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8: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市场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网市场化运营的建立与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电力部就提出了电力行业的商业化问题,经过充分酝酿准备,在全电会议中明确提出:第一,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按同类发电厂最低电价顺序上网,第二,实行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分类销售电价,第三,市场机制将成为今后电力运营的基本点,因此,如何在电力市场的运营过程中打破电力系统的垄断,顺利实现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运营,已成为电力系统管理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电力、合理使用电力资源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电力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理论、技术,以及电力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等市场经济的理论,所以,电力市场环境下可靠性工作将面临更深奥的技术问题,及更严峻的市场竞争与挑战。
1中国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及面临的挑战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期,经济总量将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递增,对能源特别是对电力的需求会更加旺盛。由于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很低,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和环境资源不足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两个长期的制约因素。在经济,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工业必然要走高效、洁净和廉价的发展道路。然而,我国电力工业在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电力工业的发展愈来愈受到资源和环保的制约,另一方面电网负荷率的下降,致使系统发供电成本逐步上升,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CDP的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8%以上,2003年CDP己达14000亿美元,但人均CDPR为1000美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必然的趋势,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对能源电力需求的增长,2003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己达3.91亿KW,年电量为19000亿Kwh旭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出现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频繁。由此可以预计的电力增长前景为:2004年将突破4亿KW,2010年达到6亿kW,2020年将达到9.5亿KW以上,这是一个可观的增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国民经济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电这一能源。我们也注意到,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出现程度不同的电力短缺现象。曾经消失多年的缺电警报在许多地区又重新拉响,并且还有逐渐蔓延的趋势。这极可能意味着电力供求的拐点已经出现,有关专家更是预言:“十五”后三年电力短缺已成定局。因此如何解决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能源需求的矛盾,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电力发展对策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各地区电力系统运行的差异,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使得建立电力市场的规则不尽相同。从电力市场中不同成员需要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功能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用于电力市场交易管理机构或调度中心的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用于发电企业报价决策的支持系统;用于输(配)电企业的输电方案决策支持系统,用于供电企业的市场综合技术支持系统,用电售电企业的购电决策支持系统等。
电力市场作为一门新型的理论,其始终处于不断探索与发展中,即使在发达国家电力市场也处于发展完善之中。由于我国电网自动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全面推进电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我们认为需要重点解决一些影响发展的问题。初步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确立各参与主题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电力发展中始终处于战略主导地位,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各行各业的用电法规环境、政策环境和监督管理环境,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克服电力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的宏观障碍,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使政府、电力企业和用户等参与者同时受益。
二是电网公司:与终端用户密切接触的电网公司不可回避地将成为电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在政府的领导下,电网公司应积极协助政府制定电力资源应用的激励政策和法规,在实现政府节能增效规划目标的同时,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降低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本,
三是发电企业:发电企业是电力资源的产生源头,需要相应的电力资源调控政策。
四是设备制造企业:在电力资源发展过程中,设备制造业处于技术装备保障主体的战略地位。其任务是在不断满足市场对廉价高质量节能产品需求的同时,及时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节能节电产品。
五是能源服务公司,在电力发展中,其处于节能实施中介的地位,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调动资金和技术的力量帮助各类用户进行节能改造,在帮助企业取得节能改造效益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六是电力终端用户:在电力发展中,电力终端用户处于节电调荷主体和受益者的地位,电力终端用户具有遵守国家用能法规的义务,并应主动的利用已有的节能增效的激励政策、技术和服务等资源来进行节电调荷,优化用能方式,降低用能成本,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重点研究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与利益分配机制问题
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责任制的前提下,解决体制与机制问题。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制定合理的分时电价,如何理顺电网公司实施投资回收机制,如何落实企业推进节能受益机制等。
(3)统一部署,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要尽快对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电力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我国发展电力的各阶段任务,投资安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有效推进电力发展,使电力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4)环境保护
2.财务管理观念方面的问题报社的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财务管理的完善。从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报社的财务管理比较规范,不过部分报社的视野比较较窄,同时管理人员的财务观念落后,处理复杂财务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通过简单算账以及记账来解决,没有深入把我财务管理规律,同时依据财务管理的规律与形势进行科学规划。一些报社财务管理制度跟不上当今报社以及经济发展的形势,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章可循,使得报社容易出现财务漏洞,给报社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经济损失。
3.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部分报社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参加报社的重大决策。除了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之外,财务工作人员对报社的发展没有其它的作用。报社重大决策的权力集中于上层管理人员手中。上层管理人员使用的信息通常来自于经营部门提供的广告销售业绩,从而导致管理人员使用的决策信息容易出现偏差,制定出违背报社战略发展方向的目标与计划。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报社财务管理体制的措施
1.转变财务管理理念第一,报社应当树立人性化财务管理的理念,一切以员工作为出发点,将对员工的管理与激励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在这一过程当中,报社应当采取绩效管理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实现责、权、利互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尽可能地调动报社员工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与理解,激励员工广泛参与到报社财务管理过程当中。第二,要确立重视经济效益的理念,报社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工作的内容需要明晰,一方面要重视财务核算,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财务管理。第三,要打造学习型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参与各类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学习或者培训,从而改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财务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精通本部门的业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同报社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从而掌握并了解报社其他业务运作的方式,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管理观念,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用以指导其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和一系列思想。包括改革创新思想、智力开发思想、竞争观念、战略观念、人才观念、决策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等。观念影响着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主导着人们的行为。目前,不少企业管理观念落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理念、对企业管理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被束缚,思考发展问题时缩手缩脚。
