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认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1:32: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认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认识论文

篇1

0前言

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中的一个分支,是又一个新的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对我国教育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今伴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看到、感觉到移动学习存在的巨大潜力,因此如何将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于教育和培训的话题又渐渐升温。正如基更先生所指出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特性造就了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的成功,而是公众普遍拥有的技术造就了这种成功。”AlexzanderDye等人在它们的题为《MobileEducation-aglanceatthefuture》的文章中对M-Learning(移动学习)给出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1移动学习的对象

移动学习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还推广到公司员工、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又渴望学习的人等等,唯一的条件是他们必须拥有移动通讯设备。它的理念是让学习“随时、随地、随身”地发生。

(1)学生:在无线通讯发展迅速的今天,大部分的学生都拥有了电脑、手机等电子通讯工具。这就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

(2)公司员工:对于公司而言,移动设备的齐全及其高级功能,使“随需应变”的“移动学习”变得可行。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相关的信息和材料在最恰当的时间提供给员工,保持员工的工作投入和竞争力。而移动学习也可以方便地借助他们现有的设备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3)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又渴望学习的人:这些人要么工作环境差,甚至很无聊,又没有机会参加任何社会组织的培训。但是他们共有的是移动电话,用它来发短信、聊天、玩游戏。移动学习就要借助他们的移动电话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给他们学习的机会,教给他们学习技能,让他们更好地就业。

2移动学习的基本模式

以移动电话为支撑的短消息模式:这是最基本也最普遍的模式,是正在运用和开发潜力最大的模式。

以互联网为支持的连接技术模式: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三者结合的产物。所以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短信息模式中,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基础。其主要的技术支撑是: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蓝牙”(Bluetooth)技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接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即通过无线分组业务、3G通信协议等,从而为我们提供在台式和笔记本电脑上才能实现的功能,如收发E-mail、网页浏览、流媒体、多媒体信息等。

3移动学习的特性

(1)数字化:移动学习主要借助的是移动通讯和网络技术,它的数字化特性是由其自身所借助的设备和支持技术决定的,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才更能够加快移动学习发展的步伐。

(2)即时性:移动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最宽松的环境,使你随时都能够与他人交流新的想法,把你思想的闪光点与他人分享。移动学习的核心特征就是让学习者能够体验学习的愉悦,让学习者能够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3)随意性:移动学习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可以在回家、旅途、商场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进行学习。而如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也可以借助手机短信与老师和同学联系,获得解答。

(4)学习环境是移动的:不论是传统学习还是网络学习,他们的学习环境都是固定的。而移动学习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环境的移动性。这样学习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环境,实现了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

4移动学习的环境

移动学习能否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展,与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它的环境是移动的,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学生都是移动的,这是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的一个特性。但是移动学习主要借助的是移动公司的短信服务和网络公司支持的移动设备,所以这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与移动通信公司及网络公司达成协议,为我们的移动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构建移动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在任何场所学习的可行性。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者在整个流程当中,要能够协调好与老师、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学习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有效学习。在这个环境中,物力、财力等因素也是要考虑的问题。移动学习毕竟需要的是手机和网络移动设备,这就提出了一个高于传统学习的条件。如今在大学中几乎实现了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要能够利用便利的条件,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从而在实践中探索,达到移动学习的真正目的——随时随地随身地进行终身学习。

5移动学习存在的不足

(1)大多数研究者表示,PDA和WAP手机等移动设备只是目前在学习手段上的一种扩展,它们不能够替代现有的学习工具。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都适合使用移动设备。

(2)网络学习中在线阅读时间过长,学习者的眼睛容易疲劳,也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厌烦感。而利用手机来进行学习,其屏幕的大小、分辨率等对阅读也有很大的限制,并且如果在路途中,车子的晃动等外在条件也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心情等。

(3)移动学习的运用时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在走路或在车上学习时,最好是运用收音机、随身听或MP3等进行语言的听力训练。这样也就不需要运用掌上电脑、手机等昂贵的移动设备,节约了学习成本。

(4)人文因素。在移动学习中我们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有效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者的需求。如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运用移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节省了很多的成本。但是员工是否乐意学习,是否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及产生一定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没有考虑过。

总而言之,移动学习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相信在利用各种设备的辅助之下开展的移动学习,也能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仍处在探索阶段,如何才能够发挥好它的内在优势,在解决技术、环境、物资财力等方面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学习者进行人文关怀,这都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因为教育的要旨是使全体学习者进行愉悦的、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有益的探索,真正实现移动学习随时随地随身”的终身学习目标。

篇2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

1.人的灵魂

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早已涉及到灵魂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继承与发挥了这一学说,在他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因此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灵魂的净化需要教育,柏拉图对灵魂进行了三重区分,称其为灵魂的三个等级,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在人的灵魂中,理性是是灵魂的本性,也是灵魂的最高原则,它与理念相通;激情是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则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如果想让你的灵魂免于遭受俗世中那些欲望打扰,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摆正你的思想、你的立场,用美德来克服欲望,净化你的心灵。柏拉图关于灵魂的观点实质上是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探讨,是人们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探索。他强调理性对激情、欲望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并把这种作用作为德性形成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以理性灵魂为核心的人性论思想路线。灵魂的状况仍是国家的超政治基础。灵魂塑造着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一切美德。柏拉图的灵魂说使人类对美德的获得寻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他试图先通过达到对美德最本质的认识,以至于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灵魂说强调对人德性的教化,倡导人向善,希望通过改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使公民拥有理性的灵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进而完成政治上的抱负,实现和谐的理想王国。 转贴于

2.正义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三种正义观,一是以色拉徐马库斯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他指出:强权就是正义,拥有权力的人就代表正义。不正义为善,正义为恶;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有利、快乐,最不正义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二是克法洛斯开始认为“正义”即“讲真话”和“归还所应归还的债务”,但是到最后就不再坚持这个观点。三是苏格拉底对色拉徐马库斯和克法洛斯观点的反驳,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是善的理念的体现,是人性追求的极致。

