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16:44: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图案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现在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减少图案课程编排中变形方面的比重,在题材的选择和变现方式上更加倾向自由随意的风格。
(1)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应该尽量条理化和清晰化图案设计的设计规律的讲解,教师在课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这种规律类似于学科知识,枯燥无味,过于枯燥晦涩的规律往往会限制住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尤其是处于思维极度发展的青少年,过于规律化的条理性规律会将学生局限在这些规律之中,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无法跳出来,遇见任何事情都习惯用这个规律去解决,从而导致作品生硬呆板,缺乏个性和创意,通过变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总结自己作品中表现出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图案设计中所存在的规律。
(2)21世纪是一个青春非常,充满个性的时代,较之前相比,每个人的审美理念和时尚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崇尚自由民主、思维跳跃的时代,而图案设计作为美化生活的一个有力武器,就更应该灵活多变,体现当代人多变的性格。也就是这道理,我们不必再将自己局限在之前设定好的条条框框里,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的思维。作为授课教师,不要谈“变形”色变,而更应该紧跟现展的潮流,充分体现当代设计理念和潮流,不必再跟“几何”等概念牵扯。新的时尚观念也带来了新的图案理念,自由跳跃的画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学生设计潜力的发挥和培养。
(3)教师在授课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和互动。尤其是在实训课中,要贴近艺术,满足艺术设计课程的要求,把之前单独设计的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课程融会贯通起来,发展成为多种方面的多方面训练。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选择。同时教师要注意到不同学生所存在的不同的优势,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要单独进行辅导,并且要强调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在过于拘泥,可以把所学过的所有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意识。
一、必须对中国传统纹样进行深入的记忆,以及熟悉外国传统纹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使得中国传统的文化难以得到继承和发挥。现在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在课堂中,由于各种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缺乏重视和激情,在要展开设计时,往往面临的就是没有灵感没有思维,在面对复杂难懂的纹样图案时,往往又表现出了不耐烦和缺乏耐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所以说,在传统的图案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教会学生重视当今传统的图案纹样,为自己铺平设计之路。让学生试图自己总结传统图案设计的规律。如何能准备把我住传统纹样设计的精髓,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在学习中,把握住每个图案的造型类型、色彩搭配、构图方式等等,并对这些加以总结,只要将这些进行仔细的归纳和分析,我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古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精髓。
二、结合传统图案设计理念进行创新
其实仔细研究便可发现,学生在对传统纹样设计进行学习之时,往往存在很多的学习误区。比如:没有灵感,照搬照抄源设计,要么就是对源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换汤不换药,其所表现的作品枯燥乏味,没有生动性。何为重塑,就是对传统的作品进行回炉重造,重点体现创新观念。在课堂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根据当今流行的时尚设计理念,当今季度所流行的畅销元素,对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再造,体现自己的创新理念,表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贴上时代的标签。赋予它时代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把握住图案实训课程的精髓所在,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训,让学生体会到图案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被赋予时代含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和见解视野更加的开阔,就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朝着正确的设计之路上顺利前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将学生已经设计完结的作品进行一些一些小小的改动,可以将这些作品移植在短袖、一次性纸杯、陶瓷杯等实物上,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热情,还可以增加实训课程的乐趣,活跃课堂氛围,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将作品体现在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理解作品设计与单纯的艺术构想方面的差别。自由这样,学生才会想要动手,才会愿意动手。动手能力才会得到你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盘湘龙.《设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06.
[2]黄尔.模拟公司模式授课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3.
[3]曾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广西具有丰厚的民族手工艺资源,民族手工技艺十分发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十分突出。壮锦、绣球、铜鼓、画扇、贝雕、坭兴陶、牛角雕、红木雕、人工宝石、服饰银饰、奇石盆景、编织制品、竹木根艺等手工艺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专门产业。这些手工艺术民族风格鲜明,地方特色突出,富有实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然而,随着时展,这种手工技艺因为社会大环境影响,营销不力,设计创新不足,市场不看好,产业凋零,后继乏人。民族手工艺产业或已经衰落,或濒临危机,发展陷入困境。如何挽救民族手工技艺,促进产业再生和后继人才培养,是政府、社会、教育、产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问题。作为培养地方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院系,应该担负这份重任。具体来说,要实现广西民族手工技艺在高职设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学
将民族手工艺术元素融入设计基础教学,是我国很多艺术院系的做法。广西手工民族技艺内容广泛,技艺精湛,文脉深厚。壮锦、民族服饰、苗族银饰、玉石雕刻、铜鼓、刺绣、传统陶艺、编织等手工技艺中的装饰图案与造型语言也十分丰富,可以归纳整理成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成为学生的设计素材和可以吸收利用的艺术元素。以壮锦为例,图案来源于生活,生动活泼,反映壮乡生活与文化。图案有:蝴蝶恋花、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团龙飞风、狮子滚球、四宝围兰、双凤朝阳,以及大小五彩花、大小、茶花、五福捧寿、福禄寿喜、马鹿穿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花样,反映了壮族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地方特色浓郁。壮族色彩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配点其他色泽,形成鲜明的强烈对比。“红配绿,看不俗”,是织锦艺人配色俗语与乡土艺术特征,“简练中见多彩,粗犷中见细密,纯朴中见真切,素雅中见艳丽,对比鲜明强烈”,显示了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实的性格。壮锦图案纹饰都可以成为《图案》《设计色彩》等基础课程内容。同样道理,苗族蜡染色彩单纯、素朴,以蓝色为主,图案严谨精细,纯而不腻,纯净素雅,是大家一贯喜爱的色彩而纹饰,也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代表。蜡染图案和配色方法用于基础教学,早就是很多国内艺术设计院系的做法。苗族扎染的手工技艺也令很多艺术家、设计师着迷。抽象、随意的扎染效果是艺术院系师生永远乐于探索的命题。此外,广西“绣球”,小巧玲珑、精致艳丽,有独特的堆绣技艺与花瓣造型,惹人喜爱;铜鼓见证了广西文明起源,铜鼓上面镌刻的鹿纹、船纹、羽人纹、兽纹,还有各种几何纹样如云雷纹、方格纹、水波纹、圆圈纹、栉纹、菱纹、凹纹、钱纹、席纹等,是广西代表性的原发图案之一。它们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完善基础教学内容。可以说,民族工艺是地方设计院校基础教学用之不竭的资源库。
二、将传统手工民族技艺融入专业教学
广西民族技艺后继乏人,大学生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设计专业中融入民族手工技艺教育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参与民族技艺,还能够启发民间工匠的创意思维。常采用措施为:在产品设计专业融入民族产品造型和图案元素,装饰设计专业融入民族工艺图案与造型,建筑装饰设计融入传统民族建筑符号及其装饰技艺,包装设计融入本土文化和民族色彩民族图案,在服装设计装也中融入民族服饰文化与元素等。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和装饰专业,长期探索民间艺术与专业课程结合,不仅开发了国家级民族陶艺精品课程,还创办了大型的民族技艺实训中心。学校将钦州坭兴陶的制作技艺引入以上产品设计和民族装饰专业,采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等方式,有效地将民族技艺传授给学生,在多次国家级行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批毕业生进入坭兴行业,为坭兴陶界培养了可用之才。广西地方高校贺州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院系也都纷纷挖掘民间艺术,将民族服饰、民族陶艺、苗族银饰等用于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正日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平台。
