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1:3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边坡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边坡工程论文

篇1

    2.边坡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3.边坡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4.基于岩体质量指标BQ的岩质边坡工程岩体分级方法     

    5.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6.复杂岩质高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三维可视化分析      

    7.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高边坡工程整体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8.边坡工程中监测数据场三维云图实时动态可视化方法       

    9.突变理论在边坡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      

    10.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分析     

    11.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      

    12.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研究     

    13.深埋混凝土抗剪结构加固设计方法及其在大型边坡工程治理中的应用    

    14.光纤光栅测试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5.三维不连续变形分析理论及其在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6.工程边坡绿色防护机制研究      

    17.边坡工程可靠性的支持向量机估计      

    18.对边坡工程安全系数的思考     

    19.边坡工程风险评估与风险因子比率分析    

    20.边坡工程可靠性分析的最大熵方法     

    21.西南水电高陡岩石边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22.边坡工程失稳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23.边坡工程建设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24.边坡工程耐久性研究分析    

    25.边坡工程辅助决策系统及其在万梁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26.公路边坡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27.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      

    28.中国典型重大边坡工程稳定性与安全评价现状研究    

    29.边坡工程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30.边坡工程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评述       

    31.边坡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及其在三峡船闸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2.GIS和数值模拟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评述    

    33.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    

    34.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评价与分析     

    35.可用于边坡工程的三种反演方法     

    36.泥化夹层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      

    37.风险评估方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38.预应力锚索格构在边坡工程中的设计研究     

    39.锚杆加固机理研究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40.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41.高等级公路中的边坡工程问题     

    42.复杂边坡工程稳定性监测及信息施工    

    43.区间分析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44.边坡工程中的PSA-ANFIS反演设计方法      

    45.边坡工程监测资料的稳定性判断和利用     

    46.岩石边坡工程块体系统稳定性预测、监测与控制     

    47.植被混凝土在水利边坡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48.强降雨下元磨公路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49.既有软质岩边坡工程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50.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的研究      

    51.边坡工程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    

    52.第七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特邀报告——基坑与边坡工程综述     

    53.人工智能在矿山岩体边坡工程中应用      

    54.边坡工程稳定性耦合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55.边坡工程的爆破效应分析      

    56.福州武警学院新校区边坡工程设计研究    

    57.边坡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58.露天矿边坡工程系统演化过程    

    59.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在复杂地质边坡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60.水电建设中的高边坡工程    

    61.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工后稳定性评估    

    62.抗滑桩在边坡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63.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边坡工程力学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64.基于光纤传感的边坡工程监测技术    

    65.三维环境下边坡工程地质编录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       

    66.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效果评价与优化设计      

    67.边坡柔性防护技术在岩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68.露采边坡工程特点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69.边坡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    

    70.港渝两地边坡工程中土钉技术的对比研究     

    71.边坡工程集成式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72.竖向加筋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73.边坡工程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74.基于逆可靠度的边坡工程反演分析       

    75.基于异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边坡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反演       

    76.论环境边坡工程的设计与防治措施      

    77.福建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与锚固技术     

    78.大连某档案中心基坑边坡工程支护型式研究     

    79.极端冰雪灾害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    

    80.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元磨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1.边坡工程模糊可靠度研究    

    82.边坡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方法探讨      

    83.云南红层分布及其边坡工程病害分析      

    84.广义塑性理论上限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5.锚杆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分析      

    86.边坡工程中破裂角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值及应用若干问题探讨    

    87.边坡工程评价与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     

    88.边坡工程反馈设计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89.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的发展趋势      

    90.露天矿边坡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91.区间分析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92.边坡工程处治技术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    

    93.绿春县登天门景区边坡工程治理方案研究 优先出版    

    94.花岗岩类土质边坡工程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      

    95.边坡工程失稳灾害预警的研究     

    96.基于能量方法的岩体破坏机理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97.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评价及其应用      

篇2

挂网喷播防护和框架锚杆防护(锚杆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空心块+喷播植草)为两边坡处的原方案。

