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招商银行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招商银行论文

篇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通过CoVaR实证方法利用4家国有银行和2家私有银行的股权收益率值求得中国银行相对其他银行的风险溢出值和各银行相对中国银行的风险溢出值、各银行相对整体银行系统的风险贡献度。结论:中国银行与招商银行的关联程度最高,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关联程度较低。同时招商银行对于银行系统的风险贡献率最高,说明了私有银行在发展私人业务上与投资民众联系更紧密。

【关键词】CoVaR法;风险贡献率;审慎监管

一、引言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金融机构之间风险传播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尤其是银行等传统资机构在危机爆发时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传染贡献程度,而巴塞尔协议也将审慎性监管划为银行监管的主要形式。

在衡量监管必要性条件中,巴塞尔协议主要集中于考察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和损失准备金率等指标。在理论上衡量审慎监管的必要性条件,Adrain和Brunnermeier(2008)的working paper中提到了利用计量条件风险价值的增量和其对总体风险贡献率来衡量。

二、本论文研究对象、数据处理和采用的原理

(一)研究对象和其数据选取

由于我国银行的特殊性,大规模的上市银行基本为国有,其对于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本论文选取了中国几大国有银行。农业银行的上市时间较晚,数据的量不能满足本论文的实证需求,舍去农业银行,确定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为方便计量,添加两家资本规模最大且上市时间较早的股份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论文的数据选取范围:2008-20112年。受到财务数据报表限制,本论文研究数据的性质是季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本论文选取采用的原理方法

1、风险价值

本论文的计算基础是风险价值。风险价值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VaRa=inf {v|P(WT£W-v)31-a}(公式1)。

其中a表示一定的置信度水平,WT表示T时刻期望财富量,W-v表示最大损失量及在险价值。

我们也可以采用Jorion(1996)[2]中提出通过数学的标准化计算可以得到一个计算VaR水平的公式:(公式3),其中 是标准化后的股票收益率分布,且其置信度水准是a。 是收益率标准差, 是计算的时间区间。

2、q分位数回归

(公式4)

公式4中,Qy(τ|x)为关于x的条件分位数,Qμ(τ)为随机扰动项的分位数。对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则可采取线性规划法(LP)估计其最小加权绝对偏差,从而得到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得:(公式5)

本文中由于风险价值是定义在一定置信的度水平下的最小损失量,所以采用此回归方法。

3、关于CoVar方法的具体讨论

定义P(Xi

公式6表示在a的置信水平下如果i银行的风险价值为VaRia,则基于这一水准下的j银行的风险价值为CoVaRaji|xi= VaRia。

i对j风险溢出贡献率可用:ΔCoVaRj|iq = CoVaRj|iq -VaRj (公式7) 表示。

如果j表示的是整体银行的风险价值,则公式(7)就表示某一i银行对于银行系统整体的风险溢出贡献程度。

三、实证过程结果分析

(一)实证过程

在处理股权收益率时选择每季度结束日的收盘股价价,计算收益率公式为:Ln(Pt/Pt-1),其中Pt为计算日股票收盘价,Pt-1为股票计算日前一期股票收盘价。为增强计算准确率,将算得的收益率扩大十倍。选取95%的置信度水平,并且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得到Za的值为1.658。利用公式(3)进一步得到各个银行单独的风险价值,留备用。本文以中国银行为例,见表1,得到中国银行对其他每家银行的风险溢出贡献和其他每家银行对于中国银行的风险溢出贡献。

(二)实证结果分析

单个银行对其他银行以及系统的风险溢出贡献中首先分析中国银行对于其他银行的风险溢出影响,在中国银行陷入困境时建设银行的风险价值最大,即建设银行此时风险绝对值是最大的,再之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再考虑中国银行对于风险溢出的贡献程度,中国银行对于招商银行的风险溢出贡献率是最大的,再之是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种风险溢出的贡献率程度最大化也说明两者银行之间的关联性是比较高的。

再之,分析每家银行对于中国银行的影响。发现如果当招商银行陷入困境时其对于中国银行的风险溢出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通过上述,得知国有银行之间的关联程度反而相对较低,而大型国有银行和大型的私有银行之间的关联度是非常高的。

