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9:28: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茶道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茶道文化论文

篇1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篇2

我在看茶,茶也在看我。我们都在这里。

我品茶,茶品我。

山间仙品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古往今来,蒙山就以其五峰状若莲花,视为祥瑞之地。山间古木苍翠,山泉淙淙,景色幽雅,因而成为天下名山。蒙山最著名的首推仙茶。

两千年来,蒙山云雾缭绕,山顶受纯阳之气照耀,茶树之叶厚实饱满,孕育成为醍醐灌顶的甘露。

好山好水方出好茶。当年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不仅是人间珍饮,更被古人看作是治病的灵丹妙药,除病祛疾,益寿延年,返老还童,有羽化登仙之效。

蒙顶山茶汲取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乃是神物护持的仙茶”,成为仙家修炼的必须品。

皇家贡物

不仅如此,蒙山仙茶成为帝王青睐的贡品,早在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巴蜀每岁进献以茶,蒙顶山从西汉时始,茶祖吴理真就“行归落井灵光灿,手执仙茶瑞叶芬。”他被封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所制茶叶进贡朝廷。

到了唐代,蒙山贡茶声名远播,成为天下第一茶。白居易《琴茶》诗云:“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每到清明前,唐德宗总在长安翘首期待蒙顶山茶的到来。“积雪犹对蒙顶树,惊雷未发见溪春。”“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蒙顶山茶一直是皇帝祭祀和饮用的专用茶,所以稀缺罕有,每年蒙山正贡茶由特制银瓶装入盛以木箱,用黄绢丹印封之,卜吉日护送至京城,其声势浩大,与杨玉环吃进贡荔枝的场面堪有一比。

非常功夫

如果有人说茶仅仅是解渴的饮品,未免显得过于浅薄,茶中滋味其实非常了得。

茶是有生命和悟性的,它是为了那些知其滋味的知音而存在于天地间,就像古桐做成的琴是为了遇到伯牙这样的琴师,两者合奏而鸣,方能还原出世间最美的旋律。

好茶同样需要好的茶师用心对待它。茶师用灵巧的双手,更是用细致的心灵来善待茶叶,从采摘、杀青到烘干、焙火,举手投足间,都是顺其自然,合乎天道的方法,把茶叶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细致入微到极致,仔细严谨到极致,千锤百炼到极致,这才是茶之舍利。

茶本无贵贱,贵在求真,当你喝道蒙山仙茶时,那是茶的功德,更是制茶人的功德,也是饮茶者的缘分。

一口茶汤入口,你眼前仿佛会看到蒙山那郁郁葱葱的山林和茶田。那样你会读懂制茶师的那颗质朴求真的心。

你为那片茶叶,她会苏醒过来,她会轻声地歌唱:那白雪压枝的寒冬,冰雪消融的初春,云雾弥漫的清晨,云霞满天的黄昏。她的记忆里有山泉在流淌,百鸟在林间欢笑,这一切美好的记忆会如数带给品茗者。

我们感谢茶的真挚和制茶人的用心,哪怕是一小片绿叶,也能使一壶水成甘露。也只有茶之甘露,才能彻底荡涤我们的心灵,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们端起一盏清茶时,不禁有些恍惚如梦,世间的功名、功德如同山间的幽兰一样,散发出的清香转瞬而过!我们在喝上一口仙茶时,自己幻化成一叶香茗,在茶汤中沉浮。又仿佛是一片香叶在看着品茶人。

我是茶,还是茶是我?我在那里。

篇3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民族、国家、提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沃尔玛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制造商品又在法国家乐福堆积如山;非洲随处可见麦当劳大叔和好莱坞电影,欧洲大陆的中餐馆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碰撞几乎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印记。然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1世纪第一份《世界文化报告》(2000)的主题所阐释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在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从巴赫金的对话论到哈贝马斯的交流论,从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到洪堡特的不可翻译论等等。但是很少有学者涉及到“解决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上来。本文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循序渐进的。

历来人们都习惯把“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分开或是并列来说。二者都是人们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后提出的要求或进一步的措施,但并不能因此把二者等同起来。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弄清二者的概念后,通过异同的比较才能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

一、解决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出现的前提首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后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是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当一个群体与另一群体发生关系式,无论是战争还是联姻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的接触,在接触之初是沿着语言的轨迹寻找共性的过程――即我们通常称之为的翻译。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只有语言相互通晓明了才能发生进一步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语言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也包括各种肢体语言和体态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伴随着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语言,而且还关乎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思维模式。因此,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之间在寻求共同对话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各方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相互参照比较就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存在时客观必然的,就连成为寻求共同对话途径的语言也只是暂时的停留在表层的保持一致。翻译作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在深入到文化思想层面后就会被轻易地打破平衡。18世纪德国理论家洪堡特曾说过:“在我看来,所有翻译都不过只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音,就是贴本民族的特点贴的太紧而牺牲原作。”他所认为的“不可完成性”实际上就是针对文化差异而论的。语言并非只是符号系统这么简单,它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容,所以不同文化语体之间是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的。