1.1.1挂网喷播防护

挂网喷播主要应用于土质边坡及沙石土混合型边坡,特别是土质贫瘠的较矮路堑边坡和土石混填的路基边坡,一般不超过1:1.25,常用坡度1:1.5,试验证明:当坡面角为45°时,如果并且在草皮形成之前,对于挂网喷播(平面网)防护来说,一般的挂网植草垫的同土阻滞率约为74%;而挂网植草垫固土阻滞率在坡面角为60°的情况下一般都为0%,这样的情况下,同土作用就已经失去了。所以当边坡坡面角较大时,不宜使用挂网喷播防护。

1.1.2框架锚杆防护

对于锚杆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来说,一般的适用情况如下,包括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这样的情况下,非预应力的系统锚杆往往采用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以及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预应力锚索则往往采用于滑动面(或者破坏面)的土质边坡和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中存在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

1.2改善方案

1.2.1K58+500边坡

这里考虑到K58+500处风化土质边坡的情况,表1为两种组合防护方案(,这些都是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保证边坡稳定性基础上,还能满足景观观察的需要。

1K58+500和K62+500处边坡防护

1.1原方案分析

挂网喷播防护和框架锚杆防护(锚杆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空心块+喷播植草)为两边坡处的原方案。

1.1.1挂网喷播防护

挂网喷播主要应用于土质边坡及沙石土混合型边坡,特别是土质贫瘠的较矮路堑边坡和土石混填的路基边坡,一般不超过1:1.25,常用坡度1:1.5,试验证明:当坡面角为45°时,如果并且在草皮形成之前,对于挂网喷播(平面网)防护来说,一般的挂网植草垫的同土阻滞率约为74%;而挂网植草垫固土阻滞率在坡面角为60°的情况下一般都为0%,这样的情况下,同土作用就已经失去了。所以当边坡坡面角较大时,不宜使用挂网喷播防护。

1.1.2框架锚杆防护

对于锚杆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来说,一般的适用情况如下,包括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这样的情况下,非预应力的系统锚杆往往采用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以及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预应力锚索则往往采用于滑动面(或者破坏面)的土质边坡和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中存在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

1.2改善方案

1.2.1K58+500边坡

这里考虑到K58+500处风化土质边坡的情况,表1为两种组合防护方案(,这些都是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保证边坡稳定性基础上,还能满足景观观察的需要。

对于一级碎落台自然式栽植观赏性来说,这包括有灌木及地被植物黑心菊等;而对于二级碎落台以上自然式来说,则一般应该栽植适应性较强的灌木以及种植迎春、蔷薇等垂枝植物,还有就是,应该对于在碎落台上下部栽植地锦问题进行注意。刺槐、山杨、旱柳、沙棘、杏、云杉弹子松、榆树、刺槐一般往往是挡墙端头进行遮挡裁植的树种。

2其他土质边坡防护分析及改善方案

关于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可以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用土质边坡的防护形式。

2.1植草防护

为了达到减少坡面土体冲刷,降低雨水,从而保证公路绿化效果的目的,在实际调查基础上,采用的植草防护措施主要是利用配合混凝土预制块或块片石的综合防护技术。对于观赏性要求较高的路段,包括服务区站点附近的公路边坡或者立交区匝道高边坡等特殊要求的边坡,这种植草综合防护尤其适用。

2.2骨架植物防护

作为一种常用的一种综台防护方法的骨架植物防护,主要是利用在框内进行种草、铺草皮的防护,并且一般来说框格是由混凝土、浆砌块(片)石等骨架做成的。

对于护坡植物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冰草、小冠花等等,而花卉为地被菊或当地的野花。花灌本为丁香、连翘等。