三、加快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和艺术匠师工作室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开展民族技艺教育的便捷途径。由于民族技艺保护政策的加强与高职教育经济投入的加大,民族技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可能。校企联动,匠师协作,合作研发是实训基地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实训基地建设采用教学模式为:建立民族技艺工作室、聘请民间工艺大师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专门的民族装饰工艺实训中心。中心聘请了3位工艺美术大师,设立坭兴陶艺、贝雕、壮锦3个国家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担负培训师生,合作研发新产品,从事民族技艺创新与传承重任。实训中心采取产品研发、参与竞赛、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还承担了国家陶艺师资培训。实训基地配置有专业制图室、陶艺制作实训室、雕刻制作实训室、民族织锦实训室、图形工作站、产品陈列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其中陶艺实训基地有电窑炉、拉坯机、工作台、展示台等设备,将制陶流程中的造型设计、雕刻技艺、烧制技艺引进教学,开展实训活动,使学生获得更为便利的实训条件。该中心被评选为首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学校实训基地虽不比工厂中的生产车间,但也可以实现部分流程的陶艺实训生产。开发陶艺课程不仅可以作为设计专业的特权,还作为公选课成为全校同学与陶艺体验者的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与创新手工民族技艺作用。匠师工作室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民间民族技艺教学模式,可以由工艺美术大师、工匠以及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梁显飞老师的蜡染工作室,将苗族蜡染工艺应用于室内设计专业,开发设计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软装布艺与饰品,如苗族蜡染室内软装配饰作品,风格独特,既时尚又民族,深受欢迎。他创作的蜡染作品《手工蜡染――时钟》《苗族餐桌布艺》《蜡染抱枕被》分别获得2014、2015、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凤凰”创新大赛优秀奖。更有甚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子龙的蜡染艺术工作室,在2013年12月举办了“刘子龙蜡染艺术工作室师生作品汇报展”,展出一百余幅蜡染绘画作品,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并召开了相当高层级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基于以传承为目的而建立的刘子龙工作室及其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构筑凤巢,引进54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建立起玉雕、牙雕、木雕、骨雕、榄雕、蛋雕、广彩、广绣、陶塑、剪纸、宫灯、掌画15个大师工作室。同样采用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各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培训实际情况,在不少于总课时的前提下编写具体实施的计划大纲和课程安排表。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时间和课外实训练习时间。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选择。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熟悉汽车维修漆工相关电工、有机化学、涂装工艺常识,熟练使用喷涂设备、喷涂方法与涂料检测方法。
三、培训建议课时
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300课时。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低于建议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汽车维修工工作总结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电工基础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直流电的基本概念及电路的常用连接方式;
(2)熟悉交流电产生和使用方法;
(3)掌握用电的各种安全措施。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直流电路
1.2交流电路
1.3安全用电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
模块2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区分开链化合物和闭链化合物;
(3)掌握芳香烃性质,了解链烃的各种衍生物;
(4)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合成方法。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有机化合物
1.2链烃
1.3链烃绗生物的化学性质
1.4环烃及其绗生物
1.5高分子化合物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
模块3汽车涂料认知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悉涂料的组成;
(2)识别常用汽车涂料品种,安全使用涂料。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涂料组成
1.2树脂颜料的分类与特点
1.3溶剂的种类与功能
1.4汽车修补涂料的种类与特征
1.5修补涂料的种类和安全环保
3、培训方式建设
(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
模块4喷涂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悉和了解涂装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熟悉和了解喷涂设备和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烘烤设备的分类及原理
1.2空气喷枪分类及原理、常见故障的排除
1.3空气压缩机分类及维护、空气分配系统
1.4打磨设备
(2)技能实训内容
2.1喷烘房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2喷涂与打磨设备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理论知识采用课堂讲授法。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喷烘房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打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实训项目。每位教师带10名学员。
模块5涂装工艺及检测技术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1)不同底材的涂装方法;
(2)各种不同涂料的施工工艺;
(3)汽车整车喷涂、板块修补、局部修补的方法和技巧;
(4)汽车颜色的特点和调色方法;
(5)涂层质量检测方法;
(6)涂膜病态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金属底材涂装
1.2非金属底材涂装
1.3喷涂技巧
1.4调色基础
1.5车身图案和原厂涂装工艺
1.6涂膜病态及检测
(2)技能实训内容
2.1喷涂技巧
2.2调色方法
2.3图案制作
除办学来教授艺术设计外,传统的师徒教学还是继续存在。民国时期著名的商业美术家如郑曼陀、杭稚英、谢之光、丁云先、金柏生等,他们在承接月份牌、商标、商品包装等商业美术业务的同时,招收学员培养专业人才。但就他们自身而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就是一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设有设计部门,招聘画家从事产品和广告设计,如胡伯翔、倪耕野、梁鼎铭、吴志厂、戈湘岚等是英美烟草公司的专职画师。谢之光、周柏生等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画师。杭稚英、金雪尘、金梅生等都曾在商务印书馆的图画间学习。⑥企业内部的设计机构不仅营造了重视设计的氛围,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战能力的设计师。他们是在企业中接受虽不正规但贴近生产和市场的实战训练的,所以设计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都很强,所以当杭稚英开办“稚英画室”的时候,就已具备丰富的和客户接触、提供客户所需设计方案的经验,从而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设计事务所。
职业教育特色与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一)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从教育类型看,高职教育是职业岗位教育;从培养的人才类型看,是培养面向某一职业或技术岗位群,工作于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培养方式看,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重视技能训练,强调校企合作;从办学体制看,更强调办学的开放性,办学体制上更加灵活,强调社会、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民国时期商业广告教育虽处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萌芽阶段,但仍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官办与私立并存,学术与商业实践共生。从民国商业广告设计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经验,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方法,它也与德国包豪斯的“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不谋而合。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设计学科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转变为现实,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这需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就平面设计教学而言,诸如课程体系与授课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与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不断摸索与总结,以期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方法。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
1、加强设计产、学的合作从20世纪初始,在“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标语下,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国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与此同时,政府和民间的工商业美术教育与协会的创办,为中国早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及推动国货的销售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我们由此得到启示,业界与协会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产学合作的生力军。学校需要强化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的指导作用,以便有效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和督促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合作开展兼职教师选聘;组织指导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学术界也可以多多邀请这些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参与学校课程内容规划,提供设计产业的现有资源,建立产学合作的桥梁,使学界培育人才为业界适用;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安排推荐学生到设计企业实习,业界也可提出商业计划由学生参与执行,共创产学合作的价值。另外建议教育与行业相关部门,调查和统计现有可供学校聘任实践教学的师资资料库,提供未来各个学校安排讲座、实习辅导或聘任之用,以共同创造设计的社会价值。即使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方法,也要强调针对性大、仿真性高、模拟性强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以及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
