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育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1:42: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教书育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教书育人论文

篇1

在高校数学教学互动中,推行人文教育工作改革,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倡导更加深入的素质教育模式的工作应用探究。倡导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改革,在于加强高校数学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且要在高等数学活又校挖掘数学学科的统一之美。倡导在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深入把握数学理性的精神,强调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建设,并且显著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推行人文教育改革的重点

推行高等院校教学中人文教学模式改革,重点在于开发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然后给予充足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够挖掘数学人文教学中的理性思维价值。

在人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以函数、极限与连续的知识板块为例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使用综合和分析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极限类问题的求解活动中,不断地探究极限的多种求解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师以实用性知识教学为主,发展学生的高层及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培养有一定数学能力的学生。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学生的探求研究活动开展。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小组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

二、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教学模式建设的探究

(一)强调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应用“X+1”的模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将多节理论课与一类数学模型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板块化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题性系统化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自行成立建模讨论小组,并且对数学模型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模型中不同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对应值的设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展开教学工作。其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广泛交流活动。向学生了解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内容,并且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数学题连续性的考察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视频课程的探究版块内容,并且及时地处理与之对应的课后习题。学生应该更加熟练地掌握常考题型的解决思路,并且要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掌握解决极限、函数类型题目的一般性方法。

(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数学史专项学习

在数学教学的人文教学模式的建设活动中,教师应该对知识专题的历史发展背景进行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海上航行期间,根据旗杆与灯塔的角度,进行船与岸上距离的计算,这种数学计算活动与实际相贴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高等院校数学人文教育模式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大量数学大家生平事迹简介的方式,了解前辈克难奋进、锲而不舍攀登数学巅峰的艰辛之路。学生不仅能够在习题训练中强化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能够了解该项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数学探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史的学习。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并且让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情境延伸,让学生简述专项知识板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

(三)开展理性思维建设,培养集体探究意识

在数学课程人文教学活动中,强调理性思维的运用,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出现局限性。

我们以导数与微积分的知识联系分析为例进行分析,强化对于学生导数定义知识体系的考察工作,到学生充分理解导数的定义之后,再对学生微积分知识的理解水平进行开发。其中,强调对于导数与极限两个板块的结合考查,有利于发掘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强调对于导数的性质考察,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导数的基本性质来求极限值,从而解决更多复杂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邀请小组长作为学生代表进行课堂知识讲授,从而帮助学生在讲述和推理中养成更加缜密的逻辑思维。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学习意识,学生不仅能够互帮互助,还能够在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实现思维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的集体讨论确立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从而在指导合作的过程中提出有益的指导性建议,鼓励大家对一道难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解答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

三、结束语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X+1”的模式中,强调将数学理论应用与生活中具体难题的解决中。这种情景的创设不仅能够使得学生耳目一新,还能够引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数学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自主探索的轨道中来。力求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建立,以数学模型案例练习检验与巩固该阶段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雪.京津冀高校数学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16):170-171.DOI:10.3969.

[2] 林远健,杨飞.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实践教学的对策[J].知识经济,2015,(20):148.

[3] 杨云帆,魏建云.高校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28):152.DOI:10.3969.

[4] 沈定文.新课标下高校数学主干课程教材与教法现状的调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9):27.DOI:10.3969.

[5] 叶万红. 李定平,朱江华.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38-239.

篇2

2个人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特点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知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知道一件事物,另一种是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它”,前者我们称为隐性知识,后者称为显性知识.人类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知识,知识可以是学习者通过对信息加以提炼、转化和表述形成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难以被表述出来的.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更新、利用和评价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指个人将获取的各种零散的和随机的信息转化为可被系统利用的个人知识,并帮助个人将隐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显性知识,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利于现在和将来个人知识的存储、使用和交流.美国的PaulA·Dorsey教授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广义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科学方法,它可以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提高应变能力.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与时展密切关联,只有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才能为教育技术注入新活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它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取改善教学的方法,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属性即可重复性.同时,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着重研究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

3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只有了解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才能使教育技术本科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利用教育教学规律实现和现代技术高效的结合,从而优化、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体系,提升个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认识并进行提炼、转化和表述,使其真正为个人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下面以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要求其具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和应用与评价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的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些能力要求进行设置的.首先,学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知识,使之具备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和专业理论修养;教育技术导论的学习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核心思想和基本观念以及专业范围和主要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展示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教育技术学是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门专业,更是教育知识、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学科,要求学生文理兼备,学生在学习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基础、广播电视编导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编程语言、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实践性课程,具体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课件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编程软件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等,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软件在知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实践作品.由于当今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各类信息数据和知识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生具备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快速学习软件并能够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学习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就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个人知识管理缺乏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对个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欠缺,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库,不能够将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终身程度不够;其次,在进行知识学习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索积极求知的精神.

4利用个人知识管理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和种类多种多样,具备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人才是真正适应时代的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集教育理论、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于一体的学科,所学科目范围广、内容深、实践性强、更新快,在没有完全将一门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另一门技术又接踵而至,能够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办法和手段,如何利用工具将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1几种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1个人知识管理工具———iNota这是一套个人知识管理编辑工具,以树状结构来分类及管理资料,包含详细的资料注解,可通过拖曳或剪贴的方式取得文字或图形,可自动转成XML文件,并以自动化的方式整理、归类,利用重点注记及内容加值的方法,建立个人的目录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的效率.iNota的主要功能特色包括简易的操作接口、清晰的资料分类、详细的资料批注、简明的搜寻方式、轻松的数据储取和自动转存档案等.

4.1.2知识的交流与共享———Blog(也称博客)Blog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技术门槛较低,简单易操作,容易生成.Blog是基于网络的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见图1和图2),可以时时更新,可以“帖子”,也可以对个性化的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链接,可以利用Blog完成数字化学习笔记,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和思路,能够减少知识信息的流失.同时,Blog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期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Blog经济实用,对个人信息的获取组织、表达交流和安全性等都提供了适当的支持,是一个相对理想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3个人知识管理工具———WizWiz(为知)(见图3)集收集资料、截图、加密文档于一体,可以快速保存网页和离线浏览,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和想法,具有丰富的编辑功能,可以和谷歌日历同步(见图4),有丰富的接口导入数据,是一款主体功能丰富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篇3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艺术消费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一般而言,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两个方面。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取向这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我们必须强调,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优化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充斥于“传媒娱乐”的视域,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②虽然,大众对娱乐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无可非议,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能只为娱乐的需要而哗众取宠,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能全面沦落为戏谑、恶搞式的无聊游戏,否则只能造价值的缺失和虚无,导致社会生活中到处出现对文化价值资源的滥用和败坏现象。

