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3: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论文

篇1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篇2

关键词:中西文化; 面子; 思维方式

1、中西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是英国人布莱恩(Brown)和莱温森(Levinson)(l978)在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现象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为了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那么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

1.1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论

汉文化中的“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子”和“脸”。“面子”指通过在生活中获得成功而获得的,或者是他人赋予自己的威信或名誉。而“脸”指个体由于遵守社会的道德标准而从所处群体获得的尊重。“面子”与“脸”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社会正价值较后者的低。“面子观念”则是一张无形的“脸”。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治》一文中所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无论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地位是尊贵还是卑微,“面子”终归是要的。

在汉文化中,面子是个体身份与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现,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这种身份和形象的要求。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普遍的标准就挣得了面子,违背这种普遍的标准就丢了面子。

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汉文化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1.2西方文化中的面子理论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定义,面子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为自己争取的个人的公众形象。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而为自己赢得的社会正价值,是被这个人所生活的社区证明了的个人的公众形象。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或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或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消极或负面面子是一个人对自由,不被他人强迫,不被他人反驳的希望;而积极或正面面子是一个人对融入某一个特定的组织或团体的需求。人们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既希望有自己的行为自由,又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同时还要向对方表示关注,还不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

2、中西面子理论的差异

2.1中西面子理论差异的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思维模式的差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不同民族说话方式或采取策略的不同,是受思维模式的制约的。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面子理论使中国人将面子的保留与否取决于群体中他人的认可。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在人际交往中,主张坦率直白,个性鲜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此,西方人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2.2中西面子理论差异的表现

“面子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所提出来的,是为了给对方好的印象,对对方礼貌,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其实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并不是都适用的。其中的消极面子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批评,这里主要摘述与中国文化中面子的不同,顾曰国指出,“B&L的模式不适用于分析汉语中的礼貌现象,因为汉语中的消极面子概念似乎不同于B&L对于消极面子的定义”。如汉语中邀请、承诺等言语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认为是威胁消极面子的。Mao更详细地分析了B&L面子概念的两个来源:Goffman的面子概念和英语民间面子的概念。他指出,“B&L忽略了面子概念来源于汉语这一重要事实”,并指出“B&L的面子与Goffman的面子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面子的公共性,在前者的定义中已不存在”。Mao还引用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关于汉语中面子的研究,指出“汉语中面子和B&L的面子有差别。汉语中的面子指个体在所处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公众形象,具有社会取向,依赖于社会中他人的判断。而B&L的面子集中于个体是一种自我形象。同时汉语中的面子内容也没有B&L的消极面子”。

另外,B&L认为很多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而他们所列的威胁面子的行为几乎涉及言语交际的所有方面。这样看来,人类交际是危险的、充满敌意的活动。这是一种过于悲观的看法,而且这一说法在许多文化中也不易被接受。

众所周知,中国人以“爱面子”、“要面子”而著称。其实,中国人的面子就是指个体力争在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的公众形象,因此可以把它归为积极面子。所以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更侧重于对积极面子的维护,更看重自己或他人的积极面子,更重视自己被他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人的肯定,以确保自己或他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西方人侧重于对消极面子的维护,消极面子指个人希望拥有行动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的想法,这一点来源于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重视。

3、从电影《刮痧》分析面子理论

《刮痧》作为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电影,影响了很多人的看法,表现了中西方对于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本文单从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

3.1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城市――圣路易斯的故事。男主角许大同来美国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时,他激动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的美国梦彻底破碎了。他的儿子丹尼斯生病时,看不懂药瓶上英文的爷爷给他用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来治病,随后丹尼斯又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撞破了头,许大同匆忙把他送往医院时,丹尼斯背上的刮痕却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正如影片中爷爷所说的一样:“刮痧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接连不断的噩运使原本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后来由于许大同的老板昆兰和各方面的努力,经过一系列磨难之后,许大同一家终于在圣诞夜团圆了。

3.2面子理论在影片中的表现

3.2.1大同打丹尼斯为了给昆兰面子

当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保罗因为玩电玩而打架,又不肯道歉时,许大同就当着昆兰的面打了儿子一巴掌,后来他对昆兰说:“我打我的孩子是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是给你面子。”在中国人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是我生的,属于我,我打他,是我的事,你管不着。虽然许大同打孩子不是为了惩罚孩子的过错,而是给朋友“面子”。但在昆兰看来,打人是犯法的,无论打的是谁。我想美国人不解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面子理论,还有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们认为打骂孩子是简单粗暴的,殊不知这一巴掌打在了儿子的身上,却疼在了父亲的心上。当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中国家长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先做出让步,或先责罚自己的孩子,这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教育方式,连丹尼斯的爷爷也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在中国人眼中,打骂孩子和教育孩子是许多情况下重合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正如许大同将丹尼斯的“版权归自己所有”。而美国人更尊重事实,更强调平等,更注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认为打骂孩子和教育孩子完全是两回事,打骂孩子就是虐待儿童。

