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脊柱护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9:27: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骨科脊柱护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骨科脊柱护士论文

篇1

脊柱外科的守护神

脊柱微创手术凭借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恢复快、手术出血少、皮肤切口小等优点,成为近年来脊柱外科最新发展方向,并受到青睐。较之传统脊柱外科手术,微创手术难度高、精细度高,让很多脊柱外科医生望而却步,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大医院,能成功、熟练掌握这一技术,并且让术后并发症降到最低的,也是为数不多。在无锡脊柱外科领域,孙振中则是掌握这一技术的医生之一。

在九院手外科,不计其数的危重脊柱外科病人痛苦地躺着入院,却微笑着柱着拐杖出院,恢复了肢体功能,重获新生。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前来。孙振中俨然成了患者心目中的守护神。无论多危重,只要有孙振中在,都不是什么问题!而每当病人笑逐颜开,连连道谢时,孙主任由衷地笑了。一个笑声,一声感谢,是对孙振中和他的脊柱微创手术的认可。对他来说,这才是最大的安慰与褒奖。

惠山夏先生是监狱的狱警,年仅25岁。一年前,他出现了腰部不适,伴有左下肢放射性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曾多次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却不见好转。一个月前,他再次出现腰部疼痛加剧,伴左下肢放射痛明显。听闻孙主任精湛的医技后,慕名前来。孙振中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后,果断进行了椎间孔镜髓摘除术这一脊柱微创的革命性创新技术。术后三天,夏先生带着无限的感激出院了。

68岁老人张阿姨,原先患有颈椎3-4级间盘突出,半年前开始手麻,在一次不小心摔倒后,左上肢不能动。孙振中为她实施了颈椎中央损伤综合病术。手术使用了颈椎微创融合器,即RL-C微创器械,这是无锡最早使用该技术的手术。通过清除颈椎中枢神经、对接、固定颈椎等系列方法,成功地帮助张阿姨摆脱了多年的颈椎病痛。

骨科感染的克星

口感染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一旦发生,轻则反复住院,多次手术,重则导致感染部位截肢,甚至危及性命。因此,骨科感染号称灾难性的术后并发症,让很多患者谈及色变。

在手外科十二楼病房,孙振中收治了数不清的伤口感染病人。刮创USD、骨搬移、肢体延长、皮瓣修复……这些先进的省内乃至国内首创的骨感染处理术,成功地帮助患者摆脱了无休止噩梦般的病痛,重新拾回了精彩的生活。

一位黄姓病人腿被摩托车撞断。在某医院已动了两次手术,因护理不慎,术后感染,又植皮失败。眼看着伤腿不保,病人火急火燎地转到了手外科医院。孙振中接手后,立即采取了措施,清洗,去腐,验血,外敷抗生素。数日后,再行扩创灌洗术,一个月后终于控制住了感染。又行植皮修复创面手术,补骨,上钢板术,终于救下了这条断腿。病人感激不尽。

西方有句名言,“你对镜子笑,镜子也会对你笑。”医患之间更是如此。不少带着绝望情绪的患者怀着一线希望,出于信任,选择了孙振中。

一名30出头的患者,因为工伤压断了腿,双腿膝盖以下严重损伤,并手术感染,被当地医院告知要截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上孙振中的专家会诊,并果断地来到手外科十二楼。在系列的皮瓣、移植、骨搬移等手术后,患者的腿不仅保住了,而且能正常活动。患者动情地说,孙振中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如果没有两条腿,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不知该怎么面对一双年幼的女儿和体弱的妻子!

骁勇善战的将军

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孙振中忘我地工作着。每天,他常常要安排几个手术,有时候是出诊、会诊,还有不可预测的急诊。如果说,医院犹如战场,病情犹如军令,那么孙振中就是一位坚守阵地骁勇善战的将军。

多少次救护车的铃声把他从睡梦中唤醒,多少次他彻夜不眠,从夜晚战斗到天明,一个疑难急诊,孙振中和他的同仁们都要在手术台前稳稳地站立十几个小时,运用他睿智的大脑,灵活的手指,聚精会神地工作……一个平凡的身躯,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正能量,在手术台纤毫无保留地尽情释放,这是何等动人的一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超越体力的极限舍己救人?是医生高度的责任感,是白衣天使的敬业精神!

