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1: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景观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统一城市公共空间泛指城市中的园林、公园、街边绿地、广场、滨水空间等,是公共艺术天然的、最佳的布局空间,两者隐含的空间的“公共性”和“社区性”是一致的。单纯强调景观自然属性的城市园林绿地必然缺乏人文内核,尤其是可贵的地域文化内核;而过多强调公共艺术性也容易使园林绿地景观显得矫揉造作、失去可贵的自然品格。要使公共艺术与园林绿地和谐统一,除了作品须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还必须借助科学的规划。
(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价值及其必要性
公共艺术能否规划、是否需要规划,这在传统的艺术圈子里存在争议,不少艺术家认为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过程,规划或许会损害这种个性。然而完全借助艺术创作市场或者城市领导者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品位是不可靠的,尽管也能出一些好作品,却难以从整体上保证作品水平、作品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作品布局的科学性。公共艺术规划对城市的价值在于:“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识更深入、更理想、更成熟;它促使现代社会对公共艺术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它有利于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形成城市的特点,突出城市的个性,使城市的文化面貌更加鲜明。”公共艺术规划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提高艺术品的总体质量,拓展其艺术领域。比如墨尔本港区的Webb步行桥规划设计项目因艺术家的参与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品;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如美国亚特兰大的公共艺术规划重视艺术品布局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尤其是从重视对外价值向重视对内价值转变,还制定了艺术品布局和安置的具体标准;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当下对公共艺术规划的探讨多集中在公共艺术界,将其纳入公共空间和风景园林的人文景观塑造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公共艺术规划不但应当成为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规划师的重要规划手段和工具,还应成为文化人、艺术家开拓艺术视野的途径,成为公众接受公共艺术启蒙和参与的切入点。要区别于雕塑规划,就应面向大众、面向公共性、面向社区、面向当代性,强调对内价值。
(三)凸显公共艺术规划
对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的引领一个城市需要核心形象资源,它建立在对城市的定位、城市精神、区域功能和属性、山水风貌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理解之上,包括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布局或发生于城市广场绿地,对塑造城市的人文内核和地域特色往往起着重大作用,正如《五羊》之于广州、《海的女儿》之于哥本哈根。在以往的实践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实施,往往以总体上无序的状态进行,尤其缺乏必要的时空规划协调、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组织制度保障,使得作品的整体水平不高、与环境不协调。通过规划对公共艺术进行梳理和规范,有助于推动城市园林绿地中人文景观的建设。公共艺术规划应突出对其它人文景观系统的带动发展,公共艺术规划要达到其任务和目标,除了规划界和艺术界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公众在各个环节的有效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应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树立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地空间的主人翁地位,这也恰恰是发达国家公共艺术人文景观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与工作框架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的发端
2005年,国内第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攀枝花市公共艺术总体规划》(2005—2020)编制完成;受原深圳雕塑院(2009年更名为“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之邀,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编制工作。规划在严谨而深入的现状调研基础上,强调把科学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探索了规划方法和理论框架,对公共艺术的总体布局、特殊城市形态与环境下的规划与创作等问题提出了控制原则,阐述了实施策略与方法,探讨了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台州市在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4年即编制了《台州市城市雕塑规划》,2005年下发《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并很快纳入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2009年《台州市区“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重点项目管理细则》,是国内第一个正式实施提取百分之一建设资金用作公共艺术的城市。台州市还在建立公共艺术管理体系中走在前列,探索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资质管理和执业注册制度、收费标准、组建工作机构、制定管理程序等。2008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落实百分之一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012年初《北京“十二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则是第一个大城市推进公共艺术的措施,尽管这个纲要有在“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概念之间折衷的明显倾向,但也进一步表明社会对公共艺术的认知、认可和推进。
(二)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
实施的阶段包括:规划目标与任务———城市空间及公共艺术作品现状调研———公共艺术规划编制———作品的策划、设计与创作———建造或实施———评估与反馈。规划内容主要是五个方面:现状调研:城市发展情况与定位;城市公共空间、园林绿地的调研;主要相关规划、特别是园林绿地规划和重要地段城市设计的调研;现状公共艺术作品的调研(类型、分布、数量、质量、综合评价);居民空间认知及对公共艺术作品评价的调研。空间与时间规划:各个空间尺度和空间层次下公共艺术的设置、题材、形式等的规划;按近期、中期、远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规划管理与控制导则:针对不同时空特点和作品题材类型等所需的规划控制原则。政策、措施、机制:资金来源与投入计划(艺术百分之一计划、民间捐助等);人才(策展人制度和独立艺术家制度);组织实施(作品招标与委托制度等)。行动预案与公众参与:相关部门各阶段各自任务的相互协调、组织保证、实施预案等;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等;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的主动性。在三个规划层次中,宏观层面,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如何与园林绿地规划等的紧密衔接;探讨资金来源、策展人制度等管理和体制问题;研究作品点线面的宏观布局结构、主题、形式、题材等,关注各区域布局均衡、可达性等;中观层面,研究公共艺术在城市分区或社区层面的布局、大型节事活动的策划(策展)、与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的衔接等;微观层面应研究作品的创作和实施,如何与城市具体空间的城市设计紧密结合,关注重要节点或近期实施地点的作品布置,规划师与策展人和艺术家紧密沟通等。
(三)公共艺术规划的性质及参与主体分析
公共艺术规划属于专项规划,必须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借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形象定位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等,并与之协调一致。目前国内公共艺术规划的约束力和指导性还不够,甚至被认为是概念规划。从规划的参与和实施主体看,规划部门、文化部门、艺术家、公众等在不同规划内容和层次上应扮演不同角色。根据规划的空间属性,建议行政上由规划部门牵头,文化部门、建设部门等参与。题材问题主要是文化问题,其次是艺术问题。宏观上应由文化学者、社会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提炼城市的核心公共艺术形象;中观由艺术策展人主导,微观由艺术家决定。布局问题主要是规划问题。宏观和中观由规划和园林专家确定规划布局问题,文化学者和艺术策展人参与,以城市人文形象、对内对外价值为依据,兼顾公平性问题;微观以艺术家为主导,但要遵守公共艺术品的安置标准和设计细则,规划和园林专家参与。体裁问题首先是艺术问题,其次是规划问题。一般不存在宏观尺度的公共艺术体裁,中观上应发挥策划人的主导性,微观体裁由艺术家主导,园林和规划师起辅助作用。资金来源、人才等政策和机制问题具有全局性,由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公众参与属于城市社会学问题,在规划过程、具体项目的落实中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的程序都保证公众参与和居民意见表达,实现全程公众参与。
摘要:职业教育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程,把艺术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生活,对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艺术欣赏;职业教育;作用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人需求水平的提高,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特长的学生在就业上往往会占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纷纷开设艺术欣赏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养能力,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本文从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艺术欣赏现状出发,探讨艺术欣赏对推进职业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1 职业教育院校艺术欣赏现状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同时还要具备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艺术欣赏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艺术欣赏课程,但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仍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1)艺术素养不高。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多来自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影响,生活水平低,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高,艺术覆盖面差,很多学生来只有在进入大学后才有机会接触到电影、戏剧、画展和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艺术门类和艺术作品,因而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艺术基础差,艺术素养相对不高。
