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3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检护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34-01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伦理困惑,它的涉及面很广,可以产生于护患之间、医护之间,以及护士所处的医疗机构之间等。因此,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伦理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护士正确认识常见的伦理问题,在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确保自己的执业安全。1953年国际护士协会制订了《国际护士伦理守则》,1988年我国卫生部也颁布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它们规范了医务人员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行为,是护理实践活动的指南[1]。
1艾滋病(AIDS)的护理伦理问题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这一致命性疾病迅速蔓延,席卷全球。我国于1985年也发现首例AIDS患者。据报道,2003年底,我国累计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4万[2],个别地区甚至呈聚集流行趋势。AIDS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已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更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由于此病具有传染性及不可治愈性,导致人们对AIDS极度恐惧和排斥,使其护理工作产生了特殊的伦理学问题。
AIDS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护士应尊重AIDS患者的权利,不得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和护理,要像对待普通患者一样,同时也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保护自己免受感染的危险。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把患者的资料泄露出去,也不得与无关人员谈论患者的资料。
在我国,不仅普通人群对AIDS存在“过敏”反应,甚至医生、护士也存在着惧怕和歧视心理,有的医务人员一旦得知患者HIV抗体阳性就拒绝任何治疗,将患者拒之医院门外,这样不仅给患者利益带来损害,也大大增加其他人群受感染的危险。
我国中央政府已制定了《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其中规定了具体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2安乐死中涉及的护理伦理法律问题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过程,如何帮助患者坦然、宁静地面对死亡,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使患者安详、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是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又一伦理问题。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现代医学赋予安乐死新的含义为:患不治之症的患者,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本人及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救治或用人道的人为方式使其无痛苦地快速死亡,如用药物、撤除呼吸机、停止胃管输入食物及其他救治措施。
安乐死的概念最早是由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的,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安乐死逐渐成为热点问题[3]。它不仅涉及到护理实践问题,还涉及到相关法律的规范,所以在护理实践中,对于安乐死应有严格的条件。首先要有符合安乐死的适应证,如患绝症无法治愈及身心均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折磨;其次患者应当是自主地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提出明确的死亡请求,同时还应证明患者是清醒的,精神是正常的,并有本人及家属同意签字,最后的条件便是患者已充分享受过临终关怀的服务,但效果不明显,经主管医生的同意,经会诊审核后方可执行。如何正确实施安乐死,减轻患者痛苦,是护理实践中的一个新课题。
3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每7对夫妇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我国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辅助生殖技术的直接效应就是使不育的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但是,也有人认为辅助生殖技术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而持反对意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就像一般双刃刀,在造福千万个家庭的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医院为了增加收入,随意扩大适用指征,导致生殖技术滥用的情况。辅助生殖技术含量高,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问题,必须严格规范。
4人体实验
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控制和预防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拯救和延长生命,是生命科学技术的主体[4]。人体实验是以人体做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的对受试者进行研究和考察的科学实践。从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没有人体实验便没有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上的任何一项新成就,其研究实践过程必须要涉及到尸体、活体、个体、群体这一特殊系统。各种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之前,必须在人体进行实验研究,在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今天,这无疑又为护理伦理学提出了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正确依据护理伦理学原则实施临床科学实践,推动护理科研领域的发展,是一个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尖锐问题[5]。人体实验存在医学价值与社会伦理的矛盾,对一种全新物质,以个体为对象进行实验,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合法性。必须保证受试者参加实验是自愿的,必须有本人签名和注明知情同意书,保证进入临床试验时,受试者得到最大权益,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6]。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谭翔.2005年国人最关注的十大健康问题[J].家庭医生,2005,1(1):10.
[3]朱红梅.被动安乐死及其伦理问题[J].医学与社会,2006,7(7):19.
[4]邱祥兴.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6(5):4.
