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1: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龙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桥山小学始建于1958年,因地处桥山脚下而得名。学校占地面积31600m2,有教学楼3幢,综合办公楼2幢,教工住宅楼1幢。现有教职工168人,3016名学生,41个教学班。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增强素质”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性化管理,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
1.2环境亮点
(1)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划明确。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整体布局规范合理,入口干道、办公楼、教学楼、操场等,功能分区明确、方便教学、利于休息,给来人以较为清晰的印象。(2)船型主体建筑,校园文化亮点。中小学校建筑大多为传统的方体建筑,桥小办公楼主体如同船型建筑,具有校园文化脉络,成为最大亮点。(3)景观小品多样,文化氛围浓郁。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校园景观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墙、宣传牌、雕塑、置石均有不同方式的展现;室外景观小品也有布局,如园椅、花坛、树坛等。
1.3存在问题
(1)植物问题相对突出:一是绿篱普遍偏高(高篱),二是植物之间搭配不符合常规,三是花坛内布局凌乱,四是墙基绿化不足。(2)绿地可进入度欠缺。绿化作为校园的外衣,不仅是给师生看,更要方便师生使用,需要增加园路、小径和汀步。(3)硬质景观方面问题。大门入口整体景观不足,标志摆放不尽美观,如排水井在大门正中,电线漫天飞舞。(4)景观小品风格不够统一。景观小品作为校园环境的室外家具,包括果品箱、园椅、路灯、草坪灯、宣传栏、标志牌等,贵在风格统一。(5)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处在住宅、办公诸多环境中的校园,四周环视,凌乱不堪,影响视线,建议在墙面上作文章。另外,现有景观特色优势利用不到位,也影响了整体环境景观效果。
2文化思路梳理
依据桥山小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文化“龙•桥”核心理念系统,构筑特色鲜明的“龙形景观骨架”,既依托行为文化系统,以人为本;又与视角文化系统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在深入挖掘并着力打造当地龙文化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之实际,形成本校“龙乡小龙人”的文化亮点,打造桥山小学独有“龙形”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2.1功能定位
集快乐教学、健身康体、文体活动、休闲游憩、环境育人五大功能于一体。针对小学生的心理,一是突出直观形象、天真和谐;二是内容丰富、色彩亮丽。
2.2风格定位
(1)主体建筑:中心办公楼建筑状如船型,在景观方面尽力文化挖掘特色,植物方面尽可能烘托。(2)植物景观:植物品种较为多样、郁闭度较大,特别是难得的大树,已经具备绿色生态校园的条件,这也是桥山小学的最大优势。(3)硬质景观:以“龙形”景观骨架为主脉络串联环境景观,以“龙乡小龙人”为立面陪衬。
2.3指导思想
作为一个有一定景观环境基础的小学,为了创造更加轻松自然、简洁明了、温馨健康的绿色景观生态环境,整体景观设计围绕主体建筑,以龙形框架景观为主体,紧扣“龙乡小龙人”主题,雕塑、花坛、置石、园路、汀步以及各种形式绿化交叉布设,景观小品巧妙点缀,既保证校园空间的舒朗、开敞,又营造了各种尺度宜人、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场所,从而很好地体现出景观环境的均好性。
3龙文化序列景观方案
整体构思为:以双龙戏珠大门为景观序曲,展示和谐共舞的龙志理念;以入口干道两侧的6组龙柏造型和9间折线花架为景观发展,展示天天努力向上的龙魂志向;以船型办公主楼周围的船舵雕塑和三色波浪植物拼图为景观,展示起航、指明方向、一帆风顺和抗击风浪的龙气环境;以操场的树池坐凳和九龙花坛为景观过渡与转折,展示在大海中漂泊与齐心奋斗之龙威;以操场周围山墙喷绘的各式各样的小龙人为景观尾声,展示“龙乡小龙人”的丰姿。
3.1龙头景观•大门
大门是学校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具有本校鲜明的特征。它也是行人或车辆出入的地方,担负着集散人流和车辆的功能,并起到标志的作用。一般由门柱、门框和牌楼构成,选用美丽的常绿乔灌木和开花植物在其周围进行装饰,以形成生动活泼、开朗诱人的景色。建议改造以“双龙戏珠”为大门造型,或在常规大门上局部装饰双龙戏珠图案造型。
3.2龙背景观•干道
校园干道可以与主要建筑物的正面组成完整的空间,两侧可种植树冠高大、树荫浓密的观赏树木。(1)在干道右侧,去掉中部的大叶黄杨,间隔栽植6组盘旋龙柏造型植物景观,每组3株。如果有生长难度,也可考虑用其他松柏来代替。(2)在入口干道左侧,为了增强环境景观效果,花架与宣传栏景观建议3种方案:①将宣传栏顶部改造成为自然波浪形,以紧扣龙文化主题。②去掉宣传栏,改造成为折线式,如同飞舞的龙廊,直接扣住龙文化主题。③也可将宣传栏镶嵌在廊架中,以更好地利用空间。
3.3龙腹景观•办公楼
办公教学区一般强调宁静,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1)在办公楼前现有春芽雕塑或日三思照壁位置处,或在两者之间,重新设置景观雕塑,提出如下方案。①方案一:紧靠船型主体建筑,设置船舵雕塑,以明确船行方向。②方案二:紧靠船型主体建筑,设置帆船或锚雕塑,以直接点明主体建筑和“起航”的寓意。③方案三:设置桥山小龙人代表性个体雕塑或七彩小龙人群体雕塑。(2)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船型办公楼的寓意,在其右侧台阶绿地中,用植物构筑波浪景观,形成如下方案:①色带浪花。用常规的三色植物进行浪花拼图,常规做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②立体浪花。用立体花坛做成浪花状,立体景观效果明显,施工与养护费用都高。③浪花汀步。用草坪做底,在块石汀步上,设置间歇喷水柱。动态景观效果很好,只是成本高一些。
