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04:51: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专业技能实训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三.实训目的: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四.公司简介: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品牌价值508.31亿元。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基地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普通货架库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仓库面积46000平方米,引入了先进的存储、搬运、输送、分拣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日吞吐能力可达最大入库17000台,最大出库24000台。物流配送中心使用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持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更加合理地平衡工作负载,减少级别错误,提高库存准确性和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作业成本。物流配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核心软件系统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运输管理系统能够针对订单的零售配送和长途配送,优化路线排程计划,有效减少配送里程和工作时间,彻底转变人工排程的传统作业方式。计划建立的多媒体监控系统,包括图像监控、通讯视频、信息汇聚、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对全国所有连锁店面、物流中心、售后网点进行监控和实时管理。建成后,苏宁物流配送中心可实现200公里范围内24小时直接送货上门,支持年销售额达120亿元。
五.实训具体内容:
在苏宁中心库里工作,主要从事货物拣配工作。在工作之前,仓库主管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心库,并讲解其布置的原理.苏宁大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规模大,家电种类和数量多,这充分显示了苏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主管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工作的流程,苏宁的大库主要有收货,存货,盘货,发货四项功能,每一项工作都要很好的链接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做的具体的工作是将高层货架的货物用工具运到集货位,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但也要认真对待。第一天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使用液压叉车去搬运货物,可能是刚从学校里出来适应不了,第一天感觉很累,回去洗完澡就早早的睡了。第二天我开始学习使用电动车去搬运货物,才开始我经常会撞来撞去,可是我并不气馁,坚持认真的学着,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独立的送货了,用电瓶车以后搬货就相对轻松许多了,做的效率也很高,但是货物还是要从电瓶车上搬到集货位的,经常搬手上的皮都磨掉了,有时候不小心撞到腿会很疼,可是想到自己的父母工作的时候甚至比这更苦,而且这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好处,所以我坚持了下来,收获了不少知识。
二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路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核心,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文秘专业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围绕“一个中心、两方结合、三个平台、四个系统”进行教学安排,切实提高文秘学生的专业技能。“一个中心”,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两方结合”,即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三个平台”,即建立了课内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大平台;“四个系统”,即通过建立课堂教学系统、模拟情境系统、社会实践系统及生产实习系统等。在教学中,以“四个系统”为抓手,“三个平台”为保障,“两方结合”是教学的基础,最终的目标就是切实提高文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
(一)优化课堂教学体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
1教学内容体现职业化
结合社会对文秘人才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实际,聘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研究把关,保证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的需要。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为全面落实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整合与综合化处理。一方面,教材体系在理论方面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另一方面,专业技能训练与秘书岗位工作实际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为此,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课程进行整合与综合化处理。改变过去文秘专业课程设置零乱、内容重复的缺陷。整合后形成六个模块:人文素质课程模块、中英文语言课程模块、信息收集与处理课程模块、组织协调公关课程模块、秘书实务课程模块、商务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训练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岗位认识阶段,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和职业;二是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训练阶段,通过校内实训进行模拟训练;三是产学结合进行顶岗实习和岗位综合实践锻炼。
为加强文秘专业技能训练,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单项任务实训。单项任务实训就是为某个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单项实训教学内容,如上机文书写作实训,每个文种作为一个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用准确的格式完成一个个写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在课程中开设足够的综合性实训项目,强化技能训练。文秘专业开设了九个模块的综合实训项目,分别是文书写作与训练模块、办公室事务模块、会务工作模块、公共关系技巧模块、接待与礼仪模块、商务谈判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
2加强课堂实训,强调“教、学、做”为一体
高职文秘专业教育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遵循“理论必需够用,注重实训”的高职教育理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课堂实训,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强化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课堂实训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某些秘书工作技能,一般是与理论课的配比实训。这种实训任务单一,工具较单一,设备条件限制少,能在课堂内完成,教师只要提供任务并提出完成要求,学生则按照要求拿出与实际工作相类似的成果。在课堂实训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准确的讲解。准确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有助于学生掌握形成技能的方法。为充分发挥讲解的作用,可以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第二、必要的练习。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关键环节,应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根据时间分配不同分为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根据内容完整性的不同分为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根据练习的途径不同分为模拟练习、实际练习和心理练习等。第三、有效的反馈。反馈是指训练者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训练者个人自身的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即训练者以外的人给予的反馈。可以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开展学生相互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再由教师进行检查。师生共同讨论,评判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进行反复训练之后,就可以使技能熟练定型。
3推进技能评估改革,激发实践兴趣
文秘专业技能评估主要考核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水平,要强化实际操作,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建立健全以专业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如果考核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对于侧重培养专业职业能力的课程,如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速记基础等应灵活采取实践操作和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突出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以后从事文秘职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秘书奠定基础。专业技能考核以实训的训练模块为基础评定成绩,让学生明确成绩与每一个训练模块的表现直接相关,从而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的效果。训练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实训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技能。
(二)开展模拟情境实训,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秘书专业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院文秘专业具备文秘情景模拟实训室、网络办公实训室、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实训室、商务活动综合实训室、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室等实训场地,为文秘实训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实用性、参与性强的情境实训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实训就是在模拟的工作情形下演练某些秘书工作内容或训练某些工作技能。实训由学生扮演秘书角色,按照秘书工作任务的要求去处理不同的事件,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秘书工作的实质所在。如在高职院校的文书处理训练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展开整体实践训练,可以设置一定情境的模拟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各种角色。整体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以部分项目的实现为前提,主要是对各单项技术规范的综合运用和对整体工作流程的理解,如在收文处理训练中,完成接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归档、查询等程序。完成后,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开展学生相互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再由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要求学生修改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技能内化为个人的专业能力。
为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知识向能力转换,在第三学期文秘专业安排了二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院办、教务处、学生处、档案室、组织人事处等部门参与完成各种“办文、办事、办会”任务,提高专业技能。
(三)开展社会实践,锻炼专业技能