引言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总结推广三北防护林造林的技术经验,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是当前林业生产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统一规划
1.1制定规划要把握的原则三北防护体系的营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体现科学性、综合性、示范性和实效性。从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区的自然优势,建立最佳经济效益的农、林、牧的合理结构,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逐步走向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林业内部要以立地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为依据,科学地配置林种,相应地选择适生树种,加强植被建设,建立一个由带片网、乔灌草、防经用,长中短及林工商、土水林、名特优相结合的新型的立体林业格局,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大的目的,尽快为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1.2如何制定造林规划
1.2.1收集资料收集试验区的地形图(1/10000)和行政图,了解自然状况(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状况(乡、村、人口、劳力、土地、耕地、农机具、牲畜、农作物品种及其产量、人均口粮,收入等)。
1.2.2踏查勾绘利用1/10000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凡不同类型植被的、面积大于15亩的区域划为另一小班。
1.2.3小班登记对于所勾绘小班的土壤、植被、坡向、坡度、地形部位进行现场登记,对难利用地估出其所占百分数。
1.2.4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对于每个小班,分别进行各地类统计,统计出各地类(农、林、牧)的面积用比例,根据当地情况估评其合理性。
1.2.5小班设计按适地适树原则设计各林种、树种及其面积,根据土壤、坡度、坡面完整与否设计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及造林方式,造林规格、苗木规格等,并计算出各小班用苗(种)量,用工量等。整地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沟、大中小坑穴等形式,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坡度较大,坡面较小,一般都采用水平阶整地,在有些坡度很大,坡面太小(破碎坡)情况下采用鱼鳞坑“品”字形整地,在塬面及沟边中一般采用坑穴整地方式。对于阔叶树种一般采用中坑穴,针叶树种一般为小坑穴,经济林树种采用大坑穴。
1.2.6规划的汇总根据各小班设计,分林种、树种统计其面积,分别统计乔、灌、草的面积,统计农、林、牧的面积,针叶树与阔叶树的面积,总用工量。各树种的用苗(种)量,总用苗(种)量,拟定各年度造林任务。
二、造林技术分析
2.1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苗根是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掘苗时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是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基础,一般树种须根较多,失水较快,特别是针叶树失水更快。据测定,侧柏苗在日晒3h后,根系含水率降低21.70%,茎杆降低14.10%,叶子降低5.20%。因此,保护根系是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2.1.1认真假植对于所有苗木在造林前都应进行开沟假植,埋好土,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并经常浇水,保持苗根湿润。
2.1.2外调苗木的包扎运输对于外调苗木,为防止路途远失水过多,采取包扎运输,阔叶树要用篷布盖严运输,针叶树要沾浆,包扎。
2.1.3浸泡处理就是将苗木成捆置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保持本身水分平衡,增加造林成活率。
2.1.4随起随栽随起随栽,可以缩短造林时间,减少阳光直晒,散失水分。
2.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期春季是多数树种造林的最好季节。但由于气温差异,各树种生物特性的差异,各树种本身所需最适温、湿度的差异,因而各树种在造林时间的早晚程度上也有差异,对于发芽早的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沙棘、侧柏等树种宜早栽,一般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据调查,3月下旬栽植的油松、侧柏、沙棘等比4月中旬后栽植的成活率分别高出12.80%、21.00%和50.70%,泡桐、河北杨、新疆杨等树种适4月上旬栽植,此时成活率分别为90.40%、92.70%、96.10%。发芽迟的树种如柿树、揪树应迟栽,一般在4月下旬。
2.3把好栽植技术关造林要提高质量,栽植是最重要的环节。栽植时要使苗根舒展,栽端踩实,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防止上紧下松。泡桐栽植要“深坑深栽”。松类栽植时还要注意不能损坏顶芽。
2.3.1掌握好苗龄一般常规造林,大多数树种以2a生苗木为佳。1a生苗木质化不好,抗逆性差,成活低。3a生以上苗损苗多,风化,老化严重,树冠大,苗木摆动多,失水多,易引起生理干旱而死。
2.3.2深栽实砸主要使苗木根系能充分的与土壤接触,利用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油松、侧柏、刺槐等栽植时穴深25cm左右,杨柳类大苗一般深栽50cm左右。据调查,沙棘造林砸实的成活率为46.80%,比未砸实的提高19.10%。据统计,经过现场专门培训的村民由于技术熟练,栽植的油松、侧柏比一般村民栽植的成活率高20%~32%。
2.3.3成丛栽植对于难成活的、幼年怕晒的树种如油松、侧柏、紫穗槐等每穴2~3个成丛栽植,可以相互遮荫,形成适于成活的小气候,增强抗抵力和竞争力,提高成活率。
2.4作好苗木的处理
2.4.1截杆造林对于失水快、萌芽力强的树种如杜梨、刺槐、垂树等进行截杆造林,可以减少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
2.4.2修剪枝叶对于枝叶茂密,大树冠,已展叶的树种,进行疏枝打梢,可以提高成活率。
2.5插杆(扦插)造林对于一些易发芽的树种如旱柳,垂柳等在水湿地、河边中进行插杆造林,即将高1.50~2m、地径2~5cm的柳杆直接)插入土中,插入深度约50cm。
一、国家保护
国家保护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切实保障对珍贵文物古迹的重点保护。
(1)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文物法规。社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民文物保护体制也应该是法制的,因此,文物法令法规一定要健全、完善。
(2)各级政府要依法以对本行政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长、中期规划。规划力求做到全面保护,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全国各地要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并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这项工作各地很不平衡,有的是有名称,无人员,有的是有人员,无机构,有的是有机构而无专职。各地要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建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保证经费供应。
