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1:3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术语翻译论文

篇1

1.法律术语词义的单一性。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是无庸置疑的,这既是立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条文得以实施与操作的前提,法律英语语言也同样具有这种准确性。法律术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词义单一而固定,每个专业术语所表示的都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在使用时其他任何词语都不能代替。法律英语的每一个专业词汇都有自己特定的法律含义,绝对不能随意更改,绝非普通意义的词汇所能代替。另外,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思,但作为术语,只能作特定理解。

2.法律术语词义的相对模糊性。在现实中,法律语言总是存在相对的模糊性。有限的法律规范是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社会现象和关系的,同时,在法律活动中,由于人们的概念、认知背景、推理方法和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的不同,都会导致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以此来使立法和法律的适用留有一定的余地。因此有些法律词汇只能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适用。而离开特定的语境和条件,就会产生歧义。法律模糊语言包括:模糊附加词即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之前后,可使本来意义明确的大概念变模糊的词,如about,orso;模糊词语,即有些词和表达形式本身就是模糊的,如reasonable,good;模糊蕴涵,即有的词概念清晰确含有模糊意义,如night在英国法律中指“日落后一小时至日出前一小时”,但是各地所处时区不一样,实际上还是难以把握。

3.法律术语的对义性。词语的对义性是指词语的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即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如“一般”与“特殊”、“上面”与“下面”等。在民族共同语中,这类意义相反或对应的词,属于反义词的范畴。在法律语言中,我们称之为对义词。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法律工作必须借助一组表示矛盾、对立的事物或表示对立的法律行为的词语来表示各种互相对立的法律关系。在法律专业术语中,这一点英语和汉语有一致性。例如:plaintiff原告与defendant被告,right权力与obligation义务等等。法律专业术语这类对义现象是由法律工作本身的性质所赋予的。因为法律工作的对象往往是利害关系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刑事案件中的行为人和受害人,民事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经济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等。这就决定了法律专业术语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对义词。

4.法律术语的严谨性。法律词汇具有明显的保守特征。由于法律英语的用词正式,语义严谨,法律英语词汇保留了大量的古英语和中古英语词汇,这也是法律英语词汇庄重肃穆的标志之一,只不过这些词汇很久以来已经脱离了普通用法的意义。在各种法律文献中,最常见的古体词如aforesaid如前所述,hereinafter在下文,hereunder在…以下等常出现在法律条文中,它们能使语言精练,直观,而现代英语的其他领域中,这类“文言文”用语已逐渐减少。古词汇的使用大大增强了法律英语的正式性和严肃性,能避免重复,使句子结构紧凑精炼,并且使得法律英语与日常英语在词汇方面轻易区别开来。法律语言有时采用几个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连用来表达统一的法律概念。这种表达的目的是使法律概念更加严密,表述更加准确,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歧义和疏漏。

众所周知法律术语的翻译是法律翻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法律翻译涉及到两个学科领域:法学和语言学。法学这个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的领域要求其文本的翻译者通晓原语言和目标语的不同的法律制度,了解由此而产生的法律概念的差异。在语言表述方面,由于法律文体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法律文本的语言表述必须表现其特殊性,这就要求译者认真研究法律术语的语言特征,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翻译质量。作为法律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术语的翻译必须考虑到在语言风格、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框架下形成的差异,寻求搭建这些差异的桥梁和通道,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准确传递原法律文本的信息。每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有其自身的术语和潜在的概念结构,本身的分类规则,法律渊源及社会经济原则。每个法律体系本身有其表达概念的词汇,不同类别的规则,及解释规则的方法。法律翻译中术语的翻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术语翻译的好坏、准确与否常常关系到翻译质量的好坏。法律术语翻译准确,即使在其他方面如文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许还过得去,不至于引起太大的误解;而如果术语的翻译错了,就可能造成误解,甚至酿成纠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只注意到术语其中的某个含义,忽略了其他含义,或是只注意到其常用含义,忽略了其在特殊语境中所具有的特殊含义,或者是由于选择用词时把握不准确而造成了失误。因此,提高法律术语的翻译质量还有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他语体的翻译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法律翻译。法律翻译需要适合其自身专业特点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和其他文体的翻译一样,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也是“准确”,但是对“准确”度的要求更高。法律翻译中的“准确”是指尽最大可能地再现原文本的所有法律信息,译文所传递的法律信息没有遗漏、添加和歧义,客观上不令译文读者产生误解和困惑,并且保持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但是任何法律翻译都面临由于不同法律制度所产生的法律概念的差异,这使得译文准确地反映原法律文本的信息并非易事,如果译者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就可以使译文最大程度和原文保持一致。

二、法律术语翻译的原则

1.法律术语翻译的公正性。法律的最重要准则是公正性,因此法律翻译也必须体现这一原则。法律英语是以英语共同语为基础,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因此,在法律英语中不仅有众多的具有法律专门意义的特殊词汇,而且由于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法令或契约等法律文书所表述的内容必须准确、严密、客观和规范,不容许丝毫的引伸、推理或抒发和表达感情,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考虑其属于法律范畴的义项。因此译文的语言必须反映出目标语中法律语言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在句子结构上毕竟还有相同点,大体上都具有是“主、谓、宾”的基本框架。只要英语句子可以按其原有的成分排列顺序转换成结构大体相同的汉语句子,翻译时就应当照办,而不能随意偏离翻译的基本原则,把翻译当作释义。例如一些法规将“但是”翻译成“but”或者“however”,这样的翻译不符合法律英语的特点,应该改译成更符合法律英语语体的“providedthat”。另外,有些日常用语在法律语境下失去了原来的民族共同语义项,甚至与民族共同语义项大相径庭。

2.法律术语翻译的一致性。译文在词汇的选择和表达形式上都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译文只有符合目标语法律语言的词汇特征,才能在目标语的读者面前像原文本的读者一样保持法律的庄严和权威性。对于英文原法律文本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形式的翻译,由于英汉语言的区别,并不是每一个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英语同义词或近义词都有相应的汉语对等词汇,因此,并没有必要把原文中的每一个同义词和近义词都翻译出来。法律语言间词语使用的一致性,必须由使用法律语言的双方认可,而且不像日常生活或自然科学中词语的使用容易达到相同的理解。总的来说,人们并不需要追求完全等同的词语,应该基于法律体系的框架寻找近似的词语,这需要翻译者做出词语合适性的至关重要的判断。并不是所有的法律用语都能根据字面意义直接翻译成目标语,如果贸然直译原法律文本中的词汇,而译文表达的法律概念却在目标法律体系中根本不存在,或者恰巧和目标法律体系的某个法律表达吻合但却表述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目标法律文本读者对译文产生困惑和误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出路在于认真理解原法律文本术语内在的法律含义,用目标文本中带有相同法律含义的法律术语翻译。

3.法律术语翻译的创新性。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同和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新的事物的产生要求用新的法律术语来表达。在汹涌的全球化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原有的常规字词已经不能确切表达许多最新发生的社会法律现象,因而法律英语中生成大量新的词汇。新词的形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复合法、派生法、字义转换、文法功能引申、缩略法、造新词等。新词的制造大部分出于新闻媒体记者的生花妙笔,少部分则出自学者专家的巧思,通过社会大众的广泛接受,正式成为“新词”。对于发展的事物,可以采用已有的民族共同语但给其赋予新的法律含义,如“计划生育”、“引渡”等;对于由于法律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新的法律概念可以借用外来语。但是创造新的法律术语必须谨慎,最好由法律翻译权威机构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使新的法律术语的表达统一而规范。