秘书技能是学生在全面掌握秘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秘书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秘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所以,文秘专业技能训练不仅要加强课内单项训练和模拟情境实训,也要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专业技能。第一,组织社会实训。按照教学计划,三个学年分别完成三项社会实训任务:第一学年进行社会调查,完成“社会调查报告”;第二学年进行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第三学年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通过收集材料、问卷调查、撰写报告等活动,能较深刻地掌握社会实践的流程,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开展技能竞赛。可以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秘书综合素质,通过竞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例如,举办“秘书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用三分钟演讲、场景模拟、公文写作、硬笔书法和才艺表演等形式,对文秘学生办公事务管理技能、会务管理技能、公文处理技能、办公室真实情景展演、办公设备综合技能、速记速录和个人职业才艺等进行考察。第三,成立学生社团。成立“秘书事务所”,承办校内外各种真实的工作任务,利用校内的团代会、运动会、校园主题活动等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策划和筹备,起草活动方案、开幕词、总结等有关文稿,承担会议的组织、安排与接待工作,让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开展综合技能实训,提升秘书专业技能
提升文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它是到社会岗位上顶岗工作,实现由学生身份向秘书角色转换的过渡,并进行秘书职业的尝试,实现学生秘书经验的积累。第六学期文秘专业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在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在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文秘的专业特性决定企业岗位需求量不大,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实现秘书岗位的职业化系统训练,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开展秘书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应注意:第一,组织动员,明确要求。要开展实习专题讲座,召开实习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顶岗实习工作任务。第二,组织观摩,了解职责。到实习单位观摩一周,听取实习单位领导或具体部门负责人介绍单位情况,了解岗位工作具体情况。按照实习单位要求,制定工作日程表、实习管理办法。第三,认真实践,提升技能。实习生进行专业技能顶岗实习,根据实习单位安排担任管理或服务工作任务,撰写实习周记、开展小组讨论、参与实习单位专题活动、参加实习单位参与专题宣传活动和文体活动等,通过实习检验专业知识与技能。第四,表彰先进,总结经验。要求每个实习生认真撰写实结,表彰优秀的指导教师和优异的实习生。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庆荣.秘书职业技能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3.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6-26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79-02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它侧重培育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灵活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遍缺乏对实训教学的评价标准。高职实训教学包含三个环节:在校学习、企业实践、毕业实习,其相应的实训情况却没有完全纳入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旧有的观念认为只有学校实训课程才是评价学生对于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忽视了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契合,忽视了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创新能力表现等实训考核因素,使现有通用课程评价标准与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特点相矛盾。结合学生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立融教学、实训、企业、创新于一体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化”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已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本文以贵港职业学院为例,阐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实训教学考核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实训教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则是高职实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紧抓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建设,据此带动教材、课程等的改革,使受教育者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上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和评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贵港职业学院为例,以往的实训课程考核标准含糊、宽泛,缺少精细化和周密性,只有文字概述要求,没有量化标准。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只重视获得技能多少的教学结果的评价,忽视综合能力培养与体现的教学过程评价;二是重视学生获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证书的考核评价,忽视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评价;三是注重单一学科技能考核结果,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运用的考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应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为导向而设计。
(二)新的培养模式需要新的实训教学考核体系与之相适应。目前,贵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已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学生入学采用工学结合“1.5+1+0.5”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前1.5年在学院学习,中间1年在企业的实训基地学习(工学结合),最后0.5年在企业的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或自行进行毕业实习。新的培养模式需要新的实训教学考核体系与之相适应。应引入“学校+企业”的双向反馈机制,结合学生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合理、全新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化”实训教学考核体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探索一条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考核体系的新路。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体系的具体构建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达到实训教学的目标,更好地改进实训教学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建立一套科学的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在原有实训教学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全新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化”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在该体系中,“产”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践中的技能表现;“学”指学校的技能教学考核(包括专业技能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研”指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因此,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专业技能考核,将课程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技能考核进行“捆绑”考核,避免重复考核和缺项考核;二是学生顶岗实训(习)期间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考核,进而有效判断学生的职业能力;三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体现,“学校+企业”双向反馈机制的引入和一套科学实训教学考核体系的建立,将使实训教学得到全面发展。此外,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技能水平考核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不能仅局限于学校,企业、政府等社会各部门各层次都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具体如下。
第一,采取校内实训教学考核的方式。首先,撰写实训调研报告。入学初期,将学生安排在旅行社、著名景区景点、星级酒店等和实训内容相关的工作场所进行参观调研。通过亲身体验旅游行业的组织形式、工作环境、技能要求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时间、纪律观念及安全责任、环保意识。此阶段的实训教学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实训调研报告。通过撰写实训调研报告,学生可以在学习初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逐渐形成对行业和社会的初步认识。其次,进行工作情境测试。工作情境测试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灵活性等职业能力要素。实训教师创设一个和实训内容相关的工作情境,通过项目驱动模块化教学,对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展示、职业能力展示、职业素养体现进行评价。
第二,采取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联动考核的方式。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互动与契合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是能力培养,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联动将实现学校教学成果考核与国家、地方的行业标准考核无缝对接。高职旅游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联动考核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把导游从业资格证书、餐厅服务员中级职业(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79页)资格证和客房服务员中级职业资格证获取直接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过程中,形成“课程―职业技能证书―就业岗位”的有效衔接与融合,即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职业资格证书与教学内容相融合。采取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联动考核方式,学生大部分通过相应岗位中级国家职业技能考核,少部分学生通过初级鉴定,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高级鉴定。对这部分的内容考核将集中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前1.5年中完成。
第三,对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进行考核。按照与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学生在1.5年的学院学习后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此阶段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的的顶岗实习。对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进行考核可围绕以下三点展开:一是职业专业技能方面,是否完成从事该岗位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专业技能操作是否规范熟练;二是职业关键能力方面,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交际、销售知识和技巧,是否具有旅游服务专业态度和基本管理能力;三是职业道德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自主学习、健全体魄、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素质。在此阶段中,旅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育方案的制定,通过建立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机制,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育管理。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由企业主管部门进行测评,测评内容为四个部分,即实习态度占20%、专业技能占30%、实习报告占30%、实结占20%。
