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教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02-24 15:06: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前班教育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前班教育教学

篇1

一、拼音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拼音的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二)、措施与方法

1.汉语拼音教学,从实际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如:图片、卡片。

2.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扎扎实实地把拼音基础打牢。

3.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

4. 注教学评价,要善于鼓励学生,多表扬。

5.结合幼儿的特点,启发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关注家庭作业,拼音作业布置要适量,也要多布置一些口头拼读作业,教育教学方面,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早备好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事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每天及时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以抓好拼读为重点,掌握一定的拼读方法,正确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充分运用表音表形图。合理渗透教材的人文性。让孩子通过(1)编小故事;(2)采用歌谣;(3)编顺口溜、编儿歌的方式帮组记。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个生动活泼、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环境,引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式吸引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同时完成身体上、智力上、品德行为与情感上、美感上等方面的教育,我注重“快乐教学”“寓教于乐”让幼儿始终保持在快乐求知欲望高的氛围中学习。

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要求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10以内的连加练减、加减混合等运算。

(二)、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1、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的进行20以内加减运算。

3、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算式。

三、写字教学计划

1、写字方面,熟练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加强认识汉字的深度,要求能在田字格中按照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并能给生字组词、口头说话。课堂中,规范的板书,详细的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书写方法,严格要求幼儿在四线格或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熟练掌握每一个生字的每一笔画所在田字格的位置。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写字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篇2

本学期本班幼儿49名,旧生44名,新生5名。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本班的幼儿总的来看:在学习习惯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其次在自律方面有所提高,全体幼儿的出勤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但是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常规时好时坏,良好的常规尚未形成。

2、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还不够,表现方法,手段单一。

3、幼儿倾听习惯较差,特别是幼儿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连贯性还需加强。

4、个别幼儿内向,胆量小在自我保护较弱。

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班级特色教学、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二、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学前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组上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其他幼儿园区学习,做到符合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加小学部组织的运动会;积极准备五一活动、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演出工作。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四、本期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

语言:

1、主动、乐意、礼貌地与人交谈,能根据语言交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

2、能认真、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并理解其说话的内容。

3、能用比较连贯、规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初步学习评价作品,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编构故事,仿编散文、诗歌。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复述故事。

5、对阅读和书写有浓厚的兴趣,能专注地阅读,会独立讲述书中故事,积极学习常见文字。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正确。

健科社:

1、会正确使用各种餐具,能为自己、他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不同事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能科学地进行合理配餐,喜欢吃粗粮。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能与同伴玩各种游戏,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3、增强爱祖国的情感,对亲人、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之情。适应集体生活,有合作意识,懂得谦让。

4、主动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有益的探索活动,能充分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望。关注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5、学会在探索过程中选用安全、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对环境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养成好问、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开朗、勇敢、细心、乐于合作的心理品质。

音乐:

1、引导幼儿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变化演唱歌曲。

2、学习按音乐节奏准确地做简单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与舞蹈动作,学习如何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表现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在快乐的韵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习几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在集体活动中随熟悉的歌、乐曲有节奏地演奏,看指挥开始和停止演奏,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4、学习感受风格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劳动音乐的不同情趣。

体育:

1、发展幼儿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动作技能技巧,使动作灵敏协调,增强体质。

2、知道各类体育活动器械的玩法和要求,并能熟练运用球、绳、圈、积木、盒子等器械及废旧材料进行创造性游戏。

3、能够在愉快的活动中,听口令进行各种队列队形变换和表演各种基本体操,培养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4、鼓励幼儿坚持锻炼,培养其机智、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5、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每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

1、搞好班级卫生,迎接幼儿回校;

2、做好新生的情绪稳定工作,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3、做好兴趣班的动员招生工作;

4、围绕“生病的时候”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较常见疾病的预防,有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5、庆“三八”主题活动,开展“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活动。

四月:

1、以“植物,我们的朋友”开展主题探索活动;

2、中旬组织家长开放日放风筝比赛;

3、走进大自然,学会搜集资料,学做记录;

4、组织幼儿参加小学部举行的运动会;

五月:

1、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了解成人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劳动兴趣;

2、开展班级“幼儿讲故事”比赛;

3、准备“六一”演出活动;

六月:

1.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当小学生的欲望;

篇3

本学期本班幼儿49名,旧生44名,新生5名。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本班的幼儿总的来看:在学习习惯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其次在自律方面有所提高,全体幼儿的出勤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但是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常规时好时坏,良好的常规尚未形成。  

2、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还不够,表现方法,手段单一。  

3、幼儿倾听习惯较差,特别是幼儿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连贯性还需加强。  

4、个别幼儿内向,胆量小在自我保护较弱。  

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班级特色教学、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二、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学前班       

    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组上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其他幼儿园区学习,做到符合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加小学部组织的运动会;积极准备五一活动、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演出工作。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      

    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四、本期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  

语言:  

1、主动、乐意、礼貌地与人交谈,能根据语言交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  

2、能认真、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并理解其说话的内容。  

3、能用比较连贯、规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初步学习评价作品,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编构故事,仿编散文、诗歌。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复述故事。  

5、对阅读和书写有浓厚的兴趣,能专注地阅读,会独立讲述书中故事,积极学习常见文字。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正确。  

健科社:  

1、会正确使用各种餐具,能为自己、他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不同事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能科学地进行合理配餐,喜欢吃粗粮。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能与同伴玩各种游戏,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3、增强爱祖国的情感,对亲人、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   共2页,当前第1页1 爱戴之情。适应集体生活,有合作意识,懂得谦让。  

4、主动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有益的探索活动,能充分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望。关注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5、学会在探索过程中选用安全、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对环境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养成好问、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开朗、勇敢、细心、乐于合作的心理品质。  

音乐:  

