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诚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5:08: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金融诚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诚信论文

篇1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篇2

二、新型城镇化金融需求分析

金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核心支持因素,是协调人、业、地、生态等要素的中枢环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之中,城镇化将引发巨大的潜在投融资需求。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金融需求结构上表现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融资需求占比将大幅提升,在金融需求量上呈现出资金数量大、周期长、低成本等特点,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

相较于农村地区,城市和城镇的重要特征就是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是指长期使用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及其为经济生产和家庭所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电力、通信、自来水、管道煤气、排污等公共设施,水利、道路等公共工程,以及铁路、交通、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据测算,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需要增加城建费用约6万元,那么仅仅当前转移就业的2亿农村户籍的城镇人口就将产生12万亿元的建设资金需求。随着未来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将继续扩大。

(二)人口城镇化的金融需求。

人口城镇化主要是部分农业人口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转而进入城镇生活,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在住房、教育及医疗、社会保障和个体经营方面,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

(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金融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必然伴随着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转换。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来支持新型城镇各类产业的调整以及集约型、低碳型产业的发展,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新进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强农惠农仍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巨大。综上,根据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比率要达到60%左右,未来人口城镇化比率将以每年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每年将有大约13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12年的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增城镇人口每增加一人,财政支出平均需要8万元,那么未来每年城镇化需要的新增财政支出就将达到10400亿元。财政资金的配套是解决城镇化金融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剩余部分资金缺口仍然要通过其他制度设计予以安排。

三、新型城镇化金融供给分析

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资金供给存在不同的特点。1986-1990年期间,以财政投入为主、银行信贷为辅,1991-1997年期间,以土地资源收益为主、银行信贷为辅,1998至今,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有政府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债等五个方面。

(一)政府财政资金。

包括中央政府的专项补助、国债资金、地方政府预算内的城建资金以及土地出让金收入等等,而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财政支持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重要甚至主要来源。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0%以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左右。

(二)政策性金融投入。

它是介于财政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之间的融资来源,在我国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向新型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等提供融资。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入。

主要是设立城司,通过土地或用财政等政府信用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或者发行建设债券,国家审计署的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有87%投向了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等基础性、公益性领域。

(四)地方政府债券。

2011年和2012年两年中央政府在确定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内,本着自愿原则,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债务负担较轻、资本市场发育成熟的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作为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的试点省(市),其余地区仍由中央财政发行。今年国家又批准了京沪苏浙等十个地方政府自行发债。

(五)商业金融支持。

商业金融体系有着较强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能力,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丰富信贷产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推动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现有金融体制难以有效匹配城镇化建设资金供求双方,与城镇化旺盛的金融需求相比,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政收入难以长期支持城镇化,尤其是土地财政不可持续。二是政策性金融提供资金及服务能力有限。三是平台融资额度有限且容易累积风险。四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融资有限,大量的社会资本未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五是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需要。

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供给问题,核心是理顺城府和市场功能边界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与市场功能边界划分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1.资金规模与投入周期。

投资规模大、建设与回收周期长的城镇化建设项目,普遍具有外部性,存在商业效益较低或投资风险较大的问题,呈现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难以通过完全的市场商业性渠道获得金融支持。然而政府资金规模有限,如何调动市场力量,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区域差异与金融发展水平。

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其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以东中西部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结构为例,根据2013年统计年鉴,西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国家预算内资金投入占比达12.8%,城镇化建设对财政资金依赖度大大高于东部地区的3.5%与中部地区的4.2%;国内银行信贷仍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西部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资金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国内贷款投入比例为16.0%,中部与东部地区则分别为8.6%和14.2%;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企事业单位贷款、发行债券等,西部地区地方与市场力量较弱,自筹资金比例仅为59.3%,中部与东部地区则分别为76.2%和61.2%。

3.信息透明度。

对于村镇、中西部地区以及部分建设项目,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性金融机构难以发展业务。各级政府需要对这些领域进行合理规划,搭建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市场与政府信息共享,提升信息透明度,健全相关保障机制,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风险收益水平。

