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51: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通信科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光通信技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当属光纤通信技术了,在最近几十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也是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代,从工作波长为0.85μm的多模光纤通信逐渐发展为工作波长为1.3μm的单模光纤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到工作波长为1.55μm的光纤通信系统,这些年的进步很好的解决了光通信系统的色散问题。不仅如此在这些年光源也放上的很大的变化,发生了从发光二极管到半导体激光器的变化。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传输信息的效率,而且半导体激光器与二级发光体比较具有更高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光纤和光源的发展大大的缓解了信息衰减和色散的问题,加大了光纤的通信容量,提高了光纤通信的效率。另外在光网络协议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的技术种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图像、数据、语音等业务,目前的重点是宽带接入网建设。宽带接入包括光纤、无线、同轴电缆和xDSL这几种方式,这些主要是基于分组交换方式的接入,其中以光纤接入为主。光纤接入分为有源方式接入和无源方式接入两种,即利用SDH或PDH为传输通道和无源光网络方式,光纤的非线性问题随着光纤放大器的广泛应用而逐渐显现出来。光纤的非线性主要指四波混频效应、自相位调制效应、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受激喇曼效应、受激布里渊效应等。其中一些效应会使得系统的技术指标恶化,使得信号脉冲展宽、波型畸变、信号之间串扰。通过合理的使用某些非线性效应,我们可以研制出新型的光器件。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1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为了更好的建设下一代网络就必须得构建一个拥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而由于光缆高达20年的寿命以及过高的造价,光纤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构建必须具有前瞻性,应该结合设备和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设计。同时由于下一代电信网对容量的高要求以及频率的高宽度,这一代的光纤性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必将被淘汰,那么开发新一代的光纤将势在必行。在G.652.A光纤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取得一定成果的G.652C/D光纤很好的解决了色散斜率的问题,减低系统成本,而且能实现更长距离和更大容量的传输。基于这些原因,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新一代光纤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由很多控制系统构成。通信系统是客运专线重要组成系统之一,武广客运专线正线全长968.52km双线,共设18个车站,通信系统建设通过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系统设备,构建高可靠、数字化的综合通信网络平台,为客运专线行车指挥和运营管理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通信手段。
一、武广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系统是客运专线重要系统组成之一,系统由通信承载系统、通信业务系统以及通信支撑系统组成,共14个通信子系统。
通信承载系统由传输系统、数据网、通信线路以及车站、段所综合布线系统组成,为通信系统以及其他各类应用系统提供语音、数据、图像业务的传送服务。
通信业务系统由电话交换及接人系统、调度通信系统、专业移动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组成,提供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公务通信、调度通信等基本通信业务。
通信支撑系统由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同步和时钟系统、电源系统、电源及通信信号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组成,作为上述通信承载网、通信业务网相关子系统的运营支撑,提供电源、时钟同步、网络管理等功能。
二、通信各子系统功能
2.1传输网
提供对车站间物理层业务、数据链路层业务的支持,实现TD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
满足信号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客运服务等涉及安全生产、资金往来的应用系统的通信传送需求,并为通信业务网提供传送通道。
采用STM-6410Gb/s系统组建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骨干汇聚层;采用STM-4622Mb/s接入网系统组建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接人层;采用STM-6410Gb/s设备组成链型网络,MSP链型复用段保护方式;采用STM-4622Mb/s设备,根据业务节点的类型组成多个通道保护环。
2.2数据网
为不涉及安全生产、资金往来的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网络层的广域网互联服务,包括综合视频监控、会议电视、各类信息系统等。采用MPLSVPN技术提供各个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的隔离和QoS保证,利用本线MSTP传输系统作为承载平台。采用核心、汇聚、接入3层结构。
核心层在客专调度所设置骨干路由器,对全线的数据业务进行转发;汇聚层在沿线大站设置汇聚路由器,负责区域内数据业务的转发;接入层在沿线客运站、段所、客专公司设置接人路由交换设备,负责站内数据业务的接人。节点之间通过MSTP系统提供的155Mb/s通道互连,构成环形、星型双归。
