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3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养生哲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曾著有《太极图说》:“无极太极,阴阳互摄;阳变阴合,生生不息;动静有序,刚柔相济;共生共存,天地人和。”对人而言,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3.内外兼修的修身观“内外兼修”通常指人从内外两个层面所进行的全面修养。即人不仅要让外在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同时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提升,最终达到“表里如一”,实现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盘山语录》要求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心方成,可不慎之!”道教所提倡的“内修”主张个人的自律,与“我命在我”的主体性一致,这也是道教“内修”的本质与核心所在。包括练武之人,既注重修炼内功即内力的提升,又注重外功即拳脚功夫。武术精髓内三和与外三和“内三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合;外三和:手与足合、肘与膝和、肩与胯和”,也是强调形意结合,修身与养性并举,达到形意兼备,内外合一。
二、中国传统养生观的具体体现
中华养生文化以健康与长寿为目标,内容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起居、时令变化、食疗与药疗、运动与休闲、心理调适、心情与性情的调养乃至爱情、婚姻、家庭、工作诸多方面。对养生文化作深入研究与推广,能够让人更好地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同时丰富人们的养生文化知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和健康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地发展。西汉的《淮南子》一书认为: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只要“一失位,三者俱伤也”。中华原创医学是这个原则,“养生之道”也是这个原则。我们现在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有以偏概全之嫌。养生就是养身、养心与养气。
1.养身与“劳其筋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无外乎养身与养心,古人特别看重养身与养心并举,如孟子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298“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养身;“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是养心。养身首先要养心,养心是为了更好地养身。孟子的这段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座右铭。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练动功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当运动能通筋活络、舒畅气血,对抗身体的老化。正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可见活动对健康的重要性。中国传统锻炼身体的最好手段是练武。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秦人在商周时代,地处边疆,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10•傅功振:中国传统养生的哲学思考第29卷以尚武著称。商鞅变法后,军功可封爵。人们也以武力高为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2]357这是秦地的民歌,《诗经》中的精品。直译过来就是:“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这一慷慨激昂的征战誓言,震撼人心,流传千古。我们现在更应该把它重新唱响起来。古圣先贤在长期教育晚辈的过程中总结出的《警世贤文》一书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勤奋励志,劳其筋骨方面的俗语警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至今有着非常现实的警世作用。
2.养心与“苦其心志”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养生的根本仍在于养心。中国传统心学,其精髓是:天下万学,终究归于心,心未萌动,善恶不知。心一萌动,善恶便知。天下万学,即心学。天下万事,即心事。天下美丑,出于刹那之心。从心治学。从心做人。无一时不是心。无一事不是心。心即万物。养心就要“苦其心志”,做到“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其关键在于“静”。道家把“清静”的养生之道与治国之道相提并论。老子就曾经反复强调,“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佛教的所谓八戒即“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八条戒律,“戒”有止恶防非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欲与饮食。八戒就是为了抑制欲心,所以要持斋。这就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足见佛教也是非常看重养身与养心的,养心重于养身。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宁静”对于养心的重要作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以修身”,可以看作修身养心的千古绝唱。的确,单纯的动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大法宝。尤其是在繁忙的公务中如何保持心态的平静,这往往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有条不紊,就是要做到事再多,神不乱,心不烦,人动心静。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很重视修习静坐养生,均收到良好的修身养性和创造业绩的效果。静坐养生,即双盘足,单盘亦可。或将左足放在右腿之上,叫做如意坐;或将右足放在左腿之上,叫做金刚坐。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近,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己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养生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镜》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年近九十时,他高兴地在《戏遣老怀》诗中写道:“己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静坐养生的健身效果从中可见一斑。初习静坐不必勉强自己坐得太久,每次10分钟、20分钟即可,以后再逐渐延长。宁静的作用不仅仅是静心,而且可以帮助立德,正所谓“静坐常思己过”。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必要前提。“大德者必得其寿”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学士崔铣的《六然训》云:“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其平和的心态、宁静的心灵至今仍可以成为我们养心的座右铭。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王中江,高秀昌.冯友兰学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5]丁灵平.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看中国哲学之特点[EB/OL].百度文库,2011-03-04.
[6]辞海编写组.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何颖.《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1(5):56-57.
[2]熊鹏辉.阴阳与中医养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4):28.
[3]董一帆,张光霁.论“生生”在《内经》养生思想中的体现及其对现代养生学启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389-391.
[4]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53-54.
[5]熊鹏辉.五志与中医养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7.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唐东霞.论老年旅游活动的危机防范与干预[J].旅游经济研究,2011(08).
[2]易银飞,麦舜妍.广州银发旅游市场需求与开发研究[J].科技创业,2011(03).
[3]张冲.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研究[J].旅游经济研究,2011(01).
[4]孙樱,等.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J].地理研究,2001(05).
[5]马惠娣,邓蕊,成素梅.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的休闲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5).
[6]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02).
[7]林勇强,史逸.城市老年人室外休闲行为初探—以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2(07).
[8]岳俊芳.浅谈我国老年休闲市场的开发[J].成人高教学刊,2005(01).
[9]陈金华,李洪波.史文化名城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07(02).
[10]严冬琴,黄震方.城市老年人养老休闲需求与选择行为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老年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2009(05).
[11]李天元.成都市旅行社开发完善退休老年人旅游产品的思考[J].城市旅游研究,2011(01).
[12]黄婧,曾克峰.湖北省恩施市银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化,2011(05).
[13]邓军华.河南老年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服务经济,2011(06).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9.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
[4]王治国,道德经译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5]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15―03
