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32: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68-02
一、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的出台背景
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决定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健全和完善了国家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高层次、应用型”具体体现在“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对招生对象的原则要求是“学士学位”和“艺术创作实践经历”,而入学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这种强调专业内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目前我国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结构状况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时,我国只有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可招收音乐表演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基本上都从事教师工作,真正回到舞台上从事音乐表演的极少。“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建设一支以具备相当艺术实践能力的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况看,整个文化系统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水平低、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科研现状
艺术硕士的诞生,打破了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只有单一文学硕士学位的缺憾。艺术硕士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儿,只有短短的五年多的历史。在这五年当中,已经有几十多所院校陆续获得培养艺术硕士的资格。从目前教学要求来看,有些院校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相比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强化了技术技巧的学习,甚至理论课要求要强过前者;理论课的学分要求还要高过前者,这样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必然造成更大的压力。至于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别、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与就业等等问题,尚没有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任何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
这五年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情况,能够见诸媒体的信息,不外乎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陆续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与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学术支持。从这些间断性的零星报道和体会文章,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教师以个体为单位在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在有限的传播范围内起作用,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没有系统性地搜集和整理,急需将这些零散但是具有统计和理论价值的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公共财富。
目前国内几乎见不到就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学与学习方面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学术文章和科研论文,缺乏系统的经验总结报告和经验探讨文章,没有后续的科研提供权威、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保证。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硕士学位类别的起步较晚,一切尚处于摸索方向、积累经验的开端。
艺术硕士源于系统性、专业性地提高艺术专业实际表现能力的要求。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对教学现象的分析与归纳、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等方面,更加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类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因为所有教学行为的个性更强,共性相对较少;教学的即兴性更强,计划性较弱;经验总结方面更困难,更加需要专业的面对面指导,艺术表现和交流的平台作用更强。这就决定了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归纳成果方面,全面、细致科学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又涉及到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时间、分析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结果归类等等一整套系统的作业程序。
三、国外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艺术硕士在美国、英国以及原英联邦主要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发展得比较成熟。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电影、戏剧、美术、音乐、艺术设计、舞蹈、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制作等艺术创作领域。然而在美国,MFA通常授予戏剧相关的专业。美国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却大都不使用MFA这个称谓。表演演奏专业和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常叫“音乐硕士Master of Music(MM)”;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面的研究生则授予“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音乐教育专业则授予“音乐教育硕士Master of Music Education (MME)”等等。
从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上看,美国的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十分成熟,影响力也最大。这种成熟并非是僵化套路的程式化。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进步的机制性措施。美国开放的教育体系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科研理念。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伊阿华大学等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非常完备。师资、课程、课外专业活动、学术交流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学校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且给学生充分的表现和交流机会。对于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方向来说,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他们往往针对非常具体的项目提出针对性极强的项目建议、可行性分析,并且给予任课教师以充分的自主决策空间,充分发挥艺术的个性。在总结评价中,也是以学生艺术表现的个性价值作为首要条件。这一切看似随意、以“个性”为前提的判断标准,背后是强大的资料数据分析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将庞大的数据量通过科学的归类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作为科学证据,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美国艺术院校协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CAA)和美国专业艺术和设计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rt and Design)对于艺术硕士(MFA)设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以实践性、创作性为主,强调应用性,同时,也要求必要的艺术素养和理论知识。入学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创作才能和表演天分。教学计划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学位授予标准主要看学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技能和表现力。毕业汇报以演出和作品展示为主要考察标准,同时完成专业艺术分析、总结文章或论文。
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音乐专业的设置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比如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大学之一“柏林艺术大学UDK”,音乐专业分为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音乐表演专业就是以培养表演艺术家为宗旨,针对那些准备成为职业乐团、乐队演奏员以及独奏演奏者的学生设立;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为培养教师,课程以教育理论为主;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是在以上专业基础上继续学习,已获得不同的文凭。与艺术硕士同等学历的学习,就在表演专业的学习当中,毕业授予Diplom(硕士学历)。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也大致相似,专业设置直指培养目标。
四、艺术硕士教育应关注的问题及启示
目前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学位论文写作等理论方面,音乐艺术表演还需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他们社会最需要的艺术实践能力。在校学习期间的艺术交流活动应当更加丰富,加强校际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教学体系尚应体现重视艺术实践的特点,与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艺术硕士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经验摸索和总结。基于此,笔者开展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科研项目研究,这一项目具有单一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用性――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教育整理出第一份全面、细致、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资料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教育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授课方式、课程类别、课程内容、课内外相关交流活动的建议;毕业生就业跟踪及反馈建议;如何体现艺术硕士培养的“高层次”和“实用性”。
增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我国艺术人才在职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全面提升艺术技能和素质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教育理论从以往只重视精致艺术转向重视日常的审美经验,强调艺术教育要以充满弹性的胸襟,接纳各种新知,融入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注重前瞻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1世纪将是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亟需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现今,我国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过剩,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却十分紧缺,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即便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学科,也存在专职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艺术类高级专门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艺术类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同时,艺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学术型为主,没有很好地体现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雏形――中央音乐学院“表演型”研修班取得了成功,进行十分顺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非常好。
因此,为适应艺术学科特点、人才成长规律及社会需求,国家调整艺术学学位类型,在保留原有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增设了艺术学专业学位。
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与定位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区别于艺术理论、学术研究的文学硕士,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艺术实践经验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创作表演技能的提高,培养“艺术领域的创作者”,其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实践性”既呈现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连接了“应用型”人才的指向,同时也从时空上丰富了文化的物质产品,预示着中国艺术教育观念从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比文学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收了更多具有艺术实践经验的人员,其中不乏具有艺术成就的人才。首届报名人数达到4000多人,最后录取1017人。报考人员有艺术界有名望的人员,也有艺术教育领域的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第二届艺术硕士报名人数接近6000人,最后录取1243人。从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实地考察研究来看,学员专业技能普遍优于学术型人才,不少在全国乃至在世界艺术大赛上获奖的优秀人才进入院校学习。①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中着重突出实践性,以实践性为主,强调创作与应用能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方案》指出: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艺术硕士的重要特点,各学科应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在设定教学计划时紧扣专业特点,强调课程的应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因特别强调实践性,故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导师与每位学生尽可能真实面对艺术,彼此互动和沟通,共同实践。因为强调实践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形式更为灵活,第一年应集中于学院接受“学位”课程的教学,后一年则主要为艺术实践教学。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重视毕业展示,将其作为检验综合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与文学硕士毕业展示由本校组织不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展由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实行美术展示、音乐演出、戏剧专场集中举办,有更大的声势。毕业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如表演专场、展映专场等。②MFA教育旨在提高研究生实际的创作能力,其毕业答辩形式不是以论文,而是以作品展示为主。③
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创办时间不长,因经验缺乏,目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从入口管理看,如何通过考核招收到能最终培养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学员?一些学校和学员对艺术多学科汇集的学习、考核问题有明显的抱怨,如考试要不要涉及自身学科之外的其他艺术基础知识,但是分门别类的考试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入学的标准和统一性。有些学校和考生提出外语测试的比例,是否考虑取消外语考试考核,用汉语考核替代,或以更有实际价值的分析写作等文化考核来替代,但“培养要求”中“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如何实现?还有的人提出政治考试只作为录取时的合格参考,合格后就过关,不计入总分,但这与“培养要求”中“具备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否有矛盾?
