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6:51: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态思想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思想论文

篇1

儒家重人道,但是,儒家所讲的人道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与天道相统一的。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因而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着重论述儒家的生态思想,以期对今天建立新的生态观有所启迪。

1“与天地参”的人道论

先秦的道家讲“天人合一”。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天人合一”最终合于自然之道。儒家也讲“天人合一”,其出发点在于人,为了人,但是,人又是天地之中的人,必须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和谐,这就是“与天地参”。

《礼记》中的《中庸》为战国初儒家思孟学派的重要着作,其中说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论述旨在阐释天地自然万物之本性与人之本性的一致,表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里所谓的“赞天地之化育”,就是要依照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至于“与天地参”,朱熹注曰:“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也就是说,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这就是“与天地参”;“参”,即为天、地、人三者并立和谐。《中庸》还说:“仲尼祖述尧舜,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里的“律天时、袭水土”,就是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与天地参”。

儒家“与天地参”的思想在战国末期的荀子那里有了进一步的说明。《荀子?天论》说:“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在荀子看来,自然界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强加于自然界,但是,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这就是“能参”,也就是天、地、人三者各行其职,和谐共处。

儒家的“与天地参”在《易传》那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了天、地、人三者统一的“三才之道”。《易传》是战国末期儒家对《易经》的诠释。《易传?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系辞上传》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认为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与天地、日月、四时“合”,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易传?系辞下传》还在诠释《易经》卦象的六爻时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在卦象的六爻中,上两爻为天道,下两爻为地道,中间两爻为人道;“三才之道”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易传?说卦传》还进一步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传》认为,在《易经》卦象的中,天道的阴与阳、地道的柔与刚和人道的仁与义都统一于六爻的卦象之中,天道、地道与人道是相互统一的。

2阴阳五行的结构论

先秦的阴阳家讲阴阳五行,儒家也讲阴阳五行。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经在与学生讨论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问题时,提出天地自然的阴阳五行结构。据《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所载,曾子说:“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尽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圣人立五体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之乐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已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

孔子之后的思孟学派较为明确地讲阴阳五行。荀子在所撰《荀子?非十二子》中曾指责子思、孟轲“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关于思孟讲阴阳五行,郭沫若先生还有过详尽的论证。当今学者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思孟在《五行》中所言“五行”仁、义、礼、智、圣,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联系。汉代大儒郑玄在注《礼记?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说:“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在郑玄看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密切相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讲阴阳五行与阴阳家有一定的关系。《汉书?艺文志》在论及阴阳家时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然而,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也有“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说法。这两段叙述如出一辙,很能说明《尧典》与阴阳家的密切关系。而且,《尧典》中的其它部分还明显有五行说的迹象,其中讲到五典、五端、五礼、五玉、五器、五品、五教、五刑、五服、五流、五宅等等。虽然《尧典》没有直接讲金、木、水、火、土“五行”,但是,与《尧典》同属《尚书》的《洪范》则是阐释古代五行说的重要文献。《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论述几乎成了古代五行说的经典表述。关于《尧典》和《洪范》,郭沫若先生认为,它们都是战国时的儒者所依托,并且就是思孟这一派人。无论《尧典》和《洪范》最初是否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但毕竟在后来成为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可见儒家与五行说的密切关系。

最能反映儒家阴阳五行自然观的,当属《礼记?月令》。《月令》较为完整地建构了儒家的阴阳五行自然观。在《月令》中,按照五行,有相应的五季、五日、五帝、五神、五虫、五音、五数、五味、五臭、五祀、五祭、五居、五色、五食、五德等等,并且一一相互对应,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框架。可以整理列表如下:

《礼记?月令》的阴阳五行说

日帝神虫音数味臭祀祭居色食德

春甲乙太皡句芒鳞角八酸羶户脾青阳青麦与羊木

夏丙丁炎帝祝融羽徵七苦焦灶肺明堂赤菽与鸡火

中央戊己黄帝后土倮宫五甘香中溜心大庙黄稷与牛土

秋庚辛少皡蓐收毛商九辛腥门肝总章白麻与犬金

冬壬癸颛顼玄冥介羽六咸朽行肾玄堂黑黍与彘水

儒家的阴阳五行说在汉代儒家董仲舒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有许多篇章论及阴阳五行说。《春秋繁露?官制象天》说:“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董仲舒认为,宇宙的基本要素有“十端”,自然之物是从十端而来,归附于十端。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说。《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在董仲舒看来,首先是天地之气的结合进而分出阴阳。其次是阴阳交互运行形成四时。《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说:“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阳“相遇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为冬至;“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阴阳“相遇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为夏至;“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此外,董仲舒还进一步提出五行与四时相配。《春秋繁露?五行顺逆》说:“木者,春”;“火者,夏”;“土者,夏中”;“金者,秋”;“水者,冬”。《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还提出五行“比相生”,即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提出五行“间相胜”,即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体现了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而儒家对于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体系,实际上成为后来阴阳五行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3“仁民爱物”的伦理学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然而,“仁”除了讲“爱人”,还要进一步推广出去,讲“爱物”。《论语?述而》讲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尽心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仁义法》也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张载则进一步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因此,儒家的“仁”也包括爱自然、爱动物植物。《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大戴礼记?易本命》则说:“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

然而,儒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王制》又说:“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也就是说,要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礼记?月令》中也有较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孟春之月)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儒家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的思想,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是对儒家“仁”的思想的推广;同时,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4“以时禁发”的生态观

儒家讲道德,但不是不讲经济。据《论语?子路》中记述,孔子到卫国,“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又比如,据《论语?颜渊》记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显然,要“富之”,要“足食”,在当时就是要发展农业。据《论语?学而》所载,孔子还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要求百姓按照农时进行农业生产。孟子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有较多的论述。据《孟子?梁惠王上》所载,孟子曾经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里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要求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荀子的生态思想也十分特出,尤其是在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荀子对自然资源以及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在《荀子?富国》中曾经说过:“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剸车;鼋鼍鱼鳖鳅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荀子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善治”,也就是要运用科技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的状况。至于如何“善治”,《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还认为,有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就是“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这里的“发”,就是开发利用;“禁”,就是保护;“以时禁发”,就是要根据自然规律,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然资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为此,荀子提出要设立专门负责管理自然资源开发的官员,他在《荀子?王制》中说:“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荀子主张从国家政府方面切实保证“以时禁发”,这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由此可见,儒家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与天地参”,与自然相和谐,认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并且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和“以时禁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的思想,都充分反映了儒家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儒家的这些思想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上海:上海书店,1987.20.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17—119.

篇2

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会议之后被提升到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的开始。永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需要体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呼唤体育生态环境的支持。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体育生态思想的发展也是我们所应重视的时代背景和不能回避的问题。一直以来,理论界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总体略显不足,多呈零散和问题式的研究,而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体育生态梳理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梳理体育生态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对指导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就显得意义重大。

1远古时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孕育

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不仅经常要跋山涉水去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还要为抗御自然的侵袭而跋涉迁徙,在渴求生存的生活中,要想法设法地投石掷棍去杀伤猎物,玩命奔跑的去追捕野兽,甚至为防止被野兽伤害而不得不与野兽进行生命的格斗。可见,像走、跑、跳、投、爬、近身格斗以及游泳等肢体运动,都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为求生存而必需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到了远古时代的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财产和奴隶掠夺而发生的冲突日益频繁,人类认识到必须要进一步改善生产工具和狩猎技术,并使之成为种群的谋生手段和世代相传的生存技能才能确保群落的安定有序,同时群落首领还意识到只有提高群落子民整体的体力和智力等生存能力,才能维持群落不被外来侵略者所灭亡,于是跟身体活动有关的各种技能就开始在群落中有所推广,群落中的成年人也开始有意识地向少年儿童传授各种技能和身体的操练方法。这种主动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主体的思想,就可以视为体育生态思想的萌芽。

2古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发轫

有关体育的生态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很多中西方的哲学家在阐释各自的哲学思想时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生态思想。如《周易》、阴阳五行学说、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儒家的生态直觉思想等。其中,《周易》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的符号,用来表示两种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基本特征,并由此来说明日月运行、季节更替、气象变迁以及生命有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一切对立事物的循环转化[2]。这种从事物整体动态平衡过程中实现协调的思想,就是现在体育生态思想的精华所在。“阴阳五行学说”是研究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的学说,通过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和制约来揭示生命体、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运动。而古代养生术提出的重要理论资源———“天人合一”的理念,则是将天、地、以及人三者统一为一个基本点,提倡人道与天道、人的生命体与自然环境的有效沟通和统一,从而实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动态的平衡。这一学说无疑是一种新的生态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也是古代朴素体育生态思想引导下的实践创新,对当今体育生态的和谐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希腊人崇尚体育,体育也不可避免的构成了哲学家的思想内容。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指出,体育不仅可以培养公民健康的体魄,它更可以培养和塑造公民的心灵的品性,从而塑造公民的德性,最终获得幸福生活[3]。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更是提出了比较丰富的体育生态思想。他指出,古希腊的教育基本上可以分为读写、音乐、绘画以及体育四种方式,并对其重要性的顺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读写在求知和政治活动等方面用途广泛,绘画有助于鉴别各种艺术作品,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这是其他三者无法与之相匹敌的。正所谓,健康是基础,勇敢是品德,所以,体育应该优先开展[4]。可见,体育生态思想在古希腊同样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可知,不管是阴阳学说,还是天人合一等思想所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健康观已经都包含了人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以及个体内外的和谐统一两个方面,明显展现了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等和谐统一的体育生态观念;而西方的古代奥运会、古希腊的雅典体育以及斯巴达体育等以崇尚自然、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和教育思想,也都可以看作是体育生态思想的发轫。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体育生态思想不太注重体育的竞技性,也不刻意去追求超乎自然常态的体格与体能,而被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赋予了游戏的、健身的以及教育的功效和作用,更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古代体育生态思想更接近体育的真谛。