(2)审美和欣赏能力落后。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影响,大中城市和城乡间在艺术课程的教育水平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加上家庭对艺术的重视程度和学校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影响,学生对艺术基础知识和艺术常识了解甚少,只能通过电视或网络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然而电视或网络多样的艺术和娱乐形式经常是高雅与低俗并存,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年龄上和心理上正是世界观和审美观形成的阶段,分辨能力有限,很容易被一些低俗的、感官刺激的事物所吸引,进而导致学生对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较为落后。
(3)想象力和创造力差。城镇的一些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专业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较为缺乏,因而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正规的艺术课程教育,往往只是学习一些通俗的艺术门类,如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也仅仅是以唱歌或画画的方式来教学,忽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学生们虽然在唱歌和画画,但真正能够从音乐和美术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的学生少之又少,艺术欣赏就更无从谈起了。思维方式较为守旧,难以激发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艺术欣赏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开设艺术欣赏课程能够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净化思想、完善品格、陶冶情操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1)艺术欣赏有助于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研究发现,艺术欣赏能力在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得天独厚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分数不高,加之很多学生来自一些中小城镇或经济条件差的地区,上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多样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活动,因而艺术素养不高。艺术欣赏课程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挥一技之长,能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完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艺术欣赏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艺术欣赏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堂上开阔眼界,拓宽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扩大知识领域;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艺术欣赏就像将一粒美的种子种植于学生的心田中,这粒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长开花,让学生一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艺术欣赏课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和欣赏周围的事物,进而去发现美、欣赏美和不断地追求美。
审批权和采购权分离解决了领导的“分权”和“授权”问题,医院将所有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招标采购,将领导权转化为监督权,通过集体论证、集体谈判、集体汇报、集体签批约束机制,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对降低采购成本、遏制商业贿赂发挥了很大作用。保管权和使用权分离医院卫生材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20%以上,卫生耗材的用量很大,各级医院在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手术室及临床科室卫生材料普遍存在自己保管、自己使用的现象。通过设立卫生材料二级库和实施一、二级库信息系统,解决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问题,彻底遏止了跑、冒、滴、漏现象。采购权和保管权分离药品、卫生材料和后勤物资普遍存在既采购又保管的现象,实施这一管理机制后,医院将科室采购权完全交给招标办,实现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采购权和使用权分离审批权和保管权分离,审批权和保管权分离等三种分离情况,在二级以上医院分离得比较彻底,不需要进一步强化。推行全成本核算以往医院成本核算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成本核算,而主要是基于效益工资发放而进行的科室成本核算。近几年我院根据医院管理和医保(新农合)付费的需要,推行了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对节约开支、降低医疗费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室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是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办法来实施的,以科室(病房)为核算单位,对服务活动、物资消耗及业务成果进行记录、分析、计算、分配、考核和奖惩。医院根据业务特点和核算需要将临床、医技科室划分成若干个收益及成本中心,按成本习性将成本项目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确定归集范围、报送时间和传递流程,并在各科室配备经济核算员,由医院财务、总务、设备、人事、病案、信息等部门分别归集不同中心的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实际数据和其它相关经济信息,向核算办汇总报送,然后由核算办完成对各中心收支结余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估。科室成本核算打破了科室吃大锅饭的局面,增强了科室自我约束和参与管理的自觉性。劳务价值与分配挂钩,增加了职工增收节支、堵漏挖潜的积极性,促进了医院经济收入的合理增长。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我院采用的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成本测算中心所采用的项目成本测算方法,其做法是先将各种成本归集到各成本中心;然后将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分摊到直接成本中心;最后将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分摊到各相关服务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也越显重要,特别是城市景观中的广场景观更是重中之重,成为近些年来设计者、居住者们瞩目的焦点。一个城市的广场景观设计的优劣会影响到整个城市未来规划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到这个城市未来景观的旅游开发。因为广场景观文化是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向的具体体现,是大众聚集和交流的开放性的活动中心。广场景观体现的就是一个城市大众的审美取向和审美风格。但现实中,设计者们对广场景观的设计只重视草坪和硬质景观的设计,而忽略了景观造景的重要要素——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树景的造景设计。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的树景造景史给民众留下了深刻而广泛的景观印象,也深埋下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特征。因此,我们在今天这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的时代,一定要结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实际,特别是中国人实际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对广场景观规划的要求,在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设计理念和最新的设计成果的同时,也要技术而艺术地对我国的广场景观中的树景进行具有我国文化特色和符合我国民族心理审美标准的造景设计的探索。设计者在树景的安排设计中,不仅要解决大众的“生存居住问题”和大众心理上的“安全、舒适问题”,还要注意既保留我们中国文化历史特色遗产和审美标准,又要符合时代的潮流、注重生态环境。
一、现有广场景观设计的局限
我国传统景观审美讲求“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融合,希望能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树景是我国传统景观造景的中国要素之一,是我国传统景观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好体现。它在我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中华景观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景在现代景观中的使用意义和价值已经扩大,除了体现我国园林文化特色和审美之外,它还要起着绿化和美化环境、促进生态环保、调节区域气候、增加城市中有限的空中绿化面积、塑造立体绿化景观等作用。然而,在我国的现实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对树景的应用却远远不够,树景只是作为景观的某种添加以填补景观空间的漏缺,当硬质景观出炉之后,树景更是被许多设计者无情抛弃,更别说是要设计者们去探求树景的更深层的景观艺术价值和审美应用了。这种情况特别体现在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上。我国现有的广场景观流行西方广场一览无余的模式,完全没有中国园林式的绿荫婆娑、曲径幽通、一波三折的意境和风貌,更别提树景在广场景观中所起到的一系列的生态、社会意义了。曾有人这样概括现今的城市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①例如兰州的东方红广场、西安的音乐喷泉广场、成都的天府广场都属于这种情况的典型。这种借鉴于西方模式的无树景的广场景观势必会失却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特色,以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保价值,更没起到有效的空中绿化作用。这就有违“以人为本”的城市广场景观规划原则的初衷了。
二、树景在广场景观中的意义
笔者认为广场景观中的树景在现代环境景观中应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促进生态环保,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增强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美化视觉效果。
1.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
