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4: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物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老师系统地讲述科学知识,学生静态地、被动地接收,实验课也主要是去证明已学的知识。STS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使他们不但在学校通过老师能获得新知识,而且毕业以后,尤其是那些无机会再深造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学不断地、快速地获得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1)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息息相关。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如果在学校里只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不懂得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知识就得不到更新与发展,就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我在讲高中《生物》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首先让学生看书,然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几个步骤:观察到的事实(植物具有向光性)提出问题和设想(为什么?是具有芽尖的缘故)设计实验验证(排除影响因素,将芽尖切去)实验结果(不发生弯曲)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是由于它具有尖端的缘故),并告诉他们很多生物学知识就是通过这种探索的过程获得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大致了解,同时,也明白了进行科学研究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2)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做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一些与要讲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在讲膜的结构和功能时,我举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现象:洗完苋菜的水仍是无色的,而将苋菜妙熟后,菜汤却是紫红色的,为什么?在了解细胞膜功能的基础上,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确定正确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当双方都无充分理由说服对方时,我再适当加以点拨,使学生对细胞膜的功能有了深刻认识。另外,每一节课后,我都要布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有些同学课后还主动翻阅一些书籍,收集资料,这往往使课堂讨论充实而热烈。
2.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知识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现代生物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能源、人口、环境保护、国土整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都有直接联系,并可能为之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这说明生物科学对人类的未来及社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适当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其社会针对性。如在讲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让他们回忆物理学中所学的能量转换知识,计算出线粒体中能量的利用率,并与机械效率相比;讲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后,我介绍了基因工程,说明基因工程已经使工业、农业、医学等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必将影响世界的整个面貌;讲完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时,我介绍了黄石市的生态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生态学知识,提出搞好黄石市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3.适当增加生物技术的讲授,使学生能自觉地将科学与社会联系起来
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而知识应用于社会的桥梁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生物技术的讲授。如讲细胞膜的知识时,介绍了生物膜技术;在讲DNA的结构和功能时,介绍了DNA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在讲单倍体育种时,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课前准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教师的课前准备,另一种为学生的课前准备,这两个准备缺一不可。首先,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师的准备主要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准备,如果教师不认真解读教材内容,就会在课堂中出现含糊不清的讲解,而教师含糊不清的讲解会对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误解,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对课本内容进行认真的解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反之,学生会对课堂失去信心,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学生的准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前预习,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上课前就不知道要学习什么,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没有目的,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初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实验,实验前的准备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有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材料的准备。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对实验进行准备,实验教学也就无法顺利和有效开展。由此可见,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初中生物课本的教学内容以章节为主,从内容的分布上来看变化较多,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灵活多样。另外,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多变的教学手段也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视听疲劳。比如,在教学显微镜的相关内容时,很多教师会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然后讲解原理,最后才让学生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求知欲也会大大降低。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将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结合到一起,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认识显微镜的构造,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对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理解这部分内容。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认知事物的效果要比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好得多,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一般从糖类、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始讲授,随后再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不但使教学工作相对枯燥难懂,而且学生也不易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许多专家学者在课堂教学方法和理念上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面做了很多改革和创新[1-4],也有许多教学工作者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5-7],为生物化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如何将生物化学的部分实验合理的融入教学课堂,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恰当的融为一体,此类教改文献较少。本文以糖类教学过程为案例。
一构建糖类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习生物化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课程中关于糖类的章节,对重要的单糖、二糖及多糖并不陌生。但《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糖类讲授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后者的讲述要为糖代谢的章节做好铺垫,而糖代谢则是糖的化学的延伸。虽然课程设计上是先讲完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酶等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后,再讲述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但教师不能按照教材孤立糖的化学和糖代谢的关系。因此,围绕糖类一章要为糖代谢章节服务的思路,重新构建《生物化学》中糖类的知识体系,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在讲完糖的概念和分类后,由“最简单的糖是什么”的问题导入,通过介绍甘油醛过渡到同分异构的讲解,重点介绍D/L构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果每延长一个碳,会增加多少同分异构体的同时,引出重要的单糖,如葡萄糖、核糖等。针对性的介绍单糖的化学性质,为糖代谢做铺垫。如葡萄糖半缩醛羟基上可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葡萄糖的磷酸酯,而葡萄糖的磷酸酯是生物体内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从α-D-葡萄糖如何形成糖苷键转变为学生所熟知的麦芽糖开始,讲述二糖及多糖,最后介绍多糖的化学性质。
二课堂教学中加入演示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将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理论和实验分离,教师普遍认为演示实验简单,培养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忽视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然而,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糖的演示实验为例,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对糖的一些化学性质比传统的讲授记忆更为深刻。如在讲糖类的还原作用方面,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准备好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和淀粉溶液、试管、加热设备等。通过实验,向5支试管中加入菲林试剂,再分别加入上述五种糖溶液(10g/L),置沸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8]。这样可直观的观察不同的糖类颜色有何不同,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颜色差异的原因。引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概念。即加深了概念的理解,又对糖官能团进行了直观的讲解。学生课堂反馈积极,可明显感觉到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是有效的。
