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8: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教学系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具体内容与方法
我们从几年前开始探索网络应用系统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并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
2.1网络应用系统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利用网络应用系统:一是开发与课程有关的网络应用系统;二是使用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开发与课程相关的网络应用系统方面,我们目前主要是制作网络化的教学软件;尝试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开放式、可扩展式的网络教学软件,并将其挂载到Web服务器上。教师在课前通知学生把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材料添加到此课件中。学生在上课前可以通过浏览器预习相关的内容。在我们的网络教学课件中,除要介绍的知识外,还增加了留言板、教学互动等功能,便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状况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方面的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或课后不愿意当面向老师提问,但却能够在网络课件中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表明在网络深刻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的情况下,部分学生把网络交流作为学习方式之一;有些接受得较好的学生甚至在教师回复前给出自己的理解,因此这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添了有效的渠道。在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方面,我们积极利用学校或公共的教学资源平台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河南科技大学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公网上的数字大学城等,这些平台支持上传和访问教学课件、布置作业、提交和批阅作业等。在使用这些网络系统的同时,我们注意提及与专业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技术,在某些课程(尤其是涉及开发的课程)中还提及相关的实现方法,并引导对它们感兴趣的学生开展自学。通过网络系统的应用,使学生提前接触到网络工程相关专门知识,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
2.2网络应用系统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网络应用系统参与基于网络的处理事务过程,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认识,因此我们花了许多精力来探索和实践网络应用系统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在这方面的工作中,首先面临的是在哪些课程中应用的问题。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中,大部分能力都是以程序设计能力为基础的,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对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因此,我们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来开展网络应用系统的运用探索。其次是网络系统的选择问题。在两年前,我们已经尝试在C语言课程的实验中使用基于校园网的在线判题系统来实验内容,用竞赛评价机制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从近两年开始,我们进一步扩展在线判题系统的功能,将在线判题系统引入到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集中实践课程中,并设计了专门的教学内容与之配合。考虑到作为才学习完C语言和数据结构理论的初学者,学生要马上完成较系统的课程设计内容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一部分与课程设计内容相似、难度较低并贴近教材中相应章节知识的题目,将它们先给学生去熟悉,从而避免了部分学生对实践内容不知如何下手的情况。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知识运用问题。其他的事情,例如判断程序正确性、运行过程及结果的评测等,都由在线判题系统来实现。由于有了网络系统的协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班上所有学生完成课题的数量,同时还能获得所完成内容的时间信息和代码的执行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了解自己的排名,无形中就有了竞争的压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借助这两门实践课程是开设在大一的有利时机,我们在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在线判题系统本身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上,让学生及时认识到网络应用系统的基本架构、使用的主要技术及其与当前实践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从目前的效果看来,将程序设计竞赛网络系统应用到实践课程教学中能带来以下好处:一是形成竞争氛围,学生整体完整的任务量比前几年增加不少;二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认真开展课程设计的情况明显好转;三是通过对网络系统的应用,学生在一年级对网络应用系统有了具体的认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
2.3网络应用系统在课程考核评价中的运用
在某种程度上,课程考核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有两种形式,试卷形式和课程报告形式。前者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后者则很难保证学生是自己完成相应的内容。此外,由于两种方式都是纸质形式,对于网络工程专业中占多数的设计类课程,如果要教师在评阅时先判断答案或作品的正确性,这是一项困难且繁重的工作,现实中难以执行。无纸化考试是未来考核方式发展的一个趋势,它经济环保,其技术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技术。既然网络系统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我们尝试将其应用到课程考核和评价中。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相关实践:一是将课程考试直接在网络系统上进行。一个网络应用系统要用于考试,它需要有在线判题系统相关功能和考试所需的成绩处理相关功能。我们在前面提及的在线判题系统中扩展了成绩处理相关的功能,使其能够满足对考试的有关需求。之后,我们对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这门易于进行严格的数据测试的课程通过这个系统直接进行考试,通过试用我们发现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将网络系统应用于集中实践课程的考核。我们将第一条途径所获得的系统进一步用于C语言相关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对应的集中实践课程的考核中。集中实践课程的考核与单纯的课程考试之间有区别,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为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为了兼顾学生不同能力层次,我们设计了基础部分和综合应用部分。前者为必须完成的部分,后者为选做部分。在课程结束时,系统将学生完成的任务量、能够反映工作的质量的相关信息(如时间、任务正确完成前的错误提交次数等)都汇总起来,形成一个初步的成绩统计表。指导教师以此表作为重要依据,进一步根据学生的其他实际情况进行最终的判定。进行判定的方式由教师自己把握,可以直接使用系统的判定,也可以增加一部分类似考试的限时设计内容,或者选择学生完成的任务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问答式考核。三是将网络应用系统作为理论考试之外的部分考核工具。大多数理论课程的最终成绩一般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对于平时成绩部分,由于一般不易于量化,往往都是由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印象进行粗略的判定,从而不能较准确地反映学生表现的差异。鉴于网络应用系统提供的便利,我们尝试利用它们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考核。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前面提及的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中的作业、在线提交、在线批阅以及相关自动记录、统计功能来分析学生完成课外任务情况的相关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根据一定的分值比例和评分标准就很容易得到这部分的成绩,从而形成比较客观准确的判断。
二、搞好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活跃计算机课堂学习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取网络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本校教学系统中安装有相关的在线互动软件,可以组建小范围的局域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比赛、相互讨论,也可以进行师生交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如为了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范围的打字比赛,看看谁能最终胜出。再如,可以进行PPT教学内容与制作的展示,让学生做裁判员,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利用考试测试方法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考试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因为要给学生一个可信的成绩,而且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考试测试的方法上,利用网络进行精心设计,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设计上,采用校园网提交作业方式,让学生完成平时作业,记为平时成绩。在教室内,通过考试系统随机抽题,让学生现场答题,保证学生考试的公平性,因为这样做,尽管相邻两位同学坐得很近,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答题,但是由于是随机抽题,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避免相互抄袭的情况发生,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成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85―04
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1999)认为,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必须而且只有具有丰富的交互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教学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才能直观形象地提供学习内容。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丰富交互性是网络教学的需要,是发挥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如何充分认识和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机制,已经成为设计、开发和评价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研究大都集中在从技术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和开发交互手段,较少从教学应用层面分析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含义和特性。本文在结合教学有效性探讨的基础上,从教学主客体关系角度分析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涵义、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 网络教学交互的含义和要素分析
