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1:3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发展论文

篇1

细节如此重要,已经越来越引起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注意。近几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诊断非常流行,以至于在有些人眼中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但笔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论断有失片面,应该是关键性细节才决定成败。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许在很多一般性细节上表现并不完美,但还是取得了成功,可见并不是所有细节都能决定成败。根据笔者的心得: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细节举足轻重。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并不是他的智商有多高,而是他有注重细节的意识和抓住关键细节的能力。想在所有的细节上赢得掌声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把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毕竟有些细节的作用十分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懂得选择,学会放弃,细心观察,抓住关键细节,才能使你摆脱羁绊、脱颖而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2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细节

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耕细作”的时代,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可以反映你的专业水准,显现你内在的修养和品质。细节犹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你能把握它,驯服它,它就能成为你得心应手的坐骑,而你对它不以为然,把握不住,它就可能在你前进路上马失前蹄,让你前功尽弃。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或几个细节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或几个决定性的细节举足轻重。不可否认,企业发展中的每个细节都很重要,但细节毕竟密如繁星,如果你在意每一个细节,想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得出色,都赢得掌声,显然太让人费心劳神,也很难做到。所以,学会对细节进行衡量、选择和放弃,把握关键细节,才能使你摆脱精神羁绊,让你轻松生活每一天。那么,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哪些关键细节足以决定企业的成败呢?笔者认为,一个企业应着重把握如下关键细节:

2.1产品质量是关键

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较为关注的一般是产品质量、产品性能、安全性与耐用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旦在产品质量上出问题,往往就是大问题。名牌产品,之所以成为名牌产品,除了其他因素外,重要的一点是其产品质量定位成功。比如,茅台酒的质量定位在国酒这祥的极品位置是成功的,北京二锅头把质量定位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成功的。

2.2技术突破定生死

亚都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何鲁敏对记者表示,亚都之所以能在这个市场屹立18年不倒,核心技术是最主要的一方面,18年来的技术沉淀是一般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的。在产品行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想长期生存下去那是很困难的,因为未来的竞争只能越来越激烈。

2.3企业战略很重要

企业竞争是战略的竞争。企业实施战略及战略管理,不是为了装潢门面,而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只要稍稍观察一下中国的市场,就会发现,中国企业的经营有一个显著特点:这就是“跟风”经营。一旦有一种产品出现,一旦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销路,不用太长的时间,与之相似的产品就会蜂涌而来,市场马上变得分外拥挤与饱和。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结果只能导致相互模仿,相互模仿意味着恶性竞争。大多数企业只能靠粗制滥造生产大路货,期望靠价格战获得一时的成功。其结果是所有的企业的利润都倾向于零。许多企业觉得现在生意不好做,说到底就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并没有表现出特质,企业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2.4企业目标要合理

企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十分丰富,除了经营业务外,还包括管理、人员和文化等。只有克服企业在管理、人员、文化等方面的磨擦,做到各部门间彼此相容,才能保证企业实现有效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的,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目标。只有经过全方位的和磨合,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

2.5重视人才的靠拢

人才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会使用人才,谁的企业竞争能力就强,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个公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学技术、人的智能在经济发展或在企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正确的人才战略更是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无不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包括接班人的培养,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生产骨干和一般员工的培训。

2.6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企业必须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与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沟通,最大程度地消除人们的各种疑虑和担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阻力,克服企业磨擦。在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上,要坚持人本管理原则,把人看成是主动的。尊重员工,注意思想沟通,采取思想沟通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去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3提炼关键细节,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通过以上对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细节的反思和总结,我们认识到,要想将一个企业做好做大就必须做好对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细节的提炼。

(1)明确员工个人技术的价值,员工有重大技术创新的,可以技术入股,扩大持股比例。对表现突出,为企业绩效提高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以增大其持股比例予以奖励。对新员工,企业应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快成才,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营销专家、管理专家,并定期调整其岗位工资,有重要贡献者,给予持股奖励。

(2)加强市场调查,深入研究市场,主动适应市场。目前,企业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中,普遍面临市场压力,可以说都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有人说,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企业,有一定的哲理性。有的企业把困难当作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打游击战,也打持久战,寻找市场缝隙,积极开拓市场。同时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在继续搞好生产管理的同时,将企业资源向前延伸到市场调查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向后延伸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按照市场需要,实施生产、销售、服务、信息反馈、科研开发再到生产的全过程,真正将市场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使自己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困境中获得生机和活力。

(3)要把握好市场经济规律,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企业在搞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中,要将本企业所服务的市场有效需求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所谓有效需求就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些消费品生产能力之所以过剩,除了其它原因外,把市场潜在需求也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发展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继续坚持以绩效为中心的人才激励机制。为此,企业应倡导一切人才衡量以绩效为根本标准,在员工提拔、工资晋升、员工进修,坚持以绩效为中心的人才激励机制。

(5)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工具,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常常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细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阻力,大幅度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也提高了企业再造成功的可能性。

关键细节决定企业的成败,对管理者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知道维系企业功败垂成的细节;其次要懂得发动你的部下和员工去做好细节。越是高层领导,越是要跳过一些层面而直接关注运行中的细节。同样一个细节,老板心态的强弱与视野的博窄,往往能引申出完全不同的政策。比尔·盖茨辞去总裁高位,却去担当一个开发总监,这不是个人一时兴趣爱好,而是以技术创新立身的企业,最高决策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摘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越来越关心细节了,近几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诊断非常流行,以至于在有些人眼中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但笔者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论断有失片面,应该是关键性细节才决定成败。文章针对这一诊断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细节关键细节企业成败