常州的一名病人,其手不幸卷入了车床,被生生拉断,失血4千多克,生命岌岌可危。家属手捧那只血淋淋的手臂,救护车呼啸而至手外科医院。周围人见了无不心惊肉跳。接诊的孙振中立即组织输血抢救,第一时间为病人做了一个高难度的精细手术,历时12个小时之久。断肢重植了,患者得救了……又历时数日,病人已在做康复训练了。这台手术的成功实施,让医生、护士、家属无一不感叹他的“艺高胆大”、成竹在胸和从容淡定。

人总是血肉之躯,成年累月强节奏的工作,孙振中的身体也发出过警报:感冒、发烧。护士催着他输液,他总是见缝插针地去输液,输完液又继续巡视病房,做到轻伤不下线!只有回到家,他才绝对卧床休息。

在医学研究领域,孙振中勤奋、进取,同样也是个“捋起袖子加油干”的人。先后获得各类奖项10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多项;近5年来,他以第一作者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华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同时,他还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显微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生学会骨显微修复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学组委员、无锡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厚德无私的奉献者

精诚、坚韧、博爱、进取……这是孙振中的座右铭。

他和蔼可亲,从不端着架子;他懂得病人心理,善于做思想工作。有的病人因术前谈话比较直接,心中忐忑不安,对手术有恐惧感。孙振中闻声就亲自来到病床前,用亲切的话语、热心的鼓励,并以丰富的临床经验说利弊,讲成功概率,给病人吃上一颗定心丸。最后,病人愉快地配合接受了治疗,并一如他所说的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曾有为数不少的病人出于感激给孙振中呈送红包,孙振中一概拒收,他唯一的回答是: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有时还会幽默地调侃一句:你这样送红包,我要白搭你看病了。他的言行,展示出了高尚的品德,使得病人既感恩又钦佩。据手外科《久苑报》报导,2016年,孙大夫是拒收病人红包数额较高的医生。

篇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逐步完善,患者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骨科护理人员护理理念的不断增强,骨科护理的发展有了质的发展。下面结合实际简要分析骨科护理的现状,并从整体护理的未来趋势和信息时代对骨科护理发展的影响两个方面对骨科护理的展望进行总结。

1骨科护理现状

在我国骨科传统手术开展之初,为了促进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经常在术后为患者安上石膏或者支架,待彻底愈合后,才允许患者进行下床活动[1]。同时,对此类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将生活护理作为护理此类患者的重点。直至近些年来,才将康复训练指导广泛应用在骨科护理中。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在时间、数量、方式方法上对功能练习也有了具体的数据和报道,如:术后3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功能练习,拆线后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练习,术后4-6周后指导患者带护腰进行下床活动,提醒患者半年内不许弯腰,植骨融合术卧床3个月后才允许患者进行下床活动,而显微镜下手术和经皮穿刺手术的患者,术后平卧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48小时后开始练习腰背肌。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的重点也由生活护理逐步转移到心理护理、功能训练上,为骨科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1整体护理和人为关怀在骨科护理的实践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整体护理被广泛应用在骨科护理的实践当中。因伤情和治疗的需要,骨科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这样容易使此类患者产生诸多消极情绪,进而有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对康复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将整体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加强整体护理,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得以增强,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配合度,融洽护患关系,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且利于患者的康复。为了满足骨科患者的护理需求,需要将人文关怀应用在骨科护理当中,在患者入院后,就要尽快帮助患者熟悉就医环境,热情向其介绍医院的各项情况,增加患者对就医环境的熟悉感,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在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言语温柔,态度和蔼,面带微笑,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拉近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重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利于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的提高。此外,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掌握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生活照顾、情感支持,多举成功康复的病例,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合理调整病房内的温湿度,定时通风换气和消毒,确保室内光线柔和,对探视人数和次数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噪音对患者造成的刺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2]。

1.2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与康复

为了使骨科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要最大限度地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此,就要重视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于四肢骨折患者,要在早期对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指导,如指导患者进行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运动[3]。不要对骨折部位进行活动,不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强烈的按摩。到了中期,不仅指导此类患者进行上述功能锻炼,还指导患者对被固定的关节进行活动,逐步增加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活动量。等到了后期,要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负重练习等。若患者的骨折处在脊柱,则要严格按照“尽早训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以提高训练效果。在整个功能锻炼的过程中,骨科护士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解释清楚,同时采用口头讲解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功能锻炼指导,促使患者对功能锻炼的动作要领加以正确的掌握,提高患者配合度,促进功能锻炼效果的提高。除此之外,对骨科患者在功能锻炼中的适应性和患肢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便于功能锻炼计划的及时调整。

2骨科护理的前景展望

近年来,随着骨科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骨科护理技术和理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下面对骨科护理工作的发展做简单的展望。

