用描写的方法来解释阐明,当然我们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加强信息输入的刺激度,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掌握这一文化项目。
(三)文化导入的途径
依据现有教材。文化导入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应同步进行。文化导入不应当脱离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而设计的教材。在教学中应依靠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用对比或描写的方法适当导入。现在的英语教材覆盖了较广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教师应先理解掌握好,设计好最佳的导人方式,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还可寻找或自编一些既覆盖了较合理安排的语言知识的地道的语料,又包含了干扰跨文化交际频率较高的文化项目的教材,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提升。
设计课堂交际活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日常交往中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场景,如birthdayparty.visitingfriend等,安排学生做roleplay.通过模拟情景以及实际的操作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形象地体会、理解并运用学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际的规则,磨练他们的交际策略。同时还可安排其他学生做groupdiscussion.对情景模拟中的学生违反了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规则之处指出并改正,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公布,标志着社会保险的发展进入到社会性、统一性、法制性阶段。社保的立法明确了社保工作的重要性,从企业角度而言,不论是职工的生老病死,抑或是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社会保险的作用不容小觑。笔者作为企业社保工作者试图从养老保险方面探讨一下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养老保险来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以河北省为例,企业的人工成本中除职工的薪酬外,企业还需根据薪酬计提以下几项社会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纳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为8%;失业保险企业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2%,个人为1%;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缴纳职工工资待遇总额的6.5%,个人为2%;工伤保险企业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2%(三类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企业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1%,以上几险共需计提职工工资总额的31.5%。不难看出,在这几项保险中,不论是企业缴纳部分,还是个人缴纳部分,养老保险都占据了较大比例。以下笔者从企业和个人两方面来阐述养老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1从个人角度
笔者作为企业社保工作人员,经常会接待一些上访群众,有的反映自己养老保险为什么扣的多,有的反映自己与其他职工同时参加工作,同一工种,为什么退休费不同。所以,不难看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仅是即期收入随着工资总额的增加而减少,而且职工退休以后养老金都会受到影响。
按照河北省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规定,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由以下二部分构成:
(1)基础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存储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1996年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以后退休的企业职工,在上述两部分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
(3)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
(4)调节金。调节金基数为130元,计发比例为2006年90%,以后每年递减10%,直至2014年取消。
以上四个部分,调节金是下降趋势,而个人帐户养老金是工资总额的8%,每个职工相差不会特别悬殊;在个人养老金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就是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性养老金,而在这两部分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X1÷C1+X2÷C2……Xn÷Cn+N1)÷N
其中X为本人1993年至退休前一年历年个人缴费工资,C为1993年至职工退休前一年河北省历年企业平均工资,N为从参加工作至退休的全部年限,其中,从参加工作至1992年本人工资与社平工资的系数为1,N1为从参加工作至1992年的系数之和。
通过以上公式不难看出,职工工作期间的工资总额不仅影响当期收入,而且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通过指数的计算直接影响其退休费的高低。即使是同一时间参加工作,同一工种人员,因为某一年或几年工资总额的出入,都会使养老金的计算出现不同。
2从企业角度
根据河北省政策规定,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为每月在册职工的工资总额,对于个人工资总额低于河北省企业平均工资60%的部分按社平工资的60%征收,对于超过河北省企业平均工资三倍的部分,个人不再缴纳养老保险,而企业则仍需计提20%的企业部分。就现实而言,特别是大型企业,病假、事假等其他一些当月未全月出勤人员,其工资总额势必要低于社平的60%,这样企业除正常按工资总额缴纳当月的养老保险以外,还要按政策规定对低于社平60%的这部分人员负担低于部分的28%(个人按实际工资扣缴养老保险,因此低于社平60%的个人8%部分仍需企业负担),无形之中费用又加大了。
为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既不违背国家政策,又能降到最低,笔者认为,可以从超出社平三倍的工资总额方面达到目的。
(1)企业每月申报工资总额对于低于社平工资60%的部分按60%申报,对于超出社平三倍的部分按社平三倍申报,年末根据总额再行调整。这样每月就可以将超出三倍的工资数额补齐到低于社平60%人员的工资总额上,年末将补到60%的部分从超出三倍的总额中扣除。通过这样申报,既维护了职工个人的利益,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而且也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定。
(2)灵活使用超出社平三倍的工资总额,作为激励人才的有效手段。
二、“专业技能测试”解决了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且不同学校会根据本校的相关专业的优势定位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大都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课堂上都是纯粹的理论讲授,缺乏较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也比较枯燥,学生的接受效果也不理想。“专业技能测试”会把生疏的理论在具体环境让学生去体验。这又不同于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它通过师生在具体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在进一步强化了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一定具体的专业技能,能够实现所学即所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专业技能测试”满足了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需求
本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多次专业和课程实习。以往实习单位在接收实习学生时多有为难情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根本无法很快适应实习单位的工作需要,反而给实习单位带来一定的麻烦。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环节,该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在设计具体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时,相关专业课教师会到实习单位了解具体实习需要,并把这些要求内化于本学期的“专业技能测试”项目中,做到有的放矢,满足了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需求,实现了“多赢”目标。
