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4: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及其测量维度
医疗机构关于安全文化的测评,主要依赖于基于安全文化内容的典型定量调查问卷。不同的测评工具,其在测量的维度、条目、信度方面均有所不同。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中用于患者安全文化评估的工具主要有安全态度调查法(SAQ)、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法(HSOPS)、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法(PSCHO)、安全氛围刻度表(SCS)、安全文化调查法(CSS)、改良斯坦福/患者安全咨询中心文化调查表(MSI)和医院病室安全氛围调查表(HUSC)等。所有调查用都是5分制Likertsscales,其相关特征及内容见相关文献。国内客观、科学标准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较少。2008年陈方蕾对医院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测评进行了研究,才引入了较成熟的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安全文化维度分别是团队氛围、对工作的满意、对压力的认知、单位安全的氛围、对管理的感受,临床护士通过自我观察与感受判断对条目的认可程度。此外,在中文文献中发现在SAQ基础上由国内护理人员修订而成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PSCAS)。
3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工具的应用现状分析
评估安全文化,可以进行安全文化诊断发现安全系统的薄弱环节及潜在隐患,同时其可用于评价患者安全项目或者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实时跟踪等。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AHO)要求所有参评医院必须自2007年起进行年度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自我测评,欧美等国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调查已成为了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指标。美国用HSOPS评估4所非营利性疗养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结果显示疗养院在差错的非惩罚性、团队合作、公开交流、对差错的反馈交流和组织的学习得分显著低于医院,并为患者安全文化找到了改进方面。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成熟度不一,有的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研究者广泛应用。其中SAQ作为临床领域工作人员安全状态的一个“快照”,现己被翻译成7种语言。并且包括普通临床科室版、门急诊版、ICU版、手术室版、产房版、药房版等有多种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科室。通过近几年文献中发现,HSOPS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已被瑞典、法国、日本、挪威、德国、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多国翻译成本国语言并使用。我国也根据需要将其做了本土化修改并运用于医院安全文化测评。而其他有的量表很少被研究者所应用。很多研究者将HSOPS运用于实际,并在多数研究中表明其有效性。瑞典MatsHedskld将问卷增加了2个维度以及一个结果变量,并根据不同目的在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测评,证明该问卷调查在部门和国家的患者安全改进计划评估中表现出其优势。ShinyaIto通过日本13家综合医院的实践评估,发现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比较理想。FadiEl-Jardali等通过对沙特首都医院2572名医务工作者调查,得出需要加强医院员工配置,构建非惩罚性医疗差错反应和增强沟通的开放性来增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氛围的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聂艳丽等将问卷维度缩减到10个,调查了我国15个城市33家医院1160名医护人员,结果表明国内医护人员对于安全文化的意识比较积极,在科室团队合作、组织持续学习和改进,开放交流、非惩罚差错反应和科室之间的合作比AHRQ得分高。也有将问卷运用于科室层面。KonstantinosArfanis通过将问卷应用于麻醉科调查,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文化改进措施,使得基于科室层面的安全文化评估成为可能。一些医疗机构安全评估是为了找出有关影响患者安全的迹象。美国一些医院已经对安全文化评估表现出很大兴趣,并且医疗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JCAHO)提出测评标准。虽然安全文化评估不是强制标准,但是JCAHO却要求医院要收集数据以监测患者安全。曹荣桂在分析我国患者安全面临的挑战和现状时,指出我国尚未形成医疗安全文化的氛围。国内学者刘义兰、陈方蕾等进行了医院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测评,以及香港医院管理局已在积极推行策动安全文化。近几年研究中,欧阳霞采用该问卷调查医院内安全文化测评,指出本量表Cronbach''''sα值≥0.6、CVI≥0.71,适合使用。向家艮采用该量表对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患者安全文化测评,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人员配置、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的公开性以及事件报告频率。
4构建患者安全文化措施
尽管安全文化的测评工具一直在改进,若想提高医院安全文化,仅仅是描述性的研究并不能提高医疗机构的患者安全文化,需要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多途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安全质量。某项研究建议提高患者安全质量文化,首要就是通过调查评估安全文化现状,接下来就是评估安全文化、提供安全科学教育、识别安全问题、建立科室之间高层领导合作关系、每月学习一种安全缺陷问题、安全文化再评估。目前为止,在国外研究中,主要措施包括团队训练、患者安全小组创建、领导科室轮转、患者安全教育工程,此外还有安全审计、事件报告和系统分析,以及患者安全相关信息传播等。美国许多医院采用管理者查房(EWRs)改善医院的安全氛围。德克萨斯大学调查ICU实施EWRs效果显示,护士在对照组得分低于干预组,证明了EWRs有效。CathelijneSnijders通过设置匿名非惩罚报告系统作为改进项目,在9家三级新生儿ICU前后对照和横向对照,得出事件的报告和分析有助于患者安全文化的某些方面提高。Pettker通过在一家医院内的产科实施产科患者安全护理,以协议为基础的标准化实践,全体资源管理培训,患者安全监督委员会,24小时产科住院医师值班,以及匿名事件报告系统等措施,5年之后产科患者安全文化明显提高。此外,Elder采用查房和患者安全教育等措施来提高ICU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意识,Hofoss在其研究中采用的措施是查房、患者安全教育和安全审计等。
二、提升HSE认识,培育HSE文化理念
强化基础,苦练内功,提高管理认识、责任意识、HSE意识,积极消除那些对待问题和隐患熟视无赌、置之不理的责任缺失现象,对规定和禁令置若罔闻、麻木不仁、不信不怕的心理和态度以及“三违”行为,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度。在工作中我们不怕不会,就怕不学;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装懂;不怕问题多,就怕不敢正视问题、回避问题;不怕有差距,就怕不知道差距在哪里,不寻求办法努力缩小差距。让油气田生产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HSE是一种意识、行为和能力,通过持续、扎实地培育HSE文化理念,强化提升安全环保意识和能力;学习先进单位好的做法,夯实管理基础,为企业的安全发展打好基础。HSE体系建设已经从体系初步建立阶段到深入推进阶段,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要跟上HSE体系深入推进的要求。
三、开展HSE活动,营造HSE文化氛围
