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1: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农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横县已初步形成甜玉米、茉莉花、桑蚕、蘑菇、甘蔗、优质稻等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93%,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优势。这些产业所在的地区如马岭、石塘、陶圩(局部)等乡镇,因水库少或分布不均,农业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成为每年受旱最严重的乡镇。即使是几座中型水库、三大电灌站所在地的云表、校椅、横州、峦城、六景等乡镇,也都因渠系配套不全、抽水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而受到旱情威胁,再者,产值高的经济作物都是在高坑地上种植,由于没有水利灌溉无法实现高产增产,而目前县内还是大量种植传统的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如水稻),导致了农业产值耗水量过高,远远达不到国家提倡的节水增产增效的要求。
1.2灌溉设施老化,水利用率低
蓄、引、提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完好率低、水利用系数低以及粗放型灌溉调水,造成渠道无法正常发挥灌溉效益,导致抗旱能力大大下降。主要表现在:①蓄水工程远未达到设计的灌溉能力。全县1768座蓄水工程每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特别是山塘工程几乎未曾加固过,为确保工程防洪安全,不得不采取低水位运行措施。每年因病险减少蓄水而影响灌溉面积约4.0万亩。因渠系不完善或产业改种降低灌溉能力也较明显,如六蓝水库、云表水库、青年水库、北滩水库、望天塘水库、湴蓬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1.5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6.8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的50%左右;②引水工程配套不完善。全县975处引水工程多数渠系配套不够完善,加之原来大部分的引水明渠是环山而建,易受山洪、滑坡损毁等影响,大部分已经不能使用,完好率、使用率、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全县减少灌溉面积11.1万亩。如黄村、站周、合江等引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5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5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1/3;③提水工程使用率低。全县455处电灌站、机灌站,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许多机电设备已是带病运行或已经不能运行,能耗大,效率低下,正常使用率只占50%,减少灌溉面积18.3万亩。峦城电灌站、甘乐电灌站、刘村电灌站等3大电灌站原设计灌溉面积15.65万亩,特别是甘乐电灌、刘村电灌,原来一级站装机为280kW×3台,流量为1.5m3/s,现因土地集体化、个人承包、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现实际灌溉面积仅为2.9万亩,不到设计灌溉面积的1/5;④渠系配套不完善。全县灌溉渠系配套极不完善,渠道防渗率仅占20%,利用率很低,完好率更差,如国营灌区原设计渠道总长为600.6km,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旱作物或部分经济作物靠天下雨灌溉,致使渠道工程利用率偏低,投入运行的渠道总长仅为97.568km,不到原设计的1/6,面上渠系利用率就更低了。
1.3灌溉工程分布不均,调配水能力不足
全县虽有194座水库以及1574座小山塘,但分布不均,水库山塘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地带,而且水库在整体上呈自西北向东方向分布,北部及西南乡镇分布甚少。如平朗乡有耕地面积2.5万亩,但仅有2座小型水库,无较大规模电灌工程;马岭镇有耕地面积4.3万亩,虽有10座水库,但主要分布在该乡镇的北部,中部地区无水库,大部分依靠六蓝水库尾水灌溉,如遇干旱季节,该乡镇受灾较严重;那阳镇有耕地面积3.9万亩,仅有水库6座;南乡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仅有水库8座;石塘镇有耕地面积6.5万亩,虽有9座水库,但也因水库分布不均,调配水能力不足连年受旱灾。根据灌溉保证率90%的降水量按干旱地区蓄满产流公式径流量计算方法,全县因缺水而需要从其他地域调水灌溉的大片面积区域有马岭片、百合片、石塘片、平朗片共12.53万亩。这些旱片无条件兴建较大蓄水工程,只能利用郁江及其支流水源建设流动式电灌抽水。
1.4灌溉制度落后,管理粗放
首先是全县小㈡型水库及以下水利工程多数是村管工程,管理经费不足,多数采取租赁、承包方式,没有真正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责任主体,存在包而不管和有人用水、没人管水现象,承包经营者多以养鱼为主,在个人利益驱动下,群众往往得不到灌溉用水,谁想用水就放水,没有统一的用水调度计划;其次是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现状的水利工程建设、维修,还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如移民、扶贫、财政局综合开发办,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兴修各种灌溉设施,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投入建设维修后的水利工程又不相互勾通、交接等工作,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效益;第三是横县水利工程量多面广,中央重点扶持大中型灌区,区市对小型灌区扶持能力有限,县乡村配套能力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属于村管的“五小”水利工程,更是出现了资金投向政策盲点,出现了“政府不来管、群众管不来”的局面,以致这些“五小”工程“病态百出”,难以维继,发挥不了灌溉作用。
1.5水利管理机制欠缺,未能发挥群众积极性
现状的水利工作是靠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水利项目的建设维修,而对日常的水利运行管理和每年的必要岁修没有从根本上去抓,更没发动群众性的水利维修这个必须手段,各灌区的水费征收还未达到100%收缴,观念上还没有将水列为商品,导致“政府投资建水利、群众坐等享水利”的怪现象。
2对策
2.1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产业区域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优质粮食(含优质稻、甜玉米)、茉莉花、食用菌、甘蔗(含糖料蔗、果蔗)、桑蚕、蔬菜、水产、畜牧、林业等8大农业优势产业。横县属丘陵山区,西部的南乡、平朗、新福及东部的马山、北部的镇龙等乡镇多为山区,水利灌溉设施相对薄弱,高坡地应多发展种植耐旱的经济作物如豆类、棉花、药材、茶叶、甘蔗等,近年来,平朗、南乡等乡镇利用高坡地种植甘蔗4.5万亩。校椅、陶圩、六景、莲塘、平马等乡镇,水利灌溉设施相对优势,应多发展种植甜玉米、优质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及甘蔗、茉莉花等经济作物,这几个乡镇近年增加种植甜玉米2.3万亩,茉莉花1.5万亩。东部的马岭、云表等乡镇多为沙质地,且地下溶洞较多,储水能力差,近年来这两个乡镇多为发展种植桑叶、食用菌、水果、蔬菜等作物,并建立喷淋式节水浇灌。
2.2加固改造灌溉设施,提高水利用率
近10年来横县实施农业灌溉治理总投资为105488.67万元,共开展1085项(次)水利项目建设。其中,实施283座(次)水库除险加固投入53730.56万元;实施118处299.2km渠道硬化投入9444.4万元;电灌站技术改造(如:甘乐、刘村电灌为适应土地承包管理体制需要,将大机组改为灵活机动、低耗能的小机组)、水利工程管护设施、水库清障等71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11.6万元。实施治理后,改善灌溉面积22.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粮食种植面积2.4万亩、甘蔗5万亩、甜玉米3.2万亩、茉莉花1.5万亩,桑园2.1万亩,其它经济作物8.3万亩,节约抗旱经费500万元/a。
2.3发挥基层政府优势,引导灌区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
横县近年来对农业灌溉工程加大了改造,但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3198处水利工程遍布全县17个乡镇,加固改造灌溉设施还有待努力。全县“十二五”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180388万元,其中上级配套126272万元,县级筹集54116万元。这些小型水利工程规模虽小,但影响面广,影响程度大,要想能顺利地推进农业灌溉治理,必须尽快弥补政策投资缺位这一根本性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引导。一是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在加大对骨干水利工程投入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公开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引导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二是按“一事一议”模式,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鼓励广大群众投入小型农田水利的岁修,清淤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正常运行,发挥效益;三是发扬过去各级政府部门齐抓水利维修的优良传统,干部带头,更为关键是充分发挥灌区群众的积极作用,按人口或田亩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劳力进行水利维修。通过多渠道努力改造灌溉设施,从而提高水利用率。
2.4规划灌溉工程,提高调配水能力,合理利用水资源