城市广场被视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文化的融汇处,代表着这个城市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因此,塑造出一个能在各个季节都能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又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开放性空间,城市的魅力就会倍增,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独具中国园林审美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树景便能达到此种目的。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儒、道文化的熏陶演绎之下,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要素之一——花木造景就是这种美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其中树的造景尤为重要。花木从入土到萌芽、成株、成景,整个发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变换的动态景观,是一个春天花开、夏日成荫、秋日落叶、冬天积雪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交流和和谐相处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加上中国式的树景讲求曲直盘旋的“姿态美”,讲求不同树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音韵铿锵的“声响美”,讲求艳阳和冷月下,婆娑的“光影美”,完美地表达着东方审美神韵。广场景观规划中的树景造景就要利用这一点来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西方的广场景观规划在体现其自身特色方面就做得很好,例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②,它就不仅是威尼斯城市的象征,而且也是威尼斯人的文化标志,有了圣马可广场,世人才会永远记住威尼斯这个美丽的城市,而它自身也成为现代广场景观空间设计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广场上虽没有一棵树木,哪怕是低矮的灌木也没有,但有周围的体现其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并以此吸引来来往往的人群,使之成为广场设计中“景中之景”的动景,这是我们设计者所汗颜的。因为我们的广场景观很难在艳阳条件下留住具有“动景”之称的人群。设计者们没有考虑到我们中国人的地域条件和生活习惯,即中国人对待景观中树木的态度。圣马可广场代表着西方人的广场文化和西方人的审美观念,适应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背景。西方广场艺术排斥自然,讲求理性,追求广场布局的图案化和一览无余。广场中的树景因西方人那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而几乎被完全抛弃,广场只作为民众集散地而存在着。另外,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对太阳神阿波罗的崇拜,使得西方人并不惧怕太阳的灼晒,而且还喜欢日光浴,喜欢古铜色的肤色,更何况欧洲的紫外线远比亚洲地区的要弱得多。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取向则完全不同,人们不仅惧怕灼热的阳光,更是喜欢“肤若凝脂”式的美,并且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在广场边上的餐厅、咖啡厅或酒吧间里聊天聚会,而是倾向于在户外的荫凉幽静之处闲聊,既增进感情又与自然融合。
在这样巨大的文化差异之下,我国的广场景观设计就不能照搬西方的一览无余的模式,而是要懂得将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树景在广场景观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原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树景“虽由人作”却“宛自天开”的审美特点,将造就具有浓重本土特色和东方审美特点的城市广场。
2.促进生态环保,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然而随着这种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膨胀,城市环境也急剧恶化。因而城市绿化、促进城市生态环保就显得尤为重要。绿化被各大城市作为解决城市的生态污染的主要武器提上了日程。那么,在具有“城市客厅”之称的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广场景观中,是否也可以通过增加层次丰富的树景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呢?在笔者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在人口密度很高的现代城市中,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如柳杉林、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当一座城市的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树木可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湿度,据有关学者估算,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当城市绿化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同时,树木还有降低城市噪音、减少城市细菌和城市地下蓄水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的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这对人口高度集中的现代城市尤为重要。而且,据估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的生态价值,累计创值约196,000美元。且不计这些估算是否精确,但树景的社会经济效益确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仅要把树景纳入到城市绿化和生态环保的建设之中,还要把树景纳入到具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之中,更要把树景规划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纳入到未来城市的经济建设与旅游开发的系统当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广场建设中,设计者可以通过增加树景来形成有效的绿色廊道和绿色空间,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做出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地处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地段的天府广场因其显著的地理位置及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然而广场周边环境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广场内外人群嘈杂,广场树景匮乏、形式单一,不成规模,既导致游客大失所望,又起不到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的作用,无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假如当时我们的市政府或者设计者进行规划设计之时能很好地考虑到树景在城市中心广场中的生态环保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那么,现今的天府广场的生态景观环境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在我国现有环境条件下,我们不能奢望我国广场景观设计中的树景像闻名于世的美国纽约中心花园那样能对整个城市的气候发挥生态调节功用,完美地保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但笔者希望我们的设计者们在做广场景观设计时也必须把树景的生态价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价值考虑进去。
3.增强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效果
一些医院图书馆虽然有着丰富的书籍或者是电子信息资源,但是由于书籍借阅程序繁琐,数据资源由于检索权限设置访问困难,因此造成医院无法实现各种数据资源信息的共享使用,图书丢失,逾期不还,流通不畅等情况也时有发生,造成医院馆藏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不高。
(2)医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量小
由于医院管理部门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各个职能科室部门,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因此导致用于图书馆资料文献的资金严重缺乏,大量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过于陈旧。此外,在医院的馆藏资源整理建设上,缺乏目标与规划性,对于资料的采集与书籍的购进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没有征求医护工作者的意见。而且数据库资源内容少,也未能将各种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及时汇总录入,导致馆藏资源不完善、利用效率较低。
2提高医院图书馆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措施研究
2.1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医院图书精细化管理必须明确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指导档案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重要措施,其具体原则如下。
(1)对于图书精细化管理应该遵循制度管理的原则。健全与完善的制度是一切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因此针对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全面完善的制度,并尽可能确保制度的切合实际与可操作性,例如最基本的书籍资料借阅归还制度、数字图书馆使用管理制度、书籍损坏赔偿制度、图书馆图书室管理制度等内容,通过制度管理与责任分工管理,确保图书馆书籍信息资料整理以及借阅查询使用有条不紊地开展。
(2)医院图书管理应该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医院图书馆管理也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医院图书馆的书籍、信息资源的分类、编码、信息资源的主题索引以及图书馆的基本配备,都应该按照国家有关的统一标准要求执行,这也是实现医院图书馆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基本前提。
(3)医院的图书管理应该遵循质量优先的原则。由于医院图书馆主要收藏医学等专业性较强的科技书刊以及文献资料,同时还有一些医院宝贵的临床资料,因此医院的图书馆也是医护工作者补充医学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所以,对于医院图书馆管理必须遵循质量优先的原则,重点确保各项书籍、报纸、期刊杂志以及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权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医护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2.2提升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水平与服务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概念与服务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信息借阅查询群体热衷于使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查询。因此为了提高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医院图书馆管理部门应该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通过采用计算机完成信息数据的采编与汇总,并与其他医院或者是科研院校做好数据资源的共享,丰富借阅查询信息量,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
