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3: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舞蹈作品赏析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刊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著名音乐家们为繁荣我国艺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而构建成的艺术文化传播平台而举办:中外名家艺术大讲堂。将平面媒体与娱教互动结合的方式,在于为爱好艺术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与国内知名艺术专家全方位学习、交流、展示的空间,并将其打造成为继《艺术人生》、《百家讲坛》之后国内第三个与著名艺术专家、学者接触的精英品牌。“举艺术名家之力,兴艺术教育之火!”是我们全力办学之宗旨。理念是学习、交流、传播、发展!以学习为基础、以交流为中心、以传播为方式,以发展为目的,本着对艺术的传承发扬精神,为爱好艺术的学者们打开学习之门,培养创作新人,给有梦想有才能的未名者创造成功的机会,为能更多的发掘出潜在的优秀艺术人才及作品。
目标群体
艺术创作的人 创作精神的人 谈论艺术的人 享受精神的人 敢于创新的人 关注音乐的人 爱好音乐的人
发行渠道
主渠道:全国各大书店、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音乐专业院校)、邮局征订、报亭等特殊渠道
共赢传播:央视娱乐栏目合作、央级音乐电台、多家网络联盟、明星官方fans网站、唱片公司、星级写字楼、高档娱乐休闲场所、度假村等。
主要栏目
封面人物:音乐人物、艺人新秀等音乐人才!美术书法名家、教授!让更多人了解到你的风采!体会到你的优越!
谱乐声音:各院校及广大音乐爱好者词曲原创作品展示台,让“伯乐”看到你的存在,让优秀作品为更多人共享交流,词作可寻谱者,谱乐寻找佳词的互动平台。
校园沙龙:展示校园最新动态、招生、活动资讯,各大院校“名师高徒”专访,校园留言,让师生之间更为了解!
资讯:选登各影院、剧院上演信息,专辑发行等文艺快讯!
音论乐坊:音乐类相关评论,内容涉及音乐研究、科研成果,介绍学习乐器的方法、挑选、保养等专业文章,音乐历史解析、音乐现象评论、音乐理论创新,品评音乐风格,分析中外音乐差异,影视歌曲、戏曲、艺术歌曲、西洋歌剧等作品赏析、评论类文章及音乐创作过程等相关音乐专业文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91-04
保山地处滇西边疆。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紧跟音乐教育的时代步伐,秉承学校“立足保山,服务滇西,建设边疆”的理念,积极探索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5年,音乐学专业获得云南省教育厅转型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立项,依靠多年来音乐学专业改革的前期成果,探索转型背景下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和新定位,在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管理与运行等方面,阐述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对实践能力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发展概况
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前身是创办于1995年的“电视师专”音乐教育脱产班,在省教育厅的批准下,1999年招收全日制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2010年招收全日制本科音乐学专业学生。目前,音乐学专业有毕业生94人,在校学生196人,办学经验丰富,注重与地方企事业文化单位的合作和实践教学,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滇西片区教育行业、文艺团体和企事业文化单位的领导和主要文艺技术骨干,为滇西边疆音乐教育行业和文化艺术行业培养了合格的音乐人才。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音乐专业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突出,如“专业导师制模式”、“地方社会项目引入课堂的培养模式”、“修为与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模式”、“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模式”、“植根于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土壤服务地方社会模式”等。2007年以来,音乐专业拥有“声乐”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等7项省级质量工程,在云南省内同类院校同等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二、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定位与规划
1.理论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音乐教育理论家、作曲家戴维・埃里奥特博士建立了实践哲学基础上的“实践音乐教育观”,是对传统音乐教育观的超越,引起全世界音乐教育界的反思与重视,其核心思想是:“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倡导的是实践性音乐教育,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000年以来,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面临多重发展机遇与挑战,在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下,“音乐学学科的重新定位与人才培养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大众音乐素质提升与普及任务――音乐的社会化教育”等问题,被各高校及音乐教育界广泛关注。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需求,高校应密切关注音乐人才培养的新发展动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必须寻求能够培养更多更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在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
2.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规划。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山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紧密结合学校区位优势,积极做好国门大学建设以及学校转型发展,创建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围绕学校总体的要求,音乐学专业结合前期成果与新时期转型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定位为:一是整合学校艺术、人文学科的资源,加强声乐、键盘乐器、民族器乐、舞蹈、合唱、理论作曲等主科方向的协作,体现音乐专业五大能力的综合性,并在音乐教育教学、舞台操作与表演、社区文艺三大职业模块给予指导,使培养的音乐人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需要。二是加强艺术实践在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和比重,使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设置、实施等环节中获得关注和体现。例如,从第四学期至第七学期,每学期有1周的专业见习实践,学生可根据自选的职业方向模块申请到学院艺术实训基地去见习,深入当地文化馆及乡村文化站见习社区文艺活动组织与指导,深入地方文化传媒机构以及演艺团体见习舞台表演实践与舞台操作实践,深入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做音乐教育教学见习,深入村寨进行音乐采风汲取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营养,通过艺术实践,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在回校后的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以满足市场对音乐人才的要求,成为合格“产品”。三是探索“双导师”■制度,具体为校内专业课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聘请校外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舞台表演行业专家与舞台操作专家、社区文艺工作者)共同成为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导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技能习艺修为,另一方面走进社会到中小学校、文艺团体、文化传媒公司、文化馆等单位,了解社会和中小学校对音乐师资、文艺团体、文化公司、文化馆等单位对音乐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努力方向。四是“双实践”■制度。即职业岗位实践(学生结合音乐专业三大职业模块方向中自选一,进行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实践、舞台表演与操作实践或社区文艺组织与排演实践)和专业舞台实践。为此,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音乐表演实践大舞台,如独唱(奏)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师生教学音乐会、新生入学迎新晚会、新年音乐会、毕业音乐会、送艺下乡演出以及与校外天籁演艺公司、金马中运易东文化传媒合作演出等各种艺术活动实践,以此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通过双实践,旨在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多方面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基层文艺工作中,基础音乐教育和群众文艺的实践需要以及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是音乐学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核与动力。因此,在双导师、双实践环节促学生能力培养之外,每学期还举办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专家讲座或演出、与省内知名艺术院校的音乐会交流,“邀请一线优秀教师来校介绍经验、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通过观摩与交流等途径激发学生乐于实践、主动探究、敢于表现的兴趣和热情”。■
三、音乐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1.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分配。21世纪滇西边疆地区的音乐艺术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拥有音乐文献阅读、听赏、检索与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广博的人文基础和进行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是能够胜任音乐教育工作、音乐创作、群众文艺辅导与表演、舞台操作的应用型音乐人才。也就是说,既具有基层音乐工作者扎实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较好的音乐表演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如音乐教师要有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实际能力,舞台操作者要有舞台调度、灯光音响使用等舞台操作的实际能力,基层文艺工作者要有社区文艺活动组织与排演的实际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素养。