四、“专业技能测试”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来就一个新兴专业,其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相对其他专业较低。据资料显示,在每年的高考填报志愿时,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不多;而很多高校也往往通过学生服从志愿或调剂志愿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生。主要是因为考生对专业不了解,即便已经在该专业学习的学生也仍然如此。我校在全学程中的六个学期都设计了不同的“专业技能测试”内容,使学生对专业认识逐渐明晰,进而对所学专业产生了较好的专业认同感。同时,通过学生、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的“辐射效应”,目前我校该专业招生和就业形势整体趋好。
当静脉畸形位于老年人面侧腮腺周围时,局部进行冷冻与平阳霉素注射能否引起面神经的传导功能改变从而导致面瘫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电镜和神经肌电图仪观察喷射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作用于兔面神经颊支后所导致的面神经结构和功能改变,探讨将喷射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老年人面颊腮腺区静脉畸形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选用1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每只1.5~2.5kg。由湖北省医学实验中心提供。从湖北省医学科学院购买全营养颗粒饲料进行饲养。
1.2实验方法肌肉注射速眠新0.2~0.4ml(0.2ml/kg)麻醉后施术,以侧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术野脱毛,碘酒、酒精消毒,铺巾。取耳前颌下切口,从腮腺嚼肌筋膜的浅面将皮瓣往前翻起,显露面神经颊支。用微量注射器向面神经颊支外膜下注入200μl(浓度2mg/ml)药液,注射点旁用丝线标记;在保护好周围组织后直视下液氮喷射冷冻15~20s。处置完毕后关闭伤口。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术后动物分笼饲养,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3d。
1.3标本制作及观察进行石蜡标本制作和常规HE染色;采用Bielschowsky改良法。
1.3.1透射电镜观察分别于处置后1、3、7、14、28、56d切取处置段1mm3的兔面神经颊支标本置于4℃、2.5%戊二醛中固定24h,经缓冲液冲洗后用1%四氧化锇固定1~2h,梯度脱水,渗透,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
1.3.2神经的电生理学检查术后1、3、7、14、28、56d分别进行面神经的电生理学检测,具体方法如下:在室温25℃,恒温台维持动物肛温38℃~39℃条件下,采用日本KOHDEN公司MEM3202型肌电图仪,全麻下记录各处置组处置前,处置后1、3、7、14、28、56d兔面神经颊支诱发电位。刺激电极置于颊支近中端,记录电极插入口角处之口轮匝肌,经XY记录仪记录图形,得到潜伏期及动作电位波幅并计算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刺激电极至记录电极之距离/潜伏期)。参数设置:刺激信号为波宽0.1ms单向方波电脉冲,刺激强度5mA,刺激频率1次/s,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均为双极氯化银针电极,极间距2mm。
1.4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肉眼观察所有白兔伤口愈合良好,胡须两侧对称。切取标本时沿原切口切开,各处置组颊部皮肤、皮下及浅筋膜界限不清,相互黏连,面神经颊支失去原有的光泽,周围包绕纤维结缔组织。
2.2组织学观察
2.2.1家兔正常面神经神经外膜连续圆滑,神经束完整,束膜连续圆滑,束内神经原纤维与束膜贴合紧密。纵断面见束内神经原纤维平行排列且排列紧密,密度均匀,边缘规整,神经束膜薄而致密;横断面可见神经原纤维呈圆形或椭圆形,结缔组织较少,髓鞘密度均匀(图1A)。
2.2.2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处理后第1天,神经结构基本正常,部分髓鞘出现脱髓鞘样变(图1B);第3、7、14天,可见神经束内轴突发生空泡样变,神经纤维溃变明显(图1C);第28天可见变性的神经与正常神经结构共存(图1D);第56天神经结构基本正常。
2.3透射电镜观察
2.3.1家兔正常面神经神经纤维的髓鞘呈板层状排列,包裹中央的轴索,轴索内微丝排列规则均匀。雪旺氏细胞胞体多呈椭圆形,核膜完整,细胞质内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小泡等(图2A)。
2.3.2喷射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处理后第1天可见神经大体正常,部分髓鞘出现脱髓鞘样变(图2B);第3、7、14天,髓鞘排列严重紊乱,空泡样改变明显(图2C);第28天,可见神经破坏新生共存,以破坏为主:变性的神经纤维之间可见许多再生轴索,雪旺氏细胞增生(图2D);56d时雪旺氏细胞及神经结构均正常(图2E)。图1家兔面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HE,×40)
图2家兔面神经透射电镜结果(×5000)2.4神经电生理学测量所有白兔均可记录到神经电生理信号,在电刺激下白兔的口轮匝肌均有收缩。术后1、3d组与正常侧比较,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较长、动作电位波幅较低、神经肌肉传导速度较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d组与正常侧比较,神经肌肉传导速度更慢,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56d,神经肌肉传导速度稍慢但接近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面神经颊支神经肌肉传导速度
3讨论
Seddon〔1〕根据病程及感觉恢复状况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类:神经失用、轴突断伤和神经断伤。神经失用的特点是传导障碍,没有轴突变性,传导功能可迅速完全恢复;轴突断伤的特点是轴突损伤后继发变性和再生,牵拉和压迫是这种损伤的常见原因,可引起神经束内水肿或脱髓鞘;神经断伤的特点是神经干的结缔组织成分严重断裂,传导功能恢复障碍〔2〕。Ding等〔3〕对神经冷冻后的损伤进行了描述,认为神经冷冻后的主要组织学变化是轴突和髓鞘的变性坏死。Brian等〔4〕对16例下颌磨牙后区角化囊肿先行刮治术后辅以液氮喷射冷冻治疗,术后经过平均为2年6个月的随访观察下齿槽神经的感觉功能后发现:冷冻后2例完全麻木,14例有局部麻木感;自觉麻木感开始恢复的平均时间为91d,16例患者均自觉神经感觉逐渐恢复,9例患者感觉已完全恢复正常。本研究在冷冻后早期观察到的变化为轴突变性、髓鞘肿胀和髓鞘层构混乱。由于采取的是15~20s的浅冷冻,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坏死。冷冻后14d,可见神经破坏新生共存,以破坏为主;28d以神经再生为主;56d时已基本恢复正常。
神经损伤后损伤区、损伤区近远中以及中枢系统出现反应,神经纤维的再生是依靠近端轴突通过雪旺氏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膜管向远端生长,损伤段内及远端轴突溃变吸收,近端轴突通过损伤段长入,溃变产物通过血循环排出。神经损伤后的变性并非一种消极的退行性变,而是神经再生中所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神经损伤后雪旺氏细胞表现最为活跃,一方面它可以表现出吞噬细胞的清创功能,另一方面它组成的小管可以引导轴突长入远侧端的神经干。在神经修复过程中轴突再生的速度不一致,最初较慢,直至新生轴突越过损伤区,此时轴突的推进速度可达1~3mm/d,当轴突与感受器形成新的连接时又出现再生速度减慢〔5〕。
神经冷冻损伤后再生轴突能否通过损伤区受很多因素影响,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一直存在争论。很多事实证明,神经损伤后再生需要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周围神经微环境成分主要包括雪旺氏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弥散物质。这些成分是周围神经能够再生的重要基础,这一点已经得到实验证明〔6〕。其中周围神经微环境中弥散物质的性质受到较大关注,被认为可能对神经再生有较大影响〔6〕。Williams等〔7〕经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将周围神经微环境中初步已知对神经再生起作用的物质大致分为三类:一类物质主要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再生功能称为神经细胞营养因子(NTFs);一类能够促进和引导轴索生长,称为促神经轴索生长因子(NPFs);另一类则是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构成引导神经组织内细胞成份(如雪旺氏细胞)移行的支架。NTFs和NPFs由损伤神经断端分泌,经再生管道到达损伤神经近侧端,被近侧端吸收通过轴浆逆行运输到细胞体,发挥其促进神经生长维持神经细胞存活作用。基质包括基膜、纤维蛋白结合素、胶原等,是构成细胞贴附的支架。当神经损伤后如再生管道存在,首先在管道内出现的是一些基质前体,通过管内液体的介导,在管内弥散扩布。在一定的激活因子作用下被激活,聚合成与神经纵轴一致的基质桥,连接神经远近断端。而后来自断端的细胞成分,如雪旺氏细胞、束膜样细胞和内膜细胞等贴附基质桥长出,并发生远近断端的汇合,从而促使轴索再生。本研究发现在神经受损后14d雪旺氏细胞增生活跃,变性的神经纤维之间可见许多再生轴索,到56d时神经结构和传导功能已恢复正常.说明喷射冷冻及平阳霉素注射所导致面神经出现的变性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均为可逆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SeddonHJ.Threetypesofnerveinjury〔J〕.Brain,1943;66:23740.
2蔡志刚,俞光岩,马大权,等.家兔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2369.
3DingHC,WangRD,MaoTQ,etal.Biologiceffectsoffreezingontissuesofthemaxillofacialregion〔J〕.JOralMaxillofacSurg,1985;43:77881.
