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8: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学生化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加强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老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在要求学生努力的同时,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面对教材的不断改革,教师也要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讲解,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措施,来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扩展其知识范围,加强对知识的把握运用能力,否则一味按照传统模式来教授,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退,产生被动填鸭式的教学状况,无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潜力,使教学成果收获甚微。因而,教师在补充自己知识技能,提高创新应用的基础上来教授学生,会给其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老师的教学指引下充分开拓其创新思维。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研究
1.增加趣味实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过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所介绍、讲解和让学生操作的实验都是课本上安排编制好的,只需按照其方法、步骤,所需材料等一步步完成即可。不能说这种实验方式不好,但是的确存在它的弊端。尽管得到了相同的知识和结论,但是却少了学生们自己思考,钻研探究的过程,使其思维受到限制,无法做到创新。同时,实验内容过于固定、死板,方式单一,长期下去,必然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变得反感厌倦。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或者课下开展一些趣味性实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都是充满趣味性的小实验:“如何从粗盐中提纯”、“彩色温度计的制作”、“魔棒点灯”等,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自主研究试验,而且获得了知识、能力、创新思维的增长和开发,是培养创思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改变试验教学方法,多提问、多思考
每个人的求知欲望都很强烈,这是人的本性,那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这种本能呢?教师应该在熟悉教材,捋顺教学思路的情况下,多给学生设置问题,这样,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不会分心。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认真听讲,仔细思考,充分开动脑筋,从多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在自己完全理解之后,很可能会继续研究探索,找到新的解决方法,这何尝不是一种培养创新思维的好的方式呢?例如:教师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时候,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钠与水激烈反应后,钠与乙醇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这样,学生们会从这个点不断地思索研究,远比机械地听老师一人讲授获益的多。
3.改变实验性质,使其更具有探究性
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地进行按步骤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缺乏探究性的意义,无法让学生获得自我创新思维的提高,因而会使学生思维被限制,形成固定模式,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研究性实验教学很必要。例如:教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室温下,把铜片放进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对此,甲认为铜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乙认为铜片不会发生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反应速率很慢。那么分析这两种说法的正确性。由此,可以引发学生好奇心,互相讨论研究,并通过亲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大胆假设,多角度分析,进而开拓自己的创新思路。
4.与时俱进,开展化学实践活动
首先,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时,可结合课文,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问题或做几个现象十分明显的实验,从而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要阅读的课文产生兴趣,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布置学生阅读“燃料燃烧”一节时,可先给学生讲一讲下面的史实:云南的元谋人通过学会利用火,从而向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这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在课前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
其次,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阅读要求。阅读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开始阶段,可将这些要求编成具体的问题并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一段时间后,可将讲义缩简成阅读提纲,写在小黑板上布置给学生。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就不必再发讲义和布置阅读提纲,可逐步要求学生通过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从而自己提炼出阅读提纲。
再次,要加强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后,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我检查、教师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课本及阅读笔记,也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严格要求,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二、课堂教学,重在教会阅读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已广泛地被我们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又怎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要重视文字叙述,但更要重视表格、插图。不少同学在阅读化学课本时,往往对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能仔细阅读,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就不太重视,眼光一扫而过。而实际上,化学课本中的表格却十分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化学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据。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则由于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能使人容易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各种表格、插图。此外,我们还应给学生介绍各种化学工具书,并教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正确查阅化学工具书中的各种表格、插图。
2.要重视普遍性,但更要重视特殊性。在课堂阅读指导中,我们教师要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事物的规律。例如,(1)在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时,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空气中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气体的颜色是无色的这一规律;(2)在学习酸溶液的化学性质时,可指导学生找出可与酸溶液的通性,这样的普遍性规律十分重要,然而,对事物的一些特殊性,由于学生在阅读时常常不十分注意,所以,我们教师在阅读指导中更应要求学生引起重视。例如,上面讲的例(1)中,臭氧就不符合上面讲的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下臭氧的颜色是淡蓝色的。上面讲的例(2)中,浓硫酸就不能与金属反应制得氢气。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所以,我们在阅读指导中,应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对同类事物不仅要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联系之处,更要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特殊之处。
3.要重视结果,但更要重视过程。许多学生在阅读化学教材时,十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能熟记,但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不清楚;对化学实验的结果能够了解,但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原理记不清楚等。我们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必须要求学生十分重视对化学过程的正确理解,看书不仅要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过程。
三、课后阅读,重在提高阅读能力
课后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我们教师同样也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并着重把握好下面三关。
一是归纳总结关。学生课后阅读的第一关是对已学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上完一节新课后都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并对本节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非常牢固地掌握好本节课文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要注意的是,我们教师在布置学生做这样的阅读作业时,一般不要再布置其他书面练习,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归纳。
二是发散思维关。学生课后阅读指导的第二关是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指导。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点、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要多联想、多角度思考。这样,通过在阅读中提出疑点、发现问题、多联想、多角度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得到增容,思维过程也逐渐立体化。
三是分析应用关。学生课后阅读的第三关是分析应用关,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们仍要十分重视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然后再利用有关课外阅读材料及信息给予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配合有关教材内容,让学生阅读、练习这类题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的求解,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化学学习策略的概念、分类及现实意义
1.化学学习策略的概念