第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进行考核。高职院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通过教授知识,激发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育大量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旅游业隶属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从业者的服务对象是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消费需求等顾客群体,这就需要由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员工来完成。因此,对于旅游高职学生的培育,不仅要注重其专业技能,还需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素质,相应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必将包含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考核。
综上所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引入“学校+企业”双向反馈机制,结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合理、全新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化” 实训教学考核体系,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张静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教育[J].商场现代化,2006(9)
[2]罗丽娜.试论中职旅游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实践教学的特色是高职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实践教学的学时量在整个机电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比重超过40%。机电专业的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的思路,主要包括:
1.1要构建完整的、与理论教学进程和培养技能相符的实践教学计划。确保点(针对某一技能的专项训练)、线(技能培养过程)、面(课程实验实训环节)连续性,与理论教学兼具相关性和相对独立性。
1.2确保基础技能实践环节,努力提高扩展技能和拓展技能实践环节,努力打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简单机械模仿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1.3走产学研建设之路,充分利用社会各类企业的教育资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为实践教学开辟新的途径。
1.4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水平和设备利用率。
2、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具体来说,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由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三大模块构建的,以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例,其基本技能是完成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训练以及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它包括基本工艺操作技能(钳工、机加工、初级维修电工等)、实验基本技能(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和通用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技能是完成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技能,包括电子工艺及装配实训、维修电工实训,PLC应用设计与实践,计算机绘图,电气CAD实训,EDA实训,计算机控制系统仿真等。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训练是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为目的,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包括典型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工控组态实训,智能机电设备维修实训,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仿真系统、机器人系统、CIMS等)综合应用实训,机电设备的数控改造与开发,创新、开发与制作实训等。内容体系是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模块呈递进关系,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产品”教学、创新制作和新技术应用。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成组型、进阶式的特点。体现了“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3、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
3.1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纵观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由技能培养作为主线来确定专业教学计划,而技能又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提高,形成能力结构金字塔,最终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在能力结构金字塔的最低层是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实训要厚重就是确定基本技能实训时面广、组织教学要功夫深。面广就是专业有关的技有都要涉及到。对于机电专业,在设计该专业基本技能实训项目时。车、铣、创、磨、钳工、电工、计算机操作(含操作系统使用、文字处理系统、计算机绘图等)、外语(听、说、读)能力结构等方面都要考虑到。组织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时,模拟生产现场。实实在在地真正地让学生通过实训。自己产生一个产品(零件、部件),完成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3.2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 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除要求教师具有较渊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专业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专业技能,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既具有教师的能力又具有工程师的能力。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选调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当教师,改变过去那种师资队伍中,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力量。
(2)组织教师大力开展以应用技术研究、科研开发和科技服务为重点的科技工作,在毕业设计选题时。要求选择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真课题,或到相关的企业去选题。搞产、学、研三结合的毕业设计。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
(3)加强考核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应给予奖励。
3.3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为此。学院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教材建设,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任组长的教材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教材建设规划与指导。在教材建设上要制订《高职教材编制的原则》及《各类教材编著者须知》,对教材建设工作尽快走上正规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学院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设立出版基金以贷款方式资助教师出版教材,支持教材建设和开展教学研究。
3.4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突出实训项目教学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的重要性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职会计专业正是顺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应运而生的,为中小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会计人才。但从目前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来看,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还可以,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很难达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中职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而且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实训课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便为他们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角度来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二、会计实训课的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到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会计、出纳、库管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各项专业技能,不仅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工作和会计电算化(用友财务软件应用),而且具备其他一些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比如应会中英文打字、珠算、点钞、会计数字书写、电子工具(计算器、收银机、POS机等)使用和财经应用文写作等,会计专业技能包括会计基本能力和会计专业能力。其中会计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会计数字书写、珠算、点钞、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工具使用等;会计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财务软件应用和手工账务处理等。
三、会计实训课的组织与实施
1.会计基本能力技能课的组织与实施
(1)适当安排教学内容
会计基本技能是会计人员必具的基本功,教学安排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始终。我作了如下安排:第一学年(两学期)开设“会计基本技能”这门课,每周开课2课时,晚自习安排星期一、星期三提供40分钟的技能训练时间。这门课具体学习的内容包括珠算、点钞(包括假币的鉴别)、会计数字的书写、电子工具(计算器、收银机、POS机等)的使用等,在教学过程中把几个模块交叉进行教学与训练,在第二学年学习有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等相关专业技能课程,同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
(2)合理安排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既然是会计人员必需的专业基本功,就要掌握这些技能应该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如珠算和点钞要想提高专业技能只靠每周2课时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之外应有一定时间来保证,扎扎实实地搞好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训练时我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将这些计划进行目标分解,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训练与考核,同时与同学科的教师配合进行训练,如晚自习的40分钟训练时间安排教师进行组织或辅导。对于需要机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的技能,如电子工具:计算器、验(点)钞机、收银机等的使用在教学安排上尽量给予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或安排学生到超市实习以强化收银机的使用、假币的鉴别等,通过这样方式达到提高学生会计基本技能的目的。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教师在课堂组织和日常训练上都必须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刻苦训练。
