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6:51: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扶贫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扶贫毕业论文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层次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使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产品或服务带来的功能性满足,或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消费者开始注重精神需求,并将其上升到需求的第一位。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源于消费者个人对消费的体验,源于他的个人判断。品牌以其蕴含的独特价值(品牌附加价值),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心理情感满足,同时品牌也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功能的认识,增强满意度。如迪斯尼致力于创造独特的快乐体验,征服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儿童,甚至也吸引了不少的成年观众。麦当劳所体现的欢快、有趣的氛围也吸引了各地的儿童。品牌还具有社会表征意义,能代表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在星巴克咖啡店里精湛的钢琴演奏、欧美经典的音乐背景、流行时尚的报纸杂志、精美的欧式饰品等配套设施,给消费者营造高贵、时尚、浪漫的氛围,营造了一个除工作单位和家庭之外的新场所,“第三空间”,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种品味和时尚,一种小资情调的生活体验,咖啡完全成了一个载体,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通过建立品牌来提升服务产品的价值,给消费者提供美好的消费体验,也是服务企业面对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升级的一个必然选择。

构建服务品牌对于服务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品牌的基本功能是识别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它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品牌的识别功能就更加重要,例如银行业的服务,不管是存贷款业务还是其他理财服务,在形式上都是相似的;顾客不管选择哪家航空公司,都能达到目的地,因此,不同的服务企业往往通过品牌来展示自身的独特性。此外,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点,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判断服务的质量,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可以起到一种信誉担保的作用,消除消费者这方面的顾虑,减少购买风险和信息搜寻的成本,增强购买信心。

二、服务品牌的特点

第一,在产品领域,产品就是品牌的表现,而在服务领域,服务业的生产者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品牌由于没有实体产品作为品牌的载体,顾客对服务产品的理解几乎完全是靠品牌。因此,服务品牌必须体现服务的特性和特色。第二,服务是无形的,是一系列活动或过程;服务易消逝,没有库存,使得供求矛盾更为尖锐。品牌是传达产品信息的工具,因此服务品牌应包括服务的过程性特点;第三,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大多是同时进行的,企业与顾客之间存在大量的直接接触,顾客作为投入要素参与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结果和过程对顾客都很重要。因此服务品牌还应该体现服务的顾客性特征;第四,从顾客价值的来源上看,服务品牌的作用比有形产品品牌大得多,甚至顾客感知的价值就是企业品牌本身。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服务业无法透过包装、商标及展示来传达产品质量,而这也正是品牌对服务业造成的重大冲击之处。有鉴于此,一般服务企业都致力于建立独特的品牌。第五,服务品牌所包含的范围要比有形产品广泛的多,服务员工的形象、服务的流程、服务场景的环境氛围等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服务品牌的评价,因而服务品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三、服务企业的品牌培育策略

1.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竞争的层次不断提高。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的竞争,一种理念的竞争。因此,要树立品牌首先要确定独特的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品牌文化是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精神特性,是企业文化和消费者文化的融合,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构建的价值观。它可以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品牌与消费者融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个性是品牌文化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品牌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品牌个性,它是吸引消费者的基本元素,也是相互竞争的品牌间区别的根源,品牌个性赋予了产品超越其物质特性上的理念、思想。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都是在品牌与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满足中培养起来的,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价值和理念注入品牌,并获得认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另外,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一旦树立起来将会是企业最持久的竞争力。2.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著名品牌专家大卫·阿克认为,品牌首先向公众承诺的是保持并不断改善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如何才能做到表里如一,是品牌战略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易逝性等特点使得企业提供的服务品质难以完全相同,造成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影响顾客对服务品牌的良好感知。因此,对于服务品牌来说,质量控制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员工、有形设施和程序三方面入手。

首先,服务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其服务质量难以统一标准化,因为人的素质、修养、文化与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同一服务由数人操作,品质难以完全相同。即便同一人作同样服务,因时间、地点、环境与心态变化的不同,作业成果也难以完全一致,甚至有些情况下,员工自身就代表着服务本身,代表着品牌。因而企业应该实施内部营销,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愿景,提高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另外还得有完善的培训内容,保证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达到顾客满意的标准。其次,服务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具有无形性的特点,顾客在消费之前,无法触摸或凭肉眼见其存在,人们无法直接对其服务特征进行评判,而有形产品可以直接依靠产品本身来展示产品特征。所以服务产品必须依赖其它有形载体,即服务的有形展示来建立服务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形象。有形展示主要包括实体环境展示、品牌标识展示、服务信息展示以及服务利益展示四个方面,服务企业应该统筹组成服务的各个有形元素,统一各种外在的有形线索,使之步调一致地突出服务特色和品牌价值。最后,服务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也会参与其中,造成服务企业独有的“过程”消费的特点,顾客体验到实际的服务提供步骤,或者服务的运作流程,也是顾客判断服务质量的依据。因此,服务流程是服务业的活动重点,服务质量的好坏受到服务流程很大的影响,服务企业可以采用服务蓝图等方法,详细了解服务流程作业的细节、潜在失误点、关键作业环节等,从而实现优化服务流程,增加服务流程的可执行性,监督运营效果的目的。

3.塑造服务企业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可以帮助消费者认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方便购买决策。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向消费者传达一种明确、稳定的品牌形象是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和取得品牌成功的关键,品牌形象成为关系到企业品牌建设成效的一个核心要素。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牌形象策划(CorporateIdentitySystem,CIS),它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CIS策略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VI)。CIS作为企业形象一体化的设计系统,是一种建立和传达企业形象的完整和理想的方法。通过CIS策划,有了明确的企业理念作指导,形成企业独有的、鲜明的经营、管理及视觉特色,突出企业个性,达到对内加强凝聚力和对外加强认识与识别效果。二是品牌传播策略,这是建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信息,让消费者认识品牌、关注品牌、青睐品牌从而忠诚品牌的必要手段。高效的品牌传播所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资产,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塑造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更重要的是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无形的、潜在的且无可替代的价值,如提高社会地位、展示自我个性等。尤其是对于服务品牌来说,由于服务的无形性特点,使得这种品牌传播工作更重要,通过品牌传播可以起到宣传服务内容,消除服务陌生感,展示服务差别,明确服务定位,说服服务尝试,创造顾客忠诚的作用,它不仅会影响顾客的服务预期,而且会影响顾客的服务体验。服务企业应该协调所有的能为顾客提供信息的传播工具,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从宣传它的各个要素开始,并把所传达的信息整合起来,向特定的目标受众以一种有效、连贯的方式传达一个清晰、明确并且是一致性的信息,以便顾客全面了解企业的品牌,并对品牌产生积极的联想,而后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与企业建立信任关系。