2、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不够了解,导致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它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教育,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文化素质建设与性格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必需,是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必然要求。文化艺术可以滋养人的心灵,而大学特有的文化环境是离开大学后所得不到的。它聚集文化精髓,沉淀人类智慧,给予青年人以心灵的关怀,并能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修正人生追求,丰富生命感悟。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职业人相应的性格。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职业性格,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职业能力不仅提供从事职业的可能性,有文化素质的职业人更是合格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我们强化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基础设计教育及鼓励学生参加竞赛面对未来国际设计的强烈冲击与市场竞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元素融入于现代设计,借此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设计新秀展现于国际设计的舞台,是高职设计教育的远大目标。这需要学校更加重视基础设计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教师在设计教育中,应把美的观念和技能从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设计,从设计中创造生活,把设计的意识和观念带进生活,使学生的设计活动成为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艺术。参加各种层次的设计竞赛,各个选手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能力、水平;同时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到自己与其他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主学习是成绩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知识,从各种渠道获取相关创意的信息资料,通过了解、分析之后并把相关的知识转化为创意的图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果获得竞赛的成绩,肯定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超越性能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首先,以大量案例为基础的知识讲授,让学生在案例中总结规律。以实训带动知识的吸收与巩固,在群体分享中知优劣明标准。广告专业的理论课程对比一般专业的理论课程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广告作为新兴的专业学科,本质上就是为塑造实操人才为目的,其中大量的理论知识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多是经验的总结,对指导实操有即效性。广告文案课程看似是理论课程,但其中理论的来由是大量的文案案例。因此从理论还原为案例,给学生生动呈现原貌是非常必要的。在引入课程与讲解理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大量的案例来展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尽量多地搜集身边随手可得的广告文案,包含报纸杂志、交通户外、宣传海报、饮料饼干包装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媒体等,让学生明白文案的无处不在以及精心设计的重要性。由此,配以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对文案有初步的概念认知,包括何谓广告文案、广告文案之作用、目的、创作架构,以及何为同时具深度与创意的广告文案。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应采用资料搜集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教师布置搜集任务给学生,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广泛搜集他们认为最具特色的广告文案,并将最独特的文句记录下来,若能搜集成辑更佳。定期检查学生搜集的成果,并择期让学生选择最得意的作品进行分享。
其次,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的作品中寻找个性闪光点,不以格式正确与否作为评判唯一标准,加大对个性表达的褒奖。在案例讲解中,突出讲授成功文案是如何形成风格化叙事和以独特见解形成眼球效应成为社会热点。在实训设计上,以别出心裁的题目让学生的个性与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如让学生设计一份自我广告文案,形式不拘,但必须具有主标题、副题及正文三大要素。从教学结果看,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提高。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欠缺是其被社会认可的一大障碍之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其职业性、开放性及实践性原则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轻松迈入社会。
(一)课程设置依据
通过走访企业、行业和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染整产品加工工艺设计、实施、调整,印染新产品开发、印染产品质量控制、染整测配色、纺织品贸易及染料助剂检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根据实践专家职业成长过程,由最初的一线操作工,经过几年职业生涯,职位升迁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能力发展规律序化所经历的行动领域,由实践专家描述在升迁阶段所需知识,形成学习领域课程。本专业实践专家通过头脑风暴法,共分析、罗列出代表性工作任务30个,继而归纳、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4个。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将企业实践专家提炼出来的4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变为9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染整工艺实施”转变为含“印花技术及实训”在内的四门课程。由此可见: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染整工艺实施”是本学习领域课程设置的依据。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以职业活动导向来设计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按照过程分模块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强调对隐性知识,也就是过程性知识的获取。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工作岗位;通过工作岗分析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去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设计、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等。
三、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项目化课程组织与安排
戴士弘教授认为,知识和能力之间是绝对不能等同起来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条很深的沟,填平这道沟只有一个根本性办法,那就是“实训”。隐性知识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在实训中“知道如何做”的知识。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组织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本课程企业工作岗位及其工作内容,选取、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并在每个学习情境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工作项目;通过理实一体化工作项目的实施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工作即学习的理念。
(一)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教学内容,总课时54学时,针对学生对前导课程的学习基础,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学习印花基础知识、直接印花技术、综合印花技术及印花技术提升等四个模块的知识。能力培养按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前一个单元获得的技能为后一个单元技能搭建了必要的阶梯,后一个单元又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
本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印花产品的生产过程序化、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任务与工作项目,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一致。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要求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为背景,因此,要以工厂订单样品为来样,分析来样的面料、质量要求、助剂的选用,启发学生进行印花工艺设计,一般先发放任务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对所要做的产品有一定的认识,再由老师讲解方法,并且师范给学生看,并指出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学做,老师指导,通过教、学、做完成任务,教师将专业理论、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等工作过程融入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以模块四(印花技术提升)中的项目2(印花工艺的制定)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成立兴趣小组,教师和小组长一起备课,上课前教师发放工作任务书,学生在接到老师布置的工作项目任务单后,小组成员在工作页引导文引导下,通过老师的讲授指导,查阅教材、专业书刊、专业网络等资料,获取完成工作项目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并填写工作页相关栏目,为下一步控制工作计划做好准备;学生根据印花来样以及工作项目任务单要求,独自完成工艺设计、仪器设备选用、操作步骤设计等,完成工作计划的制定,并填写工作页相关栏目;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最终确定工作实施计划,并填写工作页相关栏目;小组成员在实训室进行工作计划的实施,完成工作任务或产品,并填写工作页相关栏目;小组成员对工作结果(任务数据或工作产品)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最终确定调整后工艺,并填写工作页相关栏目,完成项目报告;小组成员以PPT形式,汇报工作情况,展示工作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根据该小组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的质量给予评价,各小组均展示,评价后,老师就本工作项目作最后的点评和总结,完成本学习情境的教学。
(三)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1.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以典型产品或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法教学。本课程在每个学习情境中设计一个或几个典型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设计对应的工作项目,通过“理实一体化”工作项目的实施完成学习任务。在实施工作项目时,首先随机将学生分成工作小组,每组3-4人,并在老师设计的项目工作页的引导下,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六步法”进行工作,即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总体上采用的是项目化“六步法”教学,但在每一步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分别运用案例引导、阅读探究、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角色模拟、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静态的变为动态的,平面的变为立体的,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微观的变为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专业机房的应用
本专业机房配有先进的电脑分色制版软件,可实现图案的扫描输入,图案的分色、图案的修改、图案的排版、黑白稿的打印输出等功能,完成电脑分色制感光底稿的目的,为本课程印花制版的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现代化先进仪器、设备的应用