正义分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两者间是一种相互维系的关系。一个城邦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部分构成,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德性是智慧,他们负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武士的德性是勇敢,他们保护城邦不被侵犯,维护城邦内部的秩序,劳动者的德性是节制,他们应懂得控制欲望,辛勤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个城邦就能实现正义。而个人的正义是指公民自身的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等德性的和谐统一。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人性的教化,进行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锻炼才能获得知识,从而拥有德性,这是实现个人的正义的过程。在人性修养中,只有达到个人正义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正义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和美德。当时的雅典处于连年混战之中,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使公民学习正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安邦,实现一个安定和谐的王国。

三、基于人性假设前提下的教育使命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净化公民的灵魂,养成正义的美德,引导他们获得知识,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德性。

1.教育回归人性

柏拉图的教育是古典的自由教育,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灵魂特性,以社会属性为本。柏拉图认为教育应适应天性,过度教育是有害的。尊重人的天赋禀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当今教育在学生选择专业上依旧以“物化”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禀性,这种重功利的为学理念与柏拉图旨在发展人的理性、达到心灵和谐的理念相悖。因此,强调回归人性的教育是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知名教育学者科尔指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活动,它应当通过激发人的人性方式来培养人。”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不同类型、不同天分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在追求向善的路径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人性的完善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产物,同时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要引导心灵的转向

教育引领心灵趋善在《理想国》中表现得十分明确。只有理智才可以指导灵魂,只有德性才可以教化心灵,它们相互协调才可以形成正义。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与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篇3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教师既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受益者,又是其传播者,它所影响和所左右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群体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教师教育在向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引发出教师教育能否市场化和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这两个问题。

一、教师教育市场化趋势引发出的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教育则是培养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教师教育也随之在向市场化趋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教师教育暴露出如下四个问题:

首先,简单地把师范教育同其他教育相等同,并逐步取消了对其倾斜的政策。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上将师范生同其他专业伺等对待,让其同样接受市场调节。过去是师范生招生计划单列,且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同层次的非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加一川旧分,现在则是上师范的不一定要喜欢教师职业,而是由高考分数决定的。二是在收费上逐步缩小师范生同其他专业的差距,向全额收费过渡。到以刃3年,全国师范专业全部实行同其他专业一样的全额收费制度,即在收费上同其他专业相比无任何优惠政策。三是在分配方面,取消了师范毕业生包分配的政策,将师范毕业生全部推向市场。过去,“上师范包分配”使师范院校有充足的生源保证,取消了包分配的政策,不仅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无竞争优势,师范生的生源也出现了滑坡的趋势。

其次,进人教师队伍的条件有逐步放宽的趋势。现在,非师范专业、非全日制高等学校(电大、卫电、函授)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规定的四科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行政法规),就可以进入教师队伍。表现上看,允许非师范专业学生进人教师队伍,可使教师队伍的来源扩大,符合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要求。但仔细思考,这不免有“以考代培,以偏盖全”之嫌。师范生的培养从时间上来说需要3-4年,其从教技能和师德培养是要经过专业知识和师范院校的环境熏陶才能完成的,不是经过20几天的培训就能实现的,允许非师范专业和非全日制高校学生进人教师队伍,不仅使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尖锐(也有师范院校盲目扩招的原因),也会使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欠缺的现象更加突出。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掌握很不理想,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校长评价,认为掌握较多的未超过50%,而选择一般化和较少的却超过了50%,其中校长评价中选择一般化和较少的达67.8%。

再次,受市场经济影响,一些人把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手段,一些学校忽视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使教师的敬业精神也出现滑坡现象。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骨干教师更换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相关调查中,仅有10.2%的校长认为现在最敬业的是青年教师,而有55.9%的校长认为最敬业的是中年教师。

最后,在教师教育供求方面也出现了比例失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性的数量不平衡,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教师数量不足,多以不合格者充任,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教师则严重超编。二是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并未显著提高。三是科类比例失调,音、体、美教师少,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不能完全市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以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性的业务。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这里我们看出,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教师自己是施教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映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因素会发生迁移现象。二是教师的劳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三是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空和所受影响不限于学校,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四是教师劳动结果产生影响的广泛扩散性。教师所影响和所左右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即教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参与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政府职能的关联性。政府职能(职责)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个方面,发展教育事业就属于政府的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范畴。一方面,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塑造人格,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另一方面,政府要为教师的教育规定方向和内容,并提供经济保障和法律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从2仪y7年秋季起,6所部属师范大学全部实行免费人学。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与政府职能的关联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对教师教育予以特殊保护,“吸引优秀青年进人师范学校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和“6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入学”等,都体现了对教师教育的倾斜政策,说明教师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

“在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大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和采取有力措施来规范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lsl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从这个规定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是加强师德教育、宏观调控规模、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等四个方面。

首先,政府应通过《教师行为规范》的制定,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此,政府应通过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培训、奖励师德典型等途径引导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教师逐步养成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道德意识。教师不能因外界的诱惑而动摇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信念,既不因一时的失意而怠慢教育工作,也不能象候鸟一样,那儿暖和朝哪儿飞(专朝待遇好的地方去)。不能把教师职业当做一般的谋生的手段来对待。良好的师德是当好教师的前提条件。

篇4

1.英语学科背景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分析

在统计学意义上,英语学科背景和非英语学科背景的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总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维度上,英语学科背景和非英语学科背景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英语学科背景教师的得分高于非英语学科背景教师。对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英语既是他们的工作语言又是他们的教学内容。因此,如果英语基本功欠佳,就会直接牵制到他们的教学能力。拥有英语背景或曾以英语为专业的教师,通过大学四年及硕士两三年系统学习,他们在英语基本功如语音、语速和语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语言学知识,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等方面均得到较好的训练,他们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能力较强。因此,当他们入职从事英语教学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基本功和学科知识与技能。