三启发学生设计综合性试验
化学实验通常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然而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到综合性实验,由于教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缺乏主动性,加上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所限,综合性实验在实施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综合性实验带有一定的综合应用性质或部分设计性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以及各种检测手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用配套仪器设备、独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写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或学术论文[9]。为了进一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糖的化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详细讲解糖的化学性质及这些化学性质和什么官能团相关后,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完成。如还原糖因含有自由的醛基或酮基,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可与黄色的3,5-二硝基水杨酸(DNS)共热,被氧化成糖酸和其他物质,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的深浅和糖的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查标准曲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由此,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结合糖类的化学性质,思考并设计其它的测定还原糖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中完成。不管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实验是否进行顺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糖的化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总结
以实验为导向,结合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但使抽象的生物化学学习变得具象化,也容易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作者:吴震洋 邱岚 李丽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威,郑玉娟.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58-259.
[2]杨志伟,张玮玮,陈志玲,等.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J].生命的化学.2013,33(01):105-108.
[3]李科友,朱海兰.创新理念,培养能力—生物化学教学之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02):250-255.
[4]朱素琴,季本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08),1238-1242.
[5]舒乐新,苗戎,杨琳,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13,16(05):53-55.
[6]程驰.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42-244.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性很强,很多教材中提到的概念和实例在生活中都有相对应的实物。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实物已有的经验累积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探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要拓展教学的空间,加强多元联系,积极营造开放式课堂
一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当设计教学内容;二是要丰富课堂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和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观察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去体验生产生活与科学技术的紧密关系。
(三)教师要多激励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
生物科学是对自然生命现象的规律性探知,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并且要通过我们的深入探究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进行亲身体验: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科学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提倡合作性学习
(一)成员搭配要合理
学习小组划分的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遵循这样的原则能保证各个学习小组在大体水平相当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动力会很高,学习效果也会更突出。在组织创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各成员都有分工、有事做,避免出现个别优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更要避免个别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偷懒的现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要科学合理、明确具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探究提升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实效性,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特别是在学习的重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促进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三)课堂讨论要灵活得当
首先,精心选择讨论内容。(1)大部分学生对问题感兴趣;(2)问题设计是学习重点;(3)问题有探究讨论的可操作性。其次,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1)当学生反馈有价值的疑惑时;(2)在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难以解决疑惑时;(3)在学生意见分歧较大时;(4)在揭示规律性知识时;(5)在选择解题策略时;(6)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三、提高巩固练习的质量,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的练习要重过程、学方法、寻规律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寻求解答、探求真知的规律和方法。
(二)要注重练习后的自我反思,让学生对解题过程与方法进行梳理归纳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不仅在解题过程中要积极思考,积极分析推理,还要积极反思,如自己在此题解答中遇到哪些障碍,是如何解决的,等等。四、建立积极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
评价标准既要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二)注重过程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结论”、“轻过程”,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我们可以参照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他们的研究过程为主线,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联想、推理、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观点。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教材采用的是简单陈述性的语句,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而且难懂,教学中可将此过程设计改编成一个科学家(假想成学生自己)具体的研究情境,教师加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就会逐渐明白,为什么不能直接标记噬菌体?如何进行噬菌体标记?怎样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研讨,就能轻松地理解实验设计思路,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强化学法指导———体现自主学习理念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学会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针对部分典型教材内容,以下略举几例说明。
1.比较学习,使知识条理化
对于知识结构中某些并列知识,通过比较,找出知识间的异同点,使知识条理化,例如:列举比较线粒体、叶绿体结构功能的异同点,几种常见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异同比较等等,让学生掌握比较法,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分解组合,使知识层次化
概念与概念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包容性,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引导学生理清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知识结构呈现清晰的层次,例如:DNA分子结构的学习过程,可按“点———线———面———体”依次展开:“点”指DNA的组成单位,“线”指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面”指DNA平面结构,“体”指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3.发散和联系,使知识网络化
如果头脑中只有零碎的知识点,而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往往很难用这些知识正确、快速地解答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再集中思维、归纳形成网络化知识体系,如减数分裂可以和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联系,和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和多倍体、单倍体的形成相联系,和人类遗传病相联系等等,这样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发散,使知识构成一个网络,从而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即可迅速地探索和正确的解答,使学生更能适应“学科内综合”的需要。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感性的成分居多,他们在学习之前已经接触了许多生物学现象,对生物学知识已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需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作为素材,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将其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以此展开教学。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学习中。如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为例,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图片,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例子,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某一天三餐食用的食物,再引导他们思考:“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物都十分丰富,那么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呢?”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立刻激发起来,迅速地进入新课学习中。
