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1:43: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建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2、创新市场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促进建筑设计公司在更大更广市场空间跨越发展
新公司成立,建筑设计公司从原来的辛集区域发展到现在的石家庄地域,由建筑设计乙级提升为甲级资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要求标准。通过提升资质甲级及业务水平,业务拓展、市场开拓的可能性空间会大大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征程上,不仅要尽快接轨河北建勘企业管理模式,快速融入河北建勘企业文化,更要进一步寻求建筑设计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经营的业务范围、市场范围等方面要有新的变化和扩展,针对我公司的《2014~2018年发展纲要》前景,我们深入剖析市场态势,加快市场拓展:设计业务要纵向延伸,横向发展,形成多专业互补并存、相互带动的设计公司发展思路;在市场范围上,我们要逐渐引导员工建立起“大石家庄”及“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梳理大市场意识。与此同时,我们及时地对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做好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和创新性的调动工作,我们以“市场思维”为内核,对员工开展以“市场与产品”、“区域发展和跨越发展”、“智慧的承揽项目”、“敢于吃螃蟹,不怕脸皮厚”等为内容的培训和教育,实现业务市场拓展与员工思维的互动融入。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突破口做好市场思维创新基础上,努力实现市场业务的增加和突破,在2014年度顺利完成建筑设计公司的理性过渡的基础上,2015年要确保完成经营收入指标,每年保持40%的增长速度,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到规划期末确保经营收入达到发展规划目标。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2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发展渗透
2.1早期艺术文化的参与
在建筑的早期设计中,实际用途占据较大的比例,就像原始人寻求山洞的庇护,最初的建筑也是人类为了自身安全与舒适考虑而建造的居住活动场所。对于那一时期的建筑来说,实用性是最为主要的,审美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在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中,对于情感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了。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与建筑设计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艺术文化为建筑带来了视觉享受,也带来了建筑在造型、选材、构想方面的美学逻辑思维,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将建筑物作为某种信仰文化的代表,成为某类思想的识别标志。如我国北魏时期兴起的寺庙建筑,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选用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且根据所供奉的佛像的不同,大多数寺庙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或布局,这些差别大多体现在大殿装饰、门窗雕花、寺庙院落布局等,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当地的地形来修建,如山西省的恒山悬空寺,就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庙,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处于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造型与选址都十分具有特色。
2.2中期工艺结合
工业革命的兴起,为建筑的修建带来了新材料、新能源,也促使了建筑设计方向的转变。工艺美术运动的开展,为设计提供了“美与技术结合”的新标准,尝试用新方法来诠释设计与环境、自然、人文之间的关系。到20世纪初期,绘画艺术与雕刻艺术成为建筑设计实现理论创作的基础,将艺术活动中的文化内涵输入进来。反之,建筑设计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表现舞台。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已经逐步渗透,在工业革命后的新环境下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亦或是生活方式。但就初期的经济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民众对建筑设计要求还是停留在实用性要强的阶段,这是当时生活条件并不富裕所造成的,过分的追求建筑的功能作用,对审美方面的装饰物品却有着较为简单的要求。在建筑设计的工艺结合中偏向重视“工”的比例,增加物品的工业数量,实际是对物体本身的精神性的分离。
2.3现代新关系
从工业文明开始,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渐渐被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或领域,认为建筑设计中的科学性、严谨性与艺术创作的随意性、开放性是不能归为同类的。其实不然,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建筑设计的造型、布局、装饰中需要考虑到美学规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建筑相关知识计算、测量,保障建筑的安全合理性。没有艺术构想参与的建筑设计是缺少真正核心力量的模仿品,只是冰冷的建筑,难以完成人的情感流通活动。而艺术文化也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完成与时俱进的时代任务,从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对美的认识及表现手法,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相互作用,在传承古代智慧结晶的同时也在供应着新鲜血液的流动。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设计、艺术几者相互的关系,并了解到它们在内在本质中就是一个总体,是可以互通的。但需要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从中剖析出它们的共通之处。
2精神的升华
道家与儒家理论自来是互融互补的,道家也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特别重视呼吸吐纳。如今设计师以其为设计理念运用在设计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微妙关系,更是传达出保护生态的良好呼吁。在黄鹤楼内部装饰中,有诸多展现古人个人修养和儒雅气度的诗画及楹联,这不仅是黄鹤楼由古至今积淀的诗词文化,也是对道教文化的一种延续。当人们在登黄鹤楼的同时去感受楹联诗文所透露的哲理时,会产生一种超脱大自然的心境,呼吸于宇宙、俯仰于乾坤。这种心境在设计中可以由深入刻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方式来表现,以追求人精神层次为最终目的。
3关于黄鹤楼建筑艺术的饰品设计思路
3.1造型元素的提取
饰品最终都是通过造型来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了突出黄鹤楼建筑上的特征,在对其建筑元素提取上应做到取其形,延其态,叙其意并传其神。黄鹤楼富有动感美的飞檐翼角极具视觉冲击力,在设计中往往不能直接运用如此具象的外形,否则既不能表现出饰品小巧精致的特性。造型时应该简化图形,抓住飞檐上翘的动态美,使用简约线条式来表现既能显现其特征又能迎合现代人审美;其次要把握造型的形态,以饱满均衡的整体效果表现饰品的形态美和艺术感。
