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3: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闽南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闽南文化论文

篇1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成绩斐然,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已走在世界的前端,本着“拿来主义”,相互学习、理解交流、融会贯通的精神,相信很快能让海峡两岸的文化创意产业携手共进。

厦门有自己的立足点的,否则就只能是单纯的仿制品。这个立足点,实体上是厦门市,区域上是厦漳泉,升华上去是闽南文化,也是厦门立足点最本质的东西。

闽南文化的积淀很有深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上可以追溯到秦朝的闽中郡;上千年的发展中,宋元“海上丝绸之路”选择泉州作为起航点,明清西方商人传教士为闽南带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挖掘空间非常广阔,我们要在这个立足点上着力发挥闽南文化的优势,力推闽南文化的城市精神,兼有包容、含蓄、开放、创新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一个有创意的文化作为外衣披在传统产业的身上,产业就可以华丽转身,得到了升华。第一、二、三产业加上文化的元素,便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与晋江、石狮的服装产业,德化的陶瓷产业,泉州的茶文化等等产业进行对接,帮助它们完成产业的再次升级。

篇2

    麻阳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们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在求生存的狩猎与征战需要下,在对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产生了民俗文化的雏形。有历史见证,古代的图腾文化、盘瓠文化、是麻阳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所谓“图腾”本意为“他的家族”,在辞海中批注为:原始部落以动物或植物作为种族血统的标志并将之绘成图案,当成祖先来崇拜,这种当成崇拜对象或符合者,即是“图腾”。它是人们用原始的图文形式开始对“福”、“禄”、“寿”的追求,史书记载,它主要是源于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乡土习性。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便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传说。譬如,“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山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车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等等,这些传说与神话都说明了古麻阳人对吉祥富贵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时期,以吉祥富贵为主题内容的节日和吉祥物等也开始以文字形式记载。譬如,在麻阳上山区称为“过时节”,在下山区称为“过月半”,就是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祈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这个风俗现在依然盛行。到了现代,麻阳人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贴上倒“福”字画,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在麻阳苗乡的石门柱上,路边、河边的耀眼处都可以看见雕有“福”、“寿”等石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富贵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来,麻阳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开始对其深入研究、整理和开发,其中,“傩文化”、“盘瓠文化”等一些乡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媒体、在民间作为热点被推介和传播。

    二、麻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麻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秦朝时期就已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历史。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神奇独特、古朴神秘,它集对神的敬仰和对福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阳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阳,“节”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过节,在上三区称为“过时节”,在下三区称为“过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企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概括起来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盘瓠龙舟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六月第二个卯日的“吃新节”、十月初二的“过苗年”等等。

    丰富的节日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角度来看,无不体现了麻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祈祷健康长寿、怀念先人的优良传统。

    正月跳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出行时,2人先行开路,1人举姓氏灯,灯上书写堂号:张姓“清河堂”、滕姓“南阳堂”、黄姓“江夏堂”、刘姓“彭城堂”、田姓“雁门堂”或“紫荆堂”、陈姓“颖川堂”、谭姓“弘农堂”,李姓“陇西堂”等。1人下贴,通知村寨,灯班即至。灯班进寨,神灯放下,谓之扎营。诸灯聚汇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谓之打栾。打栾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为星宿,群星聚会,吉星高照。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灯活动停止。即日,杀猪宰羊敬神灯,烧掉神灯和花灯,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灯活动结束。

    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

    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三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差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文基础和特定的历史变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阳苗族人们形成了古朴厚道、勤劳善良、思想淳朴的性格,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会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满和富贵吉祥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谁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满好风俗就会受到村民的鄙视和谴责,会被当作没有“家教”,不孝敬长辈的例子教育幼辈。这样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其乐融融,形成了独特的“锦江民俗现象”。

    三、麻阳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归宿。

    在湘西南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麻阳民俗文化,与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麻阳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满的鲜明主题,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

    麻阳人民古朴简单。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麻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盖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花草相伴,与鸟兽为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他们过着古朴简单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杂念牵挂,平平淡淡,宽宏温和,正应了“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的真理。

    麻阳人民思想淳朴。孔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阳人民淳朴的思想里贯穿着“和”的社会理念,“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都是注重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现。淳朴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福音,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亲朋和睦,产生了淳朴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麻阳人民勤劳善良。“质之善良者寿”。麻阳人民十分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拥有了健康的基础。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生活质量。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为幸福、健康、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四、麻阳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与发扬光大

    独树一帜的麻阳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县域经济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丰富麻阳民俗文化的内涵,将麻阳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麻阳苗乡37.3万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谐、美满是湘西南麻阳苗族人们美好的夙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麻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符合麻阳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41-01

据调查,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中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作为职业延展课程。但无论是相关教师或者学生多功利地看待茶艺课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茶艺仅仅是为了弥补学生在应对航空公司面试时才艺不足的缺陷,有些人仅是因为某些航空公司有茶艺表演的活动而略做学习有备无患,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学会花哨或者烦琐的泡茶动作和程序即可,纯粹将茶艺当成类似某种程序化舞蹈动作的简单行为。正因为许多人对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茶艺课程,并推进茶文化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够到位,本文将对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对该课程的建构提出意见。

1 航空服务专业在闽南茶文化背景下开设茶艺课程意义

1.1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展示程序性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服务技能的高标准相耦合

福建闽南地区盛产茶,闽南人对茶情有独钟,且闽南人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均备极考究。以乌龙茶铁观音为例,其茶艺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静气、叶嘉酬宾、火煮山泉、孟臣淋漓、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韵、玉液回壶、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尽杯谢茶,环节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体现出“纯、礼、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规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正是航空服务人才的起码要求,同时在进行程序化的服务同时还要兼顾展示性和艺术性,这也是航空服务人才之所以成为服务行业内人才标杆的原因。通过对茶艺展示程序化的学习就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有相应的载体体会服务流程的艺术性,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按程序有条不紊、准确到位艺术化地进行服务流程的展示。同时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1.2闽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艺气质营造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美感培养的目标相耦合

闽南茶文化重在围绕着茶元素,通过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等展示国人生活之美。以环境中的茶席之美为例,闽南茶文化讲究透过一席茶的布置有机平实、源远流长而生命力不减的方式来体现文化,把茶席当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学体现之场。茶席不仅是单纯的视觉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种种细节的妥帖安排,会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闲洁。各个因素,如品茗的时令节气、身边的一景一物、水质水温、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拣择的用那把小壶还是这只盖杯,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用心别具,但在决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选择,每一个用心就体现在选择的过程里,最后汇聚成一种特殊的气质。航空服务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仅是外表的,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对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环境的创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人带来毫无做作的舒适感,把女性的柔美优雅、男士的绅士帅气演绎得恰到好处,有一种增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艺课中可以达到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气质的培养、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境”的创新能力。

1.3闽南茶文化中的茶艺礼仪要求与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对礼仪的高要求相耦合

礼仪是茶艺的核心部分。闽南传统茶道表演其实就是待人迎客的过程,它每一个环节都寓意着一种东方待客礼节。而服务礼仪更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这两者的耦合之处更是不言而喻。