三、法律术语翻译的方法

专门的法律术语是法律英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精确的翻译法律术语是必需的。首先,正确理解原词在上下文中的确切意义。专门术语的作用在于以最简洁的词或词组叙述一项普遍接受的复杂的法律概念、学说,或法则,使法律工作者能用较简洁的语言相互交流沟通,因此词的内在意义通常要比起外在形式复杂得多。译者如果单就字面意义直译,或望文生义,就无法将词的真正含义正确完整的表达出来。而且,词的意义常随上下文而变动。其次,尽量寻求在本国法律中与原词对等或接近对等的专门术语。英语和汉语中的法律术语都各有其特定的法律上的意义与效果,不可随便改变形式。为了达到法律上的效果对等,译者应尽量寻求在本国法律中与词源对等或接近对等的正式用语而不是任意自创新词,以免误导读者,引起歧义或解释上的争议。同时,由于法律制度的差异,英美法中许多术语所指涉的概念、原理或规范在本国制度中是完全不存在的,因此也无对等或接近的对等语,遇到此种情形,译者不妨通过对原词的意义与内涵作正确理解后将之译为非法律专业用语的中性词以免发生混淆。与此同时,英美法中有许多术语,虽有特定的意思,却无明确的定义,其适用范围也无清晰的界定,因而其确切含义不明确。法律及合同中的含混词目的在于保持条文执行或履行时的灵活性。日后如果发生争执,其最终解释权属于法院,译者无权对此作任何解释或澄清。因此,译者在法律功能对等的前提下,对含混词应采取的翻译策略是以模糊对模糊。相反的,对于含义明确的原词则应确切翻译,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模糊。总之,要实现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译文必须符合法律术语的特征和目标文本的语言习惯,并且在法律内涵上和原文保持一致,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准确传递原法律文本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赵宝河.法律语言的语言特征[J].池州师专学报,2005(2)

2.熊松.英语法律文书的文体特征及翻译要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3)

3.金朝武,胡爱平.试论我国当前法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翻译,2004(3)

篇2

《英语说文解字》这本书从词汇和英语文字的起源入手,首先解释词汇的概念,再从类别区分开来,将表达相同或相似概念的核心词汇组合在一起,并考察这些词汇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另外,在形式上有着足够的广度,从点到面,举一反三,通过对单词词源、词根和词缀的研究,引导读者掌握单词的语法构造,使得读者可以触类旁通,从而掌握知识。这种模式使得每一个英语单词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他单词紧密联合在一起,是各种概念的活泼表现形式。《英语说文解字》这本书从一个主题出发,由此发散出大量词汇、语法、语句,对它们都有着详细的讲解,读者能够很好地学习其中的语言词汇知识。除此之外,书中的讲解是从生活中的趣闻小事为起点,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英语文化中的西方思维方式,从而更快地学习英语,真正体现了英文书名WordPowerMadeEasy的涵义。

二、英语翻译与英语语言文化

(一)从文化角度看待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表现方式。汉语和英语语言的巨大差别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翻译,才能使翻译出来的文章更加“接地气”,更易于被人们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错误。《英语说文解字》这本书从人文历史着手,先将英语生活交流中的趣闻、生活进行描述,然后逐步提升到英语文化方面。除此之外,《英语说文解字》的讲解结构也与众不同。在每个章节中都有一个中心点主题,并且从这个中心点进行发散式的分析,既让读者学到更多的词汇语句,也让他们能理解更多英语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在每个单元的讲解结束后,书上都有一些精选的巩固习题,能帮助读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好学习内容。

(二)英语翻译中的文化构建

1.英语语言翻译的特点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的前后文语句翻译得流畅且优美,流畅和优美是英语语言的两大优点,倘若将这两个方面完美诠释出来,那么在翻译中就能很好地将原文所包含的意蕴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因为各个语言的不同,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将文化、历史等方面融入翻译之中,不仅能让英语的翻译流畅,而且还能很好地润色英语翻译,让其优美文雅.2.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英语翻译在前文所提到的优美文雅前,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必须保证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主要是词句的翻译以及段落之间联系的翻译。其中,第一点是词句的翻译要保证对每句话、每个词汇的精致把握,但却不是单个词单个句的硬翻译,需要将文章所包含的人文历史都考虑进去,以形成完整的段落。第二点是需要考虑段落之间的联系,即必须对文章整体大意有完美地把控,段落与段落之间翻译连接不显得突兀。只有保证以上两点,才能够很好传达原文所需要表现的本意达到所翻译词句的优美流畅。3.正确对待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传播英语文化因为中西方文化历史的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中西方在说话方式、语言表达形式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很难及时转换,从社会到个人心理,养成西方英语思维方式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将这种思维从正确方面转换对待,才能寻找出一个能与英语文化思维方式完美融合的翻译方式,才能将英语文化进行传播。4.对翻译方式综合运用,提高英语翻译水平在现代社会,英语已经逐渐成为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之一。其翻译方式技巧也层出不穷。各个翻译方式都各有各的优缺点,要想将英语文化进行完美地传播,就不能固步自封,各种翻译方式需要进行融合交汇,取长补短。在保证英语翻译准确的前提下,提升英语翻译语言的优美流畅度,让所蕴含的英语文化能够更加的丰富。

篇3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2-01

一、文学语言

文学艺术中的主要因素就是语言,语言的表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文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细分可以属于艺术语言。作为文学语言,必须严格按照语言的基本规范来表达,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趋势,这时就需要我们对文学语言进行适当的变异、创新。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之一就是语言,语言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作为一个民族的综合文化载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符号体系。在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语言规范已经逐渐在慢慢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作者要想对文学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就必须遵守语言文化规范。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

1.语汇、语言规范

文学语言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其中的语汇语言规范严格,但是这些特点都必须通过作家灵活的思维来体现。传统的文学语言规范,经常束缚了语言的快速稳定发展,正是这种谋求变化的思维,促使了文学作品的逐渐完美发展。著名文学作家张政共曾经说过,文学作品语言必须遵循其基础规范,只有具有科学和严谨性的思维,才会产生优秀的文学思维作品。

2.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语言的适当变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文学语言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文学的创作目的。作家通过特定的文学语言,将人们的生活、生产进行再现,从而可以为文学创造出一定的审美价值。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家会习惯性的把世界化为自己的作品内容,同时将自己从世界分离开。作家通过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世界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写玄幻的一些内容对世界进行再创造。作家眼中的外观世界通常是鲜艳多彩的,纵然时间的变化万千,也抵挡不住作家严谨而又理智的思维。文学作家对于日常活动的认知非常清晰,尽管意识参杂的东西较多,但是仍然抵挡不住理性的思考方式。