2.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在统计学意义上,教育学学科背景和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小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总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三个维度上,教育学学科背景和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的得分高于非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1996年以后,全国各师范院校改由国家组织师资格考试,吸引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教育学学科背景教师的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均明显强于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即便在职初几年,他们也同样表现出较其他条件同等的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另外,在奠定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师范院校的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都会有大致了解,较非教育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上述情况有着更灵敏的嗅觉和洞察力。

(二)不同英语学科水平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及归因分析

本文仅以英语证书的不同等级来体现英语学科的不同水平。,不同英语证书等级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的总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英语证书等级的升高,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亦逐渐升高;持有专业英语八级证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明显强于持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属于全国英语大规模统一考试,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是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鉴定手段。而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是专门为英语专业学生设计的大规模标准语言测试。在备战专业英语八级考试过程中,考生不仅要牢固掌握专业四级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熟练运用专业八级的必备词汇、语法、文化等知识以及阅读、翻译等能力。这使得通过专业英语八级考试的学生的英文文章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他们在英语知识与技能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二、进一步提升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一)国家从法制层面对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给予关注和重视

1.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程序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程序,实行更为严谨的公开招聘和回避制度。目前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基本完善,但教师招聘及录用尚无法律方面的具体规定,健全我国的教师录用体系实属当务之急。具体来讲:第一,可以通过各项措施确保招聘依法公开进行,完善中小学教师聘用委员会决策制,规范具体招聘程序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第二,可以采用多元化录用评价制度,如笔试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等。

2.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满意度

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满意度,为他们的专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小学初任英语教师的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教师。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小学可以招聘到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教师更多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与城市小学教师的生活经济负担不重有关,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发展。而农村教师由于工资待遇较低,生活压力较大,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1.师范院校要着力调整课程设置

师范院校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内部结构。以小学教育英语专业为例,可以增加必修课中有关英语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减少或更改刻板传统而实际效用不大的课程;同时,丰富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例如开设一些国内外课改动态、英语教师课堂口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此外,还可增加实践课、社团课等实践类课程。

2.学校要改进校本培训

学校一方面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络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和校本特色,深入挖掘教师的培训需求,引进新的培训课程,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篇5

1.1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在促进个体人生逐渐完善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效用。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的旨在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性的教育,这是从宏观维度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注解说明。实际上,医学人文教育还是一种倾向于人的本性的教育,是对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使其达到完善人格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升华。对于医学生而言,要参与到医疗实践的现实生活中去,就必须具备医疗实践活动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执业方式以及高尚的人格和各种先进的医学理念等。医学人文教育恰恰在传授给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面上全面提升医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因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医学生内化现代医学价值观念体系和医学中的各种规范体系,而且还能够帮助医学生完善自我观念,能正确认识和协调发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在自觉遵循社会结构中为其设定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人生完善,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功能的最终体现。

1.2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通过自身特有的概念和范畴反映当下医学中的人文现象、人文属性和人文活动,还具有对当下医学的设想以及医学未来的认识,体现出极强的预见性。因此,没有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既不可能对诸如医学与社会为什么需要医学人文、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之类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更不可能实现对诸如医学人文观念、医学人文价值、医学人文教育意义等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就医学而言,若医生忽视病人的价值、不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医学的目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医学。”而医学人文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则是涌动在医学目的、性质、价值和境界等范畴之中的血脉,是贯通其间并发挥灵魂作用的精神内核。因此,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不仅是要澄明当下的医学本质、医学目的以及医学的价值,还要为医学生、医务人员的实践活动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南。

1.3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有效传承人类现有的医学人文知识,还能有效实现对医学人文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医学人文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无数医学人在为医学事业而孜孜不倦的奉献中所留下的智慧和经验结晶。因此,从医学人文知识的产生来看,医学人文知识对医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客观的间接性存在,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文知识既不可能在医学生的自身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出来,更不可能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延续,而只能是在对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中实现其传承和发展。此外,教育在适应现实的同时还孕育着对现实的超越,《学会生存》指出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决定了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包括医学人文教育必然具有超越的本性。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对既有医学人文知识进行的批判、筛选、建构、交流、融合,无疑既是医学人文教育超越本性的现实表现,也是一种医学人文知识再创造与不断更新的过程。

1.4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所谓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指的是医学人文教育能使医学生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并在实现这种需要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和幸福,进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形成了个体的一定的医学人文素养,这种凝聚于个体自身的医学人文素养,一方面具有它的工具性价值,它使医学生、医务人员理解并掌握了现实层面必要的医患沟通技能、医学法规、伦理准则等人文要求,从而为和谐医患关系建构提供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这种个体的医学人文素养还具有一种本体性价值,即是说,每一个医学生、医务人员个体所形成的医学人文素养本身就具有满足其某种需要之价值。由于每一个体都内在地把医学人文素养的生成确定为自身的一种合理需求,医学人文教育恰恰能够实现和满足个体的这种合理需求。因此,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就根源于它能为个体医学人文素养生成的这种内在需求的本体性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提供根本保证。

1.5医学人文教育的激励功能作为社会教育和医务人员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激发个体向善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使社会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进一步符合人性化的功能。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无可奈何地面对着价值混乱、权力腐败、市场扭曲、司法不公,人性淹没于金钱、物欲横流的浪潮之中时431,医学人文教育则不仅能从实然状态向个体昭示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以及明确的行为规范,而且还从应然状态对个体给予规范和期待。如果医学人文教育应然状态的规范和期待符合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能引导和激励个体的历史主动性和社会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整体价值和终极目标。

2实践路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

在一个技术理性主义与经济实利主义双重取向十分喧嚣且相互支撑、相互攀援的时代,经济中心与人文边缘几乎同时发生并与时俱进。为此,医学人文教育要想真正实现对医学发展的价值引领并获得应有尊重,就必须综合采取多种举措,促成其自身功能的极大实现。