化学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化学学习中,为使信息有效地保持在认知结构中,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的程序和形式、思想和规则等。化学学习策略同时具有调节认知的作用——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即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如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学习材料的类型和难易、学习时间等)和变化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途径。由若干种化学学习基本方法结合而成化学学习的综合方法。在化学学习综合方法的结构因素中,学习策略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能够分析具体材料的背景或情境,从而得出应该用何种方法或学科思想的策略。它体现化学学习的指导思想,决定各种学习方法的主要差别,是化学学习综合方法的精髓所在。
2.化学学习策略的分类
不同的人对化学学习策略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化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可以将化学学习策略分为:机械记忆策略、接受—内省—复现策略、探索—发现策略、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归纳学习策略、演绎学习策略、分步学习策略、集体学习策略等。根据化学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可以将化学学习策略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策略、化学基本理论学习策略、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学习策略、有机化学学习策略、化学实验学习策略、化学计算学习策略等。
3.化学学习策略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具有重大意义。化学学习策略,这种策略性知识比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强的迁移能性和更广的适用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能使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适应未来迅猛发展的社会;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
二.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
1.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
学习者学习化学的愿望越强烈、对化学学习结果的期望越高,往往越注意化学学习策略。学习者越是认为自己能调控自己的内部认知活动,越是认为自己能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越是注意化学学习策略的使用。反之,如果学习者不想学习、对学好化学缺乏信心,他就会很少考虑化学学习的策略问题。因此,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接受式。这种学习方式以知识和教师为中心,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和消极状态,极大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其次,化学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有着显著的不同。化学事实性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式学习来习得,但策略性知识却难以靠灌输、接受式学习来形成,只能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体验、内化而逐步形成。此外,我国新一轮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将以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学习策略的内涵由过去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策略转向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的策略。因此,教师要设计出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领会并掌握科学的探究策略。
3.注重常规化学学习策略的培养
常规的化学学习策略包括机械记忆策略、接受—内省—复现策略、探索—发现策略、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归纳与概括学习策略、分步学习策略、集体学习策略等。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不同的化学学习策略。除探究策略以外,很多中学化学教师都认为归纳与概括的学习策略是中学化学学习策略中最重要的学习策略。因为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点繁杂散碎。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识记。如:元素周期表要记,各元素原子结构要记,各族代表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要记;有机化合物中各种烃、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作用及一些规律要记等等。学生只有通过概括、总结,把纷繁芜杂的知识点有效的组织在一起,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才能有效的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常规的化学学习策略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的学习策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督促学生以表格或网络图等形式完成每章节的总结;对于典型的习题请学生概括其方法步骤等。
4.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监控,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集中反映了学习策略中自我调节和控制这一本质属性,所以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系统中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策略的动力源。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学习策略教学同步进行,才能使学习策略的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而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使学生开展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从上述观点可演绎出: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必须促使学生对化学学习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首先,教师要丰富学生自我反思的内容。学生自我反思的内容除了可以是知识点的识记情况、典型习题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是诸如记忆方法、思维方式、信息获取途径等方法和策略性知识的运用情况。其次,反思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学习方法;可以就某道习题,让学生口述其思维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填写反思评价表等。
三.开发教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把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应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或理念。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行为和观念,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破除将创造性思维神秘化的思想,肯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具有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信心,要大胆扶持,肯定带有创新意向的活动及活动的方式和途径。
新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排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大纲教学目标的维度增加,要求更为全面和人文化,突破了学科本位,注重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给学生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时应有的观察视野,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开放和主动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以辨证的观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强调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获取知识,体现化学实验是获取知识和学习探究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关注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从教材表面看,新教材的内容总量减少,难度降低了。但在课程的实际操作中正好相反,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变成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感兴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学生跟着教师走”变“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现象,讨论形成知识体系。
总之,化学学习策略这种策略性知识与化学学科知识一样,在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培养落实到化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化学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高中学生化学教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1)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一些教具和模型,组织化学方面的讲座,进行化学课的试验,组织化学知识的比赛,和化学相关的晚会,制作化学板报,或者化学博览会,还可以去化学相关的工农业企业去参观,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相关调查。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打开学生的视野,并且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化学。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的情景更加多元化,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这样不仅使课堂的表现形式提高了,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地喜欢化学课,教师的教学也不再生硬,学生们也更加喜欢这门课,只有兴趣来了,学生们才知道怎么去学,并且学好这门课。
(2)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互换
将教师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作为辅助,去欣赏且关注所有学生,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多了解学生想要的,使学生贴近生活,因为化学是和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既弥补了课堂上的死板教学,还丰富了课外活动。教师还要倾注更多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化学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对他们更加地关心,帮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进步。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来教、学生来学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们不仅会对化学产生兴趣,也会对教师产生浓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