(二)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以及工作或流程等制度。目前,不少企业管理制度落后,如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不科学,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不明确,工作流程不严密等等;不少企业还没有建立一种更优、更高效的管理制度,不能综合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率。笔者认为,企业有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从而能保证企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企业有一个合理的职能体系,使人们有效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企业有一个有效的权利系统,使组织成员能够接受并执行管理者的决定。
(三)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首先,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水平高低,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水平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其次,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执行力。正确的决策需要有效的落实,如果决策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决策就成了空中楼阁。另外,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活动最终是由人主导的;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内涵。总之,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决定了未来的战略定位,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将会成为未来竞争的制胜点。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当前,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人格素质。企业管理者既要严格贯彻组织高层的战略意图,又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企业管理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素质和水平是很难做好的。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
(一)理念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
观念影响着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主导着人们的行为。目前,不少企业管理观念落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观念、对企业管理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创新观念,导致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被束缚,思考发展问题时缩手缩脚。理念创新就是打破陈规陋习,克服老旧思想,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管理理念创新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摒弃落后的旧观念,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品牌战略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行文化创新。
文化环境深刻地影响或制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活动的运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努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企业必须抓住两点建设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加强企业管理队伍建设,有效巩固并提升团队凝聚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领导是一门艺术,将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在团队打造的系统工程中,才能够最大化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凝聚力、文化认同度。加强企业管理队伍的建设,有效巩固并提升团队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方面企业要做好选拔优秀人才的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要面向全社会招聘,吸纳贤才;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企业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其次,要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第三,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素质。一是分层次开展专题专项培训;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拓展培训;三是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层次。第四,加强管理监督,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用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管理干部,用跟踪管理的措施监督管理干部,使企业管理干部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新的业绩。
截至2007年7月8日瑞士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共有75个国家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因多种原因,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文件中坚持加入了“非市场经济”条款。此项条款存在明显问题,因为它不能反映中国产品的实际情况,客观上鼓励了一些国家将其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本文就我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外国对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的变化展开详细分析。
一、对华反倾销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的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在非市场经济地位下,外国对华反倾销指控给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和伤害(甘永杰、谭智雄,2005)。从表1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国家遭到的反倾销诉讼中只有约60%最终被采取了反倾销措施,而中国遭受到的反倾销诉讼中约有70%最终被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国外对华反倾销税的征收幅度一般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税率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乃至百分之几千,且持续时间较长。如1993年墨西哥对我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玩具315%,服装537%,有机化学产品673%,鞋类竞高达1105%;1997年7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企业出口的小龙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平均为122.9%,最低的91.5%,最高的156.7%,而且该案从1996年开始立案,到2005年共进行了l2次新出口商复审、7次年度行政复审、1次日落复审,反倾销措施仍在继续适用。如此高的税率,显然是不合理的(胡昭玲,2004)。如果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国产品在美国反倾销程序中遭到的不公正待遇就会消失(余菲,2007),我国应诉反倾销案件的胜诉率会有所提高,被裁定的倾销幅度会大幅减小,反倾销措施持续的时间会缩短,中国企业缴纳的反倾销税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那些对我国滥用反倾销的国家的预期收益,进而减少这些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诉讼的数量。而且,随着反倾销案件胜诉率的提高,也将提高国内企业的预期收益,使它们有更大的动力去积极应诉。显然,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对于我国应对反倾销诉讼以及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当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出口产品价格同期下降的情况下,即使我们获得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我们也很容易遭遇反倾销,而且应诉的结果也不可能100%胜诉(杜晓郁,2005)。
另外,反补贴一般对被认定为对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并不适用,外国对华反倾销存在对反补贴的替代性。例如,在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中,欧方指责中国鞋业存在“低价融资”、“税收减免”、“非市场化的土地租金”等现象,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补贴问题。显然,这应属于反补贴的范畴,而不是反倾销。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这些以反倾销形式出现的反补贴会恢复反补贴的本来面目。
二、对华反补贴
出口商品在生产、运输、买卖的过程中接受的来自政府或同业协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助、奖金称之为补贴。因为受到补贴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对补贴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反补贴同反倾销、保障措施一起,被视为世贸组织允许的对本国产业实行保护的合法贸易救济措施。目前,反补贴调查虽然远不及反倾销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但依然能对被调查国的出口贸易造成较大伤害,严重影响涉案企业的竞争力。
WTO大多数成员认为,反补贴措施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它们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基本上由国家所控制,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分辨出哪些产业获得了政府补贴以及补贴的数量(赵玉阁,2005)。所以,作为贸易救济手段之一的反补贴调查,对目前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并不适用。1995年1月113至2006年12月3113,除了加拿大5起、美国1起外,没有国家对华发起反补贴,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还有很多国家不承认我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进口国可能会对中国产品动用反补贴手段,因为我国的补贴问题客观存在(杜晓郁,2005)。
我国政府为了扩大出口,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措施和政策,对出口产品或企业提供各类补贴。这些补贴名目繁多、形式多样,譬如所得税以及流转环节税退抵减免、成本或费用补贴、折旧或科技费用提取、贷款或购置土地优惠等补助,而且在贷款、返回利润和税收、提高折旧率等方面给予优惠,把采购国产设备或者配套的零部件视作进口,给予减免进口环节税收的优惠,等等。这些补贴绝大多数是WTO规则所不允许的(赵玉阁,2005)。因此,如果我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遭遇国外的反补贴调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世界反补贴案件数量一直处于低水平。1995年至2006年,WTO成员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044起,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1941起④,而发起反补贴调查的案件只有191起⑨,采取反补贴措施115起,反补贴案件只有反倾销案件的6.27%。反补贴案件远远少于反倾销案件,这一方面是由于与反倾销相比,反补贴在操作性上更加复杂,补贴的计算方式不如倾销的计算方式成熟,补贴的认定上需要首先判断是否是禁止性补贴或可申诉补贴;另一方面,反倾销和反补贴针对的对象不同,反倾销针对的是出口国企业,反补贴针对的是出口国政府,同时调查中也涉及出口国企业。因此,反补贴案件的影响更大,极易引发贸易争端。1995年至2007年7月,针对反倾销案件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共66起,针对反补贴案件的共22起④,相当于大约每50起反倾销案件、每l0起反补贴案件,有1起启动了WTO争端解决机制。反补贴案件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比例是反倾销案件的五分之一。
