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29 21:28: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篇1

(2)开展科普活动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科研工作者和科协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仅满足于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对于科普类知识和科技类新闻的关注兴趣不浓,并且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进行过基本的科普教育,大力宣传,积极动员,加强大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里并不能接触到科技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他们更多的是从事平凡的工作,加之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先要对他们进行科普教育,从而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通过他们的影响传播到更多的人。了解科普知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工作中,采取各种生动活跃的宣传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了解科普知识的积极性。

依托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大学生成立科普活动社团,以学生为主体,指定相关的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帮助和指导,学校及科研单位对其发展和建设进行支持和鼓励。社团应定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发现、小实验,应该得到鼓励和指导。社团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把不同院系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通过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通过科普基地、志愿者站来进行科学素养培养。高校应该利用自己的图书馆等优势,适量的增加一些科技类的报刊杂志和书籍,而且对于这些书籍,应该是不同层面、不同难度、不同方向的,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同学的需要。增加一些娱乐与科学、生活与科学相结合的浅显易懂的书籍,可以使很多文科类的学生通过对科普类图书的阅读,对科普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篇2

在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提高方面,除了本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实践训练外,人文素养其实也至关重要。受学科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限制,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相对少些。另外,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人们讨论的焦点很多时候只是放在了专业学习如何能更实用,更能满足市场需要上,学以致用本身是正确的,但狭隘地认为当前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就学什么也容易导致学生视野的狭窄。部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深刻地影响了其专业学习的态度、积极性与目的性,进而影响其专业能力的获取;同时,在他们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又长期影响其专业能力的发挥。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水平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等等。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是一种对人的关注的精神,包括对人的尊重与深情关怀及对他人的责任感,对人的真正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进而达到人性的解放、人格的完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了解人文知识不一定就能拥有人文精神,必须按人文精神的要求切身体会、实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才行。人文素养的培育对理工科大学生改善思维方式、形成健全人格等意义重大,进而影响他们获取专业能力及未来专业能力的发挥、发展。

二、人文素养影响理工科大学生专业能力的获取

理工科大学生专业能力的获取途径主要是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但同一个班的学生,四年学习下来,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却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又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智商高当然对学习有很大好处,但研究表明,智商高不一定就学习成绩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多是那些智力中上而非智力因素较好的学生[1]。

“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智力的培养只能开发智力的潜能,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智力超常的人很少(大约2%),绝大多数人都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内的。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习得’的,是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来改善提高的。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自我意识等影响智力潜能发挥的心理因素,它们往往是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1]人文素养其实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

(一)人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有的大学生虽然智商很高,但精神空虚,学习态度消极,沉迷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混日子。原因之一是缺乏责任感,尤其是缺乏对父母的一种责任感,缺乏对父母辛劳的尊重。究其根源也属于对他人缺乏深情关怀和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二)人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的学生缺乏高尚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世俗化,物质利益第一,往往把人生目标仅仅定位于有车有房、能呼风唤雨的富人、权贵生活。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学习、择业都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导致学习只求纯实用化,减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探索与热忱,缺乏了对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的思考。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导致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不能持久,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研究肤浅。

三、人文素养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一)人文素养影响与他人的协作能力,进而影响专业能力的发挥

人类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常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群体协作才能完成。任何类型的技术项目,从获取、计划、组织实施到最后应用,无不需要各种各样的与他人的协作。只有与领导、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等的精诚团结、良好合作,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智慧进而使个人的专业能力与潜力尽情发挥出来。诚信、责任心等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人文精神的缺乏必然导致个人的庸俗化。具体来说,人文精神的缺失将导致对他人的诚信、责任心、爱心等的缺失,导致自私自利、人际关系淡漠。很难想象,一个内心处处以私利为重,与各个方面关系处理不好的人,他能很好地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要学会做事需要先学会做人,只有内心深处真诚地关爱他人、重情义、有担当的人才能获得更多人的真心相助。