3近代———体育生态思想的吉光片羽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基本都是建立在体育救国论上的,在领教了西方“坚船利炮”的教训后,封建者吸取了相关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的近代体育生态思想。随后的倡导者们也开始利用各种途径,诸如讲学、著书和成立政治团体等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关于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维新思想家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如,康有为主张兴办的“万木草堂”开始开设体操课程,提高国民的身体素养。梁启超和谭嗣同两位维新主义者则于1897年在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并大力地宣讲“知人之精神与体魄,盖注于德育与体育两途”的理念。梁启超在他的《新民说》著作中专门有“论尚武”章节论说体育,其议论精辟,掷地有声,系统地表达了他的体育思想[5]。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代中国体育生态意识的时代色彩。14—18世纪以来,欧洲大陆迎来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三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不仅扫清了资本主义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也砸开了中世纪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枷锁,迎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繁荣的新时期[6]。思想文化运动也催生出一大批不同于中国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倡导身体和精神的统一,重视身体的健康与健美,反对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主张要正确认识“人性”等。为此,他们重新发掘和整理了古希腊丰富的体育遗产———古代奥运会、斯巴达体育、雅典体育、祭礼竞技等体育生态思想和运动手段,并在体育实践中大力宣传。随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不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转向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能的健康发展,体育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社会需要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批资产阶级教育家也顺势提出了新的体育生态思想。如:“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托里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等就把体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加以大力提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中提出,“教育应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7]”。这些思想无疑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刻上了体育生态意识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体育生态思想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高速发展时期,从救国兵操体育思想的引进到后来的国民教育体育思想的创新无一不是时代要求下的产物。这些思想都产生于时代的要求,都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4现代———体育生态学科(论)的建构与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人类满怀希冀与信心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科学界却十分“动荡”,体育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自然生态也受制于社会生态。其活动的开展不可能离开生态环境直接存在。同时,体育活动的开展,难免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8]。因此,关于体育生态思想问题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生态学相关原理与方法为我们研究体育问题提供了一种宝贵的理论资源,提供了一条更为恰当的研究途径。在西方,一些较发达的国家,由于政府和各类机构以及大众拥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体育生态建设的理念已经融入到体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批诸如德国Regensburg大学的哲学、艺术和体育学院院长HeinzLutter教授、德汉娜•克雷、美国的恩戴尔戴•哥拉斯伯格和南非的布什拉•托拉克等知名学者,他们从环境因素影响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的角度,论述了体育在实践中的生态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说明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开始将侧重点转向体育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这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生态思想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层面的推进,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发展迅速,已经扩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形成许多新的边缘学科。以教育生态系统为对象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在我国日渐活跃,然而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却明显滞后。谢雪峰认为,虽然体育生态学在我国尚未建立,但以体育生态作为对象的体育生态研究已经有所开展[9]。如熊茂湘研究认为,体育环境是一个系统,体育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应该树立一种系统性的观点[10]。罗艳蕊等人研究表明,体育运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制约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而只有将体育运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才是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11]。陈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人类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体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实现“体育与自然、文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的目标[12]。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口号,为体育界人士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陈光华、周志俊、邓跃宁、李宏斌等学者先后就构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并就体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概念、研究方法等给予了初步的探讨。专著方面,也先后有熊茂湘老师主编的《体育环境导论》、游海燕和肖进勇主编的《体育生态论》以及谢雪峰等主编的《体育生态论纲》三本专著问世。这一切都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创建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野和范式,也为后续理论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不难看出,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现状与发展都做了有益的研究,为体育生态学的构建与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虽然学者对体育生态学的界定表述各异,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研究脉络都是由浅层生态体育逐渐过渡到深层生态体育,即将生态由最初局限于自然生态,强调体育实践中自然环境和体育的相互影响转变为突破自然生态认识的局限性,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强调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总之,就是期望能将体育系统和其他自然、社会等生态系统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地、整体地研究,为实现“体育—自然—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体育生态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启迪。但遗憾的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笔者从相关学术期刊数据库查询搜索“生态体育”、“绿色体育”、“体育生态学”等关键词所得结果显示,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不足30篇,而以“体育生态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仅有5篇,研究方法也过于单一,理论上不够厚实,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5展望未来———生态体育的绿色通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不是完美、和谐和简单的统一,而是矛盾、演化、复杂和缠绕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非线性的世界,体育的发展在根本上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构一致。体育作为一种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建立体育生态学系统,遵循体育生态学的发展规律,在汲取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皈依《老子》所谓的“道”。体育之“道”,亦乃和谐之“道”。体育之“道”,是建设生态体育,实现体育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生态化是文明发展道路在当今时代的生动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将生态上升为一种文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生态思想和谐发展应该遵循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态思想的研究已经不局限在体育自身的发展,而更在于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范畴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性关怀和引导。因此,展望未来,“和谐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体育生态思想理念,将会在未来的新时期,搭上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快速驶入“绿色通道”。体育生态意识也会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共同价值理念、一种全新的体育发展模式,体育生态思想在未来的和谐发展中将更加关注人性的自然回归,关注体育领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体育既满足精神的需要又满足物质需要的原生态生态位,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望:拥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家园。

作者:夏成龙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7.

[2]孔东.管理生态学[D].苏州:苏州大学,2003.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7.

[4]李力研.体育:“培养人的勇敢”———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解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29(5):5.

[5]张兆才.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J].体育科学,2005,25(5):74.

[6]朱欣华.论现代体育生态的历史渊源与现状[J].江汉大学学报,2010(3):106.

[7]范国瑞.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3.

[8]夏成龙.生态视角下民俗体育发展研究———以山东潍坊风筝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2.

[9]谢雪峰,曹秀玲.体育生态的敏感因素与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J].体育科学,2005,25(12):86.

篇3

2.在教育内容上生态文明教育份量不够生态教育被边缘化,被忽视。就课程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丰富的生态教学资源,在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深邃生态智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生态哲学理论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偏于简单,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收不到实际教育效果。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大纲配置滞后,教材不正规资料缺乏,更没有针对各专业特点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在教育形式上生态教育泛意识形态化,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泛意识形态化。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认知教育。然而,现实中,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被一种单一政治性、工具性的话语色彩所笼罩。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它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一种教育,通过有目的的意识形态干预使其社会成员形成本阶级或政治集团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但是不能一味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唯利不图。尤其在生态危机四伏的今天,关注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使命。在调查资料总结,传统的生态文明教学模式更多采用的是注入式、填鸭式,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既不生动也缺乏灵活性,已不适应现在的形势发展,使教育双方成为一种单向凝视,这种单向凝视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教育者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自居向被教育者灌输,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失落。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学生不仅从书本、课堂上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还受到外界的影响,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如知识性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4.在教育实施中,教育理念与生态教育相脱离当今世界的教育形式已经不再是阶段性教育,而是趋向于终身教育,并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介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生态教育建设上面临的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阻力更多。一方面,在历史教训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意识到只有发展环保型企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西方国家因工业革命的过度索取而导致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另一方面,现实操作起来,各组织和个人因为种种利益的驱使却不能落到实处。各企业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逃避污染治理,简化环保配套措施,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成为一个口号。高校教育在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其教育理念往往只是局限于“认识论”,只是片面地认识自然、认识人对自然的改造,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对人类对自然的反作用力认识不够,生态意识薄弱。因此,需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破除这种“实用主义”的实施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二、原因分析

1.工业文明后形成的社会固有价值观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历史进入了新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运用科学武器控制和改造大自然,蒸汽机的使用、化工业的突破、汽车行业的兴盛以及原子核反应堆的投入使用,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和改造自然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满足感,同时也成功实现了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方式的迅速进步。工业文明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似乎只需凭借科学就足以征服自然,成为驾驭自然的主人。工业文明形成的价值观即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于自然是主动的,自然对于人是受动的。忽视了自然本身的独立性,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甚至忽视了马克思指出的:“人即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0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似乎并不是可以任自己摆布的工具,也不是可以无穷尽索取的资料库,人类的开发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载极限时,是会遭到自然的报复的。工业文明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社会缺陷:失业现象增多、城乡差别扩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资源高消耗低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危机重重。尽管如此,当今社会在工业文明物质化、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经济的“趋利性”仍然是一些社会人和群体的主要思想和目标。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仿效西方工业“先发展后治理”的轨迹,忽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在选拔人才的方面,也是只重视技能,不重视道德,忽视生态文明教育。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社会整体的生态保护意识比较低,整个社会尚未形成普及的生态文明。在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高校教育也趋向于功利化。教育过度强调专业化和实用化,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培训,不关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以牺牲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代价,过于追求社会化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不环保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我们要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能力增强,还有对终极价值观的追求,教育的终极价值观是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教育必须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篇4

对于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来说,地形地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园林设计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如何根据当下城市发展的地形地貌特点来进行专业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的园林设计,是园林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在进行园林艺术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环境本身独一无二的美,在不影响自然美感的情况下进行园林设计,保证其与自然环境能够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从另一方面来说,园林设计师还应该根据自然环境和相关情况去进行分析、判断,保证园林景观设计能与自然环境的大背景巧妙地分离,使其整体看起来更加整齐划一。除以上两点外,园林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应该重点考虑由于地形地貌原因而给游园游客带来的各种问题,应该更好地保证其能够顺利行走,在保持生态美感的同时,应避免因为路面不平和过于坎坷而造成游览障碍。

1.2在园林植物中应用生态美思想

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园林植物的生态形象直接关系到园林设计整体情况的好坏。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园林设计中主要有观叶植物、观花植物和观景植物三种,还有一些类似于绿地、园林和风景植物的经济植物和防护植物等等。就总体情况来说,现代园林设计师习惯将园林植物按照不同的颜色、形状、味道、姿态等相关标准来进行划分,在对园林进行植物挑选的时候,为了保证自然生态美感的完全展示,设计师们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园林植被的选择,在进行植物摆放安排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尽量使植物能够整齐划一、有规则地进行排列。此外,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植物摆放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与整体大环境所要表达出来的主题相关联,根据每种植物不同的形态、颜色和质地等等进行划分,尽量做到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和中心。例如,现代社会园林设计师们为了更好地突出园林景观的层次性,通常会选择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进行混合种植,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够优势互补,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机勃勃,更好地展现生态美。值得注意的是,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往往可以划分为点植和丛植两大类别。所谓的点植,主要就是指在植物配置方面只有几棵花木适合摆在厅堂前面,用来进行房屋环境的点缀,在摆放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应该选择大小不一的花木,切忌同等大小的平衡摆放,这样会破坏美感;所谓的丛植,主要是指棵数较多的花木,在摆放的时候应该根据大环境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切忌将其根据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样式整齐摆放,而要突出其生态美感。