对于植生带来说,一般具有、种子肥料不易移动以及播种施肥均匀特点,也就是说种子、肥料、无纺布综合为一体,这样对于运输和现场施工情况,采用捆卷包装更为方便。

3叠拱及窗式防护方案分析及改善方案

3.1叠拱防护

这里采用K107+000~K128+120为例子进行说明,其中,草灌结合普通喷播对于叠拱边坡二层以下(含两层)是原来方案的设计,普通喷播主要对象为灌木为主。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叠拱防护则是由于某些地方的地下水过大而冲毁。所以,改善方案则为利用叠拱防护方式而进行的二次修补,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关的绿化防护工作,达到,稳同边坡、上侧排水功能;同时,爬藤植物应该在叠拱边缘种植,还应该遮挡圬工材料。

3.2窗式防护

植生袋绿化方案原来为窗式护面墙,这里,一根锚杆固定每个植生袋,同时直径为8mm的锚杆的深度为20~30cm,地锦一般在沿窗式护面墙内侧栽植。存在的问题则是视觉效果得到影响,主要是因为窗式护面墙圬工面太大,同时也说明了窗室内填土不够。改善方案则是应该在栽种攀爬植物以遮盖墙体圬工的同时,当然范围是在在修建的窗式护面墙窗室内,还应该对于未施工的窗式护面墙边坡高度不大的情况下,修改成拱式或其他少圬工护面形式。

4其他石质边坡防护分析及改善方案

篇3

2公路路基加固的常用方法

2.1灰土处理法

在一些较差路基土的状况下,可运用石灰使软土作为路基填料得到改善,但是对石灰改良公路路基土的理论研究较少,通常运用8%左右的灰土实施处理,对于处理深度而言,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确定,若运用深度为60cm的方式进行处理,则应在20cm的下方对土壤重量8%的石灰加入进行处理,使其与石灰土路基要求相满足且压实平整之后,即可将上面的40cm分为两层,添加石灰以后开展分层压实操作。

2.2粒料加固法

对于洼地、沟渠及水塘而言,在排水处理以后,由于下层土有较大含水量,可运用较好水稳定性的粒料实施加固。在下层对一层10cm左右厚度的小颗粒碎石或砂砾垫层进行铺筑,能有效地避免路面竣工后会有较大变形产生。对于碎石和砂砾等材料来说,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0cm以下。在对石块或混凝土块进行使用时,应进行码放整齐,用碎石将间隙中间灌满,使每层的厚度保持在30cm以下即可。

2.3混合加固法

根据施工条件和材料来源,在相同地段内,可将前几种方法相结合,对地基实施综合加固操作。

2.4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

首先,应对符合要求的编织袋进行选用,确保编织袋不易漏砂,且存在良好的透水性及足够的强度,不易出现腐蚀和老化现象。其次,确保运用的砂子有良好的透水性存在,且具有较低的含泥量。在打桩时应采用专用的设备对袋装砂井进行操作,在套管的下端对分离的预制混凝土桩尖进行安装,该桩尖应有足够的强度存在,严密操作顶面和钢套管接触位置,避免有软土挤入管内的现象产生,对袋装下沉造成影响。先将道路中心线放出,然后与砂井间距相结合,用标钎从砂井起点放出桩位线。在整平的土基上对一层厚度为30~50cm的砂垫层放出,并开展适量洒水碾压,使其与压实度要求相符。移动打桩设备开展打桩操作,将袋装沉入管底后再将套管抽出,移动打桩设备开展袋装砂井的继续打设。

2.5塑板桩排水固结法

塑料排水板法是运用带沟槽的塑料芯板使其作为排水板,又被称之为塑料板法。运用塑料排水板将地下水竖向排出,并与排水夹层相互配合,塑料排水板有较好的滤水性,对排水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并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率存在,与地基变形的能力相适应,板截面尺寸较小,在插入时会有较小的地基扰动存在,施工相对便捷。该方法与袋装砂井排水加固法基本相同,在地面的滚筒上架设塑板带,塑板通过附设在导架上端的滑轮向钢套管内进入,通过矩形桩尖伸出卡紧桩靴,桩靴为一焊有门形钢筋的钢板,塑板从桩头伸出,穿过桩靴空档再向管内回插,使桩靴钢板和桩头达到贴严状态。

