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5:07: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械设备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机械设备论文

篇1

工作不完善劳动防护是保护所有机械加工操作者的重要手段,如果劳动防护管理工作不完善,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及时发放到操作者手中或操作者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物件,极易产生划伤、烫伤、砸伤等事故。

1.2操作者技能不足

很多企业现在招聘的是技术学院刚毕业的学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开始上岗,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过类似的机械设备,但由于经验及技能不足,对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对刀具的使用不太精通,如果单独操作时易产生撞车、刀具刃磨不正确断屑不利伤人、装夹方式不对工件飞出伤人等事故。

2加强机械加工的安全防范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

工作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保障机械加工参与者参与生产安全的必要手段,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人的行动,使其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将管理组及操作者的工作具体化,使实际操作过程实现可控制化。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就是明确每一个机械加工参与者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然后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安全责任,同时配备一名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班组全体成员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确保参与者人人有责,才能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断和形式有多种多样,对不同工种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也须有区别。安全教育可通过讲、看、谈的方法进行,讲就是聘请有经验、专业安全知识丰富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讲座、授课;看就是观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安全教育影片或书籍,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实例给机械操作者以警示;谈就是班组成员互相之间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流的过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是对上述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的检查考核,如发现有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人、教育培训无效果的情况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置。

2.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工作机械设备就是机械加工创造效益的工具,维护好设备是每个机械加工者应尽的义务,同时有利于安全生产。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一定要记录在案,操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及使用要求,维护与保养知识,相关部门要制定每台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者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有异常,不得强行继续工作,要停机检查,操作者可以自行解决的及时处理,否则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检修后要详细填写维修记录,以备参考。设备管理部门应配专人对设备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避免产生安全事故及设备的损坏。

2.3加强劳动防护管理

工作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时每个机械加工操作者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为每一个员工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有权利监督每一个员工的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如发现没有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具或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具的人员,必须及时停止其工作,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2.4加强操作者技能培训技能培训

包括组织专业的操作机理论培训、以老带新、以高带低等方法,通过培训可学习到如何合理使用设备、维护设备、装夹工件、刃磨刀具、安全防护等知识。同时需要学习各种材料的性能及特点,比如在加工镁、锆等金属或含有镁、锆成份的合金是注意防止燃烧,避免烧伤。

篇2

在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上,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的规格和型号等指标进行严格的选择。同时要对机械设备进入施工场地的时间和进程进行控制,对于同一种型号的机械都有其自身合理的作业区域,在区域范围外进行作业可能会出现机械设备浪费和施工质量的问题。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机械本身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也要结合公路施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来实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进行相互的配合作业。因此,除了对机械设备型号的选择上进行严格的把关外,还要结合道路施工的工艺和机械设备的组织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在此过程中,若公路工程的施工量过大,便要选择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在施工量较小时,选择中小型的机械设备。但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状况进行抉择,并且在公路土方的施工上,要将挖掘机以及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选择,防止机械设备选择不当对工程质量以及进程造成影响。除了上述对机械设备型号及性能的选择,还要保证机械设备自身的完整度和性能的发挥。施工人员要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从根本上解决因施工设备的缺陷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问题。

1.2机械设备要能发挥其工作效率

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配置上,要从机械设备自身的条件以及运用期间的工作发挥进行合理的选择。机械设备自身的条件包括其本身所具有的科技含量和性能,因此,在选择上要遵循公路工程施工的发展,避免选择机械设备的盲目性,除此之外,还要求机械设备具备良好的工作效率。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保养和维护,能解决其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差异和较高的维修率,从根本上降低对工程质量以及工期的影响。而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机械设备的管理时,要处理好三个问题:其一是要保证选择的机械设备能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率;其二是在选择机械设备上,要尽可能地选择综合性的设备,减少机械设备的数量,缩短机械设备进行配套的中间环节;其三是要在机械设备的配套中注重其薄弱环节,使一些机械设备能够并列实施。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