(二)人文素养能改善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专业技术创新,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不仅是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博物学家,而且还是哲学家和诗人;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解刨学家。哲学家康德,在当时也是熟知哲学、文艺和自然科学的人文大师。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集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文学家、艺术家于一身。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地震的地动仪,又著有数学名著《算罔论》;既写出了《二京赋》、《思玄赋》等著名赋诗,又是当时著名画家之一。爱因斯坦是大科学家,但他也喜欢音乐、文学,很小时便开始读康德的书,大学时又选了康德的哲学。他说:“陀斯妥耶夫斯基给我的东西,比任何人给我的都多,比高斯给我的还多。”他还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也说:“我经常读老子,我相信他的著作对我建筑想法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他事物。”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早在 1993年就强调文理科的发展。他说: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较高的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茨勒教授对理工科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独特的看法,他说,“在头脑清醒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理工科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假设所有的可能性,然后进行求证推理。鉴于这种想像力的需要,理工科学生在学习本专业以外,应该多学习文化、艺术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是也科学和人文艺术相结合的典范。他在高中时读的是理科,但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学过水彩画,拉过小提琴,写过小品。读大学期间,他参加过大学的管乐队,吹小号。在美国期间,学习、研究再紧张他也要抽出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会。当年,热爱音乐的钱学森,是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握着吉他回到祖国的。回国后,在繁忙的科技研究之余,钱学森还经常与中国书画界和文学界的朋友交往,甚至还亲自给《文艺研究》和《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编辑们写信探讨文艺创作的规律问题。他对中国古典文艺诗词和对联也有很深的研究和掌握,他在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谈思维科学研究时说过:“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探讨思维学呢?”关于科技与文艺的关系,钱学森认为:从人的思维方法来看,科学研究总是用严密的逻辑思维,但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也就是说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事物的大跨度联想激活开始的,而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接下来的工作是进行严密的数学推导计算和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这就是科学家的逻辑思维了。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也可以简单地说,科学工作是先艺术而后科学的。

篇3

2012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公共平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理科创新基地”)正式投入建设,并于当年6月份申请到北京市共建经费的支持。该基地主要依托学校理学院建设,以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下本科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面向全校开展各类教学实践创新活动,力图促进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围绕该基地的建设,学校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上逐步达成了一些共识,也有了一些思考,本文将结合该基地的建设,就高等院校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提出如下几点供探讨。

一、着眼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为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所接受。与专业教育或技能教育相区别,通识教育致力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具有厚重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识教育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是割裂的不同学科的知识原理,而是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注重其综合运用能力、思维方式和博雅情操的培养。对于高等学校而言,通识教育理念应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学术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同时强调不同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

区别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因其在校内资源统筹上具备的优势,为拓展通识教育的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可能。因此,依托基地平台,通过综合利用各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鼓励知识融合与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应成为高等院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着眼点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注重加强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拓宽学科基础为重点的通识教育,在实践中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重自主”的通识教育模式,强调通识教育开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原则。在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紧密围绕通识教育的理念,依托基地推动通识类课程建设及相关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广大学生能够接受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教育,并能够得以融会贯通,从而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事业发展等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理科创新基地”以“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下的科学素养及创新思维培育”为建设宗旨,通过组织开展面向广大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如理科公共课程开设与教学改革、文理交叉类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支持、理科文化节及科普活动等,致力于培养广大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科学精神,推动其实现文科思维方式与理工科思维方式相融合,促进其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相结合。

二、围绕基地建设目标,有机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加强特色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整合校内相关的教学实践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科研项目、实验室设备、场地与硬件资源等。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整合不应是原有资源的简单累加,而应是紧密围绕基地建设的目标和特色,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是一种有机的整合。因此,在充分利用好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一些有基地特色的课程资源,积极推动相关教学方法改革,以提升基地的建设效果。这些课程包括基地特色课程、文理交叉综合课程、实验实践教学课程、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创业类课程等。基地课程资源的建设在立足基地、满足基地依托相关学院或学科本科学生选学要求的基础上,还应积极以全校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校开放,提升基地的影响力。

