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4: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历史文化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它对象)中去,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铵盐的鉴定中去,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
④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又如,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然后再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
③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在演示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时,当学生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蓝色,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红色”后,让其解释该现象,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引言
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着误差,对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仅仅是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没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支持、变革作用。由于教师对其认识不足,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并不突出,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偏离了正确的信息化道路。本文将从活动理论这一视角,重新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以便获得更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合适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学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学生认知获得,还有信息技术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此外,以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动支持,实践中,教师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仅将其当作黑板一样的工具,具体存在以下四种问题: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要达到此目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只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比如某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演示圆的画法,利用3D建模做了一个圆规模型,并制作了一段三维动画。案例的结果表明,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费时又费力,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同样可以做的,甚至教学效果要明显的多。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只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为创设教学情景而使用的音乐、动画、视频等,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带来干扰,影响态度、情感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以待提高教学质量。
1.2信息技术代替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单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致使很多教师课堂中往往直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学内容如数学、物理课程中的推导过程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书写)等就可以很好的展现。
由于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其独特的长处,如黑板板书的可随时调整功能,模型的的空间结构功能,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机的实景放大功能等等,这些都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投资少,设备要求不高,因此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2]并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教师的灵活发挥,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单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面对的只是机械的演示,减少了和教师互动的时间,效果并不比传统手段显著。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那些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把握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佳时机和位置。
1.3信息技术的使用干扰学习活动的进行杜威曾指出,经验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实现的。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也是为了促进学生认知,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技术的误解,课堂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应用课件演示,使原来的教师的教变成观看计算机的演示,缺少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缺失教师的引导,减少了学生自我想象思考的时间,不利于自我知识的建构。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实际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课程,若只是应用电脑进行演示教学,甚至取代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操作,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懒惰性,减少学生进行探索的机会和兴趣,错过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机会。实际教学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课的教学与真实观察相结合,计算机实验演示与动手实验操作相结合。
1.4对学习评价的忽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评价并不能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形成性评价是必要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一起,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二、活动理论的核心特点
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活动理论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放在活动上,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意识的学习)与外部实践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在活动情境之外。
2.1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活动系统包括六个要素:主体、工具、客体、分工、共同体和规则(Engestrm,1987)。活动系统里的构成要素并非稳定且互相独立,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构成要素互动。在活动系统中,主体、工具和客体是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所有活动都是以客体为导向(object-oriented),是由人类(主体)通过工具作为媒介对客体进行改造来完成的。每种活动最终都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符号的。人类的行为活动处于社会文化的情境脉络中。而在活动系统中,规则、共同体和分工是对人类个体活动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描述。共同体是活动主体所在群体,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规则是指对活动进行约束的明确的规定、法律、政策和惯例,以及潜在的社会规范、标准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是指共同体内合作成员横向的任务分配,也指纵向的权力和地位分配(Engestrm,1999),即分工可以根据各活动的具体情况协商进行,也可以自上而下纵向组织。一个组织如何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参与者的工作文化的性质和氛围。由此可见,这六个要素是互动联系的,共同制约着活动系统的活动进行。
2.2活动具有层次结构(hierarchicalstructure)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是活动、行动和操作的完整体系。活动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一连串的行动,行动又包括一连串的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操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动态的:活动可以分解成为行动,并最终被分解为操作;操作也有可能被打断而成为行动。
2.3活动以工具作为中介(toolmediation)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必须以工具作为媒介。工具是人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工具可以是像榔头、计算机等物的东西,也可以是像符号系统、程序语言、模式或启发等抽象的、精神上的东西。工具将活动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工具不仅在活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而且还保留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色。因此,对特定文化工具的使用影响了个体外部行为的属性和内部心理机能的发展。
三、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过程的启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规则共同体分工工具主体客体结果活动行动操作同时他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变革,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活动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参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启示如下:
3.1强调活动基本要素的分析课堂教学中使用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有学生个体、学习工具(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内容和目标、遵循一定规则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班级或是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和学习成果。
3.2强调活动流程的设计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教学活动,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课堂教学。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后,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应随之发生变化,课堂活动流程也会随之调整。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行动和操作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序列性和层次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亦须从活动、行动、操作的层级关系考虑,将每个活动分解为若干个行动或操作,并且将这些行动或操作序列化,形成连贯的活动流。
3.3强调工具的中介作用工具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重要中介。课堂学习活动中,工具是指学习活动的支撑环境,是学习活动得以开展和持续的技术条件,包括各种学习资源、认知工具、通讯交流工具和学习方法等(kuutti,1996)。
3.4强调活动的设计应体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活动系统中各要素的设计应遵循同一目标,体现同一性,有利于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
3.5强调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知识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活动系统的设计注重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特点等个性特征。
四、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
从以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结合活动理论对其实施过程中的理论借鉴,活动理论中,教学设计的最佳分析单位是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技术势必融合于教学、学习过程中,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活动设计的任务就是分析学习/教学活动系统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4.1确定活动系统的整体目标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动机和目标是保证确认活动系统中的各要素复杂关系的重要因素,起到引导设计者和学习者正确行动的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根据学习者先前经验和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确定活动系统目标。
4.2确定活动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剖析和对学习者先前知识的了解,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排序,以便确定活动任务。这一环节的进行,有助于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
4.3确定活动学习共同体根据学习者面对的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的综合程度,一般将学习任务分为三类:概念学习、问题解决和设计。对于不同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都不尽相同。教师依据不同的任务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4.4活动设计流程
1)活动规则的建立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主体特点将学习内容划分或重新排序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教学模式设计活动框架(各阶段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习资源库设计活动策略和规则设计活动评价设计活动过程修正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活动中学习主体的交流沟通,制定共同规范,包括任务完成进程、学习者交流时间及教师指导时间和方法等。
2)活动工具的选择及学习资源的建设活动工具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工具的使用应遵循学习者的兴趣特点和学科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精神。资源环境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围绕学生需要合理组织信息资源,并保证资源、信息的及时供给。
3)活动任务的细化活动任务的细化主要是教师作为设计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将活动任务逐步划分为各个任务子系统,给予学生思考和自我建构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4)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在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
4.5活动评价的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活动的评价应是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同时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并反馈活动过程信息,教师对其是否达到目标进行总结,对结果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学习的优缺点,为后继学习积累经验。
五、结语
活动理论仅是作为优化框架应用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学习手段,是促使教学变化的催化剂,其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过程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达到深层次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6.
