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经济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1:43: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评经济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评经济师论文

篇1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运作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出现了百姓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造成较为普遍的不公平感。由于传统体制及信用观念的惯性作用,不少国有、集体企业仍把从银行借款及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当做“国家资金”使用,政府部门仍然热衷于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而且都不愿或不必对借贷资金的偿还承担严肃的责任。这时市场的发展对平等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作重要讲话时,把平等提得很高,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公平的位置。他说:“要在继续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在市场经济如果谈不到平等经济活动就无法健康发展。

二、制约市场经济平等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样存在,并会导致分配上的差距。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同样是无情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者,由于资金、技术、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其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的状况必然是不同的,因而所得利润、可供分配的个人消费品都不可能相同,有时差距还十分巨大。

2.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竞争机会平等的机制,真正做到竞争活动的参与、竞争规则的公正、竞争过程的透明、竞争结果的有效。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企业在市场中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一样。我国目前的企业立法首先有涉外、国内之分,其次有不同所有制之别。与此相配合,则是在人、财、物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和产、供、销安排的待遇上的区别对待。从而造就不同等级企业在竞争起点,待遇和机会上的不平等。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建立平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比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艰巨。

3.政府部门过多强调行政管理,滋生了行政权力的膨胀和滥用。行政权力的随意干涉,造成了部门、行业分割和地区封锁。各部门、各行业唯我独尊,利用权力资源对市场实行封锁和垄断,剥夺了非本部门、本行业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机会,制造了本部门、本行业经营者与非本部门、本行业经营者经济条件的不相同,严重损害了公平竞争。[1]

三、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公平竞争的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承认市场主体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独立平等的地位。自由平等是市场经济发育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它必然要求市场竞争的前提、过程和结果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公平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平等性。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大变革时代,应当摒弃传统的狭隘平等观念,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等观点,即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如果要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交换者的平等地位,交换行为的意志自由,以及交换的等价性[2],使全社会造成一种普遍的机会平等的气氛。具体说来,理解下面几点是特别重要的1.从市场经济的前提来看,当资源参与市场的分配,那么谁占有的资源越多,所获分配也必然越多,从而与他人形成一定的差距。如不同地区拥有的不同自然资源、政策资源,不同分工形成的不同的智力资源、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不同的机会资源、企业主与雇工拥有的不同的资本资源等等,参与分配时得都会形成较大的差距。所以首先要解决不同市场主体所占有资源的不同会导致分配结果的差距问题。

2.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是建立在法律制度基础上的,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最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3]环境公平是市场机制顺利运行的条件,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保证。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新所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4]

3.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不是以革命的方式、而是以改革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是说,它不是在政权发生更迭的条件下急速地进行,而是在原有的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实现。政府通过制定法令、制度、标准等形式确保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秩序,确保市场交易的效率与公正性。但转型时期的政府既必须保持相当大的权力,又必须高度重视来自政府内部的反对改革或假借改革之名谋取私利的行为。[5]避免指政府部门始终以“超人”自居。强调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要求政府职能转换,政府部门是为企业和全体公民服务的“仆人”并非无它经济就无法运转。打击在“放开搞活”幌子下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大肆“寻租”等问题。使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行业和产业部门、不同经济区域之间规则统一、待遇相同、机会均等,使经济运行规则和政府的管理行为真正规范化。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它是由物质方面向精神文化乃至伦理道德层面扩展的社会状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平等必须相互适应,两者的关系犹如自行车中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平等政府法律

[论文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道德,法律和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方式。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前提是市场主体的平等。平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律主体的重新架构[J],刘继峰,当代法学,199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3页

篇2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政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政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第二,生育政策应分地区区别对待。虽然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生育政策的选择与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上海、广州等地综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区,特别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经济基础好、思想观念超前的城市,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应将低生育率稳定机制从政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在经济基础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区,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确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宜的生育调节方式。

第三,促进人口流动,改变生育观念。在城市总和生育率已经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的条件下,控制农村人口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而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的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引力,与落后地区人口过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流动中改变生育观念,转换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篇3

