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3: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是从控制权上看,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原始权益人,即货币当局出售的只是资产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流,投资者只对SPV(特殊目的机构)的经营活动存在限制,因此不会改变外汇储备资产的所有权,对货币当局不构成投资关系,对外汇储备没有直接的约束权利。而且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是一种不计入原始权益人资产负债表的表外融资方式。因此,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后,货币当局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改善资产结构,利用结构融资技巧提高资产的质量,使外汇储备的效益得到提升。
二是从资金来源上看,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通过向社会公众发行债券、信托凭证或基金募集人民币资金,用以购买外汇储备。货币当局收到人民币后可以用以购买新增的外汇储备,这样可以不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也不增加央行短期票据的发行,因此不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三是从融资风险上看,SPV在接受基础资产(特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后,与基础资产实行“风险隔离,即割断了货币当局自身的风险和项目资产未来现金收入的风险。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仅仅与项目未来现金收入有关,投资者的风险仅仅限于基础资产,而与货币当局整体风险无关,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四是从融资成本上看,实施资产证券化融资后,由于有资本担保公司的介入,通过商业化担保来确保资产的信用等级,SPV便可以适当降低资产支持证券的利息率,从而可以为货币当局降低融资成本。
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设计
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确定融资目标并组建基础资产池。货币当局根据自身需求确定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基础资产。该基础资产应当是保持必要流动性之外的外汇储备资产。
二是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SPV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性主体,其主要职能涵盖了整个运作流程,包括:从货币当局处购买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选择服务商、受托人、承销商等中介机构。SPV的设立可以是公司、信托和有限合伙等几种形式。选择信用良好的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作为SPV的发起人,在发起人中也可以引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使其在未来的资产运作中发挥海外投资的优势。
三是将部分外汇储备单独分离出来,出售给SPV。这种出售必须是“真实出售”,即资产在出售以后,货币当局不能随意动用这块资产。这样才能实现基础资产与货币当局的“风险隔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四是由SPV聘请信用评级并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进一步增加了证券包含的信息量,提高了证券的吸引力。这个工作完成之后,将由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发售证券。外汇储备资产支持证券可以以债券、信托凭证或基金的形式发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投资群体,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不同的投资品种,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五是由SPV向货币当局支付资产购买价格。SPV从证券承销商那里获得证券发行收入后,先向聘请的各专业机构支付相关费用,再按资产买卖合同规定的购买价格,用发行收入支付给货币当局。货币当局则获得相应数量的人民币,达到回笼人民币资金、减少流动性的目的。
六是由SPV选择服务商对基础资产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主要是进行海外投资,包括收取、记录投资中产生的现金流,并把全部收入存入事先规定的受托银行,受托银行按约定建立专门账户,按时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此外,SPV还可以选择服务商以发行存托凭证(CDR)的方式投资海外股票市场。
七是还本付息。在规定的证券偿还日,SPV将委托受托银行按时足额地向投资者支付本息。资产支持证券被全部偿还完毕后,如果基础资产投资产生的收入还有剩余,则这部分剩余收入将被返还发起人。这部分剩余收入的分割可以在设计不同投资品种时予以不同的界定。
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在确定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的规模时,首先应考虑到投资者的兴趣,适应于市场的需求。截至去年11月底,境内银行售出的QDII产品额仅为可投资额度的3%左右。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已抑制QDII产品投资者的回报,也抑制了投资者对QDII的投资热情。到目前为止,银行只能投资海外债券、货币市场产品等固定收益衍生品,基金管理公司可投资海外股市。因此SPV在选择服务商和设计外汇储备资产支持证券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二是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可以划分为功能性外汇储备和投资性外汇储备两类。功能性外汇储备用以保持汇率稳定及金融安全,而投资性外汇储备采用资产证券化方式比较适宜。同时,投资性外汇储备还应再按来源渠道不同细分,用以判断外汇储备资产可能由货币当局持有的时间,以便根据持有时间不同设计不同的投资品种。
三是发行证券筹集的人民币资金需要在证券到期时偿还投资者或需要应付投资者的赎回。而货币当局在获得人民币资金后将用以购汇。因此,在设计投资品种的期限时要充分考虑偿还与购汇的节奏,以及资金在两者之间的分配,以便形成有效的循环。
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一方面,“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业务和分支机构在东南沿海迅速扩张,在一些地区甚至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而促进了在全国范围内新的银行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本着作为银行改革“试点”的初衷,这些银行也不同程度地在建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历史地看,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商业银行对于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经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增加新的融资渠道,推动银行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促进金融创新和银行服务水准的提高;建立按市场机制调控金融的市场传导基础;形成有利于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确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也毋庸讳言,商业银行的改革不可能脱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没有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成熟构建,就不可能有所谓“规范的”商业银行。因此,这些建立并发展于体制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一时期的强烈印记。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1.缺少明确、科学的战略规划
从10多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大都以短期内自我扩张迅速“做大做强”为主要经营指导思想,同时却缺乏明确的银行定位及长期战略构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年来,仅仅通过自我扩张,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跻身于世界前500家大银行的行列,规模扩张速度惊人,快的平均增长70%以上,最慢也近50%。与此同时,在经营方针、产业定位、业务定位、功能定位及与之相应的信贷政策;在收益与风险、近期与远期平衡机制的建设;在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架构的建设;在构建系统竞争力的整体营销机制的建设等长期战略规划的诸多方面,却十分粗疏甚至模糊不清,乃至于造成商业银行之间在市场、客户、业务功能、产品服务等方面同构化倾向严重,竞争异常残酷,风险隐患巨大且难以有效监管和调控。
2.缺乏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构建系统竞争力的能力大都十分薄弱,往往主要依赖于对业务的所谓目标考核机制,通过层层分解,对各项业务进行推动。结果催生了一种以客户资源“个人化”为特征,急功近利、单兵作战的营销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银行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现金管理、综合服务等有利于降低客户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争取客户,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能够为银行带来的“资源”来扩大业务;不是强调通过整个银行专业化的团队提供高效、高质的专业化组合服务来赢得市场,而是强调通过员工个人“复合型”的服务技能来争取客户。在这种营销模式下,银行经营上的竞争,逐步“简化”成了通过不断加大的所谓“激励”,对拥有“客户资源”的员工个人争夺的竞争,从而形成了一种系统竞争力不断“淡化”,银行员工个体“竞争力”不断“强化”的经营模式。
3.内控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
脱胎于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实行的仍主要是以比较粗疏的岗位分工为基础,通过制订制度颁布制度检查执行对违反制度行为处罚纠正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内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形成的工作状态是:虽然有制度及违反制度的处罚规定,但大量是否执行制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岗位员工手中;管理层和员工面对的管理或业务操作领域跨度过大,不仅专业能力受到限制,且管理和操作也过于粗疏;各岗位的员工需要面对的“内控”制度繁多且还在不断修订和增加之中,使之往往难以全面、准确、有效地掌握,经验的积累为此显得十分突出。由于上述原因,加上员工流动频繁,管理层不得不日益增加培训、检查的频度和强度,并对违规处罚不断加码。这样一种“内控”管理的工作状态,其所造成的结果是:普通员工和管理层虽不得不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疲于奔命,内部控制水平却难有根本性的提高,而工作的效率乃至整个银行运行的效率却不断下降,进而系统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削弱,整个银行最终不得不日益依赖于对员工不断加强的“道德教育”。
由于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上述问题,相当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了因发展过快且无序,案件频发、控制力与发展不相适应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为了解决这些不良资产,又不得不通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稀释”这些不良资产,而“加快发展”又导致更大的风险这样一种怪异的发展轨迹,从而使得金融杠杆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支撑经济高效运作的金融基础亦受到削弱。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产生的这些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本身体制问题、市场体系问题等等,限于篇幅,在此暂且不表,仅就下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略做剖析。
从客观原因分析,这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时的产业基础有关。综观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跨国商业银行大都曾经历了从最初主要为区域中小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贸易融资或“自偿性”融资服务,到逐步参与大型制造业及投资项目的融资服务,再到工业资本逐步与银行资本紧密结合,形成以明确的产业支柱为基础的“全国性”乃至“跨国性”银行兼并和业务扩张的过程。虽然嗣后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在一些国家又经历了一个适度分离的过程,但是商业银行大都仍继续维系着与业已形成的传统产业支柱的紧密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基于其产业支柱的特点,商业银行进而又出现一些功能性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分明确的战略管理模式。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对产业支柱的依托,对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财务基础、经营特征、专业水准、战略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决定性意义。有鉴于此,对照我国,近年来组建的商业银行,除招商银行外,从建立之初,即面临内无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外有几大银行超大规模强势竞争,生存缺乏基本保证的恶劣局面。在这种局面下,这些商业银行若要生存,除了单纯地以尽快“做大”为主要目标且主要通过对员工的强力激励来实现这一目标外,别无他途。因此,正是这种生存困境造就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维持生存为基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有严重缺陷的经营模式。事实上,以全国通系统为强力产业支撑组建的招商银行,尽管始于南海边陲的蛇口,却以初具系统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并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或可为此提供国内银行发展的历史佐证。反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往往从建行初始就一直试图建立自身的产业支柱却始终无法如愿,恰恰就是因为这些银行未能从资本形态上获得工业资本的强力支撑,“省略”了金融资本这个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的结果。
从主观原因分析,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竞争力需要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却不知道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来源于专业化的精细分工,反而要求员工成为“复合型”人才;我们知道提高竞争力需要提高银行运行效率,却不知道提高效率必须以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结合对新技术的有效运用为依托,反而在权限的“放”与“收”之间徘徊;我们知道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却不知道现代内控是建立在更为精细的分工并将业务流程的内控要求计算机化的基础之上的,反而在不断增加制度和不断提高对员工道德素质要求之间苦苦挣扎,乃至于最终将全面控制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言行并辅之以日益严厉的处罚,作为“内控”的主要诉求。由此,期望重点依靠制度管理的“制度管人”的良好初衷,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及基于此的管理构架的缺陷,最终却蜕变成了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条件管理的“人管制度”的主观要求。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在新一轮改革中重塑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
1.遵循银行发展的历史规律,考虑引进工业资本,以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得产业支柱的强力支撑