1 网络教学交互的含义
国内外有关网络环境下教学交互的研究中,其涵义的解释和描述主要包括:
(1) Merrill,L I & Jones(1990) 认为,学习中的交互是教学系统与学生之间,包括相关信息交换在内的,实时的、动态的、相互的给予――提取过程。
(2) Gilbert和Moore(1998)认为,以计算机为媒体进行教学的交互性Interactivity是指学生和技术之间的信息交换。
(3) Wagner教授认为,交互是在相互影响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信息交换,需要两个主体和两种活动之间的互动。
(4)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陈丽认为(2004),教学交互是一种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事件,它包括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学生和各种物化的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
综合上述描述,可以归纳出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网络教学交互是在网络环境下,为实现网络教学目标,所发生的学生、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互动事件。既包含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社会交流以及他们与作为客体的网络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包括网络教学资源本身的动态变化过程。
2 网络教学交互的要素分析
任何一个教学系统都包括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大要素,其中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信息。网络教学系统作为一种特殊教学系统,其要素也可以归纳为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交互其实就是指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如图1表示网络教学交互的各要素关系。
图中,网络教学平台涵盖了网络教学媒体以及承载与其上的教学信息,网络教学交互主要有生机交互、师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直接交互、师生间接交互和资源内部交互,其中除了师生直接交互与传统教学中面对面交互相似之外,其他所有教学交互形式都与网络教学平台有关。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显然成为网络教学交互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如果将师生直接交互排除在网络教学交互范围内的话,网络教学交互从技术上讲就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
3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概念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定义可以描述为:网络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自身教学信息的动态呈现和生成以及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形成的信息和情感交流活动。具体实现关系如图1。
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能改变自身行为,从而实现网络教学目标。当这种交互活动对学生的反应能够使学生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发展时,网络教学是有效的。因此,网络教学平台交互重点是关注交互活动如何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产生作用,如怎样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计与现实实验环境相仿的虚拟实验场景和操作步骤;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挫折是如何实时给予帮助和矫正;如何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等。
二 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要素分析
1 网络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客体关系
网络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社会活动系统,其要素也可以归纳为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和网络教学平台(包含各种技术手段以及运行于其上的教学信息等)。其中教师和学生是系统的主体,网络教学平台是系统客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教学交互总是离不开师生交互,总是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作用关系放在同等地位进行研究,而在以“学为中心”的思想影响下,由于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联系相对比较“松散”,对于网络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和中心很容易偏向与学生,容易忽略教师的主导和参与作用,特别是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作用。因此,网络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才能真正达到网络教学的和谐发展,才能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1) 师生“双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主体结构,成为网络教学的动力系统,从而促进和推动网络教学活动的进行。有人认为,网路教学不需要教师,只要有学生和平台就可以实施网络教学。这种想法首先否认了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学资源的建设问题,其次否认了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必须要教师参与才能进行和开展。只有教师设计和维护好网络教学平台才能保证学生能得到丰富而适合的交互内容,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内容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交互才能使之真正发挥作用,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和谐平等的。
(2) 主体支配客体,客体制约主体。网络教学的师生主体对教学平台客体的支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根据需要设计制作网络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改变教学内容顺序,对学习内容进行管理等;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界面,设置学习书签等
(3) 客体是两个主体联系的桥梁。网络环境下,虽然教师和学生都属于主体地位,但与它们出现在统一空间或时间范围内,这是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显著的地方。网络环境下,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互的中介手段,师生可以通过留言板、BBS、站内短消息、QQ等方法进行练习和对话。
2 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要素
根据以上分析,网络教学的交互不仅指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平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平台的操作和交互控制作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要素如图2.
三 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分类
从系统论角度看,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对象可以分为主体和客体两大要素,主体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是交互系统的核心部分,客体对象包括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作用于在其上的交互手段,它们是交互系统的必要条件。
从教学有效性角度看,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可以看作是网络教学系统的缩影,也可以将这个系统看作是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关系系统。这种交互可简化为图3。
根据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建立的交互功能,可将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分为以下三类。
1 导航类交互
指网络教学平台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及其关系,包括前台学生主体如何浏览和选择信息,后台教师主体如何控制教学内容的结构和框架等。这类交互的作用是使学生通过前台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学习路径和具体学习内容,教师利用导航清晰的后台快速生成网络学习资源。
2 反馈强化类交互
指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主体之间的控制机制,当学生输入某一信息后,系统能根据输入情况作反馈响应。反馈响应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响应表现为学生能通过操作界面看到响应结果,如学生测试结果反馈、学习状况反馈等;隐性响应表现为系统将响应结果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保存或处理,它并不直接操作界面上显现出来,学生不能直接看到响应结果,如学生学习过程跟踪、学习步调和学习内容控制策略等。
3 功能操作类交互
指提供给学生主体操作网络教学平台的方法和操作界面的显示技术交互,使学生熟悉网络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降低学生计算机操作难度,增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如网络课程中帮助模块、特殊教学资源的播放插件交互下载等。
四 教学主客体对网络教学平台交互的影响
网络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双向传播的过程,教学主客体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交互的效果。如师生特征、学习材料类型、网络自身特性、交互内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可能出现的种种外界干扰都会影响交互的效果。
1 学生主体的特征
网络教学的交互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是网络教学交互的主体之一。网络教学交互不是随意设计和制作的,而是依据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特意地设计到教学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初始能力、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设计。
(1) 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期望具有直接关系。因此,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策略要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交互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因素是网络教学平台交互设计的中心任务。
(2) 初始能力
此处的初始能力包括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交际能力和计算机操作预备技能。前者指学生在以计算机为主的虚拟世界中进行学习交流、提问、回答和协作的能力,后者指学生在无直接帮助的情况下,与学习资源或学习伙伴进行计算机交互操作和控制网络的能力。
(3)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特性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长时期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威特金的知觉研究将学习风格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自我交互能力较强。对于这类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交互路径和交互工具,使学生能对学习材料根据需要进行重组。场依存性学生则偏好集体学习情境,对于这类学生,要尽量利用网络提供各种人际交互方式,例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等,提供给他们有明确指导的、结构严密的学习材料。