4BrianL,ScbmidT,PogrelMA.Neurosensorychangesafterliquidnitrogencryotherapy〔J〕.JOralMaxillofacSurg,2004;62:118387.
由于视觉艺术的相通性,不同艺术形式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承传性,并积淀到我们的视觉语言中。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与影像艺术都是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形象,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影像精神具体体现的机械复制技术,正如本雅明所言——“与绘画作一下比较仍然是有意义的”。⑨我们尝试在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挖掘一些本源性的元素,试图从中寻找影响国人影像素养的一些原因。
二、对东西方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通过光电转化或光影转化,影像符号被看做真实物象的摹写,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和现实的渐进线。从再现特征来看,影像更接近西方视觉艺术的写实传统。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开始,西方的雕塑、古典绘画在透视、明暗、色彩等方面始终追求对真实的摹写。从13世纪到巴罗克时期,写实绘画追求形似。安·马尔罗认为,“巴罗克艺术拼命追求的,不是改变画面本身,而是一种连环画。一门艺术如此迷恋于剧场性效果并求助于表情动作和情绪,它最后以电影为归宿是毫不足怪的”。⑩到文艺复兴初期西方美术家写实之风渐盛,达·芬奇甚至“拜镜子为师”,并在其《画论》中声称:“最可夸奖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到十七八世纪,荷、意画家设计“暗箱”作为绘画辅助工具,到19世纪后半期,写实绘画更是发展壮大形成体系。因此有学者言:“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期以来趋于写实而接近摄影术,实在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历史潮流。”(11)西方古典绘画所积淀的深厚的写实精神和精湛的写实技巧为旨在“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艺术做了精神和物质上的铺垫。
在中国,《墨经》上虽然有光学八条,汉武帝时有灯影戏的传说,〔宋〕沈括《梦溪笔谈》、〔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解析过光学折射现象,但是上述观念像中国其他萌芽状态的科技思想一样,最终没能促成现代影像技术的诞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两千多年来传统中国绘画中所折射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与直接催生了“完美复制现实”影像技术的欧洲视觉艺术思想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在一些基本特点上,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影像认知上的差异,与传统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差异存在某种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中国文化史中,“言”—“象”—“意”三者之关系和地位似乎经历了一个戏剧性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对“象”作出了初步规定,“象”为“道”所包含。《易传·系辞传》上有言,“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不仅突出了“象”这个范畴,而且将之置于语言之上,强调了形象在概念表述上对语言的优越性。但是,在之后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中,言与象的工具地位却发生颠倒。刘师培指出,“秦汉以降,士有学而工无学,卿大夫高谈性命,视工艺为无足轻重”,(12)在以训练科场技巧为目的的公私教育机构中,绘画一科根本没有插足之隙,官僚士绅阶层绘画趣味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往往被视为超乎世俗功利的自我精神满足。在儒家实用理性思想的擢拔下,语言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地位逐步提高,文字成为求取功名的唯一工具,以至“立象”的活动“在文字占据主流优势之后(约在汉魏以后),颇受批评,逐渐被挤压成了旁支,成为较次要的表意方式,甚至还被贬抑”。(13)而绘画艺术只有在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中才能找到其存在空间。
从画论上看,南朝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居六法首位,而“应物象形”处于较次要位置。到了北宋苏轼已是“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了。(14)克莉丝特娃(JuliaKristeva)认为西方文化在13世纪到15世纪之间发生了从象征到符号的转化过程,她认为这是人们抵制抽象的概念,而以可视化的形象符号代替的演变过程。(15)而就在这个时候,东方中国的绘画却正在由写实的“象物之作”向写意的“空摹之格”转变。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三大传统形式:文人画、工匠画、宫廷画当中,“文人写意画广泛流行并最终蔚为画学‘正宗’”。(16)在传统绘画中对写意的独尊掩盖并导致了写实造型能力的弱势,在色彩、明暗、透视等方面技法单一、观念保守已成为后期主流绘画的一个不争事实。
绘画艺术与影像艺术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来看,电影和电视是一种视听传播媒介,影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系统。光、声、时空、运动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几大基本元素。但是,“始终贴切的活语言仍然把电影叫做‘活动图画’,或者简称为‘图画’”。(17)影像元素与绘画元素仍然具有某种精神一致性。从一些基本元素的具体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艺术对影像文化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空间意识
西方人惯于在平面上创造三维空间。西方许多绘画原理如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投影法等,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产物。创造纵深空间,还世界以立体的原貌,一直是摄影(像)师们的共同追求。相比之下,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而是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18)在传统绘画的创作中,中国画家利用与焦点透视相异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达到创作的自由,使得在有限空间营造万里之势成为可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从在平面上塑造虚幻的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说,散点透视比较焦点透视要弱。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如镜中影、水中月,其幻愈真,则其真愈幻”。(19)这种由真入幻的路径,正是电影这种造梦机器的基本特征。
西方电影心理学者认为,“中国和波斯的画家们不知道或瞧不起深度、纵深、布光和表现。欧洲已在绘画的功能观念上与其他地方殊异。而在巴罗克时期结束之后,西方艺术和所有其他艺术(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之间便存在这个根本性的分离:前者致力于探求一个立体的世界”。(20)当西方绘画与摄影这两种视觉艺术形式进入中国的时候,东西方视觉观念的冲突就变得格外鲜明。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
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料与笔,与中华绝异。布景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这种“令人几欲走进”的高度写实的再造立体空间效果,的确让中国的画师大感殊异。东西方两种艺术观念的碰撞,反映出长期艺术心理积淀下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两种成像方式的差异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批评透视画法,“似此如何成画”)。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不仅是两种不同的造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空间观。但是纵深构图所带来的空间感与影像世界更接近,同时景深镜头使单个镜头的信息量更大,含义也更丰富。相形之下,国内不少影视作品在镜头的空间意识和构图表现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单一、平面化等不足,不能不说与中国绘画几千年来追求平面效果所形成的单一的空间意识与技能有着渊源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指出,“中国和欧洲绘画在空间观点上有这样大的不同,值得我们的注意”。(21)在此我们和宗白华先生一样无意对这两种伟大艺术传统的空间意识比长较短。但不可否认,欧洲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与影像艺术的空间观念之间能够轻易地转化,而对于散点空间艺术观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这种转化相对要困难得多,这种能力直接影响了影像画面的构图和镜头内的场面调度能力。
(2)光影造型
在摄影造型规律和表现方法中,光影成为最重要的成像因素。我们从西方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创作者对光影这一艺术语言运用的娴熟与精彩,而这种娴熟与西方绘画之间也具有相当明显的传承关系(美国导演西席·地密尔就坦言曾师法伦勃朗绘画的用光方式,创造了其影视风格(22))。