由前述可知,引进工业资本,以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对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容营造一种良性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条件看,如果说在以往转轨时期一些支柱性产业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框架之内,相关条件尚不够成熟的话,那么经过近十多年的改革,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石油产业,以宝钢、鞍钢为代表的钢铁产业,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讯产业,以联想、海尔、TCL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等等,企业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且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已完全有条件成为商业银行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要真正促成银行这种产业支柱的形成,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并形成所谓“金融资本”,将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
通过这种资本的融合,一方面,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可以较为顺利地获得产业支撑,按资本构成形成不同的产业支柱,进而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银行有条件将重点和精力从确保生存,转到构建新的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上来,同时商业银行也可以借此解决目前存在的行业专才严重不足,对行业变化导致的风险缺乏掌控能力的困境,大大提高自身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融合,工业资本则不仅可能获得更有力的金融基础的支撑,而且也有可能大大改善金融服务的条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能。总之,通过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优势互补,整个经济、金融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可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当然,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这种融合,也会产生一些可能的弊端,引起一些专业人士的忧虑。如:工业资本的介入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做出非专业化的决定;银行决策层无法得到丰富的银行专业经验的支撑;过于紧密的业务关系可能导致风险难以控制,等等。但笔者以为,任何有利的改革举措,都难以避免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这种资本融合在国际上曾有广泛经验,完全可为我借鉴,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界定和监管制约进行控制;其三,工业资本的进入并不会妨碍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要求聘用专业团队对商业银行进行专业经营。总之,权衡利弊,像目前这样跳过商业银行历史发展必经的阶段,同时又希望以当前形势的要求来改造现有商业银行的做法,可能遇到的问题会更大。因此,以为商业银行建立产业支柱为目的引进工业资本,对于重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模式,应当是当前新一轮银行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选择。
2.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依托,以更为精细化的分工为基础,重塑商业银行的内控模式
认真观察一下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可以发现,即便是在一些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包括在中国的市场上,这些银行雇佣的也是当地雇员,且对员工也并无8小时之外的监管要求,其基层行却很少有案件或严重的违规发生。与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照,为何同样的人进了外资银行就变得循规蹈矩?盖在于外资银行建立在精细化分工和全方位计算机管理及操作系统之上的管理模式,使基层的员工很难作案或有重大的违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代银行管理不仅要建立在不准员工违规的主观规定上,更要创造使员工无法违规的客观条件。
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运用,对于商业银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从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上看,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实现整个银行系统即时的信息共享;第二,有助于银行大大提高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第三,有助于银行更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操作及其他风险;第四,有助于银行为客户开展组合式服务或“一站式”服务,并为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从西方的情况看,伴随着现代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商业银行,其内部根据风险控制和专业化经营的要求,业务分工日益精细化,成为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引入的重要管理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西方商业银行设计了以中央会计系统为核心的综合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反观我国的商业银行,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基本是在十分陈旧的业务操作框架中逐步推进的。从以计算机取代算盘,到计算机复制手工操作流程,到形成计算机单项业务的操作系统,到分行一级的综合业务系统,再到总行一级的综合系统,其间由于对计算机和通讯可靠性的疑虑问题、系统兼容性问题、功能不全问题、流程缺陷问题等等,走了许多弯路,且不断重复建设,耗费巨大。而在这一推进过程中,由于业务和技术专业人员互相之间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沟通困难,并未对业务操作和技术从前述四个方面的角度进行重新整合,而是仅局限于相互的迁就,进而使得整个经营管理框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造。由此可知,若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框架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将新技术的引进效能充分提升,首先需要立足于对整个银行业务操作和管理系统的整合,对所有业务的流程进行重新疏理,明确其中需要相互制约及专业分工的各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岗位设置。然后需要将所有各项相关的制度规定,分解成各个岗位的操作要求与岗位标准,由此形成基本的需求,结合计算机的特点,通过充分沟通,从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功能的角度出发编制相关程序,最终在全行形成一种通过技术达到相互制约和专业化管理目的的新的经营管理框架。毫无疑问,这项工作工程浩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综合性人才的统筹协调及高度敬业的专业人才的协同努力,决非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只要真正有清楚的思路,以一定的实力为支撑,有效组织,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现有的基础上是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也是必须作出努力的。因为无论如何引进战略投资者,企图以此轻易地依靠外资实现这种改造,由于这种系统对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均关乎“核心商业机密”,因此是不可能的。超级秘书网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院校都开设了管理类本科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院校还拥有了博士硕士学位培养权招收管理类研究生。然而,对地方院校而言,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社会氛围,这就造成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对此,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全面的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了解我国经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趋势和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具有系统思维、战略眼光、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卓越的执行力,具备有效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等分析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虽然实现上述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并不能因此放松培养要求。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外语、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了解国内外管理的新形势和新特点。(2)具备从事管理政策分析的能力和实际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激励、文字阅读与理解、口头与文字表达、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贯穿在其中的创新能力。(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外文文献。(4)身心健康,具有团队精神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能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2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
由于管理专业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旨在培养适应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企事业部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对其而言,培养重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手段应用以及全球化观点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通过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培养时应主要从组织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教学和训练来体现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生产经营与科技进步,具备分析企业包括财务和会计等在内的各类门体的综合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因而,在培养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按计划学好管理理论及实务课程,还要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外语及数学等方面打好扎实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技能、自学习和自组织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色,课程的基本结构主要是:
(1)学位课程,主要包括管理英语、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财务管理等课程。
(2)方向必修课,主要包括与管理方向有密切联系或相关的课程,以及能加强、扩展或更新学员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如管理课程与管理理论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必修课的体例一般应采用专题形式,重视对学科研究具有范例价值的内容。
(3)选修课,主要包括能开拓学员管理专业与学科专业知识视野、能帮助学员了解和解决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以及具有通识性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能反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前沿领域的课程,如国内外工商管理改革动态评价,课程改革与实践及部分学科基础理论前沿问题讲座课程等。选修课一般以专题或系列讲座的形式开设。
在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国外常见的“33制”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三分之一的任课教师是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是校外专家或企业家,三分之一为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学有专长的教授;第二种模式是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课堂教学,三分之一的学习收益来自同学之间、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三分之一的学习收获来自自学和到重点企业考察实习。在吸取国内外名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采用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注重案例教学。
3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导师的要求
一流的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在于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研究生导师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未来成长。如何提高和保证导师素质,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导师队伍。
3.1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导师遴选应坚持“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在遴选中,既要坚持学术标准,又要重视教书育人;既要坚持对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要求,又要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成果的评价。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研究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岗位。在导师遴选中实行导师资格复审制度和师生双向选择制度,真正做到研究生导师遴选有上有下,评聘分离。
3.2拓宽研究生导师来源渠道,优化队伍结构
注重吸引优秀的、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学者加盟到研究生培养的行列;注重从培养单位以外吸收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学术水平或技术专长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导师,参与研究生的培养;二是优化年龄结构,加大中青年研究生导师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形成梯队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三是改善学缘结构,增加具有校外、国外学术背景研究生导师比例,增加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导师比例。
3.3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岗位培训制度
对新增研究生导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培训内容以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国家、省和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优秀研究生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对在岗研究生导师定期举行“导师沙龙”、“导师论坛”和培养经验交流等活动。鼓励研究生导师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倡导跨学科、跨单位、跨国度联合培养研究生。
4结束语
培养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一直为之努力方向,也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对此,没有既定模式和现成经验可学,只有依靠自己不断摸索和探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在已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地方院校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10.