3.2材质的选择
饰品作为一种装饰品常与人体直接接触,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成为关键。黄鹤楼在建造风格上趋向于古代建筑,透露给人们是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针对黄鹤楼建筑的特征,可采取复古型材质与现代型材质。复古型材质如陶瓷、漆,以陶瓷和漆作为主材料创作了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以这些材料的艺术气息与建筑特色相结合来增强饰品的艺术背景。现代型材质则是用贵金属与各类宝石的结合以及对旧材料的新运用,如将木料与金属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延续了古黄鹤楼的木构造特点又符合了现代混凝土式仿木构造的建造特色。不仅能增加饰品除了贵重以外的层次,更使饰品与黄鹤楼平民化、开放化的社会形象相符合。
3.3色彩的应用
色彩如同乐谱一样属于无形的语言,它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传递着情感。而民族也具有独特的色彩代表性,不同的颜色会传达出其民族的风俗文化及审美情调。但饰品只有小小的那方天地不能尽善尽美,此时色彩的出现便丰富了其空间局限性引发的创作思路。黄鹤楼建筑的整体颜色基调以红墙黄瓦为主,室内则以绿色天花吊顶,整体装饰以褐色为主。在设计时,要跳开颜色的限定,根据材料来适当调整,因为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色彩的不同甚至是质感相差。应该把握整体色调,运用冷暖色的对比、互补色的应用等方式,遵循色彩和谐美的法则表现其建筑特点,用色彩与质感表现黄鹤楼浓厚的历史感,传达鲜明的古典韵味。
3.4纹样的变化
在造型元素中,纹样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传统纹样中,有菱形纹、卷草纹、莲花纹等线刻纹样,排列有序、纹样鲜明富有特色。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慢慢沉积,以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在黄鹤楼建筑中体现的纹样有龙纹、鹤纹、花草等,通过对这些纹样进行抽象简化、分拆重组等手法将其运用到饰品的主体材质或主要表现区域,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体现出饰品所表达的设计灵感,起到装饰性的效果。
3.5手法的表现
形式美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都有相应的体现与表达。黄鹤楼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以道教“八卦”的布局采取新的形制来建:屋顶采用清朝时期的攒尖顶,四面突起一座“歇山顶”式牌坊,五顶并立,大气独特,形成了正八面的特点。根据黄鹤楼的建造楼型,可以归纳出建造所运用的手法是对称均衡,产生的则是气势浩大的视觉效果。而层层造型优美的飞檐则以均齐渐近的方式出檐深远,以静制动,犹如黄鹤展翅。在饰品的设计上也可借鉴对称造型或构图均衡的方式,或采用画面对比统一的原则,在统一下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和谐,继而形成饰品独特的形式美。
首先,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具有离散型、跨区域性,这就导致工作人员较为分散,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文化必须做到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使企业文化建设充满生命力与活力,不断完善与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进程,加速建筑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其次,建筑施工条件较为艰苦,极有可用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建筑企业在全面建设企业文化时,要坚持多样性、创新性与适应性原则,让企业文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彻底解决各种施工问题,保障施工项目顺利完工。
第三,建筑工程种类繁多,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施工要求、质量要求、设计要求,为了切实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建筑企业要将树立品牌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幅度提升建筑企业文化的高效性与针对性。
1.2建筑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全面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付诸多方面实践切实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1.2.1企业文化建设不深入。
就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建筑对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质理解不清,使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停留在表层,将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构建企业规章制度、举办文体活动、张贴标语与口号等等工作,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与体系性,极大限制了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效果的发挥。
1.2.2企业文化创新性不足。
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特色已成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通病,这是因为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等等工作,并没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资金保障与政策支撑,不仅使得建筑企业文化建设长期滞后,同时建筑企业也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与监督体制,难以激发工作人员积极创新文化建设形势与内容的积极性与热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1.2.3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
企业价值观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企业全体职工具备团结一致、拼搏向上的信念与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时常忽略企业价值观建设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与建筑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难以发挥企业文化在增强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2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目标
建筑企业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建筑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观念、管理制度与价值观体系,它贯穿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深深根植于全体职工的内心,督促工作人员自觉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行为,时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到建筑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筑企业建设要在结合企业运营环境与发展实际,构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文化宗旨、企业作风、管理理念、战略追求体系,使企业文化成为建筑企业上上下下团结奋斗的根本动力与重要准则,全面凸显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与深远意义。
