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8: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投资管控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设备材料采购方面对投资控制
在设备材料的采购方面,国内设备材料的采购可以参考以往建设项目的价格,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问题主要是在海外采购方面,缺乏参考资料,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投资失控。因此该项目采取由业主和技术提供方双方成立联合采购询价工作组,共同进行海外采购询价,在KBR公司提出总包价后,如果业主认可,双方进行下一步的采购,如果业主认为价格不合适,可以由KBR公司进行协助,业主进行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从而使业主对技术供应商在软、硬件上方面的报价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降低投资的目的。设备材料采购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在设备采购时可以更大范围的国产化,从而降低工程投资。
2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对投资控制
工程发包是该工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的投资控制是此重大项目总体投资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该项目主体工程发包过程是投资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在工程招标方面主要注意以下方面:(1)合理划分标段:本工程主装置区按合成氨、尿素划分为2个标段进行投资控制。(2)设计多种计价方案方案一、总包干模式:甲供设备、安装主要材料,建筑、安装工程费以概算为基础实行装置安装费用总承包。对界区内主装置项目在设备、安装主要材料甲供的前提下,建筑、安装工程费以概算为基础进行招标定价。方案二、费率方式:甲供设备、安装主要材料,建筑、安装工程费按费率方式据实结算。招标时确定定额与费用,按施工图编制预算,工程竣工后按实结算或施工图预算加设计变更结算,也有竣工后按实测工程量进行费用结算的。方案三、包干与费率相结合的模式:甲供设备、安装主要材料,安装工程以概算为基础进行招标定价;建筑工程按费率方式进行招标。多方案解决了承包商很难预测的风险而随意加大风险系数,造成包干费误差过大的问题,让承包商做到实事求是地报价。(3)成立专门的招标机构,完善各岗位职责,严格贯彻国家和企业的相关招标规定,在招标过程中公平公正、公开透明。(4)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全面、严谨、科学,招标时具备的资料及条件准确、全面地告知投标单位,以便投标单位合理、科学的预测投标报价。
3施工阶段对投资控制
在施工阶段,加强业主的管理、协调力度,尽量满足招标、合同提供的相关条件,建设变更,尽量不给或少给施工单位索赔的机会,如施工图提供的时间、设备材料进场时间等。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加强甲供材料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控制,减少材料的积压和流失,降低建设单位材料费用的投入。
4工程造价管理对投资控制
二、工程管理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内容
(一)工程投资潜在风险控制1.投资控制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情况,注意收集可能会引起投资调整的各类相关信息资料,审核工程现场实际工程量的准确性、完整性。找出工程投资最容易被突破的可能及潜在因素,例如:施工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而造成突破投资的漏洞、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图存在问题而造成工程变更、材料和设备价格不确定等。2.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由于施工工期较长,一般合同规定可按物价指数进行价格调整,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找出容易造成费用索赔的可能及潜在因素,例如: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施工图纸不到位、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设备不到位等。根据风险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充实工程投资控制内容,完善管理方法,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服务,从而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二)工程投资计量支付控制1.熟悉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支付条款。应取费用项目和标准,结合现场调查、做好核对工程量的基础上,正确提取工程量,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量不予计量。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中的内容,复核及审核工程量。经实践证明按照通常的施工顺序提取工程量,,使工作程序系统化,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漏项或重复。2.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索赔程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处理费用索赔提供证据,公正、合理审核费用索赔。
三、工程投资变更签证控制
1.控制工程投资变更,建立并执行变更签证审批程序。建设工程应建立变更签证的常规审批程序,对投资影响超过一定数额的重大变更签证应设置主要负责人审批程序,突出投资的事前控制、是指要避免设计院出变更,施工单位实施,实施完再报价的习惯模式。工程变更都必需经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实施的程序。强化事中控制,完善事后控制。严格管理程序,合理控制变更签证总量。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计量、支付的管理办法,2.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变更方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说明变更处理方案的同时,必须同时说明相应的变更价款,按合同约定方式核定变更签证价款结算方式一般有三种:(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签证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签证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签证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或发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双方确认后执行。从而使决策时对投资价款心中有数,避免投资价款失控。
3.项目工程实施阶段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对投资的有效控制。应该说,当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投资控制的任务主要落实在建设单位身上。但目前由于建设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建设单位专业管理水平有限以及控制造价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导致对工程管理不善,引起工程造价的失控。
现有政府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是由项目使用单位提出建议书,经政府有关部门可行性研究通过后给予立项并安排资金,使用单位根据批准的有关文件,组建基建班子进行建设。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单位实际上与使用单位合二为一,产生的弊端就是,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成后的收益人,缺乏控制投资的内在动力机制,往往从满足自身需要出发,在施工过程中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提高标准档次,出现“工程干了再说,资金不够可以向上争取”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的建设单位都是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通常缺乏应有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经济等相关知识,不完全清楚投资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不能掌握并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因此,难免出现各种管理不善的现象,比如在工程发包阶段,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合同的签定上,针对性不强,造成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钻空子、扯皮;有些应招投标的工程没有经过招投标程序,违背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对联系单的签证把关不严等等问题,也是导致投资“三超”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4.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投资监管不够充分,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发改委、财政、建设、审计以及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履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责。发改委虽然在承担了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标准以及投资估算、概算的审批职责,但是对项目设计阶段、实施过程中超规模、超投资的问题没有有效的控制管理手段。财政部门自1994年起收回原委托建行代行的职能后,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预决算审核工作,但是由于事后决算的局限性,使得财政部门对投资的控制管理也陷于被动。近几年来,有关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工程招投标管理,但是“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情况普遍,市场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来。
近几年来,我市财政部门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有效、节约使用财政性建设资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对控制项目总投资起到了一起的作用。为了切实减少建设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市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起在地方财力项目中全面实行直接拨付;2005年起,将直接拨付的范围又扩大到城区绿化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全部新开工项目和城市维护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部分新开工项目。2006年,市财政部门对直接拨付的工作规范作了进一步修订。从直接拨付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来看,取得的成效显著。除了减少财政建设资金的沉淀,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了财政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资金被截留挪用,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完善财政部门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等优势之外,直接拨付工作还有一个明显的成效就是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涉及到政府许多相关部门,因此政府投资项目要管好、管到位,仅靠某个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发改委、财政、建设、审计、监察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来实现。
对此,笔者就进一步发挥财政部门作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管谈一些想法。
1.深化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管理工作,做好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工作应站在一定的高度,结合整体规划及管理模式,从科学的角度充分论证分析该项目建议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效,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方案选优,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项目一经批准,即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数,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的作用。目前,财政部门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不是很多,也不深入,主要以计划部门牵头为主。但随着财政项目管理工作的前置和深入,财政部门需要对项目估算和项目资金筹措进行事先审核和落实,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和项目立项的依据。此外在项目前期阶段,财政部门还应会同相关部门参与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审查,重点对项目的设计规模、建设标准、经济合理性及设计深度等方面提出意见;严格推行限额设计制度,对于超过批准投资估算的设计,一律不予通过,退回设计单位重新设计,真正达到估算控制概算的目的。
2.根据财政支出改革的需要,建立项目预算评审制度。