1、引导幼儿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变化演唱歌曲。  

2、学习按音乐节奏准确地做简单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与舞蹈动作,学习如何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表现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在快乐的韵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习几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在集体活动中随熟悉的歌、乐曲有节奏地演奏,看指挥开始和停止演奏,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4、学习感受风格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劳动音乐的不同情趣。  

体育:  

1、发展幼儿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动作技能技巧,使动作灵敏协调,增强体质。  

2、知道各类体育活动器械的玩法和要求,并能熟练运用球、绳、圈、积木、盒子等器械及废旧材料进行创造性游戏。  

3、能够在愉快的活动中,听口令进行各种队列队形变换和表演各种基本体操,培养感受美      

    、表现美的能力,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4、鼓励幼儿坚持锻炼,培养其机智、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5、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每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  

1、搞好班级卫生,迎接幼儿回校;  

2、做好新生的情绪稳定工作,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3、做好兴趣班的动员招生工作;   

4、围绕“生病的时候”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较常见疾病的预防,有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5、庆“三八”主题活动,开展“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活动。  

四月:  

    1、以“植物,我们的朋友”开展主题探索活动;   

2、中旬组织家长开放日放风筝比赛;   

3、走进大自然,学会搜集资料,学做记录;   

4、组织幼儿参加小学部举行的运动会;  

五月:  

1、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了解成人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劳动兴趣;  

2、开展班级“幼儿讲故事”比赛;  

3、准备“六一”演出活动;  

六月:  

    1.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当小学生的欲望;  

篇4

1、幼儿常规时好时坏,良好的常规尚未形成。

2、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还不够,表现方法,手段单一。

3、幼儿倾听习惯较差,特别是幼儿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连贯性还需加强。

4、个别幼儿内向,胆量小在自我保护较弱。

鉴于以上不足,本学期,我们在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以及幼儿良好行为品德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和班级特色教学、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二、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学前班

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组上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其他幼儿园区学习,做到符合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三.八妇女节”的亲子活动;组织班级幼儿参加小学部组织的运动会;积极准备五一活动、故事展示会;做好庆“六.一”演出工作。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

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四、本期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

语言:

1、主动、乐意、礼貌地与人交谈,能根据语言交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

2、能认真、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并理解其说话的内容。

3、能用比较连贯、规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初步学习评价作品,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编构故事,仿编散文、诗歌。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复述故事。

5、对阅读和书写有浓厚的兴趣,能专注地阅读,会独立讲述书中故事,积极学习常见文字。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正确。

健科社:

1、会正确使用各种餐具,能为自己、他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不同事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能科学地进行合理配餐,喜欢吃粗粮。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保持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能与同伴玩各种游戏,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3、增强爱祖国的情感,对亲人、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

爱戴之情。适应集体生活,有合作意识,懂得谦让。

4、主动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有益的探索活动,能充分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望。关注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5、学会在探索过程中选用安全、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对环境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养成好问、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开朗、勇敢、细心、乐于合作的心理品质。

音乐:

1、引导幼儿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变化演唱歌曲。

2、学习按音乐节奏准确地做简单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与舞蹈动作,学习如何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表现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在快乐的韵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习几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在集体活动中随熟悉的歌、乐曲有节奏地演奏,看指挥开始和停止演奏,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4、学习感受风格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体验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劳动音乐的不同情趣。

体育:

1、发展幼儿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动作技能技巧,使动作灵敏协调,增强体质。

2、知道各类体育活动器械的玩法和要求,并能熟练运用球、绳、圈、积木、盒子等器械及废旧材料进行创造性游戏。

3、能够在愉快的活动中,听口令进行各种队列队形变换和表演各种基本体操,培养感受美

、表现美的能力,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4、鼓励幼儿坚持锻炼,培养其机智、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5、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每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

1、搞好班级卫生,迎接幼儿回校;

2、做好新生的情绪稳定工作,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3、做好兴趣班的动员招生工作;

4、围绕“生病的时候”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较常见疾病的预防,有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5、庆“三八”主题活动,开展“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活动。

四月:

1、以“植物,我们的朋友”开展主题探索活动;

2、中旬组织家长开放日放风筝比赛;

3、走进大自然,学会搜集资料,学做记录;

4、组织幼儿参加小学部举行的运动会;

五月:

1、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了解成人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劳动兴趣;

2、开展班级“幼儿讲故事”比赛;

3、准备“六一”演出活动;

六月:

1.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当小学生的欲望;

篇5

长期以来,云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师资、农村适龄幼儿入园率低、办学条件较差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截止2012年底,学前3年毛入园率仅达37.43%。临沧市地处云南西南部,毗邻澜沧江,西南与缅甸交界,临翔区辖7乡1镇2个街道,93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2012年),总面积2652平方公里。共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等23个少数民族分布。受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影响,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农村学前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延缓了自身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下辖5个村委会和7个社区,居住着汉、彝、傣、拉祜等20多种民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昔本村委会、新村村委会、石方村委会、五村村委会、竹篷村委会五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都有学前班,本次教育现状调查选取的对象是临沧市临翔区凤翔街道学前班的老师和学生家长。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自编家长问卷了解学前班家长对学前班教学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访谈学前班教师了解学前班的幼儿情况、教师情况和物质环境情况。本研究共发放家长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访谈10名教师,获取有效访谈记录10份。

二、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农村学前班教育现状调研结果

(一)农村学前班幼儿情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学前幼儿班人数不超过四十人,调查结果显示学前班幼儿人数大部分已超过50人。学前班班级人数数量多,而且班级内混龄现象极为明显,幼儿年龄跨度从3―6岁,还有部分幼儿年龄超过6岁。有些幼儿进入班级年龄较小,需要读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学前班才能进入小学学习,而有些幼儿年龄已经超过6岁,却还在学前班学习,班级内幼儿年龄不统一,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学前班教师基本情况。