三、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

1.语言材料超常运用

文学语言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适当的规范和变异,文学的一些创作实践中表明,文学表达语言会产生一定的,异化审美价值和归化的文学表达效果。变异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的语言表达环境下,对于具有束缚性的语言材料进行恰当的变异,并且使内容不会出现较大的分歧。作为文学语言,必须严格按照语言的基本规范来表达,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趋势,这时就需要我们对文学语言进行适当的变异创新。文学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具有鲜明的艺术表达效果,当代作家应该打破传统的艺术表达风格,将词语进行超常的运用发挥。

2.词语超常搭配

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那些都是词语超常搭配的典型案例。这一案例充分的表达了,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传统的表达风格,而是独具一格的语言的变换。如果我们将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混合放置,也许就会出现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其中所表达的意义也就大不相同。文学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一个简单的形容词还可以活用作动词,充分赋予了文章幽默诙谐的风格。传统的文学语言规范,经常束缚了语言的快速稳定发展,正是这种谋求变化的思维,促使了文学作品的逐渐完美发展。

3.增强艺术效果

文学语言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增加文学表达的艺术效果,山成平地,江水枯竭,冬天打雷,夏天飞雪,天地合一,都是语义的偏离。这一句词充分表现了当时唯美的一个画面,这也就是文学语言的独特性和魅力性,用几乎平淡的笔墨,勾勒出感情极其强烈的中心思想内容。文学的一些创作实践中表明,文学表达语言会产生一定的,异化审美价值和归化的文学表达效果。文学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具有鲜明的艺术表达效果,代作家应该打破传统的艺术表达风格,将词语进行超常的运用发挥。语言规范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语言的共通性,小部分的文学语言中还会具有一些中介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确的来面对文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变异性,语言文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要促进文学语言的健康持久发展。文学的一些创作实践中表明,文学表达语言会产生一定的,异化审美价值和归化的文学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越民,李双双.语言文化与跨文化意识[J].山东语文教学,2008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版画艺术创作语言的表达,更多流于版画形式,版画家缺乏对现当代艺术的来龙去脉的深层次研究和挖掘,没有从国际艺术视觉去审视我国当代版画艺术语言表达的深度和视觉艺术背后的思想和观念支撑。很多对版画艺术创作语言的表达相关的评论都处于冷漠和失语状态,版画艺术语言比较肤浅,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和观念的老化

一种艺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与观赏者的眼光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当前,很多喜欢版画的批评家都保持了缄默态度,使我国当代版画艺术创作处于尴尬情境之中,如果版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得不到大家的评论,那么,当前所谓的艺术家是不是已经具备了一些版画艺术创作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时代观念?

对中国当代版画艺术语言上的表达反思

(一)版画家必须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发展和创新,最终还是要依靠热衷于版画事业的艺术家和版画家。现在由于版画艺术不能像我们的油画到市场上一卖而空,受到群众的追捧和关注,但是版画还是要发展,找出一条适合版画发展的路子来。我们知道,大部分版画家都不愿与时代同步,但是时代也确实影响到了版画艺术的发展。所以版画艺术家也不要抱怨时代赋予了市场的竞争,应该静心研究国内外艺术发展动向,在版画艺术语言的表达方面,要向多元化进行超越,从版画语言的多维度、多层面方面做出创新和探究,结合我国传统版画中的优势,使版画艺术在形式语言上,突出抽象和具体,以及唯美特征,寻找出我国当代版画艺术语言表达的发展空间,争取中国当代版画成为时代艺术发展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语汇。

(二)让艺术语言表达与时代贴近

版画艺术语言的表达,其发展的土壤就是时代环境和社会生活所需。如果艺术语言离开了人们生活的视域和脱离了人们生活环境,那么,再好的语言也是非人类的语言。同样,版画艺术语言也是一样的,要想让版画语言更具有丰富性和生动、趣味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的波动。版画家就要立足于时代,洞察人们内心世界,发掘版画艺术所要表现的艺术精神和内在思想,让艺术语言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让人们能够从这些语言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享受版画艺术的魅力。

(三)艺术语言要整合其他艺术语言

篇5

二、文化因素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方面和文化意义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学习和掌握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语言学的发展已经证明,掌握语言形式很重要,而语言的文化意义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更好的结果。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本身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生活。由于这些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的词句是很难翻译的。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指那些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随着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当我们想到“松”、“竹”、“梅”,“岁寒三友”将立即想到其意义指的是人的情操,同时还有“不怕严寒”的意思。而在英国,“松”、“竹”、“梅”并不意味着特别的东西,它们只是植物而已。再比如“水仙”在英语中是一个象征春天和喜悦的词语,著名的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写了一首诗“水仙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来形容当时的水仙花,同时展示他的心情开朗。而在中国,水仙是一种普通的花。

三、难句翻译的几种方法

(一)语义模糊难句的翻译

1、翻译用语。为了实现准确通顺的翻译,译者要考虑如何找到一个可能是最贴切地表达本意的字或词。词与短语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技巧。词的选择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原句。下面列举几个句子:Dr.Goldsteinheisfilledwithremorse,afterallwholovehim,butthisguiltinhedroveontheroadbe-comesweakened.较好的翻译:对Dr.Goldstein他深怀内疚,毕竟曾真爱过他,可是这点内疚都在他驾车开上公路后变得减弱了。在这个句子中,“责任”并不意味着职责或诚信。在小说中,德斯坦博士是凯文的导师。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由于凯文自杀他会感到内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它译为“内疚”而未译成“义务。Inhisfirstnight,Kevin'sscarwasfound"Iwasn'tagoodboy,"saidKevin.较好的翻译:在和他的,凯文身上的疤痕就被发现“我以前不是个好孩子,”凯文说。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克拉拉把刀片插入过凯文的躯干。当凯文摸了摸她的伤疤,她用的词是“fall”。而这意味着她骗他说她的创伤是事故引起的。她是用“fall”的比喻意义“过错”,在中国我们说“堕落”或“失足”。但这两个词可以使用一些更委婉的话来表达,就如此例。2、适当增补。此外,在翻译难句的时候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适当增补一下词句,使语法正确,语义明确,逻辑修辞更趋完美,这也是读者可以接受的。如下面的例子:Shesuddenlyknewwhothemanwas,andsome-thingpassedoverher,likeashadowcrossinginfrontofthesun.较好的翻译:她一下子就回忆起此人,心头忽然掠过许多往事,就像云遮住太阳。句中的“something”并不意味着一个物体或一些真实的东西。她想起了他的人和事,译者将其翻译成“旧时的记忆”。如果它被翻译成“有个东西飘过/越过了她”,读者会感到困惑。但如果翻译成“她心头飘过些往事的思绪”,其意义将十分明确。Infact,sheisnotlikebeforethetwopregnancies,thoughtofherefeelnausea,thetasteofthecake,shefeltalittlesad,sideasifenvelopedthemelancholy.较好的翻译:事实上,她不像以前那两次怀孕,对蛋糕的味道感到恶心,想到这里,她有些伤心,身边好像笼罩着惆怅。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感到困惑,为什么烘烤香味让她伤心,“两次怀孕”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怀孕的女人会觉得很多味道令人作呕,所以她可能已经有过两次怀孕了。“伤心”的问题后文会有答案。“她流产了,这让她很伤心。”这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而无需在此时就急于解释“伤心”的情感来源,它会留一个空间给读者想象。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也使得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发展趋势。而艺术设计作为热门学科,全国艺术设计类考生逐年攀升,全国兴起了艺术设计的热潮。然而,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的历史。由于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发展还不够完善,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上这几年的扩招,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育思想和方法比较陈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所以,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教育。