有史以来,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某种纯个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识形态的存在。历史地看,西方“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文化观严重地动摇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扰乱了历史文脉传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现代进步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极力地追求“现代”和“当代”。在艺术领域,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时代进步”的名义下,人们轻而易举地忘却了文化艺术的地域属性,以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在文化观念上就以“世界主义”来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实上,在艺术教育或视觉传播的复杂活动过程中,视觉艺术本体价值观和传统的艺术立场总是不断遭遇狭隘的机会主义和进化论的先锋派观念的冲击,不断强化的“全球化”逻辑更是全面加剧了传统人文价值的主体立场的萎缩。这种“全球化”理念并非单纯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在文化本质上是直指文化价值取向的同化和对民族文化的颠覆。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带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机。

视觉艺术对人类经验与认识的独特贡献是其他人类活动所难以提供的,在建构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多重价值的复杂活动过程中,坚持维护立足本土的视觉艺术活动的文化主体性价值并积极彰显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作为涵盖多重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导向问题。在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确立健康的社会文化导向不仅是视觉艺术教育理应承担的义务,同样也应当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所共同维护的人文立场。

三、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定位与社会责任

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都是共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

视觉艺术的专业教育培养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传媒的商业运作则培育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者,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作为文化价值主体而相互依存。当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相互转换。在当代传媒所构建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视觉艺术产品具有矛盾复杂的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产品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对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行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习惯于通过各种“传媒沉浸”体验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让受众接受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满足其文化上的需求。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它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倾向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资本与媒体合谋的根本目标就是无限扩大商品的消费需求。传媒产品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娱乐化的手段来强化世俗的号召力。从这个角度看,营利的需要决定了传媒产品的文化定位。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传媒产品都在客观上助长了放望、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消解了独立意识和批判观念,使受众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尽管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显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学校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况学历化社会中的泡沫教育现象所反映的教育的异化正成为令人无奈的现实。虽然学院教育作为制度化的专业教育是传媒所无法替代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传媒在视觉素养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与学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毕竟能够接受规范的专业视觉艺术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无须赘言,文化环境就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教育和传媒的文化定位关系到社会形态的塑造,两者都有共同构建文化艺术的精神家园和引领大众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主体意识出发,反省并净化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关注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培养一种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和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宽容、认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事实,就放弃应有的主体立场和责任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与学院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研究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应当本着维护视觉文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历史责任感,尊重视觉文化艺术的自律性,义无反顾地追求我们的文化理想。

注释

许江:《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境遇与责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篇4

物种基因决定了物种的生命特征,人文基因则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特征.后技术时代,无线网络的普及使得获取人文知识的路径呈现多元化态势.更多人沉迷于对技术的消遣和追捧,对技术依赖度的提升导致人们无法正常均衡地将时间分配于人文方面能力的提高.人文基因在后技术时代总是错过被激活的最佳时机,人文传承严重受阻.后技术时代,信息多元化、快餐文化盛行,数据的大量输送和呈现令这个世界应接不暇,社会略显浮躁和急功近利,经典时常被冷落,却被无需投入太多思考的短信息和速成文化取而代之.人文基因在后技术时代被压抑和消磨,疲惫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手忙脚乱地接受着新信息,忽略了文化和经典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凝练的道理.快餐文化虽体现了快速,却剥夺了人们沉淀自我和思考人生的权利.知识的累加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吸收到消化再到巩固.仅一味地吸收知识,重量不重质,终会引发消化不良,造成消化到巩固过程的断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逐步分离,呈现专业化趋势,加上我国历年来重理轻文的思想表现,逐渐导致人文教育的没落.人文基因的缺失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诸如信仰缺失、价值虚无、思考问题片面化、创新后劲不足等表现.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形成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某个人或某群人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激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基因,学习文史哲知识,弘扬我国历史文化,传播文化正能量,形习新氛围.

2.价值虚无化

后技术时代是一个由高科技打造的时代,技术弥补了人类自身存在的短板,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富足.由此,激发了人类对于技术的更多的依赖和欲望的产生,技术带给人类无穷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日益增加,衍生了更多的人类欲望.技术的发展也在印证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类将自我需求的满足感寄托于技术的进步.于是,欲望和需求就成为技术发展的原动力,进而技术发展催生了人类更多的欲望和需求.这种技术拜物教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酵,导致人类社会的信仰和价值遭受重创.对技术的欲望逐渐消磨了人类的本真,人们所崇尚的价值体系在技术统治的时代受到冲击,摇摆不定.沉醉于技术所创造的卓越成果,人类无形中陷入了技术拜物教的怪圈,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人类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推崇技术无所不能的理念,贬低人文教育的作用.对后技术时代的高科技价值的评价高于一切其他价值的评价,这势必导致价值虚无化.那么何为价值虚无?尼采对之的阐述是,它意味着没有目标,没有对‘为何之故’的回答;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后技术时代对原有最高价值的冲击不可小觑,技术拜物教的怪圈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多元价值观的出现,价值的多元化意味着不同价值观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核心或主流的界定混乱,这对我国人文教育所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

3.人的物化

卢卡奇关于“物化”的定义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根据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人类因为某种需求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充斥着整个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至高的物质享受,却无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技术虽然没有生命特征,但他们却类似有生命特征的本体一样,占据人类生存空间,令世界变得苍白无力,少了精神家园的温馨与质感.后技术时代的技术化加速了人的物化,技术拜物教的出现彻底印证了人物化的程度.后技术时代的技术的功能更多的表现为海德格尔认为的“人的生存的‘座架’”和哈贝马斯认为的控制人的意识形态,而不仅仅止于作为一个工具.后技术时代的人,虽享受这高科技带来的福利,却在不知不觉间已沦为技术时代的客体和对象.国内有学者认为人的物化造成了以下几种价值困境,如人的生活意义愈加匮乏,精神家园的落寞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发功利化等等.以上几种价值困境均是人文教育层面的现实问题,人文教育之于人的物化问题的理论反思在后技术时代显然是当务之急.

二、人文教育的维护———“三维体之长宽高”模式的构建

1.拉“长”———立足于经典的终身阅读的养成

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历史产物,它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经典的形式多样化,在儒家、道家或是佛家均有经典典籍流传至今,万法归宗,虽然站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所阐述的均是为人处世的道理.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因此能够流传千古,无论哪个年代再去阅读经典,也总能在经典中寻到历史的痕迹和根据.当今社会略显浮躁和疲态,通过对经典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重拾信仰,同时帮助人们寻根,以此抵御功利和负面影响的侵蚀.经典往是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经过陶冶的心灵能洞察人与人之间、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细微差异,形成真正的品味.而缺了伟大典籍的助益,心灵的陶冶是不可能的.”由是观之,养成对经典的终身阅读,我们将终身受益.

