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9:28: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优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优化论文

篇1

1.1网络优化目标

所谓网络优化,一方面是要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覆盖不好、通话质量差、呼叫困难、无法接通、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以及数据业务性能不佳等问题予以解决,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营状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网络整体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利用,以适应需求和发展的情况,最大地发挥设备潜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所以,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投入运行的无限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因此,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2网络优化内容

网络优化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网络发展全过程的长期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作,包含一系列优化方式,包括覆盖优化、话务量优化、设备优化、干扰信号分析和资金的优化使用等。网络优化要解决的是改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优化”主要包括天线优化和设备故障优化等工作。“软件优化”主要指频率优化、无线参数调整和配置参数核查等内容。

二、网络优化分析

网络优化分析是网络优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对路测、系统采集等各方面获取来的网络测试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对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测算,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从而为进一步制定网络优化措施提供基础。以下列举一些日常维护中主要的网络优化的分析内容:

2.1掉话分析

掉话是指移动台通信发生中断,它是一种严重的网络故障现象,掉话率是评估CDMA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通过信令分析判断导致掉话的直接原因并不困难,但要确定造成掉话的深层原因还必须对测试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

按照协议规定,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台和基站之间需要有闭合的信令交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信令交换失败,移动台就不能正确调整它的发射机,结果或者是重新初始化或者是返回空闲状态,移动台中维持着一个计时器,以限制允许诸如接收到坏帧这样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当计时器到期时,移动台会关闭发射机,并返回到初始状态,这样即发生了掉话。

2.1.1移动台掉话机制

移动台坏帧:移动台接收到12个坏帧后会关闭发射,在连续收到两个好帧后会重新激活发射机。

移动台衰落计时器:T5衰落定时器到时,移动台关闭发射,并宣告前向业务信道丢失。

移动台证实失败:移动台在传送了MIN次消息后仍未收到证实,则移动台重新初始化。

2.1.2基站掉话机制

无线设备制造商可能会制定与移动台坏帧和证实失败机制类似的基站坏帧和证实失败机制,这些机制由各制造商执行决定,在协议中未作详细规定。CDMA2000协议规定,基站需要持续地监听每一个反向业务信道,以确定呼叫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如果基站检测到呼叫不在激活状态,则基站将断定反向业务信道丢失,基站向移动台发送释放指令,一旦基站发送了释放指令,则向所有的呼叫控制实例发送释放指令,并进入释放子状态。

2.2接入失败分析

当移动台拨打一个电话号码时即为发起一次呼叫;由无线网络用户发起的呼叫分为移动台到固定网络的呼叫和移动台到移动台的呼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呼叫建立过程不能在主叫方与被叫方建立连接,这种情况就成为一次接人失败。移动台发送起呼消息之后,经过以下5个关键步骤完成业务连接。

第1步:基站必须对收到的起呼消息进行证实,即在寻呼信道发送确认消息。

第2步:基站必须在给移动台分配业务信道后,在寻呼信道上发送信道指配消息,同时在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空业务帧。

第3步:移动台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开始识别前向业务信道,通常移动台应在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200ms内识别前向业务信道。

第4步:在成功识别前向业务信道后,移动台开始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空业务帧,基站在识别反向业务信道后必须发送证实消息。

第5步:基站发送业务连接消息给移动台。

以上5个步骤中每一步的完成可以被称为一个关键点,无论哪一步出错都会造成接入失败。而每个步骤出错的可能原因都很多,这就要求对各种可能原因进行一定的收集和整理,因此掌握这个过程还是不难的。还有一个有效的分析接人失败的方式就是从分析信令人手,通过其中的一些关键信令将问题迅速定位到上述的5个关键点中的某一个,然后再结合其他测试数据找出问题所在。除信令流外,我们还需要观察其他测试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需要观察的测试指标主要包括: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和导频强度。

2.3软切换失败分析

软切换过程:

(1)当邻集或剩余集的某一个导频的强度超过T_ADD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并且把该导频列入候选集。

(2)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或者扩展切换指示消息。

(3)移动台将该导频列入激活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4)当激活集中某一个导频的强度低于T_DROP时,它所对应的切换去掉计时器开始启动。

(5)当切换去掉计时器期满时(即T_TDROP超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6)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或扩展切换指示消息。

(7)移动台将该导频引入候选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软切换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移动台发出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却没有收到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

(2)移动台收到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却没有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对软切换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仔细观察路测数据中服务小区导频强度的变化情况。因为软切换失败导致掉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服务小区的Ec/Io太低,而别的导频则很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1)在一个新的导频上重新初始化:当移动台在导频A上发生系统丢失,然后很快在导频B上重新初始化,可能说明导频B足够强,应该在此之前进行切换。

(2)从邻集的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出可用的较强的导频。

(3)从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可以看出可用的较强的导频。

(4)如果以上的方法都看不出可用的导频,那么对所有导频进行扫描就是最后一种方法。

引起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资源分配问题。系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软切换,但可能所有的资源都用尽了,这时就会发生切换失败。可能的原因有:T_DROP太低;T_TDROP太大;切换允许算法的有效性太差。

(2)切换信令问题。假设系统有可用资源而切换允许算法没有对切换造成干扰,那么软切换是否成功还依赖于切换信令消息是否及时地发送和接受。

2.4高误帧率分析

当移动台或基站接收到一个数据帧以后,要进行CRC校验,得到帧速率并检测帧是否错误。所谓误帧是指检测到比特错误或无法检测出帧速率的数据帧。误帧率就是指误帧的数目占总帧数的比例,是衡量语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语音质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量,很难进行客观评估。然而语音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误帧率有关的,而误帧率则可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当系统的误帧率高于目标值时,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细致地分析以查明原因。

三、网络优化的分类

3.1覆盖优化

网络覆盖是衡量一个网络优势的关键,为了全面提升网络的覆盖水平,达到在最少的投资条件下实现无线网络设计目标,即最合理的基站布局、最佳的参数设置、最大的网络容量、最小的干扰水平以及最高的网络质量,应进行完善的覆盖规划设计和优化,认真考虑系统的用户分布情况,合理地设置基站数,对CDMA网络的前反向覆盖、导频Ec/Io和切换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2容量优化

随着网络内用户的不断增加,系统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的现象,某些局部地区可能会频繁发生话务量拥塞。容量优化的目的就是解决网络内的话务量不均衡的问题,使得整个网络内的业务负荷保持均匀。尤其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要考虑人口的流动特点,而在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又会在某些时段出现突发性的话务量。进行容量优化需要对基站的话务统计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于既存在容量问题又存在覆盖问题的地区,可以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基站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网络内的某个基站话务负荷很重,经常出现话务拥塞,而周围基站的话务量又相对较低,就说明明显存在话务量不均衡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解决由于软切换对系统信道资源的浪费问题。通过调整软切换参数降低软切换比例。如果软切换比例并不高,那么就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和方向角,使该基站的话务量能够分担到周围其他话务量较低的基站上。在调整时要特别注意兼顾对覆盖的影响,需要反复进行测试和调整的过程。