若考虑每家银行对于整体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贡献值,可发现招商银行的风险溢出贡献绝对值是最大的,其次则是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如果再进一步考虑风险溢出贡献的相对值即风险溢出贡献率。

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我国股份银行已经逐渐在实力和整体重要性上有赶上并且超越众多国有银行的趋势。实证对于审慎监管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即监管机构在选择那些重要性银行进行重点监测时应该考虑各方面因素,考察其风险的相对值而非风险溢出的绝对值,同时注重银行的业务与投资者等民众的紧密程度而非只是资产规模的大小。

参考文献:

[1]Jorion, Philippe, 1997, “Financial Futures: Risk Management”, Published by Irwin Professional, Chicago.

篇2

资源配置的效益,是指资源配置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配置实现产出最大;二是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投入最小(杨涤,2002)。就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理论研究本身而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相对于其他经济资源配置,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研究的文献十分有限。而在国内,随着近几年来金融研究的深化,虽然有不少学者在研究金融问题时开始注意金融资源问题(如: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课题组(2001)提出运用成本认定制来优化银行资源配置;张锐(2004)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任务改革势在必行),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协调理论,但这只是金融资源理论研究的开始,而且绝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某些金融现象的分析,难以摆脱其空洞性和抽象性。但这也绝非是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零开始,现在已有分散性的金融资源理论研究成果、大量的相关性经济金融理论和经济资源配置理论为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问题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思路的启发。本文依托金融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借鉴师萍(2001)对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中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与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华夏银行2005年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是指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系统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被评价行多个侧面的相关指标组成的评价资源配置效果的系统结构。客观、准确、真实的资源配置状况效率评价,不但是资源配置目标的衡量,同时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新一轮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郑垂勇,2001)。

1.指标的选择

在商业银行的整个经营活动中,其经营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任何商业银行均关注其自身的“三性”,故本文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从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目标及“三性”要求出发。本文提出三类指标作为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

(1)综合效益状况指标。该类指标重点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效益状况,它是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状况的核心指标,由资产收益率、资产利用率、收入利润率3项指标组成。

(2)资产安全状况指标。是综合衡量被评价对象资源配置质量的重要指标。由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2项指标组成。

(3)资产流动状况指标。用来反映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由流动比率、存贷比率、长期贷款比率3项指标组成。

2.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对被评指标的权重设置过程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教授T. L. Satty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维决策方法,它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分解出问题的组成因素,其基本思路是按组成目标各要素的重要性,将这些要素排列成由高到低的相互关联的若干层次,并把每一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予以量化,然后按层分析,并依此作为决策的依据,最终获得最低层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重要性权值(彭澎等,2002)。这种方法通过两两比较来确定最后的综合权重,往往会得到更为客观和准确的结果,其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根据上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三类八项指标,可建立多级梯阶结构图如下(从上至下分别为目标层,主因素层和子因素层)

通过对上述八个因素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并参照层次结构图,可以构造判断矩阵。建立如表1所示判断矩阵F-S。

其中 aij (i,j = 1,2,…,n)表示Si与Sj相对于其上一层元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并且aij = 1/ aji ,aii = 1。判断矩阵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在对aij的衡量中,本文采用惯用的九级量表,对上述八个指标两两之间的重要性程度赋值,表2为标度及其含义。

资料来源:廖泉文,《人力资源考评系统》,2001年

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相对权重时:

先计算矩阵F-S中各行元素的乘积,即并计算Ni的n次方根;再对作归一化处理,即,所得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给出的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若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10,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3.指标数值标准化

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评价时不能直接利用实际指标值计算加权综合值,必须将量纲不同的实际指标值换算为量纲相同的规范值,这就要求构造一套规范化实际指标值的函数,即标准评价函数。该函数的构造直接依赖于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我们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分为A、B、C、D、E五档,分别为某行和某规模类银行中具体指标的最高均值、较高均值、总体均值、较低均值和最低均值。

设X1为某规模类银行中i银行的某一评价指标的属性值,i=1~n,n为该规模类银行的个数,即该指标的数据样本个数,m为下标集合K中的元素个数,则该指标的标准值可用下式计算:

(1)