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横县地表水资源丰富,过境水资源为珠江流域郁江河段上游,多年平均经流量为375.28亿m3,境内地表水资源为26.2亿m3,地下水资源为2.9亿m3,可利用水资源为161.2亿m3,其中,地表水为160.62亿m3,地下水为0.58亿m3,而每年农业灌溉用水为2.86-6.06亿m3,充足的水资源为横县实施农业灌溉提供基础保障。因此,首先要坚持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充分考虑全县农业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源分布、现状水利设施、作物用水量、并兼顾产业发展趋势,编制全面的、科学的治理规划,治理规划应主要解决现状灌溉设施不合理性和实施治理的主要难题,无水源地区要新建灌溉设施,已有的灌溉设施要进行加固、配套、续建,干旱缺水区域要增补骨干治旱工程,从而提高县域综合调水能力。规划必须以一级政府统一审批的规划为依据,任何行政单位不能超越规划、盲目批复;其次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多形式探索筹资、融资渠道。对大、中型水利工程主要有上级政策性投资、特大灾害补投资、国债资金、银行支农贷款、水利招商投资、各级配套资金、水规费征用、部门资金整合、市场融资外,对民营的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发动受益群众投入,以提高群众管理水利的责任感;第三要通过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对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这样才能真正能确定实施治理的责任主体,分级分步实施才有组织保障;第四要分步实施灌溉治理建设。水利灌溉工程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所需资金多,所用时间长,只能根据总体规划,抓住新农村建设、桂中治旱、西部大开发、水库除险加固大会战、水利建设重点县等大好机遇,有计划有组织地分年度分步实施。
2.5改革灌溉制度,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
用水管理模式的改革,农业灌溉管理要从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轨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把水真正成为商品,水市场的交易活起来后节水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政府和部门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开拓:一是强化水费征收工作。必须看到,当前的水费征收是极度背离价值规律的水费价格,导致了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下并致使基层水管单位陷入困境。因此,要以强化水费征收为突破口,以维持基层水管单位自我生存和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水费征收改革,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市场调节、政府引导、群众监督”的用水管理机制;二是要改革灌溉管理体制,这需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健全以农户广泛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灌区管理这一特点调动群众积极性,重点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末级渠系的岁修、清淤、养护和管理责任主体缺失问题,维护末级渠系用水秩序,加强田间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三是积极探索和推进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四是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改变现在对水事务的“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现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五是积极推广科学灌溉新技术,水稻种植区继续实行广西水利系统的《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的薄、浅、湿、晒的科研成果,这样可使每亩节水150m3左右,又可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作物产量;经济作物区实行喷淋式节水浇灌或分行交替浇灌方式,可达增产节水效益;或引进高科技抗旱剂“旱地龙”种植作物技术,实现“有旱抗旱、无旱增产”的双重效益。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1.1.1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366.6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林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为23.0亿元、15.7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增长4.6%、4.8%和6.3%。
1.1.2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从“十一五”时期的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5.9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35.4%。
1.1.3畜牧业生产增势加快。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03.4万头、397.7万头、591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7%、6.2%,分别高于“十一五”。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5.0万吨、34.5万吨、143.1万吨,奶类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1.1.4县域经济贡献率提高。
我市10县(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7亿元,10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个百分点。
1.1.5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
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达到8020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1.1.6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及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全市农业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1/3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多居全省前列。2010年我市肉类、奶类产量居全省十三地(市)和农垦之首,粮食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农垦之后。在有资料的14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产量、牛奶产量始终居首位,牧业中肉类总产量位于长春、成都和沈阳之后排在第4位,禽蛋产量位于沈阳、长春和济南之后排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高于西安和长春排在第12位。
1.2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两改”工程,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上半年,县域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同比增长7.9%,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1.2.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各县(市)抢抓“强县”发展机遇,不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县域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0%,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3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各县(市)加快实施民生工程,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县域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7亿元,同比增长10.8%,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县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固定资产总额的23.5%。投资额超10亿元的县(市)有六个,分别为宾县、五常、尚志、双城、巴彦、通河,其中宾县、五常投资额超20亿元。
1.2.5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及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拉动,全市县域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1亿元,同比增长17.1%。从绝对值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三位的是尚志、双城和五常,分别实现零售额33.3亿元、31亿元、29.6亿元。从增速看,零售额增速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分别是依兰、五常和尚志,增速分别为20.6%、18.8%、18.7%。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从水利基础设施情况看,我市属于缺水较重城市,全市水资源中3/4以上为地表水且多为过境水。二是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形式单一,流转规模是以中小型为主,流转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种植业。
2.2畜牧业生产规模不高
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市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但与省外部分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少牵动力较强龙头企业。