目前,财政部门主要承担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算进行审核,配合发改委对项目概算进行审核,而对项目预算的审查还处在管理上的缺位。项目预算是项目工程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额的测算,它是项目概算的进一步具体化。实践证明,只有在项目的预算环节精打细算,才能从源头上最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财政部门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预算评审制度,一是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资金计划安排的依据;二是当评审后的项目预算超过已批准的概算时,能及时地对项目建设规模、标准进行调整,把投资严格控制在批准概算之内。
3.以进一步深化财政直接拨付制度改革为载体,加强参与项目的过程管理。
直接拨付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目前审核范围和审核标准还没有统一的问题;与建设单位的关系未完全理顺,如何调动建设单位积极性的问题;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工作质量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下一步直接拨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
2.在勘察设计阶段,设计单位缺乏投资控制意识。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但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长期以来设计费的取费标准以投资额为基数,使得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略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问题,几乎所有初步设计方案中的建设规模和项目投资额都超过了批准文件的设计要求。二是设计人员缺乏精心设计思想,设计保守造成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浪费;或者初步设计阶段考虑不周,致使某些方案与之后施工图方案有较大的出入,造成设计屡次变更,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投资追加。如我们在工程评审工作中发现某工程因设计单位未考虑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差而相应采取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工程实施中通过设计变更,对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和对圆木桩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最终增加造价约600万元,仅此一项就占工程实际总造价16%。三是初步设计方案出来后的概算编制质量不高,概算不能真实地反映项目总投资的全貌,漏项、多列、重复计算的情况很多,有些因为设计本身不到位,造成某些子项人为估算,使得概算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失去了执行的刚性,不能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3.项目工程实施阶段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对投资的有效控制。应该说,当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投资控制的任务主要落实在建设单位身上。但目前由于建设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建设单位专业管理水平有限以及控制造价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导致对工程管理不善,引起工程造价的失控。
现有政府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是由项目使用单位提出建议书,经政府有关部门可行性研究通过后给予立项并安排资金,使用单位根据批准的有关文件,组建基建班子进行建设。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单位实际上与使用单位合二为一,产生的弊端就是,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成后的收益人,缺乏控制投资的内在动力机制,往往从满足自身需要出发,在施工过程中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提高标准档次,出现“工程干了再说,资金不够可以向上争取”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的建设单位都是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通常缺乏应有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经济等相关知识,不完全清楚投资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不能掌握并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因此,难免出现各种管理不善的现象,比如在工程发包阶段,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合同的签定上,针对性不强,造成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钻空子、扯皮;有些应招投标的工程没有经过招投标程序,违背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过程中,对联系单的签证把关不严等等问题,也是导致投资“三超”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4.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投资监管不够充分,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发改委、财政、建设、审计以及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履行着各自不同的职责。发改委虽然在承担了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标准以及投资估算、概算的审批职责,但是对项目设计阶段、实施过程中超规模、超投资的问题没有有效的控制管理手段。财政部门自1994年起收回原委托建行代行的职能后,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预决算审核工作,但是由于事后决算的局限性,使得财政部门对投资的控制管理也陷于被动。近几年来,有关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工程招投标管理,但是“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情况普遍,市场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来。
近几年来,我市财政部门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有效、节约使用财政性建设资金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对控制项目总投资起到了一起的作用。为了切实减少建设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市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起在地方财力项目中全面实行直接拨付;2005年起,将直接拨付的范围又扩大到城区绿化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全部新开工项目和城市维护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部分新开工项目。2006年,市财政部门对直接拨付的工作规范作了进一步修订。从直接拨付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来看,取得的成效显著。除了减少财政建设资金的沉淀,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了财政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资金被截留挪用,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完善财政部门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等优势之外,直接拨付工作还有一个明显的成效就是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涉及到政府许多相关部门,因此政府投资项目要管好、管到位,仅靠某个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发改委、财政、建设、审计、监察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来实现。
对此,笔者就进一步发挥财政部门作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管谈一些想法。
1.深化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管理工作,做好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工作应站在一定的高度,结合整体规划及管理模式,从科学的角度充分论证分析该项目建议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效,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方案选优,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项目一经批准,即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数,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的作用。目前,财政部门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不是很多,也不深入,主要以计划部门牵头为主。但随着财政项目管理工作的前置和深入,财政部门需要对项目估算和项目资金筹措进行事先审核和落实,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和项目立项的依据。此外在项目前期阶段,财政部门还应会同相关部门参与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的审查,重点对项目的设计规模、建设标准、经济合理性及设计深度等方面提出意见;严格推行限额设计制度,对于超过批准投资估算的设计,一律不予通过,退回设计单位重新设计,真正达到估算控制概算的目的。
2.根据财政支出改革的需要,建立项目预算评审制度。
目前,财政部门主要承担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算进行审核,配合发改委对项目概算进行审核,而对项目预算的审查还处在管理上的缺位。项目预算是项目工程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额的测算,它是项目概算的进一步具体化。实践证明,只有在项目的预算环节精打细算,才能从源头上最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财政部门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预算评审制度,一是将预算评审结果作为资金计划安排的依据;二是当评审后的项目预算超过已批准的概算时,能及时地对项目建设规模、标准进行调整,把投资严格控制在批准概算之内。
3.以进一步深化财政直接拨付制度改革为载体,加强参与项目的过程管理。
直接拨付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比如目前审核范围和审核标准还没有统一的问题;与建设单位的关系未完全理顺,如何调动建设单位积极性的问题;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工作质量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下一步直接拨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
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践
新兴媒体泛指那些采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方式或者开辟了新的盈利模式的媒体,如网络杂志、视频分享网站、商业楼宇媒体、移动电视、3G手机媒体、IPTV、触摸媒体、网络综合平台等。当下正处于一个媒介内爆与融合加剧的时代,任何一种创新的传媒科技马上会得到普及,任何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推广,任何一种新的盈利模式马上会被克隆。但媒体由萌芽、发育到成熟的阶段,资本运营问题往往成为其壮大发展的瓶颈。同时中国传媒业具有严格的资本准入制度,一般的资本形态难于进入传媒资本市场。而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以其运作灵活、政策壁垒宽松等特点很快进入中国新兴媒体市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IDG成功注资百度、腾讯、当当网、土豆网,软银成功孵化分众传媒、淘宝、阿里巴巴、共合网……学会与风险投资打交道,擅长与风投共舞成为新兴媒体的一门必须课。
一、新兴媒体的资本渴求
首先,在发展初期新兴媒体的传播样式还不为人知,Blog和SNS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对于新兴媒体还没有建立基本的认知和使用体验,更谈不到用户的粘性,作为新生事物其“创新一扩散”过程需要集聚一定的市场势能和用户人气。其次,新兴媒体的发展市场尚不明朗。其市场预期处于一时间难以评估的状态。而新兴媒体要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传媒资源的卷入,对于资本的渴求异常的强烈。一般情况之下在发展的初期。新兴媒体一般都是资本投入期,处于“烧钱”的阶段。新兴媒体创业者往往是有技术、有想法、有创新、有激情,而无资本、无经验、无业绩。在这样巧妇无米的困境之下,新兴媒体遭遇融资的困境。
一般的融资渠道难于适用于新兴媒体的创业与发展。传统媒体的出资人和创办者一般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而新兴媒体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很难获得传统资金来源垂青。商业银行的首要投资原则是信贷的安全。新兴媒体由于其市场前景、媒介环境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信任。同时银行的贷款一般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和可靠的担保,对于尚且处于事业草创阶段的新兴媒体,资金的流动性本来就是个难题。对于高额的贷款利息更是难于及时偿还的。上市并且以创业板的形式进入股市大规模融资是新兴媒体梦寐以求的事,但是股票市场一样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只有像“华谊兄弟”这样成功的创业媒体才能获得股市的认可。较之其他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不回避风险,并且力图驾驭风险,不需要严格的信贷担保,不要求在短期内偿还本息,甚至不需要传媒马上进入盈利的状态,风险投资能够满足新兴媒体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风险投资的注资意愿