利用MSTP多业务光接入网提供未设置数据网没备节点的数据业务的汇聚和接人。
2.3通信线路
在铁路两侧电缆槽道内各敷设1条主干32芯光缆,形成不同物理路径的光缆线路,纤芯容量及分配满足各专业的需求;沿线另敷设8芯短段光缆解决GSM-R光纤直放站的纤芯需求。
2.4车站、段所综合布线
在客运公司、动车段、综合维修段及各车站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
2.5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
利用铁通既有程控交换设备,按照综合维修段管界分段纳人既有铁路电话交换网统一编号组网。
新没接入网系统,沿线车站新设ONU设备,分段接入新设OLT设备,OLT设备通过V5.2接人铁通程控交换设备。
2.6调度通信系统
提供各种具有调度通信特征的语音通信业务,实现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的统一呼叫。提供铁路专用通信、站场通信、站间通信。采用固定用户接人交换系统WAS组织调度通信系统。通过与CSM-R系统互连,实现有线无线调度一体化。在客专调度所、通信站新设调度所FAS设备,互为备用,实现调度所FAS设备的同城异地备用。沿线各车站、动车段、动车运用所新设站段FAS,通过传输系统提供的E1接入调度所FAS设备。新设FAS设备通过30B+D接口、DSS1信令与既有部干调、路局数调系统互联,解决调度台间联络业务。
2.7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GSM-R系统提供无线列调、ETCS-2列控、车次号跟踪、调度命令传输、区间公务移动通信等业务应用。系统采用GSM-R技术实现,由交换子系统、基站子系统、运行与维护子系统、移动智能网子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以及GSM-R终端组成。
交换子系统、移动智能网子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由GSM-R核心网工程建设。
为避免基站子系统部分设备的单点故障提高GSM-R系统的可靠性,基站子系统可采用单网冗余覆盖建设方案,当某一个基站出现故障时,相邻两个小区的覆盖电平仍然能够达到系统规定的性能要求。根据行车密度、车站股道数和定员数,结合话务模型进行测算,基站容量按枢纽站四载频、一般车站三载频、区间基站两载频设计。
2.8会议电视系统
会议电视系统为全线的运营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会议功能。系统采用H.323架构,H.264压缩编码格式,利用数据网进行承载。
2.9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
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由应急中心设备以及沿线现场设备组成,紧急情况下为应急中心提供事故现场的实时动态图像,并建立双向的语音、数据传输。
长大水底隧道(武广浏阳河隧道)另设紧急电话系统、隧道视频监控系统和广播系统,为隧道的紧急救援提供更多的通信保障。
2.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由监控中心、监控分中心、监控终端以及前端设备构成。监控中心设于客专调度所,负责全线视频监控设备及网络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可以对全线的视频监控图像进行调用。监控分中心设于沿线客运站,负责本站及相邻区间的图像存储、后期分析处理以及图像的分发管理。监控终端设于调度所、综合维修段、路局相关部门。可以对管内的视频监控图像进行调用。前端由摄像机设备、光端机、视频服务器(编码器)设备组成,设置于沿线车站、区间现场,实现对监控对象图像的采集和前期分析处理。
2.11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在客专调度所设置综合网管系统中心设备,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采集服务器、磁盘阵列、交换机、第三方软件、应用软件、管理终端等,实现对客专调度所管辖范围内通信网络的管理。前端通过与各通信子系统网元级管理系统互连,实现对通信子系统网管信息的采用。在综合维修段、路局没置远程管理工作终端,满足相关运营维护人员对其管内通信系统的管理。
2.12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
为通信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时钟同步、时间同步功能。时钟同步采用主、从同步方式,沿线设置多个二级节点时钟BFF$,时钟同步源取自铁通既有LPR时钟信号。在客专调度所设置中央主时钟(包括GPS)以及NTP分配单元,通过数据网、传输系统提供标准时间信号。
2.13电源系统
系统采用直流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的48v直流电源、交流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的220V交流电源。
采用组合开关电源设备和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电源整流模块采用N+I方式备份,配置2组蓄电池组,后备时间1h。采用UPS系统和后备电池组,配置1组蓄电池组,后备时间1h。
2.14通信电源及通信信号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通信、信号机房的机房运行环境和安全等进行实时监控,可监测的环境量包括温湿度、烟雾、水浸、门禁、非法入侵、空调的控制;对通信系统所采用的交、直流电源设备进行监测。
由一级监控中心、二级监控中心、前端监测单元SU设备构成。一级监控中心设于客专调度所,负责对全线动力设备和环境的集中监控和管理;二级监控中心没于沿线通信站、综合维修段,负责对其管内的动力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
1.2设备不可靠。设备不可靠也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例如,用户设备终端、传输数据交换设备是进行网络通信的必须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影响系统有效运行。一般为预防系统出现中断情况,网络信号传输线采用两根。另外,网络集线器也是重要的设备,如果质量出现问题,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1.3设计不科学。系统设计不到位不完善,没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系统布局不规范,线路连接没有到位,影响整个系统稳定运行。
二、计算机通信与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提升方法