2.3不断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首先,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加医院图书馆书籍订阅、数据库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为医院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其次,在医院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要重点增加高水准文献资料的馆藏量,让医院医护人员能够简单迅速地查阅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并注意紧跟医学科技动态,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形成内容储量丰富、咨询动态及时的医院特色图书馆,提高医院图书馆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工程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易被忽视检验科和设备科共同合作完成检验仪器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保障仪器正常运转,两者缺一不可。在购进一台仪器时,医院业务部门比较注重岗位培训使用人员,往往忽略维护人员的培训,这是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与操作者和维护者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重使用、轻维护不可取。
技术管理方法
1积极做好仪器管理工作仪器负责人不但要会操作仪器,还要精通仪器管理知识,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提高负责人员的管理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管理效益。管理人员应制定仪器使用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1持证上岗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建立相应的持证(仪器使用操作证)上岗制度,只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才能上机操作仪器。
1.2制定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按照规程操作,对仪器建立记录操作规程卡片,严格卡片上的注意事项和使用规定,专用专管贵重仪器,使用登记本登记贵重仪器。
1.3确保检测结果准确、仪器使用安全应及时报告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和异常现象,请仪器厂家售后服务工程师进行修理或指导维修,确保仪器工作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4仪器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落到实处负责人应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监管和保养,防止发生仪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1.5建立适合仪器工作的环境对于仪器室,应该保持恒温、防尘、恒湿、防鼠害、防阳光直射,以及水、电源电压、汽、接地电阻等符合技术要求。
2加强管理,积极使用医疗仪器是为临床诊治疾病服务的,它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物质基础。医务人员要借助于医疗仪器对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因此,对医疗仪器要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效能。所谓积极使用,并非盲目蛮干,购进一台仪器,首先要全面了解其性能,按照操作规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肃认真的精神进行操作使用。相反,如果长期不用仪器,倒会出现老化,霉变,从而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况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医疗仪器都在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长期不用,很快就会落后了形势而被淘汰。所以医疗仪器要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积极使用,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更多地为病人造福。
3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医疗仪器实行专管共用,所谓专管共用。包括管和用两个方面,就是专人管理,共同使用。但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怕共用使仪器损坏,因而千方百计地阻挠别人使用,致使医疗仪器长期放在实验室里成了陈列品,使用率降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另一种就是只强调共用,无专人负责,致使仪器很快损坏。因此,如何解决管与用的矛盾,就成了当务之急,一要管好,必须加强责任制,专人负责,专门管理;二要用好,在使用仪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以达到专管共用的目的。
4严格验收,定期检修,健全仪器资料档案医疗仪器的检查维修要制定制度,定期检查,健全资料档案,发现损坏及时修理。对于一些使用率较高的仪器,如心电图机、吸痰器等,做到随坏随修,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仪器档案要有专人管理,妥善保存,医院对贵重仪器要建立档案,使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档案资料了解仪器的全貌,同时还掌握各科室对仪器的使用、管理情况。
集中管理,经配使用,成立医疗仪器中心
设计伴随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被广泛的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已成为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之需。由于现在世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人们日益注重自己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其中的公共景观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新型艺术设计。
公共景观艺术,在古时便已有了发展,故宫、江浙庭园、岭南民居、那些华丽隆重的雕龙画凤,雅致精巧的装饰局部,富于人情味的生活用具,与使用者的现实生活交揉在一起,它们都证明公共景观艺术在那个个性纷呈的时代已经硕果累累。中国历来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华文化艺术遗产也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光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如商周青铜礼器,汉唐陵墓和明代永乐宫壁画,还有四大石窟的壁画与雕塑等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他们最初的目的是为公众活动而创作,像祭祀、装饰黄陵以及进行宗教活动,因此创作内容和创作形式都能被当时的公众广为接受。
“公共”一词是相对于“私密”而言,私密之外的所有领域和场所都可以理解为公共领域,是公众可以自由进出、交换和享受新鲜的地方。只有具备公共性的地方才真正具有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这儿更多的是强调“公共”的性质。尤根.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天的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文建设和环境景观问题显得日益尖锐,现在的人已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单纯的实用功能,而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舒适享受,这时就应该通过景观的有机整合,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规划、建筑、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艺术与文化层次,营造内蕴历史文脉的艺术与文化氛围,使环境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满足现代人对精神享受的更高的需求。
一、理论上的公共艺术
从理论上来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公众参与的程度是艺术的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建筑、设计、雕塑、壁画等是具有大众性的艺术,他们直接向公众展开,不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它们都与公众构成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公众的艺术经验以通俗的艺术趣味反映出来,这种经验是与其生活世界是相一致的,在当今社会,生活的艺术趣味不是由专门的艺术教育和艺术训练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与生活之中。在艺术的公共领域,做为公共景观的设计艺术应该面对公众的反应,它是大众的、通俗的。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在形式上要迎合公众的趣味,力求使公众在通俗趣味的潜意识中实现其功利性的目的,并注重宣传、教育、感化的功能,这样正好映证了格林伯格的说法,任何古典的艺术都是通俗艺术。
由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艺术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力的学科。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注重城市文化景观艺术的环境建设,它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看到巴黎、汉堡、纽约的美景,都无不为它那既有传统文脉又有现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动。其中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所达到的高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国际上,户外大型公共艺术通常称为景观艺术,像大地艺术、纪念性大型构筑等,许多优秀的景观公共艺术作品也成为该地区或国家的标志之一。欧洲人是很懂得环境与生活关系的“一群人”,包括平常市民也懂这方面的道理和要求。他们追求一种生活环境的卓越和愉快并把“美术”放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周围的环境很有诗意也很惬意。
二、中国范围内现阶段的设计
从中国社会情况来看,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艺术设计属于初级阶段。由于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公共景观艺术实践开始较前活跃,各地文化广场的相继建立就是明显的例子,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都相继建成文化广场,但很多公共景观艺术实践却处于零敲碎打的无序的个体状态,在我们的周边都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如何使之更愉快、舒适、有意义,是我们的艺术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和任务。艺术应对环境服务——对人的服务,并通过此,使自我能为别人服务。这在东西方,情况都是一致的。
北京市民都很喜欢王府井大街上的一些反映老北京风情的雕塑景点,他们为什么会喜欢呢?原因就是满足了老百姓们怀旧的心理,还有就是可以和雕塑“零距离”接触。“因此艺术家、媒体如何引导市民欣赏各种风格的公共艺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老百姓不一定欣赏抽象艺术,因此设计师的作品应该引导市民深入关注环境。
公共景观的艺术设计能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地方在追求经济发展中,常出于一些官员们的追求表面“政绩”,或由于开发商们的利欲心,快速建造出大量既无景观艺术价值,又无长远文化价值的建筑垃圾,那些所谓的景观艺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有一种是人为的破坏,许多广场群雕像被人为损坏多处,这已经司空见惯,这些都是对景观的一种破坏,我们应该杜绝这种现象,尤其要提高广大市民的整体素质,让不好的现象不再发生。