学前班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小学老师担任,这些老师不仅没有学习过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也没有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在学历方面,一半以上的老师都是初高中学历,专科层次教师较少。从班级教师来看,基本上是一个或二个教师承担一个学前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任务重,压力大。

(三)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学前班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教学,教材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对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教学欠缺。从授课方式来看,学前班教师模式基本上和小学一致,上课时间都为40分钟,教学方法单一,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基本没有落实。幼儿学习压力大,不仅每天有作业,学期期末还必须考试。学前班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

(四)农村教学环境基本情况。

学前班的教学环境质量不高。从室外环境看,体育游乐实施少,形式单一,安全措施不力;从室内环境看,桌椅陈旧,座位不适合幼儿的坐高,影响幼儿学习;游戏材料单一,大部分是球类玩具,有些学前班甚至连一样玩教具都没有。教学书籍单一,音响设备基本没有,教室环境创设简单,黑板上全部是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

1.学前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与小学共存。

在调查的五个学前班中,新村、石房村、五村、竹蓬村的学前班都是与小学共存,只有昔本村的学前班是独立于小学之外。学前班基本无独立的园舍,学前班教室布置和小学教师相差无几,没有专门的活动室,50多个幼儿聚集在一间教室里,采光不好,通风条件差。学前班与小学教育设施共用,本身农村学校户外教学资源不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幼儿由于年龄小,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能接触户外活动设施的机会其实不多,幼儿没有户外活动时间不仅不能满足2小时的要求,在安全保障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学前班大多数缺乏玩教具,缺少幼儿图书、录音机、电子琴等教学资料和设备,更没有手工区、玩具区等区角活动。

2.学前班的娱乐设施较少。

昔本学前班的娱乐实施相比其他学校种类较多,如大型滑梯、秋千、球类玩具、积塑玩具等,基本能满足幼儿娱乐需求,而新村学前班、石房村学前班、竹蓬村W前班仅有少量的娱乐设施,而五村学前班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幼儿的户外需求。农村学前班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的,平时幼儿的活动范围只有教室和操场,活动范围狭窄。班级里没有任何硬件设施,缺少玩教具、缺少音响设备、缺少图书资料,也没有任何区角和区域活动的开展。

(五)家长教育观念情况分析

1.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的原因分析。

有50%的家长送孩子上学前班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有30%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幼儿园是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途径,甚至有10%的家长纯粹是为了能有人照顾孩子而送孩子上学前班。

篇6

学前班教育是西部某白族偏远农村些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学前班教育指没有接受过幼儿园(所)教育的5至6岁幼儿在入小学前所接受的,为其入小学学习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适应性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等方面打好基础而接受的一年的入学教育。本研究试图在充分借鉴现有农村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通过对西部某白族地区小学附属学前班现状的调查,分析学前班教育的现状,探索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班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班教育发展的现状

1、办学条件差

(1)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差。当地的学前班是附设在小学中,学前班幼儿人数有30人,所使用活动场地却不到30平米,没有自己的户外活动场地及体育运动器械、玩具。桌椅是前几届小学生用过的,桌面都是刻痕,且大多数桌椅过高不适合幼儿使用。教室内除了桌椅、黑板和粉笔外,没有其他的教学用具及幼儿读物。教室只有一扇门和一扇窗,通风、光线不足。

(2)缺少活动场地。当地学前班幼儿的所有活动场地只有教室和教室外面的操场。操场的基本设施只是一块场地和两个篮球架,而且大多数时间被小学生所使用。

(3)学校缺乏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当地学前班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依据小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进行,没有依据幼儿园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进行。校长杨老师这样说到“学校所设的学前班,目的是出于服务这个拥有2000多人的大村子中5到6岁的幼儿。他们7岁需要入小学,入小学之前的学前教育就只有学前班。我们只能根据学校的一些相关制度结合幼儿的一些特殊性自己管理,没有相应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跟小学生一样一起管理。”

2、教育教学小学化

(1)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规定: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应根据幼儿教育特点,使用专门的学前班教材。但调查中发现,学前班幼儿所用的教材与小学一年级的完全一样,学前班教学内容包括:读、写、算、记、背。读主要表现在读拼音,读生字,读数字,读诗,读课本内容。写主要表现为写名字,进入学前班的首要任务就是写会自己的名字。算是指要会20以内的加减法。当天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记和背是幼儿课后的任务。

(2)教学方式单一。据调查,学前班一年下来教师授课的方式基本上以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是主体,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跟读和仿写。跟读即教师读一遍幼儿跟着读一遍,这样反复的教读过程。而仿写就是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需要幼儿当天认识的拼音或数字,用课堂剩余时间及下一堂课的时间仿写练习。

(3)课程安排单调。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中有明确提出:要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每周上课节数不得超过12节,六至七周岁学前班的下学期,每周上课节数不得超过14节,每节不得超过30分钟。不得给幼儿留家庭作业和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入小学时,也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然而通过调查,该地学前班的课程分主科和副科,主科包括语文、数学。副科包括体育和美术。每天包括自习课在内有四节课,每堂课的时间与小学上课时间统一皆为45分钟。从课程的安排来看根本不能使幼儿得到全面的教育。

3、教师专业素养低

学前班教师来源为一是学校附近的农户中刚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为各种因素限制不能继续学习的初中生。二是学校附近的农户中在家带小孩而不能外出劳动的妇女。第三,她们没有参加过任何学前教育教学培训,对学前教育一无所知。她们对学前班幼儿怎么管,怎么教,教什么,全凭个人的组织和安排。加上学前班由该地小学管理,缺乏针对性,无法体现学前教育师资管理的特点,,致使学前教师极大地缺乏专业素养。