解决文化差异就是探究文化差异并解决。差异只在经过自体与他体充分认知并相互比较后才可能显现出来。政治评论家W・Lippmann在《大众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定型”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其基本假设是:“术语一个群体(民族、宗教、性别等)的成员行为和态度类似。定型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前者某群体关于自己的定型,后者则是关于其他群体的定型。”文化定型属于文化认知当中意见比较集中稳固的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行为活动的方向,甚至后续认知。这种文化定型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和普遍性,并在文化认知和交流中具有不可避免性。为了帮助人们认识不同的文化,就要概括文化差异,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正像萨丕尔说的,语词是钥匙也是枷锁。文化的定型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带来了障碍。比如:定型会使我们相信所有美国人都是高大魁梧的,所有日本人都是短小猥琐的,所有黑人都是狡诈不忠的,所有中国人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当我们打开互联网,看到老虎伍兹在和老布什打高尔夫,姚明在NBA赛场上打球时,我们会感叹思维定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造就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发展的事实,但是当这种差异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时往往就会导致误解甚至文化冲突。2001年的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过外有雨文化的冲突而陷入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冲破的感人的故事。这是发生在移民者身上的典型的故事。上升到历史中,从希腊波斯战争到,包括当代无休止的中东战争,文化差异历来是冲突的重要因素。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不仅限制在领土、资源上,还有宗教和民族方面;二战期间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迫害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冲突;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不同肤色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文化冲突不时出现在现有的文化交往过程中,但是文化差异并非必然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差异是可以被弱化,被解决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冲突时可以避免的。那么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就成了当今学术的一个热门话题,从语言、宗教、艺术、饮食生活、经济等不同的方面都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是建立在互信了解的基础上的,“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米哪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一个从了解双方文化,发现差异,了解差异到解决差异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彼此尊重、相互了解、公平对待、深入理解、合理解决。“彼此尊重和公平对待”是一个基本态度和立场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差异的概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视角和偏见的影响,所以首先要端正态度,不可崇洋,也不可持偏见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立场,理智看待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问题,由浅入深,从历史、民族、心理等方面深刻理解差异文化。

二、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

文化交流不仅表现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对话,还关乎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把“解决文化差异”看作是物理反应,那么“文化适应”则可以看作化学反应。文化适应不光是要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的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文化认同和一种文化融入。“解决文化差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相

互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的客观问题,“文化适应”是在这种客观问题解决之上更高层次的交流的需求。人类在文化交往中首先必须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以此保证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若想使这种交流继续深入发展就要考虑文化适应的问题了!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移民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民父母所面对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价值的巨大冲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就移民而言”施纳伯尔,“参与经济生活伴随着一种私人生活,边缘要素懂得从文化上与全球社会的规范相融合,同时让文化核心保持不变……文化系统的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区分不是永远不变的,它的改变取决于民族集团意识到其自身以及因此而意识到其局限性的原生文化和历史环境。”。移民父母就是在秉持着一个文化核心(母国文化价值核心)试图接触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他们为更方便的生活,从语言到思维方式都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对异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排斥,所以始终处于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之中。而对于移民子女来说,情况又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种文化代码转向另一种文化代码既不是直接的亦不是即刻的。移民地子女要经历一个短暂的活跃阶段,其间他们试图去解决冲突,拒斥其父母的文化而接收社会文化,同时无意识地将主导文化在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移民文化在重新解释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模式融合在一起。”显然移民子女已经把解决文化差异上升到了文化认同的高度,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接受移民国的文化和价值,更好的融合父母的文化和社会文化。对异文化的认同是迈向文化适应关键一步。

“文化认同性基本上是指民族性。”对某一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持有这种文化的群体(民族)的认同。认同不等于同化,不等于全盘接收,它是一个由认识到理解再到融合的过程。“自198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认同性的三重维度――历史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强调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和关联性,强调文化认同性的流动性和变形。”正是因为文化认同是动态的过程,所以文化适应也应当具有动态性:二战后,许多中国人移民美国,几代华裔在中美交流与文化传播方面做出过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很好的融入到了美国的文化中去;21世纪在中国逐渐走向富强是,一大批美国移民来到了中国,并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又艰辛的文化适应之路。

在文化适应之中,并不是只有单方面的输入过程,文化的输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文化认同往往带有民族性,但绝不是说文化认同等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性与文化认同性知识在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才可能形成一致。”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中所追求的文化适应理想状态的阶梯,远远超出民族认同的范畴。“民族认同发具有极化和扩大经济或政治秩序冲突的性质。”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压迫正是源于民族歧视和不认同,中东穆斯林所面临的战火也无不与过分夸大民族认同有关。民族是特定一群人的范畴,而文化则没有边界,是可以跨条约一切障碍的。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适应,究竟要走多远?其实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的理想状态就如同老子的大同社会的高度。曾经就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划分为五个时期:1.前认同期(即本文所说的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2.文化人形成期;3.认同融合期;4.文化认同趋同时期;5.人类文化认同大同时期。

