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8: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6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6.3±2.1岁;孕次1~4次,平均2.1±0.2次;39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孕周37~42周,平均38.2±2.1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比如基础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产前护理
产妇中多为初产妇,由于自身角色即将发生转变,许多产妇无法适应这一变化,加上对分娩等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产妇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很难以最佳状态进行分娩或接受手术。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首先让产妇熟悉环境,主动向产妇讲解,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使其对分娩有更多了解;同时,耐心解答产妇的疑问,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消除心理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分娩。护士还要让家属了解分娩过程,教会准爸爸们陪产的技巧,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1.2.2产时护理
进入产房后,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取最舒适,并注意为其保暖及保护隐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可通过与产妇交流、安慰等方式,增强产妇自信心,并让她们学会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自我放松,减轻产痛,在阵痛减轻时用餐,吃些高热量、易吸收的半流质。想睡时不妨休息一下,注意舒缓用力,在产妇宫缩时多给些赞扬、安慰、以及支持的话,可以握住产妇的手,给她按摩背部,建议她调换一下资势,或者做对她有帮助的任何其他的事。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时候,不仅仅关注产妇身体情况,还要关心产妇的心理情况,实行家庭化、温馨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这也是当代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护理要以人为核心。
1.2.3产后护理
注意处理术后镇痛,并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应注意的事项;为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人工喂养的代价和危害,提倡纯母乳喂养,帮助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在母亲分娩6h内进一步帮助其进行母乳喂养,示范喂奶的、含接姿势、教会正确的挤奶方法,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实行母婴同室,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保证充足休息、睡眠等。
1.3评价指标与方法
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两组的满意度,共分为3个等级: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其中,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t和卡方值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焦虑状态与抑郁状态对比
经过对患者的护理,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的焦虑、抑郁平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的剖宫产率对比
研究组23例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5.81%。参照组15例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为51.61%。两组的剖宫产率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4.351,P=0.037<0.05)。
2.3两组的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3.55%,参照组的满意度为74.19%,研究组的满意度远远高出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病区住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3.8±2.5)岁,实施普通普外科护理;研究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2.6±1.9)岁,实施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合理优化普外科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人员要科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学历、性格、业务水平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挖掘每位人员的知识才干与业务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分工,资源利用最大化。
1.2.2定期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
定期开展全科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培训,积极培育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氛围。创新地将一些先进的服务理念运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普外科护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
1.2.3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优秀的护理服务态度是普外科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职业素质,应该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为患者实际着想,从内心真正帮助患者,真正为广大患者服务,认真解决患者的内心想法,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1.2.4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①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灵活地处理好患者内心情绪比较波动、治疗依从性不高、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等各种问题,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②尊重与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认真听从患者的各种心理诉求,积极帮助患者减轻内心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排忧解难。③护理人员要跟患者加强交流,尽量做到仪表大方、准确使用语言,促进护患双方情感的交流互动。
1.2.5强化激励措施