2.1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通信网络架构的核心内容,合理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系统有效运行,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的性能。在计算机网络设计初期,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对拓扑结构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精心规划与布局,做好安排工作,满足系统运行需要。同时,要重视通信网络的容错性和有效性,确保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在整个结构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好结构的连通度和结构直径,根据当地网络设计需要,合理确定参数,满足人们使用需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进步,拓扑结构不断升级,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在设计和运用中,要合理利用这些技术与工艺,从而促进结构性能提升,更好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2.2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系统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对通信系统与控制系统运用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要注意系统结构紧凑,对各部分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确保信号传输直接,提高传输质量。采用必要的屏蔽措施,大功率器件采用散热措施,合理利用辅助电源。另一方面,做好系统各级电路工作点选择,确保各级间耦合效果。做好方案设计与论证工作,提高系统设计水平,防止外界电磁力的影响。
2.3加强通信网络管理。计算机系统一般比较复杂,除了做好设计工作之外,还需要重视采取措施加强网络管理。以降低网络故障率,保证网络系统信息和数据能有效传输。从而有效避免数据丢失,降低数据和信息传输故障率,促进系统可靠性提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重视现代技术运用,加强系统运行监测工作。实时分析和控制网络运行参数,并根据具体需要做好调节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应对,促进系统可靠性的提升。
2.4多级容错分层处理。为促进系统可靠性提升,系统设计中需要建立多级容错系统。通过采用这种措施,即使系统运行出现故障,在多级容错技术支持下,网络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故障,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在故障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及时更换故障单元,对网络整体结构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另外,还需要采用多层次结构,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区分服务层、物理层、系统层、逻辑层,确保每层结构可靠,预防故障出现,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5采用其它相应措施。此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排除电源电压波动带来的影响,运用磁环方法防止外界因素影响供电电源;控制直流电源电磁辐射。加强运行过程检查,提高系统使用人员素质,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从而促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使整个计算机系统更好为人们服务。
在生活上的要求得以充分满足后,人们还会产生一种内心认知的需要,即对外部世界的奥秘、对宇宙人生的规律充满了认知的渴求,对创新和发明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冲动,非常希望通过辛勤的探索去取得智力上的和感情上的自娱,这就是兴趣需要。当然,兴趣程度也是分等级的,从一般性的好奇,到专注的指向再到狂热的迷恋,各种程度的兴趣所导出的动机强度有一定差异。从兴趣出发努力探索科技奥秘,是科研动机形成的自为阶段。以兴趣需要占主导地位的需要系统,主体的动机主要由完全内化的需要—兴趣激发。因此,主体心理的自觉性相当高,主动性强,创新意识强烈,具有集中的注意力和活跃的想象力,一句话,科研动机的清晰度和强度相当高,可以经久不衰地支持着科技人员去艰苦努力、忘我劳动,创造新成果。在此,谋生与功利的需要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兴趣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激发人们的创新潜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真理需要
科技创新是探索自然奥秘、获取真理的劳动,因此,与目的合一的最高动机来自探索真理,运用真理为人类造福的需要,我们将此成为真理需要。科学真理是无阶级、无国度的,应该也可以为全人类造福。科技工作者运用智力和体力,寻求从前所不知的自然规律、技术方法和行为手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善人类境况,这是科技创新最高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境界。一旦人们从这种需求出发,形成科研动机且获得了满足,则不仅在真理的长河中注入了水流,而且自己也获得了个人经验的狭小圈子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因此,这是科研动机形成的自觉阶段。科学真理是全人类的真理,光凭个人的好奇与兴趣去从事研究,虽然比屈从与外界压力要自觉得多、也强烈得多,但如果不考虑科技工作者所负的社会责任,那么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必然也只是以一己之得去求取心理上的宁静和智力上的快慰。应当懂得,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发现真理、造福人类,科技成果与社会的前进、历史的进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外部需要必须有机地转化为内在需要,而个体的需要又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由此构成的需要系统就是以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系统。此时,探索真理、造福人类成为把个人的创造性融化在外部与内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中。由此构成的科研动机系统,清晰度和强度都达到了最高,自觉性也最高,可以持续不断地保持高度的驱策力和维持力,鼓舞和激励着科技工作者胸怀大志、刻苦努力,把自己的创造性才华无私地贡献给科学事业和人类幸福。胸怀这种科研动机的人,常常可以登上科技创新的顶峰,作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科技创新动机的系统性