让广大员工树立“安全源于质量、源于设计、源于责任、源于防范”、“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零事故是可以做到的”、“事故事件是宝贵资源”、“良好的安全行为是从良好的安全态度开始的”、“严是爱,松是害,不严不细害三代”、“随意就是害人,认可随意就是帮助害人”等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觉纠正不安全习惯和行为,使企业安全工作向自主管理阶段发展。组织油气田企业员工及本厂处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教育活动,让员工举一反三,查找自身存在的违章行为,查找自身存在的违章行为,对重点事故案例撰写心得体会;组织管理人员撰写HSE论文;以岗位操作规程、工艺卡片、两书一表、应急预案等基层作业文件为主体内容,小范围、短课时、多方式开展班前班后会活动,班前会讲安全,提醒班组人员进入岗位要注意安全,班后会总结安全,不断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持续开展“强三基、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大讨论活动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让职工从思想上牢记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理念,积极营造企业HSE文化。利用会议、学习、网站、电视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HSE文化,宣传处罚违章行为,正、负激励并重,报道HSE检查等工作,营造浓厚的HSE文化氛围。
四、推进HSE受控,建立HSE精细管理
油田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努力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精细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找措施、抓落实。使HSE受控并有效落实。要让全员对“家底”了解,熟悉,做好日常安全环保工作涉及的法规、标准、程序、制度等相关要求,做好日常安全环保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管理方法如系统管理方法、过程方法、风险识别评价方法、PDCA方法、工作前安全分析方法的灵活使用,对本单位存在哪些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要清楚,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工作质量提升,更好地帮助、指导基层单位改进基础管理工作,从而专业管理规范并深入,建立HSE的精细管理。
1.1政策安全文化
这个方面体现在与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上,其涵盖内容覆盖了铁路事业中的各个环节。还有各级党政机关进行安全的文化宣传内容。铁路的安全文化一般都是通过政治形式的宣传实现的,对铁路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进行培养,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1.2实体安全文化
这个概念中的实体指的是物质层面,是对于铁路系统中的与安全有关的设施的概括。针对这个文化层面,有许多措施为其提供手段保证。它为铁路安全文化实现了物质层面保证,并随着社会的大发展而趋于成熟,其内容和形式不断得到丰富。
2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安全事故是在综合性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可以从人为和非人为角度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非人为因素主要是设备、环境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当铁路上的设备出现损坏的时候,就会使行驶的车辆发生倾覆或者脱轨现象。环境条件可以体现在气候和地形等条件上,当机车经过泥石流地段的时候,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实,人为因素发生的比例也较大,因为人的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调查显示,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事故超过80%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比如印度公布调查资料显示,印度铁路安全事故中带有死亡事件的有70%是认为造成的。
3实际案例
2008年4月,济南的胶济铁路发生了一起客车相撞事故。这次事故共造成70多人死亡,416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的一辆机车遭到了毁灭性的伤害,14节车厢处于报废状态,接近650米的供电设备也出现了严重损毁。有关部门在事故发生之后,展开了大力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这场事故是人为造成的,其中的T195次列车存在超速现象,当其处于时速限制为80公里的路段时,竟然将车速提升到131公里。当调查员发现这个状况之后,了限速指令,但是这个指令并没有发给列车,导致列车没有及时采取限速措施。此时的王村站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对最新限速指令进行核对,导致T195次列车再次错失防止事故发生的机会。从这次安全事件中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失,营运部门的安全文化落实力度不足,对于安全责任没有清晰的认识,造成事故发生之前就存在安全隐忧。调查指挥人员在列车行驶中,对于其实施的可能引发安全发生的问题没有采取重视,检查管理的人员的工作也不到位。
4铁路安全文化传播策略
4.1组织安全培训活动
职教部门应该重视安全文化的传播工作,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灌输,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对于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安全准则进行讲解,让他们在工作中懂的如何做才能保证安全,从他们的内因入手,增强其自律性。最能起到教育意义的就是实际案例,因此培训人员应该寻找典型案例,将其讲解给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使他们了解到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对他们起到警醒的作用。对于已经出台的安全制度要进行必要的讲解,激发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经过一些列的教育活动,使他们时刻保持清醒,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培训之后,要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检验活动,实行严格的考察制度,让他们的安全操作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方法
2.1建设非惩罚性的安全文化
Singer等[4]于2003年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创造一个“针对系统+非惩罚性”的环境[5]。我院护理部2003年开始建设护理安全文化[6]:①强调非惩罚性原则,鼓励当事人或发现人主动上报。②强调及时报告并积极处理,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③注重信息共享,把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处理经验、改进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通报。④分析不良事件时注重系统问题和环节问题。⑤重视安全教育和防患于未然,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⑥鼓励上报未遂事件[7],并奖励杜绝未遂事件的事例。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护理部修订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临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输血安全制度、预防跌倒管理规范、医用管道标识规范、病情变化报告流程、各类意外事件紧急处理预案等多项制度和流程。同时,在实习生上岗培训、新护士岗前教育、在职教育、护理管理等多种培训计划中设置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训内容,让各层次护士树立安全观念,知晓不良事件的防范、分类、应对和报告流程。
2.3制订标准化上报表格
目前上报内容包括临床可能发生的护理相关或护士现场发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和未遂事件,共有7种10类的标准化上报表格,见表1。根据事件特点,各类上报表格的报告内容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号、护理等级等)、经过描述、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影响、处置措施、原因分析等。