2.拓“宽”———人文传播形式的借鉴式发展和开放式延展

我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形式一般为一堂规范化了的课程,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实现人文知识的传播.然而,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是一种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过程.对于人文教育客体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人文传播形式很难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对人文知识的消化多流于表面,不深刻.其一,人文传播形式的借鉴式发展.西方的人文教育模式侧重于启发学生的自我探究,倡导探究过程的合作观、多样化和凸显个性化,如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模式是围绕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的目的.但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更倾向于倾听而非表达观点,由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人文教育传播模式难以完全摆脱课堂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口头传授为主.因此,借鉴西方的优异的人文教育理念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学生能否自主、独立的学习.其二,人文传播形式的开放式延展.如果说传统的人文的传播形式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模式,那么后技术时代对人文传播形式提出的要求则更高,必须呈现开放式延展.此处的开放指的是能够在多元人文传播形式的开展中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开放思想,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诸如,兴趣沙龙、学术研讨等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辩证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对自我观点熟悉的情况下,还要试图找出对方论点的漏洞.

3.拔“高”———人文关怀的再深入

人文教育需要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深入有益于人文教育的推广和拓展.人文关怀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人本位思想,它满足人的价值需求、肯定人的个性差异、关心人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激励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存和命运作为持续关注的对象,欲求达到滋养人的心灵,涵养人的精神的目的.人文教育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草草对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细水慢流的过程,人文教育需要以平和的、慢节奏的方式来实现人文精神的沉淀和升华.因此人文教育的始终,将人文关怀贯彻到底,以此来遏制后技术时代的浮躁社会心理的再生.

篇5

张载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及“关学”思想的创始人,不仅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宋明理学的建立及宋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教育家的张载,一生致力于重教兴学、孜孜著述,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系列的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尊德性”与“道学问”的道德教育思想

张载继承发展了孔孟的仁智统一原则,并逐渐演变为“尊德性”与“道学问”德智统一的德育原则。张载认为,人的不断完善体现在“自明诚”与“自诚明”相结合的修养过程中。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学者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净化心灵、平静情绪,通过心灵的领悟来穷尽对知识的追求。张载还强调,“道学问”即“自明诚”———“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以推达于天性也”[1]330。告诫所有学者要从客观知识、真理入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个人内在修养,提升道德水平,最终实现由外向内的自我完善。张载认为“道学问”与“尊德性”、“自明诚”与“自诚明”相互促进,道德修养离不开文化素质的提升,文化素质的提升又依赖于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两者脱节,只重视智力发展,道德品质缺失,即使聪慧过人也与豺狼禽兽无异。张载的德智统一观,继承和发展了孔孟之学,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使人“成德为圣”,即教育就是使人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是对教育伦理价值的终极揭示,符合教育观念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反观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受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法的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影响。大多数艺术院校只关注专业教育,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学校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道德教育常常被视为第二课堂甚至是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没有纳入艺术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忽视道德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价值取向、道德意志的深远影响。长此以往,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要么有才无德,要么缺才缺德,只会是技法熟练的“匠人”而非“大师”,德育教育的缺失致使高校艺术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按照张载的德育教育观,在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价值,让教育价值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真。因此,艺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处理好“德”与“智”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教育价值观。

二、学“为人”、“贤人”、“圣人”的教育目的论

张载根据“变化气质”、“善反本性”的思想,提出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学“为人”、“贤人”、“圣人”。学“为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张载提出,人应当通过教育学习,改变不善的气质之性,回归人的本然之性,使人成其为“人”。学者必须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有“仁人”之心,懂得爱人,善待别人。“贤人”、“君子”是教育的第二个层次,他认为“贤人”应该具有“成身成性”之功,要培养人具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的品格。“学必如圣人”是教育目的论的最高层次,即尽善尽美、无物无我、既知天道、又尽善性的完美境界。这一目标并非抽象化、理想化,而是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言行一致、利济民生、道济天下的现实中的“圣人”。在张载看来,“圣人”通过自身学习已经克服了“气质之性”中的恶,实现纯粹的自然本性中的善,“知天”就是充分发挥天的德性,懂得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因此,“圣人”能将天地之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的德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他一再强调能够“乐己行德”就能达到“天人合一”。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修养格局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提出的“天地境界”与张载的“天人合一”具有一致性。冯友兰认为:“一个人因为所处境界不同,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者亦不同,即道学家所谓的气象。一个人所处境界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同,此不同心理状态即怀抱、胸襟或胸怀。”[2]因此,境界的提升就是胸怀或胸襟的扩大。按照张载的教育目的论,艺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尽善尽美的“圣人”,即真正的艺术大师。而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在懂得做人道理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者、君子、圣人的状态。因此,要将“修养成性”的格局观贯穿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始终,提升艺术生的道德修养,树立“穷理知性”和“知理成性”的人生境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宽阔胸襟、境界非凡,拥有深厚人生感和艺术感的艺术巨人。

三、“尚礼”、“重实”、“致用”的教育实践论

张载首先强调学礼的重要性,将礼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通过礼的学习熏陶,使学生持礼成性,守礼进德,最终达到成“圣人”的教育目的。他强调,学者要想有所成,必须践行“克己从礼”的自我教育,最终实现“不为外物所役”、“无物我之私”的高度自觉的精神境界。张载认为接下来学《易》,它记载了天地变化、万物运行的天道,反映了人事通变、天下治乱的人道,揭示了自然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他重视自然知识的掌握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培养“重实”、“致用”,善于理论思维的学者。张载认为还要学习《论》、《孟》、《诗》、《书》、《大学》、《中庸》等书,他认为这些书皆出圣门,一样都不可少读。这些经典古籍在实现培养“圣人”的目标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张载培养“圣人”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以重实、致用为宗旨,重视自然科学,突出对现实社会的改造意义。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重实致用的思想同样具有深远意义。在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穷理知性”,将知识彻底掌握消化,还要躬行实践,将自己的思想、灵感转化为生产力,教育学生能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更强的学科,要教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实践—学习—再实践。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还要不断加强艺术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总之,张载的人才教育体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教育意见及主张,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其教养结合、政教统一的教育观,多层次的教育目的论,敢于探索求新的为学精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都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亦有借鉴、继承价值。因此,我们应秉承“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其中有益的思想为当下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篇6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手术室护士18名作为观察组,均为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年以上。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0.16±2.23)岁;工作时间1~22年,平均(10.21±1.16)年;学历:大专学历护理人员5例,大专学历以下护理人员13例。同时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手术室护士为对照组,其间护理人员没有生变化。根据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教育方式不同,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接受养成教育。

1.2教育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手术室常规教育,加强其无菌意识,做好手术室操作规范的实施,培养与外科台上台下合作的流畅性及安全性。

1.2.2观察组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人员接受养成教育,具体如下:制定手术室安全管理规定细则,给手术室护理人员每人分发一册并在每日早交班时抽查提问;每月组织手术室安全操作及隐患等相关培训讲座,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2]。实行奖惩制,对于年度未出现安全意外事件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并在外出交流进修、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

1.3观察指标

1.3.1年度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统计年度的手术室不良安全事件包括手术放置不当、术中清点失误、术中感染、用药失误等的发生例数,与接受常规教育组进行比较。

1.3.2手术室安全相关知识评分

接受相关教育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安全相关知识进行知晓情况考核,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0~89为良好,69及以下为较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加减标准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年度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观察组手术放置不当、术中清点失误、术中感染、用药失误等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手术室安全相关知识