在实际的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机械设备故障的问题,尤其是机械设备的部分故障,会给整个机械设备的运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机械设备部分出现故障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对小故障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而造成的。因此,这就要求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在对机械设备保养和维护方面,对发生的小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小故障造成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地使用,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机械设备的报废。严重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程,延长了工期,给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在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能够及早地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防止故障的出现。因此,要定期对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进行预防和检查,包括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检查。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由设备的操作者进行,直至机械设备停机;而检查的工作主要由负责机械设备的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人员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检查。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上,要将其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实现责任到人的制度。建立关于机械设备检查的报告,将设备的检查状况与其保养维修的状况进行比较,建立对设备检修人员的奖惩机制,对负责机械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处罚没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检查的工作人员。

2.2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

对公路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是保障其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科学地实施,防止盲目地维护造成资源的浪费,具体措施包括:在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场,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换剂。若在此过程中,没有根据设备实际的运作情况以及周期进行盲目地换剂,则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机械设备出现突发性的故障,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2.3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

在机械设备的维护上,主要对机械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防,要结合机械设备的零件和其损坏的规律进行预防性和强制性的维修。对机械设备运行的状况进行预防性的维修,减少强制维修造成的浪费。除此之外,对机械设备要进行定期的保养,保证机械设备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况。对极其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当发现任何异常的现象时,要停止机械设备的运行,组织检修的人员进行快速的检修。目前对机械设备故障的检修大多是根据检修人员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以便能及时地降低故障判断的失误。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能降低检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的时间和相关的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的运作效率。并且,在检修的过程中,要借助相关的仪器设备检验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况,对检修的内容以及检修的时间进行明确的计划。

篇3

引言

近年来,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了起来。公路施工企业在机械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程机械管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公路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配置不经济,没有科学规划公路工程复杂多变,随着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改变,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不同的,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数量,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适时的购置相应的设备。在购置中由于施工企业缺乏对设备配置的长期规划,致使机械设备的购置存在盲目性,不切合实际,有些是重复购置,有些设备机型不符合要求,使机械难以发挥低成本,高效益的功能,有时反而造成设备完好率低,利用率不高。更有甚者,有些设备从购进调入仅使用过一两次,就成了闲置的“死机”。在管理中也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合理规划,科学配置,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管理理念。

1.2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办法不健全在施工企业中,人员和机械设备“大锅饭”的意识仍然存在,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实行车辆机械单车核算,机械效益单机考核的制度,仅仅管理了车辆机械的油料和安全。

1.3管理人员专业不强,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受重生产,轻管理思想的影响,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多企业由非专业人员管理设备。有的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机械管理员,但又不专职管理,出现管理上一团糟的现象。另外受养护作业整体机械化程度低,养护方式陈旧落后和养护经费影响,养护单位宁可用人力,也不用机械,淡化了机械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与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注重眼前效益,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有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一人多机,既操作压路机,又操作装载机,还操作摊铺机,结果一样也不专。

二、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配置经济化

2.1.1施工方案优选化。公路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决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出场时间,以达到工程进度与设备使用的协调一致与有效控制。如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公路土方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推土机等关键设备的优化选择。在路面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摊铺机和运输车辆等关键设备的优化选择,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避免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2.1.2配套设备效率化施工企业应解决好机械设备组列内部的合理配套关系:①以设备组列中主要设备为基准,其它配套设备以确保主要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②设备组列数量最小化原则,即尽可能选用一些综合型设备,以减少配套环节,提高组列运行的可靠性;③次要设备并列化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注意组列中的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环节,实现局部施工设备的并列化。

2.2管理专业化

2.2.1管理人员专业化。施工企业应明确分管设备的领导,明确施工所需的设备管理和操作岗位,同时配备相应管理工作人员和设备操作专业技术人员,这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使用寿用,还直接关系到施工工程质量,所以,一定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手的专业会培训,在施工间隙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不但要为眼前的生产需要服务,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教育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多能服务观念;既培养专才,也培养通才;理论与实践并重,形式与效果齐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2.2.2日常管理数量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运作实质上是资金的运作。施工企业应进行单机成本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核算出每台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产出,并对投入产出比率进行统计分析,对机械设备的施工经济效益进行量化,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效益,提高对设备的经济控制力。