本专业实训室配有多种先进的印花产品加工设备和印花产品质量检测设备,为本课程印花产品工艺实施和印花产品质量检测的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现代网络的应用
本课程网站、学校数字化学习中心和国内有关专业网站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
(四)课程考评方法
《印花技术及实训》这门课程的考核采用校内考核与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鉴于本课程除了有相关理论外,还涉及实训,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中,不能拘泥于常规实训报告、实训总结等对显性知识的考核方式,在这里,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教师还应该加入更多新的考核方法,比如反思札记、实训叙事、逸事记录等分析学生的隐性知识对于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影响,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两部分内容:校内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其中,校内考核重在过程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学习态度(20%)、实训报告(15%)、实训叙事(15%)、反思札记(20%)、期末成绩(30%)等;社会化考核以学生通过印花制版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据,技能鉴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四、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一)重点突出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在高职院校中,我们应该首先注重“知识的应用”,并不是知识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重点突出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会××,能××”的目标。
(二)课程效果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直观实例出发,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兴趣,会站在初学者的立场上对待学生。初学者对于知识的积累应该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真正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起立答题,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总结经验,从而形成和自己经验相关的隐性知识。
(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谓教无定法,只要学生有兴趣,能主动参与,在能力上有提高,使用各种模式都是可以的,不限制唯一的教学模式。教师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形式被学生感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师的隐性知识,在良性知识的影响下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产生新的教育模式,从而促使自己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使学生增强了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信心
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教学,为学生自主获取隐性知识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得到形成和培养。高职学生毕业后入行快,上岗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基本功欠缺,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自我学习时,就有可能不如别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制定合理的激励体制,不但注重显性知识,更加注重高职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取,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高职学生的知识不但“好用”,而且“经用”。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自己的行业领域中永远走在前面。
五、《印花技术及实训》课程需要继续改进的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隐性知识的传递,职业教育对教师在实践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双师型”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在如何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怎样达到隐性知识共享的最大化。可以尝试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组织本校(或本专业)的教学经验介绍或者组织教师教学竞赛等方式来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在这一方面,也需要学院建立一定的激励保障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Auto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一款通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我们学校的汽车、数控、电子、电工、机电、商务信息网络等专业都开设了CAD课程。掌握CAD基本操作方法和实用技巧是学生顺利通过相关职业技能考核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各种命令的使用,并能综合运用于各类图纸,使学生获得特定职业所需实际能力,成为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本人针对CAD课程的特点和中专学生的知识基础对CAD课程教学进行以下尝试与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专CAD教学的现状:
1.中专学生理论基础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让,对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感到厌烦,对CAD的学习有畏难情绪。
2.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按菜单和功能来分块安排内容,学生学习后可能会使用命令,但缺乏灵活、整体和综合运用能力。
3.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常规CAD教学教师多媒体演示,加指导学生实训。多媒体演示学生很难记住,到实训练习时,学生难以入手。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不浓。
CAD教学实践探索:
1.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中专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化地位,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现在的中专生不少缺乏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学生预习及自学。课堂上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生成,帮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CAD课程应该在学生学习过《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等课程后,掌握制图规范和必要的机械专业基本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技能时开设,学生才能把机械设计图形语言与CAD技术技能很好地结合。
2.课堂设计应符合中专学生快速入门准确掌握CAD绘图特色,形成科学模式。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采用实例教学,入门阶段对应练习:教师可画一些花卉、剪纸等美观的图案让学生模仿。例如画一幅《荷塘春色》用样条曲线绘制荷叶、水纹,用圆弧绘制荷花,用椭圆、圆绘制莲蓬,还可以对荷花、荷叶用填充润色。这种极具美感的图画使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己尝试用绘图栏各命令画出水中小鱼、空中小鸟。积极主动的练习绘画,学生很快就熟悉了CAD的操作界面和常用的辅助功能。学会基本图形绘制后,接下来就讲解高级绘图命令,使用图块功能等提高作图效率。采用对比练习,灵活运用绘图及修改命令,融会贯通。当学生看到用CAD绘制出的丘比特的箭射中两颗心的图案时,纷纷跃跃欲试,主动练习用构造线绘制箭头、用修改中阵列、镜像命令画箭羽部分,画好一颗心可以再复制一颗,箭穿过心时要用到修剪命令,当有同学不会时就急着请教画好的学生。讲课时,我把趣味性强的图形和枯燥的零件图穿插讲解。美术图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为难心理,促进学生迅速掌握绘图命令;在此基础上零件图绘制也渐渐容易入手,零件图的绘制让学生有成就感。精选实例,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分成模块,每一模块一个个具体任务,使内容讲解有极强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编讲义,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我校曾经使用的CAD教材基本上是按命令划分章节,常把目标选择方式和视图调整方法作为单独章节安排在前,这种讲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又不符合图形绘制的过程。我根据学生实际基础,创造性使用教材,分析教材每章节的目标、重点、难点,找出各章节的主要问题要点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几个任务,每个任务的完成分:任务分析、已知方法、未知知识、解决过程、回顾拓展五个环节。任务分析是对要绘制的图纸分析,需要用到哪些命令。已知方法是所需命令哪些是已经掌握的。未知知识是哪些命令是陌生的,解释演示陌生命令的使用方式。解决过程是通过引导、提问、演示绘图过程让学生掌握所需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回顾拓展对所学重点知识加强理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新的绘图方法,掌握灵活的绘图技巧。教材中的常用辅助功能、目标选择、视图调整、图层使用、图块功能等单独作一章节讲解时理论性强,过于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我把这些枯燥章节融入到每个任务中去讲解,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对这些理论不再厌烦。
4.针对不同专业,精选不同的综合练习,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实训时分组完成相应任务,促使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提高。汽车、数控专业的学生,我精选出相应的机械零件图,在实训周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先讨论零件的结构特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确定绘制方法,绘图步骤,再按方案执行。鼓励学生对同一零件图设计不同的绘制方案。这样每组都会有不同的绘制方式,不同的方案会有快慢不同的绘图进度。小组间互相竞赛,每个学生的成绩于自己小组成绩相关。这有利于小组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对每组引导点拨,督促其运用学过知识,在图形绘制好后查找资料,科学标注尺寸、编写技术要求等。这样的实训,不仅能让学生对设计图理解透彻更让学生展示才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