[2]张晓燕.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71-73.
[3]戴维.H.乔纳森(2002):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乔纳森,兰德(2002);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选取我院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21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58)岁;其中,糖尿病13例,高血压11例,脑梗死7例,其他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22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3.12)岁;其中,糖尿病14例,高血压10例,脑梗死9例,其他6例;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的审核和批准,且均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医院制度的讲解以及基本的生活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树立人性化护理的理念,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医护人员人性化护理的意识及理念;在此基础上,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整齐、安静及明亮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在各个床头张贴疾病的类型、治疗的原则等;并在病区范围内设置健康宣教栏以及便民区。(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内科患者多是迁延不愈的疾病,加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内科患者的平均年龄偏大,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悲观等情绪。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并鼓励患者重新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3)做好对患者的用药护理:内科疾病多需长期坚持服用,护理人员应及时提醒患者服药的时间,服药后,还应密切记录用药后患者有无出现不适;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讲解服药的重要性,避免患者漏服。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会以及医患之间的交流会,积极采纳患者提出的合理性建议。
1.3效果评定
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具体包括:服务的态度、操作的技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住院环境等,实行百分制:比较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之间,不满意:<60分;满意度=(比较满意+满意)/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时P<0.05。
2结果
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中,研究组比较满意23例(58.97%)、满意14例(35.90%)、不满意2例(5.13%),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比较满意17例(43.59%)、满意13例(33.33%)、不满意9例(23.08%),满意度为76.92%;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1 物理课堂文化影响着物理教育目标的制定
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不能不重视物理学的文化价值,物理教育活动中,学生仅了解物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物理学在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并形成和掌握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物理课堂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在《进入新千年的物理学》一书中,对20世纪物理教育的目的得出了质疑,其论点是: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物理,那么物理教育的主要目标放在大多数的未来公民的兴趣和需要上,而不是放在将进一步学习物理而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少数精英分子身上,如果物理教育是为更多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那就应当重视物理学家的工作成果在社会上、技术上的应用;重视物理学的哲学和物理学的历史;重视蕴含于我们文化之中的物理学方法;重视物理学家这个专业群体的特点,如支持、贡献社会的方式等。
物理教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为研究物理而学物理;为应用而学物理;为提高文化素养而学物理,这就构成了物理教学目的多样性或者说物理学习的多功能性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对物理科学的价值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科学应用价值是众所周知的,科学知识使人们能够制造许多产品,做许多事业,科学的另一个价值是提供智慧与思辨的享受,这种享受在一些人可以从阅读、学习、思考中得到,而在另一些人则要从真正的深入研究中方能满足,这种享受的重要性往往受人忽略,科学上已发现的理论和定律,是科学研究的收获,也是科学家得到的最高奖赏科学家发现这些理论时激动不已,学习者从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成就感,这种心情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第三个价值是改变人们对世界概念的认识,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文化背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第四个价值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永无止境的探索,科学家们对研究对象不知道答案时是无知的;当大概有了猜测时是不确定的;即使满有把握时也会留下质疑的余地,科学家的责任是探索更好的办法留传给下一代。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习物理有五方面的目标:第一是为学会怎样动手做测量和计划及其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第二是培养科学家,他们不仅致力于工业的发展,而且贡献于人类知识的进步;第三认识自然界的美妙,感受世界稳定的实在;第四是学习怎样由未知进到已知的科学求知方法;第五是通过尝试和纠错,学会一种有普遍意义的自由探索创造精神。
1.2 物理课堂文化影响着物理教师角色
物理课堂文化研究把物理学家和物理教师看做“活”的物理课堂文化载体,这可以为物理教育提供观念上的启示,
首先,物理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递物理课堂文化,以保证物理课堂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其次,物理课堂文化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应用已经是我们时代重要的文化背景,当今社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物理教师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终生学习,我们认为优秀物理教师的知识领域在不断扩大,大致包括: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内容知识;实验设计与操作知识;物理学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知识;著名物理学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科学道德知识;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知识;用生动的例子揭示教育内容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策与组织协调知识等,因而,物理教师的职业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物理教师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第三,物理课堂文化除了具有延续性以外还具有创造性,物理教师既要充当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要充当文化的整理和创造者,物理课堂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智慧,优秀的物理教师应能感受物理学探索过程中闪耀的科学创造之光,物理教师要在学校中创造一种“活”的物理课堂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充满探索、发现、创新、充满好奇心,物理教学过程要始终把学生培养探索精神放在重要地位,把物理知识和方法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满创造之光的物理学蜕化为干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计算,不能把具有生动性、创造性的物理教学变为对付各种考试的应试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天性,建立科学价值观、促进学生发展,才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
2 物理课堂文化的潜在课程
