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1:42: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煤矿机电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煤矿机电管理论文

篇1

2新技术设备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一些新的机电设备以及机电技术的产生。这就对机电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因为资金问题,无法更新这些技术设备。

3对策分析

3.1加强基础安全管理因为煤矿开采是具有危险性的工作,所以在煤矿开采的时候,一定要对相关从业者进行严格的把关,主动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煤矿的机电管理工作能够有一个良性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进步。

3.2加强现场管理加强机电设备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下面三点:第一,根据相关的生产制度制定完整的设备检修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第二,充分发挥机电部门的生产与管理职能。与相关的部门进行配合,制定完善的考核细则;第三,制定严格的监察制度,确保每台机电设备都能保持良好的运行。

3.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煤矿企业的管理阶层要加强对于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煤矿的机电运输管理水平能够稳步的提高。

3.4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现阶段,在煤矿生产企业中由于对于机电运输管理的不到位,使得我国煤炭产业不断出现安全事故,对于我国的煤炭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在实际机电运输管理中有章可循,才能够整体提高我国的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水平。

篇2

生产设施老化、简陋缺乏,技术性能下降,再加上一些旧的生产设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运输设备管理

2.1井下防排水装置矿井必须配备3台水泵,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泵必须配备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必须保证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水管必须配备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的水管能力应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对存在隐患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应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2提升运输机电设施

2.2.1立井、斜井提升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防止过卷装置。二是防止过速装置。三是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四是限速装置。五是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六是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自动断电。七是松绳保护装置。八是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煤仓满时,能及时报警,自动断电。

2.2.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要求: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可继续使用。

2.2.3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2.2.4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一是必须装设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在倾斜井巷中,必须装设弹簧式或重锤式制动闸,制动闸的性能应符合要求。

2.2.5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遵守下列规定:一是在上、下人员的20.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1.0m。二是输送带的宽度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8m/s。三是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0m。四是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下人的区段内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五是运送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六是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七是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断带护装置。

2.2.6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巷道内应设照明装置;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应装设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并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带式输送。

2.3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他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严禁继续使用。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矿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是电缆必须悬挂。二是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三是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0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0m。四是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取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措施。

2.4矿井主通风机装置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1台备用,备用的风机必须能保证10min内开动。对通风机必须3a进行1次性能测定。矿井的主要通风处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及时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改变后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通风机的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中,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结束语

篇3

2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

综合运用网络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是煤炭企业机电管理在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的方向和重点,能够很好的处理机电管理信息的集成处理与、生产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与集成,建立一个企业机电管理自动化体系。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能使机电大型设备得到集中控制,为煤矿企业的煤矿采掘、供电、排水、提升、运输等一系列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在实时数据流、信息流等各个领域的良好集成和共享。

3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自动化系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梧桐庄矿煤矿企业建立的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是以千兆环网为基础,以自动化控制中心为核心,集成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主运系统、副提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原煤运输系统、水文及雨量监测系统、通防监测系统、主通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子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3.1借助网络的集成,实现了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控制平台

在梧桐庄矿煤矿企业自动化系统煤矿机电管理中,敷设了3万余米主光缆,安装了9台主交换机,地面4台环网千兆交换机,其中,部署2台千兆核心交换机在自动化控制中心,为每台交换机配置UPS不间断电源,支持2小时延迟,井下5台千兆隔爆交换机,为井下每台交换机配置矿用隔爆不间断电源,支持2小时延迟。这样,就实现了一个从地面到井下的环形网络,能够进行矿井各种监控,并且能够监测信息的共享、集成、融合和信息综合利用,提供生产、安全层面的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决策支持,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指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3.2为自动化控制室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供电电源

在煤矿机电管理中,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从而导致出现断电再通电的电流冲击,为此,该系统为拼接单元设计了电源保护,为自动化控制室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供电电源,为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此同时,在配电柜中接入了防雷装置,使机电设备在遭受雷击等一些恶劣事件时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3.3实现了实时监控