笔者曾撰文指出,转型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在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境和弊端,如:中央规制下制度创新的空间限制;[1]“公用地灾难”与统一市场的阻隔;中央与地方制度博弈目标之间的冲突;创新非均衡下制度变迁水平的区域差异等。本文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走出困境的路向选择。
一、多元产权选择与微观主体的动力激励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完善的产权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但产权制度不会在自然状态下生成,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凭借其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为产权的运行提供一个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利用法律和宪法制约利益集团通过重构产权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扼制国家权力对产权的干预。[2](P130~197)我们在考察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经验时,可以发现,多元产权选择是一个成功经验,如广东南海市的“五个轮子一起转”、浙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等多元产权企业、广东顺德对企业的多元产权改造等。现在,从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个体所有制、混合制、合伙制、国外独资和合资等等,都有应有的法律地位。哪种产权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适合于本地的实际,都应该予以扶持和鼓励。这也是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主张给予哪种产权形式以特殊政策,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履行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职责。对于公有企业,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产权界限,实现资产管理层次化到产权配置层次化的转变。对于地方所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不适合改制的企业的资产管理,其管理模式可参考深圳的三级授权经营模式,把国有资产的最终产权与经营权分开,使国有资产的产权人格化,解决所有者虚位、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可以考虑在地方人大(属广义的政府范畴)设立类似于“国资委”那样的机构,作为国有资产的人格化代表,并减少委托——链条,以便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在产权保障方面,除了中央政府应建立起完整的产权法律体系外,地方政府也应有与中央政府配套的产权监管体系,对有关的产权主体进行约束和监督。对于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可以考虑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对产权进行重组,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试验,甚至是“试错”。在这方面,广东顺德的经验值得参考,他们对公有企业的改制就是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具体方式有:嫁接外资;划股出售、公私合营;分拆求活;多种形式租赁、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企业兼并、拍卖;控股、参股;债权股份化或债务等值化改造;企业“先关后改”;公开上市;依法破产。通过改制,使产权具有可分解性(即财产权可以分解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分散性(即企业产权股份化、多元化和社会化)和可让渡性(即产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让、买卖、出售、出租),满足市场经济对产权交易的要求,使得在产权市场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实现产权制度创新的突破性进展,从而化解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规制约束。
除了对公有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继续走增量改革之路,加强对非公有产权的保护。因为,这是目前很多地方最薄弱也是最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的环节。
产权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和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而实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而能够实现这两大功能的产权应是那些资产能量化到个人的产权。公有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由于资产不量化到个人,其委托—成本大,“内部人控制”使最终所有者难以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监督,这是造成其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而私有产权因资产的明晰量化和权利义务边界的确定性而产生极大的激励,它的私人收益率最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由此带来极高的生产效率。中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自1980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产值以平均每年71%的速度增长,到1999年6月,私营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则从1978年的78%下降到1999年的33%)。目前,私营经济的贡献已经接近或超过国营部门,但其所占用的国家资源比重却微乎其微,而“耗用了2/3最为稀缺的资本资源的国有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只占1/3。”[3]中国私营企业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去高水平甚至是超常发挥其内在的潜力。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私营经济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增长并没有伴随其他制度的相应变迁,它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制度障碍。从政府方面来看,主要的问题有:(1)产权保护制度欠缺。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对私营企业合法财产和其他权益的规定比较薄弱,私营企业在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出现纠纷时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使其发展的原动力受到削弱。(2)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公正原则没有真正实现。私营企业在诸如市场准入、银行信贷、税费征收和其他社会负担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3)政府运作的不规范和官员拥有太多的超经济权力,使私营企业主不得不从“寻利”转向“寻租”,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从私营企业本身来看,问题主要有产权界区不清、家族化管理、规模小、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和产品结构雷同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产权界区不清,表现在: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内部自然人之间的产权界区不清;一部分私营企业,尽管其资本的形式确是私人资本,却在法律形式上戴了一顶“红帽子”;[4]一些私营企业是在没有真正的出资人的混沌状态下生成的,如负债借钱,从而造成天然的产权不清;一些私营企业主以个人的资本筹办企业,却以“合作”之类的形式注册成立公司。产权主体界区不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利于企业的资本积累;企业法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易于被侵害;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权威;造成有关人员之间的权、责、利不明确,而产生“搭便车”的道德投机。[5](P42~57)
科思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中,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由市场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的相互比较来决定的。[6]但中国在向市场的过渡过程中,需要政府对市场的培育和扶持,企业与市场的交易过程多了一个政府的环节,决定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必须考虑政府这一因素。柯荣住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统计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变化,[7]认为企业的交易费用由4部分构成:企业与政府的交易费用;市场与政府的交易费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企业除负担第二项费用之外的交易费用。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一、二项交易费用是最重要的(这与科思的理论有所不同),是中国过渡经济时期私营经济发展中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制度问题。柯荣住进一步分析,宽松的准入政策比宽松的规制政策更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宽松的准入政策会使私营企业更有发展的机会,而且政府也会采取与其相配套的规制政策,从而使私营企业的交易费用不断降低,提高其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政府在实行宽松的准入政策和规制政策的同时,还要履行其产权方面的职能和社会职能,减少企业第三项和第四项方面的交易费用,以进一步调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的事实,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私营产权激励方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切实解决私有产权的保护问题。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从改革初期的“边际的、填补空缺”的角色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法律地位,可以说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范畴,政府理应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施保护。目前,在国家的物权法还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这一制度需求,实现地方性制度均衡,以消除私营经济发展的心理顾虑。
第二,为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减少私营企业的交易费用。这里既包括降低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费用,也包括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等方面的平等机会。但首先是要给予私营企业与其他经济形式相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因为,市场准入条件的放松会带来连续的制度响应,促使地方政府规范市场,降低规制费用,以及做好产权界定降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等工作。
第三,厘定产权边界。私人产权界区不清本质上是私人企业主自身的问题。我们讲保护私有产权,首先要尊重私有企业主自主选择的权利。“因为私营资本最清楚重新界定产权对企业发展究竟有效无效,最清楚重新界定产权所需要支付的代价究竟有多高。”[5](P58)但当私人资本意识到界定产权的成本远远小于继续维持产权含混所蒙受的效率损失时,就会要求进行制度创新,要求政府出面界定产权。这时,地方政府就应协助做好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界定产权主体及边界,保证产权主体权利义务的落实。当然,在解决私人资本产权不清的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其市场直接融资的制度条件。在这方面,目前我国还存在严重的制度短缺。市场融资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公开上市发行股票,二是通过银行借贷。而政策对私营资本上市有诸多限制,银行贷款也有非常苛刻的条件。这虽然是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空间的范畴,但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去推动这些领域的制度变革。
第四,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消除社会对私有产权的歧视。意识形态的最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强化人们对产权和其他制度的认同而减少统治阶级的统治费用。但意识形态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由于源于“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8]比正式制度安排更具有持久性和滞后性。虽然从法律上中国早已确立了私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合法地位,但人们思想中的“公有”意识仍根深蒂固,它仍然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因此,地方政府应强化对私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重要地位的宣传,并给予其应有的政治待遇,逐渐消除人们对私营经济的歧视,使私营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第五,除了上述产权、制度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创新以外,地方政府还应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规范的政府行政制度秩序、发展要素市场、引导私营企业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引导它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供信息服务以减少交易费用和经营风险等。
二、以制度化约束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度创新关系
一些后发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不发达国家在向市场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的有效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权威主义的政治传统和作用机制以及强调集体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东亚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可以借鉴的富有价值的制度遗产。西方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变迁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而现在的不发达国家既面临着国内要求快速发展的社会压力,又面临着国际上日益增强的经济政治压力;既要保持不断变革的势头,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因此,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重要保证。
从过去一个世纪西方的发展规律来看,市场制度的发展和市场功能的扩大,并不是伴随着政府功能的缩小,相反,政府功能尤其是政府的经济功能在不断强化。在政府体系内,出现了两个集权化运动:一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集权,二是议会权力向政府行政首脑的转移。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尤其是有效的中央政府,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功能是综合性和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在:[9](1)有效的市场运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以使原材料、商品、人才、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能够自由和有序流动,降低交易费用。但是,市场又是一种分散的力量,它在运行中很容易与地方性的力量结合,不断地弱化社会的凝聚力。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性质使其出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制度安排,从而阻隔市场的统一,影响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功能和交易活动的萎缩。因此,只有具有高度权威的中央政府运用其组织力量才能塑造统一的市场秩序。(2)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科学、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是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而统一的制度体系的安排和贯彻,只有在统一的政府权力体系中才能实现。(3)市场的运行需要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一些公共产品投资大、见效慢,并具有垄断性,特别是关系到全局性的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它们是市场运行所必需的,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大量投入。
可见,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的关系时,一定的中央集权是需要的。但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地的资源禀赋千差万别,需要多级的分层调控,需要多层的制度创新,不然,就会扼抑特色性制度潜能的发挥,扼抑人们对制度的合理预期和创新动力,地方市场的活力也就难以显现。而没有繁荣的地方市场就没有繁荣的全国市场。为此,必须找到一条既有利于中央适度集权,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两全之策。这个两全之策就是遵循市场的原则,以市场作为规制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关系的坐标:一是无论中央的制度创新还是地方的制度创新,都不要超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就由市场调节,市场失灵的地方有的就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二是以市场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创新空间,既要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有序运转,又要有利于地方市场的繁荣,发挥地方政府创新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的制度创新空间应是:制订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通过财政政策、贷币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建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管理机制,保持总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对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与调节制度;维护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权益,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打破地区、部门对市场的侵害和封锁,培育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组织和提供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协调工农、城乡、地区关系,实现制度的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空间包括:根据中央政府的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并作出与此规划和中央宏观目标相协调的地方制度安排;制定地方财政和区域性收入分配制度,引导和调节本地区的市场供求关系;培育地方性市场体系,推动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开放和对接,为本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规范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管理地方国有资产,保证其完整、保值和增值;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框架内调整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效配置;组织和提供本地区的公共产品。
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空间界线的落实,除了以法律化的机制约束两者之间的制度博弈关系外,还要建立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监督机制:一是中央对地方的政治约束,这集中体现在中央对地方的人事控制权方面。二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铲除地方保护主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央与地方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从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为了加大治理、预防和惩罚力度,可以把这一工作列入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日程,对其进行专项治理;中央和地方的纪检、法律监督部门应将这问题列为执法监督的一项专门内容;中央对地方的绩效评估中,应改变过于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做法,引导地方政府放弃片面追求经济速度的发展思路。三是中央对地方的经济约束。要通过建立财政补助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经济制度,形成一种中央对地方的硬性制约和推动机制,达到调控地方制度目标的目的。西方各国中央政府建立的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制约和推动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它以中央政府控制大部分财政收入为基础(中央财政收入总额约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中央政府通过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财政补助的形式拨给地方,达到引导地方政府实施中央制度安排和宏观协调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财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然后中央政府通过拨款和补助等转移支付手段,达到调整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在日本,中央政府为贯彻自己的政策意图特设了国库支出金,采取直接拨款的方式,将一部分资金拨给地方使用,这部分资金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高达20%。[10]因此,通过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的制度变革能力,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目前,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下,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返还地方的税收比率以及地方获得中央补贴占上交中央税收的比率,都要有规范的制度约束,保证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稳定性和公平性,防止转移支付总量被挤占及转移支付的随意性。同时,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转移支付的比重,即应以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为前提,否则就会造成与“效率优先”原则相悖的保护落后、挫伤先进的结果。我们在解决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上,不能简单地采取“劫富济贫”方法。要承认,一定的不平衡总是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不平衡还有利于增加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压力,促使各地更好地挖潜,实施制度创新,使资源配置达到更优状态。落后地区的发展,主要应建立在对自身资源优势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合实际的制度创新,摸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这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