篇4

品茶闻香相忘言

古代人品茶到底品什么、怎么品。品茶这个阶段大约开始于西晋,长江流域的文人雅士在介入茶事活动当中,带着文人作家们审美的观点、审美的情趣来从事茶事活动,从而把中国人饮茶提高到品茶阶段。西晋诗人张载的茶诗《登成都白赋楼》里有两句话:“芳荼冠六清,溢味传九区。”芳香的茶盖过六种盛行的饮料,茶的香味传到九州大地。这首诗不说茶的保健提神作用,而提到了它的芳香,强调它的气味,我们现在品茶就品它的色香味,味是最重要的。所以从西晋开始,品茶过程中就强调品它的芳香和滋味。一直到了唐朝,这样的习惯、风气越来越盛,所以就出现了以茶代酒的各种茶会,叫做茶集,也叫茶宴。人们在品茶当中吟诗作对,是一种很高雅的集会。唐朝诗人钱起有诗《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竹下,说明茶宴的地点不是在室内而是在竹林里;紫茶,是唐朝很有名的贡茶;他们在竹林底下对着

很美妙的紫笋茶达到忘言的程度,陶醉在茶香之中。此时大家都不说话,因为开始的时候肯定话很多,大家吟诗作对,但是这时候都沉浸在茶香之中了。人不管从事什么活动,如果达到忘言,就是最投入的阶段。

十年前,我陪一个日本的茶话专家到庐山参观,到了山上,翻译腿受伤了,不能陪我们。我不懂日语,他不懂汉语。晚上吃完晚饭,天还没黑,我们决定出去走走,走到牯岭,天黑了,再走到小天池,那时候月亮出来了,那里有一片松树林,我们走过松树林,发现月光穿过松树林,地上有一块一块的月光。走过去看到九江万家灯火,我们就在亭子里坐下一直看,因为语言不通,就在那静坐。那时只听到风吹

过松树林引起一片松涛声。我们两人在那里整整坐了一个半小时。这个晚上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回去之后,我心潮澎湃,写了一首打油诗给他:“林中结伴踏月行,万家灯火耀眼明。相对无言听天籁,万里松涛诉衷情。”那时我们两人都达到了忘言的阶段。唐朝人品茶也到了忘言的阶段。接着说上面的诗。流霞,是一种名贵的酒。那句诗的意思就是在竹林里喝紫茶,胜过神仙喝仙酒。本来心里有很多杂念,都被这碗茶汤洗得干干净净了,满心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了,只听到一树知了在叫,太阳已经西下,影子斜了。这首诗说明了唐朝诗人在品茶时达到了忘我、投入的境界,它没有提到茶的功利的作用,完全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这就是品茶的意境,要达到这个境界才算品茶。

茶道的三个层次

篇5

茶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并且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相当多的鲜明特点。在日本的茶道当中,生活与哲学以及相当多的内容是分不开的,而茶道又是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内容,能够把人们从最为平凡的世界当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境界,并且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而言,茶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美,它不仅仅是生活当中的一种文化,还是文化中生活的一种体现,能够对人们的精神境界发挥出最为直接的功能。在实际的文化艺术方面,茶道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包括了基础的诗词、绘画、建筑、书法,还包括了深层次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意境上的动态美感,其赋予了茶道相当多的独特韵味,使得茶道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并且茶道在实际的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所形成的表现形式是十分直接的,包含着多种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尤其在工艺美术的彰显上,有着自身独特的风采。在日本的茶道当中,对于茶道的境界美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们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品茶爱好,否则,很难感悟其中的美感,因而日本的茶道又是一种庄严的形式风格。但是不得不说,日本的茶道文化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如在喝茶时候的环境必然是静美的,而环境是清美的,风景则是幽美的。

1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总谈

工艺美术本身是以工艺为原型的,而且是在工艺当中体现出一定的美术特色,给予人们独特的美感,但是在实际的日本茶道文化当中,却过多的包含了这种艺术特色。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具有相当多的鲜明色彩,首先其体现在风景的幽美上。由于对茶道的美感体现需求,日本民众很多会选择将品茶的地方放置在一个幽美的环境下,以此来衬托茶的味道之美,而它本身也是工艺美术当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其次是清美的居室。在日本,进行品茶的时候,通常都比较静,并且室内的环境也比较优越,给人一种品茶的神圣感觉,不由得一切外物来打扰,担心可能破坏了茶道的整体美感。接着是纯美精致的品茶器具,由于实际的日本茶道具有最为切实的需要,因而在实际的工艺美术彰显当中,必然要选择一些精美的品茶道具,而这些道具的存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茶的整体美感。最后是品茶的寓意,与工艺美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所体现出来的韵味相当多,而且异常的唯美。