3.4龙爪景观•树坛与操场
操场是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壮体魄的场地。(1)在操场中的2株孤植大树,虽说是柳树,在陕北却也极为难得,只是树池坐凳偏小,建议加以改造,树坛大小要与树高、树冠相适应。可以采用较为高档的石材树池,并与坐凳结合起来。(2)在操场边侧墙边刚好有9株国槐,既是独立树坛,又是树坛偏小,故显得景观单调。建议将9组树坛做成一个流线型游龙整体坐凳或树坛。墙基尽可能绿化,形式也多种多样。
3.5龙尾景观•山墙小龙人
在学校操场山墙进行小龙人景观处理,单龙、双龙、群龙,各式各样,尽可能丰富多彩,既是一大立面景观亮点,也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5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体现了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陇西云阳板即为陇西现存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陇西云阳板概说
陇西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陇西城南的仁寿山俗称“十方山”,始建于唐贞观极盛时期。山上寺院殿堂错落,规模宏伟。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有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次朝山盛会。全城男女老少倾城而出,四乡农民接踵而来,朝山敬神,热闹非常。庙会上最引人注目、热闹欢快的焦点和核心,就是民间那一队队在旗幡引导下、挥舞着长板进行表演的云阳板,亦称“朝山队”。表演队由八人组成,都是精选出来的青年武术好汉,队员头束双髻,顶戴红花,披云肩,系战裙,着短裤,足登青线麻鞋,上缀一颗鲜艳的红绒球。他们手执云阳板为道具,俗称“拍板”,此板长约3尺,宽约2.5寸,四片为一付,顶端用红丝线串铜钱拴系,留有活动余地。舞者双手各执云板下端,排成双行,两人一列,作对称式挥舞行进,旗幡前导,唢呐吹奏,锣钹齐鸣,板声铿锵。时而舞板对击,金戈齐鸣;时而舞板划空,彩虹飞舞。时值春末夏初,花红柳绿,景色宜人,游人如织。各队云阳板竞相比舞,各显其势,刚柔相济,颇具神韵。
传说,陇西云阳板的诞生与佛教有关。陇西是丝绸古道上的重镇,当年唐僧取经就是从长安经陇西西去的。仁寿山建有闻名遐迩的“十方古刹”。农历四月初八的朝山会是僧侣们为释迦牟尼的诞辰作“芦花会”,诵经献礼,香汤浴佛。因此,这天又称“浴佛节”。因此,陇西云阳板是佛教活动的产物。
又一传说,元朝时禁止民间藏有兵器,陇西民间便以云阳板作为演习武功的兵器,并在庙会上比试争雄。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陇西百姓为策应大明平羌将军冯胜西进,利用四月初八浴佛会的机会装扮成八仙模样,手执特制3尺长、带铁色头的四片云板,以演练云阳板的形式杀入巩昌府衙,一举夺下府城,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四乡武人进城演练云板以纪念这一胜利。
还有一种说法,云板是古乐中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宫廷大型乐队演奏时作伴奏掌握节拍而用,和其他弦乐配在一起演奏时称“云和”。《周礼•春宫•大司乐》中就记载:“云和之琴瑟。”北周时大文学家庾信所著的《周祀圜丘歌•昭夏》中有诗:“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未下风肃然。”唐代王昌龄《西宫春怨》诗中也写道:“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就因为这一首诗,云板后来也被叫作云阳板。
二、云阳板名称来历
关于云阳板名称来历,无明确记载,但却不是“云和”演变而来。“云和”语出《周礼•春宫》:“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孤竹”、“云和”均为地名,相传云和以产琴瑟著称,故后人皆以“云和”为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通称。庚信诗句“孤竹之管云和弦”,王昌龄诗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当是借用此典无疑。李白也有诗云:“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显而易见,皆指瑟琶之类的弦乐,而不是指相击而发声的响板。故“云和”与“云阳板”似不相关。
“云板”又作“云版”,俗称“点”,两端为云头形的扁铁片,据古籍载,多为报时、报事之用的响器。元曲中就有“左右击云板,后堂请夫人出来”之句。《红楼梦》中也有“叩云板”报事的描写,可见云板延至清代仍在使用,即为官署和权贵家报信之器。从“叩”看,也许只是单片,以它物敲击发声。古代乐队中掌拍之乐器叫“拍板”。拍板之记载最早见于魏晋,以后渐为详尽,壁画及其他绘画作品亦有所见。其形制为:长尺余,宽不过掌的数片硬木板,上有两孔,用绳串系,敲击时双手执最外侧的两片,对击发声。木板数目,历代不等,唐十余片,宋六片,明四片。目前,福建南音中仍在使用四片的拍板。其他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拍板,至近代已逐渐变为三片,改双手握持对击为单手拍击,俗称“牙子”。八仙中的曹国舅所持的云阳板,就是这种“牙子”,道教中亦称“阴阳板”,据说敲击它能呼风唤雨。从制作样式和敲击方式看,陇西云阳板即从古代拍板演变而来,名称由“阴阳板”演变为“云阳板”。
三、陇西云阳板特色
就目前陇西民间云阳板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来看,旗、幡、伞的图案名称和表演者装饰打扮皆具道家特色,而队伍后面却高举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这种佛、道色彩兼备的奇特现象,令人费解。