前言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拳种之一,其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思维,以其博大的文化承载能力和修身养性之功能以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和接受,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武术的了解多侧重于对其技击层面的探求之上,这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武术的一种限制。随着现代人思想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加之人们对武术的了解,几乎没有人否认武术所具有的健身、养生、技击的特性。太极拳,作为现代中华武术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其所具有的艺术属性是不可否认的,人们对于太极拳文化的认同性已经远远大于太极其形本身。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社会需求,作为主体的人在其物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其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宁静。太极拳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所涵养的道德期许正是现代人欠缺和追求的。从中国哲学层面谈太极拳的养生思想,体验人生智慧追求人之本我或许也正是太极拳其价值所在。在其形的习练中,浙悟人生,使心灵由净化而渐进深化。在嘈杂烦乱的现实世界中找寻心理的归宿,真正使身体和心理有所寄托,这才能达到真正的养身,以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1 太极拳中所包含的中国哲学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衍生出的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哲理命名的拳种不在少数,但能以哲理详细论述且在拳法习练中贯穿其哲学蕴含的却少之又少,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和向外传播的名片,皆以《周易》理论贯穿于拳势之中,以其易理阐释拳理,要求练拳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太极作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范畴,其包含着古代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的一个模糊认识。《易・系辞上》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论之“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太极本指原始的混沌之气。而其混沌之气处在不断的运行变化之中,运动本是太极的本质屙性,从某个角度而言太极就潜藏着运动的潜能,动静互存,不离不弃,而正是太极的不断运行才有动静、阴阳。又因太极是无形无外之体,因此其运动也并不是人们平时所见物移。
“太极”一词和武术直接发生关联始自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动缓则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一贯”。这是关于太极拳理论最早的著作。太极是心,是心本论者对于太极观念的充分发挥。从另一方面而言,太极拳更多是心性的锻炼过程,不仅要求形态得到充分锻炼更要求排除杂念。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身体各部位阴阳互变的运动,可以说太极拳运动即是一套阴阳变化之象,将太极阴阳变化之理贯穿于拳势之中使身体部位,似有形之线牵拉,一动皆动,不撇不停,步随身换、手与身应,内外相合整体运动。太极拳强调拳架动作需遵循阴阳变化之规律,才可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练太极拳做到这种平衡,在内可表现为气血顺畅,在外可表现为动作协调,舒展。
2 太极拳对养生思想的启示
2.1 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会产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当一定的思维方式经过原始选择(这里有复杂的原因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正式形成并且普遍接受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稳定性,成为一种不变的思维结构模式、程式和思维定势,或形成所谓思维惯性。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中,对于养生的观念是极为重视的,从道教的炼丹术追求长生,到中国中医中所倡导的延年益寿之法都在说明中国早期人们模糊的养生观念,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医疗、卫生、物质生活的充裕,养生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各种养生馆、足疗、食疗等等传统的养生方式大量的出现,各种健身馆、瑜伽等身体锻炼场所也应运而生,足见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现代社会各种压力,人们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健身等手段大量的出汗,一方面减缓压力,一方面可以起到健身的功效,当然,这种健身的方式是社会中大多说人所采用的,也是短期内见效比较明显的一种方式,通过身体锻炼来起到提高身体健康的目的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但是,要真正起到养生的功效,健身是一个方面而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心,使自己的心胸开阔,什么事情放的下想的开,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费心劳形,雁过无痕”之意,其意思大致相同,就是使自己的心得到最大化的放松,真正的养生就是使健身和健心完美的结合,并不仅仅就是传统观念中对于身体的锻炼。
2.2 太极拳中的养生观念
使中国哲学现实化、清晰化、直观化的太极拳使人们在现实生活找寻到了一种回归田园的诗意,我相信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开始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即养生,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条件逐渐丰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而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太极拳动作连绵不断,柔和缓慢对于场地的低要求也或许是现代人所钟爱的一个原因。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有一种说法即,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而这种说法或许更适合于陕节奏生活的现代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有时也应该让自己心情得到最大化的放松,所谓养生,身动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点或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和去掉世间名利的心境。太极拳习练者从最初简单目的的形的训练,到最后慢慢开始对于太极拳其思想的体验是一个过程,即从经验的世界开始慢慢深化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上。但,所有关于形的训练都是为了最后的超越,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即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会发现,养生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这种观念是一种看透一切、回归本我、返璞归真的状态。中国的哲学大师或是对于人生有深刻体悟的人,其心境是安逸的、淡泊的、宁静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看透一切回归本我的状态。这里所言的回归本我,即回到人生本来之状态,无欲无求的思想境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一直活在一种焦虑之中,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扰着人的思想。人们需要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一种片刻的宁静与休憩,用一种更具哲学化的方式去生活。
太极拳作为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或许更加适合现代人们去习练,太极拳强调习练者,身动而心静,这种状态正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慢慢的静下心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最充分的放松,抛开一切世俗杂念和烦恼。在意念的驱动下徐徐而动,甚至可以微闭双眼,让自己在充分的无我之境中自然而然的开始习练,感觉自己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回归大自然的一个生命体,与自然轻轻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烦恼似乎已经淡去,耳中所听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声,是风声是和大自然交流的声音。真正达到了一种“恬淡虚无”、“宁静自如”的境界,无拘无束,无牵扯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无为的状态体悟到人生的本来面貌。让太极成为一种生活,融于生活。这就是一种最高级也最有效的养生和生活方式。所有技术性的练习都只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太极拳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是养生最佳之方式,或许正是一种心态。对人生有一种寄托,用太极的智慧解释人生哲学的困惑,这应该是现代人所更加需要的一种性情。
3 从哲学层面谈太极拳的养生思想
由混沌走向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易学之太极本就是指宇宙的混沌状态之描述,太极拳之道就是顺应宇宙自然的规律。使身体运动与宇宙大道的运动相联系。在当今而言,太极拳似乎成为了武术的代名词,某种角度而言太极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武术界。甚至,人们对于太极哲理的研究思考就是从太极拳而产生的。在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体系中,“太极”一词似乎具有更为深层的哲学意味。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与无极,并非是毫不相干的两物。无极是对于太极状态的描述,无极,就是太极得以充分彰显的境界状态。换言之,可以说无极就是太极之初始状态。太极拳的站桩被称为无极桩,其本意就是使身体恢复无极状态,无极桩的上桩口诀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桩的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由此我们所谓的无极即是恢复自然状态,松下来,摒除杂念。太极拳的运动技法要求中就明确地指出,凝神静心、排除杂念、回归自然,练拳心贵静、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状态。若意不能守中,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在用则有呆滞不活之病。太极拳这种技法要求即是无极状态的最好体现,由静而动,由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即是此种道理。天地之道与拳术之道是相通的,也是一致的。从终极意义而言,天地之道就是太极拳之道。太极拳的理想运动就是以宇宙万物的运行为其终极依据或原始动力的。通过对于太极拳哲学价值的分析和了解,对于动作的不断练习,使人们不仅在身体层面,在心理层面也步步由净化向深化发展,这也是一种养生的合理体现。