2.2.3项目目标责任化。管理人员应对机械设备管理目标责任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制度,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成本核算、项目细化,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

2.3作业规范化

2.3.1施工作业操作规范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

2.3.2安全教育经常化。工程施工安全出了问题,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安全事故,造成施工项目的大量经济损失,同时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消除一切对机械设备安全的不利因素,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企业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严格执行考核、持证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2.4维护科学化

2.4.1预防检查日常化。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为此要做好设备的预防检查,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环节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手来完成,主要内容就是“十字作业法”贯彻机械设备的整个进行过程,直到停机下班。巡检的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项目部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综检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情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

2.4.2设备维护科学化。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比如公路施工现场出现的用油更换时不讲牌号、更换的周期不按时等不科学的作法,虽然其后果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却严重影响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也给突发性故障埋下了隐患。:

2.4.3专业检修定期化。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施工机械设备故障检修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进行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等缺点。应通过必要的仪器设备来测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确定机器的性能,决定其修理的内容和时间。特别是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化、设备来源多元化、设备结构复杂化等情况越来越多,专业化的定期检查和定项修理就愈发显得重要。

总之,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必须重视施工机械管理。切实执行相关的机械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篇4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性活动,每一环节要素都是必不可少,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环扣一环,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港口贸易运输作业的风险,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港口机械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工作,是港口贸易运输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措施,是保证港口贸易运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最有力支撑,也是确保其高效运营,提升竞争力与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系统结构上,机械设备管理活动,一般都是根据实际的操作情况,通过相应的调度以及维保改造等措施开展起来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系统结构主要是以机械设备自身的特性和用途为核心,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优化设备资源的配置情况,保证机械设备的合理被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整个港口设备管理是一个动态的、交相呼应的有机系统,每一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为支撑,联动进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将以自身信息为依据,被管理者进行平衡汇总到设备库中,设备库是一个相对活跃的区域,包括机械设备的入库、出库与还库等环节。

1.2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特性

港口机械设备由于体积较大、使用率较高、类型较多,在质量因素上存在着一定的特性,如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质量控制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性较大,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基于此,港口设备的管理工作具有难度系数高、灵活性强、注重细节的特点,在实践工程中将给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科技成果被不断应用于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活动中来,港口机械设备具有大型化的特征。大型的机械设备虽然能够提升港口作业的效率水平,节约港口作业的原材料与投资,降低港口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适应一定的港口作业需要,但存在着使用空间受限、设备维修困难、新型技术推广与应用较难的困境。因此,机械设备的设计与管理面临着实现设备生产高速化,使用自动化的问题。当前港口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是实现机械设备体积缩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机械设备的高速化运转及生产速度的提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2当前港口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短期效应,不注重设备管理工作,在管理上没有专业的人员,有时甚至是临时请来的维修人员,即使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人员,也都是没有经过学习和培训的维修工作者,只是对设备进行修理,而不懂相关的管理知识。而且,港口作业条件的恶劣也增加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回避,很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另外,企业的老员工也由于工作环境及待遇问题,产生对工作的厌烦感。

2.2机械设备管理观念落后

很多港口企业忽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往往只注重短期的效益,没能认识到机械设备潜在的增值效应,对机械设备管理作用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机械设备的革新上相对被动,不注重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许多设备早已超出使用年限但还在用,无形中增加了港口作业的危险,威胁着员工的人身身及财产安全,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在一定程度其作用具有一定的隐性效应,企业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在进行作业成本控制时往往从机械设备的投入入手,减少机械设备的购置,加大使用率和使用年限以降低作业成本,最终导致机械寿命的缩短与事故的频发,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进行系统的管理规划,这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与安全系数,导致重大港口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阻力。

2.3缺失科学合理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在港口企业普遍存在着机械设备管理条例及相关规范性的制度问题,机械设备管理缺少统一的规划与制度规范,管理体系混乱,缺少细致的岗位分工。即使有些企业有一些规章、标准,但缺少对港口机械设备的针对性,在管理方面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形成统一的联动式的团队效应,而是完全独立出来,造成了资源与人员的巨大浪费,而且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效应较低,没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缺少对企业及团队的认同。