评分观察组手术室安全相关知识平均评分(87.34±5.21)、优良率较(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失误,轻则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则导致病人残废、甚至死亡[3]。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急诊多且技术性强的特点,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必须加强手术室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随着手术量的大幅增多,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明显增加,许多年资较浅甚至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在未接受系统化培训前就投入一线,也成为手术室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4]。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与外科医生及麻醉医生的配合,增加手术过程的流畅性、减少不必要的不良事件发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必要。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接错病人、手术摆放失误、止血带使用不当、手术器械准备不全、术中无菌原则贯彻不彻底、清点失误、术中仪器使用不当、用药失误、术中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等,以上事件一旦发生均将对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5]。

篇7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很多知识的老化以及对新的专业知识的缺乏都严重影响着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专业技术及各项工作的发展。就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情况而言,专业队伍状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而非图书馆专业人员占大多数,这些给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实际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人才危机。因此,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在受到新的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

1.2服务观念落后,职业道德教育不完善

在以往的服务观念中,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服务大多只限于简单的借借还还,所以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也似乎习惯了这种简单的服务模式,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形式。但随着现代网络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管员”和“出纳员”,更应该在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中起到参谋、导读的作用。职业道德是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基础,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关系到院系图书管理人员业务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目前,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工资水平偏低,评职称有很大难度,劳动成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着管理人员的思想情绪、工作热情。因此,通过对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业认知度,充分认识到院系图书资料室在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从而促进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工作的全面发展。

1.3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够合理

从目前来看,虽说有些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专业知识过于单一,没有系统性,或者只具备理论性而不具备实践性,缺失复合型人才,而且劳动人事部门提供的培训教育又是针对各个领域所有人员的一般性基础培训,这使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无法深入到图书文献的具体内容中,无法成为专业文献信息和专业读者的纽带,也就自然而然不可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因此,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怎样提高专业水准,将陈旧的服务观念转变,将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是迎接新时代挑战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更是每个图书馆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不论职称高低,不论学位高低,资料室管理人员都应该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配合所在院校搞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工作。

2继续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方法

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相关知识的拓展

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图书资料室传统技能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同时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多方面有关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学习“图书馆学概论”、“图书情报学”、“信息检索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检索教程”、“信息资源建设”等多方面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与广大师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高校院系资料室面对的每位读者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涉及的研究领域也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理解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所以说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以达到与师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并且能为师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

2.2新兴技术的掌握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与发展,高校图书馆普遍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与发展,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基本采用计算机处理,文献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化,高校图书馆对师生的管理模式与服务方法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要求传统的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模式与服务方式也必须发生巨大地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将被半自动、半手工的工作方式或全自动的工作方式的模式所替代,这些将给院系图书管理人员带来新的挑战。管理人员只有全面加强计算机能力的继续教育学习,掌握现代化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才能适应现代网络信息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2.3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

不论时代怎样发展,作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拥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可以熟练地掌握、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与新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也只有他们才能带动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全面健康地发展。综上所述,实现上述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2.3.1讲座培训。高校图书馆应该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对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讲座、职业道德讲座等各方面的拓展能力讲座,以提高资料室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带动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2.3.2进修班培训。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具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派院系图书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研修班、短训班等进行研修与学习,努力培养图书管理业务带头人,使其成为高校的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交流与沟通的纽带。

2.3.3友好访问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可以组织院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之间或校内院系图书资料室之间进行互访参观、调研与学习,借鉴、学习其他高校图书资料室或校内院系资料室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及图书资料研究成果,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开阔眼界,扩展思路,提高业务知识与管理水平。

2.3.4树立终身学习。自学是继续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我的最好途径,也是其他方法与途径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做好院系图书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篇8

胜任力(competency)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认为能够真正预测工作绩效的因素并不是人们主观上认为的能力、人格或价值观,而是胜任力。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大量关注。

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较多。1985年,Huston首次通过访谈调查、行为事件分析等方法得出教师的胜任力特征:能够识别学习者情绪、社会、生理以及智力的需要;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制定操作性目标;能够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完成与计划一致的教学;能够设计完成基于学习者成绩和教学有效性的评价过程;具备其他的文化知识、实用性技能。HayMcBer于2000年6月提出,高绩效的教师具有专业化、思维、领导、与他人关系、领导、设定期望等五项胜任特征,并向美国教育与就业部提交了一份题为“高绩效教师模型”报告。Bisschoff和Grobler等使用结构化问卷对教师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学习环境、专业承诺、教学基础、教师反思、纪律、合作能力、有效性和领导等8个理论层面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总结出了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 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近年来,国外研究赋予了教师胜任力一个更广阔的定位,将教师胜任力纳入到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与教师入职、发展、评价、培训等相联系,将教师胜任力视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因素。

国内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蔡永红、黄天元,2003;邢强,2003)对教师胜任力进行了理论性的阐释或论述,也有研究者(许燕,2000;徐建平等,2004;李英武等,2005)对不同类别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胜任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

2 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教育教师,而对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外主要是通过相关文件来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胜任力特征。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经过大量研究和调查,制定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标准,即《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的道德准则、共同标准和专业指导》。其中道德准则包括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致力于提高特殊教育个体的教育潜能和生活质量、在工作中保持专业判断的客观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八个方面的规定;共同标准包括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学习者的特点与发展、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和社会交流、沟通、教学计划、评估、专业原则和伦理准则、合作等十项内容;专业指导则对不同领域(例如诊断、管理、技术等)和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工作者的任职资格进行了规定。任职标准中强调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技能,会实际操作,会了解、评估诊断残疾儿童,会各种教学方法,会处理各种问题,会管理班级和学生,会客观评估自我。这些能力的强调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培训后能立即投入实践工作中,并能有效地、高质量地进行教育教学,达到总的教育目标。

我国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标准体现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要求特殊教育教师要“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并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残疾人教育条例》只是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笼统、粗略的要求,并没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做出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国内学者们对特殊教育教师应当具有的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仅仅停留在个人经验总结、宏观理论阐述或者理想化理论的构想上,实证研究非常缺乏。梅玲(2009)对上海市4所特殊初级职业学校的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结合胜任力特征问卷的编制、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特殊职业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特殊职业教育教师要取得较高的工作绩效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有9项,分别为: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人格特质、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策略、心理素质、认知能力、组织承诺、成就动机。隋文静(2011)通过开放式问卷对15名特殊教育专家进行调查,并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5名特教教师进行访谈,建构了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认为特教教师的胜任力由5个维度构成:职业人格魅力、动机、心理特质、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

3 结语

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是决定特殊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是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教师招聘、绩效考核的重要参照标准。相较于国外和港台地区,我国大陆的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特殊儿童的被接纳程度、教育安置方式、教学康复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高效完成本职工作?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探索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钦瑶等.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65-69.