2.3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牵动作用不够。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多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2.4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二是结构调整滞后。三是强县地位弱化。
3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利发展为契机,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围绕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良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机装备和深松整地补贴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3.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引进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培育扶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哈尔滨食品”大品牌。
2培育市场农业经济实现农村经济新跨越
2.1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质量与价格都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重点[3]。根据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应逐步规划并建立一系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中,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培植,建立一个绿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除了培植较为常见的品种之外,还可以在生产基地中培育一些因地域限制不易在室外存活的农产品品种。在农产品的招商方面,应给予潜在商家一定的优惠政策,让商家能够通过最小化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同时,也为无业人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2提高农业人才储备
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市场上投入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与高素质人才。只有不断提高农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农村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高水平发展。在农业人才的选拔上,应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对于企业内部的高水平人才,应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遵循贡献越高回报越高的原则。同时,对所有人才实行淘汰制,做到奖惩分明。企业内部应定期进行培训,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人才储备。
2.3建设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使农村企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方向[4]。因此,应按照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农村企业成员中,着重培养一些龙头企业,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断将先进的科技与一流的管理模式应用到龙头企业的建设中,坚持企业自身的特色,提高企业在农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也能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在龙头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基地,保证农产品与副产品投入市场的品质,使其受到市场的欢迎。
2.4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我国在加入世贸后,市场的规范化使我国的市场农业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然而我国农产品的流通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5]。由于我国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缺失,使市场无法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评级。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产品的经营与销售进行规范。为了保证市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完善我国市场农业经济体制的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的销售行为。
2.5结合市场需求
在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围绕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展农业生产,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农村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针对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农产品,应按照地域优势规划并建立一系列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于主导该农产品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建设企业的龙头,推动企业集团化发展。农村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更有利于农产品资源的集中,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开发,实现农产品增值。此外,应不断转变思想,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市场的消费能力做出预测。由于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导致农产品生产者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市场的消费能力。农业市场经济想要获得发展,企业就必须按照市场的消费水平来决定产量。
1.1农业产值和就业不协调突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各产业的产值在不断地上升,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4040亿元2010年的40533.6亿元,再到2011年的47486.2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大约39.5%,每年的第一产业的产值都在增加,这是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机会促使的。图2是2006年至2011年期间三大产业就业量的对比,与二、三产业相比,农业人力资本投入较大,农业产值相对较低,正如速水佑次郎所指出的,一国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下降的速度低于国外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速度,该国的农业比较优势将下降,这就是我国的农业赶不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原因。
1.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相对于城市里的交通运输、通信、信息流通、教育设施、文化交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服务体系相对不太健全,特别是在技术培训方面,农民在这方面缺乏认知,政府提供的一些培训服务和农民切身需求的存在差异;或者是有些技术水平已经落后需要更新而没有及时的更新,导致培训的结果不理想;还有有些农民他们缺乏积极性,没有意识到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性。陈旧的生产模式仍在持续,单一的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业仍在重复,即使有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往往也在面临着缺乏对信息及时了解而带来的市场风险,这些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可能导致农产品没法在最佳时间进入市场。
1.3农业科学技术含量较低且农产品深加工不足我国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新型农用工具、化工肥料等都对农作物增收起了很大作用,但相比经济发达的国家,我国农业的现状是产量增加缓慢,质量比较低,劳动消耗高。农产品深加工不足也是科技含量低的一个表现,2011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1.8倍,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值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我国农民向市场直接供应的多是没有加工或者是初加工的农产品,虽然农产品产后净化、分类分级、烘干、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初加工环节现在投入正在不断加大,但高效榨汁技术、高温瞬时杀菌技术、酶化与澄清技术、膜分离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真空多效浓缩等这些高科技和相关设备仍比较缺乏。另外深加工企业比较少,规模不大,上规模高效益的龙头企业缺乏。