风险投资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有数十亿计的风投资本瞄准中国传媒业。在互联网高涨时期,网络媒体被其青睐;现在影视制作更加被风投垂青,三个月内就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得到风投机构资助。风险投资之所以对中国的新兴媒体偏爱有加,表现出强烈的注资意愿一般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出于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自2001年起,中国传媒业利税总额已经超过烟草业,成为利税总额第四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媒体更是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仅以互联网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7月17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8亿人,其中宽带网民3.2亿人,网站数306.1万个,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广大的市场意昧巨大的商业价值,没有人会在市场面前踟躇,没有人会对巨大商机犹豫不决,注资中国新兴传媒领域的市场回报巨大。二是中国的传媒市场逐渐向非公有资本有限开放。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存在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非公有资本的进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传媒领域内的作为,也给风险投资注资我国传媒业带来了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2005年起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传媒行业资本构成的单一局面,为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风投资本注资传媒业具有了基本的合法性。这样的背景之下,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新兴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DG、软银、凯雷、鼎晖等风险投资纷纷注资孵化新媒体行业。受益于风险投资,搜狐、百度、腾讯、易趣、3721、当当网、土豆网、分众传媒、共合网、PPLive等一批新兴媒体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公司。
三、挑战与策略
在使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媒体的经营某种程度上处于被监管的状态。自身独特理念难免受人左右,独立的媒体品格难以形成,同时更要防止资本对于媒体内容的侵蚀。一个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最终要靠市场、靠受众的承认而不是风投。所以新兴媒体一定坚守自身的传媒品格的底线,在使用风投的同时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内容传播品质,不为资本劫持,不为一时小利而饮鸩止渴。在风险投资引入、使用和退出期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策略。
1.风投引入期
适时原则。风险投资的引入应该以促进媒体事业的扩大为前提,而不是在传媒经营运转出现困难时引入风投。很明显在传媒经营捉襟见肘之际,能够对风险投资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即使成功引资也难免在谈判的环节因为无牌可打陷入被动的局面,为日后媒体与风投的合作埋下隐患。
坦诚原则。和风险投资打交道,要坦诚的与对方推心置腹,不仅把传媒未来的美好前途描绘给风险投资商,同时也要把传媒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坦诚的告诉给风险投资商。因为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不可控。坦诚的交往能与风投建立起双方合作的信任感。
平等原则。在资本的引入期,新兴媒体往往由于对资本的巨大渴求,而饥不择食。媒体创业者需要始终明确与风投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合作关系,媒体以其独特创新传播理念和明晰的盈利模式作为创业成本,保证未来可预期获得报偿。很明显只有在引资阶段就确定平等关系才能为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度原则。在引入风险投资时,引入多少是传媒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你提出的要求一旦被满足之后,到底能不能消化好利用好引入资本,能不能将引入的资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传媒价值的保值增值。所以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就非常必要,适合传媒发展的中短期需求,适合传媒的现实消化能力是传媒的引入风险投资的适度原则。
多家引资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尽可能不要从一家风投引资。单一风投的引入容易使传媒公司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与多家风险投资展开合作,可以使媒体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更多可以周旋的余地。如果一家风险投资撤出资金,也不至于使资金的流动性受到毁灭性威胁。
2.运作期
获得风投的管理扶助。风险投资并不是单纯提供资金的金主,与其他募资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于新兴媒体的全程培育。风险投资通常有一整套科学的企业治理经验,可以为新兴媒体提供传媒战略决策制定、传媒市场的分析、相关技术市场应用前景评估、潜在风险分析、成本控制及其回收等一系列的管理支持,此外还可以帮助传媒企业进行招募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说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是传媒企业的创业孵化器。通过与风投的合作,传媒企业可以避免走弯路、错路,尽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应对压力,增加动力。引进风投之后只是传媒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风险投资在注资之后都会要求传媒企业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在无形中给传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2004年3月鼎晖国际等6家机构为分众传媒注资1250万美元,要求分众传媒当年必须实现86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完不成,股权就要被稀释。2007年lO月兰馨亚洲投资基金等4家VC注资炎黄传媒3500万美元之后,给炎黄传媒的任务是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利润率为50%。可见,在风险投资运作期,传媒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风险投资对利润的渴望与追逐。传媒企业唯有积极运作,与风投展开合作才能够实现盈利的目标。要实现盈利目标,除了上文所说的借助于风投的管理扶助之外,传媒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无从回避的。传媒企业必须始终思考如何将现有的强大的资金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既定的盈利模式,如何掌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资源。
确保信息对称,规避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风险投资与新兴媒体合作的过程之中,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新兴媒体在创业的初期主要依靠一些创新性的关键传播技术和模式等无形资产,一般会被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一般会被少数的媒体创业者所掌握;新兴媒体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和财务数据,没有完整的信誉记录。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兴媒体与风险投资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双方的合作潜在着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家担心风投资本被以做假账、过度投资、滥用资本等方式侵吞。新兴媒体企业应该根据风险投资运作的特点,及时、对等的公布自己的业绩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新兴媒体在发展的初期处于“烧钱”的阶段,但是应该明明白白把怎么烧钱告诉风险投资商。
此外,当前海外招商引资的环境接近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大量引起外资企业的绝佳时机,应该拓展眼界,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以隔壁的朝鲜等闭关锁国的教训作为失败典型,完善引起来的开放政策,在这个驱动下才能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改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安宁的局面给中资建筑企业,同时也要端正国内政府的意识,服务于外商企业才是更有利于当地国泰民安的长期措施,保证中国建筑企业与国内的当地企业公平公正竞争是一个长期长久之计,任何地方保护主义都是短期行为,不会带动当地的经济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股权安排:
关键词:成本;管控;策略
一、 J省联通成本管控现状
固定成本管控方面: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资产没有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办法由在建工程及时进行转资,折旧、摊销费用入账不及时;非固定成本管控方面:运维、房租、广告等支出由业务部门提供数据,财务部门手工在总账进行计提。由于运维、房租、广告合同签订严重滞后,业务部门按照主观判断提供数据作为财务入账的依据,这使得运维、房租、广告等支出月度之间经常出现波动,不能真实反映经营情况;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按照刚性预算控制,有超标再向分管领导申请增加进行调整。预算下达指标严重与实际脱节,预算编制强于预算管理;集团客户项目审批不严,经营单元为了扩大收入规模,盲目投资。由于系统集成-行业应用、IT系统建设等集团客户项目成本是在项目初始日一次性投入且金额较大,如果项目后期收入不理想,投入的成本将变为“沉默成本”,企业损失无法挽回;佣金费用一直在高位运行,由于合作商中小型商的比例占据大多数,他们更倾向于做一锤子买卖,这造成低端客户大进大出,常年出现成本换收入的经营行为,佣金费用没有使用价值。此外,部分产品的佣金现返政策给企业的成本管控造成了压力。企业为了扩大收入规模,支付给商的佣金在用户号码激活之前一次性支付,没有与收入形成配比,财务数据有失公允,这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用户欠费造成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直居高不下,这与发展的客户质量有必然的联系。由于低端客户诚信度低,对品牌的认知度低、消费能力低,这直接造成了用户的粘性不强,每年的低端用户大进大出,坏账损失一直处于高位;财务费用由于近几年的资本性支出逐年扩大也一直在成本费用中占据不小的比例,目前企业对资本支出的现金支付没有效的管理,时间窗口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这给资金成本造成了一定压力;由于缺少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手机终端供大于求,手机终端周转率低,企业对手机持有成本大。
笔者对以上概述的成本情况都是成本结构中占比较大的项目,其他占比较小明细项目在此就不鳌述
二、 成本管控策略的新构思
笔者从中国联通全成本管理的专业线体系出发,以五条专业线为研究对象,对五条专业线中的主要成本费用进行分析,给出管控建议。
(一) 投资建设线成本管控策略
投资建设线项目下主要由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基站房屋租赁费与财务费用构成。资产的转固应该严格按照《中国联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对于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业务部门应该及时对在建工程进行初验并做暂估转固处理。审批工作应该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到审批流程不跨月、不因人的因素而拖沓,从而影响折旧、摊销费用的正常入账。审计部门应该在会计年度末对所有当年转固的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起始投入使用时间点进行评估,对于延迟转固而影响到的折旧金额应该及时提供给董事会,在年度考核时要进行损益还原,以此来遏制管理者利用资产转固时间从而进行利润调节的动机。
基站房屋租赁费用的管控应该以合同信息为依据,借助合同系统中预提待摊功能,实现与ERP核算系统直连,减少人为干预造成的财务信息不准确概率。对于预提待摊功能的展现,笔者在后面会给出进一步的论述。
财务费用中资金成本占据比例最大,由于J省联通近几年资本性支出远远大于营业收款,因此财务费用常年处于高位。针对此情形,公司管理层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合同谈判水平,尽量减少预付款支付,多采用钱货两清的资金结算方式。对于工程款的付款,在不违约的情形下尽量在付款期限的末期进行资金结算;第二,尝试性的采用商业汇票资金结算工具,利用时间窗口节约资金成本。
(二) 网络运营线成本管控策略
网络运营线项目下主要构成有网络维护费用、网络代维费用、网络优化费用、基站外购动力费。前面三项费用的计提应该以合同文本为标准,把合同中的相关信息录入到预提待摊模块中,按照合同受益金额、受益期间、专业所属、全成本线归属等参数进行展现,每期计提金额将会根据录入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关凭证传送到ERP总账。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人为主观判断带来的随意性,也让一些私设“下水道” 的行为得到控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基站房屋外购动力费的管控,企业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快市电引入工程建设,让有条件采用市直供电的基站尽量使用直供电,从根本上降低能耗成本;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基站单元耗电计量工作,做到每个基站都有单独的电表,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在借用民用电时,由于没有议价空间,第三方计价虚高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市场经营线成本管控策略
