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1:43: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川菜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川菜文化论文

篇1

2制作方法

“藕合”可归为紫色系,首先从大的方面着手研究其染色的方法。在我国,染紫色的草木染料主要有紫草、紫苏《。天工开物》中记载,“染紫色,先用苏木煮水染成底色,再配上青矾作为是颜色容易附着媒染剂。”清人郑复光曾说:“凡色万有不齐,皆可以五色概之,皆可以浓淡概之。”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详细染制方法,但通过对其色彩特点的分析以及染色经验可以假定一个实验方案,既以苏木为主要染料,通过对染液与水的比例调配,媒染剂的运用以及套染的选择来控制染色效果。这与国画中的施色技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使用套染方法,则可拟定多种实验方法。大致过程为染蓝后套红。染蓝需要的材料为蓝靛染料;染红需要的材料为苏木或紫胶。

3主要材料

苏木。苏木又名苏枋、苏方、苏芳,原产地为印度、马来西亚。苏枋被当作染色材料,早在唐代被引进中国,目前主产地为广西、云南、台湾、海南岛、四川。苏木的心材色彩呈现带有红色感觉的黄色,在欧洲曾经被用来作为红葡萄酒的染色用。苏木是使用其树干的中心部,如果使用二氧化铁来媒染的话,就会得到偏紫的红相染色效果。靛蓝。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蓝)的植物,均可统称为“蓝”。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采集蓝草制作蓝靛在中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据古书《夏小正》记载,我国在夏代已种植蓼蓝,并已知道它的生长习性“,五月,启灌蓼蓝”。就是说到了农历五月,蓼蓝就要开始栽种了。在《诗经·小雅·采蓝》中记载“:终朝采蓝,不盈一詹”《;说文》中记载“:蓝,染青草也。”《;荀子劝学》中记载:“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古籍诗文中所说的“蓝”,就是指的蓼蓝。由此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来进行织物染色的国家。紫胶。紫胶虫吸取寄主树树液后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树脂。又称虫胶、赤胶、紫草茸等,可作为良好的食用红色素。紫胶首先是用作药材,其次用作染料。《吴录》说紫胶可以染絮物(即丝织品);苏颂著《本草图经》说今医方亦罕用,惟染家所需,说明到了宋代紫胶用作染料,已超过药用了。

篇2

一、提倡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走进书法艺术殿堂

中国书法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世界艺苑里的一朵奇葩。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不会选择绘画,我会选择书法。”不仅毕加素是中华光辉灿烂文明的拥趸,还有许多的世界名人如毕加索一样的仰慕和向往中国艺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国人就必须要写好自己的汉字。而在时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用键盘代替了笔,忽视了书写的重要性,往往是“字到写时方恨手”,字是人的脸面,写得好不仅可以体现个人的素质涵养,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小学阶段,书法教育便是美育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欣赏、学习古代书法家的名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知美,然后去创造美,引领学生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

二、一样重视,让课堂教学充实而有意义

韦伦双语学校对所开设的所有科目都是一视同仁的。书法课是每周每班一节,课时为40分钟,每周二、四下午还有一个小时的书法特长课。一至三年级学习铅笔字,三年级学习钢笔字,四至六年级学习毛笔字。我们在上书法课时基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书法史简说。从汉字的起源一直讲到近现代书法,每节课讲一小段书法发展史,经过科学的安排,从四年级时开始讲中国书法简史,到六年级学生毕业时刚好讲完。让学生了解书法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一部分学生练不好书法可以原谅(毕竟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绝不可不了解中国书法史,因为这是国学、是历史、是文化。2、每节课介绍一位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通过对这些书家艺术人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书法家的成长历程和艺术成就,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以他们为榜样,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让他们有立志成才的雄心。3、每节课介绍两个有趣的汉字。讲述汉字的来历和演变过程,演示汉字不同时期的书写方法,让他们从生动、形象的汉字中寻找乐趣,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字形字意的记忆。4、生字词同步行。与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词同步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和拓宽知识面,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语文教学。5、每节课一个书法故事。结合古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用功、励志、探索、感悟、创造等方面的事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去理解书法,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磨砺品性。6、欣赏古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三、特长课加强巩固并拓展训练。因材施教

学校有十余种特长课供学生选学,特长课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书法特长课教学就是要发现人才,培养书法苗子。平时正常的书法教学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对于悟性好、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我们则是建议他们再到书法特长课去加强训练。特长课是以练为主、以讲为辅,注重技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主要以楷书和隶书为主,基础好的可以选择行书。一对一的逐一进行辅导,手把手的教学生临摹,先解决笔法,然后训练结构、章法等,使学生娴熟地掌握书法技巧,去表现书法的韵味与神采。

四、强化竞争意识,鼓励积极参与

当今社会,各行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才辈出,所以无论在哪方面都要做到优中更优,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书法展览的方式,让学生在大赛实践中去历练。我们选择参加正规的、权威的比赛,比如像《青少年书法》杂志社、《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政府及教育部门等单位主办的展览。在由《青少年书法》杂志社主办的第一、第二届“全国少年书法临帖大赛”、“首届全国少年书法评级大赛”、“《青少年书法》创刊2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等比赛中,我校的姚思远、张子铡⒗罴位浴⒔彭阳、冯聪慧、姚俊涛、刘士吴、宋昊洋、王艺霖、陈嘉明等数十名同学获奖;在“平顶山二中杯”挑战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长画卷书画比赛中我校有50余人获奖;在平顶山市教育局举办的书法比赛中有20余名学生获奖。对参加展览的作品,我们往往要求学生练习数次,争取尽善尽美,通过强化训练,同学们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对书法艺术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学生也从比赛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3