参考文献

1金观韬.关键细节决定成败[J].秘书工作,2005(6)

2饶卫兵.细节决定成败[J].审计与理财,2005(9)

3飞扬.职场细节定成败[J].职业技术教育,2005(14)

篇2

一、安全效益型发展模式的特征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既有可能出现经济总量增长而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形,也有可能出现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而安全效益降低的情形,还有可能出现经济总量增长而经济效益、安全效益降低的情形。

事实上,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二者虽然都以投入产出比来衡量,但经济效益的产出主要以利润的总量或增量显示,安全效益的产出则是以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事故的下降、事故损失的减少显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投入为既定值,那么安全生产形势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说明安全效益越好;反之,安全生产形势越是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事故率越是提高,说明安全效益越差。由于安全工作水平的变好变坏同利润的增减不完全一致,甚至很不一致,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等同于安全效益,更不能代替安全效益。

安全效益和发展速度也是同样的关系,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安全效益是不一致的,速度快并不意味安全效益好,速度慢也并不意味着安全效益差,反之亦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相比范围更广。安全效益不仅直接与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有关,而且还包含部分社会效益,企业所处社会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高都属于社会效益。事故率的下降、事故损失的减少、职工的职业健康得到保障等,都是安全效益。

二、地勘企业呼唤安全效益型发展模式

地勘企业还处于事企转变的过渡时期,以追求发展速度为目的的速度型发展模式和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效益型发展模式在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中都有体现。一方面,为尽快实现集约化发展能力,许多地勘单位都提出了速度型的发展思路,力求通过产业规模的裂变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为体现地勘单位产业优势和科技实力,所有地勘单位都提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核心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目标。

长期以来,地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促进了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的有序发展。但随着企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目前地勘单位均处于成长阶段向发展阶段的转变时期,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乏问题,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企业规模,还是用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单位负责人有时很难选择。从本人近几年在地勘单位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检查的体会来看,尽管各单位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费用提取办法及其保障机制,但有限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发展生产、拓展企业经营规模和开辟市场占有份额上,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事宜则被暂时搁置到一旁,最终导致安全事故隐患因安全投入的不足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地勘单位经营范围和工作地域的迅速扩大,这种状况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从现实状况可以看到,随着地质市场的社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地勘单位工作的外延必将全面拓展,生产规模将会越来越大,许多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所是我们以前不熟知或者根本不了解的,在此情况下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就必然带来相应的安全风险。同时,为了使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以人为本”理念得以在全社会得到认可,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研究治本之策,用我们安全生产的良好业绩,为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提供坚定的安全保障。

三、地勘单位实现安全效益型发展模式的途径

安全效益存在于安全活动的各个领域,如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安全的技术设计、安全技术的运作、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因此,提高安全效益要从各个领域和方面入手,才能使人类的总体安全效益得到发展和提高。

1.重视安全的科学技术进步

安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地勘单位长期以来都是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许多职工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也对地勘科技的推广应用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总感觉地勘单位没有大型设备和大型基建工程,只要按照已有的生产规程进行操作,就不会发生大的安全事故。但事实却不是这样,随着地勘产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地域的不断拓展,以前我们所不熟知的安全隐患逐年增多,有的单位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说,地勘单位的安全科技研究与应用,必须要提升到我们企业管理的重要范畴,切实抓紧抓好,这对于地勘企业和职工个人长远的安全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提高,安全科技研究和应用尤其要瞄准前沿领域和我们的行业特色,推广新技术、选用新装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发挥科学技术推动安全管理进步的作用。

2.提高安全技术实施的科学设计水平

安全管理重在防范,“预防为主”要体现在安全技术设计阶段的工作,使安全措施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方案的选择阶段就得以理想解决。我们的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工作,就应该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在项目设计阶段采用系统工程、优化技术、经济学、决策科学等一般性理论和方法,以及危险分析、安全评价、安全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等专业理论和方法,把安全技术的实施在一开始就置于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确保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之中。

3.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篇3

企业金融中涉及到公司的治理,公司制企业的出现,以及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的治理问题,一个企业的治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如何治理好公司,以及怎样的治理才能够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如何才能够是企业治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积极的,有利的影响,这是企业治理,以及企业金融必须要特别仔细的考虑的问题之一,企业金融在企业治理问题上,要尤其的注意,尽量的是企业金融对于企业的治理,在最大的程度上,最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企业治理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在企业金融对企业的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格外地小心谨慎。

(二)金融危机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时有发生,企业金融对于企业发展作用的弊端也就凸显出来了,金融危机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而金融危机有的时候又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对企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严重的时候,金融危机对一个企业造成的影响,还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有不少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破产。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关系的重视,如何预防和应对,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二、企业金融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

(一)进行科学合理地资源配置

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在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金融要充分利用好企业丰富的客户资源,企业的客户资源,无疑在企业金融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客户资源在企业金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所以企业的客户资源在企业金融中也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金融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优势,重视资源的分配,对企业的客户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争取使企业的客户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从而使企业金融在企业发展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企业金融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企业金融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治理

由于我国的企业并不能够直接地提供金融服务,所以就需要对公司进行治理,通过一定的企业金融组织来提供金融服务,所以就必然会涉及到公司的治理,只有有效地治理,使企业金融组织能够更有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才能使企业金融能够不至于在企业的发展中拖后腿。这样才为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供机会。要想使企业金融能够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治理,对企业的参股对象,以及集团的控股,都要进行严格地治理,以保证企业金融组织更好地发展,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重视,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使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企业金融有一定的风险性