4 结语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不仅仅是因其动作的缓慢柔和,适合大多数人的身体特点,更在于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上,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对于人生智慧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太极之美贵在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太极拳的习练并不是简单形的练习而是超越自然的心理训练过程。练拳贵在练心,超越自我使心灵由净化而渐趋深化是太极拳所要向人们昭示的一个道理。太极拳不仅具有用意、运气、活动肢体等传统导引术的优点,还有其“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通过此种方式和太极拳中所包含的哲学价值使人们不仅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有所了解,更能从中生发自我对于人生的思考,达到养心、养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侨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侨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张元迟功.《陈式太极拳图说》卷首的哲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宋筱.《周易》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圆的审美观念[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李宇飞.论太极拳的“无极之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续上期)
健身气功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哲学意义上的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而对于具体的学科而言,所谓范畴是指“各门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即已经内化并具有高度概括性、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就健身气功学而言,不妨借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的观点,范畴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健身气功学科之网的网上纽结,它清晰显映了健身气功学的基本理论概况。大凡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其属于自己的基本理论范畴,健身气功学当然也不例外。这里依据“健身气功学以健身气功实践为基础”这一本质规定,由此抽绎出大致可以观照该学科理论的七大基本范畴。在传统哲学观照下,这些范畴本身也存在于别的领域,但在健身气功学里被赋予了自身的内容意义。
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中整体观的最高境界,也是健身气功学的基本范畴。世界上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都是由大自然阴阳之气感应形成的,即所谓“在天为气,在地成形,而化生万物”;《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类感受着大自然阴阳更替的影响,也从大自然获得营养,化生自身气血阴阳,故人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不可相逆,故《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告诫:“气与天相失,则生意息矣。”在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影响下的健身气功,无论是功法还是功理,都深深地烙上了这一文化印痕,集中体现在三大方面:
熊经鸟伸的仿生功法。模仿动物,起先是古代原始信仰中用来沟通天人关系的手段,被移植至气功文化后,则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所谓“远取诸物”。关于健身气功中的仿生,现存文献中以《庄子》的“熊经鸟伸”为最早,至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原来的仿生术势有明显发展,除“熊经鸟伸”外又有“凫浴”、“猿”、“鸱视”、“虎顾”内容。类似的情况在1973年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里也能看到。东汉末华佗“五禽戏”的创编,则标志着健身气功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后,古代成套的仿生功法少有出现,但在一些传统功法中依然印迹宛然,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的“龙行气”、“蛇行气”、“龟行气”和“雁行气”等。
法则天地的练功理念。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古人称其为“天人相应”。因此,对于练功养生来说,就应顺应自然、调于四时。《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此话也可视为健身气功的基本要点,其要求的四季摄养,对以后健身气功的实践与理论产生了弥久的影响,历史上诸如“生气”、“死气”之说,四季导引养生学派及二十四气坐功法的出现,无一不是受法则天地、调于四时影响的产物。
五行观下的存想内视。五行学说是中国先人根据自然界不同事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把纷繁复杂、形形的事物归纳为五大类,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作为代表,藉此对不同事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加以描述。在中国传统气功理论中,天人合一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五行相通关系,即所谓“同气相求”,这主要反映在练功中的存想内视图景。早在东汉年间的《太平经》中已有“使空室内旁无人,画像随期藏(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的记载。其后,于静室中存想脏腑之色,成为传统气功中的一个基本方法。
阴阳平衡观。阴阳学说是我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独立不改、大化流行之道的基本质料,离开了阴阳,“道”也就成了一个混沌的存在。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相交变化推演至气功养生,提出“阴阳相养以相济”,“未有偏胜独隆而底于平安者也。”阴阳平衡观在健身气功学中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除了下文将要阐述的形神互练、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等外,还反映在诸多方面,如:
偏阴偏阳谓之疾。关于这一点,被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明确提出:“物无阴阳,违天背原”,为此,宋代的气功理论家俞琰解释道:“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宋代另一位著名气功理论家张百端在《悟真篇》也指出:“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以不芳菲”,即其所谓的“自家燮理内阴阳”。这就是说,气功健身之效,“在于燮理体内阴阳之偏颇,使之达于平衡与协调,而决不是片面助长一方”。当然,文内强调的阴阳平衡是种动态平衡。
阴阳平和乃至理。在中国哲学看来,世界上万事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就是阴阳平和,“阴平阳秘”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人体健康观。传统气功同样把阴阳平和作为自己的练功方法与理论要点。如署名钟离权著的《灵宝毕法》练功法中列有“匹配阴阳”法,宋代张百端的《悟真篇》以诗句的形式阐述了阴阳平和对于丹道的重要性:“阴阳得类方交感,二八相当是合亲。”要做到阴阳平和,其基本的方法就是从精神到形体应“损有余而补不足”。需要指出的是,阴阳平和能延年益寿,但非久生成仙,诚如两晋时郭象在《庄子・养生主》注中所说的那样:“夫养生非求过分,全理尽年而已。”
水火相济是根本。水火相济是阴阳平衡的又一重要概念,明人孙一奎的《赤水元珠》卷十在谈及道教丹功时即云:“以天地为鼎炉,以日月为水火。”水火相济在传统气功中又称“水火既济”,用来专指心火肾水之相交。水火相济主要见于静功类的功理阐发中,但在动功理论中也不乏见。如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辑录的“八段锦歌诀”中即有“想火烧脐轮”之句,究其旨意,同样是喻指以心火烧炼肾水。
形神共养观。形神问题,也即身心关系问题,它是古代思想家们讨论的一个哲学问题。哲学意义上的形神观是人们关于精神意识与物质肉体关系总的认识和看法,而传统气功理论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阐释这一命题的。所谓形,就是形体,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血肉之躯,也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器官和经络气血;所谓神,不仅指精神意识、感情思维等活动,如语言、思想、表情等,还包括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生机、活力和灵性等。形与神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此,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就说过:“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古代气功吸收了这一思想成果,明确提出了形神共养的理论。健身气功中的形神共养观有三个要点值得注意:
形神合一。形神合一练功观,较早见于《太平经》所提出的形神常合为一的“守一”之道,其云:“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即为一,可以常存也。”《太平经》的这一思想显然源于《黄帝内经》上说的“形与神具,尽终其天年”,为后来气功理论家所进一步发挥,也都主张形神依存、身心合一,从而奠定了传统气功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以形为主。虽然“形神合一”是中国传统养生术的共同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但就不同养生流派和养生方法而言,则于形神之间各有侧重。健身气功中的动功,就是以强调和重视形体锻炼为特点。与静功功法相比,动功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养形”,主张通过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及自我按摩等的结合运用,来疏通人体内部气脉经络,促使人体内部气血流动顺畅,增强人体脏腑功能系统,从而达到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目的。《庄子・刻意》中专门称此为“养形之人”,唐人成玄英注《庄子・刻意》时则明确指出,此乃“延年之道,驻形之术。”
以神为主。由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深受道、佛、儒等传统思想影响,因而气功中的静功(如坐忘、存想、内丹等)都比较偏重于精神的修炼,如《庄子・在宥》中明确提出以神守形“形乃长生”观点,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泰族训》也主张“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其后,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卷一中同样将“啬神”置于“养形”之上,同时认为“摄生有三:曰养神,曰惜气,曰防疾”,并视此为人体健康的“保养之本”。充分说明了在古代的认识视野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宰。
内外兼修观。健身气功学中的内外兼修观,是基于形神共养基础上提出的又一范畴,具有明显的方法论意义。“内外之养周备,则不求生而久生,无期寿而寿长也。”《黄帝内经・素问》注的这句话表明,假如人的身体从内到外都保养很好,就能长生。文中所谓的“内”,是指人体的内环境系统,包括精神、脏腑、经脉、血气等;“外”是指人的形体与运动能力等。健身气功中的内外兼修有以下三方面要点:
主张内外兼修。如《黄帝内经・灵枢》指出,“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这里谈到了导引术的三方面功效:一是“理血气”、“调诸顺逆”和“察阴阳”,这些均是旨在提高人体内部脏腑血脉经络系统水平,属于“养内”的范围;二是“缓节柔筋”,目的是提高肢体灵敏柔韧与协调能力,这是“养外”或“养形”的范围;三是“心和调”,是促使人的精神系统得到平衡协调,也是属于“养内”的范围。可见其提出的导引行气是内外兼修的。
主张以内为主。也因受道、佛、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历史上有不少气功养生家特别侧重“养内”,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务外则虚内。”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气功学中时常提及的“性命双修”中内炼内养,也体现了这一文化特色。
主张以德养生。道德向来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作为传统气功学说中的“内”,在古代道德文化影响下,被赋予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如隋代高僧智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明确提出坐禅修炼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思想。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也认为养生者当“性自为善”,如“德行不克,纵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寿”。明代高濂还直接将属于个人品行修养的“自慎”作为养生服气之道“第一事”。纵观传统气功史,无论是儒家、佛教抑或道教,都十分强调对道德情操的修炼,“养德养生非二事”,这也是张百端《悟真篇》中强调的“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
动静结合观。动静结合是传统养生观,也是健身气功学中为所有功法功理所认同的重要内容。察其思想源头,亦缘于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平衡观。健身气功中的动静结合观大致反映在三个方面:
劳逸有度的生活观。鉴于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等因动静失调而致病,故如华佗提出了“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的观点,其五禽戏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其后宋人蒲虔贯创编的“小劳术”,同样是以“形要小劳,无至大疲”为理论依据。
动静结合的练功观。练功应须动静结合,是传统气功学中的一贯主张。《庄子》中的“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极为形象地记述了早期气功的这一特点。至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云:“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宋代,针对有人误解的理学一味主静,朱熹清楚告知:“欲专务静坐,又恐堕落那一边去。”即便如毕生致力于静功锻炼的近人蒋维乔,也提出“动与静应兼修”。
动静互寓的功法观。历史上有关气功的分类,一般分为动功与静功两种,前者有人又称“导引术”,后者又被称为“坐忘”、“存想”、“内丹”、“禅定”等。当然,这样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其外在的功法特征,但并非动功就是绝对的“动”,且不论作为动功的“八段锦歌诀”其第一句即为“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即便易筋经中也同样有讲究吐纳行气的“采咽之法”。而静功也不是绝对的“静”,如练功中的存想、内视及气息在体内经络的升降出入等,都是一种“动”的特有形式,可谓“静中有动”。
精气神学说。在中医学中,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而在传统气功学中,则是用来指练功的基本质料,道教内丹学中又将此称之为“药”。传统气功学中的精、气、神学说有三方面内容:
精、气、神各具含义。精分先后天,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基础,两者相互依存;气具有维持生命的功能,即明代张景岳《类经》上说的“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联系到“气功”一词的寓意,其“气”并非仅指呼吸,乃“泛指整体的活动功能”。毋怪有学者提出:气功“虽定名于近代,也承续于古义”。神是生命的主宰与体现,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精、气、神相互关联。精、气、神虽各有不同的含义,但三者是相互关系、相互转化及相互促进,传统气功理论中时常提到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万历进士袁黄所著《摄生三要》中所言的“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聚则气聚,神散则气消”,可谓深得要旨。
炼神还虚的形态转化。炼神还虚一般被称作是道教内丹继“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后的最高练功境界,也有人称此为“这一阶段功夫颇多宗教幻想”。究其缘起,滥觞于先秦道家。因为在先秦道家看来,世上的物质是不灭的,它无非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身息心学说。“身、息、心”即上文概念中强调的“身体姿势、呼吸锻炼、意念调节”,换成传统气功术语,即为“调身、调息、调心”。身息心学说既是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健身活动的固有属性,也是健身气功学中的重要研究范畴。
身体姿势。健身气功中不管是动功的引体还是静功的盘坐,首先都须通过一定的身体姿势来表现。身体姿势在健身气功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姿势是练功的第一关,练功中锻炼者最先接触的内容就是姿势。另外,练功中的身体姿势本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道教内丹学中,时常用“鼎器”喻作身体。
呼吸锻炼。健身气功中的呼吸锻炼不同于日常一般的生理呼吸,也是健身气功最为显著的活动特征。明代王阳明弟子王龙溪的《调息法》称“欲习静坐,以调息为入门”,前人亦有“以息为之,百病不治而自却”之说。但如呼吸不得法,就会如苏轼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所说的“使气错乱,或奔突而出,反为之害。”历史上较早谈到深呼吸有益健康的见《庄子・大宗师》:“真人呼吸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种深呼吸发展至后来,就是一些气功论著中往往提到的“龟息”、“胎息”等,其呼吸的特点是细、深、绵、长。由晋唐绵延至今的“六字诀”,就是在呼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以六种发声的传统健身功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被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提升到理论医学的新阶段,确立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书中不仅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还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知识,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学理论来阐述问题。《周易》里的“阴阳”哲学,《尚书》里的“五行”学说,还有《论语》里讲的“两端”、“中和”、“和为贵”、《孟子》、《中庸》的“阴阳五行”构成论、“中庸”方法论,对《黄帝内经》都有直接的影响。
《黄帝内经》其中的五行学说,借鉴自中国哲学,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另一种观点认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行”被理解成运动。认为五行就是五种基本走势。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出了“五音应五脏”的观点,把五音中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等生理、心理内容用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详细地提出“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通过五行属性将角、徵、宫、商、羽五音与怒、喜、忧、悲、恐五种人体情志活动联系在一起。这是世界医学中上最早确立的音乐医疗理论,在养生保健,诊治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及指导意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的“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用的就是相声相克理论以情治情的医疗方法。
在中国五声调式里的五声音阶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依次相生,产生出来的,在五行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宫属土,徵属火、商属金、羽属水,角属木,按照五行学说,音乐的宫徵商羽角对应土火金水木。它们之间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五行中的相克,如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这样的音程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属相克。由此得出结论:五行与五声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记载:“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旺,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优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以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角为肝之音,调而直也;徵为心之音,和而美也;羽为肾之音,深而沉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已经通过音乐来治疗疾病了。属于本脏之音均可用于治疗本脏之病,我们还可以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治疗其它脏器的病症。
宫调式的音乐在五行中为土,风格庄重淳厚,能调和脾胃及消化系统,增进食欲,滋补血气。商调式的音乐五行为金,风格高亢悲壮,能调和呼吸系统,通宣理肺,适应于精神萎靡,体虚畏寒等症。角调式的音乐五行为木,可治肝气不舒,食欲不振、夜寐多惊等症。徵调式的音乐五行为火,风格欢快热烈,活泼轻松,能增强心脏功能,调节血液系统,治疗胸闷气短等症。羽调式的音乐五行属水,风格凄惋苍凉,能增强肾脏功能,调节泌尿生殖系统。
这里的音乐治疗思想的基础是各种调式的特征及所产生音乐情绪。虽然这些提法虽有些片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每种调式所能表现的情绪远不是这部医书里说的这么简单绝对,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
人体是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的协调统一体,《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各个系统按照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之一——整体观念,也是音乐养生的理论核心之一。