市场经营线项下的费用主要构成有佣金费用、广告费用、房租费用、用户维系费用、坏账损失、ICT成本等。
① 佣金费用管控
佣金费用管控是整个市场经营线成本乃至整个企业成本管控的重点,管好了佣金就管好了企业的营销成本。佣金费用的管控笔者认为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渠道建设管理、另一方面是佣金支付管理。渠道建设管理方面;渠道体系作为运营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媒介,担负着市场销售与服务的职能,同时也是联结运营商和市场的纽带,是企业决策是否能最终传递并作用于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渠道建设将会给佣金支付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渠道建设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运营商应对社会渠道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把营业厅定位于社区型、商业型、旗舰型①。不同类型的营业厅从主推产品、门店大小、装修房租补贴、人员管理、佣金支付应设定不同的标准;第二,加大对社会渠道人员的培训。运营商应帮助社会渠道熟悉产品特征、熟练掌握营销技巧,为商把业务做大,做强提供优质软服务。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以前那种与商之间仅仅是简单的分配营销任务的关系,要让商与运营商之间构建稳固的共同利益关系,让彼此愿意并且有条件发展为长期合作伙伴;第三;科学选择合作伙伴。对于社区型营业厅可以选择个人商进行合作,对于商业型和旗舰型营业厅应该选择有管理经验、营销能力的大中型公司进行合作。有选择性的进行合作有利于运营商节约交易成本、把握市场动向、控制合作风险,也有利于运营商与商之间展开深层次的合作;第四,建立合理的渠道冲突解决机制。为了构建公平的竞争市场,运营商应该建立科学的冲突解决机制,防止“窜货”、“倒货”等影响公平竞争的情形出现。佣金支付管控方面,佣金支付管控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科学设置佣金明细科目,体现“共享发展、奖罚分明”的原则;第二,佣金支出与收入必须做到收支配比,严禁现返佣金②的出现;第三,以客户名单制为依据,建立佣金评价机制。运营商应该定期对佣金发放进行后期评价,对于使用效率低下的佣金模式要及时查找原因并积极整改。在佣金支付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一次性佣金的所占比例,设定“佣金池”,使大部分佣金随着在客户在网时间增长而分阶段发放;第四,大力推广网上营业厅业务,促成更多的业务在网上完成交易,这既可以便捷客户也可以减少运营商的佣金支出。佣金支付管控工作与渠道建设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良好的渠道建设基础之下,佣金支付管控将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科学合理的佣金支付制度也将反哺渠道建设工作,促进运营商建立规范统一的商渠道。
② 广告、房租费用的管控
广告、房租费用的管控应该以合同为依据,管控方法与前述运维费用的管控一致。
③ 客户维系费用的管控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灵活的客户维系制度,遵循“消费多、回报多,”的原则,在维系费用占收比的合理区间内使用客户维系成本。
④ 终端补贴成本管控
目前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采取高额终端补贴的方式,这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提高终端补贴成本的使用效率,一方面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套餐,使终端补贴成本的消耗能换来一定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应该密切关注合约机的使用状况,对机卡分离、套卡套机行为应该立即停止话费的划拨,减少企业的终端成本损失。
⑤坏账管控
要控制好坏账损失,首先要管理好渠道,降低社会做“一锤子买卖”的动机,提高用户发展的质量;其次,要做好欠费的催缴工作;最后,应该广泛推广手机网上缴费功能,使客户缴费更加便利。
⑥ ICT成本管控
ICT③是电信企业收入新的增长点,从目前项目的开展情况看,项目经理为了使项目顺利通过审批,经常采用虚报收入提高项目利润的手段。为了有效管控ICT成本,根据ICT项目投资大,项目年限长等特点,运营商应该在ICT项目评审时采取保守的策略,尽量保守估计收入,积极估测成本。另外,企业内部应该设定ICT项目经理终身负责制,实时跟踪项目收入贡献情况,对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严重收不抵支的项目应该立即停止项目投资并且对项目经理以及相关部门给予惩罚。
(四)其他线成本管控策略
其他线主要是指行政综合线和信息化线,行政综合线项目主要成本项目有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信息化线项目下主要的成本项目是IT设备维护费用,这两条线项目下的成本费用不论是从占比还是绝对额都很小,而且都是刚性费用,企业内部应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对项目设定合理的预算,关注费用的使用进度,适当进行预警以及按照实际情况调整预算即可。这两条线下的成本管控,笔者站在重要性角度不予鳌述。
三、小结
本文从投资线、网络线、市场线、行政线、信息化线等多个角度对成本管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对投资线、网络线的成本管控应主要考虑成本入账的准确性,对市场线成本的管控应该主要考虑成本使用的有效性,对行政、信息化线的成本管控主要应做好预算、适时预警。有效的成本管控方法应该是科学、公平、与时俱进的,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完善。企业既不能因为成本的管控而禁锢市场的发展,亦不能一味追求发展而放逐成本的消耗,不顾效率与原则。希望本文能给管理者在构建成本管控体系时一些启示。(作者单位:江西联通财务部)
参考文献
[1]张爱超.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电信行业中的应用.中国外资,2008(6):104-105
[2]陈芸芸.战略成本管理在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河海大学:2007
[3]宋蕊.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社会渠道佣金管理和渠道控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注解
为了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对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各电网企业纷纷进行了财务集约化工作的具体部署,以实现财务与业务集成高度协同,这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 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方式。一般来说,粗放型经营管理以外延式的扩张为基本特征,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注重的是速度和规模;集约型经营管理则以内涵式的增长为基本特征,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注重的是效率和效益。推行集约化管理已成为现代电网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
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力的优势。
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的“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四化”工作要求,是推进公司实现“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重要战略措施。以集团化为核心的“四化”体系中,集约化是促进集团化的重要机制保障,也是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措施落实的关键目标。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公司整体集约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财务价值链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围绕价值纽带,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现关联业务集约管理的紧密结合,将有效促进公司集团化运作水平的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创新措施的落实,本质上是通过财务管控机制的优化和管控效率的提升,寻求从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公司内涵式发展。因此,正确认识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
(1)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不能片面强调集中,集中是手段,加强财务管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才是目的,手段必须为目的服务。
(2)集中不是全面集中,而是重点集中,是对影响公司运营效率和效益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资本动作等重点领域的集中,通过集中显著提升效率和效益。
(3)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必须依托财务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提升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4)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财务与业务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监管部门、服务部门的关系,整体规划、稳步推进。
二、 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优点
1、有利于实施公司发展战略、防范经营风险
财务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司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统筹运作,实现财务资源集约化管理,是公司深化“四化”工作、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方面。公司将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重点推行会计核算、资金、预算、产权的集中管理,从公司发展战略出发,有效配置各项财务资源,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合力,从财务管理角度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以“六统一”(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标准成本、统一组织体系)为基础,强化风险在线监控,使会计信息口径统一、更加准确、透明、规范,使关键控制点得到实时监控,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2、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将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变资金分散存储为集中存储、变分级使用为统一调配、变分散审核为重点集中审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存量,优化贷款结构,防范资金风险,确保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情况下,货币资金存量和贷款余额都有一定的下降,从而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3、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各电网企业要以“六统一”为基础,打破地域和组织界限、实现内部财务处理协同、改进财务报告编制流程和业务动态集成,构建以网省公司为主体,涵盖各级分公司、子公司的“一本账”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这些标准的实施和财务与其他业务纵向集约、横向整合、重点集中,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内部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三流”合一,打破信息孤岛,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
三、 实施财务集约化对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总体部署,各电网企业要在ERP成功试点上线基础上,加快推进成熟套装软件的推广应用和财务管控系统建设,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与流程优化、职能调整和机构扁平化工作同步设计、同步推行。并要求在已经实现的省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设计会计管理层级和职责划分,建设省公司范围会计核算“一本账”财务管理体系,改进会计报告模式,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有效利用,为财务决策提供服务。
因此,按照国家通用规范和行业特性规范要求,以及对财务会计基础规范提出细化的标准指引,可以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并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强化。
2、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电网企业在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通过与中电财实现网上银行的对接,充分发挥了其在公司财务管理结构中的结算平台与专业服务功能,同时,通过结合物资集中采购、集中付款等业务,完善了资金收付流程,提高了资金信息质量,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实现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优化了资源配置。
3、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集约管控能力
目前,预算管理已成为电网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电网公司对未来经营目标进行规划控制的有效手段。在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的具体实施中,通过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并按照“事权与财权分离、集权与分权合理”的原则,完善了预算管理机制。此外,还通过以业务预算为基础加强预算考核,从而完善了资本性预算与运营预算紧密协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电网企业还通过投资风险管理委员会、项目审查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有效发挥了预算管理机制作用。