2.4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水平较低,缺少对其的改造再利用

港口作业是一项高运作的生产经营过程,其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高频率性和高强度性,容易导致设备损耗程度高,所以,基于高耗损性及安全运作的需要,管理人员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上要下足功夫。然而,由于港口作业客观上存在着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并极具波动性,导致港口设备在维修保养及管理上很难落到实处,机械设备常常超负荷、超寿命运转。很多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对机械设备进行“重用轻管”的利用模式,造成机械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有用性。

3完善港口机械设备的有效途径

3.1打造高素质专业性管理团队

人员是港口机械设备的主体,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团队是实现港口机械设备优化管理的基本保障。企业应积极引入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尤其中高级的技术工程师,同时,加强对老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升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价值。另外,管理人员除了要有高超的维修改造技术,还要有统筹规划的宏观管理观念,实现机械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与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3.2优化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实现系统化、科学化管理

完善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是实现港口设备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管理运营活动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港口作业具有一定的高精度和高危险性,在操作上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及使用上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制度,保证作业的高效稳健运行。另外,要关注机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把握好每一环节的细节工作,同时从宏观上实现系统的整体联动性,结合港口作业的特点及企业的现状,进行有效管理。

篇5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3.注意设备的前期检测维修修。技术人员应在设备保养期,详细的了解每个要件的运行情况,以做到“未雨绸缪”。

篇6

2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标准、设备质量、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设备维修中、轻保养等方面存在问题。

2.1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目前,矿山机械设备种类丰富,达数百种之多。但是现行的安全标准仅包含了一部分矿山机械设备,离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还差一大截,可见矿山机修设备的安全标准不完善。此外,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因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只重视企业生产量的提高,把安全标准抛在脑后,对机械设备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从而导致安全质量标准下浮,为矿山作业埋下了事故隐患。

2.2矿山机械设备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矿山机械设备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偏远乡镇中还依然使用着年代久远的老矿,这些老矿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再加上当地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不到位,矿井采矿条件简陋、采矿方法老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新矿、大型矿的机械设备主要也还是国产,只有部分在使用国外引进的机械设备和开采技术。

2.3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矿山生产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性质危险、工作任务繁重,很难引进高素质机械专业人才。因此,许多企业招聘的设备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有些操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正规培训就上岗作业,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违规操作,造成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矿山机械伤亡事故80%以上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

2.4机械设备重维修、轻保养

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维修、轻保养的现象。在日常的设备的检查、保养中,一些操作人员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养设备,致使机械设备带病工作,最终小隐患变成大故障,这样既导致了设备修理成本的增加,又造成了设备使用寿命的降低。

3完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路径

3.1完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加大执行力度

首先,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参照国际机械安全标准,再结合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积极完善安全标准,使新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使矿山企业在生产作业上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标准。

3.2整改矿山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淘汰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老矿,建造一批安全性高、采矿条件适宜、设备先进的新矿、大型矿。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设备和科学的采矿技术,提高整个矿山机械的运行效率。

3.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管理质量好坏。矿山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操作人员制定不同的内容,定期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减少矿山作业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矿山企业有序生产和经济效率提供有效保障。

篇7

0引言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基本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机械化大生产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低耗、优质是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体现,是实现高等级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使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充分发挥效能,对机械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管好、用好、维修好工程机械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尤其应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这一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1公路养护工程机械设备故障产生的机理