1.4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实施不全面从供给方面,按照收入弹性理论,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随着该产品的供给量增加总收入会不断减少,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小于1的,增产不增收,造成谷贱伤农;从需求方面,受恩格尔法则的约束,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所占消费的比例是越小的。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供给或者需求,农产品的价格虽然受市场的调节上下波动,但最终会降低,为了防止两极分化,政府的价格保护政策的实行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农业作为社会效益高于自身效益的一个产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资源的配置原则,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例如化肥的价格等,农民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且农产品价格上升的速度赶不上工业产品的价格速度,且相关工业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这说明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和目标价格等仍需完善。
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认识不足不对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文化程度低,传统思想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受教育程度达不到,农民不能也不会主动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去。在市场调节供需的前提下,存在对市场信息认识不对称的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对信息的判断会有滞后性甚至失误,例如判断某产品今年的市场价格会比前年上升的,继而明年对这种产品进行大规模种植,而造成此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收入还不如往年。信息滞后,造成生产决策陷入一定的盲目性,无法适应市场的真正需求。
2.2对农业资本投入不足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大产业的分别为8757.8亿元,132476.7亿元,170250.6亿元,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农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相对极少的。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仅仅为工业的6.6%、服务业的5.1%。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农业支出,以促进农村生产基础建设,促进农村教育,也增加了“四补”。2011年还提出“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且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但是相对还是少的,我国要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但对农业投入不足会加大收入城乡差距,贫困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不利于社会稳定。
2.3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化人才缺乏农业作为国名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基础。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化人才缺乏,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现状。由市场规律及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决定着,社会资源会向收益较高的产业流动。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劳动力耗费大且产值较低的一个产业,导致社会资源向农业转移的可能性极小。加之我国特色农业不突出,农产品深加工不足,一是缺乏农产品加工概念,二就是加工技术设备水平低,在这种情况下,要生产出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产品很难,要达到农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更是难上加难。
2.4农产品流通渠道和产业链的不完善农业低效率的另一个原因是,农产品的流通不足,流通渠道和产业链不完善,主要是由部分农产品的本身特性准备的,例如蔬菜,蔬菜的保鲜期较短腐烂速度较快,这就限制了当地生产的蔬菜流通到需求较高的地区,限制了蔬菜的价格,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11年的包菜和土豆,在流通渠道没有建立和产业链不完善前提下,就盲目跟风大面积生产,造成很多农户贱卖这些蔬菜甚至放在田地中任其腐烂,这些由于流通渠道短缺而造成的损失多之又多。
3.政策建议
3.1加大农村农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文化素质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知识文化素质,在技术培训方面应该及时引进与农村农业发展对口的生产技术知识,并设法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原本就有特长的农民及时补充完善其特长知识,建立一些适合其发展的平台,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以便及时做出判断和生产决策。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号召一些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到农村去,以便提高农村产业的创新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建立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农业的同时也带动农村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3.2加快国家职能的转变在农业中,政府除了要增加资本投入,加强专业技术培养,引进先进有效的政策和技术设备外,也应该加快职能的转变,在思想上,要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方法,从主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如果农民不自愿,切不可强迫命令,搞好宣传工作,树立典型示范引路、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全面开展产业调整,对于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由政策驱动,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的发展,把原来的以高产为目标转变为以高质量和高效益为目标。
二、明确农情信息调度工作的任务及重点
农情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农情信息,对上准确反映各地政策落实、工作进展、生产动态、形势预测等重要行情、民情和灾情,对下提供政策、生产、市场、品种、技术、经验等信息服务。根据农情工作基本特点,在工作重点上,突出“四个强化”,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农情工作的系统性、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1.强化农情体系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农情工作手段,提高农情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农情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情工作需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或部门领导支持,配备电脑、传真及必要的农情观测仪器设备,满足农情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等基本需要,改善农情部门工作条件和手段,逐步实现信息采集标准化、传输处理自动化、分析预测智能化的新型农情信息采集体系。二是拓宽信息处理收集渠道。建立农情信息定点调查制度,确定一批县、乡、村、户农情联系点,围绕大宗作物和特色作物,在集中产区和生产基地确立定点联络员,跟踪相关信息,真正确立起布点合理、管理科学、动作高效的农情调查点,增强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三是加强农情队伍建设。针对县级以下农业部门没有统一的农情信息机构状况,县级农业部门要明确主抓农业生产的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农情统计与上报工作,乡级要明确熟悉农业生产情况的业务人员1-2名作为专职农情工作人员。加强农情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将农情人员培训纳入“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范围,提高农情人员工作水平,建立一支组织有力、反应迅速、工作高效的农情队伍。
2.强化农业生产动态监测
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和生产情况,为领导决策和指导生产提供依据。一是认真填写农情调度月历表。农情人员要随时查阅省农情信息调度系统,了解当前应该填报的相关农情信息报表及文字信息上报内容及时间,认真填写并及时上报。信息数据统计要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增强农情数据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认真研究筛选所获信息资料,科学分析判断,兼顾实用性、实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对农作物布局变化、农业结构调整趋势等要多渠道开展农户种植意向调查,确保准确掌握变化趋势。二是加强关键生产阶段工作动态调查。在春耕生产、夏收、秋收秋种以及主要农作物的关键生育阶段,除了农情调度月历表规定的内容外,要及时掌握本地区的工作措施进展、农民田管动态、苗情、病虫害等发生情况。要深入基层、广泛调查,对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进度以及产量形势等要有准确判断,及时形成简要文字材料,及时上报。三是加强农业生产指导,在准确掌握生产动态的基础上,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加强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全面掌握农业生产信息,通过召开专家会商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制定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指导农业生产。