三、世界范围内现阶段的设计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城市化能够直接引发社会公共景观艺术建设的迅猛发展,而作为艺术性的创造物,公共景观艺术或多或少地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精神品质,不会完全附属于城市肌体中起支配性作用的经济力量。对于公共艺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人们在大体上都是有共识的,就是希望用公共艺术来装扮我们的城市,美化城市、增添城市的亲和力。这种共识还可以做进一步的阐释,比如有助于营造现代都市良好的环境氛围,调节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公共艺术其实不仅仅是把较大尺度的艺术作品展露于可供公众出入的公共空间之中,客观上,它还要求艺术具有对许多“同质性”较高的社会群体进行对话的可能,并要求可以用诉诸大众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来予以沟通。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并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观念上或样式上的前卫性,它同样可以表达人间恒常的理性与普通情怀,而并非要显示精英的孤芳自赏或对大众的训导。在多层次社会、多元文化的时代,尤是如此。如果说,公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和明显的文化价值的话,恰恰是它与它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一起,被社会公众引伸出更为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的核心之中。而非只作为公众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关注。当然,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民主社会中,公共艺术极易受到来自不同文化取向或政治见解的社群的异议和论争,这已被国外公共艺术的实践所证明。然而,这正是其“公共性”及“公共参与”的真实反映,也正是公共艺术与社会产生双向互动的必然表现。它往往起着培养一个民族的公共意识,锻造市民社会的品格及其公共精神的潜在作用。
四、对景观艺术设计的思考
公共艺术在推进城市化的物质进程中是具有自己独特作用的,它能够为城市的经济搭起桥梁。然而,有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就是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给这些城市增添魅力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某种功能性考虑的直接产物,具体到单个的作品,它的产生必定有它的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气氛的塑造从来就是自然和历史地形成的,以为依据某种高明的政策就可以在短暂的几年时间里创造出奇迹,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事实上,一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的形成要远比建筑一大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或立体交通系统来得复杂,科学论证、专家权威的讨论以及发动市民参与之类的办法在处理这类问题并不是总能得心应手的。对此,我们在思想上应有充分的估计。
在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中,我们正在呼唤着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这首先需要大众的自身意识和行动。应该说,在当今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不能仅停留在某种宏大的纪念性、歌颂和宣传的模式中,而应该使公共艺术与景观的设计,更多地深入到市民百姓的社区生活空间中去,并以亲和、自然、愉悦的伴侣的姿态公众对话,引发互动的审美效应。城市的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疏离,人的生存与环境、生态、资源的冲突。城市是文明的象征,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根本上也反映着人与文明的关系。文明的进程不应以家园的失落为代价,家园不仅意味着适宜生存的环境,也意味着人类为寻找和谐的生存状态的精神需求。只有在精神追求的前提下家园才能与文明和谐共存与发展。艺术作品的精神性首先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体现出来的。
“伟大的艺术家从来不是迎合观众,而是征服观众。”这句话可以用来评价美术史上的历代大师,但公共空间面对的并不是主动接受艺术的观众,而是任何可以进入特定场所的普通市民,他们的意见足以毁掉任何和他们的趣味相违背的东西。在这儿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的个人经验与公众的集体经验的冲突;艺术家在画室里思考的东西,个性的追求、自我的表现、材料的实验、形式的探索,都远远超出了公众对公共景观艺术的传统知识所能容纳的程度。事实上,这种不可避免的冲突并不都是公众的责任,艺术家完全沉浸在自我表现中的这种前卫意识注定只是一种实验室的艺术,如果要进入公共空间,一定要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
五、小结
总之,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要倡导艺术对公众社会深度的人文关怀,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长远维护相结合,从而逐步建立起无愧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艺术形态。公共景观的艺术设计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要让市民觉得那是一种他们遥不可及的“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民族环境艺术
中国有着5000年古老的文明,民族众多,不论是建筑环境、服装饰品、生活用具,还是语
言、文字都非常丰富而富有特色。可以说中国是一朝天子、一朝文化、一朝建筑、一朝服饰、一朝的审美标准。中国传统民族环境艺术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与装饰图案与形式,这是与当时或当地的审美标准相适应的,在中国的老银装饰中也运用了同样的审美语言。
2怎样把中国传统民族元素——老银装饰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
2.1不能简单的把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套用到现代建筑上
在实际设计案例中,个别现代设计的民族建筑的室内外设计常常是从颜色和图案上繁复堆砌民族元素进行装饰,不但没有塑造出应有的民族氛围和历史文化的祭奠,而且显得廉价、粗糙、杂乱而没有韵味。
2,2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装饰灵魂和装饰点在哪里
要进行民族环境艺术设计就要了解所设计的建筑或园林等的民族特性和特点,以体现出民族环境艺术的灵魂。这是由这个民族的生活风俗、历史、文化等融合而成的,体现在建筑和园林,以及室内外装饰上的风格与氛围。要了解设计民族元素的装饰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候找到适合的切入口。
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装饰点常常为:正门两旁的镇宅兽、门上的匾额、门的包角、门的拉手、门框、窗框、窗棱、护栏的两端和支柱、屋檐、屋椽、横梁、立柱的底端和顶端、院墙上的窗(窗本身也是一种装饰)、室内的屏风挂轴、床架两旁的挂件等等。
中国的传统园林设计讲究“移步换景”,而传统绘画中讲究“虚实结合”(讲究对比),因此在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应尽量避免过多过满而无任何变化的堆砌,而应从一些合适的装饰点切入。在大面积墙壁上(尤其是很近距离正对大堂门口)画满琐碎繁复又颜色艳丽的图案很多时候反而使人看不清图案的内容,倒不如在墙角、墙围的局部地区进行装饰的效果精致。
3在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老银装饰的可行性分析
3.1在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老银装饰是否司行?
我国发现和使用白银已有4000多年历史,银器初见于战国,发展于两汉,唐朝达到鼎盛,以银饰装扮自己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往往认为,银饰有避邪恶、驱鬼魅.保佑平安的神奇功效,是吉祥与光明的象征,又是富贵的标志。先民把保佑平安、
兴旺发达、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等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各种银器上,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宣扬和流露,形成了中国民间银器文化,可以说是民风、民俗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老银装饰是可行的
3.2老银装饰应如何应用
该怎样把其应用到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呢?
第一,可以将民间收来的老银饰品直接装饰到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例如,将老银的门扣等应用到相应位置,这种方法尤其可以提升公共环境或商业空问的氛围和档次(见图1)。
第二,可以将民间收来的老银饰品装饰作为单纯的装饰品运用到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作为镶嵌或挂饰。
第三,将老银加以改装,再运用到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去。例如,将老银扣经过穿接成珠链(见图2贵州少数民族银扣)。
3.3老银中的民族图案与形式的运用
除了直接或改装老银外,吸取老银中的民族图案与形式也是进行民族环境艺术设计的装饰方法,因为老银以它独特的形式记录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风俗(见图3)。
老银图案中常见的有福寿双全、福在眼前、福从天降、福禄寿喜、双喜I临门、喜得贵子、喜上眉梢、麒麟送子、和合二仙、青梅竹马、龙凤呈祥、八仙过海、岁寒三友、四位君子等。这些世代相传的民问吉祥纹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文化寄托,至今仍经久不息。银饰中的人物形象以神话和佛像题材为主,也有以现实生活人物为题材。花草纹也是银饰中十分常见的题材。以牡丹花为领衔的各种花草有几十种之多,表现形式有折枝花、莲枝花、团花、碎花、十字花、卷草花,以及大量变体形花草。民问银饰丰富的纹饰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占人的欢娱情趣和文化生活习俗,把这些图纹融合起来,犹如一幅民间民俗画卷,给世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因此,在民族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从老银中吸取了解民俗和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进行运用。
4结束语
老银饰品不但承载了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还能体现出民族环境艺术设计的独特性,适当的点缀和应用老银饰及其图案或形式,能够提升建筑的人文气息,塑造氛围。在民族公共环境和民族商业环境中运用也能够提升档次和格调。
参考文献
[1]覃刚.花篮瑶姑娘银饰[J].中华手工,2005,2.
文化等级秩序的制度化和艺术对意义的深度追求,是构成传统语境中确认艺术经典的基本依据。然而,在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后现代文化中,却存在一种消解传统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的倾向。伴随高雅文化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淡出,艺术已经走入一个无经典的,或者说无从确认经典的时代。面对这样一幅现实艺术景观,我们不得不思考,艺术是否真的不再需要经典。如果说经典的实质在于它代表并维系着艺术作为艺术而不可能为其他物品所取代的独特价值,那么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提法甚至可以表述为,人类是否不再需要艺术?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多余。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以此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这说明作为后现代文化重要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况且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和宜人。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波德里亚所说的那种只与它的有限主体联系的“稀缺、珍贵、惟一的物品”,(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即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否还会存在?它是否会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直“朝着另一种论述(即商品与消费)滑去”,(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并最终在生活艺术化的符号碎片中消解成一堆泡沫?