2.4规范报告流程
在上报种类中,除了杜绝未遂事件,其余6种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规范的报告流程是:①当班护士立即汇报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健康的损害。②立即汇报护士长。③紧急事件、情节严重的不良事件通过电话2h内上报护理部。④其他不良事件48h内逐级上报至护理部。⑤各级护理管理者口头或现场指导当事人处理事件,必要时联系其他部门取得协助。⑥护理部分类登记护理不良事件。
2.5定期分析反馈
对导致患者伤害的不良事件,护理部要求3d内随访事件的处理和后续进展、患者的转归等,必要时连续跟踪事件进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所在科室组织护士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护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上报事件进行汇总讨论,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部门合作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奖惩意见(部分由于当事人违反职业道德、主观态度恶劣或者有意瞒报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给予相应的处罚)。根据事件分析和处理的情况,必要时与医务处、感染管理科、药剂科、信息科等部门沟通,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争取保障或落实整改措施。已经讨论过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在每月的全院护士长会议上通报,实现信息共享,使一个人发生的不良事件成为大家共同的教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2.6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与专科护理发展相结合
不良事件的细化分类和深入管理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而进行。例如:压疮事件早年只是包含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报告,被报告的也仅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个别案例。但随着伤口、造口、皮肤护理各专科护理的发展,压疮防范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培训也越来越全面,医院成立了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各护理单元都设有小组的网络成员。压疮及压疮预警成为护理不良事件的一个类别。同样,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作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非计划拔管作为危重症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而陆续被单独分类,分别予以报告、处理与防范。
2.7开发护理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1年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发了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8]。按是否直接发生于个别患者,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2种节点,一类直接放在电子病历的患者节点下,将其基本信息直接带入表单;另一类放在病区节点下,自动带入填写人、填写病区等信息。再将各类事件在每个步骤中可能出现的要素内容进行分类、罗列,让填报者以选择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录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根据护理管理的三级体系设计上报、查询、统计的权限,既体现了“非惩罚性”的上报精神,鼓励当事人主动上报,并保护填报人隐私;又实现了逐级审签、处理等功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的开发,让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反馈和管理路径更加方便快捷,数据真实客观而且便于追溯和统计,提升了管理的速度和效率。
3效果
3.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见表2)
3.2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见表3)
4体会
4.1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
结果显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逐年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往往能暴露系统、流程或制度的缺陷,及时收集和发现各种不良事件信息对改进系统、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具有重要意义[9]。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依托于先进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所有管理者共同营造[10]。在一种无惩罚的环境中,人们才愿意暴露更多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对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各级各类护士的培训,保证整个报告系统的落实,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完善制度,制订预案,改进医院环境,从制度和系统上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获取数据和填写,并增加不良事件上报的准确性,因此,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1.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比如选址应远离铁路、工厂区,远离各种爆炸危险场所,园舍基地尽量平坦、干燥坚实、易排水。建筑用房最好不要超过四层,楼梯、窗户都要有高度适合的护栏,玩具要安全、结实、无毒;家具、设备等边角要磨光棱角;电灯及电源插座应安装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各类装饰材料防火、无毒;地面、低墙面采用安全材料等。
2.打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在园门口悬挂、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开辟平安文化长廊,制作室外安全宣传与警示图片、安全常识广告画、儿歌、安全标志;在大型玩具、沙池、攀岩墙等处制作安全警示牌,张贴“注意台阶,小心摔倒”、“请不要碰我,我有电”等安全警语;在园内显眼处,悬挂报警电话信息,设置灾难逃生流程和疏散指示牌等。在全园处处重视安全,确保安全,形成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大家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树立安全意识。
3.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团结友爱的幼儿关系、友好协作的教师关系等。单调的、冷漠的、恶劣的环境易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心情压抑、孤独、烦躁、情绪不稳定或者自卑、叛逆、自闭,出现比较严重的情绪障碍问题,甚至具有暴力倾向,更容易做出冲动、侵犯、破坏等不理智行为。因此,要建立成人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平等、尊重、接纳、民主、宽容、支持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感受到师生及同伴之间的关爱、重视、接纳和理解。温馨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幼儿建立安全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幼儿园色彩的选择运用、类似幼儿心理发泄区等区角活动也会对幼儿情绪产生影响。