从教学过程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难以突出实践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虽具有实践性特点,但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课程设计大部分围绕学术型文学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内容设计、配置,教学资源根据现有师资力量进行设计,导致与学术型文学硕士培养雷同,无法体现特色,进而在简化理论课的同时因无法增加相应的应用课程,使得培养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社会声誉。
从出口管理看,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相比文学硕士特色不明显,日常评估和毕业审核过于模糊,无明确标准,难以实际把关。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早期考察时发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学员普遍期待“双证”(学位证和学历证)要求。这其实也是源于专业学位的培养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色,而教学质量却不及文学硕士。
综上所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上,文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惯性思维给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带来了许多问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需要突破文学硕士培养模式的藩篱,寻找艺术实践人才培养的真途。
四、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建议
从国外艺术硕士教育发展情况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我国目前的状况分析,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在职人员的培训或是学历的提高,而应该区别于文学硕士,突出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就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招生入口方面。首先,招生考核要发挥导师的作用。清华大学教授陈丹青曾说:对于艺术教育现状,实践和老师都很重要。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导师应该有更大程度的决定权。美国大学美术专业研究生招生经审查学历和成绩单后,由美术专业的教授组成招生委员会观看所有申请人作品的幻灯片,经过几番评议筛选,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录取名单和备用录取名单。
同时,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在招生、培养人才方面应各显特色。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很强的学术性,拥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坚实基础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招生考试可以提高英语水平和政治水平的要求,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为专业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培养高层次的艺术教师。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十分突出,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培养更高水平的专业艺术人才,在报考条件上有一定的倾向性,考核标准也可以更具灵活性,招收更有实践经验的、更具艺术天分的和以艺术为事业的学员。
(二)专业设置须与文化创意行业绑定,有利于引导教学方向、实现培养目标。目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设置名称及培养方向与文学硕士基本相同,不利于体现两者的区别和突出艺术硕士的特色。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指导思想。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 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动漫、设计、出版、软件、影视等行业, 该产业属新兴的现代服务业。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有专家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创意人才匮乏已严重制约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在专业设置上与文化创意产业绑定,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综合素质要求等方面努力与文化创意行业吻合,其发展将更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培养过程要勇于创新。培养院校要突破学术型文学硕士由学校培养专业知识的模式,要与企业、政府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大力推进学研产结合,培养更多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指导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宏观设计,对培养制度、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组织优秀教师编写优秀教案等。教学上要积极吸收专业机构优秀的艺术家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导师组的作用,推进学员之间互动式交流,使学员获得更多实践能力。
(三)毕业资格的认可上应与相应职业岗位(职位)衔接,吸引更多真正以艺术为职业的人,以取得职业资格为毕业标准。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是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职能的主要标志,也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政府及相关人事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实现专业学位与从业人员资格挂钩,在人事、组织任职方面享受与学术学位平等的待遇,提高专业学位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声誉。⑤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要获得发展的生命力也要以行业为切入点,专业设置与职业资格内容实行对接,在课程设置、学分、教学等方面进行评估认可,逐步提高其在行业资格认定中的地位。
[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匹配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编号:CDA060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2006.
③曹意强. 全国艺术硕士(MFA)研究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④引自《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京统函〔2006〕183号).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2006 年12月的定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 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⑤陈学敏.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3).
参考文献:
[1]曹意强. 全国艺术硕士(MFA)研究生美术与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2]陈晓光.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
[3]方仪.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回归――谈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艺术百家,2006(1).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2006.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2007-04-05.
[6]周星.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semin一教学模式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虽然较晚,但目前我国多家硕士授予单位均将seminar作为培养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之一。笔者作为音乐学硕士二年级学生,在校研修的多门理论课程大都采用了semin一教学模式,现拟以“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戏剧戏曲治疗学初论”两门课程的Seminar研修经历加以阐述。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seminar过程概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为硕士专业学位课,在学习模式上,任课教师和研修的16名学生采用seminar的研学方法,将课程分为两个大专题,即前半学期的“先秦诸子音乐观及其审美意识”和后半学期的“《乐记》的文本翻译及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
1 “先秦诸子音乐观及其审美意识”专题又被划分为六个小专题,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6名学生又被分为两个小组,每组8人。第一小组分配到孔子、孟子、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小专题;第二小组分配到庄子、墨子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小专题。每个小组的8名成员可以在属于自己小组的专题中再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但每个小专题主讲人不得少于两人。讲课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每次课安排三个人讲课,规定参考书为《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学生可以围绕自己专题的准备工作再选择其他合适的参考书。为了让第一批讲课者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也为了让其后的学生更好地运用seminar模式,第一堂课由教师示范完成。在接下来由学生主讲的seminar过程中,教师要求听讲的学生每人要向主讲者至少提出一个问题,问题可以涉及所讲专题的方方面面,但重点应针对主讲者在专题中所持的学术观点。最后由教师作总结、点评。
2 “《乐记》的文本翻译及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的专题又被分为乐本篇、宾牟贾篇、师已篇等11个小专题。18名学生3人一组被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个小专题。学习模式为小组共同准备,并推举一人主讲,在大家提问时另外两人个可负责解答。同样,第一堂课的semi―nar也由教师完成。
(二)“戏剧戏曲治疗学初论”课程的seminar过程概述
此课程为全校性的硕士学位选修课,选修的学生共计45人,来自多个专业、系别。教师选定的两本必读参考书均是原版英文书,选读的五本参考书,其中两本是台湾出版的中文翻译版,其余也是英文原版。整个课程分两部分进行,讲授内容按照章节来分配。
第一部分共10个章节,由15人共同完成,每3人两个章节,内部协商分配具体的讲课内容。每次课3个人都要上台讲课,讲课之前把翻译稿或讲课提纲发给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每次课均由教师先做简单的开场白,学生讲完之后或者自由提问,或者大家一起讨论,最后仍由教师做总结。通常,教师会对学生的讲课提出问题或对争执不一的问题做出解答,并在Seminar进行不畅时进行调节、梳理等。
第二部分有15个章节,由其余的30人按每两个人一个章节,学生内部协商分配具体任务,且每次课安排4人讲课。
(三)Seminar模式的收获与出现的问题
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因为学生都刚进校,之前在本科院校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所以大家对Seminar的教学方式感觉很新鲜,热情很高涨,备课积极主动认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尽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上讲台,略显紧张;学生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有待提高;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略显生疏;对课题内容理解深度深浅不一等等。但总体来说,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戏剧戏曲治疗学初论”课程,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Seminar的训练,所以备课、讲课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因为对该学科陌生,且教科书和参考书又多是英文,学生在理解授课内容上有一定困难;课程又属于选修课,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所以总体效果稍微欠缺些。但是学生从这两门课程以及其他理论课程的Seminar过程中获得的收效是有目共睹的。
1 Seminar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收获
(1)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逐步提升。Seminar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不仅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创新的灵感,还有助于养成学生终身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良好习惯。
(2)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包括学术交流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英语对话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课,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而且还提高了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等能力。
(3)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而Seminar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但强调对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设计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还使讲课内容得以深化和拓展。