2 教师主体的特征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交互的意识: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如果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上,还没有建立以开放、创新、个性化等为特点的网络交互意识,他就不会有设计网络交互活动的主动性。
(2) 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媒体设计水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交互活动,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具有熟练操作网络和多媒体的能力;能灵活组织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根据交互反馈的情况及时对学生予以恰当的评价,以维持较高水平的交互活动。
3 学习材料的类型
学习材料之所以对交互策略产生影响,是因为不同学习内容对交互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交互设计策略。要素学习是学生对前人经验的接受,教学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并通常配有相应数量的练习。此时交互必须提供丰富的资源及对意义建构作出适量的反馈评价。问题解决学习要求学生有效地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以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支持查询和收集信息、成立协作小组、实现教师指导与监控,完成总结和互评。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应利用网络加强同伴之间的交互,或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工具,让学生设计各种情境,收集各种信息。
4 网络自身的特性
在设计交互时,网络的软硬件环境是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者首先要考察现有的网络环境是否能够满足学习的需求,如网络传输速率如何、操作系统对交互平台的兼容程度等。如果网络环境不佳,将会挫伤学生交互的积极性和学习耐心,甚至会致使学生放弃交互活动。其次还要考虑软件设计的艺术性,精彩动人的交互界面、良好的导航组织结构和界面规划能给学生艺术享受,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交互动机。
五 总结
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发生联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要渠道。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研究和设计中,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从交互对象的主客观关系角度全面分析导航类交互、反馈强化类交互和功能操作类交互的设计策略,并充分考虑师生特征、学习材料类型、网络自身特性等影响因素,从而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手段和方法提高网络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Merill,D,Li,Z&Jones, M.Second Instructional Design,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 1990, 30(2): 16.
[2]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教育技术通讯.2004,3.
[3] 李艺,张增荣.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及其内涵[J].教育技术通讯.2000,5.
[4] 胡文鹏,冼伟铨.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从系统论角度看师生关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6-8.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20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且不断开辟新的实践场域。在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在实践研究、知识积累以及人才培养中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
1 研究“三个问题”
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技术层次的学科,即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因此,围绕教育和技术,可将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归为三类:一是教育领域中的技术问题,即符合促进人的发展需要、合乎教育目的的所有手段的总和。这就限定了在该学科中技术为教育所用的天然属性。二是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教育问题,根源于技术的进步引领教育方式的革新,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这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是因为视角不同造成的,但殊途同归,都是优化教育过程和资源。
2 具备“三个特色”
明晰了教育技术所研究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分析出教育技术所具有的特色。
2.1 重实践
教育技术直面“教学事情本身”,处理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最具体问题、并为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并随着教学需求、学生群体、教学环境、课堂情况等特定因素的变化而调节。可见,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带有强烈的直接性,对教学实践带有强烈的参与性。因此,教育技术在教育科学的诸多研究分支中具有最鲜明的实践特色。
2.2 重综合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主要采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教育技术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教育原理”和“技术”的叠加,而是要对组成该系统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介”所组成的四维时间――空间模型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使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度更高、纵深度更大,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3 重创新
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为教育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不仅体现在为教育技术提供辅助功能手段上,更体现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与动力。后现代思想范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非线性、多元化、自组织和虚拟性等特点,而教育技术的研究思路、方法、模式,又来自于后现代的科学研究范式。教育技术在应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依据信息技术的思维模式和功能手段,表达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发展。
3 遵循“三个规则”
教育技术的三个“注重”――重实践、重综合、重创新,三者相辅相成,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必须遵循三个规矩,即深入教学实践、突破框架制约,开拓创新思路。
3.1 深入教学实践
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指导教学设计,以达到优化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目的。如果不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不深入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教育技术安身立命的所在,就不可能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教育技术研究的初衷。
3.2 突破框架制约
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觉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和所应具备的科学知识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不能局限于教育科学研究体系,要到人类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这使得教育技术具有了“横断学科”的特色,在各种基础学科的理论性和规范性指导下进行综合研究,达到研究方法、内容、思想上的“融会”,从而寻求解决方案。
3.3 开拓创新思路
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复杂问题,这往往不是我们已经具备的知识、思路、方法所能完美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广泛综合各学科精华进行融合,更需要我们突破壁垒、锐意进取,在已有领域经验对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的情况下,开拓创新思路,把不同学科之间阻断的信息、概念加以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规则、体系,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4 避免“三个畏难”
在上述教育技术研究路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存在以下三个畏难:
4.1 实践畏难
理论研究就像一杯纯净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都是已知且单纯的,而实践研究却像一杯山泉水,所涉及到的研究要素复杂、变化且不可知。所以,实践研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资金进行反复探索、深入探索,过程艰辛漫长,往往还不见成效,使得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进而回避实践研究,仅将自己的学术探索限于理论的分析和对实践的规定性指导。这样的研究无异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缺乏对现实中复杂情况的认识,也不可能指导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4.2 跨学科畏难
复杂问题的研究,必然建立在广泛借鉴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突破学科界限、融会贯通。但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荒了自家的地,耕了别家的田”,畏惧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且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深入其它学科不自信,造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进而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受限。
4.3 深入畏难
有学者说,“中国的教育技术研究,一英里宽,一厘米深”。教育技术的综合性决定教育者必须突破学科壁垒,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这使得教育技术研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此,许多研究者“广泛撒网”,甚至是“漫无目的”地学习各种理论,尝试与教育技术结合,且浅尝辄止,遇到困难便立刻予以否定,严重分散了时间和精力,导致研究深度的不足,造成这门学科新技术发展的不成熟,无法灵活有效地指导具体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高校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医药营销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市场营销教育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对医药营销人才需求的加剧,高校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完善与优化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构建合理的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系是切合医药组织对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高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现代管理学理论中系统论的思想和内涵,为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要素、板块和结构理论。