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人们意识到了企业金融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努力地,尽可能地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企业金融中要尤其的注意,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这就要求降低风险,利用企业金融的分散功能,尽量地是使风险分散开来,要想降低风险,通常情况下,就要降低回报,所以在企业金融中,一定要将究平衡,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回报,这样的话,就会使风险性增强,而风险性的增强,就加大了导致危机的可能性,所以企业金融一定要衡量好。而企业金融要想尽可能地避免危机的发生,就要尽量的降低风险,而降低风险的有效的措施,就是分散风险,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会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是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而风险的降低,也为企业营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更加安全,更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企业金融和企业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的。

篇4

实际上,模式问题对电子商务并不重要。电子商务的实质是数据在流通环节的交换。这一实质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定要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并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优化和改造企业的传统生产硕士论文和流通环节为宗旨。模式其实只是一种对外的说辞,甚至只是花架子。互联网经济离不开经济的范畴,必须遵循经济的基本规律,虚拟经济必须以传统的实物经济为基础。目前,人们常用水泥来比喻传统企业,用鼠标来比喻电子网络公司,“鼠标加水泥”正是虚拟经济与传统经济结合的形象比喻,“鼠标+水泥”才是电子商务最现实的选择。对外贸公司而言,就是以自己的传统业务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

(二)外经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正忙于解决吃饭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拥有计算机的外经贸企业,主要用于文字处理、统计计算。多数外经贸企业虽然己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环节,建立企业网站或在专业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网页的仍为数不多。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比例更小。目前,我国18万家各类外经贸企业中,只有10%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其中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更低。这表明中国外经贸过去讲信息化,企业往往理解为把原来人工手写改为电脑打印;现在讲电子商务,不少企业又仅仅理解为在某个网站注册网页,宣传产品、收集信息。这是非常典型的无需求市场行为,就是说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本身对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真正作用了解不深,更谈不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管理企业。

(三)管理水平问题

篇5

2.力力为公司领导层通过具象的表达方式向所有职员和整个市场说明其发展方向,进而凝聚成一个综合体,公司通过整体思想观念激发所有员工的整体利益观,进而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公司成员紧密结合,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提高了所有成员对公司的依赖程度,进而形成一个凝聚力极强的整体。

3.约约说的是公司文化限制成员的思想观念以及工作态度,让成员观念及态度和公司基本原则相符,可以容纳小范围的差距,当然这些依赖于所有成员的自觉程度,在公司常规的运行过程中文化无形之中限制了所有成员,当其与具体的规章碰撞时,文化的限制和约束作用不容小觑,所以公司文化的限制和约束作用引起所有公司成员的自觉反馈和接纳,一方面降低了公司成员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激发了成员的潜能和能力。

4.舞舞说的是公司文化公司成员思想观念与公司价值观和发展观相一致的现象,体现为公司文化激发了公司成员的责任感,正确意识自身对公司目标实现的作用,从而高速完美地完成各项任务,降低成员工作的惰性,一旦公司对公司成员有什么要求,成员会义无反顾,这种激励作用是不容小觑的。5.散公司文化的传播作用说的是公司文化具有指引和传播功能,其所到来的反应不单单体现为公司内部,还作用于外部发展,因为公司存在于一个经济市场中,公司文化必须适应市场文化,市场文化以公司文化为基础,由此可见,公司文化很大程度影响了市场文化的形成。

二、公司文化对公司发展的作用

公司的深度变革在某些方面依赖于公司文化的构建和完善。符合时代特点的公司规章体制是关键方面,先进的公司规章体制不单单涉及公司行政、经济方面,而且还关系到文化方面。从表面上而言,公司内部所有的规章体制与公司转型呈现同方向变化,然而要想员工真正接受规章体制的变化,其必须依赖于员工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降低员工内心排斥感,达到员工自身愿意接受规章的限制,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从而推动公司变革的成功。另外,公司文化引领公司变革方向,职工文化的变化反映了员工对公司规章体制变化的接受程度,而且会影响公司正常经济运转,由此可见,公司的深度变革需要在文化的引领下,才能达到文化构建的效果。公司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公司社会影响以及转变公司发展观念。如果一个公司拥有适合其发展的文化,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引领新职员迅速投入到公司这个大家庭,所有职员自愿遵守公司规章的限制,指引职员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社会的影响力。所有职员在公司文化的影响下,在公司发展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指引职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保证更有激情的去工作,提高公司整体素质水平,从而推动公司正常和持续发展。

篇6

在国外,商业企业己经有悠久的历史了,而在中国的大地上它却仅仅有二十年的经历。然而就在这二十来年中,它却充分显示了其具有的优越性而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集团?在经济生活中是怎样发挥作用呢?

