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1:32: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护理品管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们选取了2013年和2014年我科的物资领取及水电、纸张的消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将2014年作为观察年,2013年作为对照年,两年在月份、住院病人数、护理人员数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管理方法
选取我科两个年份,它们分别为2014年和2013年,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9月份,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经过相同时间,比较观察两组的物资领取、水电、纸张的消耗和医护满意程度。
1.2.1观察组
采用品管圈进行护理管理,首先要成立儿科品管圈,让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管理,宣传品管圈活动理念和方法,然后把"节约物资,提高医护满意度"作为活动宗旨,找出浪费的原因,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圈员活动,根据"5W2H"原则制定出浪费问题解决对策,制定仪器设备维护制度及操作流程,避免违规操作;培养护理人员节约意识,打印护理文书时先预览审核后再打印,避免纸张浪费,凡私人需打印的资料能不打印尽量不打印或双面打印,并制作出专门的纸张回收箱,便于纸张回收利用,定期进行纸张清理,并进行质量控制;在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节约水电,定时开关热水器,预先为病人准备好饮用开水;各种电器设备如电脑、空调、电视及取暖器不用时应及时关闭。设专人进行物资的领取、保管和监控,避免胶布、棉签、口罩浪费,胶布、棉签凭空袋更换,口罩一人一天一个。
1.2.2对照组
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管理,管理好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让护理人员了解物资浪费对医学治疗造成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1)物资领用数量减少率;(2)水电、纸张消耗减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两组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变更管理模式前后物资领用数量上的比较
观察组变更护理管理后的物资领用数量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在水电、纸张消耗上的比较
观察组水电、纸张消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电、纸张消耗率(P<0.05)。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48名护士。这48名护士均为女性。她们中有护师18名,护士30名,有本科学历者3名,大专学历者23名,中专学历者22名。她们工作的时间在1~2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8.5年。
1.2管理方法
我院精神科从2014年3月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法。进行品管圈管理的方法是: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本次研究中成立的品管圈小组由精神科主任、护士长和这48名护士组成。由精神科主任任圈长,由精神科护士长任指导员。同时,我院将品管圈中的48名护士平均分成6个组,每组有8名护士,每个小组由一名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的护师任小组长。
1.2.2制定护理计划
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由品管圈的圈长和指导员先制定日常的护理计划,并将护理计划公开供所有圈员讨论。在讨论结束后,由各小组的组长负责统计圈员讨论的结果,并将讨论的结果上报给圈长和指导员,再由圈长和指导员修改并确定最终的护理计划。
1.2.3实施护理计划
在圈长和指导员确定护理计划后,由指导员负责安排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具体护理工作,尤其要重点安排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一般来说,品管圈的指导员会安排组员工作经验丰富、护师数量多的小组专门负责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此外,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由圈长和指导员负责监督护理工作的质量,并对护理工作质量好的小组和圈员提出表扬,对护理工作质量差的小组和圈员进行批评和指导。
1.2.4定期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业务培训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期间,品管圈的指导员可根据每个品管圈小组的工作情况,对其组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进行业务培训的项目主要包括:对病情危重患者的急救方法、对病房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等。
1.3观察指标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
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我院精神科这48名护士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后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其中,护士基础护理工作评分、专科护理工作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评分、书写护理记录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评分和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评分的满分均为20分。护士一项护理工作的评分越高,说明其该项护理工作的质量越好。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为上述护理工作评分的总和。
1.4统计学处理我们使用
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法3个月后,我院精神科这48例护士基础护理工作的评分、专科护理工作的评分、对危重患者护理工作的评分、书写护理记录的评分、对病房环境维护情况的评分、对急救药品和器材使用情况的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法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18-01
品管圈简称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我院年轻护士较多,由于护士在学校学到的护理安全知识很有限,岗前、岗后未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而护士自我学习的态度不积极,学习途径少。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较低。为此,我院护理部2011年2月至2011年6月开展以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认知度为题的QC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护士共135人,学历本科11人,大专83人,中专41人;主管护师42人,护师28人,护士65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了解运用于护理工作的程序、方法、目的和意义。
1.2.2 组圈护理人员自愿报名 有7名自愿者组圈,圈员讨论确定圈名“携手给力圈”,选出圈长,定出活动课题和活动时间,由圈长召集并开展圈员活动,每周活动2次,每次1小时左右,讨论解决一个主题。
1.2.3 选定活动主题 通过圈员头脑风暴法讨论并确定活动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9名圈员分别评分,按照总分高低排序,将《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确定为活动主题。
1.2.4 调查方法 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方面查找存在的不足,护理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知识教育现状调查表及护理安全知识考核,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状,找出目前最主要的问题,针对问题的主要矛盾,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找出具体应对措施
1.2.5 确定目标 2011年6月底全院护士对护理安全知识的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80%。
1.2.6 拟定具体计划,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之后,各QC小组成员在圈长的带领下安照完善的计划书着手计划的实施。QC小组每个成员一起收集患者安全相关知识,每月编辑一本护理品管简报,简报内容包括品管微博,资源共享,护理安全知识必知,安全知识相关论文,法律法规,安全试题及答案,QC小组动态,护理新动态等几大板块。各科品管圈圈员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做好对本科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护理部开展了护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以及晨会提问,科内考核等其他相关措施的落实。