因此,我们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音乐技术应用能力、课外音乐活动与社区音乐活动组织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基于以上目标定位,我们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规划等进行了修订,成为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重要内容。新的教学方案已于2014年9月开始实施,按照学校教务处应用本科转型教学方案的模块,结合音乐学专业的实际,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须修满150学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5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必须修满4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必须修满10学分;专业教育平台78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必须修满36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必须修满22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必须修满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必须修满12学分,职前强化课程必须修满3学分;独立实践环节必须修满20学分;德、智、体综合考评合格,计算机、普通话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通过论文考核,方能毕业;达到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要求的,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毕业生应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音乐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音乐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声乐、钢琴、自弹自唱等专业小班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并结合音乐学人才培养的特点编制一套较为完善、稳定的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体系总体上分为通识教育平台(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前强化课程)、独立实践平台三大部分八个模块。
通识课程的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度”,即包括必需的政治、人文素质课及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等。通识必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识选修包括“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传统文化”、“美术作品鉴赏”等课程,是学生提升综合文化和知识修养而必修的课程。
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民族音乐、中外音乐简史、中外音乐作品赏析、基础和声、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电脑音乐基础等,是音乐学专业的必备基础,特别指出,视唱练耳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应连续开设两年。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师钢琴教学面临的问题
以往的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过于重视个体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理论知识的教授。新生入学后只对自己的主攻专业非常重视,而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学习不够重视;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对即兴伴奏兴趣浓厚,而对基本练习不感兴趣,对钢琴艺术史一无所知,每天为了应试而反复练习,造成大部分学生的理论修养不足、应用能力欠缺,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基础音乐教育。为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必须“改革当前目标单一、过程僵化、公式机械的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因材施教,方能正本清源,使教学逐步走上正轨。
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在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即以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构建“终身学习音乐”的模式。这无疑为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具体到实践教学中,那就是通过学习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使大学生懂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内涵,从而全面提高其音乐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要“使高师音乐教育彻底纠正以往重技轻文的偏差,实现其突出‘知识结构’的办学理念的回归,从而符合基础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美育教育宗旨。”
二、拓展教学内容
(一)增加“钢琴教学法”这一重要教学内容
就高师钢琴课程而言,“钢琴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对于那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钢琴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钢琴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钢琴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
(二)增加“钢琴艺术史与钢琴作品赏析”的教学内容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学习钢琴的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例如:钢琴艺术史及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三、拓展课程体系
(一)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并存的模式
为适应我国普及音乐教育的需要,传统的“一对一”式的钢琴教学已不适应发展趋势,必须采取复合型教学形式,即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集体课以年级为单位,主要讲授教学中有共性的理论、钢琴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作曲家钢琴作品的分析等。小组课可将程度相近的学生按初、中、高级组成三类学习小组,依人数的多少决定课时数,分别选择相应的教材,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将教学法内容用于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个别课主要针对每个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解决而开设,教师依据小组课回答情况轮流指定某人进行个别辅导。论文参考网。这就既解决了群体的共性问题,又解决了个体的个性问题,也解决了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
(二)灵活运用讲座、公开课、座谈、讨论
另外还应举办多种讲座形式,以自然班为单位,在不同时期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和普遍问题,采用适时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即开放式专题讲座的实践,讲解共同的基本知识理论,如钢琴科学练琴法、伴奏基本知识、上台心理素质训练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论文参考网。通过复合型教学形式,既保证了宏观教学规格的统一,又可减少重复劳动时间,增加师生授课的见面机会和学生上课的总时数,可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又将各种教学内容相互交融,使学生受益更多,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师资。
(三)多媒体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成为新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音乐发展的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它强大的作用。尤其在钢琴伴奏的教学中,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方便,利用音乐软件进行简单的独唱歌曲,合唱伴奏制作或者进行联唱伴奏音乐、舞蹈音乐的剪辑,我们还可以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电脑软件将其用各种音色播放,这样使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利用电脑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
四、结语
高师钢琴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钢琴教学的艺术水平、科学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能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内部各课程之间的合理交叉与优化整合,使我们的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更加符合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需求。
