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6:51: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篇1

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步骤

从规划开展的操作层面上讲,对一个具体地域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大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资料收集、现状调研、规划制订、后期反馈4个环节[3-5]。

(一)资料收集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需要立足该地区的客观资源与环境情况,需要服从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需要切合该地区的相关专项规划。资料收集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文本、电子、图片等图文资料的收集;二是实地资料的收集。1.图文资料收集图文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该地区相关发展战略与现有规划,主要包括①发展战略规划(五年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林业发展战略规划等);②土地利用规划;③城市总体规划;④重要的专项规划(如绿地系统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或文物古建保护规划等);⑤相关部委(国土、林业、园林、城建、旅游、水利、交通、环保、气象等)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同时应包括该地区相关环境条件与现有资源,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专项性的基础资料。2.实地资料收集结合收集的书面、电子等图文资料,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对该地区的资源重点分布地点与建设关键地点进行考察与记录,充分掌握该地区各项资源与建设的现状情况。

(二)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期充分掌握该地区社会生态文明的现状并分析存在原因,梳理生态文化建设对该地区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参考。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现状调研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生态意识作为了解社会生态文化现状的视点,围绕公众对生态状况的态度、对生态危机的看法、对生态行为的选择、对生态影响的认知4个方面设计问卷并展开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西安公众生态意识的基本感知已经具备,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生态认识、相关的政策、社会的带动及经济的基础4个原因,生态意识的引领作用还不明显[6]。针对这些问题,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方向性亦能明确,即是生态文化建设要提供生态认知的影响力、生态决策的实效力、生态活动的带动力、民生改善的促进力。

(三)规划编制

在充分掌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具体规划内容的制订。具体的规划内容分为3个大部分:一是结构布局,二是空间布局,三是重点工程。从进行的顺序来说,首先是依据该地区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研究,其次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研究,最后以此总体布局为契机,依据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实际背景情况规划对应的重点工程。三者在操作时间上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交叉叠加,最终形成规划地规划期内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四)后期反馈与评估

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通过评审进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随时依据具体情况与实际碰到的问题对规划进行反馈与调整,使之因地制宜,更加符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作用。同时,结合城市生态文化现状分析,对规划建设成效进行预测评估,说明规划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如前所述,规划制订的内容分为3个主体部分:一是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二是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三是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规划。3个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可以类比为庭院建设过程(见图1)。

(一)依据社会需求的结构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的塑造为切入点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结构布局是指以主导功能为类别体系划分标准,对生态文化载体进行梳理,归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框架[7](包括4大体系及其下包含的相关子项目,见图2)。依据社会需求是指根据公众对不同体系的认知度,确立各个体系间建设的大体定性比重,由此分析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对象。同时依据公众的偏好度,确定不同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和建设形式,由此分析生态文化载体工程的建设方式。依据社会需求确定的结构布局是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空间布局与重点工程规划中需与资源基础及社会背景结合考虑的重要指向性依据。社会需求的了解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网络、电话等调研为辅。以西安为例,在西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对公众生态文化认知的调研[6],主要从公众的理解层面和实际选择层面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受与解读程度,分析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类别的接触与主动选择程度。调研表明,西安公众能够理解也乐于选择的生态文化载体,主要集中在感知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内,故该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应该着力考虑二者的建设比重,在空间布局与对应重点工程的确立中,重视森林及重要森林公园、湿地及重要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社会活动的开展。对公众生态文化偏好的调研[6],主要立足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框架展开,以市域、建成区、自然林水环境、遗址空间为切入点,进行感知体系下观光、科普、康体、趣味、运动、文艺创作等具体项目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互动型、公益型、创意型、节庆型、体验型、倡导型、学术型等典型的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入手,进行活动体系下不同活动类型喜好度的细分调查;以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为切入点,对传媒式、课堂式、户外式、展馆式教育等项目进行了细分调查;以目前状况与包括内涵、设计、属性、品牌、推广等在内的发展定位入手,对产品体系下的自然实物类、仿生类、传媒类、文艺类、保健养生类生态文化产品进行了细分调研,以此确定该地区公众对不同生态文化载体体系下所包含的子项目的偏好度,从而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提供依据。

(二)依托资源基础的空间布局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空间布局是指在综合分析规划地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城镇密度等的前提下,对生态文化载体在该规划地区范围内做出的“落地”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以南京为例,在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一是重点分析了市域土地利用布局、城镇体系分布等市域概况;二是重点分析了南京的森林、水系、湿地分布等区域资源分布概况;三是重点分析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绿地等在内的市域范围内已建成或规划建设中的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主要历史遗址分布等重点专项元素的分布。在分析完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将所得每项内容的图件叠加,综合分析得到生态文化建设规划资源基础空间综合叠加图,主要形成4类典型色块区域(如图3所示)。红块,表示城镇建设较为集中的区域。以该区域为中心的范围即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范围,建成区中心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城镇居民的日常游憩与郊野休闲,建成区周边郊区主要将生态文化建设与自然的回归与体验相结合。紫块,表示包括历史遗迹、地域文化用地等人文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在该区域需重点筛选出核心人文资源,将生态文化建设独立而有区别地融于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中。南京的人文资源禀赋极高,但就其生态文化建设而言,一方面,较之以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发成熟度已极高的秦淮文化、金陵文化、红色文化遗址地,围绕中心城区的明外郭遗址与秦淮新河更具有建设意义和建设潜力;另一方面,南京文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花文化,典型代表如平顶山的茉莉花文化、梅花山的梅花文化、灵谷寺的桂花文化、固城湖的荷花文化,其发掘和文化基地的建设更能体现生态文化的本质。绿块,表示包括森林,及其重要的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等绿色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该区域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的森林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森林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蓝块,表示包括河流、湖泊,及其重要的滨水公园的水系区域。该区域是以湿地资源为载体的湿地生态科普、生态体验等湿地生态文化形式的重点建设地带。对于南京,以城镇集中区域为中心,包括紫金山、梅花山等在内的钟山风景区,玄武湖,雨花台等城镇建设用地核心地区,应该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极核。老山作为近邻极核的最大自然山体,自然与人居交融。而金牛湖、固城湖等远郊水域,山水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其均应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因此,南京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框架为:以玄武湖与钟山风景区为极核,一方面围绕极核形成一条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生态文化走廊带;另一方面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形成两轴:东西方向以老山—紫金山—雨花台和玄武湖—金牛湖为纽带,贯穿森林文化与湿地文化的都市自然文化轴,南北方向以平顶山—梅花山—中山陵—高淳为纽带贯穿花文化的名花文化轴[8](如图4所示)。