①资产评估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在改革中产生,在改革中发展。随着市场发育的成熟和市场体制的完善,资产评估行业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评估范围继续拓展,从对原来的生产经营性企业的资产评估,扩展到资源型资产、金融资产、公共资产等领域的评估;评估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从单一的成本法发展到以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和价值类型相匹配的多种评估方法。②中国政府积极培育并推动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勇于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中国和世界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宽广。需要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开创与中国评估界和谐发展、互利共赢和谐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1.2适应形势服务市场做规范职业的典范

大中型资产评估机构决定着中国资产评估市场的质量,也决定着或者影响着中国上市公司和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大中型资产评估机构应该成为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应该成为深受社会尊重、享有诚信声誉的机构。需要在评估质量上下功夫;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要树立品牌意识;要加大培养人才。我国应与国外的评估专家及名牌机构交流,建立一种广泛的联系,能够经常沟通,使我们的评估理念、方法、意识,使我们整个的人才素质能够和国际融为一体,这样才有可能使资产评估行业,做到无愧于市场经济。

1.3打造无愧于市场经济的资产评估行业

通过努力,大大加快了评估立法的进程。作为一个行业,最基本的依据就是这个行业的法律。需尽快制定一部属于本行业的法律。评估准则建设,不断拓展资产业务领域以及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都将是我们打造资产评估行业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在从事资产评估、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时,应该认真地去研究那种不完全成本下的状况,将来要在这个领域里使企业的成本内部化。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应该认真研究中国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资产评估的地位和作用。

2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就要加快本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要坚定对外开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资产评估的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中,资产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2.1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资产评估在以下几点中体现其作用

①有力地引导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在经济转型中,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为国有企业的改制、兼并、拍卖、重组、破产、担保等涉及产权变动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相关的价值鉴证服务,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②坚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政府推进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按照中国政府的相关规定,企业在改制上市前,需要对其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以评估后的净资产额作为老股东的投股依据。③有利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和谐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踊跃的为各种经济成份提供评估和其他咨询服务的平台,有效地保障了各类企业的合法权利。④保障了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规定商品的交易特别是资产的交易一定要公平,公正,交易价格基本符合它的内在价值。资产评估正是以中介的身份为交易的双方提出了公允、公平、公正的咨询意见,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因此,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⑤加快了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计算机软件等相关无形资产的评估,保护了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快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⑥有助于支持中国的对外开放。通过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建立、境外投资及其各种设备的进出口业务中相关资产的评估,维护了各类资产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促进了经济合作。中国经济先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变,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因此中国资产评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带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痕迹。二是资产评估的方法和准则体系正在完善中。

2.2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一步的建立,在经济、金融、财政、外贸等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投资建设的政策、环境条件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①资产评估是建立市场体系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利用价值规律经营,出现了适者生存的局面。②资产评估是资产保值价值、巩固经济基础的必要条件。一按大幅度低于现值的账面原值提取折旧。二由于折旧额高于实际提取的折旧额,反映到产品成本的物化劳动费就失实严重,造成企业利润虚增。三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流动资产的价格飞速上涨,如果仍按原始成本计算,造成利润不实。③资产评估是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保障国有资产完整不使其流失,确定产权关系。因为历史和认识的因素,我国产权关系比较迷糊,这非常不利于资产优化配置。④加强国有资产评估是保护所有者、经营者和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出现联合经营、承包经营、企业兼并及股份经营等形式,完善和深化企业改革,需要明白企业资产的准确数量和现实价值。所以,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篇4

但作为都市报的经济新闻记者,笔者却遗憾地发现,都市报的经济新闻正在面临尴尬的境地:普通人看不太懂,专业人士又不屑于看,财经版阅读率普遍不高――都市报经济新闻的难题亟待破解。

兴起:都市类报纸新的增长极

经济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经济新闻一般是指与金融和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等相关的新闻报道。都市报走的是广义经济新闻的路子,即“泛财经”。它以报道经济政策、提供经济信息、解释经济现象、服务百姓生活为目的,涵盖政经、产经与财经三部分。其作为对经济活动领域的报道,具有专业性、联系性、预见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等相比,经济新闻在都市报的发展和新闻品种的结构中属于出现较晚的报道领域。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它是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之后,同城都市报之间比拼的最后一个报道领域,是当前都市报竞争的高地。