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是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方面。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推动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2](P137)从2007年开始,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首次招收本科学生,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重新制定。考虑到体现本校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传承徽州本土音乐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科教学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徽州地方音乐”系列课程。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3人。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现今开设的“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称为“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的“徽州地方音乐”课程有8门,共计20学分。主要涉及的课程内容有徽州地方音乐知识普及课程和徽州地方音乐实践课程两类。其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所有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选修的课程。学科实践课程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必修的课程。另外,在大学第6学期还安排了为期2周的田野采风和专业见习的时间。主要安排学生到徽州各地探访民间音乐艺人,聆听徽州民间音乐的原汁原味。以上所列出的“徽州地方音乐”课程虽然都具有浓郁的徽州地方性的特点,但是它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比如:“徽州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这一课程,它被安排在第6学期开设。原因在于该课程需要学习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作品赏析两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徽州地方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分析徽州地方音乐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各个时期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学生对徽州地方自然、人文、艺术有综合性的认识。又如“‘徽韵’合唱团排练”这一课程。作曲专业的教师通过民间采风获得徽州民间音乐的元素,创作具有徽州地方特色或者反映徽州地方音乐文化的合唱曲。合唱与指挥专业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在排练中,尤其强调徽州地方音乐温文尔雅的音乐风格,和徽州地方方言咬字特殊化的情况,即声音位置靠前,韵母变化较多,讲话语速较慢,语句句尾衬词较多的特点。需要演唱者有较好的气息保持和清晰咬字吐字,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因而,在平时的合唱排练前,多做长句型的音阶发声练习是必要的。徽州地区地域广阔,以多山的地形为主,交通不便。而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里不仅具有各类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不易被人发现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间音乐采风方法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依据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开展田野工作,探访和收集徽州地方音乐。徽州音乐采集与编辑制作、徽州民间舞蹈采编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去发现身边的音乐文化,感受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开拓眼界,进而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进行独立研究和思考。在开展“徽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始终与地方文化部门保持较好的合作关系。许多专业教师被黄山市文化委员会聘请为徽州地方音乐系列比赛评委。经常随黄山市文化委音乐、舞蹈创作研究室到徽州各地调研、采风和下乡演出。同样,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也会通过黄山市文化委邀请徽州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操明花、凌志远、吴媛媛等人进课堂做传承活动,增进学生对徽州地方音乐的了解。
二、“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实践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可以加深自身的理论基础,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为教学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教学研究通常与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教学研究的目的是做好专业领域的教学革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的进行对教学改革的开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地方性的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地域特色。黄山学院作为徽州地区唯一的高校,以徽州和徽州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是黄山学院各专业开展研究的基础。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了开设每一门“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全体教师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积极、全面地开展徽州地方音乐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梳理工作。为了做好有关“徽州地方音乐”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工作,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在安徽大学徽州研究中心、中国徽州博物馆、黄山市图书馆、黄山市档案馆、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山学院徽州古籍资料中心、黄山学院图书馆等部门搜集、整理以“徽州地方音乐”为主题的文献资料。主要内容涉及徽州民歌、徽州戏曲、徽州民间器乐曲、徽州民间舞蹈等。所涉及的资料还包括最近十年内出版发行的书籍和传承人自己编撰的资料。比如《歙县民间艺术》《徽州民歌100首》《古歙音韵》《徽州民歌乡土教材》(凌志远自编、内部资料)《龙池湾民歌集》(凌志远选编、内部资料)等多部徽州地方音乐的资料。其次,开展田野工作。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几乎都是非徽州籍的教师,对徽州地方音乐缺乏了解。为了能更好完成“徽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广大教师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联系徽州各区县的“非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派人带路,走访徽州各地健在的徽州民间艺人和传承人。通过运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留存第一手资料,并做细致的整理。作为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原始材料。第三,有关“徽州地方音乐”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发表。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的基础上,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师通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通过课题立项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文化部艺术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黄山学院科学研究项目4项,黄山学院教学研究项目4项,大学生科研项目5项,科研和教研经费累计达25万元以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代表性的课题有:“徽州仪式音乐研究”、“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徽州民间吹打乐研究”、“齐云山道教音乐研究”、“黎阳仗鼓音乐研究”、“徽州地方音乐与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结合研究”、“徽州本土音乐文化与高校特色音乐课程建设的结合研究”等。这些课题内容都涉及了徽州地方音乐的不同种类,有对各个音乐形式进行的研究,有将徽州地方音乐与地方旅游产业结合进行交叉研究,有关注徽州地方音乐的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也有探讨徽州地方音乐与课程建设结合的研究等等。在学术方面,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在《人民音乐》《艺术百家》《民族艺术研究》《中国戏剧》等学术期刊以及其它各高校学报发表文章60余篇。这些文章主要是针对徽州地方音乐及其文化功能、审美内涵、传承意义和课程教学等方面。为“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与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建设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三、“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实践
【英文摘要】Itisofvitalsignificancethatthe&nb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二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三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高师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地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高师艺术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艺术类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发展方向,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步入良性转道。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二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三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对昭通学院外语系06、07、08级毕业生在农村小学任教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60%的毕业生除担任英语教学外,还负责一到两门其他课程的教学;7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专业之外的学科教学存在困难;8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专业之外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只能达到大概了解的程度。
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现状,我们亟需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实施等方面都需要深入思考。