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我们会发现:尽管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危及到经典艺术的生存。但是,人们对经典艺术的追求仍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应文化变迁需要的新的经典确认原则正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内容革命则将为经典艺术提供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当代全球性的高新技术热潮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向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不仅引起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而且引起了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信息业,尤其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业的巨大发展而变得明朗、敏感和尖锐起来的“全球化”问题。
美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源地和最先进的国家。美国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转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作为这种转换中介和目的的,却是文化。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使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台成为美国电视的转播站;当今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美国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电影总产量的7%,却占据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这些美国文化产品在占领别国文化市场的同时,也输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对别国文化构成明显冲击。这种现象引起我们如下思考:
一是信息殖民问题。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可见对信息网络的控制绝不单纯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它还必然伴随一种新型的文化殖民。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凭借先进的传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这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构成威胁,对一些发达国家同样构成威胁。法国司法部长雅克·图邦认为,英语占主导地位的互联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为此,法国人曾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当时的法国总理希拉克就提出,这是“要确保莫里哀和加缪的语言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漏掉”。人们已经意识到,在技术层面日益趋同的形势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二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汇流问题。现代信息技术数字革命不仅带来了信息产业的新面貌,也带来了文化产业的新生机,它使这两个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产业走到一起,并合成一体。实现这种融合的第一步是传媒汇流,即由数字技术作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而为与信息相关的一切产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大众传媒、通信和信息业因此而汇合为一,通过统一的宽带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已基本解除了传媒业、通信业、信息业之间传统的行业管理壁垒,以及各国之间对传媒业的管理壁垒,完成了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如果说这还只是一种形式革命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必然趋势将是对内容革命的呼唤,信息社会也因此进入第二次制度创新阶段,即实现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汇流。
在这方面,美国人再次走在世界前列。美国虽然没有什么文化遗产,却率先将“内容产业”纳入商业和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美国已向世人宣布了他们将信息内容,特别是文化内容,作为信息产业的主体。由此来看美国文化的信息殖民问题,大概没人再相信它只是一种经济行为了。认识到这一点的世界各国都在力争后来居上,要在信息全球化本身就含有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抢占制高点。欧洲小国芬兰以拥有诺基亚这样的信息产品品牌而在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列,而正是在它的倡议下,欧洲文化产业发展框架性合作计划于2000年启动。我们可以从1999年欧盟文化部长的一次非正式会议文件中看出这项合作计划的动机:“商业压力和由此而来的内容贫乏,而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是存在于我们这个日益发展的由数字电视造成的广播时代自身中的固有威胁。可靠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应该是欧洲的竞争优势所在。保存欧洲人的文化认同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有价值的内容,技术的未来发展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新千年的最大挑战。”面对这种世界性的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汇流趋势,经典艺术的命运又将如何?我认为,这场信息技术的内容革命既为经典艺术提供了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要求我们把握机遇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气派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作品,为“世界文学”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作为文化重要代表的经典艺术,将在建立多元文化平等交流、理解与融合基础上的“世界文学”过程中发挥突出作用。应当说,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本身并不存在对抗的必然性,引起对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相互之间的误解乃至敌视;二是某种文明或文化试图凭借某种强权推销自己而消除异类。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这两种现象依然存在,而尤以后者更为突出。这使得加强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理解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最能有效实现这种交流和理解的文化载体,正是文艺作品。
早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世界文学”主张的二十年前,歌德曾与爱克曼谈起他读了一本中国传奇后的感受。他说,这部书“并不像人们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很快说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和飞腾动荡的诗兴,因此和我写《赫尔曼与窦绿台》以及英国理查生写的小说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当爱克曼问到这是否是中国最好的作品,歌德说:“绝对不是,中国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歌德之所以对中国的一部普通作品都如此重视,是因为他既从中感受到人类心灵相通的深邃与博大,也意识到与此相比,坚持一种狭隘的民族文化立场显得多么可笑。因此他说:“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这样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注:〔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第112-11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歌德的意思很明白,“世界文学”并不是对民族文学的否定,而是强调各民族文学应当在相互交流中用一种更开阔的眼界去吸收其他民族文学中的优秀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身。在文化全球化已被信息全球化浪潮裹挟而至的今天,这种观点尤其值得重视。文化全球化不是文化的类同化、均质化,而应是消除时空障碍之后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理解与融合。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当年的歌德未能接触到中国最好的作品,那么在由数字平台所构筑的世界文化大舞台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将它们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全世界都分享到这份人类精神的伟大遗产。这正是在创造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世界文学”过程中,我们的竞争优势所在。
其次,应当提倡和强化当代中国文艺家的文化使命感和经典意识,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气派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去参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化竞争。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其近著《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中指出,席卷全球,从欧洲直到中国、日本和印尼边远城市的“娱乐工业所促成的低档次电视节目,尤其是极其廉价的乃至十分不良的节目的全球化正危害各国的文化传统”,听任其发展,“我们将坐吃山空,变得退化,成为那种面向收视率、广告收入和销售指标并追求大众效应的低水准伪文化的牺牲品”。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除了应当重视民族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的传承,也应当重视培养新的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表现于文学、戏剧、哲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思想科学等各个方面……而这样做的前提是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危险”。(注:〔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第6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从当前中国文艺的创作实际来看,这种危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缺乏正确把握,就像歌德所反对的那样,在重视外国文学的时候,拘守于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结果是失去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作家邱华栋曾尖刻但不乏深刻地指出,今天中国“几乎每一个‘走红’的‘现代派’、‘先锋作家’、‘前卫作家’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西方文学大师,而这些作家们则像个侏儒一样站在大师的前面,费力但悲壮地贡献出了他们的杂交汉语文学变种文本”。(注:邱华栋:《影响下的焦虑与抗争》,《城市的面具》,第117页,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事实上,只有坚持创作的民族文化特色,向人们展示世界一隅的独特生活,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这样的作品才会真正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与价值。
关 键 词
城市景观艺术、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进入城市化大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景观艺术,建设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从城市自身的性质、地域特色、气候、文化背景等因素出发来确定城市景观则是重中之重。我国的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形态万千的乡土及地域文化,建设富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要充分把握和运用本地的特有的地域文化,表现当代中国人民勤劳淳朴、热爱自然的优良传统和宏伟的民族气魄,既有很高的城市生态环境效能,又有高尚的艺术性和审美趣味。
一、城市景观与地域文化概念
(一)文化和地域文化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现象,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一个景观文化的创造,实质上是在时间纵轴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集成和空间坐标上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借鉴【1】。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讲,必须反映生活,而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根。