1.3在水景设计中应用生态美思想

水景设计是现阶段园林植物的一个灵魂式的、核心的要素,对于体现园林整体设计的生机和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地赋予园林设计以生命力,是决定园林设计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水景景观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考虑园林景观的整体情况和设计风格,注意水景景观的选择和布置,要与整体园林景观相协调。同时,在选择水景景观时还应该更多地考虑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保证水景设计的正常运行。例如,现在我国有很多城市存在着严重缺水的情况,因此,相关人员在该地区进行园林水景景观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尽量减少在该地进行水景景观设计,而且应该选择那些防风、防尘性较好的水景景观,以便于其长期的存在和发展。在相对较为安静的园林设计中,水景景观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园林设计中营造出一种安静、闲适、优美的意境,是为了更好地陶冶情操。而在一些比较热闹、人流量较大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在进行水景景观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样式的新颖和多样化,要能够更好地调动游客的情绪,营造一种热烈的氛围。除了上述内容,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水景景观设计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与园林景观的整体建筑类型相符,注意到其远观效果,在突出该地自然特色的情况下,重点进行不同水景景观的设置。在进行水生植物种植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特性进行深水、中水和浅水等配置,保证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

篇5

    生态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是针对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一门新兴理论。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张,人类不仅对社会有责任,人类对自然也具有责任和义务。伦理学由于受到绿色浪潮的冲击,把道德问题纳人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于是就产生了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提出者法国的史怀泽倡导尊重生命,他认为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是崇拜生命、敬畏生命。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也需要人的道德关怀,人和自然的关系可以用道德的手段来协调。生态伦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善人类的环境。这种生态伦理学观念在辽宁生态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生态文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文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和飞跃。从原始社会到生态文学产生以前,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对立的、异己的,其文化观是人文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观。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以自然的被破坏和逐渐退隐为代价的。原始社会的文学是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为理想的,这一点在原始神话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封建社会的文学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仍然是人类征服战胜的对象。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否定了人的主体性,也否定了自然的独立性,上帝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新文艺复兴时期,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自居为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自然仍是被征服的对象。尤其是到了工业社会,天地万物都成为工业技术加工的原料和资源。长期以来,人类历史往往就是人和自然斗争的历史。人们一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同质同源,相容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直到生态文学的出现,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把伦理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这是以往历史上没有的伦理思想,因此,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文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1.生物的道德伦理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确定新的伦理道德尺度,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其他生命不仅包括有意识的生命,还包括无意识的生命,如一棵小草等。生态伦理学拓宽了道德研究范围,把传统伦理学只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拓宽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伦理尊严。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健康,这么多的快乐!对我们人类这样地同情,如果有人为了正当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会受到感动,太阳黯淡了,像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披上丧服。难道我们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梭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充满道德情怀的自然界。在辽宁生态文学中,道德伦理研究涉及到了自然界,人对自然物具有了人文关怀。鲍尔吉·原野在《人看动物》中主张人文主义的关怀应该加人自然和动物的内容。他在《风吹哪页读哪页》重申人的爱应该扩大到环境、植物、动物:“一个人把爱兼及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佛法称此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里生出一点点同情心,则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悲’。慈悲二字,听起来有些苍老。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它穿越时代,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在《虫鸟侣》中,当“我”看到有人捉毛毛虫时:“心说,毛虫你快爬吧,这么显眼。那人近了,我赶紧找草棍把它挑到树丛里……这回我救了你一命,下辈子若你为人我为虫,你也想法救我,拜托。后来想,啥呀,就这么一挑,没准闪断人家腰呢,真是。”作者关爱毛毛虫,自觉地担当了毛毛虫的保护神。

    在辽宁的生态文学中,动植物也具有了自身的道德伦理。在王秀杰的笔下,松鹤、芦苇也有道德伦理,人文关怀。在《盘锦松鹤,我对你说》中,松鹤是有道德伦理的灵物。松鹤爱盘锦这片芦荡,眷恋盘锦,松鹤充满了爱心,从不计较人类对它的冒犯,松鹤每年都要结伴飞回日夜思念的故乡—盘锦。在《野鹤归来》中,松鹤妈妈教小鹤唱歌跳舞,松鹤爸爸教小鹤起飞降落,小鹤还穿着小鸭子一样的黄褐色花衣裳,这分明是充满伦理关怀的三口之家。在《<松鹤图>遐思》中,王秀杰认为芦苇充满了悲情,是芦苇隐蔽保护了、滋养哺育了丹顶鹤。作者为芦苇打抱不平,哀叹芦苇命运之不幸,作者炽热地热爱芦苇。在《芦苇》诗情中,芦苇荡是鹤的家园,芦苇是鹤的卫护者。在《鹤乡秋芦花秋》中,芦苇充满了对盐碱贫痔的土地不嫌不弃的崇高道德品格。在《芦花秋韵》中,“芦花丛是鸟儿们最好的庇护地。当鸟儿们南飞后,芦花把孤独留给了自己。那时,芦花像一只只举起的手,摇摆着、摇摆着,像是在欢送,又像是在企盼。芦花是在陆地上最艰苦条件下绽放的花。沼泽湿地,盐碱海滩,大漠沙荒,它都能扎根、展叶、开花。无论脚下的土地怎样的贫痔,也无论生存的条件如何恶劣,芦花都挺直了腰杆,昂着头去接受”。可见芦花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而且它的处事方式已经蕴含了人的道德伦理。鲍尔吉·原野笔下的草和人相处的原则是草懂得尊敬人。草“全家都要穿上绿绸子衣裳,不穿就不许出门,然后,谦卑地伸出双臂,像献哈达一样,表达对太阳和人群的敬意……草没有存款,它们原本想买一些贵重的礼物送给太阳、春天和土地上的人们’’。在李松涛的《贫血败血并发症》中,水养育天地万物,是“多义之物”。在李松涛《凋零的葱笼》中,树是仁者的化身,树奋力掩护人类的后代,保护生命的种子,对人有救命之恩。

    2.自然物的权利

    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物有自己的权利,自然物不是专门为人类而生存。当人类被生态危机逼到了生存的险境的时候,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大自然,审视大自然。罗尔斯顿认为:“旧伦理学仅强调一个物种即人的福利;新伦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生命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在王秀杰的作品中,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自然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权利。王秀杰在她的作品中痛斥了毒杀仙鹤的野蛮行径。在鲍尔吉·原野的散文《羊的样子》中,众生平等,羊也有生的权利,但羊似乎天生就是“别人的大衣”,人类的蛋白质资源。羊的一生都小心、温驯、哀伤、悲戚。羊为自己生的权利祈求过挣扎过:“我见过的一次是在太原街北面的一家餐馆前。几只羊被人从卡车上卸下来,其中一只,碎步走到健壮的厨工面前,前腿一弯跪了下来。羊给人下跪,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幕。另两只羊也随之跪下。厨工飞脚踢在羊肋上,骂了一句。羊哀哀叫唤,声音拖得很长,极其凄枪。”人如此粗暴而丑陋地剥夺羊的生的权利,人都比不上其他自然物,因为泉水会捧着羊的嘴唇,泉水尚且知道呵护羊的生命,给羊以温情。在鲍尔吉·原野散文看来,众生是平等的,众生不仅指鸟兽鱼虫与人类,也指草木稼蔬,还包括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小生灵。“墙角的草每一株都挺拔翠绿,青蛙鼓腹而鸣,小腻虫背剪淡绿的双翅,满心欢喜地向树枝高处攀登,这是因为‘众生皆有佛性’。即知,‘佛性’是一种共生的权利,而‘不化’乃是不懂得与众生平等。”

    崇拜生命、敬畏生命成为辽宁生态文学的重要创作思想。人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仅仅保护人类自身。生态伦理学认为大自然和任何生命形式都有价值和尊严,人类应敬畏自然,关爱生命,让人类的良知觉醒。生态文学的伦理观对自然物的敬畏和关爱,使得作家和自然有了一种血缘感,.作家对待自然物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保持和谐的生态环境的前提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物。鲍尔吉·原野在《门大爷》中写道:“我景仰昆虫如蜜蜂,如旦旦勾,如蝗螂。我尤心仪蝗螂王者的气度,希望它率天下众虫演艺。"鲍尔吉·原野在《一粒米重如山》中认为:“事实上,每一种宗教包括民间禁忌产生的原始动因,都包括了这样的考虑:人的生存与使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如果一个人不敬畏粮食,那么天地间还有什么其它可以敬畏的东西吗?如果一个人不爱护环境,那么他到底要爱什么呢?”

   王秀杰在她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新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即尊重、敬畏、善待其他物种的生命。在王秀杰的作品中,人和自然具有了伦理关系。从传统的伦理学来看,本来自然和人是没有伦理关系的,但在她的笔下,自然物和她具有了一种伦理关系,她把对人的关怀扩大到所有生命,她把自然物看成是她的朋友、她的亲人、她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放弃了人类的中心主义,对所有的生命形式进行了一种伦理关怀。她曾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仙鹤比她重要。正如她所写的那样:“对野鸟们的那份情感,则已经溶进了我的血液中。”鲍尔吉·原野写到:“我走近时,蝴蝶把双翼小心合拢,仿佛是为了让我捉。我把手缩回,更不好意思把它们用大头针钉到墙上,尽管它是一条蛆,但它有更多的神性。”在鲍尔吉·原野的散文笔下,一切自然物都具有了灵性和生命:树枝下悬藏的密密麻麻的雨滴成了上帝的伏兵。雨后地面上的小小的玻璃碎片成了开探照灯的水手。雨滴落在地面上形成的水泡成了金毡房。屋檐下的簇簇青草成了一个家族。最高的草是草妈妈,草芽是草妈妈的孩子围着母亲探头探脑。如果不是把大自然看成是有灵性的生命,是不可能这样写作的。

    3.大自然的家庭

    自然界是个平等的大家庭,中国自古就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从道家的法天贵真,道法自然,万物平等自化,如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庄子的“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到儒家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到佛家的众生平等,都有着生态伦理学的观点。

    在自然这个大家庭中,人类毁灭了自然,也就等于毁灭了人类自己。按照的观点,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类在毁灭自然物的同时,就是在毁灭自己。人不是自然的局外人,人与自然休戚与共。“自然异化即自然被压迫后生出一种反对人类,同时也反对自然的力量。所以生态危机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政治、经济问题,也是人的本能的危机的集中表现。”