总之,电网企业通过静态预算和动态调控,强化了过程管理,取得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效果显著,预算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4、强化风险在线监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电网企业在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通过结合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和预算管控机制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财务管控流程的优化,完善了风险在线监控体系,扩大了财务监管的覆盖面,落实了风险监控职责,加强了全面风险管理。同时,电网企业还制定了严格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财务管理考评制度、财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化指引等管理制约机制,并有效发挥财务稽核、审计监督、效能监察、绩效考核的协同作用,结合业务特点,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监控与评价,促进了依法治企出时也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5、深化资本集中管理,强化投资约束
在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电网企业充分发挥了预算管控机制和投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集中资本管理、集中投资决策、强化投资约束、科学论证谨慎投资、着力优化公司投资结构并正确地处理投资与效益的关系,从而确保了公司的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同时也剥离了无效低效资产,引导和推动了资本向电网主业和优质产业的集中,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电网企业还加大资产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坚持“清理老问题,不留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清理不良资产,从而达到了强化投资约束、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的目的。
四、 结语
电网企业实施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以强化财务管理职能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平台,以重点资源集中为手段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对电网企业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预算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和深化资本集中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守信,《电网企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应关注的问题探讨》,专题论坛,2007
[2]潘培立,《全面深化财务集约管理提升集团化运作效率――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纪实》,名企理财,2008
[3]尹晓玲、朱晓丽,《试论小水电的集约化发展》,水利经济,2004.1
指导老师: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以前的政府财政独立负担转变为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共同负担,即由政府、个人等共同负担高等教育经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试行高等教育收费。1995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学杂费为800元左右。其后几年,高等教育收费涨幅很大,到2004年,全国高校生均学杂费上涨到了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住宿费从1995年的27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1000-1200元;再加上基本生活费开支等,平均每个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万元以上,4年大学需要4万多元。这种大幅度上涨的收费是否合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高校向家长或学生收费的基本理由是高等教育能够带来个人收益。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高等教育是否能够给个人带来收益、带来多少收益?目前个人承担了多少高等教育成本?高等教育个人收益是否能够弥补个人成本?
与此同时,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激增,2005年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2006年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增幅达22.2%。随着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高校本科毕业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这样的声音:上大学真的有用吗?。要解决这个疑问,也必须解决上述的几个问题。
本文将在具体分析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二、研究方案拟定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投资个人成本的分析
高等教育投资成本是指培养每一位高校毕业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也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成本就是指个人或家庭为了培养每一位大学生所消耗的全部资源。它主要包含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主要有学费以及学杂费(包括住宿费)、交通通讯费、书籍文具费以及由上学带来的其他任何额外生活支出。但在个人支出的费用中,奖学金以及任何形式的助学金必须从个人成本中扣除,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只是购买资源力量的转移,并未真正使用某些资源,因此不含有任何机会成本。
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受教育者个人因为接受高等教育而失去的收益。它主要由机会成本、隐形成本、风险成本等组成。
接下来将以一个案例来说明高等教育投资个人成本的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的分析
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有一部分是受教育者本人获得的,这一部分就是高等教育投 1
资的个人收益。而高等教育对个人收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个人直接收益和个人间接收益。
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直接收益是指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高等教育的接受者获得的种种好处。这一部分将首先说明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一般关系,再具体介绍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直接收益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大学本科教育的接受者还可以获得种种货币以外的好处。具体表现有:获得孜孜以求的工作岗位,更好的发展前途和更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受教育者个人由于较强的能力而实现的消费支出的节省;心理收益。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经济效益分析
在企业当中,对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财务评价指标来进行的。在此,本文主要借鉴企业当中的财务评价方法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简单介绍四种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经济效益的测度方法,分别是教育收益成本比值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收入函数法。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投资个人成本收益的实证分析(以大学本科生为例)
这里主要引用上海财经大学于2001年暑假进行的两次调查结果中的数据,对高等教育投资个人成本收益进行实证分析。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统计分析、数量分析、实证分析、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大量阅读有关书籍,收集相关的资料。
四、计划安排
2
参考文献
[1] 杨林.就业还是就学家庭因素对毕业生选择影响的成本-收益函数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07):34-36
[2] 申家龙.农村职业教育的个人教育成本及其影响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8):50-52
[3] 冯梅,马宁莉.基于成本收益数学模型的个人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1-63
[4] 赵海利.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看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性[J].财经论丛, 2003(1):43-47
[5] 张屈征,曾乐元,王慰.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性及其成本收益关系[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2(3):74-77
[6] 安雪慧.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计量方法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96-100
[7]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报告,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实证研究[J],2002
[8] 于谨凯 单春红.博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2):67-69
[9] 彭显琪 宋小敏.从个人高教成本收益模型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问题[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54-57
[10] 曾建权.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1(1):14-16
[11] 胡玲琳.关于教育收费与个人教育投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5-7
[12] 何光瑶.洪荧教育投资收益率计量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 1998(2):54-58
[13] 赖德胜.中国教育收益率枯算: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资料,1997(9):28-29
[14] 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0-134
[15] 向洪、李向前.教育资本[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3-51
[16] M卡诺依编著,闵维方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118
[17] 朱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1-62
[18]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分析[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88-102
[19] 西奥多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2-196
[20] 曾满超,薛伯英,曲恒昌,崔维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33-162
[21] 阎达五,王耕.教育成本研究[M].北京出版社,1989:48-61
[22]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驾驭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83-169
[23] 林文达.教育经济学[M].台湾三民书局印行,1984:71-79
[24] 国家统计局编.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5] 毛樟龙.《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15-20
[26] 李宏艳.《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6-24
3
[27] 龙舟.《中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23-37
[28] 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13-24
[29] 徐爱萍.《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1:31-42
[30] 罗刚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一以教育投资为主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论文,2000:15-23
[31] WalshJR. Capital concept applied to ma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35:255-279.