(4)学生提升了独立讲课的自信心,积累了独立做科研的经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选择去高校做教师,要承担科研任务,硕士阶段Seminar的训练将为其以后的工作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5)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得到实现和强化,社交能力有所提高和改进。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范围、深度和广度日渐减少,尤其是硕士生、博士生之间的交往显现出“私密化”倾向并受“同行是冤家”等狭隘传统观念阻碍。而Seminar的交流模式,则提供了一个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空间,带动了学生交际圈的扩大,增进了相互理解,为建立友谊提供了健康的平台。
2 Seminar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自己主讲专题学术深度的掌握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总担心自己的讲课会被别人“小看”,因而过分追求
讲课的“高水平”,以至于超越了自己的驾驭能力,导致Seminar进行中出现一些偏差、错位;还有,部分主讲学生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或者对资料研读不精、不深,导致一些Seminar的内容质量不高或内容过于简单,学术交流价值较低。这样通常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课堂气氛沉闷,甚至陷入僵局,讲课人只能草草收场;二是讨论交流流于形式上的空谈和说教,缺乏实践意义。
(2)当教师缺席,改由教师委派的学生主持时,也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一是整个过程都流于一种形式,主讲人讲完自己的课不等提问便草草结束。这种情况在全校性的学位选修课中尤为常见。
(3)对于选修课,如果是按照章节分配讲课任务,很多学生往往只去研读自己讲课部分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就不再去关心,甚至在Semi-nar的过程中常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结果别人讲什么一概不知道,自然也提不出问题,Seminar的效果当然就会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注意,Seminar的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极大削弱Seminar课程所应达到的效果。
对两例Seminar个案的思考
综合上述两例个案的优势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注意以下几点,可能会使Seminar模式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合适学生的Seminar专题的确立很重要。Seminar模式的宏观结构是由教师的概要式讲述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组成,专题的确立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相对独立但又不脱离教师的教学计划大纲,这样学生既可以选择自己相对更感兴趣的专题,又不至于“跑题”。所以从专题的确定来看,前例个案应该更为合理一些。它的专题更具体,更实用,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后例个案按照课程的章节来确定各自的专题,并由教师事先安排,学生缺少自主的选择;且相应的参考资料也比较缺乏,又全是英文,学生理解上有困难,这就很难深入进去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后往往成为翻译、宣读课,听讲人自然也很难提出问题来讨论,使Seminar的效果受到影响。
(二)指导教师应在Semi-nat进行之前系统、全面地介绍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学科的前沿发展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命题,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这门课将要讨论的相关主题,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并将它们分派给相关的参与学生,为学生的备课、讲课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铺垫。
(三)由指导教师先做一个类似专题的完整的模板式Seminar非常重要,一来学生可以借鉴,二来也为第一批讲课的学生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余论
首先从观念上,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仅仅理解为本科教育的自然延续,用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来规划研究生教育,用本科生的教育规范来管理研究生,用本科生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研究生教育,如此种种使得研究生教育较多停留在本科水平上。过多追求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形成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探索精神不够,同本科生一样只学技能,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
笔者查看了几所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如“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其培养目标是“研究生应具有相当程度的歌唱示范能力,对中外声乐艺术发展史、声乐名作、歌唱教学理论、教材教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有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及选修课。学位公共课同本科一样采用“大统一”的课程模式,无非就是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结构缺乏弹性和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修的余地很小。学位基础课同本科一样,只有视唱、和声、曲式、音乐史、声乐艺术史、钢琴艺术史、声乐理论等基础课,还有美学史、歌剧赏析等为数不多的选修课。基础课深度不够,选修课广度不足,其中培养研究生演唱能力的实践表演课、培养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写作课、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教学课几乎没有,最多象征性地同本科一样有几周的教育实习。有关论文写作和专题讨论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仍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上,很难将技能与表演、学习与研究、研究与创新结合起来。
从教学模式上看,研究生课程虽然比本科生从数量上减少了,但在上课形式上,大部分学校依然沿用本科的集体授课或“一对一”技能课教学形式,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关系是简单的“教”与“学”。教师不与学生交流、沟通,而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接受、记忆,教学变成一种单向的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不能自主探索就很难有创新意识,当然更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研究生缺乏统一编写的教材。目前研究生用的教材多与本科通用,无论理论课用书还是各种专业用书大都沿用本科教材,这也是“本科化倾向”的一个表现。
在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和结业标准上,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和本科相趋同。在招生管理体制上,为了应付日益增多的研究生数量,管理上更注重行政力量而不是学术力量的运用。在招生过程中行政参与很多,导师“有责无权”,和本科招生没有更多区别。在结业标准上,只要学生考入校门就意味着取得学位证书。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已大部分等同于本科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延续。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降低了研究生的创新性和研究性,忽略了研究生的学术性,势必会降低研究生的质量。
二、 对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的反思
出现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就是从根本上忽略了研究生教育同本科生教育的区别,忽略了研究生教育的特殊要求和运行规律,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从根本上认清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认清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特性和创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生教育中遵循学术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才能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出不同于本科生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高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教育,是在继承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和发展音乐事业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在培养过程中直接产生知识和财富,培养出音乐领域的专门人才;另一重要方面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并能够产生新知识的人才,也就是说,研究生不仅继承已有知识和财富,还要在理论研究或专业表演中创造出新的财富。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导师队伍严重短缺。大部分学校出现一个导师一届带四五个研究生,这对于音乐专业来说,导师不仅要指导毕业论文而且要准备专业学位音乐会,任务太重。二是导师质量堪忧。如果用学历层次来衡量,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重23.4%,具有博士学位的仅有6.1%,而就音乐专业而言,学历层次更是偏低。从另一个角度看导师队伍质量,目前我国的导师制度仍以职称为准则,只有正高或副高职称才可以带研究生,而在评职称的过程中,多以论文的数量取胜,而不管其在某一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否和其专业对口。同时,往往是刚刚晋升教授或副高职称就开始带研究生,无论教学和心理都准备不足,这也是造成导师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在人才选拔和程序上,研究生侧重于教育的效益和高层次人才的质量。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在人才选拔上更注重人才的数量,保证所有的高素质青年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研究生生源相对狭窄,必须是获得本科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在人才标准上,研究生教育虽也参加国家统考,但仅限于英语和政治,专业内容则由各高校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组织测试,因而高校具有最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研究生的选拔不仅要成绩合格,更为重要的是该生具有所选专业的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就是说,高校选拔研究生一定要在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研究精神和治学态度。相对于音乐专业而言,目前公共课考试几乎成了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往往只要公共课符合国家统一分数线,该生就基本能跨入研究生行列,这是因为多年来音乐专业本科文化分太低而造成的。这一畸形模式导致专业好的文化差,多数不考研,而文化能过国家线的又寥寥无几,为完成招生名额,只能按文化分招生,专业参差不齐,这是目前众多高校所面临的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是服从行政命令完成招生名额,还是选拔优秀人才?这给研究生招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培养原则上,研究生教育强调学术自由。本科教育虽也属专业教育,但比研究生教育而言,属于专业基础教育阶段,要求的是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研究生教育在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对知识发展、问题解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探索精神的形成,追求的不仅是学生对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要求学生要创造新的价值,能给社会或本学科带来更大的价值,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解决常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研究和探索提出并解决新问题。
三、 对 策
其实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从相当程度上讲,是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造成的,这是一种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也是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难的主要原因。而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倾向”,则无疑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的内在原因。因此,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目前还只能从内部改革,也就是必须改变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倾向。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1.注意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质量的协调统一。既要关注数量的增长,又要采用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对学术性研究生应实行弹性数量招生,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采取单独招生、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需求。