3.3导频污染和干扰优化

导频污染具体可分为导频相位污染和导频强度污染两种情况。导频相位污染是指一个小区的导频相位偏移经过传输时延后落入当前移动台激活集内某导频的搜索窗内,且该导频超过一定强度,致使移动台误认为是服务导频,从而对解调形成干扰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比较少见。实际网络中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导频强度污染,它是指当移动台收到超过3个以上Ec/lo强度大于T_ADD的导频,而由于移动台的RAKE接收机最多可以解调3路信号,所以多余的强度导频就对移动台的信号解调形成干扰,工程上所说的导频污染通常是指这种情况。导频污染可以认为是来自CDMA系统内的下行干扰,会严重影响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解调,情况严重时常常会引起掉话,因此是CDMA无线网络优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除导频污染这种来自CDMA系统内的干扰外,可能还存在一些来自系统外的干扰,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实地测试,对干扰源仔细查找定位和排除。

导频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1)以路测数据为依据来优化系统运行以减少导频的数目,或在导频污染区域调出一个主导频来。

(2)对于导频相位的污染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系统中改善PN偏置分配,如选择合适的PILOT_INC和有效集搜索窗口大小,以及将相同偏置指数的导频置于尽可能远的位置,以使干扰主导频位于有效集中的导频搜索窗口之外。

3.4切换优化

切换性能优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切换失败的网络故障和对切换比例过高等性能不佳的状况进行优化。

篇2

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收益和风险。证券投资者在市场经济的客观经济环境中面临着许多不能预测、经常变动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往往使投资者的原有决策受到冲击,从而导致一些意外损益的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预先估计这些可能发生的变动,从而减少风险。投资组合理论正是探讨在风险条件下如何进行分散投资,使投资总体结构达到最优,从而获得可能的最高收益的理论。所谓投资组合,就是把一定的资金分散投资于多种证券,使单个证券按一定的比例构成证券集合,从而实现既定风险水平下的预期收益率最大化。

要解决的问题是投资组合的优化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寻求产生最大期望收益率的投资组合。或是在给定期望收益率下,寻求风险水平最低的投资组合。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

马科威茨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具体而言,马科威茨假设投资者遵循的是均值——方差标准。所谓均值——方差标准,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收益率的均值(作为收益率的未来期望值)和方差(即观测到的收益率偏离均值的程度,作为风险的量化指标)之间进行权衡。如果两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相同,投资者总是愿意选择方差较小的那一只,即厌恶风险;反之,如果两只证券的方差相同,投资者总是愿意选择期望收益率较大的那一只,即永不满足。

无差异曲线

任一经济决策问题必须确定一个机会集和一个偏好函数。在投资组合理论中,效用函数代表着投资者偏好。

用于投资决策的效用函数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借用过来的。投资者的目标是投资效用最大化,而投资效用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投资决策过程就是在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方差)之间进行取舍权衡的过程。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可以通过在预期收益率-风险平面上,通过无差异曲线族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

一条无差异曲线(IndifferceCurve)代表着给投资者带来同等水平效用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的所有组合,因而也被称为等效用线。预期收益率一风险平面上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

斜率为正()。即为了保证效用相同,如果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增加,则其所要求的收益率也会增加。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其无差异曲线斜率越陡峭,表示其越厌恶风险,因为在一定风险水平上,为了让其多冒等量的额外风险,必须给予更高的额外补偿;反之,无差异曲线越平坦,表示其风险厌恶的程度越小。

下凸()。这意味着,随着风险的增加,要使投资者多承担等量的风险,其期望收益率补偿越来越高。直观表现在无差异曲线越来越陡峭。这一现象实际上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投资上的表现。

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着不同的效用水平,给定不同的效用值,就可以得到上面的无差异曲线族。任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越靠左上方,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这一点理解起来也比较符合直觉。如图1所示,给定某一风险水平,越靠上方的曲线其对应的期望收益率越高,因此其对应的效用水平也越高;同样,给定某一期望收益率水平,越靠左边的曲线对应的风险越小,其对应的效用水平也就越高。

可行集与有效集

可行集(FeasibleSet)是指资本市场上由风险资产可能形成的所有投资组合的总体。将所有可能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关系描绘在期望收益率-标准差坐标平面上,如图2所示。封闭曲线上及其内部区域表示可行集,其边界上或边界内的每一点代表一个投资组合。

可行集的左侧边界是一条双曲线的一部分,而整个可行集呈雨伞状。按马科威茨投资组合选择的前提条件,投资者为理性个体,服从不满足假定和回避风险假定,他们在决策时,遵循有效集定理(EfficientSetTheorem):既定风险水平下要求最高收益率;既定预期收益率水平下要求最低风险。

在图2中,满足第一条原则的组合为从E点到H点再到G点的边界,之下的点可以全部不用考虑;E为最小风险点,G为最大风险点。

满足第二条原则的组合为从F点到E点再到H点间的边界,则弧FEH之右的点可以完全去除,F、H分别为期望收益率的最大点和最小点。而同时满足两条原则的,只剩下弧EH边界,称为有效集(有效边界—EfficientFrontier)。理性投资者仅从有效集中进行投资组合选择。有效边界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上凸性。即,随着风险增加,预期收益率增加的幅度减慢。

在某种意义上,有效边界是“客观”确定的,即如果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率、方差、协方差有相同的估计,则他们会得到完全相同的有效边界。

最优组合(OptimalPortfolio)的确定

对各种可供选择的风险资产或证券,如果已知其期望收益率和方差-协方差矩阵,则有效边界可以确定下来。投资者根据个人偏好的不同,选择有效边界上的某一点进行投资决策。由于有效边界上凸,效用曲线下凸,所以两条曲线必然在某一点相切。切点代表的就是为了达到最大效用而必须选择的最优组合。如图3所示,切点O是投资者A的最优组合,因为这一点所在的等效用线U2A与有效边界相切。虽然效用线U1A代表的效用水平更高,但因处于有效边界上方,故不可行(Infeasible);等效用线U3A代表的效用水平比U2A所代表的水平低,投资者显然不会愿意只达到这一效用水平(Inefficient)。

对于投资者B由于其风险偏好的不同(比投资者A更喜好风险),其将选择期望收益率更高而风险也更高的P点进行投资。

篇3

1.1网络优化目标

所谓网络优化,一方面是要对网络运行中存在的覆盖不好、通话质量差、呼叫困难、无法接通、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以及数据业务性能不佳等问题予以解决,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营状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对网络整体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利用,以适应需求和发展的情况,最大地发挥设备潜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所以,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投入运行的无限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然后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因此,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2网络优化内容

网络优化是一项贯穿于整个网络发展全过程的长期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作,包含一系列优化方式,包括覆盖优化、话务量优化、设备优化、干扰信号分析和资金的优化使用等。网络优化要解决的是改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优化”主要包括天线优化和设备故障优化等工作。“软件优化”主要指频率优化、无线参数调整和配置参数核查等内容。

二、网络优化分析

网络优化分析是网络优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对路测、系统采集等各方面获取来的网络测试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对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测算,对网络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从而为进一步制定网络优化措施提供基础。以下列举一些日常维护中主要的网络优化的分析内容:

2.1掉话分析

掉话是指移动台通信发生中断,它是一种严重的网络故障现象,掉话率是评估CDMA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通过信令分析判断导致掉话的直接原因并不困难,但要确定造成掉话的深层原因还必须对测试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

按照协议规定,在通话过程中移动台和基站之间需要有闭合的信令交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信令交换失败,移动台就不能正确调整它的发射机,结果或者是重新初始化或者是返回空闲状态,移动台中维持着一个计时器,以限制允许诸如接收到坏帧这样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当计时器到期时,移动台会关闭发射机,并返回到初始状态,这样即发生了掉话。