4、教师人员不足

教师与幼儿比例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1:6或1:7的比例。目前该地学前班幼儿的生活、教学、组织和管理都是由教师一人负责,教师与幼儿的比例为1:30。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更需要教师的细心照顾和引导,然而1个教师30个幼儿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更谈不上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少数民族偏远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1、建立明确的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为学前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

应通过多种教育经费筹措的途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可将学前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在国家给农村的教育经费中将一部分作为学前班教育经费或国家直接拨款,建立和稳定学前班教育经费。同时依靠政府的力量,为学前班幼儿发放教育津贴,对贫困家庭进行扶持,或减免入学学费等。也可鼓励该地农民自己出钱办教育,以一种先负担后受益的方式,让当地居民为自己的下一代教育做贡献等等。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近年,大学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特岗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政府可以运用这一方式为学校招收一批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年青教师。也可从县或乡级招收喜欢幼儿教育工作的高中毕业生,还可以找寻一些热心于学前教育的社会人士,致力于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的人,通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幼儿教师的素质。

3、帮助家长更新学前教育思想,加强家园合作

在信息闭塞的村庄,家长们接触到的信息较少。加强宣传是学前教育获得认可和支持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家园合作的主要手段。学校可以运用讲座、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给家长一些教育信息。其次是居委会,要将一些重要的教育信息在与村民集会的时候进行讲解。还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将幼儿教育信息走入家长的生活,帮助他们摆脱不正确的育儿理念,树立新的学前教育观念。

4、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创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学前班教育

当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如白族曲艺、扎染、木雕、绣花舞、霸王鞭;民居建筑,民族服饰,民族习俗,民族节日等等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同时这些地区一般是以种植业为主,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到田间观察学习,还可以让幼儿种植自己喜欢的种子并观察。学前班教学完全可以结合以上资源,就地取材,选择幼儿喜欢的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创办出有地方特色的学前班教育。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S].[86]教初字006号.

[2]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S].[2001]教基20号.

篇7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096-3

一、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办园数量少、规模小,但家长认可度高

就兰州市来说,324所幼儿园中公办园占不到30%,民办园的“贫民与贵族”两极分化,让家长心里有许多纠结。

(二)对师资培训不够,使幼儿教师素质达不到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对幼儿师范院校的撤并,目前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观念,以及执教者敬业精神的缺失,教育素质问题等等,出现了幼儿教育队伍的流失,还出现个别教师对幼儿揪耳朵、封嘴巴等虐童事件,当事者还认为是“好玩”的严重问题。

(三)对家长的教育培训没有纳入培训计划,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是“拔苗助长”。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观念在家长心里生根发芽,但学前教育是教什么?如何教?发展幼儿的什么?培养什么?等等,家长知之甚少。

经调查近50名大班幼儿家长,有72%的家长希望在幼儿园就让孩子学习拼音、写字、珠心算、英语以及背诵古典诗词,并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对“学前班”和“大班”理解不清,认为学前班是搞幼小衔接教育,而不知道《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三年制幼儿园大班要做好“幼小衔接”的要求,严重忽视对幼儿健全人格、规则意识等良好行为习惯及学习品质的培养。

(四)对园长的培训指导不够,使园长的教育管理理念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管理者因资金受限,参加学习培训不够,影响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课程的设置,部分幼儿园教育为满足家长需要着力找寻家长和自己需要的特色致使有“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园长的教育理念不切合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健全人格培养、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培养和发展;二是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没有形成园本课程,忽视接近幼儿生活的、比较熟悉的教育资源;三是对体育锻炼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重视不够,甚至认为传承民间游戏的文化是落后的思想,没有思考传承民间体育游戏并促其优化,运用于幼儿肌体锻炼发展中,是幼儿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的问题。

(五)教材不规范,部分教学内容不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

纵观目前学前教育,教学内容开设了拼音、写字、珠心算等课程,认为是在更好地做幼小衔接;有的则冠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名引入古典诗词,要求孩子每天背诵大量的经典诗词等等,而没有围绕《纲要》规定的五大领域形成园本教育模式。

(六)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管理不够。

一是在行政管理体系规范化方面,存在对各种类型的园所教育投资、教育指导、培训机构等的责任划分和归属管理问题;二是教育体制的延续性、一致性问题;三是对教职工的细化考核问题;四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有明文规定,可幼儿入小学时,有变相测试知识点的问题,无形中对幼儿教育进行主观评价或比对,造成家长选择孩子入园的思维偏差,误导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二、解决问题的思考

(一)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抓共管

1.增加学前教育投资。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十精神,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有所教”等精神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起,重视幼儿园教育投资的必要性。3-6岁的孩子可塑性大,是人一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初步培养形成的重要时期。

同时,重视规范各类名目的培训机构,制定幼、小、中的衔接,让幼儿可持续发展,政府既然对低保、医疗、营养等民生问题如此重视,为什么就不能积极投资建设规范的幼儿园及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所以,政府要规范、引导学前教育,重视儿童真正的感受,态度是关键。

2.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制定相关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制度、规程。一是把幼儿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管理范围,制定细化的管理制度;二是将学前教育教学绩效考评纳入到党政年度考核,严格督导、考评幼儿园规范办园、依法办园;三是积极给予扶持办园。这是解决问题的组织保障。

3.加强幼儿教育管理者和师资队伍的培训。一是幼儿园工作因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其它学校教育不同,国家要重视幼儿教师在专业技能、人格品质方面的培养教育;二是教育内容也随着时代变化而需要与时俱进,只靠园所筹资培训将是困难重重,因为幼儿教育是靠大量的操作材料和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因此:

(1)加强管理者的培养。园长的人生和职业发展定位只有指向好园长、专家型园长、教育家型园长,才会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作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来,才能带领队伍按照幼儿发展规律和本园实际,把办“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园,提高幼儿素质当作事业来干,无愧于管理者的神圣使命。