[2]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 李玉华,林崇德.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比较及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05-108.

[4] 李昌庆等.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纵横[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73-75.

篇9

[作者简介]黄福军(1970- ),男,山东济宁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山东 济宁 27203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88-02

数学作为广泛应用的一门科学,其工具属性尤其突出,反映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形成了普遍认同的服务专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主义观点。必须看到,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之基,绝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其中蕴涵着博大的科学精神、哲学思想、情感意志、美的追求等人文要素,恰如数学家克莱因论述,“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数学兼具科学与文化的二重性决定了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应兼具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升的双重功能。现实状况是,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人文的“一半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未能充分对接,发掘高等数学中的人文要素,重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能,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之弊

长期以来,基于对“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①的偏颇理解,许多高职院校大幅压缩高等数学课时,导致数学教师亦在有限的课时内仅仅灌输式讲授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严重弱化高等数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加之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异常薄弱,使得高等数学成为学生畏难的课程、倍感枯燥的课程。高等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难以发挥,也影响了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工具的教学效益,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受到制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亦难以实现。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起点普遍较低,人文素质相应不高,各门课程均应发掘人文素质教育元素。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涵盖丰富的人文资源,并且高职学生第一学期即开设本课程,率先契入人文素质教育条件优越、时机正当。可以想象,走进高职院校,开篇第一节,一堂富含人文精神、给学生心灵滋养的数学课,将使学生充满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反之,一堂只有骨架、没有灵魂、晦涩难懂的数学课,将给学生当头一棒,对未来充满的可能是一片黯淡。文化育人,以人为本,最先走近高职学生,唤醒其一度被边缘化的沉睡心灵,是高职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内涵之所在。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鲜有关注此等细节。“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②,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之弊、重构之须,可见一斑。

二、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重构的理念定位

孔子曰:“君子不器”③,字面上理解是说人不能成为某种器具,进一步拓展感悟,就是说人不能以实用和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应寻求大道而不是沉溺小术。由此延伸到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立足文化视野,拓展数学的育人功能,重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催生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人本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才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文化育人是高职教育的最高境界,重构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重构高等数学中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融入鲜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先进教学方法,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滋养与熏陶,成为建立在尊重、平等、商榷、探究基础之上的情感能量流动,彻底摈弃形而下的物化灌输,实现形而上的心灵直通。

三、高职高等数学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

1.科学精神。高等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其中蕴涵着严谨理性、求实求真、创新超越的科学精神,散布在命题、定理、公式、实践催生理论创新、理论助推实践探索的角角落落。譬如,数学命题、定义、定理、公式等均体现出准确简明、缜密条理、朴实无华的特点,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严格遵循逻辑和规则,彰显出严谨理性的科学精神。又譬如,高等数学来自于实践,是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语言精确,数学结论精准,只坚守逻辑论证,不盲从任何权威,彰显出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再譬如,高等数学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立足实践,站在其所处的时代前沿,汲取前人研究成果,不断推进高等数学理论和实践创新,彰显出创新超越的科学精神。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重构上述科学精神为首的人文要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形素质教育的经典素材。

2.哲学思想。高等数学中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譬如,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反映出的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关系问题,不定积分是由求切线、速率问题的逆运算抽象出的数学命题,是指一个函数的全体原函数;定积分是由求曲边梯形面积、变速直线运动路程抽象出的数学命题,是一个与函数相关的和式的极限。从定义而言,两者毫不相干。但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将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哲学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高等数学中类似上述哲学素材,是闪耀智慧光芒的人文要素,应予以深度发掘和有机重构。

3.情感意志。高等数学发展,历经人类前赴后继的艰辛探索,其中富含数学家的情感意志等人文要素。譬如,讲到欧拉公式,就要发掘欧拉终其一生对数学的无限热爱和执著追求精神。欧拉计算彗星轨迹积劳成疾,导致28岁右眼失明,但这没有阻挡他对数学的探索之路,依然一路前行,60岁时左眼失明,欧拉靠心算的惊人毅力继续研究工作,在最后的17年人生历程中,写下400余篇论文和多部专著,成就了人生辉煌,谱写了科学传奇。此等素材在高等数学中不胜枚举,可以有所选择地予以有机重构。

4.美学元素。高等数学不仅是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科学,也是富含美的要素、值得欣赏并能促进审美能力提升的科学。譬如,数学的简洁美,充分体现在符号表述方面,x、y、z等表示变量,a、b、c等表示常量,y=f(x)表示函数等。数学的对称美,古希腊人认为,立体几何图形球形最美,平面几何图形圆形最美,源于球形和圆形的对称性。数学的和谐美,矩形两边长分别为a、b,对角线长为c,则c2=a2+b2,一条曲线的微分也表现出类似规律,曲线1:x=[φ](t),y=[ψ](t),α?t?β,则d12=d[φ]2+d[ψ]2,这无疑是一种和谐美。此外,还有数学的奇异美、数学的方法美等数学美元素,不胜枚举。高等数学中蕴涵的这些美学元素,是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的优质人文要素,予以整理和重构具有典型意义。

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重构

1.文化索引式教学。文化索引式教学,就是将高等数学中蕴涵的科学精神、情感意志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理性、求实求真、坚韧不拔、创新超越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高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章节简介、命题导入、定理引入与证明、问题切入与求解、课堂总结等,各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章节简介环节,可以首先介绍该章节的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背景,使学生立足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岸边,总揽章节知识形成过程、体系概貌,激发对理论知识的浓厚期待和艰苦探究的勇气。命题导入环节,一般情况下应先导入实例,通过研讨问题产生的背景与解决方法,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求实求真,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抽象总结数学概念、定义,领悟数学的严谨理性,有效拓展求实求真的思维品质、实践品质养成教育。定理引入与证明环节,可以先期导入历史上数学家发现探索定理的过程,引导学生沿着数学家的足迹,合情推理,归纳演绎,最终还原为逻辑推理,使学生一路走来与数学家心灵直通,充分体验发现发明的成就感,不断养成主动创新、立志超越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问题切入与求解环节,可以适当配置数学发展史上的个别名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家求实求真的苦乐历程。课堂总结环节,可以立足数学理论和实践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的主旨背景,启迪学生深化理解与领悟,实现数学理论知识巩固、实践能力提高和人文素质提升三重目标。

2.哲学感悟式教学。哲学感悟式教学,就是发掘高等数学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哲学意识、辩证思维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数学与哲学均产生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纵观历史,二者形同姐妹,相互促进,携手发展。可以说,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数学理论体系中,无不闪现哲学思想的火花。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其中的定义、定理、归纳演绎、逻辑推理无不打着哲学的烙印,这为高等数学教学融入哲学人文素质教育搭建了宽广平台。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定义、定理的发现过程呈现哲学思想,同时充分利用辩证思维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普遍联系观点,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不断形成的顿悟中,掌握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本质,潜移默化中提升哲学人文素质,通过循环往复、螺旋提升,实现数学学习能力和哲学人文素质的双提升。

3.数学美欣赏式教学。数学美欣赏式教学,就是发掘高等数学中蕴涵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方法美等美学要素,培养学生美学修养、美学品质等人文素质的教学方法。与艺术美比照,数学美往往不外显。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备发现数学美的能力,掌握发掘数学美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定义、公式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从几何图形、正反双向中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从问题层层解决、九曲回肠的柳暗花明中体验数学的奇异美、方法美。使学生在感受、体验、欣赏中领悟数学的美感和神韵,化抽象演绎、枯燥运算、逻辑推理为快乐,通过美的体验与享受激发探究数学的强劲动力,在大道无形之中接受美的滋养与熏陶,实现数学学习动力与美学人文素质的双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催生哲学的理性思维,完善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培养人本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这一理念,应重构高等数学中蕴涵的主要人文要素,重构融入鲜活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先进教学方法,逐步拓展高职高等数学的文化育人功能,有效促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人文素质教育质量双提升。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Z].2000-01-17.