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于商业集团的说法各异,企业界认识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从对国内外商业企业集团历史和现况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商业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从其组织形态来考察,是一个以大型骨干商业企业为主体,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主体不同程度控制或影响的企业为,通过各种联系方式如资产联合、资产融通和经济协作而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多功能的大型、稳定和特殊的经济联合体。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首先商业企业集团是一种经济组织而不是政治组织、行政组织或别的什么组织。其次,商业企业集团是由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又有着某种共同利益的企业联合而成的,因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或企业。再次,商业企业集团的特殊表现为它有一个对其他企业具有控制力或影响力的核心:表现为企业集团各成员之间联系方式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使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经过分析我们来为商业企业集团的本质总结一下特征:

1.商业企业集团对于商业企业具有规模大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规模指企业集团核心企业的规模,也指企业集团的整体规模。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企业集团的数量并不多但其规模之大是非常惊人的。

2.商业企业集团经营的多角化。这是因为商业的形成过程具有兼容各行业相关企业的特点,这样必然使其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同时商业企业集团庞大的规模决定了它既有必要多角化经营以分散经营风险获得多种机会,也有可能这样做。多角经营是和主攻行业相辅相承的,不可割裂地看待。

3.产融结合。商业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必然出现产业和金融的结合。这己成为企业集团的明显特征。这一特征的出现时因为企业集团的产生或销售对货币资金的需求迅速增大,而它的强大实力所产生的信用可靠性也使金融业更乐于、更有必要和产业相结合。

4.经营国际化。在资本主义国家,商业企业集团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上占据重要地位,几乎所有大的企业集团都是跨国经营的。我国的企业也正走向经营的国际化,不少大型企业集团已把国际市场作为自己的进攻目标,在创造条件向外向型企业集团转化。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的商业企业集团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结构这一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集团的其他特点。第二、企业集团面对多层次政府的管理。首先是政府主管部门;然后是总部和成员所在地政府的管理。第三、企业集团的行业性特点比较明显。由于我国企业集团尚属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它仍然保持较强的行业性特点。第四、企业集团具有联系国家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企业集团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再对成员企业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和指导,使其成为国家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既避免了国家对企业之间的直接干预,有防止了企业围观活动偏离国家宏观调控的倾向。

要更加深入清楚地认识商业企业集团,有必要对其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做进一步的考察。首先,通过优化流通生产力的配置,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其次,通过“强弱结合”,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高社会商业整体商业效益。再次,通过发展“多元化经营”,趋利避害分散风险,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最后,发挥大批量经营的优势,降低成本,降低流通费用,薄利多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7

一、优秀企业形象的塑造

物流企业本身要想成功的塑造自身形象,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科学的做好企业形象的定位。对于一个企业的形象塑造来说,准确地进行定位是塑造过程的重要核心。物流企业本身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对企业形象的基本模式与方向进行确定,突出企业形象的差异化与个性化。举例来说,著名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其奔驰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成熟、理性、条理分明的成功人士,而宝马汽车给人感觉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物形象。其次,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对于一个物流企业来说,其物流服务是企业的重要商品,而价格因素则是商品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属性。很多企业选择在发展初期,通过低价销售的模式,迅速的占领市场。但是这种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其从长远层面上看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物流企业本身的服务,其价格因素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关注其商品的服务属性。一个商品的品牌形象,不仅仅包括了其商品的质量,其更与消费者的价值体系和消费观念有着更加直接的联系,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一个物流企业如果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那么企业的营销工作开展则可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渠道进行。再次,公共关系的树立。作为企业的各类关系中,公共关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位的特点。公共关系的加强,可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宣传,让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让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可以更好地得到社会支持。通过积极开展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和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可以更好地树立自身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这是企业实现长效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对于企业来说,其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明确目标。最后,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人员自身的素质形象与企业的整体形象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可以更好地约束员工行为,让企业的员工具有更加规范的工作行为,进而对企业的的形象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形象的提高也可以让员工获得更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来说,一个优质的企业品牌形象,可以更好地发团结员工,并且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广大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发挥员工的聚类效应不断挑战新的高点,不断创造出企业新的辉煌。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其企业的实际形象对于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优秀的企业形象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影响效果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与此同时,物流企业的企业形象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实力。

作者:苏秦 单位:广东华立职业技术学院

篇8

据统计,民营企业每年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收人的12%以上,2002年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14.80a,全社会的税收增长率为12.10o。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民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1999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多达8300万,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7.374亿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42%,从而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支持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国有企业,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它们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己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繁荣了当地经济.而且为中西部地区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民营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涌现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最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传出消息说,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总投资仍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专家顶测说,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最初5年里,民营企业将是最活跃、最受益的部分之一。他们的这种预测当然不无道理.因为我们已看到,经历了“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正在走向繁荣。

2、我国民营企业难长大的成因分析

(1)资金缺乏,融资难

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因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小作坊,因此相对来说,资金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资金问题便是很突出的了。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规模迅速扩大的资金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和“融资缺口”,再加上我国有关政策的限制,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偏见,使得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有限,又无法达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约38%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扩大生产难,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升级困难,最终竞争力下降,企业发展受阻。因此融资难是目前民营企业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2)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只约占17.86%,民营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3。我国民营企业起步多是小集体,小作坊型的,以加工为主,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缺陷日益显现。根据中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约70%的民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由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3)创新能力弱

民营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天然优势,同时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还具有勇于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但是,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多数实行家族制管理,难以吸收到高级人才参与企业创新,企业中的外来人员的特长和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单靠企业家一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常会遇到资金难的问题,创新资金不足,企业在创新决策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因此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只是简单的再生产,勉强维持生计,再加上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设备陈旧,难以购买新的设备进行生产,创新对他们来说就更加困难。

(4)从业者素质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整体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中的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许多企业不愿投资于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只用不教”或者“重用轻教的现象。他们的解释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没有资金投资于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一些员工经过培训获得技能之后一走了之,对企业发展极其不利。该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太低,会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价值含量低,还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在这些民营中小企业中,许多员工仅仅是靠模仿大公司的技术,在技术水平上创新不强,多为重复生产,产品质量也无法跟大公司相比。同时,这种小企业生产不稳定,看到市场上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频繁变动企业产品方向,员工的技术不过关,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弱。