一、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成
对于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成,存在不同的观点。总结来看,对高校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成的探讨主要有以下种观点。首先,张慧英等认为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是以相应的软、硬件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保障,通过相应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而形成的教学系统。其次,鲁志鸿等提出医药类院校营销专业应着眼于培养既懂医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方法等方面凸现实践教学中医药特色,而构建的教学体系。再有,师东菊等认为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专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系统。
综上,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师资、实训基地等核心资源为基础,具有目标子系统、内容子系统、条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
二、对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
1.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内外环境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作为学校教学系统的子系统,与理论教学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社会需求系统等其它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所示。
依据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作为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加强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适应系统外部动态的环境,调整自身的运行,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职业态度等。尤其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更加需要构建一个多方主体参与、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动态自适应的运行系统来构建实践教学活动的整个价值链条,以完成实践教学系统应担负的职责。因此,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必须处理好与其它系统的合作关系,更好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系统价值。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由多个要素构成。各个要素能否协同运行,是高校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构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有效机制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形成一个能健康稳定运行的科技创新系统,才有可能不断涌现多种创新成果,以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个高效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可以划分为内外两条运行主线。内部运行主线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条件改善——产出提升——主客体自主性加强”的实践教学内在质量提升;外部运行主线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条件改善——产出提升——用人单位肯定——系统资源加强”的资源加强过程。
2.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内部协同
(1)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医药营销人才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又为理论教学的巩固和提升提供支持。在医药营销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协调,使两者互相支持,实现医药营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学习的阶段化与一体化。
(2)医药营销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体制的协同。高校应该尝试建立能够为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提供良好服务环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实践师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激发他们投身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医药营销实践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3)医药营销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协同。医药营销实践教学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服务企业。高校进行医药营销实践教学时,要遵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医药营销实践教学产出与系统服务对象需求的有效对接。例如,可以引入用人单位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医药营销用人单位的能动性。
三、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
高校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建设是集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用人单位共同于一体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医药营销人才的价值创造活动,系统优化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整体效益。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优化应当重点围绕实践基地甄选、师资培养、模拟软件应用、用人单位参与以及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5个方面进行相应建设。
1.完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特色基地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科研优势,有意向甄别选择符合医药营销专业实践要求的医院、医药经营企业和医疗设备经营企业,构建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医药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基地合作的方式,寻求和巩固双方互惠的利益点,提高实践基地的实效,提升基地的医药营销特色差异化能力。
2.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师资队伍。医药营销特色实践系统师资队伍建设是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人才是建设一流实践教学系统的重要保障,是提升特色差异化实践教学系统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实行人才战略,制定以医药营销特色为方向的实践师资培养计划,以带头人为核心,以优秀特色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医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具有营销背景的核心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团队结构和梯队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培养高水平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引入沙盘商战模拟软件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引进沙盘商战模拟系统,促进实践教学系统的拟真性。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必须要不断变革,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很强实战性作用的ERP沙盘模拟、分销与零售管理沙盘等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和接受。通过ERP沙盘等模拟实验,能够提供实战性的环境和调整,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目前,很多企业开发的沙盘模拟实验系统受到欢迎,不少高校纷纷购进使用。
4.构建用人单位参与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学科在学校内进行“围墙内”的模拟即可,但有些学科很有必要到实际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综合性教育与训练。作为毕业生需求单位,医院及医药经营企业是医药营销专业学生未来主要就业单位。高校要与其开展广泛和直接的合作,促进与师资、学社的流通,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重点,减少实践系统资源的浪费。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医院及医药经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系统,不断提高医药营销学生培养的匹配性。用人单位参与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给学生创造实战型实践机会,开展观摩、顶岗、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医药营销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价值观等提升。
5.创新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管理体制。高校应该进一步树立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导向,重视学生的就业技能,更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能否适应新要求不断优化完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管理机制,关系到高校能否健康良好的运行。因此,要理顺各相关实验实、其他相关支持部门、教学基地、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优化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对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内资源进行统筹有效的管理;引入用人单位参与,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与监督约束机制;创新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总之,开设医药营销专业的高校必须重视社会需要,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从实践师资、特色基地等核心资源强化和子系统间优化等多个层面,不断提升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整体效能,为我国医药产业培养更多优秀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0.