3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
人是企业建设的主体与根本动力,如何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愈来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要实践与推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根据企业人才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岗位需求制定完善、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协调人才引进、人才教育与培养、人才开发与人才提升之间的关系,尊重员工的意见与建议,给予员工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并建立健全公正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与监督体系,启发职工的创新潜能与创新意识,实现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3.2生产经营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实力,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建筑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任何方针、措施、政策的制定与寻则都必须围绕着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具体到文化建设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构建严谨、严格的管理体制,改革企业内部人事分配制度,及时转变生产经营方案,切实解决建筑企业发展难题,协调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让所有职工各尽其职,同心协力,保障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的既定目标。
3.3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源动力
建筑市场变幻莫测,为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向与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构建,提高职工不断学习与不断进步的意识,既减少建筑企业推行与建设企业文化的阻力,还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与充沛的支持。首先,建筑企业要开辟学习室、学习网站,满足不同岗位职工的学习需求,充实职工知识储备,增强职工整体素质。其次,企业可尝试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并将竞赛结果作为职工评比的重要依据,在建筑企业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进步。
3.4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
企业精神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有效解决建筑企业与职工内部矛盾,统一建筑企业精神追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高追求。为建设更为卓越、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筑企业要借助企业工会、党团组织力量,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职业素质考核、搜集企业标语等等形式,宣扬企业精神,丰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定期举办座谈会、了解职工的思想变化、生活与工作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道德素养,增强职工克服困难的能力,使企业职工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让企业精神真正内化为职工的实践行为。
1、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阿科桑底(Arcosanti)是他进行"生态建筑学"探索的一个实例。该项工程位于凤凰城(Phoenix)北70英里处,面积为860英亩的土地上。1969年美国著名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LanL.McHarg)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并从理论上站住了脚。
2、20世纪末,美国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二、国内对住宅绿化的研究
1、国内对于住宅园林的设计历史悠久
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等思想,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2、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存在的贵族园林毕竟不能代表今天大众化的住宅绿化设计
但是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国外的建筑生态绿化思想在今天均影响了我国的住宅环境绿化设计。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当前对于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面的文章很多,关于原则的规定与阐释也很多。如:贾俊丽的《住宅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对国内外住宅小区绿化环境规划理念及其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功能的需求,阐述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措施。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徐高福的《住宅区绿化建设初探》,2005年《广东林勘设计》第4期等均以生态住宅为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住宅区绿化植物多样性选择和生态优化配置模式,对人居环境绿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中福建省惠安县林业局的杜海阳撰写的“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及思考”,通过对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具备的原则,以及充分认识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功能性,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利该树种良好的生长发育,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类似的研究非常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当期总体来说,国内对有关的设计的研究非常多,政府对于这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也逐步在规范,但是整体来说都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住宅绿化建设的历史
1滑移减震建筑适应工程抗震技术的发展
1.1震灾的严重性