而且,反补贴案件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发起。wI1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协议)规定采用两种机制处理补贴与反补贴问题:一是根据符合SCM协议要求的国内反补贴法程序来处理;二是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目前大部分反补贴案件都是采用前一种机制,因此,反补贴案件受是各国国内立法的影响。SCM协议要求WTO成员国在其框架下设计各自国内的补贴与反补贴立法。因此,各国的反补贴法框架基本一致。但是,发达国家的立法比较完善,操作性较强,而发展中国家的反补贴立法相对原则化,缺乏配套实施机制(李本,2005)。发展中国家如发起反补贴,其过程很容易遭到其他国家的质疑。目前绝大多数的反补贴案件由少数发达国家发起,1995年至2006年的12年间,共发起的191起反补贴案件中,美国发起75起,欧盟发起46起,@两者占总数的60%以上。从反补贴案件的发展趋势来看,1999年达到一个高峰以后,反补贴案件发起的数量一直在减少。2002~2006年,平均每年全世界仅有9.4起反补贴案件(见图1)⑨。考虑到各国国内反补贴立法需要随着反补贴实践的增加而加以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增加。
在已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中,新西兰、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具有发起反补贴诉讼的经验,在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也对中国发起了反倾销诉讼∞,但至今仍未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诉讼。
另外,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集团)正在改变立场。它们认为,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市场导向产业”,反补贴法也同样适用。美国众议院2005年7月通过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theU.S.TradeRightsEnforcementAct)修正案要求将美国的反补贴法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加拿大在2004年对我国连续发起了3起反补贴调查,并对原产于我国的复合地板最终征收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是1995年以来,国外首次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这部分反补贴调查将继续。
三、对华同时应用反倾销与反补贴
反倾销和反补贴在发起产品上较大程度的交叉,为反倾销和反补贴同时发起提供了一定的客观基础。目前,我国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均为基础金属及其制品;其他产品,包括加工食品、饮料类、烟草类产品,化工及有关产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纺织品,机械、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等均遭受了数量不少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因此,两种调查容易被同时发起。虽然GATI''''1947第6条第5款规定:“在任何缔约方领土的产品进口至任何其他缔约方领土时,不得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补偿倾销或出口补贴所造成的相同情况。”但是,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曾经多次同时对同一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并最终同时征收了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2002年9月13日,美国对原产于加拿大的小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于2003年8月29日,决定对从加拿大进口的硬质红春小麦加征14.16%的关税(包括5.29%的反补贴税和8.87%的反倾销税),对进口杜伦麦加征13.55%的关税(包括5.29%的反补贴税和8.26%的反倾销税)。2001年7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印度的磺氨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最终征收了18%的反倾销税和9.2%的反补贴税。根据加拿大的法律,加拿大可以对一种进口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加拿大共发起16起反补贴调查,其中14起是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包括2004年对我国同时发起的3起。
查看WTO官方网站上的“OverviewoftheState—of—PlayofWTODisputes”,没有出口国因进口国违犯GATI''''1947第6条第5款规定,即本国被“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案例。可见,在国际法律实践中,允许或默认了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以及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因此,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我国有可能遭遇外国同时发起的反倾销与反补贴。
四、应对反倾销与反补贴的政策建议
我国政府争取提前获得其他国家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需要进行利弊权衡。一方面,中国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后,应诉外国反倾销时可以不再适用“第三替代国”标准;另一方面,可能会遭遇反补贴及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双重诉讼,此外,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将进行艰苦的利益交换谈判。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正如国际贸易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为反倾销中的重要概念,也有其政治属性(宿景祥,2004)。欧盟承认俄罗斯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实际换取的是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认可(王庭东,2005);另有一些东欧国家,由于支持美欧的军事行动,也获得了认可(王立,2004)。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集团)同样想从中获得相当的利益。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在欧盟的一次公开讲话中呼吁中国重新平衡进出口贸易,并表示若中国想要获得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认可,必须先取消对进口欧盟商品设置的壁垒凹。总的来说,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时间拖得越长,中国受反倾销诉讼的损失越大,而欧、美等国家(集团)的筹码也会递减,因为l5年大限越来越近。
在政府利用政治手段和外交手段争取外国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同时,应当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向他国申请“市场导向型产业”地位,把握争取个案处理的条件。这其中政治因素的影响与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相比要小很多,主要是技术上的难度。为此,企业需要提供符合市场条件的成本数据,财务报表要符合国际规范(侯松岭,肖长华,2005)。前些年,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家企业分别在欧盟、印度、泰国等国家(集团)的十余起反倾销案件中成功获得市场经济条件认可(甘永杰,谭智雄,2005)。可以将这些企业的应对经验进行推广,提高所有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的能力,进而增加我国外交谈判中的筹码。
虽然较反倾销而言,反补贴案件的数量还非常少,但是不能忽视反补贴案件的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应该未雨绸缪,除了在SCM协议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我国的补贴政策和策略外,还要做好应对反补贴诉讼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准备。
为应对外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同时发起,我国可以在应对反倾销案件安排的基础上,增加反
补贴和反倾销共同的预警和联动机制,增加政府和企业在应对反补贴和反倾销方面的对话和联系,共同面对(朱榄叶,2005)。
最后,我国需要进一步增加本国应对外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法。一方面可以抵制国外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保护本国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本国的威慑力,防止外国对我国滥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注释:
①浅析美国对华淡水小龙虾尾肉反倾销案(2005).见http://www.cacs.gov.cn/DefauhWebApp/showNews.jsp?newsId=300090000055.
②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初裁建议方案缺理少据,中方要求裁决须符合WTO规则(2006).http://ibdaily.mofcom.gov.en/show.asp?id:122230.
③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adp—e/adp—stat·tab2——e.xls.
④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adp—e/adp—stattabT_e.xls.
⑤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2一e.xls.
⑥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6——e.xls.
⑦根据http://www.wto.ors/english/tratop—e/dispu—e/dispu_e.htm中的“111edisputes”整理得到。其中,从“finddisputescases”或“disputesbysubject”查出60起针对反倾销,20起针对反补贴;从“disputeschronologically”查出6起针对反倾销(它们是DS335,DS337,DS338,DS344,DS346,DS355),2起针对反补贴(DS336,DS341).~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3_e.xls.
⑨根据http://www.wto.ors/english/tratop—e/scm—e/scm—stattabl_e.xls中的数字计算得到.
⑩新西兰2004年4月14日承认后迄今发起2起;阿根廷2004年11月17日承认后迄今发起3起;澳大利亚2005年4月18日承认后迄今发起3起。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资料整理得到.
⑩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⑩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⑩欧盟明确表态:中国短期难获市场经济地位(2006参考文献:
[1】甘永杰,谭智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剐国承认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40.
[2]胡昭玲.反倾销规则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余菲.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不公平性及应对策略[J].世界经济研究,2007,(5):46—51.
[4]杜晓郁.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理性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4):4o一44.
[5]赵玉阁.警惕反补贴调查成为我国外贸出1:2的新障碍[J].国际贸易问题,2005,(5):107一l10.
[6]李本.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宿景祥.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与美国贸易政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O):57—62.
[8]王庭东.论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5,(6):l1—15.