“理科创新基地”,围绕其建设目标,正在规划建设一批面向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理科类综合课程,内容涵盖生活中的科学常识、科学发展综合概论、科学史、科学哲学等,通过课程选修,让广大学生了解科学领域的重大发展历程,使之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精髓与本质,促进其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此外,基地还着重规划设计一批面向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如“文科物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心理与健康”等,这些课程除必要的讲授环节之外,更是专为文科大学生设计出兴趣性、科普性、演示性的实验,使他们了解开展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食品安全意识、节约能源意识等。目前,部分课程已经上线,供全校同学选修,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服务学生的课外学术科研活动,设立具有基地特色的专项课题

高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重点着眼于其对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支持,要能够为本科生开展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包括活动空间、实验设备、科研仪器、教师辅导、项目经费等在内的各项软硬件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开展各类社会调查、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服务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具体开展方式上,除给学生提供一般性的软硬件资源服务之外,各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也应围绕本基地的特色和目标,自主设立一批学生科研项目,吸引学生自主申报,对其开展针对性辅导。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通过在基地基础上的项目团队合作,特别是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的合作,实现其知识的互补和更新。

中国人民大学一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课外科研与实践项目体系,其中,“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自2007年首次运行以来,学校共投入1116万元用于各级项目建设,共有330个国家级项目、190个市级项目和402个校级项目投入运行,3755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受益面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达到31.4%,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已成为学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平台。而学校团委组织的“创新杯”课外学术论文竞赛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以及各学院纷纷设立的院级本科生科研支持项目,也带动了每年至少2000人次的参与,激发了广大本科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校注重依托校内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除日常的服务外,“理科创新基地”围绕该基地“人文社会科学环境下的科学素养及创新思维培育”的建设宗旨,自2013年起,学校以基地为依托,专门设立了一部分具备文理学科交叉特色的课题,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队申请,基地也将配备专门的教师予以辅导。目前,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我们寄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专项课题的开展,使文科理科学生能够组成一个团队,针对一些跨学科的综合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互相借鉴研究方法,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研究意识、合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

四、设计品牌活动,加强对外辐射,构建学术文化活动的综合平台

围绕基地建设目标和建设宗旨,在推进课程改革、服务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之余,基地应综合相关院系、相关部门的力量,组织设计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加强对外辐射,带动更多的师生关注基地的建设,并使得活动的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和感染,拓展基地教育教学的空间。

活动的设计应突出基地建设的特点,在一个大的活动主题下,采用各种能够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性的模块作支撑,如辩论赛、专项竞赛、读书会、名人沙龙及讲座、主题戏剧表演等,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又凸显活动的品牌性,有利于扩大影响力。同时,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注重吸引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力量,做到师生共同组织、共同参与。

以“理科创新基地”为例,2013年春,依托基地开展的、旨在推广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综合性学术文化活动——“文与理的对话——跨越与融合”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对话文理”校园活动月成功举办。该活动集中了基地的优势资源,辐射全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程度高并初步形成品牌。活动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为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兼备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搭建了新的平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提升了基地的影响力。

五、依托基地建设,有效实现本硕衔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两者之间连接是否紧密,衔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效率。现阶段,无论是教育主管机构还是高等院校,因人才培养的目标、特点和方法不一样,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一般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如缺乏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硕间衔接不畅、课程资源重复、学时配置不紧凑的情况,从而造成人才培养效率的降低。近年来,很多高校均意识到此类问题,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本硕衔接,也取得一些成效。

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因其在资源统筹上的相对优势,以及基地依托学院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的一些共性和互补性,客观上为实现本硕衔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提供了实施平台,可以成为一些教学改革措施的试验田。一方面,基地可通过优化课程设计,进一步打通本硕课程资源,鼓励本科四年级已经确定继续攻读硕士的学生选修硕士阶段的课程,实现本硕课程衔接,节约培养时间,提高培养效率;另一方面,依托基地对于本科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支持,有意识地加强方法类课程建设,使本科学生尽早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同时鼓励本科高年级学生,通过项目研究尽早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篇4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若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排在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效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 “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如精心举办“天文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等这样的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学知识竞赛意义十分巨大,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让一部分有特长的人有机会表现自己。在竞赛过程中,观众的科普水平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从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文献:

篇5

二、推行教学方法改革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了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teachingmethod)、“双语”教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伙伴,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安排学习步骤;精选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必修课学时数;丰富第二课堂,开设校级资源共享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必修课程开设有基本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方法概论等,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有医学与哲学讲座,选修课程中开设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概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创造学等。

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学校注重医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倡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一是将学生科学素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三早教育”计划(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室项目等)进行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学生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有经验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鼓励学生撰写论文。

篇6

科学素养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扬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

小学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着重要影响。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在家建一个小小气象站,或观察小猫小狗的生活习性,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蒸汽机,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置,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科技活动开展现状

目前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而言,通过科技活动,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科技活动项目不全面,科技含量不高

多数小学选择科技活动项目时,除兼顾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外,参与竞赛、争取名次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能参与竞赛项目活动的学生人数是很少的,而那些未列入竞赛项目的科技活动则受到忽视。

很多学校将英语打字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作为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的主要内容,在这些项目上参与人数较多,但这些项目主要是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手眼协调能力的练习,科技知识的含量是很低的,更无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参与。还有一些学校则以艺术类的活动代替了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升学压力和经费阻碍科技活动开展

科技活动项目在小学以四、五年级学生参加为主。教师和学生均受升学影响,认为组织、参加科技活动浪费时间,积极性不高。有文艺特长、体育特长的学生,较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更能受到升学攻策的优惠.这也影响了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由于部分小学对科技活动不如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重视,所以很多中学觉得缺乏科技活动好的苗子。

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项目因受场地、经费的限制使普及面不广,有的科技竞赛活动需学校或学生购买一定的材料方可让相应比侧的学生参加,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参与自己喜爱的科技活动。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无法提供一定质量和档次的科技活动器材,很多科技活动项目开展面不广,质量不高。

(三)科技活动教师的科技素养不高

虽然现任科技活动教师在职称、学历上不低于平均水平,但很多教师缺少科技活动方面的一技之长。科技活动教师自身的科技素养不高,就很难胜任这一工作。同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影响了其对科技信息的敏感度和对科技新技能的认识和学习。而且,现有的培训课程对科技辅导教师的需要考虑不足,职称评审亦无科技辅导教师系列。

三、加强科技活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

(一)开设专门的科技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科技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要明确科技活动课程的目标:在科技活动课程中,学生亲自实践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扩大学生视野、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少年儿童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全体学生科技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在观念方面,能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动力方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鼓励学生去追求和探究。在感知方面,使学生接触科学,感知科学。在方法能力方面,能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其次,科学确定科技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有侧重的挑选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比如:科普知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古今中外科技发明介绍、科技小论文介绍、创新方案、思维训练、课后实践题、科技信息会。

(二)通过课外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1、开展趣味科技节活动

为了让科技教育深人人心,学校可每年举行一次趣味科技节活动,以趣味科技节为载体,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趣味科技节中,可以设计阅读科普读物、科普故事演讲、科普讲座、科学小论文、趣味实验、科普网页、科普海报、科普黑板报、科幻画现场竞赛、车模竟速、风筝航模制作、科技小发明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较为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技活动,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启迪同学们的思维、拓宽思路,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感受玩科学带来的乐趣,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引导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开展少先队科技主题活动。

篇7

怎么样才能实现使学生具有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呢?除了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授过程中领会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学校、以及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外,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本科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之后,都附有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两年教育部和学校也都提供资助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学生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检查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判断有误,把写教科书的选题、写文献综述的选题、把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选题,都作为合格甚至优秀的选题批准开题,甚至成绩也评为优秀;一些评语不能判断毕业论文在立论、分析、写作和文献评论等方面的问题,评语抽象笼统,优缺点缺位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也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严重。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本身有待于改进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管理层有待改善对论文评阅环节的控制。当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时,实际上也折射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培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教师阅读和评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是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所必需之外,还有两个有利于教师的“利己主义”理由:一是,检查和锻炼、提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阅学生论文中所得到提高的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外其他部门委托的各种评阅工作。二是,学生选题的多样性、资料和证明的方式多样性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评阅学生的论文实际也是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和好机会。