现代医学通过科学研究表明:音乐不仅有镇静作用、镇痛作用、降压作用、调节情绪,还能调节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调节作用,促进身心健康,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穆俊霞,玄振玉,李新毅.《内经》中五音的含义及与五脏的关系[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周少林,林汉芳.音乐与养生[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10期.
3.马前锋,翁洁静,李琼.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4.刘春艳,吴娟.音乐治疗发展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李潮坤.刍议五音音乐疗法的辨证用乐模型[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兼容并包,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外来宗教完全不同的特色。毫无疑问,道家思想作为道教立教的理论基石,对道教思想的文化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本质上说,道家与道教思想的根本精神是相通的。但是作为出现在中国历史大舞台的一种宗教形态,道教所包含的丰厚内容已远非道家所能涵盖,如以合道成仙、长生不死为主的终极追求,通神体道的宗教体验与宗教感情,养生、长生、永生的理论和修持,以斋醮科仪为主的宗教活动等,当道教裹挟着这些作为宗教特质的因素与其内在的道家哲学精神同时作用于中国社会时,其影响力必然与单纯作为哲学思想作用于中国文化的道家学派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力图在探讨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内在延续的同时,更突显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的文化个性及影响力。
一、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的内在延续
道教是对道家理论的宗教化发展,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在历史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发展的。道教系统吸收道家的思想理论,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道教吸收道家“道”论以建构自己的宇宙观。
“道”是道家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④这种不可名状、无法把握的但却无处不在的东西就是“道”。“道”普遍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宇宙万物乃是以“道”为其最大共性和最初本源的有机统一整体。道化生万物的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一”是指宇宙混沌一体;“二”是指宇宙剖分为阴阳;“三生万物”是指阴阳合和生成新的统一体“和”,三者交互运动再化生出宇宙万物。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启始点的宇宙论,对其进行了更为生动的阐发。他不仅通过“道”在蝼蚁、在瓦甓、在屎溺等议论来阐述“道无处不在”的理论,而且将道与气相联系,提出“通天下一气”的宇宙观,道生一,而一就是混沌之气,气是万物的直接起源,宇宙万物均由气聚合而成,人的生死即气的聚散:“生死皆气之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既然万事万物在本原上是统一的,就有了互相转化的物质基础:“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可以说,老、庄“游心于物之初”,舍弃了宇宙万物一切具体属性,寻找到了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道,从而体悟到了宇宙万物之中最本质的共相。
道教以“道”名教,“道”的信仰成为其根本信仰,道教的所有经典也将“道”当作生天生地、化生万物的宇宙本原。如《太平经》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生者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日道”∞等。而道的物质形式即气,万物由气构成,“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元气恍惚自然,共凝为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和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④这正是用元气生成天、地、人,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具体化了。
同时又因为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皆是同源同构的,万事万物之间皆可以相互转化,使道教炼丹术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道教提倡并从事炼丹、服气、守一等多种道术的修炼,这些修炼大都模仿自然,以“天人一体”为理论基础。在道教看来,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人体本身即一小天地,它是大天地的一个缩影。因此,通过效法自然的修炼,就能够“人与天合”、“神与道合”,人便能与天地自然一样永恒长存。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丹道,“视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其以铅汞等物炼制长生不死之金丹的外丹术,就是希冀“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即期望通过服食“百炼不消”的自然物以“炼人身体”,使人与天地自然一样“不老不死”;而其以人体为实验场,以体内精、气、神为药物,修炼永世长存之神丹的内丹术,如果排除其神秘化因素,其参日月、返自然、还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也为人类开发生命潜能、探究心灵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道教吸收道家的贵己重生思想发展了自己的养生长生乐生理论。
道家是重生的,老子说:“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庄子也有一套养生的说法,《养生主》有所谓“保身”、“全生”、“尽年”,《达生》中说:“养形足以存生”,《在宥》强调治身:“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庚桑楚》大肆发挥“抱一”乃卫生之经的道理,“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等。
道教继承老庄思想,认为人生命最为贵,“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一切万物,人为最贵。”“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而且把生命同道家的最高概念“道”相提并论:“生,道之别体也。”0道教将生命与生存看作是神圣的,对生命的价值作了最高的肯定。因为道教的最高理想就是长生不死,拯救人类摆脱死亡的困扰,让生命升入永恒存在的境界,这也是道教能够深入人心的基本精神所在。在贵生的基础上,道教更提倡要“乐活”,以“生”为乐。《太平经》说:“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还认为“人命最重”,认为神仙就是“不贪尊贵”、“但乐活而已”的人。葛洪更坦率地指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活着,就要愉快,就要追求最大的精神和物质的满足。在这种长生久视的生命律动的推动下,道教格外地注重养生,积累了非常系统的养生理论。为了长生,他们无所不为,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外丹、内丹、房中等都属于道教养生术的范围。其主要宗旨就是要清净无为、少私寡欲、反朴归真、炼精化气、注意禁忌等。
再次,道教吸收道家任性逍遥思想发展自己的精神超越理论。
道家逍遥境界是一种超越万物、超越是非、超越生死,超脱于一切“生人之累”、“人间之劳”的无执无着的自由境界,达到逍遥境界之不易,不管是高飞九万里的大鹏,还是破浪而行的大舟,御风而行的列子,“犹有所待”,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才能无待于世俗之物,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驰骋,心灵的神游,是人心的彻底解放和绝对自由。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从纷繁的世事中超脱出来,忘却天下万物,忘却自我,无思无虑,无欲无求,然后才能体合大道,进入“逍遥游”的理想境界。
道教吸收这种观点,并通过对老庄的阐发将精神超越理论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道家的超越精神主要通过无物、无我、物我两忘来实现,消解了物物差别,消解了自我意识,最终实现物我之间相互交融。而道教学者则更进一步地指出仅仅消解自我意识与物物差别,还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只有将消解本身也消解了,才是真正的无执无着,他们借助佛学的“中观”理论创造了一个重玄境界,对老庄之学进行了重新解读:“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学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遣之又遣,故日玄之又玄。”“玄”理归于无滞,既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即“非有非无”。玄虽然否定了有无,但还不能执着于这个“玄”,还必须继续否定,才能彰显“重玄”之理。玄是非有非无,重玄则是非非有非无,经过这样双遣双非的双重否定,才能得到重玄之道。“夫摄迹忘名,已得其妙,于妙恐滞,故复忘之,是本迹俱忘,又忘此忘,总合乎道。有欲既遣,无欲亦忘,不滞有无,不执中道,是契都忘之者尔。”我物两忘之后,更要将忘却也忘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不滞,才能达到精神上的极度自由和超越。
道教内丹的修炼,其目的也是为了追求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如全真道以不生不死的“真性”作为成仙的主体,它强调的“得道成仙”不再是魏晋道教倡导的肉体长生,而是真性永存,精神超越。“修行之士,必先明心见性”,认为只要向内体悟自己的本心,使妄念不生,就能得道成仙。“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心性修炼的根本就是要断绝世俗的种种欲望,以保全性命之真。修心的根本在于清静,“惟常清静难行,但悟万缘虚假,心自澄,欲自遣,性自定,命自位,丹自结,仙自做。”@全真道从心性论出发倡导性命双修,使道教的修行理论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由对形而下之术的探求转到了对形而下之心性的修养,推动了道教理论和中国传统心性哲学的发展。
人类社会需要发展,到底什么才是“发展”?“发展”和“快”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应该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自然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在消耗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找到替代品,但这些替代的资源,又来自于自然界。“快”的发展,在某些状态,意味着资源也在快速的消耗。发展意味着“现在”它是同“过去”相对,发展过快很可能忽视掉“过去”的一些精髓。意味着在发展中适时的慢下来是有必要的。
一、以“慢城”模式为思考,打造湘西小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道路
慢城作为一个生活状态,对于我们一个拥有着慢哲学的民族来说又并不陌生,笔者提出小溪慢城式发展并不是讨论如何按照慢城章程加入组织,而是作为一种启示、一种视角、一种借鉴,将旅游业打造成小溪的支柱产业,而这个支柱产业绝非简单的游玩之地,而是小溪居民和旅游者共同的世外桃源。
二、湘西小溪自然保护区慢城式发展的可行性