2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设定应符合人才需求的现状。昭通学院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会到昭阳区及各县的农村小学任教,目前农村小学教学的现状表明农村小学特别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因此,我们应对人才培养模式做相应调整,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通过两年的主修专业的课程学习和一年的辅修专业的课程学习,培养出具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教学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主要担任一门课程,同时能胜任其它一到两门课程,具备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
(2)教学内容
为了能达到新调整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笔者认为主辅修制的课程应分为两大部分:主修专业课程和辅修专业课程。前两年开设主修专业课程,第三年开设辅修专业课程。主修专业的课程可分为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又可细分为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口语及教学法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如听力、口语、综合英语、阅读、语音、语法、写作、翻译等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如英语论文写作、英语教育史、英语教学技能、中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如外台选听、英语名篇赏析、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英语演讲艺术等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又可细分为:公共基础课、通识选修课。辅修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划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而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在主修专业课程中已设置,在辅修专业课程中就应避免重复设置。辅修专业课程的设置还应根据农村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就目前昭通的情况来看,辅修专业课程应以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为主,还可以开设音乐、美术、劳动技能、体育、舞蹈等相关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修课程。
这样设置课程内容,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主修专业课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教师基本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毕业后能担任主修专业的相应课程。学习辅修专业课程,对毕业后能胜任辅修专业的相应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加深加宽了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强了农村小学师资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时效性,满足了农村小学师资的实际需求。
(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踏入教师工作岗位的桥梁,可见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目前昭通学院外语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环节的实施力度不够,没能完全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1)加强学生对教学实践重要性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教学实践是把所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将来步入教师岗位积累教学经经验。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
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
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p#分页标题#e#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选择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有效参与使教学过程中曾经沉默的大多数得到解放,教学模式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家作品中心论虽然受到过一些质疑,但是就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实施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依托。我们把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作品赏析、文学史基础、专题选修课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活动。由于课时总量的压缩,单独开设文学作品选读课已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阅读可以忽略,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共同解读文学经典是一个折衷的办法。经典作品赏析旨在形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概念性认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文学作品的专业眼光,并实现向专业阅读者的过渡。引导学生从美学的与历史的角度对那些名著经典做出个人化的解析,从部分经典作品的细读中获得解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在更广泛的阅读中提高效率做好准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也会激发部分学生课下阅读相关论著的积极性。文学史基础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形成对于文学发展的一种“史”的认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学史基础教学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为主,防止任意删减大纲规定必须讲授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做到追踪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来完善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一些学界热点话题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系统,形成关于本专业的一种宏观认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矫正能力,使其学会在复杂系统观的引导下赋予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与经典作家作品以意义。
我校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加强艺术素质课程建设,深化艺术素质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了艺术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多年来,通过艺术素质课程的学习实践和教学活动,学生深入了解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和外国优秀艺术成果,通过艺术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感情,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诚实”为美,以“敬业”为美,以“好学”为美。艺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把艺术素质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我校的人才培养思路是――“围绕市场办学校,依托行业设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强化素质育人才”,学生的素质发展是第一位的,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学校烙印人才的法宝,始终认为艺术素质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手段和平台,通过学习艺术理论、鉴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实践,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陶冶情操、拓展个性,增强了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艺术素质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课程,它是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教学的课程,是参与面广,参与人数多,涉及部门多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因此学校成立了艺术素质课程建设指导小组,统筹艺术素质课建设;学院还成立素质拓展教研室全面负责任选艺术素质课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艺术素质课程教学管理上,由教研室主任统一协调艺术素质课程教学,实施艺术素质课程的教学任务,保证了艺术素质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保障措施得力,工作落实到位
第一是制度保障。逐步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了管理体系和课程管理、监控保障等方面规章制度。
第二是经费保障。每年坚持把艺术素质课及艺术活动经费列入学院的预算在艺术活动经费上,学院给予了重点保障,专款专用,艺术素质课课程酬金列入教学经费,按实际授课情况予以支付;参加省级及以上艺术展演等活动所需的经费单列。
第三是场地器材保障。为了保障艺术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学院建立大学活动中心、包括青春剧场、合唱排练厅、练功房、健美操房和瑜珈房等教学活动场所。 学校还建设了完全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画室、琴房、动画工作室、摄像工作室、音效工作室、录音棚、摄影棚等教学场所,并在省美术馆、省民俗馆、省名乐团、省纪念馆等建立了校外艺术教育基地。
三、构建“一体两翼式”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规范课程管理
1.艺术素质课程教学扎实有序
目前,我校将《艺术欣赏》、《艺术赏析》、《专项体育-舞蹈》、《专项体育――瑜珈》和《专项体育-健美操》等5门艺术素质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之中,陆续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英语作品欣赏》、《西方文学经典赏析》、《名著影视导读》、《室内设计》、《现代设计史》和《剪纸艺术》等118门任选课和“传统音乐与数码音效艺术评介”、“国际主流动画赏析”、昆剧、竹笛、古琴等21场系列艺术专题讲座为一翼,以大学生艺术团、学生艺术类社团、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并将艺术浸润技术,形成了基础知识、实践动手、结合专业、自己设计、服务企业的工科专业艺术教育特色,将普及知识兼顾个性发展,搭建了校内各类才艺表演,校外各类才艺展示的舞台,以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通过2学分及以上艺术素质课程的学习,任选课14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为保证艺术素质课程教学有序开展,我校实行二级分院和教务处双向协作的课程管理运作机制。二级分院负责落实课程教学实施、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务处负责计划管理、学生选课等。课程管理、运行管理、监控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考核等环节则由双方共同负责。艺术素质课程教学管理采取网络化的运作模式,学生的选课、教师的课务安排、考核成绩登录、学生成绩查询、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等均在教务管理网络平台上进行。