上述各种需要系统转化而成的动机系统,是各种需要因素相互结合,协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呈现出鲜明的系统特征。
(一)根据需要的层次看,动机也应当是分层的
科研动机系统中总有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之分,主导动机决定着科研活动的趋向。科研动机系统由四个方面的需要转化而来,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就形成相应的主导动机,其他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究竟哪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决定于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的相互作用,绝无统一模式。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的科技工作者既可能主导动机相同,也可能迥然有别;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名科技工作者既可能始终不渝、不改初衷,也可能随机应变、及时调整主导动机。同时,处于从属地位的非主导动机也在动机系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动机系统中的各种动机是协合的
一个人可能因各种需要而产生许多行为动机,这些行为动机之间兴许存在着矛盾斗争,而且有时斗争会很激烈。但是,动机之间的斗争正好说明动机系统的动态特征,动机的相互斗争服从协合的原则。协合,指协同和综合,个体动机系统中虽有主辅动机之分,但个体在决定行为的选择时,不是把次要的或矛盾的动机弃之一旁,而是采取协同综合的方式,在各种动机的最佳配合中择优而行。如科技工作者具有远大的抱负和探索真理的愿望,因此,支配其从事科研的主导动机就是发现和认识真理,为人类造福。这在时间与精力上总与他们享受家庭生活快乐的需要有一定的冲突,似乎是鱼和熊掌不能两全。但是,这两种动机之间的矛盾远非不可调和。从长远目光看,它们是协合、互补的。一方面,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服务于全人类,当然也包括为科技人员的家庭服务;另一方面,科技人员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生活欲望,适当地满足这些欲望不仅不影响他们的创新活动,相反却有助于充分完善他们的创新能力。否则,由于得不到正常的社会享受,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科技人员生活单调、情绪压抑、心理障碍加重,容易引起其精神不正常,削弱或阻碍他们探求真理的活动。
(三)各种行为动机构成的系统,产生系统整体效应
任何行为动作,表面上看只是受一主导动机推动,实际上是人们心中全部动机的系统效应。科技工作者因四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产生不同的动机系统,其中某一层次的主导动机驱策力最强,但其他方面的动机也不能忽视不计。任何强烈的需要只能相对满足,其中伴有其他需要的满足。所以,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从事某种科研工作,是动机系统的整体相应所致,各种分层的、驱策力不一的、有时甚至是冲突的动机彼此相干耦合,产生系统整体效应,推动人们的外部活动。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其构建获得了系统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都市圈理论、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等学科和理论从系统到区域到创新的全面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
区域创新系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区域创新系统既经历形成、成长、发展、建设、成熟、完善、优化、升级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时间特性.又经历合作、转移、集聚、辐射、整合、联动、协调、一体化过程.表现出区域创新系统的空间特性而且.区域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及动态演进.获得了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下面既是对上述各学科和理论的理解.又是对它们的支持支撑作用的认识
1系统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个人到组织,系统普遍存在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最主要贡献就是系统思想可以说.与其它学科和理论相比.系统论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贡献最重要、最重大系统论不仅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到要素、从结构到功能观察、分析、研究区域创新的最佳视角.而且还提供了一个从系统建设与完善到要素整合与集聚、从结构优化升级到功能圆满实现开展区域创新实践的最有力切人点系统论使以系统为载体、取得了有机整体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区域创新活动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真正成为系统、属于系统.具有了系统的所有本质属性区域创新实践或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区域创新有其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各创新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结构.在具体变化的创新环境中.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开展高效的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国家创新的使命这些功能的充分实现使区域创新最终成为成熟完善的系统.