适当的激励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相关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绩效奖金,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评选“星级护士”、“优秀护士”,并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促使护理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院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以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指导下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模式讲求对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之满足,同时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照料与重视。普外科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长期在高负荷、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受挫,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护理质量。为此,应该认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给予患者、护士以人性化的关怀,打造和谐、祥和的护理人文环境,实现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领导者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经验及观念,不能单靠规章制度来对广大护理人员给予监督、约束与控制。而是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充分使用人性化护理,大力提高普外科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激发出积极性与热情,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业务技能,并将尽可能大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50例新生儿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5~36.8天,平均年龄(23.6±1.5)天;病情情况:早产儿20例、新生儿肺炎10例、新生儿窒息8例、新生儿黄疸7例、宫内感染5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
采用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方式如下。输液前,护理人员需详细询问患者和家属关于患者的病情和过敏情况。同时给家属详细讲解输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同时要仔细检查输液工具及药品的质量,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清新、清洁等,将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5%~60%。由于患儿极易出现哭闹和烦躁等情况,此时护理人员需使用温柔的语气来安慰,并采用抚摸的方式来让患儿感到安全感,以保持患儿愉悦的心情。护理人员需做好保暖工作。对存在体温不升患儿,可通过注入40℃温水的热水袋,在其外面加棉布外套,然后放置在患儿肢端处。同时要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出现烫伤等情况。对暖箱中的患儿需根据患儿的日龄来调整温箱的温度,体温控制在36.5℃~37.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穿刺时需选择最佳的血管,同时要操作稳当且进针准确,做到快速到位。输液时要详细做好记录,并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观察患者存在的反应,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拔针前,要告诉家属正确地压迫穿刺部位,且拔针要做到动作轻柔,以免血液外溢而导致家属担心,进而引发矛盾。输液完成后,需观察10min,在确定患儿无不良反应后再让其离开。
1.3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及皮肤损伤、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完成,指导家属现场完成,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置管留置时间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机选取100例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危急重症患者为A组,随机选取2009年以前未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危急重症患者为B组,两组患者除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外,其年龄、性别、病程、病种、疾病的危重程度、麻醉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复苏时间、疾病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明确人性化护理与传统护理手段相比是否具有优势。
1.2人性化护理内容
1.2.1术前访视: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一日由负责该患者的巡回护士前往病房访视,最好选择下午,避开就餐及午休时间,先查阅病例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方案、手术部位及手术的安置、手术步骤和对手术用物的特殊要求,查看各种化验单及合血单、住院记录,进病房后首先进行自我介绍,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根据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的文化差异来采取不同的交谈法式,避免使用书面语和难懂的医学术语,由于大部分的患者的焦虑来自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可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的方式、手术的和大概的手术时间,以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并向患者交代手术的注意事项,术前12h禁食,6~8h禁水,换好病服,不化妆,不带首饰、手机及贵重物品进入手术室。
1.2.2术中的人性化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调节室内温度至22℃~24℃,认真核对姓名、病室、床号、手术部位等,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主动向患者提出自己是昨天去探视他的巡回护士,让患者从心理上得到放松,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放一段舒缓的轻音乐,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应给予解释,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尊重患者的隐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患者麻醉后,安置时动作要轻柔,要注意肢体不要受压,随时保持功能位,手术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静脉输液通路,术中清洗伤口要用38℃的温水冲洗,非全身麻醉患者如果术中对内脏有牵拉时要告知患者深呼吸,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导致误吸,可握住患者的手或轻拍患者的肩膀,以示鼓励,使患者感到被关心,而放松紧张心理,手术结束后,应用温水擦试患者身上的消毒液和血渍,把衣服穿整齐,将各种引流管整理通畅,并贴好引流标示,替患者盖好被子,在患者复苏的过程中,巡回护士不离开手术室,以防止患者躁动而坠床或将各种管道扯出,患者完全清醒后,告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整理好患者携带的所有用物和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将患者安全送至患者,向责任护士交代手术中的情况和注意事项。