[32] Byron,R and Manaloto. Return to educ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2004:12-23
[33] Ronald G Ehrenberg. Econometric studies of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4:19-37
[34] D. Bruce John stone.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cost sh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4:403-410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收益法开题报告篇二 学位级别:博士 硕士 ■工程硕士
学 号: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名称: 项目管理
所在学院: 经管学院 开题报告时间: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注意:本表基本情况及报告正文由研究生本人填写,硕士不少于3000字,博士不少于5000字。
格式要求:正文文字部分为5号宋体、单倍行间距排版,A4纸双面打印装订。
开题报告评价部分分别由指导教师及专家组书写。开题报告会结束后一周之内将报告原件交
院(所)研究生教学秘书处。
一、基本情况
报 告 正 文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研究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现代航空运输服务企业逐渐向多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其后勤基建领域的投资金额不断扩大,日益凸现出其对公司发展运营的重要性。就新设立的基地航空公司来讲,为满足庞大的行政人员办公和空勤人员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需求,究竟是购买、租用、还是投资新建写字楼、住宿酒店,是摆在经营决策层面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北京第二国际机场即将通过规划的大背景前提下,这笔基础设施投资因其数额较大,考虑其在时间价值上与企业发展存在的的函数关系变得非常有意义。如果该项投资测算得准确、宏观控制得高效,不仅会因办公和餐饮住宿场所的投入使用直接给企业带来后勤费用的节省,而且也会因固定资产的升值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中,企业希望能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技术,测算出合理的办公和餐饮住宿使用需求,依之进行投资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投资控制措施来保障项目资金的高效使用。本文正是运用项目投资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工作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分析先后逻辑关系,采取资金时间价值和运筹学决策论测算,构建科学的项目投资模型,并通过项目施工前预控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了项目建设投资目标的完成。
本文研究的内容对于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的基建项目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可供其他基地航空公司近年在国内的基础设施投资管控提供参考、借鉴:
(1)有利于确保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按公司发展需求完成任务,避免投资浪费。通过对影响工程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在投资控制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工程投资按计划进行,从而确保工程按合同要求完工,为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有利于降低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时间价值计算和运筹学决策论在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投资控制上的应用可以实现公司对自用基建投资的组合与合理优化,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从侧面降低项目建筑成本,实现成本目标,完成决策阶段、乃至整个项目建设期的投资控制。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测算与控制研究,总结项目管理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积累同类型工程相关管理经验,并且通过运筹学方法建立基地航空公司普遍碰到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时间的线性模型,将企业由服务效益型向综合管理技术型转变,合理高效的利用投资,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壮大。 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工作影响工程建设投资的可能性为35% - 75% , 而在工程实施阶段影响工程建设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 ~ 25%。由此可见, 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既是项目投
[1-2]资的首要环节, 也是影响建设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方面。
在国际成熟市场,投资者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价值有很多方法,包括:销售比较法、总租金乘数法、直接资本化法、收入支出法和贴现现金流法(包括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其中直接资本
[3-4]化法和贴现现金流法是国际成熟房地产市场(如美国)普遍采用的。而国外工程建设领域进行投资
决策比较权威的方法是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它的原理是以工程项目从拟建开始到项目报废终结全部生命周期内总的周期成本最小为评判标准,从各个备选方案中进行项目决策。这种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 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
成本(使用成本) 费用, 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8]国内企业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主要采取财务评价的方法与原理。财务评价方法是应用资金时间
价值原理,采用折现方式,把建设期总造价和未来运营期总成本按预先确定的折现率换算成当期的
[9]投入资金,再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 来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会计制
度、税收法规和价格体系下, 预测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编制财务报表和计算评价指标, 进行财
[10-11]务能力分析, 据此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的方法。进行财务评价时涉及的基础数据很多。 按其
作用分为计算用数据和参数以及判别(基准) 参数。计算用数据和参数又分为初级数据和派生数据
[12-14]。初级数据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定或由相关人员提供的。如产品产量、人员工资、折旧及各种费用、各种汇率、利率等。判别参数是用于判别项目效益是否满足要求的基准参数,如基准收益率、基准投资回收期、基准投资利润率等。这类基准参数决定着项目效益的判断, 是项目取
[15-18]舍的依据。就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来说,综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将项目评估与投资决策理论、方法的变化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现金流贴现(DCF) 方法及在此基础上的决策树和Monte Carlo 模拟方法,我们称之为传统的项目评估与投资决策方法;第二阶段是随着Fis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的期权定价理论的出现并由Myers(1977)首次将其用于实物投资决策而形成的实物期
[19-20]权方法; 第三阶段为期权博弈理论与方法。它是在采用期权定价理论思想方法基础上, 对包含
实物期权的项目价值进行评估的同时, 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建模方法对项目投资进行科学管理决策的理论方法, 是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最新发展。其基本依据是扩展的净现值最大化, 考虑竞争性企业的行为后, 投资项目价值将下降, 不确定条件下竞争的投资项目价值可以表示为: 投资项目价值= 传统净现值+ 实物期权价值- 竞争的影响。影响投资项目价值的因素主要有3 个: 项目未来收入的现金流( NPV) , 投资机会的价值( 即所说的实物期权的价值) , 竞争者之间的交互博弈作用对项
[21-22]目投资价值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投资决策的分析已经逐步向综合性、动态化发
展。国网能源研究院的陈武于2011年在企业投资决策方法中就运用了四维决策框架体系。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四维框架体系中,四个维度分别为投资项目的特征、市场竞争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和
[23-24]企业自身的特征。一个科学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 首先项目本身必须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和目
标; 其次市场竞争环境必须能够有效地容纳该投资项目并有合理的生存空间, 再次就是外部环境因素允许项目的实施和存在, 最后它还必须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 同时企业自身还必须具备相应
[25-26]的投资实力。只有在这些条件依次满足的情况下, 企业的投资决策才能满足科学合理的要求。
对民航机场区域而言,它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航空运输的规模和水平。 同时也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机场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根据国外统计, 投资于民用机场建设, 机场本身的经济效
[27-29]益和社会效益之比至少为1:10,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这个比值可能大大高于此数。因此,
[30]在机场区域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决策上,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国民经济分析和社会评价体系。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行政及空勤自用的基础设施项目,这类项目属于民航机场区域总图规划中的一部分。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是2010年新开航的民用航空公司,目前行政办公和后勤住宿场所租用在其他航空公司的基地内,每年的租赁综合成本约1400万元。在北京市正在规划首都第二国际机场、部分基地航空公司不久即将迁建的大背景下,新兴的航空公司面对着投资额巨大的基础设施究竟是该继续租赁、去购买还是新建的决策问题。针对此问题,以上投资决策测算方式要么过于宏观,要么是仅着重讨论客观的工程经济和财务指标,未能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相对的主观因素。本文在时间价值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决策论对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相对主观意见进行了分析,弥补了其中的不足。 [5-7]
2、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
研究内容:
(1)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当前公司发展预测、项目需求测算进行阐述,为本论文
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2)影响项目投资的原因分析:对北京首都航空基地决策阶段可能影响项目投资的原因进行了挖掘和分析,为该工程的投资管理提供参考。
(3)项目投资收益的分析:通过对北京首都航空基地项目投资的收益测算,采取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和运筹学决策论,提供了可供比较的收益测算。
(4)项目投资计划的控制管理:对北京首都航空基地项目投资进行了分析控制,并且提出了项目投资控制中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原则。
研究目标:
(1)根据使用需求测算,探讨项目在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对在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项目投资进行决策分析和管控。
(2)通过对项目投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现代航空企业自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管控实践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运用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和运筹学决策论测算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并提供决策。
(2)运用精细化管控思想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思路:
(1)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基地工程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对该工程项目投资方向进行测算,并运用运筹学相关理论进行优化。
一、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意义
资金流作为贯穿电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键要素,其风险的管控能力、精益化水平、运营效益与效率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资金全过程管理首先对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电费回收、如何严格防范小金库和“账外账”、如何进一步提高资金计划准确性、如何应用推广资金监控与管理系统、如何深化资金内部控制建设,全面、系统提升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是当前我们从集约化资金运营阶段到精益化资金管理阶段,再到未来5-1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体系化资金管理阶段,所亟需研究的重要内容。