西方绘画一直强调光影、明暗的重要性。黑格尔说:“如果要问绘画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种物理的因素,回答就是光。”(23)光不仅仅是一种照明的技术指标,更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体现艺术风格的视觉语言成分。光线丰富的艺术表现潜力,成为影像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通过对不同性质、强度和方向的光线的光效处理,体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荷兰画家伦勃朗因此被称作“光的诗人”。法国雕刻家罗丹的韵律也被称为“光的韵律”)。
传统西画中至关重要的光影变化不是中国传统绘画青睐的对象。“中国画是线的韵律,光不要了,影也不要了”。(24)笔墨成为中国画之灵魂。古人云:“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25)“笔墨之妙”造就了传统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中国传统绘画这种追求笔墨韵味,平面、无光影变化的审美风格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当摄影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国早期摄影师很不适应,在摄影用光上,一般中国照相师只用平光照明,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另外,中国早期摄影师在日光拍摄中,为了避免过高的反差,多应用散射光,拍出的照片,类似国画的效果。1906年摄影家施德之提出:“顾士人论像,贵白而不贵黑。不知白为光,黑为阴。非阴不起白,非黑不浮。骨骼高耸,精神外露,必藉黑以施其巧,倘白太多,则像与纸平,焉能浮凸。”(26)这种见解,指出了国人光感的缺乏和光影造型能力的缺失,以及中国绘画论和摄影造型规律的某些带根本性的区别。电影是光影的艺术,如何在胶片上创造出中国意境的画面,对我们来说尚是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3)色彩表现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造型因素,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到印象主义的表现,西方人以科学的精神将色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可以说西方对于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在绘画领域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白华先生认为,“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晴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为‘色彩的诗’”。(27)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不仅仅是如布列松所言的使影像有力、令实在更真的手段。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上升到哲理思考的层面,色彩不仅是现实层面,更是精神层面的象征。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指出,“所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试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28)“色彩的价值”即是色彩的表现性。但是在深受老庄哲学影响的中国传统绘画观念里,五色令人目盲,更习惯从黑白浓淡中寻找心与物的体验。“中国绘画的主流是文人水墨画,理论上对绘画色彩的研究也基本以‘黑色’为主”(29)。如果说南朝时宗炳《画山水序》中尚注意色彩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作用和它与自然物象的关系,认为“画家布色,构兹云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到了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则变为弃色求墨,支持运墨重于用色的水墨一体,称赞“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翠”。这种墨可胜色的实践与理论,最终演化为中国绘画“意足不求颜色似”的审美追求与批评标准。即便是青绿山水与工笔花鸟,仍然是在有限简约的色彩中表现大千万象。所以有批评者认为,“魏晋以降关于色彩的讨论,实际上是一个淡化色彩意义的过程”。(30)
现代影视中的色彩作为一种语言已经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康定斯基认为,“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31)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欧美许多著名导演的色彩运用能力往往从绘画中师法。电影艺术家列·柯斯玛托夫就谈到,“在研究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彩色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对明暗与彩色现象的规律的理解,以及他们对彩色协调和彩色对比的美感性能的掌握,学习他们运用彩色的感染作用的本领。”(32)与西方绘画色彩相比较,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形式上的单一,在观念上对色彩的摒弃也多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内传统电影工作者对影像色彩的感觉力与表现力。翻开中国绘画史,色彩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色彩的系统研究几为空白,这不仅是绘画艺术的缺失,也多少成为日后影视艺术发展的隐患。
(4)影像叙事
绘画的叙事性包含了写实技巧与时空安排等方面的元素,这与影像叙事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虽然罗兰·巴特认为所有的图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叙述,但是这种“叙述”,在中国主要是情与意,西方则主要是讲故事。西方绘画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亚里士多德在《论诗》中就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绘画也是这样”。(33)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多讲述圣经故事,中世纪晚期的乔托更被称为“伟大的讲故事者”(storyteller),因为他是用图画在讲故事。在中国画史上,也曾产生过具有较强叙事性的优秀画作,《山海经》古图及同时代出土文物上的图画,开启了我国古代以图叙事的文化传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家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场景的安排上都表现出高超的叙事能力,然而这道关注世俗人生的现实主义光芒在中国绘画的天空一闪即逝。南北朝王微在《叙画》中指出,绘画“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埠,划侵流”,对绘画叙事性予以了否定。在宋以后的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成为绘画主流,画家普遍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抒情写意的工具,主要绘画对象由人物变为山水。综观中国传统绘画史,叙事性确实不是中国画家重视的对象,对此,宋人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图谱略·索象》专论“图”、“书”携手的重要性,并对当时“离图即书、尚辞务说”的“后之学者”及“见书不见图”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批评:
“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
古之学者早已形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传统,为何到了宋代即有“见书不见图”之弊呢?究其原因,如果追本溯源,可上至东汉,“刘氏之学,意在章句”。刘向、刘歆编《七略》创立体例时收书不收图。“父子纷争于章句之末,以计较毫厘得失,而失其学术之大体”。图谱传世的可能性,远不及文字书籍。
19世纪末,《申报》的创办者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面对当时的中国出版现状,惊讶于中国报纸盛行而画报独缺,美查深入研究,希望找到中国人过于迷信文字魅力的根源,并对此现象作了如下解读:中国人相对重视文字而忽略图像,此前中国人之使用图像,只是补充说明,而并非独立叙事。“要之,西画以能肖为上,中画以能工为贵。肖者真,工者不必真也。既不皆真,则记其事又胡取其有形乎哉?”讲求笔墨情趣,排斥“能肖”,不求逼真,“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画”,而非以图像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所以“中国人‘以图叙事’的传统始终没有真正确立。即便让人赞叹不已的绣像小说戏曲,其中的图像仍然是文字的附庸,而不曾独立承担书写历史或讲述故事的责任”。(34)
影像艺术与绘画都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影像生产受到绘画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电影美学家B.日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书籍插图跟戏剧一起看做电影形象的先驱,书籍插图的蓬勃兴起正是银幕艺术诞生前夜的特点。插图书籍既面向读者又面向观众,它已处于通向综合形象的门槛。对插图版画发展途径的各种研究著作中都强调指出,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版画不仅涉及空间,而且涉及时间,因而直接逼近了电影艺术。”(35)影像与绘画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在时间上有时序性,文化特征上更具有承传性,基本元素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从以上基本构成元素与基本特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像生产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似乎更具有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上,不少人认为“俄罗斯的《稻草人》、《飞翔》、《电话》等几部影片,基本功非常好,这种基本功来自这个国家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更多地来自‘传统’、‘古典’”(36))。
三、影像素养——从何处入手?