这点体现的也有美国的个人主义,作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人很重视个人自由的价值。即使在家庭中孩子也应受到作为一个个人所应受到的尊重和对待。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侵犯个人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平等自由的权利。所以,昆兰很不理解大同打孩子的动作,更不同意他所谓的“我打孩子是给你面子”的理论。

3.2.2在法庭上昆兰驳了大同的面子

中国文化的人却认为自谦尊人和相互关切是人际交往中的指导原则,不仅重视自己的自尊心,还注意理解和照顾他人的自尊心,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重在相互关切,而不是个人自尊心的维护。在自己的面子与他人的面子发生冲突时,要本着责己严、责人宽的态度给予谦让,尽量照顾他人的面子;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和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在个人面子收到威胁时,必须千方百计地加以维护,在人际交往中力争处于控制地位。

儒家提倡的是“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给别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且儒家思想提倡朋友间的共生共荣,即使朋友有错,也不当面揭短。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剂。在决定是否将许大同告上法庭的听证会上,许大同请了昆兰做自己的辩护律师,尽管昆兰一再强调自己是个知识产权律师,并要求许大同找一个对口的律师,但许大同坚持要请昆兰,因为昆兰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了解自己对儿子的爱,许大同极其信任他,并把领回儿子这件事拜托给了昆兰。而昆兰却出人意料地在听证会上证明许大同确实打过自己的儿子,这也就更加使儿童福利院认为许大同虐待儿童。因此,许大同愤然辞职,并说出了“道不同,不相与谋!”许大同认为昆兰出卖了自己,显然不够朋友。中国有句话叫“患难见真情”,为了朋友应该“两肋插刀”,然而,美国人在交友做事上的轻重次序是:法、理、情。也就是说,先讲法律,再是道理,最后才是情面,这与中国人朋友观的前后刚好相反。中国人认为自己不能丢了面子,更不能让别人尤其是朋友没面子。五千年儒家思想所传承的给面子的形式是礼,因为礼是敬的表现,敬则是礼的内在精神,礼节与尊敬,在维持与改善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上往往能产生非常神奇的效果。

4.结语

礼貌的文化特征差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面子理论是一种礼貌现象,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的因素,有助于加深交际双方之间的理解,创造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军.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J].修辞学习.2004(3).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篇3

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冲突问题,在复杂的电影情节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本文以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为基础,分析电影《喜宴》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唤醒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探讨如何规避跨文化交际中的碰撞、冲突问题。

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在电影《喜宴》中的体现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非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和短期/长远取向,(汤新煌,2006.08),它们对分析文化冲突的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电影《喜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各种差异,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1、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霍夫斯塔德在《文化与组织:思维的软件》一书中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定义为:“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反,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 而这种内部集团又对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Hofstede, 1991: 51)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强调群体和谐、个人与集体联系紧密,这一思维方式直接体现在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上。中国人在婚姻中重家庭而轻爱情,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的事情,婚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为家族这个“集体”延续香火,传承子嗣。影片中,伟同的父亲始终盼望着伟同能娶妻生子,使自己早日抱上孙子,于是影片中出现了父亲虽然因重病住院却仍念叨着要伟同娶妻生子的场景。为了帮助父亲实现愿望,为了完成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伟同决定与葳葳结婚。伟同深爱赛门,虽然极不情愿,但为了取悦父母,伟同还是选择了与葳葳结婚。而西方人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所以他们极其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片中伟同的同,美国人赛门,一个人在纽约生活,父母并未对他的私生活过多管束,赛门的生活基本与家庭这个“集体”是分离的,所以赛门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有太多的顾忌。赛门选择同性恋生活实质就是遵循了西方自由恋爱和爱情至上的观念,仅仅是满足身心需要,而没有对于后代的顾虑,这是个人主义的重要表现。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不同还体现在中西方对待婚礼的不同态度上。西方婚礼不强调婚礼的隆重性,仅仅是一种证明婚姻合法的手段,在宗教和法律面前的宣誓以示对感情的认真、忠诚。中国人在婚礼问题上则特别强调隆重性、仪式性,并且将这种隆重性与婚姻的稳定和幸福挂钩。影片中,伟同和葳葳原本打算以美国的公证结婚来敷衍了事,但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影片中母亲说:“结婚是一辈子一次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婚礼的意义――通过庞大隆重的仪式来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见证人(宾客)多,还有婚姻双方大量的聘礼、嫁妆,以及“不能丢面子”的思想观念,也成为对婚姻长久性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隆重的婚礼,离婚、不幸福不稳定的婚姻就成了一种罪孽、反面的存在。这些无一不是对集体主义的体现。而婚礼上,伟同的中国朋友和亲戚起哄,罚酒、闹洞房等行为让外国人瞠目结舌,他们觉的这简直是疯狂至极,不可理喻。西方以尊重个体为出发点,而东方却是以尊重整体牺牲个人为宗旨的。闹洞房就是牺牲了新郎新娘的个人意志而取悦于整体意志的集中表现。