3公路路基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施工措施

3.1防治裂缝的施工措施

裂缝的产生一般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由于外界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的裂缝产生,整体道床仅能对本体承受力进行支撑,无法支撑外界所带来的拉力,这样可能会有网状裂缝出现;第二类则是由于基层开裂造成的放射性裂缝产生,由于自身温度的变化引发温度裂缝形成,该类裂缝也称之为非荷载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这两种裂缝可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实施有效避免。

(1)有效控制整体道床的基层裂缝。对基层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建议对较小收缩性的混凝土进行选用使其作为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自身的裂缝机理实施充分考虑;

(2)有效控制整体道床的面层裂缝。通常情况下,低温等因素是造成整体道床有非荷载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直接关系到沥青自身的质量问题,一般沥青有较高的针入度指标,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差。

3.2路基平整度的施工控制

对于路基施工来说,即便有平整的面层摊铺,若基层做得不够平整,则压实质量也就不会较高。由于虚铺厚度的差异也会造成路面有不平整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得到保障,首先,在对底基层和基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其次,应对基层养护工作进行做好,在完成基层的施工作业以后并开展养护作业时,应运用喷洒沥青乳液的方法、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覆盖的方式实施操作。运用洒水养护施工时,应对行车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开展修补和压实操作,禁止运用松散的粒料开展填补施工;再次,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准确控制。在准备摊铺面层的过程中,应先清扫干净基层的表面,确保基层表面不会有杂质和浮粒存在,使其达到较高的整洁性。严格按照规范实施抄平放线操作,使基准线的标高及基层的标高达到准确无误。材料为水泥稳定碎石时,应运用摊铺机进行摊平;最后,还应对施工中的接缝部位进行处理好,否则会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响。

3.3路基填料的施工控制

路基填料的压实程度和材料性质对公路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选择路基填料时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所选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及塑性指数都应与要求相符,禁止对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及淤泥等类型的土进行选用;其次,建议不得对较大塑性指数的土进行运用,若必须进行使用时,应在与最佳含水量相接近时开展碾压作业,并对相应的排水设施放置好。

篇4

该项目为城市市政道路,位于东南沿海城市。道路全长18公里,起止桩号设定为K1+600至K38+800,道路宽度约26米,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60-80公里/小时。项目所处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总体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温度较低,夏季易出现暴雨天气,梅雨期较长,通常约40天,平均降水量约1400mm,但降水分布不均匀,春季降水量较大,集中了全年60%以上的降水。该项目所处的为山地丘陵地形,相对高差在10-20米,市政道路需穿越平原和山地,平原地区多水塘和农田,山体较为缓和;山地则可能出现相对高差在20米以上的区域。从土层地质结构看,边坡土层由沉积岩形成,主要为填筑土、种植土和淤泥质土。

1.2边坡结构

该项目位于山地丘陵区域,边坡坡比控制在1∶1.05左右。不同边坡的土层情况如表1。土层的PH值均在5.0至6.0之间,呈弱酸性。土层主要营养成分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严重缺乏。氮含量平均值为0.57,含量偏少。主要微量元素中,钾、锰、锌含量差异较大。市政工程边坡绿化施工难点该项目市政道路边坡绿化中存在若干施工难点。首先,项目位于山地丘陵区域,根据现状分析开挖深度在10米以上的边坡约20个,边坡绿化面积约670平方米。道路边坡坡度偏大,不利于绿化植物附着在土壤中,同时也限制了施工作业面。其次,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尚不成熟。道路沿途有部分石质边坡,土质结构为的岩石,不适于植物生长,坡面上缺乏足够的土壤和水分,尤其在雨季,雨水对植物冲刷的力度较大,植物较难快速成长。目前,对石质边坡采用喷混植生技术,但该技术耗时较长,维护保养周期较长。第三,市政道路边坡灌木生长速度较慢。为获得较好的边坡景观效果,宜种植部分灌木。但是,边坡土壤的营养成分有限,大量草本生长在边坡后,较难为灌木提供足够的养料。第四,基材脱落情况较为严重,在部分边坡试喷后,客土的剥落情况较为严重,加之该区域常有暴雨、雷雨等天气,对坡面的冲刷较为严重。以上施工技术难题是该项目实施中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生态护坡植物材料选择