本世纪世界陆地7级以上地震,中国有66次占1/3,人口死亡200多万,中国有115万占1/2。在最近期的1978年唐山大地震中死24万,死伤40万,经济损失100亿人民币。在国内的各种灾害中,属灾死人占54%。经济损失占6%。
1.2震灾预报的艰难性
至今世界上发生了无数次的大小地震,据资料介绍,只有海城与墨西哥两次地震的临震预报稍准,由于中长期预报不准,海城与墨西哥城的建筑物损坏与震灾还是严重的。关于地震发生的机理目前总说纷坛,例如,断裂带错动、地壳板块插入、整板变形断裂,学说越多说明可靠的学说尚未形成。日本是震灾较多,研究地震机理及预报人员最多、水平最高的国家,可是1995年1月17日偏偏在其预报安全区西部的阪神发生大地震,死5oo0多人,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全国一遍震惊。因此在1994年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地震会议上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地震是不可预报的,因此各国应将重点放在建造耐震的建筑上。
1.3如何吸取唐山大震的经验教训
海城地震后,天津市有些工程搞了抗震加固。在唐山大地震时,这些加固过的工程表现了明显的耐震性能,因此唐山地震后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现有建筑抗震加固与新建建筑抗震设防工作。我国的抗震设防是按地区设防烈度划分等级的,例如按六度设计的房屋的设防目标是:遭迂从值烈度(5.5度)时建筑不损坏;遭迂基本烈度(7度)时建筑有些损坏,但可修复使用;遭遇罕遇地震(8度强)时,破坏严重,但下例塌。海城地震时海城是9度,唐山地震时唐山中心区是10度。7度设计的房屋迂海城、唐山那样的9度、10度大震就要破坏倒塌了。全国把大多数地区均划为七度、六度区,由于经济的原因及技术的困难,尚无法按10度的条件设计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因此无法避免唐山地震的悲剧重演。我国地震工程科技人员寻找新的方法,也就是开始研究隔震、减震。消能与控制技术,从”硬抗”转到“软消”。我院滑移减震建筑技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从1985年开始列题研究的项目。
2滑移减震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及水平
为了避免唐山大地震的悲剧重演,为了寻求抵御十度大震的建筑技术,在1985年开展了滑移减震技术的研究。从1985年至1990年为项目研究,以机理为主;第二阶段1995年至1997年结合试点建筑,进行设计、构造及施工等配套技术研究。
2.1项目研究成果
(1)石墨是较理想的助滑剂材料:它耐久、构造简单、适宜的上部结构抗震构造与适宜的最大错动位移值。
(2)最大错动位移是54mm;残存错动位移小于20mm;
(3)高宽比控制为2,能保证只滑不摇摆;
(4)能起到保险丝作用,滑誉减震房7度强时起滑,10度时上部建筑只滑不破坏倒塌。
1990年经全国著名抗震专家宋秉译、周福霖、刘季、李桂肴、霍自正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课题成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成果的广度和深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关计算参数均可为滑移减震消能多层砖房的设计提供依据。
然后根据研究报告编写的论文在第十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西班牙)与国内“建筑结构学报”上发表。均获较高评价。
2.2试点建筑的研究成果
(1)上部结构设计安全度,横墙安全度是相应按7度抗震设计的1.5倍;纵墙是1.8倍。这与辽宁地区目前7度区的七层砖混住宅结构相当;
(2)配套研究了上、下水管、煤气管及暖气管穿过滑移层的柔性接头或柔性构造;
(3)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4)采用挖孔桩基础时,由于桩的配筋减少使总造价不增加;采用其它基础时总造价增加较少。
试点建筑研究成果在1997年经杨玉成、梁发云与省内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试验建筑可达到相当于6一7度地震不坏,7度强地震时,滑动层刚开始动作,9~10度地震时下倒塌。这是一项防止房屋倒塌、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的创新途径。用石墨作分隔层材料建成六层住宅在国内、国际上属首创。
3滑移减震建筑在市场中经过检验得到房产育及用户欢迎
(1)同行专家认可——技术上过硬;
(2)政府部门支持——适合我国、我省情况;
(3)符合市场法则一一房产商能挣钱;用户欢迎。
滑移减震建筑技术就是闯过以上三关于1998年进入辽宁市场,并获得了成功。
3.1同行专家认可
研究项目及试验性建筑的两次鉴定会文件及有关于中、外重要学术会议及国内重要刊物均表明该项成果的学术水平是高的,获得了同行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3.2政府部门支持
滑移减震研究项目经1990年至1995年近5年等停后,在全国橡胶垫隔震技术发展的形势促进与1995年初日本阪神地震震灾的推动下,我于1995年5月给原辽宁省省长闻世震写了一封信,呼吁”我省应加快新型建筑隔震技术的发展”省长很重视批示支持,省建设了厅长也批示支持,随之拟定了推广规划,并具体落实到辽宁省建设事业“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和2010年科技成果转化规划纲要中。这就为项目的应用获得了可靠的红头文件。
3.3符合市场法则
因为地震预报不准,而按预报划分的烈度设计抗震建筑,其安全性不高的现实不但科技人员明白,一般百姓亦理解。因此1997年夏季在辽宁省锦州市,1998年春季在丹东市当有地震传言时、百姓就人心慌慌,尽力想法躲避。锦州属下的凌海市与丹东属下的东港市有的房产公司抓住百姓的怕震心态,建了一些现浇楼板的砖混住宅,造价增加40一50元/m2,但有购房自的百姓还是争先选购了此种住宅。
滑移减震建筑技术就是在这种百姓对现有抗震建筑心有余悸,并且自己有了购房权,可以购买优质优价房的形势下于1998年走进市场的、在东港市及海城市推广了约六万平方米,当年建成3万平方米。经几栋楼的施工实践,采用滑移减震技术后,房屋价格仅增加12一20元/m2,每户也只增加1000多元。因此滑移减震建筑深受房产商与用户欢迎。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10-0061-03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已崭露国际化大都市城区的新姿。建筑是时代的缩影,浦东新区的建筑凝聚了浦东人民在新时期进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智慧和成果,展示出了浦东新区在新世纪展翅腾飞的雄姿。在浦东大力推进新城区、新市镇的开发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建设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1 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建筑文化,通俗地讲,指建筑物除了具有物质属性以外,还具有一定份量的精神属性,即所谓建筑的双重性,但这又比较复杂。原因之一是,这种双重性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低标准的公寓、厂房等,突出的是物质性,精神性几近于无;学校、医院和办公楼,精神性有所升高;博物馆、歌剧院和美术馆等精神性则处于高段,而教堂、寺庙、纪念馆更高;至于如凯旋门等,就已经没有什么物质了,精神性特别高扬,可以认为同纯艺术品已没有质的区别了。原因之二是建筑的精神属性还具有层级性,大致可分三个层级:最低层级与物质紧密相关,体现为充分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并上升为美感,是“美”与“真”的统一,体现了建筑所蕴含的形式与物质性内容的协调;中间层级与物质性因素稍远,表现为进一步运用所谓“形式美规律”,如比例、对称、对比、对位、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美处理;最高层级离物质性更远,要求创造出某种富于深层文化意味的情绪氛围,进而表现出一种情趣、一种思想性,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憾人的心灵,具有明显、深刻的文化意义。前两个层级的要求相对较低,追求的是美观,重在“悦目”,属于工艺美学或技术美学范畴,一般只应以“广义艺术美”未定义,后一个层级要求较高,除了一般“悦目”之美的意义外,更重在“赏心”,其艺术性已经进入了“狭义的艺术”范畴了。