2.1.1移动台掉话机制

移动台坏帧:移动台接收到12个坏帧后会关闭发射,在连续收到两个好帧后会重新激活发射机。

移动台衰落计时器:T5衰落定时器到时,移动台关闭发射,并宣告前向业务信道丢失。

移动台证实失败:移动台在传送了MIN次消息后仍未收到证实,则移动台重新初始化。

2.1.2基站掉话机制

无线设备制造商可能会制定与移动台坏帧和证实失败机制类似的基站坏帧和证实失败机制,这些机制由各制造商执行决定,在协议中未作详细规定。CDMA2000协议规定,基站需要持续地监听每一个反向业务信道,以确定呼叫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如果基站检测到呼叫不在激活状态,则基站将断定反向业务信道丢失,基站向移动台发送释放指令,一旦基站发送了释放指令,则向所有的呼叫控制实例发送释放指令,并进入释放子状态。

2.2接入失败分析

当移动台拨打一个电话号码时即为发起一次呼叫;由无线网络用户发起的呼叫分为移动台到固定网络的呼叫和移动台到移动台的呼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呼叫建立过程不能在主叫方与被叫方建立连接,这种情况就成为一次接人失败。移动台发送起呼消息之后,经过以下5个关键步骤完成业务连接。

第1步:基站必须对收到的起呼消息进行证实,即在寻呼信道发送确认消息。

第2步:基站必须在给移动台分配业务信道后,在寻呼信道上发送信道指配消息,同时在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空业务帧。

第3步:移动台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开始识别前向业务信道,通常移动台应在收到信道指配消息后200ms内识别前向业务信道。

第4步:在成功识别前向业务信道后,移动台开始在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空业务帧,基站在识别反向业务信道后必须发送证实消息。

第5步:基站发送业务连接消息给移动台。

以上5个步骤中每一步的完成可以被称为一个关键点,无论哪一步出错都会造成接入失败。而每个步骤出错的可能原因都很多,这就要求对各种可能原因进行一定的收集和整理,因此掌握这个过程还是不难的。还有一个有效的分析接人失败的方式就是从分析信令人手,通过其中的一些关键信令将问题迅速定位到上述的5个关键点中的某一个,然后再结合其他测试数据找出问题所在。除信令流外,我们还需要观察其他测试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需要观察的测试指标主要包括:移动台的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和导频强度。

2.3软切换失败分析

软切换过程:

(1)当邻集或剩余集的某一个导频的强度超过T_ADD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并且把该导频列入候选集。

(2)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或者扩展切换指示消息。

(3)移动台将该导频列入激活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4)当激活集中某一个导频的强度低于T_DROP时,它所对应的切换去掉计时器开始启动。

(5)当切换去掉计时器期满时(即T_TDROP超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6)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或扩展切换指示消息。

(7)移动台将该导频引入候选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软切换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移动台发出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却没有收到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

(2)移动台收到基站的切换指示消息,却没有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在对软切换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仔细观察路测数据中服务小区导频强度的变化情况。因为软切换失败导致掉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服务小区的Ec/Io太低,而别的导频则很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1)在一个新的导频上重新初始化:当移动台在导频A上发生系统丢失,然后很快在导频B上重新初始化,可能说明导频B足够强,应该在此之前进行切换。

(2)从邻集的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出可用的较强的导频。

(3)从导频强度测量消息可以看出可用的较强的导频。

(4)如果以上的方法都看不出可用的导频,那么对所有导频进行扫描就是最后一种方法。

引起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资源分配问题。系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软切换,但可能所有的资源都用尽了,这时就会发生切换失败。可能的原因有:T_DROP太低;T_TDROP太大;切换允许算法的有效性太差。

(2)切换信令问题。假设系统有可用资源而切换允许算法没有对切换造成干扰,那么软切换是否成功还依赖于切换信令消息是否及时地发送和接受。

2.4高误帧率分析

当移动台或基站接收到一个数据帧以后,要进行CRC校验,得到帧速率并检测帧是否错误。所谓误帧是指检测到比特错误或无法检测出帧速率的数据帧。误帧率就是指误帧的数目占总帧数的比例,是衡量语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语音质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量,很难进行客观评估。然而语音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误帧率有关的,而误帧率则可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当系统的误帧率高于目标值时,需要对系统性能进行细致地分析以查明原因。

三、网络优化的分类

3.1覆盖优化

网络覆盖是衡量一个网络优势的关键,为了全面提升网络的覆盖水平,达到在最少的投资条件下实现无线网络设计目标,即最合理的基站布局、最佳的参数设置、最大的网络容量、最小的干扰水平以及最高的网络质量,应进行完善的覆盖规划设计和优化,认真考虑系统的用户分布情况,合理地设置基站数,对CDMA网络的前反向覆盖、导频Ec/Io和切换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2容量优化

随着网络内用户的不断增加,系统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话务量不均衡的现象,某些局部地区可能会频繁发生话务量拥塞。容量优化的目的就是解决网络内的话务量不均衡的问题,使得整个网络内的业务负荷保持均匀。尤其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要考虑人口的流动特点,而在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又会在某些时段出现突发性的话务量。进行容量优化需要对基站的话务统计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于既存在容量问题又存在覆盖问题的地区,可以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基站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网络内的某个基站话务负荷很重,经常出现话务拥塞,而周围基站的话务量又相对较低,就说明明显存在话务量不均衡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解决由于软切换对系统信道资源的浪费问题。通过调整软切换参数降低软切换比例。如果软切换比例并不高,那么就需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和方向角,使该基站的话务量能够分担到周围其他话务量较低的基站上。在调整时要特别注意兼顾对覆盖的影响,需要反复进行测试和调整的过程。

3.3导频污染和干扰优化

导频污染具体可分为导频相位污染和导频强度污染两种情况。导频相位污染是指一个小区的导频相位偏移经过传输时延后落入当前移动台激活集内某导频的搜索窗内,且该导频超过一定强度,致使移动台误认为是服务导频,从而对解调形成干扰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比较少见。实际网络中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导频强度污染,它是指当移动台收到超过3个以上Ec/lo强度大于T_ADD的导频,而由于移动台的RAKE接收机最多可以解调3路信号,所以多余的强度导频就对移动台的信号解调形成干扰,工程上所说的导频污染通常是指这种情况。导频污染可以认为是来自CDMA系统内的下行干扰,会严重影响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解调,情况严重时常常会引起掉话,因此是CDMA无线网络优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除导频污染这种来自CDMA系统内的干扰外,可能还存在一些来自系统外的干扰,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实地测试,对干扰源仔细查找定位和排除。

导频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1)以路测数据为依据来优化系统运行以减少导频的数目,或在导频污染区域调出一个主导频来。

(2)对于导频相位的污染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系统中改善PN偏置分配,如选择合适的PILOT_INC和有效集搜索窗口大小,以及将相同偏置指数的导频置于尽可能远的位置,以使干扰主导频位于有效集中的导频搜索窗口之外。

3.4切换优化

切换性能优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切换失败的网络故障和对切换比例过高等性能不佳的状况进行优化。

篇4

1引言

由于常规PID控制具有鲁棒性好,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ID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P(偏差的比例),I(偏差的积分)和D(偏差的微分)进线性组合构成控制器,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所以系统控制的优劣取决于这三个参数。但是常规PID控制参数往往不能进行在线调整,难以适应对象的变化,另外对高阶或者多变量的强耦合过程,由于整定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象的动态特性随着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PID参数也很难达到最优的状态。

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等优点,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以满足控制要求。由于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较慢,可能导致局部极小点[2]。本文提出了改进的BP算法,将遗传算法和BP算法结合对网络阈值和权值进行优化,避免权值和阈值陷入局部极小点。