(3)制定切实可行的技能考核目标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会计基本技能,我们在教学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能考核目标,并要求学生通过扎实的训练达到这些目标。比如珠算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每期组织学生参加珠算协会的珠算等级鉴定且达到五级以上水平才算合格,否则该门课程要继续学习直到达标为止。其他如点钞、会计数字书写等都要求达到相应的标准。
2.会计专业技能课的组织与实施
(1)将理论课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
以基础会计课的教学为例,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安排一定的实训课进行同步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又可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如在讲解到会计要素时,我组织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直观地了解各项会计要素的组成,同时让学生对凭证的传递作适当的认识与了解。当讲到会计凭证时,安排专门的实训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从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填制、传递与保管到记账凭证的登记与审核等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与了解。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规范演示、反复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实作,以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其他的教学内容如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流程等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边学习边进行实训的目的。会计课程的考核也可分为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考核。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有非常大的帮助。
(2)强化会计模拟实训教学
通过以上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渗透实训教学,教师在理论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再模拟一次企业产、供、销全过程核算的综合模拟实习,以达到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在有了前面的分步实习的基础后,再进行综合模拟实习,要对学生分不同的岗位进行岗位体验实习,会计、出纳、财务主管、银行、税务等。这样也为学生下阶段的社会实践做好准备。在模拟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不同岗位的责任分工与功能权限,也可以在此阶段对学生提高实训要求,可适当提高会计核算的难度、增加会计核算的业务量、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要求等,同时还配套学生进行电算化操作技能的训练,简单会计分析报告的书写等,最后模拟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实习作品,教师进行考评。只有这样逐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才能确保实训课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保证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一)实训管理标准化
成立实训管理中心,负责实训室管理,辅助实训教学。要求操作规程标准化,建立化工设备和分析仪器的使用流程、维护和清洁的操作流程的标准。不因操作人员的变更导致设备操作的差异,给设备造成损害,给学生造成困惑;不因操作人员的流动导致技术、经验的流失。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化,明确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比如仪器的领用和归还、实训室卫生、设备的维护、药品和玻璃仪器的购买等。要求基础资料管理规范化。实训室的各类基础管理资料如实训室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维护记录、药品入库和出库记录等记录规范,管理规范。要求实训现场管理定置化和可视化。实训室的设备、仪器、药品、工具、文件摆放科学有序,达到人、物、场所的最佳结合;对实训区域、设备状态、工具的放置方式、物料定量和状态等制作标示,示意图形、颜色、展示牌等要简单、透明、有利于纠错。要求环境管理制度化、安全检查常态化。配置必要的防火器材,并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及早消除各种险情隐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措施,不得随意排放。
(二)校内实训建设仿真化
建立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总控实训室、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可以使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生产过程的评估、调优、控制、监测,达到高于常规下进厂实习的教学效果。化工总控实训室可以让学生了解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学会生产装置的间歇和连续操作,掌握异常现象的排除,进行精馏过程的性能测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训室还被作为海洋化工专业群岗前培训基地,承接氯碱化工、纯碱化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岗前综合实训,承接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合作开展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青岛中一监测合作实训室、海晶化工“学教做一体化”实训室等一系列实训室的建立,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师资队伍复合化
师资队伍复合化一是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二是专任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复合化,具有技术改造、服务与推广的能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聘请了包括企业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在内的专家。他们尽己所长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同时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学院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研修,长期如半年脱产,短期如夏季学期和冬季学期。通过研修,教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在发现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改造能力和科研能力。青年教师除协助专家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以外,重点学习专家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专任教师逐步向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讲师、副教授分别对应技师、高级技师)、实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一体化等复合方向发展。
(四)校内实践课程职业化
校内实践教学的职业化主要体现为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和等级与其专业核心能力相对应。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选择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两个工种,大一春季学期考取中级工,大二春季学期考取高级工;实践教学条件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证的要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教学安排与考证安排对应。
(五)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教做一体化”
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学在教室完成,实践教学在实训室完成,分别由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来承担。“学教做合一”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通过项目化课改,以项目为载体,将“专业逻辑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将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打破教学地点的限制,实现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由学校为主,转变为校企共建,强调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教学做合一”转为“学教做合一”,将“学”字前移,突出了学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3]。但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学教做一体化,受师资、设备种类、台套和教学安排等影响,部分项目应该沿用传统教学。
(六)顶岗实习课程化、实习就业一体化
顶岗实习主要有集中型与分散型两种形式,实习过程中(特别是分散实习)存在顶岗实习岗位和专业的契合度差、岗位层次过低、更换岗位频繁、稳定性差、学生管理难度大、家长抱怨等问题。为此,应当进行“顶岗实习课程化”的改革,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制定课程标准、考核方式,出台一系列制度,切实解决顶岗实习的效果问题。在指导教师结构上,由企业指导教师、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就业负责人组成联合课程团队,对每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中,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务。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和专业有关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工作状态,负责实习报告、毕业答辩的教学指导。辅导员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就业负责人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后期的就业信息和管理工作。在联系方式上,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是现场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就业负责人以QQ、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为主,现场指导为辅。在考核方式上,评价体系由岗位任务、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实习报告和毕业答辩五部分组成,学生自评、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相结合,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七)职业素质培养企业化
完整的职业人除了需具备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决定了个体能否进入职业岗位,职业素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企业中的发展。在用人单位的眼中,职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第二。化工行业是高危、高技术投入的行业,在化工企业里,一线员工都是班组协作或者外操与内操协作,单打独斗达不到效果也最危险;化工外操岗位工作比较艰苦,对身体要求比较高。所以说健康的身体、敬业的精神、沟通的能力、团队精神等素质是化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实训,培养学生较强的时间观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阶段;专业技能实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是职业认同感养成的关键阶段;综合技能实训,培养学生敬业的精神和融于社会的能力,是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阶段。
二、实施成效
(一)实训条件不断改善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成实训室13个,设备总值突破500万元,实训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具备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能力,可以开展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中、高)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省内知名化工企业建立了13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技能大赛获佳绩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2名学生获个人二等奖,1名同学获个人三等奖。在青岛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海湾赛区中,1名学生获得化学检验工第四名,1名学生获得化工总控工第六名,并都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
(三)就业质量得到保证