市场经济的特征在于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基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交易性,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必须依靠信用与其他经济主体发生联系。市场是由一个个交易构建起来的,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维护都离不开信用的建设性作用。贸易的繁荣需要两个条件,即贸易自由和合同可靠性,这只会存在于信任和公正占主导地位的社会。[1]信用是交易的前提,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于是信用便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前提与基础。随着交易的复杂化、普遍化,以信用为基础构成了日益拓展的市场秩序。“信用制度成为市场经济现代模式的最核心的一项制度,并足以支撑人类合作秩序的不断扩展”。[2]
一、信用概念的厘清
信用一词源于拉丁语Credere,意为信任。它在罗马法中的对应概念是拉丁语Fides及Bonafides。Fides有信任、信义、诚实的含义,与英语中Faith、Confidence、Trust、Honesty等词的意思基本一致或相近。[3]信用与信任密切相关。信任(trust)是人类的一种情感(passion),也是人类的一种风险性行动。[4]它总与预期、风险、理性与感性、相互关系等概念相连,戴维·J·弗里切认为,信任由可预见性、可依靠性和信赖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可预见性指人们可以预料到将来发生的各种情况,避免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可依靠性提供保证,确定可以相信一个人,他(她)将按所期望的去做;信赖是相信一个人会一直是可预见和可依靠的。[5]近代西方学者把信任关系视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因素。社会学家们,如齐美尔(Simmel)、涂尔干(Drkheim)、韦伯(Weber)等认为,信任是社会组织的粘合剂,是一个社会凝聚力的基础。卢曼把信任视为对付经济或社会复杂系统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认为信任将使社会应对复杂性的潜力得以发展。
“信用”一词在《辞海》里有多重含义:一为“以诚信任用人;信任使用”;二为“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三为“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概念的多义性使之往往在多种意义上被各学科使用,主要可以被区分为经济上的“信用”概念、伦理上的“信用”概念以及法律上的“信用”概念。
经济上的信用,也称为交易信用,是指投下货币后,到底是否生出利润暂且不论,其货币在一定期间后用等价交换关系可以被取回的关系。本来应该同时等价交换的关系的东西,用前期贷款的形式被转化为不同时的等价交换关系。[6]香港饶余庆先生认为,信用包含债权和债务关系,其根据是授信人对受信人偿还之信心。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信用是市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共生物,与商品交换、货币经济不可分割,正如马克思所言,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交易关系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形式更为复杂多样,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一是商业信用,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了节约或限制流通时间、手续、费用等,在赊账形式的情况下,商品和对价形成不同时交换的关系;二是生产信用,指在生产过程中,把闲置资本集中于自己的银行,为了产业资本的生产过程而投入货币的钱其贷款;三是消费信用,指在投下资本生不出利润的消费过程中,让消费者用贷款或赊账的形式,形成不同时交换的关系。[7]根据主体不同,可分为四种:一是政府信用,即以政府为授信主体而产生的信用关系;二是银行信用,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授信主体,以货币为经营对象而发生的信用关系;三是企业信用,包括商品赊销、发行债券或其他融资手段;四是个人信用。
伦理上的信用,是指一种诚实无欺、言行一致的德性以及道德义务,如“信近于义,言可覆也”。当然,伦理信用与交易信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交易信用的关系建构了市场经济秩序的主体,伦理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标准,而且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支持性资源。交易信用仅仅单纯依靠法律保障是不足的,法律与契约都存在着执行成本和不确定性的缺陷,伦理信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菲兰格利甚至将信用看作“第二种货币”。弗兰西斯·福山从信任与经济繁荣着眼,认为建立在宗教、传统等文化机制之上的信任构成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信任度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规模及国家竞争力。“尽管契约与私利是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但是最有效的组织都是建立在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群体之上的。这些群体不需要具体周密的契约和规范其关系的立法制度,因为道德上的默契为群体成员的相互信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
法律上的信用,也在不同意义上被使用,大致有如下含义:
其一,作为道德伦理意义上的信用。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诚实信用原则(Bonafides),被现代民法尊为“帝王条款”,即是道德准则在法律中的体现,“诚信原则以‘善意及衡平’为内容。对于私法,可给予以道德的要素,是法律渐次近于伦理观念”[9]。
其二,作为一种人格利益的信用,即民法上的信用权。信用是指对一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履行义务的能力、尤其是偿债能力的一种社会评价。《布莱克法律辞典》将其定义为“企业或个人及时借款或获得商品的能力,是特定出借人等债权人或其他权利人一方对于对方有关偿债力和可靠性所持肯定性意见的结果”。[10]如德国民法典第824条将信用权规定为人格权予以保护。信用权是一种人格信用,该信用作为一种对于当事人资质的社会评价,通过信用评级制度已经信息化、制度化。此外,与信用联系密切的信赖等观念在法律也多有涉及,如信赖利益的保护、缔约过失责任、附随义务以及英美法上的允诺不得反悔原则(estoppel)等等,但此种信赖保护的法律原理与信用的本义有所不同。
其三,作为经济上的交易信用而使用。信用是一种不同时的交换关系,在法律上只能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11]债权本质上即为“法律上可期待的信用”。信用通常与Credit为同义语,信用(Credit)的原始意思即为:我给与信任(IPlaceTrust)。[12]债权人即为授信人,是信用的供给方;债务人则为受信人,是信用的需求方。当然,债与信用毕竟并非内涵完全一致的概念,债权包括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意定之债,主要为合同债权,是交易信用的法律化,具有“法律上可期待的信用”的功能;而法定之债中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不当得利返还之债等,旨在补偿损害和恢复原状,而非创设交易上的信用,不具有信用的功能。因此,作为一种经济上的交易信用,信用只是与意定之债具有同义关系。特别是金融领域的金钱债权中,信用一语得到广泛应用。
二、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所谓“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命题,此处所指的信用并非泛泛的广义上的信用,而是主要指经济上的交易信用,表现在法律上则为债权债务关系,即“以协议或契约为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信用的构成有权利义务、流通工具、交易对象、时间间隔四个因素。信用形式的转化就是债权债务关系的转化和消长。信用具有代替货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提供金融资产等效应。[13]当然,经济信用作为一种法权关系和制度安排必须以伦理信用为道德基础才得以普遍确立。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信用是在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交易自由的市场经济上形成的,信用与市场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两者是一个共生的过程。西方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其自身就是一个伦理的过程,是对他人平等人格的承认与尊重,其伦理世界是以此为存在前提的。[14]市场经济与信用息息相关,其内在的契合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第一,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承认市场主体利益诉求和独立财产的合法性,不得侵害他人利益和财产。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社会分工使得市场主体根据其“比较优势”决定其生产,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其生产的产品不适以自己使用、消费为目的,而是旨在交换实现其货币价值。休谟认为,物品的交换以及服务和行为的交换,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益,但为别人服务大都并非出自真正的好意,而是出自他将会报答我的服务,因此,凡涉及一切物品、服务和行为的交往,若要达到互利的结果,就需相互信任和信托。[15]市场经济体制下财产的分立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和细致性,决定了法律无法通过指令性的计划调整资源配置,因此必须以契约的方式确定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由此产生了交易各方相互提供信用的活动,反映在法律上即为“契约自由”和“契约必须信守”的原则。
第二,交易信用的出现与债权的形成。
早期的商品交易,往往以物易物,或为现货交易,即时清结,交易的发生与完成结合为一体,交易的缔结和履行瞬时完成,时空因素不会对交易产生影响,故不存在信用问题,信用没有用武之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始的易物交易逐渐萎缩,物物相易必须交易双方对方提供的货物同时需求,这使得交易很难顺利达成。依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物物交易中的需求双重耦合困难是货币产生的重要条件。易物交易的衰落使得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横空出世。货币的出现使买卖过程分离,商品于是有了价格,使千差万别、性质各异、不具有可比性的商品具有了交易的基础,商品交易突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在任何不特定的主体之间得以普遍化,从而形成一个统一市场及维护市场运行的法律制度。在交易中缔约与履行的时空分离,也导致债的观念出现,成为一种“法律上可期待的信用”。例如古罗马早期,市场交易尚不发达,交易观念尚未开化,财产秩序以归属秩序为主,注重保护财产静的安全。原始的契约与契约的履行紧密结合,并伴随着严格的程序要件,债和诺成契约并未独立、分化出来。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古代要式买卖和交付(Traditio)制度,例如,古罗马的要式买卖中的曼兮帕蓄(mancipatio)、拟弃诉权(CessioinJure)、耐克逊(nexum)等方式,要式买卖虽具有早期契约的特征,将契约合意与严苛的形式、标的物的转移占有相结合,在外形上形成统一的要式交易行为。[16]在市民法上,要式买卖被看作所有权的取得方法。曼兮帕蓄以特定套语,拟弃诉权以佯为诉讼,耐克逊以神前宣誓、履行铜块和称的方式来完成其合意过程。当然也正是由此,古代交易并未区分当事人合意、债务约束和转移占有的事实行为。债权合意还未与履行行为相分离,即时清结的交易还不足以发生债和信用的问题。其后,由于市场交易发达,财产流通迅速,诺成契约作为真正的契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交易观念上,“信用”成为一种交易伦理的要求,为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契约必须信守”成为自然法的公理,债作为“法律上可期待的信用”也得以制度化、法律化。[17]与之相应,旨在维持信用、创造信用的担保制度作为债权的保障手段,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三,债权在近代社会中逐渐压倒所有权而占据优势地位。
债权(信用)在近代具有重要地位,这可由所有权与债权的在近代社会作用的转变而表现出来。近代中的所有权不再表现为中世纪以利用为中心的财产权体系,实现了所谓“土地的解放”,确立了罗马法以归属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所有权理念。在这种组织之下,所有权的作用不再是对物的使用,而是通过对物的支配,实现对人的支配,亦既将财产转化为资本(所谓劳动从属于资本)。要想把所有权资本化并以此支配他人,就必须与各种债权契约相结合。在两者结合过程中,债权色彩日益浓厚,逐渐凌驾于所有权而成为经济的命脉。[18]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言:“只要所有权是对人的力量,只要所有权是借贷债务关系的经济重心,那么它就是资本,无论是劳动契约中的要获取劳动的资本,还是借贷契约中的要用诸劳动的资本。债权的权利和利益的享益如今是所有经济的目的,债权不复是旨在物权或物之享益的手段,而本身就是法律生活的目的。”[19]