2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基础工艺美术彰显

2.1景幽在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表现,首先体现在景色的幽美上。但是在实际的理解当中,人们却将幽美误当成了优美,虽然两者都可以形容环境的美丽,但是,放在这里去形容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却应当是幽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茶道文化所包含的工艺美术是一种工艺的美,而工艺所形成的环境,如果用优美来形容,仅仅来说明环境的一般美丽,但是幽美却可以实实在在的体现工艺的过人之处,将工艺与美术完全地结合,形成了不一样的景色美感。在日本的茶道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处于较为幽美的环境下进行品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的日本文化思想中,品茶属于十分庄重的生活艺术,需要用心去对待,因而选择品茶的环境便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并且在很多我们熟知的日本品茶环境当中,都处于十分静然的一个环境,不会有其他人进行打扰,并且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表露出崇高的敬意。2.2室清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室清应当属于人们最容易理解的内容之一,即保持品茶室的整洁和安静。通常而言,在开展品茶的时候,日本人会选择与来访的客人进行单独的品茶,而将其他的下人支开,以保持居室的清净。并且每一次来到品茶室,都可以发现环境相当的整洁,并且几乎没有人来过的痕迹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每次品茶结束或者品茶前,都会对品茶室进行一定的打扫。而这里的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品茶室的装潢都进行了一定的工艺改善,使它的外观和内在保持同步,进而实现唯美的品茶环境。

3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深层次工艺美术

3.1器美如果经常涉及一些日本的电视节目,可以发现其中进行品茶的时候,所选择的品茶器具都十分的优美,并且对这些器具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每一处的品茶器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所有的品茶场景都涉及一定的优美器具,而这本身也属于对茶文化的一种尊重。在日本人的基础修养当中,品茶的器具一定要保持较高的艺术感,并且能够给人一种品茶的优越感,否则会使得整个品茶过程严重的失去意义。在品茶的时候,日本人所选择的器具都是一些十分精美的器具,而这些器具也仅仅被当做饮茶的器具,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同时,由于品茶的时候,有了这些美丽的茶具,会给品茶的整个过程赋予一种特殊的色彩,甚至会带来很大一部分和谐。3.2意深不得不说,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最多的就是品茶的意味,工艺在于纯良唯美,而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纯的过程,需要经过逐步的淬炼,进而形成最终的艺术。品茶在日本的文化当中,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存在,它对于人们的诸多艺术宣传,最主要的体现在于其具有相当唯美的煮茶、泡茶、饮茶过程,而每一个过程当中都有着需要注意的点儿,而这与工艺的形成不谋而合,都由于工序上存在着相当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而在实际的品茶过程当中需要尤其注意,给予品茶实质的美感。而且品茶品的除了茶以外,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唯美的意境,需要人在品茶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体会。日本民众在品完茶之后,都会进行沉思,将茶的味道进行深层次的融化以后,才会对茶进行一定的赞美,并且这种赞美往往都是由心而发,能够带领品茶的双方进入较高的品茶意境,而不会单纯地停留在品茶的表面形式当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可以总结为景幽、室清、器美、意深,并且其中的每个工艺美术特征都在茶道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彰显,也会在以后的发展当中衍生出更多的音乐美感,使人产生相当多的艺术气息,进而深层次地融汇在品茶的过程中。对于品茶的认知,工艺美术应当与其有着相当多一致的特点,尤其是品茶的过程需要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期间相隔了比较长的等待时间,而茶道的寓意在于心静和唯美,因而,在品茶的时候,需要认真欣赏周边的环境以及居室内的温馨,进而使得茶道文化能够得到深层次的寓意渲染,同时品茶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与工艺美术的各个审美特征进行一定的融合,实现不一样的品茶意境,并给人以独特的茶道美感。

参考文献

[1]袁宙飞.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4):52-56.

[2]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D].山东大学,2011.

[3]高红.“自然”与日本茶道美学[J].农业考古,2008,(06):171-173.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79-01

0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语言总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所以任何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都是用来表达不同文化世界的。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差异。汉语属于东方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大语系截然不同,汉英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不同导致了知识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文化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下面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大学英语 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 中多次提到Stocking, Chimney, gift 及Santa Claus, 如果不了解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一些习俗, 就无法充分理解这篇课文。 在讲述这篇课文前,教师就先向学生介绍西方的圣诞节: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卡片,圣诞歌曲,圣诞晚宴等,然后让学生把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从而使学生对西方的最重大的节日——圣诞节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就能更好的体会课文了。《大学英语 精读》第三册第四单元“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一文中,有这样一句“If she choose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away as it is a lost dog”,在中国人眼中,狗不是很受欢迎的动物,这从“落水狗”、“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头军师”等贬义的用法中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就会觉得“to turn away a lost dog” 不应该是件困难事,可文中却用“hard”,学生们会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是文化差异造成了这种理解上的困难。在英美人眼中是 “Man is best friend”,是心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将一只丧家之犬拒之门外是很不道德的,所以在英语中才有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 (最重要的人物),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用法。《大学英语 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 “Why I Teach” 中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ings to breath.” 。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向他的鼻孔里,使之成为有灵气的人,这样上帝 “造人”的工作就完成了。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恰倒好处的运用了《圣经》典故,把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比做上帝造人的工作。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文化方面的差异成了英语学习的绊脚石,要扫除这一障碍,我们要尽可能的了解研究文化的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问候寒暄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尤其是在城市中,人们见面的问候已改为“你好”“你早”,年轻人更流行“Hello” “Hi”,寒暄语中问及工资、婚姻的减少,谈及天气、健康、衣着的增多。

在传统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多侧重于词义辨析,结构分析,课文翻译等表层结构的处理,忽视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导入文化知识呢?