(5)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经营管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创办资金一般来自家庭的财产积累或通过小范围筹资取得,因而在创业初期,出于稳定和节约成本考虑,企业

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往往集于一身,而且企业成员也大多数是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然而随着企业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规模的扩大,在企业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发

展的过程中,家族式经营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并最终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结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管理者便是经营者。这在企业小的时候,便于控制和提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壮大后.其管理者便很难超越和约束自我。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农经济萌发而发展起来的,囚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小农意识浓厚,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知识匾乏,稍有成就便心浮气躁,独断专行,这必然导致判断失误,使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6)忽略了质量和社会信誉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其初始阶段之所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非靠自身的实力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而是带有很大的机会色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成熟,许多配套政策不到位,国有企业还没有放开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因而必然存在一些市场空白和政策漏洞。许多民营企业止是抓住了市场空白的机遇或利用机制与政策漏洞的空子,实现了企业的财力扩张,有的还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对于靠打“机会球”和“球”取得的成功,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产生误导,滋生投机和侥幸心理。一些民营业主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不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结构和机制,加强经营管理,而是热衷于研究关系学,寻找捷径.投机取巧,有的甚至不惜丧失企业的信誉进行生产和销售,诸如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售后服务差等,使社会对民营企业的信任感降低.最终吃亏的还是民营企业。在如何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也存在短视行为。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健康,眼睛只盯着个人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企而导致许多优秀人才流失。业和社会的关系时.总跳不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时时处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明知危害社会而为之,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贻害他人.其结果是最终失去企业生存的根基,这就是许多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3、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改善金融环境,解决民营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03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法律依据,降低了民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变动的风险,为民营中小企的发展稳定性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国的法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有时出现“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加重了民营中小业的财政负担。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许可的条件下,对符合我国行业政策发的项目,尤其是环保型和出口型的企业,在贷款方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针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担保品较少的现状,中央、地方政府和银行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尽量减少担保品数量。这多方面、多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同时银行面还可以尽量减轻繁琐的贷款手续,为民营中小业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条件"此外对民营中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也应启动和研讨。

(2)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

关于人才技术,人才激励和技术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技术创新便无从谈起。民营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有效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制度。充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有了人才,才有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必须改变员工只是用劳动换钱的思想,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制度,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稳定感。只有一套真正能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潜力的制度,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3)定位产业价值链,确定经营策略

结合当前全球化、区域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在产业链中的经营地位及发展空间。区域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是进行战略选择的两个方面。

从区域来看,我国经济布局导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对产业培育支持的力度亦有不同,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空间因素,明确空间价值链。例如在发达地区,国家倾向于

借助民间资本的强大实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在中西部地区,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大力鼓励生产加工型和劳动

密集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广大山区,重点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民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加工增值。从行业选择来看,过去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随着市场的放开、行业准入规则的放松,新兴服务业(房地产、咨询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能源、电信产业都为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打开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行业价值链的定位在于选择某一行业的一段生产或服务的片断作为经营内容。

(4)加强企业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的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永恒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企业来讲,技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同种类的技术处于不同地位,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形式。按其地位,技术可以分为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技术和经营能力、基础型知识、重要技能。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讲,越是重要的技术(如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

技术和经营能力)应该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而非核心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协作或外购来获得。

(5)建立企业的诚信制度。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顾客可能被迫选择无诚信企业的产品,因为别无选择。但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有无诚信,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条件及成长过程限制,建立诚信制度就尤显迫切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国家标准的信用制度,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建立。民营企业必须关注诚信,并将其制度化。对内,可以将诚信融入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当顾客相信了企业的诚信,他们也就认可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顾客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顾客。

4、结论部分

总之,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笔者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民营企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十分困难。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民营企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为此,本文首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作了分析,其次对我国民营发展难得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本文根据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民营企业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云,卢华.山东民营企业调查与研究.宏观经济与研究,2004,第12期:53页.

[2]陈增寿.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生产力研究,2004,第2期:124页.

[3]厉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选择.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第1期:105页.

[4]杨惠贞.从企业角度探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05,第2期:2页.

篇9

首先,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核算的重点内容,也是以成本核算作为基础对各项经营活动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之一。重视成本核算,能够避免盲目投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必须发挥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来制定成本目标,实现经营活动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充分实现资金等成本的有效投入。

再次,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化。成本控制是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全方位地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去,既包括产品成本,也包括人才成本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行业的企业如果没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则其主要的竞争力就体现在生产成本上。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就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充分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技术。

可以说,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资金管理。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经营活动的成本,只有控制好经营活动的成本才能促进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机制的发展,加强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企业应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科学制定企业成本控制战略,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强化成本核算。企业要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建立起科学的成本考核体系,以财务管理目标为中心,以成本核算为手段,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设备、原材料等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避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强化成本控制,更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

篇10

1.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有利于销售。

企业保留一定数量的存货储备能够避免生产中断、停工待料、供不应求情况出现,同时还能提高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机动性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1.2降低存货取得成本,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通过大批量集中进货,既可以享受价格折扣,降低购置成本,也因减少订货次数,降低了订货成本,使总的进货成本降低。进货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就能够使产品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2.存货管理的意义。