2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同家创新系统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区域创新系统又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所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思想理念上和内在逻辑上便必然地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重要的支持支撑作用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从系统的规模和层次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创新系统是一国之内所有区域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区域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属于宏观层次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上有国家创新系统.下有城市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集群.处在承上启下的中观层次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从研究领域的侧重看.区域创新系统着重于应用研究.同时也重点支持一些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项目区域创新系统有助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淘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创新系统则不仅重视应用研究,而且重视基础研究,换言之,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而且重视知识创新(即科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不仅要求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且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大力扶持和保护面临国际竞争、战略上十分重要而本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产业和弱势产业.从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区域创新系统比国家创新系统更富有地域色彩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内所有城市创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城市创新系统又是官产学研等创新主体的整合与集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系统是产业创新集群的放大和延伸.但国家创新系统并非基于几个产业创新集群各具特色的行政区域创新系统使创新要素在行政区域内流动比较容易.但在跨行政区域范围内、在一国范围内流动则往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转移成本、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联系。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都强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互动的学习机制是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功能发挥有效与否.子系统之间协调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的水平和效率.影响着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必须首先建设区域创新系统.要把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渗透和配置到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各个区域中国家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约束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必须符合国家创新系统的要求各区域创新系统要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总体目标.从各区域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国家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保障,它通过宏观环境、政府政策、国家科技规划等手段来保障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得到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持国家对创新系统建设和完善所没计的政策和规划.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用于区域创新系统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所起的作用非常显著.各区域的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园区等系统.便是区域创新系统的表现形式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环境的完善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扶持下建立和发展的大学等教育组织所构成的特定知识源和知识载体.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了智力支撑这些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将在区域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科研院所也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创新计划和项目.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政策、法律和基础设施.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创新成果而区域创新系统则要把这些创新成果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3区域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于是.区域经济学便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则在区域经济学那里发现并确立了自身的终极目标.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4创新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创新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的运行过程、演化机制、动力模式,相关的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战略的选择.创新能力的评价等而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且偏重技术创新。这样,创新经济学就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核心理念和基本知识.直接指导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认识并尊重技术创新的规律,有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正确理解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有利于区域创新实践的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围绕技术创新.相关创新联合发力,全面推进: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益于量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水平。
5新制度经济学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研究人以及由人建立的经济组织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进行的经济活动该学科主张制度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而制度创新在本质上正是制度进步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既包括企业内部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地方政府实施的制度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政府的制度创新对整个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更具有整体长远的战略导向作用从制度安排和制度演进到制度进步和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贡献了创新思想理念.奠定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企业是一种技术创新主体和经济活动组织.追求技术发明的成功的商业化应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为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和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创新便显得特别重要制度的改造、建设与完善是一个地方政府的长期任务让好的制度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使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改善.这是一个地方政府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首先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打造最适合的制度安排。
6都市圈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如果说区域经济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贡献的是区域思想理念.那么.都市圈理论则把这种区域思想理念指向了特别的区域.即都市圈都市圈理论并不会对任何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构建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它主要是对已经发展成为都市圈的特化区域的创新系统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作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极其特化的经济区域都市圈内各城市联系紧密,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中心.每个城市创新系统都是所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与协作,各类产业的整体优化布局。知识、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一体化.制度政策体制的贯通衔接等.都大大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打造了良好的环境.
7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科技合作在本质上属于合作创新或联合自主创新例如.把江浙沪作为三个行政区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属于合作创新:把江浙沪作为一体化的长三角来看.其间的科技合作则属于联合自主创新技术转移在本质上属于转移创新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又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式所以.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理论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提供了思想支持和逻辑支撑科技合作模式与技术移机制的探究和选择.科技人才的自由流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政策的统一对接.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等.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实现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科技创新.进而大力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25~27
[2]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学。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7~68.