2.积极推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首先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的评聘和竞争制度,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导师的责任意识,确保导师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具有先见性的教育理念及创新思维,使研究生教育向创新性、科研型方向发展。目前,由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教学任务增大,许多导师只顾教学没有更多时间进行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学观念不能和同期的教学理念相一致,有些导师甚至很难接受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其次,导师的知识结构不太合理。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些适应实际需要的专业取代了不合时宜的旧课程,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出现,因此要求导师必须加快知识结构的更新,适时把握理论前沿和学术动态,以便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理论和学术探讨。
其次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教学模式要打破以往的单一形式,提倡研究性教学和合作教学理念。
课程学习要注意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研究相结合、实践和研究相结合,在技能学习中找到理论的依据,从理论研究中受到启发。导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并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研究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研究生教学应更有弹性和学术性。首先,研究生教学要学习、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就拿声乐课而言,研究生声乐课要在声乐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与学,课下导师之间要相互沟通,要定期开展专题讨论和研究。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光在琴房唱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定期舞台实践,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导师或学院要多组织教学实践。其次,研究生教学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应具有伸缩性,不能拘于一格,有时是一对一的教学,有时是集中讨论,有时是分头查资料、找论据,导师应组织并策划这样的专题讨论和学习。再次,研究生教学要提倡跨学科研究和创新性教学:无论导师还是学生,一定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提倡跨学科研究,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多元化。同时,研究生学习要突出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负责性,以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也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3.完善健全研究生招生及教育评估制度。在选拔标准上,要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注重学术力量而不是行政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长不能以损害质量为代价。因此,在选拔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和专业基础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和能力。
毕业要求一定要严格贯彻“宽进严出”的原则。“宽”是使学生在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严”是指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音乐会一定要把好关,严格把握学生的质量;质量不合格坚决不予毕业。
音乐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写学位论文,而且要举办“毕业音乐会”,这也是衡量学生可否毕业的一个重要指标。音乐会既要体现学生的基本技能、表演才能、对作品的理解和诠释程度,又要体现学术性,也就是说研究生音乐会必须有一定的主题或学术方向,不能像本科生开音乐会一样,挑选各种各样的歌曲组成一场“大杂烩”。研究生音乐会要从学术角度出发,有一定的专场性质,如“艺术歌曲专场”、“中国歌剧专场”等等,如音乐会能和论文研究题目相匹配,那就更加有价值了。
二、学校概况
创办于1916年。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学校,现有14个下属学院和一个独立学院——求真学院,目前拥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8000余人,教职工1260余人。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以“明体达用”为校训,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谐共进、奋发有为”的师院精神,正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区域性大学——“湖州大学”的目标迈进。
三、艺术学院概况
艺术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下属学院之一。学院设有音乐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许多教师是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艺术人才,曾荣获全国美展银奖、铜奖和入围多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金奖、全国“群星奖”美术创作奖、国际设计双年奖评委奖等多项,中国音协全国高校联盟音乐比赛、省音乐舞蹈节奖项多项。赵延年、吴山明、傅二石、杨洪基、洛秦、陈巍岭、林家阳等众多国内专家均为我院客座教授。
学院13000多平方米的艺术大楼内设电脑设计、数码钢琴、多媒体视听、丝网版画、雕塑、摄影、MIDI、手绘、定格、制图、模型、装裱等专业教室,另外还有400座音乐厅、美术展厅,拥有世界的九尺“斯坦威”三角钢琴,设施齐全。
艺术学院实施“新三百工程”,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作品、演出曾荣获全国校园文艺汇演创作、表演金奖,国际设计双年奖学生组金奖、铜奖,入选由北京奥组委主办的国际奥林匹克数码艺术大赛,“神州唱响”首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声乐展演暨高校音乐节通俗组银奖、铜奖多项。
四、专业介绍
1、音乐学(四年制本科、师范)
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础乐理、基础和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艺术概论、合唱、形体与舞蹈、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器乐、论文写作、音乐专业英语、歌曲作法等
择业去向: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单位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2、美术学(四年制本科、师范)
主要课程:素描(含速写)、色彩、书法、篆刻、中国画(工笔花鸟)、版画(材料与技法研究)、基础图案、Photoshop、摄影基础、艺用透视学、艺用解剖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含艺术美学)
择业去向: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单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3、设计学类(四年制本科)
艺术设计专业分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专业。
择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展览公司、会展企业、广告公司、建筑装饰公司、园林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设计院、电视台、网络公司、出版印刷公司以及其他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设计或业务管理工作。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主要课程:专业摄影、Corel DRAW、图形创意、Illustrator、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卡通形象设计、3DS MAX动画、POP设计、网页设计、海报与商业广告设计设计、手册与书籍装帧、包装设计、CI设计
(2)环境艺术设计
主要课程:制图与识图、专业透视与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建筑构造与建筑物理、室内外效果图、AutoCAD制图、3DS MAX效果图、商业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展示设计、室内设计、公共环境空间设计、装修施工管理与预算、综合设计
(3)服装与服饰设计
主要课程:时装画技法、手工印染、男女装设计、童装设计、中外服装史、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衣工艺、立体裁剪与造型、针编织工艺、服饰配件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与营销管理、时装广告与创意、服装心理学、衣料图案设计、时尚与视觉传达、服装人体工程学、时装摄影、时尚品牌商业策划、陈列设计、服装专业英语、网络营销、创意思维训练、童鞋设计等。
湖州师范学院2015年招生计划
类别
专业
学制
培养层次
计划招生
学费(元/年)
备注
美术类
美术学(师范)
四年
本科
35
9000
文理兼招 浙江专业省考,陕西、江苏、山东专业校考
设计学类
设计学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三个专业)
四年
本科
105
9000
文理兼招 浙江专业省考,陕西、江苏、山东专业校考
音乐类
音乐学(师范)
四年
本科
100
9000
文理兼招 浙江专业省考,陕西、江苏、湖南、山东专业校考
五、招生考试办法
一、专业考试科目及安排
(一)音乐类专业考试科目及内容
1、考试科目:主项(声乐、器乐或舞蹈)、加试、视唱。三门考试的总成绩折合为100分,各门考试科目占分比例分别为:主项80%,视唱10%,加试不超过10%。(因我校音乐学为师范类专业,声乐为必修课程,所以主项是器乐或舞蹈的考生加试必须是声乐)
2、考试内容:
①视唱:分A、B两门,任选一门,两者均为抽题视唱。A为五线谱视唱、B为简谱视唱。
②声乐:自选独唱歌曲1首,考生自备乐谱。
③器乐:钢琴或民乐或大提琴或管乐,演奏自选练习曲或乐曲一首。
④舞蹈:技巧组合和成品舞。
(二)美术类专业考试科目及内容
1、考试科目:《素描》、《色彩》二门。二门科目考试考成绩为200分.
2、考试内容:
①《素描》:真人头像或静物默写。
要求:A、造型准确;B、表现技法与技巧运用恰当;C、画面构图完整;D、用铅笔、炭笔类工具表现。
②《色彩》:静物或风景默写。
要求:A、造型准确;B、色彩关系明确;C、空间处理与表现技法恰当;D、限水粉、水彩形式表现。
二、报名、考试
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条件的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或派出所附上同底版照片的身份证明)及省联考合格证(无联考省份除外),近期同底版半身免冠一寸证照2张,在指定时间内到规定地点报名、考试。
陕西省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音乐)
报名时间:2015年2月1-2日 报名地址:西安市含光南路100号 考试时间:2月3日
江苏省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
报名时间:2015年1月31日-2月1日 报名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考试时间:2月2—3日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
报名时间:2015年2月5-6日 报名地址:南京市北圩路41号 考试时间:2月7日
山东省
淄博市(音乐 美术)
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时间2015年2月2-10日 考试时间:2月27日 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湖南省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
报名时间:2015年2月6-7日 报名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二里半
考试时间:2月8日
三、省外艺术校考成绩查询和合格证划定
1、成绩公布时间为2015年4月,届时我校将开通2015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系统,请考生登录我校招生网进行艺术类考试成绩查询。
2、我校按各专业招生计划的1:4划出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合格证发放名单将在我校招生网上公布。
四、录取办法:
1、外省艺术专业的录取办法: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分数线的情况下,学校根据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并注意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
2、浙江省,艺术专业录取办法:对文化、专业成绩均合格的进档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对照专业志愿进行录取。综合分及文化分均以750分为满分计算,专业分以100分满分计,具体折算方法为:浙江省综合分=文化分×50%+专业分×7.5×50%;
五、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1号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而今的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合并升本以来,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科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高安校区,共占地15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为教授。