(三)立足社会背景的重点工程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是指在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已确定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建设的关注点,在总体空间布局框架内,对应选取规划期限内对生态文化建设起关键作用的建设点,确立在规划期限内重点建设的生态文化载体。以江西九江为例,在九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依据九江的资源基础确立了其生态文化建设“两核、两带”的空间布局(见图5)———以贯穿其城市集中区的长江为轴线的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以鄱阳湖及其支流修河为轴线的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在此框架上,依据目前九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与发展走向,对应确立了4个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工程。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城市滨水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选取对九江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江沿线,以及目前大力投入建设的八里湖两个地区。其中长江沿线主要是以反映洪水的历史生态警惕为主题的已建成的抗洪广场、以九江浔阳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已建的浔阳楼和再建的琵笆亭为主要建设对象,构建长江生态文化园;对八里湖地区主要从人居角度考虑,集合公众日常游憩、健身、休闲、社交需求,创造城市居民勿需远行便可享受的亲水的自然环境,构建八里湖生态文化园(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鄱阳湖流域生态文化带,对应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文化工程。其关键建设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水域气息浓郁的鄱阳湖与修河两个地区,以九江鄱阳湖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原生态湿地、候鸟、环湖的遗址与古镇等历史名迹,以及以修河代表性的河源性湿地为主要对象,构建鄱阳湖水鸟文化园、湿地古迹风情路线、鄱阳湖湿地博物馆、修河湿地文化走廊(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西海为主体的水域湿地生态文化建设极核,重点选取其休闲、游憩资源,建设自然捕风地、户外游憩地、天然疗养地、滨水运动地,对应打造西海休闲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以庐山为主体的山体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极核,立足庐山景区目前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以其生态建设现状与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范围扩展至大庐山范围,整合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展开庐山森林浴场、植物教育基地、地质教育基地、森林博物馆建设,对应打造大庐山生态文化综合体建设工程(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九江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

篇2

“软实力”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它相对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而言,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内部凝聚力和国际感召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主要指精神文化的决定性力量。文化生态环境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文化是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对于衡水地区来说,只有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的文化软实力。

地方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是关系到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提升一地的文化软实力,事关其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加强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对于衡水地区来说,虽然经济不算发达,但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地方文化资源潜存巨大的优势和价值。近年来,衡水市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何使文化生态建设进一步为经济发展服务,以经济发展促进和完善文化生态建设,使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双赢,从而提高衡水地区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文化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1.文化生态建设是加快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与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都是以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标准来衡量的。衡水虽是农业大市,但农业收入一直落后于省平均水平。衡水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是从以往的数据分析来看,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和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要低于河北省的平均水平。以旅游业为例,以往衡水市在旅游方面投入较少,虽坐拥衡水湖这一天然生态旅游区,但是并未充分开发;文物古迹的挖掘和研究也进行得不深,众多知名手工艺品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体现了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衡水地区文化生态的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地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2.生态文化建设是衡水地区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衡水地区的历史和人文资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提升河北省,乃至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宝贵资源。

3.生态文化建设是衡水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的文化都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竭力保持自身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才是源泉,只有保持丰厚的原生态文化,才能创造出新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建设为文化进一步创新储备了丰富的资源,是创新文化的根和魂。

二、文化生态建设之措施

从目前看来,衡水的文化资源比自然资源更为丰富,更具有开发潜能。同时,人文资源的开发不会以破坏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衡水越来越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计划把华北内陆具有典型代表性湿地环境的衡水湖打造成集水上游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外,人文资源的开发也逐步纳入了计划。但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资源开发的合理性,提升衡水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刺激地方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状况,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

首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能源。精神为行动提供动力。衡水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工业也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种种事实表明,衡水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是衡水人民在同艰苦的环境斗争中,形成了顽强拼搏的斗志、自力更生的品格和勤勤恳恳的务实精神。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衡水人民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激励和鞭策人们为家乡的振兴和繁荣奋斗。

其次,要充分利用衡水地区特有的文化优势,发展具有衡水特色的文化产业,为衡水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开拓新领域。

最后,要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作品。只有精品才能成为文化“名片”,才能更好地体现其鲜明特色。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精品的生产,以精品来塑造品牌。

提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好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这是一项需要各部门互相协调,全民一起参与的事业。政府在其中对于保护区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责任,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文化资源,加大对文化生态建设的投入,健全文化资源管理机构,组建一支业务熟练的文化研究队伍,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所有的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俊,张忠潮.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0,(2).

[2]高春菊.谈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J].衡水学院学报,2009,(5).

篇3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城市美好家园,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来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思想教育的社会文化机构,则是促进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思想武器和有力工具。本文就图书馆在构建发展城市文化、构建和谐城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有益尝试方面略作论述。

一、推进城市阅读,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作为一个群体性、社会化、开放式的阅读场所,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在全社会掀起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材的阅读热潮,不断增加市民的知识含量、改善市民的知识质量,并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创新理念和创造成果,使读者的发展能力得到创新,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和发展能力。

1.发展图书馆事业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江图书馆拥有馆藏50多万册纸质图书、100多万种电子图书,广泛收录国家重要信息资料,将当今国内外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时呈现给读者,培养了读者的新文化、新道德观念;图书馆还通过及时解答读者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使读者对当今世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提升思想境界和更新观念。

2. 发展图书馆事业有利于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培育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城市的灵魂。晋江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搜集了一万多册体现本土地方特色文化的图书,记录着晋江这座城市特有的民间文化和精神面貌,为读者了解晋江、融入晋江,树立“晋江人”的城市意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晋江图书馆还利用阵地优势,积极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多次在馆内开展本土优秀摄影家、书法家举办“晋江文化”系列展览,并与福州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活动,将本土文化带进省城,增进广大读者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树立城市意识。

二、 推进城市学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图书馆一方面通过提倡城市学习,引导市民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及时地吸收掌握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一方面通过提供科研与经济建设信息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潜在或直接的智力支持。

1.图书馆事业可以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人们整体素质的最好场所

现代图书馆秉承着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和实现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鸿沟的使命,平等、开放、公益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这就使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利用图书馆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生存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自己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晋江图书馆为弱势群体设立的各种设施和服务,积极地帮助了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2009年9月,全省县级市首家视障阅览室“落户”晋江图书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资源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