2、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霍夫斯塔德提出的第二个文化差异维度是权利距离。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霍氏的权利距离指的正是人们对权力在社会中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所能接受的程度(彭世勇,2004.01)。具体地说,“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掌握权力较少的那部分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衡这一现象能够接受的程度。”(Hofstede, 1991:28)霍氏的研究表明,在权力距离不同的国家中,人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礼”和“上下等级”,要求人们对权利、地位、身份(以及辈分、等级、年龄等)比自己高的人必须要保持尊敬和礼貌。中国人注重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西方国家则提倡人人平等,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影片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餐厅老板几十年后仍然不改对伟同父亲的称呼,一朝为上级,一生为上级。另外,伟同也以其管理人员的身份,经常拿工资威胁下属。在家里,其父是一家之主,每次吃饭大家都要等他先动筷子品尝饭菜。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距离。

3、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情况或是前景有着不同的认识。霍夫斯塔德认为,“所谓不确定性回避就是文化成员对于不确定的或是未知的情况所感觉到的恐慌程度。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造成的恐慌表现为精神紧张或期盼未来的可预见性。”(Hofstede,1991: 113) 具体表现就是文化成员对于成文和不成文规则的需要。

笔者认为,片中中美两国人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到达北美大陆后还始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和处事方式,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使美国文化丰富多彩、兼容并蓄,所以美国人在对待新事物上就显得要开放、主动,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接受程度很高。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同性恋,但总体上他们能尊重同性恋者的选择,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在某种程度上能得到保护,所以,同性恋现象在美国人看来就没有那么奇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历漫长的封建农业社会,自给自足,与外界交流少,再加上封建礼教对人民正常生活的束缚以及中国人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接受程度较低,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是接受不了同性恋这一较新的事物的。所以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大多对同性恋者持怀疑、鄙视的态度,同性恋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片中中美两国人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深刻地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情况或是前景有着不同的认识。

4、男性主义(Masculinity)和女性主义(Femininity)。

根据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社会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指的是,不同文化的成员有不同的性别意识;不同文化的成员对性别角色有不同的认识。霍氏认为,在男性化社会中,性别角色十分明确,即男性成员应该自信、坚毅,重物质上的成功,女性成员则应该谦虚、温柔,注重生活质量;相反,在女性化的社会中,性别角色常常发生重叠,即男女都应该谦虚、温柔,而且注重生活质量。

篇4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篇5

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成为我国朝阳产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旅游英语翻译是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语言沟通和文化传播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旅游英语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旅游英语翻译的创造性展开论述,以促进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创造性必要分析

1.读者需求

中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差异,既包括文化背景,同时也包括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要以服务读者为主要原则,目的在于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要对文本的意义进行全面的理解和阐释,这种翻译是译者在自身的理解后进行的综合整合,使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效消除,促进读者的认知和理解。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在内化原作的基础上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差异,达到基本的需求和满足。

2.文化差异需求

在旅游英语翻译中进行创造性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差异需求。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既有交流功能,同时又富有创造。旅游英语翻译并非单一的语言转换,换言之,是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转换,即跨文化交流。而文化交流的表现是文化之间的转译,这个过程中,信息必然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译者本身在翻译过程中重新创造的文本内容。相对原文,翻译文本属于创造性文本。

旅游英语翻译属于跨文本意味的翻译内容,原文本当中产生的文化意味与译文当中的文化意味之间也存在差异。同时,读者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原因,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形成主观性意境理解。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关照读者。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内化以及阐释,以此消除读者与译者之间固有的文化差异性。旅游英语自身的文化属性对旅游英语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对策

1.从语言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首先,旅游英语翻译工作想要得到有效开展,需要从语言层面加以创造。换句话说,就是需要翻译者关照读者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并基于此进行翻译。其次,译者在对文本内容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在文本当中倾注自身情感要素,译文文本句式、结构等都应当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充分表现,更是作者逻辑思维的表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自身知识体系的影响,完成阅读。译者与读者之间就会在情感活动方面存在不一样的地方。译者需要在进行文字翻译的过程中兼顾双方的情感,消除文化差异的鸿沟。