地域文化就是指不同地域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这种地域不仅是民族的范畴,也是民俗的范畴【1】。这种文化有变,也有不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必然要变,但其文化结构没有解体。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是一个区域独有的宝贵财富。
(二)城市景观和城市景观艺术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一门范围宽泛、很综合又难以准确定义的专业【4】。城市的景观是建筑物外的一切,人工的、自然的,是人们工作和休闲用的空间环境。它要求舒适、安全而应具有观赏性。建筑有明显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对城市的直接作用。景观更具社会性、时空性。
城市景观艺术是城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和富有较强表现力、代表城市风貌的景物或城市环境景观的艺术设计。要使城市景观富有较强表现力,则要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当中,要始终把握地域文化这根线,它应始终联系着方案的构思、形成到成熟。
二、城市景观与地域文化特点
(一)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特点,地域文化也同样是这样,不同地域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具体就时间方面而言,不同地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导致了文化底蕴的不同。
在中国这一点在南北方文化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中国南北文化大致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属于北方文化,长江以南属于南方文化。这两种文化截然不同,艺术上南清秀北博厚;建筑南奇北雄;服饰上南秀北朴;饮食上南甜北咸,等等。而这些在文人的笔下往往更为诗意化,南方是烟雨楼阁,春花秋月;北方是长河落日,塞外大漠,还有金戈铁马,南人缠绵、温柔、纤细、优柔,北人豪爽、酣畅、粗犷、干脆……
具体到空间方面而言体现在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风貌的不同。由于我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
(二)地域文化的乡土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风土人情。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地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4】。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反应了当地的经济水品、科技成就、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所谓“乡土”也就是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风格特征。
(三)地域文化的民众性
地域文化是与本地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地域文化是本地人民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身接触并参与其中的文化【3】。一个人即使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依靠现代化的媒体,看到大江南北的风上人情,也可以亲临其境深切体验种种不同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对于他来说,都是临时性的接触对象,是外在的,可有可无的。而地域文化则不然,个体与地域文化之间水融,难以分离。人们既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更是地域文化的创作者和实践者,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本体所在。人一出生,便毫无选择的落入一个文化之网,他不得不借助于这个网维护自己的生存。可见地域文化的民众性。
三、城市景观艺术与地域文化融合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必须紧紧把握地域文化,围绕地域文化来做文章才能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可以从形态构成上抽象的分析城市景观艺术,也可以从景观及其结合的含义上分析城市景观的内容【3】。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景观艺术显得更加重要,从城市自身的性质、地域特色、气候、文化背景等因素出发来确定城市景观则是重中之重。城市景观设计在形式上要注意追本溯源,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挖掘地方特色以及历史、文化、民风,融入地域文化的内涵。结合时展的要求努力创新,使其既与传统文化文脉相成,又能符合当代特点和时代的精神面貌。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艺术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是受到由于西方景观艺术的强烈冲击, 出现了一些盲目照搬国外景观模式的情况。因为没有与当地文化等相结合,显得与整个城市的风格格格不入,可谓是败笔之作。如果这种景观模式在我国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对于我国的城市景观艺术健康快速的发展将起到消极的作用。当然不是说对于外来的景观文化全部否定,如果忽略了文化和地域文化,往往只会狭隘的考虑功能和形式上的美感,去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凑和色彩上的调和,东挪西凑,只要满足了功能,形式感好的东西就毫不客气的往上搬,结果东西出来了,也能用,即使谈不上难看,但怎么看也看不出城市的特色和味道,原因就在于失去了本土精神和本土文化【2】。
四、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艺术的彰显途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城市景观作为城市个性的展示窗口,应具备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功能和效果。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城市景观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地域自然生态及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城市的景观系统应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5】。
(一)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彰显首先体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文物、风景名胜、纪念物、古建筑或者建筑群、历史街区以及非物质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如文化风俗、音乐艺术作品等。由于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旦破坏就很难完全复原。
(二)充分利用城市的本土文化
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中地域文化的彰显还体现在对乡土文化、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尊重和充分运用。文化是底蕴,是土壤,任何一处的景观设计,都要尊重当地乡土文化,服从当地的各种条件。
到过青岛的人想必都知道五四广场和它的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五月的风》高30米,重达500余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该雕塑作为青岛“”的导火索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岛城的历史文化,深涵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其酷似火炬的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注意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三)“以人为本”是城市景观艺术的主题
城市的主人是市民,市民是城市景观的使用者、参与者、观赏者。城市的广场、公园、绿地应对市民全方位开放,使市民感觉到共同拥有城市的景象。城市设计应当是结合市民参与的与地域文化共同进步的互动发展模式。
五.结语
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一经形成便会影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城市景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要适应人们对它提出的物质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它提出的精神和心灵方面的要求。
景观设计与艺术
毋庸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一直着景观设计的,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已从现代绘画中获得子无穷的灵感。
20世纪初,立体派画家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年)和布拉克(GeorgesBraquel882~1963年)的画面中出现了多变的几何形体,出现了空间中多个观点所见的叠加,在二维中表达了三维甚至四维的效果。他们的观念对艺术界有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1930年代出现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描绘了许多生物形态,艺术家阿普(JeanArp1887~1966年)和米罗(JeanMiro1893—1983年)作品中大量的有机形体,如卵形、肾形、飞镖形、阿米巴曲线,给了当时的设计师新的语汇。
1949年代,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ThomasChurch1902—1978年)将新的视觉形式运用到园林中,同时满足所有的功能要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被他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
巴西著名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RobertoBurleMarxl909~1994年)本身是位优秀的抽象画家,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景观设计与绘画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工具的不同。他用大量的同种植物形成大的色彩区域,如同在大地上而不是在画布上作画,他曾说,“我画我的园林”(IpaintmyGardens),这正道出了他的造园手法。从他的设计平面图可以看出,他的形式语言大多来自于米罗和阿普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同时也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从二战前一直到今天,立体派和超现实派的作品对设计师有着持续的影响。1998年建成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卡拉斯科广场(Carraseoplein,AdriaanGeuze设计),以草地,柏油路面和路面上白色的圆点阵列为元素,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二维的超现实主义画面,加上场景中奇异的光、声和移动的火车,使这个空间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
2003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中心设计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把对生命的结构的理解转换为设计的语汇,将铺装场地、植物、水体、平台、条石凳、攀缘架等不同的景观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再将这些层叠加在一起,形成看似复杂,实则统一于特定的规律与秩序的景观结构。设计中可以看到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一些形式吾言。
风格派的设计思想曾影响到众多的设计领域,它的形式语言对现代建筑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师古埃瑞克安(GaBrielGuevrekanl900—1970年)1927年完成的位于法国南部Hyeres的别墅庭院设计,打破了狭小基地的限制,以铺地砖和郁金香花坛的方块划分三角形的基地,设计中吸取了风格派特别是蒙德里安的绘画的精神,是充分利用地面并进入第三维的构图设计。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被认为是开创了建筑的风格派空间。受此启发,美国景观设计师埃克博(GarrettEckbo1910~2000年)在设计中运用了许多现代建筑的空间构成形式,尤其是类似于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的空间模式。他深信,现代形式与目的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955年的米勒花园(MillerGarden)设计中,美国景观设计师克雷(DanKileyl912~)在紧邻住宅的周围,以建筑的秩序为出发点,将建筑的空间扩展到周围的庭院空间中去。米勒花园与巴塞罗那德国馆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米勒花园中,克雷通过结构(树干)和围合(绿篱)的对比,接近了建筑的自由平面思想,塑造了一系列室外的功能空间。