②刘乾先,韩建立,张国,等.韩非子译注(上、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54.

③程昌明.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4.

[参考文献]

[1]陈晓坤,石峰,李订芳.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1).

篇10

硬笔楷书的教学从笔画练习开始,但重心是书法结体(结构法则)的教学。笔者参考软笔总结归纳出一套硬笔的结体法则:重心平稳、上承下覆、左右揖让、上紧下松(重心偏上)、中宫收紧(八面拱心)、布白均匀、形态各异、变化统一(大同小异)等。本文将讨论如何将书法结体与美学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进行教学活动。

1 重心平稳

笔者在大学里学的是视觉艺术设计(应用美术之一),在各类设计中有一条最重要的法则就是“重心平稳”(有些刻意追求动感的除外,如动感雕塑)。何为“重心平稳”?浅白地说,就是一件设计作品,看上去不会倾倒,给人以一种安定的感觉。(在教学可用一些工艺品举例)

为什么要追求“重心平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其实这和人类的本性有关,人类天生有一种求稳的本能,一般来说只有“重心平稳”的东西才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又是美感的前提。所以,“重心平稳”在各类设计中是首要法则。在体育运动中,“重心平稳”也是运动者必须遵循的第一法则。再者,这也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吻合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精髓是以追求平稳和谐,即所谓的“中庸”文化。所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分分合合,但国家民族却能一直保存下来。还可以从现实角度来诠释,如高房价是全社会的一道难题,如何解决?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让房价既不暴跌也不暴涨,而是平稳过渡。多举一些和现实相结合的事例,能引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否则书法容易变成一门枯燥的学科。引申:可见追求平稳是人类的共性,是所有设计的首要法则,也是国家、民族的发展之道。所以,重心平稳也是汉字结构中最根本的一条。学习书法先要掌握字的重心,使字站得稳。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每一个字都写得符合“重心平稳”?笔者让一名学生上前,在黑板前站立。要求他做出各种动作。(1)两腿并立,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回答平稳),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开”“井”。(2)两腿分开站立,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回答平稳),教师举例“兴”“美”。(3)一条腿站立,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仍旧回答平稳),教师举例“中”“申”。(4)接下去,趁该生单腿站立之际,教师故意推他一把,学生差点摔倒,让下面的学生感觉是否平稳(回答不平稳),问学生有没有感觉到美感?(回答毫无美感)。教师引导:重心不稳让人感觉不安全,而安全感是美感的前提。

2 左右揖让

这条法则是针对左右结构的字如何安排左右之间的关系,如汉字“欲”“彩”。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关系普通的同事或同学之间,平时相处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是最适当的?提问:如果你平时无意中与陌生人或交情一般的人发生肢体上的接触,是否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舒服感?(回答是)教师答:这种感觉是正确的,是一种正常的人际关系效应。接着让两名学生上前做出“勾肩搭背”的样子让学生观察感受,得出结论:左右结构的两部分笔画交叉或碰撞,给人产生一种憋闷感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继续引导:相反,另一种情况是左右两部分笔画过于分离,又会产生何种感受?让两名学生相背站立,并且间距很大,下面学生观察后回答有“貌合神离”“互不关心”“缺乏合作”“人心冷漠”等等。教师引导:“这样的情形会带给人愉悦感吗?”回答“不会”。教师:“过于分离的笔画好比一种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充斥着紧张,不安全,离心力。没有愉悦感,所以也没有美感。”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社会或国家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以诚相见,处在和谐、有序的关系之中。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处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3 上紧下松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矩形如图,并让学生观察哪一个感觉最美、最和谐?

〖TP尤科兰-01.TIF;Z1;Y1,Y#〗〖TS(〗〖JZ〗图1〖TS)〗

绝大多数认为第一个矩形最美最和谐。教师问“为什么?”无人能答。教师解答: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哲学家柏拉图共同发现一条黄金分割律,其实是一条数字的比例关系:当一个形状的长段与短段之比或整体与局部之比,为1∶0.618,此时人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被广泛在应用在美术界,书法界甚至更广泛的领域。而第一个矩形最接近黄金分割比,所以最美。

〖TP尤科兰-02.TIF;Z1;Y1,BP#〗〖TS(〗〖JZ〗图2〖TS)〗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再画出两个形状如图,再让学生上前凭感觉找出两个的重心点。A点是学生找出的重心,B点则是教师根据严格的数学方法找出的真正的重心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因为人类有种视觉习惯,喜欢不自觉地将物体的重心点上移,定位于真实的重心点之上,这样看起来会更舒服些。继续引导:为什么人类眼睛普遍存在这种有悖于真实的假象呢?联系上面所述:这正是人类追求黄金分割的潜意识。

接下去,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让一学生上前平稳站立,教师:人体的重心在于肚脐,也是人体上下半身的分界点。另一学生用尺测量该生上身与下半身的数据,计算出两者比例接近于0.618。说明在人体中也存在许多黄金分割,只有符合黄金分割的人体才是和谐的美的比例。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8-02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教学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多种电子媒体,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而自从计算机技术普及之后,多媒体教学才开始真正地普遍实施,我们今天所说的多媒体教学严格意义上应该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替代了多种电子媒体综合运用的电教方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便捷更加集中。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多媒体教学在理论上确有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如计算机屏幕的直观展现,超链接技术带来的人机交互可能和多路径选择,网络的跨时空性等,这些从理论上而言都有助于实现现代教育观念所倡导的开放式教学、主体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并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但从多媒体教学普遍实施以来的课堂效果来看,这些优势之处似乎并未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带来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反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呈现出一种技术可能性与实际效果之间的悖反。

一、本应有利于人文课程中情感内容表达的多媒介表达手段却带来了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的贫乏