2.从读者主观意识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读者对译文形成的理解是基于个体惊经验与社会经验的结合。所谓个体经验,就是指读者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知识储备。基于这种个体经验,读者在对译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创造性理解。社会经验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为读者带来的一种宏观感受。读者在进行译文理解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社会当中的诸多方面因素,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译者需要对读者心理特征加以理解,并在读者主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工作。

3.翻译策略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创造性

受到中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影响,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在文化取向以及相关层面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造成了许多风俗礼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无法得到充分的理解。外国人无法认知和理解我国的文化风俗习惯,就不利于我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特色文化的传播。这就需要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体系,在差异与得失之间平衡两者的关系,以此达到旅游英语翻译工作的最佳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基于此,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英语翻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性,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与水平不够,这就需要加大我国旅游文化的宣传力度。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至关重要,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理解与翻译工作,是充分发展中国旅游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6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的问题。人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质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主要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如:1.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Give you a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等等。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势在必行。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0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

例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句话侵犯了别人的隐私(privacy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方面的特长时,中国常用‘`You are flatter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评价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和W.E.I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的偶合 文化的偶合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英汉语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

1.“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

2.“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

3.“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

4.“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5.“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例举。

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He is a wolf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很多,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理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的卡通形象,使老鼠为大众所喜爱,尤其在儿童心中,更是机敏、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 stubborn )”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样之兆,如“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我们可以把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日常交际禁忌话题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a。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 , A代表age , R代表religion , M代表mam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间”:不间对方收人,不间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间“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其重视礼节程度不亚于欧美任何一国。但由于中西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如对此不了解,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下面是英美人在问候、告辞和称呼上的礼节习惯:

(一)Greetings问候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您上哪去?( 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上午则说:Good morning.下午则说:Good afternoon.傍晚就说;Good evening、如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ow are you?或How’s life?如与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则说:Hello,或Hi。如果用中国人打招呼常说的‘`Have you eaten?”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误解,因为在英语里这句话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这对英美人来说则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别人的私事。” (二)Addressing People称呼 中国学生常称呼其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等,即便对外籍教师也是如此称呼。其实这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只是一种职业。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教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大学教师则为“Title + surname or given name",即“头衔+姓氏”或者直接叫对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 Green等等。另外,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长(Section Li)等等,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

英美人称呼别人时一般分以下几种形式:

l.Formal situation(正式场合):Title + surname(头衔+姓氏)。如:Tom Smith可被称为:Mr. Smith。

2.Ordinary situation(一般场合):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头衔+姓氏或直接叫名字)。如:James Martin可被称为Miss Martin或James。

3.Informal situation / Close relationship(在非正式场合或关系比较密切):Given name(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如:Clare Harkey可被称为Clare。

(三)Parting告辞 到别人家做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开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篇7

1.研究背景

在我国,英语课程自诞生之日起便服务于经济领域,尤其是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于是出现了如洋泾浜英语等专门用于商业活动的语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与各国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然而,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我国与其他国家国间的文化差异却成为跨国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障碍之一。可以说,文化差异会渗透在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甚至决定整个活动的结果,因此,跨国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因素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经济发展的商务和英语复合型人才,国内各高校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势头正劲。然而,大多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虽涉及语言文化知识的讲解,但偏重单纯、片面的英美文化知识,缺乏国内与国外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人才不能完全胜任跨国商务活动的工作。因此,本文试图构建一套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实践能力。

2.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

首先,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教学和学习的目标,即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另一方面传授商务活动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该教学目标为导向,确定课程设置的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的原则以及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设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等。

具有跨文化交际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提高在西方文化下顺利使用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为目标。同时,遵循应用语言学的原则,将在文化差异的环境下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培养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及英语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探究如何将跨文化交际理论融入已有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真正将语言技能应用于实践中。

由于商务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交流技能,如谈判、书写信函等,英语文学方面的知识,如阅读、修辞等处于次要地位,因此,在教材选用上应该选择突出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英语教材,涵盖商务知识,商务谈判技巧,商务活动定的英语表达方式。此外,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尤其是商务活动交流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别等相关教材也应在选用范围之内,并尽量使用题材多样,涵盖商务活动整个流程的教材。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全英文授课,营造以英语为交流语言的商务活动氛围,将商务知识传授和英语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模拟真实的商务谈判场景,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尽快适应国外商务活动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流意识,积极寻找机会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实践,消化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文化差异,提高谈判能力。