2加热炉的PID控制

加热炉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控制规律常采用PID控制规律。

图1加热炉控制系统简图

若加热炉具有的数学模型为:

则PID控制过程箭图可以用图2表示。

其中,

采用经典参数整定方法——临界比例度对上述闭环系统进行参数整定,确定PID控制器中Kp=2.259,Ki=0.869,Kd=0.276。参考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仿真曲线如图3所示。

图2PID控制系统

图3Z—N整定的控制曲线

仿真曲线表明,通过Z—N方法整定的参数控制效果不佳,加上PID参数不易实现在线调整,所以该方法不宜用于加热炉的在线控制。

3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

对于加热炉控制系统设计的神经网络自整定PID控制,它不依赖对象的模型知识,在网络结构确定之后,其控制功能能否达到要求完全取决于学习算法。

3.1遗传算法改进的BP算法实现

一般BP网络结构如图4所示,其算法步骤为:

(1)输入训练样本,按网络结构得到输出;

(2)将实际输出与希望输出比较,得到误差,根据误差调节阈值和权值。重复两个步骤,直到误差满足要求为止;

研究表明,采用上述BP算法逐步调整权值和阈值,可能导致学习过程收殓速度慢,训练时间过长,又易陷入局部极小点而得不到最佳的权值和阈值分布。为了加快学习速率,已经有了一些优化BP算法[3],采用动态学习因子和惯性因子。这些方法在加快网络收殓速度方面比较显著,能较好地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极小。遗传算法不要求目标函数具有连续性,而且可以对复杂的多峰的,非线性及不可微的函数实现全局寻优,因此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或性能很好的次优解。将遗传算法和BP算法相结合可以具有寻优的全局性和精确性。算法过程为:

(1)对权值和阈值编码生成初始种群,由于是多参数优化问题,采用多参数映射编码;

(2)计算适应度值;

(3)如果不满足遗传算法停止条件,则对当代种群进行交叉、选择和变异产生新的个体,转(2);否则,转(4);

(4)对遗传算法找到的较好的解空间,采用BP算法在这些小的解空间中搜索出最优解。

3.2PID参数优化

由图5可知,神经网络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在线调整PID的三个参数Kp,Ki,Kd,以达到某种性能指标的最优化。

图5BP网络整定PID参数原理图

经典增量式PID的控制算法:

算法步骤:

(1)确定网络结构,采用3—4—3的结构,输入分别为e(k),e(k)-e(k-1),e(k)-2e(k-1)+e(k-2)。输出为Kp,Ki,Kd。

(2)选择初始种群N=60,交叉概率Pc=0.08,权值,阈值的范围和初始化。选取目标函数为(偏差绝对值积分):,适应度函数为:

(3)采样得到rin(k)和yout(k),计算该时刻的误差。

(4)对网络进行学习,在线调整权值,阈值,计算神经网络的各层输入,输出,得到三个可调参数Kp,Ki,Kd。计算系统输出。

(5)计算适应度若不满足要求,转入第(3)步。

(6)找到最优的Kp,Ki,Kd,对系统仿真。

图6BP网络整定的控制曲线

仿真结果显示,用BP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系统比经典的Z—N(临界比例度)法有更快的响应特性,良好的动态特性和比较强的鲁棒性。

4结束语

由于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等优点,本文提出的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可根据对象的变化情况对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满足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要求。达到好的控制效果。遗传算法与BP网络的结合弥补了BP网络学习过程收敛速度慢,可能陷入局部级小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树青等编著.工业过程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李士勇著.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尔并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3]胡志军,王建国,王鸿斌.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研究与仿真[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23(12):138—140

篇5

1.1空口数据传输质量相关参数

分析检查手机和NodeB之间的内环和外环功率控制过程。在不影响网络系统容量的情况下,手机和NodeB之间的语音信号采用适当的功率控制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语音数据传输误码。大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系统内环和外环功率控制过程达到系统设定要求,对MOS值的影响不大。空口无线侧通过调节防止传输抖动参数Framediscard来降低误码块。针对不同的传输设备和传输中继情况,应设定与其传输条件相符的防止传输抖动参数值,从而达到减少传输误码块提高MOS值的目的。表3是定点测试时,在防止传输抖动参数设定不同值时相应的MOS值变化,可以看出该参数选取27时,对应MOS值最高为4.041,同时MOS值低于3所占的比例最小,故此种传输条件时应将该参数设置为27以提高MOS值。因此在不同的传输条件下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测试,通过实验结果来选定合适的防止传输抖动参数值,进而实现MOS值的最大化。

1.2无线环境优化

MOS值的高低与无线环境好坏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现场测试发现,实现MOS值的无线侧优化关键是优化当地的无线环境,而天馈线调整是最优方法。下面通过案例来阐述无线环境对MOS值的影响。测试车辆由南向北行驶,行驶至某小区北侧约290m处时,手机RSCP为-72.55dbm左右,Ec/Io强度较差,达到-11dB左右,此时该路段经常发生各种问题。通过实际勘测分析,发现某小区基站天线挂高45m,下倾角只有3度,该路段由于距离基站较近,存在塔下黑现象,并且根据该小区覆盖图发现某小区存在明显越区覆盖现象,无线环境较差,Ec/Io普遍小于-12db。调整某小区下倾角经复测后,各小区之间接续良好,该路段Ec/Io得到增强,有明显改善,Ec/Io值都分布在-6db到-8db之间,RSCP为-67.16dbm左右,无线环境得到了优化,网络的语音质量MOS值得到提高。

2实验结果

MOS测试可以直观反映用户感知度,与以往MOS测试选择道路作为选测点不同,此次MOS测试和提升主要是集中在12个典型的用户住宅小区内,意在通过提升住宅小区的MOS值来提高网络质量。以万宝2区为例,从维护系统观察到优化后的RSCP覆盖明显优于优化前的覆盖情况,优化后电平值RSCP均大于-100dbm。表4是万宝2区优化前后Ec/Io和MOS值的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优化前该小区的MOS均值是3.709,而优化后其MOS均值为3.964,高出优化前6.88个百分点。所选的12个居民小区优化前后MOS值分布如图1,通过计算得出其优化前MOS均值为3.8173,优化后的MOS均值为3.9322,并且优化后的MOS值均高于优化前的MOS值,说明当地网络覆盖水平提高,用户感知度提高。当取采样点相近的几个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时,当采样点落在Ec/Io大于-6db比例增高时,MOS值也有所提升。而采样点落在Ec/Io小于-12db比例增高时,MOS值有所下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实现MOS值的无线侧优化关键就是提高采样点落在Ec/Io好区间的比例,降低采样点落在Ec/Io差区间的比例,即优化当地的无线环境。通过对服务小区的基站进行天馈线优化,适当调节天线的方位角与俯仰角,可以使得无线网络覆盖更加合理,减少导频污染和覆盖盲区等问题,从而达到改善Ec/Io,提高当地无线网络覆盖,提高了MOS值,提升了用户感知度。

篇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篇7

如果在病房实施无线网络,医生便能随时利用移动终端(如支持802.11b/n无线协议的笔记本,支持WI-FI的平板电脑等),在每次查房时,在病人床旁实现病历的实时录入以及修改,从而省去纸张记录然后再由计算机录入这个过程,不但节约了时间和减少了纸张消耗,也极大地提高了病历的准确性.有研究者认为,无线网络不但能够提升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率,而且对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也有实际意义.但是无线网络也存在问题:无线AP(AccessPoint,无线访问节点)作为无线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无线终端与服务器连接有重要影响.它的作用是连接无线终端和主干网络以实现终端同服务器的连接.虽然近些年无线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可用性、安全性不断提高,但是因为2.4GHz无线网络信号自身的特性导致其容易受外界物体影响.通常有3种情况会导致无线网络信号受到干扰:一是当无线终端远离AP点达到一定距离使得无线信号衰减到移动终端无法识别的程度.二是无线信号在室内环境传播时,建筑物的结构以及使用的材质对信号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当无线信号穿过某些材质的墙体等物体时,无线信号会有明显的衰减,所以会出现移动终端进入房间后与服务器失去联系的现象.三是AP是否桥接.当AP不桥接时,每一个AP与相临的AP要处于不同的信道,如果为相同信道且两个AP覆盖范围叠加时,无线终端从一个AP影响范围内移动到叠加区域时,会出现信号不稳的现象,而进入不同信道的AP范围时,移动终端会有短暂的重新连接过程.