2.1整体护理的未来趋势

随着骨科护理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骨科护理中将更加重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将更重视“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护理理念更加有效地落实到骨科整体化护理当中,且骨科整体护理仍然将护理程序作为基础,以促进骨科护理的有效发展和改革。另外,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增加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患者是我们医护人员服务的对象,因此,在我们整体护理中,对患者加强贯彻人文关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2信息时代对骨科护理发展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骨科护理也将展开新的篇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医疗将有被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可能性,为了使骨科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在有机结合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的基础上,远程虚拟康复也将有被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可能性,将便于骨科护士对骨科患者实施功能恢复指导,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若今后在骨科术后康复过程中,将远程虚拟康复训练系统引入其中,则可以实时、正确评定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受损部位的功能,这样将更有利于康复训练的计划和强度的制定和明确,使康复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骨科护理人员还可以对骨科患者实施心理理疗,更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利于增加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兴趣,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骨科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4]。整体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整体护理为新的护理潮流指明方向,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善于运用新技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骨科护理也将向信息化快速发展,将会为骨科护理打开新的篇章,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李丽 孟燕 孔祥清 单位: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 山东省济宁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于红.骨科新技术与骨科疾病护理的进展[J].全国第四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2,174.

篇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我科采用局麻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后即解除下肢牵拉痛,卧床时间短,恢复效果好,不容易复发等优点。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进行腰椎间盘摘除手术63例,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均以一侧肢体牵拉性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时不能行走。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28~6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其中58例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5例患者发病后未经过正规治疗而剧烈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要求手术治疗,术后即解除疼痛,未发生并发症。

1.2手术方式在局麻下取腰椎棘突旁纵切口,长约4cm,暴露腰椎板,切除黄韧带然后用咬骨钳咬1cm×2cm骨窝,将神经根向内分离,发现椎间盘明显突出,尖刀切开纤维椎环、摘除髓核。腰腿痛已松解,足趾活动正常,放置引流胶管一条,分层缝合。

2术前护理

2.1手术训练由于腰椎间盘摘除手术采用俯卧位,时间1~2h,患者往往感到不习惯,甚至难以忍受,所以在手术前1~2天开始卧位训练,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手术卧位,提高耐受能力。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胸腹部垫一纵向软垫,头侧卧,逐渐训练至持续俯卧1~2h。

2.2术前健康教育绝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抱有恐惧心理,手术能否解除他们的痛苦,有否发生并发症等均成为患者的心理负担护理论文。护士要列举成功病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而体贴的躯体语言,解释手术的方法、目的、术后注意事项。并善于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帮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

2.3床上大小便训练腰椎间盘摘除患者手术后一般需要绝对卧床3天。大部分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大小便,所以,必须在术前2天训练床上大小便习惯,使手术后能适应床上排大小便。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一般绝对卧床3天,术后24h内适宜平卧位,以自然压迫切口,防止出血,为了减轻患者不适,可以协助患者翻身,并注意保持脊柱纵轴位,在患者腰背部放一长枕,方便患者依靠,禁忌扭曲脊柱。

3.2切口引流管护理手术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折叠或扭曲,密切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术后4h内引出液超过300ml,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报告医生处理;观察引出液颜色,如无色或淡红色,提示有脑脊液引出;术后第二天,引流液等于20ml可拔管,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

3.3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3~4h开始帮助患者双下肢直腿抬高活动,抬高角度从15°开始,逐渐增大,每次活动5~10次,每2~4h活动1次。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主动屈伸双下肢关节,术后第4天,佩带腰围离床活动,起床方法:患者平卧屈曲双腿双脚,轻抬腰臀部,带上腰围然后翻身侧卧,双下肢垂直于床缘,双上肢撑着床,使躯干慢慢离床而坐起,无自觉不适后站立行走,步态稳健后,指导患者大步行走或倒后行走,使腰肌得到锻炼。

3.4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术后1个月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腰椎间盘摘除手术后3个月内禁忌弯腰负重,避免弯腰活动[1],教会患者下蹲拾物的方法,大小便宜使用座厕凳。

4讨论

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的成功和预防术后复发,有赖于优质的护理配合。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青年人发病率显著增加,他们自信心较强,不在乎手术前训练卧位及床上大小便,往往给手术后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不牢记手术后禁忌事项往往引起复发,如何使患者自觉地接受术前的训练和术后护理以及预防措施,很大程度上与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紧密相关。因此,护士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防止神经根粘连,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并发症出现[2],促进康复。活动的角度、数量、时间可因人而异,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痛苦为宜。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在患者有一点点进步时即给予鼓励,以增加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建议患者饮牛奶每天250~300ml,以利补充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健身及晒太阳,利于钙的转化,使骨骼更强健。

篇4

高位颈椎骨折常伴有神经根或脊髓损伤,且损伤部位靠近延髓生命中枢,症状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论文百事通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护理体会

1.1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改变。颈椎骨折常由意外事故引起,由于暴力大常合并有脏器、肢体等复合伤,常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入院后护士要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注意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积极配合医师抢救生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吸氧、导尿、计出入量;同时注意其它部位复合伤,纠正休克、保证呼吸道通畅,并行简单有效的局部固定。

