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32: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活化思维,提升创造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工业设计思维不断碰撞与融合,新的设计工艺、设计材料层出不穷,工业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和极强的创造力,才能把握住工业设计的发展节奏,创作出紧跟时展潮流的工业设计作品。而我国工科类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过于程式化,往往以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传授为主,导致学生基本功扎实,却失去了灵活的思维和大胆的艺术个性。随着工业设计技术的不断完善,各种信息化设计工具层出不穷,在工业设计变得越来越便利的今天,拥有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才是成为合格的工业设计师的关键所在。因此,工科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自发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引导其求新、求变、求异。避免墨守陈规,避免通过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应以个人喜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是应通过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灵活的思维和活跃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书本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见解,新设计,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创作才能得到充分施展,以更好地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3.强化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强化人文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品位与精神格调,进而促使其设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纵观古今,优秀的设计师无不学贯中西,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其设计的作品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工业设计虽在一定程度上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也必须体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设计师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又往往与其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丰富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工业设计师正确把握设计的真谛,并在设计中体现丰富的精神内涵。因此,工科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应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设人文知识选修课、讲座,或在校园文化营造人文氛围,并为学生创造认识、参观文化遗产的机会,帮助其不断积累人文知识,并引导其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促使其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那天,学生是扛着模具、拿着样机来参加评审的。
当时,我们学校的毕业答辩也刚刚结束,相比之下,我直冒冷汗。虽然他们学生的草图没我们的漂亮、样机没我们的悦目,但他们的模具比我们的草图更实用、样机比我们的模型更有说服力。
会后闲聊,该学院的负责人对我说,刘老师啊,我们没法和你们比,我们是专科,玩概念、玩艺术,玩不过你们,我们只能来点实在的。
我听后无语。
现实情况是,他们的“专科生”早就被各类中小型企业“抢购一空”、而我们正在为“本科生”的就业率“绞尽脑汁”。
从业多年,一直困惑,什么是工业设计?它的杀手锏是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
先看教师。
自己在综合性大学任教,校内整个工业设计专业教师活得都很郁闷,大学最受尊敬的人是谁?是那些有着一堆国家基金、每年发表数篇SCI、EI、ISTP论文的科研“牛人”。
工业设计呢?连个申报课题的口子都难找,报自然科学基金吧,偏文;报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吧,偏理,两边不靠。
工业设计发篇论文也不容易哦,被各高校期刊目录认可的工业设计类期刊,几乎没有,勉强有两本,一本是《装饰》,还偏艺术;另一本是《包装工程》,又偏理工。别忘了,这两本期刊背后,还有全国数千名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在排队等候呢!与其两边不靠,不如偏工,毕竟理工科课题广、期刊多。
速写是一种快速描绘对象的表现形式,设计速写的最大特征是快速性表达,能够快速记录设计的灵感与设计意图。设计速写是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是收集、积累各种资料以便集中、概括、设计与塑造形象的一种手段;是设计师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是设计领域的沟通工具;是新产品推广的手段。要使设计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具体形态,为人们提供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就必须重视和加强设计速写的训练。
一、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速写现状
1.1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工业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工业设计的发展势头迅猛,这对于高校工业设计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但设计速写这门基础课程仍然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也没有明确的定位,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院校只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有的院校只重视基础素描的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无疑都是指木为林,难以提高学生设计速写整体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形象逼真、精密准确、修改便利等其他设计表现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也将成为设计师今后的主要的设计手段。但没有设计速写的大量训练,会导致学生的创造能力、快速表达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的大大减弱,最终计算机表达出来的效果也是画面呆板、缺少艺术性和生活的真实性。素描虽然可以解决造型能力和观察到的问题,但这种长期观察、刻画的表现形式,不是在短时间就能把握并且解决产品的观察与造型问题的。这两类课程对于学生突发创意灵感的记录,以及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是无法与设计速写相比拟的。