    在大自然的家庭中,人和其他自然物是平等的关系。自然不是可供人们选择的对象,“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鲍尔吉·原野散文在《吃猴就是吃人》中,严厉地批判了人把野生动物变成了自己的盘中餐。“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恶心的事了。晰蝎、青蛙、蛇、穿山甲、羊羔、乳猪,全体倾人人的嘴里腹中,天下没什么不能吃的东西了。”他勇敢地宣称:吃猴就是吃人。作者把人视为处于一种和动物平等的地位,他清醒地认识到,伤害了动物,就等于伤害了人类自己。王秀杰在她的作品揭示出,人类在肆意地破坏大自然的同时,就是在毁灭人类自己。人只有善待自然,扬弃异化,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才能拯救自己。

    生态伦理思想打破了人文与自然分裂的二元文化观。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共生共荣性,不可分离性。在大自然的家庭中,人和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地相处。人既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和自然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生态伦理思想建立了人文与自然的一元文化观。李松涛在《sos—紧急呼救》中明确指出:“耍惯了派头的人类,/不知明目张胆地栽害大自然,/恰是在暗算自己。”王秀杰在《苇海日出》中指出:“芦荡日出竟是这样美妙而短暂。但这一瞬间却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界,无论是静止的植物,还是可移动的动物,都是生命力的显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自然连接。在每时每刻,自然物们都有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亲和方式。”在王秀杰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篇6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109-04

作者简介:李华伟(1977-),男,山东聊城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管理理论。

从语义学上看,“生态德育”是20世纪末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意义上的市场化和生活意义上的现代化对教育方式构成冲击后所出现的全新概念;从词源学上看,“生态德育”概念的产生一则源于“生态学”和“德育学”单一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和无奈,二则肇始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在国内,最早提出“生态德育”这一概念的是刘惊铎和王磊。两位学者在1998年第5期《教育评论》上共同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的论文,指出,“生态德育”是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更好地享用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教育。由于生态德育在价值链上强调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并且在目的论上强调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作用,故而该理念提出之后,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很快传播开来。随后不久,吴鼎福在《教育生态学》中对“生态德育”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指出“生态德育”既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又是整合传统德育之后的一种崭新教育范式。“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甚至无法确认的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处理。其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品性的新人。”很明显,吴鼎福的定义充其量是对生态德育概念的深度诠释,而不是系统定义。随后朱小曼等学者均对“生态德育”概念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界定。

纵观学术界对“生态德育”概念的界定,我们发现,尽管学者们看到了源于生物学上的生态概念可以被移植到德育领域,但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链合问题以及有机契合现象却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致使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限于概念的游戏和文字的堆积。本研究认为,生态学和德育学的交叉研究从本质上看源于两个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相继出现在媒体上的20多篇研究生态德育思想的论文以及5部相关领域的著作,还有不下10余种有关“生态德育”的定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突出进展,但由于基础概念界定的模糊使得这些研究大多比较肤浅,相关的问题没有被继续推向深入。事实上,生态德育是研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以及人自身的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时下教育主体之间(主体间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实践锻炼体系)、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而提出来的。生态德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内生态链合现象,强调的主旨是教育活动的关联性、教育参与者的相互关怀性、教育方式的有机性、教育效果的时代性。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道德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解决德育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界定了基本概念之后,本课题对有关生态德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要想使生态德育学的学科发展继续推向深入,必须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的研究。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德育变迁路径的多样化,而且可以深化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史领域的后续探索,其意义重大。

一、天人观所体现的自然导向的生态德育思想

从哲学上来看,“天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是西方近代一直追问的世界“客观实在性”悖论的中国式表达。如果说,中西方自古至今都在探索世界的本质存在问题,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则具有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内涵。中国古代讲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指出“究天人之际”,方能“纳古今之事”。除却以“天道附会人事”的迷信因素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生态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如果说“天人合一”思想是在教诲人们要“大道归于自然”方能保全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话,那么春秋郑国子产所哀叹的“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的论调就多少带有了教育悲观主义的痕迹。依此而论,天人观所体现的正是“以自然为师”的生态教育思想,这种思想用在道德领域就是“以教化为核心”的德育理念。

根据上文的假设,“生态德育”是一种关联性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借助于继承性的理念才能完成相互教育的目的。在文化传承的显性领域中,儒家的生态德育思想最具典型性。在儒家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和宇宙万物都是自然孕育化生的结果,“天、地、君、亲、师”,“仁者”之所以无敌,实乃“泛爱众”伦理学说的必然结果。生态教育理念实际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人类以各种行为影响着自然界的存在状态。但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充其量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的暂时存在方式,并没有把大自然彻底征服。“征服”哲学只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怯懦的主观心理反应,不具备实然的哲学意义;二是大自然的逻辑在客观上指引着人类所有行为的价值取向。“会用则存,节用则生”,人类节约的理念与其说是为生计所迫而必然形成的民族传统美德,倒不如说是自然之道在指引人类生活类行为的必然结果。《正蒙・至当》有云:“大人者,有容物,无去物,有爱物,无殉物,天之道然。天以直养万物,代天而理物者,曲成而不害其直,斯尽道矣。”此话是说,人类在利用大自然的时候,要遵循自然界的生长发育原理,对万物要加以保护性的、节约性的、合理性的利用,不能竭泽而渔,毁坏子孙的基业。

在儒道法各家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中,除去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的糟粕成分,诸多“以天合人”的思想(炼丹术)不仅具有科学萌芽的价值,而且也多少解决了人类对自然的迷茫和恐慌问题(天文学)。应该说,中国古代以自然导向的天人观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材料。只要合理使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就一定能为新时期德育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二、义利观所体现的人品识别和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攘攘熙熙,皆为利来,人是无往而不利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不断为了利益而东奔西走,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政治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基于权力关系的利益争夺,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理解为社会变迁的机会成本。那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应如何解释呢?事实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只是人的类本质在生存意义上的必然体现,也就是竞争造成了上述现象的必然显现。但长期以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逻辑使先发和后发市场经济国家产生了诸多灾难性的变异后果,细究起来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达尔文法则不无关系。

既然狼奔豕突的物欲世界不能约束人的理性,那么什么样的规矩能够使人变得有所收敛呢?法学家们指出,“乱世用重刑”,当今之世,只有完善的法治才是矫治中国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可当金融危机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志和理性的时候,“法治万能主义”的神话被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在被“紧箍咒”式的法理哲学束缚了较长时间之后,人们开始回归到了德性软力量的研究。于是“以德治国”的理念便顺理成章地打入了受众的视野。但传统的德育理念过分注重各种硬性的制度和规范,又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承受度和受教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基于当前道德教育领域教育投入虚置、教育资源浪费、教育过程庸俗、教育主题单一、教育主体失态、教育效用弱化等突出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德育”的全新理念,指出生态德育是综合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它强调的是一个社会德性的循环和共生,它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军事等诸领域规约到一个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内生态系统中,让这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遵循生物自组织的自我调节机制而自发的进行链合和融合,最后使任何一个受教育者都在生态理念的教诲下,得以德性自生和价值重生。

在所有生态德育的理念中,对“义利观”的认识当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处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人们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恼和声色犬马的滋扰,但却无法摆脱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市场规则的束缚。如何认识“义”和“利”的辩证关系呢?在这方面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哲学观更具现实意义。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认为的“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人家。贫莫愁来富莫夸,那见贫长富久家”。此言是说,在纷纷扰扰的物欲世界里,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来识别人品呢?那就是要以传统的儒家义利观为基本的识别标准。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对于那些只顾蝇头小利而出卖朋友的人要尽量避而远之。这一标准不仅是商家生意上必须遵循的最为简洁明了的基础法则,而且也是学术界必须牢记的一条最为灵验的识人逻辑。除此之外,单靠一个人的言语是很难识别其内在本质的好坏的。如果靠上述标准还不能看破人品的优劣,不妨再使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行为逻辑。这一规则强调的是人的品质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讲心胸狭窄的人、心地不纯的人、心怀鬼胎的人、心眼偏执的人、心地不诚实的人都会外在于不大方、不爽快、不痛快、不洒脱等必然的行为或动作。

除了人品识别要遵循一定的生态德育理念以外,在现实的社会中,还必须本着相互帮助、共存共荣的逻辑进行一切行为和活动。在这方面,墨家的“交相利,兼相爱”的思想对我们不无裨益。墨家的义利哲学强调的是互利共赢和互利互惠,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现代宏观经济学所指出的利益公平分配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一直遵循着“初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的资源配置逻辑,而忽视了人在两次分配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也就使得人与资源的生态融合被强制性割裂。事实上,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甚或是三次分配、四次分配都要讲求分配的公平问题,“利益均沾”只是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非常规手法,但利益分配公平却关系到政治的合法性认同和社会的长久稳定,其意义不可小视。所以,墨家一直以来都把“兼相爱”放到“交相利”的前提阶段,原因就在于只有以“爱”(良善即道德指引)的理念作为指引,才能使利益得以公平实现;否则交易主体的生态联结将会迅速断裂,交易无法实现,利润无法产生,自然市场的逻辑就形同虚设了。联系当今德育领域的突出问题,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于利益分配的生态德育思想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借鉴。应该说,义利之辩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就在于“义”和“利”的权衡关系着人的德行好坏问题,关系着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和谐和互助问题,关系着分配领域的公正性导向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和同观所体现的知人善任的生态德育思想

与上面判断人品好坏的“义利”规则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观”则是与识别人品紧密相连的一个“知人善任”的宏观标准问题。在这一领域,孔子的哲学可以给我们指引。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君子虽然表面上和你有意见分歧,但背后他不会和你有根本的路线分歧;小人虽然表面上同意你的看法,但背地里他会违背你的意志去做影响大局的事。“和同”只是一个意见上的分歧问题,按照现代民主制的运作逻辑,意见分歧是现代社会的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毕竟人是千差万别的。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缺失现代民主制度的投票机制和平等意识,使得君主识别人的品性变得十分困难。不能正确甄别自己的属僚,就不会把合适的人才提拔到适合的岗位上来。所以历朝历代的君王将相们都会把孔子的“和同论”搬出来加以变通使用,并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接班人。除却孔子和同思想的糟粕成分,我们发现在现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古老时代孔子的“君子小人论”就不会在人才任用问题上犯大的错误,而如果仅仅依靠考试分数或外在的东西,就有可能把各种腐败分子遴选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和同观不仅为政府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种参考,而且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借鉴。比如在任用学生干部问题上,如果单纯依靠对学生表面语言和行为的考量,往往不能选拔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还会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诸多障碍。相反,通过某些问题的讨论甚或争论,密切观察学生的潜意识行为和语言表现,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深层次的心理偏好和价值导向,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和任用合适的学生干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应该说,对于今天的学生思想教育来说,重视学生的表面要求一定要与挖掘学生的内在诉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受教育者的真实动机和想法。