[2]师东菊等.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79
[3]吴艳红等.以面向农村为导向全面构建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医学教育探索,2010,11(9):1459
[4]顾明远.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21-64.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 8097(2013)11—0035—06
前言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研宄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门连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科。教育技术学以媒体技术为基础,教学设计为核心。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一个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系统。当前教学设计不仅运用于正规学校教育(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而且也广泛运用于事业机关、企业、军事部门和服务等行业的教育培训中。另外,各种现代化教育形式(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移动教育、泛在教育、云计算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微课堂教学等)的实施也高度依赖于教学设计。
随着教学设计应用需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模式被提出来。1991年,加斯塔夫生在有关教学开发模式的论著中则指出,自60年代出现第一个模式以来,在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文献中已有数百个模式。虽然教学设计有了很多规范化的程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预计新的教学设计模式还会层出不穷,这也就使得教育教学的从业者对教学设计方法变得越来越难以学习、掌握和应用。我们不禁会有疑问:能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给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呢?这便是本研究所要关心和回答的问题。作者依据“问题”导向的科学技术哲学方法论初步尝试提出一个普适性的基于教学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期待能达成共识,形成教学设计的新范式,提供给教学设计人员一种设计思路。因为,本研究是对教学设计方法本身的进一步认识和哲学反思,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所以,本研究是关于教学设计的元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105―05
一 立体化教材的基本特征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主要材料,对实现教学目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起着承载课程内容、预定教学计划、传递教学信息的功能。狭义来说,教材指教科书;广义来说,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地图册、填充图册、教学挂图、教具、投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电影等。本文要探讨的立体化教材,实际上指的就是广义的教材。关于立体化教材,国外早有类似说法,如 integrated textbook(综合教材)、learning/study package(学习包)、teaching/instructional package(教学包)等。我国传统教材主要建立在纸介质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书本,发展到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状态。综而观之,立体化教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立体化教材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教材主要包括呈现内容的教科书、帮助教师分析教科书内容的参考书、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学习指导书,它们大多数是纸质印刷的形式,无法表达直观内容、声音效果以及演示事物变化过程等。立体化教材填补了这种不足, 以多样化的媒体资源表现形式提供教学内容。从内容呈现方式看,立体化教材可以通过文字、插图等静态媒体形式表现,也可以通过动画、声音、视频、网络流媒体等数字资源媒体形式呈现;从产品表现形式看,可以有印刷教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具体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辅导、电子教案、助教助学课件、素材库、网络课程、试题库、工具软件、教学支撑环境等。从存储与传递媒介看,主要有纸质印刷、录像带、录音带、CD/VCD、DVD、U盘、硬盘、网络服务器等。
2 立体化教材是针对教与学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通常,人们认为既有纸介质又有光盘或网络形式的教材就是立体化教材,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媒介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只是教材的外在形式,其内在本质是内容编排与呈现方式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提供一整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与学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其目的是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3 立体化教材是立足于一体化设计的教学系统
在传统以教科书为主的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强调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这种教材尽管能够满足学科系统化知识学习的需要,但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多维度、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的整体教学设计,从而形成媒体间的互动互补。基于这样的设计思想,立体化教材可以看成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把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实现一定的教学功能的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看成教学系统,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1] 因此,立体化教材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需求。同时,教材的各组成部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要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
4 立体化教材要为教与学提供多种方法和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组织、信息呈现方式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立体化教材不仅拓展了教材资源的形态结构,同时也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结构和活动方式。不同媒体形式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教学功能,能够为多种教与学方法的运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还能依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尽可能适应学生个性和学习风格的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材料,构建最恰当的媒体资源环境,渗透最优化的学习方法。
二 立体化教材的教学设计框架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重要的不是教学资源的堆积,而是资源的教学设计。从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在于内容和媒体表现形式,而是更多地反映在资源的有效整合上。事实上,学校缺少有效设计的教学资源,即使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过是一种摆设,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和优势。
1 教学设计应用层次与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关系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利用传播理论、教学理论、系统论、学习理论,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和活动等。具体说来,可以是直接用于教学过程,完成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如印刷教材、音像教材),也可以是对一门课程的标准与实施方案的设计(如网络课程),还可以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与计划(如教学课件)。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设计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应用层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层次。[2]
以“产品”为中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从产品属性来看,立体化教材各组件的设计与开发就属于这一应用层次。
以“课堂”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已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功能看,立体化教材开发中针对具体单元、具体活动、具体任务的内容选择与设计,往往要借鉴并应用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
以“系统”为中心。按照系统观点,上面两个层次中的教学产品和课堂教学都可看作是教学系统,但这里指功能更复杂、涉及更多教学因素的教学系统,涉及内容较广,设计难度较大。这一层次的设计需要由教学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甚至有学生参与试验的小组来共同完成。从目前各学科课程整套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来看,实际上适合采用“系统”层次的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的应用层次与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2 立体化教材的教学设计框架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它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包含的步骤不尽相同,但一般教学设计模式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对立体化教材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的一般教学设计模式是由史密斯(Smith P.L.)和雷根(Ragan T.J.)于1993年提出并发表在他们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的“史密斯―雷根模式”。[3]以这一模式为基础,依据教材设计目标、原则以及实际需要,我们提出了图2所示立体化教材的教学设计框架。
这一设计框架包括前端分析、策略制定、教材总体结构设计、媒体选择与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材编写制作、教材编排呈现、测试试验、评价和修改等环节。下面着重探讨对立体化教材开发具有特殊意义的两个关键环节:媒体选择与设计、教材的结构体系。
三 立体化教材的媒体选择与设计
各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正确认识媒体的特性和使用效果,才能适当选择与设计媒体及其媒体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从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1 一种媒体选择模型――新“经验之塔”
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选择适合的媒体并进行有效的设计是教材教学设计的重要的策略要素。人们为了在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时能够使判断更为客观、准确,在大量的媒体应用实践中逐步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模型。图3是把学习经验与记忆特性、学习目标理论结合起来的一个模型,本文称之为新“经验之塔”。
(1) “经验之塔”理论。美国教育家戴尔(Dale E.)在1946年所著的《Audio 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4] 与问题表、矩阵式、算法型、流程图等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的模型相比,“经验之塔”更具可操作性,它把人类的学习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做的经验、观察经验和抽象经验)十个层次,提出了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同时为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关于记忆的持久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了一个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所阅读内容的10%、所听到内容的20%、所看到内容的30%、所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所说和所写内容的70%、所做并说出来内容的90%。可见,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还能参与操作实践,并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效果是最优的。因此,基于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材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 教学目标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loom B.S.)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按照从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的6个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形成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认知层次,而且每个层次可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来表述。我们依据“经验之塔”的三类学习经验,相应地把描述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与之相对应,从而确定相关学习经验的层次,进而为媒体选择与设计提供指导。