2.图书馆信息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的发展需要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藏有大量前沿信息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以来,晋江图书馆利用自有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为科研与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其中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囊括了各个领域,如:塑料化工、织造、陶瓷、拉链、皮革、制衣、装修、酒店管理、轻工、农场以及各类农村小型个体经济等等;在为科研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先后为晋江市医院、晋江市科技局、晋江市环保局等个人或单位撰写科研方面论文提供参考资料,为当地科技发展及科研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城市道德意识,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

和谐社会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来营造。晋江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大课堂、思想的加油站、精神的栖息地,可以有效地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满足需求、完善自身发展的条件

晋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和信息资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来消遣、娱乐,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素养;晋江图书馆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优秀的报刊和书籍,使人们在阅读中达到慰藉心灵、愉悦身心的境界;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展览、讲座、影视赏析等读者活动,于2011年至今共举办四届晋江市“悦”读节活动,开展 “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征文及绘画大赛、“迸发城市活动?品味人文书香”创意书签大赛和“时光?足迹”微电影作品征集比赛、“送您一本好书”大型图书漂流活动、“寻找晋江最爱读书的孩子”暨一生阅读计划专属卡读者选拔活动等多个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活动,倡导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高雅的休闲娱乐环境。

篇4

不论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还是深基坑的开挖而导致的地下水位降低,原有地层中的含水细砂、粗砂砾及由含水层、隔水层组成的粘性土层地质结构会由于水分丧失而发表变化,最关键是的丧失了本应该存在于各层之间在水压作用产生的水力联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于水力联系的丧失,土层颗粒之间的浮力消失,相对而言土层颗粒间的孔隙有效压力增加,长时间累积下及大面积作用的结果就是原有含水层本身会产生“压密”,而原有的隔水层会发生固结,这些问题最终表现为地面或者建筑物的沉降。

1.2工程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的机理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受到施工方法、程序及坡顶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边坡之所以会出现失稳、滑塌,主要原因在于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受力平衡;即土体内部发生剪切作用形成所谓的“滑面”,导致土体沿着滑面失稳,出现滑塌。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临空面会不断的扩大、暴露出来,可能引起应力重分布与应力集中等效应,特别是对于岩体结构面的切割,很可能与斜坡面组成不稳定斜坡,导致失稳,较常见于泥岩、页岩岩体结构中。

1.3地下暗挖工程导致地面发生塌陷的机理

地下暗挖工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岩土体被部分的掏空,导致上部地层失去原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开挖空间的不断扩大且向上发展,或者随着隧道工程的延伸呈线形向延长方向发展,地层发生移动或者变形,引发地面沉降或者塌陷。暗挖工程引发的地面变形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地面变形范围要明显大于地下开挖范围;第二个特征,开挖深度越大,到地面发生变形的时间越长,地面变形量越小且平缓均匀,但是变形面积较大;第三个特征,在较好地质条件下,地面变形可能不是很明显,只是出现少量的下沉或者地面裂缝,对地上建筑的影响不大。

2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地下水位降低致地面沉降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不论是施工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所致,地下水位下降所造成的地面沉降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最关键是的是危险大;有必要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供水角度,适当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科学、合理规划开采布局;第二,采取地下水轮流开采的方式,保证适中的开采频率,不过密开采、不过量开采;第三,实施开源节流措施,努力争取开辟新的水源地,加大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范围与力度;第四,对地下水位发生明显降低的施工场地,积极进行地下水回灌,减小与缓解地面沉降。

2.2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对于放坡明挖、深路堑开挖工程中由于切割坡脚等造成的边坡失稳、滑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在上部进行清方卸荷,在坡脚处打排桩、护坡桩、连续墙及各式锚杆,旨在保持边坡受力平衡,防止边坡滑塌;第二,选择合理坡形、坡度及平台位置进行施工;第三,对坡脚位置进行加固,进行防冲刷处理,在坡脚、坡顶等位置设置专门排水设施;第四,对边坡面进行封闭处理,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引发滑塌。

篇5

二、应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如果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很难找到责任人追查原因,也不能追责,导致很多人的质量意识不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企业应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将工程质量控制目标细分到每一个部门及员工身上,明确责任人。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如果员工表现优秀,应给予适当奖励,但是如果员工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这样有利于将员工的个人切身利益和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利益相结合,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自觉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应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

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层人员应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度,总工程师以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制定一套系统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质量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经理、总工程师都应该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应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监督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同时,工程项目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应仔细审查关于工程建设的设计文件,并且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施工难度及业主的主要要求等因素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监督、管理,并且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详细、具体的监督管理方案及计划。其次,应合理安排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的各种检测设备,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及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质量监控措施,提前做好质量管理的相关准备工作。另外,应重视“三检制”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必须严格根据国家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进行分部分、分项目质量评估,确保施工现场施工的规范性、有序性。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确保石油化工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拥有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可以全面贯彻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及措施,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着那,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包括员工的技术素质,同时应重视思想能力、工作作风、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等多方面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是培养、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不断根据企业员工的特点完善员工培训系统,并且建立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形成一种长效培训机制。如果员工表现较为出色,应适当表示一些物质奖励或者精神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

篇6

1 城市文化内涵及其与城建档案管理的关系

1.1内涵

城市,就如同一本打开的立体的书,其风貌能够表现出城市文化的本质。城市精神风貌,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是由包含物质环境与人文素质体现的精神面貌等在内的城市整体综合素质工程。其中,(1)、硬件因素,主要是城市体现出的物质的、人为的、直观性强的风险,是物质文明时间与空间的有机整合,也是人?日常生活的舞台,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创造能力。其主要包含城市建设群、道路铺设、交通体系、工艺雕塑、活动场所、植被绿化、环境建造、通讯设备的完善、文化体育硬件设备的建造、公益环境设施、城市空间规划及群众日常娱乐活动场所。(2)、软件因素,主要是内涵,包含精神层面的,可以通过感官体会到的熏陶与陶冶情操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又可细分为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积淀、民情风俗传播与感染、城市文化理念的认识、道德展现、文娱活动的丰富性、全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水平与等级、价值观、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群众间的和谐相处、城建的合理规划、综合治理水平、设备的智能化与先进化,信息流通与获得的及时性、文化感染力程度。

1.2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建档案,主要是对城市建立与完善中各项工作包含的文化要素的记录,其自身涵盖了丰富法内容,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建档案,是对城市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与时代差异的表现,一个城市的城建档案,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丰富文化资源与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计划、组织及规范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有条不紊的记录城建各个环节,并保存好,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管理发挥的作用