三、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侧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到现代经济自由主义从“政府失败”出发,主张无需国家干预的市场,由“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作用;克服市场缺陷的出路是明晰产权而不是国家干预;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而不是市场自身。而从15世纪末的重商主义到凯恩斯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派,则从“市场失灵”出发,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布劳恩和杰克逊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存在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存在不完全竞争(在自然垄断的领域内存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现象)、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存在不确定性。[11]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去弥补市场的不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本身就是一套社会制度,市场中的交易包括契约性的协议和产权的让渡,还包括构造、组织交换活动并使其合法化的机制。简言之,市场就是组织化、制度化的交换,它本身便包含着政治体系的力量与影响,深深地嵌入广泛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中。“无形的手”背后有着有形的社会结构在调节以私利为目的的个人及其行动。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需要有产权和交易活动能得到合法认可和有效保护的制度环境,这要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所以,不存在绝对不受政府及其制度约束的市场“真空”,所谓的“市场失灵”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制度失灵”的外显。[12](P348)
但是,政府的作用只能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取市场而代之:一是维持秩序职能,即有效保护产权和提供市场交易的基本博弈规则;二是解决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外部性问题,提供社会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维护者和地方公共秩序的建设者,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要以制度创新去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市场化的制度均衡,既防止制度供给的过剩,也要防止制度供给的不足。
然而,我们在考察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时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经常直接参与本地企业的经营活动,代行了市场的职能。这种创新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或者即使微观主体有创新的需求和动机,在中央制度进入壁垒的约束下也难以实现创新的愿望,从而使地方政府充当了制度创新的主角,弥补了市场和企业的不足,但其弊端也伴随而生。一是造成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业交易过程的环节和费用,也使企业难以独立地走上市场。前面提到的“公用地灾难”、中央与地方制度博弈目标的冲突等弊端,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代行了市场的职能。因为,与企业绑在一起后,地方政府就难免会从本位主义出发,在其权力范围内施行有利于本地企业的制度安排,从而与其他地区和中央的制度变迁目标发生冲突,应验了“诺思悖论”:成也政府,败也政府。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出现了制度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在公共产品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制度供给不足。要走出这一困境,就要实现制度创新范式的转换:从代替市场到退出市场,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领域交由市场去调节,由市场主体根据需求自主实施制度创新,政府则主要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发挥作用。
政府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后,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微观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才能萌生和繁荣,最终达到由政府主导的供给型制度变迁方式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一转变,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持续性的制度均衡才有可能出现。因为,在一个自主和平等的环境中,微观主体能够及时感知和捕捉到获利的机会,并在自愿和一致的基础上,通过排除外部性和搭便车等问题,最终完成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更有利于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13]达到制度创新的预期效果。
为实现制度创新范式的转换,地方政府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公有企业的产权缺陷使其极易陷入资产无人负责的境地,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今后在一般竞争性行业里,不再搞公有企业。对原有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的公有企业要改造成非公有企业,包括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一个根本办法。由于地方所属企业能够增加与销售收入挂钩的上缴费用,能够提供员工饭碗保障地区就业和社会稳定,所以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外延式的经济扩张,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并且还会想方设法维持企业甚至是长期亏损企业的生存。只有斩断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资产隶属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效扩张的现象。道理很简单,没有哪一个私人资产所有者会允许企业的无效扩张的。
第二,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有关政府职能的边界问题,总的来说,它应限于市场失灵和维护秩序领域。类似于企业投资和经营等微观领域的事务,应交由市场去调节。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受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市场职能领域。最近某省政府出面组织,由若干国有资产公司出资组建熊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4]这种“拉郎配”的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追求规模、热衷于评比的排序、表现政绩的传统管理方式的延续。它明显超越了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也遭到了部分企业的反对。张维迎说:“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方,政府在处理企业问题上花得精力越多,企业在处理与政府关系上花得精力越多,这个国家就越落后。”[15](P210)
第三,放松管制。管制即按照某种规则行事之意,目的是要使市场竞争处于一种公平的状态,避免社会利益的损失。张维迎认为,西方管制的基本理念是怎么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转。他们普遍同意,自由签约是最重要的,只要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形成对第三方的损害,管制就没有必要;只有市场运转会形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又无法通过当事人之间解决时,才需要政府管制。而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取消市场和消灭市场。[15](P99~111)由于政府官员在实施管制时有自己的效用函数和信息的不完全等原因,使政府管制经常失效,因此,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放松管制,而不是加强管制。目前,放松管制的重点是对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企业的主要手段,由此产生了诸如阻碍资源有效配置、行政效率低下、寻租和腐败滋生和蔓延等弊端。因此,改革的重点是减少审批的事项和明确政府审批的范围,衡量的尺度是:一是市场尺度,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政府就不要设立审批去干预。二是经济尺度,这主要从成本—效益方面考察审批的收益与成本是否对称。三是技术的尺度,即从技术能力方面看行政审批能不能把审批的事务管住,审批管不管用。
参考文献:
[1]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圳模式:三级授权经营制——委托关系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1995(8).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3]陈铁源.私营经济降低改革成本[J].中华工商时报(京),2000年10月24日第1版.
[4]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5]刘伟著.中国私营资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Coase,Ronald.“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November1937.
[7]柯荣住.私营企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交易费用分析——来自温州模式的经验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杭州),1998(2).
[8]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1992年(7).
[9]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J].战略与管理(京),2000(3).
[10]杨小云.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1996(3).
[11]C.V.BrownandP.M.Jackson.PublicSectorEconomics.4thed.London:BlackwellLtd.,1988.28
[12]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一)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大学体育社团是大学众社团的一分支。是在各体育单项基础上形成的,以各项运动项目为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学生自发组织,它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体育需要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它以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为成员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的团体。它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体育社团已成立多年,目前已蒸蒸日上发展,但随之也暴露出其社团管理混乱、种类单一、活动经费有限等不足之处。
所以在当前我校体育教育日益注重下,我们有必要认真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重要性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促进学生体育社团的更好发展。本文通过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的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本人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和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文献资料,现将所查文献阐述如下:
1、体育社团的现状
王利涛在《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11)文章中对高校体育社团现状调查发现:体育社团种类比较单一;多数体育社团的负责人对社团的长远发目标没有一定的概念、眼界不够开阔、综合能力较差,造成社团也比较平凡;指导教师在社团的开展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的没有时间;通过对高校社团成员参与社团组织的出发点进行分析,主要以娱乐性和目的性为主。
王传友,冯伟.《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009)中提到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基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负责人。但是,多数体育社团组织的负责人缺乏对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主要以近期和短期行为开展活动。绝大多数体育社团组织没有必要的管理章程和行政组织措施,财务管理和开展活动的秩序较混乱,造成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停滞不前。
2、体育社团发展的影响因素
李明,刘继志在《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2010)中分析了制约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有:缺少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体育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体育社团参与者与参加者的性别比例发展不平衡,法律安全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原因。
黄林在《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012)总结了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有:外在因素。学校对社团活动的限制,很多高校规定学生社团活动仅限于学生活动,不能参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这些规定严重限制了社团的发展,办公和活动场所的限制。内在原因。体育社团自身组织机构不健全。社团干部选拔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缺乏岗位培训和岗位机制,导致社团干部责任意识较差,选的干部经验不足,不能担当重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社团活动内容单一,对社团成员吸引力不够,导致很多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平时很少关注社团活动。
3、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王惠在《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2008)文章中提到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社团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制约着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可操作的层面上提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对体育社团实行宏观管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完善财务制度,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
张登峰在《影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2009)总结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身的组织机构与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方式上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经费来源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建议。
刘强德在《我国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6)提到我国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内容有:员流动性大,种类过于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体育社团的物质条件差、团干部差异大,服务意识差。
4、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
梁平,王林等人在《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研究》(2008)中提到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有:1转变认识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生活化也成为大学生余暇生活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引入有偿体育服务,使大学生体育社团向体育产业化方向发展。2变组织结构。管理原则方面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的统一思想指导下,形成各个项目“随需而发”的宽松局面,为学生充分提供各种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3优惠扶持政策。转换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在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有偿服务,给予优惠和扶持,逐步提高社团(俱乐部)的生存能力,为社团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打下扎实的基础。
周艳,顿志强等在《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2002)提到要加强制度建设创建一系列完善的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是我国体育社团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本人通过对有关影响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后发现,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关于影响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到高校体育社团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联系到我校体育社团目前发展也存在各类问题,阻碍了我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从以上我觉得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分析:体育社团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结合实际出发对我校体育社团进行全方面分析,旨在为我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帮助。以上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将会为本课题的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的基本现状
1.1我校体育社团各分社的基本情况
1.2社团人员管理、运行基本情况
1.2各社团开展活动的效果情况
2影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内部因素
2.1社团的结构、规章制度
2.2社团的管理模式及规划
2.3社团的指导老师、学生干部的专业技术及引导影响能力
3影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社团发展的外部因素
3.1社团的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宣传体系
3.2社团的参与者与参加者的积极性
3.3学校制度对社团的影响和各级领导对社团的重视程度
(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大量与大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并收集整理。
2.调查法:对部分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和负责学生进行调查。
3.数据统计:对调查来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4.逻辑分析:对最终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二、技术路线:
收集文献资料和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整理资料—制作问卷和拟定相关访谈的内容—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回收问卷—整理问卷—分析结果—整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
三、可行性分析:
1、本人对该课题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2、本人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一名学生,并且参加过体育社团活动,可以更深的体会社团中的现状。
3、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较多,可以对研究成果提供借鉴和参考,能为研究顺利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五)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完成期限
(1)20XX年1月确定指导老师,确定课题,搜集资料,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2月下旬,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方面实现质的跨越,完成论文初稿一、二、三稿,并请导师审查。
(3)20XX年3月,继续开展研究,完成论文修改稿,并请导师审查,送系部预审。
(4)20XX年4月,接受导师审查鉴定,结题验收,论文定稿。
2.主要措施
(1)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2)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找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期刊、参考最新论文范本,收集资料;
(3)指导老师的指导,与老师沟通。
(六)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王利涛.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校论坛,2011,(10):80.