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构筑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毕业生学习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1-2013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370人,80%分配到与化工专业相关的企业行业,连续三年初次从业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0%以上。不少毕业生成为合作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检测中心有4个倒班班组,4个班组的班长全部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海晶化工生产处的调度长亦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四)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先后安排多名专业教师到青岛海晶化工、中石化青岛炼化、中石化青岛石化等合作企业进行了脱产研修。研修教师不仅顶岗实践,而且完成了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发挥老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带徒”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已有7名教师取得技师职业资格,3名教师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一)实训管理标准化
成立实训管理中心,负责实训室管理,辅助实训教学。要求操作规程标准化,建立化工设备和分析仪器的使用流程、维护和清洁的操作流程的标准。不因操作人员的变更导致设备操作的差异,给设备造成损害,给学生造成困惑;不因操作人员的流动导致技术、经验的流失。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化,明确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比如仪器的领用和归还、实训室卫生、设备的维护、药品和玻璃仪器的购买等。要求基础资料管理规范化。实训室的各类基础管理资料如实训室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维护记录、药品入库和出库记录等记录规范,管理规范。要求实训现场管理定置化和可视化。实训室的设备、仪器、药品、工具、文件摆放科学有序,达到人、物、场所的最佳结合;对实训区域、设备状态、工具的放置方式、物料定量和状态等制作标示,示意图形、颜色、展示牌等要简单、透明、有利于纠错。要求环境管理制度化、安全检查常态化。配置必要的防火器材,并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及早消除各种险情隐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措施,不得随意排放。
(二)校内实训建设仿真化
建立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总控实训室、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室可以使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下进行生产过程的评估、调优、控制、监测,达到高于常规下进厂实习的教学效果。化工总控实训室可以让学生了解精馏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流程,学会生产装置的间歇和连续操作,掌握异常现象的排除,进行精馏过程的性能测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训室还被作为海洋化工专业群岗前培训基地,承接氯碱化工、纯碱化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岗前综合实训,承接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合作开展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青岛中一监测合作实训室、海晶化工“学教做一体化”实训室等一系列实训室的建立,为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三)师资队伍复合化
师资队伍复合化一是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二是专任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复合化,具有技术改造、服务与推广的能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聘请了包括企业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在内的专家。他们尽己所长承担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同时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学院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研修,长期如半年脱产,短期如夏季学期和冬季学期。通过研修,教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在发现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改造能力和科研能力。青年教师除协助专家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以外,重点学习专家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专任教师逐步向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一体化(讲师、副教授分别对应技师、高级技师)、实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一体化等复合方向发展。
(四)校内实践课程职业化
校内实践教学的职业化主要体现为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和等级与其专业核心能力相对应。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选择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两个工种,大一春季学期考取中级工,大二春季学期考取高级工;实践教学条件满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证的要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教学安排与考证安排对应。
(五)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教做一体化”
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别进行,理论教学在教室完成,实践教学在实训室完成,分别由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来承担。“学教做合一”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通过项目化课改,以项目为载体,将“专业逻辑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将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打破教学地点的限制,实现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由学校为主,转变为校企共建,强调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教学做合一”转为“学教做合一”,将“学”字前移,突出了学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3]。但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学教做一体化,受师资、设备种类、台套和教学安排等影响,部分项目应该沿用传统教学。
(六)顶岗实习课程化、实习就业一体化
顶岗实习主要有集中型与分散型两种形式,实习过程中(特别是分散实习)存在顶岗实习岗位和专业的契合度差、岗位层次过低、更换岗位频繁、稳定性差、学生管理难度大、家长抱怨等问题。为此,应当进行“顶岗实习课程化”的改革,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制定课程标准、考核方式,出台一系列制度,切实解决顶岗实习的效果问题。在指导教师结构上,由企业指导教师、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就业负责人组成联合课程团队,对每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中,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务。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和专业有关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工作状态,负责实习报告、毕业答辩的教学指导。辅导员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就业负责人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后期的就业信息和管理工作。在联系方式上,企业指导教师主要是现场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就业负责人以QQ、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为主,现场指导为辅。在考核方式上,评价体系由岗位任务、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实习
报告和毕业答辩五部分组成,学生自评、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相结合,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七)职业素质培养企业化
完整的职业人除了需具备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决定了个体能否进入职业岗位,职业素质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企业中的发展。在用人单位的眼中,职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第二。化工行业是高危、高技术投入的行业,在化工企业里,一线员工都是班组协作或者外操与内操协作,单打独斗达不到效果也最危险;化工外操岗位工作比较艰苦,对身体要求比较高。所以说健康的身体、敬业的精神、沟通的能力、团队精神等素质是化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实训,培养学生较强的时间观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阶段;专业技能实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是职业认同感养成的关键阶段;综合技能实训,培养学生敬业的精神和融于社会的能力,是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阶段。
二、实施成效
(一)实训条件不断改善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成实训室13个,设备总值突破500万元,实训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具备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能力,可以开展化工总控工和化学检验工(中、高)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与省内知名化工企业建立了13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技能大赛获佳绩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2名学生获个人二等奖,1名同学获个人三等奖。在青岛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海湾赛区中,1名学生获得化学检验工第四名,1名学生获得化工总控工第六名,并都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
(三)就业质量得到保证
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构筑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毕业生学习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1-2013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370人,80%分配到与化工专业相关的企业行业,连续三年初次从业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0%以上。不少毕业生成为合作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检测中心有4个倒班班组,4个班组的班长全部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海晶化工生产处的调度长亦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四)教师的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
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必须联系幼儿园教学实践,探讨学前教学专业的教育现状,强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如此方可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稳步发展。