第四,伦理信用的发展——信用的普遍化和功利化。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作为伦理的信用观念脱离了传统社会的“尊尊,亲亲”的“差序格局”,演变为一种符合自然法的普适性的道德标准,成为与市场经济大规模展开相匹配的交易伦理。启蒙思想家们认为,订立的契约必须履行,不履行契约就是不正义,是对自然法的违背。格劳秀斯认为,“遵守契约也是自然法的组成部分。因为在人群中间必然相互限制来建立社会关系,除此而外更无其他方法可以想象得出,因此相互定立契约,从而产生民法。凡人加入一社团,或者舍身为他人服务,无论是明言允诺,还是理所当然”,“有约必践,有害必偿,有罪必罚等,都是自然法”。[20]
信用伦理不仅仅普遍化,而且必须能为大多数人所自愿遵守。在市场经济下,信用也超越了传统礼俗社会中个人心性修养的窠臼,具有了某种功利性价值,而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工具理性。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认为,“信用以信任心为根据,信任心推广,每个人藏在身边以备万一的最小额资本亦将有种工具,可以用在生产的用途上”。“如果没有信用,换言之,如果因为一般不安全,因为缺乏信任心,而不常有信用,则有资本但无职业或无必要知识技能而不能亲自营业的人,将不能从资本获得任何利益:他们所有的资产或将歇着不用,或将浪费消减在不熟练的谋利的尝试上”。所以,“设社会则由较良的法律及较良的人的品性,使人互相信任,只自己的品性就可以担保自己不会侵占或瞎用别人的资本,这种利益的收获还会更大得多”。[21]第五,交易信用的法制化。
市场经济与信用、债权、法律和国家息息相关,具有内在的同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在历史上的形成,亦即交易信用的展开,在上层建筑上表现为法律上的债权关系,背后伴随着相应的一个近代的国家和法制的建构过程。黄仁宇先生认为,近代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需要三个因素:资金广泛融通,经理人才不分畛域的使用,技术上的支持因素如交通通讯。(wideextensionofcredit,impersonalmanagement,andpoolingofservicefacilities)这三个因素能够继续展开,全靠信用,而信用则不可能没有法律支持。其展开则各种经济因素都能公平而自由的交换,即所谓该国家可以“在数目字上管理”。[22]此即所谓“农业社会管制的方式为新型商业管制方式所取代”,“全国进入以数目字管理的阶段,自此内部各种因素大体受金融操纵”。[23]
三、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信用障碍及其改造
我国古代,信用被推崇为一项重要德性。据统计,“信”字在我国古代儒家典籍《论语》中出现了38次之多,仅次于“仁”和“礼”。在孔子的“文、行、忠、信”四教以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信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甚至上升到以德治国的高度,“民无信不立”,“人以致去兵,去食,宁死必信”。但我国传统文化上对信用的强调,主要着眼于私人品德的修养,宗族乡里风俗的醇化和以德治国的礼治要求。其不过是一种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宗法社会的道德形态,与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普遍交易伦理的信用不同。这种信用并没有建构成市场交易的一种法权关系,在伦理上也没有被抽象为一种普遍的基本道德义务,而往往必须屈从于“尊尊,亲亲”的规范和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安排。严复先生比较东西风俗,指出两种“信”的不同,“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自由,故贵信果。东之教立纲,故以孝治天下而首尊亲。尊亲,故薄信果”[24]。先生也认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25]有学者认为,诚信不能上升为普遍道德义务是传统儒家道义论的一个薄弱环节,是一个它的阿基里斯之踵。[26]
基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信用观的个人化和封闭性,其本身不足以支撑普遍化的市场经济。这是因为人格化的信用本身具有内在的限制,无法突破熟人社会的限制。按照韦伯在《儒教与道德》中的观点,“在中国,由于儒家理论的作用,政治与经济组织形式的性质完全依赖于个人的关系,…中国所有的共同行为都受到纯粹个人的关系、尤其是亲缘关系的包围与制约。从经济观点看,这种人格主义无疑是对客观化的一种限制,同时也是对客观理性化的一种限制。一种主要在特殊主义的关系结构运作的法律有碍于客观化、普遍化和理性化法律的发展,而这意味着难以产生基于普遍化的法律而非个人关系的信用,也无法脱离个人关系去建筑各种经济合作组织。”[27]我国目前的信用匮乏的现状即源于传统的断裂,社会的急剧转型。在我国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打破传统乡土社会的结构,但由于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代替的市场的交换关系,交易信用无从展开,并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构成实行单位制度,个人被组织在相对封闭的单位中,其交往范围、社会流动与传统的熟人社会颇有类似之处,因此信用失去了产生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社会转型对传统熟人社会之下的个人化的人格信用又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由于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缺乏普适性的道德标准,不承认平等的主体人格,导致主体在转型的社会中容易成为“利己主义者,却不能成为个人主义者”。[28]以至于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已使中国成为一个信用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与信用不足相关的欺诈和犯罪几乎遍布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诸如假冒伪劣商品横行、股市“圈钱”、逃废债务、偷税漏税等。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个非人格化的结构,它的基础不是人格,而是国家和法律。近代市场经济中,信用的基础是财产,当事人通过对财产权利的安排实现债的担保,而信用的维持、财产的担保都必须国家和法律的相应配套建设和支持,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在其名著《经济史理论》里认为,从习俗经济和指令经济演进为商业经济或“重商主义”,是一个商业的专门化过程的开始,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有更加非传统和非人格化的结构,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制度性的“非人格化”,即货币、法律和信用。要成功实现这种过渡必须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保护产权;第二,维护契约。
契约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要素,也是法理文明的基础。西方国家的契约文明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期,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张而出现的广泛的商品交换,使人们摆脱了血缘关系这根“天然的脐带”,转而通过契约关系这根纽带维护和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关系,形成西方的契约文明和契约型社会。这种契约文化反过来又推动了以契约信用为主要形式的信用经济的发展。以往那种借助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特殊信任心理、权利义务关系,均被利益调整下的契约关系所取代,由法律调整的“信用”,完成了其从人伦信用到契约信用、从特殊主义信用到普遍主义信用的过渡。[29]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信用资源必须要和现代市场经济对接,将其改造为一种以契约为基础,以国家和法律为保障的普遍化的信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形态由农业社会转向商业社会,由乡土社会转向市民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债权债务在陌生人之间扩展,熟人社会的人际信用不足以维持,只能依靠制度化、系统化的财产担保和法律强制保障交易信用,从而由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转变。
注释:
[1][英]安东尼·帕格顿:“信任毁灭及其经济后果”,载《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3期。
[2]汪丁丁:“回顾金融革命”,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12期。
[3]参见江平、程合红:“论信用——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社会”,载《东吴法学》2000年第1期。
[4][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5]转引自李心合:“信任问题的财务学思考”,载《财贸问题研究》2001年第3期。
[6][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祝娅、王卫军、房兆融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7]参见[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祝娅、王卫军、房兆融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8][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1页。
[9]蔡章麟:“私法上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889页。
[10]参见江平、程合红:“论信用——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社会”,载《东吴法学》2000年第1期。
[11]参见[日]近江幸治:《担保物权法》,祝娅、王卫军、房兆融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2]林钧跃编著:《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上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3]参见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14]参见[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梁涛、申政武、李旺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6页。
[15][英]大卫·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1页。
[16]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17]罗马法上债的概念最早源起于对私犯的罚金责任,参见[意]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但只有演化为交易的信用并且由人身拘束醇化为财产责任后,才具有债的意义。
[18]参见[日]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7页。
[19][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20]《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9页。
[21][英]约翰×穆勒:《经济学原理》,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77—478页。
[22]参见[美]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0页。
[23][美]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24]严复:《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2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6页。
[26]参见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4页。
市场化管理在上个世纪,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国企的改制虽然造成了大批工人的下岗,一时间各种问题暴漏出来,但是随着改革的镇痛期,企业改革的优势也逐渐显现,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改革都是显而易见的。公路部门因其特殊性的管理,一直未进行彻底的经济化管理。想要实现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在现实情况下,做到把管理权交给企业,让企业在法律的范畴内,扩大市场化带来的成果,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增加,必须在管理的机制上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现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实行科学的市场化管理,所以公路运输行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积极进行管理的改革,做到科学的市场化管理。