学校共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60余个本科专业,拥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11年创办全省第一所服务外包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学校秉承“大爱育人”、“面向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100余个学生社团,致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创新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获奖800余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随着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我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学生考研率、就业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目前,宜春学院正沿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实力、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艺术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这两个艺术类专业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兴办的专业。其主要特色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底蕴,有利于开掘学生的专业深度,扩大学生的专业宽度,延长其艺术生命。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拥有赣西民俗文化研究所、语言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以及“传播学”、“文艺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重点学科。这些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教师74人,教授、副教授38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其中52%的教师拥有硕、博士学位。为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6年以来学院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传媒综合实验室”(2007年评为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电视、摄影、演播、录音、化妆、视听、广告等实验室。近两年又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视听室、形体房、画室,新添了摄影摄像等配套设备,实验室总面积已达790多平方米,实验室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同时,学院在省内外建有新闻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合作基地。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高校保持专业交流和合作关系,形成专业发展互动。同时与省、市广播电视台保持业务联系,促进了专业教师专业实务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已具备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并充满活力的教学专业队伍。
“走进文传院,就是一家人”是学院的育人理念。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探究艺术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笔头、口头加镜头”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新媒体和综合媒体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29393202927 邮箱:wcxyyk@126.com
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功底,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并具有采、写、编、播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文艺和语言文字工作等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科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CM、女生身高160CM,发音器官无缺陷,无色盲、夜盲。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及广播电视艺术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广告及文化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及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无表达障碍,无色盲、夜盲
三、音乐舞蹈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音乐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学前教育三个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为江西省精品课程。全院现有本科学生700余人,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14人,有多名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部分教师先后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江西省劳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宜春学院职业道德模范教师”等荣誉、奖励。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注重艺术实践、注重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文艺汇演、专项比赛中获奖多项。舞蹈《碗》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优秀学校组织奖;舞蹈《大山的声音》获“第四届江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舞蹈《大爱无声》获“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舞蹈《酒.还是那酒》获“江西省大学生电视歌舞大赛一等奖”;舞蹈《去得!去得!?》获“江西省第四届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声乐独唱、合唱、小组唱也多次在全省声乐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音乐专业学生获“第二届江西钢琴艺术节钢琴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学院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手段先进。艺术教学大楼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钢琴房150余间,200余平方米的舞蹈房各5间,音乐厅1个及多间电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军乐团排练教室、民乐团排练教室等。艺术大楼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院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教育部立项重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三部,教材十余部,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丰富了我院办学内涵。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建立国际合作办学。在开展赴日本、香港对外文化交流后,我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1+4”“4+2”合作办学项目是校际合作办学项目。“1+4”合作办学项目即中方应届音乐类高考生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习一年的俄语培训及相关专业学习,成绩考核合格者,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4+2”合作办学项目即考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在校本科学习四年后,成绩合作者,可申请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的考试,考试通过者可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学制两年,成绩合格者毕业,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专家学历和文凭(等同于中国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联系电话:0795-3200628
音乐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舞蹈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四、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五个专业,其中美术学(教师教育)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300余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艺术教学大楼,以及美术馆、设计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手工制作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和先进的现代数字教学系统。
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正副教授18人,、省级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设计艺术家40多人,师生作品入选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国际影展及各类、省级美展、书法展、动画展、设计展作品300余件,并获得各种奖项。毕业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中国美协和省市美协会员,有的担任国内外设计、制作公司总策划和设计师,也有的创办艺术设计类公司。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关注实际、倡导创新”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美术教师和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0591
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美术创作、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和美术创作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书法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书法教学、创作、研究和鉴赏能力的书法教师与出版、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体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表演(体育表演)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3人,裁判2人,具备国家运动健将水平的教师2人,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教师5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42%。部分教师先后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学院拥有功能设施齐全、技术条件先进的现代体育场馆,能较好的满足教学、训练、比赛的需要。
学院表演(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国内各种赛事。在2011年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杯”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获得金牌十七枚,银牌两枚,铜牌三枚;在同年里第十八届江西省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得金牌九枚,银牌十一枚,铜牌三枚;在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金牌七枚,银牌八枚,铜牌七枚;同年里参加全国第二十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的好成绩;在同年里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暨全国学生运动舞蹈大赛荣获金牌九枚,银牌五枚,铜牌一枚的好成绩;在2013年江西省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中荣获金牌六枚,银牌十枚,铜牌五枚。在2013年11月份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十三枚,银牌四枚,铜牌三枚。在2013年12月“中顺洁柔杯”第23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一枚。
在2008年世界健美操冠军赛中,教师林志文荣获六人操金牌一枚和铜牌一枚;在2009年10月“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华中赛区晋级广州总决赛中技巧啦啦操队获金牌;在2011年全国健美操联赛获三金一银;2011年江西省健美操锦标赛获两个铜牌。
联系电话:0795-3202065
从学科内涵来看,升级后一级学科无疑要更加丰富和广泛。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为:音乐与舞蹈理论研究、音乐与舞蹈创作研究与实践、音乐与舞蹈表演研究与实践、音乐与舞蹈教学研究与实践、音乐与舞蹈的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等。
截止2012年,全国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单位共计90家(其中12所院校为博士点,其余78家为硕士点),主要包括研究机构、综合大学、师范类大学以及各类艺术院校。
2012年,全国各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招生从数量上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理论、音乐剧等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舞蹈专业的高学历层次教育有所扩大,研究生学历教育以及攻读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招生数量有所攀升,舞蹈专业教育层次的整体提升趋势日渐明显,为本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涵盖博士与硕士两个学历层次,舞蹈学方面博士研究生数量较少,开设舞蹈学博士点的院校仅有两所,而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招生人数有所增加,除艺术硕士(MFA)外,还包括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舞蹈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科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与较高深的专业技艺,具有较好创新意识与综合学术修养,能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舞蹈学综合人才。
在招收舞蹈专业的各类院校中,单科性艺术学院以及综合性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较为注重舞蹈实践能力,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舞蹈理论与实践综合方面的优势,个别舞蹈单科院校和研究机构(如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专业方向设置方面较为丰富齐全,涵盖了舞蹈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学术成果汇集