1实训室建设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幼儿园发展需求,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1]。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课内外训练,建立实训室,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在学前教育迎来春天之后,很多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学校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校在一开始,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匮乏,也没有很好建立实训室,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技能。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推进,人们对学前教育越加重视,学校也紧随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加大了资金投入,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得到了逐步完善。就现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来看,实训室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不仅实验实训场地大,且种类多。基本都设有钢琴及电子琴教室、婴幼儿活动观察室、幼儿活动模拟室、亲子活动模拟室。同时,学前实训室还有蒙台梭利工作模拟室、奥乐夫音乐教室、卫生模拟保健室等,基本可以满足学前教育的教学需要。但是,从整体来看,为更好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多功能厅、微格教室、幼儿园教学模拟室等。
2实训室建设面临的困境
当前实训室建设仍面临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实训教材种类还需继续完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二是实训室制度有待完善。总管现阶段的实训室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对于实训室使用时间等使用细节还需继续完善。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大部分实训室仅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实训内容,内容形式过于统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为此,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做好实训室使用制度的完善,加强与幼儿的联系,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2]。针对当前实训室建设面临的困境,必须对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都要提起重视,补充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合作,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满足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3实训室建设改革思路
3.1建立模拟室,强化技能训练
在实训室建设中,应加强技能训练,为此,模拟室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3]。建立模拟活动室,实施模拟教学,模拟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中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模拟室的建立让学生处于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利用模拟室中真实的教具、环境、教材练习,教师从旁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在模拟室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明确任务要求,分析并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准备模拟教学所需的教玩具材料。在接下来的模拟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探索,教师根据每组模拟操作情况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加入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不足并改正。通过这样的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2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备,发挥实训室作用
在实训室建设中,不仅要及时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立足于教学需要,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利用各实训室的硬件设备,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需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在校内的学前教育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以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为主要助力,为此,需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如规定实训室开放使用时间、填写实训室使用情况登记、建立器材设备档案、对数码钢琴实训室等大型器材室实施定时检查管理等,确保实训室的正常使用。二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便利,在绘画室、手工制作室等实训场所将教学设备及制作材料准备齐全,如配备制作工具、不同类型纸张等。三是要注意利用微格训练室,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如借助情景模拟、过程记录等方式,在反馈原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评价,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3.3建立多功能厅,展示专业技能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舞台让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因此,多功能厅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4]。建立多功能厅,发挥其多样,组织学生演出活动,组织专业培训活动等,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汇报专业演出,展示专业技能和才华,提升学生弹唱说跳等基本功。同时,为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还需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幼儿园教师到学校多功能厅作报告,向幼儿园输送优秀的见习学生,让学生积累专业经验,提升其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与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联合办学,定时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到幼儿园教学模拟室来上课,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下练习教学能力。
4结语
在学前教育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必须做好实训室建设,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健全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合作,优化教师资源,校内校外相结合,培养全面性的幼儿教师人才,更好服务于学前教育。
作者:吴锦红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教学项目的制定与选择
在中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是指制造一件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教学任务。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中职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充分实现了三维合一(知识、技能和情感)的教学目标。经过精心设计和全面推敲,我校电子专业《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项目的制定和选择如下表所示:
二、项目内容的教学设计
电子专业是培养在电子行业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维修和管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技能要求,我校将中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分为五大基础板块,包括焊接技能、元件应用分析技能、电子基础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常用仪器仪表的安装使用和数字电子。这五大板块是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中职电子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我们在五大基本板块中详细列出基础技能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能力要求,以此来形成电子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内容的技能板块。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为充分满足未来较长时期岗位发展要求和中职生个人发展要求,我们要构建灵活的岗位技能项目,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及时调整。目前,维修电工、电子销售和电气控制已经成为我校电子专业岗位板块的核心,在保留家用电路维修板块的基础上,新增了两大板块,包括PCB设计板块和项目实训板块,各个板块都有相应具体的实施项目和能力要求。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中职电子技能训练教学,要重视基础技能的培养,以基础能力为板块,构建灵活的岗位技能板块体系。实现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
电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教学立足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现状,构建一套集职业技能、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为一体的学习项目体系。每一项目都具有相应的技能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专业技能,进而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要集中安排一段时间进行项目的完成,对教师和场地加以固定。要结合电子专业的课程目标合理制定和设计教学项目。项目课程开发主要包含名称、目标、时间、实施步骤、组织方式、经费预算、所需设备和考核方式等因素。
比如,在进行家用电器维修板块中的“电视机故障排除”项目教学中,笔者先让组织学生对电视机结构加以整体了解,然后分析和指导故障排除的要领,随后加以实践练习,最后实际完成维修任务并撰写实训报告。在此过程中,要求在确保训练覆盖面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对所有的机子进行编号,设置不同的故障点,让学生在排故障练习和撰写实训报告的轮换过程中,精准正确地找出预先设定的故障点,只有通过老师检验考核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实训。为全面提高故障机的利用率,只有那些有着清晰检修思路的学生才可以进行上机实训。教学实践表明,在中职电子技能训练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够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四、完成项目的检查评估
在电视机故障排除实训完成后,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估,对故障排除过程进行现场讲解。这一过程是再次理清思路、巩固提升的过程,这对平常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挑战。此时,教师要加以及时引导和鼓励,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对项目过程的讲解。通过讲解和总结,学生能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对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并指出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由于一些学生能够严格按照项目要求高水平完成项目任务,还有一些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总会出现问题,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检查、分析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检查评估过程中得到各项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是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应的专业基础技能,体验到了动手实践的魅力和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检查评估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成果要予以及时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实际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指出和纠正,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以避免重复犯错,这是一个经验总结的过程,是项目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总而言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中职电子技能训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是项目教学法顺利实施和完成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和提高了中职生的实践能力,为电子专业中职生未来就业增加了砝码。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中职电子技能训练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值得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职业技术教育应当牢固地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教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学校以技能教育为突破口,实施专业课程改革,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重视学生基础训练的动手能力,把握好技能教学的各个环节,建设好技能教学的实训基地,并在校企合作、学生社会实习等方面做足文章,使我校的毕业生个个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功夫,深受社会欢迎。