1通过教材直接讲解法

在课堂上,在遇到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介绍给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授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大学英语》教材中第一册到第四册,总不乏涉及文化方面问题,在前面已举了一些例子。教师讲解传授是学生获得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主要渠道。另外,要充分发挥外教作用。众所周知,对我们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莫过于讲母语的外国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接触外国人是别的任何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直接请外教定期进行专题讲座,讲授关于西方人风土人情、节假日、《圣经》等典故、餐桌礼仪文化等,是学生直接感受到文化差异,并及时就平时遇到的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进行请教。教师平时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英语文化知识,学生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渐渐越来越多地掌握这种差异,为更好的学习英语开辟道路。

2教师引导法

文化本身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对比,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引导学生时,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作品,使学生短时间内有助于提高交际技能,所选材料中的词汇和结构是能与学生的本族语形成鲜明对照,及学生本族的社会文化因素与他们所学外语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差异的。

3组织学生讨论法

利用讨论法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时,教师要精心安排。在进行讨论之前,要求学生对要讨论的题目及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在讨论时才不至于出现冷场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后阅读、收集相关资料的热情。通过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互相帮助,提高和增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4补充法

英语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文化教学,作为英语教师平时应不断学习,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日积月累,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具备广博的知识,尽可能地开拓渠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英语学生。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与语言相关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同时进行,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剑晶.谈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

篇7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文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林瑞萱.日本茶道源流:南方録讲义[M].台北: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1991.

[3]林瑞萱.中日韩英四国茶道[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5]鲁丝·本尼迪克特(美),昌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冈仓天心.茶之书[M].社会思想社,1995.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 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

[3] 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

[4] 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

[5] 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

[6] 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7] 吴平.禅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赵天相.〈茶禅一味〉寻踪有感[J].农业考古,2000(58):126.

[9] 东军.日本茶到的神髓[J].农业考古,1994(36):243.

[10]滕军.茶道与禅[J].农业考古,1995(38):76.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江静,吴玲:《茶道》,杭州出版社,2003

[2]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王雅茹:浅析牧溪《六柿图》的创作意境表现,《大众文艺》,2011

[5]王雁玲:牧溪《潇湘八景图》中的消解性特征,上海大学,2007

[6]胡建明:东传日本的宋代禅宗高僧墨迹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6

篇8

20世纪末以来,茶文化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分支,开始进入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目前已经有一些高等院校将其设为一门专业,本人尝试在我们这样的金融类院校开设一门中国茶文化选修课,从师资知识结构层面来讲,必然先天不足。但可以扬长避短,侧重茶文化的人文性,有选择讲授茶的自然科学知识。试图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茶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浮躁中得到安宁。

一、在金融类院校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的目的与意义

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传承中华文化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根据本人近几年来在全校开设选修课课程的经验来看,选择什么样内容的课程,与能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能否传承中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科普性、操作性、艺术性、思想性(这一点特性主要体现在茶道中)很强的公共选修课,在我院尝试开这门选修课有如下几个目的与意义:一则为不懂茶叶的学生普及茶叶科学知识,为爱好茶叶的学生丰富茶叶科学知识。二则让学生了解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开阔视野,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三则侧重让学生了解茶文化中所蕴含的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的茶文化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四则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领会茶道这一核心精神,学会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品味美,少一份焦虑和浮躁,多一份趣味和涵养。五则利用茶这一文化载体,让学生通过茶文化的学习,树立艰苦朴素的文化理念,厉行节约,不盲目攀比。

二、《中国茶文化》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体系设置

(一)教材的筛选

选用了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九州出版社)这本非教材系列的、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这本书不仅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从哲学层面论述了其由技而艺,由艺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点和思想。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连印数版,被读者称为“茶道、茶艺、茶文化入门的基本读物”和“中国茶文化的理论性著作”。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人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设计教学内容时偏重于茶文化的人文科学一面,设计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茶及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第二章,茶艺;第三章,茶道;这两章是中国茶文化的两大核心,讲茶艺不仅仅是讲点茶技法,更侧重在选茗、蓄水、备具、烹煮、品饮,整个过程中包含的艺术精神。而茶道因其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高度契合,成为我们学习的重点。第四章,茶礼茶仪茶俗;第五章,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第六章,茶文化与各族人民生活;第七章,茶叶的分类、加工原理、贮藏保鲜方法;第八章,茶叶品质评定与各种茶的鉴别方法;第九章,茶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前六章内容基本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主线,后三章属于自然学科方面且是独立自成体系的内容,参考了茶学方面的专业教材,以周巨根、朱永兴主编的《茶学概论》为主要参照。