1.2提出生活问题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导入课堂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生物学问题,把生物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境和矛盾冲突中,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在感知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对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自主质疑思考,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猜想。例如,在学习“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情境,设置疑问:“你知道我们常吃的食物中有哪些食物分别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没吃早餐的同学,为什么上第四节课时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等症状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为什么?小刚得了重感冒,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原因是什么?有人说减肥的秘诀是少吃多运动,你认为呢?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呢?”这些贴近生活的普遍现象,让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和有趣。创设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思维,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解决生活疑惑的积极性。
1.3进行探究活动
师生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能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活动中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激励性评价,并适时进行点拨、释惑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能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提出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相关的生活问题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其中,对资料信息进行阅读、分析和处理,认识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代表发言解释生活现象。活动中对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及时进行点拨释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材中安排“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制订实验方案,对食物(花生仁、核桃仁、黄豆、大米等)所含能量进行测定,直观地感受到食物中能量的存在。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
1.4构建知识体系
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对教材的重难点或一些关键性内容精讲深化,注重探究活动的理论总结升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关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将知识点弄清弄透,自主内化建构新知,扎实掌握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开展探究活动后,指导学生回归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各自的食物来源以及主要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1.5知识学以致用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需紧密联系实际加以拓展,善于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能促进学生“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能体会到生物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此外,学生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也在学以致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例如,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并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在小组内交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中烹调,请家长品尝,给家长讲明所设计的食谱中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学以致用中更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体会到营养物质对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增进了健康意识和关心长辈的情感。
2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根据上述生活化教学的操作程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构建了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尝试对该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化,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具体可行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1.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2 导入的“七字”原则
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联、形、趣、巧、简。
2.1 “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导入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2.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用。
2.4“形”字原则
“形”字原则指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解原理。
2.5“趣”字原则
“趣”字原则指导入要有趣味性。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2.6“巧”字原则
“巧”字原则是指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导入的作用之一是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导入不仅要在形式上新,在语言上也要精雕细啄。总的来说,导入的语言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2.7“简”字原则
“简”字原则指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时间分配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导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导入过于繁冗,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也许会厌烦,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3 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3.1 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 。它以回忆 、提 问 、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 容 ,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在学习 “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评析】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作用很大,它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3.2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 , 明确学习 目标和要求 ,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案例】在学习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点明了学习内容,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意志中的积极因素。
3.3 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中好的导入方法。实例导入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评析】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3.4 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在讲解 “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
【评析】 案例中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三个问题也许正是学生的疑惑,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5 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学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的设计实验,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便是新课内容。
【案例】在讲解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扩散现象”时,可以在课上做实验,准备两杯水,往其中一杯水中滴墨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特点。
【评析】“扩散现象”实验十分简单,但是效果确实很好,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方法,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总结,印象尤为深刻。
3.6 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到 “食物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导入新课,视频最好是鸟语花香,春色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的思绪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后教师质疑:“你知道吗?在这百花盛开的森林中存在着吃与被吃的现象……”然后再一步步讲解事物链的相关内容。
【评析】情境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农厚的兴趣。通过视频来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不经意间进行了美育,做到事半功倍。
3.7 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这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要求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和卵细胞染色体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 “矛盾”。
【评析】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思考,集中了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8 故事诗词,引发兴趣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利用故事、谜语和笑话来导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佳句;引人思考的谜语等都是导入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内容,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案例】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螳螂捕禅,黄雀在后”,那么,它反应什么样的生物学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评析】这次导入是结合古诗词“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在生物课上出现古诗词是很新颖的,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9 类比导入,印象深刻