物理课堂文化它包括“显性课堂”和“潜在课程”两部分,所谓“潜在课程”,就是通过课堂的环境、气氛、班级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教育要以“人”为出发点,强调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不仅要重视显性课程的教学而且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影响,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个性,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挑战。
2.1 在课堂中关注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人际交往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教育、教学活动同其它人类实践一样,都是在交往活动中展开的,人们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交往性、群体性,群体中人际交往产生的心理互动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定势对个体的认识方式、价值和行为式影响极大。
建立物理课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潜在课程里的重要内容,学生总是通过周围的人去学习、认识自己,从而产生与他人联系的需要,学生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发展了自我观念,将别人的评价与对自己的评价加以平衡,并对别人的评价作出选择,有所批判,他们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交往范围、游戏的团体与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使他们彼此交往,共享经验,共同发展,进而形成一股内动力,任何一种团体都有一种倾向,要求他的成员有某种程度的服从,发扬这一团体的规范的思想和行为举止,特别是学生所处的非正式群体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些都构成了学生文化的重要部分,所谓学生文化就是指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总称,学生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抱负、个性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的形成又和学生的来源、他们的家庭所属社会阶层(职业)的文化水平面、个人的社会
关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时学生文化和学校整个教育目的存在着冲突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疏通和引导。
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更为重要,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早已有许多研究,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众所周知的,在师生关系中还有一种是在学校环境中的非正式交往,这种交往的教育影响程度则和交往者的意图、内容和亲密程度有关,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才会产生教学相长的互补效应,老师的期望是师生心理互动的主要方面也是影响学生个性倾向形成的重要方面,教师与学生同辈集体应当是合作者而不是彼此对立,教育更广义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思考,使他们学习检查自己的行为,并重新作出估价与改进,老师可以利用让学生对自身行为有考察和议论机会的这种办法来协助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得到发展。
2.2 在课堂中建立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文化
这主要是指课堂中的传统舆论、仪式与规章制度等,这些影响不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而当它们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力量客观地存在于学校、班级生活之中,这种客观存在虽然有时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无形的影响,但实际上它又总是依存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之中,依存在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守则、学生公约)以及学习纪律之中,特别是集中反映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中,其它,如学生之间所使用的特别语言,行为方式,师生员工的举止、言谈以及他们的衣着、仪表等都体现着一个物理课堂的精神面貌。
物理课堂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它具有一种同化力,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替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所到这个环境中的师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熏陶,克制和改变原来不适应新环境的行为作风,从而去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其次,它具有一种促进和约束的力量,一个班级如果具有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活泼紧张的生活作风,强烈求知的读书风气,它就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身心愉快、精神焕发,使他们自然产生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并成为他们前进不息的一种动力,同时这种精神面貌一旦形成也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自觉要求维护它,而破坏和污染这种精神环境的人和事便自然地会受到大家的抵制和谴责,它还具有一种约束的作用,因此,物理课堂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文化是开发潜在课程的重要因素。
3 物理课堂文化的物理教育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物理教育与物理课堂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物理课堂文化的世代相传主要依靠物理教育,物理教育一方面保证物理课堂文化在新一代身上再生,以保证物理课堂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把人纳入一定的社会模式中使其社会化,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一定知识的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精神的现代人力资源。
3.1 科学认知与思维训练的培养
物理学知识具有解释物质世界的认知功能,能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开阔人们的认识视野,提高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物理学方法是发明创造的思维武器,也是开发创造思维的理论指导,著名物理学家都非常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是从方法上打开缺口,突破前人思想方法的局限,进而获得成功的,物理学是包含科学方法最多的学科,在通过300多种科学方法中,物理学中包含170多种,例如,物理教学理想的教学模式是:创设问题最快(通过实验或现象描述)一分析问题一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途径一从最佳途径出发建立数学模型一求解数学模型一讨论命题的物理意义和可能的技术应用,这一过程就是研究复杂问题的全过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和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完全一样。
3.2 科学探索精神的培育
物理课堂文化是当代人类文化的主流文化之一,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物理课堂文化是科技文化的基础,对青少年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它是战胜一切伪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物理学习活动有助于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人的探索精神。
我们不难推想经过系统的物理学习的人群,比起没有接触这种文化的人群来,更具有抵御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自身和所处的外部世界,渴望使心中的疑团得以解释,古人对自然的奥秘发出过多少质朴的发问:天体是怎样运行的?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电、磁是怎么产生的?光的本质是什么?物质是怎样构成的?正是自然界美妙而复杂的现象,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而物理学的每一个科学概念的产生都充满了探索和创新,还包括对已有错误观念的批判,物理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其内容、方法和结构都是人类创造智慧的集中体现,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闪耀着科学探索之光,物理课堂文化教育是在课堂上再现科学探索的过程,因而有助于培养人的科学探索精神。
3.3 物理学美的熏陶
升华事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1、由点到面的扩充式
课文中的事实材料是多样的,诸如一个事件,一段人物特写,或者人物的只言片语。授课时要通过启发诱导,运用联想、对比、展望,从这些个别的但却是典型材料的“点”扩充到范围广、影响大、层次新的“面”,使单一的事物之理得到扩展升华,燃起学生的高尚情感,加深教育力度。
2、由表及里的深化式