(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小溪以原始次生林峡谷、峰林地貌景观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区。负氧离子浓度高,环境宜人,养身条件佳。由于地势落差,期间飞瀑流泉,奇峰拔地,土家木楼林立石路两旁又融入木林溪河之中,鸡鸣犬吠,民风古朴。最后,小溪地处湘西自治州。依托湘西,张家界旅游辐射,自然条件在整个湖南省都难寻第二。
(二)慢文化融入于生活之中
慢哲学是中国传统的生活哲学,千百年来已经融入于百姓的生活哲学之中。作为湖南偏远之地的小溪似乎并没有被时间快速光顾过,土家族风格的房屋,即便新建房屋也保持本民族特色。景区没有工业产业,古树环绕。由于并非城镇,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氛围,生活节奏缓慢。
(三)养生思想在国民之中的传播
人们在关心基本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也关注生活质量。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希望找到一个彻底放松身心的地方。各大旅行社推出养生游、生态游也广受欢迎。
三、湘西小溪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问题
(一)景观方面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文景观是旅游区长期发展的动力。小溪位于湘西州,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但除了建筑风格保持良性发展,在传统手工业方面几乎不见踪迹,依托自然景观而缺乏自身标识是目前小溪的问题。
(二)基础设施方面
衣食住行是需要关切的问题。说到食,小溪位于湘西州,但缺乏表现食物特色的餐饮,选择余地小。住宿方面,小溪现有的住宿条件比较简陋,条件差、容纳量低是现在的问题。行方面,小溪公共交通缺乏,自驾用户停车场地也不规范。
(三)推广方面
目前小溪吸引的顾客群比较窄,基本来自周边地区。形成这一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推广不到位,换句话说小溪的旅游宣传推广还没有有效启动。
四、湘西小溪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策略
旅游开发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确立当地的发展核心思想,这个思想要一直贯穿整个开发建设时期。
(一)景观方面
自然景观是基础,但没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还不足以长期吸引游客的目光。因此,在发展传统手工业方面小溪可以多集中些力量。此外,传统节日里,小溪也可以打造自身特色的节目并邀请游客参与其中。
(二)基础设施方面
旅游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基础的应该是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到位,游客宾至如归,旅游地已经打出了一张在竞争中得胜的好牌。首先,在餐饮方面,小溪可以开展规模有机农业,自产自销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例如腊味、自制的酒类、天然鱼虾等可以加工成为可以出售的绿色产品。来到小溪的游客现在大多数是湖南本地人,他们居住在城市,向往生态的环境和健康的餐饮,在旅游结束之际由于路途不远且有部分是自驾游者,所以作为有机农业产物的新鲜蔬菜和纯天然家禽也可以进行销售。在住宿方面,考虑到小溪的地形特征。村外旁边可以建一家有民族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容的大酒店,集住宿、休闲于一体。在交通方面,小溪只有一条可行汽车的主干道,方便管理,从码头至小溪村可以使用统一的电瓶车。小溪村口至主要景区入口步行不超过十分钟,小溪村内完全有可能执行禁止机动车通行条例。为方便游客和提高娱乐性景区还可以提供自行车。
(三)推广方面
运用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效应。首先,是开办自身的官方网站。除了开办自身官方网站还可以依托其他浏览量高的网站。例如,政府的门户网站,张家界旅游推广网站等。其次,微博作为互动性、时效性较强的媒体,其有效的行销手段不容忽视。财政收入可观之后还可以在电视媒体上打广告,取得更多的曝光率。
五、结束
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好山好水不应该只是我们这代享有,每一代都应该扮演着合格的传承人角色。我们所称之的现代社会,不是一味追求高耸的大楼,宽广的马路,人们在内心深处保存着一份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我们应该正视、尊重这个理想。寻找这个理想,保持绿色发展观,放慢脚步以便我们的灵魂可以追上我们的步伐。小溪自然保护区无疑扮演着这样一个人间仙境的角色,用它的沉淀、包容等待着来到这里的人们,而我们作为传承者也应该良性开发小溪。
参考论文:
张岱年与大他14岁的前辈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有很多相似之处。举其大端,且看两个方面:论年寿,冯是20世纪逝去的哲学家中,唯一寿至95岁高龄的;张则是21世纪到目前为止逝世的哲学家中,第一个寿至95岁高龄的。论学术成就,冯是第一个既建立起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又撰述出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史著作的现代哲学家;而张紧随其后,理论体系与哲学史著作亦皆有成就。故此,冯、张被人称为现代哲学界的“双璧”,甚为恰当。
在现代哲学家的群体中,张岱年何以能出类拔萃,取得年寿与学术成就的双丰收呢?笔者认为,从张岱年的治学、为人处世和“齐家”等方面可以找到原因。
长寿“性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强不息
张岱年小时候爱静,整天躲在屋子里看书和思考问题。由于沉得下心来读书,不受外面世界的干扰,小小年纪就有远大的抱负。读初中时,他尤其是爱好史学、哲学,对宇宙人生等重大问题特别感兴趣,一闲下来,就思天地之本原,思人生理想之归趋。在读大学期间,他即发表了一些有分量、有影响的论文,在哲学界引起一些著名学者的注意,人未出校门,已小有名气。因此,张岱年刚一毕业,经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的推荐,梅贻琦校长批准,便被清华大学聘为助教,讲授中国哲学大纲和哲学概论,他当年只有24岁。他于1934年秋动笔,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在1936年夏以“宇同”为笔名写就了约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是年28岁。就这样,张岱年心清静、志高远、情绪稳、精不散。
这正如宋朝的罗大经在《鹤林玉露》所说:“主静则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气血循规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这段话明确告诉人们一个养生的道理:一个人的心能安静得下来,就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只要努力向上,永不懈怠,其性格沉稳,脚踏实地而能明辨事理;能保持健康的精神,就会使气血循规而不乱;不放纵自己的情绪,将良好的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就可避免出现浮躁;勤恳地坚持做下去,就可获得健康长寿。张岱年寿享95岁高龄,正是对这一养生道理实践而结出的硕果。
长寿“人格”:厚德载物、宽以待人、从容处事
在为人处世方面,张岱年宽容仁慈,很能体察穷苦学子的艰难处境。凡生活有困难的中青年教师,他都主动尽力去帮助。1981年,曾协助他整理出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一书的一位中年教师不幸去世,他想到一个家庭顶梁柱的去世必使整个家庭陷入困顿,就决定将这本书的稿酬全部赠送给这位教师的家属。后来听取了各方的意见,才将稿酬的大部分赠送给逝者家属,其余部分用于购书,分发给听课的学生,张岱年本人则分文不留。在学术研究上,对于有求于他的中青年学子,他都能诚恳给予教诲,尽力提携。如今许多已成学科中流砥柱的学者,当年都曾得力于张岱年的帮助。
张岱年对人十分宽容,有求必应。70岁的时候,他曾对儿子、儿媳说:“等到80岁以后,我就不给别人看稿子了,自己写书。”可到了80岁的时候又说,“再过五年我就不给别人看稿子了,自己写书。”但最终还是做不到,照样乐呵呵地去帮助别人。晚年时,有一段时间他身体较差,医生和系里都嘱咐家属,要限制一下他,而他总是说:“好,好,对,对。”待一会儿,转身又去接电话,应允对方做各种事情,照样乐于助人。怪不得他的侄女燕妮感慨地说,三叔为人厚道、谦和,诚恳待人,没有任何架子。不论是朋友造访,还是学生求教,他都热情接待,还要坚持送到门外。并且,他还长期坚持每信必复。
张岱年心境淡泊,从不去争名逐利,以住房为例,可见其品德之一斑。上世纪,他的房子是一个小厅加三间小卧室,使用面积仅50多平方米。到七八十年代,他已是三代同堂,五口之家,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一个研究张岱年之兄张申府的博士生第一次拜访张岱年,不禁感慨道:“没想到,房内走道很窄。我本单瘦,仅因背着一个稍大的书包几乎进不了屋!”张岱年家的客厅是一块不到6平方米、用来兼做“饭厅“的地方,书本、杂志,举目皆是,没有想象中的宽敞、宁静与雅致。书房的书架上、书桌上、椅子上、地上,到处都被书塞得满满的。直到他去世前几年,张岱年才搬出来,住上了大房子。可是,张岱年对以往的一切,从无怨言,历来不为这些生活上的小事自寻烦恼。
再如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他向来不同出版社讨价还价。当有出版社问他稿费该怎么给时,他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按最低的标准”。有很多时候,他自己提出不必发稿费,有一些书能送人就行。一些人认为这样不合理,而张岱年便说:“现在出版学术著作很难,能够出书就已经很不错了。”不管遇到什么事,他总是先为别人着想: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心里总是乐滋滋的,这对于人的健康长寿非常有利。正如《荀子・致仕》中所言:“美意延年。”所谓美意延年,就是精神愉快,益寿延年。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制定融合学习法、五部教学法(学生上讲台 教师专家讲座 抽象内容观摩 深化技能练习 思辨研究意识 )、增强思辨注重实践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经选读; 教学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authours develop integrated learning and five teaching(students lecture - teacher expert lectures- abstract observation- skills practice- speculation awareness) and to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of students, So the authou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selected readings of internal classics; 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12-01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刨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内经选读》课程是选择《黄帝内经》中的理论精华, 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一门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经典枯燥,文理、医理较难理解,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少困难。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工作, 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了如下思考。
1 扩充思路,广泛融合