从上述中西绘画艺术基本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传统绘画观念与影像本体特征的先天错位,再加上经济和技术因素导致的后天的雪上加霜,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影响了国人的影像观念乃至影像文化的发展,普通民众的影像思维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以致在2001年首届民间独立影像展上,当拿起摄像机的影视爱好者的作品首次向社会全面展示时,“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镜头语言的麻木和无知”,“影像叙事技巧粗糙和稚嫩”,“没有想象力”。(37)笔者在十余年的电视实践中,在自身转型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影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更是深感传统视觉观念的顽固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不易,这也成为诱发本文思考和写作的一个直接缘由。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呢?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范式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从文字思维向影像思维的转换。
影像思维,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发现力和表现力,对影像符号的想象、联想、综合、重构、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以及蒙太奇、节奏等美学创造。其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前面提及的空间意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以及影像叙事能力。影像思维是视觉素养的核心。教育家J.戴伯斯(Debes)把视觉素养从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38)作为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的一部分,影像素养(imageliteracy)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像语言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对影像符号的高水平、有效使用能力及影像思维的能力。目前影像素养日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在中学广泛开设了“荧屏教育”(ScreenEducation)课程,美国也掀起了“视觉素养运动”(VisualLiteracyMovement),对影像媒介的认识、了解、熟练乃至批判意识的培养则是视觉素养的基本内容。在以影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当形象符号的接受理解、书写和表达正日益成为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与生活方式的时候,国人影像思维能力的挖掘、训练与提高就显得日益迫切。
在视觉素养尤其是影像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照单全收肯定是不可取的。要使我们的影像素养教育卓有成效,首要工作是找准问题,认真对民族影像优缺点做一些全面的清理,尤其是一些基因性的问题,更要有清醒的认知,进而才可望对症下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影像教育体系,并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地基。但是,仅仅停留在对中西绘画优秀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仍然是不够的。影像思维不同于文学、戏剧、音乐之处,就在于其视觉的真实性、图像的运动性、视觉形象的丰富性,在于通过或简或繁的图像,或虚或实的形象,或紧或慢的节奏,或明或暗的光影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与意绪,而这一切能力均需要在影像生产活动中去锻炼、培养、积累、提高。导演谢飞说,“有很多电影大师总结经验,最好学习拍电影、电视的方法,一是看电影、电视,二是拍电影、电视,一是看别人好坏,二是自己体验”。(39)因此在影像思维的训练中,以影像生产工具为依托的实践活动至为关键。阿恩海姆认为,“媒介本身实际上也是灵感的一种丰富源泉,它经常提供许多形式因素,这种形式因素到头来都会成为表现经验的极有用的东西。”(40)媒介不仅是信息,没有媒介,就没有思维。正如毛笔、水墨影响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特征,决定了传统中国绘画对线条的敏感,对气韵、骨法、用笔的讲究,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艺术家澄怀味像的意象思维一样。利用某种媒介的长期训练,人的特定能力就可以激发、催生出来,就像印染工人能分辨出三四十种黑度,而一般人只能分辨出二三种色度一样,实践的专业性和经常化会培养出不同的感知能力。苏珊·朗格曾言:“每一种艺术都能引出或招致一种特殊的经验领域。”(41)道进乎技,庖丁解数千牛然后才达到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随着DV、非线性编辑的普及,随着影像生产的大众化,通过有意识的实践锻炼、积累和提高,将有助于把影像思维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反应,积淀为一种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即黑格尔所称的“实践性的感觉力”。(42)
当然,一部优秀影视作品的成功肯定不会停留于技法的基础层面。本文无意否定中国影视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不会也不可能抹杀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贡献,而是试图找寻国内影视人才培养中所需要跨越的一些思维障碍。我们认为,中国的艺术与美学理论自有它伟大独立的精神意义。在影像的时空里,在跨越了基本的技法层面后,中国画旷邈幽深的意境,虚实相生的空灵,悠然生动的气韵,完全可以在影像生产中得到更多的展现和更好的张扬。而如何将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精华与机械复制的电影艺术有机融合,在世界影视艺术中创造出真正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正是我们这一代影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绘画看影像的真正含义在于从一个更接近本源的角度来寻求国人影像素养提高的可能性与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影视艺术与西方古典绘画在精神内核上更具有与生俱来的同源性,影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注重视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强化绘画基本元素的学习和了解,尤其加强在中西绘画相比较的基础上对西方绘画知识的消化吸收,从技法及观念上来深入领悟,并在影像生产实践中来锻炼和提高,这无疑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影视人才培育和影视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4.
②宋杰.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4.
③于爱群.万法归于心——全国十佳制片人陈虻管理之管窥.见:电视研究,1997,(4).
④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3)
⑤贾樟柯.在音乐和电影的交叉之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2).
⑥看过首映我们忍不住对《无极》指指点点.载:东方早报,2005-12-16.
⑦赵学勇.中国大片的集体走火.载:深圳商报,2007-1-16.
⑧朱大可.一个话语馒头引发的文化奇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3-3.
⑨[德]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52.
⑩[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4-105.
(11)吴甲丰.论西方写实绘画.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4.
(12)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见: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3)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14)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15)刘纪蕙.受难剧的激情:大众传播,电影工业与文化批判.载:台湾《中外文学》,22卷3期.
(16)李伟铭.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二十一世纪,2000,(59).
(17)[美]欧·帕诺夫斯基.电影的风格与表现手段.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1.
(18)见: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19)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19.
(20)[法]安·马尔罗.电影心理学概说.邵牧君译.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3
(21)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8.
(22)颜纯钧.电影的解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01.
(23)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234.
(24)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42.
(25)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
(26)施德之:《耀华照相说》,见《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7)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07.
(28)[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8.
(29)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0)周青.功能与图式——古代色彩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美术,1989,(11).
(31)[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5.
(32)[苏]列·柯斯玛托夫.电影肖像的艺术.载:罗晓风选编.电影摄影创作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106-107.
(33)[希]亚里士多德:《论诗》1450a,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英]美查(ErnestMajor).点石斋画报缘起.(略).转引自:陈平原.以图像为中心——关于点石斋画报.见:二十一世纪.2001,(6).
(35)[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88.
(36)黄燎原.学生们的电影.
(37)反对歧视DV——面对民间影像的尴尬与宽容.载:南方周末,2001-9-27.