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受到各种能量的作用,其各个零部件、元器件、机构、装置和整台设备的各种参数都会发生变化。这些能量来自周围的介质(包括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的作用)、设备内部(设备及其组成部分在运转中经过变换、传递所获得的能量)和潜伏应力(设备零件在铸造、锻造、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内应力和装配应力等)。能量包括机械能(设备所产生或获得的机械能除消耗于工作的部分外,有一部分还会以内应力形式保留在零件内部而使零件发生变形)、热能(周围介质温度的变化和运转中产生的热能都会对设备及其零部件产生影响)、化学能(设备在含有水分和侵蚀成分的空气中或在侵蚀介质下工作,化学作用会直接破坏设备的部分零部件)、核能(原子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核能不仅会对设备的材料产生作用,甚至会改变材料的性质)、电磁能(电磁振荡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会使其元器件失效)、生物能(如热带地区有一种微生物能使某些塑料和金属受到破坏)。这些能量对设备作用的结果会使设备的零件发生变形、磨损、断裂、腐蚀等,引起设备参数发生变化,技术特性逐渐劣化,工作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导致故障的发生。

2我国公路养护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维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如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间隔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最终实施结果。事实上,目前的管理现状很难适应客观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

2.2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

2.3重使用、轻管理:例如,在日常管理考核、评比中,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维修管理的投入不足等等。

2.4维修计划兑现率低:施工单位对下属机械使用部门的制约不够,使得修理计划兑现率低、施修工期难保证、修理不彻底、忽视施修质量等现象时有发生。

2.5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2.6安全管理不足:一些施工单位,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技术档案不健全,安全装置管理不当,造成一些人为的安全事故,增大了企业的负担。

2.7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针对现代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的维修、维护策略选择

从长远来看,今后维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以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体。现代“维修”的概念再也不是原来的简单修理,而是建立在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基础上的维护和修理的总和。它的目标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少修理次数,使用恢复手段将故障排除或抑制3.1维护这里的维护包括以清洁、紧固、调整、和防腐等为主要内容的维护保养以及检查与检测工作。通过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测定机械的性能,掌握机械状况及故障隐患,为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手段提供科学依据。这种维护是高层次的预防性维护。经验表明,机械的异常磨损、故障率高,其中75%是由于操作、维护不当造成的。为此,用强制手段来执行好维护不可少。

3.1.1把维护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有章可循根据工程机械具体机型的结构特点,将维护的过程、内容程序化、规范化、表格化和标准化,可为评定维护质量和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手段打下基础。

3.1.2把维护纳入企业的制度化、强制化管理企业应在行政管理上对维护采用相应配套的强制手段,亦即把维护工作的好坏与工资收入、纪律处分和用工合同等一系列经济的、行政的奖罚强制措施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3.1.3把维护纳入行业的强制管理对事关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或系统,单位应该定期检查、强制维护,政府或行业有关部门应制定监督单位定期审验,对维护差,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部门按规定给以停止施工等有关惩罚。

3.2修理应坚持状态修理为主、多种修理方式相结合的原则随着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的出现,传统的“浴盆曲线”已经不能代替所有的故障情况了。多种故障率(失效率)曲线的出现,使机械和零部件按照其不同的故障结构安排修理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底盘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电子操作及监控系统等,都按照其各自的故障结构模式,在运转期间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检测和诊断,初步掌握了磨损和劣化程度,因而使得将状态修理作为维修方式的主流完全成为可能。状态修理的采用,有效地防止了修理过剩或是修理不足的情况发生。超级秘书网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状态修理在修理中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但是不会完全取代基于时间周期结构的计划修理。对于那些大型固定设备,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部位,以及有些不便于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的总成部件,仍然要适当安排周期计划性的修理与状态修理相结合。

这里“状态修理”的“状态”不仅仅指的是机械的实际技术状况,还包括施工企业整个工程的实际状况。事实上,除了不可预测的突发性故障和事故修理外,有些通过状态监测(检测)已经发现的故障隐患,但是不至于引起连锁性的损坏故障,也不影响施工质量,可适当让其“带病作业”,有计划地安排在某项工程告一段落后,利用工闲或现场转移之机进行修理;或者待到故障造成停机之后,采取事后修理。

4结语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飞跃式发展,我国公路施工、养护工程机械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工程机械的技术含量、性能、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国的工程机械维修必须与基本建设事业和机械发展相适应。因此,我们只有根据我国的机械维修现状,并结合单位自身的机械维修需求,才能真正找到满足现阶段施工、养护工程机械维修需求的维修策略与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2)一些煤矿的维修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不能够很准确地认识到有些机械设备的故障是由情况不良引起的,所以也不能及时进行维护。