2 媒体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于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虽然至今没有通行的方法,但基本原则却是相对成熟与稳定的。
(1) 依据媒体属性――功能适用原则。具体到各种教学媒体,因各自运用了不同的符号承载信息,刺激接受者不同的感官,因而表现出的教学功能与特性各不相同。为此,选择与运用各类教学媒体时,可以从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可控性和传送能力等属性进行选择与鉴别,取长补短,综合运用。[5]
(2) 依据教学目标――目标控制原则。首先要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逐层细化,直至阐明每个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构建出相应的目标体系,然后依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媒体组合并进行总体的规划和设计,并作为确定媒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指导性依据。
(3) 依据教学内容――内容符合原则。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落实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涵盖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点网络,然后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再构思用来表现这些知识点的媒体内容以及解决这些重难点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例如,可以把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放在教科书中,使教科书成为运用各种配套资源的核心;把教学分析、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等放在教师用书中;把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制作成录像放到VCD或DVD光盘中;把操作示范、过程讲解、模拟演示、技能练习等制作成动画或视频放在CD-ROM光盘中;把动态性、时效性较强的内容通过网站;必要时还可以建立网络课程平台,为课程资源共享与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4) 依据教学对象――对象适应原则。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媒体选择与设计首先要认真分析学习者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等,然后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媒体。例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占优势, 但注意力不容易持久保持, 可以较多地使用图形图像、音乐、动画、视频等媒体;对于初中生,以适当减少直观形象的媒体教学,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的概括和抽象能力发展了, 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 选用的媒体可以广泛一些, 传递的内容扩展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增加了理性认识的份量。
(5) 依据背景条件――经济效率原则。要在充分调研教材使用地区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师资水平、使用环境和管理水平等教学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媒体选择与设计,力求物尽其用,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广泛的调研分析是实现“立体”效果的前提,直接关系着设计的有效性、适应性与合理性。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调研:一是使用教材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二是使用教材的学校在必要条件方面的现状以及师生对现有条件的态度;三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学校在这些必要条件方面可能改进的最大程度如何。
四 立体化教材的结构体系
关于教材结构,不同的时期不同应用场合有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叶立群先生的观点“教材结构指的是教材有哪几部分,哪几种形式组成的。”目前,从产品形态上看,立体化教材主要由印刷教材、音像教材、教学课件、网络教材、学具教具、教学素材、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支持系统等组成。表3列出了立体化教材的基本组成类型、媒体设计要点及其优势和不足。
可以看出,要确定立体化教材的结构,首先要把各组成部件置于总体目标体系和知识框架之中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因为立体化教材绝不是各种教学媒体的简单拼凑、组合,而是以统一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编制策略、编排风格等贯穿整个设计与开发的过程,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融合。
总之,立体化教材设计与开发要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追求好效果、高效率、吸引人。具体说来,要从需要出发,明确目标和问题解决的优先顺序;媒体形式不是越多越好,而要物尽其用;要妥善处理各媒体之间的关系,优势互补;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关注学习方法、学习情境和学习帮助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6.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感染流行病学等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学科内容丰富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近年来,伴随着与微生物相关的sars、禽流感、猪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临床微生物学已成为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在本课程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本课程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课件等)应用于本课程实习教学后,以其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包括生动的图像、直观的立体模型、逼真的动画模拟等)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使本课程实习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133229.Com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体系的特点
从教学规律看,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可以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从教学模式看,这个教学体系既是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
从教学内容看,其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了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
从教学手段看,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不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效果
2.1教学信息量大,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医学中的微生物是细菌、病毒、真菌等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上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冈。学生到临床实习时对原来课堂上学习的各种微生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临床致病诊断标准等内容,早已模糊了。要他们在实习时结合各种临床病例重新对大量各类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鉴别性学习、记忆和掌握,难度较大,常常会混淆不清。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用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各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原先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形成视觉、听觉反复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反映记忆深刻,易于掌握。
2.2有利于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随时拓展、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
近年来,细菌和病毒的变异非常快,新的细菌和病毒不断涌现(如sars病毒、h1n1流感病毒等),要求临床相应的诊断应快速、准确,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善,特别是随着微生物基因组的深人研究和进展,促进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发展。包括核酸杂交、核酸体外扩增和基因芯片等临床诊断新技术给临床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带来一片光明。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授课教师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因而受到学生欢迎。
2.3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和减轻教师的负担,缓解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矛盾
临床微生物实习教学通常是在临床工作实践的同时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临床医疗任务很重,而且不能出任何医疗事故,同时学生的实习课业也不能耽误,因此实习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和相对简单。实施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后,可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可利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病例对照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生在临床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有的放矢辅导答疑,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做到临床和教学两边兼顾。
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使用经过精心研制的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采用互动式、临床病例结合式教学方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师生教与学达到了互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强化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临床知识的能力。学生反映多种媒体教学形象、生动,自己记得牢、分得清相关知识点。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时成绩普遍优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都是优秀。
【摘要】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三论”的基础上对涉及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相应的定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研究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 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 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 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 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 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 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 (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 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 和 C 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 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 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 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 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 种差+ 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引言
教育技术概念由“教育”和“技术”两个术语组成,它基本揭示了该事物的特质:把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人类教育的手段,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它也大致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质: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教育的关系,探讨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率的规律、原理和方法[1]。显然,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条件本身,而是科技条件如何通过教育现象的特点折射出来。因此,教育技术学主要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这一专业的特点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以系统论的思想合理地整合知识并运用到教育教学或其他工作中。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突出教育技术学的特色,才能培养具备构建系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育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具有很强实践性,学生除了应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应用技能。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和信息课教师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要让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2]。因此,研究、探讨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一)拟订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安排