蒋华龙等人的研究表明,这种干扰对于无线网络的使用者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哪种情况,在使用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与服务器失去连接的过程无论多么短暂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我们对所有的AP都采用桥接方式,以保证同一楼层的每个AP都在同一个信道下.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只考虑前2个影响因素.在组建无线网络设置AP时,根据经验和现场测试选定的AP位置不一定是当前环境下的最佳安放位置,而且整个过程需要多次安装测试,不但干扰病人的治疗和休息,对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对现场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找出当前医疗环境下效率最高的AP配置方案,既保证无线信息最大限度地覆盖工作区,也保证所需费用最小且无线信息受到干扰最小为本研究的主要目标.

数据分析及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病床1200张.医院于2004开始实施医院信息系统(HIS)并于当年下半年将所有医疗流程电子化.目前,每个病区都配置了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效率以及安全性,医院考虑在病区实施无线网络系统并使信息终端移动化.图1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房大楼某层病区的平面图.楼体外墙为混凝土材质,各个房间的间隔墙为厚陶粒空心砖.病房前走廊宽约2.1m,长约55m,病房长约7.2m,宽约3.6m.该层拥有病房18间,可接收病人54名,建筑面积为1383m2.根据姚晔以及华为公司的相关研究和报告,我们总结出了各种常见建筑材质对2.4GHz无线信号衰减的影响,具体情况见表1.根据中国H3C公司的无线信号研究报告,无线信号衰减公式为PathLoss(dB)=46+10*n*Ln(D).其中,D为传播路径(m),n为衰减因子.根据环境不同,n的取值范围为2.0~3.5,通常在全封闭的环境下n取3.0.近几年来,地理信息软件经常被应用于流行病学地域性研究中,人们利用该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特性来寻找疾病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可能的关联.但地理信息软件不应仅仅局限在针对地域性流行病学这种大范围的研究中,还可以应用到更小范围的其他学科中.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将医院病区平面构造电子化,并将各种影响无线信号传送的因素一并考虑,比如不同材质的墙体、网络布线分布、房间分布等因素,要比传统的纸质图纸更加直观方便,不但可以按研究者的需要显示各个层面,而且可以利用软件本身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即利用此软件来确定AP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以及信号在不同位置的衰减程度.

对准备实施无线网络的现场进行调查发现,医院的病房、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的墙体为陶粒墙,可近似看作混凝土墙,对于无线信号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根据表1中混凝土墙对无线信号的影响,将陶粒墙对无线信号的衰减数值设定为10.由于无线信号在一个放置有多个物体的封闭空间内传递,所以将无线信号的衰减因子设定为3.0.根据研究,在放置很多物体的空间内,无线信号的有效距离为半径30m的圆形辐射区.

AP位置的确立

理论上认为,在室内无线AP的影响范围可达100m,但是因为室内空间摆放的物体以及建筑结构等因素,无线AP的有效范围为30m左右.假设单个无线AP的信号影响范围是半径30m的圆形空间.我们首先从整个楼层的最边缘房间向走廊上的网线位置延伸30m,将这条虚拟线与网线交点设定为一个假设AP放置点.利用这种方法,我们检测了从楼头房间与网线直线间隔30m的位置,发现如果在中心位置设置一个AP,其半径30m的影响范围包括整个楼层,见图2.为了更准确地检验此方案的可行性,我们计算了几个房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假设采用的无线AP天线输出功率为20dB.

首先观察到在中心区域的医生示教室、护士站、护士办公室以及治疗室的信号强度比较好.根据无线信号衰减公式我们得到,医生示教室中心点无线信号强度为-66dB,护士站的信号强度为-44.06dB,治疗室为-61.35dB,但是在远离AP点的位置,如东北角的医生办公室的信号强度为-66.97dB,从AP发出的信号要穿过两面墙才能达到医生办公室.而无线信号要达到在西楼头位置的南边病房,需要穿过至少3面墙,而每面墙都会使无线信号降低10dB,所以当无线信号达到该房间时,其信号强度降为-98.94dB,在这种信号强度下,无线网络的速度无法维持在54MB/s,必然要降低速度以保证连接.因此,此方案仅能保证在楼层的核心位置有很强的无线信号,而周边区域则无法保证.理论上单个AP足以覆盖整个楼层,但在实际条件下,无线网络无法很好地完成数据传输工作,需要增加更多的AP.

如果要增加信号强度,一方面是缩短AP到各个房间的直线距离,另一方面是减少无线信号穿越的墙数.根据测算,当距离为9m时,在病房区域单个AP仅负责6个房间,无线信号最多仅需要穿过两面墙,见图3.此时,病房1内的无线信号强度为-66.97dB,病房2内的无线信号强度为-56.97dB,病房3的信号强度为-66.97dB,此时的信号强度可以保证54MB/s的无线传输速度.图4表示当假设无线AP有效距离为9m时,每个无线AP所能覆盖的范围.此时我们共使用了6个无线AP,其中5个AP设置到病区、护士站及治疗室.

余下1个AP放置到医生示教室内并且稍微向东,因为东边的医生办公室的面积要大于西边的办公室的面积,两条走廊中间区域没有设置AP,因为在中间区域没有任何障碍物,两条走廊之间的距离为9m,远远小于30m的无线信号室内有效传输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从护士工作站上方AP发出的信号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传送到医生办公室前走廊.此时,在东、西楼头的病房内的无线信号也可以达到-66.97dB,而且主要医务人员工作区都被多个无线AP覆盖,在主要活动区域都能保证有无线信号覆盖.此时,移动终端无论移动到哪里,都不会出现数据传输失败或与服务器失去联系的情况。

篇8

这情现象相对来说少一些,发生类似这种情况的主要是由于TCP发送端出现了超时计数器出现了超时,这时就会重新传输超时的数据包,这种基站会收到序号小于基站缓存中缓存的最大序号的数据包信息。这种情况是由于TCP在发送端超时而重传的数据包也会被转发到相应的TCP接收终端。

ack算法流程

下面是Snoop对接收到的确认数据包时所处理流程,图1表示了ack()算法流程图:Snoop是属于接收到的ACK,ACK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新的ACK、第二种是旧的且是不重复的ACK、第三种是旧的且重复的ACK。Snoop在时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1)新ACK

这是属于正常的情况,Snoop对于ACK已经所确认的数据包会从缓存中删除掉,而且又要重新开始计算无线网络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值。此时的ACK会被传送给TCP的发送终端。