2012年舞蹈学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在内容与研究对象方面相比以往更加丰富,涵盖范围也愈加广泛。传统的舞蹈学研究方向如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史研究、民间舞蹈研究、舞蹈作品批评、舞蹈编创理论、舞蹈表演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人物研究等依旧是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新媒体舞蹈、舞蹈产业与舞蹈创意、舞蹈知识产权、舞蹈医学、舞蹈管理等也逐渐进入舞蹈研究视域,为本学科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并增添了时代气息。
1. 科研项目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立项项目共123项,其中7项涉及舞蹈史、舞蹈生态学、舞蹈文化综合等方面,相比2011年增加了3项。其中民间舞蹈研究方面有北京舞蹈学院高度主持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研究》(国家一般项目)、赣南师范学院赖丹主持的《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特征研究》(国家一般项目)、许昌学院刘柳主持的《河南民间舞蹈史》(国家一般项目)、漳州师范学院郑玉玲主持的《闽南民间舞蹈的源流与嬗变》(国家一般项目)、新疆艺术剧院库来西・ 热介甫主持的《中国维吾尔族舞蹈发展史》(国家西部项目)、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葛树蓉主持的《云南15个特有民族舞蹈生态研究》(国家西部项目)。已获立项的项目中暂无国家重大项目。从立项情况来看,民间舞蹈研究与舞蹈人类学交叉研究占绝大部分,而舞蹈理论、舞蹈文化研究、舞蹈社会学研究等课题方向需要在未来的科研立项中予以重视。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结项共48项。其中舞蹈研究1项,为西北民族大学才让主持的《藏传佛教金刚法舞研究》。
2. 著作/出版物
本年度舞蹈学方面的著作及出版物颇丰,除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舞蹈类视频出版物之外,也有不少理论性著作出版或再版。
在舞蹈学理论方面,比较主要的著作有资华筠与王宁的《舞蹈生态学》(文化艺术出版社),吕艺生、毛毳所著的《舞蹈学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苏娅的《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等。
舞蹈史论方面,王宁宁、江东、杜晓清的《中国舞蹈史(修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将中国舞蹈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舞蹈发展阶段、现代舞蹈发展阶段,以及当代舞蹈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皆引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资料加以论证,既有中国舞蹈史清晰的纵向发展脉络,又有充分的横向史料展开。王克芬著中国专门史文库丛书《中国舞蹈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一书系统介绍了我国自原始舞蹈产生开始,历经夏商奴隶制时代、两周、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唐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的舞蹈发展轨迹,全书史料丰富,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舞蹈艺术传承与变异的总体史学脉络。
在舞蹈管理与创意产业方面,比较主要的有张朝霞的《新媒体舞蹈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及其主编的《中国舞蹈创意产业调研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前者从新媒体舞蹈的语境、发展、谱系、创作、技法及管理等方面对新媒体舞蹈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后者通过对各地舞团,演出市场的调研考察,对中国舞蹈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对研究中国舞蹈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舞蹈专业类教材方面,比较主要有池福子主编的《朝鲜族舞蹈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史敏著《敦煌舞蹈教程: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世界图书出版社)。
3. 期刊论文
2012年,随着各个舞蹈教育研究机构对理论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舞蹈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舞蹈学的期刊论文数量稳中有升,主要发表在《艺术百家》、《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等艺术理论类期刊,《大众文艺》、《艺海》、《大舞台》、《艺术科技》等艺术类综合期刊,《民族艺术研究》、《民族论坛》、《民族音乐》、《艺术研究》等民族民俗类综合期刊,《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舞蹈类专业期刊,以及《艺术学院学报》、《浙江艺术学院学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等艺术类院校学报或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
综合来看,舞蹈学类论文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作批评类
此类论文通过对一部或多部舞蹈作品的细读与分析,或在形式结构、立意表达等微观方面对某一部作品进行评价,或在发展趋势、文化审美取向等宏观层面对某一时期的舞蹈作品或某一特定舞蹈种类进行分析与研究。
文化部于平在《艺术评论》2012年第7期发表的《纤纤的彩绣 烈烈的情――无锡歌舞剧院大型舞剧观后》以及北京舞蹈学院许锐在同期发表的《绣的是寂寞――舞剧《绣娘》的立意追求与意象营造》,分别对无锡歌舞剧院的舞剧作品《绣娘》进行评论,前者在对作品进行分幕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作品在情感、结构、意象方面的成功之处。后者则通过对舞剧核心立意――用艺术的完美填补生命的缺憾的把握,强调舞剧的立意对统摄作品整体意象的关键作用。
此外,中国舞蹈家协会冯双白连载于《舞蹈》2012年第1-3期的《当前舞剧创作的趋势与若干问题》对近年来舞剧创作的总体趋势进行了宏观综述,并对作品体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美籍现代舞编导、教育家王晓蓝在《舞蹈》2012年第6期发表的《积极突破,还是止步不前?――中国现代舞发展备忘及其他》集中梳理了现代舞进入中国以来的发展脉络。
(2)理论(史论)研究类
在此类研究中,理论类论文通常是借助艺术学理论平台对舞蹈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进行综合阐释,史论类论文则关注舞蹈史发展中的特定形式或时代特征。如北京舞蹈学院仝妍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发表的《生活・直觉・艺术――兼论舞蹈审美的世俗性》以艺术学的发展视角,辅以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着重探讨艺术特别是舞蹈以世俗间的身体端显达欢、载道的世俗性。
河南大学李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发表的《拂舞的文化审美价值》与南京艺术学院张婷婷在《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发表的《乐舞艺术的仪式审美特征与世俗娱乐精神》分别选取特定的艺术形式,通过其形态特征及历史演变分析其中蕴涵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价值,属于舞蹈史论类研究范畴。
(3)民俗宗教类
由于民间舞蹈常常与各民族或地区的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相互交织,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研究常常与民俗研究、民族研究与宗教研究相互交叉,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
此类论文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张素琴在《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5期发表的《江苏正一道斋醮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特征综述――以玄妙观和茅山道院的斋醮仪式为例》,该文以江苏具有代表性的两所道观:玄妙观和茅山道院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中国道教宗派之一正一道斋醮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特征,特别是对其主要斋醮仪式加以舞蹈学和身体语言学的分析,目的在于用舞蹈学方法梳理和认定斋醮仪式殊的舞蹈形态,并进行程式性结构、主干动作的形态特点、面部形态特征的分析,进而发现道教仪式舞蹈形态“活体传承”的价值。同类文章还有西北师范大学郜鹏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第7期发表的《玉树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初探》,云南艺术学院苏蓉在《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的《论“信仰效应”下的羌姆仪轨舞蹈――东竹林寺“格归堆姆”节的田野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胡晶莹在《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发表的《广西“花头瑶”成人礼仪式舞蹈形态研究》等。
(4)艺术教育类
此类论文的研究视点主要集中与舞蹈教育教学的观念、方法、意义以及如何在不同教育层面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等方面。这一类研究在开设舞蹈专业或艺术专业的师范大学、职业学院以及各级专业舞蹈院校中较为集中,数量也远远超出其他种类的舞蹈研究论文。
如云南艺术学院于景春、吴绍良在《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发表的《地方高师院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分析地方高师院校舞蹈学专业就业形势、舞蹈课程设置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此类院校的舞蹈课程设置建议。同类论文还有首都师范大学张烨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第1期发表的《在规则中寻求创新――舞蹈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广西师范大学陈东云在《大舞台》2012年第3期发表的《高校舞蹈教育理论的探究与实践》等。
(5)舞蹈科学及其他
随着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等舞蹈科学与交叉学科的推广普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增多,如沈阳音乐学院王伟、朱玉红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发表的《对舞蹈运动损伤及运动体能康复训练的思考》以及西北师范大学潘芊如在《读者欣赏(理论版)》2012年第1期发表的《中国艺术治疗发展初探》。
此外,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问题也在舞蹈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哈尔滨师范大学江毅在《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舞蹈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就目前舞蹈创作的版权与侵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学术交流
摘 要:中国民歌演唱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中国民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的必要性,探讨我国民歌演唱的基本形态,美声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区别,以及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对推动音乐艺术繁荣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歌;原生态;美声唱法;演唱;基本形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4.022
作者简介:刘 媛(1979~),女,新西兰堪特伯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硕士(master of music),武汉大学艺术学系讲师(武汉 430070)。
收稿日期:2012-05-23
一、我国民歌的当今形态
中国民歌多种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式。如果按照地域划分,则可以北方黄河与南方长江为中心,分为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两大类。另有学者认为,民歌应该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和民谣[1]等四大类。有的分类方法则更为细致,仅汉族民歌以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就分为十大类:即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田歌、渔歌、茶歌、秧歌(包括灯歌)、风俗歌、儿歌、摇儿歌。但是,最平常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民歌正在失去其存在的根基,如传统“号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使用大机器代替了劳动力时,这类劳动中传唱的歌曲逐渐消逝。山歌因其语言韵调有明显特点,有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如陕西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牧歌等,但是这些由于中国目前人口流动的大量增加,也逐渐失去它原有的色彩。小调也如是,由于其产生于城镇,反映城镇的生活曲调,如卖货郎、锯大缸等,然而随着城镇生活的改变,这些内容丰富的小调,也逐渐消逝。因此,对中国民歌的收集整理,已刻不容缓。
中国民歌是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具有很强的人文研究价值。现在主要流传和演唱的民歌很多,它们不仅旋律优美,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无论是在广播电视还是晚会庆典等活动中,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象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民歌都在以各种形式出现:(见表1)
二、民歌的搜集与整理