笔者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十多年,目睹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巨大影响,以及艺术设计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反作用,以自己切身体验谈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顺应市场需求,转变教学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让市场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学校也被逐步推向市场,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化,这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运作下完成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由原来的国家包培养、包分配,逐步转向交费上学,毕业后自主择业。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制订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我国的艺术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说,艺术设计在中国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割不断的联系。

因此,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再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在教育实践上引起巨大的变革,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构造并树立系统的现代教育观念。高校要扎扎实实地办学,不懈地努力,应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一专多能、紧贴市场需求的人才。要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并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从而造就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英才。同时,在硬件设施基本完善后,逐步控制学校的规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上面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将来的生活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打破文理界限,培养宽口径人才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纯美术教育,原来只在艺术院校和轻工院校里设置,现在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中也纷纷开设设计专业。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艺术设计教育基本上按照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专业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另一种是在各种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前者偏重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后者偏重不同专业的工艺与专业技术训练。这一点可以从开设的不同的课程上明显看出来。这两种教育模式本来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但因为现存的教育管理体制,如一些综合性大学隶属教育部门,一些专业美术院校隶属文化部门,一些工科院校隶属各产业主管部门。我国的高校招生,历来分文理两大类,演变到今天,这种体制已经波及到基础教育的中学分科问题。而艺术设计学科,也因为这个招生体制,被人为地割裂开来。所以,以文科考试进入美术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工艺与技术训练,以理工科考试进入工科院校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这个问题早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上,即学生就业的工作岗位上反映出来。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我们可否转变一下思维方式,打破文理科界限,把艺术设计教育统一起来,不论其设在什么学校,工科也好,文科也好,都用一个标准确定教育对象和教学方法。这样既能避免学生接受知识上的偏差,也能衡定各类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来源得到合理配置。现在,由于实行“三加X”考试,这一点在招生上基本上没有障碍,主要是思想再解放一点,把这种选择学生的方式再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的差异性越来越大。高校已经成为一个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平台,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青睐。这一现象逐渐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提倡学科合并交叉,培养适应多项工作的宽口径人才成为艺术设计教育新的发展方向

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积极整合教育资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艺术设计专业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然而,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始终是制约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一方面,高校要有计划地引进或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艺术设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充实艺术设计的师资力量,可以采取长期或短期聘用的方式,邀请国内外室内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在软硬件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发展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高等院校为了要办出质量和特色,以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的高级人才,使出了浑身解数,以致有些高校因为基础建设的不断扩大,而债台高筑。短时间内,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力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艺术设计应用性极强的特点,我们要把设计教育从大学的课堂里解放出来,交给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武器,交给民众,成为生活的必需。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坚持多样化办学,拓展以学养学,滚动发展之路,最终变“学校办社会”为“社会办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需要。令人欣慰的是,许多高校已经先行一步,积极与企业取得联系,将企业变成了高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学校解决了实验场地的问题,降低了教学成本,企业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四、校企联手,促进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历来都是学生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连年的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并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一高是指毕业生总人数高: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二高是指待就业毕业生总人数高: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已经达到了79万。一低是指毕业生签约率低: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应届毕业的338万普通高校学生中,在毕业时的签约率仅为33%,即使到了2005年末,仍有近1/4的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

篇7

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又名圣诞花、猩猩木、象牙红、老来娇,为大戟科大戟属直立灌木。原产墨西哥及非洲热带,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株形优美,花色艳丽,花期很长,又正值圣诞节、元旦、春节开放,是冬春重要的盆花和切花材料。因此,一品红是极受欢迎的绿化观赏花木。

一、形态特征

一品红为常绿灌木,高可达1~3m,植株体内具白色汁液;茎枝光滑,嫩枝绿色,老茎淡棕色;单叶互生,全缘或浅裂;杯状聚伞花序,每一花序只有1枚雄蕊和1枚雌蕊,其下形成鲜红色的总苞片,呈叶片状,色泽艳丽,是观赏的主要部位。一品红的“花”由形似叶状、色彩鲜艳的苞片(变态叶)组成,真正的花则是苞片中间一群黄绿色的细碎小花,不易引人注意。果为蒴果,果实9~10月成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二、生态习性

一品红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不耐寒;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15℃或高于32℃生长不良,易落叶,13℃以下停止生长,35℃以上茎变细,叶变小;对水分要求严格,土壤湿度过大,常会引起根部发病,进而导致落叶,而土壤水分不足,植株生长不良,也会引起落叶。一品红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各种基质内均可生长,但以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值5.5~6.5的微酸性土壤为佳。

三、繁殖方法

一品红一般采用扦插法繁殖。扦插基质要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气性越好,越有利于促进生根,可用素沙或腐叶土3份、河沙5份、珍珠岩2份混合。扦插基质要严格消毒,清洁无菌。

北方多于3月上中旬花谢后,在室内利用修剪下来的老枝剪成插穗,每插穗带3个节,进行扦插。或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利用嫩枝扦插,每插穗带3个节,留上边2片叶,并将叶片剪去2/3。剪枝条时,剪口有白色汁液流出,可蘸草木灰封住,并放置1~2d,待剪口干燥后再插于素沙中。插时先用木棍将土壤插孔,然后再将插条插入,这样可避免擦伤剪口,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插后保持土壤湿度,在20℃左右条件下,30d左右可生根。

一般于3~6月用已生根的扦插苗作母本,盆栽或苗床栽培进行培育。定期摘心以促进分枝,一般长至20~30cm时摘心,以后每隔30d摘1次心,最后1次摘心应在预计采收插穗前35d结束。插穗后30~35d又可剪取第2次插穗。每一母株剪取的插穗量,依母株定植的早晚而不同,3月定植,每株2次可剪取50个以上。扦插一般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进行。生根最适土温为21~22℃,10d左右开始形成愈伤组织,15~20d开始生根,30~35d可上盆栽植。

四、栽培管理

4.1上盆

一品红盆土可用园土3份、腐叶土3份、珍珠岩(或河沙)3份、饼肥1份混合。将生根的扦插苗及时上盆,每盆栽植苗数,根据栽培方式和盆的大小而定。①依栽培方式:标准型,用标准品种,每盆栽1苗,不摘心,每株形成1枝花;多花型,用自然分枝品种或标准品种,经摘心,每株形成3~5枝花。②依盆的大小:标准型,用10~12cm的小盆,每盆栽1苗,15cm盆栽3苗,20cm盆栽5苗;多花型,用15cm以下小盆栽1苗,20cm盆栽2~3苗。

4.2管理

4.2.1换盆修剪。每年早春换盆,并更换新的培养土,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河沙2份、饼肥1份混合配制。结合换盆进行修剪,对于多年生老株,每个侧枝基部留2~3个芽,将上部枝条全部剪去,促使其萌发新的枝条。

4.2.2浇水。生长期需水量大,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过多易引起根腐。一品红既怕干旱,又怕水涝,浇水要注意均匀,防止过干或过湿;否则会造成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脱落,或枝条生长不匀称。浇水量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气候变化而定,新芽刚萌发时需水量少,不宜浇水过多,以防烂根;夏季气温高,枝叶生长旺盛,需水多,每天早晨浇1次透水,傍晚应根据盆土干燥情况,如盆土干燥再补浇1次水。