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潜力。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对企业而言犹如血液,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必要储备,一方面通过销售存货为企业创造利润,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大量采购所需物资提高议价能力,节省企业的采购成本,保证企业充足的生产材料,所以企业存货量的多少,不仅仅反映其资产运转速度,资金的利用效率,关键时刻可能是企业的生存发展、衰退停滞的致命点。因此对企业而言,加存货的管理控制拥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通过存货管理,可以协调销的数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保证生产和销售需要而占用最低的存货储备。(2)降低库存的采购、存储和销售成本,避免物品积压或短缺,加速存货周转,使企业的存货既能适应市场变化,又能保持均衡生产。(3)有利于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量,降低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企业获利能力,从而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4)避免存货因不可控因素或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霉烂、变质等情况,并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理存在问题的存货,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若要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就应当建立合理的存货管理体系。

3.存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3.1对企业来说,存货过多。

产品积压企业将会计提大量的减值准备,还会增加各项维护支出。为了减少后续费用降低损失,企业必然会通过降价促销这一直观的方法进行销货降低企业库存。如此,产品贱卖,企业自身品牌必然受损,无形资产则会流失,品牌的市场效应也会下降。

3.2企业存货过多表明产品变现能力差,资金周转程度低。

企业处于低速运转状态,不仅企业的资产将会受到质疑,企业价值也会被低估。如果是上市公司,公司的存货是财务报表中重点对象之一,如有较大变化,必须在附注中解释说明,如果证监会对其财务报表中存货变化存在怀疑,则会要求其出示关于存货变动的详细报告,从而可能会导致股价的波动,影响企业的发展。

3.3企业的库存报表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存货报表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扭转市场失调格局,同时还可将企业的滞销产品变为畅销商品,增加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减少存货库存量从而获取可观利润。由此可知,企业的库存管理无论是对企业品牌无形资产的建设还是存货流动资产的周转以及管理层的方向决策都有重大影响,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能够有效促使企业积极发展。

二、海澜之家存货管理案例分析

1.海澜之家公司概况。

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是海澜集团2002年3月成立的子公司,海澜集团位于中国百强县(市)之首的江苏省江阴市,是一家以服装为龙头产业,以精毛纺面料为基础产业的专业化大型企业集团。海澜之家则是以生产服装、精粗纺呢绒、毛纱线、羊毛衫及其他针织品、皮制品、鞋、袜并销售自产产品为主体经营范围的服装公司,以“高品质、中价位”定位于大众消费群体。自2002年创立以来,以全国连锁的统一形象、超大规模、男装自选的全新营销模式引发了中国服装市场的新一轮革命,其平价优质的市场定位,款式多、品种全的货品选择,无干扰、自选式购衣方式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塑造了“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的鲜明品牌形象。海澜股份公司始终坚持“品牌领航,科技为先”的理念,运用新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并与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联手推出的“海之唯”可机洗西服,打破了西服只可干洗的传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海澜之家先后获得江苏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2006年、2007年海澜之家在有着中国服装界“奥斯卡奖”之誉的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中分别获得“营销大奖”和“潜力大奖”。2009年4月,海澜之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海澜之家于2014年4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登陆A股。2015年再次获得由中国服装协会颁布的“最佳休闲男装品牌”的荣誉。

2.海澜之家存货财务指标分析。

2.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可以测定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海澜之家曾进军IPO行业,但并未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否决原因中提到公司独立性存在缺陷,外界对于海澜之家公示财务报告也存在多方质疑,最为显眼的当属其公司存货。虽然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存货过多是通病,但从海澜之家招股说明书得知,公司在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末存货数量分别为1303万件、1725万件、3393万件,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9,0.88,0.77,如此低的周转率却想上市,不得不让外界产生怀疑。2012年至2014年,海澜之家的存货周转率稍有好转,分别为0.67,1.01,1.39,但与国内男装市场的平均存货周转率2.0相比也稍偏低。这说明海澜之家存货变现能力弱,存货资金周转速度慢,企业的盈利能力较低。

2.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变现的速度越快,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根据海澜之家招股说明书与财务报表分析得知,2010年至2014年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09.09天,467.53天,537.31天,356.44天,258.99天,相当于平均1年存货才周转一次,与男装行业平均标准周转天数180相比却相差甚远,特别是2012年,周转天数相当于业内平均水平的3倍。虽然在2013年后存货的周转天数有所降低,但与行业周转速度仍有一定距离。海澜之家存货周转天数如此高,不仅仅表明其库存积压较多,也反映其存货的变现能力差,存货管理水平很低,企业的营业周期长,营运能力较低。

2.3存货与资产比率。

根据海澜之家招股说明书与年报显示,2010年至2014年存货的账面金额分别为16.93亿、38.63亿,44.57亿,45.16亿,56.63亿,2010年至2014年其存货账面金额分别占当年流动资产总额的56.11%,68.08%,60.77%,50.4%,48.61%,这表明海澜之家流动资产中超过一半左右都是存货,成为海澜之家除货币资金外的第二大流动资产,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过高,会导致速动资产过少,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降低,资产变现能力下降。此外这期间存货账面金额分别占当年资产总额的44.42%、56.83%,48.95%,40.23%,32.84%,这也证明海澜之家的存货比重确实较高,相对同行存货只占总资产百分之十几的比例,海澜之家的库存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也说明海澜之家确实存在高库存,高积压,高待销。