篇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无论是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还是近代高新技术与产品如激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都是以物理学的成果为基础的。不仅如此,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了其他各个学科领域,甚至应用到了经济学中。20世纪末,继生物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之后,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研究的前沿,一门由物理学向经济学中渗透、交融而产生的新学科——“经济物理学”问世。由此可见,物理学是非常适合对大学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素养通识教育的学科。

一、文科物理的含义

为高等院校文史、经管、外语、艺术等文科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物理学课程,一般我们通称为文科物理。文科物理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以及内容处理三个方面区别于理工科物理教育。所以,文科物理不是简单地为文科学生讲授物理课程,文科物理课程更加侧重体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交融,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因此文科物理无需过多地涉及繁琐复杂的理论公式推导。通过讲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及在发现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与创新思维,使学生从物理学的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中获益,使其感受到自然的美和自然科学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文科物理教育的意义

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1995年高校“基础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科学素质的培养”这一议题被明确提出并获得了广泛认同。物理学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即使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运用仍然卓有成效。所以说物理是非常适合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学科,而文科物理课程的开设是对文科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文科类专业中开展物理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有机融合,特别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科学生在学习物理学过程中,将会领略到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的奥妙,不断吸收其中的精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文科物理在构建文科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探索科学先进的新型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开设文科物理也是物理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开设文科物理课程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文科物理的教学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增多,各类文理交叉专业大量涌现,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怎样完成理工科与文科教育的交叉渗透,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首开先河,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即文科物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也带动了全国各个高校为文科类专业开展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中,浙江大学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已经创办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文科物理蓬勃开展之时,我们也看到,很多高校对文科物理的课程定位、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等问题认识存在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高校开设的文科物理课程,没能做到区分生源,因材施教。选课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众口难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的甄选,未能解决文科物理课时压缩与知识增多之间的矛盾,缺乏对文科学生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部分授课教师忽视了文科物理与理工物理的差异,不能摆脱传统的理工科物理的羁绊,课程的传授严重依赖高等数学等工具,这样数理基础较差的文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与厌学情绪。

四、文科物理的教学举措

目前看来,文科物理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文科生对物理的认识比较迷茫,或不理解、或怀疑、或否定,这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根据一项调查显示,43.3%的文科生认为文科物理课程的改革重点在教学内容,36.7%认为改革重点在授课方式,13.3%认为在授课教师。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文科物理教学展开探讨。

1.合理的教学内容

物理学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浩如烟海,同时文科物理课时有限,比如淮南师范学院在教育系开设的文科物理只有54学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甄选,并有所取舍。

文科物理课有别于理工科物理课而具有其自身特色,故在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选取与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到文科物理作为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特点。文科物理教学内容总体而言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并结合物理史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扩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面,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二是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臭氧枯竭、全球变暖、技术风险、能源、核动力、核武器、伪科学等,努力地使文科学生感到物理是鲜活的,是具有哲学意义和社会影响的。三是日常生活中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物理学,通过介绍能源、材料、医学、航天、激光等领域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融课本中的物理内容和现实中的前沿应用为一体。

开设物理实验课也是对文科物理教学的有益补充。物理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每定义一个概念、发现一个定律,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之上的。比起抽象的理论学习,物理实验更加直观具体。通过物理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教学体系,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以及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另外,笔者认为在文科物理教学中应该适时穿插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引起社会反响的事件,讲授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以神州系列飞船为例,我们可以讲述第一宇宙速度、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宇宙射线等,还可以谈论飞船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光伏效应。这样,根据合理构建文科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为他们量身定做、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丰富的教学手段