笔者认为要能真正地实现增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对于学制为四年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特别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和教学进度保持统一,课程设置与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统一。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教育系统和影视传媒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在确定每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时,必须依据教学计划、相关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情况、实验条件和学生知识结构来设计。并且经过教研室组织教师集体讨论来确定,从而使得实验项目设置合理、规范。这既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又可防止相关课程的交叉,避免造成时间、资源和学生、教师的精力浪费。
(二)规范和加强实验课和实践课
1、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教学的完善、补充和提高,又是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教学环节。由于实验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实验教学成为许多院系的薄弱环节[3]。
加强实验教学,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之前拟定出实验课程大纲。实验课程大纲必须经过教研室集体讨论和系学术委员会论证后才能列入教学计划。对由于设备原因无法开设的实验项目,应设置一些替代实验或演示实验。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必须课前认真撰写实验教案,作好预备实验。实验中,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最后,任课教师还应该及时、认真的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通过以上各环节的逐项落实,使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2、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课可分为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
专业实习: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选择在网络、计算机中心、电视台等从事软件制作、网页开发、电视专题片制作等。通过专业实习,不仅仅会使学生的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和影像拍摄制作能力、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还会增长同学们的社会知识、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应付突变事件的能力。
教育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选择中小学师范学校进行大约4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一般在第八学期进行十周时间的协作和设计。毕业设计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性与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不能忽略其实用性。一个实用性、可预见性强的论文题目会得到学生格外的关注,也是吸引他们的关键。所以论文题目的设定应该考虑一下实用性及与学生联系的紧密性。
许多学生抱怨在学校期间科学研究的机会很少或者说没有,这是目前高校的一个普遍情况。似乎提到科学研究,非得是很难的课题。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用小问题来做大事情。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
3、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实验课、专业见习活动和实习活动等实践环节。由于受实验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们能够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院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锻炼问题方面往往忽视了本身便利的条件。每个大专院校各种电教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校内电教设施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认真的组织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电教服务活动,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会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有计划的组织同学们参加校内文艺活动、公益活动的摄像报道、摄影报道和各种电教活动服务,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参与电教设施管理、维护,不但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科学管理管理理念。
4、假期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技术活动
要求学生在暑期,以居住地现状为基础实施调研,并撰写出调研论文。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在暑期社会活动中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宣传工作。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学校进行信息技术课师资的培训,并与当地教师合作,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另外,还应积极到当地电视台进行学习,配合工作人员制作电视节目和电视专题片。
5、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
开展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
教育技术系可以组织与本专业基本理论、技术特点联系密切的摄影竞赛和DV节目制作、教学课件制作竞赛、动漫制作竞赛及网页制作大赛,利用竞赛活动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媒体制作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二、思考与总结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目前实验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1、实验设备数量少且陈旧。
2、实验课缺少任课教师的参与,常常使实验课无目标。
因此,今后实验课教学要加强三方面建设:一是设备及时更新和增加,硬件上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实验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负责;三是理论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实验课中。
(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类型单一,缺乏实践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和讲座性课程。
2、专业基础课数量少,涉及面窄,技术类课程数量多,缺乏深度,方法论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数量少,缺乏广度。
3、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课程较多,以计算机媒体为核心的课程数量和类型较为薄弱,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发展的课程较少。
4、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不仅内容窄、模式单一、时间短且多数往往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当前形式,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掌握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并具备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多种媒体形态制作能力,信息采集、处理、编辑能力,构建系统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能顺应时展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道路既艰巨又漫长,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现行的实践教学规章,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193~198
StudyonInformationTechnologyTeachingandLearningunderNewCurriculumStandard//MaJinmin
AbstractThepaperisonthepurposesofdiscussingthetaskthatwefacedintheteachingunderthedevelopmentofnewcurriculumstadndard,strengtheningaccomplishmentsystemofconstructinginfotechnologyfortheteachers.
Keywordsknowledgebalance;discrepancyequation;multipleevaluation
Author’saddressRushanNo.1MiddleSchool,Rushan,Shandong264500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正在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价值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自2005年10月,我们成立《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的教与学》课题专项研究小组,开展了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与学的研究,寻找在新课标下适合信息技术教与学的新途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更新观念,正确定位
在观念上不少人认为,计算机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操作更多的命令,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之间有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11月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原有的“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教育开始真正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1]。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但打破只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而且克服了单纯学习技术的观念。在大众信息技术映射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技术教育,应上升为关于“文化”素养要求的教育,“技术是形,文化是神”,对课程的认识需提升到文化教育的层面,明确社会信息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还原教育或课程培养人的本体价值,彰显课程的文化教育意义。
在上述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正确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将其定位于文化教育层面,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冲出简单技能训练的藩篱,以技术或技能为基础,关注技术思想与方法,关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关注技术应用中的情感态度问题等。
2转变角色,明确任务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特殊”角色,他们不得不承担“分外”之事。把信息技术教师当作专职技术人员用,硬到校园网站、学校机器资源管理维护,软到编写软件、制作课件无一不希望其手到擒来,信息技术教师在多重任务下,不得不拿出本应钻研教学,看书备课的时间,忙于研究网络,开发软件。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刻苦的钻研,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信息技术教师既是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者、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又是设备使用的研究者,他们应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2]。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赋予信息技术教师新的角色、新的地位,信息技术教师需主动转变观念,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我们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应当考虑3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2)技能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简单地说,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寻求平衡,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课本身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它所包含的知识广阔且更新很快。目前,很多学生家里都购置了电脑,他们从报纸、电视、互联网等许多途径都能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就成了信息技术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寻求两种平衡:
一是知识平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是由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谱系。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对这一个谱系有全域的了解,对信息技术产生一个整体认识,而不只是对个别的知识点或操作技巧的掌握。