开展常规的年度或季度资金安全检查工作目前已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精益化管理要求。笔者认为,资金流入、流出安全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安全风险的业务根源,主要由业务部门控制。因此,财务部门应对业务根源传递的资金安全风险通过资金管理手段进行控制。研究行之有效的资金安全管控体系可以保障电网企业资金、资产安全,加强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事前监控、事中预警,防范资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有序运作。
二、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分析研究
(一)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现状。电网企业每年都有巨大的资金流入项目及资金流出项目,资产规模庞大,运行维护工作较多,本文根据广东电网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流程,分别从预算管理、资金集约管理、风险内控管理、财务基础管理等几方面分析电网企业的资金安全管控现状。
1.预算管理。建立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工作组、预算执行单位组成的三级预算管理责任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算管理架构。规范预算全过程管理,建立“财务管理业务化、业务管理财务化”的互动机制。实施预算标准化管理,运用标准化的工作表单,分层、分业务地定期向局各单位提供标准化的预算执行反馈服务,提升决策支持能力。实施划小单位核算,将EVA管理评价延伸到一线生产单位和供电所,客观反映不同区域细分市场的价值创造,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2.资金集约管理。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资金集中支付和资金零余额管理,资金集中支付率占全部资金支付总额的90%以上。持续精简账户体系,精简率达66%,有效缩短资金归集链条,降低资金风险。强化资金安全管理,形成“检查―整改―验收”持续改进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实现电费集中核对,撤销区局四大银行收入账户,建立营销财务对账机制,有效提高电费对账效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3.风险内控管理。建立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三级风险管控网络,实现风险管控全覆盖。构建供电所内控闭环管理机制,建立三级“纪检、监察、内控”大监督组织机构,促进内部控制管控措施有效落地。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机制,做实内控管理基础;组织开展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价和检查评价,总结内控体系实施效果。
4.财务基础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网省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资金结算资料规范》、《成本费用开支范围规范》等业务操作规范。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覆盖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开支、会计核算等核心业务。
(二)电网企业加强资金安全管理的紧迫性。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若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缺陷,电网企业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安全风险,一旦发生资金舞弊事件会给电网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损失,因此,电网企业有必要加强资金安全管理、保证资金安全。目前电网企业缺乏系统性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做好资金安全管控的事前监控、事中预警、事后补救。在实际工作中,资金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存在资金安全管理漏洞,且各资金安全岗位对实际工作开展理解不一致,造成执行上存在偏差,给资金安全带来风险。一般来说,资金安全事故不仅发生在财务部门,也会发生在业务部门,业务端口的资金安全犯罪不仅会导致电网企业资金流失,还会造成电网企业资产损失(电表失窃案件等),影响电网企业资金的回收率,威胁电网企业资产安全。由此可以看出电网企业迫切需要制定符合其业务特征的资金安全评价管控机制,从财务端口、业务端口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建立量化的评价方式,全面掌握资金管理状况,落实岗位资金安全责任,改进企业资金管控措施,持续提升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水平。
三、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一)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目标。规避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加强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电网企业动辄几百亿元甚至过千亿元的资金流转,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安全管控体系,可保障电网企业资金安全。建立电网企业资金岗位安全评价标准,推进管控措施落地执行。通过以风险为导向构建和实施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使资金安全管控措施得以量化,建立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评价的长效机制。完善电网企业资金岗位绩效考核手段,将风险管控落实到岗位。资金安全岗位评价后结果同组织绩效、个人绩效挂钩,加强资金安全管控力度,使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思路。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的基本建设思路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规章制度为依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形成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基本模型。
1.建立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在资金安全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搭建资金安全风险框架,并以资金流动向业务延伸和业务流程梳理的方法,辨识、评估资金安全风险,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以风险为导向,框选资金安全重点业务事项。
2.梳理资金安全岗位及工作标准。以风险为导向,与资金安全相关的机构层级、部门、岗位建立起映射关系,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岗位工作标准,从业务源头把控资金安全。
3.建立资金安全岗位检查运作机制。划分准备、检查、整改及报告共三个阶段,设计运转流程、检查方法、检查标准等内容,指导地市供电局开展资金安全岗位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有效运转。
4.建立资金安全岗位评价运作机制。根据资金安全检查结果,对违规事项扣减风险分值,并评出单位“资金安全星级”、岗位“资金安全警示灯”,使单位、岗位资金安全质量显性化,推动绩效持续改进。
四、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流程
(一)梳理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不应仅局限于资金管理(财务端),应将评价端口前移至涉及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业务端)的相关业务。梳理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分析资金安全风险特征,二是搭建资金安全风险框架,三是辨识、评估资金安全风险,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
1.分析资金安全风险特征。资金安全风险来源于资金流入安全不确定性和资金流出安全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地市供电局资金流入安全的不确定性包括经营收入、投资收入两大方面;资金流出的不确定性包括经营支出、投资支出两大方面。资金流入、流出安全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安全风险不确定性的业务根源,资金管理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安全风险不确定性的财务根源,资金管理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与流入、流出不确定性综合作用,表现为资金安全风险的终极不确定性,即资金安全风险,如图1所示。
2.搭建资金安全风险框架。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基于资金安全风险特征分析,按照地市供电局资金安全风险特征,将资金安全风险分为资金管理风险、资金流入风险、资金流出风险共三大类,从定量、定性两个维度分析、分解三大类型资金安全风险,由粗到细逐渐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框架。
(1)资金管理风险框架。资金管理风险框架主要以一体化框架进行搭建,具体如表1所示。
(2)资金流入、资金流出风险框架。财务部门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财务数据,梳理出经营业务、投资业务主要的资金流动项目。其中,电费收入作为地市供电局资金占比最大的资金流动项目,价量管理、欠费往来、收款核对等关键营销业务对电费收入有重大影响。
(3)辨识、评估资金安全风险,形成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对资金安全风险框架中的风险进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业务流程类以及资金流动类。对于业务流程类的风险,根据业务环节辨识风险事件以及分析风险源/控制源。对于资金流动类的风险,辨识风险事件后,以资金支付申请或资金收款为起点,向前延伸业务环节以分析、梳理风险源/控制源。
(二)形成资金安全岗位工作标准。将资金安全风险数据库中的每一个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控制源,循序渐进地映射到机构层级、部门以及岗位,梳理与风险源/控制源密切相关的资金安全岗位工作标准,从业务源头把控资金安全,如下页图2所示。
(三)建立资金安全岗位检查运作机制。划分准备、检查、整改及报告共三个阶段,设计运转流程、检查方法、检查标准等内容,开展资金安全岗位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有效运转。本文主要分析资金安全岗位检查运转机制中的资金安全检查主体、检查方法、检查标准等重要内容。
1.资金安全检查主体。组建资金安全评价工作小组,根据年度资金安全工作部署、上级单位提出的资金安全评价要求,成立评价工作小组,选定工作小组成员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结合评价对象业务性质、评价工作量、评价任务难易程度等,按照资金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构成要求进行评价小组的组建;评价中若有特殊需要,评价组织机构还应考虑外聘专家,以协助评价人员完成特定的评价取证和评价工作。
2.单位、岗位评价方法。
(1)自评价。职能部门、区局、二级机构根据资金安全评价标准对相应现金安全工作进行评分,检查的问题需填写在单位自查问题整改表内,制订整改措施,实施有效整改。
(2)独立性评价。工作小组通过现场检查、访谈、抽查样本、重新测试等方法,检查各部门资金安全工作实施情况,检查自评价问题整改情况,根据资金安全评价标准对实际资金安全相关工作进行评分,同时填写资金安全岗位评价记录表。
3.资金安全检查方法。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评价的方法不仅包括访谈、观察、重新执行等常见的检查方法,还增加了穿行测试和抽样测试法。
(1)穿行测试法。穿行测试法是指工作小组根据资金风险动因,向前延伸一项或若干项业务环节,从头到尾检查业务实际处理过程,以评价该资金安全风险从业务端到财务端工作控制情况的评价方法,穿行测试一般用于风险极高的业务事项。
(2)抽样测试法。抽样测试法一般用于重大资金风险工作的检查,可遵循评价对象抽样表中的规定以确定最少评价样本数量,如表2所示。
(四)制定资金安全岗位评价运作机制。评价机制包括单位评价、岗位评价,设定单位评价分值及岗位评价分值,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组织绩效考核、年中个人绩效考核内,有效分解资金管理责任,便于资金管理长效机制有效落地。
1.单位评分标准。设定职能部门、区局、二级机构单位层级评价总分值为100分,考评过程中发现未按照《资金安全评价标准》开展实际工作的,违规一次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扣分:
(1)可承受风险。风险极高:扣除5分;风险高:扣除4分;风险中:扣除3分;风险低:扣除2分;风险极低:扣除1分。
(2)不可承受风险。对于违反不可承受风险的工作规范,一律一票否决,单位“资金安全星级”直接评为最低,岗位“资金安全岗位预警灯”直接为红灯,按照表内分数相应在组织绩效考核、单位绩效考核内进行加(扣)分,激励各部门、单位加强资金安全防范工作。
2.岗位评分标准。在检查各单位资金安全情况时同步进行岗位资金安全检查,记录未按照资金安全标准开展资金工作的岗位,根据违规条数形成该岗位五颗星(红色)、四颗星(黄色)、三颗星(红色),将资金安全责任落实到岗,有效分解资金管理责任,加强资金安全控制。如表3所示。
五、结论
通过合理的资金安全管控措施,结合电网企业业务现状,实现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保障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有效降低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是将资金安全评价的范围从财务部门前移到业务端口,部门范围涵盖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范围涵盖全部资金流入、资金流出、资金管理业务;二是将资金安全涉及的全部业务流程还原,制定资金安全工作标准及具体的检查方法,客观、有效对资金安全业务进行评价;三是将单位、岗位评价后分数同组织绩效、个人绩效考评相结合,提升财务人员对资金安全的重视性,加强资金安全管控的力度。S
参考文献:
1.金艳丽,丁晓红编译.经济大家的声音[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卢利娟.电网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祝平.市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钟云南.省级电网公司战略财务分析[D].厦门大学MBA学位论文,2009.