课程安排方面,由于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很少接触西方文化,文化差异意识不强,因此,在第一、二学期就应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英语语言学基础等。此后,将所学习的跨文化知识转为在商务活动中实际操作的能力,增设商务环境下英语表达方式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训课程,如商务礼仪、商务报告、商务会议、国际营销和企业管理等。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培养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知识上进一步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前进修所开设的课程,提高自身在商务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全面了解企业和市场在跨国贸易中的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初步具备跨国商务谈判的素质;其次,教师应集体研究如何构建具有跨文化交际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讨论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并在初期共同备课,探索出更能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案。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和数据库等资源,实现立体化和全方位的教学与管理,积极开发和利用教学软件,发挥网络的作用,营造真实而生动的商务活动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

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其他因素

首先,在校园内外可建立相应的实训体系。在校内,可创立模拟跨国商务活动中心,借鉴真实的跨国商务谈判案例,安排学生扮演谈判过程中的各个角色,要求全程使用英语,亲自参与客户接待、商务参会、商务礼仪活动策划等,教师陪同指导,以保证模拟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校外,学校可以积极与进行跨国贸易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参观、学习和实习,让学生感受真实而全面的跨国商务活动,切实体会文化差异在商务活动中所带来的问题,增强跨文化交际和沟通素质。其次,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复合评价机制。教师可以依托课堂,随时下达与商务活动相关的主题任务,并记录和管理学生在校内及校外实训环节的表现,及时总结,为将来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参考。最后,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型交际性学习活动,考查学生的商务知识掌握程度,语言技能水平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结语

总体而言,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课程的设置应主要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手段上的革新,同时兼顾实训体系的建立及评价体系的形成。所有环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课程设置的各个方面重点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及多元化的复合型评价体系也保证了整个课程体系的运作,最终达到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为真正的跨国商务活动扫除了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江春,丁崇文.商务英语交际能力需求分析及其对课程设置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一、向学生解释“慢走”

该如何跟留学生解释“慢走”?笔者在这里分三个层面去解释:第一,先跟学生说明“慢走”并不是简单的“walk slowly”,虽然词面的意思是走慢点,但是这里有个潜台词:“走快了容易摔跤,走慢可以确保安全。”第二,它的引申义是路上小心的意思,包含着主人对客人的关心。第三,它后来逐渐成为了中国人告别时常用的礼貌用语、客套话,和本意不大相干。在解释“慢走”的过程中蕴含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如果单纯从语言学知识方面跟外国人解释,则很难解释明白其中的涵义。而像“慢走”这类词在汉语中并不属于个别例子,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掺进文化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要培养敏感的跨文化意识。

二、“慢走”难以理解背后的原因

1、中西方交际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慢走”是中国人告别时用的告别语,属于礼貌用语中的其中一种,它是约定俗成的言语行为,不需要说话人根据说话的内容做话语的延续或是即兴的发挥,它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它是约定俗成的套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使用的告别语也是不同的。分离的时候中国人习惯“送客”,送客的时候常常会说些叮嘱类的话,除了“慢走”,还有“路上小心”、“走好”等,这是中国人“热情周到”的礼貌原则。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是千年的礼仪之邦,对客人总是以礼相待,热情周到并且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如“路上小心”、“慢走”等都是从客人的角度出发,很在意对方的感受。而西方人在告别的时候一般从“我”的角度来表达一种遗憾和无奈,一般与道歉同时发生。例如:“I am afraid I must be off,I have to relieve the babysitter(抱歉我不得不走了,保姆该下班了)”。①英语文化认为,和某人见面聊天代表着说话人的个人意愿,因此不能随性地结束谈话和会面,一定是因为有不可抗拒的外在情况发生了这个时候要表示道歉和遗憾以及表达出自己不愿离去的态度。这是中西方礼仪文化造成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造成的障碍。

2、西方文化“消极面子”与汉文化“积极面子”的差异

另外,高正在《由“慢走”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一文中,从“面子理论”的角度解释了留学生难以理解“慢走”内涵的原因。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重;消极面子是人们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②中国人在告别的时候说“慢走”,是提醒对方“注意安全”,表达了对听话人的关怀和责任,在中国人听来没有任何的指令或命令的口吻,而是受到他人的关心自我形象得到了他人的喜爱和尊重,是积极面子的体现,所以得到了广大的理解和认同。而西方的哲学思想恰恰相反,他们重视“自由”和“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个人价值,对干涉个人行为的言行,他们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英语国家的人偏重于“消极面子”所体现的对独立和自由的尊重。因此英美汉语学习者在理解“慢走”的过程中造成了文化的障碍。