课程改革 凸现技能
我校把培养的专业方向确定为市场需要的商务类服务型应用人才,在专业教学计划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在课程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将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比例关系进行了适度调整,加重了专业课的比重。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就是体现在“强化操作,提前动手(必须压缩的理论课尽可能压缩,可以提前开的技能课尽可能提前)”;“突出三用,技能第一(依据‘适用原则’,调整文化基础课;依据‘够用原则’,压缩专业理论课;依据‘管用’原则,强化实践操作课)”;“紧贴市场,需求取舍(市场现实需求技术,重点强化;市场潜在需求技能,兼顾统筹)”这种改革的思路,奠定了我校各专业强化技能教学的基础。
技能教学 师资保障
有了强化实践技能教学的政策方针做引导,树立了职业技能重要的理念,还远远不够。在正式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一系列的条件作为保障。首先是师资队伍的保证。学校从“以人为本,专兼结合;教育诱导,制度强化”的理念出发,围绕“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科研水平高、教学功底硬、实践能力强、师德高尚、爱岗敬岗、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目标,强化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各专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实施“培青工程”、“名师工程”,强化“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使我校的专业教师达到“六有”: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及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成为能力、学历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实训基地 提供条件
实训基地是保证技能教学的基础设施,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办学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我校现建有一座实验实训大楼,专门用于各专业学生的技能实训。实训大楼内设有六大基地,五十多个不同的实训室。实训设备不但齐全,而且其先进程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实训基地功能完备,集老师演示、表演,学生实习、训练,各专业技能展示、交流、考核、比赛和研发等为一体;实训基地还开辟各专业先进设备和用具的陈列室,可为学生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服务。
基础训练 技能先导
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各专业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基础是各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专业技能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在基本功的训练上采取“先会后懂”的方法,当学生一进校门,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时候,第一学期伊始就强化基本功训练。实训基地设有各专业的练功房,供学生锻炼使用。基本功训练作为一个模块和一门课,有教材、有计划、有大纲、有专职教师,教学有考核指标、有项目、有表式。我校各专业的技能基本功不尽相同,如:烹饪专业从磨刀开始,激励学生苦练刀工和勺工,用锅翻黄沙,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大多数学生的刀工都能达到批片如纸、切丝如线、翻锅纯熟;足保专业修脚基本功从削筷子、削肥皂开始,掌握用刀技法;餐厅服务专业托盘技能从托砖头开始训练……使学生练就了一身真功夫,为进入下一步的专业技能教学铺平了道路。
技能教学 注重环节
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技能教学的质量,多次对技能教学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选择优秀的教师担任各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成立各专业技能教学研究室和专业技能教学委员会,要求教师规范教学、规范教案、规范作业。特别是注重技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技能教学的“讲、演、练、评”四个环节的四字教学法。
“讲”,即上课老师将实训技能的项目,按要求为学生讲解,阐明原理、方法、流程、要领;“演”,即上课老师将实训技能的项目按要求为学生进行演示;“练”,学生按工艺流程自己动手操作,实习训练;“评”,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逐个点评。“讲、演、练、评”的四个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环环相套,演中有讲,边讲边演,练中有评,练评结合。实践证明,这是技能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
为了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采用互动的形式,与社会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基地”,即企业是学生实习、训练、就业的基地,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将产、教、学、研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的办学滚动链。学校将课堂搬进了企业的车间、店堂,让学生身临其境,置身真实环境中学习和训练,并且利用企业资源,让企业的大师、名师为学生讲课,让学校的老师到企业兼职、挂职,与企业共建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发课题援救,为企业加工产品等等,这样促进了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接纳感更接近市场,更加实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医学教育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在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迈进, 以人的内在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 以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形成为核心, 建立全新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 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新的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稳步提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 高校中仍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传统的不合理的考试模式[1], 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的制约作用逐步突现出来。因此, 高校在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 还应充分重视考试改革。作者从事《临床医技课》之一《心电图诊断》的教学,2006-2008年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打破传统的老师讲授知识和学生期末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成绩的传统做法,实施了由学生实验成绩、实训结束时每个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测试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权重,最后决定学生学习本课程成绩评价改革探讨。使学生由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成绩,向着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将学习重点放在应用理论知识的专业操作技能上,学生动手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1 考试内容和方法改革方案
1.1 明确改革探讨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教学以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试内容以测试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由以获得理论知识高分数为荣,向重视良好动手能力的方向转变[2]。
1.2 授课班级及时间2006-2008年,05级60人,06级129 人。
1.3 考试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根据每个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其二是实训内容结束后进行的学生独立操作的专业技能的测试:包括常规心电图检查正确操作方法、心电图附加导联检查正确操作方法、获得清晰图像质量评价等三部分内容;其三是期末理论知识考试。使对学生成绩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管理之中。
1.4 应用过程原理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
评价学生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每个学生的多次实验报告判分的平均分占期末总成绩的20%;其二是每个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测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其三是期末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使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旨在强化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1.5 保障改革实施措施
1.5.1 加大课程授课学时分配中实验和实训学时数
理论知识讲授48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48%;实验、实训学时数52 学时占总学时的52%。
1.5.2 开放实训场地,保证实训过程顺利实施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集体活动过程,学生独立操作机会少,为达到每个学生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必须安排学生个体操作为主的实训活动过程。为保证这一活动落到实处,开放实训场地并安排老师轮流值班的巡视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独立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1.5.3 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测试不合格者允许补习实训活动, 申请再次进行专业技能测试直至合格为止。
2 结果
2.1 学生学习本课程兴奋点,由只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习方式,向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操作技能上转移,表现是:⑴学生到心电图室兴趣浓了,相互讨论如何正确操作专业技术的多了,学生都争着去操作,改变了学生分组实验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实验报告撰写的认真了;⑵非常重视专业操作技能的测试,有的学生操作不熟练,出现不正确的操作时,主动再次补习。
2.2 实习完毕学生在实习医院组织的座谈会上,反映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比往届大有提高。
3 讨论
3.1 事物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本改革方案评价学生专业操作能力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60%(实验报告20%,专业操作技能测试40%)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促进学生学习重点由只重视记忆理论知识向着重视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上转变,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利于提高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3.2 本改革方案考试内容由三部分组成,评价学生成绩的记取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的实验、实训活动的成绩均在总成绩中占相当的分额,期末理论考试仅占总成绩的40%,而且考试内容多是理论知识应用方面的。这样就冲破了传统教育思想中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的方法,这样的考试方法全程记取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防止了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记忆,获得高分成绩,成为高分低能的学生。