2.优化艺术素质课程教学内容
适应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总体要求,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确定了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目标,注重学生理解、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绪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课程内容在横向布局上,力争使课程覆盖艺术范畴的主要形式,如音乐、美术、书法、戏曲、影视、艺术史论等;在纵向结构布局上,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参差不齐的特点,形成普及、提高、创造三个阶段,满足广大学生理论学习、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的多样化需求。
学校建设了艺术素质教育专题网站,为学生搭建课外学习的平台。通过该网站,学生可以了解课程教学的信息,也可以了解学院艺术实践活动安排,可以得到一些较新的艺术咨询,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及爱好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利用智能机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欣赏与学习艺术的目标。
3.规范课程管理
教师的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教学日志以及教研组活动记录等教学档案资料 归档,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运用普遍。实行学院和分院二级督导体系,每学期对艺术素质课程进行教学巡视、听课,并开设青训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4.培养兴趣能力,注重个性化、普及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大部分艺术素质课程考核方式为综合方式,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构成,分为两部分,即以PPT讲演或电子杂志为载体,记录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完成状况,重视学生的创意,侧重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综合能力;
舞蹈类艺术素质课程则采用技能+技评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目的主要是为了要学生掌握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5.加强艺术素质课程师资力量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素质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校在逐步完善艺术素质课程师资队伍结构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 为提高艺术素质课程师资水平,我校多次派出教师外出观摩高层次的文艺演出和艺术展览。我校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
为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我校积极支持艺术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外出访学进修,并有专项进修经费予以保证,近三年共派出30人次培训。艺术素质课程教师在岗位设置、课时津贴、职称评定、评优晋级、业务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在科研成果认定方面,充分考虑到艺术学科的特点,除学术性论文外,教师创作的艺术作品发表或参加高级别的展览,都作为科研工作量给予认定,并进行资助和奖励。对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种艺术比赛获奖的教师,学校予以表彰。
6.建立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平台
为学生搭建了大学生文艺社团、群众性文艺活动、社会性实践活动、综合性艺术比赛等多元化的实践平台,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大讲堂、周末影视欣赏、校园歌手大赛等艺术活动,扩展并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经过长期探索积累,我校形成了“大型活动常态、中型活动院系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的层次分明、互动互补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大型活动主要由学校举办,职能部门承办,全校联动参与。中型活动以二级院系为主体开展,主要包括迎新生晚会、毕业生联欢会、新年晚会、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文化艺术类专业技能大赛等,这些活动贴近分院实际,结合专业特点,丰富了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文艺才华、提高文艺素养的舞台。 大学生社团是小型活动的主体力量。近几年来,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社团建设,规模和质量并举发展。目前我校共有校、分院两级各类社团67个,其中文化艺术类社团20个,也是最活跃的一类社团。社团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超百项,其中文化艺术类社团的活动占40%左右。社团已日益成为学生参与文化生活最普及、最方便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
在多年的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校园文化日益丰富、艺术教育研究更加丰硕。
参考文献:
[1].耿明松. 关于增强艺术设计院校公共艺术理论课程吸引力的几点思考[J].艺术设计,2010,03:41-42
[2].姜晨宇.对加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课程研究,2011,5:149-15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75-02
一、传统钢琴教学培养的模式
钢琴演奏是地方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方向的传统学科,其普及和应用面最广。地方艺术院校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除了钢琴演奏主修课外,还需要学习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基础技能、音乐教育等相关课程。多年来,钢琴演奏专业是以演奏钢琴为主要职业目标的钢琴学习,培养的是“专业钢琴表演性人才”。在教学上强调技术手段和艺术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合奏能力与独奏能力。根据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专业钢琴表演性人才”的要求,设置“键盘艺术史”“钢琴教学法”“ 钢琴文献”“钢琴伴奏实践”等课程,为使学生积累大量的钢琴文献,演奏曲目库中多以西方钢琴作品为主。主科教学采取个别授课制,即专业教师负责制,个别课是钢琴技巧训练和钢琴文献的演奏课,主课教师首先参照本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曲目、进度、标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严格科学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和钢琴文献的演绎指教。
中国的钢琴教学模式直接承袭了西方钢琴的教学模式,百余年来专业教师负责制和西方钢琴教材的运用一直是传统钢琴教学的特色。在当代中国,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一,传统的钢琴演奏专业是专业教师负责制,采用“一对一”的个体教学模式。即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形象直观地传授技巧,准确及时地纠正错误,是解决技术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实施多年,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教材体系,从而使这种模式不可替代并长期沿袭。这种个体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误区和弊端,如门户之见、过分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经验,容易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其二,传统的钢琴教学一直使用西方的钢琴文献为主要教材,中国钢琴曲仅仅是补充教材,广西钢琴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导致钢琴演奏技能与表现地方作品的脱节。基于此,地方艺术院校钢琴教学的多元化路径实践势在必行。
二、钢琴教学多元化路径的教学理念
钢琴教学的多元化教学理念,肯定西方钢琴演奏技术来表现地方钢琴文献的教学思路,通过整合钢琴演奏、钢琴教学、地方作曲家等资源,完善钢琴演奏学科专业课程群和建设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形成钢琴演奏者和钢琴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梯队建设,围绕钢琴教师队伍、高层次钢琴演奏人才、地方钢琴教材的建设,建立钢琴教学的多元化路径,进一步丰富钢琴教学的手段,完善钢琴教W体系和人才培养。同时也是钢琴艺术民族化、本土化探索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是钢琴艺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尝试。广西艺术学院钢琴教学多元化路径实践是依托地方性艺术院校的特点及学校所设的钢琴课的特点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在钢琴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就是希望突破艺术院校中钢琴演奏课的个别课授课形式、教师单个负责制、重经验指导技能操作的教学模式和仅以西方钢琴作品为文本的教学手段,以课题群团队的研究、教学形式,实现钢琴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成为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三、钢琴教学多元化教学路径
(一)师资的多元化