三、跨文化意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汉语学习中,除了“慢走”一词的使用在东西文化上存在差异,还有很多词语在中西文化上的理解也相差甚远。例如汉语中“老人家”一词在汉语里表示尊称,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但“old people”这种称呼在英语里却是对人极大的不恭。因为传统上他们是把“老”与“衰亡、无用”联系在一起的。类似的词语像“走后门”、“乌纱帽”等这类文化词汇,如果不从文化的角度跟学生解释,他们就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由此可见,汉语学习者如果不了解汉语言文化,就很容易陷进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用偏误中。因此跨文化意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

四、教师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

由上可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是汉语老师必备的素质。把跨文化知识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对外汉语老师应该做的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跨文化能力,像“慢走”这些告别语的礼貌用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类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们说一说他们本族语中是否存在同样含义的词语及词语用法,如果没有,也说一说他们的表达方法,这样比较起来,不同就显而易见了。这样一来,不但学生们明白了汉语的意思,教师也在课堂上学到了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其次,在汉语教学中,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理解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就“慢走”一词的讲解来说,日、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了,因为在日语和韩语中有类似的说法;对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要预设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解决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所遇到的问题。

结语

简简单单的“慢走”背后隐藏的文化并不简单,而由于忽略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屡见不鲜,因此,作为语言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将言语交际的跨文化意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接受文化知识,以达到正确使用汉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苏明.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礼貌用语对比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高正.由“慢走”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外语交流,2011年2月刊

[3]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教育科学,2007年10月

[4]杜军.英汉礼貌原则对比与跨文化交际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4期

篇9

作为专门用途的商务英语在中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包含特定语言形式,词汇、语篇、使用环境有别于普通英语的语言。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Business Activity)中所使用的英语,在西方国家通常称为“Business English”。商务英语以英语为载体,以适应各种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主要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通过英语这个媒介灵活应用于商务交流。当前,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把跨文化、商务文化意识嵌入到日常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广博的商务专业知识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这无疑给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商务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学习,只有了解了西方文化才能够准确得体地使用商务英语进行商务交流。否则,就会在国际商务沟通过程中产生障碍,甚至会影响商务活动的成败。文化和商务英语之间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

1 什么是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文化和语言是紧密联系一起的,语言是影响和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天然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语言受文化制约,我们只有了解西方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背景知识,才能准确、有效的使用这种语言。文化一词包含着很多种意思,如道德、法律、风俗、宗教等等,在这当中包含了很多没有明文规定的语言行为规范及语言使用规则。所有这些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衍生了这些不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商务交往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不同的礼仪习惯。例如:在商务谈判中,中方人员喜欢给对方敬烟、劝酒以表示礼貌热情。这种做法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是不受欢迎的,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良好的业务关系的建立,反而会造成双方尴尬的场面。在谈判风格上,各国商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人在谈判时总是开门见山,能直接向对方表露出热烈的情绪;英国人则很绅士,讲究修养与风度,甚至有些高傲;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商务谈判上,还体现在外事接待、商务宴请、信函写作、营销产品等各个和商务有关的领域。商务人员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内涵,以期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2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与商务文化意识双重嵌入的意义

商务英语教学不只是语言教学,更多的表现为将语言、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及专业训练,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商务活动的技能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证明,文化因素导致的误解对人际关系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比纯粹由语言造成的误解大得多,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模式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双重嵌入具有重要意义。

2.1 跨文化意识嵌入的意义

学习英语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提高人们在商务情景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各行各业的商务活动的日趋频繁,跨文化的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同时,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同时,文化隔阂却在不断扩大,各国文化的不同导致行为准则、词汇内涵、思维方式和语篇组织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如果从事商务活动的人员不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就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削弱商务合作的经济效益。面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实现商务交流这一交际目的,就需要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含义和价值观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2.2 商务文化意识嵌入的意义

商务文化主要包括商务价值观念、商务伦理道德、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节与礼仪、商务语言交际及非语言因素等,还涉及到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宗教文化、企业文化、饮食、传媒、娱乐、经营、营销等多方面。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不同的文化因素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商务文化因素往往渗透在各种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如果缺乏对这些文化的了解,就会因为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影响商务交流的成功。因此,处理好商务英语语言教学与商务文化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

3 双重嵌入的具体策略

3.1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嵌入

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跨文化意识的嵌入,使学生了解东西方商业环境下的文化差异,能够掌握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1)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比。

在组织教学中只有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教育相结合,学习语言者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客观分析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培养比较、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冲突、调节和融合,达到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目的。