1.2.3术后随访:
患者手术结束后安返病房并不意味着护理工作结束,术后的回访仍十分重要。术后次日下午访视患者,先到护士站查看病历,并与其责任护士了解情况,以便了解术后回病房这段时间的病情,再探视患者。先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回访目的,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以及家属对手术的认识和承受情况;适当介绍一些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说明手术很成功,嘱患者安心休养;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访视的反映及效果以及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术后的访视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自内心产生安全感,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1.3统计学方法:
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检验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平均麻醉复苏时间27min,B组患者平均麻醉复苏时间43min(P<0.05);A组患者治愈率94%,B组患者治愈率81%(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B组并发症发生率3.8%(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d,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2d(P<0.05)。与B组患者相比,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平均麻醉复苏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疾病治愈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9例;年龄15~71岁,平均(23.5±4.9)岁。有15例为尺桡骨骨折,14例为锁骨骨折,12例为肱骨骨折,5例为脊髓损伤伴双下肢功能障碍,4例为胫腓骨骨折。对照组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17~74岁,平均(25.6±4.4)岁。有18例为尺桡骨骨折,12例为锁骨骨折,10例为肱骨骨折,8例为脊髓损伤伴双下肢功能障碍,2例为胫腓骨骨折。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且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用药护理,并辅助患者进行适度运动、保证合理膳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管理。具体措施有:
1.2.1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方法培训
人性化管理行为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和家庭关怀照护行为等,时间为4周。关怀照护行为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人性关怀相关理论、沟通艺术、关心和理解别人等。培训以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为指导,制定《护理关怀照护行为指南》学习手册,学习人性化管理方法概论,共计20学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讨论《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并进行经验交流。
1.2.2生理状况的人性化管理
骨科患者的主要生理性不适就是疼痛,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缓解疼痛的方法。(1)分散或转移注意力。让患者看电视、听音
乐、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皮肤等,以对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有效分散,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性格和生活习惯选择疼痛的缓解方式。(2)幽默。给患者讲笑话,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幽默杂志,以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3)放松。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慢节律呼吸等。(4)皮肤刺激。对患者进行冷敷、热敷、按摩等,前提是不会对患者的患肢血运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让患者应用活络油等皮肤搽剂。
1.2.3心理方面的人性化管理与诱导
(1)大多数骨科患者在肢体功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常会对周围人产生较强的依赖感,同时在局部疼痛的影响下常对切口裂开情况有诸多担忧,通常采用保护性姿势,很少或几乎不活动。一些患者家属也担心患者过早锻炼会加重损伤,因此在配合医护人员方面缺乏主动性。这样常常使患者的功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临床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患者因错失早期锻炼时机,导致关节僵硬,最终被迫再次手术。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且耐心地对悲观失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治愈疾病和生活自理的信心。(2)采用亲情教育。护理人员每天与患者打招呼时尽量保持足够热情,在称呼上尽可能使患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帮助患者找回自信,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2.4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性化住院环境与氛围
如将花篮挂在病房的墙上,打扫干净病房的地面、桌椅等,保持病房卫生整洁、患者被褥舒适和病房适宜的温度。促使护士行为规范化,督促其保持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大方的举止和贴心的服务,将医院环境、各项住院制度等详细介绍给患者,让患者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有效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1.2.5家庭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护理人员积极引导并指导患者家属运用正确的方式陪护患者,多照顾、关心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患者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能力。