从表演形式看,现行民间云阳板队所执的八面大旗的图案名称为龙、狮、虎、豹、日月、星辰、朱雀、玄武。云阳板清光伞和巨幅上的花纹图案皆为道家特有的太极图、云头环,所着服饰也为道家仙童模样打扮。
从舞蹈动律看,是以我国西部特有的民间单手鞭杆和双手鞭杆之武术套路演变而来,刚柔相济,力势并举。
从表演内容看,大量民间现存的资料表明,最原始的云阳板表演形式比现在民间所表演的要复杂和庞大得多。首先,云阳板的样式就分为大、中、小三种。大板长6尺、宽1.2尺、厚寸许,由两个精装大汉举舞。中板长3尺、宽2.4寸、厚0.5寸,四片一副,红丝线串铜钱相缚,均由青年列队击舞。小板长1.8尺、宽1.5寸,为两片一副,顶串铜铃,柄缀红绸。由俊颜少年双手各执一板自由舞击,清脆悦耳。从舞蹈表演的核心内容看,当年云阳板表演至少由64人组成为八八六十四卦之图形。在表演过程中随着旗幡的指引不断变幻为阴阳五行和八卦太极图势。且有披发执剑之道士做法,以求神祈雨。现行民间云阳板仅有八人,显然无法完成以上复杂庞大的布局。
从唢呐吹奏的乐曲来看,是典型的中国民间音乐五声调式,以徵、羽两调式旋法构成,且与道教其他宗教活动音乐旋律极为接近。
综上所述,从道具、服饰、表演阵图和吹奏乐曲来看,陇西云阳板表演属道教原始的求神祈雨的宗教活动。但现在陇西民间朝山队中既有道教内容也包含佛教内容,且在农历四月初八仁寿山浴佛节演出,这是由陇西佛、道不分的悠久历史而形成的。
道教创始于东汉顺帝元年(142),传入陇西当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陇西,较道教稍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陇西佛教已很兴盛。佛、道两家在陇西并行不悖。《陇西县志》记载,民间只管敬神“既不管宗旨信仰,也不问佛教、道教,更不管佛道派别,而只是进庙门就磕头烧香,迷信求福而已。至于舍身出家的人,才有喇嘛、道士之分。喇嘛、尼姑应住寺庵,道士应住观、宫、庙等。而在陇西,庵、观、寺院的住持有时却没有严格的分限,如城隍庙住的唐喇嘛,钟灵寺住的王道姑,这种现象就讲不清教义和信仰了” 。那么,陇西民间云阳板阵容佛、道混杂的现象就非常自然,仁寿山四月初八浴佛节期间道教的云阳板队朝山拜佛也不难理解了。
四、陇西云阳板现状
现行陇西民间云阳板表演从使用道具上只保留了中板,去丢掉了大板和小板,人数也由64个减至8个。表演内容上省略了太极八卦图那富有神秘色彩的布阵与变幻,而只保留了进行式的表演队和内容。舞蹈动作也由武术动作与民族舞蹈动作相结合,保持了刚柔相济、矫健轻松的特色。
1994年8月9日,在兰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上,由陇西县文化部门继承、整理和改编的陇西云阳板在“陇原风”广场舞蹈中进行了演出。从道具、服装、音乐、舞蹈动作的设计到整个舞蹈的构思编排,既保持了原有的传统特色,又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容,体现了民族特色、陇原风情和时代气息。整个舞蹈分“祈雨”、“丰收”、“欢庆”三篇,矫健欢快的舞蹈、粗犷雄壮的喊声反映了黄土高原人民渴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和喜获丰收的欢庆场面。
整个舞蹈突出了民族特色、西部风情和旱塬风韵,展现了陇原儿女G悍飒爽的英姿、矫健豪放的风采,形成一幅磅礴恢宏的壮美图画,将陇西云阳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给国内外观众,具有保护、传承、发展和宣传这一文化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建强.甘肃陇西云板舞调研[J].艺术探索,2008,(3).
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以往其经济基础是以祖群、宗族的供给为基础,且形式较为单一,农业生产成为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开展所需的经费开支是在这些收入中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同时祖群内部也会缴纳部分份子钱作为本宗族活动开展的经费。传统的经济结构下的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开展所需的经费支出较为稳定,不受外部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但是现代经济的转型,使传统经济结构断裂,分田到户的政策在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依靠祖田、祖山收入维持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运行的基础,传统经济结构下所维持的祖群、宗族统一性、一致性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家庭为单元的个体经济形态,这使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开展受到了极大限制。
1.2川东地区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
青壮年是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正常开展的保障。川东民间群众世代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生活,孕育了当地浓郁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青壮年继承与发展父辈留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必然。但是,外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多元化打破了川东民间的稳态,群众这种兼容并包与渴望走出川东的迫切心情迎合了这一发展,于是人们开始走出世代耕种的土地,走向大城市,并在这里开拓属于自己的空间。这种劳动力的流动迁徙,致使当地开展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人”的因素缺失,由于一些老的民间艺人相继离世,这些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得不到继承传播,最终慢慢走向消亡。所以说农村青壮年人口的迁徙致使了当地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传承产生了断层,最终致使其传承传播途径阻断,最后慢慢消失。