(2)旧的ACK而且不是重复的ACK

类似这种情况相对来说会少一些。Snoop会丢弃这个ACK。

(3)旧的ACK并且是重复的ACK

这种情况是代表了TCP在接收端并且没有收到这个ACK时所确认的下一个需要的数据包。假如这个ACK所确认的下一个数据包是没有直接被data()标记为拥塞的数据包时,那么就会知道这个数据包是在无线网络的传输中被丢失的。当不断重复地确认数据包数大于或等于3时,Snoop就会马上重新传输这个数据包。假如被标记为拥塞数据包时则会发送到相应的接收端。

现有Snoop协义算法的缺点

虽然现有Snoop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但是有许多缺点,具体缺点如下:

(1)TCP的发送端存在拥塞控制不及时

由于Snoop存在过滤一些重复的确认数据包功能,因此,使得TCP发送端不能通过接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数据包进行拥塞控制。这样TCP的发送端只允许通过超时计数器的超时行为方可以作相应的拥塞控制处理,这样就会使得TCP在发送端出现网络拥塞时无法进行及时的拥塞控制,从而导致网络性能出现更差的现象。

(2)TCP存在交叉层问题

因为无线链路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了相应数据包丢失的现象,此时Snoop就会在本地重新传输已经丢失掉的数据包。通常在这种情况下,TCP在发送端的超时计数器出现超时之前,部分重传数据还没有完成,TCP的发送端就会认为网络已经出现了拥塞现象,此时就会进行相应的拥塞控制处理,将开始慢慢启动阈值并将其设置为拥塞时的一半,将相应的发送窗口设置为1,使得相关的发送进入慢启动的阶段。TCP盲目地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速度,这样就导致了链路的利用率出现降低状况,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出现了下降,此时丢失的数据包在传输层以及链路层将会同时被重传,这样就会浪费了有限的带宽资源。

Snoop协议中算法的改进措施

鉴于Snoop拥塞控制机制存在一些缺点,下面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Snoop算法的优化方案Snoop_BE,这个优化方案可以使其在TCP发送端增加带宽估计算法。与旧的Snoop算法相比可以体现了TCP在发送端增加带宽估计算法可以很好地动态设置发送窗口以及慢启动的阈值,可以使相关的发送端避免盲目地减少拥塞窗口,并且更好地优化了Snoop算法,也可以对网络的拥塞情况做出更快的反应。

本文中所使用的带宽估计算法是属于TCPWestwood算法。TCPWestwood算法所采用的带宽估计算法可以为发送端通过观察接收端来返回相应的确认数据包时间的间隔来估算到终端链路上的能够使用的带宽。通过确认ACK的时间间隔和其相对应的数据包大小来估算瓶颈链路时能够使用的带宽。发送端在kt时刻所接收到接收端的确认数据包,就会清楚已确认数据包所确认后的数据是否已经被接收端成功地接收,k1t是属于上一个确认数据包接收端的时间,kd是属于所确认的数据量,所以这样可以简单的通过公式(2-1)来算出相应的网络带宽kB:由于网络拥塞是发生在整个网络中的数据包流量出现了超过链路的容量的时候,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最简单的公式得到的是一个在较短时间内的带宽值,同时如果当接收端出现延迟确认数据包时,对估算后的平均值可能影响较大,因此带宽估算法的选择上需要十分慎重。TCPWestwood所使用的带宽估算法的公式如(2-2)所示:与一般的拥塞控制算法相比,TCPWestwood最基本的拥塞窗口动态调整算法在慢慢启动阶段以及拥塞避免阶段都没有完全改变。这个算法思想是这样的:当网络发生拥塞时,也就是接收到三个重复的ACK或者是计数器存在超时现象时,TCPWestwood将会试图选择一个慢启动阈值或者拥塞窗口来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TCPWestwood可以避免将发送端的无线信道因偶然的错误而出现丢包而误以为是网络拥塞出现征兆,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窗口,也使得其在整个无线网络中更加有效。

Snoop的优化算法Snoop_BE其具体改进方法是这样的:在Snoop模块里面取消重复ACK过滤功能,将已经接收到重复的ACK发送到接收方这一端。而作Snoop模块依然需要保留对ACK的重复计数功能,当Snoop模块收到三个重复的ACK时就需要进行本地数据包的重复传输,其它相关功能保持不变。在发送端,当接收到三个重复的ACK或者是超时计数器超时,就需要进行改进的拥塞控制;如果接收到三个重复的ACK时,那么发送端就需要根据当时的带宽估计值来进行设置相应的慢启动阈值以及拥塞窗口的处理,但是不会重新传输已经丢失掉的数据包;接到三个重复ACK时,此时就需要设置当前可用带宽值为BWE,端到端的最小时延为RTTmin,数据包值的大小为seg_size,慢启动阈值为ssthresh,拥塞窗口为cwin,那么发送端的动态窗口就可以调整算法如下:下面对Snoop的优化算法Snoop_BE在接收到ACK时的操作进行相关的说明。当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ACK时,就会根据ACK的状态执行相应的操作。那么当发送端出现正常的情况下接收到新的ACK时,就可以知道数据包已被正常接收,此时就会取消该数据包的超时计数器的工作;假如当接收到重复的ACK时,并且这个重复ACK数量是小于3时,那么就会将这个数据包的重复ACK计数累加1;如果当接收到重复的ACK,并且其重复的ACK数量是大于或等于3时,所发送端就会依照估算得到的可用带宽动态来调整拥塞窗口以及慢启动阈值,图2为发送端控制算法流程图。

当接收端出现超时计数器超时时,那么发送端就会根据当时的带宽估算值来进行相应的动态设置慢启动阈值以及拥塞窗口来处理。将慢启动阈值设为(BWE*RTTmin)/seg_size,当(BWE*RTTmin)/seg_size小于2,慢启动阈值设为2,拥塞窗口设为1。并且重新传输已丢失掉的数据包。发送端的具体控制流程图如图3所示。

改进后的Snoop协议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在无线网络运行环境下,无线链路的误码率是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传输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无线链路误码率越来越高时,整个系统的性能就会越来越差。因此模拟在不同的链路环境错误的情况下,需要改进的Snoop协议与其他相关协议的比较,在整个试验中,TCP的平均吞吐量如图4所示。从上面的实验结果来看,改进后的算法可以使得无线链路误码率变得较低以及有效的减少丢包率,其实TCP的在不同版本中吞吐量大致相同。可是如果当误码率不断增高的时候,他们的吞吐量就会随之而下降。其中TCPReno的下降速度是最快的,这是由于在整个无线链路中RTT出现的变化较大,而TCPReno是通过RTT的值来改变拥塞窗口的,因此在无线链路误码率较高时候,它就无法适应。由于TCPSack是采用了选择性进行重复传输的技术,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无线链路错误造成的不良影响。与Snoop算法相比较可以知道改进后的Snoop算法在整体性能上优于传统的Snoop算法,这是由于当链路错误而造成的相关数据包丢失,而且链路层也没有成功的进行局部重复传输时,TCP的发送端就会盲目地启动相关的拥塞控制,从而减少了拥塞窗口,有效地降低了无线链路的利用率,从而改进Snoop的算法,是依照估算的可用带宽来动态地改变拥塞控制窗口。

而且如果当用于网络拥塞产生丢包的现象是Snoop算法就无法按照接收到重复的ACK来进行相应的拥塞控制处理,唯有当发生计数器存在超时时才可以行动。如此一来就无形中增加了网络的拥塞,而改进后Snoop算法则可以很好地对网络拥塞现象做出快速的反应。