实际上,对我国民歌的收集,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的《国风》。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春秋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创作新词,称为《楚辞》。西汉时期的“乐府”就大量收集了民歌。唐代民歌的搜集与创作也相当繁盛。到了宋代,民间产生的讽刺性歌谣增多。而元代,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明清民歌是继承历代传统而获得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城乡中小曲、山歌、号子等各种民歌兴盛,流传甚广。明代文人冯梦龙(1574-1646年)搜集编纂整理刊布有《挂枝儿》和《山歌》两部民间时调歌曲专集。《挂枝儿》大都是江南人依北方俗曲所作,其中的情歌常写得热烈而曲折深细,生活的真实感极强;《山歌》以描写男女私情为主。明代中叶,颜自德选辑、王廷绍编订的《霓裳续谱》,选录了当时流行于北京、天津的俗曲唱词;明代其他重要的民歌集还有《四季五更驻云飞》、《十二月赛驻云飞》、《太平时赛赛驻云飞 》、《玉谷调簧》等。清代重要的民歌集有华秋苹编《借云馆曲谱》,其刊于嘉庆二十三年,用工尺谱记写了十首俗曲曲谱,谱中所收《三阳开泰》、《五瓣梅》、《马头调》等都是较大型的俗曲,有的是由数支小曲联成的套曲结构,有的用帮腔形式演唱。清代贮香主人辑《小慧集》收有俗曲《纱窗调》、《绣荷包》、《杨柳青》、《红绣鞋》等曲调。[2]
据统计,明代留传保存下来的山歌、小曲歌词有千余首左右,清代有1712个单曲和套曲。这些收集的民歌,主要是歌词,只有个别的附有曲谱,但很多民歌一直在民间传唱,或被采用到各种曲艺、戏曲之中。[3]
到了近代,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周作人、刘复等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歌谣,并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中国民间文艺学开始于1918年,这也标志着中国民俗学的发端。这些学者征集到全国22个省份的3000首歌谣,并在《北大日刊》上选发了近150首。1920年,歌谣研究会成立,由沈兼士教授和周作人教授任主任,管理其事;至1922年,又创办了《歌谣周刊》,搜集和研究的成果有了集中发表的阵地。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把歌谣辑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专门的研究。从这些学术的资料之中,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歌谣周刊》出版了两年半(1922.12——1925.6),出刊97期,刊载歌谣2226 首,并有不少民俗学研究的论文。此间征集到的歌谣多达13339首。1923年,北大又在歌谣研究会外成立了风俗调查会,标志着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范围由最初的歌谣开始向民间风俗文化的全面拓展。[4]
民歌研究由来已久,从20世纪30—40年代以“创新音乐为目的的民歌研究运动”;到50—60年代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70年代,我国学者对民歌进行了普查和搜集工作;再到80年代至今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大讨论。1994—2009年间我国民歌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它们分别为民歌的定义及版权问题、民歌变化的原因、民歌的美学研究和比较研究、民歌教育、民歌书评、民歌史、音乐家研究、民歌本体和形态研究、整体观视野下的民歌研究。其中第九方面又包含民歌与文化、民俗的关系研究;民歌的传承和发展研究;民歌实地调查报告;原生态民歌研究。[5]
近年来,类似在音乐创作领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保护工作从未中断,例如接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中国作曲家周文中就曾受到他的导师的鼓励,学习和研究中国音乐的特点,并试图将中国音乐中有价值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长期的海外学习和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对中国音乐的热情,经过多年正统的西方音乐教育熏陶,他决定将自己的音乐重塑为一种具有中西合璧特点的风格。这种新的尝试也帮助他重新思考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学的价值,进而重建自己的音乐价值观。[6]
三、当今民歌的演唱形态
民歌的唱法原无定法,它主要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口头演唱活动中,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又有些稳定的歌唱技巧习惯,这是由于某地区、某民族在民族的音乐、语言产生的地理环境,人文心理素质,表达情感的习惯等方面相近,使得民歌在演唱的发声、吐字、行腔习惯上相近。暂且勿论历史上民歌的演唱形态,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由于没有实际的历史音响遗存,我们无法得知古代中国民歌演唱的实际形态。就当今而言,中国民歌的演唱风格和表演形式千姿百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民族唱法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流派,它们分别为:原生态的唱法、学院派唱法(有人称“民美”)和通俗民歌唱法(有人称“民通”)等。[7]
1.原生态的民歌唱法
原生态演唱主要指我国民族民间的唱法。原生态演唱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由于我国各地有不同的民歌,因此,它有着各种各样的演唱方法,但是,它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与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结合,保持着民间“原汁原味”的音乐形式与歌唱各自的演唱方法,其演唱以真声为主,发声方法个性化,声音自然、朴实。原生态民歌演唱是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2006年,在“第12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原生态唱法被真正列入了艺术的行列,原生态民歌走上中国乃至世界舞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强烈的音乐震撼力,展示出中国民歌演唱千资百态的风格特点。
2.学院派民歌唱法
学院派民歌演唱方法实际上是借用了美声唱法的发音原理,结合中国民歌的演唱与发音特征,总结而成的演唱方式。这种唱法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
这种民歌演唱,可以分几个时期:(见表2)
在20世纪60年代,借鉴西洋唱法,各地建立专业音乐学院,开展专门民族声乐专业,民间歌手走入了专业院校。[8] 民族新唱法是继承我国传统唱法的同时,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它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不经相同:(见表3)
3.通俗性的民歌唱法
所谓“通俗性的民歌唱法”是指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歌,这种演唱方法明显地受到通俗演唱的影响。极赋个性的歌唱家有藤格尔、韩红、谭晶、萨顶顶等;其代表作品有《天堂》《天路》《在那东山顶上》《万物生》等等。
总而言之,民歌演唱无论从唱法上还是从旋律风格和歌曲内容上,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多样的形式演绎民歌的精彩。
四、美声唱法与原生态民歌唱法的异同
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声唱法被引入中国时,古典声乐教学法—美声唱法便被中国音乐院校普遍接受。其中喻宜萱、周小燕、黄友葵和郎毓秀等声乐教育家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美声唱法在17、18世纪秉着“唯声论”的声乐美学原则,而到了19、20世纪,要求演唱者必须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运用美声唱法训练出来的声音,音色听起来婉转优美,富于变化。美声唱法对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与统一。美声唱法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注重气息的运用,强调真假声的结合。演唱出来的音色统一、淳厚。
原生态演唱自古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它是最古老且最原汁原味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口耳相传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歌曲是人们在耕种、放牧、打鱼、娱乐、聊天、甚至是歇脚时候的生活写照。[9]它之所以被称之为“原生态”,是因为它的演唱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下产生,脱离了这种环境,离开了它的特殊语境,它便不再是“原生态演唱”了。原生态民歌手们演唱的民歌,声音甜美、淳朴、高亢、音域宽广。他们的声音虽然没有经过音乐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我们所要的那种圆润、低喉器的混声,但事实证明他们这种唱法所发出的声音也是优美的,并被大家所接受。原生态唱法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本文化背景下的声乐审美原则、自己的声乐发声方法和技巧。(见表4)
“无论要求歌手如何演唱古典风格的音乐作品,不管他们在未来需要何等精良的声乐作品或多高的麦克风技术,唯有掌握美声唱法的技术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10]在美声唱法中,整个身体都参与演唱过程,共鸣部分包括头部和胸部。演唱不光是喉咙发出的声音,而是整个身体的协调过程。
然而,原生态演唱中涉及的共鸣腔体几乎只涉及到喉咙。民间歌手的音色较美声唱法的歌手更明亮、清晰,音色也相对尖锐一些。咽喉的使用很多,而头腔和胸腔的共鸣相对较少。在原生态演唱中,胸腔共鸣是主要技巧,高音部分的演唱主要使用假声,而头腔和胸腔的混声唱法几乎没有运用。
美声唱法所要求的呼吸较原生态演唱更深、更强。在大多数情况下,古典音乐演唱者在演唱乐句的开始部分时需要使用将近百分之七十的肺活量,在歌唱中对气息的需求远远超过静止状态下呼气所需的气息水平。“与古典音乐的演唱者不同的是,乡村歌手常常运用说话的位置唱歌,所以他们的声乐听起来跟说话、演讲的感觉很相似。”[11]林俊卿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歌唱时的呼吸是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共同作用的结果。歌唱中气息需要膈膜与腹肌的呼气法和运用胸廓的呼气法混合运用。[12]
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早在唐朝《乐府杂录》中,就有记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还有谈到“传统中国唱法”时,郭兰英老师曾说:“唱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得越高就越硬”,“唱高音时须把嗓子放开,胸口放松,小肚子使劲顶着。”[13]郭兰英老师是20世纪30年代民族声乐领军人物,当时的民族声乐演唱声音质朴、发生方法自然,还未借鉴西方美声唱法,演唱形态上更接近原生态演唱。
总之,在呼吸的运用方面,美声和原生态演唱不尽相同。美声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而原生态演唱中更多使用的是胸腔。此外,比较老式的声乐观点认为中声区类似说话的音色更受听众青睐,这也意味着原生态演唱中对呼吸和气息支撑的要求相对美声唱法低一些。[14]
语言是传递内心情感最好的方法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歌唱中的语言不但从来没有被忽视过,反而总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美声演唱技巧中,演唱时适当改变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是获得纯粹发音和美妙歌声的一个途径。比如在演唱上行音阶中,随着音高的变化,元音(i)到(a)或者从(i)到(e).的发音会变得越来越相近,字与字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演讲中的发音和演唱中的吐字是有巨大区别的。演唱中喉咙只是参与了歌唱的工作,而并不在喉头念字。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演唱和吐字间的妥协——即在不打破优美的旋律线条的同时保证清晰的咬字,是极为必要的。元音是歌手的朋友;辅音是歌手不共戴天的敌人。辅音可以进行修改,让它的声音听起来像元音一样美,从而达到音色纯美、统一的效果。[15]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需要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声乐演唱中发音既是情感表达的关键,又是体现中国音乐风格的载体。[16]汉语在咬字上讲究五音;吐字上重视四呼;收音归韵上分为十三辙;字音上还有四声变化。这些都是我国民族声乐传统唱法上最大的特点。掌握了这些技术,咬字才会真切,吐字才能清晰,声调上才会优美,演唱就会富有生命力和民族风格。[17]特别是汉语的声调特点:演员演唱时,音调是难以分辨的,这易使观众在聆听汉语歌词时产生一定障碍。歌手在演唱中需要吐字特别清楚,这样观众才能根据上下文判断每个字的声调和准确读音。原生态演唱也遵循它自身的唱词规则,有时候甚至用方言演唱。另外,汉语也有别于英语、德语等语言,词尾没有发音的辅音音节。例如英文中的student,德语中的ach,词尾的辅音都需发音。
总之,共鸣位置、气息支撑和演唱中咬字的不同使得原生态演唱听起来有别于美声方法演唱的歌曲。
五、美声唱法丰富民歌演唱的可行性
有人会提出,西方的演唱方法毕竟不同与中国的唱法,运用美声唱法的尝试或许会破坏中国民歌原有的音色,使得观众不能接受。在笔者看来,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传统民歌是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一种新方式。我们无意诋毁或取代中国传统音乐,这只是一种繁荣音乐艺术的形式。
其实,中西声乐演唱也具有相似之处,比如,中西演唱均强调内心情感的表达,演唱中的声音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被视为同样重要的部分:在西方演唱风格中,用表演来诠释音乐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族演唱风格中,为了更好的传递情感,声乐表演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表演方式。正是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正是因为中西方演唱都同样注重情感,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才成为一种可能。
五声调式和它特定的五声音阶作为中国民歌的特征,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因此,即使用西方演唱风格来演绎,中国民间歌曲听起来仍然不会失去中国音乐的原有特色。在不同地区,音阶和调式会有所不同。北部地区(黄河流域)使用七声或六声调式,徵调是最流行的调式;而在南部地区(长江流域)五声或四声音阶以及徵调是最常见的调式。在云南,商调式几乎可以称之为该地区的标志。民族音乐正是由于采用了特定调式而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有别于其他的音乐形式——尤其是西方音乐。此外,中国民歌也有自己独特的结构,这是借鉴“中国文学”中的起(开放)、承(继承)、转(转折)、合(关闭),即第三句不押韵,但其他的都需要押韵。[18]
如今韩国作曲家正试图将其他音乐元素与韩国传统音乐结合。近年来,一些青年韩国作曲家已经开始在传统韩国乐团使用吉他和键盘两种西洋乐器。他们的这些举措模糊了韩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之间的界限。当然,也有人认为,将新的元素融入传统音乐不一定是保护传统音乐最好的方式。但此类改革至少表明韩国音乐家对传统音乐的重视,虽然现阶段很难评判这种方式是否最具优势,却不能磨灭他们为了保存和完善传统音乐做出的巨大贡献。[19]