(2)采取多种途径、方式、方法,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电视以及英文原版电影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隋;通过设置语言情景模拟,塑造仿真英语环境,进一步理解语言在特定场合情景中的内涵及所表达的内心感情,增强学生的交际角色意识;在课外,开展一系列围绕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性地去看待跨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社会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价值观等方面的材料,有意识地实行“文化渗透”。指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选用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3)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让学生区分中英思维模式的区别。汉语思维重直觉,比较忽视逻辑的形式论证,属螺旋型模式;英语则重视个体思维、逻辑思维,是直线型模式。其次,在教学中坚持规范、准确地使用英语授课,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在平时的教与学环节中要最大限度地用英语去理解,用英语去思考,用英语去实现。再次,授课教师在课内外采用多种方法,精心设置问题和情景,启发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跳出汉语的思维习惯,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思维并进行英语交流的习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训练英语的语感,不断拓展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

3.2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嵌入

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而且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因此,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应该注重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嵌入和渗透,跨越商务文化的障碍。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商务文化素养。

教师要全面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商业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西方国家基本的商务文化知识,并且熟知我们母语文化和西方国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商务英语教师既要精通商务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背景,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相关的行业实践经验。 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有系统的商务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行业知识背景,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要复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从文化角度来考虑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修养,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商务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技能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其互相促进。

(2)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懂得商务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法律法规、了解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特点的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而避免文化冲突、跨越文化交流障碍,是国际商务交往活动顺利展开的关键。课堂教学内容应尽可能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课外指导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背景的课外书籍,多看英文原版电影,使学生能够全面而直观的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商务行为和商务礼仪等相关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潜意识的逐步获得文化感知能力。另外,还可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仿、讲座、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强化背景知识和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3)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国际商务活动实践。寻找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去观摩一些具体、真实的国际商务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在真正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学习、观察、体会各种商务价值观念、商务礼仪、交际习俗,增长对商务文化的感性认识。学校还可以与一些外企公司合作,让学生去公司实习、培训,实地接触不同的国际商务人士和他们的文化,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各种商务知识,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加深对商务文化的理解。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熟练运用语言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达到交流的目的。因而,商务英语的教学就必须导入商务文化知识,要增强国际商务交往的有效性,避免中西方文化误解和冲突。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跨文化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双重嵌入,两者是浑然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不能严格地把它们区分开来。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将语言、商务知识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分析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和商务文化方面的异同,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技巧和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需求的高质量的复合型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c]//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篇11

当前我国高校为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和改进教育体制,一方面在国际上参与双边或多边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到校任教的引智工作,外事工作在高校全面及高层次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外事工作涉及内容不断拓宽领域,参与人群范围不断扩大,涉外交流活动能够得以顺利有益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是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恰当运用。在高校中目前有四类人群与外国文教专家或者外宾有较多跨交化交际,即外事管理干部、院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学生,而根据各类人群自身特点以及涉外活动重点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涉外礼仪也有所区别。

一、外事管理干部全面培养涉外交往能力

作为学校的对外窗口和桥梁,高校外事工作要坚持以内事带外事,外事促内事,真正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鉴于外事的特殊性和服务性,高校外事工作一般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者外事办公室负责,而具体的外事工作都是由外事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来开展,他们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外事工作的成效。外事无小事,外事工作的任何一个部分或者细节都应注意行为礼仪得当,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体现着学校乃至国家的尊严。

1、在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前提下,以得体的涉外礼仪进行外事工作。

外事管理干部与外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非常频繁且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礼有节,切忌发生文化冲突。但是做到有礼有节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或迁就,正如总理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政策,首先要做到立场坚定,原则性强,因为所有的国际关系都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基础,所有涉外活动也只有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必须在相对开放的工作环境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外国专家不合理的要求和与其身份不符合的行为,一定要用得体礼貌的涉外礼仪,态度明确地予以回应,指出外专要求和行为的不合理性,即便看似小事也决不能糊涂或动摇,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和形象。

2、对外国专家进行适度人文关怀,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前提下的涉外交往。

外国专家离乡背井来到我国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外事管理干部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主动关心外国专家,做好适度的人文关怀工作,以诚相待,让外国专家能安心舒适地在学校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首先应遵守涉外交往的基本准则,例如提前预约准则、信守约定准则、尊重隐私准则等;在外专生病不舒适时应主动关心和提供帮助;在西方节日和外专生日时应表示祝贺并共同庆祝;在日常交流中可表达对他们为学校贡献的肯定与谢意。与此同时要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把握好涉外交流的度与分寸。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性格形成的基础,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每一种文化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崇尚谦虚有礼,面对别人的赞美都会以自贬来表现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会说“thanks”来接受别人的称赞,或者还会称赞对方的优点以回敬;我国推崇中庸之道,重视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而西方观念中更崇尚个体思维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独立行为的能力,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对外国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不能过度,不可包办代替任何细小的事情,那样外专会认为你怀疑其自身的行为能力。例如新到校外国专家在了解学校附近环境后想外出购物,可询问是否需要陪伴,如果外专表示不需陪护,一人前往即可,就不要坚持认为外专是客气或者不好意思,坚持要陪同购物,这样外专就会认为不够尊重他/她的意见,甚至以为你不相信他/她的能力。同时也应留意倾听外专话语的言外之音,尽管外专有时很委婉地说:“I am not complaining, but I think…”, but后的内容实则为需要改进或者表明其想法的重点,不能只听前半句,对其意见置之不理。