总之,服务品牌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其本质是一种承诺,它向顾客表达出与某个具体服务产品相关联的某项承诺,顾客一旦识别出这一承诺,并通过信息沟通及实际体验而认同了这项承诺,就赋予了服务品牌真正存在的价值。因此,服务品牌的塑造是企业全方位都要努力做好的功课,品牌是一种由内而外实实在在的功夫,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只有先做好内在的工作,建立独特的、消费者认可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品牌形象策划,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服务品牌的培育要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理念,对品牌建设工作进行长期规划,这样才能建立起企业品牌的百年基业。

篇2

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国家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30%。根据这一国际健康潮流,2016年5月6日,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强调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 

近年来,森林康养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森林康养释放出诱人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各地势必竞相开始探索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但是,森林康养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其疗法机理和产业模式既是一个市场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为避免开发不当给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建议加强森林康养的科学性研究,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理论指导体系。 

其一,透析国际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经验。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启了森林与健康的研究与实践,在森林公园散步或者进行“森林浴”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数据统计表明,德国有40%的人每月都要去林区游憩一次。迄今,德国已建立了350处森林康养基地,每个森林康养基地都配备专门执业资格的医生和理疗师。 

截至2011年底,日本林野厅已构建了“医疗福祉型森林”“疗养保养型森林”和“预防生活习惯病森林”3种森林康养基地48处,还有300余处森林在申请认证过程中。目前,日本把15%的国土面积划为森林公园,每年约有8亿人次去林区游憩、沐浴。因此,应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尤其通过对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森林浴”“森林康养”项目的研究,积极借鉴其先进经验,扬长避短,探索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 

其二,探索森林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机制。森林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国家明确提出,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林场职工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 

我国森林旅游发展也面臨粗放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重开发轻保护的弊端凸显。如何平衡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做好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成为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需要指出的是,在看到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应看到森林康养旅游业对生态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其三,探究森林康养旅游的作用机理。森林康养主要针对与精神压力有关的疾病,它利用了森林和林产品带来的缓解生理或心理紧张的效果。芬多精(植物杀菌素)在森林康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芬多精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针叶林中的芬多精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包括α-蒎烯、莰烯和β-蒎烯,在日本扁柏和柳杉林中α-蒎烯含量特别高,而在赤松林中α-松油烯则为主要组成成分。 

森林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因地制宜建立康养基地,在我国仍需要探究森林康养旅游的机理。例如,何种树种益于减少人体产生应激激素、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控制平静期生理活动);何种森林成分利于减弱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压和心跳数、缓和心理紧张,何种森林与旅游体验互动可以增加人体活力、提高免疫力、增加抗癌蛋白质数量等。 

其四,论证森林康养旅游实证效果。森林康养的效果初步被国外医学专家证实,但森林康养旅游的实证效果仍需进一步论证。国外研究初步证实了森林相关临床实验在改善精神病治疗(含情绪失常儿童)、酗酒者以及具有其他临床心理健康问题之人行为的价值;嗅觉森林环境因子——芬多精能使人心理处于放松状态,并且通过NK细胞能消灭肿瘤细胞,推断森林浴可能具有预防癌症发生及发展的效应;森林环境要素会带来生理效应,研究表明植物精气的生理功效有镇痛、驱虫、抗菌、抗肿瘤、促进胆汁分泌、解毒、降血压、松弛神经、消除紧张,使注意力集中等作用。未来研究要多方论证森林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制定森林康养的生理评价体系、森林康养的设计技法等,论证森林康养对提高人体抗癌能力、免疫力的实证效果,为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方式和推广形式提供参考。 

其五,加强森林康养旅游政策法规研究。森林康养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多元组合,涉及文化、历史、地理、生态及多种产业业态。韩国于1982年提出建设自然休养林,2005年制定了《森林文化·休养法》,并成立了国立自然休养林管理所,2008年把森林休养列为全体国民的福祉。2010年,韩国国民会议对《森林文化及休闲活动法》进行修正,修正法中引入对人类健康定义。 

我国“森林康养旅游”涉及林业、旅游、医疗、体育和养生等产业,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与创新。建议以国家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森林康养旅游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森林康养旅游为国民福祉。此外,要加强对森林康养旅游保护性开发,确定森林康养旅游为林业经营转型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森林旅游环境的评价和管理,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对森林康养旅游领域的重视。 

篇3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

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篇4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以此来应对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二、贫困残疾人的致贫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两大变数的交织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既是一个社会性弱势群体,又是一个生理性弱势群体。因此,导致残疾人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

篇5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载体,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源于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实现依赖于科学、合理和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具备综合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就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和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1]。农村区域发展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应用和本土化,已经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全国发展领域内的地位更加重要。但由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招生时间不长,各地区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亮点,导致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以来,国家对人才培养进行战略调整,强调教学与实践的对接,将实践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但传统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并没有与时俱进,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相关研究,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践、课程实践、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这4个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整个学程,其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分[2]。关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做了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实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实践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主要通过学生亲临三农活动,利用节假日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管理和运作。该实践方法从二年级开始,每4-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固定在种养大户、农业推广部门、乡镇政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2~3个普通农户,定期或不定期地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生产劳动和管理活动的过程,了解和熟悉其具体环节;农业企业或农业行政管理方面的专家定期给学生提供实践能力的指导,形成一种社会专家辅助培养制度[3]。专业实践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参加实践次数不低于5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每学期结束时交流探讨,最终由指导小组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1.2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主要是专项实践,其目的是使同学们亲自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有助于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安排相应的实习环节,如农业推广课程安排0.5周,农村社会学安排0.5周,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安排1周,农村发展规划设计安排1周进行实践。课程实习的形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和安排,将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其主要形式有实验课、参观观摩、规划作图、社会调查、经济分析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