(3)有些维修人员或者是技术人员还保留着最传统的用油习惯,用油跟不上设备发展的速度,有的依然使用我国早已淘汰的产品,这样也使设备故障频发,所以技术人员也应该进行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以及观念不断更新。

(4)技术人员面临着选油、购油、用油、换油到废油处理的每个环节,所以对于每个环节都应该操作恰当,否则问题的堆积,也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故障发生。

(5)管理程度不够,现在煤矿中对的管理较为分散,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煤矿的机械管理中,对于机械管理工作中,并没有统一规定的管理章程或者相关制度。

(6)产生的油污十分严重,没有统一的章程可循,所以在平常的过程容易产生油污污染,维护人员对油污不予清理,这样对环境会产生很大的污染,影响以后的工作的正常进行。

2技术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作用

的作用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2.1抗磨作用

剂一般在使用时都附着在零部件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薄膜,这种薄膜就可以将两个零部件隔开,从而减少了零部件之间的摩擦,也能减少对机械设备工作时的影响。

2.2冷却作用

机械设备长期的工作,会使整个机械的温度升高,这是由机械能转化成的热能,剂可以减少由于运转机械能转换成的热能,从而机械温度降低,也就增加了设备的工作寿命。

2.3减震、减噪音的作用

剂在机械表面的薄膜也可以减少零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吸收噪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2.4减少杂物的磨损和腐蚀作用

剂在设备的表面的薄膜,很好地将设备表面的金属屑和杂物冲洗掉,这样减少了这些杂物对设备形成的损坏。

3提高技术在煤矿机械应用效果的措施

3.1集中管理措施

煤矿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技术在设备应用中的重视,在维护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建立起专门的煤矿机械部门,设立专门的岗位,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处于该岗位中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定期进行培训,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岗位操作细则,这样就能将工作做到统一管理化和制度化。

3.2不断更新观念

对于专门的维护人员一定要加强培训,使他们更新观念,而且跟上社会的发展,熟练地掌握的规程和技术要领,保证在行业中不落后。新的管理理念要求在每台设备中设立一个卡片,具体的工作如下:

(1)卡片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让维护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好的技术文件进行管理,卡片作为每台设备的特定的技术文件。在对卡片改动时,一定要经过专门的部门批准;

(2)卡片要标出“五定”,即设备加油点的确定、材料匹配的确定、加油点油量的确定、特定设备人员的确定以及油更换的确定;

(3)卡片的存档问题,一定要将卡片做出一式两份,一份是用来存档的,一份是实际作为文件使用的。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安装卡片的要求进行;

(4)片的修改要在三方互相讨论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即设备使用人员、生产厂家、人员。

3.3控制维修操作规程

设备的人员一定要定期地稽查设备的密封情况,负责设备可能由于发生漏油或者渗油等情况,从而造成用油的时间问题,对设备造成影响。油在使用上也不是越多换得越勤越好,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度,过多会对设备造成阻力过大的麻烦,也增大了设备的工耗,还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4煤矿机械中摩擦副材料的使用原则

4.1对水摩擦副材料的性能要求

在煤矿机械的水摩擦副材料选择上有很多的要求,不同的机械特点、工作环境以及腐蚀性等的不同,对摩擦副材料的选择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选的材料一定要满足设备的腐蚀、泄漏、磨损等条件,下面是对水摩擦副材料的性能要求的总结:

(1)保证良好的机械性能,即在抗腐蚀性和抗震动方面达到要求;

(2)腐蚀性要达到满足,即水腐蚀、化学腐蚀、电腐蚀等;

(3)自性能上一定要满足,保证设备在工作时磨损率低、摩擦因素小、抗粘着力强等;

(4)保证产品的成型工艺良好,且易于加工;

(5)保证设备的热稳定性好,吸水率低;