随着城建档案资源的不断丰富、形式多样、保存与传播的电子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建档案管理的潜在文化建设功能日益明显。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管理作用。“以史为鉴、存史育人”,城建档案管理,可以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城市进步与发展,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层面。在城建档案资源开发中,发掘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内容,并加强宣传与利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便于社会各界更好的认识城建档案,从而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工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对城市发源建造及其溯源进行研究,利用宣传教育、文物展览、直观的音视频文件或宣传片的支座,加深人们对所在城市文化知识的印象,更加热爱城市,这些宣教活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 通过城建档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强档案编制与研究

对于城建档案编研,要严格依照相应的专题,合理挑选、分析、研究、综合、编排及评价等手段分析城建档案相关内容,编辑资料,进行城建服务的研究工作。将原本分散、专业性强的城建档案信息集中起来,使之系统与通俗化,将生硬的文化与图片转换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同时,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宽群众城建档案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其文化效益。

3.2加强交流与宣传教育

在新时期,文化理念推陈出新,通过价值表现其魅力,文化竞争应运而生,文化冲突也不断出现。而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整体文化的协调。整体文化是对文化,只有认同城市,才能更好的与文化相融。城建档案通过文字或图片记录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很多城市不熟悉本城市原有面貌,城市档案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的。在档案记录中,群众可以明白的了解建筑意义,或城市过去的样子,产生心理共鸣,以此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城建档案馆的责任主要是引导群众了解城市的旧貌,在为群众展示城市文化过程中,可以借助展览或放映技术,宣传城市文化,还可选择市民喜欢的方式,合理利用档案馆中的丰富资源,为城市居民耐心的宣传城市文化。

3.3对声像档案资料加强收集

篇7

规划是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依据,是保障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__区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区政府为贯彻落实重庆“314”总体部署,适应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进一步扩大城区建设规模,高效配置城区空间资源,完善城区功能,促进__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在20__年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府组织、专家咨询、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修编原则,委托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重庆市__区分区规划》(20__-2020年)。20__年3月27日,大渡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重庆市__区分区规划》(20__-2020年)。并同意报市政府审批。该规划充分考虑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度超前的前提下,坚持规划时序性、可操作性原则,对我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对城区的分区功能予以了合理的界定和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对我区功能定位要求和我区发展转型特点。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必将切实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保证建设服从规划、建设按规划进行。二是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本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实施一道令”,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三是要加强规划体系建设,当前在认真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把规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上,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供配套。目前,我区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绿色空间建设规划。

二、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扎实改善生态人居环境

当前我市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以“五纵五横”为骨干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中华美德公园等园林绿化建设;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公厕、垃圾站的建设、污水处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顺利推进;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但按照我区的发展定位,要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区,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五纵五横”建设步伐,加强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公厕等的建设,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二是要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三是积极实施《__区绿色空间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生态公园建设,要坚持由近到远、由城市到农村、由人口密集区到人口稀疏区开展绿化的原则,优先发展城市绿化,让更多的人分享绿化的成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伏牛溪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做足水的文章,美化人居环境。四是要把房地产开发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形象。

三、全面拓宽融资

渠道,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篇8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一) 社区文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上对社区文化进行了界定:“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社区文化的涵义涵盖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了文化设施场所等物质文化条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又包括了村规民俗、法律规范的制度文化,以及各类社团组织。

(二)社区文化的作用

1、塑造提升的作用

由于社区文化内容广泛, 因此能够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从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达到正确看待自身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目的,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迷信邪说, 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促进相互联系的作用

当今城市里的许多居民由于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对社区及其他人和事务不关心,这种情况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沟通越来越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居民促进感情、加深了解提供了平台。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不断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使得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协调了人际关系。

3、休闲健身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娱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实居民生活, 并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通过设立体育角, 成立健身操队、武术学校、健身健美学校等, 能够推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 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区自身不够重视

社区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投入,但在短期内又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社区文化的积极性不高。一些社区管理者认为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事,无关社区发展的大方向,致使社区文化发展缓慢。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居民的文化活动由于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发展受到了限制。此外,一些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强,也限制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二)缺乏专业的社区文化工作队伍

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社区将负责其他事物的工作人员用来临时为文化工作服务,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造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没有分开细化,各项事业都无法有效开展。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且人少事杂,管理干部在工作上往往力不从心,效率也随之下降。此外,由于社区文化工作机构效益不好、工资待遇低、办公环境差、工作负担重,现有人才队伍难以稳定,更无法吸引新的人才。

(三)社区文化投资途径有限,经济主体未能广泛参与

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列入地方政府社区建设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国家出资, ,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则主要由社区居民自筹资金。可见,社区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吸引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三、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地方政府要对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比如,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要考虑社区文化场所和设施的配套,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制定社区文化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将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列入每年度的政府预算中,努力培养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工作队伍

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引导。首先,应当建立一个隶属于社区管理机构的文化工作站,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在社区文化工作站工作人员的选用上,要有严格的录用程序,保证他们是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工作队伍。

(三)让更多经济主体参与到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我们在发展社区文化产业时,不能像对待经济产物一样,要求其立刻产生出明显的经济效益,而要以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首要目标,不能因经济利益的驱动而违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文化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种经济主体运用多种经营方式和投资渠道参与文化产业,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对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建立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共同发展、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篇9

[作者简介]凌世君,桂林市档案局编研征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广西桂林541002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64一04

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是桂林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项伟大工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对此战略目标的方方面面进行广泛深入的理论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就现代化国际名城的文化建设,谈些粗浅看法。

一、现代化国际名城及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化国际名城是个综合目标,可以分解为三层意思:一是现代化城市,二是国际化城市,三是国际著名城市(国际名城)。关于国际名城,虽然理论界尚无完整定义,但比较容易理解,简单地说,国际名城就是以一方面和多方面因素而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城市,如北京、巴黎、罗马、麦加,甚至拉斯维加斯;国际化城市,是指那些以一方面或多方面功能突出地服务于国际社会的城市,如国际会议中心日内瓦、多种国际机构驻地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等;而要解释何为现代化城市,则必须先弄清什么是现代化。所谓现代化,是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作为目标,一般指以当达社会为参照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现代化城市即城市的现代化,其内涵包括城市的经济系统,政治、行政系统,文化系统,物质承载系统(即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的现代化。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现代化城市,是指区别于古代城市、中世纪城市、近代城市和将来的超现代化城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如纽约、东京、悉尼等。