我认为,建筑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具体应用中可分为两类,就象如上所述,“一类只具有一般的审美性质,另一类有较强的思想性,属于真正的艺术的行列”。这样的分类适用,符合历史实际、也是有利于现实创作的。一方面,它提醒建筑师不必在所有设计中都强调深刻的思想性,也许很多建筑只需要进行一些一般的美化或烘托出某种氛围就足够了,避免虚夸和矫饰;另一方面,在有必要的时候,建筑师们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真正艺术家的使命,为人类创造出时代和民族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2 浦东建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通过中西文化及国内不同地域文化的不断交流,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兼收并蓄、刻意创新,主张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建筑相互并存、协调发展的海派建筑风格。浦东新区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区,是上海的一个亮点,也是在国内国际上深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重视建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城市建设中大力提倡发扬,为建设成为富有建筑艺术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区而努力。
首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赋予新建的建筑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建筑是城市组成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一个区域的风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所体现出的文化色彩,通过对新建的建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及精心设计的雕塑、绿化、灯光衬托,无疑将有利于新建筑群文化品位的提升。高层建筑在其中更有重要意义,其天然具有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环境形态,无论是宏观上的城市形象,还是局部区域景观的构成,高层建筑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层建筑更要自觉树立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构成意识。
其次,我们要大力挖掘保护传统建筑文化资源。浦东地区历史不算悠久,但也有着一定量的传统建筑遗产,可大致分为四类,如民宅建筑类,有江南民宅内史第、故居、黄庆年古宅、高桥四合院民居等,又如宗教建筑类,有钦赐仰殿、崇福道院、小普陀寺、露德圣母堂等,再如城楼园林厂房建筑类,有川沙古城墙、鹤鸣楼、承园、船厂大楼等,还有如墓碑祠堂建筑类,有烈士墓、杜家祠堂、岳碑亭等。这些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历年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主要是从文物保护这一角度出发的,这一工作可进一步与建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相衔接,为浦东保存一批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优秀传统建筑,留下传统建筑文化的印迹。同时,也可考虑对传统优秀建筑的开发和再利用,陈桂春住宅(颖川小筑)修缮后作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馆址就是一个有益和成功的尝试。一个新生的城市空间将会因这些传统积淀而更富活力。
3 浦东开发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发展
崛起于世纪之交的浦东新区,建筑文化继承发扬了“海派”建筑风格的优良传统,小陆家嘴地区初具“新世纪万国建筑博览会”特色,三林世博家园、高桥荷兰新城等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城居文化区特色,唐镇新市镇、外高桥新市镇等建设也已拉开了序幕,新农村、新郊区建设如火如荼,“一镇一品”的小村镇建设,突出了“艺术、绿化和人性化”的主题。
商业综合建筑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典型,小陆家嘴地区的建筑风貌在现在的浦东最为流光溢彩,是上海和浦东的骄傲。沿着世纪大道这条轴线,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东方艺术中心等等,不胜枚举,更多的尚在规划和建设中。新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正在形成,它的内涵比近代时更多,今日的新建筑,更多地运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国内外建筑师一起在这块土地上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形成了新的建筑和城区风貌。
住宅建筑强调以人为本,无论在浦东的城区或是郊区,创造了与居住对象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城居文化,和以展现农村家居生活风貌为主的村居文化,分别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城居和村居文化特色。
工业建筑作为建筑文化、建筑艺术所涉及的对象很容易被忽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实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方针的观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可能更为根深蒂固。工业建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环境保护始终是工业建筑的主题,浦东四大功能开发区,其中三大开发区与工业建筑密切相关。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筑风貌各自体现出功能定位,将为浦东的区域风貌增光添彩。
4 积极推动浦东建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普及建筑文化知识,重视建筑美学教育
建筑美学是一门学科。国家学科分类中,艺术美学包括音乐、影视美学、建筑美学等。
建筑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最精彩的一类,它将物质文明的成就和精神文明的追求融为一体,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晶。
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门科学知识,是一门公共艺术,决定城市建设的水平、环境建设的质量,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也直接体现科技进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振兴。任何低估或忽视其重要性都会造成未来利益的损失,留下历史的遗憾。
应该说,建筑美学知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或多或少都掌握一点,但相当多的是处在朦胧状态、启蒙阶段或不自觉的认识阶段。为此我们要开展建筑文化、建筑美学的知识再教育,对象主要为如下三类群体:一是青少年,二是投资者,三是政府的各级有关管理人员。对全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要落实到教科书上,继续教育的内容要落实到有效的各个环节上,使建筑美学知识成为人们知识修养的一部分。
4.2 处理好建设与创造的关系,引导建筑文化发展