在城镇化建设中,部分项目具有公共物品特征与公益性质,如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难以产生现金流,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予以支持,保证还款来源。此外,一些行业、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担保不易落实,还款来源有限,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承担,也需要政府介入保障。因此,为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供需的矛盾,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创新融资模式,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处理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关系,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差异化、个性化的长效金融支持体系。

(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建立透明的收费制度加强项目现金流建设,推进公私合营PPP项目的选择,以责权利对等的合约规范各种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吸引社会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财政资金主要支持无现金流、无收益的纯公益性项目,并通过建立财政资金引导基金,全方位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要积极推进信息透明度、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融合发展。

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面的作用,拓宽低成本、长周期、安全性高的融资来源渠道;发挥商业性金融在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城镇化建设中能产生现金流的经营性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对重点产业及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产城融合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赋予更多地方政府自主举债权,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市场债等融资工具;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建立产业链投资基金,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篇3

2004年,襄樊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襄樊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抢抓金融危机和东部经济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充分应用好国家振兴中西部政策以及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政策,认真研究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金融需求,找准金融支持襄樊经济发展的支点和突破口,确立建设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金融支撑体系的基本思路。即: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挥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积极引进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樊设立分支机构;做大做强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积极发展互小额贷款公司和合作型担保机构,创新担保、抵押、质押形式;发展多种层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市场,鼓励本地企业上市到资本市场融资,力争用一两年时间,初步构建市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体系。

按照这一思路,襄樊在加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金融支撑体系,为襄樊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金融血液进程中,应着重要解决好襄樊金融发展的五个问题。

一、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是襄樊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

是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还是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建立与省域副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功能?一个地区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和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健全的金融法规和管理制度,实现较宽松的金融管制;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的通讯设备;有足够以至较高的金融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较丰富并通晓国际通用语言的从业人才。其中,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金融发展是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三大最基本的要素。

襄樊属鄂豫川陕毗邻地区重要城市,历来为“南船北马,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具备了能够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理优势,但是,从目前看.囊樊市的经济综合实力、金融发展水平,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还不相称,更与金融中心形成条件相去甚远。2008年,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万亿,武汉市接近4,000亿,我市尽管突破了1,000亿.但还占不到全省的10%。只相当于武汉市的1/4强一点。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应该拥有的经济实力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一般要占到全省和省会城市的15%(=1,695亿元)和60%(=2,400亿元)以上,而我市目前只占到9%和25%多一点。从这点看,襄樊必须快速扩张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湖北“两圈一带”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为全省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2008年末,全市各项存款本外币合计余额为834.4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79.55亿元,存、贷款余额仅分别占全省存贷款余额总量的6.15%、4.17%(2008年全省存、贷款余额1.35万亿元、9,100亿元),而全市各类金融机构仅35家,其中银行类12家、保险类28家(财险15家、寿险13家)、证券类5家(证券交易营业部),金融从业人员2.2万余人,没有一家总部在襄樊的全国性金融机构,还没有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人驻襄樊,唯一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一襄樊市商业银行规模还十分弱小,这样的金融发展状况仅仅能够满足目前襄樊经济发展需求,而与能够带动、辐射一定区域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去甚远。

结论:以目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看,襄樊显然不具备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那么,襄樊应当定位为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为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为努力方向。

二、明确发展目标.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9年,襄樊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国全省战略部署,确定了襄樊市未来4年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即未来4年襄樊发展的234目标:就是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达到750亿元;用三年的时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用四年的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实现襄樊经济跨越式发展。

襄樊市经济发展新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为全市金融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发展挪出了新的空间,准备了充足的信贷载体。企业数量与规模的大增。必然导致支付结算、融资担保、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需求增加;而全国、省、外地资本和项目向褒樊转移和投入更需要承载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企业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间接融资,还需要到资本市场上市直接融资等等,这些都为完善襄樊金融服务功能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我们必须为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搭建整合资源、吸纳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平台,使襄樊成为吸纳和聚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洼地”,从而满足企业扩张需要,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因此。对应于襄樊经济发展的目标,襄樊金融未来4年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翻一番达到80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达80家;建立区域性地方金融机构一城市商业银行,形成区域银行网络并争取上市;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提升产业转移的金融服务水平。成立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增加对转移企业的有效资金供给;构建有针对性的贷款担保机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融资体制问题;创新有针对性的业务品种,创新中间业务。满足转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优化融资结构,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无论从全国、全省还是我市企业融资来源看,均表现为“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格局。这造成金融风险的压力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优秀的企业不能以低成本获得资金支持迅速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也不能借助于资本市场建立健全起来。