2.1建构科学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医学人文学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学科群,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因此,医学人文的学科建设不仅直接关乎到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却还存在着“学科不健全、学科发展基础薄弱、课程体系缺乏系统设计”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科学化建设,要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机制,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学科建设沿着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2.2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贯通融合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都是医学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应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医学臻于至善终极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当前的医学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医学轻人文的工具性教育倾向。实际上,如果“医学人文脱离了医学科学,则流为空谈,而医学科学如果失去了医学人文,则成为没有灵魂的医学。”这就要求从事医学人文课程与从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各自的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渗透融合,从而促成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2.3尊重并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价值优先性问题上,人较之于物具有价值排序上的优先性,因为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实践性的品格。”由于医学人文素养的单元性载体是个人,因此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及其主观努力在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便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必须尊重医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挖掘、调动医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学生在充分感受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无限人文气韵的同时,愉悦地在医学人文的精神家园中实现诗意的栖居。

篇6

1概念的界定

提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命题时有必要对教育部门概念以及该命题本身作出解说性界定。近几年来,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教育人事管理和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提法,但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使用者并不都确切地明了它们应有的含义及适用范围,或者是在无意的混用中导致了误解或误用。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这种等同关系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正确的理解。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由来已久,但是人们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去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则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教育管理学界对“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是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物质设备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和归宿。我们使用教育管理一词是在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使用的,即教育管理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行为活动。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人事就是用人治事,协调和统一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根据“人”与“事”的特质,通过相应的途径,使“人尽其才”,即人的内在潜能获致最高的发挥与利用,使“事竟其功”即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效果,使“人事相宜”即事能得其人,人能当其事,人和事有机结合。总之就是使人得到恰如其能的发挥。

人力资源是指总人口在经济上可供利用的最高人口数量,或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和军事人口。前两部分人口合计为经济活动人口,也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后三部分人口是潜在人力资源,虽具备劳动能力,但尚未成为社会劳动力。人力资源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动性和能力。其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两个代表对人管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术语。在管理学领域和企业界,对组织中的管理的术语有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30年代前称“劳工管理”,30-70年代称“人事管理”,80年代开始演变“人力资源管理”之命题。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管理人的不同理念与不同制度安排。概括地说,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奉行管理本位,采用的是一种标准化、控制式、非人格化管理;人力资源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本主义,实行个性化、开发式管理。既然这两个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就不宜等同起来互用或混用,不能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下做人事管理的文章。

2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分析

“问题”既是自我诊断的发现,也是相互比较的评价或结论。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企业等非公共部门相比较而言,当然问题本身也意味着缺陷或弊端。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力和绩效明显优胜于教育部门。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跨国界的不争事实,不仅我国如此,国外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我国的各种组织可以被非正式地区分为“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两大类。教育部门常常被形容为“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除了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之外,某种意义上也包括目前转制尚未到位的国有企业;外资或合资企业、民私企业可以被看作“体制外单位”。在对人的管理上,体制内单位明显落后于体制外单位。有位先后在机关、国有企业、著名外资企业任职的管理者,曾经深有体会地比较说:体制内单位是一个官僚化机构,束缚个性,唯上、唯关系,往往给想做事业的人的以约束的机制;体制外单位是一个市场化组织,发挥个性,唯事、唯能力,给想做事业的人以支持的机制。这种褒贬说法尽管有些偏颇,只在总体比较意义上或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认可,但从个人对组织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的感受角度概括出了体制内单位用人制度的通病。再从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对开发组织整体人力资源效能、对组织的效用或贡献角度诊断,体制内单位人力资源的“活性”,产生的资源效益,在有效地使用人才、激励人才方面,以及人事管理成就组织发展目标作用,明显不如企业,尤其适才适用、人尽其才、奖优罚劣方面更显得相形见拙,存在人才浪费、用人不当、优劣不分以及报酬平均主义的问题。

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显象问题主要产生于传统体制及制度的缺陷或弊端。首先是人事管理的体制障碍。突出的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多重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传统沿袭下来的劳动人事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管理,一般干部由政府人事部门管理,非干部人员由政府劳动部门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后又在干部中形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两大类别。这种由老的三层层次加新的多类别的复杂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予以合理整合,新老结构之间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二是“政出多门”的政策成为人事管理的依据。我国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管理,属于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人事政策和干部政策来自于党的组织部门、政府的人事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等多门机构,政策本身会常常变化,适用政策时缺乏灵活性空间,这使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成为仅仅是一种机械地执行各种易变人事政策的行为,很少考虑本单位人事管理的实际需要。三是教育部门缺少足够的人事自。在多重管理体制、政策管理的环境中,教育部门事实上没有多大的自和制度创新的余地,因为人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由政策规定,能够做的事就是在即定的统一的“政策制度”中进行非特殊化、非个性化管理。其次是人事管理的制度缺陷。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招聘、培训、考核、新酬、福利、奖励等管理环节的单项制度所构成。与企业组织相比,教育部门人事管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上,存在更多不尽人意的问题:人事管理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缺乏衔接,招聘方式及程序缺乏竞争力,考核结果区分度弱、与其它人事决策的关联性不强,报酬分配存在平均主义等。此外是人事观念的因素。教育部门长期处在传统人事制度的环境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形成了一些诸如论次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这些幽灵观念所弥漫出的组织氛围和管理文化产生了维系传统制度的作用。

在对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及缘由作出上述分析后,需要说明三点。其一,这些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典型地存在于教育部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之中,而在近几年的人事制度的局部性、探索性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程度已经或正在降低。其二,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许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它国家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一些类似问题。其三,教育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味着这些问题的产生还有人事管理系统之外的原因,包括产生于工业化时期的以科层制为框架的传统行政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以及教育部门组织和公共产品的垄断性、自主性、公平文化等特有性质或特征。

3改革的途径与参照模式

这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一直在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性、局部性、渐进性改革。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同时也需要进行多视角的理论研究。对于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途径及参照模式问题提出一点观点及思路。

制度型式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国外企业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90年代忠厚期又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命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在90年代重塑政府的改革中完成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21世纪初的“总统管理议题”行政改革中又在探索一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式。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在90年代进行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现阶段也正在迈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我国的教育部门却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管人机构还是叫人事部门,人事管理中的考核、工资等术语还没有被人力资源中绩效评估、新酬之类的概念所替代。当然,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名称和术语的变换,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概念、方法、模式作为范本,并在改革过程中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同时,在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中,吸收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联盟、战略伙伴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提升、变革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等,形成具有战略人力资源特征的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模式的超越性发展。