(6)对环境的污染小,无毒。

4.2适用于煤矿机械中水摩擦材料的选择

水是一种导电性较强的物质,一般金属在水环境中都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金属材料的弹性度和硬度都相对较高,对负载的缓冲性能差,所以相对的耐磨性能就强。陶瓷材料具有耐磨擦的性能,因为其摩擦因素较低,耐腐性又较强,又耐高温,硬度上和耐高温性上都相对较强。但是陶瓷材料的制造相对较困难,所以成本高些,同时缺点就是抗震能力弱,材质较为脆。塑料的材质很多,它对水的性能较差,但是对异物埋没性较强,所以对于处在磨粒或杂质较多的环境,使用较为合适,可以减少磨粒对金属的刮伤现象。橡胶的弹性度较好,磨损性和自性都较强,适合用于振动剧烈的设备。在含泥沙的水中耐磨性尤其优于其他材料。优于橡胶是亲水性的材料,所以在水中的摩擦力尤其小,在对橡胶的加工上也简单,所以价位相对低些,但是其耐高温能力较弱。表面的工程材料是指在设备表面镀上材料,从而形成耐腐蚀性较高的表面层,适应于设备腐蚀性较强的工作环境。

篇9

0引言

随着机械化进程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施工机械投入工程项目使用,带来了高效的工作效率。但是随着投入项目的工程机械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项目设备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成本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管理核算,努力控制机械费用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工作:

1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做好设备配置工作

目前在大多数项目中施工机械配置时,均是按项目投标承诺书以及业主的要求进行配置,基本没有参照合同工期,施工组织优化方案以及施工地域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在有多段分区域施工时候管理协调性差造成机械流动性管理不强,出现施工项目上施工机械配套性不强、利用率低下、甚至出现闲置的现象。所以在设备配置上应在工程项目开始时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并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合同内容、工程量、工期,并结合业主对前期的准备要求,选择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编排各种设备进出场的时间顺序,做好设备总量及进场控制,并形成书面计划。设备配置前应充分考虑自有资源,以满足施工投入最小为优。本着“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对设备购置、租赁、单位内部设备调剂进行深入比较,确定配置最佳方案。根据企业内部各承接项目收尾情况,由近及远的进行机械设备合理调剂,并且优先使用闲置设备;对于无法满足设备需求,配置不足时因考虑设备的实际使用时间,设备的成本,和设备对于企业以后承接项目可能使用的频率来综合评定来采用租赁或者购置的方式;确定配置方式之后再进行设备的配置选型配套工作力求以少求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生产适用、状况稳定、经济合理、满足施工工艺需求。

2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首先操作手及日常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制定的维护保养工作,形成文件记录以备查验,对不同的机械设备还应定期进行分级保养。一级保养: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人员认真检查落实,重点是、紧固和外观的整洁,突出解决“三滤”的清洁,即按规定检查和加注油脂,检查紧固各部螺栓,清洗各滤清器定期清洁各滤清器,并且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隔日施工时机械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二级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修理人员为辅,按规定完成。重点是检查、调整,除进行一级保养内容外,还要从外部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机构、液压装置及电器元件的工作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并排除所发现的故障。三级保养:以修理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按规定完成,必要时外送。重点是检查、调整、消除隐患,平衡各部件的磨损程度,以总成解体检查,清洗调整为主。对操作手应定期进行先进有效的维护保养技巧培训及基础性的修理培训,以提高操作手对机械设备的了解,提高操作手的使用技术水平。做好落实维护保养工作是设备持续良好生产的重要保障,有减缓了设备老化速度提高了设备的经济效益,降低了设备的故障概率,避免了配套施工因为机械故障而出现的施工线停止窝工和大量经济损失。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是降低机械成本风险提高机械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3做好自有机械和租赁机械用油管理和用油核算