四、荣辱观所体现的知耻奋进的生态德育思想

从心理哲学的角度讲,“荣”和“辱”都是人作为类本质的心源性条件反射。当人们遇到高兴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光荣;当人们遇到沮丧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耻辱。这种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人的本能性直觉。也就是说,荣辱感是人的精神性因素在内生态角度的相互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荣辱思想。儒家认为,“知荣能够自强,知耻方能奋进也”。孟子则从荣辱感的人性角度探索这种心理反应的意义。孟子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之耻,矣”,把知耻作为善恶的标志。作为我国生态教育学的代表之作,《管子》的生态德育思想也是极为丰富的。《管子》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灭亡”。也就是说,学礼仪、知廉耻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让他的民众知荣辱,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人们在良心深处失却了根本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所剩下的就只有行尸走肉了。针对春秋时期战乱丛生的实际情况,《管子》还谆谆教导人们:“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即要想结束春秋时期战乱纷飞的局面,各诸侯国的君主们应该以和为贵、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发展互惠贸易,不要兵戈相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要体恤百姓的苦楚。只有安民惠民,才能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稳定了,才能发展生产,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老百姓的仓库里装满了粮食、百姓衣食无忧的时候,社会才能形成追求礼仪、尚荣驱辱的大好民生局面。由此看来,《管子》所提倡的荣辱观是一种追求社会内生态和谐共生的生态德育观。在这一点上,《管子》生态德育思想的政治价值取向与孔子的“仁者爱人,行之有耻”的政治目标不谋而合。总之,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荣辱思想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借鉴。

事实上,“荣”和“辱”是一对孪生姐妹,只有经得起“耻辱”,才能“反思而激流猛进”;只有低调处理好“荣耀”,才能以荣为契机奋发图强。那种不经历知耻阶段而纯粹享受荣誉的思想是极其庸俗的和错误的。正如《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荣誉必须首先在“隐”和“微”处下功夫,既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细小事情上违背道德,要敢于“慎独”,即在“程门立雪”的境界中享受“隐忍”的壮美。要学习越王勾践的知耻精神,在艰难的环境里积蓄力量,以寻找机会东山再起。“荣”和“辱”的客观生态关系,使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应该给自己人为寻找一些压力,让自己在“知耻”的境界中为新的光荣积累动力;有时因为各种原因暂时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也不要沾沾自喜,应该回味成绩的来之不易,要继续坚持以“耻”为动力的思想,为了新的荣耀而卧薪尝胆。这就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德育”理念。坚持生态德育的链合思想,就能做活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启蒙,使受教育者不至于走向生态链的极端,而遗憾终生。

五、身令观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生态德育思想

“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身教示范,指出道德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身垂范。这一方法强调教育者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示范性地影响、教导受教育者,从而给受教育者以启迪作用。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受教育者才会以此效仿,并以身垂范。相反,如果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做到的规范自己都没有做到,那么受教育者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对于掌权者来说,只有以身作则带头搞好道德修养,才能使百姓的思想和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能安民治国。“身令观”反映的是身教与言教的内生态关系,这一思想对于新时期搞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身令观”所体现的身教和言教的关系反映到为人处世的微观领域,就是要做到“己”和“人”之间的辩证统一。正如孔子所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只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很好地理解个体之间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遵循利己利他的生态法则;否则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把自己的示范作用转化到负面的方向中去。至于如何做到社会个体之间的生态和睦,孔子强调要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孔子指出:“克己复礼,天归仁焉。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即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充分体谅他人的想法和社会需要,才能成为知书达理的人;修心养性的关键是自己,自己德行的养成要靠自己的艰苦修炼,不能靠别人的督促和劝说。这种注重自身修养锻炼的哲学,实际上已经预设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恕善解的类生态规则。当然,注重自身的修养,并不是说自己独处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说心里要时刻想着别人的需要和看法。对政治家来说,就是时时关心民众、事事想着民众,急民众所急,想民众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己”说恰恰是“身令观”所延伸出来的为人处世的基本生态哲学。这种突出人己关系、强调以身作则的教育学说对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

六、上下观所体现的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思想

除去“上下观”所映射的等级观念不说,中国古代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因材施教思想时至今日仍不乏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因材施教的理念肇始于人生存环境的变化,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则变。”也就是说,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亲缘关系、所受教育、思想品德都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只有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认识人、来教育人,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实施个性化的道德教育。事实上,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上下观”旨在说明:从循序渐进、教不躐等、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来看,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在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孔子强调“中人论”并不是说人是预先可以划分成三六九等的,除却孔子“中人论”中的历史制约成分,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下观”所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生态德育理念,这种生态关系是内生态思想在德育领域的突出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也曾经研究过人的悟性差异对人接受学问深浅的影响,并适时提出了道家的“上下观”。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曰不笑不足以为道。”从表面上看,老子是在向他的弟子解释什么是“道”,但细心纠察我们发现,老子在这里主要是强调人的差异性以及这种智力差异对人接受教育方式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老子分明是在教诲世人:如果没有悟性,即使通过巨大的外力作用,逼着做、哄着做、催着做,效果也不会太好;而只有因势利导,采取与受教育者密切沟通的生态教育原理,才能打通受教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鸿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正所谓“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虽然老子的“上下观”具有预先设定好等级成分的嫌疑,但老子所指出的根据人的自身智慧素质和身体素质进行分类教育的生态德育学原则,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生态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观[J].新华文摘,1999,(1).

篇7

本文作者:陈耀红

据悉徐文镜在港只有一个学生,因此,若说到在古琴传授方面有重要贡献的,蔡德允应占鳌头。此外,亦不得不提到新亚书院。中大成立于1963年,最初由崇基、新亚与联合三家书院合组而成。新亚在加入中大前,已办有国乐会,第一任古琴导师是吴因明,至于桃李满门的蔡德允,则是在1964年接任的。蔡德允的徒子徒孙在1998年组成德琴社,是今天香港古琴艺术的中流砥柱。而上述三书院合并为中文大学之后,崇基于1965成立了音乐系,并于1972年创办中国音乐资料馆。至于1974年脱离了中大的新亚研究所也有琴社,曾经“活动很盛,人才济济”[2]。

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与中大艺术行政主任办公室于今年11月13日至19日为校内人士举办的古琴周,可说是为纪念申遗成功十周年拉开序幕。借此活动,回顾新亚书院与本港的古琴传承之间的关系,相信有助了解当今香港琴风形成的底蕴。立此存记,有助将来作一比较。新亚书院前身是一家文商学校,创办于1949年,翌年易名新亚。创办者多是来自内地的文人学者,例如院长钱穆是历史学家,而唐君毅被视为新儒家学派代表,两人都是国学名家。他们选择南下移居香港,艰苦办学,为的就是希望香港成为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的一处园地。笔者1978年毕业于中大时,新亚书院仍有一批以坚持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学生,这些人被视为国粹派。早期在新亚的乐会学过古琴的,有潘重规、唐君毅夫人谢方回,与张世彬等,都是深具国学学养的人。张世彬是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创办人。他连同吴因明、蔡德允,以至胡菊人与后来的刘楚华等,都在新亚的琴社授过琴。谢方回也曾教过黄树志。这些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当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香港琴学重要的阳光雨露,培育着香港琴人对古琴艺术的理念。香港古琴艺术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内地文人艺术的伸延。解放后,两地琴人仍有交流,而曾造成交流上的困难,但改革开放后,活动便逐渐恢复。这次中大古琴周反映了这一现像,演奏与演讲兼具两地琴家。此周的节目包括两场古琴演奏会及一次雅集外,还有三个专题演讲:姚公白讲《从琴学与琴人的视角论琴曲〈广陵散〉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谢俊仁讲《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与挑战》,沈兴顺讲《琴器欣赏》。本土的琴家是德琴社成员,内地的则有姚公白。

姚公白2008年开始暂居香港,一方面继续研究及编写其父姚丙炎的琴学著作,另一方面在志莲净苑开班,最初只大班口授与琴学有关的理论,近两年多才小班手传操缦之法。姚氏的弹奏风格,与德社员颇不同。笔者弹琴,是由德的刘楚华老师启蒙,用的是由师祖蔡德允所传的《室琴谱》,后来又跟姚公白老师兼学姚门曲目。至今从两人所学曲目全无重叠。这一方面固因本人琴龄太幼,另一方面二门亦确是各有特色。蔡门重韵,讲究左手吟猱绰注;姚丙炎打谱的音乐节奏强;姚公白的右手取音变化多,所教的琴曲有许多组合性的右手指法。香港弹丸之地而得两地不同弹奏风格、传承曲目不尽相同的传人活跃其间,乃好琴者的福气。姚公白弹《广陵散》四十余年。琴艺方面,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代表性传承人;琴学研究方面,他亦有许多未公开发表的见解。这次中大古琴周,他可说是兼琴家与学者两重修养,一方面简介历代对《广陵散》及其同曲异名者所留存下的诗文、研究,以及曲谱,另一方面提出他本人对有关研究的一些看法。与《广陵散》有关的记载可上溯到东汉末献帝之时,姚公白以为此曲至元朝仍是受琴人爱载的曲目,宋陈甚至以其为“曲之师长”。但明代以后,他以现存一百多部明清以至民初琴谱中,载此曲者只十分一,远不及《流水》《潇湘水云》与《平沙落雁》等为据,认为其于明清受欢迎程度下降,原因有三:政治、审美及技术。此曲定弦,一与二弦同音高,在一弦为君二弦为臣的观点下,其定弦有犯上之嫌,此为政治不正确。明末以降,清微淡远成琴人审美主流,《广陵散》不入主流,以拨刺为例,多者近180次,不合当时口味。其曲体庞大,现存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者,达45段,且古指法多,后人能解读并会弹者日稀,令它到清末民初已濒于失传。不过,此曲有许多种变体。现存的十多部载有此曲的琴谱,所载曲名不一,除《广陵散》外,亦有如《广陵真趣》等。其曲体长短不一,有长达45段,而清朝以后的以10段者最多。此外,还有说23段、36段、41段,与44段等。有些有开指,有些没有,亦有以慢商品开始;《神奇秘谱》称三段小序为止息,而《西麓堂琴统》一谱便载有两首不同的《广陵散》,诸如此类。姚公白据《琴曲集成》,对所载谱本上此曲作多番比较,有些还列成表格,不过,他这些研究仅在志莲的课堂让学生分享,并未书面发表。不管是否会有人提出跟他不同的意见,然因他年青时已懂弹此曲,擅长《神奇秘谱》与《风宣玄品》的《广陵散》,加上家学,受老一辈琴家与学问的熏陶,因此对不同变体乐曲本身吸收之快及理解非一般学者能及,再一次显示了香港学生之福份。内地亦有青年定期或不定期来港上他的课。《广陵散》有不同变体,说明传统音乐在古代已不断地演变。中国传统受欢迎的音乐,变体通常很多,不单是文人喜爱的琴曲如此,俗乐亦是如此。《广陵散》绝非孤例。