由于文科学生数学根基不深,物理知识也比较生疏,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哪怕是简单的微积分运算、公式推导,都会产生一种害怕学不好的畏难心理,从而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多种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则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较强,通过直观性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幻灯片、科教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定律等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还可以尝试专题和讲座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讲授纳米技术、磁悬浮等高新科技。

再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感兴趣的物理话题,笔者曾组织过此类活动,话题涉及广泛,一些学生讲述了冰箱、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更有学生选择时光旅行作为话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寓教于乐,学生很容易接受。

3.文理贯通的教师队伍

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提升文科物理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语言生动、板书合理、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灵活运用是从事教学工作教师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文科物理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担任文科物理教学任务的一般是从事理工科物理教学的教师,他们专业知识雄厚而扎实,面向理工科学生授课游刃有余。但文理科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数理基础也有显著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正视文科物理与理工物理的差异,不断充实人文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做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会贯通;另外,文科物理有可能涉及到学科前沿以及当前热门的科学话题,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科技进展,了解当前科技动态,并在课堂中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传授给学生。简而言之,鉴于文科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知识渊博、文理兼备,并能够与学生充分交流,根据反馈意见,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

篇9

    物理实验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第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开端。为了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信息获取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科学素养,近几年我们对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不过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

一、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对设计性实验,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两种:

    (1)由教师提供实验题目,提出实验内容和要求,提供可选择的仪器,给出实验提示和参考书,给出问题讨论。学生则根据实验题目的任务和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研究和推论有关物理过程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进行实验,测量并获取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力匕

    (2)由教师提供较多的实验选题,学生可任选一个或学生自选题目,利用课余时间以小论文形式完成设计性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评判,不要求实验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设计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大部分同学热情很高,兴趣浓厚。通过查找资料,设计实验参数,选定实验仪器,调试实验装置,测量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的工作,使他们学到了良好的工作方法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性实验也培养了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为了完成设计论文,纷纷利用电脑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和信息,论文的完成也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树立了科技创新的信心。

二、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科学道德的教育

    在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交来的设计论文是直接在网上下载,原封不动,冠于自己的姓名变为自己的论文。或者找一本实验参考书,从上面抄一个实验作为自己任选的实验课题交差。这反映出学生的科技道德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科学事业如同其它的人类活动以信誉为基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方法对待科研工作。开展一个研究课题,有必要对课题有关的情况作一个全面了解,各种信息都应掌握,可以吸取别人的精华,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独到的设计方案。而捏造、篡改、拼凑实验数据,或者抄袭他人的论文,是不道德行为。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弄虚作假,必然会走向一个伪科学、伪造、剿窃的道路。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70-03

Research on Establishment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LI Guofang, CHEN Lidong, CHEN Xiuhong, ZHANG Liang, SHI Lei, ZHENG Lixin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presented, and the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s analyzed.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was studied, an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system refor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schoo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m

1 前言

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层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本科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意义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团队合作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科学研究领域,实力雄厚的团队相互合作,才能站立在学科前沿,取得研究突破。总理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寄予厚望,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将处在创业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给有志青年创造创新、创业机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梦、中国梦。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创新团队建设中需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目标,成员间相互包容、尊重,团队产生聚合力,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促使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家互助互补,学术环境宽松,提高创新效率。团队活动中,题目涉及宽泛的专业领域,队员为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被激励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探索性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延伸课堂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有明确研究方向,有统一课题指引,引导团队将课堂知识深入理解并进行转化。创新活动中一般要求制作出实物或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形中得以提高。报告或论文的写作中,调研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与社会沟通能力。因此,创新团队的活动将课堂知识、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1]。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依托载体