从上世纪末开始,都市类报纸都或多或少地开辟了经济新闻版面,有的还设置了经济类周刊、专刊。但从整体情况看,财经报道不是都市类报纸的主打产品,在都市报众多的新闻品种中,还属于“配角”。在“厚报时代”的都市报大量新闻版面中,财经新闻的比重还很小。这与我们当时对市场的认识、对经济新闻的理解以及基于如何能使自己的报纸迅速崛起有很大关系。相当一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认为读者会感觉“经济新闻高深难懂、枯燥无味”而不关注经济报道,经济新闻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几年前,一些都市报的经济版面流行的是效仿财经类专业报刊,将读者定位高端,像财经新闻的喜好者、企业经营者、公务员和写字楼高级白领,报道内容强调专业性、高品位。随着民生意识的崛起,都市报经济新闻开始朝“生活化、实用性”方向迈进。尤其最近几年,随着全民理财意识的觉醒,读者对经济新闻的渴求激增,报纸、期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对经济新闻的报道日益重视。它们在报道层面、受众、价值与市场定位、经营理念等方面各具特色,共同满足着社会的各种需求。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之后,经济新闻日益成为都市报着力强化的一个报道新领域。

尴尬:受众群模糊,阅读率低下

搞好经济报道成为都市报争取更多读者、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实却是,经济新闻一直是都市报的软肋,“记者写得累,编辑编得苦,读者却不愿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新闻贴近性不够。

说起经济新闻,使人往往会想起GDP、国家投资、经济改革、经济政策等大计。而且一些经济新闻报道者也会对这些大的题目“仰慕”,而对于百姓生活的吃喝拉撒睡则很是不屑。另一方面,经济报道视野狭窄、手法陈旧,与“平民化、生活化、故事化”的报道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还不能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吸引力与可读性。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表现层次上,尚缺乏透彻的分析和预测。

这与都市报所处地域的财经事件不多、信息资源匮乏、某种经济现象不明显有一定关系,似乎是区域特征比较明显的都市报做经济新闻的一块“短板”。此外,经济报道的文本缺乏创新,表现形式不能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生活化、故事化”的报道手法未能充分体现于版面之间,不能吸引读者。这是因为很多都市报在做经济新闻时,依旧是沿袭着财经类报纸的采编模式,将财经类报纸的经济资讯简单地移植到都市报上,并且由于版面的限制,往往是从中截取少量的版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普通读者会因资讯的专业性而被拒之门外,而财经类报纸的专业读者又会因资讯的不够专业、全面而舍弃阅读,造成阅读率低下的现状。

对策:平民化视角是必然选择

综合分析来看,鉴于都市报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其做经济新闻,专业性不应该是其主要卖点,而应该讲述经济生活、经济民生,突出其生活性、服务性。目前,一些经济新闻报道者仍然沿袭着“跑口”采访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从各个口、从所谓的行业、从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因此,这种新闻源的狭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抽象、单调。不知不觉地脱离了广大目标受众群体,很显然这种报道就是民生视角欠缺的结果。要解决这种问题,必须回到普通民众之中去。

一是要注意选题。选题是成就好新闻的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财经报道大致可分为政经新闻、财经新闻和产经新闻三类,对都市报来说,专业、宏观也许不是必需的,它往往需要注重反映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或者是具有典型性和趣味性的东西。比如相比较于某经济学家的长篇大论,读者可能更关心“今年的苹果为何卖这么贵”、“哪家超市的商品打折更多”等类似的新闻和信息。作为经济新闻从业人员,应多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做新闻。

二是要改变写作方式。在都市报的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难点。由于经济新闻本身具备的广阔性、经济知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经济新闻报道常常陷入尴尬境地:“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其逃不脱的大量数字、专业术语,一旦写作者偷懒或是吃不透材料,文章很容易写成生硬的长篇累牍。解决这个问题,借鉴“华尔街日报体”是个好的办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它将新闻已经或可能影响的普通人引入新闻中,通过讲述此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使读者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并使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此外,在处理经济报道中的数字和专业术语时,写作者应多运用比喻或是举例的方式,将专业变得通俗,使得经济报道的面目不再可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