1.3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是学生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阶段,于第6学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散进行,结合导师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农村和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从而切实感受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和要求,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建立系统的实习制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导师研究课题相结合,选择自身想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充分培养自主能力。

1.4毕业实习。

毕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科研训练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农村发展的研究方法了解和熟悉农村发展情况,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题;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掌握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毕业实习于第8学期第1-10周停课分散或集中进行,由各实习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地点主要在各地农村社区、农业生产及其服务管理部门。实习的内容一般根据论文工作计划,运用所学的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调查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参加农村发展实践活动,掌握和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成功经验。毕业论文是在毕业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释、解决农村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实际意义的意见措施。因此,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整理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按科技论文的要求撰写出规范的毕业论文。

据上研究发现,农村区域发展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注重产学研的结合和服务基层,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理念不断更新。但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操作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1)实践教学体系类似,缺乏大胆创新;(2)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临岗”式教学效果;(3)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4)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体系过于刻板。

2.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设计

通过探索和研究,克服目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分离性”和过分“系统性”,增强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专项技能培训,提高教学综合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与层次,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综合竞争力与考研效率;最终实现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的四赢格局。

2.1创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实践教学制度。

提出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践教学,确定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形成“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专业基本认知实习与模拟,即在低年级时期(1-2学期)扎实学生社会调查、参与式研究和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技能;第二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在二、三年级(2-3)学期完成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综合见习实践教学工作,并逐步开展周末企业实习的相关实践;第三个层次:长期临岗实习,在四年级通过临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打造“专家型(高校)――双师型(管理机构)――精英型(企业)”三个主体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依托各个高校优势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术背景深厚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充分利用学校农村区域发展学科的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模拟授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靠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内部具有各类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并发挥专业教师不同学科背景优势,共享相关资源,通过长期的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特别是吸纳其他专业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老师参与实践教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邀请校外政府机关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的高层精英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教学部分的实践讲解,强化实践教学的真实效果,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互拥氖导教学模式。

3.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关键问题

3.1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应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培养符合社会要求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福建农林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特点,对相关企业进行详细的考察,分别与当地农业局或企业,如闽侯县农业局、白沙湾休闲农场、超大现代农业、晋江围头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教学实习基地,并开始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课题实施后,通过教学基地的实习、实践,学生将有效地加强专业知识的运用,达到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目的。

3.2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活动。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中,要重视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和条件深入实践,将课程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可与学生会、团委合作开展“三农”知识竞赛,组织暑期“三下乡”等系列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分别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与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有机结合,高效地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找到有效的载体。

3.3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在实践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还有与之相关的职业软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优化应着重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一是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愿意从基层做起,踏实肯干;二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认真工作态度;三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利群,卞新民,郭军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57-59.

[2]滕明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农业科学,2012(10):210-212.

篇6

1.1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与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2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3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种类很多,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销售(主要针对银行)、保险等。以下是笔者对某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2009级学生已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调研结果。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要性并不陌生,但从考取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偏好跟自己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资格证。其中,81%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该行业工资水平较低,从业难度大。而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连续几年跃居全国第一的高位。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除了2006年稍低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还有96%的学生认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另外,少数学生对金融专业不感兴趣。从生源角度看,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平时接触金融有关方面的机会较少,甚至学了《证券投资学》后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股票和基金,所以会有部分学生对金融业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金融理论和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更应如此。

2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重建具有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1.1增设农村金融的相关课程

自200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后,农村金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市场也函需农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阶段设有农村金融方向,开设了相关的农村金融课程。一方面有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就开设农村金融相关课程。例如,取消以往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色而开设的《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合作金融》等课程。

2•1•2细化金融学专业方向

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国际型人才,而农业院校则应该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了解到国内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已经考虑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金融学专业方向进行细化,着力培养专业人才,而农业院校则远远滞后于其他高校。建议农业院校在结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除了设置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方向以外,更应该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2.2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进修,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金融学专业之间的合作,定期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2.3.1建立全真实验教学体系

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即创建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券商柜台等等,学生可以分批、分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分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实验的时间安排,证券投资分析类的实验由于要使用实时行情来进行分析,所以该实验安排就要跟证券交易所的开市时间一致。最后,农业院校还应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

2.3.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岗位实习”

由于金融行业的保密性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难度就比较大。农业院校应当聘请已在金融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兼任客座教授,充分利用这样的人脉优势,与金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尝试职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传授职工专业理论,学校与金融单位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2.3.3尝试改变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

农业院校目前的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毕业论文。既然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专业人才,不如尝试取消毕业论文,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更为可行。

2.4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金融学专业不仅应该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建议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共同学习金融专业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再按照学生的爱好、专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金融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感染学生。再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人人才培养方案。

篇7

1.1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2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种类很多,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销售(主要针对银行)、保险等。以下是笔者对某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2009级学生已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调研结果。从上图来看,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要性并不陌生,但从考取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偏好跟自己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资格证。其中,81%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该行业工资水平较低,从业难度大。而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连续几年跃居全国第一的高位,近五年我国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见图2。从上图来看,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除了2006年稍低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还有96%的学生认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另外,少数学生对金融专业不感兴趣。从生源角度看,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平时接触金融有关方面的机会较少,甚至学了《证券投资学》后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股票和基金,所以会有部分学生对金融业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金融理论和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更应如此。