篇4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3-02

开发闽南民间舞蹈的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个性化舞蹈风格的培养以及视野与眼界的拓展,培养闽南地区学生对家乡的地域自豪感和故土情节,还能增强海峡两岸同胞对地方性文化之间差异性的认同感。

一、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双重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科的课程开发就出现了两种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这两种开发模式为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开发思路和开发理念。

1949年笔者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目标模式的概念及其知识原理,将目标模式分为确定目标、选择和组织经验与评价目标这三个部分。确定目标即在安排和设置课程之前明确指出教学的根本目标和课程教学的预期成效;选择和组织经验指的是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预期来选择教学内容,并且确定了实现课堂目标和达到预期成效的详细方案和具体手段。评价目标则是指在课程结束之后检查和审核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以便后期研究分析和改进更新。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建出了目标模式的整个开发过程。

1976年出版的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对泰勒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更正和完善。其在书中强调课程开发过程的重要性,主张建立起由学科的概念、标准和过程等知识所构成的过程原则和过程模式。通过发现法和探究法来进行课程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开发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选择闽南民间舞蹈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

1.代表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代表性是指闽南民间舞蹈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要对闽南民间舞蹈的校本课程进行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就必须要从闽南民间舞蹈文化中选择出最具民族特色、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性舞蹈来进行。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舞蹈放在中国渊博的民族文化中具备了一定的民族代表性,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迅速掌握闽南民间舞蹈的内涵和精髓。

广泛性是指闽南民间舞蹈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尽量包容了闽南地区的代表性舞蹈。这种广泛性的舞蹈教学体系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基础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统一

基础性学习指的是对教材内容的学习。闽南民间舞蹈的文化内容较为庞大和复杂,但是课程的学习时间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兼容并包,包罗万象。那么就只能从庞杂的闽南民间舞蹈文化中提取出具有“萌芽”和“胚胎教育作用”,并且含有一定“生长发展成分”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元素。应用元素提取法对闽南民间舞蹈的动作素材、舞蹈技巧、民俗风格和精神文化等进行严谨的选择和提炼,让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能够对闽南民间舞蹈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和微观上了解,奠定闽南民间舞蹈学习的理论基础、技能基础和发展基础。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充分掌握了闽南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性知识和舞蹈技能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探索独立进行即兴舞蹈创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种学习方式是对基础性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基础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和谐统一可以帮助学生在打好舞蹈基础的同时,建立和发展即兴创作舞蹈的能力。

(二)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1.口传身授教学

“口传身授”是由吕艺生教授依据舞蹈课程教学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舞蹈课程教学方法。“口传”指的是舞蹈教师通过对舞蹈的体态、动作和技巧原理的细致讲解来教授学生完成舞蹈的正确做法、规则和要领。“身授”指的是舞蹈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舞蹈来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舞蹈表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舞蹈动作的时间值和空间值以及舞蹈在表演过程中的现场特点。“口传”和“身授”这两种教学手段并没有先后顺序的硬性规定。舞蹈教师可以先讲清楚闽南民间舞蹈的动作原理,再亲身示范;也可以先进行现场示范,再说明其中原理。这种分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教授学生舞蹈技能的教学方式具有极高的奠基性作用。只有通过舞蹈教师不断地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正确地把握住闽南民间舞蹈的风格和韵味。所以,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的第一条教学策略就是聘请老艺术家们莅临学院,对学生们进行“口传身教”的舞蹈教学。

2.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之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对闽南民间生活情境和风俗习惯的模拟是在闽南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最核心的教学要素。首先,老艺人们可以通过对闽南传统文化的讲解来实现跟学生之间言语上的交流,从这种沟通的关系中生成情境,巧妙地将这种模拟情境与学习的课堂环境相融合。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熟悉或钟爱的角色来进行扮演,创建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情境。最后,在学生假期期间,舞蹈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的民间舞蹈活动,在刻意营造出的民间舞蹈文化氛围中感受与课堂情景不同的真实情境。这种课外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舞蹈情境中思想感情的进一步理解和表达。所以,舞蹈教师在教授闽南民间舞蹈的课程时要准确把握课内虚拟情境的创设方式和课外真实情景的营造方式。

3.即兴创造指导教学

作为中国民间舞蹈主要创作方式之一的舞蹈即兴创造,指的是舞者在观众情绪和自身情绪双方面的影响之下受到了精神上的激励,没有经过事先的编排就在民间舞蹈表演活动中随着音乐和鼓点即兴起舞,创造出兼具传统舞蹈规范和自身艺术造诣的即兴舞蹈。即兴创造体现的不仅仅是舞蹈表演者的舞蹈功底和舞蹈素质,还展现了舞者发现新事物,独立完成艺术通感转换和发散性联想能力以及突破传统和自我的高超技能。广大人民群众和舞蹈艺术家们的即兴创造既是一种传情达意、表现才华的展示形式,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优良舞蹈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延续。舞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欣赏舞蹈艺术家们的即兴表演,分析和总结即兴创作的规律和特征,并且指导学生在课后尝试进行即兴的舞蹈创作。所以,教师应该在闽南民间舞蹈的基础课上注意对学生即兴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闽南民间舞蹈的感悟和领会。

三、结束语

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延续。在开发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坚持代表性和广泛性相统一,基础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统一的原则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口传身授教学、情景教学和即兴创造指导教学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上观点是笔者个人探索的结果,以后也将继续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到更多体会。

参考文献:

[1]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5-150.

篇5

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各地都在探索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快农村耕地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保证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农户收入的提高。我们通过对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湖南省种粮农户生产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种粮农户在发展规模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业厅组织对全省的调查,2010年湖南省租赁转包耕地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95049户,涉及耕地面积487.2万亩,产粮达396.5万吨,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8.6%和13.2%。其中,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比2008年增加了684户,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70户,1万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2户。通过耕地的租赁转包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当前农村出现有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发展种粮农户规模生产经营已成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着力点。

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的规模经营大户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全部种植水稻,其中80%以上的为双季稻生产,60%以上的种植优质稻,并通过与农业企业联合,稻谷直接销售给大米加工企业,经济效果明显。根据对汨罗和攸县实地调查,15个种粮大户租赁转包农户家庭承包耕地或者集体耕地的面积达到59692亩,其中双季稻的种植面积48734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2%。通过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其双季稻的平均产量达到1725斤,产值1625元,而其包括租金在内每亩的经营成本为1127元,每亩可实现利润498元,较一般的散户生产经营收益更高。

从实地调查的62个大种粮大户的年龄状况来看,种粮大户较大部分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大都是农村生产能手、种粮能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懂管理,相对而言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据对攸县其中10个种粮大户的调查,他们农机拥有量128台,户均13台,其中7户拥有大型的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种粮大户的科技推广、辐射带动作用大,他们的生产实践成为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点,成为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带头人、引导户,成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宣传窗口。

全省各地都在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农户自身的情况,不断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经营方式,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主要有五种规模经营的生产模式。