1.2.6实施效果的评定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护士进行培训,使其较快地将理念向自觉关怀行为转换。护士长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关怀照护行为进行评议,每周1次;3个月后运用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让患者对护士的关怀行为质量进行评价,运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关怀照护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比较两组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相关的量表和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评价通过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进行,满意度评定采用自制的住院病人满意率调查表。
1.3.1人性化管理质量评价表
根据JeanWatson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此问卷Radwin已有相关文章发表,因此,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十分良好。同时根据专家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评价表共22个项目,每个项目5个等级。1分,从来没有;2分,几乎没有;3分,有时;4分,经常;5分,总是。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打分。评价中还应用了原量表和修改后的量表,等值性系数为0.873,信度和效度均较高。
1.3.2自制住院病人满意率调查表
根据医院和患者实际,自制住院病人满意率调查表,共7个项目,每个项目5个等级。1分,很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满意;4分,较满意;5分,非常满意,最后设置一个开放性问题,让两组患者具体描述。1周后复测发现,重测信度系数为0.815,稳定性较高。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验所得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处理,以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人性化护理行为的质量评价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人性化管理各项行为的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实行人性化管理后,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各项行为的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近年来,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成为护理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建立专科性强、特色突出的护理工作模式成为护理研究的重点。人性化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针对病情复杂、自理能力较差、治疗后恢复效果不佳的患者而实施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在实施中,要充分体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与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治疗后的康复。临床研究显示,骨科患者普遍存在创伤较大、治疗后恢复周期较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的特点。针对骨科患者的这些特点,护理工作面临较多问题。多项临床报道显示,常规的骨科康复护理措施难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恢复效果,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有报道显示,因常规康复护理工作不能满足骨科患者的需求,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较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较低。针对护理工作与患者护理需求的矛盾,人性化护理管理应运而生。人性化护理管理强调人性化理念对相关护理人员的影响和改变。在骨科患者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要求相关护士能深刻认识患者的需求,时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理念下,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而改进护理质量。笔者将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的骨科患者和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的骨科患者同时纳入本次研究,比较两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在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展开,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人性化管理方法和《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并加强交流。之后,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住院环境营造、家庭人性化护理等展开护理。通过分散或转移注意力,幽默地交流沟通,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对患者进行冷敷、热敷、按摩等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采用积极、主动而又耐心、细致的方法,对悲观失望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将医院环境和各项住院制度等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尽快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较高,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较高,均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P<0.01)。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86例,其中初产妇78例,经产妇8例,年龄在22~31岁,平均年龄27.6岁,顺产53例,剖腹产33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2组,对照组43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43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2组产妇在年龄、教育经历、孕程、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护理,包括常规入院宣教、饮食指导、测量体温体质量腹围、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等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1.2.1人性化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认识了解的桥梁,良好的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沟通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在产科护理中沟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以微笑氏护理给产妇带来一种亲切感,从而使产妇在住院期间对医院产生家的感觉,以加强医患信任。同时沟通中要给予心理辅导与支持,对于有焦虑紧张的产妇,要根据其焦虑紧张的原因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引起焦虑紧张的疑惑,从而使其释放出内心的焦躁不安,要根据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