4.2.3施肥。一品红需肥量较大,尤以氮肥需求较多,但不耐浓肥。于5月上旬和6月上旬,各施1次腐熟稀薄饼肥水,浓度为15%~20%。9~12月,可每隔7~10d施1次氮磷配合的液肥,可追施0.2%~0.3%磷酸二铵肥水或用0.1%的尿素肥水加0.2%的磷酸二氢钾肥水,混合追施。

4.2.4摘心。扦插时期摘心是控制株高的重要措施。因地区不同,多花型品种于7月上旬至8月下旬扦插,标准型品种相对推迟30d左右扦插。扦插苗上盆后,当长到一定叶片数时进行摘心。因每个叶腋均能产生分枝,摘心后留叶数应根据预计花枝数而定,一般应在苗株长至具4~6片展开叶时进行摘心,留3~5片叶,产生3~5个花枝。摘心后6~8d应不断喷水,适当遮荫,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利于侧芽的生长。

4.2.5用激素控制株高。一品红生长快,节间长,若不加控制,植株会过高,可用生长抑制剂控制株高。常用的抑制剂主要有CCC、B9、乙烯丰等。用CCC可进行灌根和叶面喷洒,灌根比喷叶效果更好。当根已充分发育后尽早使用,于摘心后15d灌根,过迟将影响总苞片大小,一般不迟于10月中旬,浓度为3000~6000mg/L;在10月前,用1500~3000mg/L叶面喷洒,喷叶常使叶片暂时变黄或受害,应谨慎使用。用B9叶面喷洒2次,每10d喷1次,有中等矮化效果;或用乙烯丰200mg/L灌根2次,每隔7~10d灌1次。在使用激素时,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时期和浓度,否则会造成危害。施用过迟、浓度过高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可使苞片变小、变形,叶片变黄或边缘枯竭,开花期推迟等。

4.2.6控制花期。短日照处理是控制花期的必要措施。在预计供花前3个月控制日照,应及时进行人工遮光,使白天的日照时数达到9~10h/d,以满足花芽分化对短日照的要求。

4.3病虫害防治

一品红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叶斑病、茎腐病,可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主要虫害有白粉虱、红蜘蛛等,可用25%飞虱宝1000倍液或10%蚜虱净3000倍液防治白粉虱,用三氯杀螨醇或敌敌畏800~1000倍液防治红蜘蛛,每10~15d喷1次,连续喷2~3次。同时加强管理,如降低植株密度和环境温度,增加通风透光等,以减少害虫的蔓延。

篇8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gept they be bounded in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hounded in by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在英语散文汉译时,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2.译文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信息功能即运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可以更

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散文翻译中,对于原文中晦涩或较难理解的句子,译文应在保持语言顺畅前提下,给予适当解释或说明,从而保证其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如下面“of studies”中的句子:

abeut studia in mores.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原文比较难以理解,王佐良先生将其翻译成汉语推崇的四字结构,既保留了原文古雅的风格,同时也道明了句子潜在的意义,达到了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3.译文对原文美感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语言,给读者以美好的享受。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因此,经过再创作的译文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应该将读者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作为其生存的依据和标准。散文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应侧重译文的读者效应,除了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要注重其语用功能,即语言应能提示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翻译散文时,除应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如《论读书》中,以下句子的翻译,就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功能。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4.译文对原文祈使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祈使功能是指其对接受者行为的影响功能。这一功能可由命令或劝告来达成,但是通常更有效的途径是恰当的解释,有启发的玩笑,或者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它的使用常常暗示某种权威。在翻译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原文的这种语气,也即语言的祈使功能的保留。如在培根的“of studies”中,有如下句子: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ai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文的语气,由此可见,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功底是十分深厚的,其《论读书》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结果。

综上所述,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论读书》以保持原作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素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先后非常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美感动能、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很好地传达了原文完整的意义。译文语言流畅地道,通俗简洁,堪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范例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郭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一直以来,诗歌可译还是不可译的问题都是文学界与翻译界讨论的话题。作为高度精炼的文学表现形式,诗歌满载着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情感―喜怒悲欢,不一而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要全方位地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情感等,就要通过翻译来实现,而诗歌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具体诗歌而言,可将其分为外部形态与内在意义两部分:外部形态即“音”和“形”;内在意义即“意”。换而言之,诗歌是“音”、“形”、“意”的综合体。许渊冲在其著作中指出“翻译是使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2006:73)然而,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诗歌自有其特殊之处。诗歌不仅用字精炼,且意味深长。因此,在翻译时很难真正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Soame Jenyns认为:“诗之美妙不在于诗人表现的内容,而在于诗人如何表现。”显而易见,Jenyns偏重于诗歌的外部形态。许渊冲在“三美论”中提出在“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在谈及诗歌创作中说道,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精炼” 指的自然是诗的“意”,而后两者指的就是“形”和“音”了。

翻译诗歌时,尤其是抒情诗歌的翻译,若能做到外部形态与内在意义的统一(即“音”、“形”、“意”的完美结合),自然再好不过。然而,在大多数实践中,由于诗歌本身的特殊性,很难达到二者完全一致。在此类情况下,就难免面临取舍。“对等论”认为文学译文应该用对等的译语表达方式;“优化论”认为文学译文应该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如果对等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那么优化论和对等论是相同的;如果对等的方式不是最好的方式,那就要舍“对等”而取“最好”或“优化”。本文以英文抒情诗为例,通过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得出观点:外部形态(即“形”和“音”)对于诗歌翻译更为重要,在取舍时应给予优先考虑。

2 文献综述

钟嵘《诗品》曰:“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古今中外,人们给予了“诗”无数的定义。法国诗人瓦莱里在其《诗与抽象思维》中指出:“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辜正坤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中将主要定义归于“言志说”、“缘情说”、“摹仿说”、“想象说”、“法度说”、“押韵说”、“灵感说”、“语言结构说”、“感觉说”、“思维说”等十大类,并提出判断是否为诗的第一要素是“其外部结构特征,即分行或押韵。要指出的是,这种分行和押韵同时意味着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更强的节奏感。”(2003:48)。美国诗人Robert Frost曾说过:“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他的这种说法看似在给诗歌下定义,实际上反映出诗歌翻译的难度,即“诗歌不可译论”,并影响了后来大批的学者和译者。John Denham认为:“诗具有一种微妙的精神,当你把它从一种语言移入另一种语言的时候,那股精神就完全消失了。如果你不把一种新的精神加入译文,那么,译出来的东西除了一堆渣滓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在其著作Culture, Language and Personality中指出:“要了解一首简单的诗,就不仅要了解各个词的一般意义,而且要体会这些词所反映的整个社会生活,或者这些词所暗示的弦外之音。”由此可见,诗歌翻译的难度超出一般文学作品,而译者若要用另一种语言传递诗的语言,就要致力于传递原作的精神。

3 抒情诗翻译中的取舍

3.1外在形式与内在意义兼得的佳作赏析

译本采用中国传统诗歌七言律诗的形式,每节结构形式相同,且一韵到底。虽选用的格律音韵与原诗不同,但丝毫不影响其读来琅琅上口。在“形”上,与原文行数相同,每行字数相同,排列整齐;在“音”上,第一节的:“瑰”、“随”、“吹”、“悲”;第二节的“言”、“绵”、“宣”、“天”体现了用韵之美;在“意”上,译文与原文行行对应,有些是直译,有些则是基于译者的理解而对原作略加修饰,但并未改动原作本意。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将原作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义很好的加以整合的优秀译作。

3.2对外在形态与内在意义取舍的翻译实例比较

(1)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 wherever I go.