1、种植大户经营。一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并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较多的土地经营权,将农户闲散的耕地租赁过来集中耕种实现规模经营。如攸县新市镇山门村农民符和平,多年来一直以规模化水稻种植作为致富产业。在惠农政策鼓舞下,他不断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在大同桥、新市两个镇的21个村,租赁了125户农民的水田810亩,双季种植水稻1620亩,全年产粮食1600吨,纯收入达30万元,成为该县有名的“种粮大户”,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

2、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入股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土地收益按股分红。如攸县网岭镇北坪村以每亩400斤稻谷的保底收益,加上合作社年终分红的方式,将全村80%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参加入股进行集中经营的耕地面积达1560亩。这种模式能够使参股农户更好地享受到集中经营带来的经营性效益。

3、专业组织经营。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为主导,集体统一组织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发挥集体优势,形成规模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汨罗市磊石融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市绿色食品加工合作社等共计有6000多户参加了土地流转,流转面积2.4万亩。这种模式能有效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水平,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4、龙头企业经营。由龙头企业直接租赁土地雇请农工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效益的模式。如攸县万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每亩300斤稻谷和60元现金作补偿,直接租赁农户的田土5100多亩(期限为10年),以湖南农科院、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为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户提供统一品种、农资、农技服务,并从综合服务收益中给予农户50%的返利。这种模式,发展思路、市场运作相对-成熟,发展潜力、综合效益可观,农民利益得到较好保障,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达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的目的。

5、产业带动经营。通过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攸县形成了制种、蔬菜、苗木、席草等特色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建设带动了土地流转。如攸县石羊塘镇老虎岩村引进港商开发观赏鱼养殖项目(租赁鱼塘、水田70余亩建设繁育基地),农户通过出租耕地或自发养殖,每亩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这种规模经营模式经济效益较好,农户受益明显。

种粮农户发展规模经营的困难

近年来,湖南省的种粮农户规模经营发展较快,同时种粮大户在规模经营过程中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户耕地的流转、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种粮大户融资难。在对种粮大户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影响农户种粮经营规模的最大因素是融资难,融资困难成为制约种粮大户生产正常运转的最大瓶颈。由于种粮大户的经营规模较大,其资金的投入也比较大,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添置农机设备,农田整理投入、晒谷场地和粮仓的建设等。比如租赁转包200亩耕地,租金至少需要6万元,而且一般需要在生产前一次性付清,另外从播种开始,每季生产费用不能少于6万元。

农田分散和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自然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表现为:一是农田未整改。由于种粮大户经营的耕地都是从千家万户手中流转过来的,农田都未经过整改,小丘田、高岸田、低洼田较多,不便于机械化操作,主要依靠人工投入。在调查中发现,98%的种粮大户的农田没有经过平整改造,都是“插花田”没有集中连片。二是水利条件差。由于水渠年久失修,渠内淤塞,灌溉不畅,或水路较远,要水无水,造成误工误时。

土地流转困难,租赁转包不规范。由于有些农户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存在误解,以为自家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家的私有财产,加上农民拥有的“耙头顿得稳,作田还是本”传统观念,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会丧失土地的承包权。有的承包户宁愿让土地荒废也不肯把土地转包给种粮大户经营,造成“有田的不想种,想种田的没田种”的怪现象。在发生了土地流转的农户之间,存在着租赁转包不规范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农户自发流转的占85%以上,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的土地不足15%,且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多发生在村组内邻近的农户之间。

部分种粮大户经营目标不明确。随着种粮大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有些耕种面积较大的种粮农户,对其粮食生产经营没有长远的规划。调查中发现有些人承包很多耕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认真地搞粮食生产,而是希望以种粮大户的名义争取得到政府部门对其的项目资金支持或奖励资金,或是通过销售其经营的水稻种子、农药、化肥及农机服务上获取利润。在对耕种面积超过1000亩的24个种粮大户的调查发现,他们当中只有4人原来从事过水稻种植栽培,占总数的16.7%,其余的承包种植大户都是从其他产业转业而来,大多数是回乡创业的打工族或农资产品的工商业经营户,根本没有农业生产经验。据当地农业部门反映,有些种植大户根本不知道怎样开展水稻生产,经常电话咨询农业部门技术人员。

相关农业部门涉农服务脱节。由于很大部分种粮大户缺乏农业生产的经验知识,致使他们在生产中经营管理不科学。调查发现,种粮大户对农业科技服务要求迫切,虽然各地已建立很多基层农业综合服务部门,由于其已从社会化服务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有偿服务转变,大部分农业服务部门是在搞种子、化肥、农药的销售经营业务,真正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病虫防治等农业技术的公益不多。种粮大户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服务时,往往找不到相应的政府服务部门,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种粮大户的发展。

对策与政策建议

在粮食主产区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方向,是各级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在农村的中心工作,事关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种粮大户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极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规模化生产经营环境,引导、扶持种粮大户的健康发展。针对粮食主产区湖南省种粮大户遇到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困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种粮大户的农业生产投入比较大、风险高、利润低,加之农业自身的积累能力有限,靠农户自己的经济实力很难从事规模较大的粮食生产。而种粮大户本身又缺少符合金融部门抵押条件的资产,金融部门出于对贷款安全的考虑不愿对种粮大户发放贷款。针对种粮大户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种粮大户融资的新渠道。政府要鼓励引导种粮大户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或由政府出资控股成立村镇银行,合理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入股,增加新的民间融资渠道。需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户宅基地和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新途径,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大胆探索切实可行的适应种粮大户需要的信贷方式。

篇6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61-02

南方地区居住着壮、傣、藏、瑶、苗等10多个少数民族,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其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艺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构建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这些丰厚的民族文化的素材一直是动漫创作的巨大源泉,值得深入的挖掘和梳理。动漫产业被称为是21世纪文化经济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产动漫发展迅速,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在优势,为世界动漫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奇葩[1]。

动漫作者创作的价值取向及思想观念,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众。中国早期的绝大部分动漫作品都具有单一说教式的特征,用非常简单直白的形式传达着对美德的赞颂和对邪恶的抨击,不注重动漫的趣味性,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动漫创作缺乏创意。动漫产业应该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产业才能更具竞争力,同时以动漫作为载体,用以传播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动漫影视作品在这些民族资源的提取时,首要任务是探求路径,使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的动漫元素有机的结合。

一、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动漫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动漫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能有效填补我国动画市场的需求缺口。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孵化动漫影视作品,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递增。我国动画产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开发各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再次孵化与研创。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要使其实现产业化的进程,就要理解民族文化内涵,展示民族文化原生态,在涵育文化的基础上,将丰厚的文化元素渗透在市场活跃的因子中,实现历史文脉与市场经络的承接[2]。