网络的时延是影响整个无线网络性能的较为关键因素之一,图5是Snoop改进算法后与其它TCP拥塞控制算法在不同的链路时延下的系统性能下降的情况比较。

篇9

(二)游憩与抵制并重

随着网络的发展,世界正在相对缩小,逐渐向空间化社会发展,空间化社会是通过空间来统治和管制社会中的人和事。梅洛庞蒂认为身体间性就是在两个开放的生命之间建立联系,能够感知的人则是生命的主体。人的身体是走向社会的主要方式,空间是身体扩张的目标,而社会各主体是通过各空间结构的分割与安排,让人体姿态与语言表达都有某种定式,从而形成秩序与权利。背包客的身体意象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叛逆和逃离而表现的,他们为了呼吸自由的空气会暂时抛弃城市安逸的物质享受,追求放松简朴的自然体验。背包客在旅行中会经历各种各样艰难险阻的环境,像一种探险的行走,有些人认为背包客的这种行为是自虐的一种表现,这点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它是一种符号与标记,是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背包客从身体的基础性层面反叛了城市空间的工具理性,彰显自我个性。

(三)“新人”与信任同在

篇10

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业提出了完善旅游系统信息流通渠道、加快信息化进程的要求。以城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核心,具备旅游导向、咨询服务、宣传促销、市场调研、形象传播、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现代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21世纪旅游城市(特别是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旅游功能系统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都市旅游咨询中心、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及全市22处旅游咨询站点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分析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与功能结构,提出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指为游客(特别是散客)、市民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投诉、救援等服务功能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相关服务设施与机构总称。主要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信息网、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服务界面及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共同承担采集、编制、旅游信息,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救援与投诉帮助、票务预订等服务功能。它的存在极大地便利了游客与市民的外出旅行,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六种构成类型。(1)从服务范围划分,包括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站点、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集散地或旅游景区(点)访客中心(问询处);(2)从服务内容划分,包括综合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专项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3)从服务界面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网络服务、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4)从服务市场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国际访问者站点、外国旅游咨询服务站点;(5)从服务形态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在线旅游咨询服务网;(6)从服务周期划分,包括固定式(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流动式(非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分析

作为一个每年接待几千万散客旅游的国际大都市,应具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城市功能。通过咨询服务体系与各方游客共享都市文化、都市商业、都市风光的资源,可以宣传都市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展示都市改革成果和都市新风貌。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将在强化政府职能,完善都市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对都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对都市商业发展、文化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都市对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运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依托其服务载体为城市接待游客,方便出游提供服务,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都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的繁荣。

(一)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

近十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旅游信息服务手段、优化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质量,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发展阶段(1998-2004年),工作重点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旅游咨询服务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发展阶段(2005-2007年)工作重点在于相关法制与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与管理质量、深化发展模式等。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功能结构

1.服务项目。国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差别不大,一是咨询、二是服务,其服务项目可归纳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对都市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服务项目及供给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公益性项目供给程度较高,而经营性项目供给程度欠缺;(2)行李寄存服务项目需加强,仅28%供给程度,便民服务与旅游救援等项目供给程度较低,未达到六成,其中郊区旅游救援,因条件限制而严重缺失;(3)经营性项目在票务预订、酒店客房预订、出售旅游产品和线路等有较好供给程度;而大部分项目供给的相当不到位。

2.空间布局。各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设置是按行政区落实,自行选址。选址主要依据因素是客流规律占28%,交通情况占26%,周边环境占30%,地形特点占6%,城市规划要求占8%,服务对象占2%。然而,根据以上因素考虑确定,缺乏对市场需求、功能定位、服务项目等分析(图1);就全市而言,缺少统一的科学规划,各站点设置与市场脱节,服务目标不够明确,数量、类型配置缺少合理。如: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火车站、飞机场、海港及其它交通枢纽(除都市南站外)等客流量较大地区咨询站点缺失;浦西与浦东相比极不平衡,站点数之比为10:1。随着都市都市旅游的发展,许多旅游景区、街区、商业繁华地段等地区都已逐步被开发利用,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现仅有22家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数量明显不足。

3.免费信息。对全市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提供免费信息资料收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咨询服务站点提供的资料种类有限,大多数为都市市旅游事业委员会制作的免费信息,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制作的宣传资料,各区(县)旅游局可提供的信息很少;(2)内容较陈旧,以文字介绍性信息居多,数量高达96%,而具有实用价值信息(如都市市交通图、景点图等)很缺乏,地图类、影像制品类仅占3%和1%;(3)外语免费信息也多为英语和日语的版本,其分别占外文资料语种类型的80%与17%,其他小语种很罕见。

4.运作机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结构,都市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业务上对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进行指导和监督,提供各站点信息种类多,内容丰富的定期或非定期的免费信息资料,同时,兼有旅游网、旅游热线、旅游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等旅游信息咨询界面的开发、管理及旅游委政务网、机关处室业务网站维护和新项目开发。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建成后均实行属地化,根据需要自行选址设立站点,开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业务。在提供公益功能的前提下,各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结合所辖区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等,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从事拓展业务,探索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服务运作模式,前两者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力强,核心是如何协调好公益性与经营性问题;后两者业务依附性强,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咨询服务功能问题。

三、网络化:都市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

都市是以其整体属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功能和服务而吸引旅游者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正是发挥大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为适应都市都市旅游发展需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将应从规范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转型,遵循在布局上的网格化、运作上的差异化、手段上的多元化、营销上的一体化、管理上的标准化等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构建以旅游热线、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组成的四级纵向层面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以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和系列服务;同时,链接都市旅游的政府门户网站、旅游统计网、导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会展网、旅游节庆网等多项横向信息网络共同组成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同国际化旅游城市接轨的为海内外游客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一)实现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与旅游电子商务有机结合

都市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负责旅游咨询管理,建立集中式公共旅游信息数据库,行使建设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等社会职能。同时,通过投资、合资、引入风险资金等多种形式,从事旅游网旅行服务,提供旅游信息增殖服务,开展旅游电子商务。这样既能整合资源,充分挖掘都市旅游信息资源的价值,也能通过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使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得到稳定、持续的支撑。

(二)建立旅游数据采集中心和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

旅游数据采集中心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都市市各旅游企业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实现对旅游市场全面掌控,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都市旅游接待情况,整合接待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都市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的挖掘、统计分析,实现对旅游情况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和预警,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建设、提升旅游热线能级

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为应用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支持。充分利用基础系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旅游热线规模,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如:旅游信息咨询要覆盖各种相关旅游要素;处理游客各类预订业务;提供自动导游服务;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及时提供旅游投诉咨询和受理反馈功能;自动提供旅游紧急预报信息;提供GIS旅游地理信息导航;提供人性化的信息配套跟踪服务和延伸服务。

(四)完善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和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

丰富都市旅游网的网络旅游产品,提升电子商务比重。在游客集中区域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的设立,同时设立一定数量的旅游问询处作为补充。在高星级宾馆和交通窗口实现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的全覆盖,同时在本市游客流量较大的品牌经济性连锁酒店、地铁、重要商业区,部分居民小区等处增设立一定量的旅游触摸屏。继续丰富信息内容,提高时效性,使游客能够尽可能方便及时地得到各种旅游信息服务。适时建设中小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长三角旅游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

(五)重视旅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信息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旅游数据交换各自为政,必须加强旅游信息交换标准化工作,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体系。同时,为提高各站点服务质量,应重视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规范各站点或问询处的接待环境、外观装潢、设施配备、资金投入、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人员配备、员工培训等质量要求。这将有助于旅游信息咨询业务指导与服务提升,将对都市国际旅游大都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国际旅游城市的三件宝——关于北京市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议[A].2006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张捷,刘泽华,解杼.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类型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4):493-499.