(二)安全管理文化管理是保证安全的有力武器,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不断强化意识、严密组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完善预案、加强演练,规范幼儿园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科学严谨地制定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安全工作特点和幼儿园实际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值班制度、门卫制度、外来人员证照查验与登记制度、物品出入查验制度、会客制度、幼儿安全接送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制度、外出活动安全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还有用电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功能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病儿隔离制度等安全制度,制定安全工作手册。各项制度力求严格周密、可操作性强。
2.制定各类安全及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危险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园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地震应急预案、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其他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在突发性事故发生时处置的程序与方法。
3.制定各类人员责任和各项工作安全实施细则。制定并签订《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书》,制定门卫安全工作职责、综治安全工作职责、食堂采购安全工作职责、班长(主班)安全工作职责、保育员安全工作职责、保健医生安全工作职责、安全维修人员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安全工作职责;制定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安全预防细则、保教活动安全预防细则、游戏活动安全细则、玩具器械使用安全细则、户外活动安全细则等,明确各岗位、各时段、各活动的安全责任和措施细则,做到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安全管理文化还包括安全组织机构、家园安全共育、制度执行力和激励技巧、责任追究等。
(三)安全行为文化指在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下,师幼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包括教师组织活动中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突发事件中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指挥与救助。
1.民主的安全管理行为。让教职工和家长、幼儿参与关于安全工作的决策、安排和制度的制定,提出安保工作建议、找寻身边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使安全工作从消极防范转变为积极主动防范,所有成员从内心理解并认真执行和监督安全工作。坚持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横向纵向双向网络管理不留安全死角;坚持实行安全工作检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奖励惩罚机制,执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坚持严把晨检午检关、接送关、午睡关、户外活动关、门卫关和车辆关。
2.有效的安全教育行为。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利用幼儿合理的一日活动、特色高效的主题活动、模拟逼真的演练活动等强化高质量的安全教育学习,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安全行为。
3.科学的安全保教行为。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避免过于仓促、过于拥挤产生混乱和危险。各项活动设计科学,组织充分、合理、井然有序,管放并行,多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以活动促发展,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协调能力的提高,增强其反应能力和应对、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4.规范的师幼安全行为。规范教职工的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规范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严禁辱骂和歧视幼儿;严禁开展任何有损幼儿身心的活动,杜绝小学化和小学化倾向。
1.2动漫的教育功能(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就是应用启发、引导等方式把人们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导向,即通过动漫作品中的表现形象效仿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二是舆论导向,即利用赞赏、批评等手段制造和形成舆论,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三是自主导向,即通过观赏动漫等方式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2)认知功能。由于动漫艺术的特点,动漫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观赏者、学习者的过程参与度,营造了足以使观赏者、学习者们理解、接受所要传播或教授的内容环境,更利于观赏者、学习者使用多种感官吸收信息。(3)激励功能。动漫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榜样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树立正面典型,促进对正面行为的塑造、表扬,对负面行为的批判、反省,树立先进推动后进,借以激励人们学习、培养正面典型,提高个人的精神素质、道德情操。(4)转化功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认识的转化有三个层次:一是认知的转化。即对教育对象注入新的知识,以影响和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使教育对象在理解层面上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是态度的转化。态度的转化由态度的量变方式到质变方式,这需要一个过程。三是行为的转化。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知识修养的变化,人们的行为也将发生发展和变化。总之,动漫教育功能不同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说教式的宣传,它是在动漫艺术文化熏陶下自觉获得的,使人们的精神素质得到升华。
1.3动漫艺术的主要特性(1)表现力强。动漫艺术综合文学、美术、音乐和现代科技于一体,加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夸张,可以虚幻,艺术表现力强。(2)观赏性强。动漫画面的线条比较单纯,色彩绚丽,内容通俗易懂。随着数字技术、动画技术的发展,动漫能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无法呈现的场面,吸睛力强,观赏性高。(3)传播力强。动漫传播载体可以是书籍、刊物,也可以是电影、电视以及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只要播放媒体具有可视功能,动漫形象就可以应用于其中。
2动漫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从动漫艺术的教育功能、特点及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分析,动漫艺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1在公益广告方面的应用在电视、网络已普及的今天,利用公益广告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已成为主要的方式之一。目前,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已率先使用动漫开展宣传教育。如消防安全动漫宣传,让“如何报警”、“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逃生”、“消防标志及含义”等枯燥的知识入耳入脑入心,达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2.2在普及安全生产法规方面的应用法律法规的宣传通常是很单调的。如果采用宣讲的方式,往往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税务机关是最早将动漫引进普法宣传的机关之一。他们利用动漫生动、多彩的宣传形式,开展普法宣传,赢得了大众好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必要,也有能力应用动漫艺术的独特优势,加快动漫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创新安全生产法规普及的宣传形式,提高普法工作效果。