篇11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早提出“信息素养”一词;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个概念被介绍到国内;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的“布拉格宣言”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项基本人权,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已经引起重视。论及信息素养的涵义,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简言之,是个人对信息获取、评价、筛选、分析、利用、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据调查,当今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程度还不容乐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较淡薄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成长。随着网络信息量的急剧增长,电子书刊、网络视频等使学生对信息收集的理解局限于互联网而忽略了其它信息源的重要性。早已习惯在网络上学习和休闲的他们,已经对互联网产生了某种依赖心理,甚至对其它信息源的价值产生质疑或抵触。大部分学生除了写作业和毕业论文,不会就某个研究目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不会有目的和计划地阅读书刊,缺乏敏感、主动的信息意识。

(二)信息检索能力偏低

部分大学生不了解学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不会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检索专业资料。许多学生不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不会有效利用网络上相关的学术资源。有的同学用搜索引擎也只会某些简单技巧,上网检索效率不高,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信息利用创新能力不高

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不只是由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来体现,如何评价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以及存储信息比如何获取信息本身更重要。然而,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所获得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吸收利用,创造属于自己的成果。

二、 信息素养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素质能力是人才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成为现代大学生素质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教给他们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尤其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创造能力。创新人才除了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身体素质,还必须具有合理的智能结构,即知识、智力和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智能结构应该具备:丰富的认知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相应的获取信息的技能,即:较高的信息素养。[1]

信息素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信息素养教育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应重视获取知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正是为了提高他们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素养教育中传授比较法、演绎法、发散思维法、综合分析法等思维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并提高学生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创新能力。

(二) 信息素养与自学能力的关系

自学能力是个人独立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最重要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一个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大学生任何时候都能通过自主学习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2]

信息素养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可或缺,它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造学习的伙伴》中提出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分为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大学生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充分调动自身的信息意识,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积极捕捉和挖掘有用的资源,并利用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学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信息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

信息素养是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它是大学生求知、求职与生存的基本能力。在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大学生能否掌握足够的信息技能已经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信息素养越高,代表他的综合能力越强,在就业竞争中就越有优势。大学生培养自身信息素养,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强研究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这类具有较强能力的毕业生也正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

三、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高等学校适应信息化时展应具备的教育理念。现今大学生信息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作为从事大学生一线工作的教育者,努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责无旁贷。

(一)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应逐渐培养信息意识,提高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学会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为什么需要信息、在哪里找到信息以及怎样找到信息。除了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要突出信息素养的培养,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也应帮助学生建立信息观念和自觉利用信息的意识,要让学生懂得信息意识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先决条件。信息素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知识素养、人文素养相辅相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不可能是一门课或几次培训就完成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

(二)加强学生信息能力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学生在校求学,获得的不应只是“黄金”,更重要的是应当获得“点金术”,换句话说,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也要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对其信息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和引导。 转贴于

一是提高大学生搜集、鉴别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今,图书馆馆藏以外的信息比重加大,且载体形式不断变化,面对广泛和无序的网上信息资源,学生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发现、整理所需信息,掌握搜集、鉴别及获取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二是培养大学生评价、整合和创新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可选择性、获得性,准确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和效用性,然后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找出规律,得出创新结论。三是加强大学生信息技能的教育。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技术和网络操作技术,熟悉本专业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技能,指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更有效地进行信息检索。[3]

(三)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具有的道德,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和总和。[4]由于部分大学生信息道德欠缺,撰写论文时直接将网上下载的资料复制、粘贴、合并一处;引用他人语句不标明参考文献出处;有些甚至仅对下载文章略加修改就署上自己的名字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十分必要,让他们了解并遵守相关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也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要求。

面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仅仅依靠法律约束还不够,需要我们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信息道德和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常识,知道建立和维护和谐的信息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指导学生在利用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时,要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切忌剽窃他人成果。教育学生要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制各种带有不良言论或腐朽思想内容的读物或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教会他们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并且有道德地评估、交流信息,从而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四)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参与“挑战杯”之类的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在具体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大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将得到如何去获取知识的体验,从而培养收集、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认真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也能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在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之前,必须要查阅资料和搜索相关信息,从多方位、多层次了解和把握自己课题的研究价值、前人研究的成果、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成功和不足的经验等,并在论文撰写时知道引用或转载他人文章时应注明出处。学生通过创作学术论文这一科研训练,能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