(2)强化教师培养。在不断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成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才能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游戏活动,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4.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上世纪80至90年代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幼儿教师曾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但目前随着个别教师价值观的改变、社会对幼儿教育不重视、对幼儿教师不尊重,工资待遇相对比其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低,但工作责任大、琐碎繁杂等等原因,使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转行或流失。同时,幼儿教师的老龄化也不容忽视,所以,提高教师待遇,是解决问题的经济保障。

5.将培训家长纳入培训计划,营造学前教育良好的育人环境。要解决家长对孩子教育思路是拔苗助长,助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必须对适龄幼儿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明白《中国教育报》专家所言:“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了小学低年级的内容,进入小学阶段的重复学习会让孩子感到:小学的学习没有挑战性,很容易应付,不用特别用心,这种认识和‘经验’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养成,当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学习难度加大时,这部分孩子会出现畏难和厌烦情绪,学习成绩滑坡,不仅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也影响自信心和自尊心。”盲目“‘抢跑’赢得了一时却可能输了一世”、“超前学习知识不如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家长的态度对孩子自信心很重要”等道理。目前,家长乃至全社会只“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观念倾向左右着幼儿园教育,导致在幼儿园的空间资源、人力资源方面不足,活动空间小,老师只能与小学一样组织教育活动,而无法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细化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使学前教育欠账太多,是“入园难”和“小学化”的重要原因是之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因此,学前教育应该唤起幼儿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培养孩子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能以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活动、游戏,在心灵深处播下渴望求知的种子。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伤害行为,所以,唯有政府履责,提供和保障幼儿园的育人环境和师资队伍,社区积极参与支持,幼儿园严格履职,家长积极配合,才能促进“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和教育环境,这是解决突出问题的政治保障。

(二)幼儿园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规范办园行为

幼儿园必须依据《纲要》、《指南》等,把握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目标任务,强化管理,带领教师铭记“将教育回归生活融入生命”的思路,思考“远离自然的生活是不健康的生活,远离田园的生活是令人焦虑和充满压抑的生活,没有美感的心灵,就没有健全的心灵;没有对自然的热爱之心,就没有健康的人格”的问题,倡导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使幼儿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修正不足,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干预。在“玩的游戏”中让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动手、创造能力得到初步培养,形成幼儿鲜明的个性和独特风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要思考的严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和迎合家长。

1.规范制度,激励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抓好幼儿园管理工作,确保幼儿健康安全的保证。

(1)狠抓师德制度建设。

(2)常抓教研制度建设。

(3)抓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4)抓常规管理,努力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重视本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本土资源教育活动”是将幼儿园存在的教育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和优化创造性地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适合本地区条件及教育对象的课程,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和教育质量、促进师幼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1)结合本园实际和本地资源组织园本教研活动。根据《纲要》的要求确定以特色课程活动为主体,充分挖掘与利用本地人文环境及本土资源,组织有科学性目标性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教育活动切近幼儿生活。

(2)充分运用本土资源让区角活动更富吸引力。重视“动手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理念,让活动区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出幼儿选择材料的自主性、操作性以及对粗浅知识的自我发现。

(3)全方位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4)创设互动墙面,让环境成重要的教育资源。

3.关注健康教育,重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等都将幼儿健康放在第一位,“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因体育游戏活动没有引起部分幼儿园的重视,或者用高档游戏材料而使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打沙包等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的幼儿游戏逐渐丢失。其实民间游戏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除达到《指南》目标外,还可培养幼儿机智勇敢、团结友爱、遵守规则等良好品质。

4.以教育活动为中心抓家园共育。

(1)召开家长会,让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充分交流。

(2)实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目睹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情况,感受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艰辛并积极配合。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4)进行亲子互动活动。

(5)展示幼儿作品。把每个幼儿的作品在园内的走廊或宣传栏内、活动室主题墙创建文化墙,让家长参观、欣赏,使幼儿有成功感,家长有自豪感。

(6)组织学期教育成果展示。在学期末以班为单位,邀请全班家长参加教学成果汇报活动,当家长看到孩子经过一学期在幼儿园的生活,取得较好的进步时,满意感就写在脸上。

参考文献:

篇8

教学方面

语文方面注重的是语言与拼音的练习.语言创设口语表达环境,鼓励幼儿人人开口,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我们利用课间时间,让幼儿欣赏故事、散文、寓言、诗歌、谜语、神话等各类作品.经过长时间有意地训练,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叫绕口令、什么叫唐诗等内容,现在幼儿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看书幼儿都能用手指认真的指着字宝宝,一句一句的读看,幼儿无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字宝宝.

拼音这学期主要采用直观练习的教法,每教一个韵母都考虑幼儿怎样才能记得牢固,学得灵活,同时让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声母和韵母之间拼读的同时,示范发音,直到学生能发准音为止.在认记方面,主要采用形象记忆法和比较记忆法,让学生记得灵活,不易忘记.学生通过本学期学习,主要学习了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掌握了基本的拼音方法.