(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浩瀚无穷,为动漫原创提供丰富的素材。 1.歌谣。包含生活习俗歌、儿歌童谣、谚语猜谜歌、情歌等。独具特色的音乐可以被用作动漫影视的主题曲和插曲,例如壮族民间《传扬歌》,是经过壮族人民长期劳动生活中积累编写,歌中教诲夫妻共同努力使婚姻美满幸福、家庭关系和谐。其歌唱道:夫妻千千万,牢记在心间;花山成伴侣,结又长[3]。2.神话传说。涵盖了南方少数民族的长期流传而产生的自然神话故事,包括反压迫、传奇英雄人物、民族和睦,历史事件,传承生态学和伦理道德的习俗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刘三姐》等等。3.故事。主要包括生活故事,体现人和人之间的真善美以及人际关系。4.长诗。以叙事诗为主,如通过长期积累而写“传播歌”,描述夫妇的共同努力,教导婚姻美满,和谐的家庭关系。5.舞蹈。南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据记载的舞蹈就有2000多种之多,《印象・刘三姐》就是采用了壮族的民间舞蹈而创作完成的,享誉中外。6.戏剧。 包括壮族、白族、傣族、侗族、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具有代表性南方民族的戏曲文化,主要有戏和各种剧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动漫创作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十分必要。

(三)能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让我国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得到满足。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体验,在国人心灵深处形成的一种积淀。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会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日益丰富,并逐渐融入到我们的记忆痕结构之中,潜移默化着我们的情感和情结,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结构和价值取向,操纵着我们的意识行为和非意识行为。诺德认为,文化即人类所能想到和知道的事物中最好的那一部分,是“一种对完美的研究”,是“人类所思所知的最佳之物”。[4]由此可见,国产动漫植入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让受众体会到比现实生活更为美好或者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生活,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

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国产动漫的路径

南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创新并植入动漫的需要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各类的文化资源,在世界工业化进程研究各民族将在活性因子的市场渗透率丰富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植民族文化。充分调研与理解青少年的独特语言。才能利用动漫实现展示民族文化原生态。加大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收集开发力度,并孵化成原创动漫的,才能有效填补中国动漫市场需求缺口。

(一)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增加民族自强意识。 为了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动漫资源,国家文化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动漫事业发展,用政策扶持传统文化,以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民族风格为源泉,打造的国产动漫精品,延伸民族题材动漫品牌产业链,提高原创动漫的内驱力。把主要竞争力转化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相结合,提高经济实力加大力度投入民族文化。从政治上指导、经济上扶持本土的动漫企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少数民族语言融入到动漫作品。同时动漫画也应针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特点,二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动漫从业者不仅要对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相当程度的认知,还要使作品被青少年观众喜爱、认可。迪尼斯动漫利用我国的长篇叙事诗《花木兰》,创作出好莱坞版的《花木兰》,震惊国人。迪尼斯动漫深入挖掘世界各国的传统漫画资源值得我们效仿。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资源具有深厚的资源,可融入动漫创作中,使青少年从小就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以提高少数民族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向现代化转变。[5]

(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熟练运用软件技术。首先加强管理培训,挖掘民族动漫专业技术的精英人才。随着电脑时代的来临,现在的动漫制作主要依靠软件来完成。动漫原创作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技能:一是动漫编剧能力培养。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二次创作;二是必须具备基本的电脑知识、动漫制作软件要普及,从原创到漫画制作都要熟练应用Flash、Photoshop、3DMax等软件,还要熟练掌握图形线条软Combustion,专业动画制作软件合成器软件的Houdini,三维计算机图形软件Aftereffects,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摄像机跟踪软件、后期制作合成跟踪软件、影视特效、真实场景合成到动漫影片,及bijous 、Commo-tion的运用。三是对动漫的特效熟练掌握。对剪辑原理及影视后期合成的综合能力、三维、动漫场景制作,立体摄像头应用程序,动画导演和基本训练的基本素质。我过南部的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系统性的动漫专业。如广西大学、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均设立相关学科。[5]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的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循序渐进的投入物资和资金。是研发孵化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国产动漫的有效路径。[6]

(三)突出区域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地方驰名品牌。用地方品牌来突出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从国际成功的个案看:如美国的米老鼠、日本的阿童木、香港的麦兜取得巨大的影响。南方少数民族不缺乏地方品牌,例如“刘三姐”的形象,完全可打造成经典的动漫形象,打造品牌动漫产品,扩大辐射的传播,并推动书籍、玩具等相关产业链,最终通过动画影视推动民族品牌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的国产动漫精品,延伸民族题材动漫品牌产业链,提高原创动漫的内驱力。把主要竞争力转化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相结合,把握少数民族动漫产业链战略定位,是未来动漫产业战略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结语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植入原创动漫,虽然起步较晚,但只要我们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审时度势,通过对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研发与推广,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创、多元互补,创作具有时代亮点、自主产权的民族动漫影视。并积极开发其相关衍生产品,打造“民族原创特色品牌”。这种内在和外在南方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悠久文化艺术传统不仅是艺术瑰宝,也能牢牢把握动漫创作的正确方向促进本地区旅游文化产品的消费,使本土的民族文化得以一种具象的形态表行出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充分挖掘独特的民族地域动漫素材,提高原创比重,认真按照导向正确、结构合理、题材多样、质量上乘的发展规划,为动漫艺术在扩大它的接受群体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现场:文化的质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梁庭望.传扬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3]尕藏才旦.西部少数民族动画资源孵化路径探索[M].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

[4]张墨玉.从国产动画片看跨文化下民族文化的传播[J].大众科学,2008,(3).

[5]盘剑.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10.11.

[6]《2011-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73-02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是茶学与包装学相互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该课程是针对茶叶生产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而形成的理论与技术学科体系。任何学科课程都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充实内容、丰富内涵、完善更新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也概莫能外。

一、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在云南这一特定地理环境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中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独龙族、满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3,云南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大省。

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代人的艰辛努力和积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丰富多样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其他民族不曾拥有的,代表着本民族特色。例如史前文化、古滇国文化、南诏大理国文化、元明清时期独特的滇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独特的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等。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的太阳历文化、哈尼族的梯田文化、白族本土文化、藏族藏传佛教文化等。就建筑来说,傣族的竹楼、白族的三坊――照壁、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菇房等各具特色。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傣族的筒裙、纳西族的七星披肩、彝族的天菩萨和披毡、景颇族的银饰戎服、德昂族的藤篾腰箍等。饮食文化特色突出,各地名特食品,展示了云南饮食文化特有的内涵。

随着云南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面临着逐渐丧失的危险,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被鲜明地摆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面前。多样的民族,各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积淀都是云南社会和谐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积极元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的流动、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云南的民族文化传承受阻,传统正在消失,需要大力抢救、挖掘、保护、弘扬和科学开发与利用。

二、云南省“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在云南省茶学教育中已开讲多年,所用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茶叶包装与储运》。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开办茶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为了拓展茶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茶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较早地开设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

面对着美学理论、广告理论与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以及自动化设计理论与技术的进步,“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面临着与时俱进的课题。除了将电脑自动化设计、新包装材料知识、传感信息技术、仓储信息化管理及运输现代化等知识及时充实到课程之中外,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重点大学,应该在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积极作用,学校的普洱茶学院所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应该体现地方特色,以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将当代科技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把“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成为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边疆地域特征、先进的时代科技气息的精品课程。