现代化城市不一定是国际名城,反之亦然。桂林所要建设的,既不是单一的国际名城,也不是单一的现代化城市或国际化城市,而是三种城市范型的迭加,必须顾及三方面要求,兼有三方面功能,形成独树一帜的范例。这里所说的现代化国际名城桂林,是在原有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基础上,调动内部能使桂林成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一切积极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自然的、历史的等等,面向21世纪,吸收并融合人类一切先进的、对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益的文明成果和经验,以国际公认的现代化尺度为标准,进行优化建设,塑造全新的现代化国际名城形象。

现代化国际名城,不只是经济的、技术的概念,更应该是文化的概念,它往往以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综合而成的文化形象影响于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征程中,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还应该刻意加强自身富有地域本质特征的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界限日益淡化,而其双向互动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将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其次,经济建设固然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基本推动力,但是,带有终极意义的却是文化的汇聚,一个城市有着怎样的文化生态状况,是衡量这个城市现代文明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尺,也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化国际名城共有的先进物质基础条件下,只有高水平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含内在与外部形象)表现的个性品位,才能形成与众不同的城市风格和魅力。只有经济躯壳,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不会成为现代化城市,更不用说成为国际名城。最后,经济与文化没有自然而然同步发展的必然性,经济要现代化,必须通过“抓”,文化要现代化,也必须通过“抓”,不去有计划有组织地“抓”,经济上不去,文化也上不去。那种认为“经济上去了,文化自然会上去”的想法,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

二、桂林现代化国际名城的文化类型选择

现代化、国际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其发展态势日趋同一。换言之,现代化的尺度,国际化的标准,对任何国家都是一致的,而真正使一个城市成为现代化国际名城并赋予其鲜明特色的,是体现在这个城市中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来自于政治、历史、现实社会,以及地缘、地域、自然和民族等等,来自于所在国家担负的职能。因而,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选择适合自身的文化发展类型,对城市文化与时代共性一致以外的个性特征和风格进行较为准确的整体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综观全球称得上现代化国际名城的城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发达国家(或地区)中与整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建设同步,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际名城;另一大类是发展中国家一些重要城市。虽然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但由于集中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单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很高。第一大类城市中大约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国际大都会,如巴黎、伦敦、纽约、维也纳、柏林、东京。这些城市大都是一国首都,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各方面综合发展,城市规模很大(纽约虽不是首都,但由于所在国的首都只行使政治职能,它们的作用非同一般)。二是因政治、历史、自然、地缘等优势发展起来而闻名世界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马赛、鹿特丹、利物浦、横滨;国际商贸金融中心新加坡城、香港、东京;国际机构驻地及会议中心布鲁塞尔、日内瓦。这类城市规模有大有小,各具优势和特色。三是文化名城,如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京都、奈良等。这些城市早就以其文化特色闻名于世,而随着整个国家现代化水平提高得以跨入现代化城市之列。第二大类现代化国际名城也有两种类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前社会主义国家)大都会:如北京、莫斯科、布达佩斯、华沙。二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城市,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将桂林市置于现代化国际名城之林考察,我们发现,桂林这座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具备十分独特的品质:

1.桂林市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非省会中等城市,城市性质是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2.在地域上桂林属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自治区。虽以汉民族文化为其主调,但城内和周边郊县

有数十个少数民族聚居,各类文化富有民族色彩。 3.在地缘上,桂林属亚欧大陆东亚部分,虽不沿边沿江沿海,但距海距边距江很近。鉴于世界文化东移等因素,桂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称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4.桂林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长期以来是中国南方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内部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形成了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城景交融的城市建设格局和独特风貌。

5.桂林得天独厚,拥有中国第一流的自然风光,是国家级风景区,以风景游览城市闻名天下。同时,又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每年接待50多万人境旅游者,近千万国内游客。

上述分析可知,桂林市既不同于莫斯科、华沙,不同于日内瓦、布鲁塞尔,也不同于米兰、佛罗伦萨,更不同于巴黎、纽约。桂林所要选择的文化类型,应从自身特性出发,超越现有现代化国际名城模式,建立独一无二、具有桂林个性特色的山水风光型社会主义文化。

桂林的山水文化,是桂林文化中最有特色、极其活跃、极富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一种独特神奇的文化,不仅在中国首屈一指,即便在全世界,桂林山水文化亦可称为人类山水文化的精粹。桂林把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的现代化文化定位于山水风光型,不但符合桂林市的实际,也符合国人世人愿望。这种文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山水自然美、艺术美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古今中外人类先进文明,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文化设施,聚集大批优秀文化人才,形成充满活力,鼓励竞争,高度民主、高度科学,多元多维、多种类、多层次的文化格局;以山水文化为主体,环境教育文化、科学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群众文化、市场文化、本土文学、地方艺术、民族民俗文化、环境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构成桂林国际名城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文化。

三、桂林现代化国际名城的现代化文化建设内涵

这个内涵的确立,以文化类型定位为前提,以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文化,适应时代与国际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导向,以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必然性和现有基础承受的可能性为条件,不仅三者缺一不可,而且要紧密结合才能准确、可信、可靠、可行。“内涵”一经确定,也就成为历史性的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内涵,有长期、中期、近期之分,且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动态形式存在和发展。无论属哪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内涵,都应是桂林自身形成的文化的延续,都不能离开现有的基础。因此在提出现代化文化建设内涵之前,正确认识桂林文化建设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1)以奇山、秀水、幽洞、美石、摩崖石刻山水诗文、田园风光、园林景观、城市建筑融为一体的山水文化;以宝积山、甑皮岩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灵渠、相思埭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靖江王陵、王府为代表的明藩王文化,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傩面、傩戏、傩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赵观文、陈宏谋、况周颐、康有为、李宗仁、欧阳予倩、、、艾青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等等,使桂林形成了丰腴的文化土壤、悠久的文化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2)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拥有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唯一的国家文科基地。(3)经过近50年建设,拥有规模初具的文化基础设施,包括各类新闻媒体、出版社、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文物、美术馆、艺术馆以及各级文化馆等。(4)有健全的文联、科协、社科联等文化协会、学会,数以万计的会员队伍,可谓专家云集、学者荟萃。(5)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普、文艺创作、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涌现出大批先进科技成果,获国家大奖的文艺精品和拿金牌的体育项目,拓展了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6)市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文化水平、文化素养、文化心理基础好,可塑性大。(7)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积极实践,取得了丰富的领导经验。(8)改革开放空前深入,经济建设高速稳定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然而,桂林文化现状与现代化国际名城现代化文化的差距显而易见。我们的经济建设速度比国内许多同类城市缓慢,经济实力薄弱,全市还未曾进人小康,文化建设仍处于步履维艰阶段。文化建设超前迈进并非没有可能,近年文艺作品屡获国家大奖即是明证,但是整体建设仍然必须与经济建设相适应。 桂林现代化国际名城现代化文化建设总的内涵,以树立国际名城文化形象为总目标,涵盖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里所提到的并非全部。只是它的主要方面,这些方面,也是质和量的要求,并不是实指近期必须完成的具体计划。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下内容:

1.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名人及各类专门人才。拥有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是一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名城的重要因素和标志,佛罗伦萨因为产生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卜迦丘而成为一座不朽的文化名城,维也纳因为产生了施特劳斯家族、莫扎特而成为音乐之都,曲阜因为产生了孔子和孔子文化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享有国际声望的文化名人,足以使一座城市名扬四海。桂林应该创造条件,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在拥有文化精英群体的同时,拥有各类的专业拔尖人才、一般性人才,建设一支庞大的文化队伍,并形成梯级结构,以保证文化建设长盛不衰,后继有人。人才的获得,有两个途径,一是培养,二是引进。其关键,在于形成、提高汇聚知识分子的机制和能力,形成“宜人独桂林”的文化环境。建议建立桂林名人博物馆,宣传介绍在桂林工作、生活过,为桂林建设作出贡献的古今中外名人事迹,扩大名人效应。

2.有一个达到当代水平的文化积累、发展和传播系统。它又包含着四个子系统: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大众传媒。拥有大批现代文化项目,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园林、旅游等方面产生与现代化国际名城相匹配的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已经并正在改变着文化的面貌、增添文化的手段、丰富文化的内容。科技本身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奔向国际学术的前沿,掌握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出现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使桂林的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在教育方面,国际上许多城市以大学城闻名,如英国的牛津,中国尚无一座大学城。桂林拥有7所大专院校,在校生占城市人口比例之高,在全国名列前茅,桂林有能力,也要有信心,建成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城。其关键在于构筑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应以旅游、电子、地质及综合人才培养为核心。

文学艺术的繁荣是桂林的优势,本土文学、地方艺术创作、演出,山水风光摄影、山水绘画、书法

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要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大力抓精品创作,目标不能只放在“五个一”工程获奖上,还应放在产生国际影响、震动世界文坛上。要逐步形成桂林画派、桂林诗派、桂林小说派、桂林书派,要建立世界水平的城市雕塑,培育产生代表桂林的各类作品。

在体育方面,以时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培养更多的明星,特别是世界级体育明星。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举办国际大型体育竞赛活动,一方面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增加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

在园林建设方面,以山水为依托的桂林园林已独具特色,应在此基础上拓展创意,加大科技含量,在保持城景交融的特色的同时,凭借山水优势,推出一批独具魅力的园林建筑。整个桂林应建成园林式城市,体现自身建筑风格,所有建筑的层高、体量、色彩、形式、相互距离都要作出统一的、明确的规定,不论新城区老城区,绝对不能机械模仿大都市兴建超高的摩天大楼。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83-03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将城市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的不错,但因其过于侧重新农村建设自身的需要,而没有放眼长远,没有与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城市化的开展相融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文化建设显得狭隘,缺乏张力、生命力及功效,也就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和更大作用的发挥。因此,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拓宽视野,不仅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开展,且要从推进城市化的视角积极推进,从而使文化建设更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中遇到“文化”难题

1.文化缺失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遇到困难。城市化通常用城市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情况做衡量,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程度越高,而这取决于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地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而农村人口能否成功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农民离开农村居住城市的能力,即农村居民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现实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严重缺乏。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前基本上未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大多农民在进城以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简单的工作,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在进城以后无法在学习观念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他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知识结构根本无法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因此产业结构一发生变化,他们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而一旦丧失劳动机会,他们就只能回农村,从而丧失向城市转移的机会。

2.文化缺失使农民的城市生活遭遇困难。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农民从自由散漫的乡村进入到讲求法治规则、文明卫生习惯的城市,从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时,会产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非常明显的。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农民工文化程度越高,适应性越强,调查结果表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占78.40%,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和比较适应的分别占73.19%、66.96%和60.77%。从调查看尽管有近7成农民工能适应城市生活,但却还有30%之多的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1]而且对农民工这项适应性调查是建立在农民工这个“临时市民”的基础上的,他们的“适应”感受也是作为过客而得出的,而如果成为城市化后的永久市民则不适应问题推想只会更严重,不适应比例会更大。对于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会随着城市生活的时间的变长而逐渐习惯,最终适应;而对于那些上年纪、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来说这种不适应是痛苦的,毕竟几十年的习惯要改变是困难的,但如果不能尽快转变,那么就有可能使进入到城市的这部分农民因适应问题而放弃城市重归农村,而这种不适应的扩展效应可能会使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农民惧怕城市化、抵制城市化,使城市化人为受阻。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培养农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法制规则观念等城市生活必需的文明习惯十分重要。

3.文化缺失使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出现问题,给城市化推进造成困难。城市化除了城市人口增加外,城市规模的扩大也是其标志之一。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原有城市周围的农村融入城市是必然。在这个融入过程中一些地区的乡村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与灭绝的危险。而这些文化遗产都可能具有塑造城市文化和打造城市品牌的价值,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使原有的乡村文化遗产遭受巨大损失本身就非城市化本意,更会增加城市化不必要的文化、社会成本,所以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降低城市化的代价,使城市化更顺利推进,就要合理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农民自身的保护意识至为重要。[3]因为只有当地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只有当地农民才更有便利条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现实是文化缺失使农民很难体会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更缺乏自觉保护意识。因此,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必要选项。

二、城市化中“文化”难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治政策的后果。自1958年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后,城市和农村就存在着待遇上的巨大差距,不仅在物资供应、参军就业上,而且在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城市的学校硬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市的学校师资等软件同样好于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水平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明显落后于城市,第一代农民工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文化上的欠缺就是那个时代城乡分治后果的体现。尽管改革开放后,城乡分治的制度正在消除,但也不容否认,其历史影响依然存在,今天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村还是要远远落后于城市。这种现实下,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城乡分治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各类文化设施在数量上农村明显少于城市,先进性上明显落后于城市。