《黄帝内经》成编于秦汉时代,不仅因为它文字古奥,义理隐晦,而且由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原文出现衍、误、脱、倒等情况,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少团难。被学生认为是内容呆板、深奥、单调、枯燥,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我们对《内经》理论进行融合整理, 改变从理论到理论而照本宣科的被动局面, 拓展讲解与《内经》理论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心理学、中医美容学、中医养生学及哲学等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 丰富课堂内涵, 体现中医学的特色,并组织学生对其中内容开展讨论,由学生自主选题,分组进行讨论,总结整理结果并进行广泛的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现趣味性、探究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了融合学习法的效果。
2 拓展方法,广开视野
改变传统的《内经选读》教学方式, 倡导多元化教学法,结合本学科教改建设,大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展现某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五部教学法 (学生上讲台 教师专家讲座 抽象内容观摩 深化技能练习 思辨研究意识 )让学生全身心、多感官的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上讲台:即让学生走上讲台、开展病例讨论等教学内容;教师专家讲座:老师课堂讲授结合学术讲座, 开设名师讲坛等,邀请著名专家作学术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抽象内容观摩:图表、图谱、模型、幻灯片、声像片、多媒体等把抽象的内容形象的展现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化技能练习:开展临床实践技能课, 融入《中医诊断学》的部分内容,让学生掌握《内经》中提到的技能规范;思辨研究意识: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中医研究意识。以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求教的自主性学习为中心; 以深入探究和自我拓展为中心。通过各感官的多重学习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3 增强思辨,注重实践
倡导多元化教学法的同时, 树立强化《内经》理论临床指导价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时不仅注重理论的精讲, 更注重有效地与临床实践教学、与相关学科和生活常识有机结合, 增加名医验案、典型临床病案的分析,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名医专题讲座, 以具体的医案实例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养生理论的介绍过程中融入现代养生及健康的标准;在体质医学方面与中医学发病观相结合;注重病机十九条、及常见病症理论的临床运用。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病案的收集、理论的讲解、病症的分析、互动讨论环节等,通过这样的改革, 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内经》理论的理解, 同时培养了运用《内经》理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培养了查新、创新、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3-0387-03
瑜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这一直是瑜伽学术界研究的难题。它关系到瑜伽能否健康发展,能否真正的世界化和中国化的重要课题。当前,研究瑜伽操作层面的人比较多,而深入探索其文化内涵及演变规律的人甚少,尤其是现在有一部分人过分追求瑜伽健身的工具理性,而忽略瑜伽朴素的育人的价值理性,从而导致目前国内瑜伽教学与社会实践存在重健身,轻育人,重形艺,轻思想的现象,进而促使其面临“异化”的挑战,这对于瑜伽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深入研究瑜伽的演变历程,对于我们探索系统的“瑜伽教育”,促进瑜伽持续健康发展颇有意义。
1瑜伽的起源
关于瑜伽产生的时空及特点,国内外众说纷纭,原因是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文字的记载,这就给人们研究瑜伽的演变问题增加了难度。回顾瑜伽的演变历史是国际养生文化的“圣旅”,对于揭示瑜伽的本质及其特点颇有学术价值。
1.1瑜伽的渊源人们最早在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摩亨约-达罗和哈锐帕城中的古老的废墟里,挖掘出了刻载瑜伽姿态的史前文物。因而有专家指出,瑜伽至少在5000年前已萌芽。[1]还有人认为瑜伽产生的时间早于佛教。因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进行瑜伽打坐而顿悟成佛的。[2]据一些瑜伽大师介绍,有关瑜伽的资料早在古老的梵文经典文献《吠陀经》中就有多处记载。人们从约5000年前口述的古老文献《薄伽梵歌》第四章,找到了描述前人修行瑜伽的论述:“ 我将这不朽的瑜伽科学教给太阳神韦瓦斯万,然后,韦瓦斯万又把它传给人类的祖先曼努,曼努又把它教给依斯瓦库。”“这门至高的科学是由师徒一脉相传下来的,因此连圣明的国王也得以明了此门科学。但不幸的是,这一脉相传因时间的变迁而断了线,因此这门科学也似乎就失传了。”“今天我向你传授这门古老的科学与原始之初的关系,因为你是我的虔诚崇拜者,也是我的朋友,因此你应该能明白这门科学其超然不凡的奥秘。”因此,从多方面考证,瑜伽产生的地点是古印度,时间大约是5000年前。[3]
1.2古代瑜伽的特点古代瑜伽首要特点是具有宗教情怀。瑜伽自产生之初就受印度主流文化婆罗门教影响很大。瑜伽虽不是宗教,但宗教思想对其影响很大。[4]宗教主要的目标是教导人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善”,即天下的人都是友好相处的一家人。例如,基督教的“天国”、佛教的“净土”、道教的“仙境”等,皆求“博爱”。佛教提倡的普世性的善是“普度众生”,即天下的人都要有善心、爱心、宽容之心。佛教,对待现实教人做事不功利,即“不求今世,求来世”;对待未来,永无止境地超凡脱俗,向“神圣”(超越自我)连接。因此,人们胸怀上述“善”的境界修炼瑜伽,有利于形成公德,促进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古印度因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四季更迭,昼夜交替等变化,皆信为神所左右,故对自然界中万物之神―梵顶礼膜拜。[12]尤其是,佛教依据“缘起法”产生的“四圣谛”,即世间的苦、苦的原因、苦的消灭、灭苦的方法,对瑜伽摆脱世俗之痛苦,促进个体知觉自我与神圣境界超我的“联接”,以求明心见性,健身育人的影响颇深。特点二是思想丰富。瑜伽修持的秘要是理论与功法相结合。理论内容主要体现在以哲学、宗教(主要是佛教)为思想基础。特点三是回归自然。据记载,瑜伽修持者开始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姿态加以调息,以求预防和治愈身体疾病,为储备通往最高境界的身体能量奠定基础。特点四是提升人的境界。在古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伽能摆脱轮回的痛苦,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合一;当瑜伽修行者在深沉的静坐中进入最深层次时,就能感悟生命的至善境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和善意,达到最高的开悟和最大喜悦(明心见性),从而与神圣(超我)“连接”,进而使人求生的欲望更强,更热爱生活,更向往未来。这是一种具有普世性的健身育人的思想。[4]可见,瑜伽大约产生于5000千年前的古印度,受佛教思想影响很大,它具有普世性、朴素的健身育人的思想,这是抵制当今瑜伽“重物轻人”的异化倾向,研究“瑜伽教育”的思想源头。
2瑜伽的形成
据资料表明,瑜伽养生体系是在约2000年前由帕坦伽利创编的闻名世界的《瑜伽经》问世后,随着国际上有关研究与实践日渐多样化而逐步建立的。帕坦伽利提出的瑜伽哲学原理,被公认为是通往瑜伽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其突出贡献是促使瑜伽的特点更鲜明,并更富有理性。
2.1瑜伽形成的特点《瑜伽经》问世后瑜伽逐步形成了如下特点:一是文化含量增加。瑜伽从言传身教到有比较系统的文字记载是瑜伽起步阶段的革命,尤其是印度现代圣哲室利・阿罗频多创建的“整体瑜伽”学说的成立,改变了传统瑜伽的宗教意义,使传统瑜伽改变了脱离现实生活的特点,向大众化、生活化和普世性转变。[10]二是瑜伽门派增多,表明它日渐成熟。瑜伽最初由瑜伽的信徒和苦行僧发展了不同的派系。各派系所倡导的理念各不相同,其中大小派系有上百种。约在2000年前伟大的圣人帕坦伽利把各派系瑜伽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梳理,将瑜伽归纳为八支分法瑜伽(王瑜伽),并精简扼要地写入了《瑜伽经》。之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瑜伽流派,即哈他瑜伽(也称之为日月瑜伽)。虽然瑜伽派系很多,但在传统瑜伽中具有主流代表性的瑜伽派系有如下几种:八支分法瑜伽(王瑜伽)、业瑜伽、智瑜伽、哈他瑜伽、昆达利尼瑜伽和爱心服务瑜伽。三是身心双修,健身育人的思想日渐浓厚。《瑜伽经》形成之后所产生的节食、禁欲、法等,与咒语(对做坏事的谴责)、手印、身印、尚师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修炼肉体和精神功法的依据。四是瑜伽的理性增强。这是瑜伽从蒙到形成的分水岭,其标志是人们对瑜伽连结“自我”与“超我”、促进人身、心、灵和谐发展的本质开始有所认识。[5]
2.2瑜伽本质的形成何谓瑜伽本质?它给人何恩惠?皆是人们研究瑜伽追问最为强烈的问题。这也是人们研究瑜伽富有理性的表现。在古代,“瑜伽”原意是“驾驭牛马”,帮助人达到最高“善”的目标。印度瑜伽大师艾杨格认为:“瑜伽”这个词来自梵语词根yuj,意为联合、加入、结合和束缚,即把我们的意志与神的意志真正连接,即“自我”与“超我”的连接。印度瑜伽大师摩诃迪瓦・德赛认为:“瑜伽”意味着对身体、精神和神的崇敬以及对所有这些力量的驾御;它意味着对人类的智力、大脑、情感、意志的规范;它还意味着精神的平衡,从而使一个人能够均衡地审视生活的所有方面。[3]在《瑜伽经》中认为瑜伽的意思是“连结”,它和英文中的“yoke"有相同的意思(轭),它源于梵文“yoga”(瑜伽)一词。yoke的意思是根据古代的农耕方法把两头牛连在一起,但后来人们将它理解为身与心统一,人与神统一,低级自我与高级自我的统一,即“自我”与“超我”的连接。[5]“瑜伽”在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中也被表述为牛马上驾具、获得神通、联系等。[6]美国瑜伽协会编著的《瑜伽哲学》认为: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有“联系”之意,即人类本能从较低部分到较高部分的“结合”,这也意味着人与最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并从痛苦中获得解脱。[5]印度三圣之一、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室利・阿罗频多在《瑜伽论》中指出,“将凡夫个人的知觉性与神圣者相接,乃瑜伽的正本真元。”[7]这实质是将“自我”(有觉悟的常人)与“超我”(理想的神圣的人)的连通。尽管众多学者对瑜伽认识有所不同,但趋向统一的观点认为:瑜伽是将“自我”与“超我”连通,以改造人的灵魂,增进身心健康的养生运动,其本质是连通“自我”与“超我”增进健康。这是瑜伽区别于其它任何体育项目和养生运动的精华所在。它是凡人向超人接近的、健身和“育心”相结合的教育手段,是人类养生的文明。可见,瑜伽很早就已具有普世性的高境界的教育内涵,它有助于培养当今中国社会需要的具有和谐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公民。
综上分析,瑜伽作为系统的养生功法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帕坦伽利在2000年前编撰的《瑜伽经》及有关研究成果,其次要归功于室利・阿罗频多在现代创建的哲学思想“精神进化论”和“整体瑜伽学说”。他们使瑜伽的定义、特点、功法的类别日渐清晰,为瑜伽从古印度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抵制当今瑜伽“异化”和研究促进人身、心、灵和谐发展的“瑜伽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瑜伽的发展
瑜伽在公元7世纪伴随着佛教渐进地传入我国,19世纪后陆续输入欧美等国。