(38)Horton,J.(1983).Visualliteracyandvisualthinking.Contributionstothestudyofvisualliteracy(pp.92-106).InternationalVisualLiteracvAssociation
(39)《著名导演谢飞做客搜狐娱乐嘉宾聊天室访谈实录》
近年来宁德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进步,旅游产业也初具规模,大量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宁德师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宁德地区唯一的一个培养高素质酒店人才的专业,学生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均获得了当地酒店的一致好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酒店的高度认可,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同时由于宁德南连福州,北接浙江,到厦门、泉州、温州等城市交通十分方便,因此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也受到了福州、厦门、泉州等周边城市的欢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酒店和我校联系,希望能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有着很高的就业率,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包括很多高星级酒店,如宁德万达嘉华酒店、宁德山水大酒店、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福州万达威斯汀酒店、福州名城豪生大酒店、福州世茂洲际酒店、厦门威斯汀酒店、厦门艾美酒店等。酒店对我校学生都给予极高评价,并每年来我校招聘,我校学生在宁德及周边地区的酒店业界有着极好的口碑。
2.劣势分析(Weakness)
首先,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是新升本专业,以前的教学都是侧重于高职教育,升本后大多套用其他本科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延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培养方式,适合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不适宜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对本科教育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毕业以后去向如何,均模糊不清。其次,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目前酒店管理教研室只有7名教师,其中真正承担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师才4名。7名教师中1人为系领导(即将退休),1人为教辅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另1人为我校引进博士,但研究方向为地理学。且教研室教师的职称均不高,除了系领导为副教授外,其余均为讲师,且都是年轻教师,缺乏酒店实践经验。再次,我校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只有客房实训室和中餐实训室,设施设备不完善,场所较小,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类似于西餐实训室、前台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商务中心实训室等,都尚未建立,无法满足地方企业的实际需要。且在实践教学的考核方面也较为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由于领导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不熟悉,目前专业规模还较小,专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也未得到重视,缺乏学科领头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
3.机会分析(Opportunity)
宁德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和太姥山景区继续保持着强劲发展的势头,霞浦滩涂风光入选中国邮政《美丽中国》普通邮票,每年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同时2014年宁德市新增1个4A级景区———福安白云山,3个3A级景区———宁德蕉城区上金贝中华畲家寨、宁德霍童古镇、宁德柘荣九龙井景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接待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中之重。宁德及周边地区这几年来酒店迅猛扩张,数量激增,尤其是福州地区,继威斯汀、喜来登、豪生、世茂洲际等国际高星级酒店之后,希尔顿、皇冠等也已陆续签约入榕。未来三五年内,福州的五星级酒店将从现在的16家增加至36家。同时由于中国大众旅游的发展,也拉动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这对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4.威胁分析(Threat)
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升本的专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虽然是宁德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但与临近的福州各院校相比,没有任何的优势,也面临着较多的竞争。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较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不足,对就业前景也较为悲观,认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是从事服务员工作,每天帮人端盘子、做客房卫生,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导致较多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酒店仍然面临着人才缺口大的问题。
二、宁德师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升职业认可度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从一线部门开始做起,要在基层服务员岗位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但是学生进入酒店后,工作时间越长,就越会感受到这一行业的艰辛,体会到服务员的卑微,从而丧失信心与耐心,中途退出酒店行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因此在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把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必须贯穿其中,提升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可度和忠诚感,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健康人格,有利于他们在职场中实现自我价值。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主要包括职业认知、服务意识培养、职业忠诚度教育、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引导。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通常都是在餐饮部、客房部和前厅部等一线部门从事基层服务员工作,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因此在教学中应反复向学生灌输基层服务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要让学生能看到将来的发展前景,能正确认识将来工作的性质和意义。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能对自己的就业有个较好的认知与定位,能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从而更好更快的适应酒店工作。此外,在相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职业自豪感,使学生能自觉地发挥主动服务意识并愿意长期从事酒店服务工作。如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从学生入学开始即强调必须接受领导意识、独创性、团队精神等训练、测试,对于那些对酒店行业缺少敬业精神,难以刻苦者,一律在拒收之列。
2.正确定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类型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属于服务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酒店及相关行业中从事一线工作。酒店行业管理层级一般分为非管理层和管理层,其中非管理层主要指各部门的基层服务人员,包括一线对客服务人员和后勤行政工作人员,如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餐饮服务员、销售员、操作员等。管理层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线管理层(督导管理层)、中层管理层和高级管理层。目前我国专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非管理层人才为主,本科院校以培养管理层人才为主,但未细化到培养哪一级别的管理层人才,仅是笼统的定位,培养目标不明确。鉴于此,综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企业、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类型可以定位为以培养一线管理层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应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能够在高星级酒店及相关行业中从事一线管理工作,或是经过在非管理层职位的短期(一年左右)培训与锻炼,具备一线管理层人才所要求的能力,能承担相应工作。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寻求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本科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其主要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个问题。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必须贴近市场,能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以下几种是目前高校采用的比较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能给我校提供一些参考。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一般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与用人单位合作。这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有效衔接学校与企业的“供需”链条,学生毕业直接去该企业就业,为其创造价值。企业也要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实践岗位,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岗位的服务技能。宁德万达嘉华酒店为宁德地区唯一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酒店,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有意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这对我校来说,是一个创新。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来说,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校企双方应本着参与、平等、互利的原则,针对双方的实际情况,制订培养目标,形成一整套包括课程和技能培训在内的培养方案,真正做到“适销对路”。
(2)“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取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使高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提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而国外一些酒店管理院校本科毕业生除了学位外,一般可以拿到数张专业证书或文凭,如饮食管理证书、酒店高级管理文凭等,这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内较早引进“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是2003年10月成立的“锦江国际里诺士酒店学院”,由上海师范大学携手上海锦江酒店集团与瑞士里诺士酒店学院联合成立,双方各投资50%,引进瑞士里诺士酒店学院的品牌、教材、师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体系。这使得上海师大锦江国际旅游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学位教育的同时,有机会直接获得国际认可的专业文凭。近年来国家高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而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具有特殊和悠久的“五缘”关系,在发展对台交流合作中优势明显。因此我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加强与台湾高校的合作,柔性引进对方优秀师资,在酒店人才的培养方面实行“双证式”制度。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学位证、毕业证外,还能拥有职业资格证、台湾合作大学颁发的结业证明或学习证明等。目前福建省内已有一些高校采取该种人才培养模式,如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我校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开拓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建设。
(3)“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建立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与国外具有专业教育优势的院校进行合作,在以学生国际交流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相互认证、教师交流和分阶段的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国际化的酒店管理人才。天津商业大学TUC一FIU合作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学院目前主要承担天津商业大学(简称TUC)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简称FIU)联合培养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美国优质的酒店与旅游教育资源,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FIU选派优秀师资,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与国际知名集团紧密合作,保证学生就业的高起点,毕业生深受业界好评。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必须走国际化道路。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中外合作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近两年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但从专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可以考虑在专业规模得到扩大后,与国外院校合作,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师资等,实行模块化教学,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共同培养符合国内外酒店需求的高级酒店管理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双师”教师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只有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推动我校教育的成功改革。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首先必须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柔性引进具有酒店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队伍,或是常年聘请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担任我校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以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可定期邀请酒店资深管理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介绍酒店行业的前沿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对于在校教师,应加大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教师利用假期在知名酒店集团挂职锻炼,加强与企业的互动,积累实践经验。也可利用酒店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借鉴其先进理念,将酒店中现行的员工培训内容和最前沿的酒店服务技能等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实训当中。
5.加快校内高标准实训室建设
校内实训室的高标准建设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保障。学校应充分重视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在完善现有实训室设备的基础上,增设前厅服务实训室、西餐实训室、酒吧实训室、会议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同时要注重实训室的建设与设备要采用酒店前沿的技术,符合酒店的发展趋势,如酒店前台的Opera操作系统,就是目前国际品牌酒店普遍使用的系统,我校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就应该考虑采购该系统,而不是选择便宜、适用面小的其他操作系统。同时实训室的建设还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实训室内部不仅要配套相应的操作设施设备,还应配备相应的多媒体系统,以保证教师授课过程中能结合多媒体,讲解—演示—观看—分析—操作—指导都能在实训室内实现一体化,以保证教学质量,又能让学生融入实战的工作环境中去。
二、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跨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已有一些地方院校将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理念,并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然而,从总体上看,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成果,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定误区。
(一)从宏观层面看来,部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政府对公办院校的投入有重点及非重点之分,针对前者,国家财政有专项拨款,并优先配置办学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211”和“985”重点高校建设工程,被纳入其中的院校在办学资源的汲取上会获得优先支持。而院校是否被纳入上述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考核指标主要是围绕科研而非教学展开,这导致部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重学轻术”的发展思路,将科研成果作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而忽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应关系,“专科升级本科、本科转型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进而升格为重点建设院校,争取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更多的教授、院士进驻”,已经成为诸多地方院校的发展目标。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院校在自身资源比较有限的前提下确定高目标,盲目将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方向,虽然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有所扩张,但是教育资源、教学水平等却难以达到规范标准,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不被市场认可。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院校办学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在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时不切实际,教育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做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难以有效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理念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人才培养理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形成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良好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意识,进而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上。然而,目前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脱节,二者很难达到无缝接轨。用人单位着重强调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希望学生在进入工作后能即时适应岗位需要,而院校培养学生往往着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则需要在岗位能力和超越于岗位技能之上的持续学习能力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地方院校还没有切实实现的重要难题之一。虽然地方院校都已经将理论、实践课程放入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然而,二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管理理论知识,高年级修习管理实践课程,二大课程体系之间是脱节的。此外,由于实践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很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真正提升。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缺乏社会经验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主要因素。