3.强化农业灾情监测指导
农业灾情监测预警是农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情信息在灾情监测、指导抗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构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体系。一是加强灾前监测。加强与气象、水利、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作,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提前预测预报,加强灾前预警信息的搜集与,及时提出灾前防御措施。二是加强灾情进展调查。灾害发生后,农情部门要立即启动灾害应急体系,及时掌握灾情发生、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程度、抗灾措施落实等情况,及时按要求上报灾情。发生区域性重大灾害时,要设立值班制度,并对灾情动态一天一报。灾情上报要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灾情,也不能隐瞒不报。三是加强灾后补救。要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和专家会商,研究制定抗灾救灾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灾后生产自救。根据受灾程度合理制定救灾物资分配方案,协助开展救灾物资发放工作,力争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区损失。
4.强化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针对种植业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开展针对性调研,增强农情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一是加强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和种植效益分析。密切当地主要农产品生产变化、市场价格变化动态,分析供求形势,为领导决策结构调整和指导农民合理调整布局提供参考。分析主要农作物、不同种植方式等种植效益,分析种植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二是开展专题调研。对政策落实、种植业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高效种植模式、生产方式变化等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题调研。三是认真完成各项突出调研任务。对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安排的其他专题调研,认真组织开展,切实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形成调研报告。
三、建立健全农情信息调度工作保障机制
农情信息调度工作涉及面宽、要求高、工作量大、时效性强,农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农情工作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农情信息调度工作保障机制,为农情调度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扎实工作,确保农情信息工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1.加强农情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
做好农情信息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农业部门特别是县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情信息工作,把农情信息工作作为掌握农业生产动态、宣传农业典型、树立部门形象的重要抓手来抓,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农情工作,实行农情工作领导责任制,对本地区上报的农情信息数据负责把关,确保农情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科学制定农情体系建设规划,把农情体系建设列入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农业年度工作同安排、同布署;完善农情信息工作制度,明确农情信息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相关责任,稳定农情工作人员队伍,特别是对乡(镇)农情工作要定岗定人,把农情信息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对农情工作的扶持力度
县、乡农情信息体系建设总体来说处于起步阶段,与现代农情信息体系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偏僻山区县,多数乡镇农业部门无办公场所,更谈不上有专门电脑,缺乏现代化信息沟通手段,致使数据、信息传输反映缓慢,严重影响县级及时汇总上报。县级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情信息工作的扶持力度,对上级下拔的农情经费要专款专用,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对农情的投入,把农情信息调度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县、乡农情工作设施装备;同时也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在农情信息工作经费投入逐步向乡级倾斜,帮助配齐乡镇农情人员的电脑设备,实现乡级与县、市、省信息传输网络化。
城镇信息化是多年以来农业信息化投资的重点,而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使得基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约有40%(全国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计算机拥有率68%。
2.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
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农业信息化机构设置不健全,全市13个县(市,区)农委中,仅有4个县(市,区)设置信息中心,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兼职等现象,技术人才严重缺失,影响了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资源时效性差、可利用率低,农业,信息化推进的综合能力不足。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培育等发展较缓,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4.信息进村入户难
农民文化基础知识差,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另外网络成本较高,很多农民不具备购买能力,有购买能力的也多数认为对农业生产和收入的增加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过渡的战略目标。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的认识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不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进一步加强网络标准化建设,具有信息采集、存储、预测、传输、以及查询检索功能的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系统,建立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以及农业实时信息机制的平台,实现农业基础信息网络的全覆盖,保证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和信息安全。
2.开发农业信息化服务业市场,需要政府、社会、劳动者多方参与,引入市场供给机制,使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进入到农业信息化领域,建立分梯度、多层次信息市场。
我们比较一下现代的粮食种植与传统时期的不同。以湖北省Y市为例(Y市农村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主要以玉米、水稻、油菜、柑橘、茶叶等作物种植为主),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用工量①只有15个工/亩②。此时,按照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来计算,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有4.14亩耕地。那么这个家庭每年在粮食生产上所需要的时间只有60天③。如果这个家庭有2个劳动力,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年有60天的时间在工作,另外一个劳动力处于完全无事可做的状态;或者两个劳动力分别工作30天。可见,当代的粮食种植在农民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已经是微乎其微。与粮食种植低用工量相似的,还有其他很多经济作物,比如柑橘种植、茶叶种植等。根据Y市调研得到的数据,柑橘用工量为30个工/亩,茶叶用工量最多为35个工/亩。一个拥有4亩耕地的三口之家,种植茶叶的用工量最高能达到140个工,可供2个劳动力每年分别工作70天,占用农民的时间依然十分有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这些低用工量种植类型的当代农民,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再是生产的便利性,而是生活的便利性。而农村机动化交通方式④的推广以及农村道路硬化的推进,使得农民的居住地点与农业生产地点分离最终得以实现。