建筑师、投资者和政府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师的职业决定了他是建筑设计方案的提供者,倾注了对建筑的感彩,要考虑建筑设计方案的各种技术因素,并对其负责;投资者是建筑的中间或最终消费者,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对其负责;政府是建筑的社会和环境效果的规划者,要考虑建筑对社会和环境的总体影响,并为其服务。三者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分工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建筑创作的中坚力量是建筑师,在强化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不断改善并开辟良好的创作环境,鼓励、尊重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具体操作中应以经济为基础,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体现建筑师的风格。
同时,应重视社会公众的意愿在相关决策中的体现。社会公众在建筑设计方案决策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他们通常是建筑的最终消费者。公众的意愿需要通过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加以反映,如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不仅要请业内专家,还可邀请业外高层次人士共同参与。
开展建筑设计竞赛鼓励创新精神。发挥优良传统、引入竞争机制,锐意创新繁荣创作刻不容缓。一是大中型设计项目可开展设计竞赛,扩大竞赛面由专家公正评判,大力培养中青年建筑师;二是设计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应建立设计竞赛竞争机制、强化方案设计力量,活跃建筑设计学术思想;三是开展各类建筑作品的评选评奖活动,扩大建筑文化社会影响,对建筑师而言也是显才、育才的重要渠道。
4.3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注重公建文化内涵
浦东区域内的文化、教育、科技类等建筑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建成使用及在建的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进才中学、浦东干部学院等等,这类建筑其使用功能本身就有浓烈的文化气息,在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中,无疑能表现出较高的精神属性,使建筑带有很浓的文化色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进一步推进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在满足社会功能需求的同时,加大文化类建筑在浦东的布点。
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类等项目应充分重视建筑文化的建设。这类项目较其他社会投资建筑项目而言,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应担负起这项责任,同时,紧密结合城市雕塑建设、景观建设、“亮灯”工程、绿化建设等,进一步烘托城市和建筑的文化气息。
4.4 营造建筑文化氛围
在浦东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努力营造建筑文化的氛围,加强建筑艺术的宣传,在计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对建筑艺才性的要求。鼓励商业建筑中文化类商业的开设。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机构落户浦东,提倡知名建筑师勇于办个人作品展览加强新闻媒体对建筑文化的宣传与导向,司推动普及建筑美学,而且也有助于建筑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4.5 建立专家学者网络,组织理论实用研究
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建筑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必然会不断发展,在浦东的建设和管理中,可以借用“外脑”,建立起有关的专家学者网络,发展学会、研究会团体,以跟踪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结合浦东实情选择论题开展实用研究,总结浦东建筑文化的建设得失,为进一步推动建筑文化的建设充当政府的“智囊”。
5 结束语
1.1现代服装的定义对于现代服装而说,服装是把人体作为主体,运用面料或非常规面料塑造一种可视的立体形。在更大程度上,它体现了设计者的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服装设计是一种不断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与物理规律和心理知觉都是密切相连的,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产物。
1.2立体造型的概念服装立体造型是服装设计师表达设计创意,获取最佳板型的重要手段。立体裁剪的技术手段能够不断激发并完善服装款式的构思和造型设计来实现立体造型,它能将裁剪技法与立体造型、设计美感融为一体,把设计的内涵融入到技法中,掌握了一定的技法后又会在造型中寻求创意,所以立体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既需要严谨的技术,又要在表现过程中融入新意,更像是雕塑家在雕琢自己的作品。
1.3现代服装立体造型与哥特式建筑文化风格的融合(1)哥特式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为现代立体裁剪理论提供新鲜内涵。哥特式建筑对空间感觉的理解与表达,对线和面的把握与组合都导向了现代服装设计在三维的条件下进行立体造型。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服装开始注重空间感和立体感,服装的合体感得到进一步增强,立体化的裁剪手段开始出现,使服装从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明显的向三维空间转变。(2)建筑与服装在审美功能上趋于统一。建筑与服装都是通过线条、色彩、空间、形状的不断变化来创造美感,激发联想,带来美的感受。两者在设计过程中,人的审美需求和艺术美的原则都成为首要考虑的范畴,具有立体感的服装与建筑一样,会带来视觉的享受,更具有吸引力。(3)建筑与服装引起共同的情感反应。设计服装如同去包装一座建筑物,要全面考虑穿衣者的体型、比例及线条等各方面。好的服装,搭配得体,讲究风度,内外统一。好的建筑,讲究天人合一,美得实在大气。
2哥特式建筑文化风格对现代服装立体造型的影响
哥特建筑的立体感和垂直上升感及其艺术表现手法,为服装设计的创作带来灵感,服装开始注重空间感和立体感,出现了立体裁剪,服装也由原来的二维空间转为三维空间。总的来说,哥特建筑风格对现代服装的立体造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2.1廓型廓型线使服装作为直观形象,直接呈现在人们视野里,设计中设计师为了达到其基本设计意图,对肩、腰、臀以及下摆进行设计,最终达到设计师的基本设计意图。廓型的不断演变也是针对以上几个部位进行强调和修饰,形成各种不同的外形轮廓,并成为时装流行最鲜明的特点之一。(1)服装的款式简洁,通过点线面组合产生立体感。哥特大教堂中的科隆大教堂建筑特点给设计师以创作灵感,在服装的造型结构上也得以体现。科隆大教堂高耸和哥特式服装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同时,十分强调整体的修长效果。(2)以曲线塑造造型的服装中出现新奇的外观。现代服装设计中以哥特时期的服装为原型,夸张的领部和袖部设计,宽肩而收腰的设计,上宽下窄的搭配,增加了视觉效果,加强了美感的体现,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以及鞋子的造型,帽子的款式,都以锐角三角形的状态来呈现。
2.2材质材质的新颖多样化。现代服装受到哥特建筑的影响,更加注重装饰效果。款式新颖的面料的广泛运用,蕾丝与面料的结合,镂空的效果愈为明显,织绣图腾或花草图案在面料上直接展现的服装低调却不失华丽,讲究细腻和考究感,不显张扬却也不失内容。蕾丝、鱼网、pu皮、漆皮、软羊皮、雪纺、绸缎、羽毛、有弹力的棉、麻是哥特服装的多用面料。金属或银制的搭扣、铁链、拉链、铆钉、珍珠、钻饰等这些辅料也在现代服装的细节设计上占了一席之地。