2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重建具有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1.1增设农村金融的相关课程自200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后,农村金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市场也函需农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阶段设有农村金融方向,开设了相关的农村金融课程。一方面有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就开设农村金融相关课程。例如,取消以往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色而开设的《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合作金融》等课程。

2•1•2细化金融学专业方向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国际型人才,而农业院校则应该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了解到国内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已经考虑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金融学专业方向进行细化,着力培养专业人才,而农业院校则远远滞后于其他高校。建议农业院校在结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除了设置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方向以外,更应该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2.2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进修,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金融学专业之间的合作,定期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2.3.1建立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即创建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券商柜台等等,学生可以分批、分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分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实验的时间安排,证券投资分析类的实验由于要使用实时行情来进行分析,所以该实验安排就要跟证券交易所的开市时间一致。最后,农业院校还应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

2.3.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岗位实习”由于金融行业的保密性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难度就比较大。农业院校应当聘请已在金融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兼任客座教授,充分利用这样的人脉优势,与金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尝试职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传授职工专业理论,学校与金融单位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2.3.3尝试改变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农业院校目前的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毕业论文。既然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专业人才,不如尝试取消毕业论文,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更为可行。

2.4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金融学专业不仅应该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建议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共同学习金融专业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再按照学生的爱好、专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金融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感染学生。再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人人才培养方案。

篇8

摘要: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

一、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信息化不够重视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农村中,许多村干部甚至是负责农业经济的会计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谈不上实施和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了。我国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也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使用计算机就等同于农业信息化管理,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

2.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展受阻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迟迟未取得成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专门部门,但缺乏对其运行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使得这些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十分缺乏专业性,也导致了农业发展中的经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农村中还无法全面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国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受阻,无法指导农民获得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

3.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我国基层农业中的从业人员,甚至是政府部门的一些政府职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这就使他们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充分解决,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甚至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效、有用的信息,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因素。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

1.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传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然后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对农业经济信息化进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学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对农业信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进而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多种信息化传播平台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将通信、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多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农业信息共享途径。

3.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培训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水平取决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多样,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定期对地方政府的政府职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和会计人员,以更好地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三、结语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摘要: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有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问题;探讨对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不断加强,并且投入也逐年加大。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进步。诸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不匹配,导致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许多制约。特别是经济管理活动中执行力差,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等现象。这些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体概念上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全面进步[1]。

2.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人才,而在现代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农业经济管理者水平有限,专业知识不高且缺乏培训,导致他们在观念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到农业经济对于国家主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本身的执行能力较差,缺乏相关经济管理经验等客观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2]。

3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管理理念日趋现代化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必将替代保守落后的管理模式。当前,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将越来越注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2管理模式日趋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生产和管理提供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经济政策提供支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3]。

4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是国家对于实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真正实现国家惠民政策的根本保障。首先,农民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期待值较高,但由于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制约经济进步的现象。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就要整合和优化农村农业资源。其次,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现民主管理的自律机制是十分有效法方法。对于一些普通事务,可以由集体讨论决定,而较重要的事务,由重要决策部门如监事会来决定,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充分整合各项资源[4]。

4.2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但需要改革创新,还必须符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实现专业的集体合作是有效的发展模式。首先,这符合我国对于保证土地归属问题的政策规定,还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再次,这也符合农民的自身意愿,从而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4.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引进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强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更新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并根据每个人的自身能力进行针对性辅导,使其成为具备农业经济管理高水平的人才,发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经济产业过程中,重视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加强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等进行指导。不但可以有效实行对于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单产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收益[5]。

4.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首先,要寻找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顺民意,尊重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从而更好的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视人才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并且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新时期整体经济引导下,重点关注现代化的农村农业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丽.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2]李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篇9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和知识总量急剧增长。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的层出不穷,导致了新术语的不断涌现,数量与日俱增,且分布极为广泛。大量的现实表明,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科学进步等方面的影响,现代人类社会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作为承载科学知识载体的术语。

探讨科技术语与社会科学术语的异同十分必要,因为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研究领域中产生的思想、概念和术语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而且一种思想或概念术语的不同翻译势必影响接受者的思维方式,甚至会使得该思想、概念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术语翻译得当,可省除许多不必要的误解。所以,我们必须从术语形成的特点出发,找出其自身规律,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统一规范。

2. 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的产生的不同背景

为了表达明确,在双语词典中很有必要区分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下面将从概念和背景两方面对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进行区分。

2.1 科技术语产生的背景

一般来说,随着新技术、新事物、科技革命的产生,新概念、新思想得以形成,术语得以产生。术语的一个较为常见的构成方式是将代表若干个简单概念的单词聚集在一起,使其组合成一个表示该复杂概念的新术语,如space + ship =spaceship; hyper + text =hypertext 等。另一常见的方法则恰好与上一方法相反,即将一长串表达复杂概念的单词组合依照英语构词法的规则予以简化。如“首字母缩略法”: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 简化为GPR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化为CDMA 等;又如“首字母拼写法”:Wireless ApplicationProtocol 被简化为WAP,Network InformationCenter 简化为NIC 等;还有“合成法”:teleprinter + exchange 简化为telex,information + economics 简化为infonomics 等。一般说来,科技术语的生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2.2 社会科学术语产生的背景

社会科学方面的术语词汇随社会的发展而丰富。社会科学方面的术语构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普通词语专业化或术语化。普通词语一旦带有专业色彩,就具有严格的定义界限。如“dumping”源于“dump”,其本意为“倒垃圾”,在商业领域被引申为“倾销”。二是创造新词毕业论文怎么写,如“手机”“网民”“扶贫”“融资”“年薪”“听证会”等。三是借用或引进外来词语。外来词又分为外部借入和内部借入两种。外部借入的术语是指从外语中翻译而来的词语。如汉语政治术语“民主”“议会”“资产阶级”等都是外来语。内部借入既可指同种语言中普通词语术语化,也可指同种语言中吸收方言词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香港等地经济发展迅猛,粤语方言伴随着经济浪潮大量进入普通话。普通话吸收的港台语有:传媒、斥资、个案、转型、廉政、构想、认同、按揭、整合、互动、瓶颈、峰会等。其中吸收的不少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有了同义表达的词语。另外,部分词由于语言归化的原因,其能指和所指有所改变。但也尽最大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基本特征:如“音借法”:radar 译为“雷达”,EININO 译为“厄尔尼诺”等;又如“形借法”:CEO 译为“首席执行官”,WTO 译为“世界贸易组织”等。