2.功利性教育观使然。功利性教育观就是把教育当做能够获得即时利益的工具来看待的作法。对政府来说,就是把教育发展当做政府、教育部门政绩来做。这种观念指导教育的结果就是不重视教育质量只重视数量。很多地方出现的教育普及特别是义务教育做得比较好,但是教育的师资、硬件却多不足,教育质量上不去;义务教育做得较好但真正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职业教育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了教育与农民现实需要脱离。许多农民不愿意送子女上学,其原因就在于学习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实际经济利益,花钱费时,不如及早退学外出打工实在。这些现象或后果都是我国功利性教育所导致,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极大。

3.激进城市化的必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超前的、过度的甚至过于激进的城市化却是有害的。近年各地的跑马圈地式的城市扩张屡见不鲜,而这种为扩张城市而城市化的模式,显然难以顾及城市本身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没能注意城市新市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一些新市区的文化设施明显的不足,文化服务功能极度缺失,甚至有学者说这样的城市化是“城市的农村化”。另一方面,这种激进城市化也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超速扩张,而这种为经济利益的扩张往往考虑的只是得到农村的土地,而不会顾及农村的文化遗产与失地农民就业素质的提升。而农民也因自身文化素质的及经济上的需要,往往只关注土地房屋的补偿数额而没有过多关心这样的城市化下农村的文化遗产的损失。

三、从推进城市化视角开展农村文化建设

1.降低受教育成本,扩大受教育面,全面提升农村居民基本文化素质。自2006年起,我国在西部地区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全部学杂费,2008年起政府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降低了农民受教育成本,使农村孩童更容易轻松接受教育,从而增加农村儿童入学率;同时,中央财政还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而各地的农村支教活动的开展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提高有极大帮助。入学率的提高及教育的普及、教育质量提高不仅会使后起的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而且会发挥“后喻文化的作用”,因为“儿童学习新文化要快一些,他们往往会成为父母和祖父母的文化解释者”。[4]这种“后喻”作用在农村盲和半文盲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有非常意义:儿童作为新文化的解释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能够有效地逐渐转变成人的一些陈旧观念和态度,促进观念转变与更新,从而减少观念原因对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2.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为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创造良好条件。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对于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意义极为重大。而要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前农村地区文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提升,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三个层次着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是对待县一级文化设施要建设好,如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文娱中心等,要把它们打造成当地文化中心,成为城市、农村居民能够共享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民能够得到较全面的知识文化、技能的帮助。二是对待乡镇级文化站,要打造它们成为中间层次的文化支持中心,既承接上一级——县级文化建设使命,又担负指导下一级——村级文化建设的职责。三是对待村级文化设施,要全面完善其基本文化学习功能。建设一批能满足农民兴趣需要的村民文化中心和健身体育场所,并使这些场所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和服务农民的能力,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提升。

3.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力度,为其在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农民能否在城市生存下去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而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是要能够就业,要就业就必须有相应的技能作为前提,因此,着眼于城市化的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头戏应该放在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上,培训一些急需的、实用性强的、应用面宽的生产技能,而且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劳动力都能确实掌握1-3门基本实用技术,使其科技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城市就业之需。

4.加强卫生观念、道德观念及法规观念培养,为城市生活做铺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中有一条就是要使农村“乡风文明”,而乡风文明主要应体现在文明习惯、法制观念、思想道德上,这些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品位提高、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具体做法上,最主要的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应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禁赌、反组织及等贴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其次,配合法制教育要狠抓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此外,还应有针对性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农民的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5.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护好农村传统文化,降低城市化成本。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多数正处在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工作稳定、生活有保障)的阶段,他们缺少更高层次的“归属感”需求,即本地乡土文化遗产的认同需求,因此,也就缺乏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逐渐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如乡村庙会、耍狮子、扭秧歌、唱地方戏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政府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对保护农村传统文化遗产起着更大作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农村居民需要做的是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必然,而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为农民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容易适应这种必然,促进这种必然的顺利推进。显然新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对于推进城市化的实现,还是对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加强以城市化为着眼点的农村文化建设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评价和希望[N].人民日报,2008-02-21.

篇11

二、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创新路径

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亦称为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是企业制定的包括规范企业生产、经济、技术等活动的规则、条例、程序的集合。促进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必然的,其主要创新路径如下。1.创新组织机构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基础支撑,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物,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息息相关。组织机构的创新可以从对组织机构重组改制入手,实质是对企业制度的创新[2]。在创新企业制度中,组织机构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全新的委托关系、分权和集权的要求相适应,以更好的提高管理效率。2.创新技术管理这是石油工程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企业发展的源泉,是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技术的创新不仅是创新技术问题,还是创新管理问题。技术创新应该从研发入手,逐步形成技术的产业化,并推广上市。石油工程企业自身特定的高科技、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关。因此,为了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目的,利用新的工艺方法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生存经营要素能随意转让,但只有人力资源无法自由转让,因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这就决定了石油工程企业管理的创新,必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以往的管理体系,将管理系统的核心由传统的财务管理转换成人力资本。

三、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融合的创新

企业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而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发展中形成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位一体”关系。因此,为了促进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将两者有效融合。1.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石油工程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体现,推动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内部和单位之间、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都渗透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仅是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创新的内容。石油工程企业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一些有石油工程色彩的文体活动,这是强化石油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手段,能帮助企业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企业职工之间的情感,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体现。2.利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石油工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性质。可见,只有与石油工程企业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才能促使企业管理制度更具执行力。企业管理只是企业管理者按照所指定的管理制度开展的工作协调和合作,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建设,以有效的开展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的管理要以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为导向[3]。在执行企业管理制度中,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会逐步渗透到职工的个人价值取向中。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内部积极树立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促进企业的发展贡献做大力量。

篇12

一、旅游城市与文化市场间的结构关系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外在空间,它能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所需的资源、物质和制度支持,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文化市场活力的发展源泉。文化市场是极具活力,能综合展示城市文化品位和物质繁荣程度的市场领域之一,它的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表现,又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城市旅游和城市经济的持续繁荣。

(一)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

旅游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旅游城市能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其所需的历史文化资源、从事创造性精神劳动的人才资源和供人们进行文化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等资源条件。此外,城市发达的经济可为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并决定着文化市场的生产规模及文化市场的运行效率。城市的各种经济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可为文化市场在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制度基础。

同时,旅游城市发达的旅游经济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物质平台。文化本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发展规模。旅游城市由于具有空间聚集效应与历史积淀的旅游传统,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要高于其他类型的城市。旅游城市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闲暇时间和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人,这些是决定文化市场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消费者和旅游者所受的教育水平及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着文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层次和档次,这些都是具体文化产品生产的指导因素。