植物是生态护坡的基本材料,包括草本植物、灌木、藤蔓植物、野生地被植物等。草本植物适于作为生态护坡的基质,即“见缝插绿”,实现绿化面积对了土壤的全覆盖。草本植物虽然根系相对较浅,但形成规模效应后,易于通灌木、藤蔓等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灌木是边坡种植的点缀,可形成主景。由乔木的生长需要较深的土壤和平坦的地面,而边坡种植土壤深度较浅并处于倾斜面,所以乔木不适于边坡种植。三五成群的灌木是边坡种植的主景,其长势和高度又不会影响司机的行驶视线。藤蔓类植物较适宜作为边坡种植材料。首先,藤蔓类植物生长迅速,能够在短期内覆盖整个边坡,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其次,藤蔓类植物具有发达的吸附系统,如根系、茎秆、枝叶等,这些吸附系统与土壤中的锚固体系结合,能够形成较完整的围护;第三,藤蔓类植物景观效果突出,成片种植易于产生规模效应,凌霄、爬山虎等的花期较长,景观效果较好。野生地被是指在边坡设计中,尽可能保持原有植被,尤其是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花卉,在景观方面,野生花卉能够增强滨水景观的野趣,在生态方面,野生花卉能够吸引蝴蝶、蟋蟀等昆虫,丰富边坡生态系统。

3市政工程边坡绿化施工工艺

3.1植生袋法

植生袋法,即是将装有营养物质的生长袋填塞到岩石的缝隙中,再将植物种植在植生袋上。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层较薄或岩石面较大的边坡,植生袋内的营养物质和岩石缝隙的深度是该方法施工的关键。根据土壤成分,植生袋中装有耕植土、有机营养基质、保水剂、肥料等。为了增强植生袋对边坡的附着能力,可在边坡上设置若干框架结构,将植生袋填塞到框架结构中。运用植生袋法,进行边坡绿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3.2等离子喷播技术

等离子喷播技术,即是将植物种子、有机材质、水分、辅料等物质,以高压输送的方式喷播到边坡上,水分与岩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附着于岩石的晶状物质,增强了绿化和边坡的紧密度。等离子喷播技术融合了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是一种新型的边坡绿化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能够加固边坡,形成绿化装饰效果;其次,养护管理相对便捷,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多元基质,保障边坡植物在生长中所需的养料;第三,适应性较强。等离子喷播技术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质环境,尤其是风化的岩石环境,抗雨水冲刷能力较强;第四,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作业面相对便捷简单,无需大量人工作业。

3.3挂网客土喷播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边坡原有的耕作层已破坏或仅留下很薄的一层土壤,较难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养料。挂网客土喷播技术,即是在边坡上设置钢丝网或塑料碗,作为土壤的附着基质,再将混合物喷涂到钢丝网上。混合物中包含花草灌木的种子、种植土、肥料、水分等。挂网客土喷播技术的工艺步骤是:首先,坡面清理,将边坡中的石块、杂物清除,尤其是施工中产生的坡面凸起,不得出现明显的棱角,若存在内凹部分,则采用回填土填平。为了增强坡面的附着力,可设置横向和纵向的槽口,以增强粗糙度。其次,铺网、钉网。本项目采用4×4cm网孔的钢丝网,铺设钢丝网时坡顶不低于50cm,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采用200mm钢钉固定。第三,客土混合料配置,主要成分为基础材料、植物种子、专用复合肥料。第四,客土喷播。将客土装入喷播机后,喷射到预先辐射的钢丝网上,喷射厚度约5-10cm。第五,养护管理。养护时间不少于2-3月,并保持边坡坡面湿润养护中间位植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