三、云南民族文化在“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上的运用

云南民族文化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是云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民族文化的精华完全可以被“茶叶包装与储运”这门课程吸收利用,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1.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以丰富“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的内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民族的广大人民群众发挥本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吸收借鉴其他兄弟民族的文明成果,创制并传承了各具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这些服饰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图案多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生存环境中花鸟虫鱼以及山川风物。有的图案简洁明快,有的图案复杂别致;有的造型通俗平常,有的造型新颖罕见;有的颜色简单明了,有的颜色华丽多彩;有的材质普通易寻,有的材质贵重稀有,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完全可以借鉴云南各民族服饰在造型选择、图案设计、颜色搭配、材质选用上的长处,结合茶叶自身的品质特点和文化底蕴,创制出美观、精致、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茶叶包装。

2.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生产、生活传统及民族传说、历史史诗与历史典故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提供了设计素材

茶叶是具有厚重文化的传统产品。这就要求茶叶包装也要突出文化品味,茶叶包装上的图案选材可以是云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民族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民族传说、历史史诗与历史典故,这些源于生产生活和历史传承的素材会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鲜活的创作源泉。如果将这些素材运用地科学和恰当,将会极大地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水平,让茶叶包装更富有民族文化的韵味,更能反映云南茶叶源于大山、源于生态、源于边疆、源于民族的文化特征。

3.云南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文字也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提供了特殊元素

云南民族中有的民族是有自己本民族的独特文字的,如纳西族拥有东巴文、傣族拥有傣文、回族拥有伊斯兰文、藏族拥有藏文等,这些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的已经不再使用,成为了死文字,有的仍然发挥着传播和承载文明的重要作用。

在茶叶包装中使用这些文字作为一种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民族文字的书写所使用的字体、书写工具和书写颜料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多样化的民族文字不仅起到宣传的作用,也为茶叶包装点缀上了民族特色,成为茶叶民族包装的亮点和鲜明标志。

4.云南民族文化中民族所使用的盛具和材料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设计及包装、储藏材料的选择提供了资源

云南各民族在各自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生产与生活用具,他们利用生活环境中固有的资源所创制的这些用具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性,比如一些竹器、藤器、布器、木器、石器、陶器、铁器、铜器和锡器等,用于盛放生产与生活用品,非常方便耐用。茶叶包装要积极吸取这些盛具的艺术营养,在按比例缩小或放大仿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力图使设计出的茶叶包装更适合包装与盛放茶叶。

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不应该丢掉传统,传统的包装材料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用竹笋壳包装普洱七子饼茶或砖茶,具有驱虫、防潮、透气等良好的功效,比牛皮纸的效果要好,若有条件,还是提倡使用这些传统的包装材料。此外,木器、布器、藤器、陶器、锡器等,也在茶叶包装与储藏中普遍得以应用,这对于茶叶包装的民族化是非常有益的。

5.云南民族文化的图腾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和祭祀文化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茶叶包装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

有独特性才会有差异性,云南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最能体现其各民族文化特质的便是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图腾文化、节庆文化、婚恋文化、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生态文化和祭祀文化等,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图腾崇拜、敬畏对象以及民族信仰;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节日庆典、婚恋观及婚恋行为、饮食习性、住房特征、丧葬习俗、生态传统和祭祀礼节。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族观念的文化形态为茶叶包装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

只要将各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形态的含义及典型表现形式加以综合研究,探究出其外在文化形态所体现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将茶叶包装设计的造型、图案、色调融入云南民族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元素,以发挥云南茶叶包装在民族文化宣传、继承和保护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时,为云南茶叶包装注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的活力与动力。

6.云南民族的经贸文化和商旅文化是“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需要重点吸纳的文化养分

在长期的边疆经贸活动中,在云南省诞生了一条条云南各民族以及云南与外界交流物品、互通有无的贸易之路,当代人命名它们为“茶马古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有了古道,有了古道上的驿站,有了在这些充满坎坷的道路上往来的富有冒险精神的马帮和商旅,当时边疆人民的生活才变得更好。古道上运输的物品比较丰富,有茶叶、盐巴、铁器和工艺品等,虽然道路艰险、行程艰辛、风餐露宿以及可能会遭遇疾病困扰、野兽袭击、土匪抢劫,但是靠着集体的团结一致、排除一切困难的勇气、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当年的茶马古道上活跃着生生不息的马帮和商队,主要由云南各民族同胞开辟的云南茶马古道以及古道上的爱情与历险故事加之商旅文化、贡茶文化、茶马文化都是“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中茶叶包装乃至储运可以吸纳的文化养分,在当代茶叶包装领域可以深度挖掘和积极运用。

四、利用丰富的云南民族文化推动云南省“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云南省各开设茶学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所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都应力争利用好云南省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代云南提倡文化多样性,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强省的社会背景下,“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也应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资源,让云南民族文化渗透到“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中,让“茶叶包装与储运”充满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期让云南民族文化成为在云南开设的“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鲜明特征。

在当前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大趋势下,云南民族文化和茶叶包装与储运的彼此结合,既充实了“茶叶包装与储运”的课程内容,丰富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文化内涵,增加了“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将促使今后从事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人才拥有更好的运用民族文化来设计生产茶叶包装的意识和能力,为提升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将大量的民族文化植入到云南茶叶包装之中,也将极大地促进云南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随着云南着力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茶叶经济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好地发展。茶叶包装作为茶叶商品生产和营销的重要方面,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找准民族文化的卖点、切入点和突破点,在云南茶叶包装上标注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结合云南旅游事业的发展,云南茶叶包装文化和事业一定会在文化助力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推介效益。云南茶叶包装事业的良好发展也必将最终为“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建设的良性提升和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二、选择闽南童谣作为教材的依据和动机

(一)理论依据

福建省文化厅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中指出:“继续完善乡土教材编写,在学校进行普及型教育。在幼儿园推行闽南童谣和游艺教学;小学开设方言、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初、高中开设闽南民俗、乡土文化等文化课。”闽南方言童谣是阐述乡土文化的象征性素材之一,是闽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过程中,我们更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闽南方言童谣,通过闽南童谣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闽南童谣的艺术教育价值

1.闽南童谣是伴随儿童童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更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如《古古古,鲤鱼娶查某》:“古古古,鲤鱼娶查某,龟担灯,鳖拍鼓,水鸡扛桥目吐吐……”就将好几种动物串在一起,或具体,或虚构,形态各异,足以令孩子们浮想联翩。

2.闽南童谣素材来自生活,源于民间。许多闽南童谣里将山水、树木、房屋、动物、气候等融为一体,或描述幼儿游戏,或刻画年节喜庆活动,或表现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充分体现了与大自然的互动、融洽、和谐,对于幼儿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细品闽南童谣,其内容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方式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如童谣《不识字文字真是惨》:“不识字文字真是惨,亲像青瞑欠人牵,有人写批来给咱,央人看批人嫌没闲。”这首童谣不但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还蕴含着生活情景、做人道理、简单哲理等。