1.2学生状况。工科类工业设计的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对于物体的观察、写生不知从何入手,对于产品的表现形式疑惑不解,对于线条更是无法把握。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于速写产生了畏难情绪,没有自信心。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练习,其速写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差,对于老师在设计速写中提出的需要思考的问题难以理解。加之课时量少,才刚刚有点成效,课程就结束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记录手段不够快,好的想法稍纵即逝。记录的不够准确,就会曲解原有的构思,甚至中断原有的思路。长此以往,会对自己的表达缺乏自信,会影响设计思路的展开,一些复杂的形态关系不愿去尝试,这对于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以后的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工科类工业设计存在的这些问题,降低了院校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影响到学生能力提升和将来就业。针对以上问题,确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设计速写的教学等多方面的探讨,并且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速写课程进行改革。
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速写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2.1 教学计划的改革。有人认为素描才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但是素描的学习需要深入精致的刻画和严谨的观察,所用时间较长,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习课时短,课程任务重,学生又毫无绘画功底的情况下,素描课程的开设无疑是事倍功半的。把素描课程的学习从专业必修课中取消,加大设计速写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的学时,并且把透视独立为一门单独的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学习。设计速写在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工业设计的设计速写注重透视、结构、比例的准确、设计的严谨性。学生在有了透视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设计速写的学习,会相对感到轻松。
2.2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施。设计速写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具有收集资料、触发设计灵感的功用;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担负起信息传递的使命;有助于设计者和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鉴于这一系列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分阶段的教学。
第一阶段,基础练习阶段。先让学生对直线、弧线进行练习,然后针对立方体、圆进行练习,当徒手能够比较准确的画出立方体、圆的透视的时候,在立方体、圆上加入凹槽、导角等,使其表现出一件产品的大体轮廓。接下来就是产品的修饰练习,可以是明暗调子的排线处理技巧等。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明白各种形体的作画步骤。在此阶段针对一些造型简单的产品进行表现,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改变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阶段。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出一个设计题目,让学生收集资料,对已有的产品形态、结构、色彩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已有的产品写生,产品图进行临摹。使学生不是被动临摹,而是在了解其结构、形态等特征的基础上,明白结构转变与线条变化之间的关系。不但线条流畅,而且将产品图片的形态转折和结构都领悟,掌握其表现的技巧。然后对已收集、临摹的产品进行默写。并对已有的产品造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以此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深入学习阶段。设计速写的表现形式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有单线形式、素描形式、淡彩形式、线面结合的形式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学生在选择深入学习表现形式时,不根据老师的喜好来选择,而是根据自己的表现能力,从中寻找自己最能把握的表现形式。每次的练习作品进行公开展示、评讲,同学互评。每个同学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学生不但扩展了学习的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阶段。设计速写担负着信息传递的使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产品的细节、局部进行放大表现练习,使学生对产品的结构更加了解,明确设计速写的意义与目的。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提高速度,规定时间范围,在规定的时间内默写或是创作完成产品设计图。
三、高职高专工科类工业设计设计速写改革的教学成效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我校在教学计划、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速写课程依据这种分阶段的学习,学生在绘画工具的运用,表现能力、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绘画工具和表现能力上,由以前的不知所措,变成现在的线条流畅,结构准确、细节清晰。在造型能力与设计能力方面,从之前的不知如何入手,到能够积极主动的收集资料,并将其运用到简单的设计之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使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更清楚、准确、快速的记录自己的设计灵感,明确自己的设计方向。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定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设计速写这一基本功的训练必须重视,对于工科类学生更是要有一套明确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学习空间,才能把学生培养为合格的设计师。
速写是一种快速描绘对象的表现形式,设计速写的最大特征是快速性表达,能够快速记录设计的灵感与设计意图。设计速写是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是收集、积累各种资料以便集中、概括、设计与塑造形象的一种手段;是设计师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是设计领域的沟通工具;是新产品推广的手段。要使设计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具体形态,为人们提供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就必须重视和加强设计速写的训练。
一、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速写现状