(二)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前进

文化市场的发展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对文化的投资能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对文化的开发还能够吸引工商业,提高房地产价格。因此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于文化服务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不但有利于增加本行业的就业岗位,还能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标示着文化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创新,它直接服务于人们精神层次的享受和发展。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有力的促进作用。发达的文化市场还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色及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当文化与高科技集合时,它能进一步的推动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文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达的文化市场是城市投资、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也能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发展。

(三)文化市场能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按行业层次分可分为文化娱乐业、文化收藏业及民俗古迹观赏业等三个基本的层次,它们与旅游业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市场的发展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富有文化意味的观赏要素,同时也能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文化市场的继承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它既能给旅游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历史观赏元素,又能根据旅游时尚的变化进行调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对于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旅游者的文化消费是一种具有传递性的消费形式,它不仅能带给旅游者以愉快的消费经历,还能通过文化实物的流动来传递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从而有助于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这又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推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主要难题

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既要考虑文化本身的特质,又要在市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运作,还使其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现实中,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许多矛盾和难题。

(一)文化的市场化和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的交易场所,文化市场的特征直接根源在于文化产品的特征。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文化产品是文化活动物化的结果,它代表一种外在的使用价值。两者的冲突也就构成了文化市场中所普遍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文化的市场化和文化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文化的市场化要求管理主体在市场规律运作机制下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要。文化的非市场化要求国家对价值高而市场消费性低的文化创作进行扶持管理,比如对纯艺术的支持、高雅文化的非赢利性传播、公共文化产品的规划建设等,都需要国家职能部门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和促进。旅游城市对此类文化的扶持管理往往能推动文化生产的市场化,并促进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旅游的带动下,以前很少有人感兴趣的苗绣成了苗族青年争相学习的热门手艺。

(二)文化价值的非消费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性之间的矛盾

一般的商品会在使用中出现价值的折损,而文化作品一般不会因为人的使用而降低其内在的价值,相反,它常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使自己变得更为珍贵。文化作品的消费是需要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人们享用它必须付出精神上的努力,这意味者只有相应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享用文化作品。由此可见,文化作品在本质上是非消费性的。但文化产品却必须具有可消费性才能成其为一个产品。因此 ,文化产品的旅游开发必须既能保持文化的本真性,又能使其符合旅游消费的需要。于是,部分旅游城市采取了文化的本真发展和文化展示的“舞台真实”并存的思路,以试图化解上述矛盾。

(三)文化价值的无形性和文化产品的计量性之间的矛盾

在广义上,文化是人类活动所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统称。由于文化创造本身的精神性和时间的积淀,文化作品的内在价值是无形的,它无法准确的计量,只能通过其稀缺程度和价值补偿的一般原则来对其进行粗糙的评价。但作为市场中流通的商品,文化产品必须可计量、能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价,只有这样它才能进人市场,获得交易资格。显然,两者的矛盾将给文化的市场化过程带来阻碍。尤其是旅游城市的文物古迹资源的开发,由于无法对文物古迹进行定价,它的市场化面临更多的市场阻碍和行政阻碍,以至很多地方在文物古迹的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无”价或低价的观念,导致破坏性和浪费性地使用这些文化资源。

(四)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宏观协调存在困难

旅游城市既具有一般城市的功能,同时又具有旅游观赏的功能。各城市的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出多门,经营者运作成本高。按照相关规定,除新闻出版、广电、文化作为市场的主管部门之外,“工商、公安、税务、邮政、交通、铁路、海关、口岸、边防等有关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对文化市场负起管理责任,支持和主动协同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等主管部门做好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此外,城管、防疫(音像经营点也得作卫生证)、绿化、环保、街道、居委会等部门也都部分负有文化市场的管理责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文化市场的三个行业层次都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因此各城市的文化市场长期处在多头领导之下,管理部门多而杂乱。在理论上,多个部门的联合管理有利于部门协调。但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由于约束机制的缺乏,各部门间利益又难以保持一致,因此常常造成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旅游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管理

在宏观上,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应主要解决其总体的发展定位,通过科学合理地定位促进城市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繁荣。

(一)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文化市场的基础资源以及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当前现状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工作,这是城市文化市场发展定位的直接依据。它所考虑的具体因素应该包括表1所涵括的构成因素。

如表1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主要分析所在旅游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旅游发展水平,这是与城市文化市场定位紧密相关的外部决定因素。城市文化市场的资源现状主要分析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的属性,及其与旅游业的特征关联。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则主要分析所在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制度支持体系。

(二)旅游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

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是对所在城市诸多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可以以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为基础来进行定位分析。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定位既要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因素,还须融合旅游城市本身在文化市场方面的已有特点,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综合判定。

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的定位主要指对所在城市文化市场发展趋向的总体规划和系统确定,它包括对城市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发展重点、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地域分异等若干要素的确立。文化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立足于三个基本的定位范畴,即: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1.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

城市的总体发展定位主要考虑文化市场与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主导产业等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一。(见表2)

2.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向,目的是寻找两者的契合之处,使文化市场的发展定位在根本上符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互补型产业,发展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应针对旅游市场开发出不同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特殊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必须有重点,有先后。主导客源是旅游城市中客源人数最多、购买力也最强的客源群体,因此重点开发和首先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应针对旅游城市的主导客源,充分考虑主导客源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观等个性因素来设计相应的文化产品。

3.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

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向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审美趋向、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制度规范的变化态势等趋势的描述判断,它决定了文化市场的行业层次,同时也是对具体的文化企业进行规划的基础。而且,这些内容能够反应出城市文化市场领域的主流的行业竞争方式,行业企业的发展应该将其看作一种外在的市场规范,并通过与其融合来获得自己的发展。

(三)旅游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与文化市场定位的关系处理

城市的主导产业定位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定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主导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两种基本的关系,即:竞争与互补。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在特定的时期是有限而特定的。城市对自己的主导产业、龙头产业要投人各种资源,如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投资、贷款、税收、创汇奖励等),安排专项资金,为重点产 业招商引资,并调动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但是资源配置此消彼长,主导产业的资源投人增加,那么投人文化产业的资源相应就会减少。同时,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人才的竞争,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城市在积聚人才的时候既要考虑主导产业的需求,又要考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主导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互补包括基础性互补和优势互补两个基本类型。基础性互补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主导产业则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优势互补是指主导产业的发展要直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也要能直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可通过旅游促进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市场的范畴,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促使旅游文化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反之,文化市场的发展要将当地的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古迹旅游、文化观赏等类型的文化旅游包括进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