3. 双语词典的特征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双语词典的需求也随之升涨,编纂事业也相应地蓬勃发展。直到目前,双语词典的研究已成为词典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基本理论构架业已确立,各分支的探讨和实验也方兴未艾。

双语词典中,源语言和目的语经常相互补充,前者往往通过诸如语法、词源、参照、插图等进一步的辅助信息对后者的对等词提供补充说明论文格式。这种基本呈现方式和辅助说明的结合帮助词典用户理解源语言词条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双语词典中,,词典编纂者往往会采用源语言的这些辅助信息来更有效、更高效地解释词的意义。

由于双语词典的独特语言特征,词条的翻译往往和例证独立开来。词条的翻译被看作是“语言”,而非言语,因此遵循词义上、风格上、语用信息上、语法上的多层面对等原则。首先,汉语上不同词类的同形异义词可以被看作是同义词,放在最常使用的词类当中,必要时,可辅以其它词类的例证说明。其次,功能词应标有词类标注加以解释,同时附上解释性的或意译型的对等词。

相对于语文双语词典来说,非语文双语词典提供的语言学信息远远少于语文双语词典。翻译百科词和专科词目的原则是力求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译名统一。而翻译的方法则多种多样,例如: 意译法、音译法、音兼意译法、词索义分析译法、音双关译法等[1]。翻译时切忌胶柱鼓瑟,编者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或整合各种翻译手段,以保证译名既真实反映源语含义,又易于理解和运用。另外,根据双语词典翻译中的特殊性,在翻译术语时,应做到:不同领域之间、语词专家与学科专家之间必须紧密协作; 对于约定俗成及旧时译名问题不能简单操作,要视具体情况处理; 不能统一的“一物多名”需保留几种译名,必要时还应附以简略说明[2]。

4. 双语词典中术语的翻译

双语词典的核心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应的对等语[3]。需要承认的是,有严复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使用于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不过,这一原则太广义而难以应用于双语词典中的无数实际例子。鉴于此,本文从双语词典的视角对术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一种尝试性的研究。

黄建华等在《双语词典学导论》中归纳了双语词典的十种基本释义方式[4]: (一)等值对译法—提供语义内涵完全相等的目的语词,如:supermarket---“超级市场”;(二)对应选择法---列举各种对应变体,如: “cut-”---切,割; 斩,截; 削,剪(发);(三)译注法---译义加注释,如: Oxford shoes---牛津鞋 (一种足背系带的浅口便鞋);(四)译音法---直接音借外来词,如: copy---拷贝;(五)音义兼译法---音义自然结合,如:tittup---踢踏舞; (六)译形法---保留源语中的字母或相似字形,如: X-ray:---X射线;T-square---门-字尺; (七)同义对释法---常用中性词释有语体色彩的词,用标准语词释方言词,用现代词释古旧词,如: phono---[口], phonograph(留声机); (八)替换法---用肯定式释否定式,反之亦然,如: 倒霉---unlucky; staunch---不漏水的毕业论文怎么写,不漏气的;(九)构词释义法---说明构词法,介绍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 taken---take的过去分词; (十)描述法---当目的语中没有对应词时以描述法揭示词义,如: 何尝---used in rhetorical questions or statements toemphasize negation。

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除了提供词条的对等之外,还要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译名要统一[5]。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词不断涌现,原有的语词语义范围不断扩大,双语词典编纂者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地译出那些专业性强、词义固定、构成复杂、形式多样的专科及专名术语,编纂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双语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结合以上的翻译方法和术语的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术语的翻译方法。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最好遵循以下释义的原则:

1)意译法

意译法是与直译并列的主要译法之一。译文内容一致而形式不同谓之意译[6]。意译法既是翻译语文双语词典词典的主要手段也是翻译非语文双语词典的重要方式,翻译时必须透彻理解源语中该词的命名理据,力求译词名副其实,揭示其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7]。如:beeppager---呼机;terminal---终端

2)音译法

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时,或因目的语中无对等词汇,或因译者对所译对象尚不能完全把握,或因读者对这些新事物颇感陌生,人们往往采取音译法将其译出。如:加油!--- Jiao You!音译法是国际上翻译术语的一种潮流,已有利于术语运用在国际上的统一、有利于国际交流和人类知识的共享。

3)音兼意译法

这种音、意义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采用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的方式,如:topology---拓扑学;motorboat---摩托艇。另外,还可以采用在音译完词条后加一些补充说明的所属词汇后缀,如:neon---霓虹灯。

4)谐音双关译法

在翻译中利用“谐音双关”修辞格,可以在读音上保留与源语相近的读音,但在词义上不拘泥于源语语义,而是不脱离一定范畴的创造性词义。实际上,很多术语词都来自于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休克---shock;威士忌---whisky;逻辑---logic。其中有些术语词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已经没有了异族语的影子,成了本族语的一部分。

5. 结语

双语词典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工具。词典编纂者理应关注科学技术术语的翻译问题。尽管术语只占双语词典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决不能忽视。笔者在此希望以上这些术语的翻译方法能对双语词典编纂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2]张锦文.英汉术语翻译与双语词典编纂问题[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2年第4期.

[3]Zgusta,L. Manualof Lexicography[M]. Academic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oslovak,Academy ofSciences. 1971.

[4]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138-145

[5]马秉义.词典翻译原则探讨[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54-57

[6]方梦之.科技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8年.