2.3在安全知识学习方面的应用将动漫艺术融入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之中,使之成为教学的重要形式,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目前,动漫在学习方面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推而广之,安全生产知识课程的学习,也可以由常态的授课模式,转变为动漫授课,避免因枯燥的知识使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让快乐地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成为可能。
2.4在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方面的作用利用动漫对事故发生的过程进行模拟,可以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更加直观的分析,使事故案例教育更生动,使受教育者对事故的教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充分发挥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动漫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可开发的空间还很广阔。上述列举的四个方面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3对策与措施
3.1提高认识目前,动漫艺术在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从动漫的社会影响力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功能来看,它在安全生产领域中还有广阔的开发应用空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提高对动漫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的认识,充分利用动漫这一对大众有着极大影响力的文化载体,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让动漫艺术承载着安全文化的理念渗透到大众的心田里。
3.2制定发展规划为了推动我国的动漫产业的发展。文化部于2012年7月12日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的,对全国动漫文化的高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完全有必要借鉴相关部门的做法制定出动漫在安全生产领域应用的发展规划,在规划中对安全动漫作品的开发做出统筹安排,以《规划》推进安全动漫产业的开发和发展。
3.3加强组织协调动漫作品从创作、制作、营销,到传播,涉及许多环节和单位,团队协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主导安全文化建设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承担起组织协调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协调解决开发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发展规划的落实。
3.4开展安全动漫作品的征集和评奖活动目前,动漫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处在蓬勃发展之中。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题,向社会广泛征集有关安全方面的动漫作品,开展优秀作品的评奖活动,以调动和激励单位和个人开发安全动漫作品的积极性,同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服务,为创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在“安全之星”评选的基础上,新圩供电所细化“安全之星”的评选条例,建立了以班所为单位的创先争优的正向激励机制,结合实际充分激发班组员工的工作热情,纠正员工存在的“做得多,错得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良思想。有感于此,新圩供电所的青年员工还自发组织了“榜样的力量———向安全之星学习”的活动,使获得安全之星的员工用朴实的话语传递“我要安全”的正能量,在全所上下掀起人人争当“安全之星”的热潮。
青年员工培养—促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作为党委书记项目的试点,新圩供电所通过搭建平台,建立青年员工培养机制、基层激励机制和开展“号手岗队”活动,让青年员工以课题的形式,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及解决。在组织、团队、老师傅共同的关怀和指导下,青年员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青年员工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下,新圩供电所11名35岁以下青年员工成为基层技能骨干,提升了青年员工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员工家庭重托—“温馨家庭工作站”营造和谐氛围
新圩供电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班组这一核心内容,建立了员工温馨家庭工作站,主动关心员工家庭,将企业安全文化及人文关怀深入到员工家庭,让员工感受到在小家庭之外的企业这个“大家”的温暖。认真开展温馨家属、幸福感言、“送清凉”、看望患病员工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搭建企业与员工家庭沟通渠道,切实传递组织的关怀。开展了“温馨家企共建”活动,用亲情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使家人理解电力员工的辛劳,感受到员工在集体中的重要性,激励员工家属们做好安全后勤工作,为构建和谐的班组文化氛围做出贡献。
一、胜利油田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影响油田安全生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人、物和环境三方面的因素,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安全生产的保障力度分别构成人的安全力、物的安全力以及环境的安全力。1.安全责任落实方面的现状胜利油田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理念,不断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全面修订了《QHSE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公司各部门的HSE职责,成立8个HSE标责任项目组,建立、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和“两特”带班制度,实行重点单位帮扶和考核约谈机制。在监督考核上,制定HSE考核评比及绩效考核制度,实施HSE工作动态考核。2.安全意识渗透方面的现状胜利油田重视安全理念的教育,引导企业员工从“要我安全”的被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主动行为,并通过教育培训等使得员工从“我要安全”向“我能安全”的更高境界迈进,“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理念已经渗透到了井场施工、队伍搬迁、职工生活等方方面面,为胜利油田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安全措施执行方面的现状胜利油田每年都要集中对重大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落实执行不到位的不仅要总结原因,还要对照《胜利油田安全生产违章行为处罚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问责制暂行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胜利油田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年度安全环保培训计划,并按照培训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了安全环保专业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