[2]李明,刘继志.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黄林.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1):231.
[4]王惠.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D].[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8.
[5]张登峰.影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体育与艺术,2009.
[6]刘强德.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
[7]梁平,林葛.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8).
[8]崔丽丽,叶加宝,苏连勇.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9]周艳,顿志强等.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
[10]伟巍.高校体育杜团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51.
[11]丁斌.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
[12]王传友,冯伟.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01).
[13]汪桂花,赵永魁.影响新时期大学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05).
[14]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D].[博士论文].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1.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高职电子类和电气类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强,一方面,单片机技术在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都有它的应用,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学习这门课程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术,具有实践性。但是专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当中,感觉到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理论讲授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作为一个听众,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实验实训装置,普遍地感到课程抽象、难学,缺乏学习热情。
(2)现在的大多数教材对单片机的原理、内部结构、编程等内容作了深入的介绍,但在如何应用单片机进行系统设计方面的引导明显不足,这就使得教材和教学活动有脱离实践的倾向。
(3)在教学活动中,实验和实践环节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4)现在的实验普遍采用实验箱作为平台,学生做实验时动手进行连线的部分很少,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做完实验看到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至于单片机工作电路的结构和原理还是搞不清楚。另外,实验箱做的实验是一种仿真实验,与利用单片机开发应用系统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做完实验后,对单片机的实际开发过程还是不清楚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更好地适应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尝试新的模式和方法。
2.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
2005年在学院领导和系领导的教学安排下,我们开展了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本位;以专业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来实施理论教学;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专业教学活动;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实验实训装置,逐步构建出了一套使高职学生能具备单片机应用技能的课程培养方案,并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05、06、07、08、09级十个班进行试点运行。结果是试点班级全部按照教改的各项内容完成了《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超出预期的想象。
2.1理论授课改革
根据单片机课程培养的主要能力,本着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以“智能寻迹车”――作为教学的载体。“智能寻迹车”设计有运动系统、传感系统、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四大系统,具备自动行驶、自动识别、自动避障、数据处理和传输、液晶显示等功能,涵盖了单片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常见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路焊接及电子产品装配能力、电子线路的检测与调试能力、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程序开发能力以及单片机系统综合开发和创新能力。整个课程紧紧围绕“智能寻迹车”功能开发与实现这一工作过程展开教学,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为实际产品的生产设计过程。
2.2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课程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下功夫。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摘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方式安排实践操作任务,在指导学生实践动手过程中,运用举例法、演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后,教学课件及视频指导等资料全部在网络上共享,方便学生查阅与练习。
2.3实验实训改革
课程组教师自主研发了“FX-A单片机实验实训平台”、“Mini_51DIY编程开发系统”等一系列用于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实验、实训和开发装置,自2005年以来,已经历了四次更新。
研发的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单片机编程器等装置是从事单片机技术应用工作必须的开发工具。装置具有重复性搭建单片机硬件电路、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编程、调试、仿真等功能。装置配备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案例,编写有实验实训指导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手一套实验实训装置,在一体化教室里完成单片机实验、任务试验、实训练习、自主创新开发等学习内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课后,学生可在网络资源的指导下在学生工作室、电子协会及宿舍里使用装置继续进行实践练习,寒暑假学生也可将装置带回家里学习。
学生一人一套单片机实验实训和开发装置,有效地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对实际工作任务可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的动手实践,使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得以较好地体现
2.4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以任务和项目为单元进行,每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教师均根据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操作规范度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价,期末结合理论考试成绩给于整体评分。结合其它专业能力课程,毕业前,学生应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或“单片机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权,由中国电子企业协会认证)。
2.5管理方式改革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相关举措能够按要求进行,项目组成员规划设计了该课程的学习管理方式。在学习进度管理方式上采用学生实践任务进度公示的方案,对完成情况比预期慢的学生予以重点帮助,对实践项目完成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起带头示范作用。
2.6专业学习环境改革
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规律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具有更高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建设这样的一个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环境实验实训装置,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奖励措施,成立了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并配备几名指导教师,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专业相关的技能展示,并组织小组成员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对有条件的实验设备及实验场所进行开放管理,鼓励学生独立开发实践项目,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来开发更多更好的实践案例。
3.应用效果与社会效益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教学,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和完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项目完成情况比预期的要好,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很快。通过考核反映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效果比改革前大有提高。通过调查问卷,普遍对改革后的教学方式、管理制度等表示欢迎。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在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以前难于掌握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改革后的教学方式,使从事该课程的教师感受到了教学改革后带来的优越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理论授课实验实训装置,实践指导环节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而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减轻。这样,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开发中来,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与学通过改革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项目组开发的实践装置成本低、功能全、体积小巧、维护方便,能做到“人手一套”、“时时能练”、“处处能练”,配套开发的实践项目案例越来越丰富,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创造了条件。多年的应用表明,该实践装置的可靠性高,教学功能突出,非常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同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前景和价值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已有多家教学仪器公司有意向进行合作推广,特别是上海大中教学仪器有限公司,不但积极吸呐我院毕业生,还提供资金与我们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及使用推广。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也带动了其它课程的教改与实践,为同类课程的教改工作提供了模板和示范作用。经过大量的实践动手,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实验实训装置,毕业生也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其中中船重工郑州713研究所下属的海神工程公司几年中点名使用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认为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很快接受实践操作,动手效果好,做出的工程项目质量过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让我们倍尝艰辛,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教学改革的效果,也让我们发现了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实践,建设一套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培养方案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我们个人的专业技术力量有限,但投身于高职教学改革的激情与信心是无限的。在学院各部门的支持下,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改革的各项内容,必定能实现有特色的课程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8)
1.供电企业强化用电营销管理的背景和原因
供电企业所生存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涉及发电市场、输配电市场、用电市场。市场环境的复杂程度对于供电企业实施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其中,供电企业直接面向用电客户,为其供电,是供电企业在用电市场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讲,供电企业面临严峻的用电营销形势。具体表现为天然气、煤炭、石油等替代能源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威胁。同时,供电垄断不再继续,行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用电客户自主选择供电企业为其供电的空间越来越大)。因此,在这种困境下,供电企业强化用电市场营销管理,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从电力行业加入到市场竞争中以来,传统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劣势。之前,电力企业在市场地位中,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因而其用电营销管理一直未受到重视,以至于不符合当前的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要求。总之,电力企业的整体营销效率非常低。加之其工作流程不够贴近实际需求,因而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整个用电营销管理体系的结构设置都是延续旧有的模式,是基于计划管理方式存在的。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整个用电营销管理体系中的人力资源结构、管理流程均出现不合理的情况。为了尽快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确保地区用电营销工作顺利进行,必然要从强化用电营销管理入手,适应供电企业改革发展需求。
2.供电企业强化用电营销管理的有效方式
2.1建立适应市场的营销管理体系及渠道
为了尽快地让供电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改变运营方式,必须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体系。具体而言,供电企业需要建立新型营销管理制度,在营销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先对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供电企业要以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以及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为目标,完善营销管理相关制度。针对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及完善工作,以此从拓展销售渠道和提供服务方面改进营销机制,进而解决和改善现阶段电力企业用电营销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与不足。
2.2提升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企业用电营销中,普通民众和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人员分属于市场的两端。对于电力能源以及电的认识,双方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就是阻碍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主要因素。为了缩小或者消除这种差异,电力营销人员应该以多样化的形式让普通民众更多的认知电力。供需的关系不仅仅只是电力市场用电营销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有让普通民众认识到电力是一种商品,电力营销人员就能够为体现电力的自身价值以及使用价值展开营销和宣传。这是供电企业用电营销管理的最终目标。除此之外,在供电企业的用电营销管理工作中,负责执行和落实用电营销管理的是供电企业的员工,因而,在强化用电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提升用电营销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去执行。由此,也能够为提高电力企业用电营销管理效率奠定基础。为此,供电企业先应该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供电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由此让电力企业供电营销人员的基本专业知识增加,也让其正确的认识用电营销管理工作。再从强化电力企业的办公职能入手,做好办公室的各方面的工作。
2.3提高用电营销服务能力
第一,加快电网建设。社会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用电,在用电量逐年上涨的情况下,电网的供电遇到了“供电瓶颈”。为了跨越过这道严峻考验,供电企业需要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因此,就需要加快电网建设。为此,在电网的发展规划中,要体现超前意识,分析社会发展对于用电的需求,建设更加完备的电网结构,由此,也有利于电能销售通道畅通。第二,建设覆盖面广泛的营业网点。用电营销管理包括管理用电服务。为了满足市场对用电量的需求,除了需要加快电网建设之外,还需要通过覆盖面广泛的营业网点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在加快建设营业网点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快,更要追求服务质量的提高。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建设规范化营业窗口和农村用户流动营业窗口。这样才便于及时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用电服务。第三,做好电力需求管理工作。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是当前用电市场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如此形势下,强化用电营销管理,则必然需要做好两项工作,其一,争取本地电源;其二,积极向上级部门增加山区用电指标。同时,还要制订用电高峰负荷预案,以减免社会用电的不稳定性。第四,以现代化管理思想进行用电营销管理。譬如,加快落实营业网点微机联网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当前的电力市场发展形势来看,电力企业的改革还在持续发酵之中。面对如此情境,供电企业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供电能力和管理能力。供电企业强化用电营销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为此,供电企业需要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管理体系及渠道,提升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提高用电营销服务能力,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营销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创新是知识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图书馆来说,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关键的就是要服务创新。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充分运用各种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向读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服务,靠主动化、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来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读者服务创新是图书馆的唯一出路,只有不断创新,把握机遇,图书馆工作才能有活力,才能在未来信息服务中赢得主动,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吸引读者,图书馆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专业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搜集、收藏、整理、保护图书资料,为专业的业务人员提供业务学习和学术研究的支持。探索服务是时代的需要,是开拓文献信息工作新增长点的举措。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细化和深化,迫使图书馆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与功能,动态地适应和改变服务末业务架构,围绕用户的需求,重新组织信息、设计服务。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已经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时代。各种资料数量增多,博物馆资料室如何加强职能。把最有价值资料信息以最快速度的提供给专业人员,是博物馆资料室工作的目标。