[3]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游网站服务功能与商业模式的区位问题[J].人文地理,2005,20(1):103-106.

[4]路紫,郭来喜,白翠玲.河北省旅游网站使用评估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6(1):67-71.

[5]孙中伟,,路紫.我国“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15年发展回顾[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9):925-930.

篇11

Abstract: How to cover the state of the GSM network, affect the capacity of the network, call drop rate, switch rate and voice quality, therefore, coverage optimiz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 optimization in GSM system.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environment variable, often so as to cover the state of network changes, so must the coverage optimization as a long-term work in network optimization . This paper discusses common GSM network wireless coverage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s: GSM; network optimization; coverage; the coverage area

中图分类号:TN92

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对正运行的网络进行用户投诉收集、数据的采集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或其它技术手段,确保网络的服务质量,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同时又对今后无线网络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1 GSM网络优化数据采集

网络优化的关键是进行网络分析与问题定位。网络的分析依赖于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包括OMC统计数据采集、DT数据采集、CQT测试数据采集、用户投诉情况收集以及其它仪表的测试结果等等。其中OMC统计数据和路测数据是重点。

OMC统计数据采集:GSM系统中设置了大量的计数器,每一个计数器都和GSM网络的某一特定事件关联,即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时对应的计数器就做相应计数。这样通过观测和分析OMC各计数器数值就可以对某些特定事件发生次数进行统计,从而掌握网络的运行质量并进行故障分析。OMC数据统计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采集的统计数据主要有:忙时小区切换成功率、忙时信令信道拥塞情况、忙时掉话次数、忙时呼叫接通率等。通过OMC数据采集我们可以得到全网的掉话情况、最坏小区的情况、拥塞情况等“从而对全网的指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优化的方案。

路测数据采集:指通过实地测量的方法沿着设定的路线使用测试手机、仪器等对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记录,以获取用以进行网络性能分析的数据。路测采集的主要数据有:信号电平、误码率、越区切换位置及电平、载干比、掉话地点、全部第三层上下行信令采集和解码等。通过路测数据可以得到无线小区的覆盖情况、分析干扰源、观察信令接续过程;检查邻区关系和切换参数。

2 GSM网络覆盖优化问题定位及解决方法

覆盖优化是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核心之一,覆盖不合理会造成系统的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覆盖问题主要有弱覆盖、越区覆盖、孤岛效应。造成覆盖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天线挂高、方位角、俯仰角不合理,基站发射功率过高或过低、障碍物阻挡,地形对无线信号的发射,硬件问题等。

2.1弱覆盖问题

弱覆盖的表象是手机接收到的信号电平比较微弱、并伴随着高误码现象出现,在MSC边界处弱覆盖还会导致漫游现象。判定弱覆盖的依据是:信号电平微弱无法满足通信的要求,且当前小区必须是最佳小区,没有更强的邻小区。

弱覆盖的常见解决方案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基站或者直放站,如果是市内出现弱覆盖则可以考虑安装室内分布系统。

②增大服务小区的发射功率。

③调整服务小区天线的方位角、俯仰角或更换高增益的天线。

典型案例分析:某商场的用户反映该商场内,经常出现电话打不通或掉话现象。派工程师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发现商场附近有基站,距离约为1Km左右,在商场内MS接收到的信号电平很低,基本低于-85dBm,甚至达到-100以下,MS收不到更强的邻区信号;在商场外附近进行测试发现,MS接收到的信号电平为-68dBm左右,通话正常,网络各种指标正常,并且观测到此时MS占用的CI和商场内占用的CI一样。综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商场内信号差是因为无线信号穿透建筑物外墙衰耗而造成的弱覆盖。考虑到该商场位于步行街旁,人流量大,如果采用调天线、发射功率的方法,会影响到其它小区的覆盖,故此建议在商场内安装室内分布系统以解决弱覆盖问题。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后,经复测网络指标达到了要求,用户投诉基本上没有了。

2.2越区覆盖问题

越区覆盖的表象是发生不合理的切换,最后导致了MS在弱信号下通话,产生连续高误码,最终掉话。判定越区覆盖的依据是:掉话前MS与服务小区的距离比较远,此时周边有信号较好且距离较近的小区,但不做切换,过后MS切换到信号较弱的小区,连续高误码出现,然后掉话。

越区覆盖的常见解决方案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加大覆盖过远小区天线的下倾角,以控制其覆盖范围。

②降低覆盖过远小区发射功率,同时适当增大邻近小区的发射功率。计分析,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基本上确定该小区的硬件没有问题。

③关闭覆盖过远的小区。只会在该小区对网络影响非常恶劣或者该小区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的情况下采用此手段。

典型案例分析:根据MSC话务统计发现,某小区的掉话每天都在10次以上。对该小区周边进行DT测试发现,掉话点集中在长约150米的某个路段上,在此路段上接收到距离约为5Km的基站信号,C/I很差,误码率较高,同时该基站与路段周边基站并不成互为邻区关系,并且通过上站检查发现,该基站的天线架设于较高的楼顶,下倾角约为5度,天线周边环境地势空旷无障碍物阻挡。据此判断该路段出现了越区覆盖,导致了掉话。故此将该基站的天线下倾角有5度改为10度。调整天线后,根据话统发现掉话次数明显降低,问题得到改善。

2.3孤岛效应问题

孤岛效应的表象是服务小区的覆盖范围不连续,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判定孤岛效应的依据是:MS离服务小区较远,且邻区列表中指示的邻区在地理位置上不相邻,周边有信号较好的小区,但不在邻区列表中,最终因为切换不成功导致掉话。

孤岛效应的常见解决方案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增大天线下倾角,或降低小区发射功率,以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

②调整TA参数以限制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

③增加冗余的邻区关系。

典型案例分析:通过话统发现,某小区忙时切换掉话次数达到30次以上。查看基站硬件无告警,对该小区的载频进行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基本上确定该小区的硬件没有问题,再对该小区邻区硬件进行排查,各项统计也均正常,基站无告警,因此基本上排除了硬件问题。通过路测,也排除了干扰问题,但是调用谷歌地图发现该小区基站旁边有一条河流,天线主波瓣顺着河流方向覆盖,掉话点的TA=11,周边的小区并不在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中。据此怀疑是因为水面反射无线信号,形成孤岛效应导致切换失败,最终掉话。因此调整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并增加了冗余的邻区关系,最终问题得到解决。

3总结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网络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合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以争夺市场,成为运营商最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无线网络优化正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非常迅猛,随着用户数不断增加,网络规模持续扩张,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同时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争抢客户,保障网络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期望值,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成为了各运营商日益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移动通信系统传输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以及网络不断扩容所带来的结构不合理,往往会使得网络的服务质量达不到预定的要求。面对此问题,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关注点已经从网络的规模建设转移到网络性能优化上。如何合理利用和配置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与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同时在网络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保持网路服务质量不下降,成为了运营商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韩斌杰编著,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篇12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2 ) 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 ) A 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 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 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 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 2M 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 )A 市 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 网络结构

2.2 网元配置

2.3 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 1 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 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 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 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