T101 化工进展
T532 化工科技
T146 化工设备与管道
T007 化工学报
T009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D604 化学分析计量
T025 化学工程
T567 化学工程师
T076 化学工业与工程
T501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D506 化学进展
D011 化学试剂
D018 化学通报
D030 化学学报
D501 化学研究
D037 化学研究与应用
T931 化学与黏合
T553 化学与生物工程
Z017 环境保护科学
Z005 环境工程
Z021 环境工程学报
D024 环境化学
Z554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Z506 环境科技
Z004 环境科学
Z003 环境科学学报
Z002 环境科学研究
* Z521 环境科学与管理
Z025 环境科学与技术
H049 环境昆虫学报
Z035 环境卫生工程
Z019 环境污染与防治
Z031 环境与健康杂志
G882 环境与职业医学
G656 环球中医药
M631 黄金
Y040 火箭推进
N005 火力与指挥控制
N007 火炸药学报
X011 机车电传动
N069 机床与液压
N672 机电工程
R099 机电一体化
S004 机器人
N040 机械传动
M004 机械工程材料
N051 机械工程学报
N050 机械科学与技术
N057 机械强度
N047 机械设计
N054 机械设计与研究
N028 机械设计与制造
N053 机械与电子
N682 机械制造
N51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H245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R025 激光技术
R097 光学与光电技术
C037 光子学报
H272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6 广东医学
A042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535 广西科学
A06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816 广西医学
F028 广西植物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V572 规划师
T004 硅酸盐通报
T005 硅酸盐学报
M048 贵金属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A077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75 贵州农业科学
A527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808 贵州医药
M033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A040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G495 国际病毒学杂志
G350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V529 国际城市规划
G936 国际儿科学杂志
G436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G659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G498 国际骨科学杂志
G938 国际呼吸杂志
G967 国际护理学杂志
G929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G997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G930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G975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G349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G983 国际免疫学杂志
G939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G415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G889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G426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G928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S157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B525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G954 国际外科学杂志
G660 国际消化病杂志
G940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Q911 国际眼科杂志
G933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G661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G499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G984 国际遗传学杂志
G93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G937 国际肿瘤学杂志
E578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E591 国土资源遥感
R683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Z015 电镀与环保
T508 电镀与精饰
T598 电镀与涂饰
R010 电工电能新技术
R043 电工技术学报
R740 电光与控制
N067 电焊机
D036 电化学
R088 电机与控制学报
R045 电机与控制应用
N027 电加工与模具
R011 电力电子技术
A199 电力建设
R654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N102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R07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S019 电力系统自动化
R750 电力需求侧管理
R090 电力自动化设备
R516 电路与系统学报
R044 电气传动
R058 电气自动化
R039 电网技术
R116 电网与清洁能源
R684 电信科学
R754 电讯技术
R019 电源技术
R055 电子测量技术
R021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R079 电子测试
R651 电子产品世界
R067 电子技术应用
R036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R512 电子器件
R724 电子设计工程
R001 电子显微学报
R006 电子学报
R022 电子与信息学报
R020 电子元件与材料
J023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H00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A030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U014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002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J028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944 东南国防医药
P003 动力工程学报
P018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F014 动物分类学报
F022 动物学研究
F043 动物学杂志
F231 动物营养学报
X034 都市快轨交通
G542 毒理学杂志
T241 断块油气田
N070 锻压技术
N082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G920 儿科药学杂志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C071 发光学报
G874 法医学杂志
U013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U053 纺织学报
G893 放射免疫学杂志
G608 放射学实践
Y006 飞行力学
Y571 飞航导弹
K002 非金属矿
D022 分析测试学报
D005 分析化学
D026 分析科学学报
D004 分析试验室
D062 分析仪器
D015 分子催化
D035 分子科学学报
H845 分子植物育种
V052 粉煤灰综合利用
M105 粉末冶金工业
M039 粉末冶金技术
Q006 辐射防护
Q005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H051 福建林学院学报
H26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265 福建农业学报
A07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A029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003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M505 腐蚀与防护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A001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Y019 复合材料学报
B029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G957 腹部外科
G338 腹腔镜外科杂志
A034 甘肃科学学报
H844 甘蔗糖业
G879 肝胆外科杂志
G690 肝胆胰外科杂志
G803 肝脏
G392 感染•炎症•修复
H04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E048 干旱气象
E020 干旱区地理
E105 干旱区研究
M050 钢铁
M013 钢铁钒钛
M027 钢铁研究
M019 钢铁研究学报
X028 港工技术
D02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B002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R038 高电压技术
T00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T002 高分子通报
D021 高分子学报
N059 中国机械工程
A079 中国基础科学
R066 中国激光
R013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G852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G241 中国急救医学
G192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G560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G907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G787 中国健康教育
G78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N108 中国舰船研究
T075 中国胶粘剂
G23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G239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G206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G323 中国康复
G400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A098 中国科技论坛
A58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S133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A10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A106 中国科学化学
A081 中国科学基金
A0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A109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A107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A105 中国科学数学
A103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Z317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A1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Y003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G441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K030 中国矿业
K01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G247 中国老年学杂志
U001 中国粮油学报
G447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536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G794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G22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G870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544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G814 中国临床医生
G974 中国临床医学
G304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H212 中国麻业科学
G613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G598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K037 中国煤炭地质
G582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G297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K036 中国锰业
H211 中国棉花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Y028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K550 中国钼业
G303 中国男科学杂志
H273 中国南方果树
G42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G277 中国内镜杂志
R524 中国能源
U609 中国酿造
W005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H958 中国农学通报