类比导入就是把抽象的食物与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讲解“特异性免疫”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想一想,在古代,为了御敌城堡有几层保护啊?我们知道从外依次是护城河、城墙、官兵。其实护城河与城墙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那么官兵就是第三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御敌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评析】案例中把古代城墙等实物与人体防线类比,十分新颖,具有创意,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是实现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具体化,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提到的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让导入更加艺术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侯喜瑰.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 .保定师专学报,2001,(4)
[2]蒯国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3]王庆忠,李兴东.简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原则[J] .维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杨善禄.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声像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一些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进行的经典实验,如渗透作用,光合作用等,通过动画来演示,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语言实践,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一直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新课改的高中生物新课程与传统生物课程的最大区别是其新颖性、综合性和主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很好地把握这一点。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一节课45分钟,往往教师的讲解占了近三分之二时间,另外三分之一时间学生基本是学生做作业,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时间极少,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教学效率不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时间大大增多,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不同想法,教师利用多媒体加以感情引导,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教学内容,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
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其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共同发展。那么,个性化教学无疑是比较理想的载体之一。
(二)学生成长需要个性化教学
一位学者曾说过:“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那种进取心去探索问题。”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身上越发难以见到这种宝贵的品质。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个性空间的发展,障碍了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主观探究欲望,学生极其需要从掌握枯燥、封闭的学科知识延伸为培养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时展召唤个性化教学
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态势,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追赶上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的速度。因此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教育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已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未来是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未来人应当具有创造性、个性及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教育必须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念,要贯彻新的教育观念,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个性化教学无疑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确保提出问题的科学性
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时间,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学。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刻,但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为避免学生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选题过大,问题不明确、过于抽象或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学生指导,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1.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关注日常生活,应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与生物科学相关的问题。
如:探究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发育的影响,探究酒精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要求学生对教材中规定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出版的人教教科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类型。如:探究、调查、课外实践、实践活动、课外制作、模型建构等,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
(二)积极指导学生大胆而科学地假设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那么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科学的假设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活动的进程。学生作出的假设应当是学生个体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或集体的智慧针对问题提出的一种答案,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一种科学猜想,是用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和疑问。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告诉学生科学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并积极地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供相关资料或让学生自主地搜集资料,在生活经验和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多维的、科学的猜测,并鼓励学生在集体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科学的假设。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50-01
传统式的生物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领悟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是“授人以鱼”者,应该是“授人以渔”者。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引入问题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教学目标。如何串起一个“问题”式的生物课堂呢?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问题设计是关键
教师要注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不能是那种不动脑子就能答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学习“水中的动物”时,直接提问鱼儿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水”,这样会使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不高,整个课堂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其实,可以这样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要说鱼儿离不开水吗?这个时候学生会去思考,进而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但是问题的设计又不能太遥不可及,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挫折感,导致课堂整体效益不高。第二,问题设计应紧扣教材。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以实现学生的三维目标为着眼点,紧扣教学目标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不能天马行空,无的放矢,如同放风筝,要能收得回来。第三,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在教学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太突兀,没有铺垫,就像不给运动员撑竿却让他跳过十几米的标杆一样,学生一看就懵。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层次感的一串问题,让学生步步紧跟,不知不觉中将问题深入化,起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尿液的形成时,比较原尿中的成分和尿液中的成分后,可以提问学生:由肾小囊到肾小管的过程中,原尿中少了哪种物质?学生:少了葡萄糖。师:葡萄糖对人体起什么作用?生:葡萄糖是一种供能物质。师:那么,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一定经历了某种过程,而使葡萄糖消失了。同学们猜猜看,是什么过程使得这种供能物质消失了呢?生:可能是被人体又重吸收回去了吧。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使学生轻松地明白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第四,问题设计要紧凑。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提高课堂效益的基础上提高课堂容量一直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最好的突破口就是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衔接、密度,不能过多过滥也不能过少,做到问者问题少而精,学者质疑多且深。