系统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单项制度。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改革中进行制度再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和过程,由诸多方面或环节所构成,每一个方面或环节都有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更新和再设计应该注意三个方法论问题。其一,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原理及方法,如人本主义、战略联盟、双赢管理、绩效管理、整体报酬等。其二,重点建设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干制度,也就是职位或工作设计、薪酬、绩效管理三个环节的单位制度。这三项制度既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科学的职位或工作设计形成优化管理的基础,体现内外公平原则的报酬制度提供极力的源泉,绩效管理使各环节连成一体,因而能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形成三位一体的制度合力。其三,各单项制度形成互动的和谐系统,避免出现制度各自为政和相克的情况,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运作中产生1大于2的系统功效。

注重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机制效用。组织的人力资源依靠有效的制度盘活,而制度又靠机制激活,这是管理人的诀窍,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机制便是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人的行为需要激励,包括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激励;竞争使人产生进取或获胜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形成追求绩效的组织氛围;公正的评价促进良性竞争,强化被管理者对制度的认同。教育部门传统人事管理中,这三大机制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灵或失效的问题。由于在职务晋升、工资定级、考核结果评定等人事决定中,存在评价不公的现象,如排除异己、评价主义、优劣不分等,由于缺乏一种竞争的制度安排,激励杠杆往往失去应有的激励效用,而是产生反面的副作用。因此,教育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需要通过制度再设计来激活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它们的应有效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在争夺人才的时代环境中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开发人才的制度竞争力。

参照企业的先进模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国外许多教育行政学者和专家认为,包括传统公务员制度的工业时代的科层制已经过时,而且科层组织似乎无法在今天的后官僚时代通过原则制度调整或改革来走出困境。无论科层制组织还是教育人事制度或公务员制度,都需要从外部寻找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参照企业模式的必要性。教育部门人事制度参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存在可行性。因为,管理本身具有相通性,尤其在趋同、综合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的当今时代,不同组织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已不足为怪,管理学中教育管理虽然有自己的独特特点,但其与企业管理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的人事制度,沿袭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超级秘书网

政事企合一的大统一干部人事制度,这种大一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不适应现时代环境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性缺陷。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对它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改革,事实上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新制度似乎也难以通过对传统制度进行调整性及弊端总是“斩不断、理还乱”地纠缠着改革后的制度,常常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解决这种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为困境的“制度粘滞”状况,一个值得探索的改革途径,就是参照或借鉴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进一步改革我国教育部门人事制度。对于我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适度参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某些先进理念及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模式借鉴而形成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二、培训与开发

在培训方面,我们分别制定有中长期培训规划和每一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工作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注重学有所用的实效,广泛开展较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学习培训内容方面,力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搏,努力做到按需施教。我们依托国内高校和院所,建立了职工培训和实践基地。同时拓展培训思路,选送部分优秀骨干到国外进修学习,开创学习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经验的新路子,是培训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之举。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提高培训效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为培训而培训,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撰写论文,以及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绩效管理

篇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培训定义为:为达到某一种或某一类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要的熟练程度,而计划传授所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训练。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的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是一种运行机制或调节手段,市场的本质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在培训活动中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培训活动是否具有产业性质是能否形成培训市场的关键所在。

(一)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

一个市场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为是否存在着买方和卖方,买方和卖方之间是否存在着交换关系。

从培训活动的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交换存在于这个活动当中。

首先,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培训领域交换的利益实体,是培训需求的一方,即买方。培训机构是办学实体,是提供培训的一方,即卖方。在培训活动中,受训者必须交纳一定数目的培训费,从而使资金流向培训机构,同时也使受训者获取了参加培训的权力。经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增加了在社会竞争的能力,这是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一种交换关系。

其次,培训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实现的。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通过自己智能和体能的消耗,向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服务,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劳动价值的交换。

再次,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教育经费,通过设立培训机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及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推行或举办大量带有公益性质的培训和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所开展的培训。国家通过教育投资,开发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综合国力。国家既是培训活动的投资者,也是培训利益的获得者。

可见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国家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其中国家、社会、个人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培训机构既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又是产品的生产者。在培训活动中存在着供需交换和价值交换,为完成这种交换必然存在一个市场,通过市场,使社会、教育部门和个人之间实现价值交换和供需交换。

此外,教育交换与物质交换相比,教育交换更为复杂,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首先,教育培训活动与一般商品活动的目的不同,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同时还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为目的。第二,教育培训交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交换。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人才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人才并不是教育的独立产品,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训者不属于培训机构所有,培训部门也不能把受训者作为自己的产品拿到劳务市场去出卖。

总之,培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必然与社会其它系统发生交换关系,这种供需和价值交换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培训市场就是完成这种交换的场所。

(二)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

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是由它的资源消耗性,生产性和可经营性所决定的。

1资源的消耗性。

开展培训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经费、时间与空间等,这些教育资源在培训活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消耗。

2生产性和服务性。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受训者的素质。经过培训的人,会导致个人价值的增长,一旦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便会创造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经过培训的人比未受训的人就业机会更多。

3可经营性。

培训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绝大部分办学机构自负盈亏,自主办学。培训机构的生产和经营就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发展壮大自己。

承认教育培训活动的产业性质,并不是把学校当企业办,并不是只强调经济规律,而不顾教育规律。它的实质在于明确教育部门与社会其它部门的交换关系,社会上的任何部门要想得到教育服务,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培训机构要想在社会上发展壮大,就必须接受社会的选择,培训机构要有经营意识,要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教育培训的产业性质与教育培训市场紧密联系,既然教育培训是产业,就得进入市场。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就是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培训市场的概念界定