1.多学派教师共同执教。教师学缘丰富是钢琴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钢琴是西方舶来品、乐器之王,钢琴教学为传统学科,钢琴学派林立。广西艺术学院主要利用教师的不同学缘,以课题团队建设的形式,直观地带动教师和学生吸收世界先进教学理念以规范、丰富学院钢琴专业教学。同时,合理利用教师特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展钢琴演奏教学的领域。结合钢琴教学的特点,学校老师实施了多流派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例如:国家公派留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毕丽君老师主持的教改课题“俄罗斯钢琴学派教学理念与演奏风格的研究与实践”,学成于法国的室内乐演奏博士梁F昱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法国当代钢琴作品研究”“钢琴室内乐演奏教学研究”等。课题的汇报音乐会都是在主课教师的个别授课基础上,加入课题团队教学模式完成的。因此,通过课题团队的合作,参与的教师能够学习不同钢琴学派的教学理念及不同地域文化的审美诠释;参与的学生享受到在自己专业主课教师教学的基础上接受课题主持教师的指导,例如在留法博士梁F昱主持的“法国当代钢琴作品研究”课题中,学生演奏法国印象派德彪西的作品,不仅接受参与教师的指导,还能得到法国学派造诣颇深的梁F昱老师的指导。这样的课题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成果展示音乐会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平台,同时也提供教师和学生自我提升与横向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团队中的教师和学生在钢琴教学与演奏技能上共同提升。
2.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广西艺术学院是全国艺术门类较为齐全的艺术院校,有利于钢琴演奏教学与其他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多感官、多形式、跨学科的多元审美教育模式引入钢琴演奏专业教学中。侯忆皓主持的省级教改课题“钢琴教学对视觉艺术的联觉研究与实践”和余立主持的课题“山水画意境对中国钢琴演奏家内在影响的研究”,参与成员就有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师;李俊主持的教改课题“综合音乐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参与成员包括钢琴教师、音乐基础理论教师、音乐教学法教师;赵宇主持的教改课题“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与双排键电子器的研究与实践”,参与的成员是钢琴教师与双排键电子琴教师。这种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课题研究,不仅拓宽艺术认知的领域,还能借鉴不同门类的艺术表现手段丰富钢琴语言的诠释。如视觉艺术的具象与钢琴音乐的抽象艺术相结合,声乐歌唱气息、舞蹈律动、民族乐器表现手法等都对钢琴艺术的诠释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另外,还可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观看画展和舞蹈展演,听取其他学科专家讲座,选修其他艺术门类课程等多种途径,对美术、建筑、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艺术空间,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理解审美对象的结构构成和艺术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感受能力和审美水平,使学生逐步建立全面、开放的艺术观和具有个性的审美观。
(二)教材的多元化
1.传统教材的使用与教学研究。具体如下:
首先,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之王而盛传了三百多年,传统钢琴教材已是系统化、体系化的西方钢琴文献,并且作品量浩如烟海,学派林立,因此,使用和钻研传统教材是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师对传统教材的研究方面,都在做进一步的完善工作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如论文《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88乐队部分的演奏技术》《贝多芬音乐与西方文学的内在联系》《析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李斯特改编威尔第歌剧〈埃尔南尼〉演奏分析》等几十篇都是使用传统教材的研究成果。
其次,创建钢琴教学课程群。围绕原来“钢琴技能独奏”主课,建立“钢琴教学法”“钢琴文献研究”“西方钢琴艺术史”“俄罗斯音乐概览课程”“近现代钢琴作品赏析”等专业课程群,完善钢琴学科的建设,更好地作用于技能教学,为规范弹奏技术、掌握艰深技巧、准确诠释文化内涵提供科学、客观依据。近几年来,项目团队成员与所教学生的专业能力上也空前提升,在金钟奖、小金钟奖、全国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比赛等重大赛事及省部级以上的钢琴专业比赛上获奖上百人次。
2.地方教材的建设与演绎研究。广西艺术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推广与传承地方民族文化方面,钢琴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要利用其受众面最广优势担起责任,还要建立具有广西艺术学院区域特色的钢琴演奏教学品牌,凸显钢琴演奏专业建设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因此,项目实践重点即为建立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库,并从演奏艺术的角度对广西民族特性钢琴作品专门的整体研究。
首先,建立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库。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建立以广西世居民族的整体概貌为主要内容的广西钢琴作品教材库。分两步走,一是整理现有广西钢琴作品,梳理出经过时间与市场检验的优秀作品。二是对缺失或较少民族题材的作品通^向学院的作曲教师约稿填补空白。这些作品也已在文化部与广西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展演”、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上有不俗的表现。由此带动钢琴系与作曲系的合作,形成科研―创作―教学一体化。教材库的作品收集求达顾全广西区域各民族,作品创作者也呈现老、中、青年龄结构,作曲技法多样化。这些作品不是单纯的广西传统音乐的改编曲,还是广西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体现,是广西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艺术化映现,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广西各民族的精神内涵及民族神韵,揭示了钢琴作品中广西民族音乐的特征。
其次,撰写广西钢琴文献演奏研究。在广西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作品本体及其特征和形成这些特征的背景与原因,并将演奏技法与民族风格进行实质性的研究,拓展钢琴的表现方式与手法,探索模拟民间音乐音响、诠释广西民族特色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奏技法并及时在教学中实践。培养熟练掌握多种流派钢琴演奏技巧,并能娴熟地将其运用在地方钢琴作品中的高层次钢琴演奏人才,更好地文化服务广西。如2016年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展演中学校研究生演奏吕军辉的创编作品《水族端节》获得优秀作品奖;在中国―东盟音乐周上,丁铃创作的毛南族作品《花竹帽》、邱玉兰创作的水族作品《水上船歌》等,大受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赞誉。广西钢琴作品演奏正在逐渐登上广西各地舞台,发挥钢琴在音域、音响、层次、音乐组织等多方面的表现特点,赋予原生民歌、民族文化更丰富、更易传播的生命力。
1 前言
在当今时代,舞蹈教育已经逐渐被普及化,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按照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许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舞蹈选修课。但就体育院校来说,开设舞蹈选修课,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它面对的学生来自学校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文化基础和不同的舞蹈基础,这样在教学训练方法上,就不能按照我们所学习的教学法和高等艺术院校作一样的课程安排,需要独立为此类学生编排适合他们的训练内容。因此,在以特殊性为基础的前提下,应结合实际情况,以体育学院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的。
2 体育院校的舞蹈选修课现状
2.1 课程目标
体育院校的舞蹈选修课本着培养学生对舞蹈基本认识和技能的教育,强调舞蹈教育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包容性。舞蹈选修课对学生的教育应注重以艺术素养的提高和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进行教学。
2.2 教学对象
体育学院舞蹈选修课教学对象是来自学院各个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基本没有什么舞蹈基础,有的甚至从未接触过舞蹈,并且自身素质方面的条件差异特别大,因此教育难度非常大。
2.3 教学资源
舞蹈选修课使用的基本教学设施比较简陋,舞蹈教室无论在面积上还是在配套设施上都与上课学生的人数不相适应,从教学管理上来看,舞蹈选修课程的管理较必修课来讲相对混乱,缺乏专业科学的监管,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
3 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舞蹈是一门特殊艺术。舞蹈教学过程和普通教学过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构成了舞蹈教学过程独有特点在一般专业院校里,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已经有了很深厚的舞蹈功底,大学里基本就是对各方面能力的再提高。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各专业学生而言,对舞蹈的了解比较少,基础也比较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找出适合没有基础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3.1 形体训练
主要以训练形体为主。不要过多追求软开度、技巧,尽量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制约。一般进入大学时,学生平均年龄一般为19-22岁,这个阶段骨骼、肌肉、身体素质各方面已经逐步成型。所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形体、气质方面的训练上。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就是形体、气质、修型。通过把上练习一些简单的站姿、蹲、擦地、小踢腿、简单的控制等,地面主要练习站姿、手位、脚位、舞姿、呼吸、跳等组合,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基本形态、舞蹈姿势、动作舒展性,使他们的身体协调、灵活、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至于技术强、难度大的舞姿、技巧,我们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调整。
3.2 以两大舞种为主
第一,民族舞。汉、藏、蒙、维简单舞蹈组合练习,以掌握风格性为主。因为学生对民族舞接触得比较少,所以要先让学生对各民族地域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从各民族基本体态入手,学些动律、步伐、手位脚位,利用一些道具学习一些比较典型、民族色彩浓厚的舞蹈组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把舞蹈的难度降低,增强表演性。比如藏族舞,可以先学习呼吸、颤膝、然后学习踏步、摆步、撩步等步伐,手位以学习单臂袖、扬手等单一动作为主,最后学习一些孔雀吃水,库玛拉等小舞蹈,如果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可以降低难度。在编排上可以加入一些队形的调度,增加学生的兴趣。