二是差异平衡,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个性偏向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表现出来。这种差异会表现在对这一谱系中的某些不同点的天赋。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共性和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对这个谱系中的每一个分支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对于我们目前的大班级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随时了解和记住每一个学生的背景信息和学习情况,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在线个别辅导栏目,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历史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成绩记录等,对学生进行诊断和了解,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或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更加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4注重过程,多元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有教学开始,就有了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评价是整个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理念方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既是最新评价理念的准确体现,又贴合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实际。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遵循新课程改革所坚持的基本理念,针对本身特点实施评价。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最常用的是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以确定他们已经具有的能力和水平的层次,因此通过这种评价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不单是静态的评价。此外,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判断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总结性评价所能把握的仅仅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学生的信息能力的情况以及在能力表达中所间接反映出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3]。再加上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新理念,强调注重过程,因此,过程性评价的理念逐渐广泛地应用于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自评和互评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试题资源库、自动/手动组卷机制、作业催交、系统统计分析等来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展抽取试题资源库中的一些试题资源组成试卷,作为学生巩固和复习课程内容的作业或自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作为考试内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有利于考试测评的开展,教师平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测题或者作业题,用来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由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自测题和作业的自动批改,这使得教师无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通过学期末的一次考试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互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作品于网上,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评价。给出一些好的建议,从而使作品更加完善,以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多方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开展信息技术教与学研究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以上是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几点感悟,旨在探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标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建构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体系,在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立足现实,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和学生,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在下阶段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将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背景和意义
(1)市场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正在逐渐转变,部分教育机构开始从事业性单位转向营利性单位。一旦涉及经济利益,人们很自然地会用经济领域的评价标准来看待产业化的教育事业,而我们的部分教育工作者也顺应潮流,开始热衷于研究教育中的绩效问题。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投人产出比,大家热切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模式对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确保其收益作为教学核心要素的教学设计,以其系统论的理论为基础,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期望,从而引发了人们用经济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教学设计。
(2)教育观念转变。新环境下,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与现代教学极大的不适。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当今的教育已经没有固定的理论模式可以照搬,只能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在探索中前进。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将教育研究封存在理论高度,没有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和完善,致使我们的教学设汁往往脱离市场、脱离实际,存在着一些无法摆脱的侄桔。长此以往,教学设计就只能囿于局部小范围的试验,难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突破和进展。因此,我们一也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待教学设计,为其在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方面注入新的理念。
(3)转变的意义。相对于教育研究的理论倾向性,在经济领域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则更加明显地倾向于实际问题的处理。市场营销战略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青睐,不仅因为它关系到企业全局,还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占优势的战略比占优势的资源更为重要。营销战略愈高明,取胜的机会愈多,而付出的成本却愈少。
综合以上阐述,我们很自然地会将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营销策略引人教学设计,为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设计灌输这样一种新的理念,以期加强教学设计的实践性、实用性,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
2将市场营销战略引入教学设计的步骤
市场营销战略和教学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例如:两者都将系统论观点作为指导思想,都是为了寻求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涵盖过程概念等等。我们发现,在教育学领域中的教学设计和经济学领域中的市场营销这两个貌似独立的个体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这种相似性,使我们试图通过市场营销战略的实践性优势来纠正当下教学设计中的理论化倾向。教学设计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市场营销学随时代孕育而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将其引入教学设计一,给目前脱离实际的教学设计带来很多的鉴见。因此,我们相信这种个体间的碰撞终究会产生别样的火花。
用营销理念指导教学设汁的全过程如下:
2.1制定计划
开展相应的调查,明确自身的位置,属于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追随者还是市场补缺者,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明确特色或者个性。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教学设计成品都关注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视其独特性或者是优越性。基本的市场营销策略是:①低成本策略。通过降低成本,降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②差别化策略。即针对特定的市场,建立产品、服务或营销特色获取竞争优势;③聚焦策略。即将全部营销努力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重点目标市场,获取局部竞争优势。如果教学设计研究的目的是应用于实际教学的话,那么每一位教学设计工作者将不可能忽视其成果的优越性,而不是单纯地完成某个教学目标、于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将更加具有个性。例如,我们要设计新的少儿英语教材,那么我们就必须突出其有别于口前最为流行的剑桥少儿英语教材的地方,可以综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或者现代便捷的通信工具实现及时沟通等等教学设计者将会更加明确其工作任务,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完成。
2.2具体设计与开发
根据基本的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针对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及标准的制定。
2.3教学设计成果的试行和推广
从市场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的成果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我们需要将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那么,正如一项产品上市之前,营销人员一般会先去进行产品的试用和推广活动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成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宣传活动,这样才能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设置相应的试验班,公布我们的试验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大规模地推向教育市场。
2.4系统评价
我们在对已完成的教学设计产品进行诊断时,可以尝试从市场营销战略的特点来衡量,因为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同样需要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性。
(1)全局性。充分考虑开发者、购买者、使用者的获益情况。
(2)长期性。一般而言,教学设计通常是针对新的教学问题,探索解决策略的未知结果,在时间滞后性必然存在的现实情况下,教学设计者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3)未来性。显而易见的是,企业今天制定的战略正是为了明天更好地采取行动措施。同样地,教学设计也是为了解决明天的教学问题或者是满足未来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做到立足目前的教学情况,具有前瞻性。
(4)系统性。就这点而言,从教学设计或者称之为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来,教学设计要综合考虑各个要素的关系,以完成教学目标.
(5)适应性。教学设计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设计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特别是新课改以来,人们更加强调教学设计必须与现代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相吻合。
(6)相对稳定性。一项教学设计的完成,无论如何,都会有其生存周期。因此,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可以作为评价其卓越性的一个方面。
2.5调整改进,及时更新
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设计产品进行改进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3引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3.1用户和教学设计者的关系问题
将市场营销战略引人教学设计,对其设计过程和实施过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显得愈发重要。教学设计的成果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技术支持、可靠的实践证明。因此,作为教学设计者,要从多个方面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够降低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如果市场营销战略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也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服务与交流的过程中,使顾客对信息服务工作产生较高的满意度
3.2费用问题
价格是效益的决定因素,怎样制定合理的教学产品和教学服务价格体系,是教学设计一单位经营策略的核心。不得不承认,如今,营利性质的教学设计单位面对的是整体经济水平不佳的消费群体,如果收费水平高于消费者的普遍承受能力,一方面,该单位的教学设计资源将被空置、浪费;另一方面,用户的消费压力也会增大所以,我们提倡,在现阶段进行的教学设计服务,针对部分消费群,仍应以无偿服务或只收取工本费为宜。
3.3教学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