5.考核方式改革,过程考核成绩为主,期中期末考核成绩为辅,以考促学。每一模块学习后,及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考核,考核目标明确,范围集中。过程考核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习态度、任务完成、知识运用、综合能力方面现场给出分数。过程考核有利学生知晓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补漏补缺,明确努力方向。期中期末也倾向能力考核,上机操作,题目体现出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师也可依据学生的考核结果得到反馈,总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6.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来校办讲座,寻找机会带学生到公司参观。图纸设计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应该接触外面的世界,感知社会需求。有条件时邀请规划设计院的工作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解新的技术动态,前沿的技术软件。这样的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7.CAD教学软件的选择尽量考虑稳定性和流行性。每年都会有新的CAD软件推出,新软件大多处于试行阶段,性能不够稳定,不少硬件无法支撑新软件的正常运行,教学尽量避免试用期软件,不能一味求新。学生的CAD运用能力最终要服务于用人公司,公司流行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可以作为教学软件选择的参考。流行软件使用也便于各个公司之间交流合作。
CAD的课程与很多学科有交叉,其自身内容不断更新,新软件不断问世,在图形技术、数据库方面尤其突出。作为中专教师理应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一线人才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39-02
1952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哈佛教育学院举办的“课程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主题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的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要求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重点,把学生视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参与学校中问题的讨论、评估,课程与内容改革,制定政策与院校管理等,并预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必将对21世纪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以学生为中心”应用于高等教育中,这种做法同中小学教育最大的区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在教学上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和地位,而且在高校管理和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以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为例,探讨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发展。
一、在新西兰学历评估框架的设置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制非常灵活,这一点从新西兰学历评估框架(NZQF,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中可以看出。NZQF是新西兰建立学历评估框架的政府组织,其将学历分为10个等级,10级为最高,1级为最低,该框架也是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石。
某些有较高学术造诣或较高技术含量的文凭或证书可以获得较高的评级。学生可以在“证书”阶段和“文凭”阶段(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文凭)通过学分认证拿到更高一级的文凭。甚至有部分的“大专文凭”和“证书”最高可以评到7级,相当于本科的学历。该学制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要求选择喜欢的专业进修学习。
NZQF规定在学历等级4级和5级阶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学习和管理,到6级以上阶段,学生已经脱离教师,具备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所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是新西兰政府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规定的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在学历评估框架中,每一个学历都必须有相应的学分,学分同获得该学历的学习时间对应。教育机构在课程建设中根据统一的标准,确定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需要的时间,从而确定该学历的学分。1个学分等于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时间,也包括学生课下学习时间、完成作业时间,甚至包括考试时间。
二、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1.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会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用于课下学习。以该学校“文凭环境监测专业”(5级)为例,低年级学生自学时间和教师课堂教学时间比为1∶1,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自学时间比例增大,到了高年级,自学时间和教师课堂教学时间比为5∶1。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自我学习,师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手段进行交流。
学生的学习资源来自学校网站,教师把教材、教学PPT、视频、小测试、参考资料等放到学校网站上,类似于国内的“教学资源库”,学生随时可以上网学习。教材是老师根据新西兰教育部颁布的“单元标准”自己编撰的。在课堂教学前,学生必须提前把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网络平台会自动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网上论坛讨论情况会影响到综合成绩的评定。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有讲授、分组讨论和实训。由于学时的限制,授课不会面面俱到,只是讲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回答学生疑问。布置作业通常有“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
3.先理论再实训,从感性到理性,由课堂教学拓展到工作实际。以“证书环境保护和管理专业”(5级)为例,在第一学期设置了四门课,每天一门课,周五是自主学习时间(通常在家里完成)。理论课设置在上午,下午是实训课。如“新西兰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这门课中的裸子植物章节,实训室里摆放了松果、松花和松叶,让学生对照实物画下来,然后用文字的形式总结裸子植物的特征和生活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实训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用处,学生在理解裸子植物生活史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获得保护裸子植物的工作方法。由理论到实训,由感性经验到理性认识,由课堂教学到工作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触类旁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内容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学生必须到用人单位、企业调研工作项目以及遇到的问题。教师不给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确保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的,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及时把学生成果展示给用人单位,搭建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促使企业寻找优秀的员工,学生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在教室的布置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在课室和实训室的布置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1.教室的布置以人为本。在新西兰,没有讲台的概念,教师一般在教室的中间,用移动式的投影仪,直投在墙上。学生随意围坐在教师周围,营造平等的氛围。优点是:学生不必仰视教师,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室的桌子是可以搬动的,椅子脚都是带轮子的,方便随意移动,为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讨论提供有利条件,不必大动干戈挪桌子、搬椅子,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课桌的角都是圆角,可以保护学生免受碰撞伤害。课室是无线网络全覆盖区域,学生在课堂上随时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搜索相关知识,解答疑问。
2.课室的墙壁是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墙上贴满了学生的作品,有思维导图、采集的贝壳样品根据类别摆放成美丽的图案、实验报告等。作品展示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作品,提升了其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观摩和学习。课室的墙上还贴着与专业相关的大幅彩图,甚至还有学习方法、科学用脑等图文并茂的图片,生动有趣,营造出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3.实训室布设有利于实验室安全管理。新西兰学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非常到位,一些大型仪器,比如气相色谱仪和原子吸收光谱仪需要用到氧气、氢气等危险气体,为了规范管理,安全使用这些气体,学校不使用钢气瓶,而是建立气站,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在仪器旁边用非常醒目的卡通画图文并茂地介绍遇到气体泄漏时该怎么办。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生动有趣的安全警示图案。在化学分析实训室和微生物检测实训室都配备了大量的护目镜和一个眼部冲洗器,并用醒目的图示标出。药品管理也非常有特色,在药品室的门上贴着“实验室安全”(Safety in the Laboratory)的图表,在表中用不同色块表示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品,用醒目的颜色和图案标识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等化学品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如果泄露怎么处理等,对于易燃易爆的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每种化学药品都有编号,便于准确放置,以免杂乱堆放产生安全隐患。
四、在教学目标考核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学校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参与对某项知识和技能评估考核的制定。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教学目标之一为:会用Word编辑文字、排版和做表格。首先教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现此教学目标的具体方案,方案可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讨论后,拿出的方案是:策划和编辑一份“新西兰南岛十日游”,包括旅游线路设计、景点介绍、价格比较。
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教育教学中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习,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课上,教师要讲重点、难点,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专业开设需求分析与优势:我校美工专业的方向包扩环境艺术设计、广告平面设计、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等。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上经济贸易和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各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艺美术专业也成了紧俏高新的专业。