第二,流行舞。在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社会里,流行舞进入高校、进入大学生的课堂,无疑是个好的选择。流行舞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好训练的。流行舞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舞种,以休闲、放松的舞蹈感觉为主,加上动感的音乐,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因为流行舞的技巧性不强,所以很适合普通高校作为课程选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富有动感的舞蹈,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跳跃的舞步、大幅度的身体摆动、节奏感强的音乐,编排一些轻松明朗、情感积极、反映当代大学生青春朝气的舞蹈。
3.3 理论知识
对于非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特点就是专业技能较差,理论知识普遍较好。所以更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舞蹈概论、舞蹈史学、舞蹈教育、心理学为主。舞蹈作品赏析、舞蹈美学等为辅。在学生具备一定能力时,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实践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理论方面的论文比赛,以起到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4 结合实际情况,找出适合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在训练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培养学生自信心
训练时,由于基础差,学东西慢,导致学生变得胆怯,不自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尽量采用有趣生动,表扬、鼓励的语言,来消除学生紧张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具体掌握情况,来制定推课进度。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吸收,可以慢慢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4.2 教学要有耐心
学生学习上遇到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地指导,然后找出问题纠正问题。比如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整体协调性不好,做动作僵硬,接受能力表现能力差等问题。教师可以用一些比喻性强、生动有趣的语言,借助一些音乐道具,耐心地带领学生多学多练。这样也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感,增强学生表现力。
4.3 注重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兴趣的重要性。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和信心,学习上自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兴趣,老师又是关键。上课时,可以让课堂尽量保持轻松的气氛,教师要保持微笑,利用比喻、幽默生动的语言使学生进入轻松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多用鼓励、赞美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学生对自己有了肯定和兴趣后,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所学专业,增强求知欲。这样,学生的兴趣更可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老师又把知识最大幅度地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相互的影响中,共同进步。
4.4 因材施教
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以普遍学生的能力基础作为训练的标准。基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解决形体、自身控制力、模仿能力等为主的训练内容。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在原基础上加大难度,加入一些技术技巧、软度控制、成品舞蹈等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但是在定向培养学生的同时,不能因为学生基础能力的不同,导致对学生关注度的改变,不管每个学生基础如何,教师都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平等对待,因材施教。
4 在注重深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宽度,培养综合性人才
(1)舞蹈的专业学习必须经过严格基本功训练,有一定质和量的积累,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既然没有专业的基础,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培养综合性人才上,即注重宽度上。我们可以把课程设置多样化,使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淡化技术难度,强化概念意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摄取更多知识。
(2)就学生情况而言,想要尽可能地做到内容多样化,就要把课程内容简单化。不要求专,但是要求涉及面广。实践上,掌握基本的形体、舞姿、舞种的风格性和简单的舞蹈组合,并有一定驾驭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较宽的学习范围也可以使学生增加兴趣,减少厌恶感。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前言
众所周知,改革是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要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变现状,高校钢琴教学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积极进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根据现代教育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等,提高钢琴课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社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复合型、综合型音乐人才。本文就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展开详细的探讨,旨在给音乐教育教学一些借鉴作用。
一、 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现状如下:一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在多元化教育新形势下,各高校陆续开设了音乐专业,钢琴学习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钢琴课教学随之得到一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钢琴学习者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大多数已掌握钢琴学习基本功能,起点比较高,学生对自身要求也相应提高,刻意追求高难度的钢琴练习曲,而忽略了对钢琴基本知识的巩固,导致实际演奏水平不高。二是钢琴专业需求随市场发生了变化。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市场变化对钢琴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教学目标模糊。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发展,但是当下老师在教学时没有突出目标,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教学观念落后。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老师一般出身于音乐专业院校,缺乏教育理念,重视钢琴技能,使钢琴课教学没有特色。三是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一味强调技能,偏于钢琴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巩固。
为此,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要不断创新。针对钢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切实解决问题,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理念转变——高校钢琴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多元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注重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摆脱传统钢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束缚,着眼于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钢琴课教学的教学目标
高校钢琴课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市场行情和现代教育特点,树立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首先,在钢琴课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综合素质,以自身的演奏激情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做好“以身作则”工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钢琴学习。其次,老师不能偏倚钢琴技能,要钢琴基础知识和钢琴技能并重,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兴趣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传统的钢琴课教学总是以教为主,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且往往理解不透彻,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激情和自信。高校钢琴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利益为主。首先,老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演奏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上面,切实打好学生钢琴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其次,在教学中老师要多采用提问的方式,且把学生分成小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提问,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培养情感,而且在相互学习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发散学生思维,了解更多的钢琴知识。最后,老师要因人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