课文中有些事实材料,经过点染,才能使学生透彻领悟其深刻意义。经过教育的揭示与深入提炼,学生才能取其愉悦而兴奋,知其情节而满足。如同从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从蚌贝中发现耀眼的珍珠,使学生更多增加追求“真、善、美”的志趣。
3、由此及彼的引申式
选取2014年7-12月某院参加择期手术的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经充分沟通,同意参与本实验研究的医务人员10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参照《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4年版)》外科手消毒流程,实验组采用经精细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使用的操作流程,所有人的手消毒过程均由一名固定人员监督,所有人均能按要求完成手消毒。分别统计每人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量,揉搓时间及监测效果。
1.2清洁、消毒物品
上海利康洁芙柔润肤皂液(1L)、上海利康洁芙柔泰新牌消毒液(1L)、脚踏式取液器、无菌巾。
1.3方法
1.3.1外科手消毒流程
采用免刷手消毒方法中的免冲洗手消毒方法,遵照《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4年版)》中外科手消毒流程: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取适量的清洁剂(洁芙柔润肤皂液)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再用流动水按上述顺序冲洗干净,取2块无菌巾擦干以上部位;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洁芙柔泰新牌消毒液)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揉搓至干燥;再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按照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手腕部,揉搓至干燥即可采样。
1.3.2实施精细化管理手消毒流程
除严格按照上述外科手消毒流程外,还规定了按六步洗手法图解双手的每个部位揉搓各10次,手腕部至上臂下1/3处每个部位揉搓各5次。由于前臂的长度约为3个手掌大小,所以又将其细分为下、中、上三段进行揉搓,达到无缝衔接。大多数人前臂至上臂从生理上逐渐变粗,从前臂上段开始至上臂下1/3处,每个部位除了掌心朝下握住另一侧环转揉搓各5次外,还增加了掌心朝上环转揉搓各5次。经测量该院使用的脚踏式取液器垂直下压到底一次取液量约2ml,整个外科手消毒过程中规定每人在手部、双侧手腕部取皂液共3次,共取液约6ml;在手部、双侧手腕及手肘部,最后再手部取消毒液共6次,共取液约12ml。
1.3.3采样方法
由医院感控处固定一名专职人员采样。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1.3.4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品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融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1.3.5监测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中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1.3.6统计标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量及揉搓时间比较
实验组比对照组每人清洁剂、消毒剂使用量明显减少,实验组均能按规定的消毒剂揉搓时间(≥3min)完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手部细菌菌落监测
对照组中有一名手术医生监测细菌菌落总数为7cfu/cm2),超出正常范围(≤5cfu/cm2);实验组全部合格。
3讨论
将精细化管理中的核心思想“精、准、细、严”应用于手术室外科手消毒管理中,既节约成本,又细化、规范、统一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管理质量。
3.1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对操作流程做精,求精;对手卫生设施及手消毒方法追求最佳、最优。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对手术室护士的技术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不可忽视常规基础操作技术,手术室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管理者应严格执行卫生行业标准,遵照手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制定具体操作流程,并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有学者认为频繁用刷子刷洗皮肤时,可因去除了外层表皮导致皮肤干燥并暴露皮肤深层菌群,反而促进了微生物在此大量聚集繁殖,而且从手部脱落的微生物数量增加的同时也会传播更多的细菌。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刷手对皮肤的损伤弊大于利,应该适时改革。临床外科手消毒方法也由传统的外科刷手向免刷洗式外科手消毒转变。现在刷手消毒方法已不建议常规使用,避免了手术人员因每日频繁刷手对皮肤造成的刺痛损伤。此外,洗手用水应安装水温调节装置,水温建议控制在32~38℃,避免寒冷季节因水温过低出现手消毒不彻底的现象,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外科手消毒的依从性。
3.2准是准确、准时准确到每人的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量,准时到揉搓时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提到“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洁芙柔润肤皂液使用说明中提到:取本品适量于掌心;洁芙柔泰新牌消毒液提到:取本品5ml按规定方法揉搓3min至干。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使用最少的量达到要求的时间和要求的效果。操作者揉搓至规定部位取液并规定了取液量,清洁剂、消毒剂使用量明显减少。针对手术医务人员因着急手术揉搓速度快、部位不全、时间上不能完全达到消毒液使用说明中规定的3min,规范了每个部位的揉搓方法和次数,这样做经监测不论揉搓快慢均能按规定时间完成,并做到消毒液自行挥发干燥。手部细菌菌落监测,实验组全部合格,而对照组一名手术医生细菌菌落数超出正常范围,经追查为本院刚轮转至外科的医生,但患者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愈合良好。
3.3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根据生理结构,细化各部位的操作流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仅提供六步洗手法的图解,对于手腕、前臂至上臂下1/3部位只要求认真揉搓,无具体细节说明,因此各医院手术医务人员揉搓方法也各不相同。为此,依据双手、腕部、前臂、肘部、上臂下1/3处的皮肤纹理、皱褶走向,大体呈五段式进行。按照规定的揉搓方法和次数达到了规定的揉搓时间和效果,避免了观察不到部位的皮肤揉搓遗漏的现象。按此方法采样监测,不仅手部,腕部至上臂下1/3各部位均无细菌生长,最大限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要做到“零缺陷”,不可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
1.1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分析
可视化物资管理系统,主要是由采集、汇总与管理三方面的软硬件构成,分别发挥出信息的动态获取、实时传送与管理、消费等各项功能。其中,在采集层中,主要是借助射频识别设备与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来动态采取相应物资数据,比如库位的标签与手持读写器等,而在汇总层中,则主要是在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采集层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及时传送到中央数据库中,并主要包括了一些必备的网络设备与无线接入设备等,管理层中,则是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分析与管理、消费,而网络服务系等设备与物资管理系统软件则是其主要构成部分。
1.2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在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设置,主要包括了仓库管理与用户管理两个方面,即对仓库的历史发展情况、地理位置与仓库编制、管理员等进行相应管理;
(2)产品管理,主要包括了对库内所有产品的具体类别、信息与数量等情况的管理,从而使物资管理员全面把握库内各产品构成情况;
(3)库存管理,包括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与库存盘点三个方面,即动态了解库内各物资的入出库情况,使得管理员及时了解物资的供应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物资采购计划,其中的库存盘点,则是为了在纠正仓库库存量同实际量间的误差,而且管理换在执行该操作的时候,可直接在系统中输入某一特定产品的库存数量,操作便捷快速;
(4)统计查询,包括了产品的出入库统计情况与产品的流水统计情况两个方面,即通过统计,使管理员及时了解库内产品流动情况,便于后期相关数据的查询。
1.3基于系统运作的物资入库管理的实现
一般来说,在展开物资入库工作时,系统需展开入库单的生成,货位的合理分配、物资的组盘与相关信息的关联、入库确定等相关操作。当一项物资达到仓库之后,系统会自动根据物资的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库房进行存储,同时将等待入库获取的相关信息传送到库房业务终端上面,并生成相应的入库单,而后参照物资分配原则,合理分配获取,并借助货位提示灯指引驾驶员将物资入库,接着,库房管理员就管理系统打出的相应的条形码贴在该物资的外包装箱上面,并展开物资组盘工作,组盘后,通过关联条码信息同托盘电子标签,把物资信息录入到系统的总数据库中,最后在指引驾驶员将物资上架,并确定物资入库。