(三)教学手段的利用

在教学思想上,本课程强调趣味性、文化性、互动性、研究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本人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课堂讲授。在讲授过程中努力反映茶学学科的特色与精华,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在深度和广度上体现茶叶(尤其是名茶)在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的适用性,使我们这样的金融类院校的非茶学专业的学生以及茶叶兴趣爱好者对茶叶知识有科学、全面的了解,提升其茶文化素养。对于茶道部分主要是讲授,介绍各门派的分类标准和类别,同时将自己比较认同的派别做细化讲解,其他只抛砖引玉,启发学生自己多做研究性探讨。二是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十分适合运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播放一些茶音乐或展示一些与茶有关的电子图片、茶画、纪录片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茶文化资料展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把茶文化的内容展示出来,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喜欢茶文化,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研究兴趣,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布置展示主题,分组、限时进行课堂展示。学生在备讲过程中,从收集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到制作PPT、课堂展示,都分工合作,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可谓一箭双雕。

(四)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平时考核。这一部分由三块组成,即在学习本课程期间要求学生写课程学习心得、课堂展示、考勤,以此综合作为平时成绩。这部分的重点放在写学习心得的考核上。二是期末考核。期末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以论文的形式考核。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这两项作业要求学生必须以手写的形式完成。

三、茶文化课在金融类院校开设所面临的困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为人类文明留下绚丽光辉的一页。因而其相关方面的创造内容可谓浩繁卷帙,令人目不暇接。如何精挑细选,如何做到讲解时声情并茂,又能紧密联系实际,又能说出相关的经验和感受,笔者认为难度比较大。在十几个周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深切体会到茶文化课对授课者的语言、文字和指导实践的示范传授能力要求极高,甚至在艺术素养和个人品味上也有极高的要求。

先天的不足靠勤奋努力可以弥补,但教学资源匮乏非本人一己之力可以改善。茶文化内容的许多方面表现为实物展示和现场即兴方式。如茶的自然科学性和茶的文化艺术的结晶,以及茶与民俗方面的创作等,还有如茶艺展示以现场即兴较合适。教学中唯有以实物和现场展示的形式,才容易被学生了解、记忆,也便于学生引起有关方面的共鸣。所以,只能调整自己,定位要准,开这样的课势必只能浮光猎影,不可深海探宝。既然是只企鹅就永远别想成为热带鱼,美梦醒后,初步设想率先在财经传媒系成立大学生的茶文化社团,为真正喜欢茶的学生搭建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帮助学生对茶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认识。

最后高校应该加大对公选课的资金投入,对于优秀的公选课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打造精品课程。除了教师主动提出开课申请外,学校还应合理调配教师资源,还应该积极邀请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做兼职教授或讲座教授,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茶在中国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迈入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作为一门与专业无关的文化素质类选修课,有那么多学生选课,并不是课讲得有多么好,而是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心灵需要。但是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我们短短的36学时,只能是论其皮毛,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但笔者将不断研究学习新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心尽力把中华茶文化的种子传播到每一个真诚的心灵中。

参考文献

[1]胡付照.略谈中华茶道与茶艺[J].贵州茶叶,2011(1).

篇9

笔者有幸在中国茶博看到韩国著名画家闵庚灿绘制的国画《松竹梅》,画面松柏苍翠、墨梅横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园。中国自古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可这里画家却将茶与松、梅并提,可见在画家看来茶的品格与松、梅一样高尚。笔者作为一线中职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让中职学生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拥有茶一样的高尚品质,定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1茶文化体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农时期就被发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此“嘉木”也在经历着多样的变化。茶最初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逐渐被推为食材,之后茶又成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茶文化组成体系应该包括茶学,茶道,茶情,这三个层面。

这里的茶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层面上。在《茶叶》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权威和茶人都认为“茶学”是一门关于茶叶的源与流的学科。笔者觉得茶道是通过泡茶艺术(茶艺)这种方式,给心灵创造安静的氛围,用自己的心去领悟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为载体的茶书,茶诗、画等及品茶所带来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职学校所带来的功效

茶文化对他们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拓宽学生的就业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中指出,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艺师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专院校中,把茶文化作为专业很是罕见,使得高素质的茶艺师实在难找。所以即知茶艺又懂悟道的茶艺师必将成为近来较为紧缺的“宠儿”。因此在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专业,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艺师资格。

2.2茶文化对学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

(2)茶文化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睡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让他们变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还不够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过度的自尊心,表现欲望较强。

再者,中职学生对“个性”往往曲解。很多学生认为“个性”是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就是个性。