1.2.2人性化服务
在产妇入院后要根据产妇文化水平对手术等进行沟通,详细介绍手术的经过以及手术时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医护人员对并发症的处理情况,尽量帮助其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从而配合手术;另外,在手术时要做好对产妇的隐私的保护。
1.2.3人性化环境
病房需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包括对隐私的保护,比如病床之间用屏风隔开,保障产妇在小便或大便时能有一个私人的空间;另外可以在病房中安置花草,对于有需要的产妇可提供其喜欢的书籍或喜爱的音乐,尽量使产妇在病房有家的感觉,消除陌生感。
1.3护理质量评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疼痛标准进行分级,分为0、1、2、3级,0级是指分娩中无疼痛感或微感不适,1级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轻微疼痛感或腰部出现轻微酸胀疼痛感,2级是在分娩过程中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正常睡眠、但尚在可耐受范围,3级是指分娩过程中有剧烈疼痛感影响正常睡眠、超过可耐受范围。根据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不同护理方式对2组产妇对疼痛的影响
观察组产妇疼痛良好率为100%,对照组疼痛良好率为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护理评分为(86.78±5.3)分,对照组产妇护理评分为(64.8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79.07%,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①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评估非常重要。术前由巡回护士负责去病房访视,先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过敏史、检查结果、有无并发症,然后向病人及家属自我介绍,接着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设施、手术方法、大概过程、麻醉方法及麻醉师的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更好地配合手术。②术前准备工作。完善准备工作是手术成败的前提条件,常规器械、先进仪器性能完好、抢救设施齐全等,均要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在了解手术名称、步骤、方法的前提下,要全面考虑术中需要的一切物品,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1.2术中护理
①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像老朋友一样主动与患者打招呼,在交谈沟通的基础上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开放静脉通路,穿刺时动作要轻、稳、准,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协助患者摆好麻醉,特别是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身边,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使其焦虑和恐惧降至最低程度,对患者的身体做小范围的暴露并给予解释,保护患者的自尊。②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时,护士应给予周到的关怀: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保持静脉通畅,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吸引器等,各项护理操作应轻、稳、准,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麻醉后再安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管道。为了防止患者损伤及病患部位感染,眼部、耳廓等部位用敷贴保护,电刀负极板避免浸湿,其接头下方垫海绵垫保护,双上肢手板远端均微翘,以促进上肢的血液回流。各手术间的手术床常规配备压疮保护垫,术中随时观察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受压、受损情况,当患者侧卧时,用弹性绑带做体带固定,也用自制的海绵垫加以保护,有效的保持身体皮肤的完整性。对于清醒的患者;护士应及时用肢体语言来安慰、鼓励患者,当涉及其病情、隐私、家庭等问题时应避而不谈,保持其自尊心;术中有时患者会因牵拉内脏等原因而恶心、呕吐,护士应安慰患者,告诉其深呼吸,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拉住患者的手,使其感到一种鼓励和心理暗示;有些患者对于疼痛特别敏感,生理上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肢体颤抖、出冷汗、心率加快等,我们采用了音乐干预,研究表明,音乐疗法的机制是适宜的音乐能使患者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我们通过播放音乐,转移注意力,放松情绪,使疼痛耐受性增高,让患者在柔和美妙的音乐中享受人性化服务。当患者进入麻醉苏醒期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头旁,用手抚摸患者的额头,亲切的呼唤其名字,促使患者尽早清醒,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送其到病房,注意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并向病房护士交班。
1.3术后护理
术后进行1~3d进行回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如切口愈合、术中与术后疼痛程度、体温变化、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从服务态度、沟通技巧、责任心、专业技能4个方面来调查,对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组织人员认真讨论,及时改正与采纳。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宣教,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护理中的缺陷,以评价护理程序实施的效果,同时统计评估护理效果,针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订相关措施,加以改进,通过评价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同时注意指导患者进行手术部位的感染预防及控制。
1.2推进人性化的服务急诊科室患者数量一般很多,且不稳定流动性较强,护理工作进行的时候制作不同科室的工作流程图,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找不到科室就诊而耽误时间。要有醒目的急诊抢救通道,确保无阻碍。陪同病情较重的患者做检查,要耐心的带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护理人员要有统一的着装,端庄大方,让患者放松戒备之心。面对不同的患者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技能,依据患者的病症引导患者饮食以及用药。多参与健康知识讲座,将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完善人性化护理的工作。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护士急诊的服务态度、急诊的环境、对工作的意见等项目列入调查问卷,使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统计,如果是儿童时就让家长填写。结果为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3.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10,P<0.05)。