在家长工作方面

篇9

学前教育总成本包括付现成本和影子成本两大类。影子成本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土地使用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付现成本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人员支出含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和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含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会议及培训费、交通和差旅费、招待费、印刷费、维修费、物业管理费、专业材料费、财务费、劳务费、工会经费和其他支出等;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含抚恤和生活补贴、医疗费、住房补贴(公积金)、图书和其他支出等。

1.2指标体系的说明

付现成本主要是指当期发生记入当期成本的费用,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都是当期发生应当记入当期成本的费用。影子成本是指不是当期发生但应当由当期支付的费用。其中养老保险是指当期职工退休后应当支付的退休费用应该由当期的学生负担。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无论幼儿园土地是自有、租赁还是政府无偿提供,均按照其商业价值计算,其计算依据为“佛山市某区网格点基准地价更新成果,2007.12:2-3”,计算方法为幼儿园占地面积乘以该地段的单位商业价值。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的折旧年限为50年,交通运输工具的折旧年限为10年,教保专用设备折旧年限为8年,办公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

1.3成本核算数据

根据上述的成本核算体系,笔者实地调查了29家幼儿园的实际办学成本。为了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29家幼园平均分布于各个镇街,而且不同等级和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均有代表。调查结果显示,29家被调查的幼儿园成本数据极值很大,最低为1101元/年*人,最高为22117元/年*人;29家幼儿园成本均值为7075元/年*人。

2.佛山市某区学前教育收费调研

2.1学前教育收费概况

佛山市某区幼儿园收费目前由三种模式:一是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学校不得自行制定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二是普惠性幼儿园,由于其办园的物业产权属于政府或者集体所有,运作上以办园成本核算为依据,收费管理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三是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2.2收费调研数据

结合29家幼儿园的成本数据,笔者对29家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进行了进一步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公益性学前教育机构收费介于4700元/年.生到8300元/年.生之间,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收费介于1800元/年.生到12000元/年.生之间,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收费介于4000元/年.生到27000元/年.生之间。可以看出不同办学类型的幼儿园之间收费情况有较明显的差距,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的收费小于私立园的收费;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之间收费数值也有明显的差距,总体来说,同等级的幼儿园之间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的收费小于私立园的收费情况。

3.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数据分析

根据调研所得成本数据和收费数据,可以绘制出佛山市某区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对照图,见下图1。图1佛山市某区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对照图(2011年)从图1可以看出,所调查的29家幼儿园其收费曲线与成本曲线基本吻合,收费曲线高于或低于成本曲线的距离并不大。其中,14家幼儿园收费低于生均成本,15家幼儿园收费高于生均成本。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私立园的收费基本是大于生均成本,原因在于私立园的所有设备,包括租用土地的费用都是自身承担的,而公立幼儿园有政府政策的扶持,在收费上基本与成本持平,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则大多低于成本,原因在于政府在收费上有一定的限定,但政府有给予一定的扶持。根据调研所得成本数据和收费数据,整理出生均成本与幼儿园收费的数据表,详见表1。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可得MultipleR0.97352,RSquare,0.947741,AdjustedRSquare0.945805,标准误差1487.714,观测值29。方差分析和回归结果见表2和表3。相关系数R值(0.97352)和判定系数r2的值(0.947741)都非常接近1,所以可以判定变量(收费)与自变量(生均成本)有较强的关系。标准误差(1487.714)相对于变量的取值来说也是比较小的,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可靠。在方差分析表中,通过计算F统计量进行显著性判断。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是回归系数为零,即H0:r=0。从上述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F统计量的值为489.653,远远大于F临界值F0.05(1,27)=4.21。而从显著性分析(SignificanceF)P=7.73208E-19<0.05也可以看出原假设成立的概率非常小,即认为学前教育收费与生均成本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从图2的拟合曲线看,生均成本对学费的线性拟合程度很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重合;从图3的概率分布图可以看出实测值的良好的线性。根据回归的结果,收费与生均成本的回归方程为:收费=1.276×生均成本-1899.17从此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收费过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高昂的成本。

篇1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学校教育的逐步渗透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从传授语言知识向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转变。大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解决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问题,就成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途径。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大班教学中教师对个体的关注不够。

每一位教师都期望学生学习好,成绩优良。这需要教师掌握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再辅之以恰当的指点。但绝大多数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制造了难度,使得教师难以获取反馈,并给予适时评估。多数教师认为教基础好的学生比较容易。因为他们往往乐于配合,积极参与,但其他学生总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那些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被忽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由于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教师要花很长的时间认识全班学生,这样就很难建立起详细的学生档案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迥异。

人数多意味着生源相对较广,而各地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较大。此外,学生们各有不同的学习侧重点,有的想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的想在听说能力上有所发展;有的想提高写作能力;有的想提高翻译功底;有的想扩大词汇量、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技巧,等等。而大班教学教师上课难以确定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有效地培养和训练英语综合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给教师授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萎缩,学习效率低。

进入大学,学生的升学压力骤减,由应试教育激发出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强调素质教育、学习环境相对轻松的大学开始萎缩,众多学生在一个班级也使得有些学生认为老师不会特别注意到自己,也不用担心被老师点到名,因而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听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容易走神。几乎在每个班都有经常“躲”在教室后排上课睡觉的学生。我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曾对所代的一个大班(96人)和一个小班(40人)做过简单的比较,在两个学时的授课过程中,小班中能与老师一直保持沟通(以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点头摇头等作为判断依据)的学生约占75%,而在大班中,比例仅能达到52%。

4.学生练习的机会减少。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听、说、读、写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练习,但由于学生人数多和教学内容多的缘故。所以,教师只能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的传统模式,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程度,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5.难以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由于每个班的人数比较多(少则七八十,多则一百多),考勤费时费力。如果严格考勤,则会过多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省略了考勤这一环节。这就使得自觉性较差的学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破坏了课堂的严肃性。不仅如此,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他们会争相仿效,并逐渐形成风气,使课堂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6.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沉重,重复性劳动多。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会有词汇、翻译、作文等方面的作业,因为每个英语教师都不止从事一个班的教学,如果进行抽查,又担心学生存在侥幸心理,不认真完成作业。教师总是希望能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再给每位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估,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调查表明,90%以上的大学英语教师每周上课都在10学时以上,多数教师的周课时在16学时到20学时以上。批改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是重复性劳动,占去了教师备课、科研及休息时间,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加大,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另外,教授大班英语课的教师可能都深有体会,在一个超过80人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记住每一位学生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有时一个学期过去了,有些学生的名字还很模糊,更谈不上与之进行较好的交流了。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精力不集中而教师又疲于应付的情况,课下在备课的同时还要批改学生大量的作业。这样就可能导致教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以致于影响教课质量和效率。