中国歌唱家在运用西方声乐技巧方面的努力也为本文观点提供了佐证。 黄莺九十年代初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而后活跃在世界舞台。她曾经在歌剧《蝴蝶夫人》中扮演女主角巧巧桑,她演唱的曲目从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经典咏叹调《亲爱的名字》到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选段《漫步街上》无一不是古典声乐作品的典范。在她1996年发行的专辑中,一首中国绥远民歌《小路》,让人为这位美声歌唱家的精湛技艺和音乐处理赞不绝口。陈露西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声乐专业学位。她在2000年做了名为“一个古老民族所隐藏的宝藏”的系列讲座,试图将中国民间歌曲介绍给广大美国听众。讲座中还包含了一场民歌曲目为主题的音乐会,内容包括对中国民歌的简短介绍及美国本土歌手的演唱。整场音乐会不仅是中国民族音乐和文化的展示,更构建了一座世界人民认知中国传统音乐的平台。[20]
随着文艺创新的推进,近年来,更多更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如2011年“湖北民歌大家唱”颁奖晚会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用“民美结合的风格”演唱了经典民歌《再见了大别山》;在颁奖晚会上,比利亚歌手郝歌以及来自俄罗斯的时尚组合“莫斯科女孩”合作演绎《纤夫的爱》,“莫斯科女孩”的演唱新颖独特,外形性感甜美,还有一定舞蹈功底,郝歌的演唱更是充满了特有的R&B风格;又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韩庚的《除夕的传说》,韩庚的动作中融合了舞蹈和武术,舞起来威风凛凛,他的动作和动画的节奏配合得天衣无缝;还有李云迪和王力宏携手2012元宵晚会的《茉莉花》和《龙的传人》,蔡明和廖昌永演绎的美通风格的《因为爱情》等。
中西演唱方法的区别值得我们探讨,而在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民歌时如何保持民族音乐原有的风格特征,是演唱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保持民歌风格特色的有效办法包括:保留方言、强调乐句中关键词以及掌握民歌中的装饰音。以下笔者将引用湖北民歌《龙船调》为例,详尽阐释用西方唱法演唱中国传统民歌的可行性。
《龙船调》属于江汉平原民歌支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此曲采用了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曲调特色鲜明,歌词通俗洗炼,艺术感染力强,以浅显质朴的语言成功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1.保留方言
《龙船调》具有土家族音乐风格,多采用三度音程进行,偶而加上六度大跳音程与之结合,充分展示出鄂西土家族音乐旋律独特的风格特点。为了保留方言读音以体现民歌的风格特点,《龙船调》的第一句“正月里是新年”中“是”可以用方言代替,湖北方言中“shi”发出的音效如“si”,即“是”发成“四”音;另外,“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这一句中“河”可发为方言“huo”(活)的音。还有“妹妹”在方言中可以唱成“妹娃儿”,更具有地方特点。
2.强调歌词别的字词
强调乐句定的词不但能保留民歌的原有风格,更是增强歌曲感染力的有效方法。例如,“是”强调的是快乐喜悦的情绪——过新年了,年轻女子能够去对河对面探望娘家亲人,因此,这一句曲调高亢、自由;而后的短句“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体现了年轻女子的青春活泼;而后半说半唱的对白:“妹娃儿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增强了诙谐的情调,又充满了生活气息。此外,“妹娃儿”也需要强调,这句体现了年轻女子稍稍羞涩,半撒娇地让艄公捎她过河的生动情态。整曲通过对关键词的强调,展现给听众一副如画江南的美丽图景,具有浓郁的利川地方特色。
3.运用装饰音保留民歌风格
如果说情感是音乐的灵魂,那么装饰音就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离开装饰音,歌手是无法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的。我国民族歌曲因为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在演唱过程中就需要大量使用装饰音,并通过对装饰音加以变化来传达多种情感的变化。装饰音,又称花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是记有特殊记号以表示该音符应作某种装饰性演奏的音。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颤音、廻音、波音、滑音等。装饰音主要位于乐句起始和结束的地方,有时为了强调特定的语词,也可能出现在乐句中间。滑音适用于乐句中的大跳,波音通常用在长音部分,而颤音则用于长音部分和句末。北方民歌轻快、热情奔放,音域宽广,音乐起伏大;相比较而言,南方民歌温婉、流畅,音乐起伏小。例如在第四句的最后一个音符会唱下滑音;《龙船调》中多数句末可以加颤音。六、借鉴美声唱法演唱民歌的意义
中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主义开始的时期。这个时期强调保护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民歌演唱作为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多元化发展是自身发展的诉求,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顺应民歌的多元化发展,借鉴美声唱法演唱民歌的形式也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它必将作为一种民歌演唱的形式繁荣中国民歌市场。
文艺提倡创新,文化需要形成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要创新,就必须首先学会继承,同时还需要向其他艺术门类借鉴。这样文化艺术才可以通过继承、借鉴、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民歌的继承、发展、创新也应秉着这样的思路:既要继承中国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特色;又要借鉴西方科学的发声方法,从而最终实现民族声乐的创新甚至大繁荣。
民歌的演唱将不再受唱法的限制,但是对唱功的要求将是越来越高超和越来越科学,不同的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曲其风格和个性应该不同,民歌演唱将越来越要求歌唱者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演唱气质。[21]
审美是一种内在感受,是心灵活动过程中对事物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产生了不少新的舞台艺术形式。例如:“门类杂交”“张冠李戴”等。所谓“门类杂交”,指的是两个舞台艺术门类之间的杂交。杂技芭蕾《天鹅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杂技与芭蕾杂交的产物。另外,“张冠李戴”的艺术创新是将一个古典交响乐与新编芭蕾舞相结合——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和莫斯科大剧院新编芭蕾舞《黑桃皇后》的结合。交响乐与芭蕾舞的结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第六交响曲》的内容,无论是从柴可夫斯基本人的言谈、书信,还是从评论家的评论、同时代人的回忆,都看不出它与《黑桃皇后》有什么联系。然而,恰恰是因为把毫不相干的两部作品结合起来,造成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使人感到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仿佛是专门为《黑桃皇后》这部舞剧创作的,音乐和剧情珠联璧合,令人惊叹。[22]
随着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民歌演唱的多元化要求,对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演绎中国民歌的需求提高。单一的民歌不能满足音乐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多元文化,需要不同形式的音乐来承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只有数十年,已在中国的歌唱园地中占领了大片的面积,在全国的音乐教育学府中扎根颇深。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但除了向别人学习先进科学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懂得和喜爱自己本民族的艺术。随着社会的改革,人民群众对艺术样式、门类、品种的选择,有着新的标准。唱好中国民歌,要从学习中国的音乐、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戏曲等方面着手。这是美声唱法工作者应该大力开展的工作。中国美声艺术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大量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创作出现。民族的音乐才是世界的音乐。中国美声艺术要在本国扎根,学习和演唱好中国民歌是不容忽视的。[23]
结 语
东西方文化并无高低之分,但在按照世界通用的样式、程序、风格进行歌曲、歌剧创作、演出、评估上,在运用这些文化的载体的各个环节上有经验丰富与否的区别,有熟练与否的区别,有一般作品和经典名著的区别。中国美声学派既要面向世界,也要扎根于本土。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民歌本身的音乐气质都发生了变化。20世纪60年代的“千人一面”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民歌的创作,还是演绎上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民歌市场逐渐繁荣,民歌演唱形态走向“百花齐放”。
面对日益开放和创新的时代,文艺的创新和发展提上了日程,我们要创新,首先要做好对历史和文化艺术的传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正处在一个特别时期,这也使得美声唱法丰富民歌演唱成为一种可能。作为一个学习西洋唱法的音乐工作者,笔者的初衷是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实际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近年来,业内也有不少音乐工作者提出类似的问题,但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和值得探讨的话题,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这种尝试是可行的,未来还可以就更好的掌握中国民歌的风格和借鉴西方美声的科学发声方法等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探索。
作者说明: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十一五”(2009年)学科共建项目《陈铭志〈序曲与赋格曲集〉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09WX275。
[参 考 文 献]
[1]Tuohy, S. The social life of Genre: the Dynamics of Folksong in China, Asian Music, 1999,Vol. 30, no.2,p49-67.
[2]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田可文.简明中国音乐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曲金良.中国民俗学八十年概览[J].东方论坛,1996(1).
[5]罗梅.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J].乐府新声,2010(1).
[6]Chang, P. Chou Wen-chung’s cross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his musical synthesis: The concept of syncretism revisited, Asian Music, 2001,Vol. 32, no.2,p99-115.
[7]陈君凡.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态势分析[J].校园歌声,2009(4).
[8]李湛.我国民歌演唱艺术的多元化与发展趋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9]杨少昆、包明德.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J].艺术教育,2012(5).
[10]Manen, L. 1987,Bel canto: the teaching of the classical Italian song-schools: its decline and restor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Callaghan, J. Singing and voice science,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Thomson Learning, San Diego.2000,p31.
[12]林俊卿.歌唱发音的机能状态[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
[13]冯葆富、齐忠政、刘运墀.歌唱医学基础[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4] Zhou, X. 1992,Zhong guo sheng yue yi shu de fa zhan gui ji, Yin yue yi shu, Vol. 1, no. 2, p37-46.
[15]Nair, G. 1999,Voice Tradition and Technology: a State-of-the-Art Studio, Singular Publishing Group, Inc. San Diego.
[16]Tang, X. Mei sheng,min zu zhang fa de te dian ji zhong xi sheng yue biao yan yi chu de xiang hu jie jian, Xing hai yin yue xue yuan yue bao, 1998,Vol.1, no.4,p51-53.
[17]同[13].
[18]Han, K. Folk songs of Ha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Asian Music,1989,Vol.20; Issue 2;p107-128.
[19]Howard, K. Different spheres: perceptions of Traditional Music & Western Music in Korea, The world of Music, 1997,Vol. 39, no. 2,p61-67.
[20]Chen, L. Chinese folk song: hidden treasures of an old n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2000.
[21]陈君凡.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态势分析[J].校园歌声,2009(4).
[22]陈世雄.舞台艺术创新的几种策略[J].戏剧,2009(1).
[23]刘志.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变与趋向——兼谈美声唱法的趋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4).
On the Significance of Singing Chinese Folk Songs with the Method of Bel Ca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