(三)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缺陷
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上强调学科本位,以学科既有知识体系为标准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科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打下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传授和教导基本的职业经验,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论学习与技能提升之间的脱节。深入而言,过于强调在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过强,学生核心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在公共管理本科课程内容上选择以知识的掌握而非职业技能的提升为首要考量指标,这导致本科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天然衔接被割裂。此外,公共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精细度与专业性很强,缺少对跨学科的交叉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博程度受到限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为引导,公共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打下知识基础,但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比较匮乏,其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职业技能水平比较低,进入职场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仍以“讲授法”为主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是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开展的秩序化、规律化的活动方式,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包括研讨式、案例式、项目式、小组式,并将若干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裨益。然而,一些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作为主要方法,注重知识的掌握与累积,对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可以说,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受限已经成为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五)师资队伍的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打造一支与之相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现有师资队伍的来源情况来看,公共管理专业的多数教师是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缺少实践工作经验,对于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地方院校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上,强调和鼓励教师进入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而非进入用人单位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业务考核上,多是以论文、课题等科研指标为准,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硬性要求。这导致很多地方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很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无法适应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针对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做到应用能力及理论素质的培养并重,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取向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性视野出发统筹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有意识地将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贯穿至各个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地方院校在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其承担的人才培养使命也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地方院校而言,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和强调以市场为主导,并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师资状况等基本情况明确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摸清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自成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确定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和高层次,按照研究型高校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也不能将标准定得过低,特别是要把握好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二)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多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会选择在本地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向地方输入公共管理专业的优质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决定了地方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计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地方院校应该及时追踪和关注地方社会、经济、行业、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并适时地转变或调整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做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隙接轨,以产学研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三)明确树立以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这种做法在研究型高校尤为突出。然而,在地方本科院校,明确树立以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支撑的专业建设观念会更加适宜于自身需要,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方面,相对于专业更换与调整,课程的变化会更加灵活可控,课程建设可以随时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以求更好地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学生培养上则更加需要与地方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勾连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如果以学科为中心开展专业建设,其学术性则更加凸显,会导致难以满足这类学生的需求。换言之,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理念上,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和核心性地位,在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打造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并充实合适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变革教学方式方法
如前所述,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阻碍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之一,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已经迫在眉睫。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兴趣、会接受、易理解、能掌握。除了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外,要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课题研究、小组座谈、互动答疑、疑难问题探讨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以技能提升为重点的实训课程主要强调操作应用,在授课方式上,要坚持面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际操作、现场实习;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成果转化理论,同因素理论原理强调学习成果转化的效果取决于“转换力”,即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程度;学习成果能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转化,取决于学习中所设定的任务、情景以及所使用道具与实际工作环境的相似性,该理论对于指导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即在公共管理本科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沙盘作业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实践式学习模式应该指派专门的指导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安排专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开展一对一式的专门辅导,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培养公共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支高素质的公共管理本科师资队伍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而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注重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支持教师进入实际工作场所接受知识更新,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能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聘请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工程师、丰富管理经验的经理人员担任公共管理专业专职实践导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教师提升技能水平。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阐释
通常根据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将人才分为两类,即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生活中,理论型人才有时也被称为学术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传播、理论创新和原理创新,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研究与传播理论的重任”,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应用型人才有时也被称为技术型人才或实践性人才“,主要是把发现、发明和创造的理论成果变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实践成果,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应用型人才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提出,“‘应用型人才’最早是由高等专科教育提出的,正式出现于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当时很多参会的专科学校在介绍各自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时都提到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利”,也成为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可将应用型人才理解为“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方面,可以发现,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既有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发展,即将科学理论或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或生产人们所需的产品,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发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业务能力为核心,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特别重视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及训练,不断增强未来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协调性特征。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应该协调发展,在知识构成方面,包括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作为重点。在能力构成方面,包括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并以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相协调是应用型人才的立足之本。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性特征。应用型人才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因此,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仅需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是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三是专业与岗位相结合的适应性特征。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是根据行业和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进行培养的,这类人才培养特别强调从业能力和职业的适应性”,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和未来从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与岗位相互结合是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二、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任务
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行政管理工作从业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发展,使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了解社会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是高校承担的基本职能之一,有效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面向社会实践,着眼于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作为前提,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各种行业和组织的人才需求,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条件及其变化,了解不同组织的岗位设置及从业要求,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知识和能力构成情况。只有了解社会需求,才能明确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所需技能,并有效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根据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也要结合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主要通过培养规格体现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明确所在学校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观念、知识、能力和素质,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一般来讲,“985院校”和“211院校”主要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从事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从事社会组织一般管理工作;高职高专院校则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从事行政管理的事务性工作。
(三)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输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反向重构教育模式,而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根据行业和岗位的人才需求条件来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重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的数量和结构,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协调,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确保课程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的行业就职知识和岗位工作能力。