3.海澜之家“高库存”原因。

3.1疯狂扩张加盟店。

海澜之家采取的是全托管连锁经营模式,与普通加盟店不同的是:海澜之家属于类直营加盟模式,加盟商不需要参与加盟店的经营管理,所有门店的内部管理全部由海澜之家来负责,包括货品投放、门店管理、经营、门店选址等工作,并且门店货品可以百分之百退换货,加盟商无须担心库存问题。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加盟商结合为利益共同体的经营模式使得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渠道扩张,同时也成为了海澜之家库存居高不下的幕后推手。据2012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09年至2011年末,其门店数分别为903家,1389家,2096家,对应的存货数量分别为1303万件,1725万件,3393万件。但是截止2011年底,海澜之家的的直营店仅仅只有2家,商场店面也就63家,加盟店的数量成为海澜之家占领市场的主要力量。据海澜之家2014年度报告资料显示,至2014年底海澜之家的门店数达到了3348家,存货金额由2013年45.16亿元增长至2014年60.86亿元,对于15.7亿的增长额其在年报中注明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导致库存增加。

3.2传统的物流体系和管理系统。

随着门店的扩张,订单量迅速增长,海澜之家的物流中心依旧以平库、人找货、手工操作为主,这样的物流体系根本无法支撑强大的市场需求,并且对于门店的销售情况无法准确估量,门店货品的更替、补货、退货体系也由于海澜之家没有及时的强化物流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而进入缓冲状态,因此公司不能及时了解各门店的销售业绩和存货明细从而导致货品积压过剩。对于畸高的存货,海澜之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标说明书申报稿的风险提示中提及,面对庞大并快速增长的存货量,如公司对存货的管理能力不能及时提升,对订货安排、存货数量、存货周转和存货调度的控制将面临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3销货途径单一。

海澜之家以实体加盟连锁为主,销售途径单一,且由于海澜之家对加盟商采取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加盟商的库存为零,加盟商所有的存货都由海澜之家负责,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库存负担。对于服装行业来说,每到季末更换产品时都会存在剩余商品,海澜之家作为其中一员,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每到季末、年末都会收到大量的回仓产品,这些退货商品一些由供应商承担返销,剩余产品则由海澜之家负责处理。海澜之家虽然有专设的品牌折扣店,但数量极少,对消化库存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3.4行业整体低迷。

近年来服装行业整体发展不佳,国内许多中小服装企业纷纷倒下,一方面是因为门店租金增价,人力成本上升致使服装价格持续上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接受程度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国际服装品牌大量入驻国内市场,这些品牌服装的设计、营销、知名度等方面都优于国内同价位的服装,且每逢节假日都采取大幅的降价手段,因此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内外双向作用下,导致国内的服装行业整体不景气,男装为首的海澜之家也饱受煎熬,每年的库存悄然增长。

3.5汇率变动。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并不稳定,时常有大幅波动,导致许多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苦不堪言。特别是自去年中旬开始,人民币的汇率就涨幅不断,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服装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生存越来越艰难,不少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纷纷倒闭关门。汇率调整造成人民币升值无疑对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以纺织品为主的服装行业。海澜之家的服饰虽然在国内的品牌效应虽不及一线产品,但在国外的销量确是客观的,曾实现自营出口超亿。近年的汇率升降不定,人民币增贬不停,导致其出口销量也在不断调整。

4.公司的解决策略。

4.1整合供应链。

开启供应链整合,供应商也采用类直营模式,提高产品性价比。通过类直营模式,输出管理,有效整合供应链,合作的供应商必须认同公司的经营理念,赞同企业文化,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且将供应商纳入自身管理体系来进行管理,培养一批战略供应商。此外还帮助供应商提升产品研发、生产及精细化管理能力,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的来源和质量,提升了产品性价比,能够更多得让利消费者,增强市场竞争力。

4.2引进SAP软件管理系统。

海澜之家与世界五百强企业SAP公司签署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范围主要是海澜之家的零售、采购、仓储体系。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零售管理、商品计划、物流仓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海澜之家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高效的信息系统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门店的销售情况和库存量,从而提高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跟供应的快速反应能力。

4.3加强物流建设。

2013年海澜之家的智能高价立体仓库投入使用,存储能力为8000万件货,具备5000家门店运营的仓储容量,日均出入库能力均可达到32万件,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高架立体仓库,其中信息管理系统和全自动交叉带分拣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项目包括2个立体仓库,3个发货大厅,1个配送中心,廊道和自动化传输系统连接相通,仓库里存储的任何一件产品,从查询、定位、出库、进入物流程序只要30秒,仓库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配货速度,有效避免了人工误差。海澜之家智能仓储系统的使用,让物流运作告别了沿用多年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模式,物流作业的效率与准确率大幅提升,有利地保障了门店的正常运营。此外,海澜之家还根据各门店设计了最简洁速度的运输路线,保证商品的及时准确送达,提升更替补货速度。

篇11

二、“定标准、重创新、抓纠错”打造公司管理优势

管理优势的重要性,在大家都赚钱的时候不容易体现出来,但是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它就显得至关重要。从何处入手打造公司管理优势呢?结合企业当前实际,笔者认为重点在于“定标准、重创新、抓纠错”。

1.定标准

绩效管理上讲,“你考核什么,才能得到什么”,“无法量化就无法考核”。打造公司管理优势的第一个着力点就是“定标准”,而且标准要是量化和动态的,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关于如何定标准,江苏永钢的生产一线“挤水法”成本管理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示。几位同行老总考察永钢,“同是做螺纹钢的,为什么我们亏得要命,永钢却还能赚钱?原因之一就是其成本低,低成本的法宝之一就是生产一线“挤水法”成本管理。永钢每年对生产分厂、各班组的原辅材料及电、油等耗用实行定额,费用层层承包,耗用低于定额的,节约部分的60%归责任人,40%归公司;而耗用高于定额的,则要自己掏钱到仓库购买。而且定额指标是年年压缩的,生产成本跟着年年降低。曾经有位自称手艺不错的气割工,进厂干了一个月,工资没拿着一分,倒欠了公司8元钱的乙炔费,逼着他偷偷溜走了。“挤水法”不仅挤掉了高成本,还把在技术上不思进取的职工也挤掉了,这比实施“末位淘汰”还要方便管用。因此,定标准很重要