篇10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 075131,China)

摘要:通过近几年对猪生产学课程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一个优化,两个依托,三个结合”的优良模式,即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高校教科活动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通过此模式的运行,完善了专业课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效果。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ervices of combination involving production, teaching & research to the local economy of pig production course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created the good model of "one optimization, two relying on, three combination", namely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methods, relying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and off-campus practice bases,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college textbooks activities and local economic services. Through operation of this mode, it improved the specialized teaching system, strengthened the university as a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students;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eacher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re enhanced, and the local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promote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s improved, and the good results of the both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re achieved.

关键词: 猪生产学 产学研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 服务地方经济

Key words:pig production study;combination involving production, teaching & research;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serve the local econom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78-02

0引言

《猪生产学》是畜牧类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以后所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规模化猪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培养好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为此,我们结合猪生产学精品课程建设,深入开展了猪生产学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研究。通过贯彻“学研结合,学产结合[1],学用结合”的教学思想,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目标,全面优化了猪生产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技术服务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了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促进了地方养猪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优化猪生产学课程的教学环节

1.1 更新教学内容猪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养猪生产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不断有新技术涌现并应用于生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往往内容陈旧,与现代化养猪生产距离很大,师生专业技能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学生难以学习到最新技术成果。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本课程组采用以下办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一是搜集国内外养猪科学研究的最新资料;二是把实际养猪生产中采用的最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三是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充实授课内容,让学生了解畜牧生产发展的动态;四是借鉴国内外养殖、饲料、育种企业交流的最新技术资料。多种来源新技术新成果整合,既更新了教师的知识,也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授给学生。要做好这一点,要求教师多与实践结合,多与生产企业结合,多参加畜牧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活动,广泛涉猎行业内技术和管理领域最新动态。

1.2 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采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为此,课程组多方筹集资金,争取来自社会、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在校内建立了猪生产学实践教学训练基地。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能够亲自进行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学生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就可进入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大四第一学期上猪生产学课程,同时在基地进行饲养管理和科研实践。这样学生对养猪生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教学法,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1.3 培养专业化思想,既教书又育人首先要学生树立劳动观点。养猪是一个相对艰苦的工作。必须具有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老师身先士卒的带动和老生的榜样作用下,即使是在家很少劳动的独生子女,也能积极投入到养猪生产的劳动锻炼中,这样即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专业化思想。二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比如在实训基地做猪全收粪收尿法消化代谢试验过程中,要进行准确的采食量、排粪量、排尿量测定,饲料、粪尿的一点点损失、粪尿采样的代表性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学生们经过科研实践的锻炼和摸索,写出了《猪消化代谢试验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等论文,他们经过生产和科研实践锻炼后,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大大增强。三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在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科研实践,学生们独立或合作进行不同的试验,从试验设计、材料准备到试验操作及最后数据分析,都能够圆满完成。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工作负责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抓好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猪生产学教学必须与养猪生产实际相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是猪生产学课程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依托和平台。

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国内绝大部分农业院校都是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猪生产学理论课,到大四第二学期进行毕业生产实习。而毕业实习期间,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养猪生产。因此学生对猪生产学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书本知识阶段。因此建立校内猪生产学实践训练基地非常有必要。尽管实训基地无论从规模还是从生产管理方面都比不上正规大规模猪场,但它设在校园内,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入实训基地亲自操作,进行饲养管理的生产实践和小型课题研究的科研实践,先实践后上课或一边实践一边上课。猪生产学教学的实验课也可以在基地进行,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学实验课只能在教室里模拟操作或只能看录像的难题(规模化猪场防疫严格,难以接收整个班上实验课)。比如猪品种的识别与外貌鉴定、饲养管理实验、体尺测量实验,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制实验等,有效解决了养猪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脱节、黑板上养猪的问题。

实训基地建设费用需要多方筹集,例如使用教师部分科研费争取企业支持,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施等。本实训基地先后承担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子课题一项、校内课题四项、省厅课题二项。基地管理由本课程组青年教师和学生组长负责。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进入基地参加饲养管理实践和科研项目,为期一年。每5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同一时期有2个小组在基地实践。每个实践期为20天。第一个实践期结束后留下1个小组带动指导新加入的小组,老手带新手,如此循环,使更多的同学都有进入基地实践的机会。

2.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课程组积极进行校外实习和科研基地建设。截止2010年已经建设了4个稳定的校外猪生产学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位于学校附近,即河北怀安县顺达养猪有限公司、河北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和河北宣化恒利养猪有限公司等,每年可接收实习生30多人;另外一个为国内著名的养猪企业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可接收毕业实习生50多人。学校附近的三个基地都是在我校教师多年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是学校教师对实习基地长期给予技术支持,无论从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疾病防疫等技术管理方面还是从定岗定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员管理方面都为基地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帮助基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生产水平,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帮助基地引资金、引项目。几年来为基地引进科研项目资金100多万元,建设资金200多万元。三是帮助基地培养人才,几年来为基地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50多次,培训人员120余人,提高了干部职工技术水平,更新了现代化猪场管理的理念。

在课程组老师和基地的共同努力下,基地存栏母猪4000余头。目前怀来长福养猪有限公司实习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国内先进的具有数字化计量系统的科学研究型养猪企业,并承担了大量的试验任务,为师生从事科研、实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1 优化教学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实验项目,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根据国内外养猪业的发展和生产实际,我们课程组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优化调整和创新,修改完善了教学实习和生产实纲,新编了《猪生产学实验实习指导》一书。新开设了母猪饲料原料利用与配方技术、种猪预混料配制技术等实验,增加了规模化猪场规划设计、猪的饲养实验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习项目。通过这种新型实用实验项目的操作,与养猪生产实际接轨,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受到规模化猪场等用人单位的好评。