2.对实现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市场化经济管理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了管理机制的改革,大部分企业摆脱了国企的身份,进入了私企的行列,这一重大改革不仅使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打破了国企职工的金饭碗,促进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实行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在公路运输行业实行良性的竞争,摆脱了过去不经过任何争取也可以获得项目和利益的管理模式,使其更具发展的潜力,而且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现在是个法制社会,我们要做到执法有据、有法可依,同时虽然说公路交通的管理权下放给了企业,但是所有权仍然要归属国家,国家应该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保障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在满足了人们生活的最基本需求之后才能进行,马斯诺需要层次说认为,需要也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底层就是吃穿住用行等的需要,所以说公路运输的实行经济管理,对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在公路运输行业实行经济化管理模式
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促进了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促进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使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实行经济管理的方法
1.交通工具全面发展
交通工具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发展更上一个层次。如何实现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在公路、铁路等运输行业,对路面的合理管理和养护是基础。在航运上面,进行码头的科学合理设置,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同时,提高运载能力。综合来说,实现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就是在各种交通工具中都应该有效的降低其成本和不必要品的消耗,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当然还有一个重点方面就是实现路线的合理科学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路程。
2.建立较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
因为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投入的成本上非常大,而且见效益慢,施工的工期长,造成了在公路的建设中基本没有企业可以负担,而且因为我国的政治原因,在我国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国家在掌控。所以来说,我国的公路的所有权都是国家的,由国家对其进行宏观的调控,然后将经营和管理权下放给特许额度企业,企业为了发展和增加工人的福利,必须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具竞争性,而且近些年由于经济的放开,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对公路的管理和经营虎视眈眈,也给这些特许企业带来的紧迫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肯定是更加注重工程的管理质量,谋求利益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实行市场化的经济管理模式。
3.强化法律化的管理力度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公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对其也起到很好的约束性,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在运输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合同法》的作用,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保证了运输过程中各方利益的法律保障。同时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能对运输各方起到很大的约束力,使其在精神层面上富有了责任感,保障了运输过程的安全和及时,还能实现整体的职业素养的提升。所以说,健全的法律法规,能够实现公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4.对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
公路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还能增加市场竞争力,达到发展壮大的目的。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一是合理设置决策的班子。在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最容易出现一言堂的现象,由主要领导对事情进行拍板定夺,决策太具有局限性和武断性。应该在管理层面上添加成本预算、管理方式方法等技术层面的成分,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决策的正确科学合理;二是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人才的引起和培养能够实现企业拥有良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决策和执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还给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老员工也是一种鞭策;三是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能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树立了整体的外部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发展措施
结合当今公路运输发展现状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究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发展的具体举措应该从体制改革、成本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求改革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1.加强和改善公路运输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公路运输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条,管理体制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必须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首先,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充分结合时展前景的基础上,做好产业长期发展规划,预先设计可行的公路运输发展轨道,最后,公路运输业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因此公路运输部门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为管理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坚实基础。
2.加强公路运输成本管理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首先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只有解决好内部管理问题,有效控制成本,才能为构建最优化管理模式奠定根基。加强公路运输成本管理,一方面要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及时制定最合理、最高效的预算计划,将预算成本书面化、透明化,为管控成本设立第一道防护网。另一方面,公路运输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着力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最大化、最优化利用,从而节约成本。
3.市场行为与行政管理有效结合:
公路交通运输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而且是关乎人民生活的公共设施。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公路运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兼顾其公益作用、服务作用等。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要有政府行政手段进行适当干预,以减少市场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公共效益的双赢。
2、推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路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公路工程建设与时俱进的要求。为了实现公路工程建设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尽快完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促进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深化公路工程内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要进行公路工程外部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3、加强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者的行业素质培养
树立一切以公路工程建设为重的观念,加强责任意识。还要对他们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可以通过开办学习班的方法对道路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适应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还要充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增加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福利,以调动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劳动积极性,确保公路工程建设快速有序的展开。还要实行公路工程建设责任制度,把每个公路工程建设人员的工作和职能划分清楚,人员与岗位要分配到位,让公路工程建设人员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卦能动性,以实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发展的目标。
4、对公路工程实现成本控制
完善对公路工程的财务管理。我们都知道,要想对公路工程获取经济利益,就一定要注意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问题,要在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成本。比如,和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而且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施工计划,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筛选,各个部门之间要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等。