三、提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是核心。

外语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不以学生的需求来组织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习效率才会达到最高。教师应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就是以学生学习需求来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组织教学。在大班教学中,为便于学生的参与,可根据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堂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化整为零,可以有效规避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的负面影响。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即把班级再细分为若干人数较少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共同特点进行指导,进行教学或者完成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英语水平应该体现平均分配的原则,是临时性而非永久性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教师的辅导教学,增加学生和老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2.尽力尽快认清每一位学生,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

有很多老师在与学生两年时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无法认清班里的全部学生。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每位教师都不应放弃这么做,可以通过让学生自我介绍,多点名,多提问,抓住每一位学生。如果老师能随口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在上课过程中随时就课程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就能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状态,不容易走神。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帮助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学习者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自己喜爱的学习策略。是否能够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来帮助自己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是判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划分标准。教师应该了解的是:低水平学习者比中、高水平的学习者更需要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两大关键部分。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在加工外部信息时所采用的方法,如做笔记、复述、背诵等。元认知策略是处理加工内部信息时所采用的策略,如学习者接受学习任务之前和学习活动期间注意力的激发、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监控等活动。另外,在指导学生自主背单词时可以使用计划策略,指导学生设计出定期复习新词汇的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默写、记忆,就能记住大部分词汇。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的反思、学习资源的反思、学习内容的反思、策略方法的反思、自我评价的反思。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就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4.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实践证明,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感官的综合刺激效果比传统教学模式要强得多,学生课堂的积极反映程度明显加强。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兼有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的特点,是一种“强势”的内容载体,这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由于师资紧缺而导致的英语交际缺乏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来进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真实情景,可以使学生大量地阅读,可以随时听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并进行写作练习,使课堂不断地向外延伸,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5.强化教学反馈。

作业和学业成绩测试则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重视作业和学业成绩测试工作,从而为大班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改进作业设计和评阅方式,切实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这些练习绝大部分紧扣课文或阅读材料,既突出语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可选用部分练习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也可布置部分练习为课外作业,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行设计课外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对于作业的批阅与检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在检查口头作业时,教师可以在组长检查的基础上,利用课前时间对组长或每个小组的个别学生进行抽查,以强化课外作业的督促检查工作。这种方式需要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组长。检查书面作业,特别对于主观性较强的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全部收部分改或部分收部分改的办法,尽可能做到在不增加额外工作量的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使接下来教学工作的调整和改进更具目的性、方向性。同时,也可以发动学习好的学生参与作业批阅或者发动全体学生相互批阅作业,这实际上是学生学习、锻炼的好机会,因为通过批阅他人的作业,就会发现自己作业中的不足和缺点,就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加以克服和改进。作业检查或批阅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作业进行讲评。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具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错误要进行讲解,指出原因,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是检测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掌握教学平衡的最重要的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单纯重视英语词汇、语法知识、阅读技巧等的教学,转变为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的英语综合素质教育。为此,大学英语学业成绩测试也应该紧跟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测试工作的指导思想,改进测试形式、内容和要求,否则就会阻碍教学的发展。从互动理念出发,学业成绩测试应当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和目标着手,修正考试目标,完善考试标准,调整考试形式,丰富检测手段,重组考试活动,使学业成绩测试更加贴近教学,更能反映教学的实效,更全面地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

四、结语

总之,与小班教学相比,大班英语教学更加困难和复杂。然而我国目前的形势决定了在高职院校中,我们只能用这种大班模式来教授大学英语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但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多思索、多下工夫、认真总结出一套适应大班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大班英语教学质量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证和最大限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娟.浅议高职英语大班教学[J].科教文汇,2009,(31).

[2]陈鹏.探析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3]苑东香.浅析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考试周刊,2008,(37).

篇11

(一)学前社会教育作用夸大,而学前家庭教育缺失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办学格局的两种基本成分,二者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各有其优缺点:家庭教育,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无证上岗”,虽然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等特点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幼儿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有统一规定的内容、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制度化、集约化、科学化。可见,二者各有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尤其是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意识的引导,学前教育在“科学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夸大,与之同步的则是对学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冷淡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社会化、健康等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更有调查表明,中高收入家长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权重要高于幼儿园。对学前社会教育功能的夸大导致了家长及社会对学前家庭教育功能的严重低估,甚至忽视。一定要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等等,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增多,并引起学前社会教育的入园难、入园贵以及教育不公,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甚至缺失。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个性发展的个体需求

早在发展初期,学前社会教育目的是以保育功能为主的,其教育功能、补偿功能、甄选功能等等都是随工业化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那时的幼儿教育福利性色彩浓厚。世界范围的大工业生产使得社会对人力的批量化需求增多,学前教育才从家庭中转型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社会性价值取向也随之日益增强,教育社会工具功能的增强使得近现代教育越发的科学化、制度化,学前教育也随之完成了科学化和近代化的发展。虽然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科学化和效率化的体现,正由于其社会本位的思想,教育的社会工具功能得以发展,但这从本质上是不适于个体发展的。对于以0-6岁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本质无疑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是处于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其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目的取向之争而言,学前儿童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后者。就学前教育而言,教育应该是为了儿童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目的。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制度化了的学前社会教育谋求最大的教育效率,应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对儿童个体的个性教育。

(三)学校式的集体化学前教育教学思维与学前教育自身发展迷失

随着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制度化、效率化的教学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年龄明显下延的发展趋势,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了学校思维下的学前社会教育的出现:面对汹涌的社会需求与没有深厚理论研究的实情,现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成了最好的示范选择。于是,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和道路就出现了,学前教育自身的地位与发展迷失。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考虑儿童对象的年龄特点之后就被从学校教育中拖出来施放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自身的独立地位、学科定位迷失。这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科的社会地位、科研地位不被广泛尊重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种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集体化教学思维,进而与学前儿童教育个体化本质之间产生了认识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今天学前教育的种种不堪。