3.1瑜伽在中国的传播有资料记载,瑜伽传入中国早于佛教,但它大量的思想和功法传入我国还是伴随着佛教的引进力度加大而来的。公元七世纪以来,尽管国内对引进佛教争论很大,甚至有好几位皇帝主张灭佛,但因灭佛的皇帝远没有信佛的多,佛教还是引入中国。佛教中国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而它最终能被中国接受,主要是因其有适应中国人特性的禅宗。宋代的思想大合流,使得禅、佛、庄老、道教与儒学结合,诞生了理学,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桩大事因缘。佛教在中国经数百年的传播,最终在隋唐时期创立了禅宗。此后,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是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道家重治身,求现实;佛家重治心,求未来;儒家重治世,求中庸。儒、道、佛三种文化互补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佛教核心是“如何解脱”和“如何修行”。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认为:“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最高产物,是一种人文宗教、人世宗教。”“禅宗直逼人文内核,即'自我超越'的完善,是更深层次人文精神。”禅宗是瑜伽的重要内容之一。瑜伽的思想和禅宗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对佛教禅宗的“认同”,也就是对印度瑜伽的“认同”。所以,研究瑜伽文化,有助于对佛教文化进一步地了解。[8]近代文学大家林语堂先生所著的《坡传》中,记载了宋代伟大诗人苏轼与其弟苏辙都曾练过瑜伽。例如,东坡的按摩保健就来源于印度瑜伽术,并完全是按有关印度瑜伽经典实践的。瑜伽术还帮助坡度过了人生的许多艰难险阻,使其顺利地度过三次痛苦的失恋和事业上惨遭失败的沉痛打击。他通过瑜伽术的修炼,培养了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终于克服困难,超越了自我。[9]由此可见,瑜伽在中国古代就具有一定的超越自我、追求神圣、健身育人的教育价值。
3.2瑜伽在世界的传播据考证,瑜伽传入欧洲是在100年前。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闯入了法国的上流社会,用静息暗示的方法以及佛教“普度众生”的“大爱”思想与西方基督教的“博爱”的理念相融合,为那些神经过敏、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的人医治心灵和肉体上的创伤,收到了特殊的疗效。他的治疗方法被人称为“异术”,并在贵族中流传开来。当然,此时许多欧洲人对瑜伽还比较陌生。后来,因瑜伽“大爱”思想和柔和异特的健身功效的影响日渐增大,以及伴随印度现代著名的大哲学家室利・阿罗频多的著作整体吠檀多论,又可称为“精神进化论”和“整体瑜伽学说”的创立,促使瑜伽从欧洲逐渐向世界广泛传播。[10]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靠经验的感悟来证明瑜伽健身和教育人的效果,尽管有少数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瑜伽的健身的生理机制,但至今许多有关健身的根本问题还处于模糊状态,由此可以断定瑜伽目前尚属于前科学阶段。然而,瑜伽之所以能在世界广为流传,是因为它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普世性育人思想的养生方法。它不仅能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战胜自己,而且还能帮助人们消除私欲,净化心灵,唤醒沉睡的“潜在意识”,彰显其真善美 “精神”的本性,并能从困苦中解脱出来,进而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瑜伽在西方传播的初期就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13]
3.3瑜伽教育在中国创立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张蕙兰女士在电视上演播瑜伽功法,瑜伽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国内有关瑜伽的研究与实践,大都热衷于探索其强身健体的工具理性等“物化”层面的东西,而将瑜伽作为强身健体的科研项目或教育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人甚少。尤其是,有人过分将瑜伽作为创造财富的手段,导致其“异化”,从而丧失朴素的教育思想。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将瑜伽与教育结合,构成瑜伽教育,以求促进瑜伽健身的工具理性与与育人的价值理性相统一(健身与育人的统一),从而使瑜伽朴素的教育思想得以升华。因为瑜伽与教育结合,与原始的“运动”和教育结合后,形成“体育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增大其健身和育人的可靠性,这是一项富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近几年,吉林体育学院武术系养生教研室在国内率先研究与实践了《瑜伽教育课程》,课题组成员力求用现代教育思想,去丰富瑜伽朴素的健身育人的理念,使其更富有现代的普世性和科学性。课题组成员认为只有研究瑜伽的本质、演变历史,以及瑜伽教育,才能使瑜伽固本培元,才能促进瑜伽科学化,才能使其彰显人性,才能使其经久不衰地中国化、国际化和科学化。为此,课题组首先研究了瑜伽教育是瑜伽与教育结合的产物。瑜伽教育是以瑜伽为手段,促进人身、心、灵和谐发展的养生教育。其中,瑜伽教育提倡“身”与“心”的和谐发展是指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其中,“灵”是心灵,其发展是超凡脱俗,使人不断向“大爱”挺进,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纯粹、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当今,在中国抵制体育物化、科技异化、社会物化,建立积极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认真研究瑜伽教育促进人的“身、心、灵”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确实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瑜伽教育是具有普世性“善”的内涵,所以研究它对于唤醒人沉睡的善意,培养“身、心、灵”和谐发展的世界公民,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瑜伽过于神秘和玄奥的宗教思想及行为进行理性的批判。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还着力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研究“瑜伽教育”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使瑜伽正本清源、以新的境界返璞归真,也就是使瑜伽在回归其朴素的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得到升华。这些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深受广大学生、教师和社会参与者的好评。尤其是,北京体育大学瑜伽学者许声宏和于菲菲,在第八节体育科学体育大会发表学术论文,对吉林体院开设瑜伽教育课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是我们追问瑜伽本质及历史演变的真谛所在。它符合我们将瑜伽健身的工具理性与育人的价值理性相统一,创建瑜伽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以推动瑜伽作为一种养生文化面向中国和世界广泛传播的初衷。[14]
4结论
1) 瑜伽源于5000年前的印度,它自产生之初就带有佛教与人为善的朴素的教育思想,其思想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得以进化,但因当今人们受“重物轻人”社会思想的影响,导致当今国内瑜伽教学与实践存在重健身,轻育人,重形艺,轻思想,进而促使其面临“异化”的挑战。
2) 瑜伽是连接“自我”与“超我”,改造灵魂,增进身心健康的养生运动。其本质是连接“自我”与“超我”增进人健康。瑜伽教育是以瑜伽为手段,促进人身、心、灵和谐发展的养生教育。前者重健康,求生命数量;后者重“健康育人”,更求生命质量。后者是将瑜伽健身的工具理性与育人的价值理性的统一,是瑜伽中国化与世界化的途径。
3) 研究瑜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促进瑜伽与教育结合,培养具有普世性“善”的身心灵和谐发展的世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瑜伽过于神秘和玄奥的宗教思想及行为进行“扬弃”,以促进其面向中国和世界健康发展,这就是我们回答瑜伽向哪里去的初步答案。
参考文献:
[1] 张蕙兰.瑜伽的增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1-25.
[2] 审定.释迦牟尼佛传[M].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44.
[3] 艾扬格.瑜伽之光[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5,1:1-40.
[4] 美国瑜伽协会.瑜伽哲学十四讲身心和谐之道[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1:44.
[5] 斯瓦米・帕拉瓦南达.现在开始讲解瑜伽《瑜伽经》权威阐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7:230.
[6] 李建新.印度古典瑜伽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7] 室利・阿罗频多.瑜伽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1-320.
[8] 刘燕.“浅谈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J].昭通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9] 中华养生保健,2005.7.省略.省略.
二.引入《内经》的必要性
《内经》不仅是论生命科学为主体的、具有独特科学内涵的医学经典巨著和医学“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1]。它不仅是研究中医学理论渊源最重要的文献,而且由于它较详尽地记述和运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论及古代的天文、气象、物候,所以也是中国哲学、天文学等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书籍[2]。因而,在“文化自信、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内经》的学习有了双重含义,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作为中医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翻译一直以来都是译者们不懈努力的重要领域,《内经》更是如此。目前,有关《内经》翻译研究也从翻译理论(如严复之“信、达、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法、彼特.纽马克翻译理论等)拓展至翻译原则、方法等策略研究,从英译史到英译版本对比研究,从整体研究到细致研究(如虚词、反义词、文化负载词、四字格等),从内容研究到译者主体性等等,《内经》翻译研究已经涉及到翻译相关的方方面面,因而,学习《内经》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医翻译理论及动态,熟悉并逐步掌握各种翻译技巧非常必要。
另外,在功利性学习风气的不良影响下,现在的学生普遍目光短浅,目的性强,一切不能短时间产生效益的学习活动都是不能打动学生的。因而,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从而感悟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这显然不太现实,那么通过《内经》相关翻译理论及方法技巧等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来继发学生主动学习中医典籍,这不失为双赢。
三.引入《内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