二、胜利油田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根据安全管理的三因素理论,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本文提出“六全式”安全文化创新模式。1.全过程安全管理是对油田生产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策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和改进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管理”要求确定过程的结构与程序,通过对过程各作业环节的控制,最终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求弄清生产作业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通过“鱼刺图”等工具分析出影响作业安全的各项因素,使其在作业过程中始终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保证作业各环节的安全顺利进行。2.全因素安全管理是指进行安全管理时考虑影响建筑项目的所有安全因素,并对这些因素采用ABC等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分析,ABC分类法是厘清众多影响因素中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工具,借助于ABC分类法可以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高安全效率。3.全主体安全管理是指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各个层次的人员对安全工作要有统一的认识和态度,要具有安全管理能力并实际履行安全职责。安全与人人有关、人人与安全有关,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因此,应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等使每个安全生产相关人员自觉地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而不能作为被动的被管理者。4.全对象安全管理油田企业常见的危险源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危险源单元、罐或罐区危险源单元、压力管道危险源单元等。在实践中,通过推行危险源辨识,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对薄弱人物、薄弱时间、薄弱区段、重点隐患的治理,认真落实“四个薄弱”隐患排查制度和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制度,坚持日排查、日整改,确保隐患排查治理闭合。5.全时段安全管理是指充分分析油田企业生产作业的时间特点,针对各时段的特点进行安全管理,例如针对三班倒制不同班次人的身体、心理、生理等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全时段安全管理要求通过统计调查等方式摸清事故的易发时段,针对易发时段的特点进行安全应对。6.全手段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手段包括制度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科技手段等。制度手段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法制手段指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教育;经济手段指对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惩罚、完成安全指标的奖励等;文化手段指通过安全文化的熏陶教育等;科技手段指依靠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先进有效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成果。胜利油田安全生产系统复杂、牵涉面广,不能采用单一的安全管理手段,而要采用多种安全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提高油田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黄成华 单位:胜利油田油区稽查支队
(二)宣传贯彻安全文化建设,抓细节、强化责任,注重培养员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
2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理论模型的提出
考虑到建筑行业本身的内在特殊性,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也更为复杂。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期望从模型要素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上来揭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涵。Geller[3]提出全面安全文化模型(TotalSafetyCultureModel),将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和技术三者联系起来,并包含了人、技术、组织和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模型中,将“人的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作为安全文化的基本框架以此描述安全文化的构成。但是,该模型并没有对这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Bandura的相互决定论,Cooper[4]提出安全文化交互模型(ReciprocalSafetyCultureModel)。该模型包括主观的心理因素、实际的安全行为以及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3个要素,主观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安全氛围调查问卷来评估,实际的安全行为可以通过行为观察并对比行业安全行为标准规范来评估,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可以通过审查安全管理系统来评估。通过这3个测量方法,分别对安全文化的3个构成要素进行定量研究。相比Geller[3]的全面安全文化模型,Cooper[4]的交互模型对原有的因素进行了定义,在原来的环境因素中增加了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情景因素,并且承认这3个构成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是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经典模型,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全面安全文化模型和安全文化交互模型的基础上,Choudry等[5]提出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建设工程安全文化模型(TheModelofConstructionSafetyCulture)。相比前两个模型,Choudry等提出的安全文化模型把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作为3个研究指标,这3个指标既可以单独也可以组合起来进行现场测评,以此对建设工程组织的安全文化进行多层次定量分析。由此,对于安全文化的探索既可以通过研究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因素的分别作用,也可以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这为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模型本身的建立并没有强调对于建设工程特点的研究,这限制了模型在建设工程上的直接应用。
Fang等[2]提出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安全文化交互模型(SafetyCultureInteractionModel),见图2。相较于之前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建设项目组织临时性强、项目参与方众多、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环境动态多变等特点,体现出建设项目最为重要的3个参与方:业主、承包商和分包商在建设项目安全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交互动态性,将认知、行为和环境作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架构,在每一构成因素中均涉及管理层面和工人层面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分析,并且可以概扩性地描述建设项目组织的安全文化嵌入组织运转过程和安全管理系统的方式。此外,通过选取新加坡的铁路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案例,验证了SCI理论模型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有效性。虽然,SCI模型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所得出的实际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建设项目安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对于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实证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3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