3.2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倡导对本科学生施行导师制。学生从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科研爱好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自选导师。课程组教师将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及实训实习基地进行的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论文选题、背景资料的搜集整理、试验设计、材料准备、试验操作、数据记录、统计分析和论文写作等,老师随时对试验各个关键环节和学生的综述报告、开题报告、试验报告等进行指导。学生们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与老师共同进行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几年来课程组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论文均达到院级优秀水平,校级优秀论文比率达到60%。

4做好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服务工作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2],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国家和地方办高校的主旨。优化教学环节、抓好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高校培养人才,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从而间接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而实现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另一个途径就是高校直接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3-4],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活动直接与社会生产实践和地方经济建设对接,教师直接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技术服务工作中[5]。

本课程组响应学校号召,积极与张家口市区域经济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对接活动。在市委市政府、学校领导和各县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与宣化县30万头生猪项目、省教育厅万全县养猪扶贫项目、张北县大河乡规模化猪场技术支持项目、怀安、怀来等县的规模化猪场标准化建设项目等的科研与生产对接。目前围绕当地养猪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课程组与地方企业单位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有“猪的环保型饲料研究与示范”、“冀西北坝下养猪及猪病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饲料原料营养素含量与猪消化能代谢能数学模型”等。在学院领导和课程组老师的努力及地方政府和养殖企业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多次在张家口电视台、张家口日报开展养猪技术讲座,在各区县开展了技术讲座50多场,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企业降低了养殖成本,猪的生产水平提高,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取得的成效

5.1 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实践,通过实训实习的锻炼,学生们能独立进行饲料的配制、猪的饲养管理、预防注射和消毒、猪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等。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品德,扭转了个别学生眼高手低,瞧不起本专业的思想,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养猪企业的中坚力量。

5.2 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利用实训实习基地平台,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等措施,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09年猪生产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课程组教师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奖励。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出版专著及全国统编教材十余部,在《Animal Science》等国外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四篇,在《畜牧兽医学报》等国内学术刊物五十多篇。在与地方经济对接,服务当地养殖业的活动中,教师们通过科技下乡、下场,进一步了解了我省、我区的养殖业现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产学研结合,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对接,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年来本课程组的十余项成果在地方已经成功实现了转化。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猪用母子预混剂研究成果已在多家养殖和饲料企业转化,企业的饲料成本显著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5.4 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本模式初步实现了良性循环。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场所和实践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奠定了基础。师生通过在基地的实践,其技术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不但为基地解决了很多生产技术问题,通过与地方经济对接,还为区域内养殖业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支持,如预混料配制技术、低蛋白日粮技术等的应用。这些都增加了当地养殖企业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基地和区域养殖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相应的也促进了当地养殖行业对学校专家教授的认可和技术依赖,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几年来通过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猪生产学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率得到加强,区域内养猪业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当然我们只是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教学科研产业大军的一个分子,对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后还需进一步在产学研结合模式、完善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对接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索研究。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探索与实践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把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高校的三大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8(4):83-85.

[2]陈立栋.对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66-67.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46-02

植物保护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与农业生产脱节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探讨新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迫在眉睫[1]。实践教学的设计除了考虑让学生通过直接实验,验证、巩固和充实所学内容外,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观察能力,思维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立志于服务我国农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2]。

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外,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实验课、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环节,应建立以课堂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为基础,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和知识竞赛为补充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实验课注重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注重能力培养,科研训练注重个性发展,社会实践注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毕业实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各环节相互衔接,互为补充。

一、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标本而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和巩固对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植物保护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学时为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有力手段。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系统掌握植物保护研究和应用的专业技能,适应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应在植物保护专业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如在普通昆虫学课程中开设“昆虫的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综合性实验,将文献检索、昆虫饲养技术、昆虫生物学知识、生态学知识、数据统计分析等融为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教学实习,提高专业实习水平

教学实习是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2年级《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学完后安排3周时间,主要内容包括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病原的分离与培养,病虫大小测量等。通过教学实习,能够使学生学会植物保护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巩固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一些知识点,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一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所学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还能锻炼与他人的团结协作精神、陶冶性情[3~5]。

三、强化生产实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产实习是专业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观察及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第三学年《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学习完后,安排三周的生产实习,让学生掌握病虫害的野外采集和调查方法、正确识别重要的农业病虫害,并结合生产上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从试验设计到喷药、调查、统计防效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写出试验报告,教师根据生产实习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在生产实习中,我们立足现有条件下,依靠农户的农田、果园和菜地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给农民介绍有关害虫正确识别的知识、农药科学使用方法,并宣传国家有关农药合理使用准则、避免减少农药残留污染措施,另一方面学生在农民地块完成了生产实习任务,学生结合有关昆虫知识,为农民诊断田间发生的虫害,提出合理防治措施和应该使用的农药,这样我们不仅开展了生产实习,也为学生提供了生产实践演习的机会,并且也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学生说:生产实习是他们最好的课堂,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懂得化保与昆虫如何有机结合。

四、抓好科研训练环节,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专业兴趣、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是个重要环节。为了能使更多的2~3年级学生主持或参加植物保护方面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学院支持教师积极为学生选题,提供实验条件,协助制定试验方案,争取多上“SRTP”项目,鼓励学生撰写研究论文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近两年学科组教师先后指导了30余项“SRTP”项目,有120余名本科学生参加研究。有的研究论文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在2006年的全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有三项获甘肃省大学生科技作品“挑战杯”奖,其中“诱导条件下深绿木霉产几丁质酶规律的研究”获省级特等奖。科研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保护学科的了解,培养了专业兴趣,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6],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为学习好专业、提高业务能力注入青春活力。

结合《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化学保护》等专业课程的特点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是教学改革的又一个内容。它是学校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国情调查、社会调查、科技考察、社会服务、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支农扶贫、科技推广、举办培训班等实践教学的总称。学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深刻了解国情、民情,树立改变祖国面貌、振兴中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为学生学好为国服务本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农业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这为他们接触生产实践提供了良好条件。《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均安排在第三学年,我们在放假前结合本学期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和实践的任务。例如,调查学生所在农村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及农药的使用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开学后举行专题讨论会,学生间开展交流讨论,教师有针对性的给予引导和评价。或派出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农村和牧区,为农牧民传授植物保护知识,指导农牧民开展病虫害防治。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中去,也可从实践中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或者在生产实际中验证所学的知识,从而更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一条将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每年都有多名学生或小分队荣获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或优秀小分队。