1.2档案管理不规范人事档案的收集工作一直是档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需要入档的材料太多,加之有些单位、部门及干部、职工个人对其重视不够,因此不能及时将一些学籍档案、培训、考核、奖励等材料送交档案管理部门分类明细整理并归档,导致部分档案材料内容不完整,不能跟上个人经历的变化。另外,现在存档材料的纸张大小不一,以致原规格的档案盒存放不下。有的人的档案里出生年月、工作时间填写的不准确,档案中有多个年龄、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有些人的档案中个人履历表填写不完整,有许多必填栏目空白,难以反映个人真实情况,有些人的档案材料填写时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有的还用复印件代替原件或用原珠笔填写等,这都严重影响了档案质量,给人事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
1.3硬件设施不到位有的单位受办公条件的限制,没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档案室与办公室为一体,保管条件相对较差,既影响正常办公,又影响档案管理。有的单位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基础设施差,防火、防水、防虫、防霉等设备不配套,防盗设施也不具备,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这些情况对于档案的长期安全保管也造成了隐患。
1.4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明显滞后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用电子档案取代了纸质档案,并通过网络,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同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相比,我们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是显得陈旧、落后。目前,大多数人事档案的管理基本上还是采取手工操作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把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到人事档案工作中,使档案工作者忙于日常繁杂、冗长的折、装、查、找的具体工作中,既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也不利于检索利用,阻碍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2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2.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一是应依照《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按规定配备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干部从事档案工作,保证档案员的素质。二是严把队伍的进口关,实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凡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的发给档案执业资格证书,“准入”上岗;三是加强培训。从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等方面对档案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同时鼓励档案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信息管理等现代化管理知识,使之能够适应人事档案工作的素质要求。四是增强档案工作者的事业心、责任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单调、艰苦细致的服务性工作,档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在组织人事部门的作用,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到“眼勤”“、手勤”、“腿勤”,立足岗位创业绩,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2.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实施人事档案的动态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数据库管理软件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比如把个人照片、基本信息、岗位变动、职务职称晋升、工资、奖惩、教育培训等动态信息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根据需要,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在档案的查阅、借阅、归档、检索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计算机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人事信息和数据。
2.3推行人事档案科学化管理人事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就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推行科学化管理,是人事档案服务于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如何推行人事档案的科学化管理: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全面熟悉和了解《档案法》、《人事档案管理条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有关法规条例,提高业务水平和规范管理能力;其次,要强化规范管理意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程序,做到人事档案管理流程规范、档案内容规范、科学分类规范。其次,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即:查、借阅档案制度、收集归档制度、保管保密制度等,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三,建立收集归档联系制度,及时全面地收集新的人事管理数据,不断充实档案材料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应随时了解掌握和收集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奖惩情况、教育培训情况等,一旦发生变化,及时的补充到档案和信息数据库中,为信息利用增添新鲜内容,这是住处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2.4提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拓展其价值的开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领导层面的重视,在新时期,要充分开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通过分析人事档案的信息,对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组合,并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建立相应的培训督导机制,深度挖掘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通过比较员工的纵向档案信息的变化,梳理出员工的个人工作变化轨迹,在此基础上落实员工的管理考核政策,实现档案管理价值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学习优秀公司的先进人事档案管理策略,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把人事管理同档案管理相互有机结合,促进内部员工组织关系的和谐顺畅发展。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人们希望能有一种融洽的谈话氛围,彼此间坦诚地交流观点,倾诉感情,就像在自家客厅中与朋友聊天一样,撇去别的社交场合过多的修饰,呈现一种真实的状态。在此,就把这种体现真实的氛围,称为电视谈话节目的客厅氛围。一个成功的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对客厅氛围的还原过程。
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重点是使谈话者彼此间从基于角色关系的角色传播,进入到基于人际关系的人际传播。
电视谈话节目中,谈话个体面对面的交流并非使谈话者理所当然地处在人际传播之中,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其本质是独特个体间“我与你”的交流。电视谈话节目平民化的走向,对于“人”的关注,恰恰是对人际传播本质的追求,这也是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的真意所在。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特性:追求以人际传播形式完成大众传播活动
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大众传播范畴,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值得讨论的是,它属性中的另一个因子是角色传播还是人际传播。
作为由职业传播者制作,专门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传播的节目样式,电视谈话节目当然具备了大众传播的一般属性,其表现有:传播对象面广量大,构成复杂等。
同时,电视谈话节目的另一个表征是节目现场人与人的谈话。但据此就可以说在谈话现场形成了人际传播吗?当然在人际传播的多种表现中,有“面对面交谈”这种形式,但这种表现并非是人际传播的本质体现,甚至可以说这种个体间面对面的交谈是构成人际传播的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如此,透过纷繁的表象,是何种品质使人际传播成为其自身呢?