3讨论
从2004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SLE合并妊娠并分娩患者17例,年龄21~35平均27.6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3例。病程1~14年。
1.2SLE诊断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与内科免疫组专家组会诊判断。其中:发热15例,关节痛7例;颜面、颈四肢有红斑9例,白细胞减少13例,血小板减少8例,尿蛋白14例。剖宫产4例,自娩13例。
1.3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常规处理
妊娠期需进行孕检及风湿病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ACL、抗ds-DNA、补体C3、C4、心电图、无应激试验(NST)、胎儿超声等。孕期注意酌情服用泼尼松;ACL阳性者口服阿司匹林,不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引起畸胎或其他副作用;孕妇32~35周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6mg,肌内注射给药,2次/d×2d;分娩前则给予甲基强的松龙40~80mg/d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200mg/d,静滴给药3~5d;分娩后据病情再继续治疗SLE;产后及时回奶,新生儿采用人工喂养,避免食用被药物污染的母乳。
1.4观察指标
(1)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2)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转归及新生儿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为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随访
1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结果显示,并发多脏器受损病情加重5例,临床缓解7例,再次妊娠5例,17例新生儿存活15例,1例新生儿患SLE。
3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加强休息,防止劳累:SLE患者抵抗力较弱,所以孕期和围产期尽量卧床休息,期间定时翻身,做被动运动,防止褥疮的发生。关节肿痛时限制活动,活动量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劳累加重病情,外出时避免日晒,同时还要防止受凉感冒及其他感染。在此期间还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活力。
3.1.2预防感染:由于大剂量激素的应用,SLE患者特别是皮损型极易感染,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感染迹象,如发热、白细胞低等。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最好是选择住单间,以防止交叉污染。对探视及陪护人员实施护理培训,并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和人数。定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房间实施紫外线消毒时要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紫外线的直射。床单保持平整、干燥;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时应戴口罩,并设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护理。要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给予过氧化氢漱口,3次/d,有口腔黏膜破损时,每日晨起、睡前和进餐前用漱口水漱口,有口腔溃疡者在漱口后用中药冰硼散或锡类散涂溃疡部,有水疱者要保持疱壁完整,遵医嘱可以使用表面收敛剂。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不要接触染发剂、烫发剂、发胶和农药等刺激性物品。皮损型患者头、颈、面部忌用碱性碱性清洁剂和化妆品,以减少刺激;如果病房内有皮疹、红斑或对光敏感的患者,请键入文字或网站地址,或者上传文档。室内可应挂深色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患者部位的皮肤加重病情。外出时要穿长袖的衣裤、晴天时注意打伞或戴遮阳镜及遮阳帽,千万不要日光浴;保持会位清洁,经常用0.5%碘伏或0.1%洗必泰擦洗,忌用碱性肥皂;产后应注意观察产妇会阴或剖宫产切口部位是否感染,是否有子宫内膜炎、尿路感染、肺炎和狼疮恶化现象,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迅速治疗,必要时可转到上级医院诊治。
3.1.3病情监测:患者开始妊娠后,应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活动性及累及脏器状况进行评价;指导患者自己及家属协助护理。加强妊娠期的检查,一旦发现妊娠期或产后狼疮恶化,应尽早作出诊断并予以积极治疗。皮损型患者特别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对妊娠期高血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的自觉症状,给予降压、解痉、利尿等处理。肾炎型患者要检测血压,防止骤升或骤降,监测肾功能,注意观察尿量和尿色,有异常现象及时与医生沟通。临产时注意产程进展及产妇变化,记录24h出入水量,严密观察尿量,每日检测体重、腹围及患者全身皮肤是否发生异常。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所以要注意加强对患者关节的活动和护理。为防止合并症的发生,住院期间最好间歇性吸氧,以便保证血氧浓度维持在适当的水平;在患者床头时刻都应该备有开口器,压舌板等急救工具(用灭菌的纱布包裹)。如果并发症突然发作,要沉着冷静,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治疗,切忌延误病情。
3.1.4胎儿及新生儿监测:孕妇在住院期间应经常做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无负荷试验。有肾脏损害者,不管患者有否原高血压,为防止产前子痫的发生,都应给以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孕后期采用电子胎心监护、定期对胎儿进行B超监测,定期测定脐动脉血流波型,检查胎盘功能。患者采用左侧卧位,有利于纠正右旋子宫,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挤压,促进子宫内胎盘的血液循环,同时辅以间歇性吸氧,防止胎儿宫内缺血缺氧症状。患者应学会自数胎动的方法,每天定时自检并做好记录,以便胎儿情况骤变或短期内(1~3d)剧变时及时发现。临产时密切注意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由于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孕妇易发生早产,加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危险状况时有发生,新生儿病死率高,故所有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加强护理并实施人工喂养,其措施不再赘述。
3.1.5产后指导:产后根据病情遵医嘱继续用药治疗,因患者分娩前后均应用了大剂量的激素,因此产后不宜哺乳,需及时回乳。可用溴隐亭、生麦芽口服,予大黄、芒硝热敷回乳,以降低乳腺炎和产后高热的发生,忌用雌激素回乳,以免加重病情。产后避孕不宜用上环方式,可能会造成感染,可采用其他避孕工具避孕。
3.2人性化护理