1.1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工业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工业设计的发展势头迅猛,这对于高校工业设计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但设计速写这门基础课程仍然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也没有明确的定位,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院校只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有的院校只重视基础素描的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无疑都是指木为林,难以提高学生设计速写整体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形象逼真、精密准确、修改便利等其他设计表现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也将成为设计师今后的主要的设计手段。但没有设计速写的大量训练,会导致学生的创造能力、快速表达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的大大减弱,最终计算机表达出来的效果也是画面呆板、缺少艺术性和生活的真实性。素描虽然可以解决造型能力和观察到的问题,但这种长期观察、刻画的表现形式,不是在短时间就能把握并且解决产品的观察与造型问题的。这两类课程对于学生突发创意灵感的记录,以及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是无法与设计速写相比拟的。
1.2学生状况。工科类工业设计的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对于物体的观察、写生不知从何入手,对于产品的表现形式疑惑不解,对于线条更是无法把握。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于速写产生了畏难情绪,没有自信心。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练习,其速写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差,对于老师在设计速写中提出的需要思考的问题难以理解。加之课时量少,才刚刚有点成效,课程就结束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记录手段不够快,好的想法稍纵即逝。记录的不够准确,就会曲解原有的构思,甚至中断原有的思路。长此以往,会对自己的表达缺乏自信,会影响设计思路的展开,一些复杂的形态关系不愿去尝试,这对于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以后的工作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工科类工业设计存在的这些问题,降低了院校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影响到学生能力提升和将来就业。针对以上问题,确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设计速写的教学等多方面的探讨,并且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速写课程进行改革。
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速写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2.1 教学计划的改革。有人认为素描才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但是素描的学习需要深入精致的刻画和严谨的观察,所用时间较长,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习课时短,课程任务重,学生又毫无绘画功底的情况下,素描课程的开设无疑是事倍功半的。把素描课程的学习从专业必修课中取消,加大设计速写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的学时,并且把透视独立为一门单独的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学习。设计速写在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工业设计的设计速写注重透视、结构、比例的准确、设计的严谨性。学生在有了透视基础的情况下进行设计速写的学习,会相对感到轻松。
2.2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施。设计速写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具有收集资料、触发设计灵感的功用;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担负起信息传递的使命;有助于设计者和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鉴于这一系列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分阶段的教学。
第一阶段,基础练习阶段。先让学生对直线、弧线进行练习,然后针对立方体、圆进行练习,当徒手能够比较准确的画出立方体、圆的透视的时候,在立方体、圆上加入凹槽、导角等,使其表现出一件产品的大体轮廓。接下来就是产品的修饰练习,可以是明暗调子的排线处理技巧等。通过这种练习,使学生明白各种形体的作画步骤。在此阶段针对一些造型简单的产品进行表现,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改变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阶段。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出一个设计题目,让学生收集资料,对已有的产品形态、结构、色彩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已有的产品写生,产品图进行临摹。使学生不是被动临摹,而是在了解其结构、形态等特征的基础上,明白结构转变与线条变化之间的关系。不但线条流畅,而且将产品图片的形态转折和结构都领悟,掌握其表现的技巧。然后对已收集、临摹的产品进行默写。并对已有的产品造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以此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审美能力。
第三阶段,深入学习阶段。设计速写的表现形式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有单线形式、素描形式、淡彩形式、线面结合的形式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使用的工具也不尽相同。学生在选择深入学习表现形式时,不根据老师的喜好来选择,而是根据自己的表现能力,从中寻找自己最能把握的表现形式。每次的练习作品进行公开展示、评讲,同学互评。每个同学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学生不但扩展了学习的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阶段。设计速写担负着信息传递的使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产品的细节、局部进行放大表现练习,使学生对产品的结构更加了解,明确设计速写的意义与目的。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提高速度,规定时间范围,在规定的时间内默写或是创作完成产品设计图。
三、高职高专工科类工业设计设计速写改革的教学成效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我校在教学计划、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工业设计专业设计速写课程依据这种分阶段的学习,学生在绘画工具的运用,表现能力、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绘画工具和表现能力上,由以前的不知所措,变成现在的线条流畅,结构准确、细节清晰。在造型能力与设计能力方面,从之前的不知如何入手,到能够积极主动的收集资料,并将其运用到简单的设计之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使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更清楚、准确、快速的记录自己的设计灵感,明确自己的设计方向。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定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设计速写这一基本功的训练必须重视,对于工科类学生更是要有一套明确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学习空间,才能把学生培养为合格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