通过机动化交通,农民保证了所有耕地都不会荒废。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在农村地区产生一些不同与传统模式下的空间布局形式。考虑到居住地与农业生产地可以分离,并且要满足农民对生活便利性的需求,那么在空间布局方面,我们自然可以想到的是:农民会由现在的比较分散的居住状态,向比较集中的居住状态转变,也就是———进县城、进乡镇、进农村集中居民点。笔者通过对湖北省Y市农村进行调研访谈,发现对于这个地区,农民进城的前景并不乐观。Y市大部分农民表示不愿意进入县城。他们普遍无法接受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同时,也有部分农民习惯于乡村安逸的生活,不愿离开。乡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已经使得农民可以很方便地往来于城乡之间。因此对于农民来讲,居住在农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便利,反而可以享受农村生活的低成本和优质的环境,同时又不妨碍获取县城的高质量服务。很多已经在城市工作的村民,也依然居住在农村,每天骑摩托车和坐公交车上下班,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指数很高,可以享受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城里的工作”。而少部分农民,出于对下一代的考虑,愿意进县城定居,即使他们自己本身更倾向于居住在农村。然后,笔者就农村集中居民点的形式,调研了Y市当地的农民。这种集中居民点也是政府普遍推行的一种农村居住模式,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小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容纳300~500人。它的优点是,农民离自己的承包地不远,可以控制在2km左右,往返种地方便。它的缺点是,服务人口少,达不到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门槛,所以配套设施提高程度有限。另一种是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能够容纳3000~5000人。这种居民点数量少,居民点之间相距较远,可能会达到6~7km。建设形态上,是一种适度集聚的形态,可以采取农民自建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设施配套质量高,虽然从行政级别上它只是一个村级单位,但是它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相当于集镇的水平,可以提供正规的卫生院,以及小学,甚至初中。它的缺点是,服务半径大,居民点之间距离远,农民往来种田不方便。农民的意见是,小型农村居民点对于农民生活便利性的提高程度有限,让农民搬迁是一种浪费,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可以提供与城市比较接近的服务,同时还兼具农村良好的环境和较低的生活成本两重优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农民普遍愿意搬迁进入大型农村集中居民点,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也会有不同的想法: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已经定型,会按照传统的方式一直进行下去,几乎不考虑搬迁。45~6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家里已经翻修过老宅,这部分人的搬迁动力不足;家里还没有翻修老宅的,普遍有一定的搬迁意愿,特别是目前依然居住在相对海拔500m以上的农户,搬迁动力非常充足;而目前居住在相对海拔300m左右的农户,搬迁动力稍有不足;有一部分人由于个人生活取向的原因,也存在不愿意搬迁的情况。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无论家里是否翻修过老宅,自己都还有获取收入的机会,同时对未来充满渴望,有人愿意在农村做一番事业,有人愿意获取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渴望追求与城市相接近的配套设施,大型集中居民点的环境正符合这部分人的要求,因此他们是未来短期内集中居民点搬迁的主要力量。30岁以内的年轻人,大部分愿意进城,他们现在多数还在城市打拼。但是未来,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无法在城市定居而最终回到农村。此时,他们愿意到大型集中居民点建设新房,以获取更好的服务。虽然大型农村居民点是农民愿意接受的形式,但是它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同时,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方式,也不会是政府直接投资,然后强制农民搬迁的形式,而是首先由规划选点,给农民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未来会成长为一个3000人左右的大型集中居民点,然后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自发的进行搬迁。当居民点聚集起1000人的时候,政府提供某些设施,当居民点的居民增加到2000人的时候,政府再追加某些设施,让这个居民点自己慢慢生长起来。而让农民进入乡镇定居,这个模式与大型集中居民点定居有些类似,农民的接受情况也类似。只不过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末陆续进行撤乡并镇,导致当今很多镇区的服务半径过大,边远村庄距离镇区过远。这种情况下,农民搬迁进入乡镇定居,距离自己承包地过远,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不良影响。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建设,正是对镇区服务半径过大的补充。这种由当前的分散居住,缓慢过渡到未来集中居住的农村空间布局变化,只能发生在以较低用工量为特征的作物种植区域,比如粮食种植、柑橘种植、黄桃种植、茶叶种植等地区,而对于某些高用工量的农业类型,这种空间变迁不会出现。高用工量种植类型的代表,是大棚水果和大棚蔬菜种植。以大棚草莓种植为例,按照Y市的数据,大棚草莓的用工量为240个工/亩。一个三口之间有4亩大棚草莓的话,2个劳动力根本忙不过来。大棚蔬菜也与之类似,除了用工量达到260个工/亩之外,具体的劳动过程也极其辛苦。以大棚种植为代表的高用工量的种植方式,使得农民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耕地的距离,被限制在了300m左右的范围之内,最远不能超过500m⑤。以这种种植类型为主的农村,它的居住空间分布,将会呈现出紧邻耕地的状态。政府在这些村庄盲目推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的行为,无疑会遭到农民的抵制。
当代的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转型,粮食消费量与以往相比逐渐下降,水果蔬菜以及肉蛋奶的消费量正在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结构———粮食的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而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以及养殖业的规模,则相应扩大。这种农业结构的转型,被黄宗智称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那么这种农业结构转型,未来能走多远,并持续多长时间呢?如果全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模型朝着今天城镇中生活水平在中上层的40%的人口的消费方向转化的话,中国的水果消费会再增加107%,肉类生产再增加44%,鱼和其他水产品的消费会再增加90%,奶类消费还会继续上升约159%,蛋类上升约55%。至于蔬菜,量的方面将会相对停滞,主要的发展是在品种和质的方面。随之而来的,粮食消费将会下降约一半。整个过程也许会在一二十年中趋于稳定[1]。这种变化映射到农业生产上,意味着未来粮食种植面积将会缩减超过一半,水果种植面积还会增加,养殖业规模将会继续扩大,而蔬菜种植,虽然从全国总量上来看,数量不会增加,但是具体到某个城市,如果本身蔬菜自给率不高,那么也依然存在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市场需求。于是,那些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庄,未来的出路,一是可以转型为种植蔬菜和水果,二是可以转型规模养殖。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农村,生产出的粮食并不用来出售,而是用来喂猪,然后靠出售猪肉来赚取收入。以目前这种用粮食和饲料喂猪的方式,1亩地可以养1头猪,但是如果采用秸秆养殖法来养猪[2],那么1亩地可以养5头猪,4亩地的家庭就可以养殖20头猪,达到一定的规模;养牛、养鸡之类可以类推。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养殖业的市场空间远比粮食种植广阔。而那些目前已经转型为种植柑桔、茶叶等低用工量经济作物的农村,可以采取开荒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或者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数量减少,通过土地租赁或者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少部分农民的手中,从而达到扩大农村家庭耕作面积的效果。最终,这个家庭有可能会摆脱现在极小规模家庭农场的状态,达到一种适度规模。而以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类型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则仅仅需要在种植技术上提高产品品质就可以了———收入可观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农业工作岗位。农村空间的变迁也将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转型展开。此时合理的空间规划,应该是首先判断本地区农业转型的未来趋势,然后再判断对应的空间形态。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是当代的农村空间布局产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对于类似于大棚种植这种高用工量的种植类型,农村的居住空间依然会紧邻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对这类村庄进行迁村并点、农民进城等规划和政策行为,会受到当地农民的抵制。而以粮食、柑橘、茶叶等为代表的作物种植,由于用工量很低,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居住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分离是可以实现的。