关于中国画色彩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再具体1点说,就是围绕自唐代以后形成并逐渐形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也即所谓“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固有色”的观念。重点之所以放到前者,因为传统中国画的1些观念“山水居首”,“水墨为上”表明作为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已发展为成熟的色彩系统。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1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1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1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1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2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1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1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1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1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1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P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1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1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1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1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1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3大方面的因素。

其1,“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1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1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1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1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

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2,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1内在成因。

其3,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1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篇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步伐的加快,中国的饮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中国菜肴名称的翻译对于更好地为外商和外国旅客提供服务和介绍中国文化也显得日益重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经成为菜单翻译的首选语言,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多数外国友人点餐和了解中国文化。然而,国内诸多饭店在面对外国游客时,或者拿不出英文菜单,或者是给客人提供了一份翻译得五花八门的菜单。为此,本文就菜名翻译进行探讨。

一、翻译理论、原则和方法

尤金·奈达(Eugene-Nida)认为:“翻译就是两种文化互相交流。对于一个成功的译者来说,了解双方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有效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1]。”这就是说,简单的字面意思的传递而不考虑文化背景,达不到真正交流的目的。中国的菜肴名称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可以说大部分菜名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菜肴名称除了体现汉民族对其色、香、味、形等的追求外,还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汉民族对吉祥、祝福等的心里感受。没有对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入了解就无法准确地把中国菜肴名称转译成英文。

关于菜谱的翻译,沈关忠、祝宝钧等餐饮专家认为,应该让翻译家和餐饮业专家合作,不要仅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要让翻译家了解菜肴背后的故事、搞清菜肴名称内在的含义,比如把“东坡肉”译成“坡首创的红烧肉”、把“乾隆鱼头”译成“乾隆皇帝吃过的鱼头菜”、把“宋嫂鱼羹”翻译成“南宋时的嫂子南料北烹的鱼汤”…不要嫌麻烦,而要讲实效。同时,再把这些菜肴名称的来历用外文附在菜谱上[2]。

中式传统菜肴按命名分可分为:写实型菜名、写意型菜名两种。写实型菜名翻译要紧扣烹调的原料,使人一目了然,清楚地知道这则菜式的原料。从语境适应论的角度看,写实型翻译方法适应了汉语文化语境,保留了汉语文化特色。写意型菜名的翻译要尽量译出菜名中所包含的文化特色和体现民俗风情。总之,好的菜名翻译是为了提供准确的信息并传播中国文化。

二、写实型菜名翻译

写实型菜名通常是以原料、原料加烹调方法和原料加味道命名菜肴,这种情况采用直译方法,直译是让读者获取基本相等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在翻译中国菜肴时,结合中式菜肴的特点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以下三类菜名可采用写实型翻译方法。

第一种是以主料开头的菜名。这类菜名往往是主料的并列,本身就显示了菜的内容,直译能够完全保留原名的特色,而且也简单明了,译文不会产生交际障碍。翻译时,主料之间的并列可以加连词and或以主料为中心词,加上用介词with或in与佐料构成的短语即可。如:豆瓣牛肉Beef in Chili Bean Sauce; 海米白菜Chinese Cabbage and Dried Shrimps;青椒牛肉Beef with Green Peppers;冬菇猪蹄Pig's Trotters with Mushrooms.

第二种是以烹饪方法开头的菜名。中餐菜不仅用料丰富多彩,其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还体现在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上,如炒、蒸、卤、炖、炸、悼、煨、熏、拌、涮等(见表1)。对于以烹饪方法开头的菜名,翻译不妨也采用直译的方法,既简洁明了,又能保留中餐菜肴丰富性的特色。

表1

如:炖牛肉Stewed Beef;清蒸桂鱼Steamed Mandarin Fish;炒腊肉Stir-fried Smoked Pork;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s;红烧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炸大虾Fried Pawns;椒盐炸排条 Deep-fried spare Ribs with Spicy Salt.

第三种是以口感开头的菜名。用料的丰富性和烹饪方法的多样性,造就了中餐菜肴口感独特的复杂性,各地菜系分别有其独特的风味,很多菜肴的名字就体现了口感上的酸甜苦辣咸脆酥麻爽滑。与中餐菜不一样的是西餐菜的口感往往比较单一。英文菜单的受众是外国人,为了让受众对口感不一的中餐有个直接的了解以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菜肴,直接采用以口感开头的英文来翻译这一类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见表2)。

表2

如:香酥鹌鹑Crispy Quail;酸甜鸡Sweet and Sour Chicken;咸牛肉Salted Beef;酸辣黄瓜Hot and Sour Cucumber;五香豆腐干Spiced Duck Gizzard;麻辣牛肉丝Spicy Shredded Beef.

三、写意型菜名翻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