1.2心理护理。高位颈椎骨折患者由于突发意外致重伤,常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不安、伤感、自怜、悲观等情绪,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护士应该加强病人心理护理。给病人真诚的关怀、抚慰,介绍成功病例,鼓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1.3护理。颈椎骨折护理相当重要,若姿式不当,不但可加重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甚至无明显神经症状者会出现瘫痪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故在搬运及翻动病人时,务必保持患者身体纵轴的一致性,严禁躯干颈部扭曲旋转。

1.4颅骨牵引的观察及护理。术前常规头部备皮颅骨牵引术后,保持头高足低位,头部抬高15°,以达反牵引作用,经常观察牵引的效能,且应该根据骨折和移位的不同种类采用过伸牵引或是采用屈曲牵引。特别是需要大重量牵引以便立即复位者,更应该密切注意牵引的重量、时间、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牵引针口应该常更换,外敷酒精纱,预防针孔感染。

1.5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患者应该卧气垫床,在休克期尽量减少翻动病人,待休克纠正后每2~4小时协助翻身1次,预防褥疮的发生,协助病人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病人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多食含纤维素食物,作腹部按摩,给缓泻剂,必要时灌肠,防止便秘。

1.6功能锻炼。做好被动、主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防止骨质疏松,每天至少做2次各关节全方位动,被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次数、程度。给病人详细讲明基本病情、注意事项、主动、被动活动的重要性、持久性,减少并发症,降致残率。

2结论

高位颈椎骨折患者操作部位靠近延髓生命中枢,症状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通过精心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降低高位颈椎骨折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篇5

论文摘要:调查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巡视时间的执行现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各4个病区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调查每个病区白班护士08:00—18:00对病人的巡视情况,并记录各病区各级护理病人数量,每个病区调查1周。调查结果显示,共调查病人436例,一、二级护理者分别为35.6%、63.8%,三级护理病人仅占0.60%,各级护理病人在各病区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各病区护士白天对病人(不分护理级别)的巡视平均时间最短为35.7 min巡视1次,最长为57.7 min巡视1次,二者相差较大,但各病区巡视时间都在1个小时之内。分级护理的巡视要求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做到,输液巡视作为分级护理巡视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利有弊。应进一步完善分级护理巡视要求,使其适于临床实践。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自理能力的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1]。它是医院的一项基本的管理制度,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我国的分级护理制度创始于1955年,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开展的“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渗透[2],分级护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3-5]。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各护理级别的巡视时间上。分级护理制度要求特级护理对病人24 h连续监护,一级护理15~30 min巡视病人1次,二级护理30~60 min巡视1次,三级护理要求每天至少巡视病人3次。在各级护理病人增多、病人需求增高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专家认为这样的巡视要求特别是一、二、三级护理巡视时间严松不当[2,6-7],可操作性差,与病人实际需求亦有一定差异[8]。因此,本研究就一、二、三级护理临床实际巡视情况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完善分级护理合理的巡视内容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8年6—9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各4个普通成人病区为调查对象,内科包括:呼吸科、心内科、放疗科和康复科;外科包括胸心外科、肝胆科、脊柱骨外科和神经外科一区。

1.2调查方法

指定课题组经过培训的护理硕士研究生1名深入病房,通过直接观察法,记录每个病区白天10 h(08:00—18:00)内对各护理级别病人的巡视情况,并记录每个病区每天各级护理病人的数量;每个病区调查时间为1周。在Excel电子表格上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各病区各级护理病人数量分布情况

对8个病区各级护理病人人数进行统计,共计436例,其中一级护理155例,二级护理278例,三级护理3例。各病区病人数、各护理级别病人所占比例见表1。表1可见,各病区各级护理病人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一、二级护理病人所占比例最高者分别为100%、82.2%,总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5.6%、63.8%;三级护理病人所占比例甚少,仅占调查总人数的0.60%。

2.2各病区护士白天10 h内对病人的巡视时间(表2)

表2显示,各病区护士白天10 h对病人(不分护理级别)的平均巡视时间各不相同,巡视间隔时间最短为创伤骨科35.7 min,最长为神经外科57.7 min,两者相差约20 min,但各病区白天对病人的巡视时间都在1个小时之内。

3讨论

3.1各病区各护理级别病人的分布情况

我国内地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由表1可以看出,各病区的各级护理病人所占比例亦有明显差异,一级护理病人所占比例从11.1%到100%不等,一级护理总人数为调查总人数的35.6%;二级护理所占比例最少者为康复科占42.5%,最多者为放疗科占82.2%,二级护理总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63.8%;而三级护理在各病区所占比例甚少,甚至8个病区仅有1个病区有三级护理病人,仅占病区总人数6.7%,占调查总人数的0.6%,这除了可能与各病区收治病种及特点有关外,也可能与护理级别收费等因素有关[9]。