3.闽南童谣描绘了闽南地方风俗民情,是闽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多数童谣句式整齐、韵律明显,在语言组织上及方言表达上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让幼儿领悟童谣的作品风格、艺术特征和闽南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的文化。如描述闽南传统节日的童谣《正月点灯红》和《烧肉粽》就是让幼儿通过欣赏、表演、感受童谣的同时,了解家乡、祖国传统的文化以及民族的不同特色,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只要闽南人生活中涉及的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闽南童谣中,它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与乡土气息。

4.闽南童谣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闽南童谣都适合幼儿,关键在于童谣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我们决定对《闽南童谣教材的选择和创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闽南童谣为载体,以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为背景,选择和创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童谣教材,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培养幼儿对闽南童谣活动的兴趣,有力地推进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选择和创编闽南童谣教材的原则

当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丰富多样的闽南童谣后,首先对闽南语童谣进行筛选和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再对它们进行配曲。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为童谣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童谣与音乐有机结合,通过节奏、韵律、旋律的贯穿,提炼出童谣中的艺术教育契机,使它们更具音乐魅力,从而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童谣、热爱音乐。在选择和创编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即所选童谣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具有教育作用的。如《请外婆》中 “外婆无嘴齿,猪肚炖莲子。莲子清又甜,豆腐煮豆生,豆生真幼嫩,外婆吃了笑纹纹……”短短几句惟妙惟肖的语言表现了孩子有趣的想法,培养了孩子尊敬长辈的情感。我们认为幼儿通过学习这些富有节奏、韵律的童谣,不但可以形成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

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即所选的童谣内容要生动,有角色、有情节,也就是说尽量考虑到童谣本身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基本活动,它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很多童谣中,我们都尽可能设计成有游戏情节的活动,以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闽南童谣《孤鸡》:“孤鸡,伊密,白鸡子,去找贼,找若有,做新妇,找若无,做乞食婆”,我们配上《头发肩膀膝盖脚》的音乐,并设计了类同“熊和石头人”的游戏:边按童谣节奏边跟着“大熊”走,等到童谣念完后“石头人”马上不动,幼儿做各种造型……这些童谣采用了念、唱、逗的不同艺术形式,易学便记,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活泼韵律,具有浓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使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生活的真谛,产生对闽南童谣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并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三)歌唱性和表演性原则

歌唱性和表演性原则即所选童谣内容的艺术形象特点要鲜明,要富于歌唱和用动作来表现,让幼儿可以运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享受和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和谐与快乐。如《阿婆去买蚝》中幼儿边唱“阿婆阿婆去买蚝,寄人蚵,嫌臭鹾。掺蒜仔,好味素。吃依饱,去踢陀。”边自由结伴,两两相对愉快地进行表演,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情绪体验。

(四)时代性和创新性原则

闽南童谣教材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它要不断反映时代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不断增加和创编反映时代内容的新的童谣教材,就是要把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童谣中表现出来。二是要求不断赋予传统的童谣教材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适合现代孩子的需求和实际。创新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新的前提,在闽南童谣活动中,注重童谣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幼儿热爱童谣、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闽南童谣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如我们在创编闽南童谣《泉州小吃真正好》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童谣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闽台一家亲”的特殊关系,把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心愿编到童谣中,继而运用角色扮演和打击乐的形式来表现童谣。这样赋予了童谣本身很强的生命力,受到了幼儿的喜爱。

总之,闽南语童谣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其他素材所不能比拟的。让我们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不断挖掘和创编出更多符合幼儿要求和时代特色的闽南童谣教材,使闽南童谣这一朵传统文化之花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让那些有益幼儿身心健康的闽南童谣教材更好地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 《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论文集

[2] 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学前教育研究,2005(1).

[3] “文化、民族艺术与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2004(1).

篇9

学校的发展是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提升的结果,确定并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与发展品格。

1.树立核心思想,奠定实践基础

“幸福教育”理念的核心意义,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与条件,让学生从小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具有良好的幸福生存与生活状态;同时,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追求幸福、创造幸福,逐步成为拥有幸福能力素质的生命主体,从而在幸福品质的不断提升中为幸福人生奠基。其包含三个维度,即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关注学生的终生、崇尚追求人生的幸福。“全体”、“全程”、“全面”三个特点,可以说是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社会发展三者需要的统一和具体体现。

2.转变教师观念,培育学校精神

办学理念,只有为全体教师内化,才能附诸实践。我们着力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尊重差异”,理解善待学生,以学论教,让每个孩子得到适切的教育;“学以致用”,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生活与社会,注重学习中的体验与互动,给学生以充裕的自主学习时空;“特色教育”,以爱育爱,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实施个性化教育,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学校创建才短短几年,可是“爱的教育”已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情怀去倾心培育“真人”,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立爱国之志,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怀爱教之情,以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倾爱生之心。

3.进行态势分析,形成共同愿景

学校组织教师运用SWOT分析模式,共同分析发展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条件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办学目标,形成师生的共同愿景。第一个五年,通过实施“人才强校、科研创新、形象塑造、特色构建、硬件支撑”等五大发展策略,建设书香校园、活泼校园、人文校园。在完成了“一年具规模,三年显特色,五年创省级示范”的目标后,我们确立了三大工作重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建立质量保障机制,提升学校竞争能力;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我们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把学校建设成师生“素质提升的学园”“精神文化的家园”“享受幸福的乐园”。

二、实施差异教育策略,建构幸福的生命课堂

“生命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差异为前提。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出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应当是“立脚处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因此,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差异,实现有差异地发展,成为我校破解质量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

1.因人制宜,实施差异教学策略

差异教学要求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照顾其个性差异,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最大限度地匹配。因此,我们依托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育策略”实践研究》的实验,努力建构幸福的生命课堂。生命课堂的建构,我们强调:关注学生智能、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差异,学习方式以及认知准备的差异;教学目标既照顾差异但又对每个学生都应有挑战性;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动态的分层分类的学习活动,又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实施弹性、自助餐式作业和扬优补缺的辅导与训练策略,努力体现差异教学“自主选择、差异共享、动态生成”的主要特征。

2.动态全面,建立师生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试行总分、部分分、进步分、等级、评语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记录、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乐在其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重在“了解学生的程度,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评估他们的学习需要”“灵活运用差异教学策略的能力和水平”“全体学生质量的提升,尤其学困生、也能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等方面;评价主体和方式,横向与纵向评价相结合、重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并增加了学生参评和家长助评环节,以实现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提升差异教学水平。

3.发展个性,实施“星光工程”

我们通过开展“星光工程”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和组建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促进学生“德的养成”、“智的开启”、“体的锻炼”、“美的熏陶”,为他们提供适宜自主发展的土壤和空间;通过举办校园民俗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红色少年、绿色少年、橙色少年、金色少年、阳光少年等“五彩少年”评选活动,追求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孩子们融入集体,感受大家的尊重,健全了人格,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几年来,从第三实验小学毕业的学生,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份奖状或喜报,使不同潜质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适切的发展。