2.重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公司要提升企业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行业标杆,就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双手能够创造价值,大脑更能创造价值。谈到创新,我们应该避免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创新很大很难,其实不然,创新可大可小,创新无处不在。山西焦化为了提高粗苯回收率,成立了由配煤、炼焦、煤气回收等系统组成的项目组,进行工艺指标优化研究,将粗苯回收率提高了0.06%,年增加粗苯产量2000多吨,创效1000万余元,这是创新。旭阳焦化创新优化上煤时间,将白天上煤时间缩短一小时,夜间上煤时间增加一小时,一天节约电费800多元,这也是创新。

篇12

2、对阳江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对阳江居民基本情况分析。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样本中男女居民的比例趋向于1∶1;年龄上,具有各个年龄层次的代表性;在学历方面,调查的样本60%是大专以上学历;在工作年限方面,10年以上的占了47.20%;工作单位类别比重较为均衡,因此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对阳江五金企业发展及社会责任履行调查结果分析①对阳江五金企业目前实际情况调查结果分析。调查发现,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对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在履行社会责任”评分均值较高,处于3分至4分之间;但对“阳江五金企业的管理水平、发展战略、竞争力以及对当地环境资源的影响”评分均值较低,处于2分至3分之间。另外,居民均认可五金企业是阳江的支柱产业;对“阳江五金企业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得分均值为3.36分,居民认同五金企业是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受调查者普遍认同阳江五金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贡献作用;但受调查者普遍认为阳江五金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五金企业的发展会对当地的环境资源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当地居民普遍担忧的。可见,阳江居民总体上对阳江五金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对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持的态度是乐观的,但是对阳江五金企业的管理水平、发展战略、竞争力以及对当地环境资源的影响又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②阳江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评价。阳江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评价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经济责任层面;二是社会问题责任层面;三是环境资源责任层面。调查结果显示,阳江市区居民对所调查的“阳江五金企业具体在经济收益、对社会问题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认同度较低,处于2分至3分之间。③阳江居民对五金企业经济、社会问题、环境资源具体社会责任的评价一是阳江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经济责任的评价。经统计发现,阳江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经济责任中对股东及社会具体经济责任的调查满意度相对较高,三个问题的评价均处于3分到4分之间。阳江五金企业的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是得到当地居民认同的,能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股东及当地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还为当地社会提供了更多平等的就业机会。二是阳江居民对五金企业社会问题相关责任履行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对员工、社区、公益及消费者等四方面社会责任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均认为阳江五金企业能较好地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但是对社区、员工以及公益性社会责任次之。三是关于企业对员工、社区、公益及消费者社会责任的调查。首先,对于员工社会责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阳江五金企业在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的社会保险、劳资关系方面认同度较高,但在职工的工作环境、生产安全及职业健康、对员工利益的注重方面认同度较低,这是阳江五金企业在往后履行其社会责任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对于社区社会责任方面,受调查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在履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的认同度较高,得分均值在3~4分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对“阳江五金企业能有意识地维护社区的利益,建立良好和谐的社区关系”的调查,得分为3.41分,居民普遍认同阳江五金企业对社区社会利益的和谐关系;受访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社区规划、交通状况、教育文化、环境卫生和公共事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的认可度也较高,得分均值3.29分;再次,关于社区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的调查结果显示,阳江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的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是比较认同的;最后,对阳江五金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居民的认同度较高,得分均值为3.49分,其中,对“阳江五金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量、价格合理、服务完善的产品,使消费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9.2%的受访居民表示“较为同意”;16%的受访居民表示非常同意;但仍有28.8%的受访居民表示基本同意,9.6%的受访居民表示较为不同意,6.4%的受访居民表示非常不同意。④阳江居民对五金企业在环境资源社会责任的评价。调查结果说明,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在环境资源的社会责任评价较低,受访者普遍认为阳江五金企业的发展会影响当地环境资源。其中,“阳江五金企业能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得分均值最低,为2.91分,且在样本居民中选择“非常不同意”或“较为不同意”的占35.20%,这说明阳江五金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体系是比较欠缺的;而对“阳江五金企业的发展能合理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的认同度是相对比较高的,这证明阳江五金企业在受访居民的心中是能合理利用资源的;26.50%的受调查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能对土地、森林、草原、江河湖泊、空气等环境问题负责,以使自己和自然社区、社会之间处于良性循环”表示非常不同意及较为不同意;22.40%受调查居民对“阳江五金企业能正确处理企业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效保护当地环境,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表示非常不同意及较为不同意。

二、对阳江五金企业社会责任落实优化建议

阳江五金企业作为阳江的支柱产业,既是一个与公民个体一样的“企业公民”,又是一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经济组织,我们在大力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还需妥善处理其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但这需要阳江五金企业自身、当地政府和社会民众三方面共同努力,给阳江五金企业营造一个勇于、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微、宏观的社会环境,使阳江五金企业把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商业利益协调起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机制,构建适合阳江五金企业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路径。依据上面的调查结果及结论,在社会责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阳江五金企业的地方特性,对阳江五金企业发展及社会责任的具体优化建议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