2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传承路径
2.1打造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发展圈
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正面面对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并接受这一状态,而不是极力排斥。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如何适应当前文化多元化趋势成为重要的问题源。这里我们设想建构适应当地发展的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发展圈,综合利用当地文化多元化的特点,以此促进艺术文化发展,如:可将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图像化,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广泛的宣传、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川东文化,并吸引他们到当地感受其文化的浓郁。
2.2形成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多元发展态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提高,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表现出的文化一元结构已不适应社会需求。在弘扬其健身文化、娱乐文化同时,需拓展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的多元发展模式。首先,可拓展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的社会调适性,通过民间传统艺术参与,处理好居民间的矛盾纷争,稳定社会关系;其次,可拓展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的社会交往性,将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开展看成是居民进行的一种文化信息交流、共享过程;第三,可拓展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的文化存储性,综合运用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的存储性,实现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与保护。
2.3促进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经济增长态势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川东群众的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他们也希望通过在外面的努力工作,使家庭更加殷实,生活更加充实,当地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鉴于此,我们设想建立以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产业为载体的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方式以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演艺产业部门、以弘扬川东龙舞艺术形态项目,并使其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标志;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龙舞艺术工艺品产业部门,以工艺品出售带动当地文化产品的发展;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龙舞艺术技艺传授产业部门,形成以教育、技艺传授为一体的技艺传授体系;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的传统龙舞旅游产业部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川东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研究认为川东民间龙舞文化艺术形态的发展困境主要有:当前社会的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川东地区经济基础的断裂、川东地区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等。
一、龙舞概论
龙这种动物对于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象征,它是由我们的祖先臆想出来的一种动物,由九种不同动物的不同部分组合而成,传说它能够呼风唤雨,并给人带来幸福和免除灾难。一直以来,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尊贵神秘的象征,它被国人看做是一种祥瑞的最佳代表,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民族精神的象征。随着龙文化的发展,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龙舞文化,商代《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了先民作“土龙”求雨的风俗,“龙”字和“作”字连在一起的记载及史学家对此土龙求雨现象描述的“执物舞成龙的情形,他们身手相续,跃上伏下流动回环”可以说是最早的集体舞龙记录之一。人们将龙舞看做是一种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活动,通常在我国的传统节日和重大文化活动和节日中都会出现龙舞活动。我国的龙舞文化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到了明清时期龙舞文化得到了最大化的丰富和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的龙舞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并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龙舞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江西龙舞文化简介――以扭扭龙为例