5、完善对于公路工程内部的经济管理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于公路工程的管理和建设人员实行奖惩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保证公路建设成本预算的全面性,另外,在整个项目预算的过程中,要对权力、责任、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单位,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确保公路建设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公路运输建设在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要对公路建设的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建设在投入使用之后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公路建设成本的预算管理,这也是确保公路运输经济效益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对公路建设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公路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核算,要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个项目成本进行管理。
6、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必须要实行技术管理
因为所有管理的实行必须要技术先行,技术是其他管理环节得以实现的基石。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技术管理包括:对公路工程的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公路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管,对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修改进行书写和修改等等。这在施工过程只重视十分必要的,关系到公路工程的进度以及经济效益。要想通过技术管理实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整个公路工程有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对原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认真贯彻并执行国家公路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在对公路实现技术管理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来执行。最后,在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之前,要和投资方就资金、设计等问题进行洽谈,避免发生因双方意见不合,导致公路工程的建设无法实施等问题的发生。
7、进行必要的合同管理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合同管理体系,完善公路工程的合同内容。投资方和施工方在公路工程确定下来后要签订合同,需要设计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施工预算、原材料以及设备的采购、施工人员的确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双方合同管理的项目负责人要进行有效的接洽,避免在签订过程中的失误导致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资金不足、工程更改等问题。这样会延长公路工程的建设周期,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给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大多存在机构设置框架较为陈旧的问题,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以楚林绿化中心为例,其机构设置还是延循旧有的直线式机构设置模式,即上设办公室,下面分管后勤处、绿化队等基层部门。这种模式框架陈旧,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对人员管理和项目创收的创新性不足。
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薪酬制度不健全。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还是以工资薪酬为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另外,在项目创收方面,国有企业往往缺乏开拓意识,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组织和人员来开展项目创收工作。
(三)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审核监管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审核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企审核监管部门的执行力不够,没有充分提到审核监管的作用。②审核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在责任意识、工作能力方面都存在不足。③对企业的财务和管理层的审核监管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和实施办法。
二、对国有企业现有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途径分析
针对以上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解决的途径。
(一)借鉴其他经济形式对国企现有管理模式中的机构进行优化。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在机构设置这块普遍存在着直线式、官僚化的陈旧管理方式,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国企在这一方面应多多借鉴私有企业、外资企业等股份制公司的先进组织管理架构,对其自身的机构设置进行优化,以市场式控制和团队式控制为主建立企业组织架构。对于楚林绿化中心这样的中小型国有企业来说,应针对自身的经营范围和人员结构设置符合自身发展的机构设置架构,这样能够实现人力和物力的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实现其长久的发展战略。
(二)将绩效考核制度引入到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并不断完善。
在市场的作用下,随着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提升,先进且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中。在国企,尤其是大中型国企也已经与基本的工资制度相结合起来在公司内实行。但是在一些小型的国企这一制度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很好的体现一个企业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这项制度的引入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实现:①每个工人的工资以基本工资结合奖金的形式发放。②奖金要与个人帮助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挂钩,要制定合理的计算依据,要针对每个岗位制定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通过以上两点才能确保劳动与报酬直接挂钩,报酬与质量直接挂钩。
(三)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要重视企业自我创收能力的培养。
针对楚林绿化中心这样的中小型国有企业来言,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减弱,其自身一定要设法找寻自我创收的途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企业自我创收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首先企业要有明确的总体发展目标。目标的制定要以当前社会、时代特点及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要具有可行性和长远性。②其次,要进一步将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成各个小的目标,并针对这些小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步骤。③还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多多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科技人才,在企业中注入新鲜年轻的血液,增强企业的活力,使自我创收意识在企业中得到萌发。④最后,在部门设置方面,要成立专门负责企业创收的机构,如战略发展部等,配备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员,用来开发新的公司发展战略和项目。(四)建立和健全国企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审核监管体系。统观当前的国企经济管理模式,在审核监管体系方面主要存在着执行力力度不够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有以下的改善措施:①在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上要实行执行和监督管理分设的原则,保证监督机构起到应有的作用。②在监督部门的人员配备方面,对人员的选择和考核要有严格的制度限制和考核机制,确保具体监督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③在财务审计管理中,要对常规离任、年度审计、项目审计、非定期审计以及公司的债权收益的管理监督工作做得充分的监督审计和有效的实施。④针对企业的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二、优化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策略
(一)解放思想,全面树立科学人事管理工作观念
人力资源可谓医院拥有的重要战略资源,因而为激发资源优势,便应全面更新传统工作理念。医院人事部门在具备原有监督管控职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人才进行有效的开发以及激励管理,勇于突破经验主义思想的不良束缚,明确以考核专业知识为管理目标的新理念。医疗团队建设应积极打破师承模式,新时期以专业知识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履行标准、规范、科学的管理流程,特别是在考核以及薪资管理方面应凸显人性化,取缔以往文件本位的错误思想,明确人本位工作理念。以往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将政策性、制度性文件内容作为管理依据,体现出了一定的死板性,较易被一些人利用制度漏洞而钻空子。为此,我们应摒弃传统单纯接收文件、履行制度的陈旧思想,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通过接受、履行、反馈以及沟通的创新模式,进而达到人事管理看重知识、尊重劳动、爱护人才的需要。另外,应打破部门主义错误思想,形成以大局为重的工作观念。这是由于人事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直接对医院医疗团队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为此,人事管理不应拘泥于眼前,应站在全医院的战略视角,最大化激发人事部门核心功能价值。
(二)以人为本,全面推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改革
创建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对激发员工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医院凝聚力与向心力极为有利。为此,应创建更加健全的选聘人才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可以丰富的医学知识面向大众提供人性化服务。人才招聘过程中应创建更加透明、公平、择优选用人才的管理体制,并优化面试考核以及测试评估环节,确保医院能够真正引进素质水平高、契合各科室需要的优秀人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应创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形成有效促进作用,构建形成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对员工形成鼓舞激励作用,同时还可快速的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院方,进而最大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当然,在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兼顾一定的公平性,确保薪酬体系结构设计合理有序、分配管理恰当无误,这样不但可节省医院人力成本投入,还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医院长久保持可观的效益。
(三)提升人事干部工作队伍核心素质