这种情况下,生活的便利性已经取代了生产的便利性,成为农民选择居住空间的首要考虑因素。这部分村庄的农民,将会由当前的相对分散的空间分布状态,向乡镇以及大型集中居民点集聚,最终实现一种集中居住的空间布局形式。对这部分村庄进行大型集中居民点的规划,将促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同时也将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这种由分散居住转向集中居住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经过一代人的时间,缓慢完成。在规划未来村庄布局形态的时候,应当首先判断未来该地区的农业转型趋势,才能最终做出与之相应的空间布局。【注释】①用工量,是指一年之中需要在田地里面务农的天数。比如玉米种植的用工量为15个工/亩,是指种植一亩玉米,按照现在的种植方式,需要一个劳动力一年在地里面工作15个整天。这15天当中,每天需要工作7~16小时不等。②玉米种植一年只有一季,用工量很少,根据劳动力体力的不同,用工量大约为10~20个工/亩,平均15个工/亩。③很多作物在种植的时候,由于某道工序不需要抓紧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完成,而只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即可,比如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或者在一个月内完成。因此用工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劳动力通过增加工作天数,慢慢去完成。④农村机动化交通包括农村地区公交车的运行,以及摩托车、汽车在农民家庭中的推广。⑤Y市农村中,种植大棚蔬菜的村民表示,本村农户的居住地距离自家菜地普遍距离在300m以内,最远的接近500m,此时已经感觉务农非常吃力。因此判断,大于500m的距离是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难以承受的。
本文作者:王璐罗赤工作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1.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1.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1.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2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2.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在农村的管理层中,很多人认为对于农村实行经营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农村的发展只要依照现有发展套路进行即可,并没有将农业的发展放到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也缺乏对于农业突破发展线路的相关探索,且认为有关财务透明体制、减少农民生活负担等措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导致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散漫,被动性强,也阻碍了农业的创新发展。
1.2相关体制不健全
农村经营管理模式涵盖的工作范围主要为农村财务审核、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土地承办等,工作议程设置十分复杂。虽然如此,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经营管理的管理法规和相关体制却处于严重不健全状态,不能实现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也没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不合理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处置。奖罚体制的缺失造成了经营管理的主动性较弱,也就很难使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1.3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农民收益增长慢
目前,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经营管理,也就不容易实现对于农业项目的创新实践,一些大型机械无法在小规模的土地上进行作业,由此导致了农民的土地经营积极性较弱,农民收益低,田间劳动量投入较大的不合理发展状况。长此以往,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在这种不良循环中走向停滞,最终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1.4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比较低
当前,城市中普遍存在“民工潮”现象,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质量较低,具体体现在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农民对于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弱,很难实现对于机械化设施的操作,加之对一些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2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知识教育
针对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状况,要想实现农村农业的快速创新发展,首先就要对农民实现农业知识教育,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相关知识,以指导他们科学、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国家可以选派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教育的方式选择应符合农民的信息接收习惯,把科技性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以方便农民对于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时,培训员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对于不懂的问题进行询问,以激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创新性发展。
2.2注重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较缓慢,这也就阻碍了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管理层与农民的有效沟通,长期如此,则易引起积攒管理层与农民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经营管理要尤其注意信息化的发展。一是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基于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民的合理要求制定相关条例,并及时将决策信息告知农民,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二是农村管理层应加快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的畅通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达度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信息化发展,就要完善不同的信息传播路径建设,使相关决策能够快速、准确传达到农民耳中,避免农民由于信息获取缺失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经营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与农民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沟通,及时知晓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民对于当前所执行的相关决策的态度,以知道决策层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决策,便于对农业生产实现有效经营管理,最终整体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一盘棋,是整体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农村的五项要求中,生产发展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实现多元化农业经济,这正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决定性的重大决策。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下列支持:
(一)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成功和全面铺开,“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甚至“多乡一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将逐步出现,农业产业化企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就近得到充足的低廉的供给。这降低了原料成本,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壮大。
(二)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由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倾斜,农村的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将明显改善。这一方面可推进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档升级,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三)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农民通过乡村文化活动室、“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一旦他们掌握了实用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就会自觉地加入到再就业的队伍中,经过企业的专业培训、现场观摩与实习,就会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员工。