(4)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文物“十六字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合理利用是加强管理的目的和归宿,加强管理是合理利用的保障。
(5)认真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即“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实践证明,实施文物工作“五纳入”是解决文物工作面临新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做好新时期文物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二、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是指在国家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自觉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防止和制止文物损坏、破坏和流失。
(1)各地要普遍建立文物协会。文物保护协会应作为政府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民间机构。它具有咨询、监督和协调职能,为文物保护工作献计献策,其经费来源可从社会上和文物单位收取适当的服务费。
(2)提倡建立各种行业自己的博物馆、陈列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之规定,各行各业都有保护其行业历史文物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行各业都有展示本行业光辉历史,建立本行业博物馆、陈列馆的要求,因此,国家要适应这种要求,予以积极扶植,文物部门应予以大力支持。行业博物馆、陈列馆要接受文物主管部门和文物保护协会的领导和监督,业务上可以向文物协会进行咨询等。各行各业都建立了博物馆、陈列馆,这就等于把文物保护工作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工作和义务,文物保护工作肯定能搞好。
(3)建立文物保护基金和相应的基金会。文物保护工作需要资金,由于欠账太多,缺口较大,光靠财政投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者,政府投入的主要是保护,抢救国家珍贵文物,而众多的其他珍贵文物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呢?必须建立文物保护基金。基金的筹集可以采取全方位的办法,可以采用捐资,集资、募捐等办法,刚开始政府可以投入数量有限的启动资金。文物保护基金应由文物保护基金会进行管理和使用。基金会要对基金的使用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4)进行流散文物登记鉴定,藏文物于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物的价值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文物收藏者也越来越多。允许私人收藏文物,藏文物于民应该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文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物与大众贴得更紧,才能使文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才能真正增加他们的文物意识。对广大人民群众收藏文物进行登记是国家对流散文物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为了鼓励私人收藏文物,各地博物馆、陈列馆等文物宣传陈列阵地,在对文物收藏者不断培训的同时,可免费或优惠给他们提供进行私人收藏文物展览,使他们的文物收藏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进一步提高他们文物收藏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42-01
路桥对于交通的顺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其投入运行很长时间以后,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养护,很容易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对路桥进行养护是十分必要的。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高度的重视,才能够顺利完成养护施工。下面本文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路桥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产生诸多问题,下面本文就进行简单分析。
(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
一些路桥施工企业在进行养护施工中,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轻视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在养护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施工档案和施工制度。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养护施工管理者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对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进行正常的调配,只是出于形式的设置而不能够真正的管理者的功效。
(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低下
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功能发挥,但是根据调查发现,一些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管理者不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能培训就直接投入到工作中,使得养护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存在着一种懒惰和特权的心理,在养护安全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低级的错误,如施工警示牌不按照规定摆放,不清楚养护施工的各个工序造成管理漏洞出现等。而当遇到工程量较大的养护施工时,为了施工方便随意摆放施工警示牌,使得同行车道变窄,对交通的通行量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综合来看,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管理者管理意识欠缺,管理技能低下的原因,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重点加强。
(三)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现场混乱
对路桥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除了要有专业的管理者和管理意识之外,还需要确保管理现场的秩序,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但是目前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现场较为混乱,管理效果不能够充分发挥。
二 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路桥工程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路桥进行养护施工能够保证其运行寿命。上文中对于路桥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指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的关系