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老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首先,培养学生钢琴音乐审美能力。在进行钢琴课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搜集资料和教学准备,把钢琴课教学与文学、历史、舞蹈、戏剧等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有效的学习钢琴知识,而且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与知识,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钢琴实际演奏,培养学生音乐律动、音乐想象、音乐欣赏、音乐记忆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老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际演奏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三、课程体系完善——高校钢琴课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切实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有效的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就要对钢琴课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不断完善钢琴课程体系。
(一)钢琴教学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拓展
钢琴教材是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指导,钢琴教学课程是学生多元学习的重要手段。首先,高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在原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钢琴技巧分析理论、钢琴艺术史论、外国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作品赏析等课程,健全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其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以 《钢琴演奏艺术》为基础,建立一套完善的教材体系,强化钢琴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光要让学生掌握钢琴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基本演奏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对学习对象——钢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了解钢琴的构造、发声原理等,同时掌握人体生理运动及训练机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钢琴课学习打好基础。最后,进行行之有效的教材设计创新,结合国内外优秀教材,联系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重视钢琴艺术欣赏
现代音乐市场需要钢琴艺术欣赏能力强的人才,所以要重视学生钢琴艺术欣赏培养。首先,不断完善钢琴艺术史的内容。高校钢琴艺术史教材不能光是介绍欧洲的音乐艺术发展历史和代表人物,还要积极引入中国古今音乐优秀艺术历史,同时也要关注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等等,使钢琴艺术教材多元化,让学生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增设钢琴艺术欣赏等课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的钢琴音乐风格、流派等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对钢琴演奏风格、演奏手法、钢琴创作背景等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三)不断完善钢琴实践内容
实践出真知,只有加强实践练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钢琴演奏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钢琴理论认识和艺术赏析能力。首先,增加实践内容。在进行高校钢琴课教学时,除了要练习外国经典练习曲如莫扎特、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贝多芬的奏鸣曲等外,还要学习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等优秀音乐,同时要把中国古今优秀音乐作品纳入实践作品中,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艺术作品,而且对于本民族的东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愿意学习且比较容易吸收。其次,增设钢琴教学法课程,引导学生熟悉掌握钢琴教学内容、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及技巧等理论知识,给钢琴实际演奏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增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让学生对和声、曲式分析等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音乐修养。此外,还可以进行双钢琴作品、钢琴四手联弹等合作练习。
四、教学模式及方法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深化改革的核心手段
(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过去艺术生少,能很好的因材施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艺术的进步,艺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学生数量逐渐增加,钢琴师资力量跟不上,所以当下主要采取的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等。首先,在教学中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教学。老师在钢琴课教学中,要进行观察和分析,发掘出有音乐天赋或有潜力的学生,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让学生能更好的发挥其才能,同时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克服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信。其次,实行小组教学或集体教学。根据学生钢琴演奏情况,分成差不多水平的几个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是进行钢琴艺术理论教学如钢琴艺术史、钢琴艺术赏析之类的,就可以采取集体教学的模式。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会、公开课等教学模式。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1.无声练习法
无声练习法,就是在不违背高校钢琴训练方式的前提下,在同环境、不同形式中进行全方位练习,做到时刻在练习,通过多样的练习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钢琴水平。无声练习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有谱无声或者无谱无声练习法。主要是指脱离钢琴教学设备的情况下,利用不同场合进行钢琴练习,具有不间断练习、解决速度较快的练习等特点,比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采取有谱无声练习法,可以使思维和手指之间协调配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在钢琴上进行分段练习,就会解决以前的难题。无谱无声练习法主要是听钢琴乐曲,通过记忆进行虚的练习,让曲谱在心中响起。二是动作无声或者意识无声练习法。在进行这种方法练习之间,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钢琴演奏技巧的不同肢体运动原理。然后根据相应的曲谱进行相应的动作练习,为钢琴实际演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带动钢琴学习
在进行高校钢琴课教学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调整,以活动引起学生兴趣,以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以动力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首先,老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饱含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思维发散,同时可以把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来,给学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充分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其次,采取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如“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讲座等)、观摩交流、钢琴比赛、国际钢琴交流大会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评价体系科学——高校钢琴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光靠考试成绩来衡量,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平、公开的评价,且主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钢琴学习。首先,考试只能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部分。考试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直接方式之一,通过考试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所以考试是学生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在进行考试题目设计时,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切实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其次,老师要重视钢琴实践课。在进行实践考核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钢琴曲目,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同时重视即兴伴奏能力的考核。最后,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学生互评、老师抽查、平时检查、钢琴演奏会、钢琴论文创作等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发掘学生潜力,让学生更加自信,在钢琴课学习中更加从容,切实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高校要重视钢琴课教学,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根据现代教育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春.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
[2]王嘉麟.浅谈钢琴演奏基本才能的培养——以“钢琴教学法”为视角大众文艺[J].2010(20)
[3]王丽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吧,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