3.2分级护理的巡视要求在临床实践中确实难以做到

分级护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各护理级别的划分标准和临床护理要求,根据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在病情巡视方面,从分级护理最初的标准到当前国内多数地区的护理常规如上海市《护理常规》[9]、《中国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10]等,以及护理学专业教科书如殷磊[11]主编《护理学基础》等,都规定一级护理15~30 min巡视1次病人,二级护理30~60 min巡视1次,三级护理要求每天至少巡视病人3次。

这样的巡视要求特别是一级护理在目前护理人力配置情况下很难实现。调查发现多数病区设置40~50张编内病床(呼吸科、放疗科、胸心外科等),有的病区达到70张(如创伤骨科);编内病床中一级护理病人占1/3,有的病房所占比例更大(如康复科、神经外科)。一级护理病人如此之多,每巡视一次病房,都不止花上15 min;而且需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巡视时间间隔要求更短。而夜间过于频繁的巡视会影响病人休息,但对三级护理病人每日巡视2次却是不够的[2]。因此分级护理对巡视时间的规定是不切实际的。如果护士在平时工作中每次巡视都有记录,就目前护士与床位比例较低的情况,护士难以完成如此大的记录工作,尤其是夜班护士[6]。

3.3输液巡视作为特殊的巡视形式的利与弊

本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因为护理人力配备不足等原因,被调查的所有病区几乎都没有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各护理级别病人进行定时巡视,定时巡视基本上是通过护理人员输液巡视的方式完成的。输液巡视即对正在静脉输液病人进行的巡视。输液巡视的程序如下:护士(通常是上辅助班的助理护士)定时对正在输液的病人进行巡视,观察病人输液情况,包括:病人有无不良反应、输液是否通畅、调整输液滴数、最后签写输液巡视卡,签写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滴数、巡视时间、执行者姓名。因每日需输液病人包括各级护理病人,所以输液巡视时并不分护理级别,正在输液的病人都是输液巡视的对象。在当前一级护理病人增多、护理人力配备不足的状况下输液巡视成为临床实践中分级护理巡视的一种特殊巡视方式。通过对8个病区、每个病区各1周巡视情况(主要针对输液巡视)的调查,结果显示各病区巡视平均时间间隔为:呼吸科48.8 min,心内科53.8 min,放疗科37.9 min,康复科40.7 min,胸心外科36.3 min,肝胆科42.1 min,创伤骨科35.7 min,神经外科57.7 min。虽然各病区输液巡视间隔时间存在差异,最短为35.7min,最长时间为57.7 min,相差22 min,但巡视间隔均在1个小时之内。

输液巡视增加了病人及家属对治疗和用药的了解,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同时督促护士的床边巡视,使护士服务更加主动、到位;输液巡视记录也可以作为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12]。因此,输液巡视作为分级护理一种特殊的巡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及时观察病情的作用。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输液巡视存在的弊端。有些病区输液巡视流于形式,护士仅是按规定应付完成。如有些护士对病人的输液状况评估仅仅用时10 s,多者不过20 s,这样短的时间一般只是机械的签写输液卡,缺少对病人病情及输液情况充分的评估。而且,因输液巡视不分护理级别,只要病人输液都进行巡视,这样的巡视对病情危重的病人显然不够及时。另外,有些病情不稳定但不需输液的病人会被忽略掉。所以输液巡视作为分级护理巡视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利有弊。

4建议

对各级护理病人定时巡视是分级护理制度中病情观察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通过定时巡视可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故作者认为定时巡视的护理要求仍有其重要意义,建议以输液巡视调查结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方面的内容。

本研究仅是调查了各病区白天10 h内护士对各级护理病人的巡视情况,至于夜班护士对病人的巡视现状如何?能否按照分级护理巡视要求进行?是否存在问题?具体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为更全面地完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及分级护理制度的服务内容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吴欣娟,李玉乐,谢瑶洁.我国分级护理实施现状及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8,8(2):5-7.

2杨红叶.分级护理实施的现状与展望[J].广西医学,2008,30(2):222-224.

3鲁梅丽,文新,刘桃红.护理程序在实施分级护理标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6):34.

4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B):57-58.

5李文清,刘筱咏,叶利军.改进分级护理制度以减少护患纠纷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266-267.

6潘建平.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隐患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3A):61-62.

7朱宣,童远清.对分级护理的商榷[J].家庭护士,2006,4(2B):64.

8石贞仙,吴变梅,李晶芳.分级护理新标准的制定及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08,8(2):11-14.