市场体系是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专门市场组成的,培训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和培训活动中的交换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市场的特征。只是由于我们没从本质上去认识它,因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一种运行机制,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对培训市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窄。目前很多问题正在争议之中,给培训市场下一个定义确实比较困难。从一般的表面概念上界定它,培训市场是以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的提供和需要为交换内容的市场。从深层次界定它,是指培训活动的运行机制或运作形式,是围绕着培训所发生的交换关系的总合。

培训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小系统,它是由培训信息市场、培训教材市场、培训生源市场、培训师资市场等构成。

培训市场既可以作为单独存在的市场,又可以作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科技市场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三、培训市场的本质

揭示目前业已形成的培训市场的本质,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具体地说,现阶段培训市场本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商品--市场"层面

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一样,都凝固着人们的一般劳动,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使用价值来看,参加培训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竞争能力。从交换方式来看,知识与技能进入市场后,最简便易行的方式是以"货币"为手段进行交换。要想获得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得交费参加某一培训机构的学习,这些现象的存在充分表明了知识与技能等教育产品已具有"商品货币"性质了。

(二)"不完全"--"不成熟"层面

在一般市场中,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在培训市场,有时却不能执行,有些类型培训的学费并不反映教育成本,也不反映教育价值和效用大小,学费并不完全成为调节教育供需均衡的杠杆。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动力源泉,是市场的最基本特征。然而在培训活动中,国家为了全社会共同利益对某些培训项目进行某种程度必要的垄断和干预;某些行业本身就具有垄断性,使培训市场中的竞争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内。

培训市场从萌芽、发育到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培训市场的认识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事实证明,现阶段的培训市场不论从性质作用意义上,还是从程度范围上看,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培训市场的界定不明确,发育不平衡、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得力,一些培训机构收费不合理,个别学校教育质量低劣,甚至还有以学经商的现象存在。上述种种原因表明,目前培训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虽已初步形成,但是不成熟、不完善。

四、建立培训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结构的变革,市场体系的发育,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现实背景,是培训市场得以启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教育体制总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一旦经济体制发生变化,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深化。这一重大变化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化,也对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理所应当地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成人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联系最紧的一种教育类型,经济领域中的一些基本运作方式,同样适用于成人教育领域。其中建立成人教育科技市场、成人教育生源市场、成人教育人才市场、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等一批成人教育市场,是成人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才能使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同时也使社会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校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得以增强,才能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这是培训市场得以形成的动力与源泉。

其二,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为培训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变化促进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往那种国家包分配,用工终身制等劳动用工制度必将被聘任制、合同制所代替。企业有权选择职工,职工也有权选择企业和工作岗位。需要学习,要求培训已成为职工获取新的工作,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职务晋升的必要手段和途径。这种培训是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自愿地参加,在经济学上称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当个人经过投资,而获得了收益成为可能,个人才会到培训市场寻找培训信息,参加培训。所以说,只有职工真正拥有了选择职业、企业和工作岗位的自时,职工培训市场才能形成。

其三,建立培训市场是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人教育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学校缺乏办学自、奉命办学、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和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来规划和设计成人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下放权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建立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优化结果为目的的运行机制(市场体制),已成为成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培训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必然,它的出现可以使成人教育按市场的需求办学,使市场调节成为管理成人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北京市培训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主客体

据统计,北京市目前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84所,成人中专校142所,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136所,此外还有近3000所乡镇成人学校、村办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中心。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培训体系。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各类成人培训机构中接受培训。可见北京市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卖方市场和一个潜力很大的买方市场。对于这个客观现实,我们只有正视它,承认存在,研究规律,因势利导,促使其不断发育和完善。

(二)北京市培训市场的专业设置

目前北京市成人教育培训市场所开设的课程大体分为四类,即文化补习类、外语类、艺术类、职业技术类。

文化补习类的主要对象是准备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如高考补习班,成人高考补习班,自学考试辅导班等;外语类主要以英语、日语为主;艺术类主要包括书法美术绘画、器乐声乐、舞蹈体操健美;职业技术类主要以美容美发、烹饪、服装剪裁、装璜设计、计算机操作、家政、家电维修、财会和汽车驾驶等。

当前,北京市培训的市场化趋向明显加强,除文化补习仍保持相当的热度外,职业培训越来越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面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革的需要。培训方向明显呈现以下特征:

(1)职业培训的专业多为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专业;

(2)办班方式灵活多样、讲究速成,见效快。

六、关于促进北京市培训市场成熟与完善的几点设想

(一)做好建立培训市场的基础工作

1认真搞好办学体制改革,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前提。必须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政府对教育事业包揽过多的状况,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在政府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或由社会各方面和公民个人联合举办"的精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外友好人士来华合作办学或单独办学。

2落实培训机构的法人地位,保证培训机构的办学自,这是建立培训市场的内在基础。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培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适宜的外部环境,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办学实体,使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自主办学。就目前而言,培训机构应享有招生自、设置专业自、制定收费标准的自、用人自和对外交流权。

(二)建立和完善培训市场体系

1加快筹建我市培训信息市场。目前北京市培训市场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其中培训信息市场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应加紧筹办,发挥其培训中介机构的作用。以市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为中介,建立全市成人教育培训信息网,把企事业用人单位、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普通教育培训机构纳入信息网,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咨询服务,使之逐步完善。

2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培训市场开放的范围,目前首先应开放政府计划调节之外的培训领域--即社会培训领域。其次是系统内、企业内部培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逐步使中小企业内部培训的任务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

3在培训市场的组织方式上。组织与筹建培训市场时,要坚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以无形市场为主的原则。在交换过程中应由目前的相互依附关系转向契约关系,使在培训市场中各方的利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三)加强对培训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

篇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文教育在我国教育教学的体现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难点内容。但是教育事业发展到现在,人文教育却开始出现缺失,甚至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社会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以及教师对人文教育的认识落后,导致了现在人文教育缺失的境况。语文作为我国母语学科,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弘扬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

初中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筑基阶段,初中语文一旦加入人文教育,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但目前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却缺失严重,情况不容乐观。