二、学校领导增强涉外交往意识

随着目前高校对外开放的力度日益增强,学校领导作为高校形象的首要代表必须具备涉外交往的正确意识,熟练掌握涉外礼仪,做到言行得体、举止优雅,从而塑造自身和所在院校的良好形象。尤其要注意以下涉外场合的交往礼仪:

1.会谈会晤:首先应将双方会见、会谈的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其他注意事项及早通知对方,以便做好准备。出席涉外会晤应注重着装打扮,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对来宾的尊重之意,因此一般以正装出席或按约定俗成的较正式的套装或西装出席。会谈过程中内容实事求是,态度不卑不亢,仪态彬彬有礼,展现自身气质与风范。同时在会晤的公共场合不可吸烟,说话不宜太过大声,响亮清晰即可。

2.宴请用餐:中华民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在宴请宾客时认为美味佳肴多多益善,以此表示慷慨大方与热情好客。但西方人习惯事先确定用餐人数,按量准备,避免造成浪费。宴请外国来宾应先确定用餐人数、餐饮形式、用餐场所等,做好充分准备。在用餐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表达对来宾的欢迎之意致祝酒辞,并积极与来宾交谈,营造用餐和谐舒适氛围。但应避免在参会上打嗝吐痰,或大声说话,这些都是不雅的行为;也不要为表示热情,夹菜到外宾碗里或不停地劝酒,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不仅不是热情好客表现,反而会觉得是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或者不尊重对方意愿的强硬行为。

三、学校教师整体提高涉外交往基本素质

学校的所有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外国文教专家的同事甚至朋友,也是涉及涉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员工的行为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外国文教专家以及外宾对学校的印象,因此也需要注重涉外交往的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交往等方面的不同,整体提高交往的基本素质,对涉外交往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为宜。

教职员工应明白以下几个中西方文化差异:1、中国人在交往中注重谦逊有礼,讲求“卑己尊人”,可是在与外国文教专家相处过程中不用太过谦虚或自贬以表有礼,那样会令他们很尴尬与不解,认为对方太过虚伪,因为大多西方人会愉悦地接受称赞并表示感谢。2、在计划行事方面中西方习惯也有不同:西方人做事喜欢事先做好一份较详尽的计划,或者提前预约,但是中国人常常会临时行事,通常不会预约会见某人或提前拟定出行计划。3、在低碳环保做事方面,西方人大多有着很鲜明的环保意识,节省资源,爱护环境。而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行动力不够。4、西方人看重自身个人价值,发表个人看法,认为讨论争执是很有效的交流方式;而中国人看重以和为贵,不愿很坚定发表意见,因此有时会附和他人或人云亦云。在了解以上中西差异后,教师在与外国文教专家或者来宾相处时就能,拿捏好分寸,更好做到交往的平衡与和谐。

四、学生应接受外事教育,具备涉外交往常识

大学生作为积极参与涉外活动的重要群体,有着数量巨大、朝气热忱、接受事物高效等特点,因此必须在参与涉外活动前接受正式的外事教育,具备基本的涉外交往常识,确保在与外国文教专家或外国友人交流过程中做到得体,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尤其在外事教育中须教导学生具备中外有别的基本意识,例如不宜谈论的话题不要提及,不能参观的机要场所不应携同外教前往,日常交流中不随意开不雅或过度的玩笑,不在外留宿也不宜随意留宿外国友人等。不要对外国专家的形象穿着等评头论足,例如在遇到一位肤色较黑的外教时,不可武断判断或直接询问外教是否为黑人,尤其不能随便使用negro一词,这个词语对于美国外教来说几近一种侮辱。另外在英语授课中或交流中,也许会遇到没听清或不明白外国专家的意思的情况,切记不要因为害羞或者不好意思询问清楚而造成误解其意,或自作聪明地答非所问。

无论是从外国文教专家作为高校特殊且重要的人力资源方面考虑,还是从高校作为积极发展涉外交流及发展的重要阵地出发,高校中的各类人群均是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群体。因此不断规范涉外礼仪交际行为,提升师生员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涉外礼仪风貌,正是促进高校与外国专家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愉快,同时有利于进行涉外交流从而使不断扩展高校的涉外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玉学,刘振强.涉外礼俗知识必读[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篇12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