从目前项目管理模式来看,不论自有机械还是外租机械,机械用油均由项目部无偿提供,出租方不承担油料,且操作司机不需对燃油负责;同时管理人员协作有盲点,项目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控机制不周全,核算程序不及时。出现“加油的不管油”、“用油的不控油”、“管油的不用油”、“核油的看不到油”等现象。因此,机械用油管理失控已成为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现象,项目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机械用油管理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节能意识。第二,完善机械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机制。严控项目加油程序,机械使用审批程序,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形成机械操作人、机械使用人、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的监管体系。第三,严控加油环节的核算,不定期的抽查燃油加入时的数量和质量,加油时现场物资、机械人员和司机共同到场签认,核定收支数量。第四,及时区别进行油耗核算,施工中须以各种不同机械的定额油耗值为参照,不同的工作内容应核定出不同的油耗标准,实行按实际工作台班及不同的油耗标准提供合理的用油量,控制现场机械用油量。

4结束语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机械设备成本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还有许多具体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深入细致地研究。加强机械设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将设备的管理使用、设备用油、成本核算和项目指标考核体系有机结合;同时,加强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物尽其用,提高设备使用效能,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降低机械设备成本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世伟 单位: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2、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众多的生产型企业都将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使用方面,基本上没有将设备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就现阶段的管理制度来讲并不完善。一些企业并没有对机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并且购买的设备不作入账,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及时。甚至在某些国有企业中将设备转移他用或是将设备直接卖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财产的损失。一些生产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人员过少、生产人员偏多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抓生产、要产量、要质量上,造成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有所忽略。

2.2机械设备配置不正确

在生产型企业中,经常会出现机械设备配置不恰当的情况。机械设备的购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地购置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在生产机械方面的支出,对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很大帮助。但是在某些企业中也经常会出现设备老化却得不到及时更换的现象。这就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生产型企业中对生产线上的某一机械进行更新时,不能单纯地考虑新机械或是旧机械中的某一个,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地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满足生产计划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

2.3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

对生产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生产企业中的机械设备几乎一直处在工作状态下,容易造成设备老化现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对于企业中相关设备的操作人员来讲,也需要对设备的保养工作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并促使其养成以养护为主、以维修为辅的思维方式,将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与企业生产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效地控制机械正常工作中的损耗,防止设备出现提前“退休”的情况。

3、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方法

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时效性管理,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也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的加强。在企业进行机械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选择一些使用寿命长、质量好、性价比高、适合企业发展的机械设备,同时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也考虑到其中,尽可能地选取具有较高可靠性、节能性以及安全性的机械。

3.1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

在正常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可以切实地增加机械的生产率。并且在企业对机械设备选择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控制企业对设备的购买投入,使得生产型企业的资金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在对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中,一些经济实力不足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使用租借的机械设备来进行生产,使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投入,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理费用的投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设备的管理可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篇11

设备管理的解决措施

篇12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设备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下面我就当前矿山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工程机械管理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不能明确工程机械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2、舍不得智力投资

(1)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2)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是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的需要。

3、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相互脱节

(1)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1)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重视,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2)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二、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方法

1、在使用方面,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任何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及操作程序,只有正确的使用设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而设备使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水平的高低。

所以在使用中,一是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工作,尽量保证机械负荷的均匀加减,使机械处于较为平缓的负荷变动,具体地说,就是要较为均匀地加减油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动作的大起大落。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使操作人员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三是坚持实行包机责任制,责任到人,将个人经济利益与责任机械的维修费、燃油费相结合进行考核,奖罚并举,加强管理设备的责任心,调动爱护设备的积极性。

2、在保养方面,对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保持机械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对于工程机械,保养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零件工作面的磨损、零件表面的腐蚀和材料的老化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机械零部件的3种主要失效形式,而零件工作面的磨损所引起的失效所占的比例最大。也就是说,机械的磨损是使其各种零部件走向极限技术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解决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在使用过程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保证对机械的合理。

据统计,工程机械的故障有一半以上是由不良引起的。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可以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间隙和合适的工作温度,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减少机械故障。正常合理的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选用剂,要根据机械的种类和应用结构的不同选用正常的剂类别,根据机械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质量等级,根据机械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剂牌号。二是经常检查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及时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三是根据保养周期、设备技术状况、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强制保养计划,到时间必须停机保养。

3、维修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