由于就业市场需求庞大,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美工专业,但对工艺美术初级人才的培养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不太看重。使很多用人单位都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只好用没有什么美术基础的普通工人代替。由于美术和工艺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产品不能像其它产品一样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工人,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告诉发展,这样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专业需求优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造型、包装、色彩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对家居的环境、装修、装饰、家具有了更高的品位追求,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业、印刷业也发展较快,影视、游戏动漫等娱乐行业的发展也呈强劲势头,所以国内对美术设计人才需求很大。
二、职业高中美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适应市场,学以致用。
这应当是职高美工教育的首要原则,对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直接有效地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与岗位的需求相一致。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水平提高了,社会对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平面广告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我们应以市场之急需,即时调整课程结构,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比如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强化培训就愈来愈明显与紧迫,“手绘”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那么在技能培训的课程内容安排上就可以减少手绘的课时,加大力量重点加强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技能培训,使学生出了校门就能直接上机操作,而具备这样能力的学生正是市场所迫切需求的。
(二)因人施教,兴趣教学。
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差,但对新生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具有爱动手的特点。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兴趣教学,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互教互学,摒弃灌输注入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任务式教学的方法,把工厂搬进教室,把学生领进工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
(三)贯彻项目教学的教学原则。
这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建设作保证,其中首要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从目前工美专业的师资结构来看,教师市场化的意识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是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按照“热爱职教事业,一专多能”的标准,适时对专业教师采取增加投入,支持业务进修,鼓励科研,增加任务,多压担子,促其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应广泛地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单位联系,建立选拔、聘任、兼职教师的柔性机制,广招人才,为教育教学注入活力。其次是实训场地的建设,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尽早筹建工美专业的专用电脑机房,材料工艺的展示厅,操作训练室,购置供实训使用的材料、工具等。再次是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要争取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寻求一条互惠互利的合作途径,建立较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让他们尽早地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会什么。
三、职业高中美工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构想
(一)关于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所要实现的目标。
1.技能目标
(1)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通过对基础能力阶段的素描、色彩、图案的课程训练,学生掌握形体的结构、比例、透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手头表现能力。
(2)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知识。其中以CAD和Photoshop为主,了解3Dmax、Flash等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专业理论目标
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如:艺术的观察方法、设计原理、色彩设计的方法、图形的构成、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等,使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理解和创造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立志创业的勇气和决心,培养适应就业环境需求的完善人格。
(二)关于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的构想
1.基础能力
(1)美术基础能力:素描课要求掌握形体的透视、比例、光影、质感的表现能力;色彩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色彩的情感因素的理解认知能力;图案课掌握写生与归纳、图案、图案装饰色彩;学会使用美术基础课的工具,具备一定的手头表现能力。
(2)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了解和掌握电脑的基础知识,比如办公软件的常规操作,图片、文体的编辑、设置和输出;熟练设计软件的操作,其中以CAD和Photoshop为重点,CAD要能够独立绘制设计平面图、立体图,尺寸的标注、投影图的绘制。Photoshop要熟练掌握基本方法的使用,能独立完成平面设计的排版、图形各种效果的制作,明白与相关设备相联接的输出方法。3Dmax是三维图形设计的软件,要求工美专业的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三视图的认知能力,简单模型的建立、材质、灯光、渲染的基本操作方法。
2.平面设计
(1)Photoshop软件的熟练掌握。在基础能力训练的基础上,为适应平面课程的内容学习,应强化该软件的操作技能,做到心手相印,能准确地运用软件的强大功能表现设计内容。
(2)平面制作工艺:熟悉平面设计制作的材料、性能、工艺制作、安装方法,表现的形式和预算的构成。
3.立体设计
(1)CAD、3Dmax设计软件的针对性技法训练,能绘制平面图、立体图、节点大样图,掌握建筑尺寸的测量方法,看懂建筑图纸,绘制效果图,了解常规的设计尺度。
(2)室内设计:家居设计、办公室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①家居设计的重点:卫生间、厨房的水电改造,防水的处理,材料的选择,文化墙的设计,色彩的搭配,梁、柱、小空间的处理手法,装修和程序、工艺的规范,造价的预算,业务的洽谈,合同的签订。②办公空间重点学习会议室的设计方法、色彩的搭配、设备的安排,吸音、通风、冷热等物理因素的设计,灯光的照明等。③商业空间以茶馆、酒吧、KTV、专卖店的设计为重点。④展示空间重点学习店面的材料与?工方法。⑤展示空间的交通线路安排,展示的形式,灯光的安排。
4.相关综合知识能力
(1)职业思想教育。通过对相关工作岗位性质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兴趣,坚定学好专业技能的决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印刷技术在中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印刷媒体设计与印刷行业机构、企业、从业队伍人数众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印刷媒体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从业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印刷设计的发展也遭到了一定的质疑,在数字媒体时代,印刷媒体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事实证明,市场及消费者观念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中成熟,并走向个性化与后工业化的时代,印刷媒体设计仍将成为人性化、情感化的重要载体而持续存在。中国品牌塑造,从制造到创造、知识产权意识在迅速觉醒,中国产业转型迫切需要印刷媒体设计、制造、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平面艺术设计在商业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销的主要手段,它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等来表达作品的内容与创意。平面艺术设计通过印刷过程而制作的设计又被称为印刷设计。我国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设计理论家王受之先生对平面设计的定义表述为“平面设计是设计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平面上的活动这个涵义之外,还具有与印刷密切相关的意义。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等以符合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使之具有进行准确的视觉传达的功能,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1]。对于以印刷媒体为载体的平面设计师来说,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印刷流程。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印刷工艺知识,掌握印刷的基本常识,了解印刷制作技术,了解印刷材料、印刷字体、印刷前后工艺、印刷色序等等。从而在设计作品时全面考虑其后续的印刷制作过程以及使用的技术手段,使其设计符合印刷技术的特点。
2印刷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市场调查显示,虽然电子网络、数字媒体等行业迅猛发展,但平面设计行业仍然长盛不衰,对平面设计的人才需求很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设计公司常常抱怨招到的人才不能即时发挥效用,抱怨他们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大学教育里缺失,招到的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工作要求。他们必须将每年新入职的员工派往印刷厂学习印刷知识,了解印刷流程和工艺。这种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纵观我们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在平面设计专业几乎所有院校都增设了印刷设计工艺,这充分表明了我们的平面设计专业培养与社会实际要求开始接轨。不过毕业后不能为企业所用的状况还在延续。造成印刷设计工艺教学缺失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解不深,以为设计就是创意,或是对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平面设计的图案处理技巧,对素材的组合以及常识性的罗列。比如,如何突出主题,如何设定颜色的主色调,如何将各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结构范围内等,但是对相关课程不重视;客观上,很多学校教学资源缺乏,无法提供一些实践教学平台。另外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2.1师资队伍。高职高专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但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短缺,缺乏商业设计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市场敏感性;从企业找的技能型人才又由于学历、职称等条件限制,无法被学校所录用,造成双师型人才缺乏,而印刷设计是十分强调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和技能的。因此,导致课程的教学流于理论讲授,对其实际运用茫然,授课效果显微。