路桥施工企业进行养护施工的最大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对于路桥工程来说,在养护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也十分必要,这样既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够带动企业发展,为此在路桥养护施工中需要正确处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为此,首选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将安全管理放到重要的地位,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其顺利实施;其次需要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使其深入认识对路桥进行施工的重要性,明白养护工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带动企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二)加强施工安全培训,实现规范施工
为了提高路桥养护施工者的安全技术以及施工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实现规范施工,并有效地防止施工违规现象的出现。由于大多数的施工者是来自农村,技术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有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因此说对于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很难完成,只有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养护意识,才能够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路桥养护施工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以及施工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说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技能培训,还需要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实现施工单位内部和施工过程的同步进行,同时管理,一方面要抓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抓施工行为、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双管齐下,保证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者意识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规范好施工现场安全标识牌,及时提供道路安全信息
路桥养护施工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车辆安全顺利的通过施工区域,需要在恰当的地方摆设安全标志牌,对于这一点,管理者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因为细节问题诱发安全事故。为此,养护施工现场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对于路桥养护施工工程量较小的,,当需要占用车道时,应该在显眼的地方设置方形警示牌,或者是限速标志,提醒行人前方施工,对于夜间施工期间,需要在上游的过渡区内设置好黄色的频闪灯警示信号,施工区域内需要有照明灯。对于这些,安全管理者都要进行细致检查,不能够放过一处细微之地,埋下安全隐患。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恶劣的天气下禁止施工,在工程竣工后,需要将作业区内清理干净,逆流方向快速清理拆除所有的标志。安全管理者一定要监督这些工作的操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四)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秩序
养护施工现场的混乱局面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施工作业者以及养护管理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要避免混乱局面出现,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秩序,首先需要严把养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准入关,确保每个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都办理了临时占道施工的封闭手续;次需要加强对养护施工单位的审核力度,需要养护单位提供企业证明材料、申请书、相关的批准材料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方案,全部符合规定之后才能够允许施工,这样能够避免混论局面的出现;再次,需要保证养护施工作业控制区域的布置方式明确可行,当布置好后不能随意更改拆除,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最后,管理者需要加强对施工车辆的管理,要保证其能够有养护施工作业车辆通行证以及具备作业标志,且需要醒目,以便起到惊醒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的作用。
(五)建立安全管理奖惩机制
建立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奖惩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起管理者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管理潜力,这样既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够实现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需要在准确考察管理者实际情况以及工程施工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工程的奖惩机制,并确定负责人,实现奖惩机制和管理责任制的结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路桥是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畅通的关键因素,其安全性能和运行状态至关重要,因此说加强对路桥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是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大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于今后的施工管理有所帮助,使得管理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管理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保证路桥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吴迪 对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赤子,2013年第3期.
[2] 汤洪文 浅析路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科技资讯,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