传统不可能不变。古琴音乐的生态在港虽说在过去十年变化不大,但十年在历史长流中毕竟是很短的时间,如果扩大到与徐文镜、蔡德允,以及新亚琴社初创那个年代作比较,笔者观察到仍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一是刘楚华、谢俊仁等这一辈的琴家开始成熟,他们与上一代琴家还是有分别的,特别是在他们的学术研究方法上。二是大量社会机构的出现,例如大学与志莲净苑,甚至乐团等,它们在古琴音乐的参与,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三是作曲家的参与,特别是学习西洋作曲法的作曲家参与古琴音乐的创作,早期的有关忠,近年有陈庆恩、许翔威与邓乐妍等。四是香港的琴器买卖及收藏活动,模式与规模或许与二十世纪上半叶大有不同。五是雅集的内涵跟上一代有所不同,上一代有诗书画同场酬唱,现多是同门琴人的交流。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香港古琴生态出现的变化虽然不一定有关,但上述的现象应都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篇8

生态伦理

文化功能

人与自然

自然生态环境是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创造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构建出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包含着丰富生态伦理智慧的思想,对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本质上是种工具装置,通过它,人可以把自身置于一个较好的处境中去应付周围环境以及在各种需要的满足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变化进程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发挥了其特有的社会作用,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承载了多方面的功能。

一、对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功能

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特殊的生态文化,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历史。“万物有灵”是这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蕴含其中的朴素的自然观,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生态伦理文化是少数民族先民与大自然“互动”的升华,当人们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他们就会通过神话和史诗等形式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起源、演化和人类的起源进行极为生动的猜测和描述,认为可以通过求助或控制超自然力量实现人们的愿望,以此表达人类对自然养育之恩的感激。

北方民族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在丧葬习俗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鄂温克人非常爱惜和重视驯鹿;满族视鹰为神,捕鹰时不说“捕”要说“请”或“拉”,捕鹰之前要拜祭鹰神,鹰神同时还是满族的生育神、氏族守护神、萨满巫祖神;鄂伦春族也对熊、虎、狼等曾是崇拜的图腾或保护神的名字充满敬意,不许直呼其名,在狩猎前通过绘画或泥塑等形式进行祈求收获的仪式;柯尔克孜族在居室饰物上绣有刀剑的图案。这些信仰和仪式形成了敬畏、崇拜、关怀、感恩等各种心理,对团结部族成员、增强安全感,维护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对人际行为的协调和规范功能

“适度”、“知足”的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凡事不可超越界限,超过了限度会适得其反。凡事均有相应的尺度,只有适度,百事才会圆满。”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通过对人际行为的协调和规范,号召人们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积极投入社会生活,为自己、也为别人造福;倡导人们从宿命论和超自然力量中去寻找人间灾难的根源,用自己的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有效地减少了部族间的摩擦,使已有的冲突得到缓和;要求只要每一个成员都做部族认为正确的事,他就会赢得一切神灵和部族成员的赞赏,反之,就会受到神灵的报应、惩罚和部族成员的谴责;主张部族对神灵承担特定的道德义务。赫哲人族对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蒙古族对鄂嫩河、克鲁伦河、嫩江、辽河,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对伊敏河、诺敏河、海拉尔河和多布库尔河等都十分崇拜。他们视神山是神灵的化身,从不乱打神山上的动物,也不砍神山上的树木。维吾尔族很重视打猎的季节,尽力避免打到正在怀孕或哺乳的野生动物、不许虐待自己的牲畜、宰牲畜吃肉时不许宰杀未满周岁的牲畜。鄂温克族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物,每个部族都十分尊敬自己的图腾物,不打、不恐吓它,更不许外氏族的人伤害。他们认为污染大自然是极大的罪孽,会给自己和部族带来灾祸。

这种规范将宗教和道德融为一体,集精神和文化于一身,具体的行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部族成员的日常行为。使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控制和保护下,只有克制、知足、行善、奉献才能获得幸福报偿。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促进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设计出符合部族文化利益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逐渐成为民族或区域文化传统的部分,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功能。

三、对信仰、禁忌的解释功能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尽管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它通过各民族长期传承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习惯法及日常生产、生活习俗流传下来,影响至今。

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分别创造和流传下来了《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传》和《十二木卡姆》等大量的传说故事。《魏书·高车传》记载:“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

(单于)筑高台,置二女其上,将以与天之(天不至)而狼来,女下为狼妻而生子,后遂滋繁成国。”在突厥的起源上也有“其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有孕焉”的传说,反映了突厥的狼祖崇拜;蒙古族崇奉苍狼和白鹿,《蒙古源流》就记载了不许伤害苍狼、白鹿的故事,实际上这些图腾崇拜都源于生存的需要。突厥人崇拜狼是因为狼对游牧经济影响很大;通古斯人崇拜熊,熊是狩猎中遭遇的最凶猛的动物之一;蒙古人崇拜马,马在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鹿则是鄂温克人得力的运输工具,他们的生活用品和打到的野兽完全依靠驯鹿驮运,鹿成为鄂温克人的“森林之舟”,这些流传至今的创世史诗和神话传说包含着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道德观。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反映出人在面对自然关系时的伦理选择以禁忌、崇拜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春天是许多动物产崽的季节,对于那些产崽的动物少数民族先民不仅不准打,还要加以保护。

东北鄂伦春族不准打正在孵卵或哺乳的雌『生禽兽,他们相信打了以后再也不会打到猎物;要求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区域的森林实行封山育林,禁止滥砍滥伐树木、随意捕杀动物,避免惊动动物、植物的神灵;认为对一只动物的善行等同于对人的善行,对一只动物的恶行等同于对人的恶行,违犯禁忌会给本人和部族带来灾难。因而禁止人们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维吾尔族也很重视打猎的季节,无论是在信仰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的环境下,维吾尔族都要求不能为满足自己的私利随意猎杀、捕捉飞禽走兽。保护、关爱动植物成为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这种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大自然看成是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观念体系、反对对草原、森林、湖泊、河流的滥垦、滥伐和污染,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出发点。“敬畏天物”、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在客观上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保持了生态资源的多样性。

四、对生活习俗的保存和传递功能

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曾经历过一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时期,同各种鬼神思想也通过祭祀节日、风俗习惯的形式保存下来。狩猎民族的舞蹈内容多是以象征性的方式捕捉动物。“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形成了住毡包、帐篷,吃牛、羊肉,以奶茶、奶酒为饮料的习惯,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有着穿皮毛衣裤、扎皮腰带、红白喜事、节日吉庆都离不开牲畜的生活习俗;而生活在绿洲农业区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则以米、面、肉食为主,穿棉、绸、布衣,腰间扎布巾,“逐渐形成了新疆民族充满生气与活力、豪迈刚直、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和深层文化结构”。鄂伦春族崇拜桦树,桦树木材坚硬,能用来盖屋、造船,制作食具、饮具、盒箱。《龙沙纪略·物产》中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覆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诺鲁孜节是现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的隆重节日,也称为“春分节”,每年诺鲁孜节要举行拜水、拜树、敬土地、敬自然等一系列活动;将一盆象征春天的青苗放归河流,让它顺流而下,希望将绿色播撒大地,给人们带来吉祥、丰收。塔塔尔族在6月过“撒班节”、蒙古族在“夏初节”举行预祝畜牧业丰收的庆祝活动、塔吉克族有“祖吾尔节”和“铁合木祖瓦斯提节”,这些节日都是为了期盼风调雨顺,获得大自然的佑护而举行的农事节日。它保持了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各种技巧和方法,象征性地强化了文化意义上的各种活动。

五、对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控功能

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生存是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生产方式从来都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极大。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组织、有系统的宇宙观念,为人和环境建立起相互荣辱与共的联系。

篇9

所谓生态环境意识是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自觉保护及使其美化的意识,即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适应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维吾尔人是生活在中亚和新疆这个干旱地区塔里木——吐鲁番盆地上的绿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追逐水草、土地和环境的游牧阶段逐渐地进入了稳定居住的农业——园艺经济阶段。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适应自己生存条件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维吾尔族的传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他们在原始时代的崇拜自然和万物有灵论的观点基础上形成并逐渐发展,与他们原始时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密切相关,在他们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深深地生根发芽,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同时它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习俗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维吾尔人从远古时代起就认为客观世界和生命由水、空气(风)、土地、火等四个因素构成的,并且对这些客观物质对人类生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他们不仅把自己关于客观世界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和人文性的观念,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文学、生活习惯道德和审美观点上具体地再现出来.而且把这种传统意识代代相传;与此同时把生存环境看作是对生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时刻予以维护。

一、维吾尔人对绿色植被的关爱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生活。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资源的森林和植物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还认识到它们在生态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把森林和苔藓看成生命的重要标记之一。维吾尔人的这种环境意识在他们的古代文学艺术遗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中,叙述了作品的主人公乌古斯可汗某一天在一个神秘的湖中的一棵树孔中看见了神性美女,并娶她为妻的情节,其中森林风景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牟羽可汗的传说》叙述了盖世英雄布谷出生于非常神秘的两棵树之间的土丘和他长大后与他的同胞弟兄们向这两棵树顶礼膜拜的情节。维吾尔人对树木和苔藓植物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经济阶段中表现突出。在维吾尔人的古代族源和图腾神话中,存在着有关崇拜树木的神话。如回鹘可汗被认为是从神树诞生的。据(元)募集