9戴宝珍,陶祥玲.护理常规[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

篇6

一、资料与方法

我院从2005年1月~2007年7月共收治78例腹部实质性脏器创伤病人,其中男67例,女11例,年龄6~73岁。合并失血性休克40例,脾破裂48例,肝破裂20例,肾创伤8例,胰腺损伤2例。除1例因失血过多,入院较晚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

二、急救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争取抢救时间。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病情轻微的病人每0.5~1小时测脉搏、呼吸及血压;休克病人每5~15分钟记录脉搏、呼吸及血压1次;并着重观察病人的意识与表情,皮肤色泽与肢体温度,瞳孔、呼吸次数与节律等方面变化,注意有无心、脑、肺及肾部的并发症。本组病例中39例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均进监护室,设专人护理,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而及时纠正休克,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各脏器创伤的鉴别观察:根据创伤部位及腹腔肿块的部位、大小、疼痛发展情况鉴别。伤于左季肋部,左腰部,并出现症状先兆应考虑脾破裂的可能;肝创伤部位偏于右上腹部及右侧腹部,可出现呕血、便血;胰腺损伤见于上腹部创伤;肾创伤或肾破裂见于腰三角部,侧腹部明显疼痛肿胀,压痛及血尿,有时形成腹膜后大血肿,表现明显腰背痛、腹胀和肠麻痹等。

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特别记录尿量):检查尿量、尿比重及酸碱性。按需要每小时或每日1~2次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最好亦测定血细胞比容。血化学检查注意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非蛋白氮及电解质浓度。本组资料中48例脾破裂和20例肝破裂病人均及时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输入氧气时应通过湿化瓶或于病人口部置湿纱布,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黏膜干燥。每2~4小时检查鼻管是否通畅。

(2)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

立即建立1~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选用6或8号大针头快速输液,一条保持输血,另一条输液及滴注血管活性药或麻醉用药。如静脉穿刺有困难者可静脉切开或采用颈内、外静脉穿刺,腹部创伤病人,静脉输液部位选用颈部或上肢能提高输液效果,有利于抗休克。输液中根据病人的脉搏、血压及每小时的尿量、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速度。抢救严重休克时每分钟滴速80~100滴,在20~30分钟内输液1500~2000ml,注意病人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的出现。用升压药时每5~10分钟测血压1次,从最低浓度、最慢速度开始。

本组资料中2例病人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可指导输血、输液速度及量,是对循环状况判断的重要措施。如中心静脉压<8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需继续补液;中心静脉压>15cmH2O表示血容量已足或心功能不佳。本组病人无1例因输液过量而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3)心理护理。

由于导致创伤的原因均是意外,病人无思想准备,故护士应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另外,关心患者家属也很重要,患者视家属为惟一能说知心话的人,让家属在医疗现场患者会感到温暖。本组资料78例病人均根据病情做了不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对抢救成功帮助很大。

(4)术后麻醉及清醒期的护理。

①病人进手术室后,立即整理床铺,备好无菌引流瓶、引流管、氧气、吸痰器及抢救车,为病人术后回房做好术后抢救准备工作。②术后麻醉未清醒时取去枕仰卧位,待清醒及血压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换气;注意监测体温、脉搏及血压和术区伤口情况,禁食并进行胃肠减压;记录出入液量;定时翻身、叩背,协助病人做深呼吸,以增加肺通气量,刺激咳嗽,排出痰液;注意口腔护理,漱口液根据病情选择液体种类;继续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止腹腔内或肺部感染。③对置引流的患者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颜色。腹腔实质性脏器创伤病人术后一般引流液的颜色在前8小时内可为血性液体,以后颜色逐渐变淡,如继续有血性液体流出或颜色加深提示有出血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酌情处理。新晨

三、讨论

篇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开放床位56张,护理人员18人,其中男1人,女17人;年龄22~51岁,平均28.7岁;护士8人,护师5人,主管护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分类

我科临床护理分类配置为6类,分为甲、乙、丙组,实行“专病专护”制度。甲组配备护士6名、乙组配备护士6名、丙组配备护士4名,总务护士1名,护士长1名。每组的工作内容如下:甲组主要负责偏瘫和老年患者的专科康复护理;乙组主要负责骨折、烧伤和心肺康复患者的专科康复护理;丙组主要负责脊髓损伤患者的专科康复护理。