王佐良版

我的心呀在高原,别处没有我的心。

袁可嘉版

我的心呀在高原,不管我上哪里。

本句取自彭斯的名诗《我的心呀在高原》。相比之下,王译上下句字数相当,对仗工整。就语言的精确性,袁译更准确。然而,在此句各处被引用中,王译出现的更多一些。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王译在这“三美”方面总的来说优于袁译。

(2)Ah! Love, could you and I with him conspire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s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ter it to bits―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

此诗原作出自一本篇幅极小而译本及版本之多可谓世界之最的诗集《柔巴依集》。以下为两种不同的译本。

郭沫若版

啊,爱哟!我与你如能串通“他”时,

把这不幸的“物汇规模”和盘攫取,

怕你我不会把它捣成粉碎―

我们从新又照着心愿专拟!

屠岸版

爱人啊!假如你我能与“他”沟通,

把主宰万物的蓝图拿到手中,

我们岂不会把它撕个粉碎―

再按照心底的愿望,重画一通!

显而易见,郭译较为生涩,“物汇规模” 、“专拟”这样的提法更是让人费解,而屠译语句通畅,相比郭译明白易懂的多,诵读时也更加顺口。

4 结语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译者通过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补充、改写,甚至再创作,以期达到重塑原文精神的最终效果。作为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诗歌的翻译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抒情诗是为了“传情”,而不只是为了“表意”。如果一味追求源语(sourc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完全对等,而忽略了诗歌之所以流传所具备的“音美”和“形美”,那无疑失去了原作的风采,而目的语读者也无法领略原作的美感。因此,在抒情诗翻译中,若难以或无法到达“音”、“形”、“意”的统一,应取“外”而舍“内”。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海岸.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摘要】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原文出处】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8JJD860223

为社会所强烈关注的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最后以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其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而告一段落。[1]针对此事,教育部部长周济痛心疾首地说:“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2]为此,教育部还首次专门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

“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虽然发生在医药学研究领域,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显露出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换句话说,对任何学科研究领域来说,学术规范问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问题。

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目前,新闻界对涉及新闻学学术规范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新闻传播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术规范体系等尚存在争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阐述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对于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这一争论的焦点根源于对学术研究是否有规范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学术规范“是通过专业认可的‘入场券’”,即“一套‘做活’的规矩,而且必须与学术界当下的认可结合”。另一种观点认为,“‘规范’虽则对建立学术秩序、发展常规研究有意义;但毕竟是一种束缚(尽管是必要的束缚),故成熟的学者往往部分逾越‘规范’。”[3]

面临整个学界的质疑和争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对于规范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争论。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规范”的最朴素的表达。尽管在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这不足以成为使学术研究抛弃规范的理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存在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首先,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规范论。

关于规范与自由的关系,历史上有过很多论述。托克维尔在探讨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时,曾说过“既要自由也要法律”。他认为得到前者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于后者,“自由和顺从并不互相抵触;正相反,自由包括对自己所立法律的服从。”[4]这里托克维尔所指的“法律”更多地是具有与“自由”相对的“规范”的含义。涂尔干也说过,“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以规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5]这些论述都认为“规范”是“自由”的基础,二者不是绝然对立的。

正在此基础之上,规范论得以发展起来,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规范、规则以及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有人提出规范“是调控人们行为的、由某种精神力量或物质力量来支持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6]也有人提出:“规范是集体共有的行为准则。”[8]这些定义其实都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规范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对于新闻学研究来说,学术规范同样是必需的,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是通过合理的框架设定和制度体系来保证新闻学研究在“轨道”内进行的规范,看似是具有限制性的规范,但却是学术对话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新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其次,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现实依据是学术失范现象的客观存在。

目前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同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也还存在不少失范现象,如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忽视学术积累、缺乏学术批评、引文及注释失范、学术评价标准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复和“泡沫化”倾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制约了新闻学研究的深化,同时也大大损害了新闻学的学术声誉,影响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

例如,“新闻无学论”的产生和影响的扩大与新闻学研究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屡有发生就有很大关系。由于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不强,导致新闻学论文的独创性较低、书籍内容重复较多,所以尽管近些年新闻传播学科已被列为一级学科,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无学论”的影响也已大幅减弱,但是“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不但许多新闻从业者不大认可新闻有学,就连一些新闻领域的研究者也对新闻学的学术性产生怀疑,更不用说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性表示质疑了。

正因为如此,阐释新闻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以及探求新闻学实现学术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路径与策略,应当是当前的一个急需破题的工作。

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中包括一些认识上的障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以新闻学学术失范研究取代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统观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成果,有相当部分是对学术失范现象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要继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但是,究竟何为学术规范?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内容是什么?学术规范的保障机制何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反而没有得到回答。或者说,新闻学学术失范首先要有“范”可“失”,然而,目前的研究却避开这个较难回答的问题,直接进入对学术失范的研究,这在研究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第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缺乏宏观视野,陷入细节研究。新闻学学术规范并非只是那些简单的“规定”、“规则”、“条例”,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体系。但是对这一点,现有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并未体现出来。其实,新闻学学术失范中的一些问题的确可以通过操作层面的规范进行约束,例如“抄袭剽窃”、“注释规范”、“一稿多投”等,然而,有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某个环节的细节研究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新闻学学术规范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理念、道德、结构、保障等各层面的问题,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研究,而不仅仅是对技术操作细节的研究。同时,也需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缺乏宏观视野,使得研究者的思维产生了某种惯性,即将学术规范研究局囿于表面的技术研究,甚至仅仅将学术规范看作是对学术论文的格式规定。

第三,缺乏将英美学术规范研究经验与我国现实状况的有机结合。英美的学术活动被加以规范的历史比较长,其所积累的经验可以给我国的学术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但是有的研究一味地以英美学术规范为标准,却不考虑我国政治、经济现实以及学术活动的现状,因此,基于此探讨我国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实用性,难以实际应用。所以,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需要以西方为参照,同时也要以我国学术界的现实为基础。

第四,缺少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特有问题的针对性。美国哲学科学家库恩说过,如果你得出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门科学就不能发展了,因此就不能叫做科学了。[9]同理,新闻学研究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之处,这也决定了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不能仅仅取得与人文社会其他学科的共通点,而且需要着眼于新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对改善学术规范现状有所作用。

上述四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不得不正视的,需要我们调整研究思路,能够从固有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三、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开展学术规范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学取得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这其中,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破题之道,也是促进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为基础,建立新闻学学术规范结构严密的体系。新闻学科只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学术规范上具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问题,许多学术失范的现象也并非新闻学所独有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提供捷径。