从我市2008年年底的银行数据看,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79.55亿元;而我市在沪深股票市场上市的企业仅有5家.即:东风汽车、中航精机、新华光、襄阳轴承、湖北金环。5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27.462771亿股,截止2008-12-31股东权益为78.08985396亿元,并且未有发行企业债券。其它未上市企业更没有发债的资格,企业通过发债融资的渠道几乎没有启用。

假定以股市融资代表直接融资,股东权益算做企业的直接融资,那么这个直接融资(78.08985396/(379.55+78.08985396))仅占17.06%。即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为:17.06:82.94。

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和改革以来历史上最高的20%(最高近3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如果仅以股本算直接融资占比仅为(27.462771/(27.462771+379.55))6.75%,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占比在30%-50%的比例相差甚远,说明绝大多数企业资金来源于银行,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系统导致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因此,未来襄樊经济要实现翻番,必须注重调整融资结构状况,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尤其是扩大在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推动全市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优质本地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发展。未来4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建立多途道融资体系与金融体系,重视和加强政府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银企对接;重视和加强银行创新机制建设,提高融资水平;重视和加强资本要素市场建设,培植多元融资格局。进一步培育资本要素市场,多采取风险投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创新资本等手段,来增强投融资能力;进一步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力争到2012年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家以上。

四、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是繁荣市场主体的迫切要求

襄樊市金融组织体系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类别,其中银行类体系最为完善,既有业务经营机构,又有宏观管理部门,其业务运行和管理行为对襄樊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巨大;证券、保险业务则全部是业务经营机构。在经济杜会生活的作用也逐渐在加大。全市现有各类金融组织机构35家(以市级为统计口径),其中银行类12家,保险类28家(财险15家,寿险13家),证券类5家(证券交易营业部),金融从业人员2.2万余人。

目前来看,主要是银行类市场主体与襄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目前除中央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外,银行类市级机构仅有11家,这显然不能满足辖内多样化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大量的产业转移企业和项目更喜欢与自己熟习的银行打交道,而辖内没有其钟情的银行分支机构;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个性化的银行服务。而目前传统的银行类分支机构,要么没有相关的金融产品,要么市场的定位达不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本地地方性金融机构块头小,资本金与信贷规模不足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

因此,襄樊未来4年内要实现234的经济发展目标,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银行业市场主体建设,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主体规模。

(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鼓励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来樊设立分支机构,以满足产业转移与资金流动的需要。

(二)鼓励外资银行机构来樊设立分支机构。据了解。全市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00户左右。随着更多的外商来樊设立企业.为了更好地为这些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引进外资银行来樊设立分支机构势所必然。

(三)随着襄樊本地企业不断壮大,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将会诞生.为了做好企业内部的资金调度和管理,应当积极设立企业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四)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樊市商业银行,强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当务之急,一是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近期股本扩大到10亿元,远期目标可以扩大到50亿元,并争取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二是加强内部治理,扩大信贷产品线,全方位满足城乡个人、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三是扩大机构网络,向县域和区域延伸,广泛延揽各类机构、个人客户,逐步形成区域性商业银行规模。目前仅在市区开设分支机构6个,应逐步向辖内各县市区增设分支机构,形成遍布城乡的机构网络,并适时在周边地市开设跨区域分支机构,实现襄樊经济对周边毗邻地市的辐射带动;四是找准市场定位。要以服务襄樊市城乡中小企业与本地居民为市场定位,争取用1-2年时间建立一大批商行优质忠诚客户,办成真正的“精品银行”,“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襄樊经济发展新的目标的提出,为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生态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一)信贷载体不足。目前,襄樊规模以上A级信用企业数量不足600户,仅排全省第6位,导致信贷资源运用与企业数量不匹配;