高昌汗国时期古维吾尔语诗歌中对树木和绿色环境的描述也十分突出。维吾尔人对绿色环境的爱护,甚至把它们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在后来的农业和园艺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为了改良自己耕种的沙滩地和盐碱地并减少污染土地的物质,维吾尔族农民习惯于村庄和田堤上栽种胡杨、红柳、梧桐、垂柳、沙枣等树木。他们通过实践认识到这种树木有改良土壤.分解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并减少其危害等作用。

历史上生活于典型的内陆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古代时用柏树、香树、骆驼蓬等树木点火或者点香,利用其香味给人治病或者表示对诸神的崇拜。这方面的一部分内容除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详尽的表现外,在维吾尔民间故事中也有所呈示。上个世纪8O年代我国考古学家们从新疆孔雀河一带挖掘出的“具有4千年历史古尸《楼兰美女》旁曾发现一捆麻黄和其他东西”,这说明古代维吾尔人的先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一些树木和植物具有净化环境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因此把其看成是神圣树木并已知道多方面使用这些树木和植物的方法。由于维吾尔人历史上靠农业园艺业和畜牧业生活,他们便自觉地认识到树木和植物具有防风治沙,美化、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他们养成在村庄和路边植树造林的习惯。他们无论在何处建房居住,都要在住房庭院内修造果园,种植葡萄瓜菜大搞绿化,还在农田周边种植桑、沙枣等果树,他们把这一作法看成是行善积德。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各地人们特别重视果木园甚至有些乡村的名称也与果园有关系。例如:多来提巴格(幸福之园)、夏马力巴格(空气好的园地)、比依稀巴格(象天堂一样的园地)等。另外,维吾尔人的美化自然环境和绿化意识还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传统服装和住房装修习惯上。如:维吾尔人的传统服装布料图案有的就采用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图案(尤以在他们戴的帽衣图案表现得特别突出)。

维吾尔人古代时期特别崇拜自然。如萨满教就认为蓝色象征神理,崇拜蓝天和蓝色,同时还把绿色看成是兴旺和从政的标志。这种原始信仰和概念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传说中表现得很明显。因此该民族农民至今十分倚重村庄,注重庭院的绿化,出现损害树木和植物的现象.就会受到谴责。

二、维吾尔人的土地意识

土地至高无尚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这一信条在他们传统风俗习惯和多种原始宗教信仰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同时,伊斯兰教认为“人来自于土地,其生命与给养也跟土地息息相关”。他们对土地推崇的在萨满教流行的时期创作的一些神话传说中可见一斑。如在《艾司玛女神》神话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内容:据说天上的天使之皇长得比所有的天使都漂亮,她住在七重天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由这个天使的情绪变化中产生的。天使睁开眼睛,太阳光便普照大地;天使睡觉整个世界变得一片漆黑,天使哭了就会下雨,笑丁就下雪.天使呼吸便会刮风.天使张嘴便会狂风大作,天使翻眼皮天气就变坏.天使发火便会发生地震.天使皱眉头,天空便会出现彩虹。

维吾尔人对水和土地的这种推祟意识在鄂尔浑时期产生的碑铭上也有所表现。例如《阔特勤碑铭》上有“腾格勒(天),乌迈女神,土水神保佑我们”的字样。维吾尔人把人类和大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推崇大自然、爱护土地的意识,在伊斯兰教传人后出现的《福乐智慧》《先知者传》《君子神往》《世事记》等文学遗产中也有突出的表现,甚至认为这种精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维吾尔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类似“土地伟大,人也伟大”“土地吃不饱,人也不会吃饱”的谚语。古代维吾尔人还在发生旱灾时公众集中在某一地举行求雨活动。在历史上维吾尔族农民就是再穷也从不挖甘草、麻黄等这些保护土壤的植物去卖钱。就是到现在维吾尔人为死者送葬时将死者尸体放人墓穴并盖上后,就开始诵读《古兰经》,这时送葬的人,每人都抓一把土放在手里,当诵经完毕后,所有人手中土都被集中起来,向墓投去,表示人们向死者亡灵祝福,这些土被称为“崇敬土”。维吾尔族手工业经营者往往把刚开业赚到的钱扔到地上,让钱沾上地上的土后,然后再装进口袋。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当前在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减少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处于严峻形势的情况下,保护好土地和自然环境,这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

三、维吾尔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认为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从原始社会阶段起,他们就把水看成是神圣的东西并将它神化,还把它看作幸福、兴旺的象征。他们把自己的城市和居民区建在河边。在古代夏季发生旱灾的地区他们搞求雨活动;冬季他们搞降雪庆祝活动,打雪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维吾尔人推崇水的信仰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观点在英雄史诗《乌古斯汗传》中有突出的表现.史诗叙述了英雄乌古斯汗娶一个从湖中树上出现的女子为妻,还叙述了乌古斯汗,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海”(dengiz)的情节。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会破开的山》则叙述了一个受虐待的孤女的妹妹因喝了“神秘的水”而变成了鹿,而孤女本人在“水神”的帮助下摆脱了敌人的控制的故事。这种故事情节明显地彰显着古代维吾尔人对水的原始信仰。

历来把水看成无比神圣的先辈们在给子女们取名字时往往使用“阔力”(维文意:湖)这个词构成“阔尔特勤”“阔尔毕伽…‘阔尔塔尔汗”(koltarhan)等名字。维吾尔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干旱地区,因此他们先民们特别崇尚水,保护水域和水源已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认为可与人道主义精神联系起来。维吾尔人历来就有诸如“水伟大,人也伟大”“水是土地的血液”“一口水应得到四十年的敬意”等谚语或传统习惯。维吾尔人不仅禁止在沟渠湖边洗衣服梳头和带牧畜进渠堂饮水,而且还严禁向水中乱倒脏水、垃圾、炉灰等肮脏的东西,甚至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罪孽,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上述教育。维吾尔人的英雄史诗《英雄勤钦木尔》中的主人公马合图木苏拉不听其哥哥劝阻去河边梳头.被卡力玛克人首领抓走及后来他的悲残生活遭遇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现今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所经常遇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我们为先辈们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努力的这种环境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四、维吾尔人对住房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追求美、爱护美和再创美是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维吾尔人特别重视住房建筑设计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盖房前考虑房屋的位置、阳光、空气等环境。维吾尔人在古代就认为空气是构成世界和生命的重要因素。过去他们的传统居住环境主要是“露天、自在的环境”或“半野外环境”。农民在建房前要充分考虑建房环境,房前要修建前廊,庭院内要栽种果树和花卉。任何~处住房的门窗都要认真、周密地设计,以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维吾尔人中有“新鲜空气治百病”和“清洁环境使人健康聪明”的谚语箴言。因此在维吾尔人中早晨起床后立即开门窗换气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甚至在冬季的白天开窗换气。他们认为“在清新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成聪明的人”“在清新的空气中生活的人是健康的人”。著名学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提供一部分维吾尔人居住的古代城市的信息时,对这些城市的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作了详尽的论述。维吾尔人一般除了院落外还特别重视房内装饰和室内卫生,他们用图案、雕刻和各种饰物将住房装饰得很漂亮。历史上维吾尔人不仅重视美化自己的住房环境,而且还特别注重清真寺或大礼拜堂的装饰。维吾尔人中还有“不看女人的眉毛而看她的碗边”的谚语。这里的“眉毛”是指女人的外表美,而“碗”的引申义则是指女人所拥有的住房及家具的卫生和质量。平时维族妇女每天很早就起床,先把房内和院子收拾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他们在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禁止周边随地倒污水和垃圾的行为。

五、维吾尔人的动物保护意识

动物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物界的作用。维吾尔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教育以及他们保护动物和鸟类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作品里表现突出。维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与动物有关的标题,他们都以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作为主题。例如维吾尔文学早期出现的《狼的图腾神话》中.描述了一只母狼将一个古代部落中遇难的十几岁的男孩救了出来,后来这个男孩与这只狼结成伴侣后.狼生了九个男孩.使维吾尔人不但没有绝种.反而继续得到发展的情节。《属相的传说》中则描述了传统的属相年鉴中的12种动物的名称及称呼的原因。在维吾尔民间文学中关于动物的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传说中的凤凰等救出,后来这些它们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也是较多的。当今维吾尔族传统乡镇居民除了养殖牛羊外还有用鸡、兔、狗、猫等与人作伴的习惯。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同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宠儿——动物和鸟类就成为维吾尔人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维吾尔人不管在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环境下.都没有为满足消费和谋利的需要而随意猎杀捕捉部分飞禽走兽的习惯(边远地区例外)例如在古代西域除了《投身饲饿》《舍头施人》《挑眼施人》《割肉贸鸽》等故事外,还广泛流传《金光明经》等佛教文学作品宣扬佛教禁杀生的教义。伊斯兰教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巨作《先知者传》也具体表现出爱护动物和鸟类的人文思想。维吾尔人给已去世的亲人扫墓时,为了鸟类的食用或出于行善积德的用心,往往在墓前撒上麦粒、玉米粒或大米等谷物。另~方面他们认为墓前撒上的麦粒、玉米粒对死者来说起到减少罪孽的作用。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农村普遍禁止捕杀猫、兔、狗等家养小畜,也不得捕捉各种鸟类尤其是燕子、麻雀等。维吾尔人认为无故的虐杀动物是一种造孽行为。在维吾尔族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中描述人将一些野生动物或凤凰、山鹰救出,后来这些动物飞禽做好事报答人类的情节很多。维吾尔人保护树木、将土地视为至高无上、崇拜和保护水资源、保护动物和鸟类等古代民俗习惯起源于他们祖先原始时代的万物有灵论和萨满教的影响。现代科学更进一步证明动物和鸟类在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哲学观点来看,社会存在物决定于人的社会意识。因维吾尔人历史上生活在典型干旱地区,而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与悠久的民族传统,长期以来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民间文学遗产、生活习俗中,而且这种意识在历史上他们所创造的有文字记载的文献上也表现得较突出。例如根据关于在塔里木河流建立的楼兰王国去卢文文献看,大约2千年前维吾尔等民族中曾有正式的保护森林法和关于管理水利的规章制度。

篇10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

摘要:当前,人们已经越来越觉察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环境问

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如果人类还不采取行动来保护环境,任由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条件,将无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环境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时候,人类应该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思想对于现代人类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生活方式;合理消费;生态文明