2 结果 QC活动前后护士对患者安全知识考核,结果见表1。
表1 QC活动前后护士患者安全知识考核结果(n=107)人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30个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同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活动前。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较好地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197.3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3.0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in nursing safety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2014,QCC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on 45 nursing units from“pilot wards” to“all-round promotion”,and 30 circles were established by January,2015.And the same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nursing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effects of 30 clinical departments included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general medicine departments and surgical inpatient departments before (from June to December,2013) and after QCC activities(from June to December,2015).
Results After the QCC activities,the overall effects of the nursing safety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30 clinical departments were better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QCC activities,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QCC activities.
Conclusion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 nursing safety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Thus,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QCC activities;nursing safety;quality management;patients’ satisfaction;nursing adverse events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工作性|相关或相近的人为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绩效,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结合群体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改善手法,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目前品管圈活动在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医院中已广泛开展,效果显著[2]。21世纪是一个医疗安全质量竞争的世纪,也是一个护理安全服务质量的世纪。护理安全是现代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内涵,也是目前医院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我国现代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环节[3]。因此,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是临床所有护理管理者们需要探索的问题[4]。为了更好地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各级医院不断尝试新的管理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护理部组织全院30个临床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品管圈为思路的管理方法引入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实施QCC活动前后我院大内科15个科室、大外科12个科室及综合科3个科室共30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开展QCC活动前选取2013年6~12月我院以上30个临床科室收治的30 300例患者,其中男性17 530例,女性12 770例;开展QCC活动后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活动前选取的30个临床科室收治的39 280例患者,其中男性22 782例,女性16 498例。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首先由护理部成立医院QCC督导小组,其次由QCC督导小组对开展QCC活动进行规划,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督导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QCC相关知识培训,选派护理人员参加国内、省内QCC专业护理培训,并制定QCC的运行程序及管理细则。第二阶段2014年3~12月在内、外科及综合科先成立10个QCC试点科室。这些科室根据科室存在问题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定QCC活动的主题,各品管圈完成活动主题选定及活动计划书后,报送督导小组审核后备案,然后按照规定的活动进度开展工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撰写标准化流程,需完成书面成果报告,并组织开展QCC成果报告会。第三阶段从2015年1月在全院推广开展QCC活动,我院30个临床科室全部开展品管圈活动,以6个月为 1个品管圈活动周期。活动主题涉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的安全管理、护士手卫生规范、用药安全、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不良事件、预防患者压疮、预防管道脱落、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等内容。最后由品管圈督导小组收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相关数据。
1.3 评价方法
①对我院开展QCC活动前(2013年6~12月)、后(2015年6~12月)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我院“护理安全质量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科室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的安全管理、科室的安全组织管理、护士手卫生规范管理、用药安全管理、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不良事件管理、预防患者压疮的护理管理、预防管道脱落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及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处理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都按相应的要求评分为1~10分,总分为100分,总分≥80分视为整体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效果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较好地促进我院护士科研能力的发展。一直以来,我院护士的科研能力较薄弱,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自从我院护理部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有较多护士积极参与到科研队伍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5年我院开展30个品管圈活动,均能完成QCC活动设定的目标值,撰写27个标准化流程,成功申报了17个课题,发表32篇论文,申请4个专利。然而2013年我院未开展QCC活动,申报课题只有7个,只有13篇,没有专利。