同时,目前,我国关于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和肤浅,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对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的研究非常欠缺,而这些恰是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新闻学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相应地,在学术规范研究上也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中的针对性应该更强一些。例如,“一稿多投”的问题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一稿多投”毫无疑问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但是,由于新闻学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研究领域,而不少论文都是用新闻理论来分析即时发生的新闻报道事件的,这些论文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具有时效性的,而现在期刊普遍的审稿期都在两个月以上,所以,一些作者不得已采取一稿多投的方式来保证论文可以更快地刊出。这种做法虽然是有违学术道德的,但是就新闻学领域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却是充满无奈的,因此,在“一稿多投”问题的讨论上,新闻学学术规范应当体现出自身学科的特点,寻找更能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建立适合新闻学研究现实的学术规范体系。

总之,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现状迫切要求在理论研究上能够有所突破,不断深入,能够透彻地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的内容与机制,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体系,并且通过完善的学术规范管理和保障制度,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提升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促进新闻学学科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为了对新闻学学术规范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将“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一个重大课题立项,本文就是该课题项目研究最初的成果之一。今后,课题组将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系统和规范的研究,也期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予以关注和积极投入,共同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出力献策。

注释:

[1]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3月16日。

[2]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3月16日。

[3]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提炼自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参见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69-279页。

[4][美]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2页。

[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6]王刚:《科学认知规范的理论及其基本问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1月,第2页。

[8]高尚涛:《权力与规范》,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48页。

[9]转引自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劳凯声,“中国教育研究的问题转向”,http://www.zjedusri.com.cn/show.php?IID=%20899。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郭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

链接:

部分学术腐败事件回放

2008年10月,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因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院方解聘。3月15日,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教育部举行的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通报了处理“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况: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贺海波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杨杰将他人论文和课题列入申报材料。2006年3月21日,同济大学免去杨杰院长一职。6月21日,同济大学以“学术造假”解除其教授资格。

2006年1月17日,一举报人在网上指责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发明人,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原院长陈进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大宣布撤销陈进院长和教授职务,解除聘用。

篇11

本文将系统的对无单放货的问题加以疏理,并重点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其行为性质及保证函效力等问题的观点尝试性地提出质疑,并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从逻辑上去认识无单放货责任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无单放货问题的途径。

目录

一、凭正本提单交货的法律依据

(一)提单的法律性质决定应依正本提单交货

(二)依正本提单交货是一项国际惯例

二、无单放货行为的界定、原因、典型样态及抗辩

(一)无单放货行为的界定标准

(二)无单放货的原因及主要形式

(三)无单放货的抗辩

三、无单放货行为的责任属性及诉权的行使-对学术界“违约说”、“侵权说”、“竞合说”等的检讨

(一)有关无单放货责任属性的学说及评价

(二)对无单放货责任属性的逻辑推导

四、无单放货下的保函-对当今理论和实务中做法的质疑

(一)无单放货保函的性质

(二)无单放货保函的效力-对“善意、恶意”标准的质疑

(三)无单放货保函的独立性扩张趋势-见索即付保函

五、无单放货的解决途径

(一)目前人们对无单放货问题解决途径的建议

(二)对上述建议的评价及对无单放货解决途径的看法

一、凭正本提单交货的法律依据

(一)提单的法律性质决定承运人应依正本提单交货;

1978年《汉堡规则》对提单的定义做了如下阐述:“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运输契约和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载货物,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一方面提单是货物的收据和运输合同的证明。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确立了运输合同关系,承运人便有义务完整无损地将货物交付给提单上的收货人。只要承运人未将货物交付,正本提单持有人承运人的责任尚未完结,运输合同即未终止。

另一方面,提单是物权凭证。有观点认为提单代表着提单项下货物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占有提单与具有货物的所有权有同等的法律效力[3].提单的转让就表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提单持有人就是货物所有人。因此承运人必须凭正本提单交付货物[4].以上观点实际上曲解了“物权凭证”的含义,物权凭证的核心特征是不须任何正式让与或对债务人任何通知即可转让,它只表彰货物占有权与货物所有权并无必然联系,权利渗透于凭证,由此产生了最具有商业重要性的只有向持有人交付才能清偿的原则[5],正如Rix法官所说:“In my judgment ,a true owner cannot in the absence of some special arrangement oblige a

shipowner to deliver his goods to him without presenting his bill of lading.”

即真正货方也必须退回提单才能取货。

(二)依正本提单交货构成了一项国际惯例:

凭正本提单提货已是各国接受和公认的一项法律制度,作为一项国际贸易惯例,在航运实践中普遍得到遵循。83年对外经贸部曾以通知的方式下发了文件,允许以副本提单出具保函提货,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它不属于政府的法规性文件,而是具有协调作用的规范性文件,且只能对国内船舶以及有关的专业部门发挥协调作用[7],凭正本提单放货作为一项国际惯例仍应遵守。

二、无单放货行为的界定,典型样态原因及抗辩

(一)无单放货行为的认定标准:

判定承运人无单放货行为是否已完成应以提单下的货物是否完成法律意义上的交付而非物理意义上的交付,即承运人向提货人出具提货单这一行为为标准。而提货人在提货当中的行为对承运人无单放货并无影响。

(二)目前无单放货主要形式及原因:

1、货抵目的港,承运人凭保函将货物交给提单所载收货人以外的第三人。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有关保函的问题将在后文详述。

2、由于目前航海科技的发展,航速高的航程短,单据流转速度慢,承运人为减少港口费用,开始投入新的航次,而将货物放给无正本提单的持有人。而此时无单提货人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未持有正本提单:

(1)在信用证条件下,单证不符,银行拒付,而单证尚未退给卖方,卖方未及时行使中途停运权。

(2)收货人经济困难,无力向银行付款赎单。

(3)收货人与承运人因长期业务往来,形成无需正本提单提货的惯例。

3、承运人与提货人恶意串通欺诈正本提单的持有人。

(三)无单放货的抗辩:

现实中,与无单放货相关的情况颇为复杂,有时尽管有无单放货的事实出现,但因某些特定事由的存在,可阻却其违法性。近年来,船东在诉讼中提出了种种抗辩无单放货责任的事由,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看法不一,争论激烈,现择几种典型的抗辩事由加以分析。

1、提单持有人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关于无单放货的诉讼时效曾有过争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无单放货诉讼时效仍为1年。

2、货物交付地法律或港口习惯做法要求货物在无正本提单的情况下也必须交付[8]. 3、提单遗失、被盗、灭失或因金融上原因未能得到提单,提货人如能证明它是提单受让人,且对正本提单去向做出满意解释,承运人有权将货物交给提货人,但是一般应经公示催告程序后凭担保提货[9]. 4、提单持有人明知承运人无单放货仍积极协助无单提货人提货或为无单提货人提货提供其他便利条件或就提单项下的货物已与无单提货人或买方达成付款协议。这即是衡平法上的禁止反言理论。

篇12

一、引言

论文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阐释和教学法》(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录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最具代表性的12篇论文,属于学术文本。

该论文集的译著已于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笔者承担了部分篇章的初译。本文是基于对该论文集《绪论》翻译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意在该翻译项目的基础上,讨论学术类文本的特点、翻译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解决对策。

二、学术文本翻译的主要挑战

本项目原文属于学术文本,主要面向文学批评研究人员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有兴趣的读者。从文本内容看,文章主旨明确,结构清晰,交代汇编背景,概述学理脉络,提供导读性评论。由于作者文学素养深厚、文字功底凝练,全文毫无阻滞,浑然一体,使译者面临三大挑战。