2.3色彩黑色是哥特风格的主导颜色,它给人带来神秘、性感和高贵的感觉,大红、暗红,其次,深紫色或茄色、墨绿、湖蓝以及灰色,与黑色的搭配使用,也会带来相同之感。彩色玻璃在哥特建筑中的广泛运用,产生奇幻的效果,促使人们对服装中的色彩进行大胆的创新,将对比色或不对称的图案运用到衣身、裤子、袖子和帽子上,把两块或多块不同颜色的布拼制在一起,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也产生了立体、醒目的感觉。
2.4三维化的服装造型—立体裁剪的出现受哥特建筑的影响,服装开始注重空间感和立体感,服装的合体意识得到发展和强调,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段,使服装从过去的二维空间构成明显的向三维空间转变。定制服装更加合乎人体的体型这一要求,使得以实际人体为基础进行立体裁剪成为一种必然性,立体裁剪更是在当今的高级时装制作上占有主导地位。
2.5省道的运用哥特时期的收腰适体意识不断增强,并不断进行完善,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服装在裁剪方法上发生了质的改变,传统的东方裁剪是前后两片叠加的状态,过去的裁剪属于东方出现了“省”(英文称“达次”)。服装由原来平面的前后两片叠合的二维空间构成方法上彻底脱离出来,由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转变成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型。省道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人体之美。
2.6细节与整体的协调细节与整体的协调是哥特风格十分注重的内容,哥特式服装常常为了更体现哥特味道,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足了功夫。(1)镂空。蕾丝与面料的叠加会产生很好的镂空效果,从黑色花纹网中透出的红或紫色,在视觉上带来更为神秘或性感的感受,苍白的肌肤在镂空的服装下隐隐约约的透出,构成了哥特风格的特点之一。(2)暗花纹。面料上的暗花主要是直接织或绣在面料上,主要是由图腾,圆线条和花草图案构成,印花图案并不常见。暗花纹面料低调而又不失华丽,体现了哥特族人的心思细腻与高超的技艺。现代服装中的暗花纹更使衣物显得更加高档。(3)褶皱。褶皱的不断堆积,产生了层层叠叠的感觉,这种感觉为哥特装增添了一丝奢华,领口的大荷叶边、袖口的宽松,裙摆的外扩都感受到了一丝十八世纪没落贵族华丽的颓废。与褶皱相反,哥特简约风格派,运用解构和斜裁的手法,不但可以拉伸修长身型,使身材变得像魔鬼一般,也没有减少沉静和稳重的感觉,与哥特族的内心世界达成了一致。
3对于未来时装立体造型设计对新哥特风格的运用的思考
现代服装在多样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复古潮流也是愈演愈烈,设计师开始不断倾向于哥特风格的演绎,在现代时装舞台,哥特风格更是大放异彩。每一年的时装舞台总会一部分保留给经典装扮,此时的哥特式自然已不是单纯延续传统的风格特点,而是不断的改变和进步。通过充满着创新意识和美学意识的设计师的改良和再创作,宗教含义的本义和怪诞形式都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哥特式风格与目前正当流行的服装风格的巧妙结合,或哥特式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自然引发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哥特风格的全新面貌。
3.1设计师在人体上自由运用立体空间来表现艺术美纽约设计师瑞克•欧文斯(RickOwens)被称为“歌德式极简主义”,设计出神圣女祭师服。哥特风格的建筑线条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运用解构和斜裁的手法,将人体的整个身形拉得更加纤长那些紧裹身躯的长裙,给人极具雕塑感的,褶皱造成的流畅线条,还有悬垂感面料的选择都让你看到了哥特的气势和美感,巧妙在视觉上拉长你的下肢比例。
3.2服装款式结构的沿用哥特建筑风格的服装常常是不对称的,制作上表现为廓形简单,风格明显的礼服设计中。阿玛尼的服装结构简洁,强调总体线条的优美,如比萨斜塔一般;设计师同名品牌瑞克•欧文斯(RickOwens)的极简哥特风格,他设计的服装深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他主张颜色最少,剪裁夸张的服装设计,他设计的非对称服装能够把情绪化、格调化、褶皱化和解构化结合起来,慵懒的编织及褶边凹凸不平的合身夹克也是他的一大设计特色。
3.3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服装立体造型上的展望苍白的面孔、漆黑的眼妆,黑色高领束身衣形,起着层层叠叠褶皱的裙装,披着宽大的斗篷,戴着繁复的银饰是我们看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哥特。哥特式风格女装进行一定的改良后,除了黑色这一经典色之外,一些高雅色调开始与黑色搭配使用,暗红、浅灰等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更加人性化的高档面料开始替代人造皮革和塑胶,诸如皮草、锦缎等。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贴身设计,剪裁更加精细,线条更具简约之感,女性的魔鬼身材通过立领、窄肩、束身以及窄腿裤等设计来展现,服装配饰的巧妙搭配从细节处体现女性的独特的性感和优雅。
首先,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来看,它兼具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一是有形文化资本,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主体,包含了以徽州建筑本体为单元的文化资本,如古民居、牌坊、祠堂等古建筑,也包含了所有以徽派建筑符号为元素的其他建筑实体,如园林景观、工艺品、艺术创意作品等;二是无形文化资本,包含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文化价值,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核心,是通过建筑形式表达出的民众共同认知的文化价值,如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化功能等。其次,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分类来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可移动实体型文化资本,主要是徽派建筑实体以及与徽派建筑实体相关联的徽州自然风光、地形风貌,这些都是徽派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类不可移动实体型的文化资本可以用来旅游开发;二是可移动产品型文化资本,主要是根据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再创造出来的,能够像普通商品可以移动带有显著徽派建筑符号特征的文化艺术产品,包括图书、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等;三是意识形态型文化资本,是指那些依附在实体的徽州建筑文化资本之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说等能够带来精神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最后,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本质特征来看,一是复杂多样性。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充满了生机盎然、形态各异的诸如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等文化价值,这庞大的文化价值子系统,使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具有结构复杂多层的特点。二是边际效应递增性。