H027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H567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H030 中国农业科学
H210 中国农业气象
H221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G311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G226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G269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G776 中国全科医学
H081 中国热带农业
G629 中国热带医学
Z546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U052 中国乳品工业
E124 中国沙漠
G366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242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G268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H55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H044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F25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F002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258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G715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L001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F04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G883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G853 中国实验诊断学
G273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G228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G305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G867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G267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G68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G27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G872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U635 中国食品添加剂
G429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U007 中国食品学报
U563 中国食物与营养
H317 中国兽药杂志
H326 中国兽医科学
H225 中国兽医学报
G796 中国输血杂志
G926 中国数字医学
R521 激光与红外
R028 激光杂志
E11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04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A035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R586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H24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H227 吉林农业科学
G719 吉林中医药
E007 极地研究
G452 疾病监测
G439 脊柱外科杂志
N038 计量技术
N014 计量学报
S050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S049 计算机仿真
S01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S012 计算机工程
S034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S022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S02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S030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S520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S006 计算机科学
S085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S509 计算机系统应用
S018 计算机学报
S021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S029 计算机应用
S016 计算机应用研究
S009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S500 计算机与现代化
S014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S507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C003 计算力学学报
B014 计算数学
C094 计算物理
S718 技术经济
A656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292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A04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H240 家畜生态学报
G638 检验医学
G477 检验医学与临床
V051 建筑材料学报
V057 建筑钢结构进展
V045 建筑技术
* V523 建筑节能
V014 建筑结构
V044 建筑结构学报
S635 建筑经济
V005 建筑科学
V013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V047 建筑学报
Y564 舰船科学技术
A136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W55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H295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T022 中国塑料
G211 中国糖尿病杂志
T068 中国陶瓷
G52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G561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G444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U501 中国调味品
X004 中国铁道科学
G437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R083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H350 中国土地科学
H233 中国土壤与肥料
G11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G373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G959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G517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G988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S725 中国卫生经济
G253 中国卫生统计
G7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G752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K035 中国钨业
M022 中国稀土学报
F025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G841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G623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G885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G23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G849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G284 中国消毒学杂志
G765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G845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G298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G117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G718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G380 中国心血管杂志
G20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25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G747 中国新药杂志
G727 中国性科学
G232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G118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G908 中国学校卫生
G675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G633 中国血液净化
G119 中国循环杂志
G756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G645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G396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H208 中国烟草科学
U647 中国烟草学报
E303 中国岩溶
G619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G318 中国药房
G120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G121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12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G878 中国药师
G220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G227 中国药物警戒
G248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G713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G621 中国药物与临床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755 中国药业
M628 中国冶金
G809 中国医刊
G12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G124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G679 中国医疗设备
G306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G313 中国医师杂志
G236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G125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G911 中国医学伦理学
* G47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G622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G127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G193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S591 中国医学装备
G519 中国医药
G644 中国医药导报
G924 中国医药导刊
T019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G53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Q918 中国医院
G454 中国医院管理
G24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G314 中国疫苗和免疫
G130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G706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H20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U032 中国油脂
M028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H099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G75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V039 中国园林
G13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X012 中国造船
U012 中国造纸
U033 中国造纸学报
H204 中国沼气
G600 中国针灸
H067 中国真菌学杂志
G945 中国职业医学
G347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G84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G757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G846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G758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G52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G18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G132 中国中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