3.2.1心理护理:长期以来,SLE一直是一种顽固的心身疾病,不得不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疾病导致的蝶形红斑及激素带来的体貌变化(满月脸、脱发、向心性肥胖等),给患者尤其是女性心理带来很大负担,因此抑郁、悲观、自卑、排斥等不良心理不鲜见。甚至轻生,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妊娠后心情虽然有所好转,但疾病的遗传性和前期用药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又使其产生焦虑、恐慌心理。加之医患矛盾现象屡屡发生,敌对和抗拒情绪难以避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精神紧张状态,体内就会发生应激状态,加剧了患者免疫系统的紊乱,使SLE症状加重。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主动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随时洞察心理变化,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在护理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用乐观向上的世界观影响、感染、鼓舞和激励患者走出心理的“低谷”,通过给患者耐心讲解诊疗过程,如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注意事项,给患者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在孕后期话题多以谈论胎儿为主,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让其感受到将为人母的幸福和神圣,通过胎儿对孕妇互动及带来的激励作用,大部分孕妇都能心情好转,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通过上述方法,营造出医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友好局面,利于治疗的进行。
3.2.2患者家属的参与:通常情况下,患者最相信的人莫过其家属,所以应及时掌握患者家庭情况、知识接受能力和经济承担能力,摸准他们的心理变化。每项治疗措施实施以前,应先在回避患者情况下与家属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家属思想工作通了,他就会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住院期间,我们还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宣讲,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和药物知识,解释用药的必要,保证患者按医嘱用药。
3.2.3满足个性化需求:每个患者都有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文化差异、经济背景也不尽相同,所以其心理需求也千差万别。通常,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比较注重治疗经费问题;有工作的患者则对治疗时间的问题考虑较多,但都希望医务人员充分告知病情、治疗和预后,以便采取应对措施。这些要求因人而异,个性化很强。护理的宗旨是,只要要求合理,尽量满足,尽早解决;要求不甚合理的,要充分理解,作好解释、沟通和疏导工作,尽力为患者营造舒适、满意的心境环境。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进行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骨科患者48例,普外科45例,妇科45例,肝胆外科39例,泌尿外科23例;男性89例,女性111例;年龄15~87岁,平均(56.4±6.2)岁。依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于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术前1日前往病房进行访视,核对患者信息后进行自我介绍,语气温和。告知自己将陪伴其进行手术,有需求可随时提出,自己将会努力予以满足。介绍术前要求和术中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2)术中护理。术前可提前进入手术室调好室温。向患者解释术中各项操作,同时观察患者表情,了解其需求,适时回应;(3)术后护理。清理术后残留血迹和消毒液,据患者术式取合适。患者清醒后告知手术成功,送上祝福。
1.3观察指标
(1)术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2)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应急指标及术后满意度,其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1例,女46例;年龄14岁~61岁,平均年龄(39.3±10.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52例,女55例;年龄16岁~63岁,平均年龄(41.8±9.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一般的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是掌握手术的关键环节、特性等,再了解患者的心理,对患者进行前期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巡视病房,熟悉手术患者的病历信息等;另外,在术前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抱着真诚的态度以及关切的言语去面对每一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解决其心理问题,从而缓解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配合的依从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术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
1.2.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对确保患者的手术质量非常关键,而且患者术中的心情以及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术中护理工作。首先,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解决患者心中的疑问,消除其心理压力。另外,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手术室医师的操作流程、操作要点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提供相应的配合,从而有效提高了手术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1.2.3术后护理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工作,不仅局限在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同时还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很多时候患者手术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术后护理不完善而导致,由于患者并不清楚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使得术后出现并发症或感染,影响患者的康复。为此,护理人员要将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在术后2d内要对患者进行监护工作,一方面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做好安抚;另一方面对本次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查询和记录,并将其列入到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评分中。
1.3护理满意度评价
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以100分为准,80分~100分为非常满意,60分~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