近年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医院集团化进程在各地展开,组建集团医院对满足群众需求、实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医院集团化发展刚刚起步,缺乏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北京朝阳医院集团虽然集结了北京市多家医院的雄厚资金与优秀人才,仍然宣告解体。它深刻地告诫我们,医院集团不是简单的资产与人员的合并,集团管控需要科学的技术。
一、集团化医院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年至2009年99篇有关医院集团的期刊论文研究。朱蔚(1998)《从鼓医集团的组建谈医院集团的发展》一文开始了我国医院集团化发展的研究。胡善联(2000)对医疗服务集团模式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后数据库每年收录相关研究的文章十多篇,不仅对集团医院组建进行理论探讨,同时也介绍医院集团组建中的成功经验,标志着我国医院集团化正在全国各地展开。张娜(2007)提出了医疗集团资金控制的问题。此后,关于集团医院法人治理、集团文化、信息网络、发展战略等涉及集团医院建设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文章逐步增多,说明我国集团化医院建设从最初的组建阶段逐步进入到了成长的阶段。随着医院集团化进程的深入,管理层级随之增加,如何解决“集而不团”、“各自为政”的现象,控制集团运营风险是任何一个集团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集团化医院的管控方略
(一)集团管控释义
集团管控,就是母公司大规模地使用母公司各个部门的功能,有效地对子公司的管理进行协作、支持和制约。医院集团《Hospital Group)或医院集团体系(Multihosplial system)是指由3所或3所以上具有法人资格的医院,经协商谈判联合成具有隶属关系和连锁经营的集团组织。在集团中必须有一所相当规模水平和品牌效应的医院作为集团的母体或主体。为使集团统一运行,必须协商产生最高议事决策机构,以统一制定集团发展规划、协调内部利益和重大事务促使大家共同遵守章程,医院集团管控由此而生。
(二)常见的集团管控模式
常见的集团管控模式,按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划分成:财务控制型、战略控制型和运营控制型。
1.财务控制型
采用该种模式的集团,其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管理方式以财务指标考核、控制为主。
2.战略控制型
采用该种模式的集团,其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集团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培育为目标,管理方式通过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体系进行管理。
3.运营控制型
采用该种模式的集团,其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中心,以对资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优化为目标,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具体业务)。
目前国内医院集团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协作经营型,协作各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以协议方式所建立起来的协作经营关系;二是连锁经营型,以某个专科或技术特色项目为模版,开展单项串联式的经营活动;三是兼并经营型。以资产经营管理权或品牌等关系为纽带的以核心医院为中心与其成员单位结成合作经营关系。
三、瑞医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瑞医集团位于浙江温州,母公司瑞安市人民医院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温州市重点学科6个,温州重点学科群1个,医院拥有高级专业人才180名,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65人,温州医学院聘任教授15人,硕士生导师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是温州南翼的医疗与科研中心。为进一步拓宽医院发展道路,于2003年兼并瑞安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兼并了瑞安市红十字医院,并投资创办了浙江惠仁医院有限公司、浙江瑞诚医药有限公司、瑞安市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瑞安市糖尿病研究中心和瑞安市烧伤外科研究中心。在放大医院品牌技术和管理效应的过程中。形成了兼并经营型的医院集团的产权关系,如图1(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子医院、子公司等统一称为子公司)。
(一)瑞医集团的战略目标
2006年,瑞医集团启动了集团发展的“十一五”战略工作,确定了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系统集成健康产业”的产业定位,提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服务社会,不断追求卓越,立足温州争创国内一流现代化医院,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瑞医集团业务分析
通过波士顿矩阵分析(见图2),瑞医集团将业务重点保持在金牛象限内的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红十字医院,并持续地投入,确保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加大明星象限内惠仁医药的投入,扩大市场份额,取得规模效益;关注和培育幼童象限内的司法鉴定所、瑞诚医药投资等项目使其能够持续发展而夯实基础。集团业务的分析为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瑞医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
瑞医集团以医疗服务产业为核心,与药品流通企业、医药投资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了以卫生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根据对控股子公司战略地位、资源相关度和发展阶段三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瑞医集团各控股子公司管理模式。如表1所示,
因此,瑞医集团可对控股子公司采取以战略控制型为主,运营控制型与财务控制型为辅的管控模式。对金牛、明星企业注重战略控制,对幼童企业注重指导,不仅符合瑞医集团发展的方向,也符合瑞医集团的实际情况。
(四)瑞医集团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根据集团公司三种管制模式的影响因素。结合目前瑞医集团业务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建立事业部制组织机构,有利于瑞医集团内部控制模式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瑞医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集团总部的定位,并通过设立战略委员会、人事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产业委员会等专业顾问机构,引进矩阵式管理模式的同时,以专业委员会的形式来保持组织机构的相对稳定性。瑞医集团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集团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和集团职工代表组成,是集团的决策机构,也是代表所有权人行使权力的常设机构。董事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协助总院长对集团和控股子公司重大经营事项的评估,提供决策支撑。
在总院长下设四个副院长,协助总院长分别负责母公司(人民医院)及集团的行政、后勤、医疗业务管理。副院长通过相关职能科室,实行对母公司及集团子公司的管控。
在职能科室中专设“产业发展部”和“监察审计部”由总院长直接管理,其中“产业发展部”作为子公司与母公司联系的专门纽带,被赋予更大的权利。一方面,代表母公司管理子公司,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子公司经营情况,提交董事、监事决策参考;另一方面,要求和监督并协调财务科、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加强对子公司职能的管理。产业发展部按集团业务分类分成三个事业部:医疗事业部、企业事业部和科技事业部。分别负责对不同行业的子公司进行管理。
四、瑞医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
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集团医院治理结构的复杂性,母公司对整个集团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层层的委托传导,委托关系越长,成本就越多,风险也就相应被放大了。为了控制风险,瑞医集团主要从战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四个方面制订完整的工作程序,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并激励与约束各级人,使其向集团统一目标努力。
(一)战略管理的内部控制
瑞医集团母公司负责制定集团战略规划,并在必要时通过产业发展处对子公司的战略规划制定进行指导;子公司根据集团总体战略规划及发展目标,制定自身的战略规划,报母公司战略发展委员会评估后,提交母公司集团董事会审批。批准后的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由母公司派出人员(院长、总经理)按照子公司议事规则,参与子公司决策机构表决策。战略管理是用最有效的方法,管理集团战略实现过程,以创建竞争优势。
(二)人事管理的内部控制
瑞医集团母公司将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核心管理、技术人员纳入控制范围,实施关键人员及关键事项的管控。关键人员系指集团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派出人员,包括子公司的董事长、院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重要管理人员和核心专业技术人员。关键事项指对子公司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年度考核对医院来说主要从医疗服务水平、患者安全目标、医疗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等五类指标,考核医院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保障职能的履行情况。对于企业考核主要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任期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以三年为一个任期分段考核。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三年结余总额平均增长率。分类指标根据各公司所处行业和特点,综合考虑反映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及发展能力等因素确定。
(三)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瑞医集团母公司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建立以母子公司财务制度为基础,以预算管理为起点,以资金集中管理和合同管理为手段,通过财务人员委派实现财务管控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是实行财务管控的基础,瑞医集团母公司制定总的财务管理原则,要求各子公司据此制定自己的财务制度,并向母公司备案。子公母预算需报母公司审批,并由母公司实行监管。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是对各子公司的账户实行集中管理,由母公司通过账户控制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必要时可实行集团内资金有偿调剂,以加强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效率。财务人员委派是实施财务管控的关键手段,通过委派总会计师、财务科长及会计事务三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子公司财务直接或间接的管控,集团财务同时要接受监察审计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