苏赫姆林斯基说:“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情感熏陶是人文课程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的。在人文课程的课堂上,情感交流应该优先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情感的交流沟通,人文知识的传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枯涩、干瘪,味同嚼蜡。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多媒介表达的生动丰富,教师在设计、制作和操控课件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传统的讲台上,教师经常在讲台与台下的学生间走动,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达与反馈的途径,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而当下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则被束缚在多媒体操纵台上,为了使课件内容完美呈现,必须时刻关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进程,而学生也只看课件不看老师,只关注课件上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视听盛宴”。这样一来,传统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眼神等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逐渐从教学过程中淡出,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的途径被貌似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所截断,影响了课堂气氛的融洽、和谐。

二、本应有利于课堂理解的形象直观的视听呈现却带来了抽象思维能力的退化

强调形象直观一直是现代教育的特点,因为形象生动的知识呈现方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事物并加强记忆。多媒体教学综合声音、图形、影像的呈现方式正好实现了这一要求,但当我们在把大量技术引入课堂加强形象性的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而且抽象思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发展的能力之一。人文课程,就其美育目标而言,要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不只要“悦目”,更重要的是“赏心”。以大学语文为例,它是需要通过接受者在理解语言意义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联想等抽象思维活动才能够进入的艺术天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本身是一种抽象、平面的表达媒介,视听的多媒体呈现能够弥补文字的这一弱点,但如果过分的依赖音像教学,可能使学生的理解、思考“定格”在音像所提供的形象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讲并非诱发想象力,而是在束缚想象力。文学艺术中的鲜活形象是需要每一位读者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去体会和感悟的。通过联想和想象,每个读者内心都能获取新的和独特的东西。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学生又过于嗜好热闹的音像画面,那么这种手段用得越多,似乎离语文学科的本质和语文教学目的就会越远。而且在当下这个“图像过剩”的时代,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读图”远过于“读书”,我们需要引导他们保持和发展阅读文字、思考问题的文化习惯,如果学生只感兴趣于直观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而对于阅读文字缺乏耐心,没有热度和激情,那么其语言能力就难以提高,就会对优秀的文句、优美的文学缺乏敏感,无动于衷不知美在何处。

三、本应扩大课程容量的信息输出方式却带来信息接受有效性的降低

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对于信息的获取应该是十分便捷高效的。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从人类接收信息的生理过程来看,对于信息的接收是多种感官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多媒体对于信息的立体呈现方式更有利于人类获取信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综合了视觉、听觉的多媒体教学能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加2.5倍。如此巨大的信息容量本是好事,但遗憾的是这个速度却远远超出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停留时间短暂,易出现“信息飞逝”现象,学生不仅跟不上,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直接导致接受知识能力下降。一节看似流畅连贯,画面精美,声音悦耳的多媒体课在无形间就演变成了一场现代化的“满堂灌”。

篇12

教书育人,或许是每一位教师耳熟能详的话语了。事实上,相当多的教师也比较认同此种关乎其职业特质的表述,但是,教书真能育人吗?这似乎是一个未经审视的问题。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依此理,似乎也有必要检视“教书育人”这一约定俗成的教师职业观。由此引发的基本问题是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其前提问题则是知识与成人的关系。若教师对此类问题缺乏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理反思,似乎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其工作就是教育人了。严峻的现实是,一些教师确实操劳于“教书”,但是,似乎无暇顾及“育人”。或许有教师否认上述推断,认为自己在教书的同时确实考虑到教学生如何做人,但是,这种关于“教书+育人”加法式理解,难以厘清教书与育人的内在关系。因此,重新理解“教书育人”,似乎也不为过。

人与书的关系:人 ― 符号 ― 文化

纵观人类历史,人与书的关系有着绵长的叙事。书的历史可追溯至“书写文字”,但是,人类最早发明文字的目的不在于复制口语,而是想要完成一些口语无法完成的事情。目前,考古学家们能够找到的人类祖先最早留下来的文字信息是“29086单位大麦37月库辛”,这是远古时期苏美尔人的账单,最可能的解读是:“在37个月间,总共收到29086单位的大麦,由库辛签核”。[1] 对此,或许有人会失望吧。人类的书写文字史既不是起源于哲学,也不是诗歌,而是无聊至极的财务账目。事实上,这份文字是记载于大约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泥板上。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写下文字是一件极其耗时的差事,哲思或诗歌等等,只能通过口头语言,口口相传。例如,希伯来《圣经》、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佛教的《大藏经》、中国的《诗经》等,最早出现时都是口述作品。

诚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世界各地的人类祖先都不满足于使用部分表意文字,逐渐发明了完整的表意文字。如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已经拥有了完整的文字系统,今天称之为楔形文字;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也拥有了完整的表意文字系统,即我们汉字的祖先――象形文字。从此,人们用这些完整表意文字来写诗、写戏剧、编史、发表预言,甚至记食谱等等。

在此,我们仅仅撷取了人类“书写文字”历史的若干片断,就看到了人在宇宙间的神奇存在,即人能够利用符号创造出一个文化大千世界。动物只能对“信号”做出条件反射,只有人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所以,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2]。依据卡西尔的研究结论,书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了一个基本逻辑:“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因此,“人―符号―文化”是三位一体的。[3]

历史地看,由于承载文字的工具的局限,完整表意文字创造之后,它与普通人的距离还相当遥远。直至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并广泛使用之后,“书写文字”才真正走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加之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的普及,“书写文字”与每一个普通人的关系才日渐亲近。当然,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言,理解蕴涵于“书写文字”(或符号)的意义,这绝非一个简单的生物遗传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和文化过程。

毋庸赘言,一个人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过程才能拥有识文断字的能力。个体一旦获得这种能力,透过书中的文字,显现在其视域中的将是一个无限广袤的“文化-意义”世界。这是符号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教育暨人类文明延续的力量。与此对照,一个文盲的生活世界是多么有限啊。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识得几个字,而是要使他更好地同他的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4]。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经验传承 ― 个人生活 ― 人类延续

承上所述,我们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中看到“书写文字”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人类个体生活和种族生活的全部经验,它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这些经验对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固然十分珍贵,但是,人类生活的延续面临两个严峻挑战:其一是人类群体生活中每一个成员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作为群体生活经验载体的特定个体,总有一天会消亡;其二是这些符号化的群体经验无法通过生物遗传方式实现代际复制。

人类生活若要继续下去,历代社会成员所积累的经验,只能通过成熟的成员与未成熟的成员之间的传递,才能够保证人类族群的延续,这就决定了教育的必要性。换言之,人类生活的所有经验包括符号形式的经验,均不能像其他动物那样通过生物遗传基因实现代际相承。教育因此就成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只有教育能够弥补人类先天不足的缺陷。对于人类而言,每一个新生的个体,生来就是未成熟的,孤弱无助的,没有语言,不懂社会规则,更谈不上拥有种族生活的各种观念和信仰。这些幼小个体,先天遗传的生存能力少的可怜,如果要生活下去就必须通过教导和学习实际经验的代际转换。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5]。他清楚地看到教育在个体生活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未成熟个体与生俱来的能力与成熟个体生存能力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一个孩子仅凭身体的生长和个体的直接经验,都不足以支持其有品质的个体生活和高度文明的群体生活延续。社会正是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使人成为人,并实现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记得笔者的硕士导师陈桂生教授在回忆其小学生活时,朗朗上口地诵读其小学课本中的内容:“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后来,有机会一睹民国时期的老课本,果然有此段文字。顿时惊叹于小学课本给一个孩子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迹。由此可见,“不读书,不成人”早已是民间妇孺皆知的教育信条。教师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境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教书育人”的职业认同。