3.1安全氛围
Zohar[6]最早使用安全氛围的概念,描述了工人对特定时间下组织环境中安全的看法和态度。对安全氛围这一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类看法:一类学者认为,安全氛围是IASAG于1988年提出安全文化构成因素的一个子类[4,6,9,13];另一类学者则认为,可以通过对安全氛围的测量来反映实际安全文化。对于第二种观点,很多研究学者并不认同,以Cooper[4]为代表,他认为安全氛围调查不能体现安全文化概念复杂性及多元性,因此无法全面地反映安全文化。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方法,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调查(调查问卷或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但是不同行业对于安全氛围的研究维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Flin等[7]对18份不同行业的安全氛围报告进行研究指出,各行业最常用的6个“主题词”来研究安全氛围:管理(72%)、风险(67%)、安全管理系统(67%)、工作压力(33%)、工作能力(33%)以及安全规程。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出有代表性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见表1。通过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不同学者研究得出的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行业而言,探索一个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者应科学、合理地选取安全氛围维度,以此保证安全氛围调查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3.2安全行为
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安全参与行为和安全遵守行为两个方面[9,13]。测量安全行为的方法通常是自陈法和观察法,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指标测量和客观指标测量。针对目前大多数研究学者对安全行为测量所采用的自陈法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经专门培训的观察员对实际的安全行为进行观察,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对安全行为的分析主要基于行为安全理论(BehaviorBasedSafety,BBS)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基于BBS管理方法,设计BBS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流程,可以测量并提高安全行为。该程序一个重要特性在于其输出的数学性质,根据BBS程序给出的安全行为分数,可以对现场的安全行为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以此作为基准来改进员工的行为[5]。基于TPB理论,开发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CausationModelofUnsafeBehaviors),可以作为因果分析的工具来调查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特别是管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建设项目中应用因果关系模型进行因果分析,有助于BBS程序在建设项目中的实施并获得持续性的安全行为提高效果[2]。
3.3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的系统过程,以此评价安全文化模型中的环境因素。一个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安全政策及其目标、安全标准及其目标、工作计划和组织、应用和一般性操作实践、监测、反馈和审核、纠正措施、再次审查以及持续改进[5]。在此系统中,包括所有用于现场操作安全管理的政策、目标、角色、责任、岗位职责、规范、标准、交流、过程、步骤、工具、数据和文件。并且,可以通过建设工程现场特定的安全计划对工人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文化的环境特征进行审查。
4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的关系
基于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内涵的总结和分析,就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这3个方面,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研究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关键,也是学者们亟于解决的问题。近些年,研究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构建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组织的安全绩效。目前,学术界对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统计学方法论证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很多研究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预测作用,并把安全氛围称作是安全行为的“预测器”(Predictor)。例如,Mohamed[10]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施工现场安全氛围维度和安全工作行为的关系,证实了安全工作行为是安全氛围的结果。其中,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非惩罚性安全办法会促进员工间对于安全问题更加自由、开放的沟通,以此形成一个积极的安全氛围,并进一步提高工人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寻找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的中介变量。Neal等[13]通过对组织氛围与个体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安全氛围通过知识和动机这两个内在变量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此外,他还指出知识更多的是影响安全参与这一行为,而动机更多的是影响安全遵守。然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较少,这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建立安全氛围评价指标。很多研究者试图从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关系出发,研究安全氛围各个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以此建立安全氛围的评价指标。对此,一些研究者做出了尝试[9,10,14],尽管迄今未成功建立起建筑业的安全氛围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以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为出发点,是探索安全氛围各因子权重系数的一个可行途径[14]。同时,一些研究也发现,安全氛围与安全行为间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安全行为也会影响到安全氛围的形成。例如,工人的安全服从行为和参与行为能促进良好的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影响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动机[13]。因此,通过对员工在安全行为上进行引导,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认识,进而形成一个积极的组织安全氛围。目前,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安全行为对安全氛围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的相互作用。