1.2.2护理管理及工作配置

护士按照1~12级岗位级别进行管理。护理岗位主要由工作年限、学历及学位、职称及任职年限、学会任职、科研及教学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并进行定岗定级。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级定岗文件,按照职称、工龄、学历、临床能力等进行分级定岗。护士工作量的配置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对所管的患者实行责任制包干。即:每位患者由固定的责任护士管理,对患者实行全程、全面、连续的护理,护士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在临床护理方面,我科通过初步研究探讨,收集一年中不同季节、每月不同星期、每天不同时间段等康复患者的护理需求特点,进行护理排班,以最大限度优化和利用护理资源。如考虑到部分患者在工作时间到治疗室进行康复治疗,护士长根据护士工作量的情况进行弹性排班,分别在11:00和16:00增加人力,同时在晚间18:00-22:00增派1个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夜间的康复护理和健康宣教。

1.2.3康复护理教学分类

根据职称,对护士的带教职责进行分类和规范,具体如下:高级职称(2人),主要教学职责为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和课堂授课;中级职称(3人),主要教学职责为课堂授课、技能培训和考核;初级职称(5人),主要教学职责为临床带习。同时,康复护理教学实行“专病专教”制度,根据每组护理病种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2.4康复护理科研分类

以病种和研究方向为核心组建护理科研队伍,鼓励护理科研。目前我科设立的主要护理科研有4个方向,分别为:神经康复护理研究,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和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骨科康复护理研究,主要从事骨折和骨关节病的康复护理研究;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研究,主要从事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研究;心肺康复护理研究,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术前术后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和老年患者康复护理研究。

2结果

我科的床护比为1︰0.32,低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床护比(1︰0.46)[4],但能有效完成康复科的日常患者护理,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我科护士在2012年某月的护理项目工作统计见表1。由表可见,康复科的特殊性在于护理的治疗项目和时间较少,健康教育及专科护理耗时最多。2012年我科康复护理组课堂教学总学时为132学时,临床带习30学时;总共指导康复研究生3人,本科生148人。2007年6月-2012年6月5年来,我科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护理科研论文40余篇。

3讨论

篇8

  我所进修学习的主要方向为“颈肩腰腿痛”保守治疗及“四肢骨折”手术治疗。进修科室为颈肩腰腿痛科、上肢损伤科及手外科。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下设4个科室,总床位170张,系全国最大的颈腰椎病中医特色治疗科室。上肢损伤科及手外科为手术治疗四肢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的科室。

  一、进修学习情况:

  每天早上7:00提前到医院查房,查看患者治疗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征求他们治疗的意见,重点是新入院病人和手术(或整复)后病人。解答患者的问题及疑惑,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给老师,向老师请教,与老师一块解决,及时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如换药、医嘱处理等)。

  在颈肩腰腿痛科学习期间,掌握了一套非手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疗法,即洛阳正骨治筋疗法。

  优值牵引法:采用床头多功能牵引架,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对应的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时间,进行牵引治疗,以达正骨理筋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平乐正骨将该类病证分为三型:一为气滞血瘀型,二为寒湿痹阻,三为肝肾亏虚型。洛阳正骨医院采用自行研制的颈痛消丸、椎间盘丸、芪仲腰舒丸,根据三种分型进行分期辨证施治,并用中药熏蒸、离子导入等中药外用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使外治之法同奏内治之功。

  展筋丹揉药:展筋丹揉药法依据针灸“孔穴大开无窒碍,致令邪气出如飞”的原理,结合颈肩腰腿痛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或反应点,将展筋丹(粉剂)撒敷于其上,同时施以特定的揉药、按摩手法,使药物、手法同奏其效,共同起到活血止痛,通经舒络的功效。

  手法治疗:分为治筋手法和治骨手法。治筋手法主要有理筋、活筋、松筋。治骨手法以各种活动关节手法为主,包括提拉推定、三维牵引床定点旋转等手法。此手法可有效调整脊柱椎间盘及小关节的位置,改变突出物或骨赘与受刺激的神经根或脊髓、血管的解剖位置关系(即位移理论),从而减轻神经根的张力或骨赘对神经、血管等的刺激,达到骨正痛消的目的。将治筋手法与治骨手法紧密结合,以点、按、推、揉等活筋、理筋、松筋手法起到放松脊周动力肌,达到筋舒痛止之功效。

  臭氧注射治疗及骶管治疗。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禀赋及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功能锻炼方案,有选择地应用颈腰背肌和脊周动力肌的功能锻炼方法,如项臂争力、雁飞、倒走、拱桥运动等。

  在手术科室学习期间,提前到院查房、及时完成对病人的治疗,8:30左右进手术室,参观手术或参加手术,当一助或者二助,洛阳正骨医院每天平均60多台手术,手术室共有14个平诊手术间和1个急诊手术间。诺大的手术量,对手术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接台手术一般安排很紧凑,手术室有相应的一个“手术准备间”,当一台手术快结束前半小时,巡回护士即通知接下台手术,手术结束病人到“麻醉复苏间”监护复苏,两台手术间隔约10分钟左右。手术室里有一个休息室,医生护士可以在此休息、进餐,整个手术室平均要到21:00才能结束工作(急诊除外),夜间书写病历,翻书查阅资料,解决自己的疑问。此外积极参加骨科的术前病例讨论,把第二天所有的手术进行术前讨论。