当j=n时,nj取n,得X(3)为该指标的中间值(C);j=2时,nj为Xi中小于X(3)数值的个数,得出X(2)为该指标的较低值(D);j=1时,nj为Xi中小于X(2)数值的个数,得出X(1)为该指标的最低值(E);j=4时,nj为Xi中大于X(3)数值的个数,得出X(4)为该指标的较高值(B);j=5时,nj为Xi中大于X(4)数值的个数,得出X(5)为该指标的最高值(A)。

对于长期贷款比率、不良资产比率和存贷比率,采用公式(1)计算的结果要反向,即将最低值赋给X(5),较低值赋给X(4),较高值赋给X(2),最高值赋给X(1)。

有了标准值后,就可依据它们确定指标标准评价函数。通过调查分析给出五档标准值{X(1),X(2),X(3),X(4),X(5)}所对应的评价值为{0.2,0.4,0.6,0.8,1},这样,对某一评价指标的任意实际值X,有

对于存贷比率、长期贷款比率和不良资产比率,适合公式(3)

4.综合评价模型

设某被评银行八项单项指标的属性值集合为X={X1,X2, ……X8},对应的指标数量值集合为W= {W1, W2, ……W8},复合指标的权重值集合为,那么复合指标的评价分值可根据加性加权法计算,即:

(4)

当K=1时,j=1~3,Dk为某银行的综合效益得分;当K=2时,j=4~6,Dk为某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得分;当K=3时,j=5~6,Dk为某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得分。

对于某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评分分值,可为上述三个符合指标评分分值的加权和,即:

(5)

通过(4),(5)两式计算出每一个被评价银行的复合指标的评价分值和总体分值后,可按其大小排除它们分别在综合效益、资产安全性和资产流动性方面的排名及其在总体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排名情况。通过分项排名,各银行可以找到自身的劣势,以便促使其向在该项上处于最优的资源配置标准看齐。

二、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1.指标权重设置

由于股份制银行从设立之初,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上都较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先进许多,故本文在实证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就此与国内股份制银行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找准自身与这些银行之间的差距。表3,4,5,6,7为层次分析法中各层元素的判断矩阵。

2.主因素层判断矩阵F1

通过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6250,0.2385,0.1365},λmax=3.010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辨别判断矩阵F1求出的权系数是否合理。

CI=(λmax-n)/(n-1)=0.05,表4为矩阵阶数及对应R.I值,通过查表得:当矩阵阶数N=3时,R.I=0.58,此时,CR=CI/RI<0.1,因此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通过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是客观和可接受的。

根据表5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6370,0.1047,0.2583},λmax=3.031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CI=(λ max-n)/(n-1)=0.0155,查表得:当矩阵阶数N=3时,R.I=0.58,此时,CR=CI/RI<0.1,因此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表6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5634,0.0907,0.3459},λmax=3.065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CI=(λmax -n)/(n-1)=0.0325,查表得:当矩阵阶数N=3时,R.I=0.58,此时,CR=CI/RI<0.1,因此认为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通过对上述矩阵求解,求得特征向量W={0.7159,0.2841},λmax=2,N=2,此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3.指标标准化

本文对工、农、中、建四个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四个股份制银行2005年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表8为上述八家银行2005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表9为运用(1)(2)(3)三式进行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资料来源:各大银行的相关网站。

4.被评分值与综合评价值测定及其排名

本文运用(4)、(5)两式及表9数据,分别对主层因素的指标分值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测定,表10为主因素层各因素被评分值及其排名。表11为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值及其排名情况。

由表10可见,在综合效益分值上,招商银行(0.9571)和浦东发展银行(0.9035)远领先于其他商业银行,稳居第一、二位,国有商业银行中,综合效益分值最好的中国银行(0.6684)较之招商银行该项分值,低于其约30个百分点,而其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此项分值更少,农业银行(0.1712),低于招商银行78个百分点。

在资产流动性方面,深圳发展银行(0.908)、华夏银行(0.8450)和招商银行(0.8445)三家银行相差不大,分列第一、二、三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该项分值均在0.6以下,效率最好的中国银行也仅为0.5837,较之深圳发展银行低30多个百分点,分值最差的工商银行更使仅为0.2296,低于深圳发展银行68个百分点。