2.1.1 30个科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评分结果比较 开展QCC活动后,我院30个临床科室的安全组织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患者的安全管理、护士手卫生规范管理、用药安全管理、预防患者跌倒与坠件管理、预防患者压疮的护理管理、预防管道脱落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处理共10项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整体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2 开展QCC活动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开展QCC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3 开展QCC活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开展QCC活动前全院护理不良事件有:院内压疮19例,跌倒15例,坠床5例,用药差错11例,管道脱落20例,走失2例,其他18例,不良事件总数90例,发生率为0.30%;开展QCC活动后:院内压疮11例,跌倒7例, 坠床2例,用药差错8例,管道脱落8例,其他10例,不良事件总数46例,发生率为0.12%。开展QCC活动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30%降至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无形成果 2015年我院开展的品管圈活动结束后由督导组对所开展的30个QCC活动小组的所有圈员的个人能力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由每位圈员进行自身评价,内容包括8项内容,即开展QCC活动前后每位圈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QCC手法的运用能力、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信心、责任心及工作的幸福感,每项内容的分值是1~5分,总分40分,活动结束后,计算所有圈员活动前后每项得分的均数,并绘制开展QCC活动前后所有圈员能力评价的雷达图。见图1。
3 讨 论
3.1 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与工作能力 QCC活动宗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5]。有研究显示[6]在开展QCC活动过程中,可以较好培养护士的工作能力与科研能力,让每位圈员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开展,调动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会与其他圈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和我们本次调查的结果相似。通过调查发现,自开展QCC活动以来,我院参与QCC活动的每位圈员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QCC手法的运用能力、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信心、责任心及工作的幸福感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2015年在我院开展30个品管圈活动中,成功申报了17个课题,32篇,申请4个专利,而未开展QCC活动前,我院护士每年申请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相对很少。由此可见开展QCC活动可以^好培养护士的科研能力,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而且可以更好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促使她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3.2 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改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护理安全是医疗界全体护理人员追求的永恒主题,做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而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管理者与全体护士共同参与,才能确保护理安全质量持续改进[7]。我院通过开展QCC活动,实现了护理管理者与全院临床护士都参与到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本次开展的QCC活动,所有的主题活动都是各科室所存在的较突出的急需解决的护理工作问题,大多与护理安全质量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开展QCC活动后,我院整体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80分的科室也比活动前多,全院30个临床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前,说明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地改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这与尹国华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开展QCC活动可较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管理,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
3.3 开展QCC活动提高了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患者对护士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是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肯定,也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金标准,间接反映了护理安全质量的效果。由表2可见开展QCC活动后,我院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率由活动前18.6%提升到了43.0%,显著高于活动前。因此,开展QCC活动可以较好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结果与张伟琴[9]的研究结果相似。开展QCC活动后我院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室护理工作情r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活动期间加强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护患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满足患者对健康的各项需求,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促进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
3.4 开展QCC活动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增加患者负担和痛苦、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或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坠床、用药错误、院内压疮、管道脱落、走失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0]。由表3可见,开展QCC活动后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由活动前的90例减少到46例,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与田甜等[11]学者研究结果相似。开展QCC活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让护士学会了运用品管工具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每件不良事件的发生得到科学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收集其他相关潜在安全隐患的信息,达到前馈控制的效果,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护理安全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沈晓琴,丁晓虎.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216-218.
[2]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6-39.
[3] 蒙壮丽,李 慧,谢金琼.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8-230.
[4] 周世菊,任 璇,王秀丽,等.护理安全管理系统联合激励机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113-115.
[5] 孙 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8B):94-97.
[6]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7.
[7] 吴素清.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管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5,7(30):140-141.
[8] 尹国华,宫研娟,张淑敏.品管圈工作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5):80-83.
[9] 张伟琴.品管圈活动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