三、分层提高特色发展追求幸福的教育人生

追求幸福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取向,符合教师的生命需要和生命本性。幸福源于成功体验,源于不断成长,源于享受教育。正如叶澜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

1.组建教师发展团队,搭建研训平台

通过实施读书分享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周评课制度、教研沙龙制度、专题论坛制度、校际共建制度,不断完善学习培训、实践研究、反思交流平台。通过“菜单式”的培训服务,“盘活”校内名师资源,让骨干“亮”起来;多元开放,让全员“动”起来,动态管理、分层提高。以“问题研究”为中心,建立“博客”平台,形成具有团队个性特色,培育“实践共同体”的校本研究体系;建立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打通日常工作、学习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成长通道,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了教师实践智慧,有效推进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

2.建立“陶研工作室”,形成影子系统

教师们自愿组合成几个微型团队,“志同道合”。工作室围绕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和成员的成长经历,注重自主发展,开展读书交流、问题反思、经验分享,着力研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围绕工作室及个人的成长规划,立足校本课题研究,通过教育叙事、教学研讨示范、撰写经验论文、成果推广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答疑解惑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互助和谐的草根式实践研究成为学校的影子系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获省“十一五”陶研优秀课题二等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育策略实践研究》被确认为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差异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被确认为省“十二五”陶研重点课题。全省13篇论文在中陶会论文评选中获奖,我校占4篇……

3.深化特色教师培养,助推专业成长

特色学校源自特长师资,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最有特色的教师”。我们以“抓全员,重培训;抓骨干,带一般;抓优秀,树典型”为工作思路,分三步实施:一是特色初认识,自我申报,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的思考与阐述,同时进行过程的自我设计;二是特色再思考,通过同备课小组内的评议完成对自己教育教学特色的再思考,主动邀请教师听课评课,倾听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作出评价;三是特色初展示,通过“教育教学论坛”交流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思想,展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听取意见和建议,着手总结和提炼教育教学风格以形成特色。

四、直面经典根植闽南,还原幸福的童年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几年来,我校深入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行动研究,以其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展多元艺术教育”办学特色的培植点,还原孩子们幸福的童年生活,实现了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创建目标。

1.荟萃地域文化精品,凸显校园文化特色

为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独具一格的闽南文化,我们不断完善学校民俗民间文化馆、石雕精品园、民俗文化走廊、民俗文化宣教墙、景观廊道、景观小品等校园文化建设,增添闽南文化元素及本土文化气息,给孩子们于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耳濡目染的教育。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挖掘、分享民俗文化中的宝藏。每周的校本活动时间,孩子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可以感知海西文化,品味地方文艺,欣赏民俗风情,认识惠安雕艺,观览风景名胜,结识历史名人……

2.链接闽南文化经典,形成校本课程体系

篇10

《以漫画形式诠释晋江乡土文化的研究》是全国课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的子课题。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期间,本课题组以“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理念,立足校情、学情、师情实际,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力求课题研究实效性。课题组发动全组老师和全校基础年段学生广泛参与,开展务实精细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以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的要求“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及“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和社区的艺术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鼓励、支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为依据,以“益德漫画,漫画益德”为突破口,落实本校“一核心,二基点,四特生”的管理哲学,探索漫画特色教学与闽南传统文化的交集点,尝试以漫画形式传承和发展晋江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化、自主化,培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丰富本校美术学科内涵和德育载体,有力助推本校漫画特色项目更快更好地发展。

马克思说:“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以激励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教学理论为指导。借助科学研究方法,以学校提出的“高质量,有特色”为工作标准,通过对漫画的绘制技法;漫画的创意方法;晋江乡土文化的内容及核心价值;晋江乡土漫画进社区、进校园的活动方式;乡土美术教材开发和应用等一系列内容研究,依托美术课堂、石鼓动漫社、漫画特色兴趣班等平台进行实际训练,让学生走入乡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幽默品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体现课程趣味化、乡土化、生活化等特点。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一、理论成果

1.教育理念的提升。本课题研究尝试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探索乡土文化中核心价值,提高学生艺术技能,开阔文化视野和提升人文品质。

2.教研能力的提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把课题研究和学校哲学研究课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美术教学工作有机整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实现由集约型教学向科研型教学的转变。

3.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能力的提升。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动石鼓动漫社、漫画特色兴趣班及多个综合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有效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让同学、家人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师生均得到艺术体验和能力提升。譬如,有的学生将在课题实验课所学的“核心价值观”闽南四句和晋江歇后语带回家与家人分享,活跃家庭和谐气氛。

二、实践成果

1.出现精品课程。课题组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课本,从美术教材中《卡通故事》、《幽默与智慧》等文本中拓展而出,编写教学设计。杨银平老师从《幽默与智慧》拓展开发出精品课题实验课《漫画闽南四句》、《漫画晋江歇后语》;张克雄老师从《卡通故事》拓展开发出精品课题实验课《闽南童谣漫画》。卢金火老师巧妙地结合学校“五店市寻根”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开发出精品课题实验课《闽南古厝》。课题组老师坚持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科哲学为导图,围绕课题研究内容,不断探索课堂教学。

2.形成校本教材。通过课题研究,杨银平老师编写的《漫画创意训练》校本教材富有趣味性和启发借鉴价值,深得同行、学生的喜爱。卢金火老师编写的《五店市寻根》校本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具有较高参考指导价值。

3.促进教学相长。课题组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乡土漫画创作。完成一批具有晋江乡土文化特征的漫画作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其中有60多幅漫画作品在本市及全国各级漫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在《幽默大师》、《儿童漫画》、《晋江经济报》等报刊上,出版漫画成果集《石鼓动漫社》和教师作品集《杨银平漫画集》及校本教材《漫画创意训练》等。2015年6月,本校被福建省漫画研究会授予“福建省漫画教学实验学校”。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了一批研究型美术教师,从而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实现了教与学相长。

4.收获教育写作。课题组不仅积累了一定量的图片、视频等材料,在教育写作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卢金火老师撰写的《乡土漫画教学反思》;张克雄老师撰写的《用漫画图解闽南童谣的教学反思》;杨银平老师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闽南乡土文化在校园漫画综合实践活动中绽放光彩》等。

5.发挥辐射作用。研究之后,本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乡土美术教学资源,并开始发挥辐射引领作用,课题组积极搭载当地市政府、文化部门开展的活动。先后将课题实验成果“晋江歇后语漫画”、“闽南四句”等成果深入毓英小学、灵水社区、苏安社区、曾井社区、阳光社区、育德小学、五店市传统街区等社区学校,以漫画形式传播晋江乡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市民带去了一次次鲜活生动的乡土文化体验。2015年11月,福建漫画研究会会刊《海峡漫画》第十期展示本校漫画特色教学成果,起到省内辐射引领作用。

本课题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完善的地方,进一步提高学生漫画质量。完善校本教材,增强实用性,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学习,提高教与学效率,把课题研究拓展延伸到校本课程研究领域。下阶段以本课题研究为龙头示范作用,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漫画特色教学与乡土文化、美术课堂的深度结合,使之成为基础美术教育有效的补充,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实验。