六、开展辩论式教学和专业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既是知识的交流,又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较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能仅局限于具备专业知识,死读书、读死书,掌握哑巴知识已不是当代合格大学生培养的目标。学生获取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文字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自我推销等综合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辩论式教学和知识竞赛活动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参加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的学生从资料的查阅、整理、汇总、概括,到最后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从树立并维护自己的观点到掌握大量资料,据理力争反驳对方观点,这一系列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既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敏捷的思维方法,又要有厚实的专业基础、广阔而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引起共鸣,在辩论中取胜。因而辩论式教学和知识竞赛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搞好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毕业实习阶段是检验大学生三年多理论学习的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科研创造和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我们按照自然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依据学科特点及时调整了实习时间和实习环节。将原有的毕业实习时间(每年3月至6月)改为两个阶段(大四的第一学期7月至9月为一个阶段,第二学期4月至5月为第二阶段),从查阅文献资料、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试验方案、实施试验计划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实习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路炳声,梁晨,罗小勇.我国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

[2]孙现超,王进军,刘怀,等.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

[3]陈立杰,严雪瑞,段玉玺,等.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3,(4).

篇12

“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用药亦然,一误便隔生死。”这是出自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所作《本草衍义》中的话,它深刻又简单地告诉我们,未来从事的药学行业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特殊领域,是应该以十万分责任心、良心、仁慈心去认真对待的事业。[1]然而,作为一名培养药学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反思及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人、集体意识缺失,我行我素

在近10年的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笔者能深切体会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们都期盼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学行业从业者。然而,要成为一名被行业认可的从业者,不仅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最基本的做人的品行和修养。遗憾的是,笔者发现相当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太浓,自私、任性,心中缺少他人和集体,爱我行我素,甚至不够尊重师长,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越发表现突出。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和我们社会大环境有关,但是,当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健康时,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缺少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教育

药学从业者是一批特殊的人群,未来将从事包括药品研发、生产、包装、储运、销售、使用、监督等工作,是否能以病人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的优质药品,取决于我们培养的药学工作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然而,目前,更多的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上的培养和教育还很不足。比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论文时,常发现一个问题,即虽然实验结果正确,但学生对完成的实验数据不愿花时间多推敲、多思考,作风不够严谨踏实,常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这样,由小见大,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也是草率了事,完成即可,那么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又如何保证呢?

二、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每年学生就业期间,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研及对用人单位的回访,我发现,在本科阶段,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并不太高,反而,更加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行、从业态度、团队意识及个人悟性。用人单位多认为,态度和品行更加突出和重要,专业水平不足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弥补、重塑,但如果发现求职者好高骛远、我行我素,对团队不够忠诚可靠,不能服从安排,那么这样的求职者是会被一票否决的。

(二)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药学行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不用多说,近几年发生的如“毒胶囊事件”、“齐二药事件”、“疫苗事件”等多起药品事件提醒我们,药学行业从业者如果以一己之私,弄虚作假,或者马虎大意,,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三、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加强提高药学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

(一)将对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笔者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讲授,在讲到倍半萜类成分时,可结合我国药学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这一典型事例,既讲述我们一般如何从中草药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最终实现新药的开发,又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讲述生物碱类成分时,可以讲述麻黄碱的功效和应用及其与冰毒的特殊关系,既让学生学习到了麻黄碱的专业知识,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药品行业生产、销售、监管无小事,从本科阶段便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讲到曼陀罗、乌头、马钱子等有毒中药时,既介绍了其中的有效成分或毒性成分,向学生强调药物使用中的注意和禁忌,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临床用药人命关天一般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专业教育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验教学是本科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培养中,通过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多次重复实验过程,多次采集实验数据,务必做到实验结果经得起推敲检验,着力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创杯项目,这样可以在专业实验室系统的完成一项科学研究,结合笔者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不断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老师长期的合作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务实求真、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

(三)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开设讲座,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到学校为学生们开设讲座,讲述药品行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需求,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对自身品行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完善。同时,我们还应该走出去,利用学生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药品行业包括储存、生产、销售、监管、研发等各个环节的优秀工作者,在他们的工作岗位身临其境地深切感受行业对他们的要求,从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院特色的鲜明标志,反映了学院师生对学院、对专业的情感认同,加强具有药学特色的学院文化内涵建设,能增强学院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新力。将校园建设、环境设施赋予药学生命和感彩,通过张贴药学家名人名句条幅,开设药用植物园,建设学院药学成就展览馆、国际和中国药学研究发展现状展览等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又让学生时常都能感受到药学的魅力,将人文建设与自然建设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贯穿独具特色的药学校园文化,传承悬壶济世、精业济群的奉献精神,倡导严谨务实、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药学气息,精深的医药文化,独特的药学气质,使学生心中形成一种不懈追求、勇攀高峰的学术理想,一种恪守职责、履行职责的行为准则,一种诚信、守信、慈悲、仁爱的药德品质。

(五)以校园社团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日常教学以外,笔者还担任药学、制药专业学生的专业导师,常利用平时教学的间隙,为学生社团做顾问。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让学生感受药学学科特色与魅力,可以开展一些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把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融入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院每年会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笔试,主要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部分为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综合设计等能力。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无形中转变了形式,不再是说教与灌输。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中,学院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加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会,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们,培养踏实肯干、科学严谨的作风。

(六)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举办药学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药学知识视频展播、药品知识竞答、常用药品安全使用知识宣传、营养保健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亲身体会到学有所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仁爱同情心,树立扶贫救困、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因此,在药学学生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有助于学校进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程卯生主编.医药伦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