最后,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缺乏理智和规范,往往为求利益,不计手段;在内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茶人、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也许每个人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看来“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在“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茶艺过程中;行俭之德藏在“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心态上;明伦之礼体现在“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待客之道上,谦和之礼就在“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吃”茶过程中(《茶道茶经》)。这些可以修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相信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手中,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在喧嚣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时,能学会点一段淡雅的檀香,让心慢慢的平和,让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苏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浊尘,仿佛也洗去了积累在心上的浊尘,用平和洁净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宁静的氛围和空灵情洁的心情慢慢出现。“凤凰三点头之后,杯中茶叶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弥散在身边,饮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随着茶香慢慢飘荡,心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此时轻轻的抿一口佳茗,让色、香、味缠绕着舌尖,不禁让人觉得全身心的舒畅和怡悦,仿佛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认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闵龄所说,这是一种洗净了骨髓的精神升华。而这就是茶道之“怡所带来的“怡神悦志”之感,“明心见性之畅。最终将引导饮者到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弱,以致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特别怪异、浮浅。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上的怪异,和发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在中职学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

(2)开设茶文化社团。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和交流的平台。社团可以开展茶艺培训、表演,茶叶采摘、加工等活动。

(3)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中职学生中的影响。

篇10

笔者有幸在中国茶博看到韩国著名画家闵庚灿绘制的国画《松竹梅》,画面松柏苍翠、墨梅横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园。中国自古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可这里画家却将茶与松、梅并提,可见在画家看来茶的品格与松、梅一样高尚。笔者作为一线中职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让中职学生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拥有茶一样的高尚品质,定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1茶文化体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农时期就被发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此“嘉木”也在经历着多样的变化。茶最初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逐渐被推为食材,之后茶又成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茶文化组成体系应该包括茶学,茶道,茶情,这三个层面。

这里的茶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层面上。在《茶叶》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权威和茶人都认为“茶学”是一门关于茶叶的源与流的学科。笔者觉得茶道是通过泡茶艺术(茶艺)这种方式,给心灵创造安静的氛围,用自己的心去领悟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为载体的茶书,茶诗、画等及品茶所带来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职学校所带来的功效

茶文化对他们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拓宽学生的就业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中指出,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艺师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专院校中,把茶文化作为专业很是罕见,使得高素质的茶艺师实在难找。所以即知茶艺又懂悟道的茶艺师必将成为近来较为紧缺的“宠儿”。因此在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专业,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艺师资格。

2.2茶文化对学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

(2)茶文化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睡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让他们变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还不够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过度的自尊心,表现欲望较强。

再者,中职学生对“个性”往往曲解。很多学生认为“个性”是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就是个性。

最后,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缺乏理智和规范,往往为求利益,不计手段;在内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茶人、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也许每个人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看来“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在“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茶艺过程中;行俭之德藏在“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心态上;明伦之礼体现在“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待客之道上,谦和之礼就在“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吃”茶过程中(《茶道茶经》)。这些可以修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相信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手中,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在喧嚣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时,能学会点一段淡雅的檀香,让心慢慢的平和,让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苏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浊尘,仿佛也洗去了积累在心上的浊尘,用平和洁净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宁静的氛围和空灵情洁的心情慢慢出现。“凤凰三点头之后,杯中茶叶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弥散在身边,饮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随着茶香慢慢飘荡,心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此时轻轻的抿一口佳茗,让色、香、味缠绕着舌尖,不禁让人觉得全身心的舒畅和怡悦,仿佛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认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闵龄所说,这是一种洗净了骨髓的精神升华。而这就是茶道之“怡所带来的“怡神悦志”之感,“明心见性之畅。最终将引导饮者到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弱,以致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特别怪异、浮浅。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上的怪异,和发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在中职学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

(2)开设茶文化社团。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和交流的平台。社团可以开展茶艺培训、表演,茶叶采摘、加工等活动。

(3)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中职学生中的影响。

篇11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高校德育教育的尴尬现状已在不少相关文献中得到反映,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其不仅归因于当前社会的大环境使然,也根源于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模式。那么高校德育教育的模式是怎样的呢。根据笔者的考察,其模式特点可总结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并以说教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此种模式表现出腻烦的情绪,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到课程教学空洞无味。为此,针对目前在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便是刻不容缓的事情。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在知行结合下的德育教育模式,才能促进学生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因为,“知”为“行”提供了路径指向,而“行”又不断强化学生对“知”的体会。正因如此,让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之中,则成为了能较好践行知行合一教学原则的方式。

1茶道思想的德育功能分析

从学理层面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茶道思想的德育功能:

1.1茶道思想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分

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仍然着力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然而,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和商品经济环境下,课堂教育在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并存的环境下,显得无能无力。这就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课程地位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而且在历来的教改中也难有起色。事实上,相比较塑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许使学生的内心获得一种安静的状态更有意义,这种状态能促使学生反思和感悟。可见,茶道思想在这里就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养分。