3.3 改革方案根据本课程是专业课程,加强试验和实训教学,并对每个学生进行专业操作技能测试,旨在通过这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在短时间内应用自己的专业操作技术,按照临床诊断要求显示出病人心电图像,当操作不当,图像干扰较大时,学生就主动思考干扰的来源,力求描记出清晰图像;学生们还不自觉地对自己描记的心电图展开讨论,进行自我诊断、自我纠正。学生争取早日具有正确操作专业技能的积极性的出现使教师感到欣慰。
3.4 本课程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达到了以评价学生动手能力为主体的目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有待解决的矛盾。如:现用教材存在不适应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欠缺之处,如教材内容就未将实训教学过程和专业技能测试安排在内,拟计划重编教材将此内容安排于内,增加了新版教材内容的应用性。
经过2年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化的心电学多元考试体系。作者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导向内容评价学生成绩方法的改革,旨在打破“一卷”考试这一简单化评价方式,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实现知识考试向能力和素质考试的转变做些探讨;也是对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3]”的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尝试。通过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促进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使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使考试结果能客观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充分体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参 考 文 献
电子电器专业教学是集理论与技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的操作技师。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子电器专业的生存。因此,学校必须拥有一个设备较为完善的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和一支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了使电子电器这个传统专业长久健康发展,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提高,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实验人员的配备上,以及实验实训场所的管理上都付出了很大的力气。学生的实验实训技能得到了逐年提高。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还有诸多方面的不足,不能适应现代电子电器专业的发展需要,为此必须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中找出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不断提高师资的业务水平
电子电器专业的教师应该是高水平的,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接受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为此,国家和学校要为专业课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进修条件,尽可能多的专业培训、岗位练习机会。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走入企业多锻炼、多实训。学校应为有能力的教师提供场所和条件,帮助教师承担一些电器行业的售后服务和咨询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也为学生找到了更好的实战场所。所以要培养“双证”人才,必须要有“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这是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应在教师的评先和职称评定中突出强化“双师型”条件。另外职教主管部门应多举行师生技能竞赛,在技能竞赛的推动下,促进师生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培养专业技能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也会对之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浓厚,刻意追求,兴趣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活动成功的条件之一。所以只要不断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就能够让自己在从事这一职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愉悦,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充分联系在一起,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组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更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于近年来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发展较快,所以电子专业的实验实训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对实验实训设备进行更新,以改变学生所学技能落后的现状。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所带来的喜悦。
三、抓好实训环节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保证
加强对实训教学计划的修订和管理,通过实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操作技能,必须开足开好学生实验课,这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条件开的实验课都要开设,并且要求开好,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做好,“讲、演、练、评”四个环节,言传身教,实施规范化操作与训练,通过实验学生能初步掌握操作技能及要领,为达到以上效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实验实训内容设计
实验实训内容的设计要在实施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既要考虑课程学习的顺序,又要考虑时间的长短,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实训方面如电工实训内容的设计,应从最基本的简单电路开始,逐步增加一些控制设备和用电器,由教师提出一些用电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计算,组装、检修。电子技术与数字电路实训,首先实训教师应利用仿真软件在电脑上设计一些电路,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做一些实训,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调试这些电路。另外实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电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彩电原理与维修的实验,要结合当前的维修实际,注重对各种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这里要求实训教师要多采用一些自然坏的彩电,而不应多用人为故障。又如制冷设备维修试验,要根据制冷设备的维修步骤顺序加大实际操作的分量,从电路的制冷系统的检测,从切割铜管,扩管,扩喇叭口,管道焊接到抽真空,最后到冲注制冷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变频空调较普及,实训教师应多安排一些控制电路的实训,以提高学生全面维修能力。总之,对实训和试验内容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实训或实验,提高自身的技能本领,从而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不断完善专业技能训练过程
学生专业技能的系统化和熟练程度是循序渐进完成的,特别是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实验实训更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例如技能训练安排电工实训,应按照电工考证项目,由实训教师做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最后由实训教师指出学生个人的操作不足之处。尽可能的训练一个,成功一个,规范一个;电子技术实训,指导教师先把实训内容,实训原理,实训图纸,实训要求,实训总结告知大家,利用仿真软件在电脑上进行模拟实训,使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项目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实际训练,学生根据实际图纸,自己挑选原件(这样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电子元件认识判断质量好坏的能力)进行电路的设计制作,完成后由实训教师把设计合理,组装规范,焊接好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但能提高制做好的学生积极性,让他(她)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对设计不太合理的同学也是一个促进,让他(她)感觉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我们学校对每一个设计制作不合理的作品都重新做了第二遍。
(三)完善实验实训成绩评定
实验实训成绩的评定是考核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考核,从实验的全过程考核,主要是从实验的规范化,合理化,是否成功,实验实训报告的书写等方面进行评定。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实训态度,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开展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职业学校以专业教育为中心,以第二课堂训练为补充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在实际训练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有条件的学校应承担一个或两个品牌的家电售后服务工作
一方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承认,为学校的长久发展和生存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售后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场地,学校即做到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又能节省一大笔购买实训用具开支,使学生在实战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为将来走上社会更好,更快的适应环境做了提前准备。同时,通过售后服务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服务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二)坚持举办校园专业技能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督促提高学生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水平
如我校每学期举办电子电器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稳压电源的制作,音乐门铃的制作,灯塔的组装等等,通过第二课堂的小制作、小发明、小改进等,不但能加强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还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以科技服务为手段,面向社会,提高实战能力
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以“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送科技”活动为形式,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区活动,积极为民服务,学生在服务中接触了各种电器,既熟练了操作技能,又学会了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方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经济建设人才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对中职电子电器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应从实际实训教学的角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兴趣、抓好实验实训各个环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等,更好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术专业人才。从容走向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企业、销售和维修服务部门,胜任专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