人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名优秀的人事干部需要最大化的激发出工作人员的核心潜能,因此,需要人事工作者实践管理中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以及情商。由此可见,要想真正优化人事管理工作,应全面做好人事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使他们的工作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应促进人事管理干部时刻抱有进取拼搏之心,积极学习有关政策制度与法规,掌握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的技巧方式,通过换位思考,明确员工们的真正需要,进而提供人性化服务。另外,人事管理干部应提升法制意识,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做到依法管理。当前社会逐步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此,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不应仅仅凭借经验办事或过多的投入感彩,应依照法规制度做好人事工作,方能确保人事管理的有效、顺畅运行开展。再者,干部队伍应强化落实,提升工作质量,体现较强的责任心以及事业心,激发主动创造性,周密严谨的看待各项工作,积极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问题,做到考虑周全,赢得群众广泛认可。人事管理工作中,干部人员还应善于分析总结,积极推广创新,方能及时为员工排解困难,调节人事管理工作方式、制度管理之中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制定新举措,确保人事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优化发展。
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发达国家比较向往,加上我国现阶段有些地方或企业对人才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一些家族企业和小微企业。国家对人才流失也只能“望人兴叹”,很多高素质人才都选择西方尤其是美国为新的歇脚点。人才外流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环境的改善而缓解。
2.人力资源丰富。
20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为服务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扩招的速度前所未有,在带来一定问题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及企业的发展需要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知识保障。
3.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渐多元化。
企业不再仅仅追求基本技能素质,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点。市场经济的深化,带来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企业往往只生产本企业最擅长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市场分工使得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人才本身对企业要求不断提高,不仅仅考虑薪金,还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工作舒适度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日渐多元化和人才本身对企业要求的多样化都对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和观念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大瓶颈。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社会经济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未能跟上步伐,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问题也就日渐突显。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有如下几点。
1.建立有效的人才资源信息沟通交流机制。
信息的充分交流融通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之间人力资源需与求不协调、不匹配的关键,信息充分利用使企业能找到适合自身的人才,人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高效的配置,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信息交流机制不仅仅包括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融通,且包括信息传达、信息采集,在市场主体之间捕捉到信息,通过信息机制投放到市场中,让市场各个主体之间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以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的。
2.创新管理理念,丰富管理手段,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升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源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在不同部门行业之间进行流动。为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行,企业要明确部门、部门人员之间的职权,贯彻落实奖惩机制,有一套高效快捷传递能违规违纪、不作为信息的分享机制,从最大限度上保障企业人力资源之间能合理、公平地进行竞争,促进企业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现今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深化,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创新管理理念,将对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吸纳提升到战略高度,不能再以资本为企业竞争力发展的核心。要丰富管理手段,增强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增加员工的归宿感。管理手段的丰富必须以管理理念的创新为前提,只有对管理员工的理念进行创新,才能为丰富管理理念打下基础。员工是创新的主体,唯有激发员工的创新源泉,使员工发挥创新管理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更多更丰富的管理手段。
3.培养企业自身文化,增强企业文化吸引力和软实力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企业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及企业“口碑”。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就必须培养属于自己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培养企业文化,必须要有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企业能良性竞争、互动循环,使有能力者得以重用,违规者得到惩处,人才之间在企业地位的升降合理有序,人尽其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培养的文化是人本的文化,是以企业人才为基础的行为规则。关注人才为企业做出贡献、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同时,更应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所能辐射到的员工,使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焦点,唯此才能激发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和水平。
2.电力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我国电力经济运行经历了转型与改革,电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体现出了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力经济运行的标准较为混乱,我国幅员辽阔,对于电力的需求相当大,电力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地方管理与地域的影响,不同地域的电力运行标准也不同意,因而整体上来看,电力经济运行的组织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各个地区的电力系统建设标准不同意,导致电力系统管理的统一性与全局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其次,电力系统精益化水平较低,我国如今的电网系统建设较为复杂,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也显得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由于地形与地貌的特殊性,电网系统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电力系统建设所需加强的重要一环。此外,电力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水平较为落后。如今电力经济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整体而言应用范围与应用水平还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信息化管理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经济发展,电力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都需要完善的解决。
二、电力经济调整的具体措施
1.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电力经济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而必须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出存量的优势,将潜在的力量变为生产力,面对一些电力企业生产力闲置的情况,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如根据电网的运行状况,采取运转备用调度的方式,根据电网实际的运行情况,保证其他线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之下,适时关闭电力线路,减少电力的损失。而放眼未来则是要将电力经济的调整同资源的合理开发、环境生态的保护与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避免短期行为。
2.做好产业定位,调整电力经济并与市场结合电力行业应当明确自身定位,立足本行业的具体情况,同电力市场完善结合,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调整。首先应当在充分认识产业优势的基础之上,明确支柱产业,利用龙头企业将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的优势。其次,要进行细致的市场深入研究以及比较分析,明确电力企业自身的真正优势,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优势与劣势,将电力经济调整与市场开拓完善的结合。由于电力经济是一个整体,因而也要在保持整体观念的基础之上,合理布局与规划,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促进优势的互补,从而实现整体的效益,并进一步促进新的市场优势的形成,来提升电力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此外,电力企业可以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重组自身的经营范围,对各个电网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进行明确合理的界定,促进改变互相之间封闭的现状,从而建立起开放稳定的电力市场。
3.提升电力系统精益化管理水平新时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电力企业要想获取更好的发展,完善的管理显得必不可少,电力经济需要不断提升管理的水平,促进精细化管理。具体来讲,首先应当明确管理范围与目标,明确精细化管理的重点范围,制定明确的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目标值。其次应当促进管理队伍与管理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人员对管理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首先应当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完善电力经济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并且促进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将部门绩效与管理成果有效的结合,促进管理的精细化。此外,要充分发挥并加强智能信息化管理在电力经济运行当中的应用,不断完善电力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要求电力行业完善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监控管理、合理配置智能设备等,利用人机的有效配合来提升电力传输的效率,促进电力传送的智能化,只有通过系统化的人工智能化管理,才能够充分醋精精细化管理,降低电力应用损耗,提升电力运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