现阶段,仍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导致在教学环节中缺少了人文教育;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没有深入挖掘课文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和内涵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目的,致使学校和老师都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出人文教育

1.深度发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其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猎范围也很广阔。从现代诗词到古体诗词,从散文到文言文,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一应俱全。初中语文教材均是中外古今各位名师大家的作品,其意义与内涵都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发掘将其中蕴藏的人文教育题材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分析其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写作背景与作者心理情感等。《沁园春・雪》是在全面抗日之前写下,其中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更是赞颂了当时的各路革命英雄。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抗日的坚定决心。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可以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的伟大品质展现到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2.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多样全面的,并不是仅限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广义层面来讲,人文教育包括了道德审美心理交际等方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人文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可以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习上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语文是一门理解记忆性的学科,与数理化等有严谨的公式和推理的科目有差异。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过程的不足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双方进行意见互换。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进,学生也可以明白老师重点想讲什么并着重掌握。其次,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在道德观念上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虽然贵为师长,是学生的长辈,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长辈带来的只有压力。教师自身先放下教师的身份,真心实意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

3.在语文测评中引入人文教育

现今语文评测依然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单以一个数字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是极不利的。语文教学评测应当引入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透过语文评测得以体现。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改变语文评测的模式,取消按照考试分数来划定学生优良的规则,改用更加有人文精神的模式。其次,扩大语文评测的范围,将学生的课堂表现、道德素养水平以及平时和学生沟通交流的结果等均纳入语文评测的范围。通过这种综合考量,才能真实体现出人文教育。最后,引入互评机制。最了解学生的还是学生,学生通过相互评测,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缺点,还可以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对于学生成长和人文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让学生互评试卷,可以发现学生互评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来进行对错区分的,不存在酌情给分的情况。虽然从语文角度来说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区分对错不太合理,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其能够按照标准答案进行对错区分,没有加入私人因素,说明学生之间的评测是很客观公正的。

三、结束语

人文教育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其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健康的发展。虽让当前人文教育缺失较为严重,教育方式也较为缺乏,但只要教师能够认识其重大意义,并努力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人文教育,就一定可以将人文教育的观念普及开来,推动人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9-0099-01

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人性教育,它的核心要素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中学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教育学科,它能促进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人生境界,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并开始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要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

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教师要了解历史的人文内涵,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教师要明确人文教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人文教育落实到实处。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树立素质教育理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活课堂,展现历史学科的魅力。例如,在讲授“的烽烟”时,为了挖掘本课的人文内涵,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教师可就的导火线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学生们经过认真思考和探讨会发现,这场战争不是由林则徐禁烟而引起的,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侵略者也会发动战争。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句话来加深学生对“是侵略战争”这一性质的理解。总之,历史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具有深刻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人文资源,培养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从而落实人文教育。

二、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认识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不断认知的过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简单的知识掌握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落实历史基础知识外,教师还要有效地向学生传达历史中的人文教育思想。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和感悟历史教材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授“劫难中的抗争”这一课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怎么办?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得出了很多答案。他们都把自己当成朝廷官员,把处理新疆地区问题当成自己的责任,这种角色定位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了更好地凸显历史的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讨论: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地区?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就左宗棠没有直接与俄国交战,而是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展开探讨。学生们在历史学习中认识了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广泛收集历史素材落实人文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历史中有许多素材可以借鉴和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这些素材,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搜集这些素材,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人文精神的理解,有效地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讲授“社会的变迁”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认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一些老照片、旧服饰,然后建立班级展览角,展示学生的收集成果。在收集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认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并加深对中国社会的变化反映了时展的必然性的理解。又如,在讲授“伟大的开端”时,为了更好地再现“”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同时结合“”的口号“外争、内除国贼,取消21l,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以及最终斗争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青年学生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也让现在的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总之,历史中有许多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掘,合理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崇高理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历史涉及知识面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学科价值的体现。因此,历史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俞海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11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人格教育 强化

教育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其应用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健全其人格品质,使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加契合社会的需求。初中是人格培养的最佳阶段,小学生意识懵懂,无法获得品德教育,高中在极大的学业压力之下,人格教育已经成为了奢望,大学虽然学习环境轻松,但是学生的人格品质已经基本成型,难以在发生有效的转变。因此,初中是最为适合锻炼学生人格的阶段。

一、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一)满足人格培养需求

教育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并不是完全以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便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在语文教育和人格教育结合时,首先应明确教育理念,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熏陶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学生综合发展。

(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经济的发展,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父母需要不断地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孩子相应的便是极大地缺乏家庭教育。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家庭教育的缺失,必然会造成人格上形成缺陷,不仅会排斥知识的学习,甚至会在人际交往中逐渐极端化,这样的发展态势,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初中进行人格教育,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理性的认知,使其能够鼓励自身发展和学习,并在高尚品格的帮助下,完善社交或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使其再获取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于自我的理解,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并在学生受益的过程中感染他人,帮助素质教育有效的落实。

(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愈加复杂,不仅要求专业技能和发展潜力,而且对于工作者的人格需求也极具提升。人格所体现出人的道德水准,而道德则是普通民众所对行业衡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各行各业对于工作者的人格需求均在不断的提升。而人格的培养则完全属于教育的责任,初中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初中语文课程不断改革,课程中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社会发展的综合性需求下,初中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不仅是与之相契合,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未来,而做出的努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实施举措

(一)突出人文精神

教育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帮学生积累知识和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校园学习方式。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人格的教育,只有学生受到了充分尊重,才能够更加投入到其中。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极大发挥语文知识的人文优势,以人文精神影响学生,使其在被尊重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而语文知识中的名言警句,对于学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这些句子是人类发展中所留下的精华,能够在学生生活中归正方向,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另外,教师应紧抓课本,我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目前已大多是精华之作,通过这些文章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情怀。如杜甫的忧于国民;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等。学生在品味历史伟人的情感时,便能够为自身树立目标和榜样,进而还能够增强审美情趣,锻炼文化品位。