1.2茶道思想为知行结合提供了内容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已经对知行结合形成了清醒的认识。但在教学中却感知到,建立起一种适度的实践路径则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在当前以塑造学生道德价值观为主线的教学中,促使学生去“行”的无非就是践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这种践行需要与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来实现,问题就在于社会大环境并不一定会给予大学生这种机会,而且我们也不能为此来制造某种社会场景。但茶道思想更加关注人的内心和行为修养,进而就能在大学生心性养成中获得实践的方向。

1.3茶道思想为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

之所以笔者十分强调心性修养的重要性,根源于大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中,忍耐力、专注度、进取意识等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状况。众所周知,现阶段不少大学生不安于现状而平凡跳槽,这本身就是一种浮躁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茶道思想就为大学生的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

2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那么茶道思想如何与高校德育教育对接呢。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导向中来寻找到其中的切入点。

2.1个体情感导向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知晓,笔者对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现行的教育目标不同,笔者认为德育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诉求,这是基于大学生所处时代环境的一种考量。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明显的就业危机感,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也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这二者所形成的叠加效应作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必将为他们带来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因此,茶道思想在与德育教育对接时,应以大学生的个体情感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茶道思想的比较优势。

2.2职业意识导向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高校德育教育应能助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主要指向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但传统德育教育缺乏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素材,而且形而上学的教学方式也无益于学生职业心态的养成。将茶道思想引入到德育教育之中,茶道思想外在的茶道活动便能为大学生建立起知行结合的认知路径,进而就能较好的塑造他们的职业意识。可见,以职业意识培养为导向,也构成了茶道思想走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2.3行为约束导向

高校德育教育之于大学生群体,应追求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持久的行为约束效应。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生只有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行为约束能力,才能在与社会互动中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茶道思想和茶道思想所依附的茶道活动,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茶道思想能够担负这样的功能。

3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解析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还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难题:

3.1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个体情感间的共鸣

在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中,任课教师习惯于将德育教学作为公共课来对待,而忽视了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这种习惯也在教改中自然延伸到了对茶道思想的引入,即仍然以一种说教的姿态出场,而未能与学生的情感需求之间形成共鸣。这种情形真实存在,从学生的课堂反馈中也可以感知到,他们似乎并不会主动的将茶道思想与自身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而是将茶道思想当作文化素材来对待。因此,这一难点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3.2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职业意识间的契合

这里的职业意识应从具体的行业、岗位中来进行认识,但这对于高校德育教师而言则是一个难题。本校学生主要以体制外就业为主,而且大多进入到了企业这种组织去就业。不难看出,企业组织生态和高校组织生态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而且各自的游戏规则也不尽相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德育教师往往以高校这种体制内单位的职业意识,来直接对接企业环境下的职业意识,进而这就使得茶道思想难以精确契合企业的职业意识要求。

3.3难以形成茶道思想与学生个体间的融合

只有形成了与学生个体间的融合,才能使茶道思想连同茶道活动植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植根性将最终转换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他们的职业生涯。但如何实现茶道思想教育能够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是一个难点问题。

4对策

根据上文所述,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

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意在与从整体上纠正当前忽视学生内心感受,以及忽略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局面。只要这样,才能为茶道思想的引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就德育教育的目标设计,其应紧密联系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以及通过分析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来进行价值取向界定。笔者建议,德育教育目标应分为常规目标和现实目标两类,常规目标以传统德育教育目标为导向,而现实目标则植根于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范畴。

4.2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

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便能够与德育教育的现实目标相契合,也才能为引入茶道思想提供入口。但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只是一般要求,而真正去实现这一要求则存在着手段上的困境。毕竟,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教师直接观察出来,而且德育教学受到时空维度的限制,也无法有足够的机会来进行观察。那么这时就需要寻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协助了。笔者建议,这里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来获取样本数据。从而,为茶道思想的引入提供第一手资料。

4.3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

在引入茶道思想时,需要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需要促使学生在参与到茶道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来感悟到茶道思想,并能自觉的利用茶道思想来调试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这就需要一定的场地资源。在开展茶道教学时,可以与专业所在院系进行合作,通过利用专业实训场地来作为茶道教学场所。另外,还需要挖掘高校人文教学资源,使得真正懂茶道的师资来为学生进行授课,并从中来提炼出茶道思想来。

4.4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

要将茶道思想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茶道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心态。那么,这就需要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校园社团所开展的活动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学生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和交流。这里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在于,帮助组织与茶道有关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现场指导。

5展望

当前大学生正面对着的是发展的时代、开放的环境和改革的现实,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强烈的了解和参与愿望。这使高校德育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投入更多的精力。虽然我们向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上下协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制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中主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干部的“专利”,德育工作有时被当作了学生思想间题的“救火’工作。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难以将正神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价值追求,自觉调适个人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今后需要创新高校德育体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的现实选择。

6小结

当前高校德育教学模式特点可总结为: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并以说教为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此种模式表现出腻烦的情绪,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到课程教学空洞无味。对此,本文认为:茶道思想为育德教育提供了养分、茶道思想为知行结合提供了内容、茶道思想为心性修养提供了启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围绕着: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4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