5结语
(1)在建筑业,积极的安全文化对于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内容包括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3个要素,安全氛围反映了主观的心理因素,安全行为反映了实际的安全工作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反映了客观的环境/情景特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安全文化的范围。
(2)安全氛围、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系统各有其特定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学者对于安全氛围的测量采用调查的方式,针对管理层的调查以结构化访谈的形式为主,对工人的调查以结构化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主;对安全行为的研究可以通过应用BBS和TPB理论,设计具体的BBS流程,结合不安全行为因果关系模型,以此分析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中的管理因素,并有助于在建设项目中实现BBS程序对安全行为的测量和提高作用;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对安全表现进行计划、实施、监督、审查等系统过程,以此测量建设项目组织的管理环境,并且,通过项目具体现场安全计划(例如,施工方案)可以测量建设项目工人的作业环境。
(3)通过对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研究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发现,学者常用的安全氛围维度为:管理层的关注、监督和支持、制度和规范、员工的参与、沟通、工作压力、风险、安全施工的能力8个因素。由此看出,建筑业安全氛围维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探索建筑业共同的安全氛围维度这一研究方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还应和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从媒体公开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来看,出了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往往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存在很多漏洞和隐患,并在适当的时机爆发出来。血的教训要求我们,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完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果说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属于“软实力”,那么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属于“硬实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必须同时注重“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培养,并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共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二、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具体对策
那么,新时期煤炭企业究竟应如何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呢?结合笔者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的把握和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提出如下三点建议,并将其归纳为“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职工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煤炭企业为了构建良性的安全文化,应首先注重职工在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应使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乃头等大事,必须狠抓不放。为了有效地实现职工思想上安全观念的提升,企业应在安全文化构建中以多元化、全方位的理念,激励和惩戒并重,使职工能够在观念上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层次。为了保证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的安全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称之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在此层次又包含了以下三种文化:(1)制度文化。安全管理活动需要有章可循,建立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生活管理等的规章制度,使监督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安全制度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护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及安全理念充分而直接地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中去。(2)目标文化。深入人心、切合实际的目标总是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员工同心同德为之奋斗。企业的安全目标的宣传和放大无疑会在员工心中建立强大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指导。而在企业外部,明确的企业目标也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行为文化。施工企业员工把自己的安全意识和企业的安全理念转化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的安全行为,这样的行动方式就是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行为文化。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层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指被多数员工接受,并能对员工行为进行正确指导的安全思想意识、价值观、理念等的集合,也称作安全观念文化。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管理层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分工努力共同完成,各层次管理者依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执行中,使企业从上至下对安全文化内涵及意义能够充分理解,融会贯通,并依此指导自身的生产行为。在此涉及到的管理层次分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层次、项目管理者层次以及施工人员层次。
1.企业高层领导者层次。企业高层领导者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肩负着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缔造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为了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安全环境、安全工具及护具以及宣传安全理念的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决策层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2)决策者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决策者的安全态度就代表整个企业的安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