1 发挥优势
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具体的服务形式如文献的信息挖掘和只是发现、文献的分析和评价等。把基于文本的检索、咨询、提供服务提升到基于内容的服务。发挥专业图书馆的优势:相关文献多,经过广泛收集,形成定题服务;研究需要有广泛的学科参考资料,图书馆员可以参与资料的编译和报道;研究需要对相关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其提供显示研究趋势分析。这些领域都能够发挥图书情报工作的专长。
要面向有关专业人员开展的服务,按照专业人员的需求搜集、精选与专业对口的文献资料。这不但要求资料人员既要有图书知识,又要熟悉本专业的各个领域,掌握专业书籍的出版和发行。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编制目录,撰写提要,为专业人员提供方便,可以随时以各种方式向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新的信息,又可以随时得到读者的需求。这种服务方式一定会受到专业人员的欢迎,也会使资料室成为专业人员获取资料最快速最便利的场所。
2 藏书维护
博物馆的图书收藏方向应和自身工作相结合,有侧重点,增强专业图书的力量。要及时了解、掌握文博界的信息情报,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和馆内各部门多沟通,知道他们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要贴近学科,积极与科研人员互动。在为其提供信息和服务过程中,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是重要环节,他决定了每一项服务工作的细节。
日常工作中要预防虫害,保持温湿度;典藏空间要有火灾警报器,及自动灭火装置,水管埋设也应避开,以防漏水。;光照和紫外线的控制光线对于图书保存与使用都是有害的。在库房建筑方面,应采用无窗结构。使用有窗户的库房时应采取措施阻止阳光线直射图书,也可采用具有紫外线过滤功能的玻璃。应尽可能使用过滤紫外线的照明灯具。应尽量减少珍贵图书的展览时间,减少照明时间;及时去酸,文献的酸化,将严重影响古籍纸张的耐久性,降低图书的保存寿命,因此对已经酸化的图书需要进行去酸处理,以提高纸张的耐久性。去酸是指采用特定的碱性试剂中和纸张内的酸性物质的过程。研究证明,对于已经酸化的图书,经去酸处理后,耐久性会明显提高,一般可增加保存寿命2-5倍以上。图书的pH值低于6.2就应进行去酸处理;如果pH值低于5.0,就必须进行去酸处理。定期消毒;可以使用阳光曝晒法:将图书放置阳光下爆晒8个小时以上,就可以杀灭大量的微生物和蛀虫。微波消毒法:将少量图书用湿布包裹放入微波炉,在650W功率5-10分钟。臭氧消毒法:将大量的图书放置消毒柜中消毒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候管理人员进入整理,此法对图书有一定的损害;为了更好的保护图书,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除氧封存、充氮封存等措施进行保护。在真空的条件下,各种微生物都因缺氧不能生存,各种化学物理变化也得到延缓,从而延长图书的保存寿命。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充氮保存的图书能够延缓老化,延长保存寿命;对于图书受损后之复原,通常采裱褙、重新装订成册,以保持其完整性。虽然恢复一本完整的图书,却也失去历史原味,尤其古籍或古文书,在历经岁月洗礼后,必留下年代痕迹,裱褙之后,褶痕不再,对纸质的研究也不利,为做历史见证、保护完整,应使用保存和管理两种方法。
藏书是为人服务的,物尽其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要保护好珍贵图书,可利用缩微技术,把文献资料复制下来,或者把文献资料放到网页上。加强管理,完善的图书维护工作,需要有妥当的保存管理政策。同时,随时注意典藏状况,预防不利因素的发生。维护工作的认识与各不同专业领域者的共同参与,更是维护工作得以执行的要件。完善的图书管理工作,需要有妥当的保存管理政策,也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以及维护的各类专长人员。比如取拿时必需带手套,翻页时要小心,轻轻由左下角翻起,不可放置任何物品于上等等。图书的损伤,虽然有环境影及人为等原因,而维护,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也是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积极排除受损的种种因素外,与各不同专业领域者的共同参与。管理人员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才能有效的达到维护图书,保存文化资产的目的。
3 拓展领域
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是网络时代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迫切需要。将信息分成两类,一类可以对外开放,便于随时查阅。另一类为内部专业查阅,附加密码。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将代替手工检索,读者只需确定检索范围,图书部门可以灵活信息,有多重检索功能的信息服务平台。
博物馆资料室开展工作不能只是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必须在工内容和服务模式上作以改变。变单纯的阅览管理服务,为主动动态的服务。加强文献的总结工作,将新信息、通报、评价、论文等搜集编目;进行课题研究,经常与专业人员沟通,确定研究方向。编写各种文献,即使提供国内外最新相关信息动态、著作资料;建立网络检索体系,根据专业的需要,建立检索途径,使专业人员在自己办公室的电脑里就可以检索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条件允许,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工作,尽量扩大服务的领域。
专业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优势,定期的面向社会开放,根据发达国家图书馆的经验,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发展的趋势,图书馆界多年来对此也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可以向其他专业图书馆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图书馆一般提供借阅、咨询检索、复印服务、文献传递服务。有的图书馆还提供馆际互借和免费的信息检索、培训课程等服务。但是专业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有原则的,也只能是部分对外开放的。必须在保证馆内读者服务正常有序的前提下进行。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馆内读者的理解,是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基础。图书馆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本馆的资源、设备、馆舍和人员的条件,根据本馆读者服务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提供服务。
专业图书馆服务与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通过优质高效服务,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图书馆与社会结合更加紧密。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思想上的、物质上的准备,迎接这一挑战。建立一个科学服务的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专业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定向研究,进行定向服务。专业图书馆的地位独特,内涵丰富,更有着取之不尽的题材。要在思想观念、业务架构、服务方式、操作流程、人员队伍和评价机制等各方面适应由传统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的变革。专业图书馆工作涉及的面是宽泛的,有潜在的能量,要靠我们去发现和积淀。
参考文献
[1] Kyrillidou M. Research library trends : ARL Statistics[J] . J Acad Libr(S0099 - 1333) ,2000 ,26(6) :427 - 436.
前言
回顾我国企业的传统经营经营模式,管理者通常将利益的提升放在首位,重视科技的创新与品牌的建立,对文化却有所忽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内部文化对自身的独特作用。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也是竞争的核心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发展,文化也是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从企业发展的整体性来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探索与变化中得到发展。我们也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在此系统中有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技术能力处在最表层,它体现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结构。创新能力处于中间层。它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将一些比较新颖的元素加入到其中,以形成本企业的特殊优势。而综合管理能力也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方面,它处在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之中,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中探索出来的独特思路与特殊形式。其中包括管理者的一些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等等。这些是其他企业所没有,也效仿不来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形成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所有企业发展之中的灵魂所在。为了使企业内部达到平衡,使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去进行自我优化。这也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内容上。第一,挖掘和实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第二,整合管理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整合。第三,更新阶段。更新阶段主要是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结出自身的优势并加以延续。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企业文化都会作为探索中的强大后盾进行支持,并随着企业的更新灌注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价值观确定组织战略目标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企业精神与道德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整体性阐述。同时,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内部自发形成的一种条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第一,它是企业生存进步的精神支柱。一个企业若想要实现稳定性,就要使员工具有认同感,构建内部的和谐氛围。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讲,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管理者可以形成有效的、科学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的战略方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合各部门的任务计划。有了规范、标准的任务计划,员工能够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为企业向心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具体来讲,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只有能够根据现有形式做出最及时的调整,不断形成自身的小目标,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进步。在此探索过程中,企业必须根据内容来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且制定出符合价值行为模式的活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创造条件。从深层次来讲,如果价值观出现了持久不变的情况,企业员工也无法根据当前的要求作出适合的技术性调整。这样会造成生产效益不佳,企业的动态性不强。第二,企业价值观对员工向心力的提升。价值观不是企业管理者独自创造的,它需要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够确立。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讲,它使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动力不断突破自我。在价值观的支持下,员工会真正将企业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竭尽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二)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形成自身优势
管理创新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的关键内容。“管理”二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许多实际内涵。企业管理主要在于“人”和“资源”的发展上。从员工的角度来讲,它能够实现人员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加。从资源上来讲,管理方式的优化可以使得产品得到有效配置,并且实现模式的革新。站在文化管理的角度上,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几点构成:第一,管理理念的创新。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的部分。例如:对于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管理者就应该提出不同的措施进行推进。在企业发展初期,应该将重点放在产品经营数量与企业知名度的提升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者应该将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上。第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上。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制定出最符合其发展的策略,并且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根据客户的要求顺应市场的形式。第三,战略创新。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与人们需求的变化,应该转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进行多方合作与业务扩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第四,管理工作创新。管理工作创新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开创先进化的考核评价模式,是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品质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品质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从技术、品牌、资源、企业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的构建。第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打造企业的自主化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他们更愿意化高价去购买具有质量保障的产品,也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长期占据经济市场的份额,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以“奔驰汽车”为例,它是一个百年的老品牌,也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产品。该企业不管是在产品的质量上,还是在技术的先进性上都有着良好的保证,使消费者购买的更加放心。它也以高端的售后服务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另外,奔驰公司非常注重员工先进理念的培养,时刻将为客户服务放在是首位,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试问,这样的品质文化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第二,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也是企业品质文化的象征之一。只有恼飧霾忝胬唇行突破和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立足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之中。以“索尼企业”为例,在它经过不断的探索将微型化电子技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增加,形成自身的优势化。从以上情况中也可以看出,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纽带,它能够使企业的自身特点突出,并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整体性企业文化
构建整体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观确立在于企业要不断宣传本企业的内部文化,设定企业的发展口号,在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在各部门进行推广,让员工牢记自己是企业中的一员,并且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基本准则。第二,在价值观规划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市场的发展要求,是价值观贯穿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第三,加强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各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义务,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检验,做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以“联想、海尔”等企业为例,他们不但坚持产权的建设质量,最终获得了成功,也提升了内部的核心竞争力。第四,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在这个方面,麦当劳企业就是一个很高的典范。在企业核心价值的打造上,它以食物的口感和质量出发,以清洁的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从品质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本着为消费者打造新鲜食物的原则,绝不将前一天的食品放到第二天销售,使消费者感受到该企业的诚意。从每个店面的整洁程度来讲,麦当劳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最舒适的体验。并且每个服务人员够笑着去面对消费者,将服务中的友好与热情传递出来。从企业的文化主体建设上来讲,麦当劳会定期的展开晨会,将员工工作期间的体会记录下来,并且以互相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提出自己的有效意见,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