2003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关村软件园信息中心环境设计,将信息中心的建筑空间与立面形式转换为设计语言,使景观具有风格派的空间特点。
在西方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而现代雕塑对景观的实质影响,是随着它自身某些方面的发展才产生的。随着一部分雕塑不断地走向抽象,走向室外,扩大尺度和使用各种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较早尝试将雕塑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人,是艺术家野口勇(IsamuNoguchi1904~1988年)。野口勇曾说:“我喜欢想像把园林当作空间的雕塑。”这位多才多艺的日裔美国人一直致力于用雕塑的塑造室外的土地。野口勇是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激励了更多的艺术家投身景观领域。今天,艺术家参与创作的景观作品比比皆是。
1960年代以后,西方艺术界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概念艺术、过程艺术、极简艺术等成为艺术界的新动向。对景观艺术影响最大的是极简艺术和与它密切联系的大地艺术。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艺术运动。大多数的极简艺术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新的综合材料,具有强烈的色彩。极简主义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促进了大地艺术的产生,而且影响了二战后的景观设计。
以追求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的美国设计师沃克(PeterWalker1932~),其作品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艺术的营养,既新颖前卫,又不失典雅大方。他的设计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方、三角,或者这些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
材料上除使用新的工业材料如钢、玻璃外,还挖掘传统材质的新的魅力。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边缘整齐严格,体现出工业的特征。种植也是规则的,树木大多按网格种植,整齐划一,灌木修剪成绿篱,花卉追求整体的色彩和质地效果,作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的一部分。
沃克设计的柏林索尼中心环境中,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转化和神秘的景观变化是用简单的植物种植和一些工业材料如不锈钢和玻璃以简单、重复的形式来塑造的。与沃克的许多作品一样,光在这里不仅仅起到照明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这个作品中显然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如极简艺术、光效应艺术的影响。
美国景观设计师施瓦茨(MarthaSchwartz1950~),曾艺术,由于对于现代艺术运动和艺术家的熟悉,她从艺术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因此与多数景观设计师相比,作为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施瓦茨,作品更为大胆。她的作品的魅力在于设计的多元性,她的风格从整体上看倾向于波普和后现代,但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极简主义的影响。1979年施瓦茨为自己家设计的面包圈花园(BagelGarden),以自己的方式对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准则提出了挑战,曾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20世纪后半叶,对景观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继承了极简艺术的抽象简单的造型形式,又融合了过程艺术、概念艺术的思想,成为艺术家涉足景观设计的一座桥梁。在大地艺术作品中,雕塑不是放置在景观里,艺术家运用土地、岩石、水、树木和其他材料以及自然力等来塑造、改变已有的景观空间。著名的大地艺术作品有艺术家史密森(RobertSmithsonl938~1973年)的“螺旋形防波堤”、德。玛利亚(WalterDeMaria1935~)的“闪电的原野”和克里斯多(JaracheffChristo1935~)的一些“包扎”作品等。
大地因其将环境作为创作场所,因而成为许多景观设计师借鉴的形式语言,同时,艺术家也纷纷涉足景观设计的领域,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这也更促进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大地艺术已成为景观设计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很多室外环境设计中,都可以看到大地艺术的影子。在大地艺术中,雕塑与景观紧密融合,不分你我,以至于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也同时被认为是大地艺术。
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BurgparkHafeninsel,PeterLatz设计)是在二战中被炸毁的煤炭运输码头上建造的,设计师用基址上的废墟瓦砾,在公园中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方格网,作为公园的骨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19世纪城市面貌片段的回忆。在荒芜的草丛中,还有用碎石瓦砾堆放出来的简单的几何图形,这些都让人联想到一些艺术家如朗(RichardLong)和史密森(RobertSmithson)的大地艺术作品。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是带来了艺术化地形设计的观念。1990年建造的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Jencksi939~)位于苏格兰西南部Dumfriesshire的私家花园,以深奥玄妙的设计思想和艺术化的地形处理而著称。
2002年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中心完成的青岛海天大酒店南部环境的景观设计,以一系列三角形的地面隆起塑造了整体而又剧烈变化的地形,构成景观的基调。形成深远的层次和强烈的地表变化。地形的隆起与大海中远处的小岛和礁石在视线上产生某种联系,从地形之间的竹丛中飘出的雾霭与大诲中的海雾又浑然一体,产生神秘的景象。设计在形式语言上,借鉴了“大地艺术”和“极简艺术”的思想。
美国景观设计师哈格里夫斯(GeorgeHargreaves1952~)的设计备受各方关注,被认为是生态主义与大地艺术的综合。他的设计常常通过的生态过程,得出合理而又夸张的地表形式和植物布置,在突出了艺术性的同时,也遵循了生态原则。在一些滨水景观设计中,他分析河流对河岸的侵蚀,概括出树枝状的沟壑系统,以此为原型创作了雕塑化的地形,运用到水滨环境中,表达水的流动性,既产生了富有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同时从和实践上来看,也是减少水流的侵蚀的一种措施。
大地艺术家们最初选择创作的环境时,偏爱荒无人烟的旷野、滩涂和戈壁,以远离人境来达到人类和自然的灵魂的沟通。后来他们发现,除此之外,那些因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而遭遗弃的土地也是合适的场所,这些地方所显现出来的文明离去后的孤寂荒凉的气氛和给人的强烈深沉的感受的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贴切。随着废弃地成为大地艺术家创作的舞台,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种利用实际上给双方带来了利益。大地艺术作品对于废弃的土地并非毫无实用价值:一方面,它对环境的微小干预并不影响这块土地的的生态恢复过程;另一方面,在遭破坏的土地的漫长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它以艺术的主题挺升了景观的质量,改善了环境的视觉价值。因此大地艺术也成为各种废弃地更新、恢复、再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
1990年代,德国鲁尔区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有许多利用废弃地建造的园林,旧工业遗留下的众多的巨大的矸石山都保留下来,成为大地艺术作品。
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与纯艺术不同的是,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和使用问题的挑战,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给一些我们不甚理解的景观作品多一份宽容。
景观设计与生态
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沦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现在,在景观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沦文和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Ziegeleipark,KarlBauer、JorgStotzer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众多的原有工业设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厅、画廊、博物馆、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完整的230km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在这条系统中可以最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利用该系统进行游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拉茨设计的德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特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柏林波茨坦广场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纳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艺术、功能和科学是现代景观设计追求的三个目标。在经过了现代主义的洗礼之后,功能主义已成为景观设计的普遍准则。然而过多地侧重功能,景观的面貌不免陷于平淡。景观要不断发展,艺术和科学就成了突破的方向。现代艺术的思想和手法对于提升现代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起了很大作用,也使得景观设计更加丰富。代表科学的生态主义思想和原则渗透到景观设计中,并且成为设计的指导思想,表明了景观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技巧应该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体系当中。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而其中又以一至二个因素特别突出。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地追求文化、艺术性,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
在今天,有一类景观设计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景观、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就是前面提及的那些在工业废弃的环境中建造的景观——广受关注的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
传统的美学观点认为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是丑陋可怕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于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么将那些工业景象消除殆尽,要么将那些“丑陋”的东西掩藏起来。而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代艺术的思想影响了对工业景观的理解。在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看来,废弃地上的工业遗迹就如同大地艺术,是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不再是肮脏的、丑陋的,破败的、消极的,相反,它们是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饱含着技术之美。工程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与如画的风景一样能够打动人心。
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材料的再利用体现了生态原则。工业废弃地上的废材废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资源,工业废料成为独特的景观设计材料。著名的实例有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的金属广场,废弃的49块2.2mX2.2m正方形钢板按正方形网格铺装场地,与极简主义雕塑家安德列(CarlAndre)的作品如出一辙,又呈现出艺术的表象。
"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历史"。1人类通过自身五种不同的感觉与外界沟通,但从久远的原始艺术开始,视觉艺术就一直占据着艺术的主流。其实透过不同感觉所得到的不同信息之间会互相影响,为了增加沟通的效果,用不同形式的视觉符号与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从而也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有趣味,生活也变得越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