现有的人际传播学论述,虽表述各有不同,但大多强调人际传播中个性的体现(或曰个体间彼此的了解度;或曰对关系对象心理学信息的了解等),“对何为人际传播最适当的理解应该是:‘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①
“个体间”的交流是人际传播的重要观念,当然这里的“个体间”是心理而非仅物理所指。以此为区别,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提出了“我与你”的人际世界和“我与它”的事际世界。“我与你”皆为个性的人,非角色,非面具,而“它”则更多地表现为角色和欲求的工具。②
人际传播体现个性,是“这一个”;角色传播基于彼此扮演的角色以及角色承担的义务,是“类”的化身,在其间个体掩饰个性。对于电视谈话节目来说,除大众传播这个属性外,它的另一属性既可能为人际传播,也可能为非真正人际意义的角色传播。
本文所论述的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正是源自对真正人际传播的追求,努力形成一种真诚、朴实的谈话氛围,尽可能化解指向角色关系的作用力,达成人际间心与心的交流,是“我与你”的体现,而非“我与它”。
二、作用于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的两大因素:谈话关系范围的划定,谈话者彼此的了解度
电视谈话节目与真正客厅中朋友聊天的区别,就体现在“客厅”与“朋友”二词中:与“客厅”相对应的是,电视的大众传播属性,使谈话无限扩散,即电视谈话节目谈话关系范围难以划定;与“朋友”相对应的是:电视谈话节目谈话者彼此往往缺乏了解。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就是要化解这两股指向角色传播的作用力,实现真正人际传播。应被还原的电视谈话节目是可被还原的。
下面结合人际传播特性③、大众传播特性和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操作,对此予以论述。
1.日益包容的社会语境,突破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中关于“关系范围划定”的悖论,使得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实现真正人际传播成为可能。
“关系范围的划定”是指传播的双方或多方会将彼此归属到某一个以特定方式交流的群体中。这种范围界限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这种他人存在,不单指物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存在,是对交往扩散的一种预期。例如在某一群体范围内可以交流的内容,考虑到他人在场,传播内容相应会发生改变。
理想状态下的电视谈话节目,即还原了客厅氛围的电视谈话节目,同时具备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属性,但这两种传播对于“关系范围划定”而言,似乎存在一个悖论,这也是产生背离人际传播,指向角色传播作用力的原因之一。
从人际传播角度分析,客厅中朋友间的倾心交流,其关系范围划定是明确的,据此对交谈内容扩散可作较为准确的预见。由于排除了关系的输出,对深层“你和我”交流而作的自我披露,具有较小的危险性。
但是,在电视谈话节目中,要还原客厅氛围,首先就要面对谈话节目大众传播特性对于谈话者心理的重大影响。大众传播传播对象面广量大,构成复杂的特点,使得“他人在场”具有最广泛的意义。谈话者不仅要面对现场这个“小传播场”,更要考虑到经大众传媒传播后的社会“大传播场”。所以关系范围划定的界线几近消失,因此在对传播扩散进行预期后,顾及“自我披露”可能的后果,谈话者在交谈时更倾向于呈现一种正式关系。人际关系划分的排他性与大众传播关系的广泛性,兼容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往往导致角色关系的呈现。
但“他人在场”导致的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的离心力,并非具有决定性。正如过往的社会生活形成了“讷于言”的传统性格,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提出与深入人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人们更加真实和务实。从另一种思路来考虑“他人在场”,人们自我表达,传递“我是谁”的要求,通过大众传媒恰恰可得以更广延伸。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最近20年,电视谈话元素得以极大拓展。“更多的人有更大的空间开始自信地说着更真实的话。”④
2.还原“我”,找寻“你”,突破个体间因彼此不甚了解而带来的束缚,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实现真正人际传播。
罗洛夫介绍了几位学者关于在彼此了解过程中发生作用的三类信息:有关文化、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信息。
文化、社会学的信息来源于对一个人文化背景和社会归属群体的了解。这两项相对于心理学信息,较为外显与易于获得,但同时又都是对于“类”的信息,可得出的往往是关系对象的社会角色。使个性人得以突出的是在文化和社会学信息基础上,对于人心理学信息的掌握。正是此种心理学信息,使角色关系过渡到人际关系。
相对于客厅聊天中彼此的熟识,电视谈话节目参与者往往素不相识,或了解肤浅,大多数时候连文化、社会学信息这个层面都达不到,更谈不上心理学信息。在此种情况下,与关系范围划定一样,谈话者作深层次的“我与你”的交流,进行自我披露是有风险的、困难的。所以此种作用力的指向是彼此间的角色关系。只是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划分是一种心理划分。正如心理活动的隐蔽性一样,心理划分没有明确的外在界限。这有时会使角色关系的表达类似于人际关系。
要摆脱这种作用力,使电视谈话节目谈话者从角色关系回归到人际关系,卸去彼此间角色的面具,形成真诚、朴实的交流,还原客厅氛围,在于对“我”的还原和对“你”的找寻。
谈话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做到“诚”,即布伯所说的“我”,而非“它”。研究表明,对方对于自己的态度,往往是自己对对方态度的反馈。所在,若节目主诗人让人感觉是在“做秀”,即节目主持人强烈暗示这是一种角色关系而非人际关系,那么谈话参与者也必然将彼此的关系定位在角色的层次上跟着主持人“做秀”,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人际交流。在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的过程中,谈话节目主持人自身就应处在一个真诚的状态,从而感染其他谈话参与者,得到亦为真诚的回应。恰如白岩松所说:“把‘主持’缩得更小,把‘人’放得更大。”
谈话节目主持人还应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这与真正人际传播的指向是一致的。“人际传播的基本特性,是说者与听者传播关系的完整性……保持心与心对话的听,这样,倾听之后,我们才能向人与人相互理解的目标迈步。”⑤所以这里的听,非单指耳之听,更指心之听。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说,首先重要的不是自己说了什么,展示了自己多少口才,而是在于能使嘉宾、观众摆脱偏离客厅氛围的离心力,促进其意见表达与感情交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是对谈话参与者的尊重,也是对其陈述的鼓励。“传统上把好的倾听界定为,有效的思考,有效的解释,有效的评价他人的意义。”⑥
同时谈话节目要找寻那些真诚的谈话者,即“你”。对此,《实话实说》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实话实说》的执行策划在寻访嘉宾候选人时,不仅要考虑他们的观点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要掌握他们的全部资料、个性特征、谈话方式。这样,一方面可将那些修饰过多,尽说官话、套话的人,尽可能控制在谈话现场之外,先期排除可能的“它”;同时从对谈话对象信息获取这一角度讲,有利于在文化和社会学信息基础上,获得谈话者心理学的信息,进而使其从“类”中分离,成为独特的个体,推进关系进入人际交流层面。
三、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的语言符号标志:谈话者“复杂代码”的使用
我们可根据电视谈话节目谈话者使用的语言符号,验证是否还原了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
巴塞尔·伯恩斯(BasilBernstein)(1975)认为人们在谈话时使用的符号可分为三类:有限词汇代码、复杂代码、有限句法代码。⑦
“有限词汇代码”(lexicalrestrictedcode)是一种仪式性(ritualistic)代码,其交谈内容人人都能预料到。例如见面寒喧时,中国人乐于谈论饮食,英国人热衷于谈论天气。这种谈话往往四平八稳,并不透露谈话者意图,只是遵循某种文化习俗,如果交往双方刚刚结识,那交谈内容更是肤浅。这种代码往往与角色关系结合在一起。
宣明栋在《〈实话实说〉的实话》中一段幽默的表述,可引来注解“有限词汇代码”;“大多数人只能在带锁的日记本写思想。许多人又会觉得麻烦……于是就不写了,后来就不想了,见了面只会问:你吃了吗?”⑧
电视谈话节目的交流若只停留在“有限词汇代码”层面上,无疑没有进入客厅氛围。
与角色传播使用“有限词汇代码”相对应的是,真正人际传播使用的是“复杂代码”(elaboratedcode)。复杂代码既表达意图也揭示使用者的个性特征。双方或多方在谋求进一步了解、更深层交换意见时就会使用复杂代码。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就是要实现“复杂代码”,而彼此“复杂代码”的使用,是主持人、嘉宾、观众真诚交流的表现与结果。
“有限句法代码”(restrictedsyntactical)是在一个关系内部使用的仪式性语言代码。它与有限词汇代码一样,极少表达意图或揭示个性,但原因不同。相对于前者的无意表露,有限句法代码是由于双方相知甚深,已无需再予以说明。它往往表现为一种熟人圈里的“典故”,一个群体中的习惯语。这种语言对于群体外的他人来说,很难了解其真正含义。
电视谈话节目不能只停留在“有限词汇代码”层面上,当然节目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进入“有限句法代码”层面,这样会使小场中其他谈话者,或是大场中的受众不知所云。不过谈话者也可能讲一些小范围、小群体内的“典故”或习惯语,为使交流顺畅进行,应及时予以解释。
综上所述,还原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就是要实现从角色传播到人际传播的转变,实现“我与你”的真诚交流。契合了人际传播真“我”、真“你”精神的电视谈话节目客厅氛围,体现出一个开放时代的胸怀,表达着现代传播的理念。
注释:
①②⑤⑥王怡红:《人人之际: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此文介绍了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传播系教授约翰·斯图尔特(JohnStewart)编辑的《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BridgesNtotWallsABookabout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③[美]迈克尔·E·罗洛夫著,王江龙译:《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1-25页MichaelERoloff,INIERPERSONALCOMMUNICATIONTheSocialExchangeApproachSagePublications,Inc1985(27-30)。美国学者迈克尔·E·罗洛夫(MichaelERoloff)总结人际传播特性有四:a.人际传播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关系中b.人际传播受制于彼此的了解度c.不同的交流关系导致交流符号类型各不相同d.人际传播具有功能性,即它总是为一某一目的服务。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何谓生态城市?从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来看,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道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恢复以及区城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诱导整体、谐同、自生、开放的生态文明、孵化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段实、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区域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二、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9%,世界城市化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本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城市建设的速度还将加快。从世界范围来看,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世界城市化水平到加2050年将达到61%,21世纪可谓是真正的“城市化”世纪。但另一方面受资源、环境、人口等条件限制,人类社会在建设城市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科院第一号国情报告指出:“中国未来必然受到三种基本态势的制约:第一,人口规模规定了中国现时代和未来的消费基础,人口增长规定了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程度,人口素质规定了资源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第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在其外延上已接近极限……;第三,中国生态环境的基础具有先天自危特征……”。为此,我国政府于l994年颁布了《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l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此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在1996年3月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发展战略之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纵观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应审慎地看待我国目前经常提及的所谓城市“超常规发展”的突进模式,决不能以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用“向后代借资源”的方式求取一城一地局部的利益和发展,陷入短期突进,长期停滞的怪圈,而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城的路子。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有这些,都表达了我们祖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朴素思想。从最终意义上讲,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是“龙头”。所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从规划开始。区域规划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给城市群或城市带中的每一座城市准确定位,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无序发展,各行其是,甚至恶性竞争,造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生态的破坏。而每座城市自身的规划,尤其在城市功能分区规划中,应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充分保护好原有的江、河、湖、海和山、园、林、树,融城市的现代文明于自然环境之中。城区开发应重视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均衡分布,相互衬托,天然一体,避免过度密集,见绿插房。必须尊重人对自然的情感,充分利用好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界景观,忌讳大挖大填或以人工“美化”代替自然景色,以实现“人—建筑—自然”的融汇这种建筑设计原则。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保护好自然地貌,强调自然景观。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和乡土树种、花灌木等丰富资源建设“绿城”
四、生城市的发展策略
土地使用规划应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共生共荣,并应有相应的评估措施。考察基地与周围环境的日照、风场等物理环境关系。考察基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景观整体性。考察基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文脉连续性。交通运输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需要,做到高效、合理、便捷,控制汽车数量。在制定交通规划的时候,必须将环境与经济要素纳入其综合评估范围,包括对城市与自然环境影响的评估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估以及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方面的评估。同时,应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产业建设,提高工作与办事效率。理配置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是城市功能得以发挥的保证。城市规划要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进行充分论证,慎密计算,统筹布局交通、给排水、供电、通讯、燃气、热力、环境、绿化、抗震、防灾等各项基础设施,使城市功能得到正常发挥。重新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整体性、多层次、立体式城市绿化系统。具体可包括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和道路绿化。并有效加以实施,努力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面积。
二、贴近生产生活,进行实践探究
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物质引入所学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物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很多的一类物质,人类吃的和穿的基本上全是有机物”。学生立即就会联想到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米饭、肉、油、蔬菜,水果,服装……这些东西都是有机物?主要成分是什么?对身体有什么作用?例如:把成熟的苹果梨和生的香蕉放在一起,香蕉会熟得快些,加深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用途的理解;介绍松花皮蛋中的”松花”是碱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反应来的,让学生有了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了解;碱性物质可降低农药的药性、如何鉴别真假皮革、食品中的添加剂常识、高温加热煮沸和酒精消毒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使学生感到学化学生动有趣,他们也愿意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学生利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是有限的,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探究实验都可以在家里完成,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家庭实验,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负担。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器材,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助于把“活动与探究”延伸到校外,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和环保意识。案例1:生活中哪些是过滤操作?哪些是蒸馏操作?哪些是蒸发操作?案例2:让学生思考,喝水丢弃的塑料饮料瓶有什么作用?(可以用塑料饮料瓶的上半截可作漏斗,下半截作烧杯,用塑料饮料瓶也可制作储气瓶、洗气瓶。)案例3:可以用注射器、输液管制成充气、抽气装置。引导学生用家中现有的用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用醋酸除去水垢、铁锈的反应;食醋与鸡蛋壳的反应;土豆中的淀粉与碘酒的显色反应;水果电池;SO2和氯气的漂白性(用鲜花);分子的立体构型;晶胞的分析可以用不同大小的球形组装。家庭小实验不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物质和现象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探究,使学生自主地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新课程充分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从真实问题入手展开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亲自动手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享受实验乐趣的同时,更要注意实验的过程。例如: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包括实验装置、试剂、操作和现象等几个部分,在实验装置中,则包含仪器、仪器的连接方法、各部分的作用、使用注意事项等;在操作中则包括装配拆卸顺序、操作步骤、实验条件和注意事项;在试剂中,主要表现在颜色、状态、气味、规格、取量等方面;在实验现象中,则包含颜色、状态、气体、沉淀、分层、声音、光、热、溶解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学生会逐步掌握有目的地选择重点观察的方法。