(二)加强情感渗透

情感教育的深入性,比之任何教育形式都有极大的优势,但是虽然功效较强,却难以真正的实现。调动学生的情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找到作品中的关键,而这个关键还需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共鸣的情感的前提,但是目前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场景,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有天差地别,在无法真实的理解状况之前,产生共鸣也成为了奢望。因此,在教师引导学生时,还需要用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可根据课文所示内容,寻找现代中与之契合的文章、电影、音乐。如学习《》一文时,现代社会中的学生大多数对于艰苦并不了解,难以与之产生共鸣,而采取影视剧作品,通过让学生观看,便能够对艰苦条件产生情感的关怀,进而将其带入到人格之中,使学生未来在社会生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贫苦者的情感需要,并予以适当的关怀。

(三)营造民主气氛

行教育体制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民主气氛,要求教师尊重、帮助、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再像以往过于强调对于学生严加看管等教育方式。新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态度,真正的课上课下尊重学生,课堂中能够尊重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有效地引导其思路。民主气氛并使教育手段,而是一种教育形式,只有长久地贯穿在教育中,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主,逐步增强信心,敢于在课堂中发言或提出质疑,教师在细心的引导和鼓励后,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拓,主动、认真地思考课文内容,进而通过课文锻炼自身意志品格的提升。

(四)巧借作文育情

我国历史中涌现过无数的文豪,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具有高尚的情操。其实,中国历朝历代所出现作文好手不计其数,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将作品流传下来,问题在于这些人所写的文章,虽然文笔极佳,却对后世难以产生影响。因此,在作文课时,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这样的实事,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逐渐注重人格品质的植入。写也是加深记忆和深入思考的最好方式,学生植入人格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化自身的理解,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拥有准确的方向。

【结 语】

综上所述,人格对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都十分重要,只有在教师有效的帮助下,才能够实现人格的健全,情操的培养,为学生成为社会可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玩君.关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7(04)

【2】冯潇.浅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2011(04)

篇12

我国四大教育类型中,目前唯成人教育的地位最弱,与时代“火车头”和“主阵地”的使命极不相称。国家对成人教育经费支持严重少于其他教育类型,且比例逐年下降。据统计,2012年仅占教育总经费1.71%。政府部门对成人教育的管理,也远不如其他教育类型。在教育部门,把成人教育看作是一种“副业”。在高等院校,把成人教育仅看作是一条创收渠道。

2.地域差距

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呈“东高西低”态势: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东部沿海及中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成人教育轰轰烈烈,而西部边远地区,接受成人教育,依然是一种奢侈。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

3.城乡悬殊

我国现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成人教育发展极不协调。据2011年权威部门对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接受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1.2%、初级技术培训的占4.8%、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以上的占1.3%,而从未接受职业培训的竟达72.7%。这还仅是对外出打工者的统计,若再加上农村留守人员,数据还会更惊人。另外,在教育投入上,如师资和教育设施等,农村与城市相比,差距甚大。

4.社会阶层间的失衡

改革后经济腾飞,阶层收入差别日趋明显。收入差别,影响成人教育的消费能力。接受成人教育机会最多且年限最长的,是国企高管和白领阶层。其次是教师、事业单位人员,再次是普通职工,最低为城镇自由职业者及农村劳动者。由是“马太效应”显著,文化资本越多,受教育机会越大;资本越少,受教育机会越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代际效应”,成更大隐患。

5.成人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

一是成人教育系统内,“学历化”倾向严重,这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有关。国家的投入,很少用在非学历教育上,如职业培训、进修、社会文化及老年教育等,而这些非学历教育更接近成人教育的本质。作为成人学历教育子系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仿似普通高等教育的“婢女”。成人中等及初等教育,规模逐渐萎缩,生源持续下降,这与我国成教总体需求不符,削弱了公平性。二是在成人教育活动中,学科建设表层化。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僵化,脱离成人需求和身心特点,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基本是说教式授课,无视个体差异。三是教育评价呆板,难以客观评价成人发教育发展水平。

二、策略

1.加速成人教育立法

我国教育系统四大类型中,唯成人教育至今尚无一部专门系统的法律。当前,单独立法的时机已然成熟,一方面国际有先例可循,如美、法、英、德、日等。美国的成人教育法律最完善,“居世界各国之冠”。我国台湾、澳门等地,亦有系统的成人教育法。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立法在当前已有其可行性,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人力资本理论也日臻完善。涉及成人教育公平的一系列问题,如“边缘化”向“中心”靠拢、产业化向公益性转变、工具功利化向“本真”回归、弱势群体扶持、经费投入等有关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通过立法来保障。应以《教育法》为总指导,以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基础,以北京、天津及河南等省市的地方法为参考,加速成教立法,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形成政策保障

成人教育的诸多不公平现象,究其根源,均为“教育政策或制度的缺失”。为此,应注重以下政策的制定落实:一是继续贯彻扫盲政策,结合当前现实进行完善;二是加大弱势群体倾斜政策的支持力度,确保其基本教育权利;三是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协调东、中和西部经济发展;四是密切关注“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城乡和阶层间的成人教育公平;五是制定成人教育的就业政策,为人才流动创造机会。

3.加大经费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成人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目前,成人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应以政府为主体,加强财政投入力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应达6%。我国2012年才达到4%,尚不如古巴、泰国等中等收入国家。用于成人教育的更少得可怜,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71%,北欧丹麦则达教育总经费的14%。大凡发达国家,都大力支持成人教育。如瑞典、挪威和丹麦三国,除全部承担公立成人教育机构经费外,对私立民间组织,也给予经费扶持。作为世界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达一定水平,应加大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凸显第一责任主体的责任,实现长远公平发展。

4.转变观念

人的观念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而决定事物的发展。成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各级政府“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教育”。首先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进而转化成行动,带动社会成员的观念转变。作为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坚定信念,不因当前成人教育的不公现状而失却信心希望,甚至妄自菲薄。一般社会成员,当有独立之思想人格,摈弃“学历至上”的功利意识,以自身知识技能及道德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