  学习进修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得到了科室主任、老师及患者的高度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这次进修我提高了书写相关医疗文件的水平;增强了对骨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治能力;进一步掌握了保守治疗方法。其间我还积极参与了由洛阳正骨医院主办的“如何写好医学论文”、“四肢组织缺损新进展研讨会”、“20XX年全国髋、膝关节疾病高峰论坛”等学习班及各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并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通过学习交流,使我大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初步了解一些新的手术方式和技能。

  二、进修学习的所感所悟

  1、良好的医患沟通

  非常重视医患沟通,有良好的医患对话习惯,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进入病房先敲门,询问病情,查体,交代诊疗事宜,而且非常耐心地听取病人主诉和要求,医患关系非常融洽。

  2、规范的诊疗行为

  医疗活动非常规范,按照统一的“JCI标准”从事医疗活动。对于选择治疗方式:手术或保守治疗及其各自的利弊,手术内固定器械的选择,医生也会和病人及家属商量,由他们决定方案,从而体现了尊重患者,保障了患者知情同意权。

  3、保护病人隐私和信息保密

  科室均无住院病人一览表,医生离开计算机要退出病人界面;治疗操作时,要拉上床帘;不能在公共场所,谈论病情或病人信息;不能与病人治疗小组无关人员谈论病情;治疗小组成员不能在病房内高声交流病情或交换意见。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4、保障病人安全:

  准确确认病人身份。

  入院后,医护人员认真核对患者身份,并为每位病人手腕上佩戴腕带,写明病人基本信息的标签来确认身份。

  改进高危性药物的使用安全。

  患者安全目标首先要求医院根据自身的数据和监管/行业组织的要求/指南而制定高警示用药的清单。政策/规定应当强调清单上每一种高警示用药的确认、位置、标签和存储。根据实际情况,暂时将静脉用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列为特定状况下的高危性药物,通过对每位病人认真、细致的评估,尽量减少特殊条件下过敏性休克的潜在风险。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消除或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方法就是手部卫生。每个病房都有一支的免洗消毒液,在评估病人、为病人作诊查、治疗前后的同时,均要洗手,

  不忘一遍又一遍地向病人和家属宣教洗手的重要性。

  降低病人跌倒/坠床导致伤害的风险。

  评估病人,将高风险重病人安排在靠近医务人员。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三个月的进修学习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考验。对于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的关心,更是在工作之外没有自主行动过的我来说,在这单独生活中,我的收获无疑是丰裕的。我感谢院领导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给我的这次难得机会!正是这次机会,使我的专业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将我的学习体会与各位交流。

  心血管专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资深技术高超的著名专家及一批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心血管专业诊疗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国际先进的INNOV2000心血管专用数字造影机,SONOS5500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MARGUETTE红导电生理仪,STOCKERT射频消融仪及抢救设备。

  心血管专科医院能完成心血管专业的急、难、疑病症的'诊治。目前已开展急诊及常规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型术,非开胸的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术,起搏器植入术(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及ICD),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率失常)属国内先进水平。心包开窗术,先心病外科修补术,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居全疆首位。在高血压的诊治方面,已加入世界高血压联盟并与国际接轨,其诊疗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在介入室学习,我感到很荣幸。带教老师对我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刚到一个新科室很陌生。我的带教老师详细的给我介绍了环境,工作人员和工作流程,药品物品摆放的位置,让我更快的熟悉环境。每天早上,介入室的护士们都会主动提前30分钟到岗,手术患者日渐增多,她们工作人员少,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但她们分工合作,团结协作,使患者在手术期间得到最满意的护理。我所在的三个月,没有一个病员投诉,看到的都是挂满墙壁的锦旗。科室领导很注重业务学习,会经常组织大家参加各种讲座。也会由科室经验丰富的医师给大家讲解介入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使得她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灵敏、镇定和训练有素。私下她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遇到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新知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已经有能力处理一些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在科室工作时,能够感觉到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对病患提出的各种疑问都能合理的解释并明确告知病情发展及预后。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室学习期间,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特别是他们浓厚的学习气氛、探索精神,不断激励着我尽快地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及技术。

  通过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对心血管介入术有了基本的了解。回到工作岗位上,我要将我在医学院见到的与我们的介入室所不同的地方以最好的选择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并把好的作风和经验带到工作中,以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线每周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唐都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全科不定期组织有放射诊断科、病理科、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参加的联合大查房。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唐都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获。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

  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