江西省是我国龙舞文化发展和盛行的重要省份,早在石器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足迹,它也是我国最早南方文明的发源地,由此可见龙舞文化在这一地区发展和流行已经相当久远。一些相关的民间历史资料在时期被损毁,龙舞文化开始的具体时间我们也无从考证,当时根据江西省一些民间老艺术家的回忆,古书中曾有记载,江西龙舞“始于汉而兴于唐”,也就是说江西龙舞已经有了差不多两千年的发展历史。
扭扭龙是江西省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龙舞形式,扭扭龙因为其舞动过程中龙身的颤抖和扭动而得名,同时由于这一龙舞形式由一人持龙表演,因此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独龙”,“扭扭龙”,又叫“板凳龙”、“板灯龙”、“板凳灯”、“桥灯”等,是崇仁县一种民间灯彩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原发源于崇仁县相山镇林头村、苔洲村,现亦流行于孙坊、白露、河上等十余个乡镇。每年元宵节前后举行舞板凳龙活动,三四天内游遍全镇各村,寓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期间进行表演。这一龙舞形式相传是在一次民间的龙舞活动中,几个小孩为了得到蜡烛和爆竹,自己偷偷扎了一只小龙,然后每人拿着一只小龙到邻村的农户家中舞动,被大人发现后,觉得这种小龙很有意思,就做了几只更小的龙,这也是扭扭龙的最初形成。扭扭龙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变,逐渐形成了一种单独舞动的形式,最初是大人带着孩子举着小龙到各家各户讨取糖果爆竹等,到了清朝末年,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扭扭龙,现在扭扭龙的制作也是越来越复杂和精致,形成了一大两小三条龙的形式,大龙长约八尺余,小龙长约三尺半,三条龙都用细绳相互连接,艺人手擎木柄上下舞动,龙体颤动扭动,大动小也动,大耸小也耸,形成一个“活”的特点,步法有“圆场”、“矮子步”,动作有“游龙”、“扭龙”、“转珠”、“跳步引龙”等等。
江西省境内的龙舞除了祈雨、祈福的寓意外,人们还把它看做一种祭祀古人的一种手段,比方说九龙共舞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屈原在投江自尽后,洞庭湖的龙王不让其忠魂返回到人间,但是龙王的九个儿子看到人民对屈原的怀念和喜爱而被深深感动,共同迫使龙王交还了屈原的忠魂,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九条龙的感激,同时举起九条龙进行舞动,这也成为了日后人们广为流传的九龙共舞,在端午节祭祀屈原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江西龙舞的审美意义
“扭扭龙”的艺术性不强,它的精髓是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如今,崇仁孙坊、白露、河上等十余个乡镇都有这种灯彩活动。独凳龙、九节龙,或是二龙同舞等多种耍法,不断丰富“扭扭龙”的内涵。舞“扭扭龙”也不限于同宗族人氏,他们或是三五好友同舞一节龙,或是多人同耍几条龙,没有宗族限制,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龙舞文化和人们日常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龙舞文化与人们的信仰、宗教、民俗等有着明显的表达作用,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龙舞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各自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龙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龙文化的一种特有表现形式,不仅是对龙文化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一种重要体现。龙舞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行,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广大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从而激起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龙舞这一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也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总之,龙舞这一传统民族文化以其强劲的舞姿、丰富的表演、恢宏的气势,祝福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风调雨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龙舞这一融合了人文、历史、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文化也会不断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