经济学著名的戈森规律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然而,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积累,而是大量的信息符号,它能够通过文化符号的创意使用不断生产出新的需求;同时还因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无形资本具有累积生长的能力,能够自我更新,培育发展出新的符号与财富价值体系,因而它不像一般资本通常会边际效用递减,而是呈现独特的边际效应递增性。三是溢出效应强大性。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群体如拥有相同的道德观念、传统价值等文化资本时,会产生文化认识的趋同,这种文化的趋同会带来更广泛的带动和模仿效应,从而获得外部的收益。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文化价值所包含的道德观念、风水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涵盖在建筑形式中的道德伦理诉求,这些均能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效仿力、凝聚力和传承繁衍力,从而获得不可估量的外部收益,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是指附着在徽派建筑之中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各种形式资本(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结构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其中有形部分对应的是徽派建筑的不可移动实体型和可移动产品型的文化资本,无形部分则对应的是徽派建筑意识形态型的文化资本。因此,无论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本质特征来看,徽派建筑文化资本除了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文化资本的特殊属性。
二、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构成要素
符号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进化的结晶,是社会文化资本发展完善的根基。正如卡西尔(1944)所指出:符号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社会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符号化行为。索绪尔(1916)最早从语言符号的结构中提出了“符号化”理念,并指出任何符号化系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元素组成的:“能指”元素是指符号的形式,表现为可感性,而“所指”元素是符号传递的意义,表现为抽象和不可感性。皮尔斯(1873)则结合建筑文化符号的特点将建筑文化符号分为“图像”、“指示”和“象征”等三类符号,其中,图像符号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相似性的符号;指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符号;而象征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是其文化资本的有形部分,是由徽派建筑的本体构成的。诸如粉墙黛瓦、祠堂、牌坊、马头墙、水井等已成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标志性的能指元素符号,如表1所示。所指元素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无形部分,是附着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之中反映先民生活理想和愿景的符号要素(如表2所示),也是“器以载道”的典型代表,并通过谐音、联想、约定俗成的隐喻等,表达了先民们祈盼富足美满的意愿。综合表1和表2可勾勒出由各种能指和意指元素所构成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三、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是鲍德里亚具有颠覆传统经济学意义的理论,他在其著作《物体系》(1968)中指出符号消费是指消费对象由物的使用价值转向了物的符号价值,而符号价值其实就是物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李恩来(2014)则认为这些符号价值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而是通过消费物品中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延伸的意义,满足人更高层次的欲望,比如旅游的目的已超越了仅仅欣赏风景名胜的功能,而是达到快乐、休闲的欲望。因此,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内涵丰富多彩的“能指”和“所指”元素所构成的符号化结构系统,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欲望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多种符号化消费的途径产生巨大的文化资本价值功能。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挖掘开发的实践表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主要通过如下三大途径实现的:一是旅游消费。通过游客游览徽派建筑的历史遗址,使游客获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实体形态的直接消费体验,从而构成了对徽州建筑文化资本的消费,整个旅游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对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过程,这种体验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符号意义。二是博物馆消费。如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建筑构件与装饰艺术等单元构成的“徽州古建筑陈列”,以及黄山市的“徽州三雕”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徽商博物馆等。这些以展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符号为基调的博物馆正不断地吸引游客参观消费,使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得到传承和积累,极大地提高了徽派建筑文化软实力的经济价值。三是艺术设计消费。徽派建筑符号系统浓郁的地域风格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民俗元素。众多设计师将徽派建筑符号的能指元素糅进园林景观、休闲度假村的设计当中,并成为显著的文化地标,如歙县新徽园、屯溪老街、黄山云谷山庄、合肥的三河镇等,而马怡西则运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将“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弘扬”的思想融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中,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充分展示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艺术符号。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其旨趣不在经济现象的量化,也无法在消费行为与其他因素间找出数字表示的函数关系,只能做主观的判断,以满足某种消费欲望的过程。因此,人们对徽派建筑中的无形文化资本所代表的意义进行消费,是以满足或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祈盼和理解,其实质就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例如,大量的个体企业、门面商店、家庭装修等,采用徽派建筑装饰中的蝙蝠、荷花图、葡萄松鼠图等所指元素符号,以祈盼财源滚滚,祥和美好的生活愿景。又如以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为背景的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产品(如纪录片《走进西递》、电视剧《红顶商人》等)都是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所指元素的符号系统融入作品之中,从而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