2.2行业了解不深,不能适应印刷行业的变化,教学内容更新慢
2.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重,一方面工作量大,多数学校规定每周12课时以上,但受很多因素影响,大部分教师工作量达到每周16课时,甚至有个别院校达到每周30课时;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班级少,因此教师上课课头多,备课压力大。本科院校一般规定每学期教师课头不能多于2科,而在高职高专,教师课头普遍偏多,甚者超过4个。鉴于这些原因,使教师疲于应付课程教学,缺少社会实践和交流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对行业动态发展、先进技术和材料的应用等缺乏认识,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不能得到及时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印刷技术中来,新的印刷材料和载体也不断的涌现。比如我国印刷工业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印刷工艺和人才储备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数字印刷技术方面更是突飞猛进。但我们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即时更新,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对这些新兴技术进行深入讲解。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科研也普遍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对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产生,新材料的使用,新手段的出现不能及时地了解,更不能及时地融入在教学的课程中。这就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3印刷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适应市场发展,培养优秀的印刷媒体设计实用型技能人才,提高专业设计与制造人员的印刷媒体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首先要对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探索与改革,对印刷媒体设计类课程的界定与分析,确定改革课程与方向,分解理论、剖析案例、融入实训。实施同一实践课程多平台、系统化实践教学、同一实践课程多阶段、多教师、校企结合开展教学。首先,要加强教师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出外学习,并适当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让教师们下工厂,进企业,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动态,掌握最新术材料和技术手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主动地走访设计企业和制版印刷单位,了解印刷技术的新变化,对印刷媒体设计的新要求,使印刷工艺课程内容真正为平面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段服务。其次,应加强印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在课程教学中,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教高[2004]1号),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3.1变传统的理论讲授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观摩考察。首先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引用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掌握有关印刷的一些专用名词,减少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如:标准文档、色彩模式、三原色、印刷四原色、专色、加色法、减色法、分辨率、公制、英制、线条版、层次版、网点、网线、网角、平网、渐变网、撞龟、裁切线、套版线、色标、光电点、压印、图案规格、成品规格、出血、反白、托白、字体、套印、承印物、后期加工等。介绍、讲解制版、印刷种类及原理和主要特点,其中又以平版胶印和数字印刷为主要内容,了解印刷色彩知识,色彩模式、印刷材料及特性、印刷流程及其相关工艺要求等[2]。结合一些生产现场的视频资料,将印刷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生动直观地传授给学生,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与乏味。在理论知识讲解基本完成后可组织学生深入到印刷现场参观,了解从原稿电子分色、制版到印刷半成品、后期加工的印刷工作流程全过程,指导教师适时根据各工序的特点与工艺要求告知学生各项注意事项与技术标准,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课堂、企业、实训室的理论与技能实操一体化教学。同时邀请制版、印刷师傅现场讲解各工序的技术特点与工艺要求,使这些知识成为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习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让印刷知识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另外,鼓励学生走进材料市场,了解印刷材料的种类和发展;走近一些专业市场,如纸品年货市场、烟酒市场、化妆品市场等等,了解印刷设计工艺的最新发展。这样不仅能准确地让学生了解到印刷工艺的应用范围,又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为今后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了认识。
羌族是中国西南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内涵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羌族的民间美术形式多样,我们常见的羌族服饰、刺绣、雕刻、剪纸和民居建筑艺术等是羌民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表现特征。羌族美术历史悠久,人们在羌族地区曾发现了多处历史上的美术遗存。“5•12”汶川大地震时,羌族民间美术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遭到了严重破坏,引起了各级和各有关部门的担忧,也得到了各地学者的深切关注。这种善意的关注促进了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等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羌族人民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包括服装、刺绣和民居建筑等,是这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记载,也是古老羌民族从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迁徙到高山峡谷“事农务耕”的历史见证。其中饱含的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民族相互渗透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羌族民间美术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但整体上我们仍能从羌民族服装、刺绣和建筑民居上梳理出羌族人传统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
1.羊崇拜的装饰化特征
羊在羌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羌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被视为羌民族文化的载体。对羊的崇拜体现了先民“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原始。古代羌族人民以牛、羊等为图腾,有崇拜羊的习俗,直到现在羌族人的一生以及他们的衣、食、住均离不开对羊崇拜这个主题。羌族对羊崇拜的物化形式主要体现在民居装饰、服饰纹样、器物造型上面。民居的装饰中主要以羊头为装饰形式,在羌族人民家中,门楣、墙壁、碉楼等多处装饰有羊头,用来敬奉神灵、驱赶鬼怪、保佑家中房屋;在服饰上呈现为“羊头纹”,如羌族服装的外衣、围裙及女性服装的主体图案均以羊头形和云纹、水纹相结合的手法装饰,鲜明地体现了羊崇拜的民族心理;器物造型中最能体现羊崇拜的物化形式则是双耳罐,双耳罐是羌族地区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造型如羊头变形,罐的双耳如羊的两角,整体风格拙朴生动,散发出浓郁的古风遗韵,凸显了羌族人民羊崇拜的悠久历史和宗教观对羌族民间美术的深远影响。
2.白石崇拜的观念化现象
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白石是其崇拜的代表。这源自于羌族古老的神话传说:羌族原本是中国西部的游牧民族,后迁徙到川西北部岷江峡谷地带,被高山、河流阻挡,后又有魔兵戈基人追赶。在危急关头得到天神阿爸木比塔神助,从天上扔下三块大白石,落地立刻变为三座大雪山,挡住敌兵,使族人化险为夷,并且战胜了戈基人。这实际上是羌族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羌戈大战》记载的故事。因此,羌族人民居屋顶四角上、碉楼顶端等建筑处供奉着一块块白石,羌族人民视其为神灵。白石崇拜现象对理解羌族民间美术遗存——古老民居建筑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十分必要。
3.对太阳和火崇拜的心理
在羌族的多神崇拜中,羌民认为太阳为万物“有灵”之首,对其特别尊崇。羌族的重要节日“羌历年”和宗教活动“转山会”中,便有送“太阳镆”和唱颂歌“喊太阳”等祭祀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体现了羌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的生存世界观。羌族的服饰图案也充分显示了羌族人民对太阳崇拜的心理。羌族男女服装的腰带常以“万”字纹进行装饰,“万”字纹是太阳的一个符号象征,羌族服装的领口和袖口的挑花刺绣中也常出现“万”字纹。火是羌民族另一重要的崇拜对象。羌族的民居建筑中室内空间布局以火塘为中心,火塘是最为圣洁的地方,是族人议事的重要地点。羌族男女脚上所穿的“云云鞋”所刺“云纹”实为“火镰纹”,是“云纹”与“火镰纹”相互变化而来。还有羌族男性的传统服饰腰带上挂的重要装饰品“小火镰”等都代表了羌族人民火崇拜的心理特征。
二、“团花似锦”和“鱼水和谐”——羌族民间美术审美内涵解析
羌族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民间美术建立在古老民族民间历史之上,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其造型独特、形式单纯,表现率真、质朴,象征意味丰富。其中的羌族民间传统服饰和民间手工艺挑花刺绣是羌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范例。其一方面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另一方面也呈现了羌族人民积极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1.羌族服饰图案与色彩
羌族男子身穿长衫,外套羊皮褂,脚穿圆口布鞋或草鞋,喜庆日穿“云云鞋”,状似小船,鞋尖微翘,鞋帮绣有各色云彩式图案。妇女服饰鲜艳多彩,以红、蓝、黑为主导色,色彩对比强烈。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衣服绣有花边,系黑色腰带。羌族妇女喜戴银牌、领花、耳坠、圈子和戒指等银首饰。有的还在胸前佩戴椭圆形的“色吴”,上有银丝纺织的图案和珊瑚珠,以示佑福增寿,平时外套羊皮褂,腰系绣花围裙。据统计,用于羌族服饰上的各种绣片花纹图案有上百种,这些象征其美好生活愿望的图案、纹样工艺精湛、朴实严谨,布局巧妙合理、深浅适度。在象征意义上,羌族服饰上的那些绚丽多姿的图案凝聚了羌族人民对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反映了他们超越现实的梦想。所以他们所选择的图案内容多为虫鱼花鸟、飞禽走兽、瓜果花卉、吉祥(鸡羊)如意、金玉(鱼)满堂、百鸟朝凤等。羌族女性是服装挑花图案的绝对创作者。从十来岁的小姑娘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都能创作,她们在田边地角、房里、房上、房下飞针走线,创作着美丽的服装图案。这些图案在表现形式上有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几何直线型和曲线型。在方向上有横向、竖向、斜向;在色彩的使用上主要以红、黄、绿、蓝等为主色,其他的颜色为辅;在纹样上可分为宗教图腾和自然崇拜的火纹、云纹、山纹、水纹、阔叶纹、藤蔓纹、花朵纹、窄叶纹等,以点、线、面等作为构成形式。
2.羌族民间挑花刺绣艺术