(四)学习中儿童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保障不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各种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初始养成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兴趣性、主动性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基本守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提出的。然而,集体化的学前社会教育却满足不了这种要求:首先,集体化的教育始终要考虑到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这其中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师为了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回避儿童自发的个体需要;其次,集体化的教学总是在谋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势必无法真正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儿童;再次,集体化教学下的师幼比问题也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可见,所有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各方各面的,但是细细思量之下,均是由学校教育思维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所造就的现有的学前社会教育格局下的集体化班级授课制式的学校教育式学前教育格局造成的。若要解决这一切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一办学格局模式。而避开集体化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构想

要想彻底解决目前格局的弊端,就需要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进行改革,一种新的格局应要求而出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可以使儿童回到真实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教学。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发展实施最合理的教育,减少盲目比拼而导致的超前教育,真正做到以每个儿童为中心,合理化教育,最优化教学。实施家庭学前教育可以节省或者合理化国家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将原本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在对家长福利政策改善等方面,家庭原本投在幼儿园的资金可以对冲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个体化的教育可以大大节省教具材料等物化的教育成本,方便就地取材),使资金投入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压力之下导致的人们传统生育观的改变使得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以学前家庭教育为中心,无疑会加强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关系亲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家庭教育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家庭中与子女常伴,考虑到传统观念问题,母亲无疑是最佳人选,这样,就会有一批适龄母亲得到政府的亲职假,从而提供一批五、六年社会就业岗位的循环。

(一)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核心思想

1.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

转变当前学前教育格局,核心即在加强家庭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学前家庭教育,并以之为主阵地,辅以一定规模的小范围的集体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在不同时期,各有其适宜的发展环境,学前家庭教育思想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从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直到今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均未曾像我国当今这样地忽略本不该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移重心,把家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重新厘定家庭教育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目的,明确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改革家庭教育课程活动组织,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补足其弱项。

2.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从一个基础自然人向一个初步成熟自然人、一个基础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适合的、成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加重了儿童个体化的教育,其集体化性质会受到削弱。所以要设定一些基础的集体化性质的教育,加入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家庭之间形成联合,建立小规模的教育活动集体,就显得很重要了,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可以是一条新路。

(二)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

1.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

实施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由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提供保育为主转变为全面地教育儿童,做好原有推给幼儿园的教育方面的补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家庭中实施,以改革后的适合的游戏活动来代替幼儿园中的课程。

2.建立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

在社区中组织游戏小组,由家长轮流组织儿童进行小组性游戏活动,用以完善儿童的社会性技能基础。此小组可大可小,由社区中的家长自发按照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儿童间的亲密关系等进行组织。采取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活动,发展儿童社会往的基本技能。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可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小组核定,参考社区中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组织,原则上以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中发展和学习。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3.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

现有的优质幼儿园转型,转向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的教师角色入职。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以保障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对孕期父母、准妈妈以及“在职”父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转型后的幼儿园主要倾向于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研究,以培养家长的“教师”角色为己任。机构设置定位上可以偏向于现有的教育科研机构。

4.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

在社区中设立学前教育指导部门,作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一线指导和监管,负责对辖区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监管,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家庭学前教育的事实资料用以科研和教研,并做好基础的研究和指导。

5.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在高等教育趋向普及的今天,向适龄人群以及“准”父母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三)新格局实施的注意事项

1.家庭教育的革新。

家庭教育作为新格局的核心,是新办学格局的真正中心和关键所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革新必须要有充分保障。进行家长教育,促进家长角色的改变。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学前教育方面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更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这直接决定家庭教育革新的成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的课程是实现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家庭教育课程真正适合儿童个体,符合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而非面向大多数儿童,需要家长们能够把科研成果具体化为自身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学前教育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在家庭中可以真正地把教育教学游戏化和个体化,而这些都要求完成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在于课程的游戏化,优势也在于课程的游戏化,课程开发是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要点。鼓励家庭教育科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缺点在于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各类学前教育研究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为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政府的政策支持。

因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必须由父母一方全职进行教育工作,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福利性政策,保证家长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延长亲职假期,给予学前儿童母亲以至儿童6岁入学为止的亲职假,并适当予以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在此方面,美国部分州郡的“在家上学”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北欧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也可部分为我们所借鉴。

3.弱化进入小学的甄选门槛。

幼小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前家庭教育成败的信念,考虑到学前家庭教育的游戏性课程影响,必须弱化小学入学的甄选问题,从而避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的课程实施导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问题。

4.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健全。

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相比于学前社会教育更不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注视,因而要充分发挥社区监管部门以及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作用。由此,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机构要健全,人员要专业,监管和指导要科学。

篇12

板书作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在语文数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语文教学的首倡者王松泉曾用“一课不能无此君”来概括。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与讲授相辅相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理解知识是很不够的。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教师要通过文字、符号、图表图解等形式,把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这些留在黑板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视觉信号叫板书。板书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教学板书是教师对教材科学研究的成果,又是教师审美志趣艺术个性的体现。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整理,科学地、艺术地加工而提炼出来的教学内容的精华。教师利用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教师也可以通过板书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各种复杂的关系,把教学内容明扼要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找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然而,不可否认,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作为一种独特功能的先进教学用具,在课堂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对传统板书构成了巨大冲击。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演示仅仅是代替板书。就会得到多媒体的功能简单化,丧失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作用。另外,多媒体的演示也有不足,多媒体演示时学生能积极思维,但演示结束,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也就结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有可能因为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而忘记教师教授的内容。所以教师使用多媒体时应该强调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整合性,同时不应该忽略传统板书的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