在此,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直接得以显现。“书”直接承载着前人经验或者说人类文明成果,“教书”即“教育”的日常语言表述,实为人类经验或人类文明的传递。个人的生长与生活过程,也内在于人类生活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过程之中。可见,成人过程与育人过程具有同一性,“读书成人”与“教书育人”也因此具有内在一致性。

尽管如此,但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读书与成人关系的理解似乎存在一定差异。一方面,生活在农耕时代的家长,他们把孩子送到私塾里,多数仅是指望孩子成年之后,能初通文墨,记账,写信,赶上春节写写春联罢了,即使在科举盛行时期,农村里虽有耕读世家,但是,靠读书成为秀才、举人、进士的只占少数,《范进中举》也只是出现在小说里的读书人的传奇故事。另一方面,从中国私塾里的蒙学读物,到科举取士的必修书目,多是圣人之言或儒家经典;从西方教会主日学校的《圣经》读本,到文法学校里的必修书目,也多是西方社会的人文经典。从这一时期中西方的书本知识里看,内容上都直接关乎人的道德形塑,“教书育人”的内在关联是不言而喻的。

以学校为标志的制度化教育产生之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经验或者说人类文明成果系统地进入基础教育课程,并以诸多科目的书本形式出现在儿童面前。以学科课程为例,大致分为理科、文科、艺体等。与之相应,课程的系统化程度决定着教师之教的专业化取向,中学教师多按学科分工,如数学(学科)教师、语文(学科)教师、物理(学科)教师等等。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教师的“教书”行为失去对书中意义世界的关照,换言之,“教书”与“育人”的联系被人为地割裂。

对于语文、历史和思政①三科教师而言,课本内容与学生的道德成L直接相关,这些教师的观念中也多有“文以载道”的意识,“教书育人”似乎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是,一些教师或许太在乎教“书”中的“道理”了,忘却了“书”中的意义世界,而意义只能在儿童的直接经验中绽放。与此同时,理科教师或许不认可上述同行们的“道德说教”,但也纠结于如何渗透德育。他们在教学中的通常做法:一是注重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某位科学家废寝忘食的钻研精神;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时给学生讲些做人的道理。对此,一方面要理解这些教师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里的“教书”与“育人”已然成为两件事了。

基于前文中阐明的“人与书的关系”,教师有必要深刻理解学科课程作为人类生活的特定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世界,以及其对于学生成人的内在价值。杜威就曾在其论文《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提醒关注“学科的社会性质”[6],并强调学科教育必须与人的自觉经验发生关系。以此反思当前的学科教学,过于关注学生掌握概念性知识的能力,却遮蔽了这些学科知识产生之初与人类经验的直接关联,即忽视了“教书”对于学生成人过程的文化意义或社会价值。

师者何为:教书即育人

关于师者何为的话题,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早已被广大教师津津乐道,也常被用来作为“教书育人”的注脚。“教书育人”也被写入我国颁布的师德规范①之中。但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今天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教育存在形式,与韩愈时代的非制度化教育相差甚远。尽管教师在观念上认同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行动上却实实在在地倾向于传授掌握知识之“术”,而书写文字作为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世界似乎已经远离师生的生活世界。

事实上,书写文字中的“道”即意义世界,是人类经验的精华所在,并以基础教育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在这些书本中,“经验与知识是统一的,不是二元的。”[7]表面上看,不同科目的教科书里包含不同领域的知识,实质上,“这些知识本身就是经验,它们是种族的经验。它们体现了人类一代一代的努力、斗争和成就而积累起来的结果。”[8]这其中蕴涵着波澜壮阔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换言之,这些知识里蕴藏着色彩斑斓的意义世界。因此,教学不是教知识本身,而是通过间接经验影响学生的直接经验,促进其个人经验的改善。换言之,用人类文明照亮儿童心灵。遵循此理,教育学意义上的“教书”即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引导儿童进入人类的间接经验,并以此改善其直接经验,进而提升其心智水平,即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这也契合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主张的“教育性教学”[9]。

在赫尔巴特的时代,“教之学”(即教授)与“教育之学”是两个概念。他在解释德语“教育”概念时指出,“教育”这个词是由“训育”和“牵引”两个词来的。据此可知,德语“教育”的基本含义有二:(1)引出,即它是一种内发的活动;(2)内发有一种方向(近于训育,即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有目的地进行培养)。[10]同时,赫尔巴特充分认识到个体有限的生命阻碍其获得无限经验的可能,指出“教学作为经验与交际的补充”[11],并与训育共同构成真正教育的措施。因此,赫尔巴特指出,一个青年人纯粹出于得到好处的目的向教师学习本领和学识,这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其思想的形成,这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一切。[12]若将这番话转换成今天的教育学话语,“教育性教学”就是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养成儿童的世界观,即课堂学习在儿童狭小的个人世界与宏大的人类文明世界建立起直接关系。具体到教学的操作层面,“教育性教学”就是“教书即育人”,即在教学过程中用人类文明开启学生的心智,通过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来提升其意识品质。

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的视域中存在“人―符号―文化”的关系,他们就能够从书本世界中触摸到前人的生活世界,进而能够自觉地透过教科书中的知识直观到人类经验的流变。此时,知识不再是简单的、静态的抽象物,而是“处于运动状态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它并不存在于抽象的思想中,而是融在人的欲望、意志、行动甚至整个生命之中。”[13]由此可见,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科知识都不是外在于学生个体的概念式真理。

这些书本知识是前辈的直接经验,凡是经验一定有着内在的生命力,即知识贡献者个体的求索体验。教学一定要打开概念化知识,唤醒知识的原初意义,即让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儿童的直接经验接轨。这样的“教”能够在儿童与课程之间真正建立一座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梁,教师引领儿童走进内涵丰富的人类文明世界。儿童的视域由此朝向人类经验建构的精神世界,沿着人类文明之阶梯,他们探索着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总之,教书即育人,理应成为当代教师的职业信念,并由此展开其日常教学的丰富样式。这样,教师就拥有了全新的知识观、全新的教学观,并能够自觉运用前人的间接经验改善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教学也将呈现崭新气象。至此,求知、爱真理、追求光明,将内化为儿童真实的学习生活体验,而非校园里的标语或口号。

参考文献:

[1][以色列]赫拉利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21.

[2][3][德]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5、1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5.

[5][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6][美]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3.

[7]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下)[J].河北大学学报,1996(1).

[8][美]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