参考文献:

[1]杨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11

福建漳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根植于深厚肥沃土壤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锦歌”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块瑰宝。然而,由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人们审美的转变,漳州锦歌没有得到青年观众的喜欢,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命运一样正面临危机,甚至濒临失传。虽然社会各界一直对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问题进行着广泛的探讨和实践,政府对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着积极的、新的有益尝试,文化馆、中小学、民间艺人等都在进行研究与普及,但真正坚持并研究得深入的人并不多。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特别是高校传承与发展要有切实行动。为此,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2007年以来,从教育保护、音乐创新和学术研究方面,对高校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

一、教育保护

1.高校音乐专业传承环节的设置

(1)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音乐专业的课程建设里,纳入教育环节中,成为专业的必修课授课环节。学生通过选修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乐器,在乐器的学习实践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音乐形式。其实,音乐的重要表达方式除了人声就是乐器,在必修课里开设漳州锦歌的特色乐器有月琴、洞箫、南琶,还有打击乐四宝、拍板,特别是用喝功夫茶的小茶杯叠在一起,运用特殊的奏法产生奇特的音效,这些传统的奏法及丰富的弹唱技巧,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带来无限乐趣,从而使其了解到本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多彩多姿,体会到本土音乐的韵味、节奏变化、旋律的丰富及即兴表演的高质量,这是传承的突破口之一。

(2)后续课程的设置。传统乐器学习之后的后续课程设置上应多样安排,如,闽台闽南语民歌、闽南歌曲创作、地方戏曲音乐、闽台少数民族音乐、民间音乐采风,特别是学生的论文写作课,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田野考察、录像、录音、摄影、笔录等方式采集本土原汁原味音乐的第一手资料,感受本土音乐风格,发现和搜集闽南民间音乐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在学生论文选题上大力提倡研究地方本土音乐和音乐教育活动,设置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经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采风整理,逐步完成对音乐遗产的存储和整理。学生在“非遗”传统音乐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最终形成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环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在6届的276篇毕业论文中,选择对本土音乐研究的共有56篇,占毕业论文总篇数的 20.2%,并逐年增多。

2.音乐类“非遗”引入高校公共选修课

培养观众、普及推广是极为重要的,每个地区都有独具地方色彩的音乐品种。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在全校公共选修课《音乐鉴赏》中,不仅讲授音乐知识、音乐欣赏,还专题介绍本土音乐“漳州锦歌”的来历、形成、兴盛、传承及音乐特色,学说闽南方言,观看由方言演唱的锦歌和学生对本土音乐采风拍的DV。当看到年轻人上课时双眼发光,感到他们的享受、喜悦和感动,特别是看到自己学校学生演出的场景更觉亲切。因此,通过这一形式让在校学生在欣赏课上认识乡土音乐“锦歌”,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集聚人气,培养观众,扩大影响,也培养了直接和间接的爱好者和追随者,这是活态形式传承之一,也是把锦歌引进高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坚持传统,不是固守老法,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从音乐上创新、改进演唱形式、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1.音乐上的创新

(1)自觉地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可以说,离开本剧种的音乐母汁,任何音乐形式都将失去其灵魂和价值。在创作时努力将传统思维方式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融合,尽量发扬锦歌的特点与优势,同时将现代音乐创作技巧,如主题音调贯穿发展、复调、和声、对比、模仿等技法加以综合运用等,只要是有利于锦歌音乐继承和创新的因素,都兼收并蓄,巧妙用之。

(2)传统的创新,创新的传统。许多在锦歌的曲牌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唱腔,保留住了浓郁的“传统风味”,使唱腔有“传统风味”,但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曲牌,就是在创作中将传统音乐思维与现代音乐观念有机融合,赋予其新的活力,保证创新不失法度,促使锦歌在“创新求变”中获得迅速发展。

(3)创作题材、体裁和形式的多样化。用新的形式演绎漳州锦歌,西洋音乐讲究乐器之间的和谐,也讲究音乐个性的张扬,尝试西为中用,将西方的东西用到锦歌音乐中,重视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养分,运用乐器表现性能、音域、音区特色及演奏技巧,将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在乐器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创作及编排的作品锦歌弹唱《寻租》获福建省2009年艺术院校文艺调演二等奖,2010年“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鄞州赛区比赛”节目入围奖。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传统音乐资源,以其主题发展改编,将传统音乐韵律与时代音乐语言相结合,在原有的基调上进行新的音乐设计,创作出具有地方色彩的、广大师生喜爱的新锦歌作品,体现了既继承又创造性地发扬锦歌音乐的优良传统,也顺应了音乐创作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趋势。

2.演唱形式的改进

传统的锦歌演唱形式包括:(1)走唱,是锦歌的最原始形式,演唱者手持月琴,自弹自唱,也可双人齐唱;(2)坐唱,坐唱或对唱,加有伴奏乐器;(3)歌仔阵,边走边唱,除演唱者还外加有锣鼓和笛管,演唱者身挎乐器吊,随队行走,这样的形式为“出阵”;(4)表演唱,是坐唱发展而来,把说唱内容戏剧化处理,由演员上台表演,乐队伴奏。在这些传统演唱形式的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运用坐、走、出阵等形式的基础上,还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活动位置的安排与转换,演员形体动作的过程中构成艺术语汇,使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通过形式的创新使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有更好的体现。

3.唯美的演出服装设计

服装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时尚是当代大学生新的审美追求,追新求异是大学生的天性,为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要求,对服装设计应要求唯美、亮丽,既时尚又有浓郁的传统风格,能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和利于表演、符合演出风格。因此,服装设计是需要用心的,演员一出场就应让人眼前一亮,获得美感,舞台上的美感动了观众,自然也能让观众有想要进一步了解设计服装的意念,这就是教学想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三、学术研究的无悔坚持

学术研究是重要的,与教育保护、创新构成一个整体工程。高校教师必须是身体力行,在学术研究上做到无怨无悔地坚持。漳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全体教师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用很大力度打造艺术系的亮点工程,2007年以来,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重点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B类社科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等共9项,还有出版专著一部,专著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漳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品获省百花文艺二等奖,获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论文奖。

结语

篇12

[11]陈泗东.陈三五娘是否真有其人[G]//泉州市洛江区南音协会陈三文化研究室.陈三五娘闽台论文选.泉州: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09.

[12]杨秋香.陈三故里古迹踏寻 追忆《陈三五娘》曾经的故事[EB/OL].(2014-10-10)[2016-02-01]. http:///dszx/qz/2014-10/10/c_1112769743.htm.

[13]郭慧杰、陈智勇.陈三坝与“陈三五娘”传说[EB/OL].(2014-10-10)[2016-02-01]. http:///msyy/szf/content/2014-10/10/content_4976430.htm.

[14]林海权.李贽年谱考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5]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荔镜记荔枝记四种[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16]陈益源.《荔镜传》考[J].文学遗产,199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