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业的不断探索与践行。第一,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上。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断完善内部制度。其中包括员工的考评方式以及福利待遇等等。企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使创新型的意识深入到企业内部之中。以“海尔”为例,他们力求形成本企业的核心精神,打造“卓越品牌”。第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至高战略目标。企业经营者应该在产品中更多的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形成本企业的内在优势。另外,也只有技术是其他企业无法借鉴、无法窃取的,是企业本身的创造性所在。例如:英特尔、松下、微软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甚至成为民众所喜爱的品牌,就是它们在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以韦尔奇“追求卓越”的经营方式为例:首先,他将员工的潜力进行不断的激发,采用“绩效考评”的方式来规范员工行为。每位员工每个月都有自身的任务标准,此标准也是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如果完成,则说明合格。如果超额完成,会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但如果能够达到任务指标,也要扣除一部分资金。这样的方式使得员工有了压力,能够使他们的潜能被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其次,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薪水涨幅与考评成绩挂钩,以“优胜劣汰的标准”来要求员工。另外,该企业还为员工定期的提供一些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来分别进行培养,为优秀人才的挖掘创造机会。最后,管理者也会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以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人员评估,令一些优异人才的能力得到发挥,给予他们一定的升职机会。反之,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人员要进行贬职。从以上方式上来促进企业优秀文化的形成,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学习型文化
企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得到一定的成长。第一,学习型文化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有效利用。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主要操作业务进行培训,聘请专人进行指导,提升员工内涵。第二,在各部门建立相关科研团队,团之间可以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以“微软”为例,该企业提出了学习型的组织框架。首先,鼓励员工进行产品开发,并进行第一时间的体验。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探究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第二,要不断将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将自己的一些信息学习内容进行阶段性记录,从每个阶段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和突破点。第三,员工要学会总结与客户交流过程中的需求性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不断的整合,从实际数据中获取经验。第四,员工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与小组成员进行协商和探讨,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水平的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出发,对打造企业文化的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企业要始终将文化价值观放在发展的首位,对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建立先进的考评制度,在技术创新机制得到完善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生,支育.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软实力与现代化管理实`――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2
[2]张力.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2004:6
[3]邱全胜.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2008:7
[4]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2011:7
[5]黎珊玉.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部崛起与企业文化战略――首届中部地区优秀企业文化理论成果集[C].2012:4
[6]詹柏丹.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贵州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BIM技术以其多维模拟和数据整合的优势逐渐在国内工程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工程人员选择使用BIM作为新型项目管理工具,加之与其相关的工具软件的不断完善,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多维化应用也将为建筑领域带来一次绿色革命
1 BIM 建筑信息模型
1.1研究背景
BIM 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工程信息化协同管理方式,它颠覆了传统的设计、造价、施工管理等模式。通过多维模拟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全方位、整体化的土建设计及管网控制、工程量预算等工作。BIM 设计软件包含极广,一切可用于工程需要的软件都可以算为BIM 技术,不但有AutodeskRevit、CAD、3Dmax、SketchUp、Navisworks、MAYA 等工程与三维软件,EXCEL 等办公类软件也可以运用在BIM 技术中。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进行设计阶段的协同设计,施工阶段的建造全过程一体化和运营阶段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维护和设施管理。
BIM 技术是集多元化技术为一体的综合项目管理平台,各相关工具软件各显其能,提供整体建筑的信息数据,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多维管理,并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大量减少浪费。
2 BIM 多维管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一座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应当包括建筑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的制造、运输和安装,建筑系统的建造、运行、维护以及最后的拆除等全过程。所以,要想使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更富活力,就要在节地、节水、节材、节能四个方面深入剖析这一全生命周期,充分利用BIM的多维模拟优势,不断推进整体行业向绿色方向行进。
2.1节地与施工用地合理规划
2.1.1结合GIS系统进行节地
场地分析是研究影响建筑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联系的过程。BIM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现场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分析,结合场地使用条件和特点,做出最理想的现场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利用计算机可分析出不同坡度的分布及场地坡向,使现场交通方案中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优化组合,减少道路占地面积,从而在前期场地设计中做到节约用地。
2.1.2运用3D模拟进行节地
利用场地合并模型,可在三维场景中直观预览场地挖填方情况,对比原始地形图与规划地形图得出各区块原始平均高程、设计高程、平均开挖高程。然后计算出各区块挖、填方量,使现场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紧凑,在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废弃地和死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而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见图1)
图1三维模拟土方开挖
2.1.3运用4D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化的过程,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施工项目管理变得极为复杂。施工用地、材料加工区、堆场均随工程进度的变换而调整。通过进行4D模拟分析,即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
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BIM 技术在节水方面的应用体现在协助土方量的计算,模拟土地沉降、场地排水设计。以及分析建筑的消防作业面,设置最经济合理的消防器材。设计规划每层排水地漏位置雨水等非传统水源收集,循环利用。
2.3节材与物料优化
2.3.1管线设计中的节材
目前功能复杂、大体量的建筑、超高层等机电管网错综复杂,在大量的设计面前很容易出现管网交错、相撞及施工不合理等问题,以往人工检查图纸比较单一不能同时检测平面和剖面的位置。而BIM软件中的管网检测功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检测功能可生成管网三维模型,于建筑模型中自动检查出“碰撞”部位并标注。BIM信息模型还可以对建筑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设计高度进行分析,检测空间净高,查找不符合设计规划的缺失,将情况反馈给施工人员,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在管线设计中错、漏、碰、缺的出现,减少施工中管线铺设不合理造成的浪费。(见图2、图3)
图2 管线综合3D模型
图3 碰撞检测
2.3.2 复杂工程的节材
BIM 技术可针对复杂形体进行数据整合和验证,使得多维曲面的设计得以实现。技术人员可利用BIM技术对复杂的建筑形体,如曲面幕墙及复杂钢结构,进行拆分后,利用三维信息模型进行解析,并在电脑中进行预拼装,分成网格块编号,进行模块设计,然后送至工厂按模块加工,再送到现场拼装。大大减少了传统加工、拼装过中产生的材料浪费。(见图4)
图4幕墙曲面分析
2.3.3物料跟踪5D优化
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使用设备复杂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及设备构件通过工厂加工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组装。根据BIM 中得出的进度计划,提前计算出合理的物料进场数目。BIM 结合施工计划和工程量造价,可以实现5D(三维模型+成本)优化,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做到“零库存”施工。(见表1)
表1 结构柱材质明细表
2.4节能与能源利用
以BIM 技术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节能在绿色环保方面具体有两种体现:一是通过方案论证和系统的分析等手段,帮助建筑形成资源的循环使用,其中包括水能循环、风能流动、自然光能的照射等,科学地根据不同功能、朝向和位置选择最适合的构造形式;二是通过模拟运营维护实现建筑自身的减排,构建时以信息化手段减少工程建设周期,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保证最低的资源消耗。
3 结论
综合上述应用,可以看出BIM 技术的多维应用不仅是模拟出设计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还可以模拟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够进行操作的事物。如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 模拟,同时还可以进行5D 模拟(基于3D 模型的造价控制),从而来实现成本控制;同时还能够对空间维度的光照、日光阴影、太阳辐射、遮阳、热舒适度、可视度等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BIM多维管理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以建筑为主体,赋予其“绿色生命”。广大技术人员应当以绿色施工为目的、以BIM 技术为手段,用绿色的观念和方式进行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利用BIM 技术满足施工各环节的绿色指标要求,以促进整个行业的进一步资源优化整合。相信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会被逐渐淘汰,而以BIM的多维项目管理方式为开端的绿色施工革命已经悄然开始。
参考文献
[1]高俊勇.关于BIM技术和绿色施工实践性的思考.科技致富向导,2012 年24 期,134页
[2]刘晓妹,付凌云.绿色施工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科技广场,2009年08期,192页
[3]王琳,王成国.面向可持续性设计的建筑信息模型.第二届工程建筑设计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2009,33页。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25-0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实施系列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等。创新创业教育正式走入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而科学研究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新生事物。美国的MIT、伯克利大学等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启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行动计划,而我国行动较早的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然而,这些较早推行科研育人的学校大多为研究型大学。相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这些高校科研资源丰富,师资数量充足,学生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因此,地方工科院校在推行科教协同工作时,既要把握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学习研究型大学的工作经验,同时也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明确推行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意义,对实施方式、考核制度等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政策与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
将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始于洪堡时期的柏林大学。彼时的柏林大学开创了一系列的制度用于开展科研育人活动,如著名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与教学-科研研讨班。随着大学逐渐“世俗化”,科学研究的目的渐渐从满足“闲逸好奇的精神”转向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科研工作的重点则逐渐从培养人才转向追求科研成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学教师提供的科研成果使得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科学研究也独立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时至今日,科研实力与科研成果已成为影响大学排名的重要因素。
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得科研成果,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帮助他们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并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但是,对于以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如果仅仅从提升科研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就极易使得这项活动“水土不服”,甚至对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不利的影响――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在毕业后走上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更多的是面对实用性、技术性的工作,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不多。如果单纯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不仅违背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原则,同时必然会降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工程型、应用型人才虽然侧重的是实用性技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产业线上一颗熟练的螺丝钉。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要求,我国未来需要的是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是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短板”。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就在于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主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却导致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条块分割,强调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综合实践运用。
有研究人员提出创新型人才与传统型人才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是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等。[1]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这些能力是不可通过“传递”而获得的,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在实践中主动构建。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成为一个学会探究、热爱探究并掌握探究方法的人。无论学生将来处于何种岗位,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在岗位上有所创新。因此,地方工科院校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并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探究式学习: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性质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本质意义在于教育与科研最终都统一于人才培养[2],这就使得本科生所开展的科研活动与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莫科尔教授将本科生科研理解为“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所开展的各种协作。与此同时,它还可被用于描述探究性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莫科尔的这一阐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它不仅指出了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样性,同时也认为这一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协作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3]我国也有研究者持这一观点,认为从教育规律来看,本科生科研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它要同时服从科学研究的逻辑以及教育的逻辑。[4]因此,本科生科研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式学习。