特别是一些异常现象,最后对观察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结论,甚至还会有新的收获,这样比课后去记效率高的多,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应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例如:在学到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向学生介绍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生成的碳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无浑浊出现),反应前后没有明显的现象,难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确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何把这一难点分化,我想到了用塑料饮料瓶进行这一实验,在课前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满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瓶洗净、干燥、透明),盖好瓶盖备用。实验时,打开瓶盖,倒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旋紧瓶盖,振荡。可以看到塑料饮料瓶迅速变瘪并伴随着“咯,咯”的响声(说明二氧化碳参与了反应)。立即又提问能用什么方法让塑料饮料瓶恢复原状,并让学生亲自上来实验,一会儿塑料饮料瓶又鼓了起来,学生觉得很有趣。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要结合每节课的具体特点集多种情境于一体,创造“发现情境”的机会,营造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让学生评价、思考、解答。
1.2学生自主式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以往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通常是教师在课前即已将学生分好组,并将准备好的几个课题分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分配,没有自,无论对自己的课题是否感兴趣都要去完成,使得很多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课程设计,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指导教师只需要将工厂实际和科研需要地设计题目的背景、特点、主要思路等问题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明确设计题目的意义和难度,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程设计真正开始之前,学生首先要提出课程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方案,指导教师需充分预估学生所选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是否既满足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名副其实地能够完成工程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完成能力,保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文件,既保证工作量饱满,同时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1.3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以往的课程设计通常是在指导教师的督促下,学生被动地坐在教室里进行设计。因为学生都是初次参加课程设计,对课程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往往都是设计之初摸不着头脑,刚刚熟悉一点以后,设计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还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完成,设计结束以后,同学们普遍反映,如果再设计一次肯定会做得更好。这种现象造成学生对课程设计理解不深,设计结果不理想。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这一常规,采取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设计时间的方式,指导教师只需确定最后完成时间即可。但要注意,为了保证能够在指定时间完成设计内容,指导教师需在真正的设计周开始前几周即将学生的设计任务布置下去,并且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计划,在课下有一个较长的准备时间。
1.4建立自主开放式的成绩评定方法对于一门课程,学生往往对成绩十分关注,这不仅代表了他们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的认可程度,同时也反应了自身的努力程度,因此学生十分关注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对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这门实践性教学来说,以往的成绩评定方式通常是根据学生最后上交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来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成绩评定不够公平公正,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设计内容缺少创新和亮点。开放式的成绩评价模式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公平公正地给予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程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多个环节综合考核,将各个环节考核比重合理分配进行成绩评价。设计项目书、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讨论、项目的创新性、答辩等权重合理分配,分配比例分别为40%、10%、10%、10%和30%。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切实有效地按计划进行,实实在在地对设计任务的各方面进行考虑。这些指标体系或许不能完全体现课程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但有较强的代表性,总体上能够反映学生对化工设备设计思想的把握、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创新能力和总体效果,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有明确的参照标准。
2改革中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2.1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近10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跨越式增多,而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导致高校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扩大,而青年教师普遍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能力尚要不断提高。建立开放式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更要尽量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学生开设开放型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教师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在工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问题能够全方位地指导,主观上要求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教学部门领导在客观上应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进修机会,保证开放式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2.2自主开放式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安排、指导教师工程项目的支持以及与企业间的良好沟通等问题,而这些教学条件不仅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外在因素。除此之外,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无疑使得指导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如何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人数,如何合理考虑他们的岗位津贴,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既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的有力保障。
3初步的实践效果
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自主开放式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式的建立和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使命感大大增强,极大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论基础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强化。总的来说改革是成功的,但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例如新的课题一般资料均不全,在设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收集资料方面的困难成为突出的问题。这需要指导教师做好前期的准备,掌握资料来源,给学生介绍各种设备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改革后的设计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充分挖掘了师生两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