1.表达形式多样。原文虽是学术文本,但其表达形式并不单一。《绪论》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集的汇编背景和汇编依据,是叙事;第二、第三部分概述生态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相关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是描述;第四部分阐明该论文集的结构安排、章节主旨和编者的评论,是议论。翻译过程中,如何将这三种表达形式准确地再现,并如原文自然切换毫无阻滞,是一大挑战。

2.语句凝练。作者多用长句,信息表达密集,语言凝练;而汉语多用短句和散句,这使译文与原文在句式上很难保持一致。在翻译时,文本内容和语言形式是否应尽量靠近原文,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是译者需首先思考的问题。故翻译策略的确定和语句的处理是第二大挑战。

3.术语频现。“术语”是指“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本项目中术语涉及面广,包括生态学术语、女性主义术语、文学批评术语等。如何根据术语的特点和术语的定名规则,综合利用各种文献资料,提高术语翻译的准确性,是第三大挑战。

三、学术文本翻译的解决对策

学术文本的目的是探讨某一学科内最新的思想、视角和研究方法,以补充和启示相关研究做。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批评在国内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为让读者直面这股文学研究思潮,宜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境,让读者在译文中移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具体对策如下:

1.表达形式:分明主次,综合呈现。原文的表达形式看似复杂,实则在真实文本并不罕见。“真实文本所呈现的特点并不局限于一种类型。”“也许议论性的文本类型可以通过叙述实现,也许指导性的文本会采用描写的形式,等等。”翻译此类文本时,要分辨出“其中一个目的是统领性的,而另一个目的是一种手段”。

在原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交代论文集的由来,通过描写展示理论的发展脉络,又由议论引导读者阅读。换言之,议论是此文的统领性表达形式,而叙述和描写是辅助议论的手段。因此,翻译时需把议论确定为主要表达基调,领会作者使用叙述和描写的用意,注意文中转换的节点,将三种表达形式不失主次地综合呈现。

2.语句:信息为主,易读为辅。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可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表达型”和“呼唤型”。此篇《绪论》是“信息型”文本。翻译这类文本,“其目标是保证内容的不变,若转换过程中,信息保持完整,则可认为翻译是成功的”。其次,译著的目标读者是进行女性主义、生态学或文学批评的研究者或相关人员,他们对文本信息的关注是首要的。但《绪论》主要起介绍功能,除理论性外,也需兼顾易读性。

因此,笔者需以保证信息的传达为首要原则,不进行有损于原文逻辑的修饰与改动;在尽可能保持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再考虑译文的易读性与流畅性。

3.术语:语义溯源,统一管理。人文社科术语翻译中,术语的“单义性”和“稳定性”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去查明可能有的现存等价术语的情况”,“充分利用现存合理的等价术语”;术语的“理据性“要求译者采用语义溯源法,“术语的确定要符合其所代表的语义内涵理据,要确保其准确性”。

本项目术语涉及面广、语义专业,要求译者:首先,查阅国内已有的相关文献与术语词典、网络术语库等,对于已译介的术语,借鉴合理的现有译名;其次,对尚无等价语的术语,进行语义溯源,准确理解后,据其语义理据翻译,并与总项目负责人及其他翻译成员讨论,进行统一的术语管理。

四、翻译实例分析

1.表达形式实例。原文的开头,作者叙述了论文集汇编的缘起,语言简实,娓娓道来,并无学术著作的艰深晦涩,易于增加读者对本书的兴趣。因此,翻译时必须体现这种简实的叙述风格。例1:

原文:“When that proposal was denied, Gaard approached Patrick D. Murphy with several fine conference papers and the idea for a special issue of ISL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which Murphy had founded and was editing at the time.”

译文:在戈德的建议遭到否决后,她将其中几篇优秀的会议论文转交给了帕特里克・D・墨菲,建议在墨菲创办且时任主编的期刊《文学和环境的跨学科研究》上刊登一期特刊。

在第三部分,作者追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回顾其形成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用描写展现事件的具体细节和发展的波澜壮阔之势,翻译时须将这种态势在语气上表达出来。例2:

原文:“Since 1990 there has been an eruption of ecofeminist literary analysis. Although individuals have been working in this vein for decades, the majority of 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being practiced by younger academics who have received their degrees since 1990 and doctoral students who are building on the wealth of materials.”

译文:自1990年以来,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分析不断涌现。尽管个别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了数十年,但从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力军则是1990年以来获得学位的更年轻的学者和依靠丰富材料进行研究的博士生。

在第四部分,作者对各篇论文进行导读性评论,带领读者鸟瞰该论文集,是全文的精华,翻译时要呈现严谨凝练的论述风格。例3:

原文:“While ecofeminis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have developed and diversified in the twenty years following d’Eaubonne’s first book, her work remain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of ecofeminism's Western articulation.”

译文:尽管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在德・奥博纳的首部著作问世后的20多年中不断发展并日渐丰富,但其著作始终是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语句处理实例。对长句的处理,笔者采用“信息为主,易读为辅”的对策,力求最大程度地无损原文信息。下例中只将介词短语提前,并未对长句进行切分和重组,虽稍显冗长,但能更大程度地保留原文信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离原文更近。例5:

原文:“Likewise, definitions of literature, its genres, and its canons that attempt to establish timeless universals by relying on a few male authors and ignoring the contextual, historical, thematic, and aesthetic dimension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can also be only distortions.”

译文:同样,通过依靠一些男性作者并忽略文学作品的语境、历史、主题和审美维度的方式,来对那些试图确立永恒而普遍适用的文学及其体裁和标准进行定义,也只能是曲解其意。

3.术语翻译实例。针对原文术语具涉及面广、涉及领域专业型强的特点,笔者采用语义溯源的方法。例6:

原文:“We can relate ecofeminist principles and interpretation to existing literary study by building on feminist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other”.”

此例中,“other”是一特定概念。根据语义溯源法,通过查阅,笔者发现,汉语中已经存在与“other”对应的等价术语――“他者”,与作者表达之意一致。因此,根据术语翻译的稳定性要求,笔者采用“他者”这一译名。

五、结论

本文是笔者对自身参与翻译项目的反思。该项目原文属于学术文本,表达形式多样,语句凝练,信息密集,术语频现。学术文本的目的和功能决定译者需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翻译文体学、术语翻译研究等应用型理论为本项目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启示。结合实例,本文认为翻译学术文本时,应对其表达形式进行主次分明的综合呈现,对其语句的处理以保留信息为主、照顾易读性为辅,对其术语翻译须采用语义溯源和统一管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

[2]Trosborg,Anna.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14.

[3]Trosborg,Anna.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17.

[4]Trosborg,Anna.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14.

[5]Baker,Mona,and Gabriela Saldanh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48,116.

[6]Baker,Mona,and Gabriela Saldanh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48,116.

[7]魏向清.人文社科术语翻译中的术语属性[J].外语学刊,2010(6):165.

[8]魏向清.人文社科术语翻译中的术语属性[J].外语学刊,2010(6):166.

[9]Garrd,Greta,and 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8:1.

[10]Garrd,Greta,and 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