挑花刺绣是羌族人民最主要的图案制作工艺。羌族的挑花刺绣历史悠久、特色浓厚,在中国民间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又被称为“羌绣”。羌绣是勤劳善良的羌族妇女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表现方式,她们用刺绣形式总结出各种针法,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展现在饰品和服饰上。羌族刺绣制品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对比强烈,用于头帕、围腰、飘带、衣领、衣角、鞋面等处装饰。刺绣中有“十字挑“”串挑“”编挑”三种主要针法。在刺绣方法上,有链子扣、平绣、纤花、纳花、挑花等几种针法。纳花针法对比强烈,绚丽夺目;挑花多采用棉线,显得朴素大方,色调明快;挑花精巧细致;纤花、纳花娟秀明丽;链子扣则刚健淳朴、粗犷豪放。在颜色的选配上,一般以黑白对比为多,亦有少许彩色。挑花刺绣的题材大都是自然景物,如花鸟、鱼虫、走兽等,内容多表现吉祥如意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如“蛾蛾戏花”“鱼水和谐“”团花似锦“”凤穿牡丹“”五谷丰登”等,寓意深刻、栩栩如生。有的虽作了几何化或其他形式的图案处理,但始终与羌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环境紧密相关,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的起点,正存在这种生存的现实感之中。
三、整合资源,创建特色——将羌族民间美术引入高等美术教育实践
把羌族民间美术融入高等美术教育有多层意义:首先,羌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建立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当地学校可发挥高等学校教育的科研和教学资源优势,有计划、系统性地总结羌族民族民间美术的发生与起源,探索其造型规律和艺术特质,并进行艺术再创造。其次,通过将羌族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一方面是对羌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并且能够使其不断蓬勃发展,避免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断裂和失落;另一方面以此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实施学科专业特色化的发展。而以特色鲜明的羌族民间美术资源构建学科专业体系,可增强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的竞争力。再次,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凸显艺术教育的文化性与民族性。
1.开展特色课程开发与校本专业建设
艺术教育是一种“个性教育”,川西北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羌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我们应通过课程建设研究,充分挖掘本地区丰富的、具有亲和力的羌民族文化资源成果,并将其纳入课程,引入美术教学,作为与当地学生经历、情感相融相近的校本课程和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这一方面贴近羌族生活,适合本地区教育教学实际,体现了浓厚的羌文化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特色课程与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围绕羌族民间美术提高自身科研与创作水平。其次,学校也应积极组织相关方面编写与羌族民间美术相关的系列自编教材、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并在课程设置中开设特色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最后,教师在教学中以艺术审美规律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羌族民间美术作品,感受羌族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审美趣味及作品中所呈现的民族精神特质和内涵,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学校应把这项工作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坚持,以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2.重视校外考查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花卉栽培学实训》课程是与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园林花卉学》相配套的实践课程。这门实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识别主要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主要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措施 、综合利用等。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强,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园林应用与生产实际[1]。
1 花卉栽培学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教学内容未能有效地与生产的季节性紧密结合
花卉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实训教学内容必须与生产的季节性紧密结合,但自我院开设有《花卉栽培学》课程以来,实训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主要是根据《花卉栽培学》的章节内容来安排[2]。学生在学习、掌握花卉生栽培技术要领和不同季节的养护管理要点比较困难。
1.2 实训教学时数相对不足
实验开设少且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如课程在春季开设,学生只能亲身接触到春夏季花卉,而对于秋冬季观赏应用的种类,老师只能在教室以图片展示,通常印象不深,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实训教学方式不完善
实训教学课一般由指导老师先介绍实训目的、原理、实训材料以及所用的仪器设备,再对学生重点示范,最后才由学生动手操作[3]。而对于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做实验是被动的,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教学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4 实训教学场所单一
实训教学几乎都在校内基地进行,花卉种类有限,学生既观察不到众多花卉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接触不到花卉生产中一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利于学生对花卉学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领悟。
2 与季节性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改革
2.1 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实训教学时数
在教学计划中将花卉栽培学课程调整为在1学年内完成,每学期学时数为36,其中实训教学时数16 ,另每学期安排3天综合实训,使实训教学所占的比例达60%,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此外,将课程拆分成春秋2个学期开设,学生既能观赏到各个不同时期应用的花卉种类,亲身感受其应用效果,又能接触和实践了花卉的周年管理环节。
2.2 根据花卉的季节性安排实训教学内容
花卉栽培学实训课程是一门季节性很强的课程。实训教学不能像理论课那样根据学期的教学日历来安排,为此,我们把这门课的教学计划内容作了调整。
如在每年春暖花开,大部分球根花卉陆续开放,安排花卉识别;5、6月的梅雨季节,适合扦插、分株、上盆等花卉繁殖与栽培技术实训内容操作练习;“五一”、“十一”前1周安排学生进行花坛花卉调查,有利于学生了解城市花坛用花主流种类与用量、各种类型的花坛图案设计与色彩应用。
2.3 革新实训内容
根据调整的教学计划,本课题组重新修订了花卉栽培学实训教学大纲,在实训内容上适当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相应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实训项目,如穴盘育苗技术、花坛花境设计与布置、花卉应用调查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实习项目。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4 充分利用校内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基地
根据实训教学内容,结合季节性安排,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苗圃整地、播种、扦插、移栽、浇水、施肥等实践活动。此外,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地进行花卉的识别、对播种、扦插、移栽等实训跟踪管理。同时还加强了与花卉生产企业的联系,让接触花卉生产中一些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观察更多花卉在园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1.5 加强实践技能考核
为了适应季节性实训教学的改革,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实训考核制度,增加了实践考核的内容,如增加了花卉种类的识别、花卉栽培方法等技能考核、现场提问,回答1~2个问题。
新的实训考核制度由实践操作技能40%;现场回答问题20%;实验实习的态度和表现20%;实训总结报告20%等4部分组成,进行综合评分。
3 实训教学改革成效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实训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按照指导老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缺乏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渐渐地对实验失去了兴趣[4]。实训教学改革后,相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性和创造性思维和意识。通过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到基地进行自我实践,跟踪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改变了学生实验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场所完成的传统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能锻炼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新的实训考核制度,例如,现场技能考核、现场提问,这样,学生在实习中对实训内容更加重视,改变了以往实训考核形式简单,学生实习前无需准备,实习结束后只要上交一份实习报告及出勤率等来评定的,临时突击就能过关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3 体验实践效果,增强学生成就感
根据花卉的季节性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期间,直接参与实践基地的日常生产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还能体验到实践效果。
例如,嫁接实训,在未以季节性安排实训教学内容改革之前,因不是嫁接的时期,无适宜的砧木(青蒿——菊科、蒿属,两者亲和能力较强,嫁接成活率较高),指导老师只能是演示嫁接操作过程,学生动手也只为操作而嫁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与季节性相结合,我们将嫁接实训安排在5月底或6月初适宜嫁接的时期进行,让学生认识砧木,实地操作,嫁接后进行成活率的观察和跟踪管理,观赏到自己嫁接的成果,体验实践效果,学生有成就感。
3.4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实训教学改革使得花卉学教学中加重了实训教学的比重,改变了以往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5]。同时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对学生操作技能考核、现场提问等要求老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实践证明,改革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周玉珍,成海钟,等.高职园林花卉学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2 周玉珍,成海钟,等.高职园林花卉学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