二、“问题”的目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设法攻克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自己得出结论。通过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并发展相应的能力。学生由过去的听众变为演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初步解决问题。讲“观察鸟卵的结构”时,在探究卵壳的作用时,通过放大镜观察到卵壳表面凹凸不平,似有许多气孔。这时,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自行车车胎被扎破时,修车师傅是怎么做的吗?生:将车胎打好气后,放到水中,哪儿有气泡冒出,哪儿就有洞。师:请同学自己想个方法,检测下卵壳上有无气孔。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水来检验卵壳表面有无气孔。当学生用冷水检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教师再次启发学生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换热水试试看。问题在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圆满解决。
三、“问题”的升华――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是“问题”式课堂的基石。真正的主体学习,应该是学生通过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并想办法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比如,学习“水中的动物――鱼类”时,用多媒体播放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草原上自由奔跑的动物,土壤中的小蚯蚓……对比实物展示――水槽中游来游去的鱼儿。学生通过比较,能够很快地提出问题:为什么鱼儿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或者鱼儿有哪些特征可以适应水中的生活?然后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对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问题”式课堂最终的目的。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如无根之木。
四、结束语
由“问题”串起的生物课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在答疑解惑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维,享受到求知的乐趣,最终“恍然大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最为常见的实验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自己的展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实验过程。这种实验多是在教学现场组织的以某个教学点为实验目标的实验,对教师的展示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在此形式中,教师的展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出现错误,就会使导致学生获得错误的知识体验。
(二)课堂实验
课堂实验的方式较为简单,常常随课堂的进程进行,使用的道具也比较简单。这种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理论结果,无需分析实验过程。因此,在课堂实验进行中,教师应注重将生活中蕴含的道理结合到实验结果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即简单事物背后也蕴藏着丰富的道理。
(三)分组实验
教师将教材中实验题目的实验过程分为不同阶段,再根据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各阶段的实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
(四)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主要的指导主体有两种,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或家长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这种实验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实验教学法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在生物发展过程中,那些我们看似很平常的规律,许多都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总结出来的,对于现实中仍存在的疑问,必须需要通过实验去解决。因此,实验教学法在生物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若生物的学习离开了实验教学,那便等同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例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需要温度、空气和水。在此,教师可以纳入实验教学法。先将完好的三粒玉米粒(或其他植物的种子)分别用细线绑在等长的三根木棍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接着分别放在三个加入适量水的玻璃杯里,使三粒玉米粒分别处于淹没、半淹没和未淹没状态,并放置在相同、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记录玉米粒的发芽情况,思考现象发生的原因,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记忆深刻,进一步明确知识点。可见,实验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好奇与渴望,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的动手参与。
(二)对学生动手能力及探索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思维模式正处于一种过渡时期,即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对有趣的事物容易产生较大的兴趣,同时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东西。而生物实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布置生态瓶的作业时,让学生自己创建或帮助同学创建一个小小的生态瓶,并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态瓶中各类生物物质与非生物物质每天的变化,进行思考与总结,或者组织小组间的协作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生物奥秘。这种实验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探索思考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协作交流中,同学间友好关系得到增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实验教学法在生物学习中的运用
(一)展示实验关键点,提高教学实效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特点,在实验教学环节让其模仿教师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生物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前,结合教材实际内容与课程标准中相关实验要求,反复思考实验过程,以此来寻找程序相对简单、结果相对准确的实验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时效以及培养学生生物素养产生良好效用。
(二)实验融入生活,拓展知识广泛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是用来求证或证明某种现象产生原理的环节。生物知识本身源于生活,因此进行实验时,要结合实际生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吸引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组探究便是一个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的最好方式,学生可以在互助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建立友谊。
(三)渗透合作关系与探究,融洽师生关系
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我国新课标理念指出,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所以,在开展生物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实行分组实验方式,不断提升学生互助交流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体现主体地位。
生物高效课堂不是课堂上教的知识越多越好的课堂,老师不能无视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主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然后满堂灌,老师讲了一些“正确而无效的知识”,那就是教学污染,老师讲得越多,课堂污染也就越大。应该说,学生有没有积极地参与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要以学的效率代替教的效率,以学的多少代替教的多少。
就具体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应该清晰界定,并且以三到五个为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明确,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以目标为主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详略地处理,舍得割爱。”
教学目标事实上不是全班的目标,而是全班每个学生个体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目标,有效目标只能是每一个个体的有效目标,教学目标必须要有个体意义。“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来确定目标,实施有效教学,最好将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目标列出来,在思考教学时明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时确保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使得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1.发展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否高效课堂,要看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全体学生有没有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作为主持人的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的时间,而老师讲了多少6时间。
作为生物高效课堂,还必须有学生发问的声音;必须有学生讨论的声音;必须有学生思想的声音;必须有学生研究的声音;必须有学生合作的声音和必须有学生互助的声音。
2.多制造几个兴奋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制造兴奋点,激发学生兴趣,碰撞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等。
3.课堂要注重留白,为质疑预置时间与空间学贵有疑。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教师帮助、引导答,老师应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
生物新课标也指出,要实现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知识的习惯,使他们能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等。
所以,讲得多不算是本事,讲得少也不算是本事。如何在课堂中预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启发、培养、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才算是有本事。
通过学生的质疑,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不断生成新的内容。越空白,越有可能性!
老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质疑本”,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带着疑问听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解答对方的疑问,老师只在一边给予指点。在课堂上,预留出五六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给学生提问、质疑,让学生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悟、疑难困惑和新思想提出来,当堂与同学、老师探讨、交流。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
在“质疑本”上完成“听课后记”,鼓励学生继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