(四)更新日常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专业的课程设置,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注重业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应该重视“产学研”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加强专业知识和现实行政之间的对接,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体验式和观摩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倡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由于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职业性特征,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要求充实教师队伍的数量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尤其要加强实践性教师队伍和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强高校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采取挂职、顶岗、外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多管齐下。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从社会需求出发,在教学中转变理念、充实内容和改进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关注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满足社会需求,即所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开展相关工作,缩短岗位适应期。促进学生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密切关注不同行业和组织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和结构,以及对本专业从业者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确定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尊重学生主体,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通过传递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顺利进入社会,获得生存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是各类高校肩负的重要任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样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中心,所有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观念上,应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从以理论传授为主转向以技能培养为主,从以学科体系构建为导向转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三)优化课程结构,充实教学内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以适应实际生产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结构”,从社会需求出发的反向课程重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本专业学生的从业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适当压缩理论类课程的比例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要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并构建就业方向模块。教学内容方面,要立足专业基础知识,结合现实行政实践,关注理论研究前沿,构建“基础、实践、前沿”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
2.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化。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思想和观念都有一些保守,重视学科忽视技术,偏重理论看轻实际,这就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造成人才畸形发展。正是因为施教者思维的保守化、观念的局限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才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阻碍。高职院校保守化的人才培养观念主要体现在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思想拘束;误解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的要求,高职院校并不是一个只为企业普及知识的机构,还应该是一个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地方。
3.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的陈旧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有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以及现代化的培养理念之外,还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作为支撑。但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教学方法陈旧化、教学环节薄弱化等问题,难以跟上前沿的现代科技,致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严重的“死学”现象。高职院校陈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的传统化,即教师依旧依靠课本、作业等传统形式来教学,学生思维被课本知识局限,不能从整体上认识该门课程,看不到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丰富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大打折扣。
4.人才培养的软件、硬件欠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技能型、实践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有一个健全的人才培养体制,必须有一定的软件实力和硬件实力作为保障。然而,目前诸多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培养体制不健全,人才培养软硬件欠缺问题,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办学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引进硬件、软件,但是国家政府的资金投入却显得杯水车薪,不能给高职院校提供较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教育人才短缺;实训基地设备落后,学生实训的机器、设备过于陈旧,不能与发展迅速的现实社会接轨。诸多软硬件方面的欠缺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举步维艰。
二、高职院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路
1.学习和实习穿行。学生本身对自己的未来、对职业了解甚少,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往往没有针对性,是盲目的,往往只是把学习当成任务来完成,并没有真正地做好一名高职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因此,高职院校要采用学习和实习穿行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了解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以让学生回校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遇到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就业之前掌握一定的技术,拥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还可以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深入交流,为职业院校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证。
2.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化。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小班、兴趣班、技能班等多种分班方式,取代以往大班上课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可以避免强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课程,形成真正人性化、自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要求、满足个人发展的,学校和社会紧密接轨,本着专业服务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宗旨,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当地企业、基地的实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校外知识,并做好总结和汇报工作。
3.学校和企业多元办学。学校与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采用多元化办学模式,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分工合理,各就其职。一方面,企业要安排负责人将企业的相关技能、经验以及文化带进课堂,让学生提早接触职业要求和职业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负责传播文化理论。课堂结合企业的需要,制定定向的课程体系;企业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爱好,定向地培养学生。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可以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
1.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改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改变。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应当事先有充分的市场调研,要有合理的课程安排。多走进企业,多调研社会,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所以学校要结合企业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合理地制订学校人才培养的计划,要利用学生短暂的在校时间,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改革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脉搏,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要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人类进步的工程师,高职院校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需要大量技能过硬的教师,但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仅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技能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技能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进修。一要培养专业带头人,让专业带头人外出培训,带队参加技能大赛,担当大赛评委等,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素质;二要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让骨干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参加专业培训。
3.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学校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训的力度,提高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只有在实训中,学生才能更加扎实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在实训中,学生才知道自己所欠缺的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当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对接,让学生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4.定向班式的人才培养。企业在学校承办定向班,学校负责定向班的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训锻炼。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校可以针对企业的需求,加强相应的训练。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学校理论学习后,到企业完成第二阶段的实训,不仅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还可以利用企业这个平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完成两阶段的学习之后,企业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省去了学生求职的烦恼,同样省去了企业培训学生的时间。企业学校定向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0 概述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加快农村公路网络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道、省道、市道等骨干线路的形成,乡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日益凸现。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截至到去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0.75万公里,乡镇通畅率达97%,建制村通畅率达43%。但是,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其养护管理能力和养护管理需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农村公路的养护机制、资金的筹措、路产路权的维护、如何开展日常养护管理等问题,都有待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去认真探索和解决。
1 我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保障乏力,养护经费极少
目前除国、省、县公路有养护资金保障外,县级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未列入财政预算,仅依靠交通部门对已建成通客车乡村公路补贴是远远不够的,县、街(镇)、村三级财力用于公路养护资金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目前农村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现状就是“花钱修路,无钱养护”,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已建农村公路破损严重,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目前倡导的建设节约型是社会是不相吻合的。
1.2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主体是乡镇地方人民政府,由于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又没有固定管养机构,没有专门养护人员,也没有养护经费。各乡镇虽都设有道路办,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养护管理人员少,以至于个别村道存在失养现象。乡村道路每年发动农民以会战的形式进行一次集中养护,日常处于弃养状态。对于大中型养护工程,存在养护机械装备短缺,养护工程以人工操作为主,与规范化养护体制不相适应。很多路段因水毁或其他因素造成损毁无法快速有效恢复,道路弃养极大地降低其使用寿命,在加上超载严重,使农村公路受损严重。现存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机制导致办事效率低,农村公路养护滞后,很多可以及时解决的小问题,最后变成了大维修。
1.3 养护技术水平低
乡村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设施,道班工人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常见病害不能及时处治,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缩减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难度大,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
1.4 养护和管理工作难度大
一些公路抗灾能力低,我省很多农村公路线长、路远、量大,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当受资金“瓶口”的限制,只好降低设计标准,有些通村公路建成之日路基就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服务功能。通村公路路基等级较低而导致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有自然灾害,通村公路首当其冲,公路沿线经常发生塌方、垮岸现象。坡陡弯急的农村公路,雨水冲刷破坏严重,一部分通村公路的排水设计及防护工程没有到位,每年水毁冲刷现象都比较严重,特别是纵坡较大、土质较差地段,一遇大雨,几乎每次都会出现严重的水毁现象,造成部分路段晴通雨阻,给农村公路养管工作造成重创。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关于增加养护资金的建议
建议国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问题:
1)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应在燃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设立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支持,继以保证农村公路养护。
2)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专项列支,用于化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良好”, 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道路的建设成本。
3)在有条件的地区仿照“以工代赈”和目前“家电下乡”、“农机下乡”补贴政策,采取以实物换服务的方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既能拉动农村消费,还可暂时部分弥补当前不足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4)集中农村公路建设期间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各项税费,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5)鼓励地方政府组建非营利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减免税费,补贴养护必须的小型机械购置费用,专职从事农村公路养护,既可最大程度降低养护成本,还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2.2 进一步健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
明确以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交通局为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建立健全,配齐养护人员,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农村公路管理在组织、制度、养护标准、考核、资金保障等各方面规范化、制度化。
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一步深化交通行业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专业化、机械化的养护施工队伍,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更加标准化、科学化。
2.3 加强培训,提高养护人员技术水平
为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高,养护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必须要组建专业化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并进行技术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业务考核,使我省公路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站长、养护人员提高养护技能;严格人员的任用、选拨、录用,将真正能胜任、品学兼优、热爱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同志推举到适当的管理岗位,将不合格人员调整岗位,增加养护人员力量。
2.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防止农村公路病害问题不断发生
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着重确保工程质量问题。目前,一些县区乡镇盲目寻求建设速度,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农村公路建设,造成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问题,因此公路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各级领导要正确认识发展农村公路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发展农村公路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把农村公路的工程质量和效益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县乡两级效能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效能工程质量,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精心施工,加强管理、抓好工程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农村公路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为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乡级人民政府可在各自辖区农村公路两端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
3 结语
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我们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养管”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让我省的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