现代生活中,社会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钱人便有了大手大脚消费的坏习惯,很

多人将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视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而现代生活,

每个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恶略的空气环境,很多人出门戴起了防

雾霾口罩,很多人选择在雾霾天不出门,但这仅仅是非常自私的

应对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给了我们现代

人很大的启示。

一、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合理的、适度的消费

适度消费是一种抑制人们的贪欲,从而避免物质资源浪费的

消费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需要不断地刺激人们进行消费,甚至

有时通过制造“虚假需求”来带动消费。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生产

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涌现。随着人们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活的

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刺激着人们不断地购买满足人们进行

物质享受的产品,形成了人们进行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用广告来进行宣传,刺激人们进行

消费;利用买赠、打折等促销方式来促使人们为了眼前的便宜来

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使消费量不断地扩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自

然资源的占有不断扩大,这种不必要的扩大最终必将破坏自然系

统的良性循环。

我们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也绝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要使消

费更加的科学,更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消费的目

的就是使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在能够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们的消费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后,还一味

的、无休止地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这就是不合理的消费。这种

贪欲将造成物质能量的大量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

康。所以,人类要认识到“消费必然带来幸福”这种说法的错误

性,认清自然界对人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消费

无限、贪欲无度等理念,确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合理消费是一种健康、理性、有节制、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的消费。合理的消费反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反对奢侈、

浪费。它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它在强

调合理的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多地提倡以知识等智力资源为主要

依托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费。

合理的消费也是一种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热爱自然、

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全新的消费方式。它不仅指对符合环保要

求、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绿色产品的消费,也包括一切对

资源环境的无害的消费。绿色消费既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有

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又有益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

护,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消费方式。所以,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消费方式,努力将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

的新时尚。

二、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效仿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活方式,认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获得多大限度的物质享受,

也就是人对物占有多少。因此,人们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而

不惜花费自己劳动所赚取的报酬来换取物质上的无尽的满足。人

们对物的占有也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

人们的这种对物的占有欲是无限的,这种无限度的占有欲势必会

导致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缺乏。如果人们任由这种占有欲无限的增

长下去,必将有一天自然资源会枯竭,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生态文明提倡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摒弃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把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这一庸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观念,而是提倡“更好”与“更

少”相结合,意思是指生产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坏环境

的好产品。即使是人们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实现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产、更好的生活”这一提法是生态学

者高兹提出来的。他认为:“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

可以量化,认识到金钱并不能购买到一切东西,认识到不能用金

钱购买到的东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必

不可少的东西之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

了。”

1在这里,高兹实际上是表达了劳动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满足感也不应该全部来自于对物的占有,而是供人们自由支配

的时间这一寻求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的

重要性远远超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相反,如果人类

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无度地占有自然资源,当人类的索取、破

坏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时,自然界就将向人类进行报复。严

重到一定程度,人类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时,人类

与自然都将不再存在,就更谈不上人类的劳动换来的物质满足和

人类的自由时间追求的精神满足了。

面对我国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确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我国的每一位公民都从我

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自己生存的意义,放弃对物的无

限占有欲望,关心和关爱他人和物种的生命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环境,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会协调发展,我们每

个人将会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篇11

山西省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省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明确实施城乡化策略。山西省城乡生态化就是要遵循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1]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含有自然和社会两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产业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生态产业注意到了自然生命生态系统中本无废物的事实,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而生态产业协调了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复合生态系统在某一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得以持续发展。[4]基于城市和农村生态系统下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农业、农民和农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看,“三农”实质上分别对应着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即农村→自然、农业→经济、农民→社会,可见,三农现象不只是经济或社会领域内的问题,“三农”之间形成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关系,相互作用,协同发展。[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分析

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山西省城乡生态化背景下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根据榆次区20个村、灵石县14个村和保德县16个村的调查,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村建立水源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100%,村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占调查村总数的38%,基本上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村委能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而且有30个村地下水资源受到煤矿区的影响,占调查村总数的60%,农村主动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在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周边村污水没有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距离榆次区、灵石县和保德县城较远、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没有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村尚未做到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直接倒入深沟和深坑内;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2%,但各村推广的户数并不多。在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户用沼气村达到调查村总数的100%,但各村发展的户数并不均衡;村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

企业对农村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村周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已经建立,有效地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村周边不存在污染问题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在拥有煤炭资源丰富的灵石和保德县,由于煤矿企业的开采,村内存在一定面积的土地坍陷问题,村内存在坍陷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48%。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村内已经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占调查村总数的100%。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各村能推进健康养殖,在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方面,已经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力求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人畜混居现象彻底改变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已经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力求提高养殖的规模化水平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发展沼气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能够通过养殖小区生产有机肥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不能有效地进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0%;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按标准化生产,强调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村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为0。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种植区域普及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实施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50%。

防治农村土壤污染。村对农产品种植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村对煤矿废弃地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在调查村总数中占比均为0。但所调查的村均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自然生态保护。村能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00%。但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的力度不够,村庄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庭院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2%;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16%;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村占调查村总数的64%。

城乡生态化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篇12

一、调查情况

对3--5年级的24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来用观察、个别谈话、问卷等形式,进行心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具有一 定认识和情感,并表现为一定的态度定势。调查情况如下:

1.积极型的学习心理状态。

这类学生占总数的21.7%。他们上思想品德课情绪愉快,好学爱问,好奇心强,注意力是稳定的。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较高,稳定的时间较长,能够根据需要去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习的态度、动机、兴趣都是处于积极的状态,思维敏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求知欲旺盛,能排除各种干扰。想象丰富,积极动脑,参与意识强烈,并富有情感。认识掌握某种观点,参与课堂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分析问题能力强,善于抓住新课的观点,准确地进行思考。学习兴趣日趋浓厚。

2.消极型的学习心理状态。

这类学生占总数的11.9%。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在新课中所学的观点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兴趣低沉,思维冷缩,思域狭窄,安于运用机械重复的办法进行学习,认识水平比较低,不善于明辨是非,死记硬背某种观点是这类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耐力,其憎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的状态之中。智力们低,分析问题能力差,盲目地尝试,猜测死套答案,不能根据问题思考课文的观点及内在思想含义,没有进取心,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情感淡薄,学习成绩低劣。

3.淡漠型的学习心理状态。

这类学生占总数的16.7%。他们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缺少求知欲和进取心,学习没有意志力,思维属于消极的定势,缺乏流畅性和灵活性。他们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支配,其心理状态常陷于一种固定的看法,从憎感上看是淡漠的,从认识上看是模糊的。

4.消遣型的学习心理状态。

这类心理状态的学生占总数的28.5%。其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过程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若冲动,注意短暂,比起前者,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得比较明确,但思维不属于定势,认识问题比较明确些,缺乏意志力是他们的特点。

5.沉闷型的学习心理状态。

这类学习心理状态的学生占总数的21.2%。其特点是对学习思想品德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的观点是似而非,在进行抽象思维时,由于感性经验缺乏,缺少实例依据,对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二、分析原因

分析产生上述憎况的原因如下:

1.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而导致的。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教师只重视对语文、数学的学习,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它不同程度地干扰着学生的学习活动,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2.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

教师采用的教法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发展水平不甚相符,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陷于庸俗的兴趣之中,不注重学生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不能因材施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学过程失去兴趣。

3.传授知识单一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因为小学生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对课文内在感情的感受力较弱,调动学生真情实感就显得比较困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这一特点发挥每个学生自身憎在的情感因素,没有按照知情意行的心理学规律进行教学。

使思想品德课失去了思想性和趣味性,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要素的诣调关系,孤立地单调刺激使思想品德课成为空头政治说教,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了学习动机。

4.教师的能力较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面向教学对象的心理千差万别,教师难以估计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讲述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兴趣在发展个性和在知识传授的作甩考虑较少,违背学生学习愿望,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降低或停止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不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不从学生的水平出发,向学生提出比较新颖的有启迪的,同时又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以完成的课题。不能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解决课题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只是盲目的尝试。这样使学生失去意志力,缺乏学习信心,注意力涣散。

5.来自学生的主观方面的问题。

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那么重要,由于追求分数第一,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严重地造成了学生不平衡的学习心理,被试中有11.4%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考个及格分数就可以了。有的学生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没有兴趣,个别后进生对有些教学内容或教师存在逆反心理。这些现象造成了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状态,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的欢乐,结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心理沉闷、消极,非智力品质受到压抑。被试中有25%的学生由于受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完全相信老师讲授的某些道德观点的正确性,这些学生在调查问卷上举了一些反而例子。

三、对策

1.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求。

面对学生的复杂的学习心理,上好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住教材的中心观点,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对教材不仅懂得,而且要熟悉,运用自如一认识角度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为一体,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掌握教材。

教学时必须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拓宽延伸,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儿童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走出低谷。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处于最佳状态。要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难点教材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办法,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2.改革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1)刨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必须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解除学生的消极、沉闷的心理状态。

如在导入新课时,可创设与主体相应的教学情境。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用做游戏、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直观景物导入,把学生带入具体形象的情景之中,在愉快的情绪感染下进入课文的意境。

又如在明理阶段,可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故事、游戏、语言等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刺激视听,同时运用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的理解,形象思维,使学生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引向智力发展区,开展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克服学生的消遣、淡漠的学习心理。

让学生从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启动学生的想象这个心理因素,深刻领会新观点的内涵,使学生能把握“不变”,应付“多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心理状态实际,循循善诱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调节情感,维持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表现形态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稳定性不断加强。因为,教学是师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要参与,交流师生双方的信息。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调动学生真情实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此,教者应运筹帷幄,把情感做为贯穿保堂的基本线索,深入情感领域,调节情感,变换信息刺激的内容、形式和强度。

如,利用、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滴灌教师的情感因素。通过多方位的探索思考,使心理情感磁场得到辐射,将大脑的有关部分贮存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兴奋点、凝聚力集中到学习之中,保持思络的活跃状态。

(3)设计提问,激发求知欲。

教者可根据本课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能覆盖课文的内容,揭示课文观点的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明理,为学生创造一个高密度的学习空间,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运用大脑中储备的知识,做出分析、判断和推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符合学生的智能水准,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未知而可求”的境界,使他们既有“求”之趣,又有“知”之乐。

(4)鼓励质疑,激发参与意识。

为了加大学生思维的密度,使他们的智能活动的量和速度都得到充分的训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