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视为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不仅是由这一活动的意义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及教学需要所决定的。高等学校的课程,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课程大多以概念、定义或原理为主。尽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对基础知识、原理的掌握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并有助于学习者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境。然而,根据我国教育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从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再到现实场景,知识的迁移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也就是说,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基础知识难以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性问题。[5]而这一点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毕竟他们毕业后面临的正是各种实际性问题,因此更要懂得如何架构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按照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的观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要与使用它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概念、原理等一系列“概念性工具”,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应用才能被最好的理解。[6]而科学研究正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特定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或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与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相关联,即类似于打造出一个教育心理学上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也锻炼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三、过程与结果并重: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考核
尽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义与功能为高校管理者们所认同,但是大部分高校在推进这项工作时仍然顾虑重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的考核难度要远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如教师的工作量如何界定、如何评价学生的成绩等。目前我国高校对本科生科研活动常见的管理方式是科研课题管理式,即课题立项时要填写申报书,中间要开展中期检查,提供阶段性进展,结束时要进行结题答辩及成果审查,并最终以是否完成立项时提出的研究目标作为成绩判定的依据。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就大多采用这样的管理与考核模式。
这种单一以研究成果作为考评依据实质上是一种结果性评价,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可操作性较高并且相对客观公平,但是也有显而易见的缺陷。首先是评价目标的缺失。本科生科研活动是一种人才培养的过程,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成为考核的目标。其次是评价主体的缺失。本科生科研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投入的精力、获得的成长、发挥的作用等并不能完全通过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而这时指导教师的评价就是重要的考评依据。以科研模式管理本科生科研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也被高校管理工作者们所意识到,例如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不少高校的指导教师就指出“应重在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到了什么,如果仅仅局限于发表文章、获得奖励反而急功近利”,“应重在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和实践收获,过分注重成果反而就表现出浮躁的情绪”等。[7]
显然,单纯从科研成果评价本科生科研活动并不能充分实现以科研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这样的目的。既然大学生科研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学习,那么就更应注重对过程的考查,强调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能过于看重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了多少项专利等。因此,对大学生科研活动考核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研态度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如是否经常到实验室、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对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挫折时所表现出的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如何等。显然,这一部分的评价可能会更多地受到指导教师个人主观倾向影响,因此这一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不应过重,譬如以不超过权重的三分之一为限。
2.对科研规范的考核。这一部分主要由第三方,即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负责评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如文科的实证研究结论是否是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获得的,样本的采集是否科学以及相关统计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理工科项目的实验数据是否经过可重复的验证;撰写科研论文时能否规范地进行参考文献的标注等。
3.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研究期限内是否能够完成当初预定的目标,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及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会以答辩的形式进行。答辩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研究内容与过程是否熟悉,杜绝学生直接将老师的研究成果用于自己结题。同时,评审小组还应对研究工作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
通过将科研过程与科研成果相互结合进行考核,才能真正地实现以科学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诚然,对学校管理部门而言,这样的考核方式难度与工作量要远远要高于科研管理,但是如果一旦形成规范和制度,必然会有效地推动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 注 释 ]
[1] 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8-75.
[2] 林彦红.科教融合教育理念及实证研究进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5(5):26-27.
[3] 徐婷.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状况研究――以Y大学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2:13.
[4] 邬家瑛.论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63-65.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77-02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以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思想与观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制度与模式创新、营销创新、技术创新等,管理创新是决策层创新、执行层创新与操作层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参与重组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的管理层越多,发生管理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参与重组的煤炭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而且各自的管理团队、员工团队组成都比较复杂并各自代表不同的组织利益,由于重组后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刚刚建立,尚不能规范运行、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不完善、组织结构不清晰使得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进而不能很好地协作。因此,为重组后的煤炭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第一,约束机制方面,由于重组活动,重组企业管理的内在要素复杂化,使得企业在发挥调节、监督和控制等作用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煤炭企业资源的适度使用一直是煤炭企业约束机制控制的主要内容,由于企业重组活动的进行,各煤炭企业之间的约束机制口径不统一,使得煤炭企业资源的适度使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第二,在激励机制方面,由于重组活动,各参与重组的企业激励机制存在很大差异,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制度激励、精神激励等激励机制的差异。使煤炭重组企业无法很好的发挥激发、鼓励、支持、关怀等作用。第三,在流动机制上,企业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等,重组企业无法很好的利用市场发挥流动作用。第四,由于参与重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各个企业的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差异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效率。由于差异的存在,重组企业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企业往往出现两极分化。由此企业必须注重效率与公平机制,使企业管理活动从价值取向上必须注重经济效益提高,同时兼顾公平,避免两极分化。第五,重组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规模效应明显,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有效地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的重组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大量集聚资本,此时企业必须完善资本扩张机制,使企业发挥跳跃式发展企业规模。由此就给重组企业的资本扩张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三、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创新的动力与障碍
(一)管理创新的动力
管理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管理创新作为管理的职能之一,贯穿于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与源泉。
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可以通过对企业有限资源的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提高企业的目前效益;通过战略创新,提高企业的长远效益。因此,管理创新,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短期效益,同时能够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
2.管理创新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管理创新可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能在组织管理的协调下,使交易从市场部分地转移到企业内部,让资源配置过程通过权威和行政命令来完成,从而避免许多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节省交易费用。
3.管理创新可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系统过程。技术创新的开展需要有一个诱导机制,其过程也需要监督与协调,这些诱导、监督、协调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管理创新的实践。通过管理创新,形成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决策程序,从而确定了技术创新的促进与激励机制。
4.取得竞争优势。通过管理创新,能够使企业在产品成本和技术上占有优势,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二)管理创新的障碍
1.缺乏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于煤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是其显著的特点。但是,有些煤炭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者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重领导政绩、轻经济效益;重粗放式经营、轻集约式经营;企业管理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不重视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
2.缺乏创新的自主精神。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有很多管理者的思想理念和经营能力跟不上形势任务的要求,他们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到领导企业中去,由于领导缺乏创新意识,使整个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3.基础工作薄弱。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定额、计量、标准化、信息、规章制度、教育、班组建设等是开展管理活动并提高管理效益的基础,但有很多煤炭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不严、纪律松弛现象,缺乏高标准、严要求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制度形同虚设,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场脏、乱、差现象严重,生产秩序混乱,安全事故屡屡发生,难以形成合力。
4.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不少煤炭企业存在着重技术创新,轻管理创新现象。片面强调技术创新在生产中的作用 而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企业缺乏内在的管理激励机制。
四、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创新的途径
1.实施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经济形态的转变,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企业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企业从业人员的观念转变,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创新。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围绕现代经营理念进行创新,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2.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的组织创新。企业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不断地成长、发展和壮大。重组后的煤炭企业,其现有的组织结构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需要和竞争要求,因此,更要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3.做好重组后煤炭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各种管理水平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煤炭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诸多具体工作制度需要在创新中建立和完善,最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
4.完善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的战略创新。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具有独创性的经营战略。独创性是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的经营战略不能机械地模仿,只有在适应未来环境变化并掌握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灵活机动地进行构思,才能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战略。煤炭企业重组后,要保持企业集团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注重战略创新。
5.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内部而言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齐心合力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经营目标全力奋斗。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为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应明确以下几个思路:一是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科学兴企”为核心,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氛围。二是注重企业整体观念与企业团队意识的培养。三是创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没有特色,产品没有特性,文化没有个性,就不能使企业已拥有的或潜在的广大客户感知到它的独特性,很难立足于国内外市场之林。因此,搞好文化创新,对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来说,极其重要。
6.加强煤炭企业战略重组后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渗透到商品产、供、销各个环节,谁率先进行技术创新,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按市场的规则被淘汰出局。因此,技术创新是创新中的主要形态,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重组后的煤炭企业集团,可以充分利用规模和资金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以保证企业集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通过管理创新可促进由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等职能构成的管理系统,具有整合和进一步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并提高其效率的功能,可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凝聚力,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最终促进煤炭企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毛蕴诗.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J].决策与信息,2005,(6).
[2]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