(二)信用担保不足。襄樊市信用担保机构少,资本金低、合作面窄。全市比较规范的信用担保机构仅8家.担保基金总额只有1亿多元,担保规模明显不足;

(三)发展环境尚需优化。抵押贷款评估、收费、登记不规范,制约了对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贷款。

(四)政府金融服务保障尚需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在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共享上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在推动银行放贷上缺乏坚实的政策和措施保障,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的顾虑。

今后努力方向与目标:重视和加强市场经济主体建设,扩大信贷载体;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信用襄樊。

(一)加大企业成长工程建设。必须通过大力开展企业成长工程,使企业提档升级,消除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更多的企业进人银行信贷领域,信用优良的企业贷款需求能得到更好地满足。

篇4

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农村城市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金融约束,比如,金融供给的总量不充分,金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支持结构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农业保险不够健全等[1]。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时期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可以考虑从现代金融角度寻找破解农村城市化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金融需求角度,有效整合农村金融需求

(1)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出其重要职能,有效整合农村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第一,应该梳理、理顺及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间的各种权责关系,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之财权与事权,不断提高地方政府金融的自主性。实践表明,在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政府相关职责的履行大部分是依靠当地地方各级政府[2]。第二,建立及完善地方政府决策责任的追究制度,有效防止基层地方政府有关官员为了盲目追求政绩或者受到短期经济利益之驱动而重复开发一些农村城市化项目建设或者朝令夕改有关政策以锐减各个投资者参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3]。

(2)规范农村金融需求,引导使其适应新时期正规的商业金融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新时期农村城市化方面的金融支持会把重心转移在商业性金融方面。而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之有效性严重不足,跟一些正规的商业金融服务之要求存在矛盾。为正确处理这个矛盾,必须规范农村金融需求,积极引导使其尽快适应正规的金融机构之服务门槛。第一,积极创新投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及鼓励商业性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等其他资金参与合作,以达到少量的政府财政投入有效带动其他各种金融资源,从而缓解涉农有关企业目前融资比较困难之处境。第二,建议运用农户互助的合作模式。鼓励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或者金融组织,将过去的“农户----银行”这种模式改变为“农户---合作组织---银行”之模式以弥补一些滞后地区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的缺失[4]。

二、基于金融供给角度,打造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不断完善农村扶贫金融服务,弥补金融服务缺失。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了一些弊端,比如对农村贫困居民的金融服务存在缺失。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下面两种渠道去完善农村扶贫金融服务,处理金融供求的失衡性。第一,采用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开设农村小额的金融业务。第二,不断发展及完善小额信贷,从而满足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之各种金融需求。

(2)以政策性保险为主,构建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是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积极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支援、占据农村市场,为收入比较高的农户提供财产保险与寿险等业务。

三、基于金融政策角度,完善农村金融政策

(1)进一步明确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导向,切实完善支农政策。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将农村城市化当作金融机构之信贷政策与资金支持之关键部分。人民银行要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身到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来,鼓励其开拓新业务来服务农村建设。政策性银行要进一步明确支农职能。金融机构应该从小城镇开发、农村工业化、农村科技与教育等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城市化建设资金的投放。

(2)金融政策跟其它政策要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大力支持农村城市化。农村金融当前不容乐观,比较复杂,只依赖单一的金融力量是难以应对的。所以,金融部门要有配合意识与服务意识,在政府出台的金融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寻求跟政府其它政策的配合与同步,千方百计支持农村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基层地方政府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5]。

四、基于金融生态角度,创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法制环境不够健全、难以监管,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对各种金融机构所开展的金融业务干预较多;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符合标准的抵押品缺乏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低的局面。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这个角度而言,应该推进农村金融法制化的建设,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尽量减少各类行政干预,从而创建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在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与挑战。这需要我们沉着应对,多管齐下,破解金融约束,努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及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从而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蒋宝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状况分析[J]. 企业导报, 2013(14).

[2] 曲小刚,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