(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信息素养的要求,大学生要有站在信息时代前沿的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主动动手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技能,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亲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

(六)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并富有学术性和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适时组织一些有益的读书学习活动、信息知识大赛、社会实践调查、学术交流会、演讲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等,让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学术前沿,树立信息意识,增强自学能力,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综合素质。此外,充分利用校园网也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网上课堂、教学视频等栏目能让学生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相关信息。通过校园网络营造学习文化氛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与国民的信息素养息息相关。21世纪的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国家信息能力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信息素养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6]我国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习和借鉴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努力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过仕明.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2]肖卫红.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

[3]海永雯.电子阅览室——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题[A].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5).

篇12

(一)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1.高校缺乏完善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首先,从毕业论文课程设置上看,大多数高校更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开设的基本理论课远远多于论文写作实践课。其次,缺乏针对性强、适用性高的毕业论文教材,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是缺少基本指导。另外,一般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往往是理论技巧灌输,加之该类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三年级,此时的本科生并没有太多事论文写作经历,大部分本科生不能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课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而真正等到完成毕业论文时,这些缺乏实践的理论却所剩无几。

2.高校缺乏完整的毕业论文监管体系

虽然说高校理念上十分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但当面对大量的毕业生毕业与就业问题时,高校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自然就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加之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需要多个部门形成合力,而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机构庞大,各个部门各有分工,在没有规范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很难形成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

3.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毕业论文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基本写作规范的养成,研究思维的形成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的。但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研究设备的匮乏,项目基金申报困难等,使得本科生很难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实践。

(二)论文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不足

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的指导教师所指导了毕业论文数量远远超出了其经历范围,这导致用以指导本科生的时间偏少,精力投入不足。有的教师在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中缺乏对本科生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也有部分教师因责任心不强缺少对本科生的有效指导,导致本科生在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另外,有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层次方面的问题,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存在局限。

(三)本科生自身的原因

有的本科生由于缺乏基本的科研素养,选题不当,导致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极易丧失信心,对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敷衍了事。另外本科生论文写作自主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使毕业论文写作所需的各种技能欠缺。加之本科生所面对的严峻就业形势,当毕业论文与就业有冲突时,毕业论文的完成自然被排斥开来。来自外在的不良学术氛围,本科生缺乏坚决的抵制意识,对待毕业论文也就采取消极的态度。

二、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高校应高度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

1.改进毕业论文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构建完整的研究类课程体系”,各类课程安排应结合本科生实际情况设计。其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教材,为本科生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材。第三,在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素养,课程论文的形式训练其的科学思维、写作技能。

2.加强毕业论文监管工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要对毕业论文实行全过程监管。在毕业论文准备阶段“是建立毕业论文的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把毕业论文的开题纳入毕业论文最终考核指标中。在毕业论文创作阶段,建立不定期的研究进展抽查小组,督促其论文计划安排的任务。做到“全程监控;客观评价,严格答辩;开展成果交流,加强学风建设”。

3.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为本科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创设条件

高校要鼓励本科生以个人或研究小组的形式申报个级别项目课题,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在完成项目课题中为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其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在参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锻炼科学思维,训练科研技能,养成正确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学术道德。

(二)论文指导教师应自觉肩负起论文指导的重任

首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根据自身工作任务情况,一方面,要把指导毕业论文数量控制在精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对本科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完善知识结构;要以身示范,严守学术道德。再次,指导教师应当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制定和实施论文的研究进度。

(三)本科生自身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即使高校和论文指导老师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高度重视,但若本科生自自己不提高认识,不端正态度也难以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首先,要端正学术态度,践行科学研究基本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其次,本科生要认真学习论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重视毕业论文,把毕业论文当作锻炼思维,提升能力的有效方式。第三,在日常学习中本科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科学研究的素养,多读多写多思考。第四,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协调好考研、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玉花.谈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9,(02):61-62.

\[2\]肖宝华.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7):62-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