在资产安全性方面,招商银行(0.9796)遥遥领先于其余7家商业银行,另外三家新兴个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此项分值上相差无几,浦东发展银行(0.7957),深圳发展银行(0.7907),华夏银行(0.7713),分列二至四位。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此项分值较低,最高的中国银行为0.5997,最低的农业银行仅为0.2083,低于招商银行77个百分点。

综上三方面的分值情况,四家新兴的股份制并已在境内上市的商业银行的分值情况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且分项值最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比国有商业银行中同类分值最高的行高出30个百分点,比最低的行高出65个百分点以上。可见,差距十分明显。

由表11可知,2005年度被评八家银行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排名第一位为招商银行、其次是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然后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从具体综合效率值可见,招商银行为0.9492,而国有银行中,综合效率值最高的中国银行也仅为0.6347,与招商银行相比,相差31个点,最低的农业银行更是只有0.3184,差距高达63个点。由此可见,对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评价中,国有商业银行与我国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差距相当大,缩减差距,改革势在必行。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本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我国现已成功上市的四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2005年资源配置效率的进行测定,发现就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状况而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远不及四家上市商业银行,从综合效益、资产流动性、资产安全性三方面的分项测定中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述三方面的均值均在0.4左右,而四家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均值却都超过0.8,差距十分明显。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深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产权主体多元化和上市使其自身由原来的机关式管理向法人公司治理结构过渡,从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制度,同时,增加商业银行扩张资本金的途径、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也是使国有商业银行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总之,资源配置就是不断扶优限劣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贯彻效益为核心的原则,改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回报率,争取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涤:金融资源配置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课题组:运用成本认定制优化银行资源配置[J].金融论坛,2001(3)

[3]张锐:银行改制:在路上[J].现代商业银行,2004(3)

[4]师萍:科技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的关系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4)

[5]郑垂勇: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问题研究.河海大学博士生论文,2001

篇3

一、引言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但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违规案件仍不断出现,暴露了银行内部控制机制,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薄弱。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商业银行内部以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为重点对象。中国的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有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实施的是大多过于模块化和形式的,是不利于的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也有较高的风险投资问题。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出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2008年6月28日,中国的财务部,在国资委等5部委联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实行自我评价,披露的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事务所审计的证券及期货业务资格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这标志着中国的上市公司,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披露内部控制的片面披露,以满足监管需要的外部用户的信息,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披露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改造,以满足决策的需要。

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的内控信息披露为基础,探讨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如何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包括浦发银行(600000)、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南京银行(601009)、兴业银行(601166)、北京银行(601169)、农业银行(601288)、交通银行(601328)、工商银行(601398)、光大银行(601818)、建设银行(601939)、中国银行(601988)、中信银行(601998)、平安银行(601318)、宁波银行(002141)。这样,我们研究的对象限定在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十六家上市银行2011年年度报告。我们的数据来源于上述十六家银行网站的2011年年报全文。

(一)披露的总体情况

16家上市商业银行都从不同层次对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并由监事会进行披露,大部分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二)董事会报告

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均进行了对于内部控制责任的声明,如华夏银行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声明“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和可靠、防范重大错报风险”。董事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其在2011年12月31日有效。另外相似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成立于华夏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本公司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发展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并确保其有效运作,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此外,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还披露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监事会报告

各上市银行审阅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董事会报告无异议,并认为公司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报告中,南京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没有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其余的银行的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虽表述形式略有差异,但是都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和公司建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的责任。以及披露了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

四、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不足

首先,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比较随意,达不到标准,缺乏统一性。一些商业银行应付了事,并没有透露详细的信息。这种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的详细信息,造成商业银行披露中无从入手。

其次,董事会,监事会对内部控制的意见都比较表象,缺乏实质性评估。这方面主要是由于董事会,监事会的缺陷,另一方面,也与目前的相关规定不够明确。

五、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证监会要规定商业银行的内控信息披露的相关格式及内容,用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很多都只是停留于表象,缺乏实质性。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应具体评价银行的内部控制,要求审计委员会或者独立董事会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独立意见。

参考文献

[1]蔡文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4

清华大学研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考生年龄不超过45岁。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要满足招生单位的相关要求。同等学力考生须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 绩合格;已在所要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或获得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