(四)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空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都将逐步优化,呈现自然生态,走上良性循环,这十分有利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
(五)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能有效地刺激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适应城乡需要,做大做强本地消费市场。
(六)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农村建设促使了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更加进步。在这种条件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新的飞跃。
二、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体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有利于“两进两出”的问题解决。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解决“两进两出”的问题。两进是技术和信息进农村,投资进农村。两出是农产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农村。龙头企业把技术和信息带到农村去,劳动力和农产品也通过市场机制进入龙头企业,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软件目标。
第二是能创新农村的经营体制。现在农村经营模式有三种。一是家庭承包经营;二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入股经营;三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第三种是当前农村呈现出特色经济效益的比较高级的、创新意识较强的一种,也正是农业产业化起步或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等方式来推进农村的经营体制创新性的发展。
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在农业企业中,农民就业容量比较大,就业农民就多了一份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进入农业企业,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第四是培养新型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培养农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专业户,以及对农民员工的培训,都为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舞台。
第五是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对农民合作能力和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表现实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这么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村发展,支持农民增收,支持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做到爱农、重农、支农、带农,不坑农不害农、不与农民争利。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可发挥六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约优势,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能帮助一个村或几个村发展一村一品,培植出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
二是村企联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采取股份合作或村企合一形式,建立“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新机制。
三是投资推动。龙头企业发挥资本优势,支持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修建小学、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卫生室,资助农户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四是科技驱动。龙头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加强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是服务拉动。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建立农村经济信息网站、办培训班、创建快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可带领或引导农民闯市场、发家致富。
六是外向牵动。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利用国际营销网络,可以开辟国际市场,在国外建基地、办工厂,可以通过国际友好往来引导农民走出国门。超级秘书网
四、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思考
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实践“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行动,也是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的明智举措。在具体行为上,我们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面向实际,量力而行。能带一个村就带一个村,能发展一个产业就发展一个产业,各展其长,不贪大求洋。
新农村建设提倡对农户进行信息服务,实行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大力推行“百万农民上网工程”,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上下互动、服务到村、信息入户的多功能全方位信息服务,很好的架起政府与农民、市场与农民、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所有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掌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现在会计算机的人不少,但是即会计算机又懂农业技术的人才不多,需要培养“双技能”人才,需要加强培养。
2.农业管理人才
目前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消耗过程的有害性的严重制约,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农业各项生产要素的重中之重,通过建设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可以更加有效配置各种要素,克服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等其他要素的不足,消除这些要素边际效应。而农村严重短缺农业管理人才,急需培养。
3.农业生态能源人才
现在农村居住环境比较差,又脏又乱。建设新农村需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指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和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和秸秆气化工程等,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逐渐的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条件,建立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这样就需要懂农业生态和节能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来带领和指导广大农民完成。
4.农业规划设计人才
城市发展的快,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中有大量的城市规划人才,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而农村发展的缓慢,主要是从事农业规划的人才比较少,使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比较缓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对农村建设合理规划、统一设计的人才,规划体现长效、可持续无公害发展农业的导向。
二、农业高职院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农业职业院校明确了办学方向,转变改革思路,建立与此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首要任务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和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新农村建设急需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电气化与农业机械、旅游和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与保鲜、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副产品经营、农村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我国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这方面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