自动化控制中心可以对子系统的工况及环境参数进行实时、准确的采集。软件集成和网络传输共同构成了自动化控制中心系统平台,可实现实时监控。同时,该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充分考虑了硬件和软件冗余,当某子系统的通讯或元器件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传输性都不会受到影响。

篇4

许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设施保护设施不齐全,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而煤矿企业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如果机电设施不及时保护,就会出现设施被铁锈腐蚀的情况,因为工作员工对机电设施的认知缺乏,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

1.2机电员工的职业素养差

煤矿工作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人们觉得已经是很低级的职业,所以技术能力强的员工也不肯进入煤矿企业工作。而且许多工作员工觉得机电工是一个差劲的工作,领导不关注,工作待遇也不好,导致一部分的技术员工辞职,致使机电设施的管理工作缺少了很多的人才。经过调查得出,目前在乡镇煤矿中就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会处理机电设施突发的故障,错过设施故障最好的解决时候,也缺乏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管理。

2煤矿机电设施管理和维修手段

2.1机电管理体系化

在煤矿企业的管理进程中,坚持科学的工作观念引导机电设施的管理,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运行速度,要敢于突破从前错误的理念束缚,争取将机电的工作做得更好。在平常的机电管理过程中,企业员工要具备责任心,消除心中不好的工作想法,努力处理工作之中碰到的情况。根据机电管理制度的规定,联系煤矿生产的现实,要做好煤矿设施的科学管理,严格遵守企业管理规定。煤矿企业不只是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还要及时更换一些老旧的设施,提升设施运行之中的安全度,及时报废已经不能够使用的危险设施。严格制定更换计划,确保紧急需要更换某些设备的时候还要资金运行。

2.2提升机电员工的职业素质

基于管理好机电设施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企业员工的任务,做好煤矿工作中的机电设施的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设施的运行安全,增加职业员工的管理技能,才可以体现出使用机电设施的效果。企业领导要关注技术员工的发展,在他们把工作做得非常完美的时候给予支持。提升机电技术员工的职业素质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加强职业员工的技术练习,聘请优秀的工程师给职业员工进行授课。还要拥有先进的煤矿设施,才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运行安全,提升职业员工的工作水平,才能够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所以,加大对于新的机电设施的资金投入,激励企业员工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才会处理生产中碰到的突况。

2.3加强机电设施的综合信息管理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机电设施的综合信息管理,推行计算机管理的运行方式,对于全矿实施实施科学的跟踪报道,操作起来很快,也有助于企业领导及时查看煤矿设施的运行情况,不但减少了企业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煤矿企业的发展水平,又能够减少一部分的经济开支。这样不但做好了机电设施的管理工作,也很好地协调了工作员工的任务,提升了煤矿企业的工作速度。

2.4建立设施维修制度

在机电设施的购买中,一定能够要守好设施质量这道关口,在购买的时候要买对,严格管理购买的步骤。在机电设施到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检验设施的检验,做好设施的检测工作后方能下井运行。对于设施安装的重要环节,一定要仔细做好,确保机电设施在安装的时候不被损坏。优化机电设施管理与维修的手段,煤矿领导一定要重视机电设施的运行。在当前情况下,煤矿生产企业一定要关注机电设施的检修,还有机电员工的职业素质的加强。联系我国现在的国情,要做好机电设施的管理工作,确保机电设施在寿命时间里还是处在比较不错的技术情况,来取得最好的经济收益,减少机电设施的维修投入。完善煤矿机电的运行体系,确保达到计算机帮助检修的目的。根据计算机得到检修信息的搜集、解决,而且可以对检修方案做出科学的决定,一定要做到数据信息的正确,决策科学、反馈便捷。而在机电设施的维修阶段,一定要严格记录机电的维修情况,记录下每一个步骤的维修手段与作业指标,做好机电小组进行跟踪管理。此外,还要保证机电设施已被维修好,加强维修员工的责任意识,完善机电设施维修的责任体系